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彤是什么星座的:中国各省区人血统之主要来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0:20:54
中国各省区人血统之主要来源   1.河北、京津:多为中原汉族与契丹、女真人混血后裔。明代朱棣曾从安徽调遣数万士兵驻守天津卫,因而天津大部分居民又糅合了安徽人血统。

  2.东北:多为齐鲁汉族与鲜卑、室韦、契丹、女真混血后裔,其中东北的朝鲜族人有高丽血统、满族为女真人后裔、达斡尔族为契丹族直系后裔、赫哲族为古靺鞨人直系后裔。

  3.内蒙古:多为蒙古人与汉人,外蒙古东部和呼伦贝尔草原为蒙古族人血统来源地,蒙古族是室韦的一支。鄂伦春族为古室韦人直系后裔。

  4.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古中原汉人保留较多,也有部分为汉人与鲜卑、匈奴、女真混血后裔。据考证中原汉族文化主要起源于山西的丁村文化、河南的仰韶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

  5.甘肃:多为汉人与匈奴、突厥混血后裔,甘肃境内的裕固族来自于回纥。 

  6.青海:多为汉人与藏人,青海境内的土族来自于吐谷浑。撒拉族、东乡族均为古代西戎的后裔。 

  7.宁夏:多为汉人与回族人,宁夏人血统较复杂,宁夏回族多为汉族与党项族、突厥族、波斯、阿拉伯、蒙古的混血。

  8.新疆:境内多为汉人与维吾尔族人,维吾尔人来自于回纥,回纥本为突厥的一支,因此新疆被称为东突厥斯坦(在葱岭以东),而中亚五国的民族也均出自突厥,被称为西突厥斯坦(其中土库曼斯坦人自称最正宗的突厥人,土库曼就是Turkey man的转音)。突厥还有一支名塞尔柱突厥,他们逃至小亚细亚,逐渐发展壮大后攻灭拜占廷帝国,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今天演变成土耳其共和国。所以中亚五国、土耳其人都是新疆人亲戚。哈萨克人为突厥人与古乌孙人的混血后裔

