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询建行卡的余额:国画常识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3:54:04

国画常识

中国

   简称“国画”,在美术领域内自成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画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在人物画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化水墨画盛行。明、清和近代,大体录袭前规。在各个时期中,都出现了不少革新造性的画家。在世界
美术领导或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另外中国画,还有着独特的装裱形式,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



文人画
    系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专称,也称“士大夫甲意画”。用书卷气作为一个评画的标准,意指诗意画或称诗卷气。其作品大都取材于山水、古木、竹石、花鸟等。表现手法以水墨或谈设色写意写为多。其代表人物有唐代王维、元倪云林、明董其昌,清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等。他们的画大多追求,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好画后又大多在画中题诗,或以诗作画,故以表达画意,亦以画表达诗意。被人称为诗情画意



 宗教画
    取材于宗教之教义,故事和传说且服务于宗教宣传的绘画。如道教中表现神仙的画像,佛教中表现佛本生故事的绘画,中国道教题材的绘画早在魏晋时代就有专门关于神仙和传说中故事场面及神仙形象的绘画。佛教绘画兴盛于中古时代的印度,后流传入中国(随佛教流传)后,逐渐被中国古代画家用中国绘画的形式描绘而形成了中国特色佛教绘画。



院体画
    我国唐代已设徐诏、供奉等。五代时,西蜀、南唐设置画院。宋代设翰林图画院,选优秀画家,为皇室宫廷服务。历代画院里所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大都是要求用笔没色,整细致、富丽堂皇,构图严谨,色彩灿烂,有的有较强的装饰性,称之为院体画。



民间画
   在中国画中指除专业画家、文人画家等之外的专以绘画为生存手段而迎合一般市井习俗而从事绘画的街头艺人所作的种种画作。其作品倾向艳丽甜俗细腻,不同于专业画家、文人画家,所作的画作较为讲究诗意,画境等文化内涵。而为一般文化层次的平民喜爱。民间画又称匠人画,比起院体画缺乏严格的技巧训练;比起文人画,缺乏文学和理论修养。但是,它有些又趋于朴实、热烈某些优点也是文人画与院体画所不及的,也有时为文人画和院体画所吸收。


动物画
    在中国画中以动物形象作为艺术语言,以表达人的希望,幻想和各种感情的一种绘画,描绘的题材很广泛,凡动物均可入画,但主要对象为人们常见的家禽,家畜和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动物画不要求维妙维肖,允许夸张与变形,但要有个性,要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生活美的联想



扇面画
    在中国画门类中,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存字和画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从形制上分,又有圆形叫团扇和折叠式的叫折扇。



 浅绛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没色技巧。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其方法是先用浓淡,干温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掺少稍失砂类)染山石,树木结构处。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



 青绿山水画
    系中国画中施用浓重的矿物颜料的石青和石绿颜料为主。表现山石树木的苍翠而得名。也有在青绿山石的轮廓上勾以金石,这样的山水画又称金碧山水。青绿山水始创于唐氏的李思训,北宋的王希孟所画的《千里江山图》也是青绿山水的代表之一。



没骨(法)画
    中国画传统花卉(花鸟)画的一种画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据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这样画法始于五代的徐熙,徐崇嗣祖孙。其实始于黄筌,徐崇嗣仅是“郊诸黄之格”而已,《宣和画谱》著录有黄筌《没骨花枝图》一件;《洞天清录集》说黄筌“真似粉堆,而不作圈线”,(注:在中国古代粉即是色),这即“没骨画法。”



 工笔画
    中国画传统画法之一。画法比较工整严谨,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准确形象为准则。相对于“写意画”。(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大意为原则)而言。总的来讲,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刚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



主题画
    在中国画中,画家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场景、题材展示给欣赏者的地社会和人生的某种看法或感想。或对某些历史故事事件的等的形象与场景的形象刻划与再现等。具有一定的再现性,真实性,或揭示性。一般每幅画的立意比较明确。时间、事件等较为明晰。



写意画
    中国画传统的画法之一,相“工笔画”而言,用豪放、简练、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繁邃,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它要有高度概括的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



界 画
    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起源很早,晋代已有。顾恺之有“台榭一足器耳,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的话。到了隋代,界画已经画得相当好。《历代各画记》中评展之虔的界画说:“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垂生阁”;评董伯仁的界画,赞他“楼生人物,旷绝今”。李思训的《九成宫纨扇图》、《宫苑图》等,也是很高成就的,到晚唐出了尹继昭,五代有卫贤赵德义,赵忠义等人,宋初有郭忠恕。元代有王振鹏,李容槿,明代有仇英,清代有袁江,袁耀等。现存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是目前我国最早一幅大型界画,宋代的著名界画有《黄鹤楼》、《滕王阁图》等。



指画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的画法。即以画家的手指代替传统工具中的毛笔蘸墨作画,别有一种特殊趣味和技巧。故被称为指画。历史上清高其佩近人潘天涛,洪世清所作指画作画作品其影响较大。


山水画
   系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料,到唐代已完全成熟。山水画,是禀爱自然的精华,天地的秀气,所以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有无穷的妙趣。从六朝到唐山水画家虽然很多,但他们的笔法,位置却很古拙。到了李思训、王维、张等便较为完善了山水画的画理、画法,章法(构图)逐渐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面貌。五代的荆浩、关同更有新的创新,一流陈规旧习。出现了新的局面。到了宋代、范宽、李成三家鼎立,前无古人。山水画法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境界。
 

