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作品电子书:由定而慧,慧是核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07:05:26
由定而慧,慧是核心(2009-10-09 09:00:00)         禅定是智慧生起的必要条件。一位修行者的成就,取决于他戒与定的根基,而这个根基往往是隐性的,当智慧成就的时候,戒与定的作用就会凸现出来,但智慧依然是其核心。
        戒定慧是佛法的全部内容,前二者是后者的重要条件,戒定是取得智慧的先决条件。
        但智慧又是独立运作的,它并不完全依赖于戒定。当慧生起时,则它可以独立运作,而且慧反过来可以加强戒与定的能力,而受到加强的戒定则又回来推动智慧的再次提升。        在修行上,必须强调智慧的战略作用。修行的唯一重点是智慧。戒与定是慧的条件。只有以慧为中心,戒与定才找到目的。戒与定是为智慧服务的,它们不能独立地有其目的性。如果以戒为目的或以定为目的,那将是错误的修习方略。没有智慧内容的修行注定是没有前途的,佛法修习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确定戒、定、慧三者的关系——慧必须是核心。
        智慧是修行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修行者的使命就是提起戒定,探求智慧。只有智慧才能看清身心的真相,令修行者从身心的牢笼中得到解放。
        修行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把戒与定做为纯粹的目的,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建立佛法正见,受一些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修行者的观念中,容易把佛法与打坐修定混为一潭,这里需要强调,单纯的打坐与修定不是佛法,在这一点上,修行者要有清醒的意识。佛法的核心是智慧,如果忽略了佛法的大智慧,只重视一些修定的技巧,那就是舍本求末。
        有些修行者持戒修定很认真,但是他修行的内容中缺少智慧;如果不能把持戒修定的能量集中到提升智慧,无论其多么深厚有力,它们终究只不过是轮回中的小小浪花,这种浪花如果不能帮助修行者建立智慧,那种力量终究将会在轮回中消耗殆尽,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戒定重要,但智慧更重要。佛法是智慧,戒与定只是辅助。这就象要进行精深的科学研究,你必须借助于显微镜和望远镜,戒与定就是显微镜和望远镜,有了它们,修行者可以看得更远,看得更深,在这种深远的观察中,智慧将会升起。
        对于修行者来说,应该在佛法的正见上多加领会,多下功夫。现在信息很发达,网络传播很广泛,这是很好的条件,修行者可以从中接触到更多的佛法信息。在这种接触中,人们可以自己鉴别正法,为自己找寻观照的方向——修行中的大方向则是最重要的。
        没有掌握佛法正见之人,也许他们很勤奋,但因为方向上的错误,令修行只能在世间的小范围内打转。只知道修定与养静,只是修习专注,而不知观照的对象应该是身心的本质,也不知观照的最终目标是身心的无常、苦、无我。这一类修行者,有时候也会用一些克己的工夫,或多在日间的事理上磨练自己,他们以为这样就是佛法,那就全错了。虽然静与定的功夫有其意义,但它们的归宿不是智慧。佛法带来的智慧不是世间的聪慧,而是发现身心本质的大智慧。
        有些修行人,对国学很有研究,把佛法等同于国学,其实国学虽然有千年深厚的基础,但它依然属于世间的聪慧,还不是佛法的大慧。有些修行者才智精微,而有些修行者谨守戒律,有些则耳不闻外界事,口不言他人非,心不思,言不虚,但他们也仅限于此,这样的修习依然是在定与静中,不是佛法的大智慧。这就象学习,他还没有找到所学的核心,只是在一些枝节上用功。
        佛法修习,需要在建立大智慧上下功夫,这是虔诚的修行者尤其要注意的。要修有所成,先要找到正见,再次是找到建立智慧的方法,然后才是实际修学。例如佛法的戒定慧三学,如果抓住了智慧这个核心,那就可以进入真实的修习,在修习中,如果发现戒与定的功夫不足,再去补足。这样确立修习,一则智慧的重点不会丢失,再次也会明白戒定的有限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修行,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独立的戒与定其实没有多少用处,他在解决生死这些大问题上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它们不与佛法的正见结合起来,戒与定的功夫都是盲目的——只能促成无有尽止的苦的轮回。

        修行的重点非常重要,凡事只要抓住重点,才能解决大问题。找到佛法的核心,然后在这个核心上用功。所有的博学,慎思,明辨,笃行,都要围绕佛法智慧这个中心。每位修行者的个人能力与知识都要集中用在核心问题上。再次,当修行者找到了佛法核心,然后集中诚意,集中全力,这样的修行就是智慧,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观察,启发智慧,看破身心,进而解脱知见,最终达到对宇宙本质的通达了知。除此之外,都不是正功夫。
        
        在找寻修习道路的时候,难免会走很多的弯路,但如果能以智慧为先,修行者最终总会找到佛法之智。守戒、修定、养静,如果这些功夫没有佛法正见为先导,那都称不上智慧。        当人们脚踏实际地找到了佛法的正道,他就可以开始修行,先期修习,不要管宁静不宁静,只要围绕四念住这个中心下功夫,就是正确的修习。若在正确的观照时感觉不得力,那就是戒与定的功夫不够了,于是回过头来,再在戒与定上下功夫,这就是正确的路子。其实四念住的修行方法,都是定与慧结合在一起修习的。
        修行的战略方针非常重要,只是在定静上用功,这样最终总是难以找到智慧。不论用了多少功夫,都在世间的小聪小慧中打转。以定为中心的修习,那样容易失去正确的目标,而内在深处对身心的错误知见依然潜伏在那里,无法去除。表面看来,深厚的定力会掩盖身心的烦恼,修行者或以为修行有了成就,其实,那样的表面功夫是无法根除烦恼的源头“无明”。只要无明存在,烦恼和轮回就无法停止,所以佛法的修行应以智慧为先。如果智慧建立了,静和定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建立。但以静定为主,慧未必能建立。

