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什么时候放贷款:青花瓷器鉴定漫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4:14:03

青花瓷器鉴定漫谈

2009-04-24 14:28:13  作者:  来源:互联网

青花瓷器的鉴定要领主要可从器物的造型、纹饰、胎釉、款识、青料发色、工艺制作等六个方面入手细心观察,根据器物所反映出来的特有的时代特征进行鉴定。通过全面分析、反复比较,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各个朝代之间差异,抓住本朝代器物基本特征,进一步熟悉各种仿品、赝品、造假手段,并能从中找出带规律性东西作为有力依据。先从器物整体观察为主,再以局部(细部)推敲为辅,以点带面加以总结。但不可以偏概全,如只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难免会多走弯路。如果只是以缩釉点、火石红、铁锈斑或只凭着放大镜看气泡大小分布等局部现象来辨别真假,就会被人为的假相所迷惑,势必误入圈套。关键是要从较难仿制的地方,如釉面、胎质、青花发色等方面入手观察,才是比较可靠的鉴别方法。

对于仿制古瓷高手来说,在造型、纹饰、款识方面往往仿得比较成功,但在釉面、胎质、青料发色和烧制工艺等方面大多露出破绽。尤其是民窑产品往往随心所欲,制作没有严格规范,不受条条框框束缚,故要仿制相对会容易些,甚至仿得非常逼真。而官窑器物在造形、纹饰、尺寸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在仿制时一般需要样品(真品)作比较。否则,其准确度是很难掌握的。但民间流传至今的官窑器物已经极少,故仿品大多是依据有关图录或参照博物馆陈列品来仿制。由于没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实物情况,或对真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无论仿制手段如何高超,因仿品和古物之间存在着时间(年代)和空间(地区)距离,难免会留下各种时代烙印。这种时间和空间界限和差别是无法跨越的。除了受到当时青花的原料来源限制之外,还存在着不同的烧制技术(温度、火候)、生产条件(窑炉结构)、不同的胎土及淘炼手段、不同的釉料配方(秘诀)以及工艺制作水平高低和青料提炼方法不同等情况,都会影响青花瓷的发色,并在胎质、釉面或制作工艺方面造成差异。这些都是很难一步仿制到位的。只能在某点上做到逼真,但不可能完全相同,这也是鉴定的关键所在,应特别注意。归纳起来,鉴定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图1)。

一、看青料

自唐代就已出现早期青花瓷,当时使用的青料常见为波斯进口料。此后的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又出现了多种青料。主要有进口料、国产料(宋代出现)和混合青料三大类。国产料是属于低铁高锰的钴料,有多种呈色,多数为青中含灰,具有稳定、青翠、明亮、淡雅的特点。但也有灰蓝、灰黑的发色,且在民窑器中比较常见。进口料多是高铁低锰的钴料,如苏尼勃青料,呈色浓重、深沉、鲜亮、艳丽,故其绘画线条多深浅不一、略带晕散,在青料堆积处亦常带有锡光,并常呈现不规则的黑色斑块,深人胎骨,手摸之有下凹感。这也是辨别明早期永乐、宣德官窑青料与后代仿品青料的重要特征。这种进口青料在明成化初期还偶见使用。元代的进口青花料虽然也有这些特点,但不是很明显。后仿青花多呈蓝灰色,较为飘浮、浅薄,缺乏深沉感。其中黑斑多为人工加重点染,显得不自然,色调也比较一致。这些特点都为鉴定青花瓷的烧制年代的早晚提供了有力依据,因此鉴定青花瓷看青花发色很重要。

首先,要分清是国产料还是进口料、窑口时期,特别是要记住各种青料的不同时代特征。这样就可以大致圈住器物的年代和窑口。以官窑为例,其中有代表性的青料包括明早期永乐、宣德时期使用的苏尼勃青料。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早期的平等青料。明中、晚期的石子青料。明嘉靖、隆庆、万历早期的回青料。明末天启、崇祯时期的石子青和浙江料。明末清初大量使用的浙江料和云南产的朱明料。清代中、晚期后则大多使用浙料。到清末光绪时期,出现一种仿康熙朝的翠青料极为逼真,应多加注意。

