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郑爽跳舞视频:普贤略谈《金刚经》(1 -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9:37:51

普贤略谈《金刚经》(1

佛子普贤

    

学校七月初就放假了,因为又连续加班,始终不得闲暇。现在终于稍微有点空闲时间了;网友们多次让我讲讲《金刚经》,原先答应在七月中旬讲的,眼看已经是七月最后一天了,于是再忙也得抽点时间给大家谈谈。

不少道友问后学,为什么喜欢用“谈”这个字。其实说来惭愧,之所以“谈”而不说、不讲、不论,主要是自己的确才疏学浅。这三十几年修行学佛,不但谈不上努力精进,甚至还时时偷懒,佯装自己琐事繁忙,因此首先向大家真诚忏悔。其次,自己对大乘经典读的太少。整个《大藏经》中,除了《心经》外,甚少涉猎。偶尔看一部,也是一目十行,草草了事,但知大意,不求甚解。第三是常觉自己根器浅薄。师父当年要求自己平常只诵《心经》,得空便读《西游》,弘扬人间佛教,践行普贤十愿。除此以外,竟无别的要求------恐怕早知我难成大器吧!其实这样也好,压力不大------您快成佛去吧,我做凡夫好了。

坦白说,《金刚经》我也只读过一遍,所以了解的也不多。不过既然是“谈”,那谈谈倒也无妨:因为“谈”既不需要面面俱到,亦不需要旁征博引,更不需要深入研究------不过谈一点粗浅的看法罢了。对与不对,各位师父大德菩萨们尽管指教就是。阿弥陀佛!普贤恭敬合十!

《金刚经》与其他大多数佛经一样,也分有品。这个“品”,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章、节。谁分的呢?既不是释迦牟尼佛,也不是阿难,而是我国的梁武帝时期的昭明太子。这样的分章择节,起到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便于初学者阅读理解,所以好处还是挺多的,因此赞叹者居多。不过后学以为,这毕竟不能算是无漏的划分,有的甚至影响了佛经的密意。尽管如此,普贤还是按照这样的划分,给大家概略谈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两千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的相当多,大家熟知的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其中之一。《金刚经》也是佛教经典中非常特殊的一部,其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因此我们读诵《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佛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是因为个人层次高低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金刚经》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光是这个标题,要认真去讲,恐怕也要讲很多个小时。所幸只是概略谈谈,大可将其跳过,否则,以普贤这慢的出奇的打字速度,怕是就算不上班,也打不出来那么多的文字。何况普贤凡夫一个,既要养家糊口,又割舍不下那渴求知识的数千学生。

不过,这标题的大意还是要说的。什么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那什么是大智慧呢?这个大智慧,不是说您要有多高的学历水平,这与您读了多少书、进了多少研修班没有半点关系。不客气地说,世间的学问充其量就是凡夫的知识见解。因为《金刚经》的根本义不在文字上,您在文字上花多大的功夫也未必有用。这个大智慧是从我们的心里出来的,心是智慧根,所以简称慧根。这个我在《普贤谈西游》里讲过,这里就不再说了。金刚,金在金属之中最不易变质,“真金不怕火炼”;刚是极坚硬的意思。所以我们把钻石又叫做金刚石,因为钻石是我们已知的地球上最坚硬的石头。在般若前面加上金刚,意思是指这部经就像金刚钻一样,能破一切法。也可以说,能建一切法,而且无坚不摧。所谓波罗密,一般的翻译就是到彼岸。经是径的意思,佛经其实就是成佛的路径。因此这部经的标题的大概意思就是:能断一切法,能破一切烦恼,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脱离苦海而登彼岸成就的方法或路径。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姚秦是中国的一个朝代,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法师就是能够开演正法的人,一般来说还应该是出家人。在家人可不可以叫法师呢?佛教提倡依法不依人,您说呢?三藏是指经、律、论。经是佛说的话,或者是佛亲自认可了的话,比如《心经》。不过有的因为讲的太好了,也得到了后人的认同而被叫做经,比如《六祖坛经》;律是指戒律,就是佛教的规章制度;论则是大德菩萨们说的。如果哪位法师精通这三藏,就叫做三藏法师,比如玄奘大师就是三藏法师。这个鸠摩罗什就是翻译这部佛经的人,他的父亲是印度一位宰相,出家当和尚了,他的妈妈是一位公主,逼著这位宰相还俗,跟她结婚,后来生了这个儿子(可生完儿子后自己却出家了)。鸠摩罗什十一、二岁的时侯,已经可以说悟道了,三十多岁就到了中国。这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三藏法师,他的传奇其实未必比玄奘大师逊色。他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大家读的《佛说阿弥陀经》就是他翻译的。他为了证明他翻译的准确无误,还留下了舌头化为舍利的公案。为节约时间,就不说他了。

