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双龙:心理疏导的着重点在“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8:02:24

 
                                 解决职工心理问题要靠“导”
                               
                                          袁燕群

    近些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管理工作的加强,职工的物质生活明显改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导致职工生活和工作压力迅速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企业劳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职工心理问题,维护职工心理健康,实现职工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本人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所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际,认为解决职工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导”。
    所谓“导”,就是心理疏导。即:用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有关科学方法,对人们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异常心理变化或情绪波动,进行科学的心灵调适、慰藉、安抚、沟通或说服,以达到心理和谐,从而实现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的一种活动方式或方法。心理疏导的核心是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从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引导人提高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良好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心理疏导,基础在“疏”,关键在“导”。所谓疏,就是用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经营规则等规范化措施去排除人们的心理障碍,以疏通人们心理活动的渠道。这种措施以“强制性”为特征。所谓导,就是用人之常情、世间道理、科学文化、物质利益等人性化措施去引领人们的心理走向,以促进人们心理活动健康发展。这种措施以“灵活性”为特征。如果不疏,导就没有渠道,就实现不了“导”,如同堰塞湖没有引流渠道就无法导出积水一样。如果只疏不导,疏就迷失方向,就可能会危害于“疏”,如同堰塞湖水没有正确导向就会给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一样。因此,“导”是职工心理疏导工作的关键,要采取导之以情、导之以理、导之以文、导之以物的措施,切实解决职工心理问题,促进职工心理和谐。

    一、导之以情

    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做心理疏导工作,要和做思想政治工作一样,从人文关怀出发,突出一个“情”字,带着对职工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既教育人、鞭策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引导人,也就是工作中既要讲原则,又要讲人情。
  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是公民道德的基本内容之一,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受尊重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处于弱势地位的职工尤其如此。因此,尊重人是心理疏导的前提,只有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才能打开职工心灵的门户。管理者要切实做到尊重职工,就要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把自己与职工摆在同等位置,建立将心比心、以情通情的心理平台,开展平等交谈,互流互通,才能增强亲和力、吸引力,使职工积极配合工作,乐于接受疏导。如果不尊重职工,甚至伤害职工的自尊心,不仅不能收到沟通情感、促进工作的效果,而且会使职工产生对立情绪,从而阻碍工作的开展。此类问题要坚决杜绝。
  其次,要理解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及社会发生矛盾。工作在企业中的职工,更容易与同事及企业发生矛盾。心理疏导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化解这些矛盾,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但由于职工的工作、家庭、社会活动环境不同,必然导致其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性。管理者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每一位职工,才能与职工进行思想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第三,要关心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人人都需要他人的关心。作为管理者,心中要始终装着职工,言行要充分体现真诚的人文关怀。平时要关注职工所讲、所做、所想、所愿,当职工取得成绩时道一声祝贺,当职工缺少自信时给一点鼓励,当职工有事相求时殚精而为,当职工有困难时竭力相助。要针对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动之以情,施之以爱,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想方设法减少职工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为职工创造轻松、欢乐、和谐的氛围,使职工产生一种被人关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并将良好的感觉转化成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二、导之以理

