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锦食品:王守仁——走对路才有出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17:33

王守仁(公元1472年-1528年),明代哲学家,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一生颇具传奇,于文学、武学、佛学、道学无不涉猎,35岁始专攻儒 学。他年轻成名,仕途得意,官至兵部尚书,总督两广,封新建伯。他自诩平生所为两事:一”破山中贼”,即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二”破心中贼”,即创” 心学”学说。

王守仁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不少人对孔子的人生选择感到困惑:为了推行自己的道,不辞劳苦,到处奔波。说他想当官发财吧,他却视功名富贵如尘土;说他想成名成家吧,他却又安于别人 的羞辱冷落。庄子曾经概括孔子周游列国的情形说:”再逐于吾,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他一心想造福天 下,却没有人理解他,甚至有人放出话来:杀他无罪,羞辱他也不是过错。而他受尽折辱,一心不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难免让人产生疑问:他们到底图个 什么?

孔子的行为还比较容易让人理解,因为他毕竟多次与功名富贵擦身而过,只是他不想要罢了。像曹雪芹、蒲松龄这样的民间作家更 让人想不通,他们穷居陋巷,一生潦倒,还有心情写什么《红楼梦》、《聊斋志异》,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他们的作品多么优秀,也不会有人给他们付稿酬,他们 想发表作品,还得自己掏银子印书。他们到底图个什么?

王阳明的话就是答案:”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一个人立定了追求目标,就像害了心痛病一样,想抛都抛不下,在实现目标之前,心里只有这件事,其他的事都无关紧要,就连哭穷叫苦的心情都没有。一旦 达成目标,就有一种大病痊愈的轻松感。孔子之所以能够忍受颠沛流离之苦,曹雪芹、蒲松龄之所以能够忍受贫穷之苦,其原因概在于此。

大凡一个人想造就一番事业,必须立定一个目标。没有目标就不可能成功,就如没有空气人就不能存活一样。没有明确的目标、或是目标不专一的人,他再勤劳也是徒劳,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泊不定,只会到达失望、失败和丧气的海滩。

关于目标与人生成功的关系,有人讲过一个有趣的哲理故事: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内的一个磨坊里,有一匹白马和一头毛驴。它们是好朋友,白马在外面拉东西,毛驴在屋里推磨。后来,白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去印度取经。

17年后,白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回磨坊会见它的驴子朋友。白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垠的沙漠、高耸入云的山岭、莽莽苍苍的森林、神奇的国 度……那些神话般的境界让驴子听了大为新奇。驴子惊叹道:”你有这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其 实,”白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有停止,不同的是我与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 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我们都知道,射箭有靶子,才知道是否射中;赛跑有终点,才知道是否破纪录。同样的道理,人生有目标,才知道是否成功。带着目标生活,是最有效率的人生。

目标为什么对人生的影响如此之大呢?道理其实很简单:人生好比走路,事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早早上路,或迟或早,总能到达。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去哪 里,漫无目的地寻找所谓幸福,那就只有碰运气了。也许误打误撞,能走进理想的”桃花源”,但十有八九,还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原地转圈。

设立目标有五个好处:

  • 第一个好处是,能增强自信。如果你的目标是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或成为其他理想人物,那么,你会在内心深处自然而然把自己归入到这些人的行列,而不是把自己视为平庸之辈。
  • 第二个好处是,你能够根据目标预算好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不作无谓的投资。
  • 第三个好处是,瞄准目标去做事,能使你集中精力,而不会陷入到日常事务中去,成为琐事的奴隶。
  • 第四个好处是,随着大目标的逼近和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你的工作变得更有成就感也更有乐趣了。你愈发充满了激情,你的潜能也会充分释放出来。
  • 第五个好处是,因为目标明确,你对一些机会变得更敏锐了。没有目标的人老是想:”这件事跟我无关。”"这个人跟我无关。”而一旦有了目标,你就会思考这件事跟这个人跟你的目标有何关系,你经常会有意外的发现。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没有获得他们渴望的成功。因为他们不是参赛选手,只是看客。他们没有目标,不知道哪儿才是自己的赛场,也不知道应该将智谋体力投放在 什么地方。没有人在乎他们的”比赛成绩”,也没有人给他们发”奖牌”。他们只能落寞地看着别人接受鲜花和掌声,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藏起自己的希望。

