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面具男教学:大乘菩萨戒精神(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20:01:14

大乘菩萨戒精神(1)

(一)

智海法师

(2007年11月28日于庐山东林寺净土研究生班)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这一次非常高兴能回到东林寺和大家一块学习,东林寺是我的忏悔场地,早在1989年吧,也是冬季,也就是这个时间,在这里求忏悔,求受具足戒,戒和尚是上果下依老和尚。现在戒和尚已经圆寂好多年了,他的继任主持上传下应老和尚也是我在中国佛学院时的老师,研究生三年也是传老在带。包括现在的代主持大安法师也是我的老师,我在中国佛学院本科的时候,学习净土教理,就是大安法师从始之终,深得法意,非常感恩。今天能够回到东林寺的话,我想这种种殊胜因缘都起到了些作用。

年前差不多就在跟大安法师联系,四川也有很多地方恭请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回到东林寺以后,东林寺的常住事务和念佛法务等许许多多的事业那是如日中天,现在光是常住上就有一百多位僧众,加上居士差不多有二三百位,长期念佛、闭关、修行,这种气氛非常浓厚。可以说放眼现在的一些从林,东林寺非常独特。听说这种情境之后,大家的心都非常踊跃,期望有一天回到东林寺后能够沐浴这种道风,这是这种因缘。

因为大安法师的吩咐,希望有些时间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戒律,这种戒律呢,大家都知道,“修行之初木叉为首”,那就是以戒律为主。这种戒律呢,与经文有些不同,那也有一以贯之的。经上跟你说修行的方法,论上给你剖析这种道理何在,一般是经诠定学,论诠慧学,还有一门戒学,戒定慧三学。我们从下手之处,也就是要注重这种戒律。很多道理那是深不可测的,有多少智慧呢就能开发多少智慧,开发多深的义理,那是没有边的。也许你今年领悟的与明年领悟的不一样,这一些都是因为个人的修行,开发自己的心灵不一样所显现出来的一种境界。

这种戒律呢,实际上也是随着我们自己的修行,随着我们对自己的一种智慧的开发,他会呈现出不同的境界。比如我们在三皈依的时候,实际上三皈依也可以当作一个最基本的戒法。三皈依以后,五戒、八戒、十戒,乃至在家菩萨戒,出家具足戒,他总是伴随着我们修学的过程,不断的深入,一直到戒定慧。如果说你想得定的话,在定中这种戒也是随时不离的,由戒生定,有了定以后呢,这种戒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有定发慧,有了这种智慧呢,戒和定都同时得到提升。所以说戒定慧三学,实际上是同步增长。在名言概念上分别有多端,但他的含义都是总摄起来的,随时不离开的。所以说这种戒呢,从最初发心一直到最终成佛都是具备的,非常重要。

经上的义理明明白白,但是有好多同修呢,学过去学过来,但是最后,他有一个感叹,你说我怎么下手,从那里下手。但戒律呢,它总有些方便上的殊胜,从下手开始就知道从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非常明白。也许更深的义理给你讲得很深,但是行为上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非常清楚。从学习的方便上来说,粗心的这一种学习,那就更适应一些,下手的方面有一种非常明白的洞示。

所以说我经常想起能海法师,他就把戒律当作一种真实的智慧,他说除了戒律还有什么真实的智慧。诸佛的真实智慧就流露在戒律过程当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给我们说明,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行为有那些如理,那些不如理。学戒呢,他的方便是特别突显。刚才我们大安法师在介绍我们东林寺在念佛的时候,也说到了这种情形,说守持戒律好好念佛,在净土宗修行过程中也是有净土三福,在净土三福当中有明因思果,守持诸戒律。从最初的三皈依,到五戒,到八戒,到菩萨戒,能够把这个戒守得很好的话,那我们自己的修行就有一个很好的保护,每一个人内心里面有这种戒心,不是世间上的戒备之心,而是我们有这种守持戒,防非止恶的心,与这种戒心随时相应以后,念佛就更能成就,念佛就更能具足。所以说这种气氛非常好。外面通常有一些居士,认为我就念佛,我就一门深入,我就什么也不管了,什么戒什么定什么慧我都不管了。所以说在现在,我们在外面学习方面,就有非常深的一种感慨,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没有人去看了,觉得我就念佛就行了,其余的我一概不管,受戒他也不去受戒,也不去守戒,甚至他还会发出问题,我们念佛的修行人有没有必要持戒,有没有必要守戒,表现出最基础的这种修行知识都非常欠缺。

