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 苹果:日媒:局勢不允許中國軍事解決南海爭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6:43:01

日媒:局勢不允許中國軍事解決南海爭端

2011年10月13日 17:01:00 中評社

圖為越南海軍在南沙群島操練。

中評社香港10月12日電/日本《外交官》雜誌10月5日載文《局勢不允許中國軍事解決南海爭端》,摘要如下:

東南亞是一個不重要但又毗鄰日益強大中國的地區,東南亞問題對全球實力平衡無關緊要。然而,華盛頓冒著受到新的外交挫折的威脅介入。文章稱,奧巴馬政府不應該把自己的運氣,與弱小的東南亞國家捆綁在一起;並對支持那些處於不利地位的不重要國家提出了警告。美國應該避免徒勞去改變既定的事實,更好的選擇是避免這些無用的糾纏,與北京一起在該地區打擊海盜和恐怖主義,在海上建立互信關係。美國對領土糾紛不感興趣,但對有關“航行自由”的爭議感興趣。報道堅持一國的領海只是在離海岸12海裡內的區域。

俄格衝突並未改變這些原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南海局勢發展的動因與之非常不同。如果其他地區局勢類似與俄格衝突,要符合三個要件。首先,必須是一個強國與一個弱小國家的衝突,而小國對美國來説僅關係到邊緣利益;其次,大國與小國軍事實力的不對稱必須能夠使得大國能夠在美國和國際社會幹預之前打敗小國,造成既定事實;再次,美軍遠離衝突地區或缺乏靠近戰鬥地區的前沿基地,以致華盛頓無法及時部署軍力影響局勢。然而,南海局勢不滿足任何一項上述要件。

首先,考慮中國和南海小國之間的力量不對稱。中國的實力明顯壓倒任何一個東南亞國家,而且優勢非常大。例如,菲律賓政府承諾將會把國防支出增加一倍,達到25億美元。美國海軍一艘下一代“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的費用就達到了這個數額。相比之下,中國今年的國防預算為915億美元(官方數字),而其實際支出可能要大於這個數目;其支出是菲律賓預算的36倍。另一個數據是,美國海岸警衛隊最近向菲律賓轉讓了1967年建造的“漢密爾頓”級巡邏艦,而菲律賓卻把這艘老舊的執法船視為菲律賓海軍的驕傲,用它替代一艘美國海軍二戰時期的驅護艦,這體現了馬尼拉海上力量的極度弱小。菲律賓懇請與美國簽署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以取得華盛頓對其海上領土爭端的支持。

菲律賓軍隊難以與中國在南海部署的海監力量相比,更不要説解放軍正在船廠建造的藍水海軍了。美國有專家認為,北京依靠非軍事部門的巡邏艦來執行其在南海的主張,表明中國不想把南海局勢升級為軍事衝突。當然,北京不想把領土糾紛升級為軍事衝突。理性的政府不希望通過武力解決問題,不希望因為衝突升級而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通過部署巡邏艦艇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北京表示,它只是在自己的主權海域行使權力;從法律的角度來解釋其主張。但是,如果南海周邊國家進行有效的抵制,中國將會向南海派遣自己的軍艦來維護自己的主張。這並不是牽強附會,中國和南海周邊鄰國實力的不對稱並未達到俄格差距的水平。第比利斯是獨自面對莫斯科,而東南亞國家被人們視為一個整體,具有相當的實力。例如,越南擁有較強的軍事力量,且正在購買俄制“基洛”級潛艇。如果北京保持強硬外交態勢,可能會使東南亞各國建立“共同利益集團”。這些鄰國是否會站到一起,取決於北京是否會重新在該地區展開不帶威脅的“微笑外交”或“魅力攻勢”。而且,東南亞遠非僅關涉美國的邊緣利益。美國在南海的戰略利益遠非遙遠的黑海能比,後者是美國政策的“死海”。美國有專家認為,航行自由是“美國在該地區政策的支柱”,但這個想法實際上很荒謬。航行自由不是什麼新概念,數十年來它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支柱。美國國務院網站指出,航行自由理念可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卡特政府時期。自那時起,歷屆政府都拒絕默許他國在劃定或限制國際社會航行和飛行自由,及有關公海利用上的單方面行動。

2009年,北京向聯合國提交的地圖表明了其海上主張;被人們廣泛討論的九段線幾乎涵蓋了整個南海。中國宣傳南海是其“核心利益”。2010 年,國務卿希拉里迅速作出回應,稱華盛頓在該地區的航行自由方面存在“國家利益”。但是,希拉里只是重複美國數十年前就提出的政策。南海對美國的海洋戰略至關重要,美國視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包括波斯灣)為美國海軍活動的中心地區,而南海連接著這兩個地區。它是商運和海軍行動的門戶,能夠加強美國軍隊的戰略機動性。美國軍隊的前沿部署主要沿歐亞大陸東部和西部的周邊,位於巴林、日本和關島。海上力量必須能夠在兩個大洋活動,集中應付在任一地區發生的突發事件。如果難以自由通過南海,美國軍隊將被迫繞行印尼和菲律賓群島南部。這樣,美軍在印度洋-太平洋戰區的靈活性就會遭受損害,美國的戰略效能也會降低。其次,北京是否具備在美國幹預之前打敗鄰國造成既定事實的能力還是個問題。解放軍的“反介入”能力自然能夠給任何對手帶來麻煩。解放軍能夠將岸基反艦導彈變為打擊東南亞國家海軍的利器,同時阻止美國、印度或其它外部勢力的介入。隨著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北京的選擇也在迅速增加。儘管,中國軍隊和海軍建設一直在取得進步,但北京在亞洲海上面臨很多挑戰。從南到北,中國必須解決朝鮮核僵局,美國在日本前沿部署的增加,與日本在東海的爭端、“台獨”問題、南海糾紛、馬六甲海峽困境以及在印度洋利益的日益增長。任何明智的人都不會隨意把力量分散,如果解放軍想解決每一個地方的每一件事,它可能會一無所獲。如果願意把力量集中到南海,中國軍隊可能擁有主宰南海的實力。但是,中國在其它近海地區的利益將會面臨危險。俄羅斯在黑海基本上沒有受到任何威脅,所以它能夠集中力量打擊格魯吉亞,能夠在外部力量介入之前摧毀格魯吉亞的軍隊。然而,南海的戰略背景讓中國不具備這樣的優勢。

美軍仍然在東北亞駐軍,這可以讓美國更輕易地介入南海。救助格魯吉亞對美國後勤保障是非常大的挑戰。當然,美國在日本的基地面臨中國數百枚彈道導彈和戰機的威脅。這些基地戰時能否起作用越來越受到質疑。然而,美國仍然有一些反制措施。例如,日本正在安裝“宙斯盾”係統的軍艦上部署彈道導彈防禦係統;還可以通過簡單的措施加固軍事設施。簡言之,與2008年的俄格事件相比,美國有更多針對中國的反制措施。俄格類似事件可以作為美國南海政策指導的延伸,美國在南海領土爭端上不存在利益,應該避免介入。日媒文章甚至呼籲美國採用羅斯福的“大棒”政策,敦促奧巴馬政府在東南亞採取“靈活、務實和平和的外交”。羅斯福是背後外交的狂熱支持者,對他來説揮舞大棒是一種策略,不會在原則上讓步。這也意味著,利用多樣手段支持美國的外交活動。美國“大白艦隊” 在1907-1909年的巡航以威懾日本,航行自由對羅斯福來説是不容談判的原則,今天美國仍然應該堅持這樣的原則;他的大棒對美國的外交做了很好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