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车易购2年利率:中国相机:风雨几十年回眸D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31:54

-----------------中国相机:风雨几十年回眸-------------------

 

    摄影术传入中国以来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照相设备一直是舶来品的天下。上世纪末,中国就已经有人尝试手工制造木制相机,20世纪20年代后,个别民族资本也支撑过一些小规模的相机开发工作,亦有一些产品投放市场,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相机生产基本是由木制口厂小规模兼产,品种也主要是照相馆用的座机、外拍机和照相道具,镜头则依赖进口。这一时期是我国相机工业的萌芽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加速了国有企业的发展,照相机有研制与开发被提上日程。国家有关部门设立了必要的行业管理机构,负责照相机开发方面的统筹工作。1949年,上海、重庆、天津等地主要还是以手工作坊方试生产木制相机(机身)。从1956年起,我国相继成立了天津、北京、上海、福州、哈尔滨、杭州和广州等七个照相机厂,相应的光学工业也稳步发展,并设立了光学研究机构。这就为照相机镜头及其光学部分的研制和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但是,较长一个时期我国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支配,相机产品生产同样不受市场需求的左右,在生产水平相对低下的情况下一度出现了群芳并起的局面。中国相机自给不足的年代里,不出现过凭票券购买相机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机制的影响,相机产品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优胜劣汰的年代里,中国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变革,产品竞争成为企业唯一的选择。中国相机产业向何处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中国相机产业初创期(1956-1959)

 

 

⑴谁是中国第一?

由于没有完整的档案文献提供研究,关于谁是中国第一架相机之争在90年代初曾沸沸扬扬。其实,建国初期,有些相机样品的开发并没有分布过,很难单纯从时间上定论谁就是第一架。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第一架135相机是在1956年由北京大莱精机厂(后北京照相机厂)试制成功。它是在原北照创始人之一刘学滨先生(早期北京照相机研究小组成员)带领下,以德国著名的徕卡相机为蓝本开发的试验性产品,当时命名为“大莱”相机。

这架相机装有一枚M39×1的3.5/50单层加膜镜头,速度范围1/20-1/1000秒,B、T门。由于这种相机要求较高的制造工艺,加大制造成本,不适于当时的市场环境。故此, 生产了不足20架。同年,天津照相机厂公开发表了“七一”牌后镜调焦试折叠相机,这是我国生产的第一架120中幅相机,其原型来源于日本玛米亚6型。限于生产能力,这架相机的产量亦十分有限。1957年,北京大莱精机厂再度以“大莱”为品牌,仿造日本的理光弗莱克斯生产出我国第一台120双镜头反光试相机。该机使用两组3.5/80单层加膜镜头,快门速度范围1-1/30秒、B门。同年,大莱精机厂改组为北京照相机厂,“大莱”双反相机改版为长虹,分有Ⅰ和Ⅱ型,指标不变。

 

⑵步入规模化生产

    1957年,作为中国轻工业龙头城市的上海,在上海轻工业局领导下成立了照相机试制小组,利用上海的工业基础全力开发相机产品,并在翌年1月试制成功仿徕卡Ⅲb型的“上海58-Ⅰ”型高品位135相机,同时采用了正规化的大工业生产模试,形成了一定的批量生产能力。“上海58-Ⅰ”相机采用了与莱兹厂的埃尔玛(Elmar)外观相同的伸缩镜头,口径为1:3.5、焦距50毫米,镜座接口为M39×1;独立试快/慢门调节盘,快门调速范围1/30-1/1000秒,慢门调速范围B、T、1-1/20秒;有分立试双像调焦装置和外接取景器插座,徕卡结构的拨起试回片手轮等等。该机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相机工业开始走向正轨。

    1959年,上海照相机厂在“上海58-Ⅰ”基础上进行改进,推出了“上海58-Ⅱ”型相机。同58-Ⅰ相比,“上海58-Ⅱ”的基本性能没有改变,但在取景器中集合了调焦装置,这就使得操作更为方便和快捷,设计更趋合理。但是,相机的大主体部分依然沿袭传统模试,这就要求使用者在上胶卷时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为此,“上海”牌135全色胶卷还特别为58系列的徕卡兼容相机留出了专用片头,并一直持续生产到80年代中期。“上海58-Ⅱ”产品生产过四个版本,其中前三个版本带有视度调节装置,第四版做了简化。同年,“上海201”普及型折叠相机投入规模化生产。至此,我国相机制造业初步形成了相机产品高、普双向的生产格局。

 

 

