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薪朵比基尼:苏园六记(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8:48:20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乏那般细细微微,采千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吴门烟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苏园的美与雅,配以方明、林如的声音,意味隽永。 土豆网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PUiYtm-dws/版本介绍苏州园林的6集电视专题系列片发行时间1999年12月
       全片3个多小时,共分六集,依次为《吴门烟水》、《分水裁山》、《深院幽庭》、《蕉窗听雨》、《岁月章回》和《风扣门环》。

 

第一集 《吴门烟水》

是苏州园林和苏州大文化的序曲,采用大写意的手法,对苏州园林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创作性的表述,园林的背后是涵纳繁多品种,呈现锦丽色彩,具有及其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吴文化。



第二集 《分水裁山》

讲园林中的理水和掇山。园林里的山,大致分湖石和黄石两类,靠采集与堆叠而来。园林里的水,往往以静态为主,但理水的手法却有丰富的变化,它模拟自然界的江河湖海,并与周围的风物呼应得当。园林里的山水,以缩龙成寸的形式,缩写了大自然的精华。

 

第三集 《深院幽庭》

主要讲园林里的建筑。它的平面布局一般分为住宅和庭院两部分。住宅比较封闭,大致按轴线来排列。庭院则比较开放,避免重复,力求变化。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曲径通幽。曲径通幽既增加了园林的景深,又丰富了景物层次,更让人在多变的景色中增加新奇的趣味。

 

第四集 《蕉窗听雨》

讲园林中的花木经营和园林意境。花木是最能体现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是融合园林建筑与大自然空间的重要因素。园林中的栽花植树,自有章法,它们往往具有人赋品格的特点。而园林意境,就是在具体的,有限的园林景象中,融入对古代风雅的体味,融入与自然交流的体验,融入对人生哲理的体察。

 

第五集 《岁月章回》

讲园林的兴衰,园林与人的关系。园林的枯荣,连结着吴中的兴衰,更连结着国家的兴衰。解放后,苏州园林得以大规模修复,被洗去历史劫尘。而苏州人也把园林融进了自己的生活、融进了自己的生命。

 

第六集 《风扣门环》

   表现园林的养护。大自然的剥蚀力,对世间的万物都是公平的,而苏州园林之所以保存下来,是因为苏州人对之倾注了太多的心力,就像一座座老宅门户上的门环,经无数人的手泽磨出的亮点一样。苏州人不仅没有失去造园的真传,而且还使苏州园林走向了世界。    《苏园六纪》结构精心,它不是单一地以时间或空间为序,纵向铺展苏州园林的兴衰隆替或横向罗列苏州各园的全部家当,而是把“苏园”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按照评述的思维逻辑,布排全片各集的内容。首集《吴门烟水》属概论,简述了苏州园林的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揭示其综合艺术的属性和隐逸情趣的人文象征,二至四集分述造园理论和技术,从不同侧面介绍苏州园林的审美特征。二集《分水裁山》,四集《蕉窗听雨》围绕叠山、理水、栽花、植木这园林四大技术,全面而精深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种种幽微巧妙之处。《深院幽庭》着重说明曲折深藏的结构布局特点,安排为第三集,正好串连了山水与花木,使这三集形成了一个由大处渐入细部的自然合理的观赏思路。如果说以上三集重在展示园林的物质属性,那么以下两集则重在阐述其社会意义。五集《岁月章回》以诉说人事为主,回顾了近现代以来特别是抗战、建国、文革中园林的曲折际遇。末集《风叩门环》立足今天展望未来,从苏园实物走向世界的事例论述了苏州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贡献。也探讨了未来发展中保护与改造的关系等学术课题。
  

解说词:

                 《苏园六记》之一 吴门烟水

   

    1997年12月4日,苏州的四座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对于一个世界性组织向苏州投来的瞩目,苏州的平民百姓象迎接每一场如期而至的春雨一样,似乎并没有表现出不平常。因为最了解那些古典园林价值的,毕竟是他们。可以说,他们就住在园林里。苏州,本就是一座园林城市。假如园林都不是遗产,还有什么能是遗产呢。

  苏州城是不是园林城市,只看一眼这些立在街头的路牌就清楚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所列入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就散落在苏州城的不同角落。苏州人的园林情结暂且按下不表,园林已融入了自己的家乡情,三两句说不清。外地人到苏州,更是必须到园林里看一看。看一看是不是象一些介绍所说的,拙政园真是那般阔大,留园真是那般精致,网师园真是那般小巧,还有环秀山庄的叠山手段真是那般的高超。门票虽然涨了点价钱,但园林还是一定要看的,不然这趟苏州就算白来了。在许多人的眼里,没有园林,苏州便不是苏州。

  园林,又称城市山林。城市山林一词,颇有意味。城市是繁华的缩影,但好像又总和嘈杂分不开,而山林二字,却勾勒出了一种自然环境,一种宇宙间本真的幽静与深邃。苏州园林恰好是闹中取静的典型。墙外长街,虽然是车水马龙,但在粉墙之中、黛瓦之下,却是鱼戏莲叶的悠闲、满地蕉荫的恬静。

  其实苏州园林对现代人来说,不仅可以在喧闹中获取幽雅,而且可以从今日寻找到昨天。倘使沿着一泓碧水而徜徉,你会不知不觉地融入宋代;如果迈过了那一道幽深的石库门的门坎,你就会一步跨进明朝。

  苏州的园林大致分为皇家园林、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三种。现存的园林,多是私家园林。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建造的姑苏台,夫差建造的馆娃宫,当是苏州最早的皇家园林。晋唐之间,佛教大兴,寺院丛林的一时之盛,带出了寺庙园林的涌现。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一种形象的写照。可惜,由于历史的久远,那些园林的飞檐翘角,早已隐入迷濛的吴门烟水,淡淡地变成了一片遥远的梦。

  历史的织锦织到了宋代,特别是织到了苏州这一段,便特别地精细起来。因为它不仅织进了宋词的花草,织进了宋词的田园,而且还织进了苏州的私家园林。到了明代,苏州园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极盛时期。据《苏州府志》记载,明代苏州府有大小园林271处,著名的拙政园、留园、艺圃、天平山庄等园林都建于这一时期。此时,苏州文化艺术的天空,出现了一株绚丽的霞光。这就是与兴盛的昆曲、繁荣的话本,所同时发展的吴门画派。著名的画坛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与仇英的独特画风,也被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造园艺术之中。据记载说,文征明就参与了拙政园的设计,至今在拙政园的入口之处,还有一株文征明手植的紫藤。历百余载,这株紫藤老干盘根,阅历深厚,已亭亭如盖矣。进入清代,苏州的园林建造达到了新的水平与规模。怡园、耦园、环秀山庄、曲园、听枫园、鹤园、畅园等等,都是那时的作品。人们常说,苏州的私家园林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经明清两代的发展与完善,苏州的园林艺术更臻成熟。进而形成了精深的造园体系,丰富的园林内容,深湛的园林艺术,并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枫桥,一个天下闻名的去处,不过是苏州一座普通的桥梁。一千二百多年以前,偶尔在此停舟夜泊的张继,仅一首二十八个字的诗篇,使一首不朽的姑苏咏唱,跨越了无尽的时空。

  横塘,一个普通的苏州小镇,却成了许多读者为之神往的地方。八百多年以前,宋代词人賀铸的一首《青玉案》,使横塘驿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富有宋词色彩的景点。贺铸是这样将离愁别绪融入到水乡风景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古韵悠悠的苏州城,是唐诗的故土,也是宋词的家乡。更有众多的吴文化的中坚人物,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这一派软水温山。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一些文人,除了留下了丰厚的著述与作品,还和苏州的园林结下过不解之缘。

  苏州的石湖曾经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久居之处。范成大归隐之后,曾在这里建造园林,遍造花木,称石湖别墅。由于年久日深,别墅早已无存,但后人为了纪念范成大,在别墅的原址修筑了一座祠堂,并将范成大手书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刻成石碑,立于两壁,成为石湖一胜。如果说作品是生活的拓片,那么,这些拓片则是含意悠长的。它恰象诗人出于对家乡无限眷恋,才在那乌黑的青丝之中渐渐生出的根根白发。正因为置身于吴门烟水,诗人的灵感之舟才划入了中国诗歌的河流。

  宋代的另一位诗人苏舜钦留给我们的则不是拓片,而是一组立体的诗画,这便是苏州现存的年代最早的园林-沧浪亭。现在地沧浪亭虽已不是最初的面目,但形制照样是依旧的。沧浪亭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不象别的园林那样在有限的范围内又挖池又堆山,而是利用本来的地貌,因景写意,以水环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是《楚辞·渔夫》中的渔翁吟唱过的著名句子。它的本意是愤世嫉俗的抒怀咏志,但到后来那独钓寒江的渔夫,那孤舟闲泊的笠翁,竟成了中国官场文人们归隐山林之后的一种代称。网师,也就是撒网的渔翁啊。

  (园林学者 曹林娣)

  “我们很多学者都提出,苏州有一个隐逸文化市场,就是说苏州人状元多、才子多,但是政治上有特别大贡献的人倒不是太多。苏州文人不想做官。隐居,不是隐居在深山里,而是隐居在艺术里,追慕的是陶渊明的、嵇康的、阮籍的这一类人的魏晋风度,把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物化成一个精神绿洲,通过物质建构,把他自己的内心的审美理想、人格价值、宇宙观等等包容在里面。中国古典园林有主题,是从晚唐开始的,有主题跟没主题是不一样的。主题园的园名,就代表了中心思想。象沧浪亭,用的就是《楚辞·渔夫》里的沧浪之歌。苏舜钦因为是被贬了,而且是无罪被贬。屈原在流放的时候碰到过一个渔夫,唱了这首沧浪歌,劝他随世沉浮。沧浪、渔夫作为符号意义,是没有别的概念可以替代的,这文化符号就是代表隐逸的。”

  晋代的陶渊明作为中国文人的隐逸之宗,他所居住的环境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而苏州园林主人的住所,墙外虽没有今天这般嘈杂,但毕竟还是市井街衢。因此,除了沧浪亭那样的园林,对外部是含露相宜之外,多数的园林主人,还是用高墙把自己封闭起来。大隐隐于市,中隐隐于野,小隐隐于朝。苏州园林的主人选中的正是前者。

  唐宋以降,明清的富贵权要和发达了的文人名士,将先秦时代哲人们对生命本义的发现,转化为享受生命的实践,并作到了生活地域、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高度融合。就其本质而言,园林是下野的、有钱的、有文化的人物,与下层的、没钱的、有才智的工匠所共同合作的结晶。绵绵吴中大地,恰恰以物阜丰富、以草木华滋、以文风顶盛、以艺匠技巧,为培植苏州园林这株华夏文明里的富贵风雅之花提供了温温润润的良田沃土。

