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人是怎么死的?:日军为何亲点李鸿章进行马关和谈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49:57
1895年,樱花盛开的4月,一艘轮船从天津塘沽港开出,目的地是日本的马关,船上搭乘的是以李鸿章为首席谈判代表的和谈代表团。这时,中日战争已近尾声,大连、旅顺相继陷落,威海卫的北洋水师最后几艘军舰也被迫投降,提督丁汝昌自尽身亡,日本陆军从朝鲜追杀至辽东,战局已经无法支撑,这次赴日与其说是去和谈,不如说是去投降。战争仍在继续,清朝先派去了一个以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为首的和谈代表团,但日方借口中方代表授权书没有写明拥有全权,拒绝与他谈判,即使张要求等正式全权授权书寄来也不行。就在张荫桓被日本政府拒绝的当天,伊藤博文向使团随员伍廷芳私下问道:“李鸿章中堂大人可以主持议和,贵国怎么不派他来?”伍廷芳随之反问:“我今天是和您闲谈,那我顺便问问,如果李中堂奉命前来议和,贵国愿意订约吗?”伊藤博文自然能够听出伍廷芳的弦外之音,回答的也是模棱两可:“如果中堂前来,我国自然乐意接待,但是也还是要有符合国际惯例的敕书,必须要有全权。”点名请李鸿章前去,这是带有侮辱性质的企图。

  李鸿章,想当年何等威名,如日中天,以新科翰林的荣光,弃文从武,登台拜将,灭太平,除捻乱,功至勋伟,官至极品。内乱荡平,更倡导洋务,开二十年同光中兴,轰轰烈烈洋务运动。李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奠基人,创建可称中国第一的现代设施举不胜举,无愧近代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的光荣,正如梁启超所评:“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而其倾尽心血,最自以为傲的则是北洋水师,东方第一支现代海军。它辉煌过,仅仅十年前,朝鲜发生小乱,日人欲染指乱局,北洋三艘铁甲舰,南下日本海,偏去日本长崎补给、小修,实为武力示威。入港后,水手纷纷上岸,趾高气扬,嫖娼作乐,中国水手与日人发生街头暴力冲突,北洋军舰退下炮衣,燃起轮机,日人登门赔礼道歉,以赔付三万余银洋和解。可知否,中国也和西方列强一样在日本耍过威风!

  也仅仅在十年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率政府要员一行,亲赴津门,求教自强维新良策,傲慢的李鸿章高居上座,指点江山,但是他小看了日本,他小看了伊藤博文。伊藤的知识结构和现代观念要比李鸿章的开阔和新颖得多,他精通汉语和儒学,去英国留过学,在英国,他已经有日本赶上世界“非撤废封建制度不可”的思想,以后他又四来中国,四下西洋,总计在欧美考察的时间共达五年半,这样丰富的西洋阅历中国官员谁可相比?当他任总理大臣期间,曾带领大部分政府阁员去欧洲考察一年多,主要考察西方制度。在伊藤等维新官员率领下,整个日本以全盘西化方针埋头改革,上下同力,局面一新。当慈禧为自己的六十大寿,挪用海军经费,日本的天皇正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购置那艘北洋水师订购而无钱付款不得不放弃的吉野号战舰。所以,甲午年因朝鲜冲突,清朝向日本宣战,并不了解近二十余年变化后的新日本,甚至号称“东方第一人”的李鸿章,虽然有所觉察,但也没有深刻认识到东邻一个小岛国的放肆挑战,最后竟会给中国和他本人带来如此灾难。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开篇写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是的,看看李鸿章开创的现代化事业,我们知道其才具;看看李鸿章发出的中国面临三千年不遇大变局的呼吁,我们知道其见识;在甲午战争,我们看到了他的不遇。即使日本人,也认为李鸿章是对日本最清醒的人,一个日本政客曾写道:“中国实属不明日本之真相,虽识者亦甘于表面之观察,轻侮指笑,自以为得者滔滔皆是也。独李鸿章一人能知日本之大体,又有对付日本之策。彼往年上书朝廷,请整顿海防,文中曰‘日本阴柔有大志,宜阳与之结好,阴为之备’云云。彼确实期望兵备完成之时,再对日本有所行动。故彼至今为止,以所谓阳交阴备对待我国。”甲午朝鲜内乱兴起,日本介入,咄咄逼人,满朝官员爱国情绪激昂,士绅群情共愤,年轻的光绪皇帝,在其状###师翁同龢的怂恿之下,更是下了一战的决心。独李鸿章力排众议,倡议忍让主和。但是在强大的爱国声浪中,任何冷静提出的稳健主张,都会被淹没,主和者会被视为毫无爱国心、胆小卑怯之徒,甚至被斥卖国贼,为全社会所不齿。宣战诏书如期发出,甲午战争开始了。

