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票信息卡片:【引用】《课堂的载体与五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22:48:08

 

听示范课久了,思考也就多。虽然我受制于自己的一些缺陷,并不一定比他们上得好,但这并不妨碍我的追索,特别对课堂的结构,觉得许多的示范课的缺陷乃是课堂的风格基础上的结构所至。

课堂的风格,实然是教师的个人风格,或者无意识有意识的失误或成功在课堂这个扩音器上的被学生群体性解读,然后形成教师本体的或异化的课堂基调。我的观察告诉我,教师个人的风格并非对示范课解释的最佳角度,它常成为一些教师对课堂状态的保守的或赞扬的混沌语言,并不利于对课堂的研究。一些教师示范课的失误,也常被冠以风格的盖章论定,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风格更多是一个教师在某固定时空下的暂时性风貌的和,有一些可控性可改变性的具有内在结构的因子的活动所导致,而评论者话语中的“风格”却成为对较恒定的特征的描述。

因此我认为,教师的风格可以作为对课堂和教师进行技术性分析的术语。它在某个层面,乃是教师对课堂的设计(课前设计与即时设计)的水平。那么这个设计的结构是什么呢?我并非纯粹的结构主义者,但认定结构主义是很好的解释策略,认为凡事物一定有表层的深层的结构形态,对这些表层的与深层的结构进行研究,以及对表层与深层的二元结构的矛盾性的研究,都有助于达到对事物的认识。比如我们可以分析教师的素养结构,可以发现一些是具有欺骗性的,一些是内在性的,这些都具有心理、环境、任务、期望、知识、经验、智慧等因素,而智慧支持知识与经验的努力与分析,心理则是智慧、知识、经验组成的内部结构自爱面对环境、任务与期望这些外表的东西时做出的反应的总和,又有感觉、姿态、技术等的次级结构。

课堂的比较完善的结构是什么呢?我已经说过课堂应有一个好的载体的话,此不多赘。我们的课堂就比如教师开着一列动车,载着学生的感官、思维、灵悟一路连贯的与课堂的魂构之间发生互动的化合反应。那么课堂的载体乃至与学生内在反应的相互作用,需要具有什么特质才算是比较优质的呢?我们似乎可以用五度来规范课堂的形式与内容,五度说也可以说是对课堂的一种描述。没有描述的语言的创造,我们很多时候无法去解构和建构的,因此我这里创造出个五度的词汇,以实现对示范课的结构解释。哪五度呢?主脉的穿透度,内容的宽度、深度和高度,艺术的灵巧度。

主脉即主线,即课程的载体,这个贯穿的线,不但要贯穿起知识,使知识有组织性,更要贯穿起思想灵魂,使主线一下子穿透心脏地带。将主线抽取出来,就是知识的筋骨,就是体系的灵魂,只看这个主线,就能达到一目了然的参道妙境。看白岩松在耶鲁的演讲,觉得是一节很好的示范课,他用几个递进的时间点作为主线,而这几个点的选择都是以各异的“梦”为标志的,所以时间为线梦亦为线的双股主线使他的演讲俊秀而深邃、幽默而练达。这就是主线的魅力。

宽度,首先是思维的宽度和视野的宽度。有了宽度才能将课堂放在较好的坐标上。有了宽度才能正确观察课程内容并领悟更具有历史感和人生感的内在。就说中日甲午战争吧,有了视域的宽度,便可以放进中日2000多年的历史中看,可以放进海洋文化里看,放在两个国家面对近代文明方面迎接近代文明的成果检验上看,放在东亚区域史上看,放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看,等等。然后从这些里面选取若干,钩织课程的主线和灵魂立意。有了宽度,才能避免对内容的按部就班的分析,才能整合然后给学生历史的辽阔。

就深度说,没有深度的课堂,总是味如白开水,喝其不能有品茗的诗意,教师如凌波仙子,可能在水面上舞蹈得得意,其实没得湖之景致一二。深度,表达了教师素养的悠游,思想的至美,识见的深邃,没有深度的课堂,则让人难有收获的回味。

就高度看,任何的课程,无论知识,过程还是精神,都要追求一个高度的。有了高度,才有真正的立体,有了高度,才不落凡俗,才能造就高雅的境界。高度,丈量教师的精神和品度。

灵巧度,则要求前四度的艺术上,实现给人巧妙之感受,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立体学习、终生学习等目的,使学生实现从愚学到巧学的转折。如果说前四度要求教师的知识的积淀之厚重,则灵巧度乃是指教师对教育艺术的醒悟的美学。当课堂充满机巧的美学时候,课堂就成为师生人生一段的完美享受了。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13)| 评论(0)| 引用 (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