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银行企業网路银行:一生有书——我的阅读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3:00:15

一生有书

 


——我的阅读史

 

 

    回忆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让人身心充分放松,畅想在过去的成功和辉煌之中,但让我回忆并写出自己的阅读史却变成异常的艰难。仔细地读完魏老师和干老师以及马玲老师的阅读史之后,我的内心感受怎一个“震感”可以概括!尤其是读完范老师的阅读史,更感到十分的羞亏。

 

    在学校里,我经常因为读书多而沾沾自喜,有时甚至自不量力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可是和新教育团队的好多老师相比,提及阅读实在汗颜。不过好在新教育并不抛弃我这样的落务者,更何况“一段生活的结束,意味着另一段生活的开始”,当我认真审视自己阅读的历程,追忆完过去也就是为未来重新确立了一个新起点。

 

(一)

 


    我的童年是在父亲的故事中度过的。从有记忆起,我就记得每天晚上父亲卷一支烟,在微暗的灯火上吧嗒吧嗒地猛吸几口,直到一股火红窜出来才罢休,然后便开始讲故事,听众是我和母亲,讲的内容有封神演义、水浒传、聊斋等,一段时间我晚上老梦见被各种鬼纠缠,怕都是故事影响的。我和母亲入睡后,父亲又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着泛黄的书籍,为明晚的故事作准备了。
    那时候,我对书籍充满着神秘和敬畏。父亲嘴里讲出来的那么吸引人的故事都来于斯,白天我有时也翻一番书,偶而父亲教我的几个字出现,便是非常的惊奇了。

(二)

 

    也许父亲所讲的故事就是我的启蒙老师,进入小学后,我并没有遇到过阅读的障碍,反而让我产生了更加强烈的阅读愿望。
    那时候,我开始试着阅读父亲的那些书,奇妙和入迷的神态现在回想起来也让我时常感到不可思议。只是那些书并不能轻松阅读,一方面是自己的认字量有限,另一方面父亲的那些书都是竖版、繁体。与之相比,小学课本简单多了。
    除了父亲的那几本书籍外,当时我能找到的书籍就是哥哥姐姐们已经学完的课本了,而且因为我上学经常使用姐姐的旧书,对那些旧书也产生了排斥感。
    当时,我已不再满足父亲的故事了,而且父亲也不再讲故事了。因为家里添置了一台收音机,每晚守在收音机旁一家人听单田芳评书便是家里共同的精神大餐。同时,父亲也经常买一些连环画,我的生活中便有了自己真正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我是一个容易受读书影响的人,每读一本连环画,便要和小朋友一起模拟一番,而自己俨然是一个导演。在家门口的草地上和房背后山后的树木中,经常可以看到我们投入的演出。
就这样,我从童年走到少年,从小学走到初中……

(三)

 

    12岁的我,离开家乡,去乡镇中学读书,和临村的几个同学寄宿在街道附近的农户家中。
    初中三年,阅读最多的书籍便是《课外语文读本》。那是当时学校发的语文补充阅读教材,但是并不讲读。然而因为没有老师的要求,反而让我感到读书的自由。除此之外,还读过同学之间流传的一些连环画。我们镇上的新华书店里除了教科书、复习资料外便是年画了,连环画倒是有,但因为我身上没有钱,也从来没有想过去买和学习无关的书(这一点想法好像现在还有!)。我当时根本无法理解和想像还会有其他书籍的存在!

(四)

 

    初中毕业,为了不当老师,坚决不考师范,而报中专。却因为10分之差(超过师范分数线也是10分。)而名落孙山,为此母亲后来哭过好几回。后来当我上师专时,看到初中同学已经开始挣工资时,母亲总埋怨我转了一圈还得回来当老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后来,不得不选择上高中。来到县城,才感觉到什么是书籍。高中第一学期,班上有一位同学家里有整箱装的武侠小说,同学们都像疯了似的,扑在小说上,因为借阅紧张,我们达成协议:每个人每本书最多读一天,而且这还要看和那位书主人的关系而定。为了争时间,我晚上经常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读到凌晨两三点,眼睛也就是那一年近视的。整天沉浸在侠界里,为令狐冲流泪、为金蛇郎君感动的同时,学习成绩也大幅度下降。
    那时候,见书就读。并不仅仅局限于武侠、还有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还有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实在没有读的书时,还读过《静静地顿河》,当时的感觉是外国的人名太长、太难记,从内心排斥它们。那个年代是一个为诗而狂的年代,汪国真、北岛、海子的诗,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诗人的诗,抄了一大本,今年寒假回家时曾翻起过,仍能回味起当时的激动。后来知道了海子的死亡,也听到了一些人对海子的偏见,再读《麦地》时忍不住流泪,当时的感觉就是“只有海子才是真正的诗人!”
    带着对诗歌的迷恋,我曾和同学们一起建立“小白杨”文学社、办文学刊物《小白杨》,当时也在当地名动一时。
    但是那一年高考,阴差阳错地选择了政治专业。仔细想来,也是读书的缘故。在高考前,读一份报纸,发现有一位教授(好像是毛志成教授!)谈有关高考志愿填报问题。他说,如果一位考生的作文分数达不到一类,那么上中文系发展潜力不大。而当时的现状是,每次模拟考试,我的作文从来就没有上过50分!后来,加上自己对哲学感兴趣,当时想政治课就是哲学,于是便选择了当下的专业。

