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侯门贵女:《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二 ——堑壕清道夫(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45:20

第六章  堑壕清道夫——MP18/I冲锋枪

MASCHINENPISTOLE 18/I

“(我们发现)进攻的德国人已经渗入了我们的机枪阵地之间的空隙,我们在近距离遭到了机枪的猛烈射击,几乎要把我们撕成碎片。我们扑到地上……机枪子弹呼啸着贴着我们的耳朵横飞,有些子弹直接打到我们背后的帆布背包上。我们匍匐在地,十指抠着泥土,肚皮紧紧地贴住地面向远处爬行以躲避猛烈的子弹。后来,我和A连指挥官一起向被德军占领的风车磨坊发动进攻,经过和德国暴风突击队的肉搏战,我们终于重新夺回了这座磨坊。”

——1918年4月12~18日的莱斯之战(Battle of Lys),摘自《机枪》,1938年,哈奇逊中校(G. S. Huthison)。

  

情景重现照片:西线,1918年10月。德军第一野战“路德维希亲王”营的一名巴伐利亚暴风突击队士官正手持MP18/I冲锋枪投入战斗。他头戴大斑块迷彩的M1916钢盔和M1917皮制防毒面具;身着旧式M1910原野灰外套,领部带着战争后期型编织军衔标志,袖部带有一个黑色的长柄手榴弹袖章。

为堑壕而生

严格地说,作为冲锋枪的MP18/I似乎不应该在本书中说明,但如果推究到90年前的那场战争,冲锋枪却是作为机枪应用理论的外延发展出来的。对一战时的冲锋枪作些介绍,可以帮我们更好地明白机枪的战术价值以及这种武器对步兵战术的深刻影响。如果我们把笔锋转到一战时期的冲锋枪,那么德国伯格曼(Bergmann)MP18应该最先得到关注。

伯格曼MP18是第一种被广泛应用在战争中的冲锋枪,该枪在战争最后几个月才开始投入使用,主要装备德国精锐部队,作为有效的便携式堑壕肃清武器。伯格曼MP18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巨大优势直接影响了战后著名的美国汤普森(Thompson)冲锋枪以及其他诸多冲锋枪的设计,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现代冲锋枪上找到当年伯格曼MP18设计思想的痕迹。

MP18究竟是否算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冲锋枪,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心存质疑。对这一地位直接构成挑战的是大战期间意大利人使用的那种造型古怪、重16磅(7.26公斤)的双管轻机枪。如果单纯从时间上考量,意大利人阿贝尔·列维利(Abiel Revelli)研制的这种自动武器的确应属第一:早在1915年意大利精锐的山地部队(Alpine troop)就已经配备了该枪。但是,虽然这种被称作维拉-帕罗莎(Villar Perosa)的自动武器使用手枪子弹,但是该枪在战术上和实用性上都不足以作为单兵手持式近距突击和防御武器。德军在1917年10月曾在卡普利托(Caporetto)缴获过少量维拉-帕罗莎,而且肯定对该枪作过研究,但根据伯格曼工厂设计师雨果·希麦司(Hugo Schmeisser)研制工作的结果来看,意大利维拉-帕罗莎并没有在MP18冲锋枪的诞生问题上产生什么重要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第一种真正意义冲锋枪的桂冠还是应该属于雨果·希麦司的MP18。这种冲锋枪当年使用的自动原理和诸多特征,在90年后的现代冲锋枪上仍在继续延用。MP18是为应对堑壕战这一崭新的战术环境而诞生的,它是轻武器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历史上很少有武器是直接出于对未来使用需要的考虑而开发的。和其他任何武器一样,MP18也是为了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的眼前需要而出现的。

1916年的欧洲战场已陷入了堑壕壁垒的胶着僵局。双方的野战筑垒防线横亘数百英里,从北海一直延伸到瑞士。双方步兵如果想要达成突破,就不得不穿过分隔双方防线的几乎无可逾越的危险无人区,发动自杀式人海冲击。为了打破这样的可怕僵局,军事界当时提出了两种主要战术理论。第一种是法国人提出的“行进火力说”,即让进攻部队在前进过程中进行密集射击,让防守一方的士兵“抬不起头来”,进而达成突破。这种理论很快被证明是灾难性的,因为当时装备的自动步枪根本不适合执行这种进攻,德国人的远程支援火炮和机枪火力会彻底粉碎协约国的攻势。

暴风突击队

 