而我们东林寺呢,从开始之初,就非常强调这种对于戒律的学习。把戒受好,然后对于我们念佛是一种增长,是一种帮助。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机缘呢,大安法师才吩咐利用几天的时间跟大家一起学习大乘菩萨戒的精神。

那么我们今天呢从上午8点到9点半,下午呢从2点到3点半,也就是说每一天有三个钟头的时间,今天明天后天有三天的时间,有9个钟头来学习大乘菩萨戒的精神。

一、戒的释义及菩萨戒相关介绍

(一)大乘菩萨戒的名义

首先,我们今天从大乘菩萨戒的名义上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佛法呢,大家学过的都非常清楚,佛法是一味的,但是他是具足方便和次第的。通常这些大德善知识给我们说呢,要一步一步学的话,按照次第来学呢是很容易成就的,如果不按照次第呢,学习想要成功是非常艰难。《大智度论》中也给我们说,具足的智慧那是要在次第当中显现的,没有次第你这种智慧也是显现不出来。比如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哎呀我是本着良心,我有一颗好心肠,那就可以了。但是学佛并不仅仅是要有一付好心肠,你的好心肠体现在什么地方,起心动念,开言吐语,待人接物,像这一些详细的过程,他要落实在生活当中,次第都能显现,于是这一种智慧就非常具足。

在经上给我们所说,一念相应一念智慧,念念相应念念智慧,也就是要落实到每一个起心动念当中,那就是一种次第。佛法讲安住于当下,我们当下是一种什么心念相应,而且能不能够永远坚持,能不能念念相应,这个智慧就很具足。我们今天修行过程强调一心不乱,其实也是这个层次的一种诠释,怎么能把安住于当下的那个智慧念念都能具足,就是这一点。

要讲得法呢,就是讲当下如何得法,佛法不是说以后多少年以后,他才显现出这种作用,念佛也不是说要多少年以后,他才往生。我记得我们在佛学院听大安法师的讲课,大安法师也就跟我们说,念佛不是说多少年以后才往生,而是在念的当下他就是往生。啥意思呢,就是你在念的当下你有没有往生心,当你有住生心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和西方极乐世界安住在一起。我们身口意三业呢,就好像安住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的庄严当中,一想起来我们就欢喜,一想起来我们好像对面见到功德一样,就好像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随时随地我们亲眼看到的一样,他就比较相应,那个信心和愿心就比较具足。有这种信心和愿心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念佛的时候那就念得非常具足,非常欢喜,实际上佛法任何的修行都是这样。

没有信心无法开现自己的愿心,没有愿心无法真正地把这个修行的心具足起来。信心怎么建立的呢,就是多想他的这些好处,多想他的功德利益。而且这种好处和功德利益呢,就好像建立在当下,任何人好像就已经得到了,随时随地安住在这种已经得到的境界当中,这种我们自己身心的感受那都是不一样。而我们现在如果说,哎呀我是业障,我是凡夫,我的修行很不具足,我要多久才能够修到什么层次,好像有一种距离感的话,修行老有一种障碍。

假如说你把自己安住在阿弥陀佛的当中,安住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当中,好像我们现在真实就已经得到。当我们在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那就是应请佛到我们面前,就好像如对目前一样,你的心态是不一样,身心的感受也是不一样。我们说戒也是这样,随时随地思考这种戒的功德,戒的殊胜胜利,来发起我们这种欢喜心,就好像这种功德利益都与我们同在,那我们在学戒的每一个当下都很欢喜,都很自在,不觉得是约束,而是一种享受。当这种享受开始了以后,念念之间都是欢喜心,念念这间都是喜欢学习的心,那种心态就不一样了。能够把这种心态安住在当下,得到这种法以后呢,以后功夫就是念念之间与戒相应。

