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网上银行下载安装:性格决定命运——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希特勒性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1:04:49
作者:treeinrain   2010-12-01 21:17 星期三 晴性格决定命运——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希特勒性格形成原因分析
  
  
   ——生活的矛盾、冲突大部分都源自我们的性格
  
  
   写在前面的话
  
   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各自独特的性格形成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在童年到青年时期是性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希特勒,四个二战期间影响世界的人,除了时代给他们造就的环境以外,是什么使他们在那个时代叱咤风云?他们的性格是什么?又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性格?从一些历史的点滴中,从他们成长的过程里有可能会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希望从另外一个视角能看到他们的不同侧面。
  
   一直以来想对这四个人写点什么,但每次动笔却都无法继续,新年到来之际,终于下了决心写出这些,个人能力和水平有限,写些感想和体会,请各位批评。
  
  
   在这里要感谢]达达、罗严塔尔元帅、武装警察、计划、孤单是永恒、luckpanzer、踏雪无痕等各位对我的支持,文中很多图片是他们提供的。在此向各位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文参考并选择的摘用了下列书籍中的章节,各文后附年表也来源于网络.
   1、尼克松 《领袖们》
   2、蔡赓生 《丘吉尔传》
   3、人民网 《希特勒》
   4、人民网 《斯大林》
   5、三味书库 《罗斯福传》
  
  
   一、英国抵抗的灵魂——丘吉尔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战时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巨大胜利的英国首相,和罗斯福、斯大林同为“三巨头”而矗立在世界史册上的历史伟人,一个二战同盟国中的“麻烦制造者”,一个伟大的作家、政治家。第一个提出建立联合国架构、坚决反对社会主义,最先提出“铁幕”这个冷战象征性词汇的西方国家政治领袖。
  
  
   一直以来,大家对他为什么能够在二战开始后成为英国的战时首相,它有着什么样的性格,这个爱好大号雪茄烟和香槟酒的人性格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十分感兴趣,在这里我试图从一些他成长的点滴中找到一些答案。
  
   作为英国贵族,丘吉尔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丘吉尔家族选择的族徽“忠诚,然而却不走运”,至今仍是该家族的座右铭。而温斯顿?丘吉尔似乎没有逃出这个家族格言的控制,始终忠诚于他的大英帝国,同时也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跋涉。
  
   在丘吉尔心中,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一位令人崇敬的历史伟人;丘吉尔对他身上所具有品性和才能的赞美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马尔巴公爵约翰?丘吉尔对本文的主人公温斯顿?丘吉尔的一生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对于丘吉尔成长为英国二战期间卓越的领导人具有关键性作用。他的品性和行为成为丘吉尔的楷式,他的丰功伟绩成为丘吉尔的奋斗目标,他在英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培育了丘吉尔对祖国、对历史的沉重责任感。
  
  
   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生于1849年,是马尔巴罗公爵七世的第三个儿子,按照英国法律,马尔巴罗公爵的爵位和领地应由其长兄乔治?丘吉尔继承,伦道夫自己只能在政界、军队、殖民地行政当局或者宗教界寻求出路。伦道夫在牛津大学毕业之后,决定向政界寻求发展。在进入政界之前,他遇到了自己未来的妻子,美国百万富翁伦纳德?杰罗姆的女儿珍妮。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确定了婚姻关系。珍妮的父亲伦纳德?杰罗姆早年是一名外交官,曾任美国驻的里雅斯特领事。以后转而从商,成为《纽约时报》的老板之一,同时还做房地产生意。这种贵族和富商的双重家庭背景,在给丘吉尔带来很大帮助的同时也给他以后性格的养成带来很大的困扰。优越的家庭条件,使丘吉尔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也断绝了他和普通群众一起生活的道路,少年时期很少听到反对意见的他,慢慢形成了自己独断的性格。丘吉尔一直被政敌嘲讽的两个地方也是由于他优越的家庭条件导致的,这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坐过公共汽车,即便是伦敦最发达的交通工具地铁他也只坐过一次,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受不了与陌生人面对面的尴尬;第二个嘲讽他的地方是他除了会顺利的点燃手中的雪茄外,连牙膏都挤不到牙刷上。由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丘吉尔在性格方面存在的缺陷,他是一个害羞、自我保护意识很强,而又不愿意做一些小事的人。在这方面,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对他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他一直坚信自己是一个肩负着国家重任的人。
  
  
   丘吉尔的母亲珍妮是一个一直被流言蜚语围绕的青年女性,富裕的家庭条件使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干她喜欢的任何事情,因此她热情、富有爱心而且喜欢热闹。这使她能够迅速的融入英国上层社会,并使自己处处受到重视,但同时由于保守的英国人和美国人的观念不同,因此珍妮总被人视为不守妇道,包括丘吉尔的出生也极具传奇色浅。丘吉尔是在珍妮参加一个舞会时出生的,那是他才刚七个月,年轻的母亲因为喜欢热闹而忘记了自己有孕在身,激烈的运动,让以后在政坛上被讥讽为急躁的孩子提前来到了人间。母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珍妮的这种性格可以说也给丘吉尔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优越的家庭条件造成了珍妮任性、豪迈的性格,她喜欢参加各种聚会,也喜欢举办各种聚会,这使她能够在上流交际圈中受到广泛的欢迎,但也养成了她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而丘吉尔继承了她的这个性格特点。在伦道夫?丘吉尔去世后,虽然珍妮的家庭经济状况有些拮据,她仍然没有改变过这一性格。上流社会在丘吉尔家中的聚会,为少年丘吉尔涉足政坛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他很小的时候就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少年时代的丘吉尔 @w& GKt
  
   温斯顿?丘吉尔的从政之路应该从他小时候一次意外受伤导致脑震荡说起。因为受伤,寄宿在学校的丘吉尔不得不在家长期休学,而他的家庭英国上层社会各种聚会不断,这使他很早就得以接触各种团体对政治的讨论,特别是控制议会的贵族在谈论政治时必然会有自己的看法和对策,而这一切不仅使丘吉尔早早认识到了权力的力量,也使他产生了对大英帝国实力的无限崇拜,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让他早早的就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他已经能够对政治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他父亲辞去财政大臣后,他曾对自己的母亲说“父亲辞去财政大臣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由于家庭因素,丘吉尔少年时期就能够进入下院听会,也是这段经历让他学会了辩论的技巧,并树立了对政敌必须针锋相对的政治习惯,他把在下院学会的辩论技巧在生活中、朋友圈内反复使用,直至纯熟。在这期间,他的权力观也逐步形成,在他眼中政治就是权力,而获取权利的优势最重要的莫过于对未来的设计和想象。这种权力观一直左右着他的一生,为他带来了无限的荣耀,也给他带来很更多的坎坷。
  
   和所有富裕家庭的孩子一样,温斯顿和自己的保姆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甚至有传言说他的父母其实并不喜欢他,所以才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但丘吉尔本人对此从来持反对看法。他认为到寄宿学校上学,使他很早就得到了独自生活和独自面对困难的锻炼,对于锤炼他的意志大有好处。但寄宿学校的生活确实让丘吉尔饱受磨难。7岁那年,温斯顿?丘吉尔被父母送到位于阿斯科特的一所名为圣乔治的贵族子弟寄宿学校去读书。这里的教育方式极其刻板,方法非常严厉。丘吉尔认为:“它们的残酷甚于内务部所设任何感化院中所能忍受的责罚。”
   由于性格倔强,温斯顿当然也逃不掉类似的遭遇。但他决不屈服,极力反抗,在挨打时拼命哭叫、踢打,有一次甚至把校长的硬草帽踩得粉碎。他心里非常痛恨这里的一切,十分怀念自己家里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后来还是他的保姆爱维莉丝特太太在他身上发现了多处受虐待后留下的伤痕,通知了他的母亲后丘吉尔才得以转学到布雷顿一所由汤姆逊两姐妹办的学校中学习。新学校里的环境要宽松得多,尽管温斯顿?丘吉尔执拗、倔强的性格依旧,但他不再受到体罚了。小时候的这种经历一方面使丘吉尔十分厌烦刻板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也让他更加感觉到权力的可贵,要想不受欺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但他倔强的性格却始终没有改变,哪怕自己受到皮肉之苦,也绝不向强权低头,这个性格最后让他的对手十分的头疼。
  
   优越的家庭条件使丘吉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888年3月,他13岁多时结束了在布雷顿的学习,到哈罗公学去接受进一步的教育。进入哈罗公学之前,温斯顿必须参加一次入学考试。校方希望通过考试,了解一下他在希腊文、拉丁文、英文、历史、几何和数学等方面的学习程度。但他在临考时似乎过于紧张,所以发挥得不够好。尤其是他不喜欢的拉丁文课程,在考试时需要他把一段拉丁文翻译成英文;当时他却头脑发蒙,仿佛一片空白,在2个小时中只在考卷上写了一个字,加上括弧,又用墨涂上,再打上一些点;结果交了白卷。此外,他的数学成绩也很差。尽管如此,他还是被学校录取了。哈罗公学的年轻校长韦尔顿博士显然不会将地位显赫的伦道夫勋爵的公子拒之门外。丘吉尔后来在回忆这段生活时写道:“我刚满12岁便走进冷酷的考试领域,这对我是一种很大的折磨。我愿意参加历史和英文测验,在主考方面却偏重拉丁文和数学。而这两门功课,我几乎都不能给以满意的答案。”温斯顿在哈罗公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很差,也几乎一直是倒数第几名。虽然经典语言是一门主课,但他固执地不愿学习拉丁文。他一向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不愿花功夫,成绩自然也好不起来。而且他性格孤僻,落落寡合,自制力很差,不能遵守学校制定的行为守则。为此校长曾给予他警告处分,而他竟敢公然表示反抗。校长说:“丘吉尔,我有很充分的理由对你表示不满。”温斯顿立即针锋相对地回答说:“而我,先生,也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对您表示不满。”由此可见丘吉尔身上的反叛精神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立性格。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宁可交白卷也绝不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而他在下院学习到的诡辩技巧到这个时候已经被他使用的娴熟异常了。同时,家族实力的显赫再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权力的信念。
  
  
   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校学员丘吉尔在这个年龄阶段,温斯顿的外祖父伦纳德?杰罗姆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他困惑不已,受人歧视的时候,他的外祖父对他总能表现出豁达的乐观。老杰罗姆总说:“让他去吧!男孩子在找到了可以显示才能的场合后,自然会变好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对自己爱好的学科,比如历史,他充分地显示出足够的学习才能,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此外,他继承了父亲的非凡记忆力。有一次,他背诵麦考利关于古罗马的一本书,背了1200行竟然毫无差错,令老师和同学们为之惊叹不已。他还能大段大段地背诵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台词;当老师在讲课时引述《奥赛罗》或者《哈姆雷特》有了误差时,他总能发现并加以纠正。这段经历使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只有在这个方面他能够让别人佩服自己,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而这又为他成为一个作家,为他以后极具蛊惑能力的演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外祖父这种豁达的性格也使他今后在面对德国入侵、美苏尚未对德作战的艰苦时期也保持了良好的心态。
  
  
   出于对文学和历史的爱好,丘吉尔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校毕业出来后,曾经有一个时期系统地研读了大量的经济学、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书籍,其中包括亨利?福西特的《政治经济学》、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莱基的《欧洲的道德》、麦考利的《英国历史论文集》、柏拉图的《共和国》和温伍德?里德的《人类殉难记》等著作。出于对现实政治的关注,丘吉尔认真研究了《政治年鉴》,使自己能够更多地了解当时国内政治生活的现状。这期间的学习,使丘吉尔更加明白了历史和史实对于政治的重要诱导作用。由于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使他对于政治的认识更加清楚,对于社会存在的问题看得更加透彻,而这一切都为他最后成为英国的战时首相铺平了道路。丘吉尔是一个十分善于思考的人,他凡事总要提前准备,对自己的未来不断的设计规划,哪怕是一次演讲他都会准备得十分充分才会上台。这种性格为他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正是他认为自己应该担负起振兴大英帝国的责任,所以他很早就对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而这种深入的研究使他意识到了德国的危险,发现了《凡尔赛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只不过是一纸白条。在他的回忆录中他写道“福煦说的对,这(凡尔塞和约)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未扑灭的普鲁士武士的火焰将会再次燃烧起来!”
  
   正因为他提前发现了德国的潜在危险,所以在纳粹扩张开始后,他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反纳粹主义者,他是西方国家第一个反对纳粹的人,他采取一切手段和方法,四处奔走呼吁英国政府警惕纳粹主义,并撰写了大量的反纳粹文章,建议英语国家联合起来反对纳粹主义。在这个时期,他不断地锻炼自己演讲的技巧和能力,对于每句话,每个词,每个重音都要进行认真的琢磨和联系,在演讲中什么表情、什么手势都反复演练,才造就了一个在演讲上造诣高深的丘吉尔。而以上种种都说明了丘吉尔是一个总能提前做好准备,总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的人。
  
  
   刚刚从军校毕业丘吉尔踌躇满志 应当说,邱吉尔父亲在政坛上的沉浮对他的影响十分巨大
   ,每当温斯顿想起父亲短暂而杰出的一生及其悲惨的结局,他总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也正是因为他父亲在政坛上的遭遇,使他立下了从政的志愿,他要在自己的人生中创造出比父亲政治生涯中所取得的更为辉煌的业绩,实现父亲未竟的遗愿。1895年的大选引起了丘吉尔的高度关注,他从这次大选中不断的吸取经验,为自己在今后几年内参加类似的竞选活动预作准备。此时的丘吉尔对政治已经由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此时他果断的性格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毅然从部队退伍,走向了政界。他在后来给母亲的信中写道:“玩弄政治游戏是一种极好的把戏,一个高手在真正置身于其中之前,磨砺则是十分必要的。我越是研究军事,就越喜欢它,也更加确信,这非我之所长。”
   此时的温斯顿?丘吉尔已经显露出了自己对政治的准确感觉,他即不热衷追求眼前权力,把政治作为一场游戏,但又十分投入,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和每一个对手。这对他投身政治大有益处。虽然此时到他登上政坛,其间他还有很长一段路途要走。但是这种准备无疑是必须的,当温斯顿当选战时首相后,他说:“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我就无法大显身手,出人头地,在这场政治危机中最后的多事之秋,我的内心是平衡的,我深深地感到了一种欣慰,因为我终于获得了指挥全局的大权,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人,我以往的全部生活不过是为了这一时刻,为了承担这种考验而进行的一种准备罢了。”
  
  
   丘吉尔应该是一个作家,一个文人,这个独特的身份是他具有别人没有的独特眼光和尖锐而深刻的思想。他曾经简练地概括过自己的思想,他说“一个人的生命毕竟总得钉在行动的或思想的十字架上”。也就是说他一直认为人的思想是自由的而肉体是受到思想禁锢的。在写作风格和用笔技巧上,丘吉尔受到了吉本、麦考利等大师的深刻影响。在他后来的写作生涯中,曾有多部作品被人们评论说与麦考利的风格十分相似,而丘吉尔则对此引以为荣。丘吉尔的文章问题视角独特,文笔尖刻辛辣,观点鲜明而具有战斗性,因此他的文章受到了当时英国民众的喜爱。丘吉尔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绩来自于他所在部队驻守印度期间,那时丘吉尔给伦敦《每日电讯报》和印度《加尔各答先驱报》撰写了大量稿件。在这些战地报道中,丘吉尔站在英国军方的立场上,处理得颇有分寸。他以流畅的笔调,生动地描述了他曾亲眼目睹并投身于其中的战斗场面,及时为读者提供了有关英印部队军事行动的新闻报道。其后,温斯顿出版了自己第一部小说《萨伏罗拉》,这部小说,其实是年轻的丘吉尔的政治宣言。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丘吉尔在场景描写的基础上对人物性格的刻划和对其内心世界的揭示。书中描述了在总统府门前的广场上枪杀游行群众的场景,紧接着又以深入细腻的笔触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作了充分展示。丘吉尔写道:“斗争、劳动、一连串的事变、舍弃轻松愉快生活的许多东西,这是为了什么?人民的幸福,他很少感兴趣。他做一切事情的主要动力是虚荣心,他无力抵御它。他理解并珍惜一个艺术家在生活中追求美好事物的喜悦,也理解并珍惜一个运动员从自己的活动中得到欢快的乐趣。怀着哲学家的平静心情生活在美丽的公园里,远离人声嘈杂的地方并且完全摆脱各种事物,这当然安逸、舒适。但他还是认为,他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他的天性是狂暴的、强悍的、勇猛的。充满抱负、动荡和不安的生活才是他唯一可以接受的生活。他应该一住无前。”这其实就是丘吉尔的内心,他对于所谓的人民的幸福并不真正的关心,他关心的是如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怎么才能追求到生活的乐趣,他认为自己的天性是狂暴的、强悍的、勇猛的。这段心理描述勾画出了丘吉尔的完整形象,他在23岁写作《萨伏罗拉》时是这样,他在半个世纪之后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时也是这样。为了满足自己无限的虚荣心,舍弃了生活的欢乐,准备踏着最艰难的道路勇往直前。正是这种虚荣心成了丘吉尔一生的推动力。因此虚荣心重也是丘吉尔的性格特点之一。英国著名的政论家和国务活动家查尔斯?狄尔克曾说
   “我知道的虚荣心最强的人除了十九世纪末的英国首相罗斯伯里外,还有温斯顿?丘吉尔 。”
  
   还有传记作家在丘吉尔的传记中,曾引用了一个当年广为流传的笑话。据说在《萨伏罗拉》问世50年之后,一次德高望重的政治家丘吉尔走进下院的吸烟室,坐在一位新当选的议员旁边,向那位议员问道:
  
   “年轻人,你也许想知道究竟是什么鬼力量使我投身于政治吧?”
   那位年轻的议员回答说,当然想知道。
   丘吉尔对他说:“是虚荣心,年轻人!是赤裸裸的虚荣心!”
   这个笑话可能不具备生活的真实性,但传记作家之所以引用它,或许是认为它多少包含着一定的艺术真实,对于读者理解丘吉尔的性格具有典型意义。
  