  确实,那时的日本,在国人眼中还是蕞尔岛国,经过自强中兴二十余年的中国人,无不认为我朝已大大进步,日渐强盛,即使明治维新后刚刚强盛起来的日本,对中国也没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决战,但是大批日本间谍早暗中潜入中国,他们测量地形,了解民情,观察政局,在他们报告里,判断出中国只是外强中干,败絮其中,朝廷的腐败、军队的松懈、制度的腐朽,他们都一一看在眼中。当时东西方均有不少人看好中国的洋务运动,认为以中国物产丰富,如积极变革,很快会成为世界强国。可是有日本人认为,中国虽然表面上在不断改革和进步,但犹如老屋废厦加以粉饰,经不起大风。而李鸿章对这些也不无所察,他曾在私人信件中嘲弄自己是大清国的裱糊匠。特别是人们寄以无限希望的北洋水师,被人质问,花了朝廷那样多的银子,难道关键之时不堪一用?但李鸿章深知,那是经不起大风大浪的水师政绩工程。甲午战争三年前,北洋水师出访日本,军官们发现,小小的日本,已经拥有了一支现代的帝国海军舰群,李鸿章很清楚这些局势变化,不愿轻启战端。甲午现代海战,对双方都是第一次,日本做了破釜沉舟的长期准备,而李鸿章则是满腹狐疑地以畏战心态被迫挂帅。他这种畏战心态是不是导致败得那样惨,或许颇有关系,但即使是自信勇敢的统帅,能在甲午战争中击败日本,仍不乐观。我们看到在陆地和海上,大清军队都是一败涂地。

  败局已定,战争仍在继续,没人知道如何收拾残局,原先狂呼爱国的满朝臣子拿不出任何主张,变得默默无声,似乎此时这与他们都不相关。由于战局的失利,李鸿章被拔去三眼花翎,褫去了黄马褂。但几天后张荫桓回到北京,将日本人不接待他而提名李鸿章前去的意思说出后,朝廷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又还回了刚被革职的李鸿章刚被拔去的三眼花翎和黄马褂,责成他亲赴日本。李鸿章不知道这是极大的侮辱吗?他不知道这是使他身败名裂之行吗?他当然知道,他当然清楚。严复曾在李鸿章故去后写下过一副名挽联,为其鸣屈:“使先时尽用其谋,知成功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见,则士论又当何如?”这是一场他不想打的战争,但又似乎成为他的战争,只有爱国者的鼓噪,没有人去承担。尽忠王朝的道德规范,使他不得不去,不能不去,他必须承受这份侮辱,必须把自己毁灭。在驶往马关的海轮上,他写下一首诗:“晚倾波涛离海岸,天风浩荡白鸥闲。舟人哪识伤心处,遥指前程是马关。”前方的马关,更大的耻辱在等着李鸿章,等着中国。

