本溪市林业局地址:中国近代兵器史话(汉阳兵工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4:04:12
汉阳兵工厂
(本文只引轻兵器有关资料,汉阳兵工厂尚生产其他大小火炮及炮弹, 均略去.)

汉阳兵工厂全景
凭藉着“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 武汉三镇包括了武昌, 汉口和汉阳。 不仅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而且一直是全国商业, 金融重镇。 从1890年起, 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兴办近代工业, 湖北纺纱局, 织布局, 缫丝局, 钢药厂, 枪炮厂等相继建立, 奠定了武汉地区工业的基础。
汉阳兵工厂的地点在湖北省汉阳县大别山, 龟山脚下, 面对襄河, 水陆交通方便。 初名湖北枪炮厂。 隶属驻省总局, 委任各司道为总办。 如藩司翟廷韶, 臬司岑春萱等。
1888年7月13日, 两广总督张之洞电俄德奥荷四国大使, 请代询造力拂造德营连珠枪机器, 价若干, 何时可成, 等。
8月16日洪钧回电, 枪机日成50杆, 装备在外, 需价130万码(德马克), 约1年可成。 8月31日, 张之洞电洪钧, 即订枪机日成50杆者, 连珠几响? (这样重要的事, 就在两个月之内, 几封电文就决定了, 形同儿戏, 决定之后还不晓得枪匣容量, 徨论其他诸元了) 其计划为购置枪管和炮管来厂装配。
11月25日洪钧回电, 连珠10响。 其资金来自1886年至1888年, 由广东文武官绅及盐商捐造兵船80万两而来, 张将之挪用为造枪炮厂之用。
1889年12月5日, 新任两广总督李瀚章奏请将已花30万两购置尚未交货之枪炮厂, 改置于直隶天津, 通州等地。 因建筑厂尚需几万两, 广东实无经费供其开工制造。 其用意若不是在哭穷, 就是无企图心, 想省麻烦, 或是与其兄串通好了。 因在1890年1月27日李鸿章上奏应设于天津, 用唐山之煤。
1890年3月16日, 张之洞回电海军衙门, 选定厂址在鄂省城之外, 张之洞赢得该枪炮厂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湖北大冶县产铁(现有黄石市, 其铁矿与江西省萍乡煤矿与汉阳铁厂, 成立了汉冶萍公司), 而以厂就铁较为合理。 该厂机器共费160万马克, 合38万两(包括造克虏伯小炮机器), 建厂预计需15万两(由户部自造路款项中拨给)。 3月19日奉旨正式批准将枪炮厂设于湖北。
1890年9月6日, 张之洞在大别山下找到厂址, 长600丈, 广100丈, 南枕山, 北滨汉, 西临大江, 与省城对岸。 惟需筑地基9尺, 并增高堤防以防水淹。 即在当地设铁厂, 枪厂和炮厂。 洋师以为须3年, 张之洞估计最快由购地, 筑基, 修堤, 造路到开炉须时2年。
1891年5月6日, 电俄德奥荷四国大使许景澄, 改订小口径毛瑟枪机。 前式停造。 须加款45万马克。
1893年张之洞建立了由铁山到江边石灰窑的铁路, 运输矿石, 全长18公里,为湖北省第一条铁路。
1894年4月23日, 张之洞电俄德奥荷四国大使许景澄, 炮坯已由信义洋行购置4尊, 请购枪坯200枝及枪身木壳材料, 以便仿造。 厂已落成, 等待开工。
"该厂建于汉阳府城外二三里, 前濒襄河、 后倚大别山、 左连铁厂、 右接龙灯堤、 □连钢药厂。 全厂面积, 宽广计共约237亩有奇。
布置情形, 分为南北两部: 南为各厂, 四周绕以围墙, 中设总厂门一座, 厂门之中, 两傍房屋数间, 为全厂巡警、 消防队驻宿之所。
由门而西, 为枪厂、 马力房、 木样房附之, 再西为炮架厂。
由炮架厂而南为炮厂, 再南为库房、 试枪房、 镕铜厂、 铜壳厂。 由南而北为铸弹厂、 打铜厂附之。
由北而东为炮弹厂、 枪弹厂。 再东为机器厂、 锅炉厂、 打铁厂、 翻沙厂。 此外如工程处、 绘图房则分设于东西两隅。
北部中为公务厅, 左为采办处、 收支所、 司事工匠住房、 护厂陆军操厂。 右为陆军营房、 委员住房。
南北两部之中, 则为一极长铁轨之路线。 此线由铁厂滨临大江之东马头起, 横贯铁厂、 兵工厂, 北达襄河之兵工厂马头、 西经龙灯堤而抵于钢药厂。 此布置之大概情形也。"
(1910年11月,朱恩绂, 湖北兵工钢药两厂各项详细情形条说表册)
湖北钢药厂
1894年6月14日, 制枪厂不慎, 引发大火, 将房屋及设备全部烧毁。
1895年侍读学士文廷式上书, 谓湖北枪炮厂不可半途而废。 因当时开办经年而无成效, 局员, 司事, 工匠均被裁撤。
其时张之洞兼任两江总督, 仍请其掌理湖北枪炮厂事宜。 7月, 张之洞又呈奏扩厂, 改换被火机器, 增制无烟火药等, 共须200万两。
汉阳88式使用的漏夹及M88子弹
1895年8月开始小量生产, 冬季重建完成, 开始生产, 仿造德国出品的1888式毛瑟步枪(应是Commission Rifle, 与毛瑟无关), 因为是仿德M1888式,所以定为88式, 其全称为7.92厘米88式毛瑟步枪。 使用圆弹头。 同时生产子弹, 每月能生产十三万粒。

