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是先帝泰燕文: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6:46:15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1)

前 言

(一)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所以,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任务: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需要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是,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程序不同地脱离实际,需要我们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去研究。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应该是我们进行教育研究的指导思想。我们只有实事求是地对现实的教育进行研究,才能拿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二)

  从感情上讲,初中阶段是最不值得老师去教的一段时期。小学的学生恋老师,高中的学生念老师,初中的学生一毕业,马上翻脸不认人。已经毕业的初中生,用武力去报复他们过去老师,时有所闻。

  回想起自己的初中时代,一样不懂事,当时的班主任名叫马金标,正逢放映电影《洪湖赤卫队》,里面有个叛徒叫王金标,我们就"马金标、王金标"的当歌唱。轮到我来当老师了,为学生操心,头发掉光了。于是得到一个雅号--"傅瘌痢",令人哭笑不得。

  我读初中时,街坊向我介绍他们如何整老师;教室的门虎掩着,一个装满垃圾的撮箕,一头搁在门楣上,一头架在门上,毫无提防的老师把门一推,撮箕正好砸在头上,一身垃圾。被捉弄的老师气得脸色铁青,浑身发抖,教室里面却乐成一团。我当时惊愕地说:"你们有这么大的胆子!"

  对!初中学生就有这大的胆子。这样的事情,小学生不敢做,高中生不会做,只有初中学生明大妄为,可以做出许多你连想都想不到的恶作剧。

  我们这个学校,曾经有一次,男学生们在郊区捉了几十条水蛇,带进教室,上课时,把蛇放出来,让它们在教室里乱窜,往讲台上爬。吓得女教师,发出骇人听闻的尖叫,逃出了教室。这些男学生们,乐极了,这就是初中的学生。

  绝大部分初中生处在人生中既不懂事,又胆大包天的时期,他们已经学会了撒谎、抵赖、狡辩等手段,处在人生中最容易学坏的时期,处在人一生中的十字路口。一个人,小学没有教育好,初中可以补救。初中没有教育好,他就定了型,这个人一辈子都完了。如何把初中的学生教育好,值得我们去研究。

  下农村当知青时,和同学们一起传阅一本列夫·托尔斯泰关于他自己过去的书,记述了托翁对自己幼年、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反思。托翁在这本书里阐明了一个观点:一个人的人生观形成于少年时期,巩固于青年时期。我和我的同学们各自回顾了自己的过去,一致认为托翁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形成于初中阶段,巩固于高中阶段。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将来会善待人生、善待社会。一个学生如果在初中阶段遭到不公平的对待,他将来会对社会发泄、报复。

  如果说,重点中学培养的是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那么,广大普通中学培养的是中华民族未来的脊梁。正因为这样,在初中学生未完全懂事的时候,把他们教育成堂堂正正的人,是担负在我们肩上的责任。

(三)

  怎样教育初中的学生?初中学生的培养方向上,主要应该是培养什么?让我们先来看看现实。

  据报载:有些大学生因为学生宿舍肮脏,大学生们乱扔废弃物,大学对大学生们进行规范行为的教育。实际上大学生宿舍肮脏是很普通现象。

  武汉市针对市民的不良习惯,近日来掀起"十不"运动。据我所知:建国以来,类似的运动不知搞了多少次,每次收效甚微。有些人甚至上厕所都不会,在厕所里随处便溺,叫人无法下脚。现在的大学生们,市民们还改得过来吗?我看很难。原因很简单:习惯成自然,"坯子"坏了。绝不可能有人在随便扔一个烟头之前,会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个烟头应该怎样扔?往往吸完了烟随手一甩就是了。一个人的素质差,首先是习惯不良。

  这恰恰暴露了我们教育制度的弊端:在一个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大的义务教育阶段,不切合实际地、乱统地谈提高素质。等到学生真正到了准备报效社会时,又因为习惯养坏了,无可奈何地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教育界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把这种颠倒了的,违背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的规律,重新校正过来。

  现在许多教师觉得学生不好教,正是我们的教育方向不明确,对学生的要求不切合实际造成的。建国以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关于学生的培养方向上,长期在进行探索。现在又提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我认为: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趁学生的各种习惯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应该明确地、响亮地提出:习惯的教育。而且,习惯教育的提法,便于基层教师的操作。学生的习惯养好了,素质自然提高了。

(四)

  培养初中的学生什么习惯呢?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生行为规范四十条》。把四十条看了几遍,我敢说:武汉市绝大部分老师,记不下四十条的内容。一个教师记不住的要求,却要学生做到,是否合理?又把四十条看了几遍,感觉到一个学生,如果做到了这四十条,他就不是一个中学生,而是一个值得全国人民学习的标兵和模范,比雷锋还要高一个档次。要求是如此之高,如此之面面俱得,到了基层,全部落空。

  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要求,必须高度概括、最根本的要求;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好则俱好的要求;上能够贯彻执行的要求。比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否则,是一张贴在墙上的具文,毫无作用。

  那么,培养初中学生的习惯,最根本的习惯是什么?我认为只要两条就够了,一是爱学习的好习惯,二是爱劳动的好习惯。

  一个爱学习的学生,长大了会爱工作。一个爱学习的学生,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人的文化程度高,自我约束的能力就强,犯罪的概率就低,不会给将来的政府添麻烦。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知道它来之不易,继而也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劳动创造了人,也能改造人,学生的劳动好了,思想品德自自然然好了。

  而且,只提这两条,也便于基层教师操作。至于学生能爱到什么程度,那就看各人的造化了。并非我们教师力所能及。

(五)

  我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考的是法律专业,对我的教育工作,很有启迪。法律中有实体法,如《民法通则》,里而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如何实现,就有了程序法,如《民事诉讼法》,就指明了根据什么途径来具体地实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现在对初中的学生,提出了许多要求,指出了许多目标。用什么途径去实现,还没有看到系统的东西。有的书,汇集了全国的精英,各谈各的看法。有的书东抄抄、西抄抄,没有深入进去。不能深入,哪有浅出?我在这个学校里,摸索了一套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称之为教育程序。

  我常常把我的方法介绍给学校 青年教师,惊讶地发现,那些方法,我用很有效,他们用没有效。感悟到我的全部方法,是一部机器,一个个的方法是零件。机器运转起来有效果,零件甩过去了无用处。整个教育程序中,只要有任何一环脱节,教育的效果要打大大的折扣。于是我便萌生了把我的方法全部写出来的念头。历时两载,六易其稿,现在终于写完了。

 (六)

  在这本书中,我反反复复强调,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的督导作用,组织作用。这是我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出来的,初中的学生不懂得事,作为班主任,决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班主任一定要自始至终,处于引导地位,直到把学生教育好。

  这本书很肤浅,仅仅只是把教育常规进行了一次梳理。就班主任什么时候应该干哪些工作,哪些应该干,哪些不能干,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育上还有许多事值得人去研究,如用什么方法,才能最快速度使那些自认为笨的孩子开窍?如何最大限度把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出来?如何解决学生知识遗忘率等等。这些事研究透了,书就好教了。

  抢好学生,搞生源大战,并非好汉,只能说明在教育上悟得不透。能够稳定地、成批量地、把普通的孩子教育成高质量的学生,方显英雄本色。这本书上的方法,能够做到这一点。

  中国有十二亿人口,其人才优势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能比拟的。我们采用好的教育方法,把普通的学生,全部培养成高质量的人才,使未来的中华民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真是千秋功德啊!

  我追求一种华人世界都适用的教育方法。所以这里没有大道理,只有班主任日常管理程序中的小方法。各位老师的工作都很忙,我不能耽误大家的时间,所以里面的小方法都是看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

  感谢我们这个学校的各届领导,支持我的工作,由我在工作中摸索,于是摸索出这些经验。在易稿过程中,得到学校青年教师李波、李兆军、龚晓梅、邱利华、袁宝珠以及私人教师杨福阶等人的帮助,他们提意见、誊稿,这里一并致谢。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2)

第一章 初中一年级

  学生刚进入初中,什么都新鲜感。刚当中学生,还有自豪感,那些小男孩的胸膛挺着顶高。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保留小学生的一部分特征,对老师很尊敬,不敢胡来,所以,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前,即便班主任不怎么管,班上一般来说比较太平。期中考试之后,一切都熟悉了,学生心中,会产生"不就这么回事嘛"的思想,调皮的学生,就想试一下,出出风头,班上的不良现象,这个时候出现了苗头。班主任,此时务必注意,把不良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到了初一下学期,学生对学校的情况完全熟悉了,从高年级同学那里打听到老师的绰号,常常在校外偷偷着叫一声。寻求刺激。学生处在一个转折关头,变好或者变坏。班主任务必充分注意,把学生往好的方向引导。

  

 

第一节 初接班

 

 

  一、预备周的工作

  当你接手一个新初一的班级,找到你的班所在的教室,在预备周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领学生对教室进行大扫除。经过一个署假,教室里已经是灰蒙蒙的了。你应该将学生分成两批,一批是男生,一批是女生,分两次大扫除,一次是做不干净的。不要让他们一起来,一起来人太多,窝工。二是人太多不便于你观察他们。你一定要和学生一起大扫除,一边指挥,一边观察各个学生的劳动态度,物钯班干部。布置一个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学习气氛,对于班级的管理,十分重要。

 

 

  二、座位的调动

  接下来是安排学生坐进教室。一开始,师生之间都不了解,只能按高矮次序,适应照顾视力不好学生,让他们各就各位。

  我的经验认为,调整座位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我注意到,在每次班干部上大规模调动座位之后,班上的纪律总要好几天。所以我就在调动座位上打主意了。

  学生在教师眼里,一般分为自我约束能力强和自我的约束能力差两类。那些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后进生,往往被有的班主任赶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去了。从我的经历来看,那是万万做不得的。班主任如果办图一时之痛快,对自己却是怡害无穷。那些后进生认为自己被班文凭看不起,会想许多花招与班主任对着干,"磨死"班主任。应该把他们安排跟好学生坐,一年之后他们不思改悔,你鼾他们也有了充分的理由。

  座位调动的基本原则:好带差,自我约束能力强的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同座,性别的考虑是次要的事。对特别调皮的学生,前后左右都要安排班干部。调动座位之前,先征求科老师的意见,同时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但尊重不等于是迁就,要反复教育学生以全班的纪律为重。对好学生要作解释,听从班主任安排,并作为加入团组织考验。对后进生,要他们订保证书,保证不影响好学生学习,保证向好学生学习,保证书中要订有如果做不到就怎么怎么威胁性条款以约束后进生。然后,把学生姓名逐个写在小纸片上,在桌子上摆过来,调过去,最后订下调整座位的方案。

  新座次坐了一段时间之后,新的矛盾和磨擦出现了,班上的纪律出现了"回生"的现象。还是采取上面所提到的原则,在探索中调整,确立新的好差生搭配坐法。整个初一年级,座位小调动不算,全班整体大调动要有五到六次。座位每调动一次,纪律就好几天,慢慢地班上的纪律就调整好了。到了初二,还要大调整,一直到同桌的相处很好,都在学生,不再困扰课堂纪律,不再给班主任添麻烦为止。到初二下学期,学生的座位就要慢慢固定下来,一直维持到初三。

  在带班的各种方法中,调座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班主任要带出一个好班,这个方法很主要,而且很简单,谁都会用。

 

 

  三、班干部的选择、任命和职责

  根据小学升学表和入学的成绩,大扫除中表现,我是直接任命班干部的。现在的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选举出来的是老好人,不利于今后开展工作。我曾见过一个班,班长是选举出的老好人,不管事。班主任不知道问题所在,又拿不出办法来,束手无策,眼睁睁地年头这个班从初一乱到初三。所以即使是民主选举,也不能按得票的多少安排班干部的位置,班干部的安排一定要由班主任来定夺。初中班长一般以女生担任为宜。男孩子难免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班长管不住自己,在班上的影响就不好了。差生不服气,就会给班主任增添许多麻烦。在使用班干部的过程中,发现不负责的,不能胜任的,及时调整,一直调整到基本满意为止。但在调整过程中要十分小心谨慎,因为填封官容易撤职难,稍不注意,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将来的工作。所以最初的任命时,职位前冠以"临时"二字。有的人建议:祖国的四化建设需要千百万将才,建议班主任让全班学生轮流当班干部。我认为将才总是极少数,并非人人都能为将才,这一建议,在普通学校里是万万使不得的。让那些后进生当班干部,他们自己管不住自己,拿着鸡毛当令箭,胡作非为,而好学生又不服,一时间把班上闹得鸡飞狗跳墙,会给班主任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只有让那些严于律已,有威信的学生当班干部,后进生在班上老老实实地做被统治者,班上才能安定。

  而且,从小培养学生人人都想当头头,势必搞得将来的社会不安宁。历史上的"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军阀混乱,杀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不都是为了争当头头么?

  班干部职责,简述如下:

  班长:上课时喊起立,坐下,负责记班级日志。(我的班级日志自始至终都是班长记,班长熟悉后,就记得非常好了,便于我根据班级日志了解班上的情况。普通学校不能让全班学生轮流做值日生,班级日志在后进生那里转几圈,会散架的。)

  副班长:管理男生的纪律,在科代表生病时,接替科代表的工作。

  学习委员:由语数两科代表担任。

  各科课代表:负责各科作业本的收集、发放、和各科老师联系,在上该科的课前擦黑板和整理讲台。(这种做法比值日生制度好,值日生往往忘了擦黑板,或者互相推逶,往往让老师在教室门口站半天。)

  军体委员:负责早操,体育课。

  清洁委员:负责每天两扫的清洁。

  宣传委员:办黑板报。

  文娱委员:保管班上的棋类,扑克,指挥唱歌,编排节目。

  组长:负责收发本子和各种费用。

  这个职责简单明了,切实可行,不要给班干部罗列一大堆做不到的职责。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班主任在初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是整顿班级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由班主任下决心,动真格,采取处种方法,并且要坚持三个学期。即到初二下学期才能基本完成,具体操作如下:

  (1)抓课前预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课前预备十分重要,预备铃一响,你就必须到教室运去。普通中学的学生,打了铃之后,象没有听到似的,在玩什么的还玩什么。你要督促他们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在教室里巡视一圈,检查学生的书和笔记本是否放在桌子角上。普通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你要求学生利用课前2分钟时间,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体育课,你也要站在队伍前面,督促学生站好队。什么是为了师表,什么是楷模,这个时候,班主任就应该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有人会说:这样做不是把班主任累死了。我说,这样经过一年半,到初二下学期,学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班主任的工作变得非常轻松,班级的管理非常顺心。

  (2)抓发练习本:你注意到没有,好学生的本子、书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后进生的书差封面,掉底子,本子就是几页破纸。我们有的老师忽视了这一小小的现象,上课时把本子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下课后转身就走。接下来的镜头是:学生们蜂拥而上,把讲台围个结结实实,各人抢各人的本子。于是有的本子被撕破,有的掉在地上被踩脏。抢完了,一片狼籍的讲台上留下了许多碎纸片。好学生拿着破本子在哭泣,他们埋怨老师怎么不管一管,这是一个班变乱的前兆。

  这种现象在普通中学都存在,甚至大学中都有:一摞本子放在讲台上,各人翻各人的,掉在地下的都不管。

  我决不许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老师在场时,本子发给各个组,由前往后传;如果是下课,练习本由科代表分给各组长,由组长发下去。学生在发本子时有个坏习惯:就是一边唱姓名一边把本甩过去,现在的本子质量差,往往在空中就散了架。这种情况也不允许,规定本子必须送到桌子上。这一要求讲几次是不够的,要经常讲,反复讲,直到学生的习惯养成为止。

  (3)抓保持清洁:教室的清洁往往做得很干净,就是保持得不够。学生们瞎甩,要号召他们不乱扔废弃物,带头捡班上的垃圾,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学生们丢垃圾还的一个坏习惯,象投篮球一样地甩,命中率又低,卫生角一带就脏兮兮的。要教育学生,做示范,把垃圾放进撮箕里,这种小事也要反复教。

  (4)实事求是地对学生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经过努力能够达得到要求:

   ① 保持班上的清洁卫生,爱惜班上的公共财产,维护班上的组织纪律。

   ② 上课用心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 勤奋地学习,刻苦地学习,为今后的人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④ 讲文明,守纪律,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初中的学生能够做到这几点就很不错了。光提出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地督促学生。我还把这几点要求作为班训,写成条幅,挂在教室里。

  (5)关于课堂纪律和做作业的学习习惯另有阐述。

 

 

  五、迎接期中考试:

  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要召开一次迎接期中考试的班会。这次班会的效果不会很大,老师不是神仙,两个月能教好学生是天方夜谭。

  有一件事必须重视,就是杜绝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容忍作弊,就是容忍学生弄虚作假,品质变坏。作弊出来的成绩使得考试不公平,学生如果作弊成功,他将对考试抱有侥幸的心理,使他不想学习,造成恶性循环。应该深恶痛绝作弊行为,这件事一定要向学生着重强调。

  期中考试之后,对学生适应放松管理一个月。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总是把弦绷得那么紧,自己累死了,学生也被搞疲了,对以后的教育没有好处。

 

 

  六、第一次家长会上的讲话要点(适合普通中学)。

  (1)点名:第一次家长会,家长到不到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家长的责任感,作为班主任,心里要有个数。

  (2)要感谢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信任,把学生托付给我们来教育。这一礼仪之辞的目的在于暖和家长的心,以利于家长以后配合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

  (3)阐述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教育的不同点,如课程的负担明显增加,要求学生的记忆容量显著增大。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容易疲倦,应加强营养。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有一个转化和适应的过程等等。

  (4)告诉家长: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家长进行配合,诸如督促学生早起床,在家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5)要求家长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这是本次讲话的重点,详述如下:

  先举几个例子:

  我楼下的邻居魏娜,因五岁时家长照顾不周,从二楼摔下来,造成脑震。父母很内疚,从小对她的要求非常松,她爸爸多次对我讲,只求她混个初中毕业就可以了。家长的要求松,孩子不懂事,对自己的要求更松,成绩一直摆尾巴,也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初二升初三,魏娜留级。造成魏娜喝敌敌畏自杀未遂,父母急得痛苦流涕的悲剧。为什么?就是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要求太低。

  我的好友胡翔的儿子胡骏,不思学习,成绩很差。胡翔多次请我商量教子良病策,当着孩子的面谈了自己的想法:我只求他初中毕业,然后找路子参军。复员之后,他爷爷在税务部门,姑爹在行政部门都有路子,安排一个好工作。结果胡骏的学习成绩更差,初二没读完就缀学了。为什么?既然自己的前程已被父母安排得好好的,自己用得着操心着急吗?大脑首先应松驰了。

  学生肖泽峰,成绩很差,家里很有钱。他父亲当着孩子的面对班主任说:"我只求他把初中读完,然后买辆汽车,让他去跑个体运输"。既然前途有了保障,读书还有狗屁用处。肖泽峰在同学中四处炫耀:"我家里说了的,长大了给我买一辆汽车当司机。"他就天天上课闹堂,不可救药。学生不懂事,可家长不应该糊涂到如此地步。这样的学生长大了,今天跟他买辆车,明天他可能卖掉运去享福。前途嘛,请父母再一次地操心着急吧!