最重要的是当下这一念的一种体验。你学多学少没有关系,学长学短没有关系,关键你当下得到这种体受。所以说是这种戒定慧,这种佛法得不得法这个方面。说起来呢学习也不是很复杂,很简单的事情,就是要求这一念如何安住,如何欢喜,如何心向,当你这种心向之心建立起来,那你就是在修行,念念之间都是有变化,一念之间有变化,就一个法这中,一个上午之中,一个半钟头,你有没有变化呢,他有变化,多开头听到最后他也有变化。三天听下来,天天你都很欢喜,天天都很安住,把这一些学到的义理能够自觉的应用上去时候,他不一样。那你经过三天的熏习以后,也许就在内心里面种下一颗种子。当你领会到了他的殊胜善巧以后,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我想这种法呢,在佛法的各宗各派当中随时都能够显现。有这种心态你去学习名义以后也不一样。在讲菩萨戒名义之前说这么一点小小的体受。

那么那种戒呢,我们平时更多的对应于受戒。受了戒以后对我们身心世界有多少关联,估计这需要学习。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你在受戒的那一刻,你是心是怎么理解,受了戒以后你能不能在你的心里安住,能不能让你欢喜。决定了以后,你多少时刻能与你相应,能给你多少影响。受了戒以后,这种戒的学习很重要。也许现在发心是一个开始,他总是学习当中欢喜,总是在欢喜当中觉受,总是在觉受当中增加那种体验,总是在体验当中增加法喜,在法喜当中念念把那个发心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增长,总是有这么一个过程。

今天先在名义上说。佛法呢,我们刚才说,他是一味的,戒定慧是一味的,包括我们平时所说现前心的安住,一直到尽未来心的安住,他也是一味的。但是体现在次第的智慧呢,比如说我们人天乘的佛法,声闻缘觉乘的佛法和菩萨乘的佛法,一般大的分成三乘佛法,细的有五乘佛法。三乘与五乘是一种次第介绍,并没有分开来。从我们发心上也许有的与这个阶段相应,有的与那个阶段相应。

比如说最初的人天乘的佛法,讲这一辈子各种各样的好处,如何按照因果道理安住,按因果道理来建立这种人天佛法,来建立这种人世间的种种追求的圆满,人天乘的。声闻缘觉乘的要把世间上的短暂的这种享受能够看得穿,看得穿之后要放得下。从究竟利益上来说,对我们不太需要的东西,心里面要有出离心,没有出离心的话很难与他相应。大乘佛法那就是要提得起。放得下到提得起其实也是一个过程,如果说声闻缘觉乘的佛法你没有学习,如果说放不下的话,再叫你提起那就很艰难,大乘佛法要你提起那就很艰难。

今天我们所说呢,大乘佛法很殊胜,我们大家直接就发菩提心,直接就学习大乘佛法,但是很多表现出来的是对声闻缘觉的出离心,好象认识不是很具足,比如说叫他放得下的这个阶段,也许他就不太注重。但从大乘佛法上来说,如果你放不下的话你决难提得起。有很多包袱,世间五欲的,乃至于我们身心五蕴的执着,我们自己的业障,我们自己的烦恼,你放不下看不穿,这个时间你说你提得起什么呢?往往都提不起。

所以说大乘佛法就有他大的一个方面,大必然有其相应的内涵,这种内涵必须要从次第上面来建立,从因果,从无常,从出离心,从这些当中来建立大乘的菩提心。次第来建立这种心,于是这种心能善巧地被引发起来,没有这些善巧的修心次第,我们往往说发的一个大菩提心呀,你的那个大菩提心很抽象,不具体,而且他的一种具体内涵呢,不能得到充分的显现。

所以说相应于人天乘的他有一个戒法,叫十善戒法,三皈五戒十善戒法,通过这种十善戒法来成满人世间的利益。相应于出离心有一种声闻乘的一种戒律,那就是成就这一些出离心的。相应菩萨戒的他就有一个菩提心的内涵,如果没有这种菩提心的内涵,这种菩萨戒就谈不上了。