下面说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关于这个偈子,在佛教文学方面,称得上是一个大手笔,您看绝大多数佛经都用的这个开经偈。这是女皇帝武则天所作。关于武则天,本身也极具传奇色彩,抛开她自称是弥勒转世不说,她自己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曌”。这个“曌”字,是武则天自己创立的。这个字很有意思啊,上面是日月,下面是空。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日代表阳,月代表阴,这是阴阳兼备啊,换句话说,她是没有男女差别的。在佛的眼中,众生无二,那自然不存在男女有别了。这个“曌”字,也可以看做是明与空组合起来的。因此武则天是用这个字来表示佛即明空,明白诸法空相。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武则天自己也是研究金刚经的。您别看《金刚经》有五千多字,其实就讲了一个字:空。当然佛还顺便讲了“空”的方法:“须菩提”。要空就必须菩提啊!您看《金刚经》中出现了多少次“须菩提”啊!尤其是“长老”,那更是应该“须菩提”啊!因为“长”是指身份地位高,“老”是指年纪大呀。顺便说一句,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不少人的年纪比释迦牟尼佛大。所以您既然是“长”、“老”,人身难得,更应该努力精进,早证菩提,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因此,“长老须菩提”!有人说,云何梵偈也是武则天作的。其实云何梵偈究竟是不是她所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偈正好可以解释这个开经偈。云何偈全文是这样的: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云何以此经  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生说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如何可以得到清净、长寿,永生不死呢?大家都希望活得长,究竟怎么样才能真正活得长?长到什么程度呢?这里是提问题,换句话说,这个经典本身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得到生命永恒不灭的那个本来。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大坚固力也是我们人类所希望得到的;但是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哪一种因缘,才可以得到坚固的力量?人世间的一切都不牢靠、不坚固。寿命也是不坚固的,顶多活到一百多岁就要走了。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经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发了财,钞票来了,终归有不发财的一天,钱也有消散的一天。权利拿到手,总会有失掉的一天。房子建筑起来也总会有毁坏的一天。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东西是坚固不破的?这个大坚固力,倒底有没有?

“云何以此经,究竟到彼岸。”我们研究金刚经以后,如何了解其中的方法,如何能够脱离三界苦海,而到达常乐我净的极乐世界;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这些等等的问题,希望佛能打开最微妙秘密的法门,统统告诉我们。

下面开始分品说。请看《普贤略谈金刚经》(2

 

普贤略谈《金刚经》(2

佛子普贤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一章的白话意思是:

弟子阿难说: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我亲自听到如来佛说的。在说此经的时候,佛是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与有德性的高僧及各弟子,约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等共同生活。那时候已经是快到吃饭的时刻。大伙儿穿上了架裟,拿著盛饭的钵,由祇树给孤独园走进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依次乞食完了,便回到原处吃饭。佛吃过了饭,就将衣钵收拾干净,也洗净了脚,亲自在地上铺好座位坐下来。

在我们平常的观念里,总认为佛走起路来一定是离地三寸,脚踩莲花,或立于祥云。这本《金刚经》里面记载的释迦牟尼佛,却同我们凡夫一样,照样要吃饭,照样要化缘,照样光著脚走路,脚底照样踩到泥巴。所以回来还是一样要洗脚,还是要吃饭,还是要打坐,就是那么平常。平常就是道,最平凡的时侯其实是最高的境界,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间,真正仙佛的境界,是在最平常的事物上。所以真正的人道完成,也就是出世、圣人之道的完成。

几乎每一部佛经开头都是四个字:“如是我闻”。《涅盘经》上说,佛在涅盘的时侯,阿难问他:您要走了,将来我要记录您的言语,别人怎会相信呢?佛就告诉阿难,在一部经开始时,加上“如是”二字,“我闻”的我是指阿难自己,闻是亲自听到佛说的。 “如是我闻”这句话其实与中国古代文言文的语法不太一致,按照中国传统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如是我闻”应该是“我闻如是”。 “如是我闻”就是我听到佛就是这样说的。不过,如果您仔细品味,“如是我闻”比“我闻如是”意境高多了,不仅音调上更加优美,而且把“我”从前面放到了后面,颇有深意。所以有些佛经就干脆直接写上“闻如是”了,干脆不要“我”了。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只要有“我”在,您就成不了佛:要无私无我,慈悲奉献才能够成佛的。所以地藏王菩萨也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我”打入地狱。“我”入地狱了,就没有“我”了。既然没有“我”了,那就自然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无等等相了。换句话说,就是“诸相非相”了,到这时,哪里还有分别执着之心呢?没有分别执着之心了,您的心自然就清净了。心清净了,则自性如来就出现了,所以“即见如来”!给大家讲个笑话吧,一次,普贤对一位佛弟子说,只要有“我”在,您就成不了佛!结果呢?他把我大骂了一通,说你这人怎么如此恶毒啊,竟然诅咒我成不了佛!哈哈!真是!唉!我是真心想拉您一把啊,谁知您偏偏不想上船。