  家庭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许多家长,往往到了初三,等到事情不可收拾了再跑到学校求老师,或者埋怨学校的教育不负责。殊不知种子是在初一的时候就播下的,到了木已成舟的地步,老师,家长都没有办法了。此事务必引起家长的警惕。所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从初一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认识。我认为:一个学生,初中毕业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对学生只提出初中毕业的要求,这个学生绝对毕不了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松一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松一丈。

  各位家长,各人对自己的孩子心中都有数,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能达到初中毕业的程度,请你对他提出读完大学的要求。孩子的前途,不要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去奋斗!

  (弱校之所以差,其根子是家长的素质差。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等我的孩子初中毕业,就给他找个工作"。这种家长的孩子,到了初三,就成了老师感到头疼的对象。所以,在初一时,一定要给家长打这个预防针。)

  (6)就班上的整体情况和学生的个体情况分别介绍,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7)对于有破坏公物,打架闹事,盗窃财物,抢逼低年级学生的钱财,以强凌弱等现象,班主任表明将采取严厉措施,坚决打击这种不良行为的决心。请各位家长回家后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犯此类错误。

  (8)最后要说"谢谢各位家长的支持"等等。

 

 

  七、家访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进行家访。你对一个学生在校的行为感到不理解,到他家中一看,心里就明白了,家访能帮助你找到教育学生的钥匙。

  家访从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开妈,到初二下学期结束。除了学生在校表现有异常,(当然指学生变坏了,变好了,是我们求之不得的。)需要再到他家去了解一下。一般的学生,初中三年家访一次就够了。不需要每个学期都去。你每个学期都去,你不嫌累,人家还嫌麻烦呢!花一年半的时间,到班上几十个学生家中走一趟,从班主任的精力上考虑是做得到的。

  我以前跑月票,总是在中午时分,估计学生家里吃完了饭,再去家访。如果晚上家访,路上、过道里黑灯瞎火的,还不方便。

  家访前的准备。简单地说,要想几条学生的优点,并要有具体的事实。让家长听了高兴,学生听了感激,为以后的教育铺平道路。对中差生,可以称赞他劳动态度好,大扫除很卖力,或者体育好。一般地说,不想读书的学生,这两条还是可以的。万一你实在想不出一个学生的优点,暂不要到他家去。等到他略了进步,上门去称赞他有进步,给他注一针强心剂,让他再管住自己几天。这是班主任的工作策略。这个策略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行而知之"。一次初二时,一个学生接连打架,我十分恼火,上门准备告状的。一进房门,就看到学生胆怯的眼光,临机一动,改变了主意,在他家说了一大堆"还好"之类的话。临别,学生送我下楼,说了句:"谢谢傅老师"。后来,他变好了。纯是出自于感激:没有让他挨打。我悟到了:自己的孩子表现如何,各个家长心里都有数,用不着我数落他孩子的不是,搞得大家不快活。现在我从不告状。而且,我注意到,告状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家访中应该了解的情况,仅提出我认为很重要的两点:一是通过与家长的闲谈,了解家长的素质和做家长的责任心。父母的天赋都很差,他们的孩子也不会很聪明。一个学生能培养到什么程度,看看家长,心里就有数了,以免班主任作作不必要的努力。二是了解学生在家里有没有学习条件,至少要有张桌子,一个板凳做作业。没有的,督促家长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检查一下灯光是否合适,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怀。另外,还要求家长至少提供一个纸箱来装学过的课本、试卷。不要甩得到处都是,因为中考需要用的。再是观察家庭的摆设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对班干部的家访要求家长支持孩子的工作,说明这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是大的益处的。每个学生家中访问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刻钟。

  家访之后,要建立学生卡片,形式自便,由班主任自己掌握。这个工作很重要,对以后的教育颇有益处,一定要做。人勤快,多写一点,人懒,少写一点。卡片上注明: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是否特保儿,或者揸行第几,住房情况,有无学习环境,父母的责任心,素质按自己的印象填优、良、中、差。家庭的经济状况,在校表现原因的估计,采取教育的方法,试用的效果等。卡片一般用日记本就可以以,而且卡片中可以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来表示掌握的情况。如我用3/4,分母4表示他兄弟姐妹4人,分子表示他排行第三,一目了然,又简便。

  你这样做了,就积累了经验,这些经验是你将来的财富。

 

 

  八、抓主课的重点:

  初中的主课,一共有六门,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外语上。因为这两门功课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一旦出现两极分化,成绩滑坡的学生就会厌学,厌学情绪一出现便是闹堂,使教育增加困难。所以初中三年,始终盯住这两门课。一旦出现问题的苗头,要鼓励学生咬住跟上,使今后的教育顺利一点。

 

 

  九、迎接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之前一个月,就要开班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期中考试中优良面的学生,要力保优良;期中考试总分300分以上的学生,要力争进入优良面;成绩差的同学,力争期末考试中有大的进步;班干部要尽心尽职,争当优秀班干部,要求每个学生写期末复习计划,计划包括总体目标,分科的目标。目标要订得切实可行,不要订高了。二是根据目标制定措施,并要求能保证措施的实施。这个复习计划,一定要有字数的要求,300字到500字不等。普通学校里,没有字数的要求,那些差生会在一张破纸上乱划几个字来敷衍你,对他的脑筋根本没有触动。复习计划收上来之后,全部过目。按好、中、差的比例,选那些有代表性的、写得认真的学生,在读报的时间,或班会的时间,让他们在全班读。这一做法,要作为教育常规,固定下来。以后的每次考试之前订计划,考试之后做总结。这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在早自习等方面的工作都要抓紧了。但期望值不能太高,教育学生,这毕竟是才开始。

  以上把初一上学期,班主任的工作常规梳理了一下。

  (1)预备周带领学生大扫除。

  (2)一学期视班上的情况,调整座位两、三次。

  (3)组建班委会,任命班干部。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5)从其中考试开始,反复强调不能作弊。

  (6)召开一次家长会。

  (7)开始对学生家访。

  (8)重点抓外语、数学两科。

  (9)动员学生迎接期末考试。

  这样的编排、无论做班主任工作计划,还是做班主任工作小结,都适用。而且可以年复一年地使用。

  

 

第二节 训练学生理解的阅读

 

  理解的阅读和理解的记忆,是学生进一步深造的至关重要的能力。这一任务,本来应该在小学阶段完成。可是,我们初中的老师,在接受新的初中生时,惊讶地发现这些小学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有理解地阅读和理解地记忆,只会死记硬背。会给以后的教育造成很大的麻烦。可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学生已经交给初中了。问题该由初中的老师来解决,怎么办?我认为,理解的阅读是理解的记忆的前提,所以,首先应该训练学生理解地阅读。

  有一种办法,是让学生把学过的教材表述给你听。可是老师的精力有限,这种一个一个地捉虫似的教育势必耗老师大量的精力,使老师力不从心。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有!

  第一种方法:

  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个组,让他们围成圈,互相讲故事。学生互相讲故事,势必对自己所看过的故事进行回忆、思索,这样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理解地阅读和理解地记忆的能力。而老师可以坐在旁边听,用不着劳神费力。这里,着重注意三点:一是特别要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多讲,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肯定是因为理解能力差。二是要求学生在讲故事时,尽可能地添油加醋,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发挥,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再创造的训练。三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词和成语,尽可能的用在表述上。词和成语的使用是否贴切、是否正确,倒是次要的事,学生自己以后会明白。在什么时间?在每个星期的班会上,初一年级的班会应以老师的训导为主,每次训导时,针对班上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地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用五,六分钟的时间就够了,不需要什么长篇大论,长篇大论无效果。我们成年人开会都打瞌睡,何况孩子呢?所以,在初一阶段,每次班会对学生训导五、六分钟之后,就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互相讲故事,干他们感举趣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个别腼腆的学生不会讲,他们的嘴不停地翕动着,就是发不出一个音。遇到这种情况,要有耐心,鼓励他们,当他们发出第一个音之后,问题就解决了。

  第二种方法:

  把问题交给家长,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在家有表情地朗读。我的女儿现在读小学三年级,当我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之后,给她买了一只八哥鸟,然后要求女儿把课文读给八哥听,教八哥讲话。女儿饶有兴趣地对着鸟笼大声地朗读课文,我相信,她每读一遍,对课文理解就深刻一次。

  第三种方法:

  是多阅读课外书藉。初一阶段学生的课外读物应以民间故事,神话小说,童话为主。

  培养学生理解地阅读。这个问题在小学未解决 好,到了初一还可以补救,到初二就来不及了。所以这一任务在初一阶段一定要完成。我看到许多学校的领导老师往往为初三毕业班疲于大奔命,那就是因为教育的程序安排不当,在初一未将这个问题解决好。

  我时常对自己过去受的教育进行思索,认为有一件事在开发我的智力上起了决定的作用。

  我在家是老大,下面有五个弟妹,一个接一个,长子负有照料弟妹的义务。我读小学五、六年级时,家里有一本厚厚的民间故事选,我就一边看,一边把里边的故事讲给弟妹们听。弟妹们听得乐哈哈,而这两年对弟妹们讲故事的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我理解地阅读和理解地记忆的能力。学生,难道不是一样吗?这个问题初一解决了,以后的教育就顺利了。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3)

第三节 习字的训练

 

  

  旧社会读过几年私塾的人,都可以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现在的教育,许多人到大学毕业,那一手字都不敢令人恭维。除了因为现在的功课远远比私塾多之外,我认为,训练的方法不得要领,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的语老师,往往把小字本发给学生,规定每天写一页或两页,然后收上来由老师检查。这样的训练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初中毕业,一共九年。只有部分学生觉得应该把字自觉的练好,或其家长有意识地对其训练。在这九年里,除了这部分学生的字练好了之外,其它的学生(至少有一半)不能流利地书写。而书写不过关,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困扰着学生的学习。

  我认为,流利地书写,是学生讲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能力。即便到了电脑时代,仍然是这样。而且,据韩国、日本学者的研究,书写我们祖宗传下来的方块象形文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很大的好处,比拼音文字要好得多。所以,学生在小学时,如果书写能力没过关,那么在一阶段一定要补救完成。

  怎么办?

  先谈谈一件事对我的启发,我妻子在学前班代课时,给我谈了一件事:有个小孩从农村来,没上过幼儿园,不会写1、2、3、4……有一种刻度尺,上面有1、2、3、4等这些数码。我妻子让他用刻度尺比着写,两个月后,当小孩能够扔掉刻度尺这根捌杖时,妻子惊异地发现,他的字写得跟刻度尺上的一模一样。使我悟到习字教育的轨迹训练法。不能让学生瞎写,老师要随时引导。

  我开始训练我的女儿,要求她至少把字的间架结构打好。市面上有许多硬笔法模具卖,在已有的几种硬笔书法模具中,以"千字文"为最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字的模板和现行的小字本不配套,希望精明的厂家注意到这一点,训练女儿一段时间,有一点效果。这个经验可以来训练我们的初中生,学生集资买几本"千字文"就够了。一个学生发一张字模,天天写这一张字模上的字,不许学生交换字模,一张字模摹写一个学期。先把这张字模上的几十个字写好再说。以我的经验看,一个人的字,只要有几十个字写好了,其它的字跟着都写好了。不要朝三暮四,干欲速而不达的蠢事,结果一个字都没练好。第二问题是学生的字写好了,到定形,需要训练多长的时间。再谈一件事情对我的启发。我妹妹很重视对女儿陶融的教育,从幼儿园起就带孩子上书法、美术等课外班。陶融上小学一年级时,那一手字叫人赞叹不已,一撇、一捺、一顿,有章有法,简直是个小书法家。既然字写好了,家长就放松了。到了二年级,字体就变了,成了学生体,和以前的字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三年级,陶融跟她妈妈顶嘴了。真可惜呀!功亏一篑。这件事使我意识到:少年儿童的鉴赏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大家咋干我就咋干。陶融的字,就是在家长放松督促时,依我的经验,至少要一年半。或者,当你观察到学生对自己写的字进行自我欣赏时,你的引导工作才可以告一段落。

  教育工作,如同烧火煮饭一样,要一把火接一把火地烧下去,直到把饭煮熟。如果烧一把火歇一阵子,那饭永远也煮不熟。如果烧到大半就停火,煮成夹生饭,再烧火也就没有用了。

  第三个问题是:现在各种试卷上面是没有横格的,学生又没有受到训练,于是在试卷上留下象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答案。那种试卷一看就给人一个不整洁的感受,这个问题也好解决。一次我临考时,发现一个好学生在答题时用刻度尺比着写,一行写完了,刻度尺往下移一行,继续写,整个试卷的答题整整齐齐。这真是一个简便实用的好方法,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学生,大家都这么干。初中三年训练下来,个个学生的试卷都干净整洁了。

  训练学生理解地阅读和流利地书写,这一任务初一阶段一定要完成。每一年级阶段有一定的教育任务,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如同小麦的生长期:分蘖期过了是拔节期,拔节期过了是抽穗期……错过时期再追肥,没有用处,只有害处。

 

第四节 班干部的使用与培养

 

  真正的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用毛遂自荐的话来说:是锥子总会有一天钻出口袋。基于这个观点,对于班干部是:先使用,后培养,在使用中培养。

  班干部的工作职责,前面已经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教他们怎么干,怎么干好。在班干部的使用过程中,主要观察他们是否负责,要求也不要太高。负责的班干部一定要大张旗鼓地支持他们的工作,不负责的及时调整,以利班主任的工作。

  站在班主任的角度,班干部的培养方向上,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什么人才,而是把班干部培养成班上的一股势力,一股正义的势力。这股势力一旦形成,班集体的核心初步确立。正气就得到弘扬,歪风邪气就没有市场,以后的工作就好办多了。这是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应该作为原则确立。

  一些乱班之所以乱,是因为那些坏学生在班上形成了势力。他们在那里一呼百应,好学生在班上没有市场了。所以,要带好一个班,一定要让好学生在班上形成一股势力。而好学生形成势力比较难,班主任一定要把这股好势力扶上马,送一程。先把班干部中的七、八个班委,九到十个科代表,四个组长,有少先队组织的地方,还有中队长、小队长等人参加,召集他们座。人数要有全班的一半左右,人多势众才有才量,不要只找几个班委座谈。人少了,力量就单薄了。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让这部分好学生形成势力,这部分学生是班主任带班的骨干力量。首先要把这部分学生抓住,开几次座谈会,围绕三个基本的要求,展开话题:

   ①班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

   ②敢于同班上的不良风气作斗争。

   ③关心和帮助落后的同学。

  初中阶段的班干部,只要做到这三条,就非常不错了。其它要求统统不要,多了亡不住,也做不到。

  既然对班干部作了要求,孩子们稚气未脱,在班上就敢说敢管,势必出冲突。如何解雇这个矛盾和冲突?班主任在这个时候,对差生绝不能压服。就我多年观察得出的经验,往往是压而不服,接踵而来的问题还要令人棘手。班主任应该在全班语重心长地说明:班干部的工作是为了全班好,只有全班的纪律好,才有全班的学习好,同学们才能在中学扎扎实实多学到一点知识,而不是虚度光阴,这是一个大前提。我们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才能统一认识,解决问题。这样一说,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枝节总是都好解决了。而且,这样一说,既支持了班干部的工作,又平息了差生不平的心,效果很好。

  万一是班干部出了错,千万不要当众出他的丑。可以私下交换一下意见,要他以后注意就行,花几份钟的时间就够了。

  你把班干部抓在手里,这个班就好带了。

 

第五节 改进我们批发作业的方法

 

  现从师生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先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看,我以前教物理,曾经认认真真地改一个班的练习本,学生的第一错误都仔细地给予更正,结果用了一上午的时间。一般地改一个班的练习本,也需要一节课的时间,一个教师一天上三节课,改三节课的本子,还要备课,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要处理,自身的知识有待更新,业务有待提高。当个教师的确忙,也难怪有的教师要把本子抱回家去改。我们曾经有过改进作业批改方法的尝试,要学生去改,结果有的学生不负责,本子改得乱七八糟,家长有意见。

  现在,重提教学常规,重申教师批改作业的重要性,练习本又堆到教师的办公桌上。

  我们学校曾经两次戴帽子办高中,我有幸上了两次高一上学期的物理。给我最深的体会是:普通的学生,要到高中阶段,才会对教师批阅的作业,作认真的璨正,经过了学生大脑的思考。而在初中阶段,那些占大多数的中差生们,对发下来的练习本,管它对和错,看都不看就塞进了书包。也就是说教师辛勤的批阅没有起到作用,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效率。

  再从学生的角度看。我注意到:新学年伊始,学生的第一次作业,哪怕是再差的学生,即使作业全部做错了,作业都是做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表明了他也想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我们的教师忽视了这一小小的现象,毫不客气地给他打个红叉。差生的第一次练习本发下来,全部是红叉,连个改正的机会都不给,让他坐在那里发楞。他想做个好学生,却又做不到,只好垂头丧气,随着练习本上的红叉越来越多,练习本上出现了涂鸦,开始割划,甚至不做作业,开始逃学了。因为上学,做作业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欢乐,甚至连半句夸奖的话都没有。于是师生之间的矛盾出现了,升级了,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给双方都造成了极大的、不应有的伤害。

  能不能找一个既能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又能不促使学生自己多动脑筋,并能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的方法呢?