花鸟画(花卉画)
    系中国绘画门类中特有的一种绘画画种。以描绘花卉、竹石、鸟虫等为作画主体。在我国四.五千年以前的陶器上就出现了简单的鸟鱼图案,可以作为我国最早的花鸟画。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东晋、南朝宋时画在绢帛上的花鸟画已逐步形成了独立的画料。到了唐代,已趋成熟,出现了以工笔勾填画风艳丽的边鸾和以墨代色,墨分五彩的殷仲容。五代时发展有两,即“徐、黄二体”。一宗徐熙、一宗黄鉴。明代沈启南、孙雪居等。涉笔点染,亦追徐熙。徐青藤的花卉,超然畦迳,经清石涛到“杨州八怪”的花卉,更完善地形成了诗、书、画三绝。
 

小品画
    系中国画画家比较自由抒情作品,随意之作,往往 在艺术水平达到较高境界。其原因大概是出于在思想上没有 过多的拘束,绝属随意发挥所致。
 

水墨画
    在中国画中,以中国画特有的材料之一, 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 墨、湿墨、焦墨等,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 层次。别有一番韵味称为“墨韵”。而形成水墨为主 的一种绘画形式。
 

彩墨画

   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 敷色、点彩,使画面较之水墨画在色彩上较为丰富、 明快、鲜亮。
 

白描画

    在中国画里,纯以笔勾勒线条而不设色。 或渲染水墨来描绘景物或形象的一种绘画形式。 也是中国画的基础训练形式之一。对于训练中国 画家的造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仕女画
    仕女,古代宫女。仕女画:是指以美女为主要 描绘题材的人物画。最早始于战国。唐张彦远《历代名 画记》载:“散君者,善画,齐王妃,九重台,召散君画 之。散君久不得归,思其妻,乃画妻对之,齐王知其妻 姜,与钱百万,纳其妻。”在古代画迹中,象唐周旷《秋 风纨扇图轴》、《宫装仕女图》清改奇《百美图》等作 品,均属仕女画珍品。仕女画的特点,大都以工笔重彩 为主要表现形式,并富于浓烈的装饰。
 

禅宗画
    “禅”字的含义是沉思瞑想,从而得到精神上自发性的领悟。 原为印度佛教教义所包含的参禅观念,约于五世纪末由菩提达摩传入 中国,融入人中国精神的实用主义,发展成一种特殊的宗教修行,佛教的本质是对佛的醒悟,即自身的醒悟。“禅宗绘画”是宗教思想影响 和需要的产物,表现在禅宗绘画上即为自五代开始流行的罗汉图及禅 僧 的顶相图等,在绘画风格上,变唐以来谨严整饰的画目,形成疏简 章略的水墨画法。这种以禅僧墨戏为主动脉的绘画风格标志着水墨画 的成熟。这种风格的形成直接来源于禅宗思想的影响。“要在顿悟见性, 一念悟时,从生是佛,从自心对于客观物象的直接体验,并不受任何 拘束的、不经主观刻意的入画。禅画试图把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变为一 种神秘的,或是先验的东西。禅画不是说教性的,而是是启示性的。 禅宗绘画一般不题长款,也不多用印章。仅落名款甚至一字不题。禅 画是沉思入悟的一种形式,不在言辞。挂于是禅寺中旨在使思想平静 下来,从理性意识转到意识的直觉状态。禅画风格,分两类,一为即 兴性的,即和禅宗悟道的状态相接近;一为兼工带写的风格,技法上 写宋院体画相类似又不尽相同甘共苦,以尖而破的中锋枯笔干擦,笔致松秀、苍郁,沉着自然,细节刻划入微。
 

静物画
    即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这种物体(如花卉、 蔬果、器皿、书册、食品和餐具等等)必须是根据作者创作构思的需要,经 过认真的选择,经过精心地摆布和安排,使许多物体在形象和色调的关系上, 都能达到高度表现,总的谐和,能传出物象内在的感情。静物画中所描绘的这些物体,虽很普通,但它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如早在宋代李嵩的《花篮图》,精心描绘了堆满花篮的各种春花,给人以春意盎然、百芳争艳、万物 扶疏的感觉。宋人《出水芙蓉图》通过对芙蓉花的细腻描绘,给人以清新恬静和芙蓉花丰盛、娇柔而挺健的美感。在现代的静物画作品中,如齐白石的 《蔬菜》和《樱桃》,虽寥寥数笔,却深刻地抒发了画家对今天生活的无限 热爱。并使观感者联想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和所必需的一些东西;联想到江南初夏麦黄季节的美好图景。静物画表现生动活泼、鲜明有力,具有给人以鼓舞、使人兴奋向上,引人对生活产生无限热爱的艺术感染力。一幅好的静物画,必须要尽可能的充分表现出有助于描绘出对象的精神实质的正确的形象和色彩。


风格流派

风 格
    系一个画家在一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环境、思想倾向及其画家的个人生活经历。常识修养和艺术手法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所形成的某种特有的习性,在绘画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格调、品味、气派等,特点。换言之即,因为绘画作品是画家所创作出来的。由于画家个人出身。生活经历,文化积,心性修养,性格气质的不同,加之因所画主题与时代习风和差异而运用的表现方法和习惯性。因而质使其作品在一定时期内或画家个人形成不同风格。不过这种风格往会自觉不自觉的具有与同时代画家的共同性,及与前代画家继承性等影响。但也有例外者与同代与前代截然不同的,全新风格。