    心理疏导工作是开导人的工作,讲道理则是开启人们心灵门户的钥匙。做职工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善讲道理,通过讲好道理去开导职工,达到以理动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善讲道理,一要把道理讲细。由于不同职工的社会经历、觉悟程度和文化素养不同,认识、分析、辨别事物的眼光有差别,理解道理的能力也就不一样。有的职工对一些基本道理也认为是大道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道理时,要尽量把一个道理分解成若干小道理,由小及大,循序渐进。道理分得越细,越易深入浅出,越能说服人、感染人,越利于解决大问题。
    二要把道理讲透。进行道理讲解时必须注意其完整性、系统性和层次性,不断章取义,不掩头盖脸,讲全、讲透、讲彻底,切实增强科学道理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三要把道理讲实。要把讲解科学道理同国家及企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变化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所讲道理具体化、现实化,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引导力,尤其是对职工群体普遍关注而又容易引发思想分歧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四要把道理讲活。运用活生生的典型事例来讲道理,最容易把道理讲活,最具示范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当代英雄模范人物是时代的精华,如郭明义、许振超、王顺友等等,他们的言行体现出工人形象,体现出时代精神,体现出科学道理,他们产生并生活于现实之中,他们的事迹鲜活生动,切合实际,用来讲解道理、教育职工,最容易使职工产生共鸣。要注意收集和总结在实际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经常用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教育职工,尤其要善于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职工,用本单位的事教育本单位的职工,让职工经常得到现实生动的教育。
    五要把道理讲新。讲传统道理不能几十年一贯制,要赋予其新时代的新内容,把过去尚未完善的补充完善,把过去讲片面了的讲全面,用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填充进去,增加新的内涵。把老道理讲出了新内容,职工就会觉得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就会更愿听、更想听、更爱听。
    另外,还可以积极探索、创新一些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务实有效的道理讲解方法,使模糊的道理清晰起来、抽象的道理生动起来、务虚的道理现实起来,把各种道理讲得入情、入理、入耳、入脑、入心,增强科学道理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三、导之以文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企业文化所具备的凝聚、导向、激励、协调、教化等功能,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之一的职工心理疏导工作,必须积极利用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1.弘扬和谐文化,培育团队精神。要坚持用和谐企业文化教育职工,正确引导职工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用和谐的处世方法处理问题。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介,培育职工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开阔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看待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在人与人关系处理方面,引导职工正确树立合理竞争、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理念,既要全面施展个人才华,更要充分体现团队精神,保持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性。
    2.营造企业人文环境,拓宽心理调适平台。要利用会堂、俱乐部、网络、报刊、视频等平台,积极引导职工心理活动,使职工以坦然的心境及平和的心态,接受所面临的现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前景和个人职业前途。同时要帮助职工不断提高职业竞争力,实现最佳职业追求。要通过深入基层、走进家庭、贴近职工等方式,经常与职工沟通,认真倾听职工意见,正确解答与处理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时调适职工心理,理顺职工情绪。
    3.开展文化活动,释放心理压力。成功的企业,面对激烈竞争和日益加快的工作节奏,都有一套帮助职工释放心理压力的成功做法。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的读书活动,放松职工的工作压力;通过开展训练目标明确、挑战难度刺激的团队训练活动,放松职工的生活压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放松职工的思想压力。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扩大职工之间的相互交往,密切领导和职工之间的相互沟通,帮助职工消除烦闷感、紧张感、失落感、自卑感等不良情绪,增加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和快乐感等良性情绪。让职工通过企业文化活动充分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提高能力、愉悦身心,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四、导之以物

    综观现实社会,引发人们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很多,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物质利益。企业职工心理问题的根源,也总与物质利益相关。俗话说:饮水思源。进行职工心理疏导,一定要抓住根源,做到导之有物。
    一要正确引导职工的物质利益需求。物质利益是职工最基本的利益。按劳分配是我国物质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出力换酬、做工拿钱是职工的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大潮流中,广大职工的物质利益需求正在加速增长。没有厚实的物质基础,就没有满意的生活质量。这是活生生的事实。在现实面前,职工对企业提出一些物质利益要求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缺乏正确引导,有些要求就可能会超越实际,甚至泛滥成灾。因此,管理者务必对职工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义利观、人生观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教育,引导职工正确认识人生意义,正确估计劳动价值,正确对待物质待遇,把物质利益要求控制在合法、合理、合情的范围内,避免因物质利益需求过快增长而造成心理失衡。
    二要妥善处理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心理疏导工作要对症下药、手到病除,就要把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重点,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妥善处理职工提出的切身利益问题,尽力满足职工正当合理的要求,重点排除可能影响职工心理平衡的客观因素。
    三要大力加强职工的经济权益保障。经济权益是职工的重要权益。在新形势下,经济权益保障与职工工作生活保障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管理者要将企业宏观利益与职工具体利益统一协调,将职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合理兼顾,全面贯彻党的依靠方针和国家的保障政策,认真落实职工休假、体检、培训等制度,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职工生产安全保护等规定,切实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通过保障广大职工的经济权益,最大限度地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维护职工的身心健康,促进职工的心理和谐,以达到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构建和谐企业的目的,为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保障。