所以,假如你不满于现在的生活,就为自己选择一个能够让你心情激动的人生目标吧。然后一心一意去实现它。如此,你的人生必然会大放异彩。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之王守仁

以前对王守仁这个人的印象只限于书本上对他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但是读了《明朝那些事儿》中对王守仁各种事迹的介绍以后,发现以前实在是太低估他了。列宁 说“聪明的唯心主义与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其实,我觉得王守仁的理论比“聪明的唯心主义”还要高一个层次。这一篇先写他理论的形成,下 一篇写怎么用它来指导实践。

王守仁早年和当时的其他书生一样,是学习朱熹理论的。朱熹的核心思想是“存天理,去人欲”。天理指世界万事万物中统一的规律,人欲指人的欲望、感情等感性 思维。用现代的话讲,朱熹的思想是认为人欲是导致社会混乱、犯罪等不良现象的源头,应该加以克制。而天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能推动社会进步。所 以我们要努力认识、掌握天理,用天理来克制人欲中向不良方向发展的趋势。

王守仁在学习朱熹理论的时候,觉得似乎这种理论和现实不能很好的吻合,但是又找不到具体哪里不对,于是就迈上了漫长的探索之路,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套哲学,命名为心学。几乎影响了往后明朝的所有历史,并给现代人也带来无数启迪。

这里无法说明王守仁的所有探索历程,只摘选几个我影响特别深的。

王守仁在没有头绪的日子里,到处游历。又一次拜访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得道高僧——某个寺庙的方丈。两人聊了很久,交流哲学认识,可是总是谈不到一起去, 最后陷入了长时间沉默。然后王守仁问:家里还有人吗?方丈答:有,老母亲尚在。王:想念否?方丈又沉默了很久,长叹一声:怎能不想?然后矛盾又痛苦得表示 惭愧,因为他认为这表示自己修行不够。王大声叱之:思念父母是人之常情,你想念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为什么要完全克制并感到惭愧呢?结果,那个方丈直接卷铺 盖,回老家,看母亲,不当和尚了。然后王守仁当然是遭到寺庙的反感:居然把方丈给说得还俗了,这还了得!然后被赶出门。

通过这件事。王守仁认为,人的感情和欲望是很基本,很根深蒂固地存在的。要完全抵制,做到去人欲,反而是不合乎客观规律的。

那么什么是天理呢?为什么天理不能完全化解人欲呢?王守仁不知道,因为朱熹对天理的解释也是“道可道,非常道”,含糊其词,让人意会。王守仁在经过了长时 间的探求,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不断思考,终于在他人生很不得志的阶段中眼前一亮,哈哈大笑,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天理就是人欲,人欲就是天理,两者是一回 事。心学由此诞生。

大凡这种说万事万物统一规律的理论,表述方式总是似是似无,人们的理解也千差万别。比如对论语的理解一直有很多分支。真可畏“道可道,非常道”。

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天理就是人欲”的意思是,“天理”(客观规律)是由人来认识到的,所以融入了人的思维,成为了“人欲”(主观思维)的一部分。通俗 点,我们人都有理智和感情。理智就是人对“天理”的认识。但是理智和感情都是人的思考方式,两者本质上都是人的想法,所以在某种层面上应该是相通的。

最初,小时候,我自己也很提倡理智,反感毫无理由地通过感情来做判断。后来,又发现其实感情是比理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因为理智的东西用计算机模拟比较容 易,而感情基本无法模拟。所以觉得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认为,具体到细节的事情上,主要遵从理智的判断,在战略大方向的把握上,需要顺应整个社会、整 个世界的感情发展。不过我始终无法找到理智和感情的联系。在看到王守仁的“天理就是人欲”这句话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上是我现在的感想,不知道过若干年以后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