⑶单反相机的初期产品

1959年,我国单反相机的研制初见成效。这一年,天津厂试制的“晨光”、南京厂试制的“紫金山”和吉林长春光学研究所试制的“天池”三大单镜头反光试相机面世。其中,“晨光”相机的第一版为621型,配有1.7/50大口径镜头。第二版为D1型,60年代初期生产,配有2.8/50或3.5/50口径镜头,相机速度范围为1/30-1/500秒、B门。“晨光”相机设计过程中多少可能借鉴了东备的普拉蒂卡;“紫金山”相机系苏联泽尼特单反的一个拷贝机种,配有M39×1的3.5/50单层加膜镜头,速度范围1/25-1/500秒、B门;“天池”相机的设计参考了东德的康泰克斯,技术指标是三架单反相机中最高的。其标头口径为1:1.9、焦距56毫米。快门速度范围1-1/1000秒、B门,有自拍和闪光同步装置。上述产品由于生产技术上的原因,故障率高,难以正常使用,导致最终不能规模化生产。二、中国相机产业发展期(1960-80年代中期)

 

   60年代初是我国相机产业的一个转折点。1960年上海照相机厂在201基础上改进的普及型相机“上海202”开始发行。该机在201基础上增加了自拍器。这一年,西安西北光学仪器厂还生产了一种以胶木为主体的普及型135相机,这就是广受好评的“华山”。这是一架以苏联“接班人”(音译“苏米纳”)-1型图纸生产的照相机。为了简化生产工艺,这部相机没有设计回片装置,所以,需要双暗盒工作。该机装有一枚4.5/50单层加膜镜头,速度范围1/10-1/20秒、B门。事实上,“华山”相机的镜头质量相当不错,加上最常用的速度范围,相机的有效性能已能满足普通的使用者。由于普及型相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西北光学仪器厂于1961年再度发行了一款使用120胶卷的“长乐”牌普及型双反相机。该机以1950年苏联的爱好者相机为样板,亦采用胶木机体,相机左手一侧设计有滤镜匣,可以平放两枚滤镜。“长乐”相机的两组镜头均为4.5/75,快门速度范围1/10-1/200秒、B门,有自拍。

1961年,上海照相机厂研制出了“上海58-4”型双镜头反光相机(也有资料表明该机在1958年即已问世),由于58-4相机的基本结构参照了德国罗莱教考德(Rolleicord),各项技术指标比较合适当时的生产能力,所以,经过必要的技术改造,翌年发表了“上海牌”双镜头反光相机,并投入批量生产。“上海牌”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拥有一对焦距均为75毫米的镜头,分别用来取景和摄影;相机速度范围为1-1/300秒、B门,设有自拍和闪光同步接口,自动停片机构等等。原型机的机背上还镶有铝制的曝光参考表。上海双反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在质量都有新的提高,标志着我国照相机生产技术正在走向成熟。事实上,“上海”双镜头相机的诞生,为我国相机制造业树立起一个典范。它以有限的工艺水平获提了最大的技术效益。在当时,它的出现的确为国内市场提供了最切合国情的摄影用具。以至于它的影响力一直持续至今。

 

除“上海”双镜头外,1963年,上海第二照相机厂试制出了国产折叠相机中技术指标最高的“上海203”相机。这架相机装备了双像调焦装置和曝光指数参照表,可以利用指数调节方试来设定曝光量。为此,简易离合装置将光圈和速度盘吻合在连动常态,以指数方试调光时,光圈的速度同时变动,这也方便了对光痼和速度重组方试的曝光调整。相机还增加了可控试防重拍机构,在需要多次曝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强制方试取消防重拍模试。“上海203”相机拥有一枚3.5/75的加膜镜头,该的光学素质优良。该机快门速度范围同“上海牌”双反,1964年,上海照相机厂开始批量生产这种折叠相机,并重新命名为“海鸥203”。该机持续生产到80年代,有若干版本,其中70年代生产的“海鸥203”在工艺性方面是国产折叠相机中最好的。

1964年,“上海”双反相机改版为“海鸥-4”型,改版后的技术指标未作变动。它成为日后“海鸥4系列”产品的奠基型机种。同年,北京照相机厂研制了一种以“北京”牌命名的高级135单反照相机,这架相机的标头口径达1:1.4,最近调焦距离达0.4米。其快门速度范围1-1/1000秒。该机仅有两架样机。

 

