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门网:[原创]ERP实施前期的用于概念导入的培训手册 - ERP-企业资源计划 - 魏顺明 江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27:14
ERP实施前期的用于概念导入的培训手册 ERP实施知识员工培训手册
江苏联发集团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2
第二章.       ERP理论初阶... 3
§1.      什么是ERP. 3
§2.      ERP发展史... 4
§3.      MRP基本构成... 5
§4.      基本MRP的运算逻辑... 7
§5.      ERP基本原理... 9
§6.      ERP的主要功能模块简介... 10
§7.      ERP实施一般过程... 17
§8.      ERP词汇... 21
第三章.       ERP实施... 28
§1.      成功标准——什么是项目成功... 28
§2.      影响ERP项目成功实施的因素... 29
§3.      ERP成功实施的步骤... 30
§4.      实施ERP的关键环节的控制... 33
§5.      ERP成功实施的关键... 37
§6.      ERP中的数据... 38
第四章.       需求分析... 43
§1.      软件需求的层次... 43
§2.      对软件需求的要求... 43
§3.      需求开发... 44
§4.      需求评审... 44
§5.      需求分析中用户的责任... 46
本文档作为ERP普及知识考试的考前培训资料供广大员工学习使用。ERP实施前对员工进行大范围的,深入的,多层次的,反复的ERP知识培训是ERP实施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举个不适当的例子:如果拿着一个垃圾桶,里面再插点花对你说,这就是ERP。你可能会想:哦,原来是这样,把花插到垃圾桶里面就是ERP!有一句行话说:“什么样的员工,决定了什么样的ERP水平”。公司领导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对这次ERP普及知识的考试非常重视,对本次考试特制订以下规定:
一、2008年1月10号左右进行ERP普及知识考试,第一次补考时间为2008年1月15号左右。
二、考试范围不超出本培训文档。
三、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物料计算题。
四、考试及格线是80分。
五、考试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再次补考,一直到补考及格为止,每次补考的试题量将在前一次试题量基础上增加30%,试题的难度将逐渐增加。
IT部
2007-12-2
理论初阶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进一步,我们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
1.         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2.         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3.         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具体来讲,ERP与企业资源的关系、ERP的作用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关系等可以表述如下:
企业资源与ERP。厂房、生产线、加工设备、检测设备、运输工具等都是企业的硬件资源,人力、管理、信誉、融资能力、组织结构、员工的劳动热情等就是企业的软件资源。企业运行发展中,这些资源相互作用,形成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完成客户订单、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基础,反映企业在竞争发展中的地位。ERP系统的管理对象便是上述各种资源及生产要素,通过ERP的使用,使企业的生产能及时、高质地完成客户的订单,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并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状况做出调整资源的决策。 调整运用企业资源。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合理调整和运用上述的资源,在没有ERP这样的现代化管理工具时,企业资源状况及调整方向不清楚,要做调整安排是相当困难的,调整过程会相当漫长,企业的组织结构只能是金字塔形的,部门间的协作交流相对较弱,资源的运行难于比较把握,并做出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针对企业资源管理而设计的ERP系统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设计的,成功推行必使企业能更好地运用资源。 信息技术对资源管理作用的阶段发展过程。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甚至对改变管理思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管理思想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互成因果的环路。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已在企业的管理层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发展史
信息技术最初在管理上的运用十分简单,主要是记录一些数据,方便查询和汇总,而现在发展到建立在全球Internet基础上的跨国家,跨企业的运行体系,其发展历史可初略分作如下阶段:
A.     MIS系统阶段(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记录大量原始数据、支持查询、汇总等方面的工作。
B.      MRP阶段(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
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
C.      MRPⅡ阶段(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
在MRP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系统增加了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的功能,同时也将财务的功能囊括进来,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已能动态监察到产、供、销的全部生产过程。
D.     ERP阶段(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进入ERP阶段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企业级的管理系统更为成熟,系统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企业实现JIT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理及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及决策的平台工具。
E.      电子商务时代的ERP。
Internet技术的成熟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数据交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体现企业为达到生存竞争的供应链管理理想。ERP系统相应实现这方面的功能,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
由此可见,ERP的应用的确可以有效地促进现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它的导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基本构成
1.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MPS)。
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这里的具体时间段,通常是以周为单位,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是日、旬、月。主生产计划详细规定生产什么、什么时段应该产出,它是独立需求计划。主生产计划根据客户合同和市场预测,把经营计划或生产大纲中的产品系列具体化,使之成为展开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依据,起到了从综合计划向具体计划过渡的承上启下作用。
2. 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BOM)。
MRP系统要正确计算出物料需求的时间和数量,特别是相关需求物料的数量和时间,首先要使系统能够知道企业所制造的产品结构和所有要使用到的物料。产品结构列出构成成品或装配件的所有部件、组件、零件等的组成、装配关系和数量要求。它是MRP产品拆零的基础。举例来说,下图是一个大大简化了的自行车的产品结构图,它大体反映了自行车的构成:
自行车
车驾(1)
车轮(2)
车把(1)
轮胎(1)
轮圈(1)
辐条(42)
0 层
1 层
2 层
当然,这并不是我们最终所要的BOM。为了便于计算机识别,必须把产品结构图转换成规范的数据格式,这种用规范的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单。它必须说明组件(部件)中各种物料需求的数量和相互之间的组成结构关系。下表就是一张简单的与自行车产品结构相对应的物料清单。

00000
00000
00000
注:类型中“M”为自制件,“B”为外购件。
3. 库存信息。
库存信息是保存企业所有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等存在状态的数据库。在MRP系统中,将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甚至工装工具等统称为“物料”或“项目”。库存信息一般包括:
1) 现有库存量。是指在企业仓库中实际存放的物料的可用库存数量。
2) 计划收到量(在途量)。是指根据正在执行中的采购订单或生产订单,在未来某个时段物料将要入库或将要完成的数量。
3) 已分配量。是指尚保存在仓库中但已被分配掉的物料数量。
4) 提前期。是指执行某项任务由开始到完成所消耗的时间。
5) 订购(生产)批量。在某个时段内向供应商订购或要求生产部门生产某种物料的数量。
6) 安全库存量。为了预防需求或供应方面的不可预测的波动,在仓库中经常应保持最低库存数量作为安全库存量。
根据以上的各个数值,可以计算出某项物料的净需求量:
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计划收到量-现有库存量-安全库存量
的运算逻辑
基本MRP的运算逻辑图如图所示:
开始 N=0
计算物料在第N层各时段的毛需求量
确定第N层次第T时段的净需求量
确定第N层第T时段的计划订单产出
计算第N层第T时段的计划库存量
结束
确定计划订单投入
向下一层次分解
用N+1取代N
所有时段算完否
所有产品结构层次分解完否
用T+1取代T




下面结合实例说明MRP的运算逻辑步骤。如图是产品A的结构图。
A
C(3)
B(2)
D(3)
E(2)
于是,现在我们就可以计算各个产品及相应部件的需求量。
要注意的是,由于提前期的存在,使得物料的计划交付时间和净需求的时间有时会产生不一致。另外,我们为了简化计算,也暂时没有将安全库存量考虑在内。
产品A的需求量计算(产品A,提前期=2周,批量=10):
时段(周)
1
2
3
4
5
6
7
毛需求量
20
10
30
30
10
已分配量
0
计划收到
40
现有库存(40)
20
10
50
20
-10
-10
净需求量
10
10
计划交付
10
10
以上计算过程表明虽然1,2,4,5,6周均需要A,但实际A只要3及4周交付10个即可以了。这个计划下达时间和数量就是部件B和C的毛需求的时间和数量。
部件B的需求量计算(部件B,提前期=1周,批量=10,1A=2B=2*10=20):
时段(周)
1
2
3
4
5
6
7
毛需求量
20
20
已分配量
计划收到
现有库存(30)
30
30
10
-10
净需求量
10
计划交付
10
部件C的需求量计算(部件C,提前期=3,批量=60,1A=3C=3*10=30):
时段(周)
1
2
3
4
5
6
7
毛需求量
30
30
已分配量
计划收到
现在库存(50)
50
50
20
-10
净需求量
10
计划交付
60
注:部件C第1周实际应交付生产的数量为10,因最小批量为60,所以交付生产的数量为60。
从这一层的分解可以看出,对于部件B,它还需要在第3周交付10个,为此我们还要按照产品结构展开下一层的分解。分解方法和步骤如前,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展开了。
经过了以上的展开计算后,我们就可以得出产品A的零部件的各项相关需求量。然而,现实中企业的情况远没有这样简单,在许多加工制造性的企业中,由于产品种类繁多,并不只是产品A要用到部件B、部件C以及零件D和E,可能还有其他产品也需要用到它们,也可能零件D、E还有一定的独立需求(如作为服务件用的零件等)。所以,MRP要做的工作是要先把企业在一定时段内对同一零部件的毛需求汇总,然后再据此算出它们在各个时段内的净需求量和计划交付量,据以安排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这里为了解释它的原理,我们可以假设,企业还有产品X要用到零件D,此外,零件D还有一定的独立需求。则对零件D的总需求计算如图3所示。
求得了零件D的总需求量,我们就可以根据前面介绍的原理,进一步计算出该零件总的净需求量和计划交付量,由此,有关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就能够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安排。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一个基本MRP的运算循环。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计算机的帮助下,遵循分层处理原则(ERP系统是从MPS开始计算,然后按照BOM一层层往下进行,逐层展开相关需求件的计算,直至低层)完成的。应该说,这种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管理软件而进行的物料需求量的计算,与传统的手工方式相比,计算的时间大大缩短,计算的准确度也相应地得以大幅度地提高。
基本原理
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空间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80年代MRPⅡ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90年代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也就随之产生。ERP是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
1.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即企业不但要依靠自己的资源,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ERP系统正是适应了这一市场竞争的需要,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
1.2   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上出现新的机会,而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时,企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1.3   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流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的主要功能模块简介
ERP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的说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功能模块以不同于以往的MRP或MRPII的模块,它不仅可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而且在许多其它类型的企业如一些非生产,公益事业的企业也可导入ERP系统进行资源计划和管理。这里我们将仍然以典型的生产企业为例子来介绍ERP的功能模块。
