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法传奇进不去:5台湾省新竹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5:12:07

所属分类: GUNDAM人物 中国地名 中国城市 地理人文 新竹市

新竹市

台湾省“科学工业园区”所在地,台湾本岛西北部城市。原为新竹县辖市,1982年7月起改为省辖市。位于头前溪南侧冲积平原至客雅溪附近的丘陵间,西距海岸约4~5公里。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31万。地当台湾海峡北口,一年中东北风期较长,风力强度亦较大,向有“新竹风”、“宜兰雨”(或“基隆雨”)并称。年均温21.9℃,与台北市相当;年降水量1733.2毫米,雨日仅约138天,均较北部基隆、台北、宜兰等市、县为小。自本市沿纵贯铁路至台北市78公里,并有省第1号公路及南北高速公路过境。因去台湾经济中心台北市较近,城市发展历史较北部各地为早(见新竹县),近年经济和文化发展亦较速。除市西南已开设香山工业区外,1969年底开始在东南部划定地区实行的“科学工业园区”计划(是继台湾3加工出口区之后设立的另一新工业发展规划),亦正分期实施。市区西北头前溪出口处的旧港,原为新竹地区早期与大陆联系的重要港口,后已淤塞废弃。附近河口南侧海滨有南寮海水浴场。市街东南部的十八尖山为海拔130米以下高地,现已成为重要文化区,有台湾的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及联合工业研究所等,均已划入“科学工业园区”范围。十八尖山迤南至青草湖一带有古奇峰、灵隐寺、法王寺等,均为著名旅游点。纵贯铁路自新竹市有内湾支线通新竹县境重要工矿业区的竹东镇及横山等地。

目录

·                                 • 基本概况

·                                 • 历史沿革

·                                 • 旅游景点

·                                 • 特色小吃

·                                 • 参考资料

新竹市-基本概况

 

新竹市

新竹市是台湾省较大的一座新型工业城市。位于台湾省西北部,东北与新竹市接壤,西濒台湾海峡,南与苗栗县毗邻。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31.4余万。

新竹市,原名竹堑,是由番语译音而来。取竹堑的“竹”,象征日新月新之意而得名。新竹市具有300年的历史。清雍正元年(1723年)设淡水厅。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街道周围环植刺竹为城垣,称为“竹堑城”。光绪元年(1875年)新竹市隶属新竹市。1982年改为省辖市,并将新竹市香山乡划入,市治设在市区。

新竹市距省会台北市60公里,位于新竹平原的精华地带,市郊的东、南、北三面为丘陵,主要山峰有十八尖山、客雅山、牛埔山等。最高峰为十八尖山,海拔仅120米。由于受地形的影响春、秋、冬三季多东北风,夏季多南风,风力特别强,所以新竹素有“风城”之称。多风的天气直接影响这里的气温,虽距台北仅有60公里,冬季却比台北还冷。

新竹市面积不大,但名胜古迹却很多。其中有庙门恢宏的外天宫;全省规模最大的城隍庙;古朴壮观的竹莲寺;新竹八景之一的潜园;还有古城门“迎曦门”,都是游人有兴拜访之地。城隍庙是新竹最热闹的地方。这座庙宇创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9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经过几次修缮之后,殿宇宏伟,雕刻精细。有光绪皇帝特赠的“金门保障”匾额一方。这座庙在台湾北部居民心目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从各地赶来拜神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新竹还有一座“进士第”,也是新竹著名的古迹之一。这是开台以来第一个进士郑用锡的住宅,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郑进士的墓园也依然完好地保存,是台湾岛上著名的墓园之一。新竹市周围的景色也十分优美,位于市区南面的青草湖,是有名的风景区,是拦水筑坝而成。在枯水季节,湖底一片绿草茵茵,“青草湖”由此而得名。但到了雨季,水波荡漾,湖区周围青山环绕,二十来座古刹、庙、塔、禅散布在其间,是游人想往之地。台湾岛上的清华大学校园也是一个校园风景区。园内花木扶疏,草圃平整。成功湖和昆明湖象一对明镜,十八尖山与之相邻,树木苍郁,鸟语花香,人们称之为森林公园。站在十八尖山顶既可以一揽青翠的峰峦、秀丽的溪流,热闹的街市,又可以远眺海滩。新竹市西北方的南寮海水浴场,每逢夏季人如潮涌,海滩上高大茂密的木麻黄树构成了一道天然的防风林带。树林中还建有高高的望海亭,供人们远眺海峡。