20120104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中国企业文化》杂志编辑部  E-mail:ceciabjb@163.com  zhaogb2008@163.com  联系人:赵国斌  电 话:010-64254859、51232579  传 真:010-64254549

                                  心理疏导  关键在“导”
                               
                                        袁燕群

    近些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的加强,职工的物质生活明显改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导致职工生活和工作压力迅速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企业劳资矛盾也日益突出。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促进职工的心理健康、实现职工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职工的心理疏导工作,把解决职工心理问题同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结合起来,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帮助职工克服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和谐。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用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有关科学方法,对人们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异常心理变化或情绪波动,进行科学的心灵调适、慰藉、安抚、沟通或说服,以达到心理和谐,从而实现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的一种活动方式或方法。心理疏导的核心是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从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引导人提高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良好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心理疏导,基础在“疏”,关键在“导”。所谓疏,就是用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经营规则等规范化措施去排除人们的心理障碍,以疏通人们心理活动的渠道。这种措施以“强制性”为特征。所谓导,就是用人之常情、世间道理、科学文化、物质利益等人性化措施去引领人们的心理走向,以促进人们心理活动健康发展。这种措施以“灵活性”为特征。如果不疏,导就没有渠道,就实现不了“导”,如同堰塞湖没有引流渠道就无法导出积水一样。如果只疏不导,疏就迷失方向,就可能会危害于“疏”,如同堰塞湖水没有正确导向就会给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一样。因此,“导”是职工心理疏导工作的关键,要采取导之以情、导之以理、导之以文、导之以物的措施,切实解决职工心理问题,促进职工心理和谐。

    一、导之以情

    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做心理疏导工作,要和做思想政治工作一样,从人文关怀出发,突出一个“情”字,带着对职工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既教育人、鞭策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引导人,也就是工作中既要讲原则,又要讲人情。
  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是公民道德的基本内容之一,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受尊重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处于弱势地位的职工尤其如此。因此,尊重人是心理疏导的前提,只有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才能打开职工心灵的门户。管理者要切实做到尊重职工,就要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把自己与职工摆在同等位置,建立将心比心、以情通情的心理平台,开展平等交谈,互流互通,才能增强亲和力、吸引力,使职工积极配合工作,乐于接受疏导。如果不尊重职工,甚至伤害职工的自尊心,不仅不能收到沟通情感、促进工作的效果,而且会使职工产生对立情绪,从而阻碍工作的开展。此类问题要坚决杜绝。
  其次,要理解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及社会发生矛盾。工作在企业中的职工,更容易与同事及企业发生矛盾。心理疏导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化解这些矛盾,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但由于职工的工作、家庭、社会活动环境不同,必然导致其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性。管理者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每一位职工,才能与职工进行思想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第三,要关心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人人都需要他人的关心。作为管理者,心中要始终装着职工,言行要充分体现真诚的人文关怀。平时要关注职工所讲、所做、所想、所愿,当职工取得成绩时道一声祝贺,当职工缺少自信时给一点鼓励,当职工有事相求时殚精而为,当职工有困难时竭力相助。要针对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动之以情,施之以爱,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想方设法减少职工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为职工创造轻松、欢乐、和谐的氛围,使职工产生一种被人关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并将良好的感觉转化成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二、导之以理