在企业中,一般的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这三大系统本身就是集成体,它们互相之间有相应的接口,能够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来对企业进行管理。另外,要特别一提的是,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的加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ERP厂商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为ERP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功能,我们也会进行一下简要的介绍。
1.   财务管理模块。
企业中,清晰分明的财务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在ERP整个方案中它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ERP中的财务模块与一般的财务软件不同,作为ERP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和系统的其它模块有相应的接口,能够相互集成,比如:它可将由生产活动、采购活动输入的信息自动计入财务模块生成总账、会计报表,取消了输入凭证繁琐的过程,几乎完全替代以往传统的手工操作。一般的ERP软件的财务部分分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大块。
1.1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它由总账、应收账、应付帐、现金、固定资产、多币制等部分构成。
1.1.1.           总帐模块
它的功能是处理记账凭证输入、登记,输出日记账、一般明细账及总分类账,编制主要会计报表。它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核心,应收帐、应付帐、固定资产核算、现金管理、工资核算、多币制等各模块都以其为中心来互相信息传递。
1.1.2.           应收帐模块
是指企业应收的由于商品赊欠而产生的正常客户欠款帐。它包括发票管理、客户管理、付款管理、帐龄分析等功能。它和客户订单、发票处理业务相联系,同时将各项事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导入总账。
1.1.3.           应付帐模块
会计里的应付帐是企业应付购货款等帐,它包括了发票管理、供应商管理、支票管理、帐龄分析等。它能够和采购模块、库存模块完全集成以替代过去繁琐的手工操作。
1.1.4.           现金管理模块
它主要是对现金流入流出的控制以及零用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核算。它包括了对硬币、纸币、支票、汇票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在ERP中提供了票据维护、票据打印、付款维护、银行清单打印、付款查询、银行查询和支票查询等和现金有关的功能。
此外,它还和应收帐、应付帐、总账等模块集成,自动产生凭证,过入总账。
1.1.5.           固定资产核算模块。
即完成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以及折旧有关基金计提和分配的核算工作。它能够帮助管理者对目前固定资产的现状有所了解,并能通过该模块提供的各种方法来管理资产,以及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它的具体功能有:登录固定资产卡片和明细账,计算折旧,编制报表,以及自动编制转账凭证,并转入总账。它和应付帐、成本、总账模块集成。
1.1.6.           多币制模块
这是为了适应当今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币结算业务的要求增多而产生的。多币制将企业整个财务系统的各项功能以各种币制来表示和结算,且客户订单、库存管理及采购管理等也能使用多币制进行交易管理。
多币制和应收帐、应付帐、总帐、客户订单、采购等各模块都有接口,可自动生成所需数据。
1.1.7.           工资核算模块
自动进行企业员工的工资结算、分配、核算以及各项相关经费的计提。它能够登录工资、打印工资清单及各类汇总报表,计算计提各项与工资有关的费用,自动做出凭证,导入总账。这一模块是和总帐,成本模块集成的。
1.1.8.           成本模块
它将依据产品结构、工作中心、工序、采购等信息进行产品的各种成本的计算,以便进行成本分析和规划。还能用标准成本或平均成本法按地点维护成本。
1.2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
1.2.1.           财务计划。根据前期财务分析做出下期的财务计划、预算等。
1.2.2.           财务分析。提供查询功能和通过用户定义的差异数据的图形显示进行财务绩效评估,帐户分析等。
1.2.3.           财务决策。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中心内容是作出有关资金的决策,包括资金筹集、投放及资金管理。
2.          生产控制管理模块。
这一部分是ERP系统的核心所在,它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能够有效的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同时各个原本分散的生产流程的自动连接,也使得生产流程能够前后连贯的进行,而不会出现生产脱节,耽误生产交货时间。
生产控制管理是一个以计划为导向的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首先,企业确定它的一个总生产计划,再经过系统层层细分后,下达到各部门去执行。即生产部门以此生产,采购部门按此采购等等。
2.1         主生产计划。
它是根据生产计划、预测和客户订单的输入来安排将来的各周期中提供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它将生产计划转为产品计划,在平衡了物料和能力的需要后,精确到时间、数量的详细的进度计划。是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总活动的安排,是一个稳定的计划,是以生产计划、实际订单和对历史销售分析得来的预测产生的。
2.2         物料需求计划。
在主生产计划决定生产多少最终产品后,再根据物料清单,把整个企业要生产的产品的数量转变为所需生产的零部件的数量,并对照现有的库存量,可得到还需加工多少,采购多少的最终数量。这才是整个部门真正依照的计划。
2.3         能力需求计划。
它是在得出初步的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将所有工作中心的总工作负荷,在与工作中心的能力平衡后产生的详细工作计划,用以确定生成的物料需求计划是否是企业生产能力上可行的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是一种短期的、当前实际应用的计划。
2.4         车间控制。
这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作业计划,是将作业分配到具体各个车间,再进行作业排序、作业管理、作业监控。
2.5         制造标准。
在编制计划中需要许多生产基本信息,这些基本信息就是制造标准,包括零件、产品结构、工序和工作中心,都用唯一的代码在计算机中识别。
2.5.1.           零件代码。对物料资源的管理,对每种物料给予唯一的代码识别。
2.5.2.           物料清单。定义产品结构的技术文件,用来编制各种计划。
2.5.3.           工序。描述加工步骤及制造和装配产品的操作顺序。它包含加工工序顺序,指明各道工序的加工设备及所需要的额定工时和工资等级等。
2.5.4.           工作中心。使用相同或相似工序的设备和劳动力组成的,从事生产进度安排、核算能力、计算成本的基本单位。
3.          物流管理。
3.1         分销管理。
销售的管理是从产品的销售计划开始,对其销售产品、销售地区、销售客户各种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并可对销售数量、金额、利润、绩效、客户服务做出全面的分析,这样在分销管理模块中大致有三方面的功能。
3.1.1.           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和服务。
它能建立一个客户信息档案,对其进行分类管理,进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客户服务,以达到最高效率的保留老客户、争取新客户。在这里,要特别提到的就是最近新出现的CRM软件,即客户关系管理,ERP与它的结合必将大大增加企业的效益。
3.1.2.           对于销售订单的管理。
销售订单是ERP的入口,所有的生产计划都是根据它下达并进行排产的。而销售订单的管理是贯穿了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它包括:
²  客户信用审核及查询(客户信用分级,来审核订单交易)
²  产品库存查询(决定是否要延期交货、分批发货或用代用品发货等)。
²  产品报价(为客户作不同产品的报价)。
²  订单输入、变更及跟踪(订单输入后,变更的修正,及订单的跟踪分析)。
²  交货期的确认及交货处理(决定交货期和发货安排)。
3.1.3.           对于销售的统计与分析。
这时系统根据销售订单的完成情况,依据各种指标做出统计,比如客户分类统计,销售代理分类统计等等,再就这些统计结果来对企业实际销售效果进行评价:
²  销售统计(根据销售形式、产品、代理商、地区、销售人员、金额、数量来分别进行统计)。
²  销售分析(包括对比目标、同期比较和订货发货分析,从数量、金额、利润及绩效等方面作相应的分析)。
²  客户服务(客户投诉纪录,原因分析)。
3.2         库存控制。
用来控制存储物料的数量,以保证稳定的物流支持正常的生产,且又最小限度的占用资本。它是一种相关的、动态的、及真实的库存控制系统。它能够结合、满足相关部门的需求,随时间变化动态地调整库存,精确的反映库存现状。这一系统的功能又涉及:
²  为所有的物料建立库存,决定何时定货采购,同时作为采购部门采购、生产部门作生产计划的依据。
²  收到订购物料,经过质量检验入库,生产的产品也同样要经过检验入库。
²  收发料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
3.3         采购管理。
确定合理的定货量、优秀的供应商和保持最佳的安全储备。能够随时提供定购、验收的信息,跟踪和催促对外购或委外加工的物料,保证货物及时到达。建立供应商的档案,用最新的成本信息来调整库存的成本。具体有:
²  供应商信息查询(查询供应商的能力、信誉等)。
²  催货(对外购或委外加工的物料进行跟催)。
²  采购与委外加工统计(统计、建立档案,计算成本)。
²  价格分析(对原料价格分析,调整库存成本)。
4.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以往的ERP系统基本上都是以生产制造及销售过程(供应链)为中心的。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把与制造资源有关的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来进行管理。但近年来,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始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被视为企业的资源之本。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被加入到了ERP的系统中来,和ERP中的财务、生产系统组成了一个高效的、具有高度集成性的企业资源系统。它与传统方式下的人事管理有着根本的不同。
4.1         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
对于企业人员、组织结构编制的多种方案,进行模拟比较和运行分析,并辅之以图形的直观评估,辅助管理者做出最终决策。
制定职务模型,包括职位要求、升迁路径和培训计划,根据担任该职位员工的资格和条件,系统会提出针对本员工的一系列培训建议,一旦机构改组或职位变动,系统会提出一系列的职位变动或升迁建议。
进行人员成本分析,可以对过去、现在、将来的人员成本作出分析及预测,并通过ERP集成环境,为企业成本分析提供依据。
4.2         招聘管理。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优秀的人才能保证企业持久的竞争力。招聘系统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支持:
²  进行招聘过程的管理,优化招聘过程,减少业务工作量。
²  对招聘的成本进行科学管理,从而降低招聘成本。
²  为选择聘用人员的岗位提供辅助信息,并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人才资源的挖掘。
4.3         工资核算。
²  能根据公司跨地区、跨部门、跨工种的不同薪资结构及处理流程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薪资核算方法。
²  与时间管理直接集成,能够及时更新,对员工的薪资核算动态化。
²  回算功能。通过和其它模块的集成,自动根据要求调整薪资结构及数据。
4.4         工时管理。
²  根据本国或当地的日历,安排企业的运作时间以及劳动力的作息时间表。
²  运用远端考勤系统,可以将员工的实际出勤状况记录到主系统中,并把与员工薪资、奖金有关的时间数据导入薪资系统和成本核算中。
4.5         差旅核算。
系统能够自动控制从差旅申请,差旅批准到差旅报销整个流程。并且通过集成环境将核算数据导进财务成本核算模块中去。
实施一般过程
在引入ERP系统的过程中,实施是一个极其关键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因为,实施的成败与否最终决定着ERP效益的充分发挥。例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近千家企业购买了MRP-II/ERP软件。而在所有的ERP系统应用中,存在三种情况:按期按预算成功实施实现系统集成的只占10%- 20%;没有实现系统集成或实现部分集成的只有30%-40%;而失败的却占50%。并且在实施成功的10%-20%中大多为外资企业。如此令人沮丧的事实无疑向我们表明: ERP实施情况已经成为制约ERP效益发挥的一大瓶颈因素。由此,我们得出:企业的ERP项目只有在一定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才能够成功实现企业的应用目标。
在这一部分里,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有关ERP实施方面的内容。
一个典型的ERP实施进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如图所示:
1. 项目的前期工作(软件安装之前的阶段)。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但往往为实际操作所忽视。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
领导层培训及ERP原理的培训。主要的培训对象是企业高层领导及今后ERP项目组人员,使他们掌握ERP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思想。这是ERP系统应用成功的思想基础。因为只有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及员工才是真正的使用者,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只有他们理解了ERP,才能判断企业需要什么样的ERP软件,才能更有效率的运用ERP。
企业诊断。由企业的高层领导和今后各项目组人员用ERP的思想对企业现行管理的业务流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议和诊断,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用书面形式明确预期目标,并规定评价实现目标的标准。
项目组织。
ERP的实施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需要组织上的保证,如果项目的组成人选不当、协调配合不好,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周期和成败。项目组织应该由三层组成,而每一层的组长都是上层的成员。
(1)领导小组,由企业的一把手牵头,并与系统相关的副总一起组成领导小组。这里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像项目经理的任命、优秀人员的发现和启用等。
(2)项目实施小组,主要的大量的ERP项目实施工作是由他们来完成的,一般是由项目经理来领导组织工作,其他的成员应当由企业主要业务部门的领导或业务骨干组成。
(3)业务组,这部分工作的好坏是ERP实施能不能贯彻到基层的关键所在。每个业务组必须有固定的人员,带着业务处理中的问题,通过对ERP系统的掌握,寻求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方法,并用新的业务流程来验证,最后协同实施小组一起制定新的工作规程和准则。还包括基层单位的培训工作。
需求分析。
企业在准备应用ERP系统之前,还需要理智地进行立项分析:
²  企业是不是到了该应用ERP系统的阶段?