  苏州博物馆举办过许多次展览,但有一次,因为那些馆藏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都特别具有苏州的特点,所以,也就给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这便是清代状元书扇展。状元,是封建科举制度进士科的第一名,其身份可想而知。而苏州博物馆所藏的状元书扇,其作者竟占了清代状元的三分之二。江苏文化发达,文人荟萃,清代一百一十二位状元当中,江苏就占了四十九位,而苏州的状元又占了江苏的一半,共二十四名。难怪有人说,苏州是一座状元城。

  这所老宅,便是常熟城里翁同和的故居。翁同和考区状元之后,曾做过同治、光绪两代皇帝的老师,有过相国式的地位。戊戌变法时,曾举荐过康有为等人,在维新运动中起过重要作用。不仅苏州城保留着一些直接与状元有关的遗址,而且还流传着四对祖孙或是叔侄先后都曾考取状元的佳话。翁同和和他的侄子翁增源,以及以书法著称的陆润庠和其曾祖陆肯堂,就是其中的两对。苏州的状元如此之众,而获取进士级功名的苏州读书人那就更多了。

  在封建社会当中,考中状元,又称蟾宫折桂。取得了一定的功名,也就获取了一定的官职与权力,同时也就有了获取钱财的机会,或可称为仕途经济。廉洁的,俸禄不薄;贪婪地,敛财有方。对前者,人们常常以两袖清风来赞美;对后者,又往往形容为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历经了仕途风雨,经过了宦海沉浮,那些已感到身心疲惫的状元们、进士们,这才想到了要顺着回家的道路,去做泽畔渔翁,去领受清风明月了。人生道长,路途漫漫,却往往走不出简单的轮回,不过这种轮回却往往不是一般的重复。去时,是满船诗书;归来,是一车银两。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那只是饮馔精良的园林主人在雅集酬唱之时所发的诗兴而已,只是左右不说一个“钱”字。对于这些,历史老人似乎对其并不苛刻,因为这些人物,毕竟给后代留下了众多的苏州古典园林这一批精美绝伦的财富。

  近年来才誉声鹊起的苏州水镇周庄,在明朝初年出过一位江南富商沈万山。说沈万山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因为朱洪武修整金陵城的城墙时,其中三分之二的资财是由沈万山捐助的。也许是被人理解为要与皇家斗富,沈万山最后只落得个流放边陲的下场。沈万山曾经富甲一方,但遗憾的是不知是什么原因,他到底没有给历史留下过那怕是一亩园林。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商或许是有的,但他们毕竟与文人型的仕宦不能划归一类。从根本上看来,二者向来具有显而易见的楚汉鸿沟。

  (学者,书画家谢孝思)

  “欣赏园林的好处,看它布置的这些大自然的风景,它都要把大自然当中最美的那一环吸收进来,所以这个是学问。当然包括中国的文学,特别是中国的诗shitoy歌,中国的绘画,还有中国的哲学。所以真正要欣赏苏州园林,我认为那是不简单的。所以它是一个很综合的,最高层次的艺术。苏州园林的特点,它尽管是一个小小的天地,但中国的内涵变化很丰富。这是中国的园林,特别是在苏州。我们贵阳有一个大户人家,以前满清时做大官的,也在贵阳搞了一个园林。当然也不错,但是一点,不能解决水的问题。我们贵阳那个地方,一打下去就是石头,它这个地方一打下去两尺就是水,苏州园林妙啊。而不是我们在苏州就标榜苏州,这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构造苏州园林的不仅仅是劳动人民,包括许多诗人,画家,还有高层次的匠人,劳动人民,缺一不可。”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园林的许多主人,既不是富可敌国的富商,又不是穷困潦倒的文人,而主要是拥有资财的雅士。至于那些已经隐居到了园林之中的官场文人,写了一辈子的宏文策论,表章奏折,人生的文章最终写到了抒发灵性与真情实感的当口,这才发现原来还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心。无怪乎象阮大铖这样的权要文人,也写起了《燕子笺》、《春灯谜》之类的传奇剧本。这些人物的社会位置使他们的生活与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以富足优裕、文学艺术和恬淡情调浑然一体的明清风雅。可以说这一种至明清才臻于高度成熟的,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生活形态与类型,便是诗书仕宦之族。并以诗礼传家,强调传统教养的书香门第。在明清之后,这种封建社会中别致的存在形态,一直延续了许多年。正是担纲这种生活形态的主角,为了把生活的质量推向极致,才在历史上写下了文人造园的点睛之笔。园林,正是他们在苏州这座历史的博古架上置放的一批放大的古玩。

  虽有高墙阻隔,虽是园门紧闭,而园林里的生活,却与吴中风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苏州这根耦,才有园林这朵花。这耦这花,都生长于滋润温和的吴门烟水之中。

  苏州的古典园林中,设计了那一些富贵的亭台楼榭,苏州的名居里,也曾有这一角简淡的闲情雅致,说不上谁受了谁的启发。苏州的明四家,笔底有江南山水的流光,苏州的桃花坞,纸上有吴中风俗的艳丽,说不上谁取了谁的营养。

  石头昆曲风行过勾栏,评弹悠扬于里巷,说不上那一种形式更能够代表着苏州。那时候文玩器物并不仅仅属于那些园林主人,姑苏古城到处可见充满文化情趣的店铺。明代有一首姑苏竹枝词,是这样写的:“外边开店内书房,茶具花盆小塌床。香盒炉瓶堆竹几,单条半假董其昌”。一条董其昌的书法,即使是赝品也似乎毫不妨事。苏州的冯梦龙采集过众多的话本,这些话本好是好,可那是听过就算了的,装点家中的风雅,还得要名家的笔墨来补壁。字可以是假的,但苏州的风雅却是真的。苏州本也是一座风雅之城,风雅向来是苏州的气脉。这烟水迷濛的城市,不只是靠鲜蟹活虾,嫩耦鲜菱来喂养。若仅仅是物产丰美,马可波罗绝不会说苏州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苏州园林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结晶,有着不可替代的个性。有的发达国家的人士说,你们的园林我们可以复制,而且可以复制的一摸一样。但有一样是不能复制的,就是那些古树。其实任何东西,离开了产生它的具体环境,都只能是一只断藤之瓜。环境造就人,也造就物。反过来说有时候具有魅力的事物,一半儿是环境的力量。环境,特别是文化的环境,从本意上讲是无法复制的。苏州园林之所以有生命,原因就是在于它和吴文化的土壤,苏州人的生活长相厮守。

  历史的颓垣早就埋没了吴宫花草,吴门烟水里,也已不见了唐朝的渔火江枫。但范成大笔下的菜花却依然是金灿灿地开着。石湖的蝴蝶,年年也都抒情地飞舞,飞舞在每一个苏州的春天。

 

                     《苏园六记》之二 分水裁山

  

       在中国历史上,宋鰴宗赵佶是一位擅长书画的风流皇帝。他画过许多工笔花鸟,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书风,也称瘦金书。因为在宋徽宗的儿女中,女儿居多,子嗣却少。他便听信了方舆家的搬弄,认为这是汴京城东北边地势较低的缘故。为了在地势上进行弥补,于是宋徽宗便下了诏令,在那里建造一座以山岳命名的皇家园林—艮岳。宋徽宗又下令从全国征调名石名树运往开封。已成为当时权要的造园师朱勔是苏州人,因为朱勔对太湖一带的物产十分了解,所以他便在苏州设置了应奉局,来采集以太湖石为代表的园林资源。

  烟波浩渺的太湖,向以盛产太湖石而名传遐迩。这种石头由于长期受风水冲刷,纹理纵横,形态奇巧,受到艮岳工程的首当其冲,自然在所难免。不但形态秀美的太湖石被大量开采,民间拥有的奇石也被排入了征集之列。凡是抗拒者皆被处以严罚。

  巨石的运输最为悲壮。有的太湖石高达四丈,把他们搬到大船上沿运河而行,被纤者竟达数千人之众。途中凡遇水闸桥梁挡道者一律拆除,太湖之山凭借着运河之水,被运往了遥远的开封。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花石纲。不过由于工程经年累月,更由于北宋王朝的腐败无能,宋徽宗的艮岳还没有完成,便毁于靖康之耻。那些还没来得及搬运的石头,也就散落到了江南山野。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向有四大名石之称。这四大名石是瑞云峰,在苏州第十中学;冠云峰,在苏州留园;玉玲珑,在上海豫园;皱云峰,在杭州西湖。在这四大名石中,最为著名也最为传奇的,则是矗立在曾经为织造府,现今是苏州第十中学的瑞云峰。

  (园林学者 魏嘉瓒)

  “瑞云峰恐怕是我们苏州园林里,或者说是江南园林里突出的一块。要说这块石头,它倒有一些很神奇的传说。我们说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好多我们都叫它花石纲遗物。冠云峰也好,瑞云峰也好,都是从太湖里采集来的。象瑞云峰就是从太湖黿山上采集来的。这块石头采集来以后,还没来得及运到汴京,朱勔就出事情了,就被充军了。这块石头就被丢在了荒郊野外,石头那个座子,就掉到了太湖里面。从北宋末年经过一段岁月,到了明代初年。这块石头被太湖南边的浙江湖州南浔的一个姓董的叫董汾这个大户人家买去了。后来,董汾的女儿嫁给了我们苏州的徐泰时。这个徐泰时就是东园的主人,东园就是今天的留园。有一种通俗的说法,这块石头是嫁女儿作为陪嫁物嫁过来的。经过太湖往苏州运的时候,运到太湖中间,不巧遇到风浪,一下子船就翻了,把这块石头就翻到太湖里去了,于是董汾就组织人力来进行打捞。打捞事情非常巧,不仅把这块瑞云峰捞上来了,而且还把原来北宋末年丢的那个石座也捞上来了。然后就运到了苏州,放到了东园里边。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在现在的十中,就是明朝大宰相王鏊故居,建造了个织造府。当时乾隆几次下江南,有好几次也住在这个地方,等于建了个行宫花园。乾隆年间,就把这块瑞云峰从东园里边移到了行宫花园。”

  苏州古典园林既然被称作文人山水之园,那么山水二类在园林中的位置可想而知。古代造园家甚至明确地为他们作了定位,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在这里,石又是山的代称。历代文人曾对太湖石的审美特征作过精辟的总结,在这些总结中,宋代书画家米芾仅用四个字所做的概括,显然高人一等。这四个字便是“瘦、漏、透、皱”。瘦,显示挺拔的风骨;漏,显示畅通的血脉;透,显示剔透的意态;皱,显示多变的英姿。众所周知,欣赏石头有一种通常的趣味,这就是专看那些石头与自然界的某种事物象还是不象。而对太湖石的欣赏,却属于更高层次的审美,因为太湖石多以意态成形,是一种天然的雕塑,所以它的形态给人留下了更为充分的想象。那嶙峋的棱角、奇峭的造型,虽然十分写意、十分抽象,但是它们在欣赏者的心目之中却都已人格化。那些归隐园林的仕宦文人们,就是从这些石头的形象里,找到了自我,也找到了寄托。