    心理疏导工作是开导人的工作,讲道理则是开启人们心灵门户的钥匙。做职工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善讲道理,通过讲好道理去开导职工,达到以理动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善讲道理,一要把道理讲细。由于不同职工的社会经历、觉悟程度和文化素养不同,认识、分析、辨别事物的眼光有差别,理解道理的能力也就不一样。有的职工对一些基本道理也认为是大道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道理时,要尽量把一个道理分解成若干小道理,由小及大,循序渐进。道理分得越细,越易深入浅出,越能说服人、感染人,越利于解决大问题。
    二要把道理讲透。进行道理讲解时必须注意其完整性、系统性和层次性,不断章取义,不掩头盖脸,讲全、讲透、讲彻底,切实增强科学道理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三要把道理讲实。要把讲解科学道理同国家及企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变化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所讲道理具体化、现实化,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引导力,尤其是对职工群体普遍关注而又容易引发思想分歧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四要把道理讲活。运用活生生的典型事例来讲道理,最容易把道理讲活,最具示范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当代英雄模范人物是时代的精华,如郭明义、许振超、王顺友等等,他们的言行体现出工人形象,体现出时代精神,体现出科学道理,他们产生并生活于现实之中,他们的事迹鲜活生动,切合实际,用来讲解道理、教育职工,最容易使职工产生共鸣。要注意收集和总结在实际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经常用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教育职工,尤其要善于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职工,用本单位的事教育本单位的职工,让职工经常得到现实生动的教育。
    五要把道理讲新。讲传统道理不能几十年一贯制,要赋予其新时代的新内容,把过去尚未完善的补充完善,把过去讲片面了的讲全面,用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填充进去,增加新的内涵。把老道理讲出了新内容,职工就会觉得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就会更愿听、更想听、更爱听。
    另外,还可以积极探索、创新一些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务实有效的道理讲解方法,使模糊的道理清晰起来、抽象的道理生动起来、务虚的道理现实起来,把各种道理讲得入情、入理、入耳、入脑、入心,增强科学道理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三、导之以文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企业文化所具备的凝聚、导向、激励、协调、教化等功能,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之一的职工心理疏导工作,必须积极利用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1.弘扬和谐文化,培育团队精神。要坚持用和谐企业文化教育职工,正确引导职工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用和谐的处世方法处理问题。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介,培育职工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开阔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看待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在人与人关系处理方面,引导职工正确树立合理竞争、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理念,既要全面施展个人才华,更要充分体现团队精神,保持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性。
    2.营造企业人文环境,拓宽心理调适平台。要利用会堂、俱乐部、网络、报刊、视频等平台,积极引导职工心理活动,使职工以坦然的心境及平和的心态,接受所面临的现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前景和个人职业前途。同时要帮助职工不断提高职业竞争力,实现最佳职业追求。要通过深入基层、走进家庭、贴近职工等方式,经常与职工沟通,认真倾听职工意见,正确解答与处理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时调适职工心理,理顺职工情绪。
    3.开展文化活动,释放心理压力。成功的企业,面对激烈竞争和日益加快的工作节奏,都有一套帮助职工释放心理压力的成功做法。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的读书活动,放松职工的工作压力;通过开展训练目标明确、挑战难度刺激的团队训练活动,放松职工的生活压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放松职工的思想压力。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扩大职工之间的相互交往,密切领导和职工之间的相互沟通,帮助职工消除烦闷感、紧张感、失落感、自卑感等不良情绪,增加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和快乐感等良性情绪。让职工通过企业文化活动充分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提高能力、愉悦身心,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四、导之以物

    综观现实社会,引发人们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很多,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物质利益。企业职工心理问题的根源,也总与物质利益相关。俗话说:饮水思源。进行职工心理疏导,一定要抓住根源,做到导之有物。
    一要正确引导职工的物质利益需求。物质利益是职工最基本的利益。按劳分配是我国物质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出力换酬、做工拿钱是职工的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大潮流中,广大职工的物质利益需求正在加速增长。没有厚实的物质基础,就没有满意的生活质量。这是活生生的事实。在现实面前,职工对企业提出一些物质利益要求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缺乏正确引导,有些要求就可能会超越实际,甚至泛滥成灾。因此,管理者务必对职工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义利观、人生观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教育,引导职工正确认识人生意义,正确估计劳动价值,正确对待物质待遇,把物质利益要求控制在合法、合理、合情的范围内,避免因物质利益需求过快增长而造成心理失衡。
    二要妥善处理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心理疏导工作要对症下药、手到病除,就要把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重点,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妥善处理职工提出的切身利益问题,尽力满足职工正当合理的要求,重点排除可能影响职工心理平衡的客观因素。
    三要大力加强职工的经济权益保障。经济权益是职工的重要权益。在新形势下,经济权益保障与职工工作生活保障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管理者要将企业宏观利益与职工具体利益统一协调,将职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合理兼顾,全面贯彻党的依靠方针和国家的保障政策,认真落实职工休假、体检、培训等制度,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职工生产安全保护等规定,切实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通过保障广大职工的经济权益,最大限度地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维护职工的身心健康,促进职工的心理和谐,以达到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构建和谐企业的目的,为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保障。
   20110727                                   心理疏导的着重点在“导”
                               