“一时”这两个字,非常有意思,没有一本佛经记载了“准确的”时间的。“一时”就是“那个时侯”,也可以说是“这个时候”。那个时侯就是那个时侯,那个时侯也就是这个时侯。为什么呢?您认真去体悟吧。等您明白了,也就进步了。

我们研究印度的文化及历史,知道印度人不太注重时间,所以印度人没有历史观念。十七世纪以后,靠着英国以及东西方一批学者的整理,才有了印度史。不像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皆有记录。所以有些人要学梵文来研究佛学,那就是一件挺滑稽的事情。尤其是现在的梵文,是十七世纪以后的梵文,唐宋以前的梵文,连一本原经都找不到了。而且唐宋以后的梵文,有南印、北印、东印、西印、中印,五方梵文各自不同。我们当时翻译过来的梵文也有不同,咒语的发音也有不同(这个我在《普贤谈心经》里面已经讲过,就不多说了)。

另外顺便说一句,印度人除了没有时间观念而没有历史外,数字观念也很模糊,所以佛经上这里八万四千,那里八万四千,其实就是多得不可数的意思。印度人说多得很就是八万四千。不过有趣的是,尽管印度人数字观念模糊,但他们却发明了阿拉伯数字。说是阿拉伯数字,其实对印度人不公平,因为毕竟是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不过是把它传到世界各地罢了。

其实这“一时”的意思非常好,简直有点妙不可言的味道。因为真正悟了道,就没有时间观念了。金刚经告诉我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时间是相对的,真正的时间,万年一念,一念万年,没有古今,没有去来。有人说,弥勒还要多少多少年才会来拯救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苦难众生。唉,那个时间不是真实的啊。要是真实的的话,到那时地球上人都没有了,他还来干什么啊?!那么现在来没来呢?如来是什么意思啊?无来无去、如来如去,故名如来啊!那么为什么他不自己站出来呢?共业未消,机缘不成熟啊!关于这个,钟茂森博士比我讲的清楚多了,大家有兴趣,不妨去听听他是怎么说的。顺便再说一句,空间也是相对的。要是空间是实在的,哪里会有神足通呢?南无阿弥陀佛啊,南方没有阿弥陀佛啊!

这段经文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词:“比丘”。 所谓比丘是出家人,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乞士”。乞士是一个好听的名词,四川话叫“讨口子”。意思是讨饭的,讨什么饭呢?不是讨一口嘴巴吃的饭,是讨一个永远不生不灭的精神食粮。所以,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一切众生,称为成佛比丘。比丘的道理,也含有破除一切烦恼,了一切生死,而能有所成就,能证果的意思。他们乞食又叫做化缘。化的什么缘呢?化的是慈悲喜舍布施缘,笼统地说,就是化的佛缘。您向他布施,他叫您施主。不知道您听了有没有升起惭愧心,反正我听了挺惭愧的。因为我与他究竟谁是真正的施主还不一定呢?我不过布施给他了点滴财物,但他布施给了我佛法。

化缘,规定弟子们不要起分别心,穷人富人一样,挨次去化,不可以专向穷人化缘,或专向富人化缘。比如迦叶尊者,是印度的首富出身,但是他特别同情下层的贫苦社会,所以他都到贫民区去化缘,同时收些弟子也都是穷苦的人。另外一个弟子须菩提尊者则相反,喜欢到富贵人家乞食化缘,佛曾把他们两人叫来说:你们这个心不平,不管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化缘的时侯,平等而去,此心无分别,而且人家给你多少就是多少,这一家不够,再走一家。您看释迦牟尼佛自己,就是“次第乞”,完全没有分别心,挨家挨户地乞食。

这部《金刚经》,我以前只读过一遍,今天算是第二遍。但我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内心真是百感交集啊!您看看,释迦牟尼佛和我们凡夫差不多啊,多么和蔼可亲!明明常随众都有“千二百五十人”,还处处事必躬亲!没有要一个信众伺候自己啊!他这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在默默教诲我们啊!他穿的普普通通,打着光脚,挨家挨户地去乞食。回到住处吃了饭后,又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弄得规规矩矩,然后开始说法利生。佛原来同我们一样的平常,虽是太子出家,但是他过的生活同平民一样。当时印度的等级森严(印度有四大种姓,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级森严。婆罗门执掌神权,地位最高;刹帝利为行政官员,地位次之;吠舍为手工业者或商人、农民,地位很低,属于贫民;首陀罗相当于奴隶,被称为“贱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却指定一个最低贫民(首陀罗因为没有人身自由,无法常随佛学,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常随弟子中,没有首陀罗)出身的弟子优波离尊者,执法管纪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样处理。所以在现实的生活里,在最平凡中,建立起了一个超凡入圣的境界,这就是佛的境界。

这一章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在“敷座”以前的部分,其实也在暗指戒律;而“敷座”则暗指入定。后面的部分,其实是说的慧学。所以《金刚经》也包含了戒定慧三学。感恩您的阅读,并恭请指正教诲。南无阿弥陀佛!