  石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是一类特殊的物什,又是一种别致的意象。它曾派生女娲补天的神话,也曾融入精卫填海的传说。齐天大圣的形象因石头而孕育,封建社会的挽歌因石头而低回。不朽名著《红楼梦》的别称,便叫做《石头记》。江南大地因水而充满生机,苏州园林因水而富于灵动。园林的水原本是寂静的,水面虽静,但造园家在水的处理上却有着丰富的变化。对水的创作又称理水。遍览苏州园林,象沧浪亭那样,借高墙之外的古河葑溪之水来为园林增色的做法并不多见。更多的园林,都是将园中之水当作了创作主体。它模拟自然界的江河湖海、溪涧池潭,并与周围的亭台楼榭、四时花木相应而成趣。东方艺术中以简代繁、以少胜多的道理,在苏州园林的理水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于与周围的风物呼应得当,把握了水体风景的性格特征,网师园仅400平方米的水面,即造成了湖波荡漾的效果。至于面积扩大的拙政园,由于设置了岛屿与桥梁之类,不仅再造了江南大地典型的湖泊风光,而且也放大了这座华夏名园的宽宏感。水是园林里美的符号,水是园林里活的灵魂。

    中国历史上建筑家、造园家,相当一部分杰出的代表都产生于江南一带,尤其是产生于苏州。那位建造艮岳的苏州人朱勔,虽被排入佞臣之列,但也还是一位精通造园的人物。一般人不会想象到,太湖水畔这一处并不显眼的仿古建筑,能与北京的故宫有关。长眠在这里的蒯祥,便是设计建造过紫禁城的一代宗匠。人们有口皆碑的天安门,也是蒯祥的得意之作。而建造明故宫的工匠们,又多是来自于蒯祥的家乡—太湖之滨的吴县香山。因此,香山工匠便成了中国建筑史上,在明清以后出现率极高的一个词汇。时至今日,这门独特的技艺仍然香火鼎盛。这使人深深感到“苏州园林甲于江南,江南园林甲于天下”,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陆耀祖)

  “香山帮称呼由来已久,最著名的就是从明朝开始蒯祥设计了天安门、造了故宫,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比较知名了。其实老早以前就有香山派匠人这种流派流行了。香山帮匠人为什么能够这样出名呢?因为他跟地理环境、条件有关。香山本身是一个地区的名字,它沿着穹隆山脉,长可能有十几公里长,宽度不宽,最窄的地方只有几百公尺。它北靠穹隆山,,南邻太湖,地少人多,有不少男性劳动力从事建筑,所以建筑之乡慢慢地形成了。经过多少年的变迁,或者说是建筑上的锻炼,慢慢地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就是现在的所谓的苏州园林、苏州的流派、那种古建筑风格。应该说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苏州园林,不管是作为文化遗产也好,还是一般性的园林建筑也好,其时都是来源于这种流派的表现。”

  在古代建筑家、造园家当中,如果说蒯祥还是以营造宫殿为主的话,那么明朝的苏州人计成所营造的,便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园林了。计成生于万历年间,工诗善画,造园艺术造诣极高。曾为江南的公卿巨富,建造过多座著名的园林。计成在扬州的寐园之中,完成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造园专著—《园冶》,全面总结了造园经验。从园林的总体格局到个体设计,从园林要素到建造手法,都有详细论述。其中不少插图,都是当时江南园林的实例。后来《园冶.》传入日本与西欧各国,被外国专家准为造园的鼻祖。撰写过另一部造园名著《长物志》的文震亨,是苏州画家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继承了文征明的遗风,把山水画的原理运用到了造园艺术之中。《长物志》共十二卷,对造园建筑、花卉园艺、湖石运用、室内陈设都有论述,也是造园史上的不朽之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便是其中的名句。

  可惜文震亨的园林作品今已不存,但他的兄长文震孟的园林-艺圃,现在还保存在苏州的古巷之中,或许也能体现《长物志》所阐发的造园理论。艺圃原名药圃,在园林里种植药草,当寄托着园林主人,热爱自然的精神向往,也隐含着济世救人的出处事态度。艺圃己经荒芜,但经过后人修葺,特别是经过了1982年至1984年的修复工程,已大致再现了旧貌。由于艺圃的设计和谐得体,一个面积不大的园林竟能给人开阔的感觉。与一排水榭相呼应的乳鱼亭,突出水面,正是喂鱼佳处。有人曾这样形容艺圃:这里的水,是太湖三万六千顷裁下的一角;这里的石,是太湖七十二峰剪来得一山。园林的血脉因水而流动,园林的骨架因山而峭拔。这些造型奇巧的园林之山,大致分湖石和黄石两类,靠采集与堆叠而来。在苏州园林中,大凡一峰独立,多为采集者,就像留园的冠云峰之类。而能体现千岩万壑的山石,则多是堆叠之作。限于当时的开采、运输等技术条件,造园时采用的石料一般都不巨大。但是将一件件石料叠加起来,并做到浑然一体,这就要求巧妙拼接,精心组合。堆山叠石不仅是一项艰辛的体力劳动,而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造。叠石的工匠如果缺少艺术素养,则是很难胜任的。渐成体系的造园理论,丰富与推进了造园的实践,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园林大家,涌现了一些叠石高手。清代最为突出的两位叠山大师,是张南垣与戈裕良。张南垣现存的作品是耦园的黄石假山,戈裕良现存的作品则是矗立在环秀山庄的飞梁峭壁。戈裕良在张南垣叠山艺术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新的手法。通过俯视、仰视和平视,产生了高远、深远、平远的艺术效果。的确,戈裕良把各处的名山洞府,都融汇于胸中,然后运石如笔,成为千古名作。当代园林大家陈从周先生曾说:“真山如假方奇,假山似真始妙。”。中国园林假山自有佳构,而现存者,当推苏州环秀山庄为第一。

  江南是个多雨的地方,苏州城的周边又有这么多水系,它便无法不是一座水城。园林无水不活,苏州人造园林竟得了多少天时地利。然而任何事物都得有一个量的控制,雨季涨水,盛夏蒸发,水面溢出与水位下降,都是得动动心思的事。苏州的造园家,便就积累了理水的经验。本来园林都是将园内水体与墙外河道相连通,从而保持了水质,也便于雨水的排放。可是近几十年以来,许多河道淤塞,园林的池水大多已成死水,为了防止水质腐败,便放弃了红鱼翠草,另外还继承了在水底凿井的方法。据苏州的园林部门与文物部门调查了解,怡园池底便有两口井眼。这种水底之井,拙政园、狮子林、畅园等也都曾发现。水下设井,可以使园林的地表水与流动的地下水相互沟通,从而改善水的质量。苏州园林的营造者们,对于山水的依存关系设置得也相当得体。为了适应池水涨落的变化,湖岸的叠石处理为层层低下的阶梯形式,这样就可以做到-水满,湖岸并不局促;水少,池塘也毫不尴尬。至于那源头水尾,则多是藏于峰回路转之处,隐于水榭花墙之间。这不仅平添了花光水影的悠悠诗韵,而且拓展了一泓碧水的画外空间。

  十分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纵向延伸与区域特色横向融合的结合物。这种特征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里,同样也可以找到鲜明的印记。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与留园被人称为中国的四大名园。而在颐和园和避暑山庄这两座皇家艺术园林中,仍然可以让人看到江南园林,尤其是苏州园林的影子。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包容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尤其是吸纳了江南园林中的一些手法。并在空间上予以放大,也作了巧妙的移植。著名的谐趣园,就是仿照无锡的寄畅园而建造的。至于另一些典型的江南景色,也在这里有着匠心独运的再现。这一处依山涵水的景区,索性就叫做了苏州街。

  (园林学者 郑孝燮)

  “乾隆给他母亲做寿,六十大寿。他母亲也到过江南,对江南流连忘返吧,想念江南的景物风情。乾隆就在颐和园里,仿照江南的前街后河,作了一条专门的街开些店铺。由太监宫女扮演送货的和买主,就完全做出苏州水乡那种格调、那种内容。这样一来呢,使得他母亲又回想到游江南时候的旧的情景。现在颐和园后山的这个苏州街,在八国联军的时候烧掉了,是在八十年代按照原样修复的。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多次到苏州、扬州、杭州、嘉兴、南京,很多很多地方。他特别关心江南这些地方的园林,他曾经命画院的一些画师,把苏州还有江南其他各个城市的名胜画下来,带回到北京。北京的皇家园林,很多景点就是苏州园林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模仿过来的。这个正象我们说昆曲或者评弹是苏州的一种瑰宝,但是在上海能听到评弹,南京能听到评弹,它都是苏州的。昆曲也是一样,有北昆,有南昆,但是不离其宗,它都是来自于苏州。从我看来呢,江南园林应该说都是属于苏州园林这个文脉的。”

  位于承德的避暑山庄,是又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清朝从康熙皇帝起,先后有七位皇帝到避暑山庄消夏、理政,使它成了当时全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曾发生过许多的历史事件,是了解研究清代历史的文物实料。山庄之外,一组规模宏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与这家皇家园林相环绕,构成了天高地阔的山庄气象。避暑山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和夏季爽凉的气候条件,兼具北国风光和江南景色。杭州的西湖、镇江的金山寺、嘉兴的烟雨楼等江南风貌,在这里都有着艺术的体现。其中以水为基本立意的沧浪亭和以山为主体内容的狮子林,都直接取材于苏州园林。江南山水汇于北地,姑苏风貌迁入离宫,这固然起自于封建帝王对民间智慧的征调,但是,它也毕竟拓展了造园艺术中分水裁山的天地,丰富了传统文化中南北两地的交融。将动因与结果两相权衡,有时候后者更能够打起历史的天平。不过,每一座山,每一片水,似乎都未曾忘记那一段段苏州旧梦。这水的波光,象依然追忆着太湖上飘散的芦花;那山的身影,照样倾听着寒山寺悠远的钟鸣。

  人类文明的脚步,使自封为万物之灵的群体,渐渐疏离了大自然,也疏离了自己真正的故乡。然而,当人类逐步陷入城市繁华的重围,这才开始感悟到自身的血液里,竟流动着如此强烈的眷恋自然的天性。时下,登山涉水、泛舟垂钓,这些非生产目的的湖山活动,虽然出发时使用的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是它的目的,却是去重温人类远古的童年。

  苏州园林恰巧是大自然艺术的缩写。重温人类的童年,绝不是要重温火种刀耕和绳床瓦灶。不然,那些十分智慧的文化人物与能工巧匠们,便不会在这里倾注毕生的心血与资财,一代又一代地分水裁山。

     