                                          袁燕群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精神压力迅速增大,心理障碍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积极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工作,促进群众心理和谐,已经成为提高领导艺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用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有关科学方法,对人们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异常心理变化或情绪波动,进行科学的心灵调适、慰藉、安抚、沟通或说服,以达到心理和谐,从而实现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的一种活动方式或方法。心理疏导的核心是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从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引导人增强自觉意识,控制低落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使人的情绪得到良好调节、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心理疏导,基础在“疏”,关键在“导”。所谓疏,就是用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活动规则等规范化措施去排除人们的心理障碍,以疏通人们心理活动的渠道。这种措施以“强制性”为特征。所谓导,就是用人之常情、世间道理、科学文化、物质利益等人性化措施去引领人们的心理走向,以促进人们心理活动健康发展。这种措施以“灵活性”为特征。如果不疏,导就没有渠道,就实现不了“导”,如同堰塞湖没有引流渠道就无法导出积水一样。如果只疏不导,疏就迷失方向,就可能会危害于“疏”,如同堰塞湖积水没有正确导向就会给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一样。因此,“导”是群众心理疏导工作的关键,要采取导之以情、导之以理、导之以文、导之以物的措施,切实解决群众心理问题,促进群众心理和谐。    一、导之以情    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做心理疏导工作,与做思想政治工作一样,既要讲原则,又要讲人情。要从人文关怀出发,突出一个“情”字,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在教育人、鞭策人、鼓舞人的同时,更注意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是公民道德的基本内容之一,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受尊重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众尤其如此。因此,尊重人是心理疏导的前提,只有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才能打开群众心灵的门户。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尊重群众,就要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把自己与群众摆在同等位置,建立将心比心、以情通情的心理平台,开展平等交谈,互流互通,才能增强亲和力、吸引力,使群众积极配合工作,乐于接受疏导。如果不尊重群众,甚至伤害群众的自尊心,不仅不能收到沟通情感、促进工作的效果,而且会使群众产生对立情绪,从而阻碍工作的开展。此类问题要坚决杜绝。
  其次,要理解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及社会发生矛盾。工作生活在基层的群众,更容易与基层单位和身边的人发生矛盾。心理疏导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化解这些矛盾,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社会。但由于群众的工作、家庭、社会活动环境不同,必然导致其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性。领导干部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换位思考,充分理解群众,才能与群众进行思想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第三,要关心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人人都需要他人的关心。作为领导干部,心中要始终装着群众,言行要充分体现真诚的人文关怀。平时要关注群众所讲、所做、所想、所盼,当群众取得成绩时道一声祝贺,当群众缺少自信时给一点鼓励,当群众有事相求时殚精而为,当群众有困难时竭力相助。要针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动之以情,施之以爱,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想方设法减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为群众创造轻松、欢乐、和谐的氛围,使群众产生一种得到领导和组织关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并将良好的感觉转化成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二、导之以理    心理疏导工作是开导人的工作,讲道理则是开启人们心灵门户的钥匙。做群众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善讲道理,通过讲好道理去开导群众,达到以理动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善讲道理,一要把道理讲细。由于不同群众的社会经历、觉悟程度和文化素养不同,认识、分析、辨别事物的眼光有差别,理解道理的能力也就不一样。有的群众对一些基本道理也认为是大道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道理时,要尽量把一个道理分解成若干小道理,由小及大,循序渐进。道理分得越细,越易深入浅出,越能说服群众,越利于解决大问题。
    二要把道理讲透。进行道理讲解时必须注意其完整性、系统性和层次性,不断章取义,不掩头盖脸,讲全、讲透、讲彻底,切实增强科学道理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三要把道理讲实。要把讲解科学道理同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变化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所讲道理具体化、现实化,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引导力,尤其是对群众普遍关注而又容易引发思想分歧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四要把道理讲活。运用活生生的典型事例来讲道理,最容易把道理讲活,最具示范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当代先进模范人物是时代的精华,如申纪兰、郭明义、王顺友等等,他们的言行体现出群众形象,体现出时代精神,体现出科学道理,他们产生并生活于现实之中,他们的事迹鲜活生动,切合实际,用来讲解道理、教育群众,最容易使群众产生共鸣。要注意收集和总结在实际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经常用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教育群众,尤其要善于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群众,用本单位的事教育本单位的群众,让群众经常得到现实生动的教育。