请看《普贤略谈金刚经》(3

 

普贤略谈《金刚经》(3

佛子普贤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一章的白话意思是:

这个时候,众弟子中德高年长的须菩提,在大众中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他露出右肩,右膝跪地,两手合掌,很敬重地对如来佛行了一个礼,赞叹地说:“希有的世尊,您对于未成佛的菩萨弟子,善尽保护怜念他们的善心;又善于咐嘱指导一切学佛的大众。世尊!还有那些善男信女,若是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时,要怎样才能使这个菩提心常住不退呢?如果他们起了妄念的时候,又要怎样去降伏他的妄心呢?”佛回答说:“问得好!问得好啊!照你所说的,知道我善尽保护怜念未成佛的菩萨弟子,也善于咐嘱指导一切学佛的大众,你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就要仔细用心地听,我来为你们解说。”须菩提听了回答说:“是的,世尊!我很高兴听师父说明这个道理。”

善现就是“须菩提”,是中文的意译,意思是他的人生境界,是道德的至善。须菩提表现出来的是长寿,另外舍利子这些人也比佛的年龄大。所以,有些佛经里面把“须菩提”翻译为“具寿”。具是具足,具寿就是长寿的意思。不过须菩提不仅是老寿星,他的道德修持,他的智慧,以及他生活的仪轨,都足以领导当时佛的弟子们。他年高德劭,威仪气度在佛的十大弟子之中,是非常有名的。大家读过我的《普贤谈西游》系列,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西游记里面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那个菩提祖师的人物原型就是这个须菩提。一般人都知道佛教中须菩提谈空第一,而这部《金刚经》就是研究空和有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称须菩提为尊者,所以许多普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所以他就成了西游记中悟空的师父。为什么呢?您要了悟真空就必须菩提啊!未证菩提却虚谈悟空,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这是印度当时佛教的基本礼仪。关于合掌多说两句。印度是伸开十指合掌,有空心的合法,有实心的合法。我个人以为空心的合法较好,因为这可以提醒您要“空心”,心里要时时“空”。您心里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何时才能菩提呀?(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我以为大家都知道,所以在前面就没有解释。对不起了!阿弥陀佛!)既然是空心的合掌,不如叫合十更好,免得让人误会。这里顺便解释一下“和南” 是什么意思。我们光在念“和南圣众”、 “和南圣众”,那什么叫和南呢?这是根据梵语读音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五体投地跪拜顶礼。“和南圣众”就是向无量的十方三世圣者顶礼。

“希有世尊”。这是恭维释迦牟尼佛的话。印度的礼貌,向长辈请示以前,要先来一套赞叹之辞。所以许多佛教经典中,弟子们起来问佛,都是先说一大堆恭维话。等你恭维完了,佛才张开眼睛说:你说吧!佛教传到中国后,也沿袭了这一传统,总是先恭维再问话。最近这五六年,普贤听到的恭维话也是很多。佛是很有定力的,普贤却是凡夫一个,您可要千万口下留情啊,别把我吹到云里雾里找不到北了。什么“普贤大师”之类的,您就少说几句吧,我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佛弟子而已,不过闻道有先后罢了。您就叫我一声师兄,我听起来舒服得多,因为我们都是佛的学生,佛门排位不分年龄大小,一律按照入门的先后。我是1979年开始修行学佛的,如果您比我晚入门,应该叫我师兄。如果您实在过意不去的话,叫我老师也可以。我反正都是老师嘛,在学校我当过大学、中学的老师,在社会上我是教人锻炼身体的高级气功教练,在佛门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勉强可以算是老师。

“善护念”。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身养性的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心念坏了,只想追求神通,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念来学佛,那是非常错误的。您看佛,多么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决不是幻想,决不乱来,也不带一点宗教的气息,而他教我们修身养性的重点就是“善护念”。一定要好好的照顾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比如现在我们学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到一心不乱,就是善护念的一个法门;有打坐的,照顾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也是善护念的一个法门;有苦行的,吃遍十方苦,忍受千般难,同样是善护念的一个法门---------仔细想想,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不是要求善护念?不仅如此,一切宗教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金刚经重点在那里?就是善护念。