新竹市原来以轻工业为主,主要有玻璃、化学、食品等工业。八十年代后逐渐由轻工业转入现代化工业。主要工业有精密仪器、电子、通讯、机械、能源及生物工程等。其中有的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矿藏资源主要有矽砂、煤炭,矽砂产量居台湾之首。新竹市约有五、六万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玉米、花生等。由于暖流影响渔业资源较为丰富西部沿海一带大多数居民从事渔业,并在此建有较现代化的大渔港。

新竹市为台湾省南北交通的枢纽。高雄至台北铁路途经市内。中山高速公路和多条普通公路纵横贯境。可以通向台湾省各主要城市,交通极为方便。

新竹市-历史沿革

 

新竹市

新竹市古称“竹堑”,原为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堑社”居地,因为终年多风,又有“风城”之称,是北台湾最早开发的城市。当地大规模的开发,是从1661年郑成功入台令部属屯垦算起,主要屯田蓬山、后龙地区,势力广及竹堑。隶属天兴县,并置通事管理竹堑番社。

1683年清政府时期,竹堑改属诸罗县。雍正元年(1723年),淡水厅治设于竹堑。光绪元年(1875年),淡水厅废除,竹堑城改称新竹并设县治。

甲午战争后,日本占据台湾。将新竹划归台北县,并置新竹支厅管理。1920年9月合新竹、桃园支厅为新竹州,州治设于新竹郡(1930年新竹市自新竹郡分出,州治改新竹市)。1941年合并香山庄全部及旧港、六家庄的一部分,扩大行政区域,下设廿五个区会协助推行巿政。

1945年台湾光复,10月25日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接受日本人台湾总督的投降,11月5日公布各州接管委员会。新竹州接管委员即于8日由主任委员率领来竹,9日开始接收原新竹州的机构。同月17日接收新竹巿役所,遂成立新竹巿政府,隶属于接管委员会,11月30日将原日据时期所设二十五区改为九区,同时接收原各郡役所。翌年一月接管委员会结束,成立新竹市政府,暂借原新竹州厅办公。新竹市政府于2月28日迁往桃园,新竹巿亦因全省行政区域调整,正式设为省辖巿,成立新竹巿政府,下设东、西、南、北、竹东、宝山、香山等七个区公所,并迁入原州厅办公室。

1950年4月22日,台湾省政府公布本省地方自治实施纲要,10月25日调整全省行政区域,改设21县巿,新竹地方乃将原省辖新竹市并原新竹市辖关西、新埔两镇、湖口、红毛、竹北、横山、芎林、北埔、峨眉等七乡及尖石、五峰两山地乡等成立为新竹市。县治设于新竹巿,并将原新竹市分设桃园、苗栗两县县治分设桃园、苗栗两镇。

1945年10月台湾正式归还。国民党政府接管台湾,考虑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将日本统治时期的五州三厅,改为八县,并将日本统治时期的11市改为9省辖市、2县辖市。其中:新竹市管辖区域:东为新竹市东区金山面,位于东经121°1′47″;西为香山区盐水港,位于东经120°52′13″;南为香山区南隘,位于北纬24°12′39″;北为北区十块寮,位于北纬24°51′18″。其四周除西临海外,其他三面与新竹市境节邻,东与芎林、横山、北埔3乡为界,北以头前溪与竹北乡为界。面积满潮时为227.1419平方千米,人口96701人。管辖东、西、南、北、香山等5区。市政府设于新竹市北区。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其中:原新竹市合新竹市分为桃园、新竹、苗栗三县。新竹市管辖新竹市及新竹、竹东二区,计1市(7区)14乡镇,326060人,面积1482.4654平方千米。  新竹市:辖新竹市及关西、新埔、竹东3镇,及香山、竹北、湖口、横山、新丰、芎山、宝山、北埔、峨眉、尖石、五峰等11乡。疆界:东为尖石乡雪白山,位于东经121°22′48″;西为香山乡南港,位于东经120°51′23″;南为尖石乡大霸尖山,位于北纬24°25′55″;北为新丰乡福兴,位于北纬24°56′50″。东以桃山山系与宜兰、台中两县为界,西临台湾海峡,南连苗栗县,北邻桃园县辖桃园。县政府设于新竹市。

1951年12月1日,将原东、西、南、北等四区合并成立县辖巿,新竹巿公所在地置于中正路原东区区公所,1955年夏迁入林森路原县立中学办公。

1982年6月准予自1982年7月1日起将原属新竹市的香山乡并入县辖新竹巿改制升格为省辖巿,省辖巿新竹巿政府于1982年7月1日正式成立。1985年6月24日,香山乡并入新竹市改制升格为香山区,所辖村更改为里。1990年11月1日新竹市下设东、北、香山等三个区公所,正式分区治事。