流 派
    画家们之间,因风格相近,技法上的规律相似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就产生出各种同不流派。有个人形成一种流派的,也有某些画家对生活态度,性格气质以及艺术兴趣和表现方法有共同情调形成流派的,亦有“艺术风格”相近或因地域关系形成流派的。各种不同流派,各具特色。在中国绘画史上分风格流派往往是将几位风格相近或同时代风格并不相近放在一起,如“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杨州八怪”。

六朝三杰 
    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指六朝时期画家。顾恺之、张僧繇,南朝梁时人。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陆探微,南宋时人。有名于时。其用笔有“连绵不断“的特点,称为“一笔画”。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长,时人称六朝三杰。明杨填《画品》中加画家吴近子称为“画家四祖”。

顾恺之

明 蓝瑛仿张僧繇山水图

陆探微南朝宋著名画家。吴县人。据《历代名画记》载,他的绘画作品有五、六十种。他作画笔迹周密,号称“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和唐代吴道子的“疏体”。他在绘画中运用的锐利挺拔、刚劲有力的线条,被后人誉为:笔迹劲利,如锥刀焉,所“画人物极其妙绝”,“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凛凛若对神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陆探微在绘画上的另一成就是独创了“一笔画”法,笔势连绵不断,整幅画一气呵成,令人赞不绝口。

五代四大家
    指中国画史上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简称:荆、关、董、巨。他们的画风,从唐朝以来,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成为“唐风”至“宋格”的一大桥梁。明王世贞说:“山水至二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二李系指李思训父子)。五代四大家之特色;荆浩之画雄伟、深厚、峻拔、坚凝;关同之画雄伟、坚定、峭壁茂密;董源之画下笔雄伟,有崭绝峥嵘之势;巨然之画趋于庄重朴实而沉静。

荆浩

关仝

董源

巨然

北宋三大家
    指中国画史上的董源、李成、范宽三大画家。元汤曾说:“六朝至唐初,画者虽多,笔法位置,深得古意。自王维、张  、毕宏、郑虔之徒出其不意,深造其理。五代荆、关,又别出新意,一洗前习。迨于宋朝董源、李成、范宽三大家鼎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山水格法始备。”他们确是开创了唐人所未开拓新画风,较为完善了中国山水画、面貌。三大家之特点:董源之画除部分作品雄伟、崭绝峥嵘之势外,大多趋于平淡、天真、朴茂静穆;范宽有坚凝厚重、雄峻茂墨的特色;李成之画挺拔雄奇,富有变化,惜墨始金,别具一格。
 

 

 



南宋四大家
    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亦称“南宋四家”简称:“李、刘、马、夏。”四家中李唐略早,刘、马、夏继承发展李唐的画法,成为南宋画院的主流。他们四家的风格特点是:李唐之画刚劲犀利,气魄雄伟;刘松年之画受李唐影响,而又工整方面更为突出。马远、夏娃师李唐笔直法刚劲简括,水墨淋漓,构图书馆多向特写。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其画风对明代的浙派和院体山水画有较大的影响。 属豪纵简略一路画风,初无此称,屠隆说:“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张丑认为:“南宋刘松年为冠,李唐、马远、夏圭次之。”张泰阶则曰:“刘、李、马、夏,俱负重名,而李、马为最。”

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

元四家
   
指中国画上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位元代画家。其共同特色,是以“雅洁淡逸”山水画风。强调水墨画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四人同处于一个时代,年龄相近,他们的风格和特点:黄公望是山川深厚,草木华滋;王蒙是画山水多至数十得,树木不下数十种,千岩万壑,迦环重迭;吴镇山水苍茫沉郁;倪瓒山水,所谓“天真幽淡,萧杀寂寞”,具有一种荒凉空寂、疏简消沉的趣味。

黄公望

王蒙

倪瓒

吴镇

明四家 (吴门四家)
    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们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但除沈周、文征明有师承关系外,唐寅、仇英各有内格。因此“吴门四家”(“明四家”)只是明代四位成就很高四位不同风格的大家,两并非一个画派之称。





浙派三大家
    指中国画史上的戴进、吴伟、蓝瑛三位明代画家。是明初绘画派制之一。其代表人物戴进,上承南宋院体画家李唐、马远、夏娃等画风,善画山水,迹工人物、花卉。因戴进中浙江人,故称这一画派为“浙派”。吴伟亦工山水,为“浙派”的盟主,用笔雄健豪放,纵横自如。明末蓝瑛为浙派殿军,擅长画山水,花卉,初年秀润,晚年笔力苍劲,学者甚众。

戴进

吴伟

蓝瑛

四大名僧
    在中国画史上称“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浙江(弘仁)。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他们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反对摹古,取得创新成就,其特点: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都自具风裁。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顾、齐白石等画家。

石涛

朱耷

髡残

弘仁

清初六大家(含清四王)
    在中国画史上指王时敏(烟客)、王鉴(元照)、王翚(石谷)、王原祁(麓台)、以及吴历(渔山)、恽寿平(恽南田)。尤其以“四王”的画风,称盛于清代于画坛。同时,他们都是宫廷画家,提倡师法左人。王时敏为清代画坛之首,王 是他的学生,王鉴和王时敏是同乡,并属亲族。王原祁是王时敏之孙。康熙九年进士,曾供奉内廷,充当画谱总裁宫。这“四五”提倡摹古,笔法超凡,功力极深。吴历和王  同学于王时敏之下,工诗善画,气韵高雅。恽寿平原善画山水,后见王  作品,自感不能驾王  之上,而弃山水专攻花卉画。别开生面,名盛一时。他们的画风一直持续到清末。乃至在国初年间。