    五要把道理讲新。讲传统道理不能几十年一贯制,要赋予其新时代的新内容,把过去尚未完善的补充完善,把过去讲片面了的讲全面,用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填充进去,增加新的内涵。把老道理讲出了新内容,群众就会觉得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就会更愿听、更想听、更爱听。
    另外,还可以积极探索、创新一些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务实有效的道理讲解方法,使深奥的道理通俗起来,模糊的道理清晰起来、抽象的道理生动起来、务虚的道理现实起来,把各种道理讲得入情、入理、入耳、入脑、入心,增强科学道理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三、导之以文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管理工作的灵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具备的凝聚、导向、激励、协调、教化等功能,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为社会管理工作之一的群众心理疏导工作,必须积极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1.弘扬和谐文化,培育集体精神。要坚持用和谐文化教育群众,正确引导群众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用和谐的处世方法处理问题。通过和谐文化的宣介,培育群众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开阔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在人与人关系处理方面,引导群众正确树立合理竞争、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理念,既要全面施展个人才华,更要充分体现集体精神,保持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性。
    2.营造人文环境,拓宽心理平台。要利用会堂、俱乐部、网络、报刊、视频等平台,积极引导群众心理活动,使群众以坦然的心境及平和的心态,接受所面临的现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集体前景和个人前途。同时要帮助群众不断提高职业竞争力,实现最佳职业追求。要通过深入基层、走进家庭、贴近群众等方式,经常与群众沟通,认真倾听群众意见,正确解答与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时调适群众心理,理顺群众情绪。
    3.开展文化活动,释放心理压力。成功的领导干部,面对激烈竞争和日益加快的工作节奏,都有一套帮助群众释放心理压力的成功做法。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的读书活动,放松群众的工作压力;通过开展训练目标明确、挑战难度刺激的集体训练活动,放松群众的生活压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放松群众的思想压力。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扩大群众之间的相互交往,密切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帮助群众消除烦闷感、紧张感、失落感、自卑感等不良情绪,增加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和快乐感等良性情绪。让群众通过集体文化活动充分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提高能力、愉悦身心,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四、导之以物    综观现实社会,引发人们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很多,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物质利益。群众心理问题的根源,也总与物质利益相关。俗话说:饮水思源。进行群众心理疏导,一定要抓住根源,做到导之有物。
    一要正确引导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物质利益是群众最基本的利益。按劳分配是我国物质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出力换酬、做工拿钱是群众的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大潮流中,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正在加速增长。没有厚实的物质基础,就没有满意的生活质量。这是活生生的事实。在现实面前,群众对单位提出一些物质利益要求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缺乏正确引导,有些要求就可能会超越实际,甚至泛滥成灾。因此,领导干部务必对群众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义利观、人生观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人生意义,正确估计劳动价值,正确对待物质待遇,把物质利益要求控制在合法、合理、合情的范围内,避免因物质利益需求过快增长而造成心理失衡。
    二要妥善处理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心理疏导工作要对症下药、手到病除,就要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重点,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妥善处理群众提出的切身利益问题,尽力满足群众正当合理的要求,重点排除可能影响群众心理平衡的客观因素。
    三要大力加强群众的经济权益保障。经济权益是群众的重要权益。在新形势下,经济权益保障与群众工作生活保障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领导干部要将国家宏观利益与群众具体利益统一协调,将群众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合理兼顾,全面贯彻党的依靠方针和国家的保障政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缓解群众的心理压力,维护群众的身心健康,促进群众的心理和谐,为实现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20110808《领导科学》王惠ldkxwh@163.com  
                                 心理疏导  关键在“导”
                                