  马关也称下关,在日本本州岛的最南端,春帆楼位于此地一座小山丘上,面朝大海,这个木制小楼并不大,原来是个医生的诊所,后改为家庭宾馆。为什么选择这里作为中日和谈的场所,可能还是别有一番深意。伊藤博文就是马关所属的山口县人,春帆楼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他常站在窗前思考,据说春帆楼的名字也是伊藤所取。那里不仅有闻名的河豚宴,山丘下的海边有日本的军港,军舰冒着黑烟往来于海面,也许这正是要让中国代表看到的场景,它不仅显示了伊藤私人的胜利,更可以炫耀日本海军的军威。

  李鸿章到达马关的第二天,就在春帆楼与伊藤博文会面,这是两个东方俾斯麦的相会,他们都被称为如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的人物,但无疑在当时世界,李鸿章的名声要响亮许多。可惜甲午一战,谁是真正的东方俾斯麦已经有了分晓。春帆楼里修葺一新,地上铺着华丽的地毯,甚至为李鸿章专门准备了痰盂。李和伊寒暄完毕后,李鸿章首先开口说:“你我东亚两国,最为邻近,同文同种,今暂时相争,总以永好为事。如寻仇不已,则有害于华者,也未必于有益贵国也。试观欧洲各国,练兵虽强,不轻起衅,我中东既在同洲,亦当效法欧洲。如我两国使臣彼此深知此意,应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好,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民所侵蚀。”李鸿章虽然身处败方,仍尽力表现出恢宏的气度。但是伊藤并没有理会李的高谈阔论,而是冷冷地说:“十年前在天津时,敝人曾向中堂进言,贵国之现状,实有改进之必要。但尔后贵国晏然依旧,不图改进,以至今日,实深感遗憾。”十年前,一方是师,一方是徒,今天一方是胜利者,一方是战败者,李鸿章的高谈变成了可笑的反讽。提到十年前的相见,他只有低下高傲的头,不禁叹道: “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今转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自惭心有余力不足。贵国兵将,悉照西法训练,甚精;各项政治,日新月盛。此次本大臣进京与士大夫谈论,也深知我国必须改变方能自立。”看来,李鸿章还是个比较明白的人,洋务运动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而对政治社会改良实为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轮到今日被人取笑,其心酸自知。对初次中日谈判的对话,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事后曾回忆说:“李鸿章高谈阔论,目的不过是想借此博取同情,间用冷嘲热讽掩盖战败者的屈辱地位罢了。”
  第一天双方还算客气,接着的实质性谈判,日本凶恶的嘴脸就原形毕露了。由于战争尚在继续,李鸿章急于先就停战达成个协议。但出乎他的意料,日方的停战要求竟是如此苛刻,要求大沽、天津、山海关等地的清军全部向日军缴械,天津至山海关铁路交日本军务官管理,且停战期间日本一切军费由中国承担。这些条件无疑显示日本仍在考虑军事、谈判双管齐下下的方针,在战场上并不愿意停手,欲将北京置于日军的监视之下,然后再从容地商讨城下之盟。

  部分谈判记录如下:

  李鸿章:日军并未到达大沽、天津、山海关,为何条款规定占据此三地?

  伊藤博文:议和停战乃中方要求,为体现诚意,日军需占领三地作为抵押。

  李鸿章:驻扎此三处的中国士兵很多,日军占据后他们到哪里去?

  伊藤博文:随便去哪里,只须划定两军界限即可。

  李鸿章:天津的官员怎么办?

  伊藤博文:这个问题以后再谈。此议案你能照办吗?

  李鸿章:这个问题关系重大,不能不谈。天津是通商口岸,日本也要占领么?

  伊藤博文:可暂时归日本管理。

  李鸿章:三地均为险要之所,如停战期满议和不成,日本先行占据,岂不是反客为主?

  伊藤博文:停战期满,和约签订,日军马上撤离。

  李鸿章: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贵国所定条款未免欺人太甚,是否还有其他解决办法?