²  企业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ERP系统是否能够解决?
²  ERP系统的投资回报率或投资效益的分析?
²  在财力上企业能不能支持ERP的实施?
²  上ERP的目的所在,到底为什么,系统到底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和达到哪些目标?
²  基础管理工作有没有理顺或准备在上ERP之前让咨询公司帮助理顺、人员的素质够不够高?
²  然后将分析的结果写成需求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正式书面报告,从而做出是否上ERP项目的正确决策。
软件选型。
在选型过程中,首先要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要弄清楚企业的需求,即先对企业本身的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充分的调研,这我们在需求分析阶段已经完成;知彼,就是要弄清软件的管理思想和功能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这两者是相互交织进行的,可以通过软件先进的管理思想来找出企业现有的管理问题,特定的软件则可能由于自身的原因,不能够满足企业一定的特殊需求,还需要一定的补充开发。去此,还要了解实施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国情(像财务会计法则等一些法令法规,还包括汉化等)、行业或企业的特殊要求。根据这些来运行流程和功能,从“用户化”和“本地化”的角度来为ERP选型。
2. 实施准备阶段(包括数据和各种参数的准备和设置)
这一阶段要建立的项目组织和所需的一些静态数据可以在选定软件之前就着手准备和设置,图中用向左延伸到前期工作阶段来表示。在这个准备阶段中,要作这样几项工作:
数据准备。
在运行ERP系统之前,要准备和录入一系列基础数据,这些数据是在运用系统之前没有或未明确规定的,故需要做大量分析研究的工作。包括一些产品、工艺、库存等信息,还包括了一些参数的设置,如系统安装调试所需信息、财务信息,需求信息等等。
系统安装/配置/调试。
在人员、前期基础数据已经准备好的基础上,就可以将系统安装到企业中来了,并进行一系列的调试活动。
软件测试。
对软件功能的原型测试(prototyping),也称计算机模拟(computer pilot)。由于ERP系统是信息集成系统,所以在测试时,应当是全系统的测试,各个部门的人员都应该同时参与,这样才能理解各个数据、功能和流程之间相互的集成关系。找出不足的方面,提出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方案,以便接下来进行用户化或二次开发。
3. 模拟运行及用户化
这一阶段的目标和相关的任务是:
试运行。
在基本掌握软件功能的基础上,选择代表产品,将各种必要的数据录入系统,带着企业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组织项目小组进行实战性模拟,提出解决方案。模拟可集中在机房进行,也称之为会议室模拟(conference room pilot)。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试和模拟运行之后,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项目小组会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就要将与之对应的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初步制定出来,并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验收。
在完成必要的用户化的工作、进入现场运行之前还要经过企业最高领导的审批和验收通过,以确保ERP的实施质量。
4. 新系统运行。
这要根据企业的条件来决定应采取的步骤,可以各模块平行一次性实施,也可以先实施一两个模块。在这个阶段,所有最终用户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使用终端或客户机操作,处于真正应用状态,而不是集中于机房。如果手工管理与系统还有短时并行,可作为一种应用模拟看待(live pilot),但时间不宜过长。
运行。
一个新系统被应用到企业后,实施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完全结束,而是将转入到业绩评价和下一步的后期支持阶段。这是因为我们有必要对系统实施的结果作一个小结和自我评价,以判断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目标,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还有就是由于市场竞争形势的发展,将会不断有新的需求提出,加上系统的更新换代,主机技术的进步都会对原有系统构成新的挑战,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在巩固的基础上,通过自我业绩评价,制定下一目标,再进行改进,不断地巩固和提高。
评估。
包括项目实施进度评估、项目成本评估、项目功能评估、项目效果评估、可操作性评估、项目的延续性评估等。
优化改进。
对ERP项目来说,ERP上线仅仅是使用ERP的开端,在ERP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改进、挖掘其潜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ERP系统的功能。
以上我们对ERP的实施过程作了简要的介绍。当然,这些阶段是密切相关的,一个阶段没有做好,决不可操之过急进入下一个阶段,否则,只能是事半功倍。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实施进程中,培训工作是贯彻始终的。我们只是对第一个阶段的领导层培训和MRP II原理培训作了详细的介绍。而那些贯穿于实施准备、模拟运行及用户化、新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有关培训,如软件产品培训、硬件及系统员培训、程序员培训和持续扩大培训也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应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只有员工才是系统的真正使用者,只有他们对相关的ERP软件产品及所要求的硬件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够保证系统最终的顺利实施和应用。
词汇
²  ABC Classification——ABC分类法。对于库存的所有物料,按照全年货币价值从大到小排序,然后划分为三大类,分别称为A类、B类和C类。A类物料价值最高,受到高度重视,处于中间的B类物料受重视程度稍差,而C类物料价值低,仅进行例行控制管理。ABC分类法的原则是通过放松对低值物料的控制管理而节省精力,从而可以把高值物料的库存管理做得更好。
²  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进行成本核算时,对已完成的活动所发生的成本,先进行累计,再把总成本按照产品种类、顾客群、目标市场或者项目课题进行分摊。这一核算系统所应用的成本核算基础,较之把总成本分摊到直接人工和机器工时的方法,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也称为吸收式成本核算(Absorption Costing)。
²  Anticipated Delay Report——拖期预报。一种由生产和采购部门向物料计划部门发出的报告,说明哪些生产任务或采购合同不能按期完成、原因何在以及何时可以完成。拖期预报是闭环MRP 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除了特别大的公司以外,拖期预报一般由人工编制。
²  Automatic Rescheduling——计划自动重排。允许计算机系统当它发现交货日期和需用日期失效时,自动改变预计入库量的交货日期。一般不推荐这种方法。
²  Backflush——倒冲法。根据已生产的装配件产量,通过展开物料清单,将用于该装配件或子装配件的零部件或原材料数量从库存中冲减掉。
²  Back Scheduling——倒序计划。计算开工日期及完工日期的一种方法。生产计划的计算由合同的交货日期开始,进行倒序计算,以便确定每道工序的完工日期。
²  Bill of Material(BOM)——物料清单。构成父项装配件的所有子装配件、中间件、零件及原材料的清单,其中包括装配所需的各子项的数量。物料清单和主生产计划一起作用,来安排仓库的发料、车间的生产和待采购件的种类和数量。可以用多种方法描述物料清单,如单层法、缩进法、 模块法、暂停法、矩阵法以及成本法等等。在某些工业领域,可能称为“配方”、“要素表”或其他名称。
²  Capacity Management——能力管理。指企业管理活动中,为更好地执行所有的生产进度安排,建立生产能力的限额或水平并对其进行度量、监控及调整的职能。具体如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派工单等等。能力管理体现在资源计划、粗能力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和投入/产出控制等四个层次。
²  Capacity Requirements Planning (CRP)——能力需求计划。确定为完成生产任务具体需要多少劳力和机器资源的过程。在MRP系统中,已下达的车间订单和计划订单是能力需求计划的输入。能力需求计划将这些订单转换成不同时区、不同工作中心上的工时数。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粗能力计划分析认为企业的现有生产能力足以完成主生产计划,而能力需求计划经过更细致的分析,得出在某些时段生产能力不足的结论。
²  Closed Loop MRP——闭环物料需求计划。围绕物料需求计划而建立的系统,包括生产规划、主生产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与其他计划功能。进一步地,当计划阶段完成并且作为实际可行的计划被接收以后,执行阶段随之开始。这包括投入/产出控制、车间作业管理、派工单以及来自车间及供应商的拖期预报。“闭环”一词所指的,不仅包括整个系统的这些组成部分,并且还包括来自执行部分的反馈信息,目的在于使计划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有效。
²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计算机集成制造。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管理哲学,将整个生产制造组织集成为一体,以提高组织运作效率。也指应用一台计算机,把原先相互独立的不同计算机系统联通成为一个内部一致、高度集成的整体。例如,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预算规划、CAD/CAM、流程控制、成组技术系统、MRP II以及财务报告系统的相互沟通。
²  Cumulative Lead Time——累计提前期。指完成某项活动的最长时间。对于任一MRP计划物料项目来说,其累计提前期可以通过遍历该项物料的物料清单中各条路径来得到,即将各路径上所有低层次项目提前期的最大累计值定义为该项目的累计提前期。也称为合成提前期或关键路径提前期。
²  Cycle Counting——周期盘点。一种库存盘点方法。库存按计划定期盘点,而不是一年才盘点一次。例如,某种物料的库存达到订货点时,或新物料到库时都可以进行盘点。也可以事先订立某种一贯的盘点原则,比如对价值高并且流动快的物料多盘点;对价值低或流动慢的物料少盘点。最有效的周期盘点制度要求每个工作日清点一定数目的物料。周期盘点最主要的目的是发现那些疵点存货(如:存在数量、质量、规格、日期等等方面的问题),进而追究其原因,最终消除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本因素。
