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小石三怎么弄:「夜郎」为什么不能「自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3:54:50

在人们的心目中,「夜郎自大」一直都是一个贬义词。坐井观天,自命不凡,拿一个郡的地盘去和拥有几十个郡的汉朝比谁大小,这不实在是愚昧可笑吗?

然而,最近去了一趟贵州,亲身踏进夜郎那片热土的时候,那些镶嵌在农居土墙上追忆前世的旧时砖瓦,那些低伏在羊栏猪舍边冥想心事的残陶碎片,那些曾被反覆摩挲散发著金属光辉的铜币古饰,那些深埋在农田之下沉睡了多年的墓葬群,那些至今仍在传承著夜郎文化的地名如夜郎谷、夜郎滩、夜郎洞、夜郎桥、夜郎湖等,却让我产生了一个奇怪而又强烈的想法,「夜郎」为什么就不能「自大」?

夜郎自大的故事,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这段记载,可以告诉我们三个事实。第一,首先问「汉孰与我大」的,不是夜郎王,而是云南的滇王。只是后来汉使到了夜郎之后,「夜郎侯亦然」。这就有一个很大的不公平,既然滇王首先发问,为什么后人不说「滇王自大」,而偏说「夜郎自大」?第二,无论滇王也好,夜郎侯也好,当时用的都是探问的口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则问,不耻于问,凭什么说人家妄自尊大?第三,司马迁说得已经非常清楚,「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因为道路不通,交通闭塞,信息不灵,不知道外边的情况,所以才会问出「汉孰与我大」这样的问题。

其实,即使当时的夜郎真的「自大」,也是完全有理由和依据的。

首先,夜郎在当时的各部落中,已经是一个「强国」。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还有这样的记述:「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因为兵精马壮,所以才傲视四方,甚至不知天下有汉。就连当时的汉武帝,也不得不采用唐蒙的建议,招降夜郎,将其划入犍为郡。然后利用夜郎之兵,乘船而下以击南越。

其次,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夜郎人具有超常的生存发展能力。据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贵州一览》介绍,即使到现在,在贵州的总面积中,高原、山地占百分之八十七,丘陵占百分之十,盆地和河谷坝子仅占百分之三。可以想见,二千多年前的夜郎人,又是怎么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给夜郎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也将山民的生存逼进了更为狭窄的空间。黏黏的黄土中大如牛马、小若拳头的卧石中间,随处可见「坡改田」,这也是夜郎先民对付恶劣环境的不懈而无奈的抗争。所以当讥笑「夜郎自大」的时候,是否可以想一想,如果把我们这些大城市和大平原的人放到这块地盘上,自己又能够坚持多久?

夜郎的「自大」,也展示了夜郎人的自强和自尊。环境就是这么个环境,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发展?靠什么赢得别人的尊重?只能靠自发、自立、自信、自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言,夜郎的奇迹,也在于「险远」。

曾被流放贵州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多次在诗作中提到过夜郎,如「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还。」(《流夜郎赠辛判官》)还有「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如今的「夜郎人」,不仅早已没有了这样的哀愁,而且还把「夜郎」当作开发市场的一个闪亮品牌。

由此我们告诉「夜郎」,你可以「自大」,因为你有「自大」的理由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