  新学年开始,教师向学生讲时新的批改作业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应该认真完成作业。其次,教师对做对的作业打红勾,做错了的不批改。练习本发给学生之后,学生对没有批改的那部份作业用纸打个补丁。决不许在原题上涂改得一塌糊涂,即便是补丁也要打得整整齐齐,以保证练习本的整洁。要学生在补丁上更正,不会做的题,可以参看做对了的同学的作业。作业改正了,教师再打红勾,补上一百分。这个一百分一定要给,教师打个一百分是举手之劳,但对学生却是一个鼓励。更重要的是,从教师给学生第一个一百分起,就给了学生一种鞭策,更是一种约束。约束他认真完成作业,自己改正作业,以便再得一个一百分。

  初中的学生不懂事,除了少数品学兼优的学生之外,大部分中差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一个好的分数,对他们来说,就是学习的动力之一。这个方法坚持下去,学生手捧着打满一百分的练习本,会珍惜自己的荣誉,不会在本子上瞎划了,他的学习习惯就慢慢培养好了。而且,彩这种方法,把教师从批改作业的繁重事务中解况出来,改一班的本子,大约只需要一刻钟。(1)

前 言

(一)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所以,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任务: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需要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是,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程序不同地脱离实际,需要我们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去研究。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应该是我们进行教育研究的指导思想。我们只有实事求是地对现实的教育进行研究,才能拿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二)

  从感情上讲,初中阶段是最不值得老师去教的一段时期。小学的学生恋老师,高中的学生念老师,初中的学生一毕业,马上翻脸不认人。已经毕业的初中生,用武力去报复他们过去老师,时有所闻。

  回想起自己的初中时代,一样不懂事,当时的班主任名叫马金标,正逢放映电影《洪湖赤卫队》,里面有个叛徒叫王金标,我们就"马金标、王金标"的当歌唱。轮到我来当老师了,为学生操心,头发掉光了。于是得到一个雅号--"傅瘌痢",令人哭笑不得。

  我读初中时,街坊向我介绍他们如何整老师;教室的门虎掩着,一个装满垃圾的撮箕,一头搁在门楣上,一头架在门上,毫无提防的老师把门一推,撮箕正好砸在头上,一身垃圾。被捉弄的老师气得脸色铁青,浑身发抖,教室里面却乐成一团。我当时惊愕地说:"你们有这么大的胆子!"

  对!初中学生就有这大的胆子。这样的事情,小学生不敢做,高中生不会做,只有初中学生明大妄为,可以做出许多你连想都想不到的恶作剧。

  我们这个学校,曾经有一次,男学生们在郊区捉了几十条水蛇,带进教室,上课时,把蛇放出来,让它们在教室里乱窜,往讲台上爬。吓得女教师,发出骇人听闻的尖叫,逃出了教室。这些男学生们,乐极了,这就是初中的学生。

  绝大部分初中生处在人生中既不懂事,又胆大包天的时期,他们已经学会了撒谎、抵赖、狡辩等手段,处在人生中最容易学坏的时期,处在人一生中的十字路口。一个人,小学没有教育好,初中可以补救。初中没有教育好,他就定了型,这个人一辈子都完了。如何把初中的学生教育好,值得我们去研究。

  下农村当知青时,和同学们一起传阅一本列夫·托尔斯泰关于他自己过去的书,记述了托翁对自己幼年、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反思。托翁在这本书里阐明了一个观点:一个人的人生观形成于少年时期,巩固于青年时期。我和我的同学们各自回顾了自己的过去,一致认为托翁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形成于初中阶段,巩固于高中阶段。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将来会善待人生、善待社会。一个学生如果在初中阶段遭到不公平的对待,他将来会对社会发泄、报复。

  如果说,重点中学培养的是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那么,广大普通中学培养的是中华民族未来的脊梁。正因为这样,在初中学生未完全懂事的时候,把他们教育成堂堂正正的人,是担负在我们肩上的责任。

(三)

  怎样教育初中的学生?初中学生的培养方向上,主要应该是培养什么?让我们先来看看现实。

  据报载:有些大学生因为学生宿舍肮脏,大学生们乱扔废弃物,大学对大学生们进行规范行为的教育。实际上大学生宿舍肮脏是很普通现象。

  武汉市针对市民的不良习惯,近日来掀起"十不"运动。据我所知:建国以来,类似的运动不知搞了多少次,每次收效甚微。有些人甚至上厕所都不会,在厕所里随处便溺,叫人无法下脚。现在的大学生们,市民们还改得过来吗?我看很难。原因很简单:习惯成自然,"坯子"坏了。绝不可能有人在随便扔一个烟头之前,会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个烟头应该怎样扔?往往吸完了烟随手一甩就是了。一个人的素质差,首先是习惯不良。

  这恰恰暴露了我们教育制度的弊端:在一个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大的义务教育阶段,不切合实际地、乱统地谈提高素质。等到学生真正到了准备报效社会时,又因为习惯养坏了,无可奈何地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教育界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把这种颠倒了的,违背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的规律,重新校正过来。

  现在许多教师觉得学生不好教,正是我们的教育方向不明确,对学生的要求不切合实际造成的。建国以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关于学生的培养方向上,长期在进行探索。现在又提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我认为: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趁学生的各种习惯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应该明确地、响亮地提出:习惯的教育。而且,习惯教育的提法,便于基层教师的操作。学生的习惯养好了,素质自然提高了。

(四)

  培养初中的学生什么习惯呢?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生行为规范四十条》。把四十条看了几遍,我敢说:武汉市绝大部分老师,记不下四十条的内容。一个教师记不住的要求,却要学生做到,是否合理?又把四十条看了几遍,感觉到一个学生,如果做到了这四十条,他就不是一个中学生,而是一个值得全国人民学习的标兵和模范,比雷锋还要高一个档次。要求是如此之高,如此之面面俱得,到了基层,全部落空。

  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要求,必须高度概括、最根本的要求;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好则俱好的要求;上能够贯彻执行的要求。比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否则,是一张贴在墙上的具文,毫无作用。

  那么,培养初中学生的习惯,最根本的习惯是什么?我认为只要两条就够了,一是爱学习的好习惯,二是爱劳动的好习惯。

  一个爱学习的学生,长大了会爱工作。一个爱学习的学生,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人的文化程度高,自我约束的能力就强,犯罪的概率就低,不会给将来的政府添麻烦。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知道它来之不易,继而也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劳动创造了人,也能改造人,学生的劳动好了,思想品德自自然然好了。

  而且,只提这两条,也便于基层教师操作。至于学生能爱到什么程度,那就看各人的造化了。并非我们教师力所能及。

(五)

  我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考的是法律专业,对我的教育工作,很有启迪。法律中有实体法,如《民法通则》,里而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如何实现,就有了程序法,如《民事诉讼法》,就指明了根据什么途径来具体地实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现在对初中的学生,提出了许多要求,指出了许多目标。用什么途径去实现,还没有看到系统的东西。有的书,汇集了全国的精英,各谈各的看法。有的书东抄抄、西抄抄,没有深入进去。不能深入,哪有浅出?我在这个学校里,摸索了一套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称之为教育程序。

  我常常把我的方法介绍给学校 青年教师,惊讶地发现,那些方法,我用很有效,他们用没有效。感悟到我的全部方法,是一部机器,一个个的方法是零件。机器运转起来有效果,零件甩过去了无用处。整个教育程序中,只要有任何一环脱节,教育的效果要打大大的折扣。于是我便萌生了把我的方法全部写出来的念头。历时两载,六易其稿,现在终于写完了。

 (六)

  在这本书中,我反反复复强调,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的督导作用,组织作用。这是我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出来的,初中的学生不懂得事,作为班主任,决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班主任一定要自始至终,处于引导地位,直到把学生教育好。

  这本书很肤浅,仅仅只是把教育常规进行了一次梳理。就班主任什么时候应该干哪些工作,哪些应该干,哪些不能干,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育上还有许多事值得人去研究,如用什么方法,才能最快速度使那些自认为笨的孩子开窍?如何最大限度把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出来?如何解决学生知识遗忘率等等。这些事研究透了,书就好教了。

  抢好学生,搞生源大战,并非好汉,只能说明在教育上悟得不透。能够稳定地、成批量地、把普通的孩子教育成高质量的学生,方显英雄本色。这本书上的方法,能够做到这一点。

  中国有十二亿人口,其人才优势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能比拟的。我们采用好的教育方法,把普通的学生,全部培养成高质量的人才,使未来的中华民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真是千秋功德啊!

  我追求一种华人世界都适用的教育方法。所以这里没有大道理,只有班主任日常管理程序中的小方法。各位老师的工作都很忙,我不能耽误大家的时间,所以里面的小方法都是看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

  感谢我们这个学校的各届领导,支持我的工作,由我在工作中摸索,于是摸索出这些经验。在易稿过程中,得到学校青年教师李波、李兆军、龚晓梅、邱利华、袁宝珠以及私人教师杨福阶等人的帮助,他们提意见、誊稿,这里一并致谢。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2)

第一章 初中一年级

  学生刚进入初中,什么都新鲜感。刚当中学生,还有自豪感,那些小男孩的胸膛挺着顶高。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保留小学生的一部分特征,对老师很尊敬,不敢胡来,所以,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前,即便班主任不怎么管,班上一般来说比较太平。期中考试之后,一切都熟悉了,学生心中,会产生"不就这么回事嘛"的思想,调皮的学生,就想试一下,出出风头,班上的不良现象,这个时候出现了苗头。班主任,此时务必注意,把不良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到了初一下学期,学生对学校的情况完全熟悉了,从高年级同学那里打听到老师的绰号,常常在校外偷偷着叫一声。寻求刺激。学生处在一个转折关头,变好或者变坏。班主任务必充分注意,把学生往好的方向引导。

  

 

第一节 初接班

 

 

  一、预备周的工作

  当你接手一个新初一的班级,找到你的班所在的教室,在预备周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领学生对教室进行大扫除。经过一个署假,教室里已经是灰蒙蒙的了。你应该将学生分成两批,一批是男生,一批是女生,分两次大扫除,一次是做不干净的。不要让他们一起来,一起来人太多,窝工。二是人太多不便于你观察他们。你一定要和学生一起大扫除,一边指挥,一边观察各个学生的劳动态度,物钯班干部。布置一个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学习气氛,对于班级的管理,十分重要。

 

 

  二、座位的调动

  接下来是安排学生坐进教室。一开始,师生之间都不了解,只能按高矮次序,适应照顾视力不好学生,让他们各就各位。

  我的经验认为,调整座位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我注意到,在每次班干部上大规模调动座位之后,班上的纪律总要好几天。所以我就在调动座位上打主意了。

  学生在教师眼里,一般分为自我约束能力强和自我的约束能力差两类。那些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后进生,往往被有的班主任赶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去了。从我的经历来看,那是万万做不得的。班主任如果办图一时之痛快,对自己却是怡害无穷。那些后进生认为自己被班文凭看不起,会想许多花招与班主任对着干,"磨死"班主任。应该把他们安排跟好学生坐,一年之后他们不思改悔,你鼾他们也有了充分的理由。

  座位调动的基本原则:好带差,自我约束能力强的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同座,性别的考虑是次要的事。对特别调皮的学生,前后左右都要安排班干部。调动座位之前,先征求科老师的意见,同时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但尊重不等于是迁就,要反复教育学生以全班的纪律为重。对好学生要作解释,听从班主任安排,并作为加入团组织考验。对后进生,要他们订保证书,保证不影响好学生学习,保证向好学生学习,保证书中要订有如果做不到就怎么怎么威胁性条款以约束后进生。然后,把学生姓名逐个写在小纸片上,在桌子上摆过来,调过去,最后订下调整座位的方案。

  新座次坐了一段时间之后,新的矛盾和磨擦出现了,班上的纪律出现了"回生"的现象。还是采取上面所提到的原则,在探索中调整,确立新的好差生搭配坐法。整个初一年级,座位小调动不算,全班整体大调动要有五到六次。座位每调动一次,纪律就好几天,慢慢地班上的纪律就调整好了。到了初二,还要大调整,一直到同桌的相处很好,都在学生,不再困扰课堂纪律,不再给班主任添麻烦为止。到初二下学期,学生的座位就要慢慢固定下来,一直维持到初三。

  在带班的各种方法中,调座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班主任要带出一个好班,这个方法很主要,而且很简单,谁都会用。

 

 

  三、班干部的选择、任命和职责

  根据小学升学表和入学的成绩,大扫除中表现,我是直接任命班干部的。现在的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选举出来的是老好人,不利于今后开展工作。我曾见过一个班,班长是选举出的老好人,不管事。班主任不知道问题所在,又拿不出办法来,束手无策,眼睁睁地年头这个班从初一乱到初三。所以即使是民主选举,也不能按得票的多少安排班干部的位置,班干部的安排一定要由班主任来定夺。初中班长一般以女生担任为宜。男孩子难免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班长管不住自己,在班上的影响就不好了。差生不服气,就会给班主任增添许多麻烦。在使用班干部的过程中,发现不负责的,不能胜任的,及时调整,一直调整到基本满意为止。但在调整过程中要十分小心谨慎,因为填封官容易撤职难,稍不注意,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将来的工作。所以最初的任命时,职位前冠以"临时"二字。有的人建议:祖国的四化建设需要千百万将才,建议班主任让全班学生轮流当班干部。我认为将才总是极少数,并非人人都能为将才,这一建议,在普通学校里是万万使不得的。让那些后进生当班干部,他们自己管不住自己,拿着鸡毛当令箭,胡作非为,而好学生又不服,一时间把班上闹得鸡飞狗跳墙,会给班主任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只有让那些严于律已,有威信的学生当班干部,后进生在班上老老实实地做被统治者,班上才能安定。

  而且,从小培养学生人人都想当头头,势必搞得将来的社会不安宁。历史上的"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军阀混乱,杀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不都是为了争当头头么?

  班干部职责,简述如下:

  班长:上课时喊起立,坐下,负责记班级日志。(我的班级日志自始至终都是班长记,班长熟悉后,就记得非常好了,便于我根据班级日志了解班上的情况。普通学校不能让全班学生轮流做值日生,班级日志在后进生那里转几圈,会散架的。)

  副班长:管理男生的纪律,在科代表生病时,接替科代表的工作。

  学习委员:由语数两科代表担任。

  各科课代表:负责各科作业本的收集、发放、和各科老师联系,在上该科的课前擦黑板和整理讲台。(这种做法比值日生制度好,值日生往往忘了擦黑板,或者互相推逶,往往让老师在教室门口站半天。)

  军体委员:负责早操,体育课。

  清洁委员:负责每天两扫的清洁。

  宣传委员:办黑板报。

  文娱委员:保管班上的棋类,扑克,指挥唱歌,编排节目。

  组长:负责收发本子和各种费用。

  这个职责简单明了,切实可行,不要给班干部罗列一大堆做不到的职责。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班主任在初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是整顿班级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由班主任下决心,动真格,采取处种方法,并且要坚持三个学期。即到初二下学期才能基本完成,具体操作如下:

  (1)抓课前预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课前预备十分重要,预备铃一响,你就必须到教室运去。普通中学的学生,打了铃之后,象没有听到似的,在玩什么的还玩什么。你要督促他们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在教室里巡视一圈,检查学生的书和笔记本是否放在桌子角上。普通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你要求学生利用课前2分钟时间,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体育课,你也要站在队伍前面,督促学生站好队。什么是为了师表,什么是楷模,这个时候,班主任就应该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有人会说:这样做不是把班主任累死了。我说,这样经过一年半,到初二下学期,学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班主任的工作变得非常轻松,班级的管理非常顺心。

  (2)抓发练习本:你注意到没有,好学生的本子、书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后进生的书差封面,掉底子,本子就是几页破纸。我们有的老师忽视了这一小小的现象,上课时把本子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下课后转身就走。接下来的镜头是:学生们蜂拥而上,把讲台围个结结实实,各人抢各人的本子。于是有的本子被撕破,有的掉在地上被踩脏。抢完了,一片狼籍的讲台上留下了许多碎纸片。好学生拿着破本子在哭泣,他们埋怨老师怎么不管一管,这是一个班变乱的前兆。

  这种现象在普通中学都存在,甚至大学中都有:一摞本子放在讲台上,各人翻各人的,掉在地下的都不管。

  我决不许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老师在场时,本子发给各个组,由前往后传;如果是下课,练习本由科代表分给各组长,由组长发下去。学生在发本子时有个坏习惯:就是一边唱姓名一边把本甩过去,现在的本子质量差,往往在空中就散了架。这种情况也不允许,规定本子必须送到桌子上。这一要求讲几次是不够的,要经常讲,反复讲,直到学生的习惯养成为止。

  (3)抓保持清洁:教室的清洁往往做得很干净,就是保持得不够。学生们瞎甩,要号召他们不乱扔废弃物,带头捡班上的垃圾,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学生们丢垃圾还的一个坏习惯,象投篮球一样地甩,命中率又低,卫生角一带就脏兮兮的。要教育学生,做示范,把垃圾放进撮箕里,这种小事也要反复教。

  (4)实事求是地对学生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经过努力能够达得到要求:

   ① 保持班上的清洁卫生,爱惜班上的公共财产,维护班上的组织纪律。

   ② 上课用心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 勤奋地学习,刻苦地学习,为今后的人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④ 讲文明,守纪律,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初中的学生能够做到这几点就很不错了。光提出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地督促学生。我还把这几点要求作为班训,写成条幅,挂在教室里。

  (5)关于课堂纪律和做作业的学习习惯另有阐述。

 

 

  五、迎接期中考试:

  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要召开一次迎接期中考试的班会。这次班会的效果不会很大,老师不是神仙,两个月能教好学生是天方夜谭。

  有一件事必须重视,就是杜绝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容忍作弊,就是容忍学生弄虚作假,品质变坏。作弊出来的成绩使得考试不公平,学生如果作弊成功,他将对考试抱有侥幸的心理,使他不想学习,造成恶性循环。应该深恶痛绝作弊行为,这件事一定要向学生着重强调。

  期中考试之后,对学生适应放松管理一个月。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总是把弦绷得那么紧,自己累死了,学生也被搞疲了,对以后的教育没有好处。

 

 

  六、第一次家长会上的讲话要点(适合普通中学)。

  (1)点名:第一次家长会,家长到不到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家长的责任感,作为班主任,心里要有个数。

  (2)要感谢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信任,把学生托付给我们来教育。这一礼仪之辞的目的在于暖和家长的心,以利于家长以后配合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

  (3)阐述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教育的不同点,如课程的负担明显增加,要求学生的记忆容量显著增大。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容易疲倦,应加强营养。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有一个转化和适应的过程等等。

  (4)告诉家长: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家长进行配合,诸如督促学生早起床,在家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5)要求家长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这是本次讲话的重点,详述如下:

  先举几个例子:

  我楼下的邻居魏娜,因五岁时家长照顾不周,从二楼摔下来,造成脑震。父母很内疚,从小对她的要求非常松,她爸爸多次对我讲,只求她混个初中毕业就可以了。家长的要求松,孩子不懂事,对自己的要求更松,成绩一直摆尾巴,也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初二升初三,魏娜留级。造成魏娜喝敌敌畏自杀未遂,父母急得痛苦流涕的悲剧。为什么?就是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要求太低。

  我的好友胡翔的儿子胡骏,不思学习,成绩很差。胡翔多次请我商量教子良病策,当着孩子的面谈了自己的想法:我只求他初中毕业,然后找路子参军。复员之后,他爷爷在税务部门,姑爹在行政部门都有路子,安排一个好工作。结果胡骏的学习成绩更差,初二没读完就缀学了。为什么?既然自己的前程已被父母安排得好好的,自己用得着操心着急吗?大脑首先应松驰了。

  学生肖泽峰,成绩很差,家里很有钱。他父亲当着孩子的面对班主任说:"我只求他把初中读完,然后买辆汽车,让他去跑个体运输"。既然前途有了保障,读书还有狗屁用处。肖泽峰在同学中四处炫耀:"我家里说了的,长大了给我买一辆汽车当司机。"他就天天上课闹堂,不可救药。学生不懂事,可家长不应该糊涂到如此地步。这样的学生长大了,今天跟他买辆车,明天他可能卖掉运去享福。前途嘛,请父母再一次地操心着急吧!