王时敏

王鉴

王翚

王原祁

吴历

恽寿平

新安四家  
   
在中国画史上指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弘仁四人。称“新安派”。是明末清初山水画流派之一。以安徽歙县人弘仁(渐江)、休宁人查士标、汪之瑞和孙逸为代表。因歙县、休宁、祁门、绩溪、夥县一带古属新安郡,故被称为“新安四家”。弘仁之画,萧疏高简;查士标之画,用笔爽利,气韵荒寒;孙逸之画,闲雅轩畅,蔚然天成;汪之瑞之画,落笔如风雨,四家之画各具特色

查士标

孙逸
 

汪之瑞

弘仁

 

金陵八家: 
    在中国画史上指龚贤、樊圻、高岑、邹吉、吴宏、叶欣、胡 慥、谢荪等八人。他们从事绘画艺术活动的时间主要在明末天启、崇祯到清初康熙年间,是生产或寄居在金陵的八位画家。他们的特点:不爱摹古之风的影响,且能人人生活经历和大自然环境中得到启示,作品的写实性较强,有着不同程度的创造。他们的画法主要是继承五代、两宋时期的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变化。他们大都隐居不仕,往来于江淮之间,以卖画为生。他们又常常聚一在起,以诗文书画相与酬唱。

龚贤

邹吉

吴宏

叶欣

杨州八怪:
   在中国画史上指金农、郑燮、黄慎、李 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人。因其艺术活动多在杨州、故有“杨州八怪”之称。在中国绘画史著述上不同的版本所指八人略有不同。但就其绘画艺术的特点论述基本一致,“杨州八怪”的特点,在于继承宋、元以来,特别是明代徐渭、陈淳和明末清初的石涛、八大山人等写意的传统,摆脱了画坛上保守派格遵清规戒律的影响,高度发挥了即景写生,即景抒情的创造意志。他们又都擅长书法、文学、印章。因之形成诗、书、画综合艺术的整体,人称“三绝”,为绘画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金农

郑燮(板桥)

黄慎

李鳝

李方膺

汪士慎

罗聘

高翔

清末三大家 
    在中国画我指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三人。清代的花鸟画、从乾隆以后,日趋衰退。在技法上尚能称雄的有任任年、长干勾勒、师古而能创新意。吴昌硕、赵之谦别开近代绘画的新局面,他们致力以金石篆籀入画,又善诗工书,别开蹊径。

任伯年

吴昌硕

赵之谦

米派   
   宋代山水画流派之一。米  (古代著名书法家)所创,其子米友仁又加以继承发展,其特点在于用水墨点染的方法,描绘烟云掩映的山川景色,自称“墨戏”,世称米氏云山”,或称“米家山水”。 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绘之画.画史上也称“大米”“小米”,或曰“二米”。米芾尝与李公麟论古今山水,少有出尘格者,因信笔作之。 
自称:“无一笔李成、关仝俗气”。中国的传统山水画,用笔多以线条为主,米芾则以卧笔横点成块面,称:“落茄法”,打破了线条成规。其特点,能表达烟雨云雾、迷茫奇幻的景趣,世称:“米氏云山”。友仁继承和发燕尾服家传,善画无根树、朦胧云,每喜自题“元晖戏笔” 。因父子均居襄阳和镇江,对潇、湘二水和金、焦二山自然景色特别陶醉,故能画出水气蒸郁、烟雾弥漫的妙趣 。此派为大写意风格,南宋牧溪、元代高克恭、方林义等皆师之,对后世影响甚大。

米芾

米友仁

松江派  
   
明末山水画流派之一。以董其昌为代表,其支派有三:以赵左为首的称“苏松派”。以沈士充为代表的称“云间派”。这两派都导源于宋旭。赵左和宋懋晋同师宋旭,沈士充师懋晋兼师赵左。以顾正谊为代表的称“华亭派。”他们都是当时的松江府(今上海松江,古称华亭)人,风格互有影响,其画风逸润苍郁,骨格灵秀。气韵笔法。


水墨写意派 
    明代花鸟画派之一。主要以画家陈淳(白阳)、徐渭(天池)为代表,他作花虫竹石,善用水墨,淋漓疏爽,随意挥洒,泼墨豪放,不拘成法。用墨浓淡干湿,恰到好处,在明中期极为兴盛,形成了一种风尚。对清代石涛、八大山人以及“杨州八怪”有很大影响。

陈淳

徐渭

勾花点叶派
    明代花鸟画派之一。主要以画家周之冕为代表。周之冕字少谷,长洲(今苏州)人,善画花鸟、撮合陈淳(写意)、陆冶(工笔)法,取两家之长,设色鲜雅,富有神韵,时称勾花点叶派。 
黄山派 
   明末清初山水画流派之一。代表画家为梅清、原济(石涛)、弘仁(浙江)。三人画风各异,而都以描绘黄山的峰峦烟云之变化著称,故称“黄山派”。世人称:“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形,弘仁得黄山之质。


弘 仁


常州派(没骨派) 
    清代花鸟画派之一。其代表画家是恽寿平。纯没骨体是其特色。宋代的没骨还有细的轮廓(勾勒),至清代恽南田等,发展成一种全然不同勾勒的纯没骨体,称为写生的正派,流传甚广。因恽南田是常州人,故称常州派。