  
   应当肯定地说,上述传记作家的说法都不无一定道理。但若是将丘吉尔一生中取得巨大成功的内在动力主要归因于他的赤裸裸的虚荣心,则是片面的甚至是偏执的。这种状况是由于这些传记作家囿于政治的或党派之争的偏见而形成的。
  
  
   年轻的英国军官
   丘吉尔的独特经历练就了他对战争的特殊敏感。1899年9月,他预感到英国同南非的两个由荷兰布尔人建立的独立共和国——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之间的战争即将爆发,于是同《晨邮报》商定,他以该报记者的身份采访南非战事,报社同意他对自己的文章保留版权,并允许他拥有选择采访地点和表达自己意见的充分自由。因此丘吉尔在对这次战争中,对英军战略战术的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但对布尔人却十分肯定,这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议论,尤其引起了军方的不满。但这也恰恰说明了他正视现实,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
  
   丘吉尔在南非战争中的冒险经历,不仅给他提供了大量写作素材,也使他成为当时英国名声极响的年轻作家,这种名气为他以后参加选举积累了巨大的政治资本,为他参加竞选获胜铺平了道路。1900年10月,丘吉尔当选为奥德姆地区的保守党议员。从1901年2月起,丘吉尔开始在下院履行自己的议员职责,就在进入议会仅4天后即作了他的首次演说,在演说中他发表的看法与保守党主张把英布战争进行到底,严厉对待布尔人的反抗这一路线是相悖的。评论者们认为,丘吉尔的演说不仅显示了他具有精深的军事知识,而且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深刻独到的见解。也有人认为丘吉尔反对扩军提案是对保守党人的一种独特的报复,因为保守党人当年将持相同观点的伦道夫勋爵推下了政治舞台。还有人认为丘吉尔反对扩充军备和增加军费开支的观点是与他维护并加强英殖民帝国的立场相矛盾的。公正地说,这些说法是由于不能透过表象去真正理解丘吉尔,甚至是由于政治偏见而歪曲了丘吉尔。但不管怎么说,丘吉尔总算走出了自己踏入政坛的第一步。
  
  
   走入政坛的丘吉尔
  
   丘吉尔对财政和经济问题并不熟悉,这是他从政的一个严重的缺陷,但他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能够虚心地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见解。1903年张伯伦在伯明翰发表了主张实行关税壁垒政策的演说后,他与父亲生前的好友、当时的财政部常务次官弗朗西斯?莫沃特爵士进行了磋商,并听取财政部其他官员的看法,尽量获得关于这一问题的各个方面的权威性指导意见,并将这些意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的观点。这充分说明了丘吉尔善于用人,善于综合其他力量自己服务的本领。但在政坛上光靠聪明是不行的,有时还必须勇敢,必须赋有冒险精神。赌注要多高就可能有多高,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成功或是失败。政治舞台以外的人们,或是新来政界的人们往往不明自政治上冒风险的独有的特性。生意上冒风险是伤脑筋的,但是至少有些科学仪器能部分地预测到可能的结果。但是,在政治上冒风险却要依靠魄力、直觉和适时地作出决定的能力。而这种性格和能力丘吉尔并不缺少。1904年丘吉尔采取果断行动。他“越过”下院,从保守党转向自由党。他的许多朋友们公开地指责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机会主义者,是利用人民飞黄腾达后又加入一个企图破坏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党派反对他们。这次冒险使丘吉尔成为上流社交界的流浪儿,而不久前就在这个圈子里他被捧为有卓越潜力和无限前程的年青人。他被称为“布伦赫姆鼠”并且突然发现他在伦敦的大多数最上流的家庭中不再受欢迎了,但这些并没有将丘吉尔打倒,他坚强的走在通向自己人生目标的道路上,丝毫没有迷失和失去信心。而这种坚韧的性格也终于给他带来了美好的回报。
  
  
   年轻的内阁大臣
  
   1908年2月12日,坎贝尔—班纳曼首相突然中风,而且复原无望了。他的继承人阿斯奎斯开始筹划组建新内阁,丘吉尔担任商务大臣。因为阿斯奎斯将商务大臣地位提高到内阁大臣这个等级,所以丘吉尔就在1908年4月进入内阁,时年33岁,成为英国政府近50年来最年轻的内阁大臣了。这么年轻就进入内阁,让丘吉尔感到春风得意的同时,也对自己本身有了更高的认识。他说:“我们都是虫蠕。”又说:“而我确实认为我是一只萤火虫。”
  
  
   丘吉尔对社会主义的极度反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有一次,他把自由党的主张与社会主义者的主张进行了仔细比较,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猛烈攻击。这种对社会主义的极度反感让他在后来与苏联的合作上,在二战后期战争结束世界格局形成上都对社会主义国家极尽反对之能事。他认为
   “社会主义是要将富有者拉来,自由党的政策则要使贫困者上升;社会主义主张毁灭个人利益,自由党则主张维护个人利益,并且要通过唯一可靠和公正的方式加以维护,这就是说,通过把个人利益与公共权利协调一致的方式来进行;社会主义的原则是窒息进取心,而自由党的原则却要将进取心从特权与偏见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而这种对社会主义的蔑视则主要和他贵族出身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在他的内心贫苦人终究是贫苦人,可以通过富人、贵族去改造他们,但绝对不能让他们在现在的情况下站到与贵族一样高的位置上来。
  
  
   至此,一个完整的丘吉尔的性格初步形成了。尽管自此以后他还经历过很多困难,但整体的性格雏形已经基本固定,其后发生的只不过使他更加老辣而已。他一生为自己命运不可动摇的直觉所驱使。他使有些人激怒,使更多的人受到鼓舞。他追求决心要得到的事物时,勇往直前、执着坚韧,无论他听到多少个“不”字,他都会坚持到底。他一直坚信自己对大英帝国付有责任,他坚定的反对共产主义,他身上有政客的诡辩、有文人的浪漫,有记者追求真相的执着,有一个战士的勇敢,更多的是坚强。
  
   他赋闲后又被任命为海军部长后,海军部发出的第一条命令是:丘吉尔回来了!可见人们对他的拥护。
  
   他为了保住密码盒的秘密,在德军“月光奏鸣曲”计划实施当晚,独自承受了内心对考文垂人民的歉疚,在明知25万人生命将受到威胁时,为了英国的利益而故意放弃考文垂,展现了他内心的无比坚强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在任何苦难面前他都能坦然处之,即便是在对德最艰苦的时期,他也没有被压倒,保持着自己的生活习惯,每天晚上十点上床,并且规定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在他早上起床前叫醒他。
  
  
   在法兰西战役最激烈的时候,他预见性的提出保证英国安全的根本在不列颠的天空,让德国人不能顺利进入英伦三岛就要保证制空权,因此法国提出需要战斗机支援时他立排众意,保留住了保证不列颠天空安全的战鹰。
  
  
   在不列颠空战开始后,面对国内一些失败主义的言论,他再次预言英国必胜,他说因为空战是在我们上空,我们的飞行员可以跳伞,保住飞行员就保证了胜利,德国人在这里只能是被俘或者死亡,他们会越来越少。这种理性的分析和豁达的性格和他青年时候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在英国独立面对德国入侵的时候,他的热情和勇敢感染了英国人民,让大家迅速从张伯伦的软弱政策中走了出来,在他的感染下英国人乐观向上,团结一心终于取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阻挡住了德国军队前进的步伐。
  
  
   他更是一个英国主义者,无论是在开辟第二战场中他提出的地中海计划,还是在设计战后世界格局时他勾画的三角凳体系,无不是在为大英帝国考虑。他制造的所有这些麻烦,都是因为大英帝国需要。
  
  
   他是一个政客,在拉美抗德中他使用了恐吓、劝说、诱惑、撒谎、示弱等一切政客可以使用的手段,最终使美国通过了《中立法修正案》和《租借法案》。虽然他反对社会主义,但当苏联受到德国进攻后,他立即发表演说,称俄国受到的侵害,俄国人民受到的侵略就是对英国的侵害,就是对英国人民的侵略。许多批评家责备他对斯大林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回答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想我会在下院为魔鬼说句好话。”
  
  
   他是一个作家,撰写了大量的新闻、评论,出版了《世界危机》《我的早年生活》《英语国家史略》。他的演说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给世界文坛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演讲和文章。
  
  
   他是一个言词刻薄的政客,对于政敌他说起话来毫不留情,英国议会里的第一个女议员阿斯特曾经对他说:“如果我是你的妻子的话,我就在你的咖啡里放上毒药。”邱吉尔反唇相讥:“如果我是你的丈夫,我就把它喝下去。”
   拉博赖特?克莱门特?阿特利在议会讲演完毕,邱吉尔说:“他是一个有许多地方值得谦虚的谦虚的人。”乔治?肖伯纳送给他两张戏票和一张便条:“带上一个朋友来看我的戏,如果你有朋友的话。”邱吉尔回了一张便条:“我正忙于开幕式,如果有第二个晚上的票时,我会在第二个晚上来的。”
   c
  
   他讨厌没有文明的物质生活,喜欢享受生活,尤其喜爱雪茄和香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总是带上一个锡制的浴盆去前线。禁酒期间,他在美国作讲学旅行时签订的合同规定,在每次讲演前他必须收到一瓶香槟酒。甚至在做客白宫期间,由于卧室不够舒服,一国首相竟然穿着睡衣,拎着手提箱踏着脚尖从林肯卧室穿过大厅走进皇后卧室。
  
  
   他为了某件想做的事会直接去找最高领导而不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不敢越出常规做出决定的下级官员身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伦敦流传的有关克莱门斯、劳埃德,乔治和邱吉尔的故事说,这三个人去世后,一个接一个地来到了珍珠门外。克莱门斯首先到达,敲门要求进去。圣波得走出来要求克莱门斯说明自己的身分,以便查阅他的履历,给他作出永恒的奖赏。劳埃德?乔治也一样。最后邱吉尔到达,他也敲了门,圣彼得打开了门,要邱吉尔说明身分,以便查阅他的履历和让他知道自己的永恒的奖赏。邱吉尔回答说:“你究竟是什么人?叫上帝来。”
  
   他是一个战士,在英国最危急的时候他义无返顾的带领英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同战斗在反法西斯的最前线。当希特勒希望英国人走开,把欧洲留给他和黑暗时,丘吉尔回答:不,我决不走开!
  
   这就是丘吉尔,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个勇敢的战士,一个浪漫的作家。
  
   艾赛亚?伯林对他的评述应该是对它比较好地概括:“一位比常人具有更大、更简单的要素形成的出类拔萃的人物,一位在他生活的时代里的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有超人的勇敢,坚定和富有想象力,是他的祖国所培育出来的两名最伟大的活动家之一,一位有惊人才能的演说家,是他祖国的救星,一位既神秘又实在的传奇式的英雄,一位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人物。”
  
  
   丘吉尔年表
  
   1874年 4月,伦道夫?丘吉尔与珍妮?杰罗姆在巴黎英国驻法大使馆举行婚礼。11月30日,诞生于英国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布伦海姆宫。 z7=
   $-`,$
   1881年 就读于阿斯科特的圣乔治贵族子弟寄宿学校。
   1884年 从圣乔治贵族子弟寄宿学校转到布赖顿的汤姆逊学校就读。
   1888年 3月,从汤姆逊学校转到哈罗公学读书。
   1893年 1月,从法国凡尔赛学法语归来,在伯恩默思庄园的游戏中摔成重伤,险些丧命。8月,被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校录取,名列第95位。
   _
   1894年 11月,在帝国剧院的骚乱中“发表了我的第一次演讲”。
  
   1895年 1月,通过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校毕业考试。在130名考生中名列第20位。2月20日,被任命为骑兵中尉军官,分配到第四骠骑兵团服役。11月,与同伴雷金纳德?巴恩斯中尉一起乘船经纽约赴古巴,采访西班牙军队对古巴民族解放运动游击队的讨伐行动,所写战地报道在,《每日纪事报》上发表。为此获西班牙政府颁发的红十字勋章。11月30日,21岁生日。当天遭古巴游击队袭击,幸免于难。
  
   1896年 9月,随所属第四骠骑兵团驻防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
  
   1897年 春天,回伦敦休假。在“樱草会”于巴思举行的集会上发表了第一次政治演讲,大获成功。夏秋之间,以随军新闻记者身份参加了英印军队在印度西北边境地区对起义的游牧部落开展的军事行动。9月16日,亲身参加了战斗,险遭不测。10月初,重返第四骠骑兵团。
  
  
   1898年 春天,《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一书由朗曼公司出版。夏天,写作小说《萨伏罗拉》。8月,乘船赴埃及,加入在苏丹的英国皇家第21枪骑兵团。9月2日,与苏丹起义者托钵僧队伍遭遇,发生激烈战斗。10月,从埃及回英国休假。然后返回印度班加罗尔的第四骠骑兵团。
  
   1899年 3月,辞去军职,离开印度返回英国。途经开罗时,收集有关英国与苏丹战争的资料。此时已写完《河上的战争》第18章。6月,前往奥德姆选区第一次参加竞选,但遭到失败。8月,收到《河上的战争》的校样。10月,《河上的战争》由朗曼公司出版。与《晨邮报》商定,以该报记者身份赴南非采访英布战争。10月14日,乘船驶过好望角,抵达开普敦。然后转途到达德班。12月,在与布尔人的遭遇战中被俘虏。于当月12日乘机逃出战俘营,24日抵达德班。
   FMYiO d
  
   1900年 2月,《萨伏罗拉》由朗曼公司出版。5月,《从伦敦到莱迪史密斯》和《伊恩?汉密尔顿的进军》由朗曼公司出版。6月,进入被攻陷的比勒陀利亚。7月,从南非回到英国。10月,当选为奥德姆地区的保守党议员。10月24日—12月,赴美国发表关于南非战争的演讲。
  
   1901年 1月,到加拿大发表关于南非战争的演讲。2月,在下院发表新议员的“处女演讲”。
  
   1902年 4月,“胡里干”小组与约瑟夫?张伯伦共进午餐,张伯伦向他们提“关税壁垒”政策。10月,丘吉尔在竞选演说中表示将坚定她维护自由贸易政策。
   R%;7$uK
   1904年 5月,在下院与保守党切断了联系。
   1905年 1月,被保守党取消其党员资格。5月,参加自由党。
   12月,谢绝担任财政部次官的邀请,就任殖民地事务部次官。
  
   1906年 1月,《伦道夫?丘吉尔勋爵》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在曼彻斯特西北选区的大选中当选为自由党议员。4月,在下院的演说中要求与南非战争中的对手和解。
  
   1907年 4月,在帝国会议中就帝国特惠制发言。10月,出发作东非之行。
  
   1908年 1月,从东非返回英国。3月,《我的非洲之行》由霍德和斯托顿公司出版。4月,被提名担任商务大臣。按照1707年摄政法的规定辞去议席,回曼彻斯特参加补缺选举,遭到失败。落选后旋即前往丹迪市参加补缺选举,以较高票数当选。获胜后就任商务大臣,并进入内阁。5月,在丹迪市的选举中,再次当选为自由党议员。9月,与克莱门蒂娜?霍齐尔小姐结婚。
  
   1909年 3月,向下院提出在几个适当行业建立工资协商组织的提案,获通过。7月11日,长女黛安娜出生。
  
   1910年 1月,《人民的权利》(演讲集》由霍德和斯托顿公司出版。2月,在丹迪市参加大选获胜,当选为自由党议员。就任阿斯奎斯政府内政大臣,进行监狱制度改革。主持制定了《矿山法》以及职业介绍、失业保险等一系列社会改革方面的法律。11月,在丹迪市参加大选获胜,再次当选为自由党议员。
  
  
   1911年 1月,亲自处理塞德奈街事件,引起舆论大哗。5月28日,儿子伦道夫出生。8月,动用军队镇压海员、码头工人和铁路工人罢工。10月25日,与麦肯纳交换职务,转任海军大臣。
  
   1912年 1月,在海军部正式建立了作战参谋部。2月,在格拉斯哥发表针对德国海军的演说。
  
   1914年 8月1日,在收到“德国已经对俄国宣战”的电讯后,自行下达海军总动员令。第二天才得到内阁追认。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10月3日,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组织保卫战。10月7日,次女莎拉出生。
  
  
   1915年 1月13日,在战时委员会上提出达达尼尔计划。5月28日,被解除海军大臣职务,改任兰开斯特公爵郡(不管部)大臣。11月11日,辞去内阁职务。11月18日,去法国前线参加战斗。12月底被任命为皇家苏格兰毛瑟枪营营长。
  
  
   1916年 3月,回英国参加下院关于海军预算的辩论。4月,他所在的营被合并,失去营长职务。5月9日,回到伦敦。放弃军职,重新开始政治生涯。9月,达达尼尔海峡战事调查委员会开始举行听证。
  
  
   1917年 1月,达达尼尔海峡战事调查委员会发表调查报告,使丘吉尔卸下了一个政治上的包袱。7月,被劳合?乔治提名为军需大臣。按照1707年摄政法的规定辞去议席,在丹迪市的补缺选举中获胜后就任军需大臣。
  
  
   1918年 7月,以严厉态度制止了军工企业工人的罢工。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11月15日,三女玛丽戈特出生。11月,再次在丹迪市当选为自由党议员。
  
  
   1919年 1月,在联合政府中就任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提出新的复员计划和征兵法案,平息了英军中广泛存在的怨恨情绪和由此引起的多次兵变。2月,敦促英国政府干涉俄国革命。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提出成立俄罗斯问题委员会,主张对苏联进行国际性干预。
  
  
   1921年 2月,转任殖民地事务大臣。随后主持举行了开罗会议,以解决北非殖民地的有关问题。会后访问了耶路撒冷。安排埃米尔?费萨尔担任伊拉克国王。同意建立独立的约旦国,由费萨尔的哥哥埃米尔?阿卜杜拉统治。4月,被解除空军大臣职务。6月,母亲珍妮?杰罗姆逝世。10月,参加政府与爱尔兰新芬党领导人的谈判。
  