²  Demand——需求。对指定产品或零部件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能来源于客户订单、预测、厂际订货、分库、维修部门,也可能来自较高一层的零件或产品。
²  Demand Management——需求管理。指认识和管理对产品的全部需求,并确保主生产计划反映这些需求的功能。需求管理包括:预测、订单录入、订单承诺、分库需求、非独立需求、厂际订单及维修件需求等。
²  Demonstrated Capacity——实际能力。由实际完成数据计算出的能力。实际能力的计算通常用生产的项目乘上每个项目的标准工时再加上标准的准备时间。
²  Dependent Demand——非独立需求。当对一项物料的需求与对其他物料项目或最终产品的需求有关时,称为非独立需求。这些需求是计算出来的而不是预测的,对于具体的物料项目,有时可能既有独立需求又有非独立需求。
²  Direct-deduct Inventory Transaction Processing——直接增减库存处理法。指一种记帐方法,当物料出库时,减少该项物料的帐面(计算机内)库存数;当物料入库时,增加该项物料的帐面库存数。帐面数据随物料的出入库同步更新。因此,帐面的库存记录就是实际库存的反映。
²  Dispatch List——派工单。根据调度原则按优先级顺序编制的生产订单一览表。利用硬拷贝或CRT显示将派工单通知给生产车间。派工单中包括生产订单的优先级、物料存放地点、数量及能力需求的详细信息,所有这些信息都是按工序排列的。派工单通常每天产生并按工作中心进行调整。也称为调度表或工长日报表。
²  Drum-buffer-rope——鼓-缓冲-绳子。是在通过对资源进行计划和控制,以实现产销率最大化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技术。瓶颈约束控制着企业的生产节拍和产出率──“鼓点”。从计划和控制的角度来看,“鼓”反映了系统对约束资源的利用程度。为充分利用瓶颈的能力,一般要设置一定的“缓冲”,来防治生产过程中的波动。瓶颈通过“绳子”对其上游控制物料送入的环节发出指令,使物料快速、有效地通过非瓶颈环节。所以,“绳子”起的是串联和传递的作用,以驱动系统的所有部分按“鼓”的节奏进行生产。
²  Firm Planned Order——确认的计划订单。指在数量和时间上已确认的计划订单。这种订单不能由计算机改变,只能由计划员改变。这种做法有助于计划员对物料和能力问题做出反应。此外,确认的计划订单还是阐明生产计划的常规方法。
²  Flow Shop——流水车间。在这样的车间里,机器和操作工通常处理标准的、连续的物流。操作工总是对每批生产任务进行同样的操作。流水车间一般是大批量生产车间或具有连续生产布局的车间。车间的布局,即机器、工作台及装配线等等的排列方法,是为便于产品流动而设计的。流程工业(如化工、石油加工、油漆等)是流水车间的典型例子。每种产品,尽管材料规格不同,整个车间总是采用同样的流程。
²  Generally Accepte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通用生产管理原则。指一整套不受具体技术影响的原则,阐明制造企业应该如何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如下要素:对数据准确性的要求,市场工作与生产环节的经常联系,高层领导对生产计划过程的控制,将上层计划有效地转换为各种详细计划的系统能力,等等。
²  Independent Demand——独立需求。当对某项物料的需求与对其他物料的需求无关时,则称这种需求为独立需求。例如对成品或维修件的需求就是独立需求。
²  Input/ Output Control——投入/产出控制。一种能力控制技术,它将工作中心的实际产出与由能力需求计划产生并由生产部门批准的计划产出相比较。并且监控投入,以检查是否与计划一致,这样,当工作中心不能得到加工作业时,也不期望它有产出。
²  Interplant Demand——厂际需求。物料需要发送到同一公司内其他工厂或部门,虽然不是客户订单,但主生产计划通常以同样的方式处理。
²  Job Shop——加工车间。一种职能单位,它的工段或工作中心是围绕着不同类型设备或工序来组织的,如钻床、锻压机、车床、装配线等。
²  Just-in-time (JIT)——准时制生产。指建立在力求消除一切浪费和不断提高生产率基础上的一种生产理念。它覆盖了从产品设计直到产成品发送一整套的生产活动。只要这些活动是出产一件最终产品所需要的,包括从原材料开始的各个在制品生产阶段,都必须向消除一切浪费、不断提高生产率的目标看齐。
准时制生产的主要思想有:尽可能地减少库存;产品质量追求零缺陷;通过缩短调整准备时间、等待队列长度,减少批量等来压缩提前期等等。
狭义上指在需要的时间把物料送达需要的地方。它的实施是每道工序都与后续的工序同步,使库存最少。
广义上适用于加工车间、流程生产以及重复型生产等所有生产类型。与“短周期生产”、“无库存生产”、“零库存”意义类似。国内文献有时也译作“及时生产”。
²  Kanban——看板。是个日语名词,表示一种挂在或贴在盛装在制品的容器上或一批零件上的标签或卡片,或流水线上各种颜色的小球或信号灯、电视图象等。看板是揭示牌,可以作为交流厂内生产管理信息的手段。看板卡片包含相当多的信息并且可以反复使用。看板通常是装在透明的长方形乙烯封套中,为得是在工厂环境中保护卡片不受损坏。
常用的看板有两种:生产看板(或生产通知看板)和运送看板(或取货看板)。生产看板指在一个工厂内,指示某工序加工制造规定数量工件所用的看板。运送看板是指后道工序的操作者按看板上所列件号,到前到工序(或协作厂)领取的看板。
²  Lead Time——提前期。完成一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这种活动通常指物料和产品的获得,无论是从外面购入的还是用自己的设备制造的。提前期可由下列各种时间或它们的总和组成:订单准备时间、排队时间、加工时间、搬运时间或运输时间、接收和检测时间。
²  Make-to-order Product——面向订单生产的产品。最终产品在收到客户订单后才能确定。为了缩短向客户的交货期,对于具有较长提前期的零部件要在订单到达之前做出计划。对于选件或其它子部件在客户订单到达之前已经存放在仓库里。这种生产方式,通常也称为按订单装配或订货生产。
²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 II)——制造资源计划。对于制造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种方法。MRP II包括许多相互联系的功能:经营规划、生产规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以及有关能力和物料的执行支持系统。这些系统的输出与各种财务报告集成在一起。制造资源计划是闭环MRP的直接发展和延伸。MRP II也称为基于网络计划的管理系统。
²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主生产计划。预先建立的一份计划,由主生产计划员负责维护。主生产计划是驱动MRP的一整套计划数据,它反映出企业打算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以及生产多少。主生产计划必须考虑客户订单和预测、未完成订单、可用物料的数量、现有能力、管理方针和目标等等。
²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物料需求计划。利用物料清单、库存数据和主生产计划计算物料需求的一套技术。物料需求计划产生下达补充物料清单的建议,而且由于它是划分为时间段的,当到货日期与需求日期不同步时,MRP会建议重排未结清单。最初MRP只被看成一种比库存订货点更好的库存管理方法,现在普遍认为它是一种计划技术,即建立和维护订单的有效到货日期的方法,它是闭环MRP的基础。
²  Net Change MRP——净改变式MRP。计算机处理物料需求计划的一种方法。物料需求计划连续保留在计算机里。当需求、未结订单、库存状态或物料清单等有所改变时,则仅对受这些改变影响的零部件进行需求展开重排。
²  Net Requirements——净需求。在MRP里,物料的净需求是通过毛需求减去现有库存量和预计入库量计算出来的,根据净需求、订货批量和提前期偏置即可构成计划订单。
²  On-hand Balance——现有库存量。库存记录所显示的实际存储在仓库里的物料数量。
²  Open Order——未结订单。指尚未完成的生产订单或采购订单。
²  Picking——领料/提货。为制造产品从库存中领取原材料或零部件,或者为了向客户发货从库存中提取完工产品的过程。
²  Picking List——领料单。标识所需要的零部件或完工产品名称及数量,作为领料或提货依据的文件。
²  Planned Order——计划订单。当出现净需求时,MRP即生成订货数量和交货日期的建议,即计划订单。计划订单由计算机生成并且仅存放于计算机中,如果条件发生变化,下次MRP处理可能改变或删除原来的计划订单。处于某一层的计划订单将分解成下一个低层物料的毛需求。计划订单与预计入库量也是能力需求计划的输入,用以计算出未来时区内的能力总需求。
²  Post-deduct Inventory Transaction Processing——后减库存处理法。一种库存记帐方法。物料项目的帐面(存于计算机中)库存量是在其父项或装配件的活动完成之后才被减去。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帐面记录与实际库存经常不一致。这种方法也称为倒冲法。
²  Pre-deduct Inventory Transaction Processing——前减库存处理法。一种库存记帐方法。物料项目的帐面(存于计算机中)库存量在发料之前,即对其父项或装配件产生预计入库量之时即被减去。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帐面记录与实际库存经常不一致。
²  Projected Available Balance——预计可用库存。预计未来可用的库存。计算公式是:现有库存量-需求量+预计入库量+计划订货量。
²  Queue——队列。指在生产过程中,在某一工作中心等待处理的那些作业。当队列增大时,平均提前期及在制品库存也将增大。
²  Queue Time——排队时间。工作开始之前,作业在某一工作中心等待的时间。排队时间是整个生产提前中的一部分,排队时间的增加会导致生产提前期的增加。
²  Regenerated MRP——重生成式MRP。在计算机里处理MRP的一种方法。它将主生产计划依照物料清单全部重新展开,一般每周一次,以维护优先级的有效性。此时,新需求和计划订单完全是重新生成的。
²  Rescheduling Assumption——重排假设。MRP的基本逻辑之一,它假设在短期内重排现存的未结订单比下达和接收新订单容易得多。因此,将所有预计入库量全部用于覆盖毛需求之后,才生成新的计划订单。
²  Rough-cut Capacity Planning——粗能力计划。将生产规划或主生产计划转换成对主要资源的能力需求的过程,包括劳动力、设备、库存空间及供应商的能力,有时还要考虑资金能力。通常利用生产负荷图来完成这项工作。编制粗能力需求计划的目的在于在实施计划之前对该计划做出评估。有时也称为资源需求计划。
²  Routing——工艺路线。详细描述某项目制造过程的文件。包括要进行的加工及其顺序。涉及到的工作中心以及准备和加工所需的工时定额。在有些企业里,工艺路线还包括工具、操作工技术水平、检验及测试的需求等等。
²  Shop Floor Control——车间作业管理。利用来自车间的数据及其它数据处理文件,维护和传送生产订单及工作中心各种状态信息的系统。车间作业管理的子功能有:安排各项生产订单的先后顺序;维护在制品的数量信息;传递生产订单状态信息;为能力控制提供实际投入和产出数据;为库存和财务核算提供按地点及生产订单分类的在制品数量信息;衡量劳动力和机器设备的有效性、利用率和生产率、
²  Shrinkage Factor——损耗系数。用于物料需求计划中的一个百分数,用来弥补生产过程中预计的物料损耗。通过增加毛需求量或减少计划订单和未结订单的预期完工产品数量来实现。这个损耗系数与废品系数不同,前者影响到所用的全部物料项目,而后者只关系到某一项物料。
²  Time Bucket——时间段。数据汇总的天数。在MRP中以周为时间段则按周汇总所有计划数据。一般认为,以周为时间段运行MRP是最有效的(至少从近期和中期来看是如此)。
²  Time Fence——时界。指明操作过程中各种约束条件或改变将会发生的时间界限。例如,对于主生产计划的改变在提前期之后进行则是容易的,而在累计提前期之后进行则是困难的。为此设定一个时界来限制这种改变。MRP系统所用的时界有计划时界和需求时界。