新竹市-旅游景点

 

清泉部落风情

清泉

清泉位于五峰乡桃山村,为一泰雅族部落,日据时代即以温泉闻名,四周山峦环抱,上坪溪流贯其中,两岸交通以吊桥衔接;独特的山村型态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让这里流露迷人的风情。

清泉温泉其水质无色无臭、透明的弱碱性碳酸泉,水温约摄氏48度,可饮可浴,据说长期沐浴浸泡,可治疗不孕症、皮肤病和肠胃炎等疾病。规划完善的温泉馆,馆内拥有8间个人浴室和3座泉温不等的大众池,浴池采半露天设计,以石头铺砌而成,并有小巧的人造瀑布自屋顶流泻,精巧而人性化的设计,为清泉重拾昔日风华。
   
除了温泉,优美的吊桥风光亦是清泉胜景之一。发源自五峰南界的爷巴堪溪和霞喀罗溪,汇流成上坪溪后,一路穿山越岭向北而去。流经清泉处,山谷渐宽、水势渐缓,泰雅族人分居在两岸的河阶地上,以吊桥跨溪衔接,形成独特的山村型态。

游憩步道沿着两岸山壁而建,将4座吊桥连成一气,方便游客寻幽搅胜。漫步其上欣赏溪谷风光,小巧的清泉瀑布自山壁翠林中奔泻而下,气韵清新动人。

走过吊桥,沿着石板矮墙的阶梯拾级而上,尽头就是清泉天主堂。多年前,美籍神父丁松青写的“清泉故事”,由作家三毛翻译成书,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小山村的风土民情,使得这里一夕成名,吸引许多人前来拜访。

清泉的晨昏皆美,值得慢慢游赏,村里有原住民经营的民宿,设备虽简朴,亲切的招待却令人仿佛回到乡间老家般轻松自在。来此住上一宿、泡个温泉,可洗尽一身疲惫,享尽自然情趣。 

内湾风景区

内湾位于头前溪上游的油罗溪畔,背倚麦树仁山,是新竹市横山乡最东边的村落,亦是内湾支线铁路终点、尖石通往平地的出入口。风光的历史和山水吊桥美景,仍吸引着游人至此寻幽访胜。

风景区

叁山国家风景

沿往老街的途中,首先来到广济宫。这座建庙不及百年的小庙,见证了内湾聚落由河畔迁徒至高地,更说明了不同族群的居民在内湾逐渐融合的过程。自庙前台阶拾级而上,穿过日式石灯、雕刻精致的古代石狮,登上广济宫,百年岁月仿佛就在这里浓缩。

已停业的内湾戏院,是台湾少数保留完整的木造古董戏院之一,独留空房供人回味往日情怀。许多电影如“春秋茶室”、“黑皮与白牙”、“多桑”都曾以它为故事场景。

流经村前的油罗溪,当地称为内湾溪,优美怡人的风光,曾以“内湾垂钓”名列新竹八景。至今仍留存了攀龙、内湾、北角三座吊桥,为青山绿水增添几许韵味。北角吊桥是新竹市内最长的吊桥;内湾吊桥到攀龙吊桥间则有步道相连,一路上绿荫浓密,是散步健行的最佳路线。吊桥下溪谷宽广,河水碧绿,水浅流缓,溪畔古松林苍翠成荫。

司马库斯古道

司马库斯古道西起新竹市尖石乡的新光部落,经司马库斯,东迄宜兰、新竹交界处的鸳鸯湖,直线距离大约11公里,但一路曲曲折折,实际步程达50公里。古道昔为尖石后山泰雅族居民进出宜兰大同的要道,而且直到产业道路通抵前,司马库斯居民的出入、补给,仍充分仰赖此步道。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司马库斯是台湾唯一无公路通达的部落,给外界的印象遥远而神秘,向有“黑色部落”之称。古道之旅由新光展开,由司马库斯东行,大致沿着等高线蜿蜒入林,由于神木群的发现,使得这段古道维修得相当好。愈接近鸳鸯湖,潮湿的气氛愈明显,所有的树木、石头上,均包裹了厚厚一层青苔、地衣,大气仿佛吸饱了的海绵,随时挤得出水分。鸳鸯湖湿气浓重,云雾常年不化。

新竹市-特色小吃

 

姜丝大肠

新竹市是台湾客家族群的大本营,表现在吃的文化上,除酸、肥、咸、香一贯的客家菜特色外,各乡镇结合当地特产,发展出一道道令人垂涎的料理,如关西的仙草鸡、峨眉的茶餐、北埔的柿子大餐等,都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改良式客家美食。