                   《苏园六记》之三 深院幽庭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昆曲是雅得不能再雅的阳春白雪,而昆曲的发祥地,也正在苏州的昆山。由于诸多的因素,这“旧时王谢堂前燕”,虽然最终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但由昆山腔而衍化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戏曲程式,并产生过一批象《牡丹亭》这样的不朽名著,这不能不说是苏州的贡献。“良辰美景夺何天,赏心乐事谁家原” (昆曲《牡丹亭》)。不仅《牡丹亭》的主人公杜丽娘唱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的词句,不少的中国古典戏曲也都和园林有关。曲,曾经取材于园林,也曾吟唱于园林,与园林有一种天然的契合。

 拙政园中的卅六鸳鸯馆,便是园林主人与友人们欣赏并演唱昆曲的地方。而网师园的濯缨水阁、怡园的藕香榭,也都具有演戏的功能。清代作者李渔在他的著作《闲情偶寄》中,对我国的传统戏曲和园林艺术都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园林讲究布局结构,而戏曲结构也应该象园林一样。要布置得曲折幽深,直露中要有迂回,舒展处要有起伏。李渔强调曲折之致的理论,恰道出了东方美学的特征之一。

 苏州园林在平面布局上,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分为住宅和庭园两部分。住宅比较封闭,庭园则比较开放。然而它们之间却是既独立又呼应,既区别又贯通的依存关系。与江南习见的大户宅第相近,苏州园林住宅部分的建筑大致都按轴线来排列,并依次构建了门厅、正厅、内厅及书房、花园之类。这种江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族居方式的传统住宅风貌,在拙政园、留园和网师园中,还保留得相当完整。由于那种一进二进式得排列组合,人们一进到这种宅第,便往往产生庭院深深的感觉。而庭园建筑的布局,却与住宅部分有着极大的不同。它没有一处是追求规整与对称的,或者说,不对称、不整齐、不均衡、不规则,已成为园林创作中避免重复、力求变化、营造幽深的要领。在庭园部分,这些建筑或聚或散、或大或小,都是邻山近水、因地制宜。在整个园林建筑中,它们是艺术的精华。正因为一些建筑已经成为典型的艺术品,所以它们便成了某座园林的象征。如拙政园的远香堂,留园的明瑟楼,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与南侧的濯缨水阁,都已是自己的代表标志。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厅堂斋馆、楼台亭榭之类,可谓样式繁多。但苏州园林的建筑,就其匾额题名来讲,除了亭、廊、楼这三者具有较明确的涵义以外,其余名称的建筑,大多没有固定的范本。以这些名称来命名,只是取一点古雅的意思。这也正是苏州园林的建筑,绝少重样的妙处。可是,若要走近它们,其道路又是曲曲折折的。它或许要经过各种式样的门户,经过不同名目的游廊,经过栽花种草的天井,经过粉壁无瑕的巷道,作一番明明暗暗、深深窄窄的体验。恰恰是有了这种体验,才能够使人最终获得豁然开朗的感觉,并从不同的方位,领略那一座座精美建筑的多重形象。

 按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曲,本富有曲则全的哲学意味。但园林路线之曲,更多的是使人产生了一种幽曲之意。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原本也就是人生的况味。

 

(建筑大师 贝聿铭)

“欧洲的园林我比较有一点认识吧,住在那边六十多年,法国、英国的园林我都见过。它们的园林大半是皇家的,规模很大的。我们这个园林是私家的园林,小,精,所以这两方面正相反。他们的园林,一看呢,无尽的,我们是弯弯曲曲的。所以我感觉中国的园林是,特别是这个原故,尤其在城里边、墙里边的园林,墙外一点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进去了以后,感觉好像,嗯,这个是很特别的嘛。这一点也是不同的。欧西的建筑大半是很一目了然的,开门见山的,我们中国的建筑不是这样的。”

 

 在苏州的古典园林中,有以山为主的山景园,如环秀山庄;有以水为主的水景园,如网师园;也有山水参半的山水园,如拙政园。不管是进入那一种园林,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园林艺术的一些规律。它营造山水的手段是以小见大,而游览路线的特点便是曲径通幽。在园林创作里,曲径通幽,几乎是一种典型特征。清代学者俞樾甚至就将自己的园林命名为曲园,而自号俞曲园。曲园,不仅指在这一方狭小的园林里,池水、山径、游廊等无一不曲,而且还蕴含着深深的园林美学思想。

 通幽的曲径,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景观。它不仅增加了园林的景深,丰富了园林的层次,而且还让人在多变的景色中,产生新的趣味。若说园林的特点是曲径通幽,那么,那幽隐的核心便是一个藏字。没有藏字则无所谓幽深。

 拙政园分为东园、中园、西园三个部分,原来的大门是经过狭长的小巷进入的。进了大门,再至二门,又称腰门,进入腰门,迎面是一座黄石假山。犹如屏障,使全园的景观藏而不露,这是园林艺术在手法上欲杨先抑的体现。,《红楼梦》第十七回写贾府造大观园初成,贾政领着宝玉等人入内游览,并要品景题名,曹雪芹是这样描写的:“贾政遂命开门进去,只见一道翠障挡在面前,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说得就是园林景物因曲而藏的妙处。很多红学家都说,曹雪芹之所以这样描写大观园,是受了拙政园的影响。因为在康熙时期,拙政园的一部分曾被曹雪芹的家族购得。因此,拙政园给少年时代的曹雪芹留下了印象。也许是曹雪芹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红楼梦》中才有着许多苏州的印记。而且小说的第一回,就是从苏州的阊门写起,“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阊门之外,居住着一方乡宦甄士隐。”.

 形容苏州园林的以小见大,可以借用一句佛家用语“芥子纳须弥”。须弥山是众佛所居之地,高广无限。芥子,就是菜籽。将须弥山纳入一粒菜籽之中,实在是玄妙无比。佛教自东汉由印度传入我国之后,逐渐成为国人思想信仰的一个主流。从南北朝至明清,寺院遍布全国。佛教追求空静,所以佛寺大多建在山明水秀之地。即使是繁华都市中的寺庙,为了寻求环境的幽静,也建造了一些附属于自己的园林。著名的佛教园林-苏州的西园,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园的总称。因园著名,人们就呼寺为园了。就园景而言,寺庙园林与一般文人园林没有多大区别。而且在历史上,它们还常常因为所属关系的改变,出现了时而庙园,时而私园的情况。苏州的狮子林,原是元代高僧天如禅师所建的花园。明清两代就几度这样转换过。后来,才变成苏州贝家的祠堂花园。贝聿铭先生回国时,曾多次访问狮子林。狮子林中堆叠的假山,为我国古典园林中著名的假山群。假山中有四条路线,时而穿洞,时而越桥,山道综错,互相缠绕,往往使初次来游的人难以辨别蹊径,极尽了曲折深邃之至。

 

(狮子林管理处主任 陈中)

“苏州古典园林,有很多的园林起名都是文人气息很浓。拙政园呀,网师园呀,沧浪亭呀,但唯独狮子林,它这个名称完全是宗教色彩的。那为什么叫狮子林,它一个,它当时造的时候,是一个和尚叫天如禅师,他为了纪念在浙江天目山的狮子岩的一个老师叫中峰和尚。第二个呢,过去那个佛教,就是佛陀讲经所坐的地方,位置就叫做狮子座,讲经叫做狮子吼。还有一个第三层意思呢,他特别喜欢狮子的象形的石头,狮子林里边有很多象小狮子一样的石头,所以叫狮子林,狮子林。这个林字本身也是丛林的意思,也就是讲经的场所。过去禅宗文化,禅宗它也是叫寺庙叫丛林。所以我们从名字上看,从狮子林的起名看,它就本身融进了这个佛教、宗教的这个色彩。狮子林的假山占了院子的大概要五分之二左右,在这个古典园林当中,占了这么多地方。它为什么要造得这么扑朔迷离,我们觉得它主要是体现了,当时这个禅宗啊,它要体现一种宗教的思想。假山是二十一个洞,九条道,好象很复杂,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到主要的道上,说是叫九九归一。”

 

 在苏州园林的种种曲折之中,不能不说到构筑在山边水际的各式游廊。因为它们既是游园的路线,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品,给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苏州园林的游廊,可分为空廊、半廊、复廊和以藤萝等植物覆盖的花廊诸种。它们穿山渡水,迂回曲折,在炎热多雨的江南,不但为烈日或雨雪中的游览提供了便利,而且在通行中助长了园林的趣味,并起到了似隔非隔的划分空间的作用。游廊在园林创作中曾被大量应用,并加以发挥。拙政园西部的波形水廊,当是苏州园林里游廊中的杰构。它的曲折与起伏,构成了一道优雅而温和的曲线。廊的艺术,水的韵致,在这里融合成一种轻柔,一种韵律,形成了园林艺术曲径通幽的范例。

 迂回曲折的游廊造成了园林的幽深,但是,园林的幽深却不是完全封闭的。匠心独运的造园家们,为了使毕竟在城市中占地并不宏大的园林,具有更深的景深,便运用借景的手法,将远处的风光纳入自己的天地。从拙政园远观北寺塔,那塔就好像是为我所筑一样。水影投入游廊,塔影呼应高天,这真是一条空中视线的走廊啊。

 

(园林建筑高级工程师 黄玮)

“苏州园林除了它的亭台楼阁,花木、假山和水的处理都是艺术品。最简单了,我举个例子,像地面。地面是很简单的,室内是方砖的地面。室外在苏州就园林化了,叫什么呢,叫花街铺地。我们的能工巧匠利用各种简单的建筑材料,或者废物、瓦片、卵石、碗片等等,他可以拼出巧妙的图案。而且这个图案拼出来以后呢,和园景融合在一起。像拙政园里边有个叫枇杷园,里边的玉壶冰、小玲珑馆,它就是形容这个环境非常清静优雅,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呢,非常高尚。那它采取什么办法呢?地面上就用白的卵石和砖石呢,砌成冰裂纹的图案,到一下雨以后,这个环境冰清玉洁,非常优美。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呢,它白白的墙面上,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很多的、石刻的书条石,我们说这是一个很巧妙的手法。花园和住宅分隔的时候,不能开漏窗,但是墙面很单调,那怎么办?它用补白的手法,白白的墙面补白,补什么呢?就是当时的园主人收集了很多名家的书法,请了很高明的工匠刻了石碑。就像怡园碑帖,留园碑帖,狮子林碑帖,就形成石刻的形式布置在墙面上。这样呢,就既补了墙面的空白,又增加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所以这些呢又给我们后代呢,留下了不尽的财富。所以说苏州园林地面、墙面都是艺术,那更不要谈其假山、建筑的艺术,那更是吸引人了。”

 