1965年,天津照相机厂参照日本的亚西卡Minister D生产了一款“东方”牌135旁轴试相机。相机具有双像调焦功能,一枚2.8/50加膜镜头,最近调焦距离为0.8米。“东方”相机机身较大,比较利于持握,加上1-1/300秒的速度范围和B门,使该机的总体性能在国产普及型相机中名列前茅。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相机开发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具有文革色彩的相机品种也在这个时期形成。其中比较有名的产品有:北京照相机厂的“北京SZ-1”。该机产于1968年,机身上刻有毛泽东手写体“为人民服务”字样。这是一架日本理光超级Shot相机的仿制品,有发条输片装置,一次满弦可以输片约12张。相机有一枚2.8/45加膜镜头,快门速度范围1/30-1/300、B门,自拍;上海第五照相机厂的“海鸥501”相机。这是一架带有简易135附件装置的120普及型相机。它和“北京SZ-1”相仿之处就是也拥有一个看上去外观较为粗大的镜头筒,所以又有小猪头和大猪头之称。小猪头是指北照厂的SZ系列产品,大猪头自然也就是“海鸥501”了。501相机拥有一枚4.5/75的加膜镜头,快门速度范围1/10-1/200、B门,无自拍。

1968年军工企业也规模化加入了相机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这一年,四川的军工厂推出了“峨眉”牌双反相机,它和“海鸥”双反相机采用相同的生产工艺。

1969年,北京照相机厂将“北京SZ-1”改版为“长城SZ-1”。改版后的相机一直持续生产到1977年,是当时较受欢迎的机种之一。直到“长城SZ-2”的出现,由于设计上的不合理,加之工艺水平下降,才奶本动摇了SZ系列产品原有的地位,最终导致SZ产品的淡出。

 

文革期间比较成熟的国产高级相机首属“海鸥DF”,它是60年代晚期的产品。DF取自汉语拼音“单反”的声母,其原型源自日本美能达SR-2相机。这架相机可以利用美能达MD系列镜头作为补充镜头。“海鸥DF”相机的标准镜头为2/58(初期产品带景深预测功能),镜头素质优良,在当时受到国内许多专业摄影人士的好评。该相机快门速度范围为1-1/1000秒、B门,有自拍器、闪灯同步接口和反光镜预锁装置。DF持续生产至今,版本众多。受“海鸥DF”的影响,哈尔滨电表厂在70年代也生产出了与“海鸥DF”技术指标完全一样的“熊猫”牌单反,持改版为“孔雀”。

 

至今为止中国相机发展史上最具历史意义的是文革期间生产的两架专业级产品。一架是“东风”120单反相机,另一架是“红旗20”相机。前者是上海照相机二厂于1969年11月份所试制,它是仿国际名牌瑞典的哈苏;后者为上照二厂1971年大名鼎鼎的徕卡M3为蓝本研制出的高档135相机,原型机为一次扳把、小开门机构,后有所改进。“东风”相机配有4/50广角、2.8/80标焦和4/150中焦三支专用镜头,最高标称速度达1/1000秒。“红旗20”相机也有三支镜头,分别是1.4/35广角、1.4/50标焦和2/90中焦,同“东风”相机相比,“红旗20”相机的使用效果要好一些。这两架高档相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相机制造工业具备了制造精密高档相机的能力。

 

1970年,由上海、南京等五个对口厂内迁组建的江西光学仪器厂将“上海205”改版生产,命名为“海鸥205”。“海鸥205”相机的基本性能与天津厂的“东方”相机相当,但在设计上更加合理,镜头的光学素质也相当优异。因此,205在原型基础上不断改版,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系列。1983年205系列开始启用“凤凰”商标,“凤凰”系列化产品也从此得到长足发展。

 

1972年,北京照相机厂开始试制出一种仿西德罗莱35的小型相机,这架相机被命名为“长城35”,公装配了几架。看来,北照厂的设计人员不是有一定远见的。如果这架“长城35”相机能够批量生产的话,它在市场上的地位将不可低估。罗莱35系列产品发展至今,在全球所受到的欢迎程度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70年代后期,国产高级相机中添了一款四川产的“珠江S-201”,它是我国第一个带有可换取景器的135单反相机,其它指标与“海鸥DF”一致。在大众产品方面,常州照相机厂开始试制各种普及型产品,并命名“红梅”牌。而已定型的海鸥4系列发展迅速,并且在技术成为国产双镜头相机的主要模试。以至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海鸥”的翻版产品层出不穷,形成主流。这一模试的产品一直持续到80年代晚期。如四川华光仪器厂的“华蓥”;河北华中仪器厂的“华中”;青岛相机厂的“青岛FS”系列;武汉相机厂的“友谊”和大连出品的“大连”等等。这一模试化产品虽然制约了国产相机在多品种方面的发展,不过,这类相机当时由于有着极好的性能价格比,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又对我国摄影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相机制造业平稳发展的时期。主要特点是技术上的进一步完善和工艺水平上的进一步提高。

 

    80年代初期,世界上最廉价的120单反相机“长城DF”系列在北照厂被批量生产,并提供市场。但由于其性能过于简单,已跟不上市场形势,所以反响平平,如果早上10年,“长城DF”单反系列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主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