关西是岛内主要的仙草产地,所产仙草味甘质纯,当地客家人以仙草入味熬煮鸡肉,开发出仙草鸡这道闻名的关西美食;仙草的甘香,融合鸡肉的匀嫩肉质,馨香爽口,有别于一般口味重的客家菜。关西及其邻近乡镇的客家料理店里,都可以吃到这道佳肴。以茶产闻名的峨眉乡,也推出以东方美人茶入味所炖制的东方美人鸡汤,用乌龙茶熏烤的茶鸡、茶鹅,以及金宣凤梨暇球、香片蒸鱼等茶餐,融合茶香与菜香,不油不腻,滋味绝佳。

此外,五峰乡五指山区的农户依旧地利之便,沿途开设土鸡城,衬以季节性采果,形成一个乡间美食区;这里的土鸡城以各式土鸡料理、新鲜野菜,及客家当地口味取胜,加上土鸡餐厅刻意营造的乡土气息,来此小酌别有远离尘嚣的乡间野趣。而新竹市东部的尖石、秀峦山区,因有泰雅族分布,于乡野小店可品尝到有泰雅风味的美食。

客家移民早期多居住于山坡丘陵地,靠山吃山,故客家菜以山产居多,鸡鸭鹅肉是最常见的主食。山区耕作不易,劳动极耗费体力,酸香咸肥因此成了客家料理的特色,一则以补充劳动流失的盐分,一则口味咸好下饭。勤俭的客家人还利用收割后的稻田,种植萝卜、豆类、芥菜等蔬菜,以充分利用土地;吃不完的菜蔬便加以淹渍,制成福菜、梅干、萝卜干等淹渍物,成为佐菜下饭的最佳菜肴。由梅干、福菜更发展出一道道客家佳肴,如梅干扣肉、福菜汤等,成为客家餐馆必备的菜色。 

姜丝大肠

是一道寻常的客家餐点,作法是先将猪大肠洗净、切段,放入锅中加水,与葱、姜等一起熟煮至烂,再起油锅爆炒即可。姜丝大肠的作法简单,好不好吃,关键在于选料,肥油的猪大肠,加上6、7月盛产的上等嫩姜,酸嫩Q滑,滋味最佳。

粄条

客家食物的代表,北部客家庄称为“粄条”,南部客家聚落则称为“面帕粄”,亦即广东人所称的“河粉”,或台湾人说的“粿仔”。以在来米制成的粄条,烹调很简单,以红葱头爆香,加入厚油高汤、碎葱及青菜、薄切肉片,滚水即成;干炒或者煮汤各具风味,惟一般以煮汤较能吃出原味。由于用料简单,粄条好不好吃,要诀就在粄条的Q度,以及爆香的葱头。新埔粄条以井水制造,有别于其他地区以自来水调制,因此味道较甘甜,而坚持传统的手工制法,使其口感Q韧,在北部客家庄中最负盛名。

红糟肉

红糟肉

亦称糟母肉,系以糯米、红麴加上糖,盐发酵成糟母,再将鸡、鸭等肉类放入其中淹制而成,兼具酒香及肉香,且有滋补之效。红糟肉过去是客家人珍贵的过年菜肴,现则已普遍化,平常日子就可尝其美味。

梅干扣肉

炒、卤、淹是客家菜常用的烹调方法,梅干扣肉就运用了淹、卤两种作法。首先,采摘下来的芥菜先行日晒风干,再涂以盐巴,密封淹制做成梅干;将梅干与卤得熟烂的五花肉或是蹄膀,放在一起蒸煮,梅干菜的酸脆与肥肉的油香融为一体,即成为梅干扣肉这道佳肴,是客家餐馆必备的招牌菜之一。

烟肠

乃客家人所称的香肠,又称为粉肠、水烟肠或白烟肠,其外形虽然类似香肠,但口感却截然不同,吃起来香香软软的,带点Q劲。其制法是将地瓜粉、瘦肉及香料调匀,灌入猪小肠后煮熟,冷却后就可以切成一块块沾酱料吃;以米酱、糖、盐、辣椒等混合而成的沾料,甜中带辣,与烟肠一起入口,最能吃出烟肠的特殊风味。
   
桔酱

北部客家庄常见的蘸料,酸甜的滋味具开胃效果。桔酱系将酸桔洗净、晾干,然后去籽加入盐、糖等调味料,熟煮至烂,再去除渣滓即成。由于酸桔仅年产一次,客家人利用每年11、12月酸桔产期制作桔酱,然后分装成瓶于一年中食用;因桔酱制作过程多手工,难大量生产,益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