  9.苏沪皖:多为中原汉族与江南土生汉族混血,江南土生汉族发源于河姆渡文化。

  10.浙江:多为中原汉族、江南土生汉族与东越、东瓯人混血后裔。东瓯人是夏朝遗民,战国末年迁至浙江南部地区。

  11.福建:多为汉族与闽越混血后裔,福建的畲族是闽越的土著居民。台湾的高山族也来源于闽越。

  12.江西、湖南、湖北:多为汉人与土家人、苗人,土家人来自古中原汉族。

  13.广东、广西:多为汉人与南越人混血后裔,两广和福建的客家人为中原汉族直系后裔。广西的壮族为古南越居民。广西的京族与越南人同源。

  14.海南:为汉人与南越、闽越混血,海南黎族说闽语,黎族为闽越直系后裔。

  15.贵州:多为汉人与西南诸夷混血,贵州境内的侗族、布依族都是古夜郎居民。

  16.重庆、四川:多为中原汉族与古巴蜀汉人,部分人有西羌人血统。据考证巴蜀文明起源于三星堆文化。

  17.云南:云南人的血统极其复杂,大部分为汉人与南诏人、白蛮人等西南诸夷混血。云南的白族是大理国的建立者。云南的傣族与泰国人同源。云南的纳西族来自于古羌族。

  18.西藏:大部分为藏族人,藏族来自于古吐蕃人。古吐蕃人又是羌人迁到青藏高原后形成的。  国内大城市按照人口的排名 -----------

名称 省份 人口万 面积 GDP (亿元)
重庆 - 3144 82403 3846
上海 - 1352 6340 10297
北京 - 1162 16410 7720
保定 河北 1100 22000 1107
成都 四川 1060 12132 2750
南阳 河南 1054 26591 1201
临沂 山东 1011 17986 1405
哈尔滨 黑龙江 971 53796 2094
天津 - 932 11305 4338
石家庄 河北 918 15722 2064
徐州 江苏 916 11257 1430
邯郸 河北 863 12087 1338
潍坊 山东 848 15829 1470
南通 江苏 789 8001 1758
武汉 湖北 788 8483 2509
温州 浙江 744 11784 1834
青岛 山东 731 11026 3207
西安 陕西 727 9983 1450
长春 吉林 726 20565 1934
广州 广东 725 7263 6068
湛江 广东 700 12490 770
沈阳 辽宁 693 12942 2483
香港 - 673 1100 14725
泉州 福建 666 11244 1901
郑州 河南 661 7507 2002
杭州 浙江 660 16596 3441
烟台 山东 645 13746 2402
南宁 广西 638 22189 862
福州 福建 608 12153 1657
昆明 云南 608 21501 1203
洛阳 河南 607 16356 1331
长沙 湖南 602 11819 1791
苏州 江苏 599 6267 4280
玉林 广西 593 12338 412
南京 江苏 582 6501 2774
济南 山东 582 8177 2185
大连 辽宁 562 12573 2568
宁波 浙江 550 9671 2864
齐齐哈尔黑龙江 543 43000 472
绵阳 四川 527 20249 455
安阳 河南 525 7431 450
湖州 湖北 510 8910 404
咸阳 陕西 504 10196 484
吉安 江西 500 25219 243
桂林 广西 494 27797 619
扬州 江苏 470 6638 788
连云港 江苏 466 7444 416
太原 山西 460 6988 643
汕头 广东 460 2084 604
九江 江西 460 18823 506
南昌 江西 451 7372 1185
吉林 吉林 451 27894 850
无锡 江苏 447 4785 3360
合肥 安徽 445 6911 1074
绍兴 浙江 433 8225 1313
西昌 四川 426 60423 304
淄博 山东 400 6000 1645
肇庆 广东 389 15056 549
江门 广东 381 9443 802
株洲 湖南 381 11272 605
柳州 广西 350 18618 626
常州 江苏 349 4180 1560
贵阳 贵州 346 8034 603
鞍山 辽宁 344 9252 1006
佛山 广东 343 3868 2379
蚌埠 安徽 343 5943 395
嘉兴 福建 332 3915 1051
兰州 甘肃 309 13271 638
锦州 辽宁 308 10111 462
南平 福建 305 26278 390
大同 山西 298 14176 399
惠州 广东 281 10655 685
日照 山东 272 5310 506
牡丹江 黑龙江 271 40435 347
秦皇岛 河北 268 7467 453
三明 福建 266 22900 337
台北 台湾 264 271 5850
湖州 浙江 257 5818 591
呼和浩特内蒙古 253 17224 900
包头 内蒙古 230 27691 600
抚顺 辽宁 226 11272 375
延安 陕西 205 37000 453
乌鲁木齐新疆 185 10902 654
西宁 青海 180 35000 202
海口 海南 160 2305 350
东莞 广东 159 2465 2625
厦门 福建 157 1569 1162
深圳 广东 151 2050 5684
宜昌 湖北 140 21084 695
银川 宁夏 133 9579 189
顺德 广东 114 806 1058
临海 浙江 111 2203.13 193
芜湖 安徽 100 720 480
舟山 浙江 98 22200 333
珠海 广东 82 1653 750
宝鸡 陕西 72 3000 477
太仓 江苏 45 823 248
金华 浙江 44 10000 1229
澳门 - 44 25 1178
拉萨 西藏 42 31662 102 中国十大将军省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10年时间里,不但留下了将帅们本人请求让衔、降衔的佳话,甚至争衔的逸闻,而且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可供探讨、分析、研究的话题。

  在总共1614名将帅中,原籍省份人数较多的前10位,我们称之为“十大将军省”;原籍县份人数较多的前10位,我们称之为“十大将军县”。由于全国解放后行政区划变化的原因,一些将军的籍贯也存在“双重”之说,在这里按现有的行政区划来分别。比如,吴先恩中将,按解放前的行政区划,他的籍贯应该在湖北麻城,但解放后麻城的一部分划归了河南新县,所以,现在把吴将军归在河南籍。还有全国直辖市重庆,过去一直归四川省管辖,只是到1997年才单独划分出来。但在研究将帅的习惯上,人们一般又没有单独把重庆籍开国将军列出来,因为建国快50年了,四川和重庆才分开。

