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察院信访办地址:党校刊物驳中国民众民主能力低论调 吁公民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7:38:01
党校刊物驳中国民众民主能力低论调 吁公民教育2009年06月16日 16:05中国新闻网【大 中 小】 【打印】 45位网友发表评论

中新网6月16日电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最新一期刊登署名为张志明的文章指出,当前中国的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民教育,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充其量只是在教育的某个阶段某个环节不自觉地体现了公民教育的一些要素,而不是制度体系层面的公民人格教育。这种现状已经对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消极后果,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而且为反对和阻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人提供了口实。

文章说,有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现在中国老百姓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低,不能急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等到有一天老百姓素质都提高了再发展,否则,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还有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发展必然促进全体国民主体意识的觉醒,自然就会带来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也就自然会带来民主政治的发展。言外之意,只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好了,自然就会发展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文章认为,以上两种观点不仅在理论和逻辑上存在漏洞,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实践上更是有害。无论他们对当前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是悲观还是浪漫,他们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的要素,那就是公民人格教育。别忘了,离开了成功的长期的公民人格教育,民主政治决不会自然到来,更不会突然有一天自己走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社会的国家,依赖“贤人政治”的社会心理还根深蒂固,民主政治生存的文化土壤还比较缺乏,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还很有限,公民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文章说,总结发达国家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其中最没有争议的应该就是对公民教育的高度重视。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本质内涵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确实是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造就合格的政治公民服务的,但公民教育本身并没有阶级性,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用,中国也可以用,而且要比他们用得更好,使公民教育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服务,这才是当代中国应有的恢弘气度和高远境界。因此,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革,通过公民教育造就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的成熟政治公民,推动全体国民公民人格的成长和精神素质的提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中国当代政治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意。

文章分析说,反观中国的所谓“应试教育”理念和模式,不仅有违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而且也远离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熟政治公民的首要职能。从教育的体制、内容和方式而言,目前中国教育的官僚化、功利化倾向已经严重背离了国民教育的规律。连艺术教育也成了获奖后可以加分的工具,美术被理解为美的技能而非美的心灵的熏陶。几乎所有的教育都失去了人文和艺术的灵魂,失去了精神人格层面的内涵;而所谓“素质教育”又变成了教育官员们新的政绩数字指标。这样的教育使孩子过早失去了率真,但却不能走向公民人格的成熟,以致在成人阶段之后其人格依然被压抑在幼年状态,并无法对自己的社会行为负责。

文章说,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这个似乎最讲爱国主义教育的国家,却到处都是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在文化古迹上到处涂划的现象,而很少在公共场合国歌响起国旗升起的时候,看到中国的国民肃穆起立;为什么中国这个似乎最讲集体主义、最讲纪律教育的国家,学生们一走出校门却很少具有团队精神,很少自觉排队、自觉遵守纪律。可以设想,如果主流社会阶层的国民多是不懂得如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是只会懂得“道理”说得“道理”而不懂得遵守“规矩”的人,那将是中国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灾难。

文章强调,如果不通过公民人格教育使绝大多数国民学会合法的理性的政治参与,秉承真正的民主精神和法治意识,那么,市场经济越发展,人们的利益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越强烈,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就越大。

文章最后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实现中国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文化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在继承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虚心学习并认真借鉴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民教育制度。如果能吧悠久而深厚的优秀教育传统从教育制度和内容等方面与现代公民教育中的民主精神、法治精神、责任意识等实现有机结合,中国的国民教育就会成为世界上的先进教育,就会使我们智慧、勤劳、善良、勇敢的人民成为优秀的公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根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