来自德军第13步兵团的暴风突击队员们,1917年5月。这些士兵们头戴M1916式钢盔,提着或别着M1915长柄手榴弹(其圆柱形金属头部带有扁平的皮带钩,可以方便地挂在皮带上携带。M1915长柄手榴弹末端带有螺纹口保险盖,其中装有拉火绳,配用5.5秒延时引信),胸前挂着存放防毒面具的金属罐,手持毛瑟Gew 98步枪——实际作战中士兵们更喜爱较短的Kar 98a步枪,有时他们还要携带长柄剪线钳,以通过对方的铁丝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士兵们手里的Gew 98使用的是特制的20发大弹夹,这种配置的Gew 98在历史照片中相当罕见。实际使用中,配有20发弹夹的Gew 98并不太成功,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点就是必须使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在满弹情况下闭锁枪机。

 

第二种应对堑壕战的步兵战术理论提出,在发动大规模正面进攻之前,先用装备强大火力的特殊突击部队进行高密集的小规模突击。这种突击部队会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以最大速度向前突击,并迅速扩大突破点,把抵抗地域的守军分隔和孤立起来;突击部队会尽一切可能突入敌人防线后方——当然这是理想情况——直达敌人炮兵阵地的深度,普通的步兵则负责跟进,肃清残敌并巩固已有战果。这种渗透战术最初是1917年9月由东线德国奥斯卡·冯·胡迪尔(Oskar von Hutier)将军提出的,但实际上早在1915年法国上校拉法格(Laffargue)就在自己的著述中探讨过类似的战术,德国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发展,特别是在1918年春那次浩大的“米切尔攻势”(Michael Offensive)中,德国人更是多次应用了这种战术。

冲锋部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5年5月在卡尔索(Calsow)组建的突击营(Sturmabteilung)——这是一支特种作战工程/炮兵突击部队。1915年8月8日,德国第5集团军教导队指挥官威利·罗尔(Willi Roehr)上校被任命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他把这支部队划分成许多密切协同的小组,为他们装备比一般步兵部队更多的手榴弹、机枪,并用轻型野战炮、堑壕迫击炮和喷火器为其提供支援,他训练这些士兵,让他们学习利用一系列短促冲锋的方式来发起进攻,士兵们从一个弹坑到另一个弹坑,利用地形地物作为掩护和隐蔽,借助炮火支援,向前冲锋。罗尔的合作者、第3警备先锋营喷火兵指挥官赫尔曼·莱德曼少校(Hermann Reddemann)为这种特殊的突击部队赋予了更多的哲学色彩:他把罗尔组织的突击部队命名为暴风突击队(Stosstruppen)或冲击部队。

罗尔在色当附近的贝维利(Beuville)创办的训练学校是德军最早建立的指导步兵实施突击战术的训练机构。这所学校里,突击步兵会在高度仿真的战场环境中接受模拟实战训练:他们把步枪背在背上,以便腾出手来投掷手榴弹和使用剪线钳,在己方的火力掩护下快速穿越铁丝网等障碍物。鲁登道夫将军认为堑壕战环境下,士兵手中步枪的地位已经削弱,手榴弹成为更好的武器——无独有偶,当时英军中也有这样的观点;这种有利于动摇步枪亘古以来的霸主地位的论调客观上对MP18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15年秋,罗尔组建的冲锋部队开始作为训练骨干,为第5集团军每个步兵师培训新组建的突击连。按照当时的计划,每个步兵师都将配备一个突击连(Sturmkompanie),每个集团军则配有一个突击营(Sturmbataillon);到1917年初,德军已经组建了17个突击营。从1916年8月起,颇具远见的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Erich Ludendorff)担任德军总参谋长,他非常清楚地明白德国在人力和物资上绝对无法和协约国相比,德国无论在进攻和防御中都必须强调兵力运用的有效性,以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兵力;为此鲁登道夫坚决支持把新的突击战术普遍应用到所有德军部队。

 

为了振作日渐疲弊的后方,德国极力宣传暴风突击队士兵那种骑士般的神圣感。这幅著名的战争公债宣传画由当时德国画家弗里茨·厄勒尔(Fritz Erler)绘制,画面主体是一名年轻的暴风突击队士兵形象,上面的文字是“请助我们胜利”。请注意这名士兵用帆布袋携带的长柄手榴弹,手榴弹的保险盖已经拧开,拉火绳直接垂在外面。

 

趁着夜幕、烟雾的掩护,早期的暴风突击队会爬出堑壕,他们装备着手榴弹、匕首和手枪,悄悄渗透到敌军坚固设防阵地的结合部,切断那里的电话线路和破坏铁丝网障碍,这样,当地的守军就无法向友军报告自己的情况,也无法请求炮火支援。此后突击部队会用密集的手榴弹和猛烈的近距火力覆盖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和指挥隐蔽部,协同大批常规步兵部队发动正面进攻。通常这类近距火力都是由配备MG08/15、迈德森M1914和缴获的英国刘易斯机枪等提供的。

