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波舞减肥视频:“老赔”郑显民的赚钱生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8:14:58
',1)">
这个人叫郑显民,大家都叫他“老郑”。但是十几年的生意做下来,朋友就都开始叫他“老赔”了。郑显民之所以被叫作“老赔”,是因为他做起生意来样样都赔钱。
余树生:亲戚朋友们就认为,你老郑不是做生意的人,你还创业呢。
杨俊:他做啥赔啥,反正就是一事无成。
就在大家都认为“老赔”这辈子注定会一事无成的时候。郑显民突然间摆脱了“老赔”的帽子。从2009年开始,郑显民抓住了一个赚钱的生意,两三年之内就积累了上千万元的财富。郑显民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生意,又是怎么快速赚钱的呢?
1983年,高中毕业的郑显民经姐姐介绍,从河南老家来到青海诺木洪农场的林业站工作。郑显民当时一直是临时工,没法转成正式工人。在端上铁饭碗的梦想破灭之后,郑显民辞掉工作,做起了生意。从那时候开始,老郑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赔钱经历。
这个猪场就是1994年郑显民建的,现在已经废弃了。
郑显民:当时建造就是这样的,外表现在风吹日晒已经不存在了,外围已经扒掉了。原来这个地方,前面是铁栏杆,是拦着的,最那头是母猪舍,这是育肥舍,这是育肥的,一个猪圈里面养12头猪。

[致富经]“老赔”郑显民的赚钱生意
挣钱的计划刚刚开始就不得不结束了,猪场建成还不到一年就遇到了猪瘟。
郑显民:打针已经预防不了了,已经治疗不了了,每一天,从8月份到10月份,这800多头猪接近死光,干干净净。
充满生气的猪场一下子就变成了眼前这个模样,挣钱的计划转眼间成了赔钱的陷阱。
除了养猪,郑显民还开过饭馆。
郑显民:比这个桌子简陋得多,大木头做成的。
饭馆倒闭之后又开起了商店。
郑显民:房屋结构基本上差不多。
记者:有这个好吗?
郑显民:和这差不多。

[致富经]“老赔”郑显民的赚钱生意
商店关门之后,郑显民又购买炼油厂的下脚料重新炼制,从中提炼沥青销售。
郑显民的生意做了好几个,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个字——赔钱。
余树生:你根本就不是干事的人,你做一样赔一样,养猪你赔了是吧,你炼那个什么沥青你也赔,开商店你还赔,没有一样不赔的,你这种就不姓郑了,就叫老赔。
杨俊:干啥赔啥,觉着这个人可能一辈子无可救药了,确实干啥赔啥,这一辈子确实是一事无成的这种。
老郑变成了老赔,别人说起来容易,对于郑显民自己来说,日子却是过得提心吊胆。当时郑显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因为做生意一直都赔钱,欠了十几万元的外债。亲戚朋友不理解,大多不敢登门,敲门的人都是来要债的。
郑显民:一听见我们家大门一响,就知道催债的来了。因为那时候没有朋友,那时候朋友也不敢登你家门了,日子过到那种情况了,一听见大门响,我就赶紧躲起来。
崔凤兰:藏起来吧,就是躲起来了,躲起来以后,我就跟他们说一下,没有办法,有了就慢慢还你们。
时间一晃到了2002年,郑显民的日子仍然没有任何好转。有一天,郑显民在自家附近突然发现了一种特别的作物。就是这种作物让郑显民的老赔经历又增加了非常惨痛的一页,也同样是因为这种作物,让郑显民不到三年就赚到了上千万元。
郑显民:它的颜色基本相似的,但是果实比那个大太多了,就怀疑这个是不是枸杞,我们那个有两三米高。
两三米高的枸杞树现在已经不容易找到了,但是在当时有很多农户都在种植。郑显民印象中的枸杞和他发现的作物大不相同,仔细打听才知道,这种作物就是枸杞,是一些宁夏人带过来的新品种,在当地随便种了几棵。这种枸杞果实又密又大,树型小,便于采摘。郑显民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
郑显民:当时的卖价就是16元钱,我们当地那个枸杞当时的卖价只有5元钱,就是高出它的三倍。
种植这种新品种枸杞或许可以改变老赔的命运。郑显民很快在当地做了一件很少人才愿意去做的事情,那就是开荒。