德国定制八八式委员会步枪及汉阳造

八八式委员会步枪
1896年开工生产。 第一年生产1300枝步枪。 原有洋匠一名, 因病在夏季离去, 续聘三名, 只有一名到任。 (张之洞光绪22年12月11日致户部电, 1/13/1897)
1900年, 义和团之乱, 光绪和慈禧太后出京逃避, 张之洞拨湖北枪炮厂生产之小口径毛瑟步枪三千枝, 无烟子弹五十万发, 洋制黑药子弹五十万发, 运往陕西, 交付于岑春萱, 供其募勇勤王。 徐建寅为张之洞邀请, 担任汉阳钢药厂总办, 试制无烟火药。
1901年, 生产步枪2,500枝, 马枪316枝。 抬枪53杆。 徐建寅试制棉质无烟火药成功, 正拟大量生产时, 不幸在配药时引爆, 以身殉, 另有16名员工一起殒命。 遣着有译书18本。

湖北兵工厂大门
1902年湖北枪炮局对1895年至1901年生产数量四柱表。 造成快枪22,500枝。 马枪316枝。 抬枪53杆。 枪弹14,288,163颗。
1904年9月26日, 张之洞奏请将湖北枪炮厂改名湖北兵工厂。 当时可以日产步枪50枝。 子弹12000颗。
1904年,湖北枪炮厂又对88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88式步枪与德M1888式不同点有:德M1888式枪管外部有一套筒,俗称老套筒, 而改良88式则去掉套筒, 并将枪管外径从13.4mm加大到14.8mm;1910年, 增加上护木, 又将德M1888式直立式表尺式样, 其分划为5-20, 改良为88式表尺为固定弧式, 其分划为1-20。 这两种步枪其他构造基本上相同, 如枪机之机头是分离式的, 使用弹夹供弹, 弹仓外露等等。
附图来自史诺(Edgar Snow)之Far Eastern Front一书, 东北的胡匪, 手持一把老套筒。
汉88式毛瑟步枪诸元:
全长: 1250mm
全重为4.06kg (不含刺刀)
枪管长为740mm
口径7.92mm (88式毛瑟步枪圆头弹)
弹头重14.7公分
弹头初速为600m/s
表尺射程为2000m
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
膛线右旋4条
膛线缠度240mm
瞄准基线长为655mm
该枪配有刺刀, 刺刀式样为单刃偏锋, 刺刀全长为517.5mm, 刀身长为395mm, 刺刀全重为0.566kg

汉阳造88式步枪
汉88式马枪诸元:
口径7.92mm
全长为955mm
全重为3.166kg (不含刺刀)
枪管长为442mm
表尺射程为1800m
该枪的供弹具, 膛线, 膛线缠度同汉88式毛瑟步枪。
88式步枪枪匣铭记
民国22年6月制造
德国M88 7.9 mm 子弹诸元:
弹壳长度: 5.7 cm
子弹全长: 8.255 cm
弹头: 圆头, 金属覆盖
弹头长度: 3.124 cm
弹头直径: 0.808 cm
弹头重: 227 grain
弹头覆盖金属: 铜镍合金
子弹装药: 片状非压缩
装药重: 40.6 grain
枪口初速: 639.78 m-sec (74 cm 枪管)