每个时代青花瓷用料都有不同特点。比如明早期永乐、宣德的苏尼勃青发色浓艳、浓黑处带“铁锈斑”,蓝中带锡光,手摸有凹陷感。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早期的平等青,发色稳定、淡雅、柔和。明中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早期使用的回青,其发色艳丽、蓝中带红。明中、晚期的官窑和民窑都有使用石子青和浙江料,但选料有粗、细之分,早期的选料较细,尤其是官窑器物,青花发色都较为纯正、稳定,多呈淡青或灰蓝色,较少出现铁锈黑斑。而民窑选料较为粗糙,且多带黑斑或杂质。石子青料发色一般较为深沉浓重,料性不太稳定,多呈灰蓝或灰黑色。提炼上等的浙江青料,发色也有稳定、深沉、青翠、明亮的特点,近似于云南产的朱明料,故也多被用之于明代晚期和清代早期的官窑器物。从明末天启、崇祯时期还出现一种被称为过渡期的青花瓷,其呈色纯正、鲜翠、明亮、层次分明,并有多种色阶,立体感较强。特别是清顺治、康熙朝多使用上好青料(又叫翠毛蓝)。其发色显得深沉、稳定,但不似明代那样有深入胎骨感。到清代中、晚则常见使用浙江料,但选料已不甚精细,大多缺乏康熙时期那种带明、暗色阶和多层次立体感效果,发色亦多呈灰蓝、淡青或灰暗色调,且多有飘浮、晕散、黑斑等现象,在晚清民窑器物中这种情况尤甚,并一直延续到清末。清末到民国早期还出现一种洋蓝,其发色显得浓烈、浮燥、刺目、蓝中发紫、犹如紫药水,更缺乏色阶层次,给人锋芒毕露的感觉,此也多见在民窑青花瓷中使用。

分页标题#e

总的来说,青花呈色特点经过明早期的发色浓艳、深沉、多带铁锈斑过渡到明中期的稳定、淡雅,又从明晚期的呈色深蓝、蓝灰、灰黑,多带晕散到清初的呈色青翠、明亮、悦目,再到清中、晚期多呈现灰蓝、暗淡、浅薄、飘浮的发展变化过程(图2-11)。

二、看纹饰

青花绘画图案也是最能反映器物年代面貌特征之一。它与同时代的其它工艺美术品的装饰图案往往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与纸绢绘画之间大都相互影响。纹饰分为主体纹饰和辅助纹饰(包括边饰图案)两大类。

一般说来,哪个朝代应用什么样画风、笔法、构图、布局,并出现什么样的纹饰题材和装饰手法及其变化如何,都是有规律可寻的。如明代常见使用写意笔法,其画风和用笔线条多豪放生动、自然流畅。明早期主体纹饰常以自然界花卉、禽鸟、瓜果、草虫、龙凤、鱼藻为题材,而人物画面却较为少见。且多用勾线点染加涂绘结合手法,纹饰图案以写实为主,绘画笔法严谨规范、构图繁简并存、错落有致。明清两代官窑大都以写实画法为主,层次较多。民窑则多见写意画,画风粗犷率意,构图大多较为简洁疏朗。明代早期多用实笔画法(即一笔点画),线条粗重、苍劲有力。明代中期写意与写实画并重,纹饰题材更加丰富多彩,除常见的花鸟龙凤传统图案外,山水人物、婴戏仕女以及含有吉祥意义的纹饰如奇珍异宝、祥禽瑞兽和各种文字装饰等逐渐增多。用笔线条也趋于纤细灵活,还多见单线平涂的绘画手法(亦叫青花分水法),但此时青料渲染大多不出轮廓线,亦有浓淡深浅层次感。明后期到明末运用写意画及版画手法则更为多见,而人物画题材也大为盛行,其用笔豪放洒脱、勾勒线条随意、画风较为粗率,以单线平涂为主,料色带有晕散感,缺乏明暗层次变化,渲染亦多见出轮廓线外。特别是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道教神仙、仕女婴戏、科举文人图案出现较多,构图也变得较为繁缛,图案层次多显得不够清晰。到天启、崇祯时构图又多趋于疏朗,图案题材常见渔樵耕读、刀马人物、历史故事等,还大量出现简笔画法。清代以后则更常见含有谐音寓意、祈祥纳福的各种动物、人物、器物、花草等组合成的画面和边饰图案。如八仙、八宝、鹤鹿、双狮、麒麟、云蝠、金鱼、瓜蝶、寿石、灵芝、鱼化龙、福禄寿、龙凤呈祥、凤凰牡丹等吉祥图案更加盛行。清早期顺治、康熙朝多出现水墨画技法,其画风、笔法线条及题材内容多受当时的纸绢画或木刻版画影响,绘画手法也更加多样化。常见大幅山水景致和通景构图形式的人物、花鸟画面,用笔挥洒自如、线条生动,意境深远,多带明代绘画遗风。清代雍正晚期到乾隆中期,多见工笔画法,构图以程式化图案为主,线条较为拘谨纤细、笔法规矩工整,装饰手法显得繁缛、精致、富丽堂皇。清中、晚期以后画风又渐趋于疏简,愈后益显粗率,用笔线条大多软弱琐碎,呆板有余、生气不足,至清末更甚,民窑产品尤多显得粗劣不堪。