²  Work Center——工作中心。能够完成相类似的加工操作的一组机器设备或人员,能够被能力需求计划作为一个单元来考虑。
²  Work in Process——在制品。指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上的产物,包括已下达进行粗加工的原材料和加工完毕、等待最后检测和验收,以便作为成品入库或发运给客户的产品。许多财务系统将半成品和部件也包括在内。
实施
什么是项目成功
对ERP项目成功的说法,ERP软件供应商、客户、咨询机构、媒体报导的说法是不一致的,针对面也不同,各有各的说法。作为ERP软件供应商,他们认为的他们的客户多数是成功的;作为客户,他们有苦难言,不知道自己企业的ERP实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说成功也不是,说失败也不是,因为多数企业的ERP软件功能还是使用了,但效果不好评估,也不象原来期望的那么高。作为咨询机构,他们认为企业通过了他们的重组,ERP也是较为成功的;但是,作为传媒的统计与报导却不是那么乐观,我们可以从传媒报导看到——ERP的成功率很低,失败率达80%以上,甚至更悲观的说法是ERP的成功率几乎为零;也经常有报导说,由于ERP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实施周期长,见效慢,甚至因企业流程的改变而威胁到企业的生命。
既然ERP的成功率这么低,风险又这么大,企业又何苦冒这个风险去投资呢?可喜的是,在近几年,国人已逐步认识了ERP的正负面作用,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企业要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ERP的引入是必然的。通过ERP的应用对优化企业资源,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的作用是明显的。
所以我认为首先有必要给成功下明确的定义,使企业在选择ERP和实施ERP时做到心中有底,否则很难介定ERP项目的成功与失败。Oliver.Wight是国际权威的企业资源计划评审机构,他的“成功”定义是将ERP的应用水平按A、B、C、D四级划分,A级是优秀的。A、B、C、D级大概定义为,全公司上下有效地运用计划和控制过程并在客户服务、产品制造、库存控制、财务及成本管理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为A级;高层管理支持这些过程,但仅限于中层管理者使用,并因此获得一定效果为B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主要作为进行订购和库存管理更好的工具为C级;计划与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数据不准,而且用户也不理解其用途,系统对经营运作没帮助为D级。
根据在企业的ERP实际体会以及对多间企业的实施经验,我认为ERP软件在国内企业可以运作起来就是成功。基于如下分析:
ERP是一种管理理念,协及到企业全局的资源优化管理,没有软件辅助根本谈不上实施,实施ERP软件过程的过程是将ERP理念数据化的过程。
ERP软件的实施过程最终是为了将业务电脑化的过程,所以要软件可以用起来,业务必须与ERP软件紧密结合起来,借助软件功能开展日常工作,最终达到以数据说话的目的,避免部门间凭空说话的扯皮风气。
ERP实施与应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定义,实施是阶段,应用是过程,前者强调不断实现ERP理念,后者强调通过ERP理念不断改进企业管理。所以ERP实施阶段的成功只是ERP应用的开始,只是ERP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ERP必须是企业的一项日常工作,而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作为顾问公司的指导一般只是做到扶企业上马,是不可能代替企业骑马师牵绳去奔跑的,但顾问公司仍可继续作为教官,指导企业不断改进。就象老师一样,只能教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方法技巧、应变措施等,而不能代替学生考试,更不能保证学生考试满分,能否考满分最终还是靠学生自己。
项目成功实施的因素
一个项目当它满足了项目目标就被认为是成功的。
但是,项目目标往往具有多维的属性,比方说通常提到的三维目标,就包括项目时间、成本和绩效。而且通常有些项目虽然说没有失败,但是并不是都满足所有的目标。
通常,一个项目的管理目标,要满足项目干系人的目标要求。也就是说,项目最终成功的标准是是否能够满足顾客包括最终用户和全体项目干系人,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团队的需求和希望。只有达到这一点,一个项目才最终在各方面都是成功的。
如果仅仅按工期、按预算完成任务,这种项目成功,只是一个狭义的项目成功。基于这一点,有人总结出一个项目成功的13个重要因素。按照概率的影响、重要性进行排序后的结果如下:
1.    清楚定义的目标。
2.    高层管理部门的支持。
3.    能干的项目经理。
4.    称职的团队成员。
5.    充足的项目资源。
6.    在定义需要和要求时客户的参与。
7.    良好的沟通渠道。
8.    在项目审查和校正中所有团体的参与。
9.    与用户商量并随时通知他们。
10. 待实现的技术已经被审查和鉴定,并能正常工作。
11. 客户理解项目的用途。
12. 采取某些措施来保持对项目的追踪。
13. 日常故障的发现和修理以及问题的解答。
成功实施的步骤
第一步骤:正确的ERP选型是企业成功实施的基础。
ERP软件都是软件供应商依照ERP思想的编制的,只要适合企业的需求并有效地实施,ERP软件本身是不分国籍,不分大小的。综合目前市场的ERP软件,从国籍来分有国外的和国内的,从成熟程度来分有新开发的和由原MRPII演变延伸过来的,从规模来分有大型、中型、小型。
选择ERP软件真有点象去商店选择衣服或化妆品一样,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让选型者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如果没有定位,是很难下手购买的。说实在的,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ERP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ERP软件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所以企业选型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好目标与计划(包括投资计划、上马计划),重点比较性能、价格、服务三方面。可以说选型不能按计划执行的企业,在实施时也是不可能按计划完成的,甚至也是不能成功实施ERP的企业,因为这其中隐藏着企业决策者的决心与魄力的问题。
企业实现ERP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不要因为听说ERP好而不择时机而上,成功实现ERP的最佳时期是在企业的兴盛期及呆滞期,在创业期和衰退期上ERP是很难成功的。
企业在上ERP项目前必须清楚企业的现状,明确引入ERP项目的目的,这样选型和实施都会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迫切需要理顺管理的企业。很多企业在创业阶段,往往会忽略内部的一些管理,包括执行制度的建立、运作规程建立、企业文化的发展等,这种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会陷入一种理不清的混乱状态,对于这类企业上ERP目的就是为了借助ERP的力量理顺管理问题,借助软件功能的应用规范管理。
对于迫切需要完善信息管理的企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内部统计数据滞后,跟不上市场的快速反映,重复统计工作烦琐,数据出处不唯一,甚至误导决策者,归其原因就是内部信息还没有共享。这种企业上ERP的目的是先实现数据统一,再通过ERP信息化和管理理念督促企业管理的完善和提高。
对于发展受限,迫切往更高层次发展的企业。企业的决策者很清楚,企业要生存,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他们必须有追求无限的胸怀。这种情况实现ERP见效是最快的,因为决策者已很清楚首要解决的焦点问题,包括营销问题、内部生产配套问题、财务资金运作问题以及更深层的企业国际化问题等,所以需求定义时只要将这些问题细化即可,实施时也明确了实施次序,实施重点。
第二步骤:项目实施的人员选择。
l   高层领导在项目中的决定作用。
高层领导的承诺是企业成功实施ERP的关键,主宰着成功与失败。大量的实践表明,实施ERP在软件功能、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人员方面是不成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总体素质,更直接的是取决于决策者的素质。实施ERP项目的决策者必须清楚认识ERP的真正作用,这点非常重要。对ERP应用效果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过于乐观会产生过高期望,结果只能带来悲观的后果,因为ERP项目想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明显的效益几乎是不可能,在各种压力下,一些决策者的支持态度会从实质性的支持改变为形式上的支持,这是实施ERP最避忌的,这种情况下ERP只能带来望梅止渴的效果。对ERP的过于悲观是对ERP认识的不够或者企业上ERP只是追求人有我有的虚荣满足感。
企业ERP实施的进度取决于决策者的决心,可以说,决策者想ERP在什么时候成功,ERP就可以在这个时候成功。这是因为很多企业在ERP的实施初期都是很顺利的,只是到了数据初始化阶段、系统并行阶段才出问题,特别是并行阶段,在这阶段对于业务人员来说工作量会成倍增加,而业务人员的重点仍是放在旧系统上,新系统只是试用,对数据跟进往往不主动,结果造成越并行越乱,最后是对ERP系统失去信心。在这时候领导必须坚持先上再说的原则,强迫切换。
系统切换是ERP应用的开始,必须制定一系列保持系统改进的措施,并落实执行否则ERP的效益是得不到体现的。在这时候,决策者必须时常关心ERP的应用情况,并支持ERP的考核部门做好监督、改进工作,使ERP的工作可以持之以恒。ERP的决策支持系统就是决策者辅助决策的依据,在有必要时应设立CIO职位作为决策者的高参。
l   ERP核心组成员的情绪反映了ERP项目实施的现状
对于一个实施ERP成功的企业,项目核心组必须是企业的仲裁机构,对部门间的交叉业务必须有一定的仲裁权力。当核心组成员觉得无能为力时,是ERP项目崩溃的危险信号。
在实施过程中核心组成员主要作用是传、帮、带。“传”是将ERP思想及软件功能消化后传入企业、向部门传递领导的指示及对ERP工作的要求、将部门业务传递给实施顾问;“帮”是帮助制定业务流程及操作流程、帮助指定人员分工及明确职责、帮助跟进数据及监督项目进度、配合实施顾问工作;“带”是带领部门人员收集数据、培训最终用户、指导部门正确使用系统开展业务。在正式应用过程,核心组成员的作用是监督和考核。
ERP核心组应该是一个有推动力的机构,核心组成员也必须是企业的精英。所以在指定项目核心组人选时,必须慎重考虑,必须考虑这些人员的综合业务的能力及对企业的忠诚。有两方面原因:1)核心成员必须是全职的,也是中立的,不归属任何部门,只对决策层负责。如果核心成员归属于部门,在开展工作时会先考虑自己部门利益或受制于部门领导而必须服从本部门利益,这样会使用ERP在处理管理上扯皮问题时出现让步。如果核心成员是兼职的,势必受日常工作影响而不能在ERP项目上投太多的时间,没能吃透ERP的内容。所以要求核心成员有较强的业务综合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2)必须选择对企业忠诚的核心成员是基于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如果人员不稳定,实施中途离开,重新培养必然会牺牲项目进度,特别是项目经理。企业信息积累是企业的宝贵财富,随着ERP应用的深入,企业的数据都将从电脑中反映,任何企业都不想将这样宝贵的信息泄露出去,所以要求核心成员必须是对企业忠诚的员工。实践证明,将各部门领导抓在一起或随便从各部门找一些闲人来作为核心组成员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l   ERP顾问在项目中的作用