  
   1922年 9月15日,四女玛丽出生。在对土耳其的争端中持强硬态度。10月,两党联合破裂,政府倒台;失去殖民地事务大臣职务。在丹迪市的大选中落选,遭到第一次失败。
  
  
   1923年 2月,《泰晤士报》开始连载《世界危机》第一卷。4月、10月,《世界危机》第一、二卷由桑顿?巴特沃斯公司出版。11月,在西莱斯特选区参加大选遭到第二次失败。
  
  
   1924年 1月,英国历史上第一届工党政府上台。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出任政府首相。2月,同自由党分手。3月,在威斯敏斯特选区以“独立的反社会主义者”名义参加补缺选举遭到第三次失败。10月,以“宪政主义者”名义代表保守党参加埃平选区选举获胜。11月,就任鲍德温政府财政大臣。
   1{)y;Q)"
   1925年 4月,在下院作关于第一个财政预算的演说,宣布恢复“金本位制”。冬天,重返保守党。
   1926年 4月,在下院作关于第二个财政预算的演说。5月,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工人总罢工爆发。 >
   1927年 4月,在下院作关于第三个财政预算的演说。当年财政预算赤字高达3650英镑。《世界危机》第三卷由桑顿?巴特沃斯公司出版。
  
  
   1929年 5月,参加埃平选区选举获胜,当选为保守党议员。但由于工党在大选中获胜组阁,丘吉尔失去财政大臣职务。7—9月,和儿子伦道夫、弟弟杰克及其儿子约翰尼到加拿大、美国等地旅行演讲。《世界危机》第四卷由桑顿?巴特沃斯公司出版。
  
   1930年 10月,《我的早年生活》由桑顿?巴特沃斯公司出版。
   1931年 1月,因印度宪政问题与鲍德温发生分歧而导致决裂,宣布退出保守党“影子内阁”。12月,第二次去美国旅行演讲。13日在纽约遇车祸受重伤。
  
   1932年 11月,《思想与冒险经历》由桑顿?巴特沃斯公司出版。
   1933年 10月,《马尔巴罗传:他的生平和时代》第一卷由哈拉普公司出版。
   1935年 7月,在鲍德温的国民内阁中任帝国防务委员会下属的空防研究委员会委员。
   1936年 3月,德国重新占领莱茵兰地区。12月,英国发生英王爱德华八世逊位危机。开始写作《英语民族史》(中文译名为《英语国家史略》)。
  
  
   1937年 5月,首相兼保守党领袖鲍德温引退。6月,张伯伦由德比勋爵提议,丘吉尔附议,当选为保守党领袖,继任国民政府首相。10月,《当代伟人》由桑顿?巴特沃斯公司出版。
  
  
   1938年 6月,《军备与盟约》一书由哈拉普公司出版(美国版名为《英国仍在沉睡》)。7月,罗斯福总统提议举行政府首脑会议,被张伯伦拒绝了。9月,由英法德意四国首脑举行慕尼黑会议,同意肢解捷克斯洛伐克。10月,激烈抨击慕尼黑协定。
  
   1939年 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Iq1UdD]]g
   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3日,英法向德国宣战。张伯伦邀请丘吉尔出任海军大臣。17日,苏军占领波兰东部。
  
   1940年 4月,德军攻占挪威和丹麦。5月10日,就任联合政府首相。本月15日、27日,荷兰、比利时先后投降德国。5月26日—6月4日,敦刻尔克大撤退。
  
  
   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22日法国总理贝当元帅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7月10日—11月14日,不列颠之战。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订条约,正式形成三国轴心。11月,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连任第三届美国总统。12月,罗斯福发表著名的“炉边谈话”。
  
  
   1941年 3月8日,《租借法案》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8月9日,在大西洋上同美国总统罗斯福会谈。14日签署《大西洋宪章》。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进攻新加坡,发动了太平洋战争。12月22日,乘“约克公爵”号到美国同罗斯福会谈。
  
   1942年 6月7日飞往华盛顿讨论进攻北非的计划。8月12日,飞往莫斯科同斯大林会晤。
  
   1943年 1月14日—24日,参加卡萨布兰卡会议。5月30日,访问北非,与戴高乐会晤。11月22日—26日,参加开罗会议。11月28日—12月1日,参加德黑兰会议。
  
   1944年 6月6日,“霸王行动”开始,盟军在诺曼底登陆。23日苏军进入反攻。
   1945年 2月4—12日,参加雅尔塔会议。3月,劳合?乔治逝世。4月12日,罗斯福总统因脑溢血突然逝世。
   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
  
   5月23日,丘吉尔辞职,解散战时联合政府。组织看守政府。7月,5日举行全国大选,17日—25日参加波茨坦会议,与斯大林、杜鲁门会谈。7月26日,在大选中失败,辞去首相职务。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
  
   1946年 1月8日,被授予功勋章。3月5日,在密苏里州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铁幕”演说。
   1948年 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由卡塞尔公司出版。
   1951年 10月26日,重任保守党内阁首相。
   1952年 10月,英国成为美、苏之后的第三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1953年 3月5日,斯大林逝世。6月2日,在女王伊丽莎白三世的加冕典礼上被授予嘉德勋章,以表彰他对英帝国所作的贡献。23日轻度中风。12月10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e" JY@E(
   1955年 4月5日,辞去首相职务。
   1956年 4月23日,《英语民族史》第一、二卷由卡塞尔公司出版。
   1958年 《英语民族史》由卡塞尔公司出齐四卷。
   1959年 11月,继承“下院之父”的荣誉称号。
   1963年 4月9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授予丘吉尔“美国荣誉公民”称号。
   1964年 11月30日,90岁诞辰。
   1965年 1月24日,因病逝世,终年91岁。
  
















分类:读书 | 评论:17 | 浏览:6156 | 举报 | 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上一篇:66名中央到地方交流任职干部到任 19人主政一方下一篇:庄子的《齐物论》
  • 地球已经无法阻止我们的道德堕落了
  • 撑腰体是支别人家娃娃去跳坑
  • [快讯]路彬彬:坚持与行动成就梦想
  • [评论]“校长推荐制”打补丁难解诚信软肋
  • [快讯]江映蓉性感演绎《女人帮》
  • [快讯]名人堂·厦门,薛蛮子怀激情缓创业
网友评论:我要评论treeinrain2010-12-01 21:25二、圆滑的商人政客——罗斯福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名残疾人总统,唯一四次连任,建立美国福利国家模式,在他的努力下美国不仅扭转了大萧条的被动局面,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带领美国人民取得了胜利,确立了当前美国在世界格局中的领跑地位。


一个父母本不原意他涉足政治的富家子,一个在事业上蒸蒸日上的年轻人是如何在疾病面前坚强起来,最终获得巨大的成绩的?他的成长经历对于他的性格和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年1月30日出生在纽约州赫德逊河河谷海德公园村罗斯福家族的宅第。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荷兰移民的后裔,一个成功的商人,母亲萨拉•德拉诺是詹姆斯•罗斯福的第二任夫人,比詹姆斯•罗斯福小26岁,萨拉•德拉诺的娘家也是一个商人家庭。两人结婚后两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出生,老年得子使詹姆斯•罗斯福对这个小儿子十分溺爱,视之为掌上明珠,萨拉对儿子也十分疼爱,富裕的家庭条件,使罗斯福从小就受到了过分的呵护,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父异母的罗西大哥大他28岁,常给予他父亲般的呵护,年幼的富兰克林眼中的父亲和蔼可亲,宛如一个知心的导师和游伴,对他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简直无所不知。在整个童年时代,罗斯福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要大大多于同周围孩子们玩的时间。对于年幼的富兰克林来说,舒适的住宅和海德公园就是他的整个世界。罗斯福的童年生活是在父母精心的安排和策划下度过的,生活中他受到了严格而又充满慈爱的引导和教育。他每天都要花一定时间来完成父母为他制定的各项训练计划。父亲有意识地要将他培养成一名十足海德公园气派的美国绅士。母亲出于对儿子的溺爱,似乎一心想让儿子永远地和自己一起生活在海德公园这个宁静、安全、没有险恶挑战的世外桃园中。她想尽一切办法不让罗斯福感觉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的忧愁、苦难。他们并不打算培养罗斯福的意志力和独立性格。他是父母美满婚姻的独生子,这个家庭一切都是以他为中心。没有兄弟姐妹同他争宠,同他抢夺玩具或者带他走出父母的安乐窝去过学校生活和上运动场。这样的环境培养了他的优越感以及基于自信的平静性格。但是也在他和外界社会之间构筑了一道透明而坚硬的围墙。正是这种近乎真空的成长环境,使父母、兄长对罗斯福的影响十分巨大,他童年所能接触到的都是这些人,而这些人又恰恰是富有的、成功地人。这使富兰克林对于成功男性从小就产生了一种崇拜思想,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男人就应该拥有权力和社会影响力,正是这种认识使他后来深受他的堂叔,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影响,正是在西奥多的带动下,富兰克林才能够不顾父母反对他从政的意愿,毅然投入到了政治生涯中。


在罗斯福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总是带他到各地旅行,这使他从小就对世界各国了解很多,尤其是对德国的了解甚至超过了他对英国和法国的了解。在父母的亲自策划下,富兰克林7岁时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活。一位来自瑞士的家庭教师承担了幼年罗斯福的教育,她每天教富兰克林6个小时的法语、英语和欧洲史。这位具有一些模糊的社会正义感的家庭教师让富兰克林的思想超出了家庭规定的范围,第一次让他了解到海德公园以外广阔世界的苦难和纷扰。这时的富•兰克林开始阅读大量的书籍,他喜欢读马克•吐温的作品,了解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虽然只是从书本上看到的一些经过艺术加工过的东西,但却对心灵净如白纸一样的富兰克林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后来他曾对人说:“如果有人喜欢我的措辞和演讲风格的话,那么这很大程度上是我长期阅读马克•吐温作品的结果,它们对我的影响比别的作家的作品都要大。”


这种家庭教育的方式一直持续到富兰克林14岁的时候。少年罗斯福才进入了由思迪科特•皮博迪博士创办的著名的格罗顿公学,开始了寄宿学生的生活。皮博迪的教育思想主要是要培养出勇敢的基督性格,不但重视智力发展,而且重视道德和体力方面的发展。他希望格罗顿公学的这些富家子弟将来成为改善社会的栋梁之材。富兰克林则虚心地接受着校长的这些训导,并将其中的很多内容变成自己的信条。皮博迪在少年罗斯福世界观趋于成形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罗斯福在这个学校锻炼出的辩论能力,是他后来叱咤政坛的有力法宝。因为在格罗顿公学经常组织学生就“美国海军应该扩大”,“夏威夷应归并美国”、“菲律宾应该独立”,以及社会改良等议题,分成正反两方面展开辩论。罗斯福对此十分得喜爱,由于自己身体瘦弱,在运动场上他很难获得胜利,所以他渴望通过这种辩论获得胜利的喜跃。由于天赋聪慧,加上他对辩论得热衷,到了6年级的时候,在学术辩论会上,罗斯福已经掌握了一些不再是单纯从学理上和逻辑上进行辩论的窍门,并屡屡出奇制胜。这为他今后参加政治活动,开展竞选演说与政敌对抗,游说国会和一些他需要的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但是也正是从单独生活开始,少年罗斯福遇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考验。

因为长期在家庭教育环境下生活,学习的是标准的英国式发音,所以在罗斯福刚进校时,他的语言中英国口音十分浓重,这使他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而且因为学校里还有一个年龄比他大的、名声不太好的侄子,使他得了个“富兰克叔叔”的绰号。面对这些,他适应力强的特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克服了一般插班生因突然面对全新环境而出现的羞怯、焦虑、失落等不适应现象,和周围的人融合在了一起。他冷静、沉着、聪明,脸上总挂着微笑,尽力帮助别人,主动和同学交流,他富有亲和力的微笑在这个时候帮了很大的忙。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逐渐认识到了获得别人尊敬的重要性和途径。在寄宿学生期间,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时时体现着皮博迪校长的信条:获得受教育的优越机会同时,担负为祖国服务的义务,为不够幸运的同胞们谋取福利。罗斯福对于美国下层社会的了解和关心,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这也是最终导致他建立福利型国家模式的深层次根源所在。


1900年6月,18岁的罗斯福结束了格罗顿公学的学习生活。出于少年时代对海军的向往和对舰船知识的喜爱,他曾经一度想进安那波利斯市的海军学院,将来当一名海军军官。但年迈的父亲坚决反对。他耐心地解释说,作为能够继承财产的孩子,不应该选择海军职业。因为那会远离家乡,并且生活艰苦。而学习法律,则能使一个人将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于是罗斯福就进了哈佛大学。由于他在格罗顿的最后一年中已经学习了进哈佛所必需的16个学分以及大学新生的一些课程,因此,他在1900年9月进哈佛时,实际上是从二年级读起的。哈佛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散漫自在,学生中来自名门世家的富家子弟占了相当比例。由于二年级的课程压力不大,因此罗斯福渐渐的显示出了自己对社会、对政治的关注。他渴望被尊重,渴望获得身边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哈佛一个人的声誉和地位主要由他在社交圈和体育活动中成就来决定。由于罗斯福的身体根本无法令他在体育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所以他只能把努力的方向放在社交圈上,但在哈佛他却受到了青年时代最大的一次打击。哈佛当时名目繁多而等级森严的社交俱乐部林立,那些最高级的令人向往的俱乐部大都是直接通向波士顿乃至全国上流社会的桥梁。其中最精英的受人尊敬的是“波尔柴兰”俱乐部,20多年以前罗斯福的远房堂兄西奥多•罗斯福曾是其会员,但不知什么原因它却将富兰克林•罗斯福拒之门外。这使青年罗斯福产生了自卑心理,甚至成为他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之一。罗斯福只好迂回到其他方面,用长岂不懈的努力所换回的成就来冲淡或者抚平心灵的创伤。他参加了名气稍差的旗帜俱乐部,并担任起所属图书馆的首席管理员。但这种打击也锻炼了罗斯福,使他对名利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同时也从一个富家子开始向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士的转化。在后来他当选了优等生委员会常务主席,证明了他迂回方法的正确,同时也形成了他不向挫折低头的性格,这为他后来身体残疾后还能积极参加总统竞选并获得成功提供和很大的帮助。


同时,家庭的因素也是他回避主要矛盾,善于迂回协调处理各方利益性格的形成原因之一。就在他刚刚进入哈佛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为了照顾他也为了找到心灵的慰藉,搬到了波士顿距离罗斯福住所不远的地方。在萨拉的性格中,权威的思想在逐年增长,她似乎更倾向于置儿子于自己的"监护"之下。聪明的富兰克林为了不伤害母亲的感情,开始迂回和规避。每当母亲提起罗斯福以后的生活道路问题时,他总能巧妙而机智地顾左右而言他。对尖锐矛盾不一味地采取不加理睬、我行我素的态度来进行反抗,而是采取温和但坚决的方法迂回处理使他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受益匪浅。在罗斯福的身上,我们总能深切的感受到在随和与温顺的背后,似乎总有着一股冲破和反抗陈旧框架的力量。


1901年9月6日,总统麦金利遇刺,8天后身亡,西奥多•罗斯福继任为美国第26届总统。随着罗斯福这个姓氏知名度的骤然提高,富兰克林•罗斯福开始巧妙地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自己挣得荣誉和好处。西奥多•罗斯福的成功,无形中促使富兰克林•罗斯福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投向政治活动。一般而言,像他这个年龄的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还没有形成,他们大多处于那种不受驾驭,追求异端邪说,蔑视权威,视政治为游戏的过渡时期。但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却treeinrain2010-12-01 21:29但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却相对地显得沉稳和正统的多。他在学习期间曾经参加了哈佛共和党人俱乐部,并似乎有意识地将大学里的政治活动视为一种向更广阔领域大展宏图的实习场所。西奥多•罗斯福成为了富兰克林政治道路上的启蒙者。但他却又不是一味的迷信自己心中的这个偶像,富兰克林对西奥多叔叔的外交政策采取了区别对待的理性态度,他对其极具侵略意味的“门罗主义的引伸原则”将信将疑,而对西奥多其他方面的外交活动深表赞赏。这说明年轻时期的罗斯福就有着很强的政治敏感性和理性对待政治问题的思维方法。西奥多•罗斯福的成功让富兰克林十分崇拜,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决心走西奥多的道路,打算和西奥多一样从议员干起,到海军部部长、到州长、到副总统,最后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因此,在哈佛他选修了十几门历史课和大量的政治学、经济学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有:欧洲史、英国史、美国史、美国政治、立宪政治、美国立法倾向、国际法、国家法、货币法规以及有关金融、运输和企业方面的古典经济学课程。这些课程似乎非常适宜于培养一位未来的政治家,从这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从小罗斯福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成长起来的,但他在自己的目标确定后,能够自己规划自己的未来,深切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种超前准备,细致筹划的性格为他以后登上总统宝座,管理一个国家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在罗斯福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父亲、家庭教师、皮博迪和朋友们对他的教育和影响使他养成了深沉的性格。内心真实的情感从不外露,因为罗斯福始终认为内心情感的流露会让对手抓住自己的弱点,也会使自己在过分的激动中失去理智。这种深沉、冷静、理智的性格使他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得到了保护。虽然这使他不得不独自承受很多困难和失败的折磨,但这种自幼养成的既不得意忘形也不悲观失望的性格使罗斯福可以把自己天生的缺陷隐藏起来,把明显的弱点掩盖起来,把一些虽然自己隐约有些看法但又拿不准的事情埋在心底。因为他深切的知道自己最明显的一个缺陷是成长得晚,有很多事情是他不知道或者理解不了的。这种性格特点使他留下一些令人不解的东西,这主要表现在他了解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一些事情后,由于自己不能准确说出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因此就不说等自己内心有了确切答案后才公布出来。虽然他尽了最大努力来掩盖这种迟疑心理,但还是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受到了很多的困惑,同时也被人们所猜测,这其中就包括了珍珠港问题。当他在哈佛毕业时,他这种深沉性格发展到了顶点,这种坚韧不拔的隐忍和深沉的性格支撑着他的自信,让他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抱有绝对的平静和自信,也使他在日后面对来自未知领域的险恶挑战时,能够一次次地涉险过关,并显示出惊人的独创性和灵活性。但是,这种含而不露的深沉和灵活性却也很容易被人认为他故意这样,是他狡猾的性格显现。