所以说我们在讲的名义呢,我们把他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菩萨,一个是戒律,那是菩萨所受的戒律,叫菩萨戒。而菩萨呢,我刚才与大家谈,是一味的,又是次第的,又是具足的这几个方面来与大家探讨一下。

一个方面是菩萨具足出离心,包含声闻缘觉乘的精粹,出离心,没有出离心你谈不上菩提心,对于这出离心的一种包含,对声离缘觉乘的戒法的一种提升。二一个内涵就是菩提心包含了世出世间的因果心,他又把这一种人天乘的佛法提升了,又把人天乘的佛法总摄了。

所以说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来剖析这种大乘菩萨法的一种殊胜。你要认识了这种殊胜以后呢,你学习大乘菩萨所受持的行为律仪,他的必要性,他的重要性,你就知道了。如果你不知道他的功德利益,你不知道他的殊胜的话,学习上不是很善巧,愿心上也不是很具足,好乐性上不是很具足。

另外呢我们从诸佛菩萨自觉觉他这种层面来说戒的一种方法,一个方面一个方面来说。

首先来说菩提心具足无常心,具足因果心,具足出离心这一个方面,来说菩提心的一种殊胜。大家都知道,在现实世间不管你学不学佛,你追求一个目标,也就是离苦得乐。当然苦呢,有一种不同层次的苦,有的人因为没钱而苦,有的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苦,还有的呢,他的苦提升到精神层面的,内心没有安住,他这种苦。通过三界二十五有的次第的现实之苦的一种揭示的话,你更能够知道这种苦有一种层次的不同性。地狱他和我们人间的苦不一样,人间的苦和天上的苦,自然而然他苦的具体内涵不一样,就拿我们世间上的人来说也是这样。你有这样的追求,他有那样的追求。有的呢,偏重物资方面,还有的偏重精神方面,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觉的层面觉察自已内心,你偏重于什么方面,你是偏重于物质呢,还是偏重于精神呢?就是在物质方面每一个人追求也是不同,金钱、名利、豪宅,这一些东西,看到我们自己具体的欲望在那里,你现前的需求在那里。你想要离苦得乐的话,不要去看别人的欲望,看我们自己的欲望。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学习,也许这样现实一些。

我们说诸佛有诸佛的问题,他要度众生。但是今天叫我们这些人都发度众生的心,好像还有现实的差距。是不是你也愿意度众生呢?不一定。诸佛的愿心不一定是你的愿心,菩萨的愿心不一定是你的愿心,乃至那些出离心,你有没有这种出离心呢?也许人家想出离,我们自己就不想出离,每一个人看自己当前的那种心。我们等一会要讲的自觉上的功夫,什么叫自觉?就是自我觉照,怎么觉照,就是反省,内观。每一个人能反省自己,能关照自己,内观观我们自己内在的欲望,你的想法,你的真实想法和追求,你追求什么。当你观察到自己的追求以后,那是你的目标,这是学习戒律的现实起点,学习一切佛法的一个现实起点。

如果说连自己的欲望之心,追求之心我们都不太清楚,你的问题存在什么地方,你也不太清楚,这个时间要想叫你学习很得法,你的目标很集中,那是很艰难。很多人修行或学习都想急功近利,赶快实现。可怎么样让自己很贴切、很快速,在我的一种个人经验上说,你认识自己的要求,你认识你目前的一种发心,你认识你真正的一种需求。围绕我们自己的一种现前的真实需求来用功,好像要舒服一些,要快速一些。你打念佛七也好,念佛究竟的目标就是要往生,你念念之间能够有专求往生的心,能够围绕这个目标去检查自己。

