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雅菲 生日:宋祖英成名曲《小背篓》背后的故事(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30:36

宋祖英成名曲《小背篓》背后的故事(组图)

                                              王南方     (2011-10-28)

          

一级作曲家,白诚仁曾历任湖南省歌舞团团长、调研员、艺委会顾问,湖南省音协主席、名誉主席、中国音协理事、常务理事,湖南省政协常委等职,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大家都知道宋祖英的成名曲是《小背篓》,当年这首歌并不是为宋祖英写的。《小背篓》的曲作者叫白诚仁,今年已经80岁了,回忆当年创作这首歌时说,这首歌是写给张玉辉的,张有常德“邓丽君”之称,1988年,省歌舞团要培养民族唱法的演员,就把她调来了。张是学汉剧的,正好电视台工作的欧阳常林创作了歌词《小背篓》,想请白诚仁谱曲。白诚仁就把湘西采风时学到的山歌调谱到了曲子里,给张玉辉唱。后来,张玉辉和宋祖英两人都被选中到日本演出,两人住一个房间,宋祖英也学会了唱这首歌。回来后,带队的领导说:两人都唱民歌,重复了,张玉辉你会唱戏,你就唱戏去,让宋祖英来唱这首歌。张玉辉就唱《刘海砍樵》,由宋祖英来唱《小背篓》。白诚仁又把曲子作了个别的修改。1990年春,央视春节晚会上,背着小背篓从湘西走出的宋祖英,甜美的嗓音很好地诠释了这首歌,迅速在全国走红。后来,宋祖英深情地说:“我是唱着白老师创作的《小背篓》到北京来的。”

                

                   “宋祖英不是我培养的!”

一些媒体知道这个情况后,采访白老,希望他谈一些与宋祖英之间的故事。白诚仁说:“宋祖英不是我发现和培养的,不能将这个功劳戴到我的头上。我不能抢别人功劳,所以我也无法说这其中的故事。”采访者目瞪口呆,为白老准备那些介绍材料的当事人站一边更是尴尬的要命。现在能找到这样可爱可敬的老人实属难得。

白诚仁在湖南拥有民歌大师的美称,他为湖南写了一千多首歌。《苗岭的早晨》像云雀子叫得人想飞上天,《浏阳河》大合唱让毛主席听了还想听;何纪光因唱他的《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成了大歌唱家,宋祖英把他的《小背篓》“背”到了纽约、悉尼、维也纳,李谷一唱过他的《阿妹上大学》;张也得到过他的指点,那只“中西合璧的夜莺”吴碧霞,没有他,可能永远不会歌唱。                         

   

    

                                              白诚仁年轻的时候

发生在白诚仁身上的传奇很多。为了找歌,白诚仁1957年在桑植走过经常有老虎出没的茅草坡,在小肠小道上被几十只野狗追着跑,睡在一个小棚子里又被村民当成了土匪,黑乎乎的枪口对准他。1958年,白诚仁去嘉庆收集伴嫁歌,农民家里连个躺的地方都没有,只有阁楼上一口棺材里有个空地方。白诚仁钻进去就睡,睡了两个晚上,学会了一组《伴嫁歌》。

也许这样的经历太多了,白诚仁回到长沙,只愿睡那个半米宽,一米余长的木板床,“睡了20年的火车卧铺”,也只愿坐那把小柳木椅子,女儿买的沙发也不坐。他说:“在下面采风时,走了一天的山路,坐到农民家里的小木椅子上,感觉好舒服啊!”