  家庭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许多家长,往往到了初三,等到事情不可收拾了再跑到学校求老师,或者埋怨学校的教育不负责。殊不知种子是在初一的时候就播下的,到了木已成舟的地步,老师,家长都没有办法了。此事务必引起家长的警惕。所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从初一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认识。我认为:一个学生,初中毕业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对学生只提出初中毕业的要求,这个学生绝对毕不了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松一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松一丈。

  各位家长,各人对自己的孩子心中都有数,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能达到初中毕业的程度,请你对他提出读完大学的要求。孩子的前途,不要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去奋斗!

  (弱校之所以差,其根子是家长的素质差。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等我的孩子初中毕业,就给他找个工作"。这种家长的孩子,到了初三,就成了老师感到头疼的对象。所以,在初一时,一定要给家长打这个预防针。)

  (6)就班上的整体情况和学生的个体情况分别介绍,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7)对于有破坏公物,打架闹事,盗窃财物,抢逼低年级学生的钱财,以强凌弱等现象,班主任表明将采取严厉措施,坚决打击这种不良行为的决心。请各位家长回家后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犯此类错误。

  (8)最后要说"谢谢各位家长的支持"等等。

 

 

  七、家访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进行家访。你对一个学生在校的行为感到不理解,到他家中一看,心里就明白了,家访能帮助你找到教育学生的钥匙。

  家访从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开妈,到初二下学期结束。除了学生在校表现有异常,(当然指学生变坏了,变好了,是我们求之不得的。)需要再到他家去了解一下。一般的学生,初中三年家访一次就够了。不需要每个学期都去。你每个学期都去,你不嫌累,人家还嫌麻烦呢!花一年半的时间,到班上几十个学生家中走一趟,从班主任的精力上考虑是做得到的。

  我以前跑月票,总是在中午时分,估计学生家里吃完了饭,再去家访。如果晚上家访,路上、过道里黑灯瞎火的,还不方便。

  家访前的准备。简单地说,要想几条学生的优点,并要有具体的事实。让家长听了高兴,学生听了感激,为以后的教育铺平道路。对中差生,可以称赞他劳动态度好,大扫除很卖力,或者体育好。一般地说,不想读书的学生,这两条还是可以的。万一你实在想不出一个学生的优点,暂不要到他家去。等到他略了进步,上门去称赞他有进步,给他注一针强心剂,让他再管住自己几天。这是班主任的工作策略。这个策略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行而知之"。一次初二时,一个学生接连打架,我十分恼火,上门准备告状的。一进房门,就看到学生胆怯的眼光,临机一动,改变了主意,在他家说了一大堆"还好"之类的话。临别,学生送我下楼,说了句:"谢谢傅老师"。后来,他变好了。纯是出自于感激:没有让他挨打。我悟到了:自己的孩子表现如何,各个家长心里都有数,用不着我数落他孩子的不是,搞得大家不快活。现在我从不告状。而且,我注意到,告状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家访中应该了解的情况,仅提出我认为很重要的两点:一是通过与家长的闲谈,了解家长的素质和做家长的责任心。父母的天赋都很差,他们的孩子也不会很聪明。一个学生能培养到什么程度,看看家长,心里就有数了,以免班主任作作不必要的努力。二是了解学生在家里有没有学习条件,至少要有张桌子,一个板凳做作业。没有的,督促家长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检查一下灯光是否合适,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怀。另外,还要求家长至少提供一个纸箱来装学过的课本、试卷。不要甩得到处都是,因为中考需要用的。再是观察家庭的摆设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对班干部的家访要求家长支持孩子的工作,说明这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是大的益处的。每个学生家中访问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刻钟。

  家访之后,要建立学生卡片,形式自便,由班主任自己掌握。这个工作很重要,对以后的教育颇有益处,一定要做。人勤快,多写一点,人懒,少写一点。卡片上注明: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是否特保儿,或者揸行第几,住房情况,有无学习环境,父母的责任心,素质按自己的印象填优、良、中、差。家庭的经济状况,在校表现原因的估计,采取教育的方法,试用的效果等。卡片一般用日记本就可以以,而且卡片中可以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来表示掌握的情况。如我用3/4,分母4表示他兄弟姐妹4人,分子表示他排行第三,一目了然,又简便。

  你这样做了,就积累了经验,这些经验是你将来的财富。

 

 

  八、抓主课的重点:

  初中的主课,一共有六门,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外语上。因为这两门功课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一旦出现两极分化,成绩滑坡的学生就会厌学,厌学情绪一出现便是闹堂,使教育增加困难。所以初中三年,始终盯住这两门课。一旦出现问题的苗头,要鼓励学生咬住跟上,使今后的教育顺利一点。

 

 

  九、迎接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之前一个月,就要开班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期中考试中优良面的学生,要力保优良;期中考试总分300分以上的学生,要力争进入优良面;成绩差的同学,力争期末考试中有大的进步;班干部要尽心尽职,争当优秀班干部,要求每个学生写期末复习计划,计划包括总体目标,分科的目标。目标要订得切实可行,不要订高了。二是根据目标制定措施,并要求能保证措施的实施。这个复习计划,一定要有字数的要求,300字到500字不等。普通学校里,没有字数的要求,那些差生会在一张破纸上乱划几个字来敷衍你,对他的脑筋根本没有触动。复习计划收上来之后,全部过目。按好、中、差的比例,选那些有代表性的、写得认真的学生,在读报的时间,或班会的时间,让他们在全班读。这一做法,要作为教育常规,固定下来。以后的每次考试之前订计划,考试之后做总结。这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在早自习等方面的工作都要抓紧了。但期望值不能太高,教育学生,这毕竟是才开始。

  以上把初一上学期,班主任的工作常规梳理了一下。

  (1)预备周带领学生大扫除。

  (2)一学期视班上的情况,调整座位两、三次。

  (3)组建班委会,任命班干部。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5)从其中考试开始,反复强调不能作弊。

  (6)召开一次家长会。

  (7)开始对学生家访。

  (8)重点抓外语、数学两科。

  (9)动员学生迎接期末考试。

  这样的编排、无论做班主任工作计划,还是做班主任工作小结,都适用。而且可以年复一年地使用。

  

 

第二节 训练学生理解的阅读

 

  理解的阅读和理解的记忆,是学生进一步深造的至关重要的能力。这一任务,本来应该在小学阶段完成。可是,我们初中的老师,在接受新的初中生时,惊讶地发现这些小学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有理解地阅读和理解地记忆,只会死记硬背。会给以后的教育造成很大的麻烦。可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学生已经交给初中了。问题该由初中的老师来解决,怎么办?我认为,理解的阅读是理解的记忆的前提,所以,首先应该训练学生理解地阅读。

  有一种办法,是让学生把学过的教材表述给你听。可是老师的精力有限,这种一个一个地捉虫似的教育势必耗老师大量的精力,使老师力不从心。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有!

  第一种方法:

  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个组,让他们围成圈,互相讲故事。学生互相讲故事,势必对自己所看过的故事进行回忆、思索,这样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理解地阅读和理解地记忆的能力。而老师可以坐在旁边听,用不着劳神费力。这里,着重注意三点:一是特别要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多讲,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肯定是因为理解能力差。二是要求学生在讲故事时,尽可能地添油加醋,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发挥,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再创造的训练。三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词和成语,尽可能的用在表述上。词和成语的使用是否贴切、是否正确,倒是次要的事,学生自己以后会明白。在什么时间?在每个星期的班会上,初一年级的班会应以老师的训导为主,每次训导时,针对班上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地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用五,六分钟的时间就够了,不需要什么长篇大论,长篇大论无效果。我们成年人开会都打瞌睡,何况孩子呢?所以,在初一阶段,每次班会对学生训导五、六分钟之后,就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互相讲故事,干他们感举趣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个别腼腆的学生不会讲,他们的嘴不停地翕动着,就是发不出一个音。遇到这种情况,要有耐心,鼓励他们,当他们发出第一个音之后,问题就解决了。

  第二种方法:

  把问题交给家长,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在家有表情地朗读。我的女儿现在读小学三年级,当我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之后,给她买了一只八哥鸟,然后要求女儿把课文读给八哥听,教八哥讲话。女儿饶有兴趣地对着鸟笼大声地朗读课文,我相信,她每读一遍,对课文理解就深刻一次。

  第三种方法:

  是多阅读课外书藉。初一阶段学生的课外读物应以民间故事,神话小说,童话为主。

  培养学生理解地阅读。这个问题在小学未解决 好,到了初一还可以补救,到初二就来不及了。所以这一任务在初一阶段一定要完成。我看到许多学校的领导老师往往为初三毕业班疲于大奔命,那就是因为教育的程序安排不当,在初一未将这个问题解决好。

  我时常对自己过去受的教育进行思索,认为有一件事在开发我的智力上起了决定的作用。

  我在家是老大,下面有五个弟妹,一个接一个,长子负有照料弟妹的义务。我读小学五、六年级时,家里有一本厚厚的民间故事选,我就一边看,一边把里边的故事讲给弟妹们听。弟妹们听得乐哈哈,而这两年对弟妹们讲故事的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我理解地阅读和理解地记忆的能力。学生,难道不是一样吗?这个问题初一解决了,以后的教育就顺利了。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3)

第三节 习字的训练

 

  

  旧社会读过几年私塾的人,都可以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现在的教育,许多人到大学毕业,那一手字都不敢令人恭维。除了因为现在的功课远远比私塾多之外,我认为,训练的方法不得要领,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的语老师,往往把小字本发给学生,规定每天写一页或两页,然后收上来由老师检查。这样的训练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初中毕业,一共九年。只有部分学生觉得应该把字自觉的练好,或其家长有意识地对其训练。在这九年里,除了这部分学生的字练好了之外,其它的学生(至少有一半)不能流利地书写。而书写不过关,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困扰着学生的学习。

  我认为,流利地书写,是学生讲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能力。即便到了电脑时代,仍然是这样。而且,据韩国、日本学者的研究,书写我们祖宗传下来的方块象形文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很大的好处,比拼音文字要好得多。所以,学生在小学时,如果书写能力没过关,那么在一阶段一定要补救完成。

  怎么办?

  先谈谈一件事对我的启发,我妻子在学前班代课时,给我谈了一件事:有个小孩从农村来,没上过幼儿园,不会写1、2、3、4……有一种刻度尺,上面有1、2、3、4等这些数码。我妻子让他用刻度尺比着写,两个月后,当小孩能够扔掉刻度尺这根捌杖时,妻子惊异地发现,他的字写得跟刻度尺上的一模一样。使我悟到习字教育的轨迹训练法。不能让学生瞎写,老师要随时引导。

  我开始训练我的女儿,要求她至少把字的间架结构打好。市面上有许多硬笔法模具卖,在已有的几种硬笔书法模具中,以"千字文"为最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字的模板和现行的小字本不配套,希望精明的厂家注意到这一点,训练女儿一段时间,有一点效果。这个经验可以来训练我们的初中生,学生集资买几本"千字文"就够了。一个学生发一张字模,天天写这一张字模上的字,不许学生交换字模,一张字模摹写一个学期。先把这张字模上的几十个字写好再说。以我的经验看,一个人的字,只要有几十个字写好了,其它的字跟着都写好了。不要朝三暮四,干欲速而不达的蠢事,结果一个字都没练好。第二问题是学生的字写好了,到定形,需要训练多长的时间。再谈一件事情对我的启发。我妹妹很重视对女儿陶融的教育,从幼儿园起就带孩子上书法、美术等课外班。陶融上小学一年级时,那一手字叫人赞叹不已,一撇、一捺、一顿,有章有法,简直是个小书法家。既然字写好了,家长就放松了。到了二年级,字体就变了,成了学生体,和以前的字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三年级,陶融跟她妈妈顶嘴了。真可惜呀!功亏一篑。这件事使我意识到:少年儿童的鉴赏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大家咋干我就咋干。陶融的字,就是在家长放松督促时,依我的经验,至少要一年半。或者,当你观察到学生对自己写的字进行自我欣赏时,你的引导工作才可以告一段落。

  教育工作,如同烧火煮饭一样,要一把火接一把火地烧下去,直到把饭煮熟。如果烧一把火歇一阵子,那饭永远也煮不熟。如果烧到大半就停火,煮成夹生饭,再烧火也就没有用了。

  第三个问题是:现在各种试卷上面是没有横格的,学生又没有受到训练,于是在试卷上留下象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答案。那种试卷一看就给人一个不整洁的感受,这个问题也好解决。一次我临考时,发现一个好学生在答题时用刻度尺比着写,一行写完了,刻度尺往下移一行,继续写,整个试卷的答题整整齐齐。这真是一个简便实用的好方法,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学生,大家都这么干。初中三年训练下来,个个学生的试卷都干净整洁了。

  训练学生理解地阅读和流利地书写,这一任务初一阶段一定要完成。每一年级阶段有一定的教育任务,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如同小麦的生长期:分蘖期过了是拔节期,拔节期过了是抽穗期……错过时期再追肥,没有用处,只有害处。

 

第四节 班干部的使用与培养

 

  真正的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用毛遂自荐的话来说:是锥子总会有一天钻出口袋。基于这个观点,对于班干部是:先使用,后培养,在使用中培养。

  班干部的工作职责,前面已经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教他们怎么干,怎么干好。在班干部的使用过程中,主要观察他们是否负责,要求也不要太高。负责的班干部一定要大张旗鼓地支持他们的工作,不负责的及时调整,以利班主任的工作。

  站在班主任的角度,班干部的培养方向上,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什么人才,而是把班干部培养成班上的一股势力,一股正义的势力。这股势力一旦形成,班集体的核心初步确立。正气就得到弘扬,歪风邪气就没有市场,以后的工作就好办多了。这是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应该作为原则确立。

  一些乱班之所以乱,是因为那些坏学生在班上形成了势力。他们在那里一呼百应,好学生在班上没有市场了。所以,要带好一个班,一定要让好学生在班上形成一股势力。而好学生形成势力比较难,班主任一定要把这股好势力扶上马,送一程。先把班干部中的七、八个班委,九到十个科代表,四个组长,有少先队组织的地方,还有中队长、小队长等人参加,召集他们座。人数要有全班的一半左右,人多势众才有才量,不要只找几个班委座谈。人少了,力量就单薄了。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让这部分好学生形成势力,这部分学生是班主任带班的骨干力量。首先要把这部分学生抓住,开几次座谈会,围绕三个基本的要求,展开话题:

   ①班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

   ②敢于同班上的不良风气作斗争。

   ③关心和帮助落后的同学。

  初中阶段的班干部,只要做到这三条,就非常不错了。其它要求统统不要,多了亡不住,也做不到。

  既然对班干部作了要求,孩子们稚气未脱,在班上就敢说敢管,势必出冲突。如何解雇这个矛盾和冲突?班主任在这个时候,对差生绝不能压服。就我多年观察得出的经验,往往是压而不服,接踵而来的问题还要令人棘手。班主任应该在全班语重心长地说明:班干部的工作是为了全班好,只有全班的纪律好,才有全班的学习好,同学们才能在中学扎扎实实多学到一点知识,而不是虚度光阴,这是一个大前提。我们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才能统一认识,解决问题。这样一说,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枝节总是都好解决了。而且,这样一说,既支持了班干部的工作,又平息了差生不平的心,效果很好。

  万一是班干部出了错,千万不要当众出他的丑。可以私下交换一下意见,要他以后注意就行,花几份钟的时间就够了。

  你把班干部抓在手里,这个班就好带了。

 

第五节 改进我们批发作业的方法

 

  现从师生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先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看,我以前教物理,曾经认认真真地改一个班的练习本,学生的第一错误都仔细地给予更正,结果用了一上午的时间。一般地改一个班的练习本,也需要一节课的时间,一个教师一天上三节课,改三节课的本子,还要备课,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要处理,自身的知识有待更新,业务有待提高。当个教师的确忙,也难怪有的教师要把本子抱回家去改。我们曾经有过改进作业批改方法的尝试,要学生去改,结果有的学生不负责,本子改得乱七八糟,家长有意见。

  现在,重提教学常规,重申教师批改作业的重要性,练习本又堆到教师的办公桌上。

  我们学校曾经两次戴帽子办高中,我有幸上了两次高一上学期的物理。给我最深的体会是:普通的学生,要到高中阶段,才会对教师批阅的作业,作认真的璨正,经过了学生大脑的思考。而在初中阶段,那些占大多数的中差生们,对发下来的练习本,管它对和错,看都不看就塞进了书包。也就是说教师辛勤的批阅没有起到作用,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效率。

  再从学生的角度看。我注意到:新学年伊始,学生的第一次作业,哪怕是再差的学生,即使作业全部做错了,作业都是做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表明了他也想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我们的教师忽视了这一小小的现象,毫不客气地给他打个红叉。差生的第一次练习本发下来,全部是红叉,连个改正的机会都不给,让他坐在那里发楞。他想做个好学生,却又做不到,只好垂头丧气,随着练习本上的红叉越来越多,练习本上出现了涂鸦,开始割划,甚至不做作业,开始逃学了。因为上学,做作业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欢乐,甚至连半句夸奖的话都没有。于是师生之间的矛盾出现了,升级了,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给双方都造成了极大的、不应有的伤害。

  能不能找一个既能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又能不促使学生自己多动脑筋,并能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的方法呢?