岭南画派(岭南派)
    地处广东五岭之南 ,明清以来,画家不下千人。著名的明代有林良。擅长水墨写意花鸟画,笔墨简括劲挺,豪纵爽辣,开岭南一带画风。宗其法者有高俨(山水画)、陈瑞(花鸟画) ;黎简、李魁继起,着重描绘广东山川的特色,前者苍润似吴镇,淡远近倪瓒,后者乃一画工,而技艺精 能。清乾隆(1736-- 1795)间有苏六朋、苏长春,善人物 ,六朋以人民生活和市井风俗作题材,长春虽常绘神仙佛像,却以南方的凡人作模型 。清末有居巢、居廉,善花鸟虫鱼,学恽寿平。现代的番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早年均师事居廉,高氏兄弟和陈树人后曾留学日本,进修画艺,引进西画技法,作品 题材多写中国南方风物,在运用中国画传统技法基础上,融合日本南画和西洋画法 ,注重写生,创立了色彩鲜艳明亮,水份淋漓饱满,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岭南画派的新风格。有浓厚的岭南情调。时与高奇峰、陈树人有“岭南画派三杰”之称。继后赵少昂,今人黎雄木、关山月等皆是岭南画派的重要画家。

吴镇

居廉

陈树人

 金陵画派(江苏画派)
  
中国画现代画派之一。以南京(金陵)傅报石、钱松岩、宋文治、亚明等为主要代表的画家画风。在建国初提倡写生。多以江南山水为表现内容。其作大多雄伟而秀丽,很具江南山水特色

傅报石

钱松岩

宋文治

亚明

长安画派:
  
中国画现代画派之一。建国初,由长安画家或寄居在长安一派的画家,赵望云、张大千、石 鲁、何海霞、方济从、康师尧、刘文西等,一反清末,民国年间中国画坛摹古不化之风,大胆走向生活,大量写生创作,给当时较为死沉的中国画注入了新感觉。形成陕北风味特殊画风。

赵望云

石鲁

张大千

彩墨画派
   
中国画现代画派之一。最初,由上海画家林凤眠借鉴西洋绘画色彩的光色,使用中国画宣纸与水墨加色表现自然,首创。今人 袁运甫、黄永玉、吴冠中等做了大量的探索,将此画风发展较大。

林凤眠

黄永玉

吴冠中

云南画派
   中国画现代画派之一。由今人,蒋铁峰、袁运生、丁绍光、王晋元等位当代画家多以云南景物及少数民族为主要表现对象,而形成了一种具有云南风情与表现特色的画风。

(缺图)

冰雪山水
   中国画现代绘画新技法之一。由黑龙江画家于志学首创。主要运用将白矾入水墨(或调入水中)用留白和白矾水打底的办法表现,中国北方、大兴安岭的冰雪效果,故称“冰雪山水”也称“白山黑水。”


点子画风 
    中国画现代绘画风格之一。最早有浙江美院谷文达、陈向迅以及在此进修的山东画家曾宪国首创,后经西安画家苗重安、张明堂等将其发展成大量使用富有笔韵的点子构成一幅画面。在雷同中求得一种韵律。

(缺图)

泰山画家
    中国现代山水画家中较有特色的画家之一。泰山画家——张伟明,多年来致力于泰山山水的研究与创作。

《泰山》

《泰山日出》


都市画家
    中国现代绘画画家。其画家大多长期定居在城市,同时所作绘画题材、内容又都是以城市环境及城市人物为对象,而形成的一种典型的现代城市风格画风。




黄山画家
   
朱峰,居黄山三十年余,潜心读书作画,几乎摈弃了常人所说的“社会情结”,专注黄山画的创作与探索,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三十年来,除他自己付出艰辛的努力外,还得益于诸如刘海粟、王朝闻、黃胄、范曾等大师们的指教和众多绘画同仁的共同交流。

 
南北宗
    南北宗:中国书画史上一种理论学说。明代画家董其昌所创。他把李思训和王维视为“青缘”和“水墨”两种子画法风格的始祖,并从此倡中国山水画分“南北宗”之说。另莫是龙在《画说》中说不得:“禅家有南北二宗,于唐时分,画家亦有南北二宗,亦于唐时分。”清方薰认为,“画分南北宗,亦本禅宗‘南顿’、‘北渐’之义,顿者概性,渐者成于行也。”南北宗原是指佛教史上的宗派,所谓“南顿’、‘北渐’把“顿悟”和“渐识”(苦功修练)作为被彼此的主要区别。这种划分法,标榜了“南宗画”即文人画出于“顿悟”,因而社为“高越绝伦”,“有手工土气”;同时,以为“北宗画”只能从“渐识”,也就是从勤习苦练中产生。受到轻视和贬。方薰也认为,顿单概于性灵,渐者成于力行。前者重在邻居领悟,后果重在攻夫。南宗王摩洁(维)始用宣纸,变勾勒之法其传荆、关、董、巨、二米以及元之四家等。北宗则李思训父子,风骨奇峭,挥扫躁挺,传至宋之赵伯驹、赵伯  、以及马远、夏 圭、戴文进、吴小仙。

北宗

李思训

赵伯驹

戴进(文进)

南宗

王摩洁(维)

董源

米友仁

徐黄画体 
   
中国绘画的两大流派。宋郭若虚论《徐黄画体》云:“黄家富贵,徐懿野逸”。黄筌与其子黄居始事蜀为待诏,皆绘事宫廷中。多写宫苍所有珍禽瑞鸟,奇花怪石,故黄筌之花卉翎毛,画风艳丽细巧,有“富贵气”,故称“黄家富贵”。当时与黄筌齐名的徐熙,是江南处士志节高迈,放达不羁,多状江湖,所绘汀花野竹、水鸟渊鱼、草木虫兽、妙入造化。徐熙作画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潇洒的风格,故称“徐熙野逸”。形成了当时花鸟画的两大流派。史称“徐黄画体”。