在修大彻大悟的方法中,有个四念处,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心是四念处里非常重要的,随时念这个心,知道了这个念头,就是善护念。我们的这个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无常。念心,我们思想是生灭的,靠不住的,一个念头起来也立刻就过去了,去追这个念头,当它是实在的心是错误的,因为这个思想每一秒钟都在变去。什么叫念?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里很烦。比如有人念阿弥陀佛,念了好几年,但还是达不到一心不乱。您说他护念没有?护念了,但护的是什么念呢?烦恼之念。当您哪一天护的是清净、至善之念了,阿弥陀佛就自然出现在您的面前了。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这四个字是梵语,“阿”是没有的意思,比如阿弥陀佛,就是没有“弥陀”的佛。(弥陀也是梵语,意思是障碍,阿弥陀佛就是什么障碍都没有了的佛,如寿命、智慧、光明、空间等等,因此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一切无碍,一般译为无量寿、无量智、无量光等等。由于一切佛都是一切无碍的,所以一切佛都可以叫做阿弥陀佛。所以净土行人念阿弥陀佛,其实是把所有的佛都念到了,包括自己。因为自己也是佛,只不过是未来的佛。这个我在《普贤谈净土》系列中已经讲过了,就不多说。)“耨多罗”是比较、衡量、评价、计算的意思。“阿耨多罗”中文勉强可以译为“无上、无比”,至高无上、没有办法与之比较。梵语“三”这个音就是正的意思,梵语“藐”是等,平等的意思,梵语“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说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但是这个“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不能包涵全部的意义;如果就其意义翻译成禅宗的大彻大悟,还是不能包括完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包括心地法门,明心见性,由世俗超越而达到成佛的境界;在行为上是大慈大悲菩萨心,是菩提心,入世救一切众生;在理上是大彻大悟,超越形而上的本性之心。所以“三藐三菩提心”意义很多,所以只好按照“五不译”,只能保持这个原文的音,让后人自己去解释了。换句话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一个普通人发心学佛。

佛法与其它的宗教不同,认为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不像其他宗教,认为有第一因。其他宗教认为,只有“他”可以,我们只有等到“他”来帮忙,然后还都是听“他”的,除“他”之外,都是不对的。佛教却认为一切众生个个是佛,众生平等。但是,为什么众生不能成佛呢?因为众生找不到自心,迷失了。如果自己觉悟了,不再迷失,那么个个自性成佛。因此佛教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佛教与其他宗教不一样,一点也不消极,而是非常积极的。这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本质的区别。在世界所有的宗教中,只有佛教提倡“信自己”的,其他的大多是“信神灵”。道教好点,主张“道法自然”,算是“信自然”;儒教也不错,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自己交给统治阶级,算是“信政府”。由此可知,佛教、道教、儒教相比世界其他的宗教,其主张是更加积极的,更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并且基本主张相同。佛教的“五戒(杀盗淫妄酒)”、道教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儒教的“五德(仁义礼智信)”,尽管表述方法不一样,但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个我在讲《佛教的奥秘》系列中已经讲过,就不多说了)。所以佛道儒这三教被合称为中华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被世界公认为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并能够长存不衰的原因。

佛并不是追求自己的权威,也不是追求自己的主宰地位。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所以说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如果说去拜拜祈祷一下,那是迷信的作法;想靠佛菩萨保佑自己,老实说,佛不大管你这个闲事,佛会告诉你保护自己的方法。那么多的佛经,其实都是成佛之路,但路得靠您自己走,佛不可能把您背过去(这个我在《普贤谈西游》系列中讲过)。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一样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换句话说,你自助而后佛助,如果今天做了坏事,赶快到佛菩萨前面祷告,说声对不起,佛就赦免了你,那是不可能的。

说到这里,又要说到阿弥陀佛了。“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相比其他佛而言,门槛要低一些,他允许您带业往生,再给您无量的寿命,让您自己去把自己造的业消掉,然后成佛。这也是近年来净宗兴盛的主要原因。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有一个人,发求无上大道的心,应该这样把心住下来,应该这样把心降伏下去。这话太有意思了!应该这样,这样是怎么样呢?佛没有直接说,而是让须菩提自己去体味。须菩提还在那里老老实实地跪着呢,正等佛开示,佛却一字不说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啊!现在我们来发挥想象力,想象当时的情景。再回过来看佛说的这句话,善哉!善哉!你问的好啊,须菩提,照你刚才说的,佛要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是不是?须菩提说:是啊!我是问的这个。他说你仔细听著,我讲给你听。须菩提马上高兴地说:哎呀,我太高兴了,师父您快讲嘛!但是佛却没有了下文,而是让须菩提自己去体悟。佛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就是当你有求道的心,一念在求道的时侯,就是这样住了,就是这样,这个妄念已经下去了,就好了,就是这样嘛!您看,佛就是佛,他的教学水平是多么地高超!

感恩您的阅读,请多教诲!阿弥陀佛!