 明清时代的园林主人,大多曾经显赫过、富贵过,自然也失落过。他们归隐之时,也的确作过农夫梦、渔夫梦,但绝不是真的要去种豆南山、寒山独钓,而是要追求另一种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两个生活层面集中在园林里,便是优裕、优雅、优闲的园居生活。曲径通幽之游,其实也正是居的一部分。当年的园林主人,那种富贵风雅的生活,经过历史岁月,早已是“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但是它也毕竟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印记。厅堂楼馆里的陈设,便是其中的一种。这些陈设,曾经是园林主人们最实际的生活用具,因此,也能够最直接地映照出那种园居生活的侧影。

 苏州园林中的建筑,很少有艳丽夺目的色彩,所有房屋几乎是清一色的粉墙黛瓦,看似素淡简朴。但是在一些建筑体量高大的厅堂里,由于园林主人经济实力的雄厚,不仅构造堂皇、装修华美,而且室内陈设也十分气派。园林里现有的家具和各种物品,除了一部分是今人仿制的以外,多是经过长期的征集并恢复起来的。其中的一些本就是造园时期的制品。就是在这些来之不易,并已经流传了数百年的故物中,保留着那些当时的精神观念和古老的文化传统。王世襄先生在《锦灰堆》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说:“中国古代家具受到人们的重视决不是偶然的,就其中的精品而论,结构的简练,造型的朴质,线条的利落,雕饰的精美,木质的精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用这段话来形容苏州园林中的陈设,也当恰如其分。家具之精,陈设之美,恰就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一个缩影。一件经年的红木家具,看上去还只是古雅,还只是隽永。但是,只要你稍加触摸,就会感觉到它的光洁和舒适,感到它的份量与格调。其实,不止苏州园林,品赏任何艺术品,都是一种体味的过程。只有通过曲径通幽式的体味,才能理解它的真正价值。真正的艺术价值,一定要经过历史时光的打磨。

 

(园林学者 罗哲文)

“中国园林就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比如说,白居易、柳宗元、倪云林、文征明、很多很多,他们不仅自己作诗、画画,而且自己还建造园林。比如,李笠翁李渔建造芥子园。这些文学家、艺术家、画家,他们自己都建造园林。所以中国园林的传统啊,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密切地结合。苏州园林嘛,我想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园林。”

 

 许多人认识园林,是在一些传统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在那里,园林只是一种陪衬。多少年来,苏州的古典园林,像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的双重气质兼而有之的淑女,文文静静,养在深闺。因为她不事张扬的内向,当文学、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争排座次的时候,不知怎地,她竟然缺席了。也许,由于园林艺术的兼容性,使人们实在不好将它归到哪类。几乎是在人们蓦然回首之间,才终于在那一片灯火阑珊处,发现在传统文化的座次中,本应有古典园林这样一个品类。然而,这时的艺术座次早已经就排完了。隐逸,也许对苏州的古典园林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座次。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园林,而真正的园林艺术就是其中的一方小园,它虽然不大,但可以通达传统文化的任何一个领域。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道幽深的长廊,而真正的园林艺术,就是一方长廊里的漏窗。它虽然精小,但可以窥见传统文化百亩方塘的全貌。

 在古老的姑苏漫步,人们又是也会产生这样的联想。那就是,如果将构成小巷的民居,比作一首首朴素的民谣,那么,那些曲径通幽的苏州园林便是一首首高雅的诗词。因为对照所有描写深院幽庭的古代名篇,你都会在苏州园林里找到古人描写的景物。想必当年造园的时候,园林的主人和造园家们,就像炼句一样,精心营造了这样精美的厅堂斋馆,楼榭亭台,而使之成为一首首诗词精品。宋代词人秦观写过这样一首《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这是宋词的意境,也是园林的意境。在宁静、素雅、优闲精致的深院幽庭里,人们最容易拣拾到一片片宋词的落花。

 

                     《苏园六记》之四 蕉窗听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向有花木移情之说。“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些植物,以其幽雅、挺拔和傲寒的特点,成为文人雅士们自况的品格。作为风雅之园的苏州园林,对园中植物的选择,便体现了园林主人的意趣与追求。但是,苏州园林又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艺术的统一。作为理想的人居环境,苏州园林追求的是天人和一的境界,诸多的花木都是最能体现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因此,它在花木营造上,就绝不会简单从事,花木品种更没有仅限于梅、兰、竹、菊。事实上,古代造园家已将叠山、理水、园林建筑与栽花植木视为园林的四大要素。并以花木营造的独到创作,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亲和。自然界的诸般品类,在这里巧妙融合。置身园林,你自会找到王籍的感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自然界的多样景色,在这里浑为一体。陶醉其中,你会产生晏殊的空灵:“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正因为视觉上有花遮柳护,听觉上有雨落残荷,嗅觉上有暗香浮动,感觉上才有心旷神怡。可以说若没有花木精神,便无所谓园林意境。

苏州园林中的栽花植树,是自有章法的。象苍松、银杏等高大的树木,一棵有一棵的匠心。而如翠竹幽篁之类,则一丛有一丛的用意。上百年珍贵的古树,是古老生态的象征,是历史园林的标志,也是审美鉴赏的对象。在造园之初,若是已有古树在先,那么,造园家总是给它腾出相应的空间,使其成为园林一景。历史上的造园家,不但为后人留下了一棵棵古树,也留下了“雕梁易构,古树难成”的训条。在苏州园林里,生机蓬勃的植物,对于没有生命的建筑环境至关重要。正因为厅、廊、堂、榭的内外空间是依靠了植物的衬托,才显示了它与自然的呼应。所以,园林中的许多景点,便以植物的品种和寓意来命名。如拙政园的枇杷园,留园的花步小筑,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江南水量丰沛,温度、湿度都高,可以入园的植物也就品种繁多。据记载,在苏州园林中,树木、花卉和藤萝就有100余科,计250余种。品种虽多,但造园家于园林植物的具体配置,却是十分考究。他们注意植物的造型、色彩,尤其是人赋品格的特点,用以营造环境的情趣与景观的构图。这些植物,或富贵,或简淡,都渲染了深院幽庭的高雅气氛,或瓜棚豆架的田园情调。就连水面栽种的荷花,栽多栽少,栽与不栽,都是着意经营。拙政园占地70亩,三分之一的面积都是水,造园家便养殖了大片荷花。而占地只有9亩的网师园,为了保持碧水荡漾的开阔感,就没有栽种那些香远益清的红粉佳人。

荷,一种多年生水生花卉,即可生长于旷野湖沼,又可植根芳园宅地。并以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中国的荷文化,包容了丰富的精神内容。文人说:“荷,出污泥而不染”,佛陀说:“人与莲没有两样,每人都有自己个别的先天条件”.因为丰富的寓意,人们栽种了荷花,同时也栽种了自己。因为当时的园林主人,崇尚荷花的品质,荷花便成了一些园林的传统花卉。不过,主人们也爱别的花。象沧浪亭的兰花,留园的牡丹与芍药,早就远近有了名。只因拙政园是著名的山水之园,水生的荷花,便成了吴下名园花卉话题的首选。拙政园的荷花向来是一大景观,而与荷花相关连的建筑,竟早就造了许多处。芙蓉榭,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留听阁,藕香榭等等,串在一起,就像是一根节节相连、段段同体的藕。

 

(园林学者 钱怡)

“荷花和我们苏州的缘分已经很长。在2500多年之前,我们的灵岩山上,苏州郊外的灵岩山上,吴王夫差建了一个馆娃宫,让越国的美女西施在那里住。娃,在我们苏州话里就是美女的代称。在馆娃宫里面有一个玩花池,这个遗址现在还在。从这个池塘的取名,我们可以看出,它种的荷花是用于观赏。然后到东晋的时候,就出现了缸荷,到明代的时候就出现了碗莲。这个碗莲首先出现,也是在我们苏州的庭院里面,流传了好几百年。到文革以前,我们苏州种碗莲的,一个有名的老先生叫卢彬士,他种的碗莲非常出色。当时我们苏州一个盆景专家,周瘦鹃先生,他家里的一个厅堂叫爱莲堂,这个堂上每年放的碗莲,就是卢彬士老先生送去的。但是文革开始,卢彬士老先生就下放到苏北去了,苏州呢,就没有人种碗莲了,一直就失踪了二、三十年。我们拙政园呢,现在已有碗莲的品种一百多个,缸荷的品种一百多个,塘荷还有八个品种,一共有三百多个品种。它已经成了我们苏州古典园林里,最大的一个荷花基地。”

 

苏州的卢彬士老先生所莳弄的碗莲,以前叫钵莲。卢老先生特别重视养莲的器物,讲究要用精细的古碗来养植这种案头清供,碗莲从此得名。由于它是人见人爱的家庭花卉,多年流传吴地,影响遍及江浙。其实,这种别致的莲花栽培,古代就有。清代嘉庆时期,苏州的文人沈三白,即写了《浮生六记》的那位沈复,就曾经做过成功的实验。他是将莲籽磨薄了两头,然后装入蛋壳里,使抱窝的母鸡孵于翼下。待鸡雏们出壳的时候取出来,再埋入钵中之泥。这泥土也特别,它须是燕巢之泥并加以少许天门冬,即一种草药,捣烂、拌匀,再将莲籽置其中。然后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莲株长成之际,花若酒杯,亭亭可爱。这似乎是一段闲笔,但是,我们却从中看到了,苏州人细腻精巧的性格与浓郁高雅的生活情趣。其实,碗莲的栽培与园林的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苏州古典园林不也正是以“小中见大,缩龙成寸”的手法,将自己融于天地之间的嘛。

植物是融合园林建筑与自然空间的重要因素。室内陈花,案上插瓶,固然是一种手段,但还不如使各种花木探窗、翠色倚门更有生趣。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苏州园林的一些厅堂与轩廊之间,在建造的时候,便安排了若干天井。并配置花石,让人感到花石在建筑里,建筑在花石中,几无室内室外之分。说到欣赏园林植物与景色,一定要说到窗户。园林里的窗户,有空窗、漏窗、花窗之别,尤以漏窗为园林创作的点睛之笔。它们构思独到,图案纷呈,绝少同样,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与装饰性,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而可以让人在室内也能构直接观赏园林景色的,便是一方方精美的花窗了。在中国古典诗文中,绿上窗纱,窗间竹影,窗前月下,这些词汇是出现频率极高的字眼。宋代,甚至还有一些将“窗”字直接作为自己字号的词人。如吴文英(梦窗),周密(草窗),就被人以“二窗”并称。本身是一种出于实用的窗户,因为在视觉上使人产生一种绘画感,所以,它往往成为一方赏心悦目的独特天地。而苏州园林的窗户,更是把这种审美的功能,作了艺术的提升。以园林的窗户为画框,你看不尽桃红柳绿的妩媚,看不尽烟锁重楼的迷朦,看不尽竹影梅风的爽朗,看不尽冰清玉洁的玲珑。