(五)

 

    师专学习的三年,是我读书的黄金时期。
    我所在的政教系,人称“睡觉系”,由此可见当时学习压力之少。加上国家的包分配政策,毕业就业问题不需要大家操心,对于好多同学来说,“混”一张毕业证足够了。那三年,我穿梭于图书馆、教学楼、宿舍之间,游走于图书、杂志、电脑之中,学习的主要任务一是文史经哲类书籍;二是管理类书籍;三是电脑培训学习,期望在未激烈竞争中胜出。
    现在能够回忆起来的图书有《罗素文集》、《尼采文集》、《历史理性批判文选》(康德)、《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文化忧思录——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李振纲)、《周易美学智慧》(李振纲)、《张岱年文集》(二)、《胡适散文》第4集、《往事与思考》(亚历山大.赫尔岑)、《罗素杂文集》、《传统学引论》(张立文)、《真理与方法》(伽世默尔)、《人的现代化》、《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易经>——第一号成功预测》(迈克特)、《中国哲学——人类的起源与归宿》、《现代化的陷井》(何清莲)、《卡耐基成功之道》、《心理创新法》(希尔)、《人口:中国的悬剑》(何清莲)、《超载的土地》(乔晓春)、《MBA系列教程》、《文化人的批判》(骆爽)、《铁屋中的呐喊》、《君主论》等(以上书目皆是通过翻看当时所记读书笔记而得),还有二十四史、《穆斯林的葬礼》、《围城》、《写在人生边上》、《鲁迅文选》等一大批小说都在涉及范围之内。
回想起来,当时读得最少的却是教育类图书!
    除了图书之外,每天还读大量的杂志,如《探索与争鸣》、《黄金时代》、《读者文摘》、《辽宁青年》、人大复印资料、少数大学学报等。
    在这些图书和杂志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有《罗素文集》、《尼采文集》、《张岱年文集》(二)、《现代化的陷井》、《穆斯林的葬礼》、《铁屋中的呐喊》、《探索与争鸣》、人大复印资料、《围城》等。其中《罗素文集》澄清了我对哲学的认识;而《现代化的陷井》使我真正了解了经济学人的基本素养;而《穆斯林的葬礼》中凄美的爱情故事让我这个没有恋爱经历的异类学生感受到了别样的情感。
    《探索与争鸣》杂志当时我比较喜欢的原因是,它虽说是一本学术类杂志,但少有学院派的枯燥,而且上面经常见到“商榷”类文章,让我这个“对书籍和教授”迷信之人开始学会了批判阅读。
    师专三年,当其他同学在“蝶恋花”中飞舞时,我度过了自己和书籍的蜜月期。

(六)

 

    师专毕业,回到母校——家乡的乡镇完全中学,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这一呆就是7年。
    这时,我又进入了一个没有书籍的时代,正如我的中学时代。自己在读师专时购得的几本书籍,如《荣斋随笔》、《阅微草堂笔记》、《铁屋中的呐喊》、《围城》、《罗素文集》等被学生瓜分无几。那时候,看的是电视、吸收的是粮食的精华(酒)。7年时间里,只邮购过几本书而已,平时的阅读主要是自己订的几份报纸和杂志:《教育文摘周报》、《中学政治及各科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系列)、《探索与争鸣》、《人民日报》、《半月谈》等。现在回想起来,大脑一片空白。
    随着教师数量的膨胀和学校规模的扩大,25岁的我不得不担任学校副校长。那是让我成熟、也是让我迷茫和痛苦地两年生活,2006年,我怀着复杂的心情逃离了那所学校。

(七)

 