  十大将军省是: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山东、福建、河北、陕西。

  第一大将军省--江西(325人),走出了萧华、陈奇涵、赖传珠等3位开国上将,梁兴初、吴克华、王恩茂等38位开国中将,谢振华、曾克林、丁盛等284位开国少将。该省将军占全国将帅总数的20.l3%。江西籍将军主要分布在赣西南地区的莲花、永新、吉水、吉安、泰和、兴国、宁都、于都、瑞金一带。

  第二大将军省--湖北(235人),涌现了林彪1位开国元帅,徐海东、王树声2位开国大将,陈锡联、王平、韩先楚等14位开国上将,秦基伟、聂凤智、王近山等31位开国中将,王诚汉、谭友林、唐金龙等187位开国少将。该省将帅占全国将帅总数的14.56%。湖北籍将帅主要分布在鄂豫皖边界的大悟、红安、麻城、黄陂一带。

  第三大将军省--湖南(202人),涌现了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位开国元帅,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等6位开国大将,萧克、王震、杨得志等19位开国上将,廖汉生、张震、刘志坚等45位开国中将,段苏权、钟伟、裴周玉等129位开国少将。该省将帅占全国将帅总数的12.52%,特别是中将以上高级将领居多,含金量很高,元帅占将近三分之一,大将超过一半,上将占33.30%,中将占25.4%。湖南籍将帅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靠湘赣边界的平江、浏阳、酸陵、茶陵一带。

  第四大将军省--安徽(128人),走出了洪学智、李克农2位开国上将,徐立清、皮定均、陶勇等12位开国中将,肖全夫、宋承志、查玉升等114位开国少将。该省将军占全国将帅总数的7.93%。安徽籍将军大多出自红四方面军,从地域上主要分布在皖西大别山地区的霍邱、六安、金寨县一带。

  第五大将军省--河南(108人),孕育了许世友1位开国上将,郑维山、钱钧、李雪三等9位开国中将,苏进、曹思明、尤太忠等98位开国少将。该省将军占全国将帅总数的6.69%。他们大多来自鄂豫皖边界地区的新县、商城、光山、固始一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鄂豫皖苏区地域,大批中原儿女涌跃参加红军,从而成长了一批威名赫赫的开国将领。

  第六大将军省--四川(含重庆共99人),涌现了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等4位开国元帅,罗瑞卿l位开国大将,张爱萍、陈伯钧、傅钟等3位开国上将,毕占云、吴瑞林、贺诚等3位开国中将,任荣、胡炳云、陈其通等88位开国少将,该省将帅占全国将帅总数的6.13%。他们的含金量也很高,与湖南、湖北省一样,是拥有从元帅到少将各个级别的三个省份之一。四川籍将帅大多来自川东地区的宣汉、达县、平昌、通江、巴中、苍溪、阆中等县。

  第七大将军省--山东(90人),走出了孔庆德、刘兴元、孙继先等3位开国中将,李耀文、仲曦东、刘振华等87位开国少将。该省将军占全国将帅总数的5.57%。山东籍将军大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八路,来自寿山、荣成、牟平、文登等49个市县。

  第八大将军省--福建(83人),走出了杨成武、叶飞、刘亚楼等3位开国上将、郭化若、罗元发、傅连暲、等9位开国中将,王集成、孙克骥、叶青山等71位开国少将。该省将军占全国将帅总数的5.14%。福建闽西地区和江西赣南地区,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地域。福建籍的将军们大多是闽西暴动和中央苏区“扩红”时参加革命的老红军,他们大多来自闽西地区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一带。

  第九大将军省--河北(80人),产生了孙毅、韩振纪2位开国中将,王蕴瑞、刘永源、王猛等78位开国少将,他们分别来自定州、大名、蠡县等48个市县,占全国将帅总数的4.96%。他们中有部分人是土地革命时期参加红军的,大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人民武装的老八路。

  第十大将军省--陕西(63人),孕育了上将李达、张宗逊、阎红彦等3位开国上将,孔从洲、张达志、阎揆要等5位开国中将,贺晋年、张松平、王扶之等55位开国少将,占全国将帅总数的3.9%。陕西籍将军来自安定、仔长、米脂、长安等36个市县。

  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将帅原籍中,出元帅最多的省份是四川,4人;出大将最多的省份是湖南,6人;出上将最多的省份是湖南,19人;出中将最多的省份是湖南,45人。可谓川湘火辣,将帅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