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好友讽刺李亚鹏:怎样做父母,孩子才孝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2:27:56

我曾经对“孝道”这个词有些抵触情绪,对“孝顺”的“顺”字尤其反感,难道对父母就应该百依百顺吗?对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强调程度也不以为然。孝是应该的,但有那么重要吗?

仔细去想这个话题,发现我的脑子里有很多角度的东西混在一起:有五四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西方文化的影响、有生活中的点滴体会、有对经典的重新学习,现在又多了作为家长对教育方面的考虑。

或许是当了家长之后,立场变了(呵呵);或许是现在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强了,看经典看得更客观,少了很多成见,总之,现在对孝道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全球时代的传统

在西方人的脑子里,基本上没有“孝”这个概念。英语中甚至都没有对等意思的词,人们现在用“filial piety”来专指中国儒家思想的“孝顺”。

 

在西方人看来,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完全可以去追求自己的个人价值,不必遵从父母的意愿。父母尽完抚养责任,就够了,既可以不继续付出,也不指望有过多回报。孩子18岁以后如果还住在父母家,不跟你要房租就不错了。父母老了,自己有足够的退休金,通常比孩子富有得多,不存在养儿防老的问题。他们大概会奇怪,父母怎么会对孩子有那么多的要求呢?干嘛孩子一点没做到,自己就伤心,大家也说孩子有道德问题?难道父母就没有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快乐的能力吗?父母的幸福和快乐都要依赖孩子来施舍吗?难道孩子听从内心的意愿、追求自己的梦想,就是对父母的背叛吗?

 

在全球一体的时代,我们对这样的想法,丝毫也不陌生。

 

可问题是,这些都是西方社会背景下的文化。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在的社会状况,都决定了这样的想法在中国很难行得通。我们的退休、养老、医疗等制度都还不够健全,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重,老一代人仍然在用传统的观念对后代有所指望。我们可以用美国最新款的手机、吃进口食品、看国际大片、在500强企业上班,但是我们多数家庭的道德伦理观念依旧是传统的,孝道依然很重要。

 

文化的差异是根深蒂固的。曾看过一个报道,有研究者发现,在东方人的大脑中,“母亲”和“我”这两个词,在脑子里对应的反应区域是相同的。而在西方人的大脑中,对“我”的反应在一个区域,对“母亲”的反应跟其他词的一样,在另一个区域。就是说,这种跟父母的紧密的关系,不只是文化层次的,它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民族的基因之中,是我们无法否认的。

 

现在的年轻人希望更自由地追求个人价值,希望跟父辈平等相处、被尊重,少一些来自父辈的思想上的禁锢。因此,在孝道问题上,观念的冲突随处可见:在海外华人家庭里;在小留学生和父母乃至国内的长辈之间;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和来自老家的父辈之间。比如,很多孩子都不太理解,为什么清明节去扫墓是件很重要的事,有的年轻人会想,父母去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拉着我去。

 

记得我二十多岁时,做谈话类的电视节目,其中谈到丁克家庭。一位嘉宾私下里说:“不生孩子,都耽误人家老婆婆抱孙子!”当时我听了很不以为然,生不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情,跟别人有什么关系?现在想,那时真是年轻不懂事,简单地以自己的观念来看事情。我们不能为了婆婆而生孩子,但是我们要考虑到长辈的这种期望,要理解:在他们看来,我们有这个责任。

 

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每一代人的观念都更富动态,都在变化中。在年轻人心中,宗族和孝道观念想必更加淡漠;而新一代的父母对孝道的理解大概也有变化,跟老一代人也有不同。所以我想,在孝道的问题上,更关键的,是两代人或者三代人之间观念上的协调。年轻人有时觉得自己的观念是更先进的、更科学的,但是在这个事情上,如果协调不好,不顾及上一代人的想法,那么,越是先进的大概就越是错误的。

 

 

对孝道的误解

大概很多人跟我一样,都对孝顺的“顺”字难以认同。其实,如果认真学习经典,就会发现真正的孝道是被误解了。

 

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原本是非常有民主精神的。在《孝经-谏诤章第十五》中,曾子问:“儿子绝对听从父母的命令和意见,是不是孝道呢?”孔子的回答很情绪化:“是何言与?是何言与?”(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

 

孔子大概对这种误解感到很不安,于是做了系统的回答:“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假如父母或领导有了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孔子接着说:“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 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这里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只有坚持正确的事情,指出父母不对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不过,给父母提意见要讲究方法,要有尊重的前提,要顾及到父母的面子。态度好,方法对,意见才更容易被接受。

 

具体怎样做呢?《礼记-内则》中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礼记-曲礼下》中说,给君主提意见,如果再三提也不被采纳,我们可以走人。但是对父母就不同了:“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这些话听起来都挺耳熟吧?对,这就是《弟子规》里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而我们印象中的,对父母要无条件绝对服从的孝道思想,来自董仲舒所提出的“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歪曲了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在历史上起了很不好的作用,是应该批判的。

 

此外,在《荀子-子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论述:“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也就是说,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是超越对君主和长辈的顺从的。

 

可见,早期儒家思想所推崇的是讲原则、讲民主的,而非等级尊卑主宰一切的思想。这是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也不过时的思想。对此,我们应该提倡,没有什么可反感的。

 

 

为什么孔子说“色难”?