  伊藤博文:别的办法我们还没想到!现在两国相争,中国忽然要求停战,对日军士气大有妨碍,所以要先占据险要之地作为抵押,才不会吃亏。

  关于马关谈判,有专著记载了详细会谈内容,这样屈辱血泪的文字比比皆是,国人不可不知,不可不记。中日两国,大小悬殊,中国从被日人仰慕的上国沦为弱夫,非外力之强,实己不进之过,为何不进,国人当自省三思。李鸿章在会谈上没有对日本先抵押三地让步,谈判陷入僵局。会谈结束后,双方同意三天后再谈。李鸿章回到住所,立即给总理衙门发去电报,表示日本以三地为抵押的要求坚决不能答应,并叮嘱要在大沽、天津、山海关一带严加戒备。会谈之艰难,如李鸿章在后来诗中所云:“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李鸿章的“一死难”,终于被日本爱国愤青的一枪打破了僵局。三日后,李、伊再次会谈,李鸿章提出先不讨论停战条件,双方直接进行和约谈判的建议。当天,在乘马车从春帆楼返回寓所途中,李鸿章被日本浪人行刺,面门中枪,血流如注,这一枪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李鸿章本来是“以夷制夷”的高手,在中国积弱落后的背景下,这也算是比较聪明的权宜之计,但毕竟主动权在西方列强手里,只有在他们自己利益有利条件下才能起些作用。甲午开战前,英国商船高升号运载三千清兵去朝鲜,被日本海军击沉,李鸿章曾寄予很大期望,希望大英帝国卷进去。但出于各种利益,英国没有干预,清帝国只能面对日本的挑衅,并被迫宣战。李鸿章另一个寄予希望的是沙俄,这是个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的险招,背后的秘密谈判仍在紧张进行。西方国家不予干涉的原因之一,是没料到中国会在战场上败得如此惨,如此不堪一击,让他们大跌眼镜。李鸿章被刺的消息在国际上掀起谴责日本的强大舆论高潮,沙俄的军队甚至公开进入东北地区。后来,在和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以武力介入威胁,让日本被迫吐出已经吃到嘴边的辽东半岛这块肥肉,这也算是李鸿章“以夷制夷”政策的一点成效吧。

  在强大国际舆论压迫下,日本十分被动,伊藤博文得知后勃然大怒,咆哮说“宁将自己枪击,也不应加害中国使臣”,陆军大臣山县有朋拍着桌子大骂“该匪罔顾国家大计”。天皇急忙派出御医前往护理,皇后还亲制绷带以示慰问,各方政要纷纷前去探望,全日本上下恨死了那个满腔爱国热情的愤青。可悲可叹的是,中国那些身居要职的王公大臣,首先的反应并不是愤恨,而更多是庆幸。清政府在李鸿章被刺第二天电文中,除慰问伤势之外,还指示应趁“彼正理屈之时,李鸿章据礼与争,或不至终秘不与”。李鸿章自己也是感到大大松了一口气,认为此弹对谈判有利。梁启超《李鸿章传》曾沉痛写道:“当遇刺之初,日皇遣御医军医来视疾,众医皆谓取出枪子,创乃可疗,但虽静养多日,不劳心力云。鸿章慨然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宁死无刺割。之明日,或见血满袍服,言曰:此血所以报国也。鸿章潸然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其慷慨忠愤之气,君子敬之。”李鸿章那件沾满鲜血的黄马褂,被他精心收藏起来,视为传家之物,后收藏在故居李鸿章的祠堂里,“文革”中祠毁物尽。后人苛责甲午战败,将马关丧权辱国之条约推于李鸿章一人身上。可知李鸿章“平壤之败,痛哭流涕,彻夜不寐”;“旅顺失守,愤不欲生”;自己倾力创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他心中能不万箭穿心;马关流血,不忘使命……哪一样不是为国而哭,为国而愤,为国而忍辱负重?次年,李鸿章受邀访问欧美,从美国归国途经日本横滨换乘轮船,他坚决不踏日本土地一步,让人在两船间搭设木板,以垂老之躯,从海上换轮而去,此恨绵绵无穷期。