  新学年开始,教师向学生讲时新的批改作业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应该认真完成作业。其次,教师对做对的作业打红勾,做错了的不批改。练习本发给学生之后,学生对没有批改的那部份作业用纸打个补丁。决不许在原题上涂改得一塌糊涂,即便是补丁也要打得整整齐齐,以保证练习本的整洁。要学生在补丁上更正,不会做的题,可以参看做对了的同学的作业。作业改正了,教师再打红勾,补上一百分。这个一百分一定要给,教师打个一百分是举手之劳,但对学生却是一个鼓励。更重要的是,从教师给学生第一个一百分起,就给了学生一种鞭策,更是一种约束。约束他认真完成作业,自己改正作业,以便再得一个一百分。

  初中的学生不懂事,除了少数品学兼优的学生之外,大部分中差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一个好的分数,对他们来说,就是学习的动力之一。这个方法坚持下去,学生手捧着打满一百分的练习本,会珍惜自己的荣誉,不会在本子上瞎划了,他的学习习惯就慢慢培养好了。而且,彩这种方法,把教师从批改作业的繁重事务中解况出来,改一班的本子,大约只需要一刻钟。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4)

第六节 请多给学生表扬与奖励

 

  既然表扬和批评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在班主任工作中,为什么不多用表扬而少用批评呢?好话总是容易被人听进去的。可以假设老师在一个乱糟糟地课堂上课,为了整肃课堂纪律,老师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前一种是训斥不守纪律的学生。后一种是表扬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学生,特别是成绩差还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课的学生。我敢说,后者产生的效果好于前者。

  再看我们成年人,往往对以前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牢记在心,且津津乐道,经常提及。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呢?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多用表扬和奖励,少用批评和惩罚。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摸索到一个既简便,又极其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之后,发本子作为奖品,每学期发两次,初中三年里坚持下去。而这种发本子的方法是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

  我第一次发本子奖励好学生是在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对进入优良面的学生进行表彰。有的学生在下面小声说:"那我们差生得什么呢?"我听到了,对!我们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激励全体学生奋发上进,让好生、差生都满怀希望地学习。我马上提出在期末考试上设进步奖,谁的进步幅度大,考试的分数增长得多,就奖励谁,取前五名,又有人在下面小声说:"六名"。好吧,六名就六名。并且奖项也增设了关心集体奖,优秀班干部奖,中奖的覆盖面达全班的50%,具体操作如下:

  期中考试后,均分过了80分的学生就获优秀奖(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苛刻,不要求门门超过80分)。所办的奖品,首先要注意适用性,既要精美,又要经济。学生拿到奖品后,可以用来记笔记,或者做练习,千万不能买只能用来锁进抽屉的奖品。要让学生天天看到它,天天给学生以学习的动力。本子的扉页上写到:奖给XXX,优秀奖,注明日期,盖上公章。考试完毕的一个星期之内颁发。

  期末考试之后,增加了进步奖,产生的方法是期末的总分减去期中的总分,得出差,看论的进步幅度大,取前六名。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进步奖只看进步幅度,不看总成绩。这样,每个差生都可以轮流"坐庄",机会人人均等。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奖项,以达到激励全体学生进步的目的。

  对于成绩差,进步不大的学生,如果不鼓励一下,会使他们感到在班上活得没有意思。你就应留心观察一下,这样的学生中有大扫除很卖力的,班上的事很关心的,挑几个出来,设个关心集体奖,鼓励一下,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感觉到有奔头。

  你的班干部,辛苦了一学期,发个本子奖励一下,使他们觉得有干头。只要平时工作没差错,都要奖励。

  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在扉页上写道:"奖给XXX,进步奖"、"关心班集体奖"或者"优秀班干部",注明日期,盖上公章,缺一不可,奖品要随成绩单一起发下去。这样的做法,有没有效果呢?我说很有效。我带的94年毕业的那个班,在初一、初二两年里八次颁奖,对班风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96年初一上学期期末,差生王蔚获得进步奖。他喜出望外,感激地说:"这个回家可以不挨打了,因为我进步了。"他可以把我发给他的奖品作为防止挨打的盾牌,当一个学生感激老师的时候,有什么教育不能实施下去呢?

  进步奖取前六名,不是因为"六"是个吉祥数字,而是我对初中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研究的结果。我曾经把进步奖缩小到取前三名,听到一个差生说:"反正得不到奖的,去玩啊!"意识到自己太吝啬了。我又曾经把进步奖扩大到取前八名,颁奖时看到差生莫明其妙的眼神,意识到他没有努力,我监奖了。取前六名,效果最好,我欣喜地看到,那些差生为了争那个小本子,在暗中较轻。一个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给班主任的工作,减少多少麻烦啊!

  由于每次考试之后,我桌上都堆满了精美的软面抄本,我校的老师把这一方法学去了。可我仔细观察,发现他们只学到了皮毛,并没有掌握其中的真谛。其错误是:

  一个发个空本子,在扉页上什么也没有写。那么,你把本子发给学生,学生拿到手里,由于没有印记,这个本子算是奖的呢,还是他自己买的呢?这种奖励方法没有意义,不能激励学生。

  二是在扉页上只盖了公章,没有写字。学生拿到手里,算是运动会上得的呢?还是在其他什么方面得的呢?莫明其妙。

  三是吝啬奖励,只重奖前几名,其他不奖。须知你的教育对象是全班学生,而不只是前风各。你的教育任务是鼓励全体学生,当奖励只跟随前风各优秀学生有缘,而与大多数学生无关时,奖励就成了后者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大部分学生就会麻木不仁,我行我素,给你的教育增加麻烦。

  四是不及时奖励,期末考试之后,懒洋洋地说:"算了啊!下学期开学再奖励吧"。须不知你的学生正急切切地盼望奖励,以便向父母报喜,你却给他以失望,冷了学生的心。当学生把这件事忘了的时候,你突然提出要奖励他,时过境迁,奖励的效果大大地打折扣了。要记住,趁热打铁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有,在年级家长会上,领导们满面春风,兴高采烈地反年级前几名的奖品,优秀奖的奖品,进步奖的奖品,颁发于家长手中。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费了神,出了力,产生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因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学生,而不是培养家长。你把奖品发给家长,首先隔了一层,只对学生起了个间接作用,你的鼓励要通过家长间接地传给学生,其间能量的损失是巨大的。表彰,除了鼓励得到奖品的学生之外,更重要的是促使要达到的目的。第三,我从家长手中看到奖品,扉页上只盖了个公章,一个字都没写。当家长们拿着这个奖品向亲友们炫耀自己的孩子时,这算什么东西?空白介绍信!

  人都有荣誉感,我们要尽可能地满足人家的这种荣誉感。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变得轻松一些,愉快一些。

  我常常看到老师对学生,或对家长谈话时,有一句话经常地使用:"你呀(或你的孩子呀!)什么都好,就是什么什么表现不好。"我们来分析这句话,前面的优点说得很朦胧,很模糊,很概括;后面的缺点却说得很具体、很形象、很翔实。使人听完这句话后,对缺点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点呢?没有。这样的谈话没有艺术性,叫学生和家长听了不高兴,因而,老师接下来喋喋不休的教导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应该怎么说呢?我举个例子:差生冯竟在英语课时走出了教室,我反怆叫上来问情况,他说被英语老师赶了出来。我说:"冯竟同学,你有很多优点,你的劳动表现很好,刚开学时,教室里有不少石灰块等建筑垃圾,别人都不愿撮,你一个人撮了二十几簸箕倒在垃圾箱,老师总记得。(注:这条优点我说了十几回。)人也诚实,上一次你旷课到建港中学去打群架,回来就勇敢地向我承认的错误。(注:要善于在缺点中找优点)。这一次又主动承认是被赶出来的。但你也有很多的缺点,最大的缺点就管不住自己……"在这个谈话里,首先要具体地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提出自己的希望。教育,要处处显示出艺术性,那么,这样的谈话有没有效果呢?我说,一次两次肯定收效甚微,但是,至少学生听得进去。

  我们人有个弱点,就是看自己只看优点,看人家只看缺点。我常见老师把家长请来,把人家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可家长会怎么想呢?家长表面上唯唯诺诺,心中肯定鄙视你老师没有本事,水平太差。让我们克服自己的弱点吧!

  我们的老师在每次考试后,喜欢在全班、全年级按照成绩的优劣,给学生排个名次,或油印一个表格,发给每个家长,或办一期黑板报,把学生的排名座次挂地黑板上。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对有的学生来说,得5分是件很容易的事;对有的学生来说,得3分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那么,排名次是否违背了这一科学论断呢?人家刻苦学习,只取得那样的成绩,你把人家的姓名挂地黑板上摆尾巴。一挂就是两个星期,当众羞辱他,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益处吗?

  我在每次考试之后,办一期黑板报,上面赫然写道:光荣榜,优秀奖:某某某、某某、进步奖:某某某、某某某……让学生感到自豪,激励他们继续进步。名次是有的,在我的成绩一览表上,在我的心中,而不是拿出来刺激他们。

  我常常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你的批评训斥一个学生时,你是否意识到,你无形在学生中树了一个榜样,一个坏榜样。当你在表扬、奖励一个学生时,你在学生中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一个值得他们学习的榜样。在这里,潜意识起了很大的作用。

  让我们多给学生以表扬和奖励吧!让我们在学生中多树立一些好的榜样吧!这对我们有效地实施教育,是大有好处的。

 

第七节 怎样爱全体学生

 

  都说要教育好学生,必须爱每一个学生,可是怎么爱法?那些好学生,个个眉清目秀,循规蹈矩,人见人爱。而占大部份的中差生,乌眉皂眼,调捣蛋,叫人怎么爱得起来?

  我认为:对于初中的学生,教师只要不做学生最痛恨的事,就是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而不需要特别的形式,特别的表达。

  首先切忌冤枉学生。初中的学生,还保留着几分孩提时代的童贞,受不得委曲。又由于心理闭锁性的特点,不再童言无忌、脱口而出,他不愿意说出来。但你冤枉了他,他就恨你。一个学生一旦恨教师,教师对他的教育就不能贯彻下去。

  班主任有时会遇到软硬不吃的学生,八成的班主任制造了一桩冤假错案造成的,或者是班主任处罚过重,使他觉得不公平。化解的方法很简单,向他作个道歉就行了,我在八四年带初三时,转来一个女生,叫徐苏云,天赋不高。当时我要求学生七点半以前进教室,可是她天天迟到。我没有发火,只是嘟噜了一句:怎么能天天迟到。我决定晚上到她家去看个究竟。他父亲是航务工程处的工人,修建码头的,等码头建好了又搬家。所以住的是一个十八平方米的工棚。房里点着一个大灯泡,工具箱当桌子,她和弟弟坐在高板凳上,趴在工具箱上做作业。母亲生病瘫在床上,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人。我说明来意,她父亲向我说明原委:徐苏云每天早上要到食堂买稀饭、馍馍照料妈妈和弟弟,可食堂也是七点半才开门。我立刻想到徐苏云匆匆赶来上学的情景。第二天,我在全班表扬了徐苏云,她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刻苦学习。号召全班学习她,允许她迟到。

  如果当初我不到她家去看看,直接批评她,肯定会刺伤她的心。所以,班主任在处理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作周密、细致的调查,防止冤枉学生。

  诚然,学生到了初中时代,已经学生了撒谎、狡辨、抵赖,老师在没有抓到把柄之前,就让他得意一回又何访。

  其次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人都有尊严,那怕是监狱里的囚犯。有的老师却忽视它,讽刺、挖若学生,一条一条地数落学生的不是。许多老师在这样做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冒犯了学生的尊严。我常常看到老师训斥学生,学生犟着头,站在那里,这样的教育毫无效果。老师还累得要死,气得要死,嘟噜着:有这样的学生?要知道学生也同样气得要死。学生也会同样地嘟噜:有这样的老师?老师教育的内容反被这种感情冲得无影无踪。教育的效果是负数。

  有个毕业了的学生,叫王勇。读书时完全是陀螺屁股,毛手毛脚,成绩又差,总挨老师的打。一天,他在路上遇到我,骄傲地说他参加了工作。"在哪里?"我漫不经心地问他,"小集体!"他自豪的回答。我吃了一惊。据我所知:港埠公司认为不赚钱的活,甩给大集体去干。大集体认为不划算的活,甩给小集体去干。进小集体的全是最没有门路的老工人的孩子。一份让我怜悯的工作居然使他那么自豪。那眼神分明是在告诉我:"以前读书时你们瞧不起我,现在我自食其力了。"

  这就是做人的尊严。

  所以,我们的教师、班主任在处理事情时,首先要尊重 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他做人的尊严。它关系到你的教育是否顺心,关系互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再次是提高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注意:是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初中的学生,对这一点非常敏感,你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种语调,他马上就领会到你是在器重他,或者是瞧不起他,甚至是鄙视他。一句话,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他马上感受到了。他觉得在你心目中的地位高,学习就有动力,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觉得在你的心目中的地位低,就灰心丧气,不想学习。

  我原来带的班有个学生叫余先园,很聪明,初一,初二时,成绩一直是前三名。初三时,领导要我把班交给别人了。一天,我开玩笑地问班主任,余先园现在怎么样了?"她呀!心花了。"班主任轻蔑地一挥手。我立刻感司到余先园完了,彻底地完了,因为她在班主任心目中的地位没有了。果然,中考她边二十三中都没考上,其实,她是一个很单纯的学生,所谓"心花了"。只不过是女孩子青春期的燥动。作为班主任应该正确认识、处理这种情况。

  所以,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在你心目中的地位都很高,你都器重他们。这不是枝节小事,它关系到你的教育是否成功。

  第四、不要没收学生的课外读物和玩具。上课时,常看到学生在下面兴致勃勃地玩东西,或者在看课读物。老师走过去,没收了,殊不知这都是我们的心爱之物,最感兴趣的东西。被你没收了,不给他了,叫他怎么不恨你。

  我从不没收学生的东西,上课玩东西,收上来,要学生写个保证,就还给他。也有学生在一张小纸片上,写个袖珍保证书交来的,我不要,向他指明:交个袖珍保证书,证明你没有改正的诚意。一般学生都能接受我的要求,交张规规距距的保证书。也有学生急于索回自己的东西,上课时偷偷地写保证书,一打下课铃,就拿着保证书向我要东西,我也不允许。我上午收的东西,要学生中午写保证,下午来取东西。我下午收的东西,要学生晚上写保证,第二天来取东西。

  所以我希望老师不要没收学生的心爱之物,不给他了。应该让学生感激老师,他会知道错的。

  至于撕学生的书和本子,那是根本不能做的。我常常看到:因为学生的作业不认真,老师当众撕本子。这种情况下,连好学生都替那个差生抱不平。老师只要做一次这样的事情,在学生面前就丧失了威信,学生再也不听他的了。我们老师常常用成人的心理去要求一个初中的学生,自己懒懒散散,可以自我原谅。学生犯了一点小错误,就大发雷霆。这是极其错误的。

  以上就如何爱全体学生,提了四点看法:不要冤枉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不没收学生东西。这四条,每个老师都做得到,而且,我认为做到了这四条,就做到爱全体学生。

  初中的学生,不需要婆婆妈妈似的爱,更不需要所谓"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自己去成长。这才是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5)

第八节 正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否成功地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班主任能否带好班的关键。

  我们现在对学生提了许多要求,要求学生为祖国学习,为四化建设学习,为共产主义学习……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要求,对于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用处,我认为一点用都没有。即使有学生按照你的要求,写了一篇讲话稿,表示了为四化建设而好好学习的决心,那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祖国、四个现代化,共产主义等概念,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仍然遥远的事。

  报效祖国的观念,至早,要在高中时代才会萌生。初中的学生还很糊涂,他们在家是为家长学,在校是为老师学,或者是为一个好的分数学龄前,连是为自己在学都不能感悟!哪能谈得上为祖国而学啊!你却要他为祖国学习,为共产主义学习,是不是违背实事求事的精神。即使是好学生,也只是得益于衣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就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是按部就班地在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老师对他好一点,让他为感激老师而学习。记得我刚调到学校时,有个学生叫周家志,大概很调皮,因为我刚来不熟悉。每节课都被班主任拉到教室门外罚站。我总是替他求情:"周家志上我的物理课还好,我担保他不会闹。"让他上我的课。周家志其它功课,都只三、四十分,唯独我的物理课,总在七十分左右。由于成绩太差,读完初二就辍学了。这件事给我两点感悟:一是他是出于感激我在学习物理;二是其它功课那么差,物理能考七十分,如果教育得法,说不定是个优秀的学生。结果他成了错误教育方法的牺牲品。

  其次,要求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我反反复复要求家长:你的孩子在家做作业时,你要坐在旁边。或打毛衣,或看报刊杂志都可以,但一定要坐在旁边,以示关心。作业做得好,称赞两句。做错了的,督促改正。话不要多,以免引起他烦心,干扰他完成作业的情绪。方法非常简单,只要持之以恒。时间不会很长,一年半。等到你孩子的学习习惯养好了,你就可以去潇洒了。

  再次,老师多给高分,不要吝啬表扬,在前面已有述说,这里不多说。

  仅仅做这些还不够,还要利用班会对学生作几次演讲,造成轰轰烈烈的效应,让学生们朝好的方面互相作良性影响。

  第一次演讲如下:

  我们人类,现在主宰地球。其实,就我们人的体力,连一头狼都打不过,更不要说虎豹了。但是,现在却由我们人类去保护它们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人类有发达的大脑。而我们的大脑,不是生来就很聪明,生下来就具备很多知识,需要我们不停地学习。

  现在我们读书,实际上是对大脑进行训练。有一点,同学们可以感受到,初一时,你们进入初中,许多同学都还是小不点儿,等到初三毕业,你们就人长树大了。这看得到。可大脑的发育看不见,但是你们初中刻苦学习三年,你们的大脑就发育得绝顶聪明了。

  还有一点,同学们可以感受到,当你刻苦地钻研习题,做了几个小时的作业,一定感觉到手脚冰冷,但脸发烧,头发热。这说明你学习的时候,血液带着大量的营养,流入大脑,促进大脑的发育,让你变成一个聪明人。

  同学们锻炼身体,就有了发达的肌肉,健美的身材。同样,同学们刻苦学习三年,就训练成发达的大脑。当然,我们不可能把脑壳劈开,然后在一旁赞叹道:多么健美的大脑啊!但是,对你们以后参加工作,是非常有益处的……

  再讲一些勉励学生好好学习的要求。

  第二次演讲如下:

  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处?要你们学习那枯燥无味的x,y,z有什么用处?我说一点用处都没有。如果有个同学,站在大街上,大叫:x+y=z,别人不会说他有知识,反会认为是疯子,要送到精神病院去。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要逼着你们去学这些枯燥的功课。我们现在的学习,是打基础,如同建高楼大厦一样,必需打基础。但仅仅只打了个基础,不修高楼了,你说这个基础有什么用处,又不能住人,反过来,要建高楼大厦而不打基础,建成的高楼会倒塌。

  现在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是为你们以后一生打牢固的基础。

  我原来在武昌车辆厂当冷作工,因为我学过立体几何,图纸拿来我一看就懂,从放样,下料到组装,头头是道。别人不会我会,就受到人们尊敬,这就是学到知识的用处。我曾经看过两个木匠工作,一个有文化,初中毕业,学过几何,他的下料,接榫头,有条不紊。一个没有文化,只读了两年小学,他忙得满头大汗,也没干出明堂。这就是学到知识的用处。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许多。

  所以,同学们现在只有好好的学习,才能为将来人生中的高楼大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两次演讲,没有半点大道理,但是贴近孩子们,震动效果很大。