请看《普贤略谈金刚经》(4

 

普贤略谈《金刚经》(4

佛子普贤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一章的白话意思是:

佛告诉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等应按照我下面所说的方法,降伏其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伏妄心的方法,就是要不著一切众生相。我把一切众生归分为九类:如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如有色、无色,如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众生。我要为所有众生灭他们的业障,度他们超脱轮回六道,以至于不生不死入于清净无为之乡。话又说回来,我虽然这样灭度,但是一切众生实在没有得我的灭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众生与菩萨,同具此菩提心,现在灭他们的妄心而度归清净,不过还其所本有,也就是他们自性自度,并非是我所度的。须菩提!若他们有得我灭度的念头,即是还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是执著自性的众生,尚未灭度无余,自然不是菩萨。”

“诸菩萨摩诃萨”。诸就是诸位、各位的意思;摩诃萨是大、伟大的意思,在梵语中放在句末,如果放在句首,则叫摩诃。比如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也可以说成摩诃观世音菩萨,意思是一样的:伟大的观世音菩萨或观世音大菩萨。佛教中“大”是伟大的意思,比如“大师”,就是伟大的老师。所以佛教中“大师”特别少,因为“大师”是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佛教中离现在最近的一位大师是释印光,即印光大师。因为现在是末法时期,佛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所以现在打着“大师”旗号愚弄善良的邪师多如牛毛,因此普贤也在这里顺便提醒一下,学佛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一定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千万不要认为骑白马的就一定是唐僧。顺便透露一句,末法时期,真正的善知识未必都是很出名的,就算迫不得已而出现在人前,也不见得就使用“真”名字。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学佛切忌攀缘,因为您很可能攀的是恶缘。如果您真与某位善知识有着殊胜的缘分,不用您去找他,他自然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您的面前。您看不见他,不表示他看不见您;您不知道何时机缘成熟,不表示他不知道何时机缘成熟。

“菩萨”。 这也是梵文的翻译,它的全称是菩提萨埵。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萨埵是有情。如果当时翻译成觉悟有情,那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所以采用梵文的音,简译成菩萨。埵是极坚硬的土,道教叫黄庭,气功叫上丹田,解剖学叫松果体,佛教嘛,不能说,因为属于密修的内容。所谓的觉悟,觉悟什么呢?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所谓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这个觉悟。借用孟子的话说,叫做“以先知觉后知”,就是先知先觉的人,教导后知后觉的人。一个人如果觉悟了,悟道了,对一切功名富贵看不上,而万事不管,脚底下抹油溜了,这种人叫做罗汉。但是菩萨境界则不然,觉悟了,解脱了世间一切的痛苦,自己升华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总总的众生,还在苦难中,就要再回到世间广度一切众生。这种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的行为,就是所谓有情,是大乘菩萨道。所以菩萨不是无情,而是实实在在的有情,他们是最多情的。有情还有一层意思,一切众生,本身是有灵知,有情感的生命,所以叫做有情。一个人不俗气很难,能够脱离了俗气,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仙乃山上人,不食人间烟火了。菩萨则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菩萨,也就是觉悟有情。简单地说,“菩萨”是佛弟子中,走大乘路线的一个总称。佛的出家弟子叫做大比丘众。在佛教经典中的出家众,归类到小乘的范围,他们离开人世间的一切,专心于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弃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叫做小乘罗汉的境界。这叫做自了汉,只管自己了了,其他一切不管。禅宗把他们称为担板汉,挑一个板子走路,只看到这一面,看不见另一面。也就是说,把空的一面,清净的一面,抓得牢牢的,至于烦恼痛苦的一面,他拿块板子把它隔著,反正他不看。佛教里表现实相叫示现,为表达那个形相,大菩萨们的示现都是在家的装扮,除了大愿地藏王菩萨以外。比如大慈大悲观世音、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以及一些菩萨等,都是在家人的装束示现。这是为什么呢?意思是他是入世的。不过外形虽是入世的,心却是出世的,所以菩萨境界叫做大乘。罗汉境界住空,不敢入世,一切不敢碰,眼不见心不烦,只管自己,所以叫做小乘。不过行菩萨道是非常艰难的,大家看看这些菩萨们的愿心就会明白,就不多说了。需要注意的是,在家的有菩萨,出家的一样有菩萨,虽然形象是出家,但是他的发心、愿行、心性、及所做的事,都是菩萨道,这就叫做出家菩萨,比如印光大师,他其实是大势至菩萨再来。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涅盘是一种境界,就是涅盘经里提出来的“常乐我净”的境界。也就是说,你找到了这个地方,永远不生不灭,就是《心经》上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个我在《普贤谈心经》里面讲过,就不多说),常乐,永远如此,是一个极乐的世界。那才是“我”,我们生命真正的“我”,不是我们这个几十年肉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会变去的我,那个真我才算净土,也就是涅盘的境界。涅盘分两类,“有余依涅盘”和“无余依涅盘”。 有余依涅盘是罗汉境界,不彻底;无余依涅盘是佛境界,是非常彻底的。 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发愿,立一个志愿,救世界上一切众生。因为众生皆在痛苦中,都在烦恼中。学佛的终极目标是要成就,好去帮助众生,救度他们,使他们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绝对快乐清净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无余涅盘”。