德国M88 7.9 mm 子弹细部尺寸图

汉阳造以漏夹装填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塔
中共人民解放军以八一为建军节, 源自1927年8月1日, 中国共产党的周恩来, 叶挺, 贺龙, 朱德等人, 在江西省南昌市首次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与国民党展开斗争, 称为南昌起义,  其主要武器为汉阳造步枪。 1977年50周年纪念时, 在南昌市区建了八一起义纪念塔, 塔上矗立了一把大理石雕出的汉阳造与红旗。
1907年陆军部通令各省采购湖北兵工厂枪械。 除特殊需要外, 不应向外洋采购, 一律向汉阳厂购买, 并依期付款。 该年生产步枪9,000枝。
1910年的『湖北兵工钢药厂历年及宣统元年造成拨解实存各项军火表册』, 记载了由1895年至1909年年底的生产总共数量: 造成七密里九口径毛瑟步快枪121,974枝、 七密里九口径毛瑟马快枪8,062枝、 抬枪53杆、 毛瑟枪头尖刀2,310把、 七密里九毛瑟枪弹62,670,758颗。 六密里八口径新式步快枪8枝、 六密里八口径新式马快枪2枝、 六密里八新式枪弹3,412颗。
将以上数字与1902相比, 后八年的每年步枪平均产量, 比前七年增加了一倍, 由3,214枝达到了6,243枝, 子弹生产量更增加了三倍, 由2,041,166颗到了6,047,824颗。 但是很特殊的一点是, 刺刀的产量与步枪产量不成比例。 因此虽购有专制刺刀, 日产50把的机器, 并没有善加利用。 配发时, 仍需向外采购。
1910年, 陆军部提案湖北兵工厂改造6.8mm枪弹。 8月领到上海制造局所制之沪68步枪, 准备改造新枪。 估计更换机具, 需款30万两。 陆军部原拟由江汉关洋税负责20万, 宜昌关洋税负责10万, 但两关均无款可拨。
冯启均任总办, 日产快枪38枝, 枪弹12,000颗。
1910年11月,朱恩绂考察湖北兵工钢药两厂:
"查该两厂成立以来, 为时不过十余年, 前后开支共18,805,000余两, 糜款不为不钜, 考其成绩, 至无可言, 其弊全坐于用人之失当, 办事之无条理。 查该厂开送员司工匠表册," "…分派职司, 名目繁琐, 办理一切, 未有一定之权限, 又无统一之机关,"
"最坏者, 造药工程师好赛尔, 为瑞士国哲学进士, 本非造药专家," "前任造药工程师柯尔富期假回国, 遂继其任, 一切皆依样葫芦, 今无论所造之药, 程度甚低, 即所制之□, 亦多不合造药之用。"
"此外又有番译而充药厂之监工者、 有铜匠而充硝磺□水等厂之匠目者, 所习非所用, 所用非所习, 大率类是。"
朱恩绂考察各军械局情况致四川总督赵尔巽信中说: 鄂厂规模宏肆, 与沪厂相酹, 以言枪弹工作, 实还不如, 由舂壳至成弹, 只有6成(其余为废品)。 废弃既多, 成本昂贵。 而尤以药为最劣, 速率不及600, 涨力恒在3,000以外, 有逾4,000者。 该工师在厂已及10年, 而成绩如此, 岂不可叹。 在他的奏折中又说: 近来因经费绌减, 又拟造新枪, 日产快枪30枝。 工作品质上, 10枝中有4,5枝不能通过精密检查, 线牌之角槽, 枪管外径, 皆有偏曲之弊。 枪管钢料均系购自外洋, 而钢厂成立多年, 不能自炼。
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新军第八镇工程营后队正目(班长)熊秉坤在武昌首义, 当晚在里应外合的情况下, 轻取楚望台军火库。 得到所存储的德, 日及汉阳造步枪近两万枝及弹药无数。 革命军与清军在汉口及武昌均发生激战, 兵工厂所在之汉阳尚称稳定, 驻汉阳之新军四十二标第一营党代表胡玉珍于11日起义, 举右队队官宋锡全为指挥官, 占领兵工厂, 以王金山为工厂总理。 接收工众3,000余人, 步枪7,000把, 子弹5百万发, 山炮150门, 炮弹6,000发。 并全力赶造枪械以助革命, 每昼夜可出步枪60杆, 子弹3万发, 炮弹1-2千枚。
1912年民国成立, 总办初由黎元洪任命曹国勋, 继任萧佐汉, 七月又改任刘庆恩。 以该厂产量过小, 改采包工制, 论件计值。 于是产量增加, 每日可生产步枪70枝。 同时任沈凤铭为湖北钢药总办
1914年定每日生产步枪20枝。 枪弹30,000粒。
1915年定每日生产步枪50枝。 枪弹65,000粒。 改隶陆军部。
1915年段芝贵电文中说: 鄂兵工厂制造七九步枪, 原定每日出六十枝, 每月除星期休假外, 共出1,560枝。 全年约出18,000枝。 惟该厂奉部颁发新式枪样(应是元年式步枪), 已抽工一半, 先行改造机件, 因之制造力顿减。 现每月出枪八百枝。
陆军部统帅办事处调查各处迭称, 用鄂造步枪实弹射击, 常有损坏。 查明陆军第2师驻宜昌新改步八团, 用鄂造步枪在武昌打靶, 炸坏枪9杆, 炸坏机件244杆。 本年在宜昌炸坏枪10杆, 炸坏机件72杆。 兵工厂及钢药厂总办, 各记大过3次。 其余枪厂, 枪弹厂领工及检验处员等多人为之撤差。
1916年9月8日, 陆军部军械司在南苑试放汉阳兵工厂厂长刘庆恩所制造的新枪, 名为自装枪。 该枪采用枪口集汽式自动作业系统, 口径7.9mm, 枪管长703.1mm, 初速780m/s, 连刺刀重5kg, 弹重10g(尖弹), 射速50发/分, 装弹6发。
1917年, 因沪厂(上海兵工厂)停造步枪, 所有造枪机器一百七十余部奉命运到, 陆续增加产量, 每日可造一百枝步枪。 该年, 北洋政府创立了兵工专门学校, 设校址于汉阳兵工厂,定名为陆军部汉阳兵工专门学校。
1920年9月, 杨文恺改任总办, 奉令代造各省订购械弹步枪, 每日增至120枝, 加开夜工, 可出80枝, 一日可生产200枝步枪。 枪弹产量增至每月200万粒。 1920年冬季, 加设机关枪厂。
1921年, 仿造美国白朗林式重机枪(Browning M1917), 于10月10日量产, 称为三十节式重机枪。 (民国十年十月十日) 中共根据其枪管水冷器完全用黄铜打造的特点,称之为“老黄牛”。 初造时每月可生产12挺, 后来增加至25挺。 并开始制造自来得手枪, 仿造自M1896年毛瑟手枪, 初造时月出60枝, 后增加到260枝。 又称为驳壳枪。