    2006年9月,也许几年的教学生活中我还算比较优秀,在县一中大幅改革中,我被调到一中。那时的我,早以明白自己“给我一个班,足矣”的心态,也有一份不甘落后的精神,但到底要走向何方、以什么为标尺、追求什么样的理想都显得那么迷茫。
    现在的学校书籍从数量上来说有近5万多册,报刊杂志也有百种之多。一下子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从那一本读起。从此阅览室里我跑得最勤,图书借阅我归还得最快,好像又找到了师专读书时的那种读书的感觉。
    只是这一时期,我的读书范围已经缩小到教育教学一类,而且是在弥补当年没有阅读教育类书籍的缺憾。一年多来,学校图书馆内我个人认为有价值的教育类图书几乎读完,数量至少在200本左右。而影响我最大的并不是这些图书,而是一本电子书:《不作教书匠》
    这是青年教师管建刚老师所著的一本教育励志类书籍。记得2006年11月,我在阅览室里随便翻看着杂志,突然《教师博览》上有一篇管建刚老师文章《做一个有奋斗感的老师》,说得我热血沸腾。因为我当时正处于迷茫之中,自己也不知道要走向何方,管老师的文章重新激活了我心中沉寂好久的能量。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写信告诉了管老师,大约三个月后,收到了管建刚老师发来的电子邮件。随信他附赠《不作教书匠》电子稿完整版一份。正是这份电子书籍,让我开始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重新拟定了自己的读书计划!
    2007年9月,我开始按照李镇西老师的“五个一工程”要求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学校在2008年为迎接示范性学校评估,需要购置大量图书,鉴于我的阅读量,学校便决定让我参与书目的选定工作。这样大量的教育时书开始大量进入学校图书室,如大夏书系系列图书尽在其中,魏书生、李镇西、万玮、周勇、张文质、窦桂梅、薛瑞萍、王晓春、商友敬等老师的名字逐渐被大家所熟知。
    就这样,在学校推行的教师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我不折不扣地落实着自我规划。这一时期,对我影响最大的书籍是《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这本书2008年刚一出版,学校领导在外学习时便购买回来,3月,我第一个走进这本书,它改变了我原来的班主任工作思维模式,也让我审视自己过去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开始系统考虑自己的班主任教育理念。也正因为如此,当时帮助学校政教处制订和落实了两个制度,后来2008年5月被指派参加全省高中骨干班主任培训。
    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对我的影响并不至于此。随着我对此书的阅读加深,我对书中所选案例背后的完整情节产生了兴趣,于是便在这些案例的引导下走进了网络世界、走上了论坛行走的生活(而当时学校已经给每一个教师办公室接入宽带又为其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2008年4月,我开始在K12论坛行走,后来在2008年5月的班主任培训中遇到红霞老师,更加坚定了我利用网络学习的信心。大量的网络文章一时间成了自己阅读的主要来源,一方面读别人的教育故事,看别人的教育困惑,学习别人的教育智慧,另一方面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后来,偶然走进“教育在线”,读到铁皮鼓老师对“阅读”的解读,再回想王晓春老师给我的建议,忽然发现。原来的读过好多书籍,但对提升自己专业发展并无多大意义,于是开始从追求数量到质量的转变。这时已是2008年11月。
    从2007年4月(学期制定教师读书计划)至今,所读书籍大约有100多本,其中有记录的是:《和教师的谈话》、《教育漫话》、《杜威教育名篇》、《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不同的脑、不同的学习者——如何触及最难触及的核心》、《派往明天的教师》、《有效教学方法》、《我眼里的健康教育》、《优秀中学政治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教育寻真》、《细节决定成败2》、《青少年心理健康大讲堂》、《教师、学生和家长焦点难题解决方案》《教师行动研究》、《课堂教学中问题与解决》、《家庭与儿童教育》、《卢勤家教全集》、《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新教育之梦》、《新爱的教育》、《培根随笔集》、《教师、学生和家长焦点难题解决方案》(正在精读中)等。
    杂志类阅读比较广泛,经常阅读的有《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人民文学》、《当代》、《十月》、《小品文选刊》、《散文选刊》、《美文》等文学类杂志。教育类的有《人民教育》、《基础教育参考》、《教师博览》、《教师新概念》、《教学与管理》、《班主任之友》、《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管理》等。时政教学类杂志有《中政参》、《思想政治课教学》、《瞭望》、《看世界》、《南风窗》、《半月谈》、《读书周刊》、《海外文摘》、《杂文选刊》等。
    经常上的论坛有“K12”、“班主任之友”、“教育在线”、“特级教师家园”、“人教论坛”等。网络上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三个人是“王晓春、红霞、铁皮鼓”。是“王晓春”改变了我的工作思维模式,是红霞的鼓励让我坚持在网络上行走,而铁皮鼓则让我审视自己的阅读方式和意义,开始了阅读结构的均衡思考。

    伴随着自己的目标明朗化和不断地自我反思,我也开始调整自己的阅读重心,比如放弃阅读《给教师的建议》而改读《教师、学生和家长焦点难题解决方案》便是一例,再加上学校图书馆里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少,而我又因为经济问题没有能力购买大量书籍,我开始有意识的回读曾经粗略而过但觉得非常重要的书籍,不愿意再在流行中浪费时间。这不,案头摆放的图书还是一月前所借,而数量早已不再重要。

 

    在网上,我以《一生有书》为题开帖,记录下自己读书的点滴体会,隐隐中也希望自己真的能一生与书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