这样的突击战术在实战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然而突击部队的指挥官们却仍然要求上级为其装备一种能够方便单兵携带的新型机枪,他们需要一种简单、耐用、可靠,并且能够在中近距离有效杀伤敌人的自动武器。

希麦司的杰作

幸运的是,当时德国苏尔(Suhl)的西奥多·伯格曼(Theodor Bergmann)轻武器工厂已经在进行相关的研发工作,该项目的主管是雨果·希麦司。自1916年起,希麦司就一直试图把自由枪机原理的伯格曼半自动手枪改进成为可靠的自动武器;这类新武器的战术价值已经在堑壕环境中得到证明:一些士兵使用过改进型制式军用手枪。他们给一些鲁格P08和毛瑟M1896“扫帚柄”(Broom handle)半自动手枪装上了肩托、加长的枪管和容量更大的弹夹(甚至是弹鼓),有时这些武器还被改进成具备半自动/全自动火力选择功能。虽然这些临时改进的武器在肮脏的堑壕环境中非常容易卡壳,但只要它们能够工作,那么士兵们就会拥有强大的战斗力。据说那种身管加长且配有32发螺旋弹鼓的“长身管型鲁格”可以用半自动方式在不到10秒钟的时间内打光32发子弹——要做到这样需要连续扣动32次扳机!

 

对于堑壕突击队员而言,除了MP18,鲁格P08手枪也是可靠的伙伴。

为了提高鲁格P08的火力持续性,德国还为它配备了32发螺旋形弹鼓。图为德国Erfurt公司1917年制造的鲁格P08手枪,从1908年投产直到1942年停产,经典的鲁格手枪的核心特征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鲁格P08配用的32发螺旋形弹鼓

 

9毫米M1914式长身管鲁格P08手枪及其枪套和附件,该枪配备了木制卡接式肩托——收存在枪套背面。德国堑壕突击队员曾把这种长身管P08作为堑壕近战速射武器。

 

要开发这样一种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轻巧便携,且能够在全自动射击的同时保证良好的操作性和可靠性的“冲锋手枪”(Machine Pistol是冲锋枪在西方最初的称谓,我们将其译为冲锋枪是意译,从其原文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种既能全自动发射,又具备手枪便携式特点的自动武器),在当时的条件下并不容易,必须找到一种合理的自动工作原理。希迈司选择了保留简单可靠的自由枪机工作原理,并把整个枪机结构置于一个圆管状的机匣中,防止外界尘土和泥水的干扰。虽然当时有些改进过的手枪能够全自动射击(比如毛瑟M712全自动型,就是中国人说的20响盒子炮或快慢机),但由于采用了威力较大的子弹和重量相对较轻的枪机,这类全自动手枪的射速极高——这既降低了射击精度又耗费弹药,而且对内部机件损耗也相当大,毕竟这类武器用的还是手枪的“坯子”。新的冲锋枪设计必须避免这一问题,希麦司并没有简单地采用很重的枪机部件,而是非常巧妙地开发出“底火预击发”(Advanced Primer ignition,API)技术。

所谓API技术,就是让击针在子弹已经完全入膛、但枪机还没有到达最前方的时候击发底火,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解决方案。枪机在复进簧的压力驱动下向前运动,在底火被击发瞬间,枪机仍然在继续前行;这样,子弹发射药燃烧产生的能量必须先抵消枪机剩余的前冲能量,才能使之停止并开始向后运动,这样就能消耗掉许多后坐能量。如此一来,冲锋枪就能获得适中的射速,而不必采用复杂的射速调节装置和更加沉重的枪机。

结果可想而知,样枪在测试过程中表现非常非常好。1917年后期,德国陆军正式列装该枪。首批生产型被正式命名为Maschinenpistole 18(MP18),但有趣的是,这种明明是由雨果·希麦司设计的冲锋枪却被广泛称为“伯格曼”MP18冲锋枪;而二战时期被称作“希迈司冲锋枪”的厄玛(Erma)MP38系列冲锋枪,其真正的设计者却是海因里希·沃尔默(Heinrich Vollmer)。

 

从这张MP18/I的剖视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冲锋枪异常简单的内部结构。图中可见,MP18/I的枪机被能够转动的阻铁挡住,停留在机匣后部;射手扣下扳机后,阻铁向下转动释放枪机,枪机在复进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前运动,把一发待发弹从弹夹中推出并送入枪膛,随后子弹会在枪机运行到最前端之前的一刻被击发。

 

丹麦麦德森(Madsen)M1916轻机枪,请注意该枪安装的大型椎形枪口消焰器。发射8毫米毛瑟步枪弹的麦德森轻机枪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气冷自动武器,德军突击部队常常使用缴获的该枪,麦德森良好的便携性和火力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使用手枪弹且更为轻便“堑壕清扫机”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