 佛法分两种,出世间法和世间法。走出世间是清净,走入世间是红尘。红尘里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贵,叫做红福,后来人们写作洪福或者鸿福了;清净的福叫做清福。人生红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却不然,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为什么呢?怕寂寞啊!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红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红福,对红福有厌离心,才能真正走向学佛之路。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这是佛的愿力和胸襟,学佛先要学这个胸襟,就是说虽帮助了千千万万人,心中没有一念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佛的境界谦虚到了极点,他要度尽了一切的众生,而心胸中没有丝毫教化人、度人之念。所以,佛同其它宗教解释的教主是不同的,佛没有权威性,非常平凡,很平实,只说你的成就是你的努力。而我们凡夫的境界又是如何的呢?动辄是“我”劝化了多少人学佛修行、收了多少弟子、放生了多少生命、举办了多少法会、建立了多少学佛群。当然这些都是很大的功德,尤其是劝人学佛修行,简直是功德无量。但是这毕竟是凡夫的境界,离佛的境界还差得远呢!为什么呢?因为您虽然没有一点名闻利养之心,但您还有“我”嘛,佛绝对是无“我”的。您真的达到了佛的境界了,您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师”。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相这个字,就是现象。文字上是现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来说就是观念。我们凡夫有一种观念,就是有人相,总是有你、我的观念。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众生相,就是所谓的社会人类,在佛学的范围都属于人相,众生相。我相又分两种,一种是人生命的个体,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一种是属于精神上的,一个学问好的,或者是地位高的,年龄大的,常看他人都是小孩子,幼稚。这也是我相。能够做到人我无二,不著一切众生相,同体大悲,即是菩萨。当然,如果从菩萨道三十七道品来看,只要您发心学习大乘佛法,并且愿意去切实践行,那么,您就已经是菩萨了,只不过属于凡夫菩萨罢了;等觉菩萨和妙觉菩萨属于圣位菩萨,佛教里面的大菩萨,都是等觉或妙觉菩萨。其实,妙觉菩萨,也就是佛。

感恩您的阅读,不当之处,请多教诲!南无阿弥陀佛!

请看《普贤略谈金刚经》(5

 

 

普贤略谈《金刚经》(5

佛子普贤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这一章的白话意思是:

佛再对须菩提说:“菩萨于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应该不著相布施。所谓不著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净,离开色、声、香、味、触、法等尘相而布施,也就是施者忘施,受者忘受,并且要忘记所施之物。(如此施空、受空、物空即所谓的“三轮体空”。)须菩提,菩萨应该不住相布施,为什么呢?因为著相布施,是局于有相;而众生之相,实在只等于一微尘,即使能因此而获福也是有限的。若不著相布施,就无相可住,像这样不住相布施的福德就不可限量了。须菩提!譬如说东方那无边际的虚空,你可以以心思度量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佛又说:“须菩提!再与南、西、北四方及上下的虚空那样毫无边际,你是否可以用你的心思去度量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的。世尊!”佛又说:“须菩提!菩萨若能不著相布施,所得的福德也就像虚空这样的不可限量。须菩提!菩萨应该照我善护念、善咐嘱之教,如是降伏妄心,而又不著相布施,常坚守著菩提心。”

“妙行无住”。妙行无住的行是修行的意思,妙行是指修行学佛。须菩提问如何住?如何降服其心?佛在上一章中讲了第一种办法。第一种办法的境界是最高的,因为用语言不太好表达,佛让须菩提自己去体悟。须菩提谈空第一,当然能够领会佛的意思,但这次参加法会的那么多人,不可能个个都像须菩提一样有大智慧,释迦牟尼佛真是慈悲到了极点啊,于是说了第二种办法,即妙行无住。一个真正修行的人应该怎么修呢?佛说,此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如果您此心随时在空的境界上,那已经错了,因为您住在空上;如说此心住在光明上,或住在气脉上,都错了,因为那不是无所住。