黄筌

徐熙

收藏指南
  
在过去中国画艺术品仅仅是文人雅士的收芷目标,现今,她也成了富商巨资的投资热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书画艺术品尝会成为多少有些文化品味的平民百姓的精神与经济双重价值的珍芷品。
   近些年来,中国画作品似乎全面地进一步了国内外的艺术品市场,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艺术品作为商品进行经营的画廓。艺术公司,拍卖公司等也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出。大量的艺术品买卖已使国内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富有发展潜力的艺术市场。
   中国画市场的三位主任——画家、经纪人(画商)和收藏家,要想参与市场,把握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不能不了解市场,不能不掌握市场运行规律,也不能不了解市场行情。
   书画的市场价格,是非常复杂的。她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交错:既有画家本人的水平,社会地位,年代,作品质量上的区别,也有作品和流传过程,品相的好坏,地域的差别问题,既有出售或拍卖时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有国内,国际市场的差异和对中国书画价值的认识程度以及影响,其中较为关键的因素有三。其一画家在中国画史中地痊与影响是相当重要地,左右着其作品的价位。其二,画家的风格流派以及是否是某流派的开创人或主要继承人,也是很引人注目的。其三则是某画家历史年代与其在世上流传作品的多少也会使其作品价位大增或因作品流世太泛而自然贬值.

唐代绘收藏指南
    唐代为我国文化艺术史开了辉煌的一页,在世界文化史上闪烁着金光。国力强大、经济发展文化也非常繁荣。文学、诗歌等大家辈出,绘画有阎立本、李思训、吴道子、王维、韩干、周、边鸾等,唐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鞍马动物等各种形式与体载的绘画都很灿烂。其难点尚不是价格方面,而是唐代都留传下来的作品原本就少乎其少,且都为 国宝,另则仿品又具多,故一般收芷者最好不要对唐代作品抱有任何幻想。
 

 

宋代作品收芷
   
宋代是继唐代之后的又一个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继五代皇家画院而创立的翰林画院,以图画开科取士,罗致天下的优秀画家,重写生、讲法理,促进了院内外画家的艺术创作上的争荣并秀,学画必言北宋,许多佳作成为后世的典范,以苏轼、米芾等人所倡的文人画和水墨画派,称文人墨戏,发展的中国画的笔墨功能和表现技法。纵后世很大影响。宋代画迹经历600—1000多年,能完好保存,已相当不易,各家精品更是殊为难寻,能否得到,即靠财力,更靠机缘!然而大、小拍卖场中大部分宋元画迹价位低的吓人。劝诸收芷家千万不可上当,没有谁会将价格 连城的宋代画迹,当废品处理。


元代画迹收芷
    元代在中国的绘画发展史上又有了新的转折与起色,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他们开始用纸作画,充分发挥了纸、墨、笔的性能,技法上有新的创造、重墨韵意境、讲究诗书画的结合,其影响力经明、清至今,不过元代真迹传世者也是毛角少的可怜,且后人仿者芷。收芷家需三思而解理囊。


明代画迹收芷
   明中叶以来,艺术思想趋向活跃。各种绘画流派繁衍,绘画作品中的个性表现和地方特色,竟秀比美,呈现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浙派、院派、吴门画派等竟相争秀。诸君若要想成中国古画收芷大家。绝不可放过这一时期的诸位大画家,更不可忽视这一时代的重要门派!
   明代大家:戴进、周臣、沈周、唐寅、文征明、陈淳、仇英、徐渭、黄其昌、蓝瑛。


清代画迹收芷
   
清代绘画集唐、宋、元、明之大成,大家辈出,争奇斗艳,画坛主流为文人,讲画品、画境、题材风格重山水。宫廷画家与在野争雄。正统趋于仿古反叛者注重革新。“四王 ”、“八怪”并举。今之古画拍卖元论大、小、拍卖与私下交易,所谓称之古画者其真货大多源于此代作品,收芷有,不可不加关注!不著画史者有,大名鼎鼎者亦有。清代大家有:王时敏、陈洪绶、王鉴、弘仁、  残、梅清、八大山人、石涛、吴历、王石谷(  )、恽寿平、王原祁、高其佩、袁耀、华  、李  、金农、黄慎、郑板桥、王文琦、贻汾、苏六朋、任熊、虚谷等。


清末民国画迹收 
    清末洋人入侵,沿海变商埠。“海派”、“岭南派”平地而起,书画以谋生存。吴家为平民百姓,面貌向着市谷一路突进。
    海派大家有:赵之谦、蒲华、吴昌硕
    岭南大家:高剑父等。
    这一时期特点是真迹在民间留传较多,但也有不昨冒名之作。


现代名家名作收芷
    进入变革变法的时代,思想活跃,艺术也更活跃,中西合壁、推陈出新。真正的名画收芷还是看现代,艺术投资也是重百年。然而随着艺术品的铜臭价值,泥沙居下,鱼龙混杂,处处陷井。杨州骗、苏州骗,大量伪作假画充塞市场。收芷者更须深懂鉴定之法,知行情,可免屡屡上当。
    现代大家:齐白石、黄宾虹、王震、陈衡恪、陈树人、刘圭龄、吕凤子、陈半丁、于非阁、贺天健、胡佩衡、牛  瞻、吴湖帆、梅兰芳、赵丹、徐悲鸿、王个移、刘海粟、潘天寿、钱瘦铁、董君壁、李苦禅、钱松  、张大千、王雪涛、傅抱石、李可染、吴作人。