在罗斯福的一生中,除了西奥多•罗斯福以外还有一个姓罗斯福的人对富兰克林影响很大,她就是后来的美国第一夫人,安娜•埃莉诺•罗斯福。安娜的母亲是出名的美人,但身体柔弱、性格怪戾、为人刻薄。她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管教女儿,将幼小的埃莉诺提前送到冷清的修道院去上学。她稍微一点过错都会招致母亲过分的惩处。这些做法深深地伤害了埃莉诺幼小的心灵,她因此变得自卑、羞怯、敏感,并认定自己是个招人讨厌的丑姑娘。因为家族陈规陋习的限制,和她的一群姨妈的不受管教,加之小舅舅瓦利嗜酒如命,整日里耍着酒疯。使置身其中的安娜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但也正是这种环境锻炼了安娜,使她像钢铁一样的坚强,这种性格使后来安娜在罗斯福政治道路坎坷时候影响并帮助了他,陪伴罗斯福走过了自己人生最苦闷的一个时期。


从哈佛毕业后,罗斯福沉寂了6年,他在华尔街的一个律师事物所充当一名初级书记员。虽然有人说这6年是罗斯福的静止阶段,但其实这个时期才真正是他走出透明围墙,接触社会、学会与人交流的十分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他逐步掌握了同各阶层人士打交道的技巧,并很快成为该社区中年轻活跃的栋梁。他乐观随和,同邻居搞得很熟,口碑很好。这样,罗斯福已不知不觉中按着前人惯用的方式,为日后自己在这个社区竞选某个职位打下了基础,这实际上等于在他实现自己远大目标的征途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罗斯福投身政坛的时候,正是美国工业化和物质文明方面快速发展进展,各种托拉斯和垄断组织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掠夺性滥用,已达到无以复加的疯狂程度;社会财富分配极为不均、贫富等级的日益拉大;种族平视和种族隔离现象依然如故,毫无改善的迹象;无节制的城市化趋势带来的迅速蔓延的与贫民区相伴而生的肮脏、疾病、骚乱、犯罪、恶习等社会问题;处处受制于党魁的肮脏政治使腐败堕落充斥于各级政府,致使全国市、县级和州级行政、立法机关成为无能者收留所,而过时、老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仍被用于应付政府所遇到的种种新问题;工业化时代日趋紧密的社会相互依存性织就了一张硕大无朋而又疏而不漏的实业竞争体制网络,而这个经营体制网络并未发育出它自有的一套社会道德准则,相形之下,从前农业社会里的道德准则已显得单纯幼稚和苍白无力了。面对积恶深重的社会罪恶,1890年前后,一个旨在改革现状的“进步运动”兴起了。面对改革的浪潮,富兰克林•罗斯福更加认同西奥多•罗斯福的政治主张,他总感觉自己的特德叔叔身上有着一种普通政客所不具备的广博学识和道德修养,因为他一直在主张纯洁政治和社会改革。由于西奥多罗斯福的巨大影响和富兰克林对平淡无奇的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的日益厌烦,促使富兰克林决定进入政界,开始他的寻梦之旅。当时罗斯福所在的民主党恰逢共和党大乱过后,一方面,长期执政的共和党暮气已深,内部因思想分歧而出现了明显的派系分裂。海外归来的西奥多•罗斯福发现共和党守旧派正加紧侵蚀着自己任内留下的改革成果,并且认为自己选定的继任者塔夫脱已经沦为一个平庸懒散且缺乏主见的保守主义者。于是他决定另起炉灶,成为共和党内进步一翼的领袖。另一方面,地方性的和州的进步改革运动日益深入民心并最终发展到全国规模,人民对时局和现状的不满情绪在民主党的引导下,逐渐波及并牵涉到执政的共和党身上,而塔夫脱总统的某些重大举措强化了人民的不满情绪。所有的迹象都表明,1910年的选举将是民主党扭转颓势,甚至大打翻身仗的良好时机。而罗斯福正是在这种占居天时地利的形势下以一名民主党人的身份投入政界的。由于他的家世、教养、特殊身份以及教育程度使他产生了一种优越意识。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认为自己“应该在美国社会中成为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热情高涨的开始了他的竞选活动,带着随行人员四处演讲、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最终赢得了议员竞选的胜利。两年半的议员经历对年青的罗斯福而言,确是一次全面而生动的政治教育。他向各种有经验的人学习,并且进步很快。他学会了如何避免对有争议的尖锐问题明确表态,如何避免卷入当地那些足以使他的政治前程毁于一旦的纠纷,如何与本地的党魁们打交道,怎样在赞同一种意见的情况下又不致于过多地树敌,怎样吸引公众和回复那些对他缠扰不休的信件,怎样为达到最终的结果而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作出妥协,等等。更重要的是,他吸取了作为一个民主党政治家必须记取的教训:政治斗争不只是两党之间简单的冲突,它是一种牵涉到多方参与并触及多方利益的复杂斗争。他这时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政治哲学,只是还没有完整地将其公开发表出来。他后来在回忆起这段初涉政界的经历时写道:“现在我介入了政治,已经成了一个政治家。初胜的时刻可能是任何一位职业政治家经历的一次最严重的危机。一直到那时,我的行为还一直停留在书本理论阶段……尽管我以前在理论上研究过这类问题,但由于它们的具体性及人们对它们的运用,我感到它们更有趣。”这说明了罗斯福一直很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吸收他们身上的优点,来改正自己的不足,而且他这一性格特点一直伴随他一生。
treeinrain2010-12-01 21:38
1912年作为对罗斯福在大选期间良好表现的回报,刚刚获得大选胜利的威尔逊政府决定任命他为助理海军部长。由于少年时代对海军的向往和他追随西奥多步伐的设想,在进入海军部前,罗斯福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舰船和海军业务方面的知识的。在他担任海军部助理部长期间,他的顶头上司,比他大20岁的海军部长约瑟夫斯.丹尼尔斯给与他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丹尼斯已经看到了自己这个年轻的助理远大的前程和勃勃野心。但此时的罗斯福却有些过分自大了,他把自己的上司看做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庄稼汉”,不时拿着一些非常没有分寸的报告和备忘录来给他过目,他还在华盛顿上流社会的熟人圈子里滑稽地模仿和嘲笑丹尼尔斯的言行举止。对此,饱经沧桑的丹尼尔斯表现出了一位长者的宽厚与大度。他们一起公事7年,一同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丹尼斯的宽厚容忍,也因为罗斯福的勤奋努力,这一对气质和工作风格迥异的搭挡在经历了一段磨合期后关系日趋密切,罗斯福从丹尼尔斯身上学到了很多的经验,并在这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使他日后当总统时也受益匪浅的行政管理经验。后来当他回忆在海军部工作的经历时,罗斯福说丹尼尔斯对他的体谅和容忍,使他在竭力要飞上天去的时候,巧妙地教会了他在地上走的本领。这种认识使得罗斯福学会了尊重和自己一起共事的人,无论这个人存在什么样的缺点,但总有可取得地方,这种认识为他以后合理的使用各种人才,揉合各方力量,平衡各方关系,使美国政府形成团结的风气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罗斯福在处理具体问题以及应付局势方面具有很强的天赋,他很强调直接了解各种情况,抓工作雷厉风行,对于僵化、繁琐的工作方式十分厌恶。但他在此期间,罗斯福却受到了一次严重的打击,让他看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


1913年底,因为与坦慕尼协会作对、并因此遭到弹劾的纽约州州长苏泽尔被裁决撤职。在随后的混乱局面中,民主党在纽约州陷入分裂,仅坦慕尼协会的联合候选人赢得了纽约市的选举。罗斯福认为时机已到,跃跃欲试,他请求威尔逊委托他来恢复民主党在纽约州摇摇欲坠的地位,途径是去参加民主党州长候选人的预选。威尔逊则先是含糊地暗示他可以支持罗斯福,其后又举棋不定,一再拖延自己的承诺。但受到暗示的罗斯福倍感鼓舞,他让人四处放风声称自己将成为州长候选人,并通过运用手中的任免权来加强反坦慕尼协会的民主党人的力量,他企图利用人们对墨菲集团贪赃枉法的不满浪潮,像西奥多那样迅速从助理海军部长登上州长宝座。然而他忽略了坦慕尼的力量,他们威胁总统威尔逊,使他屈服于自己的意志,提名威尔逊政府驻德国大使詹姆斯.杰拉尔德作为候选人。但这种变化依然没有使罗斯福认清形势,他激动而滔滔不绝地向远在欧洲的对手提出了许多雄辩的问题。他请了3个月假,不拿薪水,全力以赴地展开了竞选。他再次深入到曾经是他的福地的波基普西地区作巡回演说,然而最终一切都无济于事,在10月的预选中,罗斯福以对手比自己得票高出三倍的差距落败。


威尔逊等在罗斯福竞选失败后,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这个年轻人,指责罗斯福头脑发热、不识大体。然而,失败却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教育过程,这轮较量使罗斯福和坦慕尼协会得以互相认清了对方:罗斯福真正领教了对手所拥有的潜在的影响力,并认识到如果想获得全国性竞选的胜利,就必须得到坦慕尼协会的支持;而坦慕尼的头子们也掂量了罗斯福的能量,感到这个激进的家伙并不十分可怕,如果形势需要的话,把赌注押在他身上也不致于有太坏的结果。这件事情的发生既有罗斯福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和急于仿效西奥多的冲动作怪,也有政治斗争残酷因素的影响。但如果从一个更为长远的角度看,这次失败对于罗斯福走向政治上的成熟大有裨益。它既使罗斯福与坦慕尼协会逐步走向和解,也使血平方刚、冲劲十足的激进的罗斯福开始成长为一个精气内敛、老练沉稳的政治家。在其后的1920年竞选中,作为副总统的提名人,他全力投入选战,虽然没有赢得胜利,但在内心他平静了很多,能够以达观的态度对待这一切,他在一封信中说:“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位前副总统,已被解除职务了。”他并非一无所获,他获得全国性的知名度,结交了许多重要人物、了解了民众的情绪和要求、尤其是获得了弥足珍贵的教训——政治是实现可能实现的事物之艺术。而任何试图绕开或抵制政治现实的努力都是难以奏效的。由此我们也看出一个政治家的成长是十分坎坷波折的,但这种坎坷波折对于锤炼一个人的意志,使他坚强起来多么重要,正是在这种坎坷波折和不断的失败中,罗斯福才成熟了起来,才形成了自己百折不挠的坚韧性格。


在罗斯福的性格中还有一个作为政治家所独有的特点,就是谨慎和保守的作风。在此竞选州长失败以后的8年中,他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商业冒险活动,但绝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他参与其中的各类公司都具有很强的投机性,在1929年到来的大萧条中,除一家之外全倒闭了。但罗斯福却并未因为接二连三的失败而遭到巨大损失,因为他很少在一笔买卖上大量投资。这种谨慎的作风在后来的二次大战中使他为美国赢得了更大的利益,使美国在付出极小代价的同时获得了最大胜利。treeinrain2010-12-01 21:40
然而也就在这8年里,罗斯福遇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灾难和考验。



1921年8月初,罗斯福全家乘他的豪华游艇去坎波贝洛度假,罗斯福在航程中驾驶着游艇,连日的劳累让他的抵抗力迅速下降。8月10日晨,罗斯福又参加了一次扑灭火灾的工作,随后他到一个湖里去游泳,但他忽略了当地寒冷的天气和湖水的寒冷。回到家后他就感到很不舒服,。第2天病情恶化,他感到背部和双腿剧疼,且高烧不止。埃莉诺请来的贝内特大夫诊断是重感冒,并让他卧床休息。第3天,罗斯福的腿已不能动弹,甚至连笔也拿不起来。路易斯.豪赶来了,他和埃莉诺请来了正在附近度假的费城名医W.W.基恩博士;这位老大夫诊断为下肢血栓形成或是脊髓受伤,并提出了强力按摩的处置意见。8月25日,世界一流的专家罗伯特.S.洛维特终于做出了正确的诊断:脊髓灰质炎。在其后的治疗中,罗斯福显示了一个伟人的顽强毅力,安娜也时刻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予了他“最坚定的、最微妙的和最温柔的照顾”。当时罗斯福对自己的病情还存在很大的幻想,为了不让民众知道他的病情,他让自己的助手路易斯.豪代表自己同外界保持着社会的和政治性的联系,并立即采取措施赶回纽约,记者和看热闹的人们都亲眼看到罗斯福斜躺在临窗的卧铺上,面带微笑地叼着一根带烟嘴的香烟。豪对新闻界说,这次患病只是使罗斯福膝盖以下的小腿暂时失去了活动能力,但绝对不会留下永久性的后遗症。其实顾做轻松的罗斯福正在尽最大可能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不让任何人看出他到底病情有多重。但现实是残酷的,经过医生的诊断,大家一致认为罗斯福再也不能站起来了,他终生需要在轮椅上度过。尽管经过长达7年的治疗,他可以依靠支架站立起来了,但却无法迈过任何一个超过3英寸高的台阶。


由于埃莉诺和医生们的精心照料,更由于罗斯福自身蕴藏的巨大勇气和坚定的自信,因此,在经历了最初的沮丧和失望之后,罗斯福开始变得愉快起来。坚韧的性格和轻易向困难低头的性格,使罗斯福相信,工作和事业才是医治病痛的良方。在这个时候豪和安娜帮助了罗斯福,他们抵抗住了罗斯福的母亲萨拉让罗斯福回到自己身边度过余生的安排,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帮助罗斯福。安娜克服了羞怯,走出了家庭圈子,学会了速记、打字、开车和演说,并加入了纽约州民主党委员会的妇女工作部,在那里结识了许多重要人物和新朋友,并当上了财务委员会主席。她还参加了妇女工会联盟,不久她就在支持民主党的妇女选民中赢得了好感。她忠实地向他反映民情,几乎成了罗斯福的助手、耳目。豪则帮助罗斯福制定各种计划,安排他和不同阶层的人见面,通过媒体不间断的发表罗斯福的见解,使人们相信罗斯福并没有因为疾病退出政坛。罗斯福更是付出了比过去更加多的努力,他隐忍着肉体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接受一个又一个的治疗措施,学会了操纵轮椅,掌握了一些移动身子的新方法,经常连续几小时锻炼身体。使自己逐步的强壮了起来,可以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独立做一些事情了。



罗斯福对脊髓灰质炎进行的战斗具备了现代英雄传奇的一切戏剧性情节。伯恩斯曾经说:“罗斯福那残废的双腿实际上已成为他的一种政治财产了。它们为他赢得了同情,否则,他就可能得不到这种同情。在以后的岁月里,千百万美国人为罗斯福在公众场合露面而深受震动——为他那紧张、痛苦而笨拙地移向舞台中心的样子,为他周围的助手和政客们的忙乱,尤其是为罗斯福容光焕发的微笑和刚劲有力的手势所深深震动。”


此外,生理疾病确实使罗斯福的性格发生了一些心理学意义上的变化。譬如待人接物方面的傲慢和居高临下的情况明显改变了,他且显得更加具有人情味;对事物的专注程度也提高了,而不像以前那样漫无边际地没有一个着重点。但他在人生信条、生活态度、政治倾向、社会理念、乃至自信心和耐心、喜欢试验等方面却和以前差别不大,没有出现什么质的变化。这场疾病只是证明了他坚强的性格,并对使他赢得了社会的支持,让他可以有借口不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得事情。treeinrain2010-12-01 21:41
从这场灾难中挺过来后,罗斯福开始走上了自己的政治奋斗道路。但是此前他的经历给他在性格上造成的影响已经形成,那就是专注、圆滑、协调能力强、顽强坚韧、具有爱心。


在他当选总统后,他的这些性格为他的很多决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面对新政推广中,美国最有价值公民、罗斯福以前最有力的支持者、美国最大广播网的拥有者,来自加拿大的查尔斯.E.库格林神父的反对甚至是咒骂,他坚强的斗争,坚决实施新政使美国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建立起了福利国家。

他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游说国会、平衡各方利益,在孤立主义盛行的美国,采取迂回的办法,使国会通过了《中立法修正案》和《租借法案》。

他知人善用,充分发挥了军队各军种的力量,忍受着莽撞的巴顿、桀骜不逊的麦克阿瑟的一次又一次失误,尽力地平衡着国内海陆空三军的利益,使部队能够团结起来目标一致的参加到战斗中去。


他努力维护美国利益,在外交方面联合英、法、苏,建立同盟国,提出“四警察体系”,为日后联合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于丘吉尔与斯大林的矛盾,他以大局为重,平衡妥协,保证了同盟国之间关系的稳定。


他热爱和平,仁爱宽厚,在新政推行中重视社会下层,建立福利型社会。在雅尔塔会议上,他说“我们这些领导人在这里的目的,就是要给这个地球上的每个男人、妇女和儿童以安全和幸福的可能。”





