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悬户销户申请:萧山南部董氏探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51:31

    萧山南部指今戴村、河上一带。

    那里的董姓人集中居住在戴村镇的上董村和河上镇的凤凰坞,人数超过两千。

    董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迄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起源于今山西闻喜县东部一个叫董泽的地方。

    董泽是一个狭长的湖泊,盛产藕和蒲苇。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董氏出自姬姓,是黄帝裔孙,舜赐姓董,叫董父,管养龙的事,后人称董父为“龙神”。

    董父裔孙辛,周时为大夫。

    春秋时期,辛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主管典籍,其后裔世袭晋国太史。

    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晋卿赵盾为避灵公杀害而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宰杀灵公。

    辛之裔,晋国史官董狐认为责在赵盾,便在史策上写道:“赵盾杀其君。”由于他秉笔直书,被誉为“良史”。

    孔子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文天祥《正气歌》中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之句,对董狐作了肯定。

    唐《元和姓纂》说,董氏有4个郡望:河东(以闻喜为中心)、陇西(今甘肃临洮)、弘农(今河南灵宝)和范阳(今河北涿州)。

    董狐裔孙董翳,被项羽封为翟王,建都高奴(今延安延河东岸),子孙居陇西。

    萧山南部董氏以陇西郡为发祥地。

    唐乾宁间(894—898),董狐后裔,山东籍的董元调任婺州(今金华市)判司,遂携眷南迁是州之怀德乡定居。

    董元是董氏入浙的始祖。

    南宋绍兴元年(1131),董元后裔董遵训(1088—1164),官至吏部尚书,谥字文亮。

    遵训生3子,长子董祁。董祁之子董正,当了浙江行都司吏,安家武林(今杭州)。

    董正之子董权,徙家萧山南部,即今之上董村,如今已传41世,有700余人。

     元至正六年(1346),有位上董人排行小九,入赘凤凰坞。凤凰坞今属河上镇,三面环山,村口有城堡,上建文昌阁,环境幽僻而宁静。抗战时期,国民党萧山县党、政机关曾迁是地。如今,那里的董氏已传26世,有1300多人。

    民国《萧山县志稿》入载了3位董姓人:

    董匡赞,北宋元祐五年(1090)明经,官御史;

    千岩,俗名董元长,上董人,元至正间高僧;

    董骥,明永乐十六年(1418)贡生,辰州府知事。

    现、当代董氏中,人文蔚起:

    董正堂,国民党军长,在江西起义;

    董振明、董振范兄弟,在上海创办瑞金医院;

    董远达,原浙江省建设厅厅长;

    董元昌,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

    董达荣,美术家,现旅居加拿大;

    董士元,曾任中共诸暨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