当代名家名作收芷
   
尚存世上的大画家都可称起是当代名家,然而其数量,何止千万,一本本交费就能入编的当代书画名人大辞典,世界书画家大辞典琳琅满目、眼花僚乱。更须收芷者多学些欣赏画作的学问、不能只重其名,要看其画。老一代艺精品正墨宝难求:新一代风奇画怪买价高,收藏家不但要一手拿“放大镜”观画迹,还要一手举“望远镜”看日后能否大幅度升值,这可是投资须知。令您是多大的收芷家,也难过“当代” 这一关!最要小心的是您花几十元钱买的某名人作品,和花七、八千元钱购的某名人作品竟是出自同一位造假者之手。造者也不知他的“杰作”会有如此差价,这不能不说卖假画的人胆量有小有大。
 

名作鉴赏
 
《游春图》传为隋代画家展子虔作。是我国发现的存世的山水卷轴画中最古的一幅。画上有宋徽宗赵佶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字。它生动地描绘出我国大地上的明媚春光和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各种花树点满山野,桃红柳绿,相映成正职。山上有骑马的游人,水中有乘船的妇女,瀑布前有桥,远山近坡,层次显明。在色彩上,运用了浓重的青绿填色,作为全画的主调,有勾无皴。这种浓重的青绿色调,正是春天自然景色的特征。这种画法的特色,发展到了唐代的李思训、
李昭道父子,便形成了“青绿山水”,成为中国山水画中一种独具风格的画体




《五牛图》唐代画家韩  作。画五牛于一长横幅上。五牛的体态神情,无一雷同,各牛的姿势真切生动,笔墨简劲,色调自然,画出一种朴实的田家风味。《唐朝名画录》评他“能画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


 
《捣练图》唐代画家张萱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划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簪花仕女图》唐代画家周昉作。用笔朴实。气韵古雅。画面描绘仕女们的闲适生活。她们华丽奢艳在庭院中游玩,动作悠闲、拈花、拍蝶、戏犬、赏鹤、徐行、懒坐、无所事事,侍女们持扇相从。其赋色技巧,层次明晰,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轻纱的透亮松软,皮肤的润润光泽,都画得肖似,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时南唐画家顾闳中作。后主李煜欲用韩熙载为相,派画院画家顾闳中、周文矩夜至其家,窥看他与门生宾客夜宴情景,绘成此图。会画分五段。分别画出韩熙载与其宾客舞伎们听琴、观舞、休息、调笔等情节。夜宴睥人在静听演奏琵琶,有坐有立,有的侧耳,有的倾身,有的回眸,有的抱膝,都集中在“听”字上。韩熙载眉尖耸起,注视着演奏着,在沉醉中又显露出忧郁之情。全画运笔精熟,色彩绚丽,显示出画家杰出的写实能力和五代人物画的水平。



《踏歌图》 宋代画家马远作。描写一个清静深秀的山湾里,几个老农在阳春时节带有几分醉意地欢娱歌舞。他用简括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地把山环水抱的复杂景物写得远近分明,图中没有花草的陪衬,却表现出愉快的春山环境。远山奇峭,近石方硬,树木多姿,云雾掩映中显出辽远的空间和光的感觉,具有清旷秀劲的特殊风格。


 
《潇湘图》五代画家董源作。这幅短横卷,是描写江岸洲渚之间的渔人、旅客的各项活动。前段描绘沙碛平坡,有朱衣女子二人往水边行去,滩头有五人南昌鼓奏乐。江面上有一船驶来,船上六人,有端坐者、持伞者、横篙者=摇橹者等。后段写远茂林,渔人张网,远处有小船往来,近处有芦汀沙坡,是典型的江南风光。此画不画水纹,多留山头空白,以碎点来表现朦胧的远树,云烟吞吐,远山沉浸在一片迷茫之中。全画以花青运墨,山头用淡墨点子皴,表现出空气湿润,烟云晦明之感。人物则工细设色,摆脱凡格,虽小而逼真。



《万豁松风图轴》五代画家巨然作,是图绘江南烟岚松涛,矾头重叠;深谷里清泉奔涌,溪畔浓荫森森;沟壑里聚起团团云雾,缓缓地向上升腾;山瀑下置一水磨磨坊,溪上架一木桥,在这世外桃源里留下人间烟火。
画家的构图与其他山水稍有不同,虽取全景,但不突出主峰,通过环绕着的松林将峰顶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近、中、远三个空间层次表现得自然得体。全图的笔墨沉厚浑朴而不失腴润秀雅,天趣盎然。坡石用淡墨作长披麻皴,再以焦墨、破笔点苔,有沉郁清壮之韵。画中屋宇,以界画而成,表现了画家怀有丰富的绘画技巧。  
《溪山行旅图》宋代画家范宽作。描绘的是关中景色。重山叠峰,草木蒙茸,山石坚硬,山势雄健,丰厚,虽是正面,却多变化,有空间感;山脚下开阔的路上,毛驴行人,动态准确生动,对关陕一带的地方景色描绘深刻、真实。他长于表现四季景色,行旅和“风月阴霁难状之景”,“皆写秦陇峻拔之势,图大幅宽,山势逼人。”范宽的作品,着重骨法,用墨比较深重,从这件作品中即可看出。