罗斯福年表

1882.1.30. 出生於紐約州海德公園村
1882年3月 受洗禮,被命名為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1890年 開始集郵,成了他終生的愛好
1896年9月 進入格羅頓公學,從三年級開始讀起
1897年 夏 父新送他一艘長約21英尺的小帆船
1898年 夏 美西戰爭爆發,欲同學逃往波士頓參軍,未遂
1900年6月 從格羅頓公學畢業
1900年9月 入哈佛大學。參加多種社團活動
1900.12.7. 父親去世,給他留下大約12萬美元遺產
1901.9.14. 遠房堂兄 西奧多‧羅斯福成為國第26任總統
1904年6月 從哈佛大學畢業,獲文學士學位
1905.3.17. 與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之侄女 安娜‧埃利諾‧羅斯福結婚
1907年 通過紐約律師協會的考試,進入華爾街一家著名的法律事務所,從初級書記員做起
1910年 春 被提名為紐約州參議員
1910年11月 在競選中獲勝
1911年1月 前往紐約州府奧爾巴尼就任參議員
1913年3月 被威爾遜總統任命為海軍助理部長
1921年8月 在芬迪灣坎波洛突患小兒麻痺症,雙腿發癱
1924年 秋 去佐治亞溫泉治病,療效顯著
1928年10月 宣布接受紐約州州長候選人提名
1928.11.6. 以微弱多數贏得州長職位
1929.1.1. 正式就任紐約州長
1929.10.24. 經濟大危機的開端
1932.1.23. 宣布參加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競爭
1932.11.8. 在大選中擊敗胡佛
1933.3.4. 宣誓就任美國第32任總統
1933.3.9.
─6.16. “ 百日新政 ”
1935.1.4. 提出加強社會改革的第二次新政
1937.1.20. 第二次就任美國總統
1939.4.15. 向希特拉和墨索里尼發出公開信,要求他們保証不對31個國家發動侵略
1940.6.15. 下令研究原子彈
1940.11.5. 第三次當選總統
1941.12.7. 日軍偷襲珍珠港。次日,美對日宣戰
1942.4.18. 美國飛機首次轟炸東京
1942.6.4─5. 日軍慘敗於中途島,此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
1942.8.12. 美國制定出“ 曼哈頓計劃 ”
1943.11.22.
─12.7. 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召開
1944.11.7. 第四次當選為美國總統
1945.4.12. 因腦溢血病逝于佐治亞溫泉
treeinrain2010-12-01 21:41三、专断的统治者——斯大林




二战时期,苏联经受了纳粹德国的残酷侵略,也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抵抗,作为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着无畏的抗击。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斯大林是一个迷一样的人物,他刚硬、坚强甚至残忍,他有能力、有魄力但身后却倍受非议,他的性格是什么?在他的成长里程中他经历过什么?这些经历对他有什么影响?本文希望能够在总结一些历史记载的同时,分析出一个新的思路。

说实话,写斯大林很难,有关他的材料各走极端,评价分差很大,我们尽量用公平、客观的视角来看待他,不过因为受各种因素影响可能写的有所偏失。


斯大林出生在出生于南高加索梯弗里斯(1936年改名第比利斯)州哥里城的鞋匠家庭。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支持布尔什维克。俄国1905年革命时期为高加索地区革命领导人。1905年12月出席布尔什维克党第一次代表会议,第一次见到了对他人生影响巨大的列宁。1912年1月在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12年春,负责创办《真理报》,9月任《真理报》主编。1912年底至1913年初撰写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纲领,得到列宁很高评价。1917年5月 ,当选为中央委员,又被选为政治局委员,负责指导彼得格勒党委会的工作。6月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局委员。1917年10月16日列宁主持召开的党中央扩大会议上,选出领导武装起义的党的军事革命总部。斯大林作为总部成员积极参与组织和领导11月6、7日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11 月8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等职。1918~1920年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期间,参与领导组织察里津、彼得格勒保卫战,以及粉碎A.I.邓尼金军队的斗争。1922年4月,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依照列宁建议,当选为总书记。

斯大林的一生可以说是不断斗争的一生,在年轻时代饱受迫害。1902年4月~1913年3月间,他先后7次被捕,6次流放。1913年7月~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一生都在不断地和党内外各派别、国内外反对势力进行着残酷的斗争,即便是在党内为了争夺权利他也在残酷的进行着战斗。在斯大林看来,除了列宁没有人能够领导苏联,其他那些和他一起追随列宁的人都是卤莽的无产者和别有用心的政治投机者。那么他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这要从他的童年说起。


斯大林的童年十分的苦难,他的父亲维萨里昂是一个鞋匠,祖祖辈辈都是农奴,因为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因此维萨里昂即希望获得解放,又畏惧权势缺乏斗争精神。对维萨里昂来说,农奴的解放意味着他可以凭自己做鞋的手艺养家糊口。斯大林的母亲叶卡捷琳娜.格奥尔吉耶夫娜.格拉泽也是一个农奴,比维萨里昂小5岁,夫妻俩都没有文化,目不识丁。由于他们的家就安在哥里大教堂附近一所的一所小屋里,所以夫妻俩都笃信宗教,特别是斯大林的母亲更是对教堂里的传教士十分的崇敬,认为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按照当时的规定,传教士不仅可以结婚,掌管某个教区,还可以可以步步高升,在替上帝效力的同时,享受到别人都十分想往的安逸生活。1879年12月21日斯大林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由于在斯大林之前叶卡捷琳娜所生的三个孩子都夭折了,所以叶卡捷琳娜对斯大林十分的疼爱,她把一腔爱和心血完全倾注在约瑟夫身上,盼儿子早日长大成人,最好能当一名传教士,来赢得人们的尊敬。由于斯大林的父亲经常酗酒,因此在斯大林的童年生活中,母亲叶卡捷琳娜占有支配地位。因为期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叶卡捷琳娜日以继夜拼命干活,除了养活家人以为,她坚持让斯大林去上学,争取能进入教会,从而免受饥寒。本来她的这个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因为俄国对农奴的解放,使得神学院为农民的孩子敞开了大门。treeinrain2010-12-01 21:42
1888年秋,斯大林进哥里镇教会小学读书。母亲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当清洁工。当时,斯大林只能说格鲁吉亚语,她督促儿子学习俄语,这是传教士所必须学会的语言。

由于母亲的坚持,斯大林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和其他农奴出身的孩子不同的命运道路,由于掌握了俄语,并受到了系统的教育,因此斯大林的思想和眼界比周围的人要开阔,同时他可以走的更远,去见识更广阔的空间。也正是因为母亲坚持送他上学,使他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赢得了周围人们的重视,这种欣赏对于一个渴望得到承认的农奴家庭孩子来说什么重要,斯大林其后的自信和反叛等性格都由此而产生。


但是与母亲不同,斯大林的父亲并不同意斯大林继续上学,他和其他农奴家庭的大人们的想法一样,希望斯大林能够学到一门手艺,将来靠手艺养活自己。恰巧,斯大林在8岁时候得了天花,病情严重,只能在家休息。到1889年,维萨里昂不顾妻子和邻居百般劝阻,硬把儿子带到第比利斯的阿杰 尔哈诺夫的工厂让他学习做鞋的手艺。直到1890年,维萨里昂在一次酗酒打架中被人用刀子捅死后,斯大林才又按着母亲的意志回到了学校。但是父亲的惨死,给斯大林幼小的心灵打下了一个痛苦的烙印,使他幼小的心理对力量产生了懵懂的追求。一方面是对重回学校的欣喜,一方面是失去父亲的悲伤,加上出去在工厂学徒时期的痛苦经历,这些都对斯大林的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既痛恨这个社会,又感觉无能为力,即想承担起失去父亲后家庭的重担,又希望能够继续在学习学习知识,这种矛盾在斯大林的少年甚至是青年时期一直伴随着他。

因为幼年丧父,斯大林对他的母亲十分依赖,他热爱自己的母亲,称赞她"精明能干",他也钦佩母亲的善良、正直。他按照母亲的嘱咐,更加刻苦用功。他争强好胜,加上天禀聪颖,记忆力非凡,因此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894年6月,他怀揣一张考试优等证书,离开了学校。当时他才14岁。校方保送他到第比利斯神学院学习。这次保送使斯大林对自己充满了自信,看到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这对他以后对于党内一些没有文化的革命者产生蔑视,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列宁的接班人有着潜意识的影响。

对于年仅14岁的斯大林来说,从哥里搬到这个喧闹的城市,开始很不习惯。过去,他一直住在家里,在母亲的体贴关怀下生活,现在他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完全需要他自己来照顾自己,第一次独立生活让斯大林感到孤独无助,但同时坚定了自己改变命运的想法。第比利斯神学院(后改为正教中学)在信奉东正教的格鲁吉亚人的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被看成是他们的最高学府,与俄罗斯帝国其他地区的神学院一样,受19世纪下半叶,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影响,神学院里的革命运动也在发展。当时俄国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思想也迅速传播起来。由列宁组织和领导的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大大推进了全国各地社会民主运动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流放到南高加索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就在此地开展革命工作。而斯大林所在的第比利斯神学院则是这些马克思主义者在青年中间培植各种解放运动思想的重点,这就使斯大林在思想还在成长的阶段就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受到这种思想的灌输和影响。


在斯大林入学时,第比利斯神学院已经变成一个反对俄国当局的中心。由于神学院院长格尔莫格尼斯、学监阿巴希泽一心想得到俄国当局的提拔,害怕学生的造反影响他们的前程,所以他们对学生管制的管理十分严格甚至残酷,为了掌握学生的情况,他们采取一切手段紧紧盯着学生,四处探听学生的活动情况,经常检查宿舍,他们这些做法简直就把一个神学院变成了一座大监狱。白天,学生们要上课和祈祷,只有得到特殊允许才可以在课后外出两个小时,但必须在下午5点校门关闭以前返校。因为一个小小的过就可能会受到在地下室的一间小黑屋子里关禁闭的处分。修道士的迫害,低劣的饭食,以及缺少新鲜空气和运动,使不少学生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神学院里所厉行的阴险毒辣的校规,引起了斯大林的激烈反抗,也加剧了斯大林强烈的愤恨,加之马克思主义者对他的影响,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反抗革命道路的决心。

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这个时期斯大林读了大量的书籍,这些知识的储备为他以后从事理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读的作品不仅有格鲁 吉亚诗歌,也有俄罗斯和西方的经典著作。果戈里、谢德林、契诃夫和托尔斯泰都是他喜欢的俄罗斯作家。他阅读巴尔扎克、雨果、萨克雷作品的译本,也看历史、经济和生物学方面的书籍。在他阅读的书籍中,对他思想影 响较大的有达尔文的《人类的起源》,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巴克尔的《英格兰文明史》,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勒图努的《民族文学发展史》和门捷列夫的《化学》等。从这些书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时候的斯大林已经开始关注自然科学,开始思考宗教的根源和政治对于宗教的利用本质,这对一个年轻的神学院学生来说是十分大胆甚至是过分的,因为他在否认上帝的存在,在从一个上帝的仆人向一个无神论者转变,而且这种转变是那么的彻底,那么的迅速。当一位同学提到上帝时,斯大林就打断他的话说:“你知道,他们在欺骗我们。根本没有什么上帝,我借一本书给你读一读,它会告诉你,这个世界和一切生物与你想象的有很大不同,关于上帝的话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对启迪思想的政治书籍感兴趣外,斯大林还对民间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格鲁吉亚 历史上充满了传奇故事,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约瑟夫被格鲁吉亚传奇英雄们迷住了。他读了肖泰.鲁斯塔维里的名著《豹皮武士》,但是给他印象最深的则是卡兹别吉写的绿林好汉柯巴的故事。他用"柯巴"作自己的绰号;后来这个绰号干脆成了他经常使用的名字,直到1910年前后,他开始自称柯巴.斯大林,最后才改为约瑟夫.斯大林。从这个细节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个时候的斯大林已经产生了英雄主义的思想,和所有的男孩子一样,他渴望成为英雄,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推翻这个混乱的国家。这个时期的斯大林既有浪漫主义的思想,幻想着靠个人力量,靠英雄主义改变自己和周围受压迫人民的生活,又感到无助,不知道自己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英雄主义,也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treeinrain2010-12-01 21:43
这个时期,萨沙.楚鲁吉泽和拉多.凯茨霍维利两个人对斯大林帮助很大,使他很快的转变成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萨沙.楚鲁吉泽和拉多.凯茨霍维利是19世纪末叶俄国涌现出来的一批出 类拔萃的革命青年。他们勇敢,富于理想,事业心强,极端仇视旧社会,强烈主张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在英雄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这两个人对社会极端仇视的干扰下,斯大林反抗的情绪越来越大,甚至成为了他以后性格中的最主要情绪。在解释自己为什么投身革命时,斯大林说:是我求学的那个神学院的反动校规,和贫富不均、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使我成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正革命学说的拥护者。由于年龄相近,而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又有强烈的模仿能力,加上处于人的第二反叛期,因此斯大林这个时候主要以各种反抗行为为主,而反抗获得的一些即得利益使他深刻的感受到,反抗就能改变现状,反抗可以带来幸福。在这种不断反抗,不断获得对方让步的驱动下,斯大林形成了自己后来性格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反抗,不断的反抗。

1896年,斯大林成了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的领导骨干。在斯大林这个小组里,大家根据斯大林的倡议,认真研究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和列宁为反对民粹派、"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主义"而写的一些著作。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在分析造成当时社会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后,大肆抨击专制制度及其对劳动者的各种压迫和残酷剥削。斯大林当时对列宁关于俄国局势的分析十分欣赏,并渴望见到列宁。1898年8月,在当地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介绍下,斯大林参加了"麦撒墨达西社",这是格鲁吉亚的第一个社会民主党的组织。从1893年至1898年,这个小组在格鲁吉亚和南高加索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事业上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麦撒墨达西社"的性质在政治上并不是统一的,多数社员是站在"合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使马克思主义适应资产阶级 的要求,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并倾向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


斯大林加入麦撒墨达西革命组织之后,更加意气风发,除了领导神学院马克思主义小组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外,还在工人群众中进行革命活动,参加秘密工人会议,写传单,组织罢工。这是斯大林受到的第一次革命实际工作的锻炼。使他终于可以把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人运动的实际结合起来,这种经历对于他以后开展工人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由于斯大林经常在工人和学生中进行革命活动,1899年5月29日,学院委员会把他开除了。

这对斯大林来说无疑是个打击,他无法完成母亲的心愿,也不能回到家乡受到邻居们的祝贺和夸奖了,但斯大林似乎并没有感到失落,因为他从此更加自由了,他可以专心地投入到以革命事业当中去,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革命者。斯大林在离开神学院的时候,他的造反精神有所发展,他设置感觉自己可以向沙皇政权挑战并摧毁这个政权了,这除了通过组织工人运动使他看到了工人阶级强大的力量外,也反映出了他对于反抗一个政权的困难考虑不足,缺乏斗争经验,对斗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的缺点。这时他的人生方向已经基本确定了,他要把自己反抗的精神不限制的发展下去。但是,他一时还找不到他所需要的那种指导和答案。当时在俄国,在南高加索,"经济主义"和所谓"合法马克思主义"甚嚣尘上。在所有正统的 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这就是"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

1900年12月列宁筹办的秘密报纸《火星报》在莱比锡出版了。报纸一经偷运入境,立即就成为了俄国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喉舌,当时在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当中影响很大。因为对列宁的崇拜,所以斯大林对《火星报》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经过对列宁的政治主张的研究和比较,他完全赞同列宁的看法,并认为列宁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创始人,无产阶级的领袖和导师。斯大林认为列宁不是一个普通的领
导者,而是一个伟大的领袖,只有他一人才了解苏共(布)的内部实质和迫切需要。列宁比其他的党的领导人明显要高出很多,没有列宁苏共(布)将不知道向什么方向发展。这个时候的斯大林对列宁的崇拜达到了顶点。

1900年4月23日 ,在第比利斯郊外12俄里的盐湖附近,举行了革命的"五一"示威,斯大林在会上发表了演说。南高加索革命运动的发展,使沙皇政府惊恐万状,他们大施高压手段,决定逮捕工人阶级领袖,斯大林随之转入秘密活动。从那时起,直到1917年2月革命时止,斯大林始终是在秘密条件下过着职业革命家的紧张生活。17年的紧张逃亡生活,长期的地下秘密斗争,残酷的迫害和白色恐怖让斯大林产生了对任何人都不相信的性格特点,为了自己的安全,他必须把自己置于了严密的保护当中。而这种性格特点由于长期伴随着青年斯大林,因此也成为了他性格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他采取了很多自我保护措施,但是由于 斯大林对敌斗争越来越强硬,使他更加受到俄国政府的重视,斯大林的名字成了当时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沙皇帝国一直想把他除掉。1902年4月5日在巴土姆委员会会议上,斯大林终于被秘密警察逮捕,并于次日被囚禁于巴土姆监狱。1903年秋,斯大林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期限3年。


在流放期间,斯大林收到了列宁写给他的一封信,对他的工作给予肯定的同时,对于今后的斗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这封信开始斯大林的生活和革命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他即感到鼓舞,又不再感觉无助,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把列宁当做了自己的导师和战友,忠实的站在了列宁的一边。1904年1月5日,斯大林从流放地逃回高加索。这时正是俄国大革命风暴越来越猛烈的时候,由于日俄战争和列宁为了建立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需要,在这个时期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的斗争十分尖锐,布尔什维克人为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思想和各种分裂和破坏活动是错误的。在这场斗争中,斯大林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宣传列宁的思想,这些工作受到了列宁的充分肯定和称赞。斯大林坚决维护列宁关于武装起义是推翻专制制度和成立共和国的手段这种思想。他在《告公民书》中写道:"全民武装起义,这就是近来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全盘事件在历史上必然走向的那种必然结局。全民武装起义这就是现时摆在俄国无产阶级面前急待解决的伟大任务!" 为了揭露沙皇颁布的给予人民"自由宣言"的阴谋,斯大林对高喊解除工人阶级武装口号的孟什维克的叛卖策略时说道:"为着真正获得胜利,我们需要什么呢?为着这件事,就需要三件东西:第一是武装,第二是武装,第三还是武装。此时的斯大林已经是一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他已经看出了与和平夺取政权是不可能的,在流放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的布尔什维克和社会底层人士,认识到了斗争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认识到了必须通过枪杆子夺取政权的道理,而这使他后来十分重视对军队的控制,他深刻的理解到如果军队背叛政权就意味着失去政权,他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有更大的对部队的指挥权,在他看来控制军队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军官。这种认识也是后来他在部队中为了防止将领军权过重而采取种种措施的根源所在,并直接导致了二战前他对于军队的大清洗。