ERP顾问是企业实施ERP系统的一股强大的外部推动力。
ERP软件不是一套简单的通用化软件,尽管手册上会有详细的功能说明,但是如何将软件功能与企业业务结合起来,如何使用适合企业业务的功能,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企业认为自身的管理已很好,人员素质也不错,只要ERP软件公司给他们培训软件功能他们就可以自己实施,这做法是错误的。就算一些企业原来已实施过ERP系统,再实施新的ERP软件时也离不开实施顾问,因为每套ERP软件的设计特点及功能分布是有较大的差异的,更何况成功实施ERP关键的一点必须借用外力。
ERP顾问的作用是对企业进行ERP理论和软件培训、管理咨询、指导,更重要的还是如何帮助企业进行仲裁。ERP顾问能否控制整个实施过程、能否正确引导、能否对问题作出仲裁对ERP能否成功实施是很关键的,所以选择ERP顾问时必须考虑:顾问是否真正全过程实施过项目?是否具有多个项目的实施经验?是否了解企业运作(最好是在企业业务部门工作过的)?如果选择只了解软件功能而不懂企业运作的顾问,实施道路必定弯弯曲曲的,大有摸着石子过河的感觉,结果是软件跟着企业业务走,而企业管理并不能跟着ERP走,相反是ERP跟着企业走,更可怕的是烦琐的二次开发在不断增多。
从另一方面来说,ERP顾问也不是万能的,他只不过是引路者。可以将他比喻成足球教练,他只会指挥球队怎样踢球,采取什么技巧进攻,但他自己是不能进场踢球的,就算是进场他也未必可以进球。
第三步骤:实施过程控制。
良好的开端是企业成功实施ERP的根本。
大多数企业在实施ERP过程中,都会经历如下几点感觉:
1)好奇时期。
当企业已选定了ERP软件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想尽快看到ERP的真面目,ERP到底能做到什么?这个时期,有关人员的工作热情是很高的。
2)朦胧时期。
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通过一些练习,参与实施人员对ERP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总是朦朦胧胧的,不知有什么用。
3)糊涂时期。
当进行了ERP理论及软件功能培训后,将进入模拟测试阶段,由于软件的庞大,而且功能也很灵活,做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种途径,越模拟越糊涂,后面模拟的清楚了,前面的又忘记了。况且企业应该怎样做,一时也决定不了,有越来越不清楚的感觉。
4)清醒时期。
糊涂的感觉使实施人员感觉到有必要对软件重新熟识,对业务进一步了解,并在顾问的指导下拿业务去试ERP软件,以找出适合企业的做法。
5)期望出结果时期。
通过再认识后,实施人员基本掌握了软件功能,业务的流程也找到了相应的方法处理,很想各部门可以用起来,拿点成绩出来交待。一般情况下是进入试运行或并行运行的阶段。
6)泄气时期。
在试运行或并行运行阶段发现部门并不是那么配合,经常是基础数据不准,期初数据不准,入数不及时,一些瓶颈问题得不到解决,奖罚无力,扯皮问题多,领导不拍板,实施人员大有吃力不讨好的感觉。
7)功能再挖掘时期。
熬过了泄气时期,软件已在逐步应用,能用的功能都基本在使用,管理在不断规范,逐步尝到了甜头,但是从中也暴露了一些新问题及新需求,必须再对系统功能进行挖掘。
这些感觉时期也许不能反映实施过程的全部,但泄气时期是很危险的,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决策者必须有明确的指示,否则项目是不会成功的。为了避免泄气时期带来的伤害,在ERP实施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每个关键环节,尽量将问题提前暴露。
的关键环节的控制
一、    项目启动环节。
启动阶段工作一般包括确定项目组织机构、召开启动大会、项目调研。其中,项目机构确定是最重要的,启动大会只是形式。项目调研虽然重要,但由于在调研时,初访者对ERP的认识是很有限的,也不懂软件功能,经常会出现问非所答,所以调研报告的水分是很高的,只能作为实施过程的参考,并不能按调研报告去实施,否则实施过程必会出现过多的反复。调研报告水分高的另一个致命原因是被访者报喜不报忧。
所以该环节主要是确立一个有力的ERP组织机构,记录入档作为将来考核与提拔人才的依据。启动大会是一个隆重的仪式,以示ERP项目正式启动,使各部门知道ERP工作已开展。项目调研作为项目总体进度计划的依据。
二、     培训环节。
培训工作是渐序前进的ERP认识过程,贯穿于整个ERP实施过程及应用过程。分为顾问对企业的培训及企业内部培训两大类。
l   顾问对企业的培训包括:ERP理念培训、ERP软件功能培训、ERP处理流程培训。
l   企业内部培训包括:对最终用户的功能培训和流程培训、对领导的培训。
l   除了以上两大类为主之外,某些项目会议也是培训的另一种方式。
特别强调的是在顾问对软件进行培训的时候,项目核心成员必须全过程参与,切忌断章取义,认为只需培训自己关心的某一部份即可,这样会给后期做流程或进行部门间协调时带来障碍。
在对最终用户培训时,尽量做到一次到位,不要培训完了长时间不用又忘记了,必须把握培训时机,并做好考核工作,不过关的或不愿意做该项工作的应及早淘汰。
领导必要的培训不应该缺席,推卸的理由只是间接反映了对项目重视程度。
三、     功能模拟环节。
功能模拟主要目的是使企业业务与ERP软件联系起来,并从软件中找合适的途径以实现企业业务处理,这种途径根据ERP的实施和应用程度将有不同的选择。本环节必须注意几点:
l   模拟应该以ERP软件功能为主,在实施顾问的指导下去采集业务进行,而不是由实施人员(项目核心成员)将各部门的业务全部拿过来做模拟,因为部门的某些业务并不需要利用ERP软件功能来实现。
l   功能模拟环节也应分成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模拟的内容可能是不一样的,但在层次上会越来越深。
l   在初期的功能模拟时应把握好模拟深度的控制,既不要太粗,也不要太细,主要的流程走通就可以了,不必细到流程的所有入口及出口,或者期望在模拟阶段就将未来的执行流程全部定好。如果模拟得太细,会拖延实施进度,也会影响效果,容易引起ERP难实施的错觉。如果模拟太粗,只了解软件功能,而不拿实际业务来模拟,相当于只停留在表面,到了开展实际工作时才发现软件与业务没法结合或者不知如何做等问题。
l   在进行功能模拟时应及时总结处理流程,并形成文档,作为下一步对最终用户培训及系统运作的基础。
四、    数据初始化环节。
数据初始化环节是ERP实施很重要的环节,初始化数据包括系统参数、静态数据、期初数据。系统参数和静态数据根据不同的软件,格式和内容有较大差异,一般包括:物料资料、供应商资料、客户资料、计量单位及转换资料、会计科目表、会计期及制造期、物料成本及价格资料、各种处理码等等。期初数据主要包括:库存结存(按仓库及货位、可用和不可用分开)、车间在制品(分在制量及在制值)、科目余额、应收余额(分已开票和待开票)、应付余额(分已开票和待开票)、未发货的销售订单、未到货的采购单等。本环节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l   系统参数由核心成员负责,设置时必须慎重,应先形成文档,经审核后再输入到系统中,每次修改时,注意关联影响并做好更改记录。
l   静态数据的收集、整理是一项很烦琐的工作,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企业管理方式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差异,静态数据的完整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静态数据不完整的企业,必须规定格式进行收集;对于已有静态数据的企业(或在旧系统上已使用的)须按照ERP软件要求重新整理,并由部门进行整理,切忌将手工或旧系统的数据提交项目核心组成员整理的方式。数据收集、整理时应在顾问的指导下运用一些技巧,有些可以先输入电脑再打印出来检查,有些必须先形成文档再输入电脑,而不可千篇一律,否则会浪费大量的纸张和人力。
l   期初数据处理时要考虑期初数据的截数点和时间差,如应收、应付的结帐日期可能与库存的结帐日期差异。录入时也要考虑好顺序。
l   数据初始化的过程中,必须按天排好进度要求,并落实责任人。但在这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因“特殊”情况而未能按计划执行的,必须及时组织会议,增加人力或加班使计划不受影响。特别是期初数据的收集及录入工作,更不能拖,否则期初又会失去意义了,因为我们都清楚,企业的业务是不能停止的,数据是动态的,如果期初录入拖期,系统只能采用补入期初至当前的发生数,拖期越长补的工作量就会越大,而且还会影响到月底的截数。
l   初始化成功的有效方法是保证计划可以按期执行,要保证计划按期执行必须制定好奖罚制度,并由项目核心组跟进,发现不按时或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及时提出应变处理方法,必要时交决策者裁定执行。
五、    系统并行环节。
系统并行环节与数据初始化环节是密不可分的,一些功能的并行可以和其它功能的初始化工作同时进行。同时在初始化时也离不开并行的,因为初始化的时间是可能会长一些,而期初的时间是很短暂的。
并行环节最主要的是控制好时间,有必要的情况下可将会计期限定为半个月。并行时间越短,ERP项目的成功率就越大。有几个方面原因:
并行时期,工作量是很大的,时间长了,业务人员都干疲了,甚至会对ERP系统产生反感情绪。
并行时期业务部门一般都是先做旧系统的,再做ERP系统,这时他们并没习惯看ERP系统的数据,而仍是以旧系统数据为准,所以ERP系统的数据有可能得不到及时跟踪,时间长了,ERP系统数据的垃圾会越来越多,甚至变成了一套无用的系统。
并行时期,为核对ERP系统余额与旧系统余额,必须指定截数点,将业务停下来进行核对。当出现差异时还需调整,这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所以每月都会有补数、入数的过程,相当于经常要将多天的工作压在一、两天内补做完成,如果月月如此,业务人员会很累的,项目核心组的跟进也会很累的。
并行时间太长,说明ERP系统还不能使用或看不到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得不到决策者支持时,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的局面。
所以并行时间不能拖太长,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月。
六、     二次开发环节。
要实施和应用好ERP软件,一些必要的二次开发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把握好开发过程和开发量,从不同的实施阶段、开发的难度、对改进流程的帮助程度等方面来考虑二次开发的必要性,并做好控制。下面是ERP系统二次开发的一些注意事项:
二次开发的原则是只改格式,不改数据定义。如涉及到要增改字段时,尽量使用系统已有的备用字段,灵活使用系统的备用字段,以不动数据库为基本原则。所以这也要求在选型时应充分了解软件的内涵。
开发的时间性应该控制好,尽量不要在并行运行前就进行二次开发,实践证明这种二次开发多数是失败的,很容易导致二次开发没完没了,甚至将ERP系统改得面目全非,但结果是ERP系统还是没能实施成功。因为这时期的开发多数是基于对ERP系统功能还没有充分的了解或者不愿意改变传统的习惯而产生的。
尽量劝服业务部门习惯使用ERP系统原有的功能跟踪数据,使用ERP系统的报表作为企业内部的传递表格。这是企业业务部门改进现状最基本的,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要改进企业流程就更难了。
二次开发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对实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才做,有时一个报表、一个字段用途的改变可能直接影响到该部分功能是否能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仍需做二次开发,目的也是为了方便操作,减少业务人员的工作量,甚至是起到理顺管理环节的效果。