透过漏窗,可以欣赏苏州园林在天时变化中的景色,但毕竟还要多少受到造园家当初的规范。苏州园林,在艺术欣赏上最大的特点是移步换景。可以说,以不同的欣赏角度,在不同的欣赏时间,所获取的感受是有千差万别的。因此,也可以这样认为,要深入发掘园林之美,就要有一种独到的眼光。这独到的眼光,便是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漏窗。是不是你也留意了这样的光影,是不是你也留意了这样的构图,是不是你也留意了这样的视觉,是不是你也留意了这样的景深?园林,原本是一种精细的艺术,欣赏园林,也原本就是去发现精微。

 

(摄影家 陈健行)

“苏州园林要拍好它,要注意观察它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除了季节的变化之外,一年、一天当中光线的变化,我举个例子:苏州杨柳树吐芽最好的时间,一般的大都在三月八号左右。二月底杨柳刚刚开始吐芽,但芽长得最好的时候,在三月八号到三月十二号之间。像苏州园林里的荷叶,荷叶点点在水面上,效果最好的时候,是在五月四号到五月十号,这一星期当中,那个初夏的味道就非常好。我拍怡园那个漏窗,投影投在复廊上面,每年要等到十一月二十号到十一月二十六号。最好是十一月二十五号,上午九点四十分,拍到九点四十五分,只有五分钟的时间可以拍。”

 

当然,苏州园林中,那些美妙的光影,并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即使遇到它的人,若要品味出其中的冲和恬淡,也还需要特定的心情。没有心情,便无所谓欣赏,而这种心情,恰与浮躁相对立。苏州园林的建造,最初只是为了少数人的实用与观赏,今日却成了供人观瞻的骨董。游人一多,便显嘈杂,园林也就不幽静。毋容讳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苏州园林之美,失去了很多知音。世界上的事物往往是这样,相识固然不难,理解未必容易。

苏州园林,在古代是宅第园林,即文人雅士们的住宅花园。除了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之外,它的宅与园的有机结合,巧妙的创造了优美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理想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愉悦的艺术美感与自然情趣,恰就是这种和谐在生活当中的体现。园林里,几株高树体现它,它便在林梢;围墙内,数张莲叶体现它,它便在荷塘。但是只要有林梢,便能够看到明月别枝;只要有荷塘,便可以引来蛙声一片。园林的和谐,曾包容野趣,呼应周边,本就是一种美妙的氛围。

 

(著名作家 陆文夫)

“我小时候一到苏州,(那时)是十五六岁。我们家有亲眷在苏州,这以后就跟苏州园林搭上关系了。那时候,因为亲戚认识耦园的主人,因为这样的亲戚关系呢,我就住在耦园里。我住在那里,那一年是来养病的,后来就整天看书。那个园子当年给我的印象简直好极了,好像一个幻想的世界。特别是到了晚上,晚上园子里没有人,园子白天也没有人。园子里有个池塘,耦园的荷花池是很有名的。池塘里面都是青蛙。池塘里还有大鲤鱼,鲤鱼很大。耦园隔一道墙,过去就是护城河。那个时候城墙还在,外面也有青蛙。这个青蛙叫起来很来劲,这里青蛙一叫,外面青蛙也吼上来了。就像打雷一样,你什么东西都听不见。但是有时候青蛙突然就停下来了,真奇怪,青蛙停,所有青蛙全部停掉。这个时候听见鲤鱼在河里边,唼喋地在那里吸空气,在荷叶下面听见这种声音。一会儿蛙鼓又起来了,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从那个时候开始,苏州园林的艺术,就暗暗地影响了自己。网师园我也住过,网师园晚上很漂亮。有好多人不知道,晚上的苏州园林,有时候比白天还漂亮。那时候我家里住宿条件很不好,写东西家里很热又吵。那时候我跟园林管理处的人熟悉,他说算了,你住到网师园里去吧。网师园有个小姐楼,空在那儿,有桌子什么的。那个时候游人很少,我就住上去了,就整天在那儿写东西。晚上网师园里只有我一个,大概住了一个多月快两个月。我坐在池塘边的石头上,把小姐楼的灯开了,灯开了小姐楼上的灯光,就反映到池塘里面了,房子的倒影就倒在池塘里了。苏州这个城市很奇怪的,它是关起门来的一个城市。在外面看破破烂烂,这个门一推就漂亮极了,里面是一个大花园。”

 

作为文人山水之园的苏州园林,其创作者最终的用心,是强调一种诗意。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如出一辙。文人画讲究画意,也看重题款。那些画面上的诗句,或是富有诗意的品题,使作品的内涵丰富了许多。在苏州园林中,也有大量的文人品题。这些品题,或是匾额,或是楹联,悬挂于厅堂,书刻于亭台,富有浓郁的书卷气。它不仅提高了园林的格调,而且还在意境中,具有点题的导向作用。不管是即景自撰而来,还是移花接木之作,它们大都出自名家之手。写景抒情都能富于哲理,紧扣主题却又意象纵横。实际上,它们既是园林艺术的一种构成,又是景观立意的再度升华。这些品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传导了园林主人心目中的花木精神。耦园的一幅典型的园林楹联,把这种花木精神与文人品格的融合,几乎推到了极致。“卧石听涛,满山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

芭蕉,一种生长极快的草本植物,有阔长的叶子,高大的身躯,常给人以稳重与沉穆的感觉。假山旁,幽窗下,只栽数本芭蕉,这园林里便添加了许多幽幽的绿。夏天,暑日炎炎,溽热难当,芭蕉可以给人一片阴凉。冬日,江南是一阵潮湿湿的冷,而这芭蕉的身姿,便又悄悄地包裹着春天的希望。芭蕉,没有红红紫紫的花,只是绿得单纯。单纯之美,原是一种很高的格调。无怪乎许多的艺术作品,都将芭蕉当作了吟唱的主题。雨打芭蕉,当是最有意味的情境了。造园者充分考虑到了雨中的园林,所产生的观赏效果,早就筑就了“留听阁”或“听雨轩”之类。这一派潇潇烟雨,也的确使这一幅写意的画卷,充满了淋漓的气韵。细雨霏霏,蕉叶上的雨声是轻轻的响,就像人在回忆绵绵往事,那样朦胧,那样淡远。雨下得大了,珠珠点点,又唱出了明明的天籁之歌。对于十分专注得蕉窗听雨的人,那蕉叶上滑动的雨水,顺势而滴,就像是一颗颗滚落的心事。也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年的那些园林主人,在将手中的一方官印换作了几枚闲章之后,也将心中的仕途风雨,换成了眼前的蕉窗之雨。芭蕉,或可就是童年时代嬉戏玩耍的见证,或可就是少年时代寒窗苦读的伴侣,或可就是淹留他乡时回忆故土的念物,或可就是归隐江南后十分亲密的知音。

人们常常说到园林的意境,园林的意境到底是什么?本片认为,所谓园林的意境,就是在具体的、有限的园林景象之中,融入对古代风雅的体味,融入与自然交流的体验,融入对人生哲理的体察。并取得净化心灵的美感享受,产生多种多样的联翩浮想。园林意境,依赖景象而存在。这景象,背景是吴门烟水,得来靠分水裁山。而要真正品赏园林,又当是蕉窗听雨般的情致。深化园林的意境,自然就包括超尘涤虑之后的蕉窗听雨。

 

 

                     《苏园六记》之五 岁月章回

  

    文人与园林的关系,向来为人们所关注,这是因为,有的文人,原本就是园林的主人,有的文人,曾参与过园林的建造,还有一些文人,热爱园林,熟知园林,并满怀深情地将园林写进了他们的著述,尤其是后者,尽管他们不是园林的主人,也未曾参与最初的建造,但因为久居姑苏,长住吴门,或本身就是苏州市民中的普通一员,所以苏州园林和他们之间,形成了哀乐与共,生死攸关的特殊联系。

  苏州,向来是江南繁华之地,文人荟萃之邦,远的不说,仅明清两代,就有过无数的骚人墨客盘桓于此,这里面,既有象文征明这样的一代名家,也有象沈三白那样的潦倒文人,他们寄情江南风光,吟唱吴中风土,并将对园林的感受,细致入微地写进了自己的作品。可以说,关于苏州园林的文人咏叹,就象园林里那些花花草草一样的繁多,在这些文人的作品中,值得一提的,当是清代乾嘉时期的沈复沈三白,和他的《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一本近乎自传的散文,兼谈生活的艺术,并刻画了一位真实的人物,沈三白的妻子芸娘的形象。沈三白和芸娘这对夫妇,并没有什么建树,但他们能够超脱尘俗的压迫,善于对待忧患,相信布衣饭菜,可乐终身式的淳朴恬淡的生活,是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

  其实,生活清贫而夫妻恩爱的情形,在现实当中并不少见,《浮生六记》之所以受人推重,是因为在这个普通的家庭之中,文化情趣所起到的支撑作用,这正象许多苏州人的家庭,淡泊而和谐,富有文化的情趣,并与美丽的苏州园林是那样的亲近,沧浪亭就是沈三白的近邻,那一片沧浪之水,曾成为这一对美满夫妻的泛舟之处。

  作家周劭:《浮生六记》这本书很薄很薄,而且写的人是个很穷的文人,家里也没有钱,林语堂把它翻译成英文,英文翻译好以后,在国外销路好得很,他想考证一下,在三十年代,他就带了照相机到苏州来了,那个时候,因为我在苏州念书,他就叫我跟他一起去。主要是找两个地方,一个是沈三白和他的妻子芸娘的墓,在光福山,还有一个呢,他要去找他们两个人住的地方,第三个呢,要找《浮生六记》里常常提到的水西庵,他要找这三个地方,水西庵也没有找到,我说林语堂你这个人有点发痴,这个人不是一个很有钱、很有地位的大官僚,那或许坟还在,他这个人哪里筑得好的坟呢,是一个土堆呀,两百年一过,根本就没有了。

  在《浮生六记》中,沈三白是这样描写沧浪亭的:檐前老树一株,浓荫复窗,人面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这就是苏州园林给一位真正的苏州市民所带来的愉悦。

  所谓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包括作家诗人,也包括一些丹青高手,因此,苏州园林与文人的特殊联系,不仅留下了作家与园林的各种美谈,而且还衍生过画家与园林的许多佳话,苏州园林,是良好的人居环境,也是吟诗作画的理想场所,向来为画家所青睐,当今苏州国画院所在的听枫园,便是这样一座典型的书斋园林。

  听枫园曾是清代苏州知府吴云的旧居之地,以为吴云又是著名的金石书画鉴赏家,所以听枫园中曾有过众多的书画名流雅集与此。吴云还曾在听枫园中为吴家子弟聘请过一位三十多岁的家学教师,此人便是当时已初露锋芒,后来乃成为中国画坛一代宗师的吴昌硕。