  班风的建设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也很大。初中的学生群体效应的影响非常大。往往看到一个班乱哄哄,老师不管,连那些好学生也开始讲小话,加入乱的队伍。在一节课一节课的乱环境的熏陶下,养成坏习惯。一个班上纪律很好,都在安安静静地做作业,连那些差生都不敢闹,问题目都是轻言细语,唯恐破坏了这安谧的气氛。这就是环境的影响,班风的影响。我前前后后都在谈这个问题,这里不多说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班主任就要教以学习方法,不然成绩上不去,三分钟的热度会很快消失。首先要教育学生,强调学习是件很艰苦的的事情,在心理上作好艰苦承受的准备。其次,在初一,初二阶段,学习方法上只作常规的介绍。开几次班会,让好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或者让有进步的学生谈谈他进步的体会,让好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或者让有进步的学生谈谈他进步的体会,工作做到这一步就可以了,用不着作更进一步的努力。初一、初二的学生还很小,不能感司更深的东西,只要把习惯养好就够了。学习的好方法,要到初三,才一个一个地抖擞出来,告诉学生们。一方面让学生感到老师花样多,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学生才能比较自觉地接受学习方法。各位老师手里一定有不少学习的好方法,所以这个问题后面就不再赘述了。

 

第九节 随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几个学生,来到办公室门口,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敢先进办公室。上课铃声一响,一溜烟,都跑了。这几个学生来干什么?他们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来问练习题的。可是,就是不敢进办公室。

  再谈一个情况。我刚教书的时候,有两个女生,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学习委员。有一次,她们提出要到我家去玩。我告诉她们我的住址,详细地叮嘱她们怎样乘车,怎么走。星期天,我在家恭候。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多钟,两个学生才满头大汗,脸包通红,十分紧张地撞了进来。她们告诉我:两人在我的门口走过去,走过来,一共走了九趟,犹豫了半天,最后才下定决心,鼓足勇气撞进来的。

  为什么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十分平常的事,初中学生表现得是那么地紧张,那样地胆怯?这正反映了初中生这一年龄阶段的行为特征:你要他干一件恶作剧,他胆大包天;你要他去干一件正经事,他胆小如鼠。这一行为特征在初一,初二阶段的学生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我常常看到老师质问学生:"你闹课堂就敢,这就不敢了?"老师也许没有意识到,学生此时没有撒谎,他确确实实不敢。闹课堂是下意识行为,没有动脑筋。要学生来请教问题,提要求,经过他的思考。老师天天在训他,把他训怕了,不敢来。

  我们的老师,往往在一堂课结束之后,轻描谈写地说一句,有不懂的地方,下了课可以来问我。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学生会不会来问?答案是明确的,他们不敢来问,也不会来问。

  我常常看到一些好学生,他们受到老师的重视和青睐,常常拿一些高难度的题目,在教室,在走廊,请教老师,老师也很高兴,兴致勃勃地向学生讲解、讨论。那些中差生畏首畏足地在旁边听,高难度的习题对他们来说,是天书。

  可怜的中差生,平时,他们多被老师批评训斥,对老师是敬而畏之。有了问题又不敢去问老师,不问老师,去问谁?更糟糕的是:现在学生的家长,多是一九七0年以后初中毕业的,他们本身被文化大革命耽误了,没有读到书,大部分素质很差。文化大革命这十年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家长,对我们教育界的影响,远不止十年。

  所以,我们当老师的,要随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关心中差生的情况。有人会说:这样做,不把老师累死了。我说不会,我们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把学生引入正常的教育轨道,也就是把学生引上路,这一阶段的任务很艰苦。一旦把学生引上路,老师的工作负担将大大减轻。相反,如果老师不这样做,老师才会累死。你想想看,如果中差生遇到的学习困难成了堆,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再也学不进去了(不是他不想学)。那么,他充沛、旺盛的精力往哪里去发泄--闹课堂。这下就轮到老师惨了,上课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整顿、维持课堂纪律上,往往效果又不佳。教学进度又要按时完成,还有合格率要保证。而且,上这样的课是那么地不顺心,叫人心烦,这样的老师,干得焦头烂额,还没干出成绩。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永远把握教育的主动权。

 

第十节 让学生逐步适应初中的教育

 

  有这样三种情况。

  第一种,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学生一升入初中,就被老师关进了教室,从早关到黑。似乎这种把学生关进教室的做法,才是教育的良策。现在,义务教育正向金钱教育过渡,许多学校办起了收费的重点班,把关学生的时间提前了,从暑假就开始关。而且,这种做法,受到包括家长在内的许多人的认可和赞赏,这正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我认为:学生一升入初中,就把学生关进教室的做法,这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做法,是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做法。在初中三年漫长的教育道路上,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必须分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能够违背这条原则。

  学生从一进初中,就被老师关进教室,初一时学生年龄小,可以压得服。而且学生不懂事,以为关进教室就是教育。关到初二,学生年龄大了一点,开始有微辞了。到了初三,该出成绩了,可是学生已经被关疲了,关痞了,毫无后劲了。这是许多学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忙得不亦乐乎,却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许多书中,许多老师,反反复复地强调: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要抓紧……云云。怎样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的教育?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对于学生来说,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不同点:

   1、主果由小学的语、数两门变成语、数、外、政四门。

   2、由小学的愉快教育变成中学的应该教育,有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我是主张考试的,完全赞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不矛盾的观点。)

   3、小学每逢星期四下午老师学习,都被放回家了,初中则被关在教室里面做作业。

  撇开教材的实质不谈,在学生的行为上只有这三个不同点。三个不同点中,前两个是我们老师无法作主解决了,请学生自己去适应。第三点我们可以决定。我建议:初一时,每逢星期四下午老师学习,把学生放回家,作业回家去做,其余的时间由他们自己去支配。这一点让学生到初二时再去适应。

  平心而论,初一时教材的内容,不就是那么一点点吗?所以,采取这样的措施,对全班的成绩不会有大的影响。

  我的观点很鲜名:要让学生初三时有后劲,那么学生在初一时,不应该死关在教室里。

  第二种情况。

   "独立完成作业,不准抄袭。"这一要求貌似正确,却关非真理。如果执行不当,照样是错误的。我曾经和同事们讨论过,小学时学生在数学上达到什么程度,到中学就可以跟得上了。一致认为只要四则运算过关就可以了,不需要会做应用题,因为中学可以列方程来解应用题。但是事实关非如此,有的学生对于分数、假分数、代分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并没有完全搞董,还没有过关。他们带着分数的乘法为什么会越乘越小的困惑来到初中的。当字母代替了数字,代数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完全成了天书。他们确实是作业不会做,你又不准抄,那就只好不做作业了。这是普通学校学生不交作业的原因之一。所以对于数学这一门课,在初一时,我允许学生抄作业,抄了总比不做好。

  带初一时,早上我走进教室,学生纷纷往屉子里面塞本子,我知道他们是在抄作业,怕我捉到了。我连声说:"可以抄、可以抄,但是有两条,一是要认真,二是要动脑筋想一想,人家为什么这样做。"初中的教育,存在一个让学生开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有耐心。

  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放纵了,搞得学生晚上在家里看电视,早上到学校来赶作业,也不行。要反反复复告诫他们,一般学生都听从老师这一教导。

  等到学生开了窍,一般是初一下,初二上,不许抄作业了,但可以问。

  第三种情况是,虽然你反复叮嘱学生,还是有那种学生,特别是小男孩,下课十分钟,玩糊涂了,一打铃,记起来了,要上厕所。是否允许,我认为,初一时的小男孩,没有发育好,应当允许,不要憋坏了他们。同时告诉他们,下次不允许了。可是下次,他又玩糊涂了。当然,对那些以疯装邪,都要到厕所去上课的学生,需要区别对待。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6)

第十一节 新概念第一次引入时

    先看二个例子。

  我校的张毅老师跟我闲聊时谈到:他的学生汪建斌有一个字总是写错,他从初二接手起一直把汪建斌带到高中三年级毕业,其中不知道替汪建斌改了多少次,汪建斌仍然是写错的。张毅摇摇头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曾给一个学生补习过初一的代数,十个十分简单的分式问题:因为分母为零整个分式无意义,所以分母的代数式不能为零,由此推导出X 什么数值。学生对这个问题很困惑,我耐心地讲了这个道理,举了许多例子,做了很多习题,自以为这个简单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到了期末考试,考完之后去看她的试卷:一道填空题1/x-3中x 很显然x 3,可是她填成X 0,其它许多我讲了又讲的题,她还是都做错了,我差点气晕了。

  这样的情况在教学的实践中比比皆是,各位老师一定遇到了很多。于是,就有了老师的叹息声:"这个孩子真笨呀!我替他改正了多少次,他还是做错了"。有人思索过这种现象后面更深层的原因吗?

  我认为:学生在接受一个概念之后,就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信息链。这个信息链一旦形成,当视神经看到问题时,由信息链直接指挥手中去写出答案。整个过程中,是不加思索的,是不需要大脑进行考虑的,如同条件反射的形成。如果一个学生在接受概念时,由于误解而建立了一条错误的信息链,就由这条错误的信息链来回答问题。这条错误的信息链一旦形成,是如此之顽固,能量是如此之大的,以至于你跟他改了无数次,讲了多少遍,它依然存在,学生依然按照错误的信息链来回管问题。甚至可以说:这个错误的信息链,可以被人带到坟墓都不改变。更要命的是:学生根据这个错误的信息链回答问题之后,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做对了。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的学生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并不是他们笨,而是我们老师在教育上的疏忽和学生在接受概念上的误解。

  找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给我们许多启示。首先,我们必须严格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如果马马虎虎的上一节课,造成的恶果是以后十节课、二十节课都无法收拾的,那是做了一件自己害自己的蠢事。

  其次,我们在新概念的第一次引入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严格界定,不能让学生在概念上搞混淆了。有时候一个新的概念引入之后,你从下面、反面、各个方面讲了五六遍,你站在讲台上一呼百应,学生们似乎全懂了。其实,在这个时候,至少还有一半的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因此,在新概念引入之后,你要趁热打铁,把错误的信息链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你特别要注重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看他们在接受新概念的时候,是不是发生了误解,你要他们对新概念的理解表述给你听,不要死板板地照本科,而是要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你才能发现问题。你切切实实地这样做了,你的学生就是聪明的孩子了。请注意: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冷了就不行了,冷了,就凝固了。那很讨厌的,错误的信息链就形成了。

  万一学生已经形成了错误的信息链,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补救呢?

  举三个例子。

  一次,陶校长拿着一张干部履历表来找我;指着籍贯那一栏对我说:"亏你还是浙江人,连故乡的地名也会写错。"我以前写浙字,中间总写成木,而不是才,自己从来没有注意过,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在写错字。经陶校长一指正,满脸羞愧,立刻改正,至今不忘。

  我最初上讲台,黑板上写的全是行书,正楷怎么写?倒还忘了。学生在下面嚷着不认识,只得把字憋正。学生帮我纠正了一个错字--"越",我以前总把里面写了"成"而不是"戊"。学生一指出,定神一看,果然错了,又是满脸羞愧,痛改前非。

  张正友老师跟我谈他初中上化学时的一件事:老师拿出一集气瓶的氯气,叫个学生上去闻。人类习惯势力往往是极其顽固的,你要我闻,我就闻,那个同学径自把自己的鼻子伸进了集气瓶。不料老师把学生的头一揿,把学生的鼻子紧紧地按在集气瓶里,大声嚷道:"叫你闻!叫你闻!"全班学生吓呆了,进而记起来有毒气体不能这样闻。老师说那堂课的印象十分强烈,至今他还记得有毒气体的闻法。

  哦!我悟到了,斩断错误的信息链,必须对神经进行强刺激。

  假若你发现你的学生已经建立了错误的信息链,在这种情况下,轻言细语的谆谆教导,已经不起任何作用了。怎么办?你应该拍案而起,大吼一声,把他吓一跳。然后让他定眼仔细看一看,由他自己说究竟错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斩断他的错误信息链,重新建立起新的、正确的信息链。如果一次不行,只能说明你使用方法的刺激强度不够,必须再来一次。

  不同的教育问题,必须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就是教育的技巧。

 

第十二节 班主任的幽默的语言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我反对干巴巴的教学生,死板板地训学生。我们所教的初中学生,是处在人一生中最为生动活泼的一个时期。与其相适应,我们教育学生的工作语言,也应该是生动活泼、诙谐幽默,为广大初中学生所喜闻乐听。学生喜欢听,他们就听得进去,我们对他们的教育,也就切切实实地落到实处了。

  一节课,学生的注意力能否集中,全看老师的口才。老师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首先是锤练自己的语言艺术。我原来是一个语言有短的人,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下了一番功夫。我原来教物理,现在教历史,学生对我上课的评价是;单口相声。是什么灵丹妙药?实在简单极了,捅空了一文不值,抄了一遍《新华字典》。每抄一个常用字,用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尽可能多地组成词语。例;劝;劝说,劝解,劝阻,奉劝,劝业……不要怕重复。一个一个地抄下去,不常用的字不抄。抄一遍《新华字典》,用了一个学期的课余时间,大约只抄了四千多字。产生效果非常显著,连自己都意想不到,大大地增加了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面对学生讲话,文思如泉涌,一度成为办公室活字典。根据我的经验,抄一遍《新华字典》,可以管用六年。后来慢慢遗忘了,语言又苍白无力了,需要重新抄一遍。

  再来谈谈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我曾和同事们讨论初中阶段哪门学科应该基本完成,到了高中不操什么心?一致认为应该是语文。我观察学生的作业,特别是差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观看学生的各科作业本。发现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作业上有一个共性:语言混乱,词不达意。悟到差生之所以差的一原因:语文水平太差了。也就是说: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原因找到了,就有办法了,现在我建议班主任带领学生抄《新华字典》。什么时间抄最好?中午一点半到两点。要学生准备一个厚抄本,老师在黑板上抄一个字,要求学生组词,学生组词错误,可以简单地纠正一下,组司正确,就写在黑板上,要学生抄在本上。老师绝不能不写在黑板上,不然学生会在抄本上写出许多错误的同音字,给以后的教育添麻烦。

  假设每天带领学生抄报30个字,一个星期就是150个字,一个月600个,一个学期以四月计,就抄了2,400个字。每个字平均组五个词计算,就记下了12,000个词组。如果说写文章是造房子,那么词组就是砖头,你现在让学生准备了一大堆砖头。这个时候,教育的效果就出来了,你对学生讲话,可以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了;你的学生,不再是词不达意,语言混乱了。并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抄了如指4,800个字,组成24,000个词组,教育的效果,更不得了。

  有人会说:你要班主任这么干,不把人累死。我要说:这样做,首先是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好能力,初一是重点,是关键。不要本未代倒置,我反复强调,学生进入初中,班主任一定要花一年半的时间动真格,以后才可以松手了。而且,一个班带好了,工作很顺心,有种成就感,温暖你的心。有益健康呀!

 

第十三节 体育锻炼中的注意事项

 

  现在引进的体育,是西方的竟技体育,如足球、篮球、排球等等。你看那从中国女排退役的老将孙晋芳等,身上无不带满了伤痛,争得了荣誉,摧残了身体。

  我们中国人讲究养生,淡泊名利。于是就有了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从促进健康出发,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方法要好得多。

  一、冬季长跑

  发达国家的人早锻炼之后,冲个热水澡,换套干燥内衣,再去工作。我们没有这个条件,号召学生参加冬季长跑,学生们干劲足,跑得个汗流浃背,又不能换内衣,浑身的湿衣服靠自己的体温慢慢的焙干。这个学生,第二天准感冒了,咳嗽不已,兴许不能来上学的。好心干了坏事情。所以,我号召学生冬季长跑中,反反复复叮嘱他们,只要跑到身上发热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跑得汗流,以防感冒。

  二、女生月经期的体育锻炼

  我多次请教女老师,她们都说,女生月经期可以做操,上体育课,没有问题。后来,学校来了女体育老师,我又请她教育女生,让女生加强体育锻炼。于是,我不由分说,做早操,上体育课,把女生统统赶到操场上去。

  有一次,初一时,副班长赶女生去做操,有个女生死活不肯去做操。副班长来找我,我去赶。女生缅腆地说:连走路都很痛。我愕然,这是一个好学生,没有理由不相信她。看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三、建议废除眼保操

  我曾带学生去参加区里的眼保操比赛,首先是检查手的清洁,评委们的检查近乎苛刻。然后检查穴位按得是否正确。评委们简直是扒在桌上一个个地检查。因为是参加比赛,所以准备得非常充分。学生手上的指甲,早就修剪得光溜溜,手也洗得干干净净,无可挑剔。出发前,戴上白手套,以防手被污染,一切无懈可击。

  可是,平时校园里学生的手,要多脏,有多脏。你要学生用这双脏手揉眼睛,不是在害人?有人会说:可以先洗手,一座千余人的学校,有十数个水龙头。平均每个水龙头分配一百名学生,一个学生洗手一分钟,需要一百多分钟,一个多小时,时间上是否搭得起?从那次起,我不要学生做眼保操了。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7)

  所以,我建议废除眼保健操。但是,学生的视力要保护,是否有两全之法,可以采取八段锦上的方法:定神,双眼球向左转三圈,闭目,然后向前凝视,双眼球向右转三圈,闭目向前凝视。早晚各一次,既方便,又省时,据说很有效。许多报刊都有转载

第十四节 人际关系

 

  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要处理好种种人际关系,特别要处理好和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一、妥善处理和科任老师的关系,善于团结一班人。

  给你一个班,配备了一套班子,十个指头有长短,一套班子不可能那么齐整。有的老师水平高,有的老师水平低,有的负责,有的不那么负责。怎么办?人非草木,会有情绪,或为评职称,或为分房子,或为加工资,甚至家庭琐事口角,都会造成情绪不稳定,直接影响教学。怎么办?有的老师责任心不强,有的老师组织能力差,上课时,班上乱成一团。你明知道乱一节课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可现实却是如此。怎么办?

   1、如果出现了科老师闹情绪,或者科老师组织能力差,班主任决不能发牢骚,因为隔墙有耳。更不能打小报告,那样做只会把事情搞糟。此时班主任唯一能干的事就是跟学生讲清楚,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在班上的纪律好了,学生全感动老师的。

   2、是无条件地支持科老师的工作,无条件地答应科任老师的要求。即使这个要求使自己感到十分棘手,也要这样做。我们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班主任这样做了,科老师就会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3、是平衡原则,有的班主任,教什么课,就要他的学生一天到晚学他教的课,这是万万做不得的。首先是学生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其欠,班主任的课搞出了成绩,受到表彰,可是冷了科老师的心,遭到他们背后的非议。下次跟你搭班子,他们还会卖力吗?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平衡原则,而且要淡漠荣誉。

   4、科老师的积极性被调支起来了,争着来要课。这也十分棘手,不好处理,只能尽可能地满足,侧重数学和英语。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善意地对待科老师,他们对你的班,就格外负责。在这方面,我有成功的经验。

 

  二、正确处理和家长的关系

  我们有些班主任,喜欢拿出"请家长"这一个利器,吓唬学生。有的班主任,认为人家的孩子,捏在自己的掌心,对待家长,比较傲慢。数落他孩子的不是,条条有理。一句话,是家长的过错,是学生的过错。完全忘掉了,班主任的职责,是教育好每个学生。家长有气,只能憋在心里,回家朝孩子出气。学生在家挨了打骂,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学生会恨老师:"就是你害我的。"当一个学生在恨一个老师时,老师对他的教育已经不起作用了。

  有的家长,当面对着老师陪着笑脸,一出校门就骂街。这样的家长,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会说老师没有水平,骂老师,护自己的孩子。这些话,让学生听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负效应。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教育的合力效应,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可是,班主任的一句话不注意,家长就有意无意之中使反力,使班主任的辛勤劳动,付诸东流。有的老师,累得要死,所教的学生,越教越难教,越教越烦心,是不是该我们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呢?