七、     系统改进环节。
随着ERP应用的不断深入,不断挖掘ERP系统功能,灵活应用ERP系统功能以满足企业不断挖掘潜在效益的需要是项目核心组的一项目重要工作。ERP系统改进过程是不断体现ERP应用效果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制度管理,按制度执行,并确定考核指标,做到奖罚分明。
实施ERP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没有任何捷径,从选型到实施各阶段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控制好,否则是很难成功的。再次强调的是ERP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企业自身,特别是决策者。
成功实施的关键
一、              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参与是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前提。
当前的企业信息化工程俗称“一把手工程”,也称“泛ERP工程”。“一把手”须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否则难以保证ERP项目的顺利进行。无论是从人员、组织、资金上企业都应积极调配资源,为信息化的进程扫清障碍。企业领导必须经常组织调度协调会议,过问工程进度并指导工作,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需遵循两个原则:既要保留软件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又要保证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总之,要对信息化建设抱有正确的认识,即信息化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问题都能依靠信息化,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必须对管理进行优化,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功。
二、              基础数据的整理、管理的规范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基础数据的整理是ERP项目实施的基础,也是前期实施的关键。基础数据实施中需要实施人员与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需要对所有基本信息进行核对。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所有基础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并需认真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在ERP实施过程中,管理制度的规范是实施信息化的前提和保障。
三、              软件的用户化修改工作是工程成功的关键。
实施过程中随着业务与管理制度的规范,企业的管理方式也逐步提高,从而形成了更高的管理与业务需求,软件根据客户的进一步需求进行合理的用户化修改,保证了软件的成功应用。实施过程中的用户化修改工作也是管理与软件的相互作用定额结果,更是企业“个性化”实施的一部分。在实施进程中不断将业务、管理与系统进行结合,使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与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保证软件与管理的相互磨合,最终促进管理水平的螺旋式上升。才能保证实施的质量,最终使信息化建设收到良好效果。
中的数据
根据AMT的研究,在那些上线不成功的案例中,有高达70%的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直接原因,那就是在数据上出了问题。有的是在数据还没有准备好,诸多数据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下就仓促上线;有的则是业务没有理顺,出现一数多据的情况,不知道该相信哪个数据;还有的是上线运行后操作人员未及时更新业务数据导致系统内的数据失真等等,虽然数据问题的表现不尽相同,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大家忙了数月得到的是一个没有数据的ERP系统。
1.              数据的重要性。
经验表明,作为管理改造工程的ERP项目,花在系统实现和技术准备上的时间并不多,80%以上的时间是花在了贯穿全程的三大任务上,即全程的宣传培训、全程的数据准备和全程的管理变革。这三个全程缺一不可,其中尤以数据准备工作量最大。
说到数据在ERP项目中的重要性,恐怕没有人会否认。大家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以此来表达对数据的高度重视。然而数据问题成为ERP项目高失败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不争的事实,又不得不让人反思症结到底在哪儿。
很多企业在没有上信息化之前使用手工方式进行管理。手工方式下的数据,更多的是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管理的。部门之间用单据进行业务数据的流转,部门内用台账进行数据记账,月底通过对账保持部门内和部门之间数据一致。这种延用了几十年的管理方式,与利用信息化进行数据管理的思想和实现手段有很大差距。
手工数据的特点是:分散、口径不一致、冗余、不规范。这样一来,同一数据在同一时间点上,会在不同部门、以不尽相同的描述和内容表现出来,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不一致的。这显然与ERP所追求的同一数据在系统中保持惟性、共享性的理念有很大差别。再加上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中的很多数据要么不全,要么账实不符,企业往往要在上ERP的同时做清产核资工作,这无形中加重了ERP数据准备的难度。
2.              如何进行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是一项庞大而繁琐的工作,所以越早进行越好。并且应该贯穿ERP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那么一个ERP项目应该如何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在ERP系统上线前后分步骤地做好数据准备呢?为了说明问题,先讲一个成功推进数据准备的案例吧。
老李是某钢铁集团信息部的负责人,在公司的多个业务和管理岗位上供过职,对公司上上下下的情况都很熟悉,也算是一个老钢铁了。
公司的ERP项目刚刚启动,他就隐约感到数据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企业几十年沉淀下来的数据量巨大,且有很多不全、不准、不一致的现象,要想在上线之前将这些情况搞清楚,就必须尽早下手。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他抽调专人组成数据组,与ERP项目实施并行开展工作。按照计划,他分为三大步骤,首先是让各业务部门先盘点统计一番,摸清家底,这花了大半个月;之后是对收集上来的数据分类整理,制定统一的编码规则,这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步完成后,基础数据也就基本完成了;第三步是下发编码规则,并要求业务部门按新编码重新整理现有数据,并在上线之前一个月内实物盘点,在上线之前拿出期初数据。经过一番周密的安排和大量的工作,数据准备终于和项目实施同步完成,并且数据的质量是有保证的。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数据准备的步骤和一般规律。
2.1         数据准备的步骤和一般规律。
第一步:搞清楚有哪些数据要准备。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ERP实施所要准备的数据分为两大类:即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也可称为基础数据和事务数据。
静态数据是指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如物料基本信息、客户、供应商数据、财务的科目体系等。静态数据的特点是它在整个数据的生命周期中基本保持不变,同时它是动态数据的基础,公司所有业务人员通过调用静态数据来保持同一数据在整个系统中的惟性。
动态数据是指每笔业务发生时产生的事务处理信息。例如销售订单、采购订单、生成指令等。动态数据按照时点来分,又可以分为期初数据和日常数据。其中上线时点的数据对ERP上线前的数据准备尤其重要,它代表系统在期初上线这样时间点上,公司动态数据的当前状态,我们称其为期初数据(或者称为初始数据)。期初数据既包括上线时点所有物料库存的数量、金额,财务科目的余额,也包括那些未完未结的业务单据,象未交货的销售订单、未付款的采购订单等。
不论是静态数据还是动态数据,在ERP系统中都必须是惟一的。为了保证数据的惟一性,就要给这些数据编码。所以,在进行两大类数据准备之前,另一项更基础的工作必须先完成,那就是编码规则。
在所有的数据中,物料数据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这里所指的物料包含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也包括设备、固定资产等。物料分类则是根据物料的某些属性对物料进行归类,例如一个机械厂将其物料分为:产品、部件组件、零件、铸件、锻件、刀具、量具、夹具及其他工装等。所以要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物料数据准备上。
第二步:制定编码规则和完成基础数据收集。
在明确有哪些数据要准备后,就可以着手编码了。实际上,数据准备工作中最难的是制定编码规则,这也是最占用时间的工作。一个考虑周全的编码体系需要跨部门反复讨论。不同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的编码结构,但必须遵循共同的编码原则:
1)   惟一性。必须保证一个编码对象仅被赋予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反映一个编码对象。
2)   实用性。编码体系应当符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既充分考虑企业发展对信息编码的需求、又兼顾企业的现状。要从实用性出发,掌握好编码的颗粒度,过细的编码不实用,过粗的编码不管用。
3)   统一的编码结构。编码由一个或者若干不同分类角度的分类码构成,统一的编码结构含意如下:任何对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标识码保持不变,所有分类码具有相同的编码结构。下图为三段柔性分类码结构,并且采用顺序码作为二级代码,以确保编码的惟一性,分类码各段之间可以具有隶属关系。
分类码
A段
B段
顺序码
分类码
二级码
4)   标准化。
编码应提高标准化程度,充分考虑到与外部环境的接轨而尽可能与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相吻合。例如使用国家标准所确定的行业分类作为行业编码,邮政编码作为地区编码等。
5)   便于ERP系统处理。
由于编码将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中得以实现,故编码应当符合数据处理的要求,便于用计算机处理。
6)   易用性。
编码应尽可能好记易用。所以要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短小,常用的编码应尽量避免字母与数字混合,以提高录入效率。