30节重机枪,附图来自史诺(Edgar Snow) 之Far Eastern Front一书, 中国部队在热河。
汉造三十节重机枪诸元:
全长: 960mm
枪身重为15.5kg
枪架重为23.5kg
枪管长为610mm
口径7.92mm
初速为824m/s
表尺射程为2000m
膛线右旋4条
膛线缠度240mm
瞄准基线长为680mm
自动方式为管退式(Short Recoil, 短后座力)
射速500-600发/分
250发弹带上弹
冷却方式为水冷
汉造毛瑟7.63驳壳枪诸元:
全长: 288mm
枪全重为1.16kg
枪管长(连弹膛)为132mm
口径7.63mm
初速为425m/s
枪口活力50.6公尺公斤
表尺射程为1000m
来复线右旋6条
来复线缠度200mm
瞄准基线长为230mm
弹头重5.5公分
全弹重10.7公分
装弹具式样桥夹
陆军部汉阳兵工专门学校, 至1922年, 因教育经费短缺,该校即行停办。
1924年成立电机课, 建筑发电厂, 装设交流发电机两座。 年底完工。 在此之前, 只有直流发电机一座。 是时, 虽名为隶属中央, 实际上为地方军阀所控制。
1925年元月全厂改用交流电, 改称动力厂。 4月, 直奉战争后, 刘文明任总办。 汉阳兵工专门学校又恢复招生, 招生五十名, 习业四年。 年底又改派杜节文任总办。
1926年, 9月1日, 国民政府北伐军攻克汉阳和汉口, 10月10日攻克武昌。
1927年胡恩光任总办。 后改由邓演存任厂长。
1928年北伐完成,  汉阳兵工厂改隶军政部兵工署。
1929年8月13日, 汉阳兵工专门学校第一期毕业, 由兵工署长陈仪亲临主持。
1930年汉阳兵工厂又改进88式毛瑟步枪之刺刀, 主要是将刺刀刀身加长, 用于白刃战更加有效。
1931年9月, 因洪水泛滥, 赫山长堤为襄水所淹, 为清道光以来所未有。 13日决堤, 淹没赫山分厂, 14日淹没本厂, 无法可救。 员工二万余人, 均成灾民。 全厂水淹达到两个多月。 水退之后, 又发生工潮, 停工整理。
1932年奉命将枪弹厂迁往巩县兵工厂(河南省), 但因巩县兵工厂厂房不足, 另建则费时太久, 奉命又运回原厂。 7月, 汉阳兵工专门学校奉兵工署令, 全部迁往南京中华门外新校址, 校名再次改为"军政部兵工专门学校",内设造兵、 制药两科。 学生毕业后由兵工署统一分配于各兵工厂及有关机关服务。
1933年由郑家俊任厂长。 5月枪弹厂复工, 每月增产枪弹330万粒。 并将包工制一律改为点工。 工人数也较前减少, 生产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兵工署年度报告, 汉厂该年制造步枪5,800枝。 重机枪汉宁(南京金陵兵工厂, 其生产者为1935年按德国兵工署赠送之MG08图纸所造之马克沁水泠式重机枪, 称为二四式重机枪 -属于捡破烂)共造576挺。
1936年11月29日, 白药房员工赵德源及其子赵和敬, 在调制白药时, 因磨擦而引起爆炸, 将该房全部炸毁。
1938年2月改称第1兵工厂, 后因日军逼近武汉, 汉阳兵工厂奉令迁往湖南辰溪,将制炮厂交给炮兵技术处, 后成立50厂忠恕分厂。 并将制枪厂并入民国军政部兵工署第21厂(当时在四川重庆, 原南京金陵兵工厂),继续生产88式毛瑟步枪,为了区别这两种步枪, 21厂生产的88式在枪的节套上刻有“汉式”二字及21厂厂徽。 21厂于1943年停止制造88式毛瑟步枪和马枪。 1943年10月起量产中正式步枪。