分页标题#e

看辅助纹饰也是鉴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明代瓷器除了较重视装饰主体纹样外,也很盛行使用边饰图案。其题材内容丰富多彩,大多取之于大自然界,较少出现抽象或变体的图案,用笔舒展大方、线条生动活泼,且多带有水墨画笔法,此风一直延续到清代早期。明代常见的边饰图案有卷草、莲瓣、蕉叶、海水、灵芝、如意头纹、回纹、钱纹、杂宝、万(卐)字纹、缠枝花、重十字纹等,此外还常见以动物、人物、山水等作为边饰图案的。在清代早、中期瓷器装饰中仍讲究主体纹饰,但边饰图案装饰所占比例已减少,而构图的装饰性更增强了。常见以花卉、瓜果、文字类或几何纹作为边饰图案。清代中、晚期题材内容更较为单调、很少创新,到晚清后则多画意粗俗、线条愈加呆滞、缺少力度变化。其构图亦趋简略、板结。自清代以后,边饰图案多是承袭明朝,如卷草、莲瓣、蕉叶、海水、回纹、如意头等,但大都演变成为几何式、变体式或规矩图案式,其构图布局及绘画线条多不如明代灵活多样。到清中、晚期以后边饰图案逐渐式微。清代常见的边饰有弦纹、编席纹、火焰纹、冰梅纹、鳞片纹、龟背纹、蝙蝠纹、八卦纹、八宝纹、梵文、寿字、折夔纹(拐子龙)、皮球花、折回纹、折三角、折方角、双叶纹、四叶纹、卷叶纹、圈点纹等。

从绘画种类来看,有院体画、文人画、民俗画、版画等之分,亦有称为工笔、写意、写实、线描画或图案装饰画等。除了要注意各个时代常见的总体绘画风格、构图形式、用笔特点之外,还要记住其中最有代表性或最典型、最特殊纹饰题材内容以及各自不同的装饰手法。如从画风来看,明代绘画线条潇洒飘逸,不拘一格。如画人物神情生动、多随意夸张变形。而清代用笔线条大都工整细致,画人物比例相对较为规范准确,但形态多显得呆滞无神等。

从构图形式看,大致可分为全景(通景)式、半景式、小品式(局部),还有分段式、过肩式、散点式、联体式、变形式、团花式、暗花式等多种形式,还包括应用偏正、曲直、方圆、雕镂、绘印等特殊形式,以及与锦地开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相结合的装饰手法。