如果说没有怎么办,在一个念佛七当中,你能够很快的去体会的话,那就是对应自己的问题。把那一种大问题分化到每一个小问题当中,把一辈子的追求分化到不同阶段当中来落实,也许我们把它分化到一年,分化到一个月,分化到一天。这样子每一天你的目标,它就很接近,非常突出,非常明显。我今天要完成什么,乃至你把今天这种目标体现在修因的这种方法上。围绕这个目标我怎么去实现它,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在修因的方法上,现在该怎么下手。就是要落实在自己当下的下手方法上,那就是你的进步。

当你修因一旦正确了,所追求的结果它也一定会出现,光是去想结果,而不落实在这修因上,你想一辈子这种结果也不会出现。所以说我们现在,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你能落实在修因的方法上,那就是专注地去念。所以说把一天的功课,一天的追求,落实在当下的专注的去念。这样你有一念专注的念佛之心,我们目前的目标那就达到了,这就是解决当前的问题。当前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内心的一种信心和欢喜会很具足。所以说我们把这种目标能分化,能够逐步落实那就很好。

五乘佛法和三乘佛法呢也正是如此,你比如说成佛也不是一天二天成就的,要想修成一个菩萨也不是一天二天能够修得成的,你要修行一个往生的境界也不是一天二天能成就的,但是他可以落实在一念一念的满足上。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就是专注的增加自己的信心,增加自己的愿心,把这种信心和愿心增加起来以后,我就专注地去念,对我们往生心的成就不外乎这几个方法。

于是我当下具足了这样的方法以后,我的心完全就安住在这个地方,你不用去想别的了。违越这种次第,你胡思乱想对自己没有多大的利益。就像我们现在学习为什么要跟你说,我们要关注自己的愿心,关注自己的妄心,关注自己现前的所思所想,原因是什么,那就是我们现实人生的一种起点,修行的一种起点,学习的一种起点。

要从你现在开始,从你现在所站的这一块开始,这就是根基。要关照,关照我们的心态在那里,你对于世间上有追求吗,对世间上五欲享受你有追求吗?如果说你内心里面没有追求,我们对你说人天乘的佛法,你怎么去满足。没有满足,因为你没有目标。很多人你给他说出离心,他那里有出离心嘛,他没有出离心。所以说你给他讲佛法听不进去,他跟他讲菩提心,他也没有菩提心,他不追求这个东西,于是你给他讲也白讲。再讲世间上的一种增上心,也白讲,为啥呢,他没有追求,没有目标,内心是迷茫的。我们就是要对自己当前的这种迷茫的心,迷茫的一种状态,你有所体会。

当你有所体会对于当前的心有所关照的时候,那才能够让我们真真正正的能够策动自心,你究竟想干什么,想不想学。就是要看一看我们自心的一种基础。所以菩萨心呢,就是要发起一种自觉觉他的心,发起一种真实利益众生的心,发起一种追求佛陀智慧的心。而这种心我们现在具足了没有,如果具足了那怕你的修行不是很具足,有这种愿心,愿菩提心都可以成就的。有这种愿菩提心再去深入,落实到那种行为上,行菩提心,那就要从戒律上下手。不仅仅要把这种好心态要显现出来,还要把这种好心态带到具体的行为规范当中,那就是戒。

一定从戒上来显发,有具体的内涵,那些心念不该起,那些语言不该说,那些行为不该做,一定是落实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各种行为规范上。所以说菩萨和他的一种戒律,首先看看我们自己的发心,那个菩萨所守持的戒律,什么人是菩萨呢?就是真真实实发了那种自利利他的心,真真实实发了那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他和我们那种自私自利的心是不一样的。从最初的那种内心的意念就是要去利益众生的心,为什么要发那种利益众生的心呢?他与我们那种利益自我的心有什么区别呢?这里面要突破那种围绕自我为核心这种概念,时时刻刻以自我为核心,那就是一种极大的障碍,那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学佛当中的一种执着,那就是我执。而这种我执呢,是一种成佛的大障碍。平时我们说我执呢,好像我们不太理解,其实转换一下,平时我们是以自我为核心的,念念之间你那个我都是丢不掉的,念念之间都是成就自我的,吃饭我要吃饭,穿衣我要穿衣,走路是我在走路,乃至持戒是我在持戒,修行是我在修行,而这个我字丢不掉。世间上的人在追求金钱、美女、豪宅,他也是围绕一个我,但是我们今天的修行还是围绕这个我,还是以自我为核心。所以说这个里面呢,为什么要提倡发菩提愿心,发菩萨的愿心,就是有一个核心,要转变那种自私自利的心,转变以自我为核心的心,包括你现在修行学习念佛都不要以自我为核心。