        寻找智慧的道路要把握本源,然后从本源上开始用功。那么,什么是佛法的核心和本源呢?佛陀在《大念住经》中反复地讲到:“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在《大念住经》中,这段固定不变的句式一再地重复;佛陀每讲一个修行方法,其中都有这段固定不变的句式。可以看到,佛陀以重复的方式在强调:观察身、受、心、法的“无常”是佛法的核心,是大智慧,修行者自始至终都要真切地把握住这个方向。

 

如是   2009-10-9 

hannah

2009-10-09 09:51:06

“如果抓住了智慧这个核心,那就可以进入真实的修习,在修习中,如果发现戒与定的功夫不足,再去补足。这样确立修习,一则智慧的重点不会丢失,再次也会明白戒定的有限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修行,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老师讲的是应以智慧(四念住)为核心的前提下,如果发现戒、定不足,再去补足,这是正确的修行道路;不过,如果有人先期单纯发展比较深厚的戒定,在此基础上再修慧是不是也容易达致解脱呢?或者是修定有成的人,比较容易满足于定境,并不是很容易接受继续向前走一步而修慧的理念,但是一旦能够接受,却也很容易得力?

博主回复: 2009-10-10 09:28:36

戒与定是世间的心理品质,相对容易遇见,容易理解,容易学习;佛法的智慧——正见,则相对比较难以遇见,难以理解,难以学习。所以,一位修行者或有思想之人,如果他的思维更精深一些,并在这个领域里有探究,遇见戒定,修习戒定的可能性则非常大。最有难度的是,即使专业修行者,即使世间罕有的聪明才智者,在佛法的智慧面前,却往往显的力不从心。他们找不到佛法正见,他们乐意于八种定力,乐意于世间的无常现象。即使偶然遇见佛法之智,多数时候他们则不相信,等等等等,因此,强调佛法正见的核心地位,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抓住了智慧这个中心,戒定不足的问题相对是比较容易补上去的,它毕竟是世间的知识与技术,既易遇见,也可修之;反之,如果先期单纯发展戒定,智慧则是比较难以补上去的,佛法的智慧既难遇到,也难相信,更难修习。
从理论上讲,不论先修戒、定、慧的哪一个都可以,但这前提是,修行者已经有能力把握住了戒、定、慧三位一体的关系。但实际上,修习戒定的人,多数很难具有把握戒定慧三位一体的能力,他们往往把戒与定或世间的聪慧当成佛法修习的内容。
所以,你所说的:修定有成就的人,比较容易满足于定境,很难再接受继续向前走一步而修慧的理念。应该说,对于这一类修行者,横在他们面前的障碍主要还是他们无法均衡地把握佛法的全部修习内容,他们没有能力辨别戒定慧三者之间的区别。
佛法之智非常特别而独到,更是极难被世间认同;在名利的驱使下,或在求同的心理下,修行者或普通的人,多数会忽略佛陀的伟大智慧,而只在一些细微末节上用功夫。
在某种程度上看,佛法的智慧是出世间的,世间很难有佛陀这样看问题的角度与理念,这也是修行者很难遇到佛法智慧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佛法之智极其深奥,很难有更多的人真正明白它,所以中国的历史上才有“愿解如来真实义”的名句——如来在真正教导什么呢?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一件事。
如来真正教导的解脱之法是什么呢?要了解这一点是万分困难的。这现象很普遍,你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修习佛法之人,很多年或一生过去了,还只是在一些非重点问题上用功,显然,他们并不明白佛陀的伟大智慧在哪里,多数人以为放生、行善、持戒、念佛、打坐就是佛法的全部。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强调佛法正见,并把它提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 慧是什么呢?
观察身、受、心、法的“无常”是佛法的核心,是大智慧,修行者自始至终都要真切地把握住这个方向。

慧有层级的差别吗? 
慧没有层级的差别,但修习智慧之人在认识和实证智慧的过程中,有阶段和程度上的不同。这种实证上的阶段,佛陀把它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即四果。初果须陀洹(预流者),二果斯陀含(一来者),三果阿那含(不还者),四果阿罗汉(圆觉者)。
在实证初果的过程中,佛陀还把这一过程划分为十六个阶段,即十六阶智。
第一阶智:名色分别智;
第二阶智:把握因缘智;
第三阶智:遍知智;
第四阶智:生灭随观智;
第五阶智:坏随观智;
第六阶智:怖畏现起智;
第七阶智:过患随观智;
第八阶智:厌离随观智;
第九阶智:欲解脱智;
第十阶智:审察随观智;
第十一阶智:行舍智;
第十二阶智:随顺智;
第十三阶智:种姓智;
第十四阶智:道智;
第十五阶智:果智;
第十六阶智:思维反射智;
以正确的修行态度和正确的修行技巧与方法(其中的正知很重要)进行实际修习,可以引发正见和智慧。正确的修行态度和正确的修行技巧与方法并不是智慧,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并进行恰当的实际修习,则可以引发智慧。

 在观察中只是知道,进行观照而不要成为,这只是正念和平等心的练习,其中并无正知;即使通过训练,训练出了只是观照的能力,这也只是定力部分的修习,还未涉及正知和智慧——这样的修习因为缺少“正知”这个要素,所以无法引发智慧。

在禅修过程中,正确的修行态度,正确的方法,尤其是方法中的“正知”非常重要,观照中若没有正知,所有的观照将变成只是定力的修习,而无法涉及到智慧,请务必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