用笔技法有一笔点画、蓝地托白花、勾线晕染(又叫单线平涂分水法),还有水墨、设色、淡描、勾勒、没骨、留白、点绘和描金加彩等表现手法,用笔或草率简约或严谨工细、或豪放挺拔或细腻柔润、或多种技法和画风结合融于一体。笔墨的运用或泼墨酣畅淋漓或干湿深浅兼备,从而使笔墨线条产生轻重缓急、浓淡虚实之变化。

此外,纹饰布局还要区分远近、大小、疏简、繁密、松散、紧凑等组合形式。题材内容可谓无所不包,除一般的山水楼阁、花鸟园景传统图案外,其中最常见的纹饰类别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植物类有梅兰竹菊、各种瓜果、松树、梧桐、莲花、牡丹、灵芝、海棠、秋葵等。动物类有龙凤、麒麟、犀牛、狮虎、马牛、猴鹿、羊兔、仙鹤、喜鹊、锦鸡、雄鹰、芦雁、鹭鸶、鸳鸯、蝙蝠、蜂蝶、鱼蟹等。人物类有婴戏仕女、渔樵耕读、道释神仙、高士文人以

及各种戏曲、神话、历史故事、征战刀马人物等。还有其他类如山石云气、火焰波浪、八宝璎珞、文字博古、琴棋书画、太极八卦、杂宝道具等科目。

通过对纹饰的仔细观察、全面比较后,抓住各时代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装饰手法,特别是要注意到相互间所产生的种种微妙变化及其特点,从中找出各自不同之处(图12一18)。

三、看胎釉

要记住各时代特征胎釉情况。因年代和窑口不同,所呈现的胎釉化学成分、制作工艺、窑炉温度、烧造气氛也有不同。如明清两代青花瓷的釉色一般是由明代亮青釉向清初硬亮青釉过渡,再由白中略闪灰青到灰白、纯白变化。釉层由明代肥厚向清代浅薄变化。胎质由明代灰白粗糙(明晚期民窑更为明显),向清代细白、坚硬、精致(以清三代为代表)过渡,到晚清时期又再回到了粗糙情况。

分页标题#e

要以看、听、摸、拈并用的方法,从器里、器外、器足、器底等处仔细观察。要看胎体和釉面痕迹是自然形成的,还是经过人为假伤处理,或是新器嵌旧底的产物。察看釉面气泡分布也是众多方法中的一个,如古旧瓷器釉面特征,其气泡大都有大小不同,分布较为密集。而现代瓷的釉面气饱大小较为一致,且分布均匀。当然这种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只可作鉴定古瓷时参考,不能绝对化。如明代瓷器由于施釉肥厚,多出现缩釉点、其间多暴露出胎骨底色或带有火石红等。真品的火石红是自然形成,从胎釉内释出,往往集结于胎与釉的交接处,愈早期火石红颜色愈深重,愈到晚期色愈浅淡。这种现象一直延至清早期(亦称枇杷黄),清代后胎土淘洗都较为干净,一般不含杂质,火石红色亦逐渐消失了。新仿火石红色是将含铁类矿物粉涂于器物露胎处,烧成后再加局部磨擦,微露出白胎底色,其色多深浅不一、轻浮器表,并多带人工擦痕。还有如明宣德青花瓷釉面则多带桔皮纹,而清代早期瓷器釉面大都光洁如玉、略闪青色,又称“硬亮青”釉。并且胎质十分坚硬、洁白细腻。如康熙朝器物的底部釉表还常出现针眼现象,系在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而仿品釉面的针眼多在烧制前用牙签挑出,故显得做作,分布亦不自然,孔眼大多浅浮于釉表、不露出胎骨。到了晚清时期,釉面多不均匀,呈现波浪釉(又叫浪荡釉)状,但与明代因施釉肥厚而形成的垂流或缩釉现象不同。从新仿品胎体来看,不是过重就是过轻,或出现火候过高、质地过硬、釉面过白(呈死白色)。有的胎体呈石灰白色,胎质疏松,多用灌浆法,或釉面带微黄色,系现代气炉所烧制。