 
《千里江山图》宋代画家王希孟作。画卷表现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动。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用勾勒画轮廓,也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 力。人物活动栩栩如生。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


 
《清明上河图》宋代画家张择端作。画的主题是描绘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在清明节那天从城郊到城内街市的繁华热闹景象。是流传至今的反映当时汴京生活面貌的宏伟巨作。它以全景式的构图,精细的笔法,细致而生动的描绘,广阔而详尽地展示出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动态,包括经济状况,城乡关系,民情风俗等。画的内容结构大体可分为三段,开首一段是京郊的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两岸船车运输、交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是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汹涌、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画家鲜明地描绘了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物活动,面对后拥地骑马坐轿的权贵,无所事事的修然游逛,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整个画面波浪起伏的变化和张人入胜的艺术净效果。



《富春山居图》元代画家黄公望作。分前后两段。原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带的山水景色。所画富春江两岸峰峦树木,似初秋景色,几十个峰,一峰一状;几十棵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多端。茂林村舍,渔舟小桥,亭台飞泉,令人目不暇接,丰富而自然。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温笔披麻皴,也有干笔皴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作用。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青卞隐居图》元代画家王蒙作。画于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这幅画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浓墨,先用湿笔而后用焦墨,层次分明。山石树木都有润湿之感。山头打点,变化尤多,有浑点、破竹点、胡椒点、破墨点,表现出山上树木茂密苍郁。全图不多渲染,其深远之处,有条不紊,充分呈现出空间的深度。



《骑驴归思图》明代画家唐寅作。立轴,绢本,淡设色,纵77.7厘米,横37.5厘米。此图为唐伯虎的创新杰杰作。图国峻险山崖,盘曲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族人,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庐山高图》明代画家沈周作。立轴,纸本,淡设然,纵193.8厘米,横98.1厘米。图中山峦层叠,草木丰茂,飞瀑高悬,云雾浮动,此图构图、布局颇具匠心,黑色浓淡怪次逐渐变化。作者取于王蒙技法,善于组合稠密高叠的石岩,进而形成转折交搭的层峦,再位置大小林木、复合为整一的自然美,疏密,松紧,有条不紊。



《真赏斋图》明代画家文征明作。为好友华夏(字中甫)而作。华夏在无锡隐居时,曾在在太湖边修建了别墅——真赏斋。他收藏金石书画凡四十余年,鉴赏水平很高,时称“江东巨眼”。此图是画家八十八岁时(公元1557年)所作。构图简洁别致,主题突出,用笔苍润,秀挺,富有表现力。图右画太湖石一组,展现出一个幽静秀美的天地,古松、高梧中修竹丛生,掩映着一幢草堂书屋。室中主宾隔案对坐,似展卷交谈,传神的几笔把人物写得生动而准确,使整个画面完整精美.



《游华阳山图》清代画家石涛(原济)作。立轴,纸本,设色,纵239.6厘米,横102.3厘米。此图写华阳山景,近景巨石压阵,虬松居中,高处重山复岭,山间飞流直深涧水长廊,迂回盘桓,屋岸人物隐置松石丛林之中。浅绛设色,淡雅中见沉厚,丛林中用朱红圈叶,使画面更为绚丽夺目。该幅布局上突破了传统的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分明隔做两段的阵式,远山与近景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虚实相见,无画处皆成妙境



《青城山中》现代画家黄宾虹作。纸本,设色, 黄宾虹的画特点是,元气淋漓,墨华飞动,浑厚华滋,意境深邃。善书法,兼治金石文字,对画学深有研究
 

《蛙声十里出山泉》现代画家齐白石作。纸本水墨,纵129厘米,横34厘米。此图是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诗句是老舍指定的,这确实是个难题。在我国美术史上,汉代画家刘褒曾协过《云汉图》,人见之觉得很热;又作《北风图》,人见之凉爽生寒。他转炎凉于笔底的功夫,给欣赏者呈现了一个鲜明可感的艺术境界。而观者的感受是由形象引起的联想。齐白石老人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个命题时还上运用了这种特殊的联想手法。恰到好处。在该图中,画而上没有蛙,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听”见的,而是在数周后的,十里山泉出山的溪水中。这是绝妙之至的构思


 
《雨中漓江》 李可染 李可染总结自己的艺术生涯时说:"假如我的作品有点成就的话,那是我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观察描写对象、深入思考、深入实践的结果。人离开大自然、离开传统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我不依靠什么天才,我是困而知之,我是一个苦学派。"又说:"现在我年近八旬,但我从来不能满意自已的作品,我常想,我若能活到一百岁可能就画好了,但又一想二百岁也不行,只可能比现在好一点。无涯惟智,事物发展是无穷无尽的,永无涯际,绝对的完美是永远不存在的。"(《李可染中国画展》前言,《我的话》)



《泰山雄姿图》泰山画家张伟明画,张伟明,国家一级美术师(专业画家)现任泰山画院副院长,研究馆员(教授).近年来致力于泰山山水画创作,其代表作有《泰山神韵》、《拔地通天》、《泰山神秀》、《雄峙天东》、《东天一柱》以及《泰山觅景系列作品》(中国画--之一、之二、之三……)最近伟明耗时6个月为山东大厦完成巨幅山水画《泰山雄姿图》集中国传统工笔青绿山水画法与现代小写意水墨山水画技巧和现代大型壁画构图形式为一体,被誉为”泰山山水第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