“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布施有三种,第一种财施是外物的,如金钱财物等布施,这种属于外布施。第二种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发,这种属于内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等。财施和无畏布施属于善行。布施善行的福德,叫做人天福德,是小果报,叫做功德,并不是学佛的大福报,所以说福德跟功德有很大的区别。《金刚经》专讲福德,重点在福德,不在功德。人生最大的福德是悟道、成道。获得大智慧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报,即通常所说的智慧的成就。因此这里所说的布施,主要是指法布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其实,不管是那一种布施,施者都应该抱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能够得到益处的心情来贡献。必须要做到施者无此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别人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没有事了,忘记了谁接受我的布施。做完了以后,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简单地说,就是要无私无我地默默无闻地奉献,要做好事不留名。这个名,既不能留在外面,也不能留在自己心里。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也是最好最快地消除自己业债的方法。这个我在《普贤谈净土》中讲过,就不多说了)。

“不住声香味触法。”这句话好理解,本来不打算说的,但是最近几个月总是有道友在QQ上向我述说类似的现象,希望我能够给个正确的解答。因为每次登QQ都会弹出许多的消息,我这个电脑本来就是别人淘汰了送给我的,只能凑合着用,结果经常弹死机,所以我从七月底就决定不再登QQ了。在这里先向在QQ提问的同修们说声对不起了,如果您确有疑难,可以在我的QQ空间留言,我会尽快回复。这些道友们所提到的现象,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就给各位回复了,那就是“不住声香味触法。”常常有净土的莲友们说什么时候耳边总是听到念佛的声音、禅宗的道友们说什么闻到什么香味、密宗的道友们说什么自己的身体放光或者变得十分高大等等。其实,佛说,这些都是相,应该“妙行无住”。更有甚者,有的说闻到什么香味,说是听某位法师讲的,那是天人在听经。闻到香味,如果那香味与世间某一种香味相同,可以肯定要么是幻觉,要么是哪里真的在燃香。如果与世间任何一种香味都不同,那有可能是因为您在定中自己身体发出来的,这叫做戒定真香。天人在听经时是否发出香味,我不太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所有天人都有香味,至少在听普贤谈佛的天人中,他们不带香味,只不过他们有天人的特殊气味。其实,就算天人有香味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就像人有人味、狗有狗味。一个人如果时时在定中,身体内部自然会发出香味,只不过有的人修行层次比较高,为了防止身份暴露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故意改变自己的气味罢了。当我们做得好,身体内部发出一种香味的时候,如果自己认为自己功德无量,闻到了菩萨或天人的香味,那您就住香了,要应无所住,赶快放下。“触”,打坐的人,如果功夫够了,会觉得两腿舒服无比,都不愿意把腿放下来了,这叫菩萨内触妙乐,身体内在奇妙的接触到从未有过的快乐。菩萨的戒律,不准入这种定,因为耽著这种禅定,就不肯去度众生了。一个真正学大乘佛法的人,是不应该住于内触妙乐的境界。“法”是意识境界,是属于观念、思想、精神方面。如果你心里还有个空空洞洞清清净净,就已经落在法上。所以说,把身体外面的一切空完了,再把意识方面的也丢下了,这才叫做真学佛真修行,也就是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德的成就,更不是迷信,要一切都放下了,您才能够达到智慧的成就。所以佛告诉须菩提,如果能够不住相布施,那么这个人的福德不可思量,这个福报太大了,大到无法想像、不可思议的程度。

“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四维,即东南西北。这几句话意思很好理解,但内里另有玄机。东南西北对应的季节是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东方是所谓生气方,所以要求长生、长寿,就要念东方琉璃光世界药师如来。我们大家要学佛修持,先要有东方的生机,生命之机,气脉发动,色身转变,才能得定,才能得到妙乐。西方世界是讲归宿的,为什么念阿弥陀经要念西方?因为日落西山,气息奄奄,必须赶快打主意,准备回家了,所以念念不离阿弥陀佛,念念不离西方极乐世界。因此,讲长生法的必先提东方;讲归宿法的必先提西方。同样的道理,讲密宗的即身成就法必先提北方;讲大光明法则只提南方不提北方。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佛又告诉须菩提,一个学佛的人,要能够做到无相布施,一切相不住。利人、助人、慈悲,这样不住相的布施,他所得的福德果报,大得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如我所教你的,无所住去用心修行,那才是真修行。一切无所住,这就是大乘佛法最基础的修法,也是最究竟的。普贤谈《金刚经》谈到这里,可能初学《金刚经》的同修已经有点明白,《金刚经》所谓的空,其实是拿虚空来打比方,《金刚经》只告诉我们无所住。无所住并不是空。无所住,如行云流水,您看那个流水在流,永远不停留的过去了,但是又有来的,而一切是无所住,并没有叫您空。因为您那个空,并不是真空;而真正做到了无所住,就差不多算是了悟真空了。人生真正体会到了无所住,就不需要再研究《金刚经》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个心无所谓降,不需要降。烦恼的自性本来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当我们在一心求道的时侯,一切都没有了,永远拉不回来了。

感恩您的阅读,讲得不对的地方,恭请指正!阿弥陀佛!

请看《普贤略谈金刚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