四、看造型、工艺制作

特别是历代官窑制品,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制作尺寸、型制、纹饰等都有统一规定和标准,器物都为精工细作,器形十分规范,故仿制的难度非常高。而且官窑本来产量就较少,流落在民间的存量极为稀有,可以说今天大量出现的官窑制品几乎都是赝品。由于找不到实物真品为依据,故绝大多数仿制品很难做到准确逼真。再说,官窑除了少数器物外,大都有落帝王年号款。但在清代及现代少数仿品中,有的仿制技术质量确已达到极高水平,足可以假乱真。因此,还要注意那些尺寸准确、制作精细并带有款识的器物不等于就是真品。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定要慎之又慎。由于民窑为民间作坊,一般制作工艺手法既原始又古朴、且延续时间较长,产品整体面貌也显得粗糙些,故常使人感觉年代很久远,其产品相对来说仿制也比较容易些。还有在少数带堂名款的古瓷和清康熙时期青花瓷器中也有精品。故要全面观察、综合分析,切不可一概而论。

另外,各个时期使用的技术和操作方法不同,在用料配方、淘洗制坯、修胎上釉、窑炉形式、烧制温度等都会有差异,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年代特征。如明代器物胎体较厚重、修胎粗糙、底部多露胎、常见跳刀痕,圈足大多外削内斜、足跟多呈尖状或平切,圆器口沿较薄、琢器腹部并常见接痕(民窑更甚)。而清代器物胎体较为轻薄、修胎规整、底部多施釉、常见细轮痕,圆足多直壁、足跟多滚圆,琢器腹部基本不见接痕(官窑为甚)。康熙朝器足尤常见泥鳅背足、平切足、环形足、双圈足等。另从工艺制作角度,要以整体造型为重点,再详细观察器物的口、足、流、把、耳、颈、肩、腹内、器盖、器底等部位不同造型特点和做法,以及轮廓线条的演变或在烧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特征。比如,细看所绘人物或塑像时,要注意到脸部五官变化、形态神情、服饰花纹、衣褶线条等特征。还要记住有明显典型时代特征的、当时流行的或新出现的器物。这样就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来。如从器型线条和装饰风格看,一般多由明初雄浑古拙到明代早期的精致、灵巧,到明代中期的圆润、柔和,到明代晚期的浑厚、粗犷,再到清代早期的精细、挺拔,再到清中期的新颖、繁缛,最后到清晚期的僵硬、笨拙等。以上所述只是大致情况。

再从陶瓷器型发展史来看,常见的器型种类不外乎三大类:圆器类如碗、盘、杯、碟、盆、洗、钵、盅、盏。琢器类有瓶、壶、罐、尊、炉、缸、盒、筒瓶等,特殊的器型有灯盏、烛台、绣墩、器座、盏托、勺、匜、文房用品、仿古器形、象生瓷和人物、动物、道具模型、雕塑品以及各种生活必需品等等。要能记住各个时期代表性器物及其产生、发展、兴盛和消失的时间,并对器型品种的分类和变化心中有数。

五、看款识

明代青花款识以青花双圈内写6字双行楷书款为主,也有少量写4字双行楷书款,但极少见写篆书款的。明代晚期常见写吉语款、赞颂款、花押款和伪托款等。清代青花款识在早期还是以青花双圈楷书款为主。此外,在明末清初还盛行干支纪年款、堂名款、私家款和图象款等。到了清代中、晚期,盛行6字或4字篆书款和半边草篆款(民窑多见)。到清代晚期又流行6字楷书款、堂名款和店号款。鉴别时要注意看各时期字体的结构特征和习惯写法,还有款识的内容、款字的排列方式、线圈或方框和款识的相互关系,以及所使用的青料浓淡呈色变化,是深沉、飘浮,还是晕散、浅薄,都有不同区别。一般说,官窑写款较规范工整、章法严谨,且字体相对稳定。而民窑写款字体较为草率粗犷、随意多变。特别要注意署有干支纪年款器物使用情况,这是分期断代的确切依据,也是作为对其它器物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的重要标准器。由此可发现器物之间存在的时代差异和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还有后仿款字体书写笔道大多显得拘谨、软弱无力,且结构松散、有形无神,其青花发色轻飘、浮浅、缺乏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