  苏州国画院院长孙君良:从历史上看,好多园林的建造都是画家参与的,文征明参与拙政园的建造,倪云林参与狮子林的建造,包括近代的怡园,当时顾子山造园时,好多画家都参与了设计,作为画家来讲,他希望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园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琴棋书画一定要有这种环境,我们画院跟苏州园林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因为最早成立的时候是在怡园,我们是60年代初成立的,开始时叫国画馆,也就是几个人。后来,就搬到狮子林的指柏轩,有一段时间,还搬到拙政园,就是忠王府(博物馆)里的远香楼,所以说我们苏州画院和园林的关系应当说是相当密切的。听枫园,我们是八五年搬来的,听枫园建于清代末期,大概光绪年间造的。主人叫吴云,吴平斋。提到吴云,就要提到吴昌硕,因为吴昌硕呢,在历史上记载,曾经在吴云家当过西席,当过家庭教师,当时他们两人年龄大概相差33岁,当时吴昌硕才刚刚开始学习刻印,年级很轻,吴云有一次看到他在摸石头,就问他,他说,在刻印,吴云就找了不少有关金石的典籍,给他看,指导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他这方面的一个老师。

  如果说吴昌硕住在听枫园的日子,还画名未显。那么,张大千居于网师园的时候,则已是一位名家了。张大千住进网师园,是上个世界三十年代之初,画家虽然是四川人,但成名却是产生过吴门画派的江南,在上海初步确立了自己的绘画地位之后,为了躲避太多的应酬,张大千选择了网师园作为自己潜心创作的地方。

  这一座精致的江南名园,对陶冶画家的气质,也的确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画境,张大千在文章中,曾这样评价网师园:庭园、书房、画室融为一体,淡朴、简易、雅致,用建筑、山石、池水、花木,巧构佳景,多变、巧借、曲折,卷帘一看,窗外蓝天白云,山光树影,尺幅画,无心画,每一扇细木窗格外,都是一幅绝妙的画,人在画中,画中有人。我爱它独步千古,但要深说,就说不透了。

  和张大千一起住进网师园的,还有他的二兄张善子,张善子以画虎著称,并在网师园中豢养了一只小虎,张氏兄弟称之为虎儿,这幅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招贴画上的小虎,便是那只虎儿的形象。日后,张大千旅居海外,时常怀念起网师园,也怀念起死去的虎儿,并题写一纸“先仲兄善子所豢养虎儿之墓”书法,自海外辗转遥寄苏州。1986年,苏州的园林部门,将其刻成石碑,嵌于网师园的殿春移西侧粉墙上,将园林与画家的一段早已淡远的往事,变作了一道形象的景观。

  苏州园林作为私家园林,它的荣衰,又总与主人的家世境况分不开,建造园林之初,规规划划,苦心经营,费尽了主人的精力与资财,但中国有句谚语,叫富不过三代,有些园子因为它的主人撒手人寰,那园林,也便一朝势去,遇上不肖子孙,园子被变卖他人而转瞬易主,这在园林史上,也屡见不鲜,拙政园就是主人的后人,因赌博告输而转给他人的,不少因家败而园败的苏州园林,久而久之,也就渐渐地只留些颓垣断井,剩水残山了,其实,园林的枯荣更连接着吴中的兴衰。而吴中的兴衰,又维系着国家的命运。抗日战争时期,在山河破碎的时期,那些深院幽庭,竟变成了瓦砾,那些云墙粉壁,竟化作了焦土。绵绵吴门烟水,也凝成了姑苏古城的悲怆之泪,滴作了苏州园林的伤心史。

  学者书画家谢孝思:抗日战争后,留园已经破败得一塌糊涂,简直荒凉破落,什么都没有了,只有点空架子。象现在留园最漂亮最精粹的五峰仙馆,就是当时敌伪时候,日本人养马的地方,马粪堆得比人还高,把马粪搬掉以后,挖到下面几尺,都有马粪气。当时这个房子里什么都没有了,但是房子的架子还在,那个柱子都被马啃得一塌糊涂。

  至苏州解放前夕,除狮子林等少数园林稍称完整外,大部份都处于庭院荒芜的状态。建国之初,在百废俱兴的日子里,政府部门即使组织力量,着手对苏州园林进行调查、保护,1952年,苏州市设立园林管理处,1953年开始了对苏州园林的大规模修复,同样是因为国运的变迁,历史悠远的苏州园林才得以古木逢春。

  谢孝思:第一个就是留园,我在园林修整委员会当主任委员,我是贵州人,有时还不了解地方的情况,又不能假充内行,我就邀请了周瘦鹃、范烟桥几个同志,有个地方叫做莲花墩,莲花墩专门卖人家拆下来的门窗护壁,还有柱子、楼板,这类东西,价钱很低。我记得留园仲的林泉耆宿之馆,中间有十块屏风,多少钱呢,十块钱,现在就是一万块钱都买不到这样的东西。那个时候所挂的书画,现在已经没有了,所挂的书画都是清朝的、民国以前的有名的书画家的,譬如说吴昌硕,所以说,留园的内容非常丰富,因为修留园有了经验,所以吸取这个经验,六七年间,就把现在苏州所开放的大部分园林都修复了。

  老苏州们,至今难忘,那是修复园林的热情,更难忘修复后的园林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当年,园林里游人也少,充满了宁静、恬适,恰似那水陆相邻、河街并列的姑苏情调的生活,是啊,一座座江南名园,到这时,才完全告别了秋坟鬼唱的凄凉,而显现了城市山林的优雅,一条条小巷深处,到这时,才洗去了历史劫尘,而展示出柳暗花明的清新,在旧千年与新千年的世纪之交,一批熟知苏州历史的文化名士,曾编辑过一部反映百年吴门旧影的画册《老苏州》。汇集了精心遴选的历史照片三百余幅,自然,画册仲也包括许多苏州园林的旧照,他们保留了一些姑苏名园,颇有些荒残之美的昨日光景,也记录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小品园林的旧时风貌,尤其是后者,因为他们多是平民式的宅院,离普通老苏州的现实生活,更为切近,所以人们对它,有一种更为特别的怀旧之情。

  《老苏州》主编徐刚毅:象现在这种小巷深处的原来是私家园林的,现在呢,游人是走不到,但是呢,居民,老老少少,就到这个地方,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扩大了的私家园林,老百姓就到里面去玩,成为一种公益事业的园林。我觉得这个味道特别好,因为我们生于50年代,那时候刚刚懂事,当时不以为怎么样,在我孩提时的印象中,苏州没有那条小巷没有这样的园子,好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园子,复习功课,到哪个同学家里去,庭院里面几株芭蕉,一块湖石,还有一些石鼓形的凳子,坐在上面做做功课,现在回过头来想,实际上是个很优美的环境,所以说,苏州人无形当中就把园林融进了自己的生活,融进了自己的生命,说起民居式的小巧园林,不能不说到北寺塔附近的残粒园,残粒园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后归著名画家吴待秋所有。现在,吴待秋的长子画家吴羊木仍然居住在这一方小园之中,据吴羊木先生回忆,当年吴待秋式准备购置环秀山庄的,考虑到环秀山庄景色虽佳,但只有一廊二厅,缺少住室,最后还是选择了这里。残粒园的一部分后来已散落为民居,但它作为园的主体内容,因为丹青世家的悉心养护,仍然保留着旧时的风貌。至清朝末期,苏州城内的私家庭园有300多处。其中大多数当是这种与平民生活融为一体的小巧园林,他们的存在,形成了苏州成为园林之城的文化基础。应当说,它们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这是苏州的幸运。

  这是又一座小型庭园,名叫紫兰小筑。它的主人是周瘦鹃。周瘦鹃,1895年生于上海,祖籍苏州,是一二十年代都市通俗小说作家,曾被划作当时的一个文学流派:鸳鸯蝴蝶派。周瘦鹃酷爱花木,穷一生财力,构建了这座宅院。因为他编过一种文艺刊物《紫罗兰》,所以,就将这座花园起名为紫兰小筑。解放以后,周瘦鹃写作了一大批闲适幽雅的文章,并为苏州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一个旧派文人,他还受到了很高的礼遇,毛主席曾经单独接见他。周瘦鹃写作之余,还制作盆景,并被称为盆景名家。盆景,是对树木花草进行艺术加工的盆栽艺术,它将自然界的山林佳景,缩制成一种富有情趣的庭园清供。苏派盆景之所以盛行,也是和苏州的园林之盛分不开的。文革期间,园林艺术被斥为集封资修大成的产物,而遭严重的破坏,周瘦鹃的紫兰小筑,也必然地遭受了风雨的摧残。

  周瘦鹃之女周全:我们这个院子有24个国家的领导人来参观过,我们中央的领导人从周总理到叶帅,包括好多中央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我今天上午还看到一篇文章,我父亲记载班禅,一家人到我们家里来,当时他描写的情景,就是说不管是领导人,还是盆景爱好者,还是工农兵,我们家里的院门是永远敞开的。而且我家有一个嘉宾签名录,是用宣纸做的。我记得书房里有一叠签名录,不管是谁到此一游都可以签,我记得,在文革时,我父亲亲手在爱莲堂的门口点火,红卫兵要他烧掉,当时他一边流泪一边烧,1968年风波开始,从中央点名到地方开始斗,他可能感觉到无望,在1968年8月12日晚上,没有留下任何话,跳进院子里的一口井,跟紫兰小筑要同归于尽。那口井的水是用来浇树的,那些树也通人性,几百年的红枫、紫薇都死了。

  在今天看来,那些各种各样的园林故事已经有点褪色、发黄,就像是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这些年来,老照片之所以越来越被人们看重,是什么使这些老照片显出如此巨大的魅力呢?是时间,是年轮。作为比老照片更为珍贵的生动的历史影片资料,这些记录二三十年代老苏州的画面,可能使老苏州人感到即陌生又熟悉,即亲切又遥远,使什么使老影片具有这样珍贵的价值呢?是光阴,是岁月。我们的苏州园林与旧城的庙观和古老街市一样,经过了岁月的风雨,经过了历史的巨变,也可以说,除了与苏州古城一起经历过共同的命运之外,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窗一门,一廊一柱,还凝聚着独属于园林的荣衰和代谢。将一段苏州园林的兴衰历史连缀起来,便是镌刻在吴中大地上的岁月章回。

    

                     《苏园六记》之六 风扣门环

   