  我住在汉口时,邻居陈师傅,有个儿子读初中。男孩子难免有调皮的时候,有一次陈师傅被请到学校去了,回跟随我讲:"陈斌的老师一点水平都没有……"发了一顿牢骚。他的儿子,就站在旁边听。到了初三下学期快要中考了,陈斌在那个班上实在混不下去了,陈师傅就来央求我,让陈斌到我班上来旁听,跟着我跑月票。中考,没升学。原因:就是那一次就老师没水平的讲话,被陈斌听进去了,他再也不听没有水平的老师教育了。作为家长,不会意识到自己无意识中说的话,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大的负影响。我们班主任,教育工作者,不能不预防。

  我认为,不到万不得已,急需与家长取得联系,一般不要请家长。请来了,实际上是跟自己添麻烦。假若家长来了,态度一定要谦虚、和蔼、谨慎。讲话时,推心置腹。评价他的孩子,客观公正:先提优点,再指出不足。给家长出点教育孩子的小主意,决不能发生不愉快。这做了,你就铺平了今后教育的道路,而不是增设了教育的障碍。家长回家,就会配合你的教育了,使你教书,越教越顺心。我们老师,凡事要用脑筋好好想一想。

 

第十五节 中午千万不要留学生饿饭

 

  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由于上午上课时的纪律不好,到了中午,全体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全被老师留下来打原因,实行"饥饿疗法。"此时的学生早已是饥肠辘辘,绝对找不出任何真正的原因的,找出来的是蒙骗班主任的假象。好学生,坏学生一样地急于回家吃饭。你要替学生想想,双职工家庭的中午象打仗一样,吃了午饭就赶去上班。中午学生被留校,家长都背地骂,一点好处都没有。

  可是学校常常出现这种怪现象,学生中午被老师留下来了,教室里往往是死一样的寂静,老师背着手在里而来回度方步。随着时间一分一分的推移,学生的心情从害怕到烦燥,从烦燥到不满,从不满到反抗,从反抗到愤怒。有心眼的学生就会瞧不起班主任:你就只会这一套。我曾看到一个班的学生因为纪律问题,中午被班主任留了四十多分钟,当束手无策的老师被迫宣布放学时,走廊上响彻了恶毒的咒骂声。学生在骂老师,只不过不敢点着名骂。当学生憎恶一个老师时,这个老师对学生的任何教育都行不通了,学生软硬不吃。常常有学生因为不做作业,听写不及格,考试不及格等错误,成了老师"饥饿疗法"的牺牲品。用"饥饿疗法",学生迫老师的淫威,也许会有一时的效果,但决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我最反对中午留学生,老师跟着学生一起饿肚皮,其教育的效果又往往相反。更何况这种做法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凭空可以给老师今后的工作增添许多的麻烦--你整学生,学生也会想办法来整你,你一个对付得了几十个学生吗?何苦呢?

  中午实在要留学生,时间上最多不能超过一刻钟,而且不能让学生干坐着,要让他们有事情可干。

  但是,出现了纪律问题,不管又不行?应该怎么解决,我用两种方法处理。

  方法一:中午放学之后把学生留下作个简短的讲话:"听说今天上午的课堂纪律很不好,我很生气,本来想把同学们留下来狠狠地整一顿。但是考虑到你们正在发育时期,不能饿饭。现在放你们回运去,希望同学们吃完午饭后,好好地想一想,你们这样做对不对?对你们有没有好处?想好了,我们下午再解决。"其实这样一说,学生已经受到教育,他们觉得这个老师通情达理,自觉会学好。

  方法二:中午放学之后,可以对学生说:"听说某节课的纪律不好,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是不是老师的课讲得不好?请同学提一提意见,我转告给那位老师。"这种做法使学生愿意讲话,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一些意见。包括调皮的学生,都可能会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作业个老师,应该采取容忍的态度。学生提出的意见,应该永远封闭在自己的肚皮里,千万 要告诉那个老师和任何人,以免在老师之间惹出是非来了。提了意见之后,要学生对照自己找出不足之处,三立两语,干脆利落地把学生打发回家。从长远地看,这样的做法是有好处的。

  对于不做作业等情况,中午一律放回去,嘱咐学生下午早点来校补做。科老师不放行,班主任应该替学生求情。你替学生求了情,学生就会买你的账,以后的工作才好做。

 

第十六节 多带学生去远足

 

  大自然永远是智慧的源泉,大自然永远让人发出赞美的感叹。因此就有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可是,一幢幢的高楼大厦把大自然和城市里的孩子隔离开了,把智慧的源泉和学生隔离开了。我主张:多带学生去远足,春游秋游都要搞。

  可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首先是安全问题,出了事故,谁能担这个责任?据报载和通报,出事故概率最大的是溺水和交通事故,因此在这两个方面严加防范。

  一、水深足以淹死人的水域,不准划船。有一次,我带学生到东湖去春游,他们要划船,我和学生一起上了船。船至湖中央,另一些船上的男孩子开始使劲的摇晃起来,吓得女学生们大声尖叫。初中的学生,只顾一时的痛快,对潜在的危险全然不顾。万一翻了船,我去救谁?我大声呼唤,制止了这些学生的行为。后来,我带学生到东湖去,禁止学生划船。道理先跟他们讲清楚:"东湖的水深,超过2米,足以淹死人。万一你们翻了船,离岸那么远,等我游泳来救你们,你们也许已经见了龙王爷。再说,一条船上七八个人,我救谁?你们要划船,以后可以到解放公园去划,在解放公园我见过翻船的,水只齐腰深,虚惊一场。"学生很珍惜自己的生命,按我的要求做了。

  二、预防交通事故从三个方面做,一是先勘察路况,二是叮嘱司机小心,如火车道口,急转弯处,三是严禁学生把头手伸出车窗外面。这也是事先跟学生讲清厉害关系。一般来说,这样做了,问题就不大了。

  三、预防丢了学生,或者久等不见人影,或者回来发现少了一个学生。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性格孤癖,不合群的学生身上。你应该把这种学生安排在好学生的组里。

  其次是经济问题,现在各风景景点的门票贵得令人咋舌。交通费又贵,有的学生在经济上承受不起。我主张到收费不高的效县去,也就是旧时文人谓之"踏青"。

  初中学生欣赏大自然的情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培养。我曾带学生到武昌青龙山森林公园去玩,学生们爬山观景之后,就迷上山下一个简陋的碰碰车场,排着队玩。我又带学生到汉阳九真山去,回来的路上,学生们感叹之余有点遗憾,没有碰碰车。后来,我带学生骑自行车到小军山去春游,学生兴奋极了。临行前,为了防止交通事故,我派一个稳重的学生骑在最前面,成一路纵队,我殿后,按交通规则行进。到了目的地,学生失望到了极点,怎么带他们到这样的荒效野外来玩。我说,这里山花烂漫,又不收钱,沿途看看田园山水,不是很有趣的吗?直到他们初中毕业,到高中或中专读了两年书之后,才回来发感慨;还是老师带他们去玩了一些地方。

  每次旅行完毕,离开风景区之前,一定要督促学生把废报纸,废塑料袋等捡干净带回来。从小要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做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

  回来之后,一定要学生写游记,不管是作文,还是周记的形式,要形成制度。通过检查游记了解学生在注意观察什么和有什么样的感想。

  有人会说:这样做不是把班主任给累死了,我说:不!当你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当你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当你置身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之中,对老师的身心健康,不是很有益处的吗?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8)

第十七节 差生的教育

  差生,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不思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而我们班主任的工作,首先要把那些差生的坏习惯给纠正过来。只要习惯培养好了,差生就教育好了。

 

  一、差生的来源

 

  一类是属于重男轻女家庭的儿子,那些独儿子,独孙子。以前,有的家庭,一连生了几个女儿,最后才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宝贝儿子,既是独儿子,又是厶儿子。从小就宠惯了,惯坏了。送到我们学校,八成是个不肖子孙,很难教育的学生。身家长指出是家庭宠坏了的。家长往往不服气。现在都是特保儿了,如果家长十分重男轻女,这个儿子就是个不争气的儿子。这类学生有个共性:十分懒惰,从生活上的懒惰,到学习上的懒惰,劳动中的懒惰。教育这类学生,在劳动中,大扫除时,把最脏最累的活交给他们去干,并责令他们干好。他们从小就吃得好,体质不错,用不着担心他们累坏了。再从各个细微末节的小事帮助学生克服懒惰的坏习惯。

  二类差生来自破碎的家庭,特别是那种父母都不愿承担做家长的责任,都不管的孩子。这类学生从小心理就被扭曲,或者表现得十分闭锁,或者表现得非常狂妄。其实这类学生不管怎样的的表现,也有一个共性:心是冷的,从小就没有得到任何温暖。教育这类学生,班主任的温暖手段十分重要。班主任应该派一个通情达理,和他比较要好的学生同他座,他有一点小错误就愿谅一下。不管能否教育好,作为班主任,只能这样做。

  三类差生来自流氓世家,父辈,兄辈都是坐牢的出身。这类学生,班主任能够教育得他以后不去坐大牢,那真是建大功,积大德,是教育的莫大成功。

 

  二、教育犯错误的学生。

 

  学生犯了错误,往往被老师责令罚站,有的学校允许在走廊罚站,有的学校只许在教室后面罚站。我常常看见那些被罚站的学生在那里站着发呆;或者是几个被罚站的学生在那里疯疯打打。学校的教育,是训练学生的脑筋,这种不动脑筋的罚站,对于教育学生,益处不大。所以,学生犯了错误,就罚他到我这里写检查书,500字以上。学生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要赖:不会写。班主任就要教育他:一是事情的经过;二是自己的认识;三是今后的保证。三个方面各可以罗列许多条。500字不就可以凑足了吗?许多学校的老师也都这么干。但是我考虑到,犯错误的学生多数是差生,差生之所以差,根子是语文基础差,造成接受能力差,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差。上课时点差生起来到我这里里,我增加了一道工序:当着学生的面替他修改检查书,从中心思想到段落大意,从语病到错别字。一边跟他讲,一边修改,然后要他誊正。检查书要用规规矩矩的练习本的纸,不许用乱七八糟的破纸来敷衍。学生犯了错误,来到你面前,精神十分紧张,注意力相对集中。写检查书,实际上是作文,当面跟他修改检查,效果比他漫不经心地上十节语文课都要强。这样,学生到班主任这里写几次检查,语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使他学会了把检查书读一遍,自己作修改的方法。以后到你这里来作检查就逐渐少了。

  检查写了,但事情还没有完,还要"劳动改造"。学校的卫生死角多得很,随便指一块,责令他去做干净,干完了,报告我去检查。所以,学生犯了错误,要教育他既动脑又动手。

  初一阶段,学生掉一上午的课,问题不大。当天的作业,仍需按时完成,不会做的问同学。

  所有这一切,都不应在教室进行,以免在学生中树了一个坏榜样。

 

  三、不做作业和罚作业。

 

  科代表来交作业,往往夹一张小字条,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不做作业。这个问题初一不解决,到初三,还有学生不做作业,这样的学生能指望他毕业吗?真会把老师给急死!所以不能容忍学生在学习上的懒惰现象。

  学生不做作业,老师一般是罚作业,十遍二十遍乃至更多。我认为这一做法不妥。你让学生做十遍二十遍作业,累得他们直做甩手操,他只好瞎划,快点做完。实际的结果是培养学生瞎划作业的坏习惯,培养学生厌学的情绪。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会想出种种办法来快速完成这一惩罚性的作业。我看到过学生一只手夹三支笔做这类作业,一次写三遍。我还看到物理老师罚学生抄二十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等课本上的黑体字。学生怎么去过错成呢?他先写二十"力",再写二十个"是"……这样的训练,对学生的思维毫无益处。

  我的做法是:学生不做作业,就做一遍,罚一遍,这一要求,学生能够接受。但作业一定要做认真,不认真不算数,这是逼着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所以我呼吁:罚作业的最高限额是两遍,这要作为教育常规的原则固定下来。纠正学生不做作业的坏习惯,老师光靠罚不是办法。要靠班主任从各个方面做细致入微的工作。我前前后后都在谈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罚抄试卷,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讲解单元测验试卷后,提出及格的学生抄一遍,不及格的抄两遍。那些考了五十几分的学生当即进行反叛,语文科代表把我叫到班上,好不容易才镇压下去。这里,老师有一定的责任。一张铅印的试卷,一正一反四页,抄在练习本上至少要八页。罚抄两遍,练习本上至少抄十六面,一个本子要用光,还有其他作业要完成。需要做到半夜几点钟?做老师应当替学生想一想。如果老师提出:将做错了的题改正一遍,要求合理,班上肯定太太平平。老师对学生提出惩罚性的要求,学生也会想办法来惩罚老师,一个老师如何斗得过几十个学生。

  我女儿读小学四年级,她的老师也罚抄试卷,小孩写得又慢,我只好陪着她熬到九十点钟。我揣度:那些被罚抄两遍的小孩,老实的肯定在他父母的陪伴下,折磨到半夜十一、二点,这哪里是教育啊,简直是摧残!不老实的学生肯定不做,养成了一个坏习惯。

  我们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先替学生想,然后才有学生替老师想。所以我呼吁:不要罚学生抄试卷,只要求学生将错误改正一遍,至多两遍。

 

  四、上课不带书。

 

  到普通学校去上课,往往发现有些学生上课没有课本。于是老师把这些学生赶到后面去罚站。忿忿地说:"上课连书都不带,象什么话?"

  我认为责任不能完全怪学生,我读初中时这种情况极少,书都在书包里。现在学生的书多,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基础训练、同步训练等。且不说一个书包有十多斤重,最主要的是:这个书包根本塞不进课桌的屉子。不知道我们的老师注意到这个现象没有。于是只有教育学生,把课表贴在床头,每天按课表带书。我们成年人替别带一件东西,往往要遗忘三、四次,何况是学生。是的,好学生不会遗忘带课本,但那些中差生往往忘记了。

  一些差生怕罚站,只好把书全部放在书包里,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来上学,书包塞不进屉子,只好放在地上。书包放在地上被搞脏,回家要挨打骂。这是学生向我诉说的,使我感到,做个学生也的确为难。

  我的女儿读小学四年级,她的书包塞不进屉子,只好放在小靠背椅上,上课,只能坐四分之一个屁股。她们班上的同学,都是这样。诸位可以在办公室,用四分之一个屁股坐四十五分钟,体验一下其中的滋味。我试过,很难受。

  我又要呼吁了:

  第一,除了课本和练习本,其他的统统不要发给学生。

  第二,课本还要精减、精减、再精减。这个问题不解决,上课不带书的现象不能完全杜绝。

  

    五、考试只得了30-40分。

 

  我注意到:一些天赋并不差的学生,考试只得了30、40分。就去询问这部分学生,原来是"六十分万岁"向初中蔓延的结果。这部分学生很知足,他们只想得60分。可是初中的学生不懂事,抓教材不得要领,只会根据自己的瞎猜,背了自以为是60、70分的题。结果只猜对了一半,于是只考了30分。

  学生怎么能够猜谜语呢?这就需要班主任去教导他们。班主任应该利用班会或其他的场,反反复复地训导学生:如果学生只想得60分,可以,但至少必须掌握120分到150分的知识;如果想考100分,至少要掌握200分到300分的知识。做学生,不要怕大脑用坏了,大脑越用越灵活,越用越聪明。就象肌肉越用越发达一样,只不过我们看不见大脑而已。中学生,要不停地训练大脑,使自己更加聪明。只有反复训导学生。这种现象才会逐渐缩小。

  

    六、学习小组。

 

  如果一个班,在初一上学期的其中考试中优良面有十几个,困难面八、九个,差生面二、三个,其余的是合格面,这样的一个班,完全可以培养成优秀班集体。

  班主任在培养一个班的班风的同时,应当注意挽救那些可以拉得上来的,处在困难面上的学生,学习小组是个好办法。

  在困难面里挑三到五个天赋不是很差的学生,成立三到五个学习小组。不要一轰而起,企图一次把班上十来个差生都教育好,教育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一个家庭能够提供的学习条件至多是一张方桌,所以学习小组的成员以三到四人为宜。不要人多,人多了,乱哄哄。根据家庭距离的远近,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征求家长的意见,确定学习小组的地点,编制学习小组的名单。学习小组一般安排一到两个优秀生,一个中等生,一个差生。中等生是作为一种融合剂渗进去的。不许学生自由组合,自由组合没有效果。班主任始终要处在训导和组织的地位。学习小组组成之后,找那三五个差生谈话,向他们指出是老师派好学生来帮助他们,要求他们订立书面保证。

  然后对学习小组提要求,要求很低:每天完成当天的作业即可。有兴趣,读一两遍当天学的英语,即可各自回家。

  晚上闲得无聊,可到学习小组家中骝达一圈。如果懒得动弹,可以第二天听取组长汇报,以掌握动态。

  这样做,不仅是在帮助三、五个困难面上的学生,而且是对差生进行了不动声色的分化和瓦解,使他们在班上不能形成气候。

 

  七、群体教育。

 

  初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影响,对他的作用最大。老师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我们和学生有一条深深的代沟。因此,形成一个很好的班风,让学生们在良好的环境中一步步向好的方向转化,就显得十分重要。班主任一定要重视群体教育的影响。我在后面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展一帮一活动》、《团员的发展和团组织的建设》就专门谈群体教育的方法。

 

第十八节 教育琐事随笔

 

  一、黑板报的内容应该两个星期更换一次,现在许多学校黑板报的内容不是为了迎接一个节日,就是为了应付一次检查。这样的黑板报,实际上是供人参观的装饰品。对于班级的管理,学生的教育,收效不大。我们追求教育的合力效应,班主任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中,都要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能够达到的阶段性要求。黑板报也不例外。一个学生四个月,要办八、九期黑板报。我建议有四期作为教学常规固定下来,即期中考试之前表决心,期中考试之后表彰,期末考试之前复习计划,期末考试之后表彰(放在下学期初)。其余的,由班主任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定内容。