在白诚仁眼里,民歌是比金子还贵的东西。有一次,有人告诉他,新宁花竹山上有位身怀民歌绝技的瑶族老人快要病死了。白诚仁连夜坐火车、汽车,又走了80多里山路,没有歇口气,心急火燎地赶到了老人的病床边。对老人说:老哥,你们瑶族的东西不多,你不要带走了,带走一条少一条啊。白诚仁把耳朵贴到他嘴边,老人用衰弱的声音唱一句,他就记一句,几天后,老人就去世了。后来他才知,这是一支传了几百年的古瑶歌。

               

                     接受新的荣誉

1960年,一曲《挑担茶叶上北京》,终于使白诚仁一举成名。

一天,词作家叶蔚林将自己写的《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歌词交给了白诚仁。白诚仁读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心潮澎湃,提起笔,优美的旋律就如山泉般从笔端喷涌而出,只用了一个小时,曲谱就写出来了。不过,为了推敲曲子的结尾又用了一个小时。曲子的尾声,他改了一遍又一遍,总感到不能准确地抒发出难以抑制的激情。蓦然间,一首韶山民歌的旋律在他的耳边响起。那是有一天在他韶山采风,见一个推独轮车的农民,一边走,一边唱山歌:“哟嗬,哟嗬,哟嗬……”悠扬嘹亮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没有去打扰歌者,而是一直跟在后面听,跟着走了好几里山路。想到这里,他胸中豁然开朗,对了,就用韶山山歌调来结尾!

       

                       指导学生

《挑担茶叶上北京》创作出来不久,总政歌舞团到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和中央首长演出,歌唱家方应暄演唱了这首歌,毛主席听了特别高兴。演出后毛主席接见演员,方应暄对毛主席讲:“毛主席,前不久我到了您家乡湖南,您家乡的音乐家写了这首歌,我特意带回来唱给您老人家听。”毛主席高兴地对方应暄说:“那我也托你写封信,说我谢谢他们!”方应暄连夜就写信,将毛主席的话转告湖南民族歌舞团。

得到毛主席的赞扬,这在当年是多么大的荣誉啊!消息传开,大家都异常兴奋。白诚仁也一夜间成为了湖南省的知名人物,那年他刚27岁。

很快,这首《挑担茶叶上北京》就唱遍了湖南,唱遍了全中国,并唱到国外。

不久,又发生了一件让白诚仁终生难忘的事。这一年冬天,毛主席回到了长沙。歌舞团决定为毛主席献上一曲韶山民歌,白诚仁接受了改编韶山民歌的任务。

为了使民歌更动听,他采用了二声部。那天,他和著名歌唱家何纪光在一个会议厅里为毛主席演唱。由何纪光领唱,在演唱中,他又即兴配置了重唱声部演唱。歌声刚落,毛主席就一边鼓掌,一边从座位上站起,向他们走来。他们都激动得发傻,愣在那儿。老团长急忙提醒:“怎么傻了,快迎上去呀!”二人才快步向主席迎上去。

毛主席和他们一一握手,连连夸奖:唱得好,唱得好啊!

刹那间,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后来,白诚仁就根据这首民歌调谱写了歌曲《日出韶山东方红》。

        

                        白诚仁夫妇   

1974年,菲律宾总统夫人访华,江青要为她举办一个小型音乐会,白诚仁一个晚上写出口笛独奏曲《苗岭的早晨》,经口笛演奏家俞逊发一吹,总统夫人喜欢得不得了,激动地站起来鼓掌,希望把这首曲谱带回菲律宾,让她的儿子来学习。后来这首曲子又被改编为小提琴曲、古筝曲、钢琴曲,传遍大江南北,被誉为中国的“云雀”。
 白诚仁有一位特别的“粉丝”,她就是白诚仁的女儿、青年演员———白珊。

                  

                          容貌上有几分像宋祖英的白珊

有一次,白珊在江苏某拍摄基地拍戏,一位同行姐妹拉她去参观一个艺术展览。白珊事先知道,这个展览主要展示有名望的演员形象,她认为自己名气不大,不想去,但硬被同行拉去了。白珊惊喜地发现,这次展出的不仅有成龙、张柏芝等巨星的艺术形象,居然还有自己的巨幅剧照,剧照下面的文字简介上写着:“白珊,著名作曲家白诚仁的女儿……”白珊乐了,原来自己是沾了父亲的光!那一刻,她深深地为父亲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