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般户授权书:不做怨天尤人的投資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29:27

《華爾街日報》-- 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在這個世界上,聽到最多的抱怨之一,是關於錢的抱怨。消極的抱怨,是抱怨自己錢少;積極的抱怨,輕則抱怨投資經商環境不好,重則抱怨錢都被壞人賺去了。

最近,佔領華爾街,成了一個世界性話題。這些佔領者是否有一個最高的目標、系統的主張、統一的組織、完整的綱領,大家並不清楚。所知道的只是,他們中有很多都在發出與錢有關的抱怨──有的想要得到工作,有的人想要更多的福利,有的看不慣工作在華爾街的人那麼富有,有的人則乾脆以「工資最大化」(Maximum Wage)為訴求。一些觀察家把這些佔領華爾街的人形容為法國大革命中的那些佔領巴士底獄的激進的無套褲漢們(Sans-Culottes)。他們中有失業者和長期無業者、許多屬於邊緣底層人群。看上去,這些佔領者們是到華爾街上來發牢騷、表哀怨的。

這些抗議者可能的確有很多的哀怨,在自己的生活中頗為失意。他們的一些口號聽上去也振振有辭,給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佔領者舉的牌子上寫著:「我要工作!」

這是華爾街佔領者們中的一個普遍性的訴求。但是,這樣的口號是很難經得住推敲的。失業固然值得同情,可是,他們能向誰要份工作呢?問政府要工作?美國沒有太多央企、州企。問華爾街要工作?可華爾街上的投資家們如果失業了,問誰要工作?事實上,如果有任何金融危機,華爾街都首先是重災區。

這些佔領華爾街的無套褲漢們讓我想到了發生在投資大師坦普頓爵士身上的一件事。

上個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國深陷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大蕭條的泥潭,無數家庭破產。1931年,當時在耶魯大學讀大二的坦普頓從他的父親那裡得到了一個極壞的消息:家裡連一美元都拿不出來為他付學費了。這個消息對坦普頓來說不啻於厄運臨頭。但是,後來坦普頓卻發現,這不僅不是災難,反而是上帝給他的恩賜。

按照無套褲漢的思維,坦普頓完全有理由去華爾街抗議,舉塊牌子,上面寫道:「我要學費!」如果他因此輟學,他完全有理由去抱怨那場經濟危機,怪罪造成這場危機的資本主義制度。然而,坦普頓卻拒絕抱怨。為了獲得獎學金他勤奮學習,同時還兼打幾份工。他不僅成功讀完大學,還因學業優異獲得了著名的羅茲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去英國牛津(新聞 - 網站 - 圖片)大學深造。從牛津學成回來後,他選擇了去華爾街工作,而不是去那裡抗議。

作為投資者,坦普頓正是孔子所讚賞的那種君子:不怨天,不尤人!這個品格正是坦普頓所崇尚的那種內在財富。坦普頓的特長絕不僅僅是給企業估值,那樣的話,他充其量只是一位傑出的投資分析師。如果他是一個抱怨者,他就不可能成為青史留名的投資大師。坦普頓說,健康的態度是投資者巨大的內在財富,而拒絕抱怨則是健康的人生態度的重要特徵。

社會上生活著一群與坦普頓爵士截然不同的人,他們是「專業的」抱怨者,投資者中也不乏這類人的身影。他們的共同特徵是愛抱怨,並享受抱怨的樂趣。他們抱怨經濟環境,抱怨自己的老闆,甚至自己的家人,哀嘆自己生不逢時,甚至抱怨上天不公。他們的才幹在於總能找到抱怨的對象。這些人為自己的不成功辯解、推諉、抱怨、嫉妒。他們抱怨一切,但是從不抱怨自己,而把責任完全推卸到別人身上。更有極端的意識形態,以造就抱怨者為使命,為此,他們專門動員窮人開訴苦會,把他們變成自覺的抱怨者。

抱怨的事,人人都幹過:有些是偶發性抱怨,有些是策略性抱怨,有些是習慣性抱怨。在習慣性抱怨的人群中,不少人喜歡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扮演受害者角色的抱怨者們特別擅長「怪罪」。不成功的投資者,認為自己是諸多外在因素的受害者,他們怪罪經濟大勢不好,怪罪證券市場制度殘缺,歸罪政策惡意圈錢,歸罪股評家有意誤導,歸罪上市公司財務作弊。

有人可能會說,抱怨者也有其道理。我非常同意。中國的資本市場和投資環境可抱怨的事的確太多。但我所要說的,不是失意者所抱怨的事實,而是他們的心態。無套褲漢們可以抱怨,這是他們的權利。但是投資者們卻不能,即使抱怨是他們的權利,但這也是不該行使的權利。

抱怨者的特點是只關注自己生活中的消極面,認為自己是所有不幸的承擔者。抱怨者最需要別人的注意與安慰。如果得不到安慰,他也常常想象別人的苦楚來撫慰自己脆弱的靈魂。如果一個人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或別人的消極面,生活中積極的一面、事業中進取的機會怎麼能夠呈現?當積極和向上的一面總是被埋沒遮蔽的時候,抱怨者的心裡將總是充滿苦楚,並轉化為對自己和別人的哀怨。其實,抱怨是對自己的一種殘忍,因為他們用這些鎖鏈牢牢地鎖住了自己心靈的大門,堵死了成就自我的路徑。

成功者的一個重要的內在財富是能夠有效地掌握自己的心靈。對想要成功的人而言,只有自己成為生命航船的舵手,才能把握住自己生命的航船。如果一味怨天尤人,這說明,在內心裡,他已經失去了對自己的生命路線、事業航船的掌控,已經認定自己是一位輸家。如果一位投資者把自己的投資失敗完全歸咎於外在的環境,哪怕理由極其充足,他也已經是一個失敗的投資者,而且不準備把注意力放在從自己的失敗中吸取教訓上。抱怨的態度是錯誤的態度,不論對從事甚麼行業的人來說,都不能帶來正確的結果。

抱怨是輸家的招牌,投資失敗的隱秘原因是哀怨的心態。所以,想要成功,就必須找回自己的力量,擺脫哀怨的心態與情緒。

坦普頓說過,你的精神狀態,決定了你的生活狀態。你必須相信是你在掌握自己的人生,是你造成你現今的生活狀態。要成為成功的投資者,拒絕哀怨是必須的,投資者應該遠離習慣性抱怨。在我所知道的保守價值的投資大師中,沒有一個是悲觀主義者,無論多麼艱難,他們從不抱怨,更無哀怨,絕不像投機大師李佛摩爾(Jesse Livermore,1877--1940),自暴自棄、自我了結。價值投資者們通常是審慎的樂觀主義者,他們積極、樂觀、謹慎、淡定,甚至把所有的壞事都當作好事。

在證券市場上的某些節點,對別人而言是最可抱怨的噩夢,對價值投資者而言,卻是最受歡迎的良機。如果你積極從容地面對生活時,生活也會積極從容地面對你!如果你積極從容地面對投資時,投資也會積極從容地面對你!如果你用哀怨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上就充滿了哀怨!如果你用進取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上就充滿了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