实际上,编码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不只是ERP实施小组的事情。它牵涉到不同的部门,需要考虑管理现状、业务特点、历史数据等方方面面。所以合理组织人力和安排充足的时间十分重要。一般的做法是在项目实施小组中成立跨职能部门的数据小组,由专人负责,各职能部门的人员都要参加数据小组,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来确定是专职还是兼职参与。
完成编码规则后,依据编码规则逐条确定静态数据和编码,从而完成整个静态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
第三步:期初数据准备和系统上线。
有了基础数据,就有了ERP运行的基础。但ERP上线后,系统里的数据是不是能够反映现实情况,就要看期初数据能不能及时准确地录入系统了。
由于期初数据反映的是上线那个时间点的数据,因此过早准备是没有意义的,这些事务处理数据都是动态的,每天都在变化。因此完成期初数据准备需要更精密的时间表,通常会这样安排计划:
根据ERP项目的实施进度,确认上线时间,并进行项目管控。
在上线之前一个月内进行全面的库存盘点,并在财务上进行盘盈盘亏处理。盘点时使用新的编码规则。
要求各业务部门在上线之前尽可能处理完未结清的订单和应收应付单据,以减少手工和系统切换的难度,同时也降低日后对账的工作量。
在上线之前两周,集中人力将静态数据导入或者录入系统。
在上线时点将库存期初、科目余额和未结单据录入系统。可视数据量的多少适当提前或者滞后录入,但要保持系统中的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
在上线后的一个月内,通过核对手工账和实物,检查系统数据是否准确,并查出差异所在,进行调整。
谈到对账,这里再多说几句。由于ERP的系统实现不是简单的模拟手工作业,因此在系统上线前后,业务处理方式可能会不同,会有一些数据是对不上的。对不上的原因除了确实账实不符、账账不符外,前后的统计和管理的口径不一致也是导致数据根本对不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数据的标准都不一样了。比如为了核算准确而增加的过渡科目会导致另一些科目余额不一致,虽然这并不影响最终的财务报表。
在处理这类数据的时候,要从理解系统的逻辑关系出发,寻求数据的平衡,懂得哪些应该删除、哪些应该合并、哪些应该完善。懂得如何取舍是上上功夫。
3.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至此,整个ERP项目上线之前的数据准备宣告完成。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上线还只是ERP应用的开始。相比前期的痛苦,上线后保持数据的“纯洁”更显得重要。所谓“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在数据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系统运行期间,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成立专门的编码维护部门,根据编码规则添加新的编码。
2)   上线后,需要对部分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调整,以适应系统内的数据流转。
3)   应用管理员及时处理系统中的异常数据。
4)   定期对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完整,在出现数据灾难时可以恢复到最近一个数据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5)   清理垃圾数据和已经失效的数据。
6)   根据业务和管理的需要,增加新的数据项或者更改原数据定义等。
4.              保证数据质量的方法。
数据质量是数据的生命,因为错误的数据没有任何现实的意义,反而是系统无法上线或者掉线的导火索。保证数据质量是时时刻刻要做的事情。在这方面,经验更显宝贵,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探询出一些成型的方法:
1)   在上线前做数据收集时,要事先做好下发表格。如果数据量较少,可以用Excel模板做表格,并锁定不允许修改的部分,以利于汇总、排序。如果数据量比较大,最好另编一个小程序,以自动控制重复的数据,同时便于同步检查。
2)   在上线时,先通过管理措施减少期初数据量,再对每一条期初数据都要力保准确。要尽早对账,因为越晚对账数据的差异越大,越难对得上。
3)   在上线后,要从管理上严格要求业务处理与数据录入同步进行,不能积压单据一次性补录。
做好以上几点,可以控制住数据质量。但不管如何努力,数据都不大可能百分百的准确。我们所谈的数据准确是指数据的错误率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并逐步求精。企业要有一套高效的管理制度保证及时发现并处理数据差异。在ERP实施期间,企业要为数据的损失做好“买单”的准备,有时重复工作是不可避免的,也可能会因处理账实不符而需要财务费用。在ERP应用期间,短期的对不上账,只要是控制在范围之内,就可以接受,俗话说“一段浊水、一段清水”,只要坚持严格管理和定期核查,数据质量很快就会提高。
咨询公司有一套数据质量的评估方法,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做数据评估是提高数据质量必不可少的工作。实际上,不少企业通过数据评估,往往能够发现以前所忽视的管理上的问题,经过几轮调整后,企业实施ERP的效益就体现出来了。
5.              总结。
影响一个ERP项目的因素有很多,数据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当我们抓住数据这个根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时候,我们距离ERP成功的日子就不会太远。
软件需求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
1. 业务需求( business requirement)。反映了组织机构或客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它们在项目视图与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
2. 用户需求(user requirement) 。文档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在使用实例( use case)文档或方案脚本说明中予以说明。
3. 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定义了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使得用户能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满足了业务需求说明的特征。
1.    完整性。每一项需求都必须将所要实现的功能描述清楚,以使开发人员获得设计和实现这些功能所需的所有必要信息。
2.    正确性。每一项需求都必须准确地陈述其要开发的功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参考是需求的来源,如用户或高层的系统需求规格说明。若软件需求与对应的系统需求相抵触则是不正确的。只有用户代表才能确定用户需求的正确性,这就是一定要有用户的积极参与的原因。没有用户参与的需求评审将导致此类说法:“那些毫无意义,这些才很可能是他们所要想的。”其实这完全是评审者凭空猜测。
3.    可行性。每一项需求都必须是在已知系统和环境的权能和限制范围内可以实施的。为避免不可行的需求,最好在获取需求(收集需求)过程中始终有一位软件工程小组的组员与需求分析人员或考虑市场的人员在一起工作,由他负责检查技术可行性。
4.    必要性。每一项需求都应把客户真正所需要的和最终系统所需遵从的标准记录下来。“必要性”也可以理解为每项需求都是用来授权你编写文档的“根源”。要使每项需求都能回溯至某项客户的输入,如使用实例或别的来源。
5.    划分优先级。给每项需求、特性或使用实例分配一个实施优先级以指明它在特定产品中所占的分量。如果把所有的需求都看作同样重要,那么项目管理者在开发或节省预算或调度中就丧失控制自由度。
6.    无二义性。对所有需求说明的读者都只能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解释,由于自然语言极易导致二义性,所以尽量把每项需求用简洁明了的用户性的语言表达出来。避免二义性的有效方法包括对需求文档的正规审查,编写测试用例,开发原型以及设计特定的方案脚本。
7.    可验证性。检查一下每项需求是否能通过设计测试用例或其它的验证方法,如用演示、检测等来确定产品是否确实按需求实现了。如果需求不可验证,则确定其实施是否正确就成为主观臆断,而非客观分析了。一份前后矛盾,不可行或有二义性的需求也是不可验证的。
需求开发可进一步分为:问题获取、分析、编写规格说明和验证四个阶段。这些子项包括软件类产品中需求收集、评价、编写文档等所有活动。需求开发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产品所期望的用户类。
2. 获取每个用户类的需求。
3. 了解实际用户任务和目标以及这些任务所支持的业务需求。
4. 分析源于用户的信息以区别用户任务需求、功能需求、业务规则、质量属性、建议解决方法和附加信息。
5. 将系统级的需求分为几个子系统,并将需求中的一部份分配给软件组件。
6. 了解相关质量属性的重要性。
7. 商讨实施优先级的划分。
8. 将所收集的用户需求编写成规格说明和模型。
9.    评审需求规格说明,确保对用户需求达到共同的理解与认识,并在整个开发小组接受说明之前将问题都弄清楚。
需求评审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组织和完整性。
²  所有对其它需求的内部交叉引用是否正确?
²  所有需求的编写在细节上是否都一致或者合适?
²  需求是否能为设计提供足够的基础?
²  是否包括了每个需求的实现优先级?
²  是否定义了功能需求内在的算法?
²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是否包括了所有客户代表或系统的需求?
²  是否在需求中遗漏了必要的信息?如果有的话,就把它们标记为待确定的问题。
²  是否记录了所有可能的错误条件所产生的系统行为?
2. 正确性。
²  是否有需求与其它需求相冲突或重复?
²  是否简明、简洁、无二义性地表达每个需求的?
²  是否每个需求都能通过测试、演示、审查得以验证或分析?
²  是否每个需求都在项目的范围内?
²  是否每个需求都没有内容上和语法上的错误?
²  在现有的资源限制内,是否能实现所有的需求?
²  是否任一个特定的错误信息都具有唯一性和明确的意义?
3. 质量属性。
²  是否合理地确定了性能目标?
²  是否合理地确定了安全与保密方面的考虑?
²  在确定了合理的折衷情况下,是否详实地记录了其它相关的质量属性?
4. 可跟踪性。
²  是否每个需求都具有唯一性并且可以正确地识别它?
²  是否可以根据高层需求(如系统需求或使用实例)跟踪到软件功能需求?
5. 特殊的问题。
²  是否所有的需求都是名副其实的需求而不是设计或实现方案?
²  是否确定了对时间要求很高的功能并且定义了它们的时间标准?
1. 给分析人员讲解业务及说明业务方面的术语等专业知识。
2. 抽出时间清楚地说明需求并不断完善。
3. 当说明系统需求时,力求准确详细。
4. 需要时要及时对需求做出决策。
5. 要尊重开发人员的成本估算和对需求的可行性分析。
6. 对单项需求、系统特性或使用实例划分优先级。
7. 评审需求文档和原型。
8. 一旦知道要对项目需求进行变更,要马上与开发人员沟通。
9. 在要求需求变更时,应遵照开发组织确定的工作流程。
10. 尊重需求工程中开发人员采用的流程(过程)。
11. 许多组织在需求文档中使用“签约”这个概念来作为用户同意需求的标志行为,故要让所有需求参与者都真正明白“签约”的意思。签约表示用户同意自己所阐述的需求说明的内容,以及作为该用户类其需求内容的完整性。如果该用户类的需求一旦出现遗漏,该签约用户承担一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