长期艰苦的斗争,使斯大林锻炼出了果断、硬朗的作风,在很多时候他不得不做出艰难得选择,而这种考验使他逐渐养成了专断得性格。尤其是对于在革命队伍内部出现的各种斗争,令斯大林更加的专断。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复杂,各种革命派别林立,随着斗争的激烈,一些过去的斗争伙伴也逐渐成了他的对手。1917年6月18日,列宁和斯大林组织了一次示威活动,但当时的俄国临时政府在经过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把持的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同意之后,调来军队对示威活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在这之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与白卫军便共同对布尔什维克党施加压力,进行各种迫害。革命的和平时期此时宣告终结,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秘密状态并开始准备武装起义,以便用武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苏维埃政权。"七月事件"之后,资产阶级开始疯狂地迫害列宁。他们采取一切办法,对列宁施加报复,妄图使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失去领导。反对派通过诽谤污蔑,要求列宁到反革命的临时政府法庭去受审,而斯大林当时在全力以赴地拯救列宁的生命,由于斯大林具有长期秘密斗争的经验,斯大林建议列宁转入秘密状态,由斯大林具体负责列宁的安全。这个时期的斯大林担负了拯救革命的重任,他必须谨慎、细致,甚至要对一切持怀疑态度,他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同志。就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党内的加米涅夫、李可夫等人,却极力主张列宁应当到反革命法庭去受审,这使斯大林清楚的看到了自己队伍中的复杂性,他更加认识到了革命队伍成员中存在的各种不坚定性,开始用不相信的眼光看待那些曾经和自己一起参加斗争的同志,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实施铁腕统治,实现中央集权的想法。
treeinrain2010-12-01 21:44
1917年7月26日到8月3日,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第六次党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做了政治报告。代表大会对斯大林的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和布哈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反对武装夺取政权的意见。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坚持只有"当西欧无产阶级发生革命时 ,才有可能把俄国引上社会主义道路"。而布哈林则认为,农民怀有"护国主义情绪",他 们已同资产阶级结成联盟,决不会跟着工人阶级走。代表大会否决了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和布哈林两人所提出的修正案,而批准了斯大林所提出的决议草案。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其所有一切决议中,特别着重强调了列宁认定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联盟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保证的原理。这次大会让斯大林能够站在一个高级领导者的角度来看待党内斗争,掌握了利用广大群众对党内领导人进行批判的方法,这也成为了他后来经常使用的手段。直到这个时候,斯大林已经逐步成长为了一个具有革命斗争经验,对革命形势了解比较透彻,对革命的复杂性认识较深的一个布尔什维克党内的领导者,逐步脱离了原来处于改变生活状态、出于自我反抗意识而进行革命的原始状态,开始了他有意识的反抗斗争。

1917在10月列宁和斯大林制定的武装起义计划得到了苏共代表的支持。“十月革命”开始了。经过激烈的斗争,列宁和斯大林取得了胜利。但是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俄国无产阶级不仅面临国内阶级敌人的负隅顽抗 ,而且还有帝国主义列强的严重干涉。不论新诞生的苏维埃政府怎样三番五次地提出建议, 英、法总是断然拒绝举行任何和谈。在紧接着十月革命后的几个月里,苏维埃政权一直在与沙皇将军和官吏 、地主、富农和资本家们,进行着残酷的较量。在俄国大地上,一场暴力、仇恨和杀戮的风暴席卷全国。这是历史上最残酷的内战之一,它在俄罗斯广阔的平原上展开,成千上万的人卷了进去,其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残酷的国内斗争使斯大林认识到只有通过更加坚强甚至残酷的方法,才能保护刚刚诞生的红色政权,对任何反对势力的懦弱都有可能葬送革命的成果。从这个时期,斯大林按照自己的这个想法进行了艰苦、残酷的斗争,随着斗争的不断胜利,这种个性成为了斯大林性格的主流。他把任何懦弱的行为甚至语言都当做胆小、害怕的表现,他不允许任何的退缩,他要求所有的人都应该和他一样,无论牺牲多大都要保卫红色政权。

  1918年夏天,在丘吉尔的煽动下,英、法、日、美等国,开进俄国领土,要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德国虽然没有参加英、法、日、美联盟所进行的武装干涉,但它却用各种办法来孤立、削弱并消灭这个新生的苏维埃国家。由于外国的武力干涉,战局进一步严峻了。布尔什维克政权失去了乌克兰,失去了南高加索,失去了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等广袤的土地。在第比利斯和巴库外国军队肆意横行。在外国势力的资助下克拉斯诺夫在顿河区进行叛乱反对苏维埃政权。这一切使原本就痛恨资本主义的斯大林对外国列强更加的仇恨,这种仇恨根治于他的内心,成为了他后期推行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大联盟,在与英美的利益争夺上寸土不让的最主要性格因素。


在与国外联盟的斗争中,斯大林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组织才能和管理能力,同时也逐步展示出了他铁腕的一面。在察里津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证人民生活,把当时严重的投机现象控制住,他把那些腐化堕落和办事不力的官员撤了职,解散了一些敌对的"革命委员会",任命了一些政治委员去整 顿劳工和运输组织,并在短期内征集了一大批粮食,以确保对莫斯科的粮食供应。他果断的处置能力,专断强硬的治理手段在这时已经显现了出来。斯大林在最紧要的粮食战线上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他树立了巩固的革命秩序,无情地摧毁了富农的怠工和投机,调整了与农民的商品交换,保证了铁路和水路的运输。他在给列宁的信中将自己必须使用残酷手段向敌对方进行反击的想法表现无疑,他说:必须无情地镇压已经成为反革命手中工具的可鄙的歇斯底里的冒险分子,无情地镇压反革命的'社会革命党人'。斗争的残酷性,使本来就崇尚权利和硬朗管理的斯大林更加的强硬、无情。

此间,斯大林的坚韧性格和军事指挥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察里津被白卫军包围期间,面对敌人残酷的杀戮和抢掠,斯大林彻夜不眠,领导保卫察里津,参加浴血战斗,终于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斯大林以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不可摧的精力和意志,粉碎了敌人多次夺取察里津的一切企图 。1918年11月间,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原本十分被动的战局发生了变化,在许多地段,敌人被迫撤退。在保卫察里津保卫战中,斯大林和他的战友们研究和制定了很多新的、更高级的战略与战术。他们巧妙地采用了步兵、骑兵与炮兵、铁甲列车和伏尔加河军舰的协同作战,证明了进攻是防御战最好的形式。而这次亲身参加的艰苦的保卫战,为斯大林后来在二次大战中实施防御提供了实战经验,也正是他认为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这种想法,使苏军后来在形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持续不断的对德军实施不间断的反冲锋、反突击,延迟、消耗德军力量,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由于斯大林在察里津保卫战中的突出表现,这座城市更名为斯大 林格勒!

随后在1919年英、法、美等国对苏联实施的“联合征讨”中,斯大林在彼得格勒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并积累了更多的战斗经验。在这场战斗中,斯大林看到了严格的纪律和灵活的战略战术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指挥才能有了更大的信心。

随着武装斗争的不断取得胜利,新生的苏联政权逐渐的坚强了起来。在战场上吃了败仗的对手,已经不能组织军队大范围的与苏共进行正面的作战了,他们只能通过组织匪帮和富农暴动来动摇苏维埃政权,妄图最终达到颠覆苏维埃政权的目的。由于敌人进入了地下开始秘密斗争,因此斗争的复杂性加剧了,一些武装匪徒被派进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土来进行各种恐怖活动。一些特务甚至钻到红军内部进行煽动、破坏。比较典型的是在喀 琅施塔得发生的叛乱。在这次叛乱中,叛乱者占据了这个重要的要塞,连同几艘军舰和大批枪炮弹药也被他们夺去。喀琅施塔得事件的教训使斯大林进一步认识到,必 须让农民有一种愿意改进耕作的推动力,并且在改进农业的基础上,大规模的工业必须恢复起来,必须把机器和货物供给农村,以加强无产阶级同农民的经济联系,必须加强革命队伍中的纪律性,必须在部队中建立情报和反间组织。这使得斯大林第一次开始考虑军队建设和经济问题,开始考虑如何进一步巩固政权的问题。列宁在这个时候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很多切合实际的经济计划,但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却遇到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党内反对派的严重挑战。在1920年11月 举行的全俄职工代表会上,托洛茨基公然提出要把战时共产主义的"螺丝钉扭得更紧一些"。与此同时,还提出了立刻把"工会国家化"的要求。他反对向工人群众采用说服方法。他 主张把军事方法搬到职工会里来。托洛茨基反对在工会里扩大民主,反对工会机关实行选举制,而主张采取赤裸裸的强制命令的手段。凡是由托洛茨基分子领导工会的地方,他们总是用自己的政策在工会引起冲突、分裂和瓦解,挑拨非党工人群众反对党。其实这次争论的范围要比工会问题范围广泛得多。它涉及共产党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农民,怎样对待工人,以及在新的环境下怎样对待群众的问题。跟着托洛茨基反对列宁路线的还有"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和"左派共产主义者" 。"工人反对派"提出了要把全部国民经济管理事业交给"全俄生产者代表大会"去做的口 号。"民主集中派"反对党政机构的权力集中化而要求更多的党内民主自由;他们还反对在工业 中实行一长制,而坚持在工业领导方面事事都实行"集体领导"。这些都对斯大林已经形成的统治思想提出了挑战。他同列宁一起对这些党内反对派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利用《真理报》等阵地,发动群众对这些他认为错误的思想进行批判。这次的斗争,让斯大林看到了在夺取政权后党内存在的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严重分析,也看到了一些过去所谓的忠实的革命者的真实思想,对于危害工人和农民利益的托洛茨基分子他利用各种舆论瓦解、分化他们,对于反对中央集权统治的民主集中派,他组织党内进行批判,坚决对这些组织进行打击,通过不懈的斗争最终列宁和斯大林取得了胜利。而此时的斯大林通过这些斗争,在排除了异己的同时,已经逐渐成为了苏联党的二号人物,他的整个统治思想和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了起来。



由于1918年被刺受伤以及长期的劳累,列宁的健康日益恶化。从1921年末起,列宁已不得不时常间断自己的工作。于是领导全党的日常工作就落到斯大林肩上了。由于斯大林在沙皇俄国统治时期一直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素质和思想发动、组织工作的经验,同时作为总书记和党的政治局委员,斯大林是制定政策的5个人之一。(这5个人是:列宁、斯大林、加米涅夫、托洛茨基和布哈林),而其他领导人在沙皇统治时期却大多生活在俄国以外的欧洲各国,虽然有着很深厚的理论水平,但却没有斯大林那样丰富的组织和思想发动经验,对于当时苏联的社会状况不是十分了解,因此1922年4月3日,斯大林当选为党中央的总书记。从那时起,斯大林就一直担任这个职务。本来这个职务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权力,但因为斯大林走上了这个岗位,这个位置的重要性被斯大林充分的发挥了出来.。


但是,由于革命成功后,苏维埃政权错误的理解的维护政权的艰巨性,仅把中央政府的权力限定在国防、外交、对外贸易、铁路和交通等主要方面,而把包括政治 警treeinrain2010-12-01 21:46而把包括政治 警察在内的治安工作全部交给了地方政府,导致了各地治安情况恶化,小规模的叛乱不断。在一次镇压叛乱时,斯大林因为性格原因而出现了错误,但是这个错误已经明确地反映出了他后来统治时期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1922年末,斯大林被派到格鲁吉亚镇压反动派,在这次镇压中斯大林在没有进行严格区分的条件下,就动用政治警察把反对派全部监禁了起来。列宁对此十分气愤,对斯大林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口授了一些记录,指出斯大林在格鲁吉亚的行为是一个应负政治责任的过火行,并建议代表大会把斯大林从总书记的职位上调开,让另一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此时,斯大林的强硬、残酷已经完全暴露,他渴望展示自己,渴望获得权利,渴望实现专断集权统治。列宁在写给党代表大会的信中说过:“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由此可见斯大林的暴躁和专断令列宁多么担心。
 
在以后的几年中,斯大林在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造的关键性决策中,逐个击败了自己在党内的反对派,例如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人,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专制帝国。虽然每一个反对者都斥责过斯大林专制,可是每一次斯大林都设法掌握了政治局中的多数,同时通过种种手法,得到广泛的群众支持。然而,随着每一个反对者的失败,提出不同政见的权利愈来愈受到排斥。到了1927年12月,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竟然宣称反对斯大林就实反对党,从而为以后的斯大林专制统治提供了依据。但对于党内这些人,斯大林并没有全部采取打压得方法,红萝卜加大棍是他的惯用方法,在每一次胜利之后,斯大林都向被击败的反对者伸出手去,如果他们承认了错误就把他们接纳回来,重新分配工作。但对于坚决不承认他的统治的人,他是坚决打击的。当托洛茨基表明决不退让时,斯大林就建议驱逐他,把他从俄国赶了出去。到这个时候斯大林专制帝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起来。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斯大林愈来愈不谦虚谨慎。他容忍和鼓励对自己的个人崇拜。他把在社会主义建设步骤、方法、途径等问题上和自己不同的意见的人,一概作为“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批判。提出随着社会主义阵地不断巩固、苏维埃国家向前发展,国内阶级斗争将越来越尖锐的错误论点,进而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30年代中期大规模的肃反运动,错捕错杀大批党政军干部和无辜公民,严重地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在40、50年代,又重犯类似的错误。


这就是斯大林,一个从长期的各种斗争中走过的无神论者;一个在当时群众中拥有很高声誉,但在后来却倍受非议的布尔什维克;一个为苏联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专断统治者;一个为世界和平而勇敢战斗的战士,一个存在着很多争议的迷一样的苏联领导人。我无法评论他,我只能列举他的成长道路,尽力提炼一些他性格上的特点说明他多侧面的性格。

treeinrain2010-12-01 21:47
斯大林年表

1879年12月21日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施维里(斯大林)诞生于格鲁吉亚哥里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鞋匠,母亲是一个农奴的女儿。

1888年9月—1894年6月 斯大林在哥里教会学校读书。毕业后进入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正教中学读书。
1896—1898年
斯大林在第比利斯正教中学领导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小组,研究《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其他著作,并阅读列宁的早期著作。

1899年5月29日 斯大林因宣传马克思主义被第比利斯正教中学开除。
1901年9月 斯大林在巴库创办格鲁吉亚马克思主义者革命派的机关报《斗争报》。
1901年11月11日 斯大林被选人列宁火星报路线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一个第比利斯委员会。
1902年3月9日 斯大林组织领导了巴土姆各工厂工人的政治示威运动。 { vLo=S7 <
1902年4月5日 斯大林在巴土姆党的领导小组的会议上被捕,后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流放地。
1903年3月初 斯大林在缺席的情况下被选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高加索联盟委员会。
1904年1月5日 斯大林从流放地逃走。他回到第比利斯,继续领导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高加索联盟委员会的工作。
1905年12月12—17日 斯大林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高加索联盟代表的资格在芬兰坦默福斯参加第一次全俄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斯大林和列宁第一次会面。
1906年4月初 斯大林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会上斯大林和列宁一起,反对孟什维克,维护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路线。

1906年11月18日—1907年4月10日
在布尔什维克的报纸《新时代》、《我们的生活》和《时代》上,陆续刊登了斯大林的论文《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1908年3月25日 斯大林在巴库被捕,后被流放到沃洛格达省。
1909年6月 斯大林从流放地跑回巴库,继续领导工人阶级斗争。
1912年1月5—17日
第六次(布拉格)全党代表会议,缺席选举斯大林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在代表会议上,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领导俄国实际革命工作的中心(俄国中央局)。

1912年2月29日 斯大林从沃洛格达流放地逃走,先到巴库,后到彼得堡。
1912年5月5日
斯大林奉列宁指示负责筹办的工人阶级的日报《真理报》第一期出版,并登载了斯大林的论文《我们的目的》。斯大林再次被捕,后从流放地逃走,秘密回到彼得堡,同年9—10月份继续编辑《真理报》。

1912年12月28日—1913年1月1日
斯大林参加在列宁领导下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与党工作者及杜马中社会民主党党团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二月”联席会议。列宁和斯大林在会上筹划改善《真理报》编辑工作的措施。

1913年2月23日 斯大林在彼得堡被捕入狱,后被押解到图鲁汉斯克边区,流放4年。
1913年3—5月
布尔什维克党刊《启蒙》杂志第3—5期,连续刊登了斯大林的重要著作《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列宁对这一著作评价很高,认为这是“布尔什维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纲领宣言”。

1917年3月12日 斯大林从图鲁汉斯克被解救出来,回到彼得格勒。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俄国中央局扩大会议决定斯大林参加《真理报》编辑部的领导工作。

1917年4月24—29日
斯大林参加全俄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会上,斯大林拥护列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发表了关于民族问题的报告。代表会议选举斯大林为党中央委员。
R" >^eso
1917年5月 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成立,斯大林被选为政治局委员。
1917年6月16—23日 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军事组织召开了全俄代表会议,斯大林在会上作了《论民族运动和民族团队》的报告。

1917年6月20日 第一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斯大林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1917年7月26日—8月3日
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列宁因受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通缉、侦捕未能出席代表大会。会议由斯大林主持。会议确定武装夺取政权,并注意巩固联盟。

1917年8—10月 斯大林用《无产者》、《工人》和《工人之路》的名义编辑出版党中央机关报,宣传党的政策,号召用暴力推翻沙皇反动政府。
*b,}iS d!^
1917年10月8日 斯大林探访秘密回到彼得格勒的列宁,与他讨论准备武装起义的问题。
1917年10月16日 俄共党中央委员会通过列宁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10月16日 党中央决定由斯大林负责领导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部。
1917年10月24—25日
列宁和斯大林领导武装起义。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发表《告俄国公民书》,宣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归苏维埃掌握。