[致富经]“老赔”郑显民的赚钱生意
郑显民:当时有一个政策,谁开荒谁受益,当时什么费用不收。
记者:就是谁开的算谁的?
郑显民:谁开荒谁受益,谁开荒算谁的。
记者:这个地就算谁的,也不收钱?
郑显民:那个也不收钱,在鼓励大家开荒。
现在在诺木洪场仍然有一些人在开荒,这和当时郑显民开荒时候的情况差不多。
郑显民:耕作款每小时就是120元钱,大概当天花了就是11个小时推完花了一千多元钱。
郑显民花了一千多元钱开了四亩荒地,又以一元钱一棵的价格从宁夏买回了一千棵枸杞苗。虽然一共才花了两千多元钱,但是对于郑显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投资。本来就没钱,还开荒种上了大家没见过的枸杞。在外人看来,郑显民这回肯定要赔上加赔了。

[致富经]“老赔”郑显民的赚钱生意
孙桂林:那个人不行,干啥啥都不行,就是这么说的。
杨俊:捏一把汗的人也有,毕竟人嘛,反正是,看笑话的我估计还是比较多一些。
余树生:天有多高你心有多高是不是,那不可能。
郑显民种植的枸杞慢慢长成了,这个时候,地里突然来了二三十个人,边看边议论。
郑显民:站在地里,就是这样满地都是人,当时来了很多人,感觉很惊奇。
突然来了这么多人,郑显民感觉有点懵,一问才明白,原来是农场领导带着大家向自己学习枸杞种植经验的。
刘洪山:枸杞子红红的,大家一看相当好,吃惊,说这哪是枸杞,就跟葡萄一样。
记者:是吗?
刘洪山:是。
记者:跟原来不一样?
刘洪山:对,个头大,因为当时他是种得最早的。
王勇:我们场领导和各个大队大队长,目的就是鼓励大家,向各个大队宣传,扩大这个枸杞种植面积。
这四亩枸杞采摘之后赚了一万多元钱,虽然钱不算多,但是对于做生意一直赔钱、生活窘迫的郑显民来说,意义却非同一般。
郑显民:就感觉以前做了很多项目,都是一种失败,失败得特别惨重,也没人关心,也没人过问,只有很多人一种嘲笑,这样像我们今天看的这个品种,这个新品种栽培,场领导那么重视,还鼓励大家大面积推广,感觉选这个项目是历年来可能这个项目是我们选得最好的一个。
2004年,郑显民从别人那里转包了近60亩土地种植枸杞。自从郑显民种上枸杞,不仅还清了外债,自家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很多。这样的家当虽然远远算不上豪华,但和之前相比已经是好得太多了。就在郑显民感觉自己赚钱的梦想就要成真的时候,噩运又一次降临了。
余树生:很多人就那么说。
记者:说什么?
余树生:说这次老郑肯定是爬不起来。
郑显民:我老婆给我总结了一下,她说你这一辈子干了那么多年,她说截止到现在,你干每一次事情怎么倒霉的事情老是轮到我们,干一次失败一次,干一次失败一次,我说这一场灾难又降临了。

[致富经]“老赔”郑显民的赚钱生意
2008年,为了可以赚更多的钱,郑显民直接从农场承包了400多亩土地。
郑显民:总体投资就是85万多元钱。
记者: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对于你来说?
郑显民:从来没有过的,这是人生当中的第一次,投资那么大。
年初的时候栽上枸杞苗,8月份就可以采摘了。枸杞采摘下来经过晾晒成干果之后才能销售,郑显民把枸杞在地上铺了红彤彤的一大片。面对这样的大丰收,郑显民心里早就算好了收益。
郑显民:最差的能赚到150万元,心里那时候也在想,如果行情再抬一下,可能每年能完成自己的200万收入应该是没问题的。
如果一年可以赚到200万元,那郑显民真可以算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十几年的郁闷将会一扫而空,自己也可以扬眉吐气了,再也不担心别人叫自己“老赔”了。