第21厂88式步枪
民国29年6月造
1939年3月, 于湖南辰溪重新开工生产枪弹。 机关枪厂, 火工厂及机器厂也于7月复工。 后又奉令迁往重庆。 在鹅公岩勘定厂址, 开凿山洞, 建筑厂房。 并与11厂调整作业, 将枪弹厂, 机关枪厂, 动力厂交给11厂, 而11厂已赴重庆(应是巴县铜罐驿)之枪厂及炮弹厂交予第1厂。 此一交换引起了后世研究中正式步枪生产者的巨大混淆。
1941年兵工署各兵工厂主要事项一览表中, 1厂位于重庆鹅公岩及张家溪, 主管为丁天雄, 主要产品为枪弹, 甲雷, 机枪及手榴弹。
1942年2月5日, 李维城任厂长。 7月第1兵工厂开始生产中正步枪, 其五角星之厂徽又再度出现。

第1兵工厂中正式步枪枪匣铭记,民国33年1月造。
1945年月产步枪四千枝。
1946年, 因抗战胜利, 兵工复员, 该厂于9月奉令结束, 10月1日成立第一兵工厂鹅公岩保管处, 原有职员468人资遗291人, 工人4,161人资遗3,499人。 机器材料分拨21厂及50厂。
1947年9月1日, 第1厂保管处撤销。 中国近代第二大兵工事业, 走入历史。
汉阳兵工厂原址历经抗战、 复原, 一直没有利用。 后来曾有计划将四川长寿的26厂迁往汉阳, 成立汉阳新厂, 主要为化学厂, 在1947年6月1日成立工程处, 后来迁往台湾, 改为二○三厂, 在高雄县大树乡。
原厂区内后来荒凉到可以捕到野兔、 黄鼬等野生动物。 1951年, 在汉阳兵工厂原址, 成立了一个小型的七五四工厂。 该厂于1958年迁往武昌, 汉阳机器厂迁入。 1961年, 武汉起重机厂, 也并入汉阳机器厂。 1965年5月, 改名为汉阳汽车制配厂, 为制造汽车之始。
在龟山脚下, 原兵工厂留下的一个40公尺高的烟囱, 上面已长起了小树, 并有雀鸟筑巢。 在1964年为了扩建车间, 以拆卸砖瓦, 再填以木料, 最后点火焚烧的方式, 将其拆毁。
当然, 这样庞大的机构不会说完就完, 后续者有:
前身为汉阳兵工专门学校的军政部兵工专门学校,1937年11月奉令内迁株洲。 1938年1月,复令迁移重庆。在1939年奉准设立大学部,设造兵学系、应用化学系两个系,同年7月即招生100名。1948年改制为兵工工程学院。迁往台湾后,数度易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称为中正理工学院,目前为国防大学之一部份。
部份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与沈阳兵工厂人员在台北市的信义区, 并入由青岛撤台的44兵工厂, 制造炮弹。目前已经迁往南港。
位在重庆的建设机床厂, 即为复工的第一工厂。代号为296厂,枪械打印代号自1955年后,改为26。现在仍是重庆的支柱企业和税利大户, 对重庆整个经济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 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1993年6月重庆首次评选公布的重庆工业企业50强中, 名列前茅, 而且是全市创利税总额前10名的企业。
正是: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