1917年10月26日 在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斯大林被选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被批准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
1917年12月21日 列宁和斯大林出席全俄红军组织委员会会议。
1918年2月23日 斯大林在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拥护列宁关于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主张。
1918年3月 俄共中央在面临外国武装干涉的情况下,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1918年5月29日 斯大林被任命为南俄粮务总监,赋予非常的权力;并代表党中央负责南方战场的总指挥。
1918年8月4日 斯大林在致列宁的信中,报告察里津地区的军事形势和土尔克斯坦的情形。
1918年9月17日 斯大林被任命为新组成的南方战线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18年9月19日 列宁以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给斯大林发来贺电,祝贺他在保卫察里津战役中取得的伟大胜利。
1918年10月8日 最高苏维埃任命斯大林为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18年11月30日 斯大林被任命为工农国防委员会委员和委员会副主席。
1918年12月30日 俄共中央遵照列宁的建议,通过了派斯大林统一指挥东方战线的决定。
1919年6月10日 党中央委托斯大林统一指挥西方战线。
1919年9月26日 党中央全会决定派斯大林到南方战线去击溃邓尼金。
1920年5月26日 党中央因波兰进攻苏维埃共和国,派斯大林到西南战线指挥作战。
1920年8月25日 斯大林向党中央政治局提出建立共和国战斗预备队的计划。
1921年3月8—16日
斯大林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论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当前任务》的报告。斯大林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和组织局委员。

1921年12月29日 最高苏维埃批准斯大林为民族事务委员和工农检查人民委员。
1922年4月3日 党中央全体会议根据列宁的提议,选举斯大林为党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
1922年9月27日 斯大林和列宁商谈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起来成为统一的联盟国家的问题。
1922年11月30日
斯大林出席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作了关于共和国联盟的报告。政治局根据斯大林的报告,批准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基本条文》。之后,斯大林又起草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

1924年1月16—18日 斯大林领导第十三次党代表会议,在会上作了《关于党的建设的当前任务》的报告。
1924年1月21日 全世界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列宁,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逝世,终年54岁。
1924年1月26日 斯大林在第二次全苏维埃代表大会的追悼会上发表演说《悼列宁》,并以布尔什维克党的名义宣誓遵循和执行列宁的遗训。

1924年5月23—31日
斯大林领导俄共(布)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列宁逝世后的第一个代表大会,在会上作了中央组织工作的总结报告。斯大林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和组织局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7W7r' h
1924年10月21—24日 斯大林出席党中央委员会召开的农村支部书记会议,并作了《关于党在农村中的任务》的报告。
1925年12月15日 斯大林为俄国共产党(布)改名为全苏联共产党——联共(布)发表演说。
1926年1月1日 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就组织问题发表演说。他在中央全会上再次被选为中央政治局、组织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和中央总书记。

1927年4月5日
斯大林在莫斯科党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发表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的演说、
1928年7月4—12日斯大林在中央全会上作了《论共产国际纲领》、《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论工农结合和国营农场》等问题的报告。

1928年11月16—24日 斯大林在中央全会上作了《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的报告。
1929年11月3日 斯大林写了《大转变的一年》一文。
1929年12月27日 斯大林出席全国马克思主义者土地问题专家代表会议,发表演说《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
treeinrain2010-12-01 21:47四、性格分裂的艺术追求者——希特勒




希特勒给20世纪的世界带来和巨大的影响,战争恶魔、战争狂人等等一系列的名号在他的头上,集中营、犹太人、闪电战……,似乎希特勒这个名字和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希特勒很少说自己的家庭,也不允许别人谈论他的家庭,那么希特勒的家庭是什么样的?他有着怎样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成长经历让他最后成了一个世人唾弃的罪人?在这里我们试图对他的性格形成进行一些研究。




阿道夫.希特勒的家庭关系十分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混乱。他出生在一个奥地利家庭,祖祖辈辈住在瓦尔德维尔特尔迪,这里位于多瑙河和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边界之间,虽然距离首都维也纳只有50英里左右,却因为交通闭塞而少与外界联系,这里人们的生活贫苦而落后,由于与外界接触少,因此这里近亲结婚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希特勒就是近亲结婚的产物。瓦尔德维尔特尔迪的居民性格保守执拗,但也安于现状不象希特勒一家人总有一种不能安定下来的气质,希特勒家总是从这个村庄搬到另外一个村庄,从这个行业改做另外一个行业,这种流浪的生活环境对希特勒的成长影响很大。作为希特勒本人由于血缘关系的复杂性,也很少提及自己的家庭和童年。


希特勒祖父约翰.希特勒是一个为人修水磨的工匠,常年在奥地利走家串户为别人维修水磨。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是这个好色的工匠与他的一个客户,一个47岁的寡妇玛丽亚.安娜一夜风流后生下的私生子,安娜生下阿洛伊斯5年后又结了婚,可想阿洛伊斯的童年是在怎样一个情况下度过的。不仅如此,因为私生子的身份阿洛伊斯一生中一直被各种流言蜚语围绕着,老约翰在阿洛伊斯的母亲安娜去世后就找不到人了,直到约翰84岁高龄的时候,阿洛伊斯才在瓦尔德维尔特尔迪认祖归宗。如果阿洛伊斯没有认祖归宗的话,那么希特勒的名字就不是阿道夫.希特勒,而应该是阿道夫.施克尔格鲁勃了。这个姓氏由德国南部人读起来,声音是非常滑稽可笑的。希特勒本人似乎也承认这一点。他曾告诉他少年时代的一位密友说,施克尔格鲁勃这个姓氏在他看来非常粗鄙俗气,既不好听,又累赘拗口;而希特勒这个姓氏既顺口,又好记。因此,希特勒对他父亲改姓十分高兴。不过现在想起来,还有些高兴的人应该算是后来的纳粹党徒了,如果希特勒不改姓的话,他们岂不是要在敬礼时候嘴里高喊“嗨,施克尔格鲁勃”了么?




阿洛伊斯是由他叔父扶养大的,阿洛伊斯成人之后,起初在希皮塔耳村学做鞋匠,但他不安于现状,四处游荡,不过他的命运比他的父亲要好很多。在他18岁的时候,阿洛伊斯在萨尔斯堡附近获得了一个奥地利海关边境警察的职位,并在27岁那年被提升为一个海关的小职员,并在这里干到了退休。同自己的父亲约翰一样,阿洛伊斯的婚姻生活也不顺利,他一生结了三次婚。他的第一个妻子安娜.格拉斯尔-霍勒给他带来了一些财产和社会地位。但是这段婚姻并没有维持下去,19年后安娜.格拉斯尔-霍勒就去世了。阿洛伊斯是个好色之徒,在发妻去世后1个月,他就同一个名叫弗朗席斯卡的厨娘正式结婚了,3个月后又生了个女儿,名叫安吉拉。希特勒同他这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关系很好,安吉拉年轻时嫁给税务官拉包尔,后来姐夫死了,希特勒把她接到德国来替他管家。她于1936年离开了希特勒,又嫁给德累斯顿的一位建筑教师,当时希特勒已是德国的总理兼独裁元首。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像他的父亲一样,希特勒也和安吉拉的女儿,自己的外甥女吉莉.拉包尔发生了爱情,似乎这个姓氏都有这样的爱好和混乱的感情生活。不过阿洛伊斯与厨娘的婚姻也没有持续很长时间,1年以后弗朗席斯卡就因肺病死亡。实际上直到现在我都怀疑阿洛伊斯和厨娘的结婚只不过是掩人耳目,他真正要迎娶的是自己的外甥女克拉拉.波尔兹尔。他们结婚的时候,克拉拉25岁,比阿洛伊斯小了23岁。这不仅在东方被认为是不合伦理的,就是在男女社交开放的西方国家也是少见的。早在阿洛伊斯第一个妻子在世时,这个好色的家伙就以膝下空虚为名把克拉拉领来做过继女,并在他家帮他照顾孩子。克拉拉成年后,本来阿洛伊斯要迎娶克拉拉的,但由于发生了认祖归宗的事情,阿洛伊斯也认识到这个时候娶自己的外甥女不合适,所以才临时找了个厨娘填补空白。到弗朗席斯卡死后他才将这个既是自己外甥女又是自己继女的姑娘娶过了门。在这样关系复杂、混乱的一个家庭出生成长,希特勒自然不愿意对自己的家庭过多的提到。


希特勒的童年是在一个颠沛流离的环境中度过的。他6岁的时候,阿洛伊斯从海关退休,这个不甘心寂寞的老头不停的搬家,在林嗣附近的村子里搬来搬去。在6年时间里,已经搬了七个地方,而希特勒也换了五个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幼小的心灵始终在陌生、畏惧、离别中,他在个人心理和性格最需要稳定,在成长的最关键时期,却不得不一直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老师、同学,这对他内心的影响十分的巨大。因为总是在陌生的环境中,不断的和陌生人接触,所以希特勒十分的害羞,他总是不能找到更好的和人相处的办法,同时因为不断和刚刚熟悉的小朋友分别,因此他幼小的心灵总是一次次的受伤,而这种搬迁不仅让希特勒十分无奈,也认为父亲总不关心自己的生活,可能是为了拒绝再受到伤害,他拒绝和人交往,不交朋友,把自己封闭起来,但一个幼小的孩子又怎么可能没有朋友呢?孩子的天性就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玩,就这样他人格分裂的苗子在这个时候被种了下来。


treeinrain2010-12-01 21:48
阿洛伊斯一直希望希特勒能当一个公务员,过上一个安定的生活。因此在希特勒11岁的时候,他被送到林嗣上中学。但是这却跟少年希特勒的追求相违背,他想往着成为一名艺术家,他要做个画家!希特勒在说起这段历史时一直在说:“我不要当公务员,我一想到坐在一间办公室里,被剥夺了自由,不能再自由支配我的时间,不得不把我的一生花在填写各种各样表格上面,心中就感到作呕。”这充分反映出了少年时代的希特勒鲜明的反叛和不愿意受到约束的性格。他想靠自己的智慧去创造美的东西,起码在他的内心是这样希望的。为了使父亲的愿望落空,希特勒故意放弃学习,使自己的成绩一落千丈,在这次斗争中,希特勒显示出了自己倔强和不惜牺牲一切也要达到自己目的的性格。这种性格日后使他克服了看来是无法克服的重重障碍和困难,也给德国甚至是世界人民造成了痛苦的灾难。不过在他登上总理宝座后,他把这段分明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而导致的学习不好,归结到了老师的身上,他是不会承担自己所犯的各种错误的责任的,他后来常常嘲笑教书先生,嘲笑他们的学位、文凭和学究气。甚至在他临死前,他仍挖苦他年轻时的教员如何愚蠢。从这个细节我们不难理解他在战争的后期为什么频频指责他的将军们愚蠢,总是把自己制定的好方案搞砸,其实并不是德国的将军们愚蠢,而是希特勒必须找到为他承担责任的替罪羊。同时,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幼年开始希特勒就一直在矛盾的思想中成长,他渴求获得成功,但又处处受到打击,他愤恨一切发生在他身上的不公平待遇,但又希望在这个环境中得到认同,他标新立异为了显示自己,他希望不受约束。


希特勒狂热的民族主义倾向来自于他中学时代的历史老师利奥波德.波伊契博士,在希特勒的学生时代,是这个激进的民族主义者给了希特勒强有力的、后来证明是有决定性影响。奥波德.波伊契的家乡在德国南部同南斯拉夫接壤的边疆地区,他在那里遇到的种族纠纷的经历,使他成了一个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希特勒从他这里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了解到了日耳曼民族的光辉历史,也知道了周围种族斗争的残酷,从这个时候开始净化种族、振兴日尔曼民族就成了希特勒心中一个模糊的目标。1903年阿洛伊斯因肺出血去世,希特勒一下自由了,他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去追求他艺术家的梦想了,再没有人约束他、管教他勒,他整天游荡在多瑙河畔,享受着空虚的舒服生活。虽然他追求的是当一个艺术家,但不说明他对政治就一点也不关心。在他16岁的时候,他对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匈帝国境内的所有非日耳曼民族已经有了强烈的憎恨,对于凡是日耳曼的一切,都有着同样强烈的热爱,他已经成了一个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为了了解日尔曼民族的光辉历史,也为了寻找实现自己心中振兴日尔曼民族目标的途径,这个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敌意的、愤怒的年轻人开始大量阅读各种书籍。他参加了林嗣成年教育图书馆和博物馆学会,几乎阅读了所有关于德国历史和德国神话的著作。


17岁这年,希特勒为了追求成为艺术家的梦想来到了维也纳,穷乡僻壤中出来的少年第一次见到了大城市的奢华,充满幻想的希特勒被维也纳陶醉了,他感觉这里就是人间天堂,这里的一切都让他目眩神迷。他不停的在城市里游览,兴奋地瞻仰着一个个宏伟建筑,博物馆、歌剧院、金色大厅所有的一切让他眼花缭乱,如醉如狂。18岁时他第二次来到维也纳,这次他参加了美术学院的入学考试,迈出了自己实现做画家的梦想的第一步。不过从这个时候开始,希特勒的艺术家之梦似乎走到了尽头,第一次因为成绩不佳他的愿望没能实现,第二年再次考试又因为绘画太差,连正式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获得。这对于野心勃勃的希特勒来说,仿佛是晴天霹雳。他感觉怀才不遇,自己多年的愿望无法实现让他更加仇恨这个社会。正在这个时候,他的又去世了,缺少了经济上的资助,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无所事事了。贫困和残酷的现实迫使希特勒必需考虑如何解决生活的问题,但从小体弱多病又无一技之长的希特勒能干什么呢?他决定还是到维也纳去,他心中一直认为在那个人口稠密、像天堂一样美好的城市一定有更多的机会,自己也一定能够一展宏图的,但残酷的事实是在维也纳的四年却是他人生中最悲惨的一段时间。


以一个寻找工作的身份再次来到维也纳,希特勒的感受就和以前来到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他能够更加深入地观察这个城市,能够看到在奢华的城市表象下隐藏的黑暗一面了。同所有的大都市一样,维也纳也是一个现实的、残酷的城市,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在这里富人们一掷千金、纸醉金迷,而穷苦人却连生活的基本必需品都没有。初来乍到的希特勒不愿意用劳动去换取生活的机会,他甚至在内心就一直十分鄙视劳动者,所以他宁可干一些扫雪、为人画像等比较轻松的工作,也不愿意去干一些体力活。但生活的压力却不容他去挑选,后来他不得不到车站去扛行李、扫马路,最后连这些工作他都找不到了,只能流落街头,在公园中的长椅上或随便哪家的大门洞里露宿,以小酒肆和候车室里廉价的食品充饥。后来干脆就成为了一个流浪汉,进入了麦德林的一个流浪者收容所。这段时间是希特勒一生最黑暗也是最痛苦的一段时间,他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什么艺术家、什么振兴日尔曼民族都没有一块面包来的实在。特别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希特勒后来进入的这个麦德林流浪者收容所是由当时的一个社会福利组织资助主办的,其主要支持者是一个姓埃泼斯坦的犹太人家庭。与当时的其他收容所相比,这是一个时新、清洁、慷慨的地方。可能很多人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希特勒在自己最潦倒的时候受到了犹太人的接济,使他免于饿死街头,他却在后来大肆得屠杀犹太人呢?如果从希特勒的性格进行分析,这一切都能够找到答案。因为他的性格中仇恨占了很大成分,他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公平,他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是从感激的角度去看待,而是充满了愤怒。那么在这种情绪的诱导下,希特勒自然会把自己的沦落和犹太人抢走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联系起来,犹太人越是富裕,他越是仇恨,这种仇富思想加上了民族情绪后,再发生在狂热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身上,自然要来的猛烈地多。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当时希特勒所处的环境,他寄人篱下,在一个满是失败者的收容所里,被社会和自我意识判定为失败者的情绪包围着,他感觉自己已经滑落到了市民阶层中最低贱的地位。而这对于他来说一定需要找到替他承担责任的人,那么这个人就是犹太人。在维也纳的这段时间对于希特勒来说既是痛苦的也是有着很深远的意义的几年。希特勒在谈到自己这段时期的生活时曾说:“在这个时期中,我形成了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哲学,日后成了我一切行动的牢固基础。除了我当时打下的基础之外,我后来很少需要学习什么东西,也不需要改变什么东西。”那么他在这里学到了什么呢?就是对社会的强烈不满,是日尔曼民族主义的狂热。在他看来,帝国正陷入"危险的泥淖"中去。只有日耳曼人这个主宰种族恢复原来的绝对权威才能拯救。非日耳曼人,特别是斯拉夫人,而其中尤其是捷克人,都是劣等民族。必须要由日耳曼人用铁腕来统治他们。令希特勒对犹太人感到厌恶的另外一个原因还在于维也纳当局对犹太人的大量宣传。在维也纳期间,希特勒阅读了大量的反犹书籍,从而更增加了他的种族偏见和对犹太人的仇恨。当时,维也纳有很多的犹太人,除了少数成功者外,很多犹太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从事着卖淫、走私等营生,很多犯罪行为发生在犹太人身上。这让希特勒对犹太民族更加得厌恶,他说,“我认识到犹太人是这个大城市中的渣滓堆里进行这种令人恶心的罪恶交易的时候,我不免感到一阵寒噤。”treeinrain2010-12-01 21:48
虽然生活的压力很大,但希特勒投机的性格让他丝毫没有放弃过对政治的关注,他一直注意着社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和泛日耳曼民族党这三个当时奥地利最大的政党的活动,并逐一进行了分析。希特勒认为社会民主党是一个出卖日尔曼民族利益讨好南斯拉夫的婊子,是一个“假装成社会美德和兄弟友爱化身的有毒的妓女。”他们只会讨好南斯拉夫,不会维护日尔曼民族的利益,但同时希特勒也意识到这个党对于如何开展群众运动十分清楚,具有一定的在群众中进行宣传鼓动的能力,知道利用他所说的"精神上和肉体上恐怖" 的价值。社会民主党的这些优点和缺点,后来被希特勒利用,他们的宣传方式后来一直被希特勒所借鉴,并被发扬光大迷惑了很多德国民众。


希特勒认为泛日耳曼党的致命错误在于未能争取到国内有势力的力量的支持,他们既没有得到教会的支持,也没有得到军队的支持,甚至连内阁都没有自己的力量。而缺少这种支持,任何政治运动都很难取得政权。希特勒在后来改革德国工人党的时候,吸取了泛日尔曼党的教训,极力的拉拢、讨好各方力量,寻求广泛的支持,从而迅速的获取了统治一个国家的权利。对于政治的关注和深刻的分析,使希特勒内心已经对建立一个新的党有了一些隐隐约约的想法。在这段时间里,他利用一切时间练习演讲技巧,这种技巧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在两次大战之间德国" 无人能望其项背的才能",据有人统计,希特勒在演讲时每分钟有32个手势和表情,这为他迷惑对生活不满、迷茫、困惑的德国人、欺骗民众、煽动德国人的民族情绪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实际上,从这个时候起,希特勒已经明确的知道了自己以后的目标,并刻意的为此而准备着。