关于孝道,孔子有过很多论述,比如在《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父母孝顺,仅仅供养是不够的,还要有敬重,要养父母的心和志。

 

还有一些话已经深入人心,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等等。

 

但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段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孔子认为,孝顺,最难的是对父母保持愉悦的脸色。我觉得这说得既现实又深刻。

 

好的态度最能反应真实的孝心,是父母最需要的,对于子女来说,大概也是最难做到的。

 

很多时候,父母并不在乎物质上的档次如何,他们更在乎的是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如何。跟父母相处、沟通,有时,事情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所传达出的情绪,是当时的气氛。即便我们说的事情再对、我们做得再多,如果我们说话的态度不好、脸色不好,那父母的心里也会很难过。可能你说的本是关心的话,但是如果你的语调和脸色不好,那么父母感受到的可能就是伤害。

 

而时刻都保持愉悦的态度,真的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可能有工作的压力、有孩子在烦我们、有种种事情带来的坏情绪;老人跟我们又有很多观念上的差异、有太多需要我们去讲解的东西、对我们又有过多的关心询问和建议;而老人自己心里可能也积攒了各种负面情绪。总之,这些碰撞到一起,就成了“色难”。最后,当惹得父母不开心时,我们还觉得很冤枉——我们并非没有孝心啊!

 

我现在跟父母常在一起,对此深有体会。有时说话急一点、语调高一点,本是好意,妈妈就不高兴了。我当时会在心里抱怨,怎么那么敏感呀?

 

过后慢慢反思,我总结,要把老人和孩子同等看待。

 

人到老年,就变得更情绪化,不像上班时那样理性,看问题也很容易片面,因此很多想法都不一定对;赋闲在家,老人会很重视别人是否尊重自己,因为老人更需要从他人的认可中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健康问题也常是影响老人情绪的一个因素;再就是孤独的问题,他们可能也有很多朋友,但是有些事情他们不会跟朋友去讲,跟儿女讲又怕孩子担忧……

 

早就听说过“老小孩”的说法,但是从来没当真。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会:父母都很有能力,还在做很多事情,看起来也很健康,所以,我们始终把他们当作跟我们一样的成年人在看待。我们很少意识到,不知不觉,父母变成了需要我们去哄的老人。

 

想一想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吧。

 

我们努力用小孩能理解的方式去讲话,努力保持积极的情绪,我们对孩子可以一再忍耐、压制自己的不耐烦……能做到这些,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他是个孩子。而对于父母,我们可能并没有用另外的标准,只把他们还当成理性的成年人。

 

在父母面前,我们要长大。父母还会把我们当成让他们操心的少年,但我们不要掉进这个角色,要长大,保持成人的理性,回过头来,把他们当成孩子。

 

我比较直率,常惹我妈生气,而我哥哥就比较会哄人,三言两语就能把我妈给哄好。我想根本的差别就是认识的高度不同。我哥哥就看明白了,对待老人,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很多时候,不要针对事情,而是要针对他的情绪。

 

老人和孩子一样,不需要别的,需要的就是更多的爱。老人自我调整情绪的能力是会退化的,老人是容易悲观的,需要更多的爱补充进来。给他好的情绪,想办法让他高兴起来,让他感受到你的爱,这是最重要的。

 

我们跟孩子常说 “妈妈爱你!”,但我们跟父母却很少说“妈妈,我爱你!”。

 

《孝经-纪孝行章第十》中有句话:“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如果扩展一些,我可以把这理解为不同阶段对待父母的不同态度。

 

“居则致其敬”,平时要对父母更尊敬,特别是在自己年少的时候,父母是成年人,知识和生活阅历都比孩子多,所以孩子对父母以尊敬为主,尊重父母的教诲、指导和安排。

 

“养则致其乐”,当父母需要我们去赡养,也就是当父母年老时,这时我们的重点要变成使父母心情好,小的是非对错就不必太较真,对父母要以哄为主。

 

所以,“孝敬”和“孝顺,强调的是不同阶段对待父母的不同侧重点。

 

这样,话就说了回来。孝顺的顺,不是百依百顺,而是指对父母情绪上的关照,是给父母更多的爱!

 

 

孝道教育是在教什么?

很多家长说,我们养育孩子,是尽责,是不指望孩子回报的。那么我们对孩子的孝道教育有哪些意义呢?古人为什么把孝作为教育的起点、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呢?

 

我想,可以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所经历的最初的人际关系。孩子的品德、情商等等,最初都是在跟父母的互动中学得的。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究竟学到了什么?

