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妖娆第178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流派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3:16:29
摘编: 姜雪琴
关键词:文艺复兴, 一说“再生”,指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和观念重新引起人们兴趣的时期。
欧洲在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封建阶级统治下,充斥着宣扬禁欲主义,容忍妥协的思想),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人文主义(宣扬人性、人情、人爱、现实生活、世俗的欢乐)开始复苏,反对神权统治,要求个性解放越来越强烈。由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不得不与旧统治阶级妥协,求得生存与发展。这种背景下,具有人文思想的艺术家不得不借助神话题材来传达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流派主要是以地区来划分的,以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最为兴盛,出现了许多妇孺皆知,流芳百世的绘画大师,代表画家有波提切利、文艺复兴三杰(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波提切利

《春》
以罗马神话故事人物表现了春天的美与典雅、美的追求、爱的觉醒,讴歌维纳斯的胜利。
在维纳斯的花园里,春是永恒的,天空无一丝云彩,桔树绕着美丽的、容光焕发的维纳斯,她四周有山桃树枝绿荫缭绕,正在指导着春的进程,右面,那个在阳春三月送来最初的和风温暖大地的西风神仄费洛斯,走上来缠住花神克罗里斯,克罗里斯未及装扮,象冬天的大地般赤裸着身体,惊叫着想逃开,张开的嘴中溢出花朵,接着,春天,把她变成浓装盛裹的花神佛罗拉。维纳斯又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向她的儿子丘比特,他正弯了搭箭,准备向美惠三女神(维纳斯的伴从)中一位射去,维纳斯领地上的武装守护神——信使之神麦叩利正挡住一些笨拙的云朵,它们可能是飘过来搔扰春的宁静的。
此画体现了画家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肯定和赞美,平面的装饰性构图和生动细腻的人物描写,体现了波提切利独特的艺术风格。

《维纳斯的诞生》
画面维纳斯处在画面中心,她那由纤细、富于音乐感的线条勾勒出来的亭亭玉立的裸体,配合着美丽面庞上那双略带迷茫和哀愁的大眼睛,加上那飘散的金黄色秀发,具有一种撩人心魄的风情。
此画体现了画家受新柏拉图主义推崇的意大利诗人波利齐亚诺作品的启示,使维纳斯的形象具有某种象征意味,体现了永恒的绝对美的理念,展示着“人类再生”典型的文艺复兴观念。
达  芬奇
绘画技法“明暗法”的创造者,利用“薄雾法”的柔和细腻的明暗过渡栩栩如生的塑造出可触可感的人物和环境,第一次把科学知识与绘画表现深刻统一起来。

《最后的晚餐》
为米兰修道院食堂作。
画面以基督为中心展开构图处理,门徒们的动势和建筑透视线全部向基督聚拢,又从他身上扩散开。明亮窗洞映衬下,突出了救世主的形象。两侧的四组门徒与基督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统一而有变化的整体。
画面描绘了基督向门徒们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门徒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与基督宁静坦然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最后晚餐时最富戏剧性的一刻,画家真实生动的表现了每一位在听到基督的话后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由此充分展示了这一题材的深刻内涵,展示了美与丑的对立。

《蒙娜丽萨》
半身像,为后人确立了一种半身肖像画模式。
蒙娜丽萨(一说商人妻子、一说达  芬奇的情人),两手自然交错,身躯和头部不同程度侧转,克服了单调又显得从容,后来的许多肖像画在构图上都模仿了这幅画,如拉斐尔的许多圣母画像。蒙娜丽萨富于实体感的血肉之躯及神秘的微笑,与宛如中国山水一般的淡远背景结合在一起,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米开朗基罗
一生致力于领悟古人成就的同时,也致力于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的结构和运动,这使他成为最充分发挥人体表现力的美术家之一。其作品(大理石雕塑、壁画)以力量和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如巨人般的宏伟,有刚勇的气概。

《创世纪》
由“上帝创造世界”、“人间的堕落”、“不应有的牺牲”三部分组成,每幅场景都围绕着巨大的、各种形态坐着的裸体青年,壁画的两侧是生动的女巫、预言者和奴隶。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力度非凡,拱顶似以因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在颤抖。
拉斐尔
早年接受了佩鲁吉诺的黄金透明的色彩、梦幻般喜悦的风格。拉斐尔继承了古典传统,以绘画圣母形象而闻名于世,有“圣母画家”之誉,在他的艺术中可以看到希腊盛期到新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完整、和谐、优美、清晰的脉络。

《西斯廷圣母》
画面在静穆虔诚的气氛中,随着帷幔的徐徐展开,圣母抱着圣婴从翻滚的云层冉冉而降,大红的内衣,蓝色的大氅,不安的飘动着,她强压作为一位母亲的悲痛,审视着这个将把自己的独生子钉上十字架的罪恶世界。

《小椅子上的圣母》
这是她绘制圣母画像绘画的集大成之作。除表现了“上帝之母”的光辉形象,还流露了人类母亲的平凡之美。
传说中拉斐尔“以梦中圣母显灵的形象为依据,绘制其笔下圣母像”。这幅画的圆形构图又有一传说:传说中有一位少女搭救了过路的隐士,隐士以“永恒的生命“酬谢这位少女,数年后这位少女成了一名母亲,旅途上的拉斐尔被她的美打动,立即在身边的酒杯盖上速写下她和她儿子的肖像,因此“这幅画是圆形的”。实际上,圆形绘画在当时非常流行,其根源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的奖章、硬币。而培育文艺复兴精神的新柏拉图思想中亦有“圆形表示无限宇宙”的说法。
注:图片可以点击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