    矗立着许多古代石碑的苏州文庙里,有一幅南宋时期的石刻《平江图》。在这副十分详尽的苏州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的面目。即便与今天的风貌相比,竟然也没有太多的差别。是的,形成于2500多年之前的苏州古城,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但就其基本格局而言,它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动,这在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这是又一幅表现苏州古城风貌的长卷《盛世滋生图》,为清代乾隆年间的苏州人徐扬所绘。在这副《清明上河图》式的全景作品中,它生动地表现了那一时期社会的风情,繁华的市肆与古城的风光。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在徐扬的笔下,还表现了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的苏州私家园林。这对于研究苏州园林的发展,无疑是提供了最形象的佐证。古人在形容东南形胜的时候曾说:“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但从《盛世滋生图》中,我们可以产生这样一种感受,即我们的苏州古城不仅有市肆之胜,湖山之胜,同时也具有园林之胜。因为苏州古典园林在兴盛时期数量达300余处,若将郊区的园林式的景点算在其内,各种名胜竟有790多处。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一体的建筑形态,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追求自然完善环境的一种创造。应当说,每一座园林都是体现天人合一的佳境。面对于一座城市,那些众多的园林,则无疑是优先整体环境的一种主要因素。园林本是风雅之园,可想而知,拥有众多园林的城市,将会风雅到何等程度。而我们的苏州古城就正是风雅涵城。拙政园里,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手植的紫藤已经生长了400多年,每到阳春三月,它便开放出呆着珠光宝气的繁花。长期以来,这藤已经是文人造园的缩影。这花早成了苏州园林的典故。其实苏州的古典园林也就是一架覆盖着整座古城的紫藤。它缠缠绕绕,牵牵挂挂,植根于吴中大地,构架其文化天棚。苏州人熟悉那些亭台山水,熟悉的就像自己门前的景物。
    的确,园林就是苏州人的家,依着栏杆做一番悠闲的渔翁,借着阴凉品半晌嫩嫩的春茶,都是得着了园林的真趣。那画册与地图都是卖给远来的游客,苏州人用不着。那石头的来历,那楼阁的妙处,苏州人介绍得比导游还生动。导游多了,园林当然就更容易走向世界,但是人人领的都是大客户,这幽幽静静得玲珑天地,也就变得熙熙攘攘。园林和公园原本应该是两码事。游山玩水,这四个字本是指游园的趣味,说的是一勺一水以梦千寻海浪,一石一峰以梦万仞高山。不料到了后来,竟有了别的意思,其实这园林整个儿就是一片水,并具有纤埃不染之态,这才引得人个个都要来领略。但是,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能得蛟龙者便是能在园林里下得了苦功的学者的专家。多年以来,园林的学者和专家,也的确出了不少,刘敦桢、童隽、杨鸿劭、陈从周等便是其中的代表。
(陈从周眼光厉害,立意很准确,他的文章不管是男女老幼,干部学生,大家都感觉它的书拿来以后就放不下,就能被它吸引住。)
    网师园是极具代表性的极其精致的小园,园内的书斋庭院,殿春移作为其中的精华,其雅洁的格调,精巧的制作,向来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一定的席位。 1980年由苏州吴县香山帮工匠营造的明轩(由陈从周建议,一位外籍华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主任方闻在美国仿造的。)。在海外引起了轰动,也开创了苏州园林的实物走向世界的先河。1986年在加拿大温哥华营造的逸园,1992年在新加坡营造的蕴秀园,1998年在美国纽约营造的寄兴园,新千年与旧千年的世纪之交在美国的波特兰营造的兰苏园,可以说都是当年营造明轩的余绪与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制作,不但是出自常年维修园林的香山工匠之手,而且所有的建筑材料也是来自吴中沃野。那些姑苏风韵与江南消息引来了许多惊奇和赞叹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过去老苏州们还是说,外国人要是真的看园林,你还得到苏州来。
明轩造的再精巧,毕竟还只是产自苏州的盆栽。而真正的苏州园林,才是参天古树。那古树的根群,密密匝匝,就像一条条小巷一样,扎进了苏州的深处。苏州园林,除了本身就可以使人赏心悦目之外,它更大的魅力还在于能够抓住人们通常的视点,并引导其一步又一步地追寻苏州的根脉。不然哪里都有园林,为什么都要看苏州的园林呢?
    我们的苏州,本有着吴王夫差一般的霸业,一个霸字囊括了多少金戈铁马的气概。但那霸业却又偏偏的喜爱曾经浣纱的女人,女人是水做的。苏州一地,却着实又有柔柔的水。苏州故事的主角,曾一度将夫差换成范大夫,范蠡其实也能够经邦治国,却也是因了水的缘故,最终做了经商的陶朱公。范大夫经商照样具有真才略。然而那些锦绣文章刚刚写到一半儿,笔锋一转,竟做了放舟太湖的隐士。那团隐逸之气,一结就是2500年,和古城的年龄一般多。
    当然那隐逸之气也并没有一丝的不好,它只是一种舒心的日子。也许是那种轻轻松松的气韵,已经融入苏州水土,苏州的语音,也就带了点水的意思,也称吴侬软语。不过软语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骨子里却蕴含着历史的厚重。派生于豪放的婉约,也许比单一的豪放更有悠长余韵。就像是得了天时地利的苏州人的生活。居住在这里的苏州人,就是这样的怡然自得。篮子里是鲜鲜的菜,杯子里是嫩嫩的茶,笼子里是活泼的情趣,院子里是恬淡的闲花。
    外地人曾说,苏州人,悠悠然就像园林里安闲的游鱼,道出了一种由衷的羡慕。但是他们不知道真要成了这里的长久居民,却便多了一些烦恼。外地人又说,老房子最有文化味儿,旧旧的粉墙黛瓦,该有多强的历史感。可是,那有文化的老房子,夏天热,冬天冷,更缺少卫生设施。小巷子逼逼仄仄,巷口的河水也缺少了古意。江南的气候湿漉漉,人是滋润了许多,但是风里来,雨里去,为生计奔波的滋味全不是戴望舒《雨巷》的情调。房子漏了用脸盆儿结雨水的时候也常常有。山墙泡湿了却也只能等到天晴再理会,这样的旧城再不改造怎么能够可以呢。
    苏州古城的改造,说了容易,干起来却实在不轻松。仅仅是它和保护园林的关系,就有许多难以理清而又必须理清的头绪。这真象文艺创作中,一个具有极大难度的题材,摆在了苏州人的面前。但是创作的题材越是有难度,写好了,那作品也才越有价值。幸好,我们的苏州城文脉悠长,文风甚盛,居然没出过《三国》、《水浒》,但冯梦龙却是我们苏州人。《三言》的话本篇幅虽然都不大,可相加起来,竟是三部枕头书。
古城保护和保护园林一样,环节都是相同的。园林是绝对保护的,你不能去发展去加些什么。古城保护说起来就很复杂了。我们希望把这个城市像丽江那样保护下来,什么都不动。而丽江那地方还可能,它交通不发达。但苏州就不行,这个城市有这么多人住的地方,时代变化了,人的生活状况都在起变化,你让它不变不大可能。有好多人来苏州看了后有意见,你可以游完回去再住自己的小洋房,我们这儿不行。古城保护理论上是对的,实际是行不通的。有七八十万人在这里,假如保持解放时的四十万或二三十万人的话,那问题就好办了。
    现在外地的朋友真正到过苏州的话,就会发现苏州的建设十顺着一种三区的构思进行的。即古城之中,是它的旧城改造区,古城之东是它的工业园区,古城之西是它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恰巧的是这一东一西的景观正位对着苏州古城中,这“干将、濂溪”两座牌坊的朝向。而“勾吴神冶”的匾额又正对着苏州古城中那些吴文化孕育的名园。这不由让人想起了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们保护古树的思路。这思路便是在造园之初,若是园址上早已有珍贵的古树,在设计上便应该给它留出相应的空间,因为雕梁易构,古树难成。失去的,也许就永远失去了。所幸的是吴中儿女,还没有失去苏州人造园的真传。
    97年12月4日,久负盛名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真是一件大好事,这既对我们对园林的保护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又使园林的名声越来越大。
    可是,看世界上的事情,最好使用面点论。因此,那好事中也就隐含着新矛盾,苏州园林作为古代的私家园林,它是物质财富和文学艺术的结合物。同时也形成了独享、萧疏、宁静的特点。园林的意境也来自于幽静的环境,来自于个体审美的游历过程,绝不是大众娱乐和狂欢热闹时的游览所能获取的。但是,你说园林那么好,那么谁还不想光临此地游一游呢。那园林的热闹,并不仅仅是起因于游人的增多。只看到那大红灯笼高高挂,有的人就会想到即使是当年的园林主人们,在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灯笼也不是这种挂法。文化的传播原本时一种很细致的工作,稍一疏忽,那原意便会走了样。寒山寺的得名,据说是源于寒山和拾得这两位古代的名僧,但有时却恰恰被翻成了寒冷的山寺。
    园林要维护,古城要维护,而一种文化的维护,更是一件长久的事,只有经过真正的维护,才能延续那种独特的文化价值。大自然的剥蚀力,对世间的万物都是公平的。因此,那古迹的完好或荒残,便主要是来自于人的态度。也许我们苏州人对于什么是一种真正的保护有过深切的体会,才对自己的家乡倾注了太多的心力。使得,漫说我们的苏州园林,就连那座与苏州人长相厮守的古城标志,如果没有经过真正的维护,也不会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一直屹立到今天。苏州是个有名的古城,凝结了我们古人的智慧非常好的创造,苏州古城本身就是一项大的世界遗产,很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苏州古城本来是最有资格作为世界的历史名城列入这个的,现在只能把园林部分拿出来。我们中国的文化,我觉得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源远流长。不仅我们看重它,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也看重它。在这个新的时代,自己有特色的优秀的文化越来越重要。我们为了自己国家的丰富的文化的整体,保护好我们的城市文化尤其重要,保护好园林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苏州人也到外地去,经过了自觉或不自觉的比较,苏州人就会深深感到自己的姑苏古城,恰就像行云流水一般的苏州评弹,富有鲜明的个性,天空那般湿润,它无法不是行云,地上本来泽国,它无法不是流水,这长长的流水流过了与苏州绣娘沈寿有过千丝万缕联系的余庄,流过了座落着唐寅故居的桃花坞,流过了苏舜钦隐居过的沧浪亭,也连接着范大夫的轻舟渐渐远去的太湖三万六千顷。这就是那一道波光粼粼的沧浪之水,它储存在每一方苏州园林的池塘,也储存在每一个吴中儿女的心中。
陆文夫曾这样评价苏州:“苏州是个关起门来的城市,表面看上去破破烂烂,但推门一看,里面都是一座大花园。”
    在苏州的大街小巷里,只要你稍加留意便可以看到一座座园林和一座座老宅的门户以及那门户上镶嵌的一双双古老的门环。经过漫漫长年的风吹日晒,那环座已经锈迹斑驳,但那圆圆的环扣却依然透露出无数人的手泽磨出的亮点。每当人们扣响了那门环以后,见到里面,便会看到陆文夫先生所说的景观。不过只有了解了苏州的风土,了解了吴中的湖山,尤其是了解了那天地不大,情趣却多的苏州园林,你才能扣响这一座文化古城的门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