 

以《弟子规》为例:

 

“父母呼,应勿缓。”——这是在学习基本的人际交往礼节。“父母命,行勿懒。”——这是培养遵守和服从命令和规定的意识,为将来在学校、在社会上遵守规则做准备。“父母教,须静听。”——培养聆听、等待、谦虚的能力。“冬则温,夏则凊。”——对他人悉心关照。“晨则省,昏则定。”——基本的礼节。“出必告,反必面。”——礼节与责任感。“居有常,业无变。”——对家人的责任感,为他人着想。“事虽小——亲心伤。”——考虑事情后果的能力。“亲有过——挞无怨。”——用恰当的方法规劝、说服别人的能力。“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尊重、谦让。“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热心助人。“称尊长,勿呼名;”——礼貌。“对尊长,勿见能。”——虚心学习的态度。“路遇长——命乃坐。”——恭敬之心。“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考虑对方感受、为他人着想。“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推己及人,关爱他人。

 

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孝道的内容并不只是《弟子规》里有限的这些条,对孩子道德和情商的培养更不仅限于这些。想说明的是,孝的教育,是希望让孩子在幼年,能通过跟父母这一最亲密的、充满爱的人际关系,来学到种种做人的道理,以指导未来的一生。

 

教育孩子孝顺,不是为了要树立权威压制孩子个性的发展,也不只是为了让孩子将来对自己好,而是为了培养孩子好的品德、高的情商。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孩子将学到信任、尊重、有爱心、能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对别人理解和体谅、宽容和忍让、谦虚、感恩、独立,等等品质,以及跟他人沟通的能力、照顾他人的实际生活能力等等。

 

这将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好的基础!

 

古人认为,凡事要从基本的做起。如果跟父母的关系都处理不好,又怎么能处理好其他的人际关系?如果家里的事情都没有搞好,怎么能搞好大的事情?教育孩子也是同理,先从家里的跟父母的小事开始,从小处培养好的习惯和能力,有了这个基础,再去谈其他能力的培养,再学其他的文化知识。

 

所以我想,在教育孝顺方面,我们家长要明白目的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不是怕老了没人养,我们的目标应该更高更远,是要通过这个事情,去培养他的品性。这些培养好了,他自是会对你好的。

 

 

怎样做父母,孩子才孝顺?

 

孩子是否孝顺,其实取决于我们是怎样做父母的。

 

现在很多家长都让孩子背《弟子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做的却常常是另一个样子。在很多家庭里,别说《弟子规》里的标准,大概就连西方家庭里孩子对家长基本的尊重,我们都没有做到,比如,孩子可以随意抢电话、打断大人谈话、支配家长去做事。家长的地位会变得很低,妈妈一不留神就变成了服务员。有时甚至觉得,《弟子规》里的很多话,如果放在家长身上,倒是非常贴切:有令则行、冷暖适宜……

 

那么,怎样做父母,孩子才孝顺?

 

我想第一点就是,不仅要讲道理,更要在实践中一点点落实。标准不一定太高,现实一些。当孩子懂事一些了,就要制定规则,让孩子通过实际行动去尊重父母、关爱父母。

 

在这个过程中,少一些情绪化的责备和批评,不要把“妈妈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连……都不能!”这样的抱怨挂在嘴上,好像是在讨债。而是心平气和地给一些具体的指令,制定具体的规则,让孩子多做点关心父母、照顾父母的小事。做多了,这些小事就变成了习惯。

 

要让孩子明白,父母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有自己的权利。并且逐渐给孩子讲一些自己的经历,让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从而在心底真的生出敬意。

 

有的人会觉得,保持距离能让孩子更尊重自己。距离当然应该有,但是我想,真诚的沟通、让孩子更多地了解父母,知道父母都经历过怎样的困境,是怎样地在付出、怎样地爱自己,这些都会让孩子的尊重更真心。理想的状态,孩子对父母应该是既爱又敬。

 

要想孩子尊重自己,父母也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特点,学会跟孩子沟通的技巧。平等、民主、以及有效的沟通这些都是确保孩子孝顺的前提。

 

另外,让孩子多做事、多承担家庭责任、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这些都关乎孝道的培养。孩子承担家庭责任,就是在帮助父母减轻负担。孩子有独立性,不依赖父母,他才有能力关爱别人、照顾别人。如果不独立,长大了还要啃老,他拿什么来孝顺?培养独立就是培养孝顺的能力。如果自己都照顾不了,怎么能照顾父母?

 

最后一点,父母自己修心,保持好的心态和情绪,这也是帮助孩子孝顺。乐观、明达的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好榜样,更给孩子减轻了孝顺的难度。自己多学习,与时俱进,少犯错误,少释放情绪污染,这就免得孩子 “号泣随挞无怨”。

 

 

“孝”字,是孩子在搀扶老人的形象。孝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关爱与尊重的教育。当我们成为老人时,孩子孝顺自己了,这并不是孝道教育的终点。如果孩子真的懂得了爱与尊重的道理,并能推而广之,对他人和世界都存有爱心和敬意,那才是孝道教育的成功!


     古人认为,孝心可以与天地相感应,带来好的结果,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