                                   袁燕群     近些年来,随着邮政企业公司化运营的深入开展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前进,邮政员工的物质生活明显改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导致员工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企业劳资矛盾也日益突出。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实现员工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企业工会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集团公司和国家邮政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邮政企业员工生产生活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邮政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把解决员工心理问题同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结合起来,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帮助员工克服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和谐。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用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有关科学方法,对人们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异常心理变化或情绪波动,进行科学的心灵调适、慰藉、安抚、沟通或说服,以达到心理和谐,从而实现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的一种活动方式或方法。心理疏导的核心是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从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引导人提高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良好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心理疏导,基础在“疏”,关键在“导”。所谓疏,就是用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经营规则等规范化措施去排除人们的心理障碍,以疏通人们心理活动的渠道。这种措施以“强制性”为特征。所谓导,就是用人之常情、世间道理、科学文化、物质利益等人性化措施去引领人们的心理走向,以促进人们心理活动健康发展。这种措施以“灵活性”为特征。如果不疏,导就没有渠道,就实现不了“导”,如同堰塞湖没有引流渠道就无法导出积水一样。如果只疏不导,疏就迷失方向,就可能会危害于“疏”,如同堰塞湖水没有正确导向就会给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一样。因此,“导”是员工心理疏导工作的关键,要采取导之以情、导之以理、导之以文、导之以物的措施,切实解决员工心理问题,促进员工心理和谐。    一、导之以情    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做心理疏导工作,与做思想政治工作一样,既要讲原则,又要讲人情。要从人文关怀出发,突出一个“情”字,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在教育人、鞭策人、鼓舞人的同时,更注意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是公民道德的基本内容之一,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受尊重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处于弱势地位的员工尤其如此。因此,尊重人是心理疏导的前提,只有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才能打开员工心灵的门户。管理者要切实做到尊重员工,就要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把自己与员工摆在同等位置,建立将心比心、以情通情的心理平台,开展平等交谈,互流互通,才能增强亲和力、吸引力,使员工积极配合工作,乐于接受疏导。如果不尊重员工,就会伤害员工的自尊心,不仅不能收到沟通情感、促进工作的效果,而且会使员工产生对立情绪,从而阻碍工作的开展。此类问题要坚决杜绝。
  其次,要理解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及社会发生矛盾。工作在企业中的员工,更容易与同事及企业发生矛盾。心理疏导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化解这些矛盾,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但由于员工的工作、家庭、社会活动环境不同,必然导致其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性。管理者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每一位员工,才能与员工进行思想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第三,要关心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人人都需要他人的关心。作为管理者,心中要始终装着员工,言行要充分体现真诚的人文关怀。平时要关注员工所讲、所做、所想、所愿,当员工取得成绩时道一声祝贺,当员工缺少自信时给一点鼓励,当员工有事相求时殚精而为,当员工有困难时竭力相助。要针对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动之以情,施之以爱,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想方设法减少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为员工创造轻松、欢乐、和谐的氛围,使员工产生一种被人关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并将良好的感觉转化成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二、导之以理    心理疏导工作是开导人的工作,讲道理则是开启人们心灵门户的钥匙。做员工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善讲道理,通过讲好道理去开导员工,达到以理动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善讲道理,一要把道理讲细。由于不同员工的社会经历、觉悟程度和文化素养不同,认识、分析、辨别事物的眼光有差别,理解道理的能力也就不一样。有的员工对一些基本道理也认为是大道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道理时,要尽量把一个道理分解成若干小道理,由小及大,循序渐进。道理分得越细,越易深入浅出,越能说服人、感染人,越利于解决大问题。