一旦以自我为核心这个发心是不一样的,方便上也是不一样的,他起点不一样。为自我而去念佛,为自我而去修行,实际上你还是一种,还是那种以世间上的话来说,还是增上心,自我的一种出离心,以自我为核心嘛,还是一种小乘的发心,或者连小乘的发心你都算不上,还是一种增上乘的心。就是为自己趋向于以后生活得更好,你还没有出离,你只要求明天会比今天生活得更好,后辈子比现在生生活得更好,那仅仅是一种增上生的心,那还连出离心也算不上。这种过程几种心的根本心态的不一样,这种心态你要比较一下的话,以无我心大乘心来念佛,来持戒,那个发心不一样,他所得到的功德也就不一样,他的力量也就不一样。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众生造成业也就是缘于一个我执,由于内心的我执开始,显现成烦恼,当你一有我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有烦恼呀,很容易有烦恼。无明不觉有三世,境界为缘长六处。一旦从最初开始,从自我开始他就很容易有烦恼。念佛的人老想着自己,他的障碍也很大。一会腰酸了,一会儿背疼了,一会儿又疲倦了,他的能动力不大。但是你要想着众生的话那就不一样了,你比如说念念之间我们念佛,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而这一众生都是我累生累世的父母,他们在苦海头出头没,在生死当中苦苦挣扎,你要能够把这些众生受苦的另另总总的相,要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观照的话,你念佛他的能动力就都不一样。

以前有一个公案专门讲这一个,有两个人一起去挣钱,挣了钱以后呢要回家里面了,两个人结伴而行。正在过一条河的时候呢,山上山洪暴发,涨大水了。涨了大水以后呢,这两个人当中一个人是很会游泳的,水性很好。另外一个是不会游泳的。偏偏这个会游泳的人呢,家里面是没有其它亲人。以前的那个钱,就像铜钱什么的缠在腰上,我们今天说腰缠万贯嘛。那他把那个钱缠在腰上,他赚了很多钱缠在腰上当然就很沉重罗。虽然说水性很好,但是这个人被淹死掉了。为啥呢,当大水来,他在大水当中挣扎,挣扎得很苦,家里面没有人牵挂,无亲无故只有一个人,没有能动力。哎呀,这个挣扎得太苦,自己就自动地放弃了这种求生欲望,被大水淹死掉了。另外一个人是不会水性的,他也是挣了很多钱,但是他家里面呢,有妻儿老小,有八十岁的老母亲,在家里面望眼欲穿,有自己的妻子,有自己的儿女,还有好几张嘴,在那里嗷嗷待哺。虽然他不会游泳,但是心里面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哎呀,我一定要挣扎,我一定求生,我要是死掉的话,我八十的老母亲没有钱也一定会被饿死掉的。我如果回不去的话,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好几张嘴呢,他们也会被饿死掉的。就由于心地里面常常牵挂自己的老母,常常牵挂自己的妻儿老小,他的内心的求生欲望非常强烈。就由于这求生欲望,虽然说他不会水,乱扑腾,居然让他扑腾过去了。

哎呀,我一看到这个故事,非常感叹。在我们今天在学佛的过程当中,

 

下面紧接:第2页

===================

文学两大主题:死亡与爱情

生命的感悟

灵魂的距离

佛教的起源与演变

大乘菩萨戒精神

“解脱歌”浅释

“证道歌”浅释

禅宗佛学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为何而生,死归何处

死亡一瞬的感觉

五缸黄金的秘密

大佛与大罄的对话

人生何处不相逢 广结善缘路更宽

别让贪官信佛成"为官之道"

打开心结 启迪智慧让生活更有意义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四川出现上千尊唐代佛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