1913年春天,因为实在无法在维也纳继续生活下去,希特勒带着悲观失望的情绪离开维也纳到德国去了。

就在他来到德国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希特勒似乎又一次看到了希望,他上书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申请志愿参加巴伐利亚步兵团,结果获准。希特勒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成为了了一名通信兵下士。在部队的时间里,希特勒吃尽了苦头,但也作战勇敢,曾两次负伤,1914年12月他得了一枚二级铁十字奖章,1918年8月又获得一枚 一级铁十字奖章;在前帝国军队中,后一种奖章是很少授予普通士兵的。在两次负伤中,最为大家知道的就是1918年秋
季,在同英国的一次战役中,因中毒双目暂时失明。在这段时间里,希特勒闷闷不乐、一筹莫展,为自己也为德国的未来而忧虑着。正在这个时候,传来了德皇退位,出逃荷兰,柏林宣布成立共和国,并在法国的贡比涅签订了停战协定的消息。

德国战争战败了!德国要听任胜利的协约国摆布。 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他狂热的民族情绪让他受不了这个事实。他自问“我们经受这种遭遇,难道只是为了让一帮卑鄙的罪犯能够欺凌我们的祖国吗?” 他固执地认为,德国并没有在 战场上被打败,它是背后中了国内"卖国贼"的暗箭。而这些卖国贼就是共产党、是非日尔曼民族的德国其他人群,这种荒唐的看法在希特勒的头脑中牢 牢扎了根,逐渐形成他的病态心理。关于"背后中了箭"的这一说法,日后在破坏魏玛共和国和为希特勒的最后夺权铺平道路方面,比任何其他事情都起了更大的作用。自此以后,希特勒怀着更加强列的仇恨投身到了政治活动中,积极地开始了于反共、反社会主义、反对新共和国的运动里。



可能是希特勒坚决地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思想,使他受到了当时军方的青睐,伤愈后希特勒加入了第二步兵团的调查委员会,由于工作出色战后他被陆军继续雇用,让他在当地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新闻局工作。后来又送他进了"政治训练班",在那里希特勒的反犹谬论得到上级军官的赏识,不久就提拔他到慕尼黑一个团里当教官,其主要任务就是同和平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等所谓各种“危险思想”作斗争。这对于希特勒来说正是他希望并且喜欢从事的工作,他利用一切机会去了解各个政治团体,分析他们的得失。就在这个时候,希特勒人生的一个转机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他的身边。1919年9月,希特勒接到陆军政治部的一项命令,要他调查一下慕尼黑一个自称" 德国工人党"的政治团体。

希特勒当时对这个命令并没有特别在意,因为在当时的德国,由于凡尔赛条约的压榨,国内各种反对思潮风起云涌,任何人都可以把与自己看法相同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政党或者社团,发表自己的看法。希特勒认为德国工人党也就是一个少数人发表看法的社会团体,他并没有感觉到德国工人党有什么重要意义。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这次参加集会的一共只有25个人,地点是在施端纳克勃劳啤酒馆的一间阴暗的房间里。希特勒从开始一直坐到散场,觉得会议开得很沉闷,他对这个所谓的德国工人党一点好印象也没有。但就在参加这次集会中,一个主张巴伐利亚同普鲁士脱离关系,另外同奥地利组织一个南德意志国家的发言引起了希特勒的反对,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这个人进行了辩论。希特勒鲜明的观点、雄辩地口才引起了当时德国工人党创建人安东.德莱克斯勒的关注。在以后的交流中,希特勒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德国工人党的主张有很多接近的地方。出于对希特勒的赏识,安东.德莱克斯勒在希特勒不知情的情况下吸收他进入了德国工人党。本来希特勒是不愿意加入这个组织的,他心目中的政党不是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影响力,只是不断辩论的组织,但是经过两天的考虑,他又改变了主意,决定加入这个党。在他看来能有一个赏识自己的团体总比自己单枪匹马的干要好的多,同时通过这个组织还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他起初只是把参加这个组织作为了一个跳板。就这样阿道夫&.希特勒成为了德国工人党委员会的第七名委员。

随着希特勒在德国工人党中的声望不断提高,他逐步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德国工人党了。在恩斯特.罗姆和希.埃卡特这两个人的帮助下,他的这种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那么改造后的德国工人党到底都有些什么呢,刨除宣传包装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德国工人党就是一个混乱思想加上民族主义的大杂烩。思想混乱的锁匠德莱克斯勒为这个党提供了一个核心,酗酒的诗人埃卡特确定了这个党的精神基础,经济学怪人弗德尔提出了可以算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上尉罗姆提供了陆军和退伍军人的支持;至于将一个原来不过是酒馆小房间的辩论会的组织,建设成为一个势力强大的政党的责任,就落在了当时年纪不满31岁、以前完全默默无闻而又野心勃勃的流浪汉阿道夫.希特勒的身上了。从这个政党的改造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希特勒已经明显的出现了性格上的分裂,他在把以前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政党的可用之处拼凑起来,围绕自己的民族主义核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硬把各种本不融合的东西揉到一起,实施了他所谓的改造。

1920年4月1日,德国工人党正式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 " 纳粹"是德文 nationalsozialist 缩写字 nazi 的音译。为了提高纳粹党的声誉,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希特勒在不断向人民许诺,不断地提高纳粹党的声誉。迷茫的德国人被他蒙骗了。希特勒在纲领中宣布的"社会主义",就是为投合下层阶级情绪的空头支票。当时德国下层阶级处境困难,希特勒玩弄的所谓"社会主义"的口号,是很容易打动人心的。他许诺:取消不是靠工作而得到的收入;将托拉斯收归国有;国家分享大 工业的利润;取消地租和禁止土地投机对卖国贼、高利贷者、投机分子判处死刑;保持"一个健全的中产阶级",坚决主张将垄断性的大百货商店收归国有,廉价租给小商人。在欺骗下层阶级的同时,他积极寻找大的财团对纳粹党给与支持,比如:钢琴制造商的妻子海伦.贝希施坦因太太、煤矿大王艾米尔.寇道夫,钢铁托拉斯头子弗里茨.蒂森等人都为纳粹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除了得到本国垄断资本家的支持外,希特勒还不断争取外国财团的资助,美国大垄断巨头摩根、洛克菲勒、杜邦、亨利.福特,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董事长德特丁,英国报业大亨罗特米尔,瑞典火柴大王克雷格尔和法国军火商康采恩施赖德尔.克雷佐等,都给希特勒提供了大量金钱。当这些大财团的利益与希特勒的许诺矛盾的时候,他向下层人民许下的一切诺言都成了一纸空文。希特勒靠着他的机智狡猾和极具煽动蛊惑性的宣传鼓动才能,为纳粹党带来了发展;同时,也为他日后登上权力的顶峰铺平了道路。此时他不断地编造谎言,欺骗人民,在他狂热、激进的性格上又加入狡诈的成分。

就在希特勒打算大展宏图的时候,他却受到了党内以创建人安东.德莱克斯勒为首的反对派的攻击。他们谴责希特勒利用国家社会党作为跳板 ,来实现他自己篡夺领导权的目的。在这紧要关头,希特勒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对这些指供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他抓住德莱克斯勒指控中的一个失误,控告德莱克斯勒对他诽谤中伤,在党内两次特别会议上,希特勒强迫德莱克斯勒接受了他的和解条件,修改了党章,撤销委员会,由他担任主席,拥有独裁权力。并于1921年7月,确立了"领袖原则",这个原则开始作为纳粹党的党纪,继而成了第三帝国的国法。"元首"在德国舞台上出现了。经过这场内部的斗争,希特勒确立了自己在纳粹党内的统治地位,开始了他的帝国统治。作为日尔曼民族的代言人,他把自己的意志作为民族的意志灌输给人民,煽动民族仇恨,并利用这个仇恨一步步逼向统治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宝座。


随着纳粹党的日益壮大,希特勒的野心也越来越大,1923年希特勒带领冲锋队举行了“啤酒馆暴动”,他妄图通过武装行动成立一个新的政府,但是他treeinrain2010-12-01 21:49他妄图通过武装行动成立一个新的政府,但是他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实力,政变失败后除了戈林以外,所有反叛的头目都被捕入狱。纳粹党被勒令解散。从表面上看,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似乎已经完蛋了。但是,希特勒是个脑子机灵而且惯于投机的人。在他看来,他受审不仅不会断送他的前程,反而能为他提供一个新的讲坛;他不仅能够在这个讲坛上败坏把他逮捕起来的巴伐利亚军政当局的名誉,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使自己的声音传到世界各地,这对于提高他和他的政党的声誉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在审判中,他以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对于时局的看法,大肆宣传纳粹党的政治主张,以狂热的民族主义热情打动德国人民,第一次庭审希特勒就发表了4个小时的演说,他不承认自己是罪犯,而坚称自己是一个革命者,他狡猾地把形势倒转了过来,把洛索夫、卡尔和赛塞尔这三个代表着巴伐利亚的政府、军队和警察的三个人的人拉到了同自己一条战线上来,从而使对他的叛国起诉完全不能成立,希特勒转败为胜。这次庭审确实使希特勒和纳粹党名声大振,世界各国报
纸都在第一版上登载了他的大名,他从一个因叛国罪而受到审判的罪人,成为了一个勇于承担责任、为日尔曼民族的振兴而努力的斗士。与此同时,在监牢里希特勒认真分析了自己此次政变失败的原因,并且发誓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可能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还在接受审判的阶下囚,这个已经被解散了政党的领袖此时竟然已经在考虑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纳粹国家了。这是狂妄还是远见?这是不自量力还是成竹在胸?这个让人总猜不透的人又一次引起了我们对他性格的思考。在失败面前他看到的是希望,在重大打击下他继续斗争,他总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遇到的事情,他总是狂热的为自己的政治抱负做着不懈的努力。而且他并没有只停留在空想的层面上,当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当即进行了调整,在庭审中为了争取德国陆军的支持,他在发言中明确地表现出了同陆军修好的想法,他没有谴责陆军的背叛,而是不断的赞扬军队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中的重大作用,维护军队的声誉。


希特勒的诡辩赢得了不少人的同情,同时他的各个经济联盟团体也为他四处奔走,因此希特勒最终只被判在兰德斯堡前炮台监狱服5年徒刑。即使这样,群众舆论也表示判得过重,因此主审法官不得不向他们保证,该犯在服刑6个月后就有资格申请假释。实际上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希特勒就获释出狱了。

此时的希特勒已经成熟起来了,他从未如此接近过自己的目标。啤酒馆事件后,希特勒更加的狡猾和紧身,他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想,把自己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叙述出来,最后合订成了被纳粹主义者奉为圣经的《我的奋斗》。那么这本册子里都说了些什么呢?其实这是一本各种希特勒思想的汇编,通篇表述了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扩张,提出要使战败的混乱不堪的德国在太阳底下占有比以前伟大的地位,而且要建立一个新式的国 家 ,这个国家要以人种为基础,要包括所有当时住在德国境外的日耳曼人;这个国家要确立" 元首"的绝对独裁权力,在"元首"身边的是一批承上启下的较为次要的领袖。这种思想恰好迎合了当时德国社会在一战失败后,被凡尔赛和约残酷惩罚中表现出的反抗情绪。希特勒在书中表现出了自己对中世纪日尔曼民族兴盛时期的崇拜和向往,他说:德国必须再次沿着古代条顿骑士团的道路向俄国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当不能用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么就用拳头说话。《我的奋斗》这本书,大肆宣扬保种保族的反动的优生学。凡是不属于优良种族的人都是糟粕,糟粕就是犹太人和斯拉夫人,糟粕就应当被奴役、被践踏。他和他的纳粹党的任务就是,要把过去在政治上从来没有统一过的一个精选民族统一起来。他要纯洁他们的种族。他要使他们强大。他要使他们成为地球上的 主人。希特勒所宣扬的反动的优生学和大日耳曼主义,虽然含有狂热的神经错乱的成份,但它在德国历史和思想中是有其深刻的根源的。纳粹主义和第三帝国,事实上不过是集德国历史上反 动 思想的大成,也是德国反动的种族主义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此后,希特勒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取得了对国家的实际控制权。在军队、政界和商界的联合支持下,1932年11月6日,德国康采恩大亨们上书德国总统兴登堡,要求纳粹党领袖希特勒上台执政。在这封信上签名的有沙赫特、施略德尔、斯罗曼、乌尔曼、伏格勒、蒂森、汉尼尔、克虏伯 、西门子、斯普林格鲁姆、博施、冯.奥彭以及冯.科伊德尔。这些名字代表着德国最 大 的钢铁、煤炭康采恩、化学及电力工业康采恩,以及轮船公司老板、大银行家和大地主。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在德国军人和右派的支持下登上了这个国家总理的宝座。开始了他的扩张统治和对世界人民的残酷侵略。

这就是一个战争狂人的成长历程,他具有十分鲜明的变态人格,有着很深刻的复仇情节,他始终认为英法等一战的战胜国应该对德国进行偿还,德国人一切的苦难都来自这些国家和那个罪恶的凡尔赛协议。


他认为自己应该担负起拯救日尔曼民族的责任,他说我们运动的任务就是为帝国的崩溃作好准备,只要这样才能在老树干倒塌时,长出新的幼树。而他也确实在不断地准备着。

他是一个投机的政客,他利用了当时德国人的不满和迷惑,他拼凑了一个临时的纲领,窃取了一个国家。
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伤害一切人,包括他自己。
他偏持的认为一切罪恶的根源在于人种的不纯洁。
他反叛、他倔强、他独断、他自大、他狂妄……。




希特勒年表

1889年 4月20日 晚 6 时 30分 阿道夫.希特勒 生于奥地利布劳瑙镇一家叫波马的小客栈里。
1903年 1月30日 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去世。
1908年 12月21日母亲克拉拉.波尔兹尔患乳腺癌去世。
1914年 6月28日第一次世界打战爆发。同年8月,他主动申请参加了巴伐利亚步兵团。
1914年 10月随军向比利时开拔。因其在战斗中非常勇敢,被授予一枚一级铁十字奖章,提升为下士。
1918年 11月末希特勒回到巴伐利亚首都慕尼黑,决心作一名 政治家 。
1919年 9月他加入了德国工人党,并成为该党的委员。
1920年 4月1日希特勒把德国工人党改为 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并吸收一批退伍军人组成 纠察队 后改为 冲锋队。

1920年 夏天希特勒亲手制作了一面红地白圆心,中间嵌个黑 卐 字的旗帜。
1921年 7月希特勒掌握了纳粹党的领导权,并当上了该当的唯一领袖,拥有独裁权利,确立了 领袖原则,后成为第三帝国的国法。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啤酒馆发动暴动。
1924年4月1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受到公审,被判徒刑。狱中希特勒开始写《我的奋斗》一书。
1925年2月27日他纠集党徒在贝格勃劳凯勃酒店,第一次以元首的身份,向群众作演讲。
1925年 秋,《我的奋斗》出版。
1930年 9月14日希特勒的纳粹党由第九位小党一跃成为第二大党。
1932年 7月31纳粹党成为议会中的第一大党。
1933年 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魏玛共和国也随之灭亡了。
1933年5月17日希特勒发表和平演说。
1933年10月17日德国退出国际联盟。
1934年6月30日冲锋队首领罗姆被杀,冲锋队的力量被催垮。
1936年10月25日德 意 两个法西斯国家在柏林签定秘密协定。 柏林——罗马轴心 从而形成。
1936年11月25日德 日 在柏林签定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1938年3月12日德军越过德奥边界,入侵奥地利,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
1938年3月14日希特勒签署命令,宣布奥地利为德国的一个省。
1938年9月29日——30日美 法 德 意 共同签定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
1938年 10月1日德军开进苏台德地区。
1938年 10月21日希特勒发布了关于消灭捷克斯洛伐克残于部队的命令。
1939年5月27日德 意签署《钢铁盟约》。
1939年8月23日苏 德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命令德军大举入侵波兰。
1939年10月6日波兰灭亡。
1940年5月9日为指挥德军入侵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和法国,希特勒 离开柏林到达
“狼穴”大本营指挥西线的进攻。同时,德军最高统帅部下达正式进攻西欧的命令。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全方位主体进攻荷兰。同时也对比利时发动了进攻。
1940年6月5日德军入侵法国。
1940年6月22日法 德签定停战协定。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准备在英国登陆作战的“海狮计划”即第16号指令。
1940年9月7日德军开始轰炸伦敦。

1940年12月13日希特勒签署了进攻出兵希腊,干涉巴尔干半岛的“马里塔”行动,即第20号指令。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签署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1941年4月6日德军开始入侵希腊。
1941年6月22日苏 德 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9月30日苏德 莫斯科会战开始。
1941年12月11日德 意 日 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 意 日 联合行动的协定》。
1942年4月26日德国国会授予了他绝对的权treeinrain2010-12-01 21:501942年4月26日德国国会授予了他绝对的权利。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
1943年1月13日希特勒发布实行总体动员的命令。
1943年3月13日德军反希特勒密谋集团暗杀希特勒未遂。
1943年8月13日苏德 巴斯战役开始。
1944年1月29日为弥补战争中大量人员的伤亡,希特勒任命 鲍曼为国务大臣以推行人口繁殖计划。
1944年4月23日希特勒再次与墨索里尼在克勒斯海姆进行会晤。商讨了如何应付盟军的计划。
1944年12月26日希特勒在阿登发动了反攻。
1945年3月19日希特勒向各军指挥官下达了“焦土命令”。
1945年4月23日希特勒以“判国罪”下令解除了戈林的一切职务,由 里.冯.格莱姆担任空军总司令职务。
1945年4月30日下午3时30分希特勒同爱娃在柏林总理府的地下室自杀身亡,尸体随后为其部下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