[致富经]“老赔”郑显民的赚钱生意
命运就是这样会捉弄人,枸杞刚刚铺到地上,就刮起了大风,接着就下起雨来,并且一下就是半个月,这样的天气在当地非常少见。晾晒面积小还可以及时回收尽量减少损失,可是像郑显民当时的规模,根本就照顾不了。晾晒在地上的枸杞全都被雨水泡烂了。
崔凤兰:半个月反正一直没有晴过,一直那样下,反正枸杞都是黑的。
泡烂了的枸杞肯定卖不价钱,这一年,郑显民不但没挣到钱,反而是损失了一百多万元。这一回,郑显民又赔了。
孙桂林:五六百亩地,二批果子,全年产量的百分之七十,等于说是没有卖上钱。
记者:本钱都回不来?
孙桂林:不是本钱,赔的,说句不好听的,赔的叫一般人赔的连裤子都穿不起了。
杨俊:这个人栽下去那么多次,爬起来了,再想着这一次再也爬不起来了。
“老赔”仍然还是老赔。根据以往的经历,碰到这么大的困难,郑显民肯定要选择放弃,然而这一次,“老赔”郑显民却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态度。
郑显民:如果这个事再放弃,我这一生再没事可做了。不能像之前那样,之前做一样赔一样,放弃一样。这个事情我们自己必须学会要坚持。
之前做生意赔钱,郑显民把原因归结为运气不好。经过2008年这次大的失败,郑显民学会了坚持。枸杞的市场前景没问题,如果可以避免枸杞再被雨淋,肯定有钱赚。2009年,郑显民把枸杞树做抵押,用抵押得到的资金继续种植。那一年枸杞的长势很好,但是郑显民却感觉心一直都悬着,没法放下。
郑显民:今年的采摘,如果遇雨怎么办?再像去年那不是彻底完了吗?地也没有了,全部做成抵押了,什么都没有了,可能我整个人生至此就再没可做的事情了。
在引种苗的时候,郑显民认识了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秦垦。为了找到避免枸杞被雨淋的办法,郑显民特意去银川向秦垦咨询。

[致富经]“老赔”郑显民的赚钱生意
秦垦:我也并不明白,因为毕竟我是搞育种的,精力毕竟有限,就是知道这么个事,具体怎么样的情况,还得要具体使用企业跟原始技术拥有企业他们去对接。
在秦垦那里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郑显民接着又去了包括国内主要的枸杞集散地宁夏中宁县在内的好多地方,仍然找不到合适的办法。
离8月份枸杞的采摘期越来越近了,到时候也可能没有2008年那么大的雨水,但是郑显民肯定不敢冒这个风险。郑显民心里着急,整天在枸杞地旁边转悠。这时候,秦垦打来电话,说银川的刘元恒有烘干枸杞的设施。郑显民马上跑过去和秦垦一起来到刘元恒家。
郑显民:在这个谈话期间,它这个枸杞子就开始往外出了,烘干的时候开始往外出,第一下,枸杞子抓出来的颜色、干度特别好。
烘干的枸杞看上去很好,但郑显民也不敢确定,这种烘干出来的枸杞究竟在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为了求证自己的疑问,郑显民特意从刘元恒那里拿了一些烘干的枸杞,到市场上去找经验丰富的经销商咨询。