    二要把道理讲透。进行道理讲解时必须注意其完整性、系统性和层次性,不断章取义,不掩头盖脸,讲全、讲透、讲彻底,切实增强科学道理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三要把道理讲实。要把讲解科学道理同国家及企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变化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所讲道理具体化、现实化,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引导力,尤其是对员工群体普遍关注而又容易引发思想分歧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四要把道理讲活。运用活生生的典型事例来讲道理,最容易把道理讲活,最具示范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当代英雄模范人物是时代的精华,如王顺友、尼玛拉木、许振超、郭明义等等,他们的言行体现出工人形象,体现出时代精神,体现出科学道理,他们产生并生活于现实之中,他们的事迹鲜活生动,切合实际,用来讲解道理、教育员工,最容易使员工产生共鸣。要注意收集和总结在实际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经常用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教育员工,尤其要善于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员工,用本单位的事教育本单位的员工,让员工经常得到现实生动的教育。
    五要把道理讲新。讲传统道理不能几十年一贯制,要赋予其新时代的新内容,把过去尚未完善的补充完善,把过去讲片面了的讲全面,用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填充进去,增加新的内涵。把老道理讲出了新内容,员工就会觉得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就会更愿听、更想听、更爱听。
    另外,还可以积极探索、创新一些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务实有效的道理讲解方法,使深奥的道理通俗起来,模糊的道理清晰起来、抽象的道理生动起来、务虚的道理现实起来,把各种道理讲得入情、入理、入耳、入脑、入心,增强科学道理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三、导之以文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企业文化所具备的凝聚、导向、激励、协调、教化等功能,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之一的员工心理疏导工作,必须积极利用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1.弘扬和谐文化,培育团队精神。要坚持用和谐企业文化教育员工,正确引导员工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用和谐的处世方法处理问题。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介,培育员工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开阔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在人与人关系处理方面,引导员工正确树立合理竞争、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理念,既要全面施展个人才华,更要充分体现团队精神,保持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性。
    2.营造企业人文环境,拓宽心理调适平台。要利用会堂、俱乐部、网络、报刊、视频等平台,积极引导员工心理活动,使员工以坦然的心境及平和的心态,接受所面临的现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前景和个人职业前途。同时要帮助员工不断提高职业竞争力,实现最佳职业追求。要通过深入基层、走进家庭、贴近员工等方式,经常与员工沟通,认真倾听员工意见,正确解答与处理员工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时调适员工心理,理顺员工情绪。
    3.开展文化活动,释放心理压力。成功的企业,面对激烈竞争和日益加快的工作节奏,都有一套帮助员工释放心理压力的成功做法。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的读书活动,放松员工的工作压力;通过开展训练目标明确、挑战难度刺激的团队训练活动,放松员工的生活压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放松员工的思想压力。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扩大员工之间的相互交往,密切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帮助员工消除烦闷感、紧张感、失落感、自卑感等不良情绪,增加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和快乐感等良性情绪。让员工通过企业文化活动充分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提高能力、愉悦身心,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四、导之以物    综观现实社会,引发人们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很多,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物质利益。邮政员工心理问题的根源,也总与物质利益相关。俗话说:饮水思源。进行员工心理疏导,一定要抓住根源,做到导之有物。
    一要正确引导员工的物质利益需求。物质利益是员工最基本的利益。按劳分配是我国物质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出力换酬、做工拿钱是员工的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大潮流中,广大员工的物质利益需求正在加速增长。没有厚实的物质基础,就没有满意的生活质量。这是活生生的事实。在现实面前,员工对企业提出一些物质利益要求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缺乏正确引导,有些要求就可能会超越实际,甚至泛滥成灾。因此,管理者务必对员工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义利观、人生观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教育,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人生意义,正确估计劳动价值,正确对待物质待遇,把物质利益要求控制在合法、合理、合情的范围内,避免因物质利益需求过快增长而造成心理失衡。
    二要妥善处理员工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心理疏导工作要对症下药、手到病除,就要把员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重点,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妥善处理员工提出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满足员工正当合理的要求,重点排除可能影响员工心理平衡的客观因素。
    三要大力加强员工的经济权益保障。经济权益是员工的重要权益。在新形势下,经济权益保障与员工工作生活保障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管理者要将企业宏观利益与员工具体利益统一协调,将员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合理兼顾,全面贯彻党的依靠方针和国家的保障政策,认真落实员工休假、体检、培训等制度,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员工生产安全保护等规定,切实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通过保障广大员工的经济权益,最大限度地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促进员工的心理和谐,以达到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构建和谐企业的目的,为中国邮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保障。
《2011年江西省邮政工会理论研究及调研论文》征文
201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