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天生之术音乐:广州城隍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8:41:30

 

   广州城隍庙在中山四路的忠佑大街,原是供奉守护城池神祗的坛庙。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之一,是护城佑民、主掌冥籍之神。城隍庙主祀城隍,另有文武判官、二十四司。二十四司中地狱司威慑人。 

     据道光年间修纂的《南海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行诏封天下之神,规定各府、州、县在当地设城隍之神,命于坛庙内之前奉木主,后部塑神像,并要求于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组织拜祭。广州的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建设之初,对于坛庙的选址是颇为讲究的,其选址不但顾及到了城市当时的几何形态和区位中心,还将其同官府建筑群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了慎重考虑,因而它的位置很适中,其地位也较重要。后经多次重修,现存的建筑是清中期风格。

     城隍庙原有建筑规模较大,建筑群坐北面南。在其中轴线上依次设有外门、中门、拜孝和大殿等建筑物。于左右两侧建廊庑、斋宿、厅房、羽士房和省牲所等。

  大殿为硬山搁檩式样,铺覆瓦面且坡度陡峭,脊高11米有余。设有探出的前檐,并与歇山式拜亭的后檐相连接,建筑立面高大雄壮,形式富于变化。大殿面阔5间,宽约24.7米,进深5间20.2米,柱高约9米,由山柱承重,彻上露明造,殿宇十分高大,室内空间深远。各处梁、架等构件做工比较简单朴拙,而前廊的构架则极为精致。承托卷棚檩子的异形斗木共、墩木、梁枋、出头等构件均雕有姿态生动的传统戏曲人物、蝙蝠、寿字、鳌鱼及卷草等纹样。梁枋出头上雕有木雕狮子,狮身上背负异形斗木共,手法奇特。拜亭为绿琉璃瓦歇山顶,面阔6.2米,进深7米用9架,檐柱及金柱各四,均为花岗岩抹角楞柱截面。上部采用抬梁式构梁,以如意纹驼峰斗承接,雕工较精细。总体来看,广州城隍庙的建筑是属于较高档次的。 

  岁月流逝、世事变迁,昔日的数重屋宇已多不存,占地范围也缩小到不能再小的地步了,唯有大殿及拜亭建筑基本保存完整,原为广州试验仪器厂车间所占用(已迁出)。目前城隍庙周边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于往昔:东面一座超高层建筑挺立,群房遮挡了城隍庙相当一部分的立面,城隍庙建筑在这一庞大巨构的对比之下失却了原有的体量感和神秘性;在西部,汉代南越王宫殿的遗址以及芜杂陈旧的住宅与其紧紧相错着,城隍庙的现存建筑无法展开。古时看守广州城池的神祗已经根本无法守护自己的宅社了。对于这样一种状况,在原地保存该建筑已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即便城隍庙仍然呆在原地不动,其空间和原有的基本功能也无法体现于公众,而且难以找到一个较为有效的出路和就地保护保存的解决办法。

广州城隍庙

广州城隍庙保护牌匾

 据当地街坊讲,好似已有人进驻,开始修葺,长年门口摆放嘅杂物已搬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