  二、协调主科每天的作业量。据家长和学生向我反映,有时作业堆起来了,要做到十一、二点才能完成;有时又都没有布置作业,玩了一晚上。我意识到两种情况都有害,班主任有责任直辖市每日的作业量。有人会说:这不把人累死了。我说:不!每天只要花十几分钟过问一下主科老师,时间长了,主科老师自己会协调。

  三、上课后学生起立,往往喊:"老师好。"由于没有预备令,喊声参差不齐。我校黄芳老师提出个好主意,学生起立后,班长喊:"老师",学生齐喊:"您好。"声音整齐宏亮。我也这样做了。这不是小事,点滴小事,反映班风班貌。

  四、普通学校 班主任是件很苦的差事,既要教书育人,又要防止打架,杜绝高年级学生抢低年级学生的钱,还要防止班上出现被盗情况。班主任集老师、警察、法官数职于一身。处理这些事的原则是以预防为主,要教育学生不要把钱放在书包里,数目较大的钱不要带到学校来,学生交费要及时收上来,以防不测。

  五、加强巡视的两个时间,一是下雨不做操,休息时间长,二是中午1点到2点,班级之间的打架,外面的流氓进来寻衅滋事,多在这两个时间,应加强巡视。

  六、上级发下的统分表是分散的,不能显示学生发展的轨迹。我把记分册用剪贴的方法,造一个大大的学生成绩追踪表,一学年一张。包括上学期期中、期末,下学期期中、期末四部分,表格最下面是班级平均分、合格率、优良面等等。这样,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班级整体的发展情况,在这张表上一目了解。另外,科目的编排顺序应与学生手册一致,以便登分。

  七、初中的学生,最恨婆婆妈妈似的,没完没了的唠叨。老师说长了,他们在下面就不耐烦了。因此,班主任训导学生的一个原则,应简单明了地提出具体要求,三言两语、干净利落地结束讲话。

  八、每个人都在追求温暖,或者是家庭的温暖,或者是集体的温暖。一个学生,如果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班集体的温暖,他就会到校外的恶少那里去寻求"温暖",和恶少们搅在一起。一个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让学生自觉地抵制恶少们的侵扰,自觉地抵制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就必须把所带的班集体,营造成温暖的大熔炉。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九、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感悟到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其效果是以滞后效应的形态出现的。有时候,干了许多工作,流了许多汗,人干得焦头烂额,还没有出成效,真叫人心灰意懒。想不到到了下学期,教育的效果出现了,证明你的汗没有白流。所以,你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请不要灰心。同样,放任自流的教育,坏效果也在下学期出现。

  十、请不要接收家长或学生的礼物,不要贪小便宜。有的家长当面笑着送,在家里哭丧着说。有的家长可能会理直气壮:"我们送了礼的,老师理应对咱的孩子好"这种情况,让学生知道了不利于教育。表面上看,学生教坏了,最大的受害者是那个学生和他的家庭。可是学生三年就走了,我们却要在这个教育战线上磨下去,一届磨死人,两届磨死人,长此以往,岂不是折了自己的阳寿。

  十一、老师对学生的工作态度,从初一到初三,不能老是一个面孔,应该有个变化。刚接手一个班,必须十分严厉,让学生怕你。随着班上的纪律逐渐变好,学生的自觉性日益增加,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初二时,慢慢变得和蔼。到了初三,要使学生感到亲切。使学生明了,老师以前的严厉,是为他好。我常常看到,到了初三时,老师还在干巴巴地狠学生,那种教育百分之百的无效。

  十二、上课时,常常看到学生趴在桌子上睡得直流口水。这种情况很正常,初中的学生正处在身体的发育阶段。每天摄入的食物,除了供一天的日常消耗之处,还要供他发育成长,往往供不应求,使他很疲倦,所以趴在桌上睡着了。遇到这种情况,请不要过分责备学生。如果某个学生经常这样,请告诉家长,注意加强营养。

  十三、有的老师,每次考试前总是吓唬学生,不打铃不许出教室,提前交卷就罚扫厕所等等。要呆在考场里仔细检查,但如何检查,按什么程序检查,却说得很烽。这样,学生坐在考场里东张西望,表面上不敢出去,心里头又不想考试,增加了监考的难度,也增加了作弊的机会,把学生教坏了。

  我不作这个要求,学生交卷是他的自由。但是要求检查,所谓检查,就是把答案遮起来,重做一遍,看两次答案是否相同。若时间不够,把试卷从头到尾看一遍,这一要求,初一时只有少数好学生能做到。他们还要来抱怨:本来做对了的,就是检查改错了。我毫不动摇,向学生指出是他们基础知识不扎实,坚持要求。到了初二下,抱怨的学生没有了,大部分学生都这样做了,这是训练学生培养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十四、是否公平?是初中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对他们的教育中影响最大因素。因此,班主任要处理一切问题时,必须格守公平原则、力求把一碗水端平。

  有时候,老师会无意识地偏爱某个学生,或者部分学生。初中的学生在这方面有超常的观察力,他们很快就察学觉到了,在班议论开来,你还蒙在鼓里,已经给你的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切记切记,理智必须克制感情,切忌偏爱学生。

  十五、我们的国家还很穷,不能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更不能让萎靡之声瓦解我们的斗志。我们要艰苦奋斗,要教育我们的后代同样要艰苦奋斗,需要用激亢之音来鼓舞我们的士气。现在由于新闻媒介介的误导,街头充满了港台歌星的萎靡之音,腐蚀我们的学生,是我们的不幸。

  我们以前有多少好歌啊!那才是我们东方民族的歌曲,诗一样的歌词。我们要教学生唱,抵制不良的影响。如果你不会唱,就请收录机帮忙。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好歌被现代的歌星唱得油腔滑调,请不要用这种磁带。

  十六、叶圣陶老人说过,如果坚持写日记,作文课可以取消。我想,除了名人显贵,才会有这个雅兴,一般的人,哪里有这个情趣。而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绝大部分是凡夫俗子,所以这个方法不现实、不可取。

  但是初中三年坚持写周记,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只是批阅方法要改变,老师用铅笔批阅,只划出错别字和病句的位置,学生自己去改正。要向学生讲时,在周记旁边,留有改正的空白处。

  十七、许多学生家长,无意识地坦护自己的孩子。学生行为不端,家长把孩子带到老师面前,来讲许多客观理由。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应立刻把学生打发走,不让学生听。然后对家长说:"当着学生的面扯客观理由、是坦护,是长孩子的坏志气。对以后的教育,更加有害。即使要扯客观理由,你来跟单独谈,决不能让学生听见。"

  十八、历史课对初中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要,我在《前言》中指出,一个人的人生观是在初中形成的。就是在这种糊里糊涂、朦朦胧胧的状态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决定了自己的一生。我们现在一方面高喊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打发一些勤杂人员,应付一堂历史课。许多学校的招聘中,也不要这种非统考科目的老师。而爱国主义的教育,民族主义的教育,就在一节课一节课地正规教育中,潜移默化地逐步形成的。现在的青年人,崇洋媚外的思想很浓,民族意识严重不足,许多爱国的海外华人学者,也指出了这一点,说明我们在教育上犯了一个致使的错误。鲁迅先生指出:中国人麻木不仁,那个时候是中国人没有文化。现在重视教育了,却又漠视了这一点。有文化的汉奸,比没有文化的更坏,汪精卫之流不是这样吗?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9)

第二章 初中二年级

 

  此时的学生,处在剧烈的分化阶段,往往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一个班能不能稳定下来,班主任在初二时的工作非常重要。

  一个班要带好,班主任的工作重心要放在中间学生身上,只要把这部分中间学生教育成好学生,全班的整体水平就有很大的提高。

  初二的学生比初三小一岁,不要小看这一岁,关系非常大。这一年龄阶段中的的大部分学生,对初二的教材,感到困难最大。特别是初二下学期。我以前教物理,在《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这些章节,常有学生向我诉说,搞不懂,确实搞不懂。这个时候,如果不鼓励学生咬住跟上,就完了,发生雪崩了。

  我常常看到有的班,在初二垮了,就是班主任在这方面注重得不够,使自己以前的辛勤劳动,全部白搭了。我带初二时,反反复复鼓励学生:"老师知道同学们现在学得很苦,但是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咬紧牙关,咬住跟上。同学们现在处在万米长跑中的呼吸困难期,过了这段时期,就好了。同学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咬住。"

 

  第一节 工作重心的转移

 

  一个班的纪律整顿下来之后,班主任的工作重心要作战略性的转移。如果仅仅只是整顿纪律,学习成绩跟不上去,班上的好纪律维持不了多久的。只有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群体的学习热情,维持良好的纪律就有了真正的动力。如何使班上自觉地形成一个奋发向上的学习风气?班主任的工作重心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转移?怎么转移?

  依照传统的说法:"抓两头,带中间。"经过我的思考和实践,认为这是一种人云亦云,不动脑筋的错误提法,实践中还不好操作,道理非常简单:

   1、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班主任工作重心只有一个,抓两头的提法,有两个重心。

   2、"抓两头!"班主任关注的学生至少有二十多人,精力上顾不来。

   3、优秀的学生,除了偶有反复,需要过问一下,基本上不需要操心,完全可以不管。困难面上的学生,目前还不具备感化的条件,教育的难度还很大。这个时候的中等学生,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这个时候的教育重心应该抓中等生。主要是抓男孩子们,他们的后劲足,潜力大。要不断地表扬、鼓励这部分中等成绩的男孩子们,要求他们上进,凭这部分男生的能量,可以把班上搞得生机蓬勃,既搞出成绩,又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我还注意到:一个班变乱了,往往就是班上那七,八个中等的男生变坏了。他们为什么变坏?就是班主任漠视了他们。他们需要引起你的注意,就给点颜色你瞧瞧,工作的主动和被动,顺心和烦心,就在这里。反过来,如果把这七、八个中等的男生教好了,情况会怎么样呢?不妨试一试。

  我在初一下学期,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总站在教室门口观察学生,特色初二时的物理科代表。我注意到周扬同学,他的成绩在向优秀面靠近,人缘关系不错,鼓励他一个,肯定可以教育一大片。第一节物理课,向学生介绍物理老师之后说:"物理科代表,由周扬同学担任。"叫他站起来,介绍给物理老师:"这是一个聪明的小伙子,我早就注意到了,相信他一定能干好。"这几句我是想了几个晚上,设计了几套方案,最后决定采取这种形式。不要小看这几句话,其教育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周扬后来的工作十分卖力,不需要我和物理老师操半点心。

  接着,我把班上几个中等的男生召集起来开了几次座谈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争取早日加入团组织。他们的成绩一度都进入了优良面,使我班上的优良面达到百分之五十。中等学生的成绩上来了,对优良的学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逼着好学生去拼命学习。

  我们学校的老师,看到我工作非常清闲,班又带得那么好。问是何原因,奥密全在这里:做了一下中等学生的工作。继任的班主任得了市里的模范,工作是在这里铺垫的。

  正当我盘算着把这几个学生稳定下来,然后把注意力放在差生上时。由于某种原因,学校要我把班交出去了,使我的教育研究再一次被迫中断,非常遗憾。

  这是我琢磨出来的最好的方法,又省心,又省力,简直可以立竿见影。建议班主任在初二上学期(早了不行,晚了更不行),有意识地做做几个中等男生的工作(不要管女生,女生的工作做了没有用处,我试过,收效甚微,白忙一场)。这个学期的主要精力就放在这几个学生身上。很简单:召集他们谈几次,称赞几句,夸奖一番。切记切记多说好话,缺点装着没看见。鼓励他们早日入团。时间不会用很多,一共不会超过四小时。你切切实实这样做了,到了初二下学期,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全班的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节 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85%的教育来自同辈人的影响。看过《政治思想教育》的杂志,里面提到在北京市中学生中进行调查,有65%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影响主要来自同学们。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读中学时,一样是不听老师的,不听父母的,听同学们的。既然在初中生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影响甚微,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影响较大,我们就应该顺应教育的规律。让同学们之间,不断地向好的方向,进行影响教育。让学生们不断地向好的方面转化。

  第一次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带八四届学生,上初三时,我无意中让张文红,田利华两个女生,坐在一起。张文红的字,写得乱糟糟;田利华的字,写得秀气整齐。一个月之后,我发现张文红的字在向田利华学习,也开始写秀气了。发现这一点,给了我启示,及时在班上发起了一个"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以好带差,安排他们坐在一起。差生写决心书,决心向好同学学习。好学生写帮助书,决心帮助差学生。我过目之后,开个班会,让学生轮流上台宣读一通,掀起学习热潮。这一届,就这样打了长航八中(我校前称)教育质量的翻身仗。

  现在我考虑,什么时候开展这项活动,是最佳时期。我想应该是初二下学期。首先从现行的教材来看,初二下学期教材难度的坡度最大。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觉得学习的困难最大,需要同学们互相帮助以获得支持。其次,此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方法上要换个新花样,让学生有新鲜感。

  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不能简单地以好带差。一次,学生在教室里自习,我站在教室门口观察他们,我的班长旁边坐的是一个差生。差生向班长请教问题,班长很认真地作了讲解。差把自己的本子看了半天,还是没有理解,又问。班长仍然很认真讲解。差依然不懂,再问。这一次班长不耐烦了,那神色仿佛是说,连这简单的题都不懂,差生茫然。这件事使我感悟到,好学生和差生之间的距离太大,共同语言较少。我还注意到:有时候老师很耐心地向差生讲解一个问题,他不懂。好学生在旁边帮着讲,依然不懂。中等的学生在旁边插了一句嘴,使那个差生茅塞顿开。因此,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掌握一个原则,最接近原则。

  所以应该是好学生带中间生,中间生带差生,因为他们之间最接近。在前面,我在《学习小组》中提到,学习小组一定要安插一个中间生作为溶合剂,也是这个意思。而且,你初二上学期关注的那部分中等生,到了初二下学期,就要信任他们,要交给他们任务,带差生,给他们以压力,作为争取入团的考验。

  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在组织程序上,应该从初二上学期开始,先找两对学生作试点,观察其过程和效果。到了初二下,再在全班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一帮一,一对红活动。要让学生写决心书,要开班会,要表决心。一个月之后,又要组织班会,谈感想、寻不足、找差距。要不停地鞭策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

  有时候,我想,学生根本不听老师的教育。以老师个人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的力量是极其渺小的。如果顺应教育的规律,初一上学期整顿班上的纪律,初一下学期巩固好学生,初二上学期关怀中等生,初二下学期,交全体学生以任务,动员学生的群体力量,把他们一步一步地向好的方向进行引导,以这一点上说,教育的力量是何等的伟大啊!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反对在初中阶段办什么重点初中、在普通学校办什么快班的。好学生被抽走了,留在在其他班上的好学生相对少了。正义的力量过于弱小,邪恶势力过于强大。班主任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动员集体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群体教育,把学生往好的方向引导。人累死了,却收效甚微。本来可以利用群体教育,把全体学生都教育好,结果把大部分学生糟踏了。而抽上去的好学生,自自然然又分成好、中、差三等,不利于教育。

  我看到,有的学校,办什么"留级生加强班。"从教育学的规律来看,很难想象,这种班会办出什么成绩来。如同坐牢一样,越坐越坏。监狱里,犯人们在互相教唆犯罪手段。在"留级生加强班"里,那些差生们,在互相交流坏的方法。学生们之间互相影响的教育,其力量是巨大的。

 

  第三节 团员的发展和团组织的建设

 

  

  我目睹过一次班主任放手发动群众,让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团员的场面。(班主任本人不在场)。

  我的历史课讲完了,两名团员请示用剩余的时间,来选举团员,我答应了,两名团员主持,开始选举团员了。先是提名,全班同学的名字,差不多都写在黑板上了。然后是举手,主持人一再声明,每人只许举两次手,底下不听,瞎举手,班上一片乱哄哄。我意识到这样的选举,永生永世休想选出结果,赶紧出了个主意:把得票最多的四名学生留在黑板上,再表决一次,选出两名团员。

  两名团员选出来了,是两个自己管不住自己,(至少在我的课上管不住自己)但人缘关系很好的家伙。而严以律己,得罪人的好学生,反而落选了。

  怎么能够这样选举产生团员,岂不是误导学生把自己的主攻方向,定在搞好人缘关系上?我决不允许自己的学生,享受这样的民主,发展团员的名单由我定夺。即使是选举出来的名单,最后应由班主任确定。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第一批团员应是助手中的佼佼者,是最得力的助手。是班主任把工作交给他,他完成得最好,不要班主任再操心的助手。学习成绩反倒其次,只要中上等就可以。

  名单确定之后,开一个班干部会,阐明班主任的观点:指出所发展团员的工作业绩,号召班干部都向他们学习。还要指出未入团班干部的不足之处,提醒他们注意改正,争当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以后每发展一批团员,都要开一次班干部会,都要激励班干部好好的工作。切忌象发展地下党一样,偷偷摸摸地进行。在班上不管事的人,我决不发展其入团。要在班干部中,树立起敢于管事的榜样来!这样一来,你发展的团员,替你去管事了;想入团的班干部,也替你去管事了;只要他们管得对,都坚决支持。

  管得不得法,拉到旁边,偷偷跟他指出来,告诉他正确的方法,切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班风也会为之一新。

  第一批发展团员的数量,以三个为宜。然后坚持着发展一批,使班上的团员人数达到五、六个左右,马上在班上形成一股势。现在学校发展团员,象是恩赐,一次只给一个名额,让这个团员长时间孤零零的。在班上成为差生冷嘲热讽的对象,对班集体的建设不利。我宁可不要这个指标,直到指标积攒到三个时一起发展。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到初三临毕业时,送人情似的把中等学生,成批拉入团内。此时大批发展团员对班集体的建设已经没有用处了。反而在教学生坏,表现一般照样可以入团。所以我认为发展团员的高峰期应该在初二,让那些具备团员条件的学生成批入团,以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到了初三,条件具备一个发展一个,决不送人情。

  团员发展到四个以上,就要建立团小组,确定团小组长,团小组长应该是男生,男生到初二懂事了,工作上有魄力一些。让学生团员过组织生活,寻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把团小组,建设成为班上的战斗堡垒,带领全体同学,养成良好的班风。这种组织生活。每半月要搞一次,班主任要参加,要指导。

  随着团员人数不断增多,团小组战斗堡垒作用的增强。班主任,可以去轻松一下了,班上的学生,被你教育好了。

  我们教学楼的后面,是卫生死角,历来是我班的包干区。一次,我随口说了:"团员,写了入团申请的同学,中午早点来,把包干区的清洁做一下。"随手指了一下。我睡了一场午觉,去检查孩子们的工作。没想到,我的学生,干得是那样的认真,清扫得如此之彻底,教学楼后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感动极了,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感谢的话说得越多,其效果越大,说几句好话,不费什么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