[致富经]“老赔”郑显民的赚钱生意
孟路磊:晾晒的枸杞受外界的影响,空气,刮风,沙尘这就不很好。烘干的这个就没有什么污染,污染很小,摘完采完鲜果以后,直接回到烘干房,它的污染很少,沙子杂质就很少。差不多一吨要四千元这样子。
记者:比如说一斤来说?
孟路磊:差两元。一斤差两元钱。
赵永恒:烘干的干度也好,沙子也少,干净。
记者:价钱方面呢?
赵永恒:价钱方面,烘干的要比晒干的要高两三元钱。
经销商的反应让郑显民很兴奋,赶紧又回到刘元恒那里。做烘干的设备原本只是为了避免雨水造成的损失,没想到烘干的枸杞还会比晾晒的价格高,如果每斤多卖两元钱,那全年下来的收益就会提高上百万元。看着刘元恒的烘干厂房,郑显民又兴奋,又有点担心,秦垦已经看出了郑显民的心思。
秦垦:人家狮子大开口给他开了一个价,他也一个想法,这个东西我跟人家怎么去谈这个价,是不是有这些方面的一些情况。
参观之后重新回到办公室,郑显民心里还在琢磨。刘元恒会不会把技术转让给自己,如果转让,转让费该怎么给。在聊天的过程中,郑显民向刘元恒说起了自己做生意的经历。
郑显民:他也懂这个种地人的一种辛苦,我们把这几年的一种失败和一种艰辛,包括我们现在种植的规模都给他讲了。老人也挺感动的。
刘元恒:他如何从最艰难的地方摸爬滚打出来的,他说他有六百亩,四百多五百亩地的枸杞,我一听这个话,感动了,就是说感同身受了。
刘元恒接下来的决定让郑显民感觉非常意外。他不仅同意转让枸杞的烘干技术,并且分文不取。
刘元恒:因为我这个人是搞教育的,搞教育教书的人都是传授知识,我在这一点上我是不保守的,因为我想农业上的知识经验靠大家共同去积累出来的。
2009年7月2日,郑显民从银川回到家,那时候离枸杞的采摘期已经很近了,他一刻也不敢耽误,赶紧筹建起烘干厂房。

[致富经]“老赔”郑显民的赚钱生意
郑显民:开始进行备料,找工人开始修建这个烘干道。当初这个时间特别紧迫。
记者:为啥紧迫?
郑显民:因为8月1日开始采摘,采摘期,这个期间正是雨汛。
烘干厂房就是建一个长三十多米长的烘干道,烘干道的一头安上锅炉,之后用引风机把热风吹进烘干道,来烘干里面的枸杞。有了烘干厂房,郑显民2009年收入将近三百万元,和不烘干相比,收入多了一百万元。从这时候开始,郑显民一有时间就琢磨枸杞的相关技术。就连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的专家肖明对他都很认可。
肖明:他本人也懂,他的水平可以达到一个高级农艺师的水平了,我觉得,理论上我们和他互补一下,我觉着挺好的,他发财也是靠这个发财的,产生效益也是在这方面。
据肖明介绍,郑显民所在的诺木洪农场从地理和气候方面是非常适合大面积种植枸杞的。
肖明:最大的优势就是光热资源,它是高海拔地区,盆地,形成了独特的气候,一个是昼夜温差大,它的含糖量积累比较多,和其它地方枸杞最大的区别就是,你直接可以吃干制品,吃的话,甜甜的像葡萄干一样。

[致富经]“老赔”郑显民的赚钱生意
从2003年诺木洪农场开始推广枸杞种植,到了2009年已经有将近六万亩的面积。
秦垦:每年枸杞的种植面积,国内新植面积大概在10万亩左右,新增数量在10万亩左右,到目前为止,枸杞价格没有出现下滑,从这个现象来看的话,国内市场需求量肯定是越来越大的。
为了提高枸杞的利润水平,2010年,郑显民开了自己的枸杞专卖店。
顾客:如果自己吃的话,我们还是选择这种。因为那个里边的沙粒什么的也特别多,这个你看它这种,基本上就是很干净的了。
郑显民:现在我们的产量,总体产量可能有三分之一自行销售,自行销售这个产量平均价位可以达到40元钱,提高了一倍的收入。
郑显民有了生产和销售双方面的保障。2010年,又新增了200亩的种植面积。接下来的2011年,又是大丰收。郑显民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迅速积累起上千万元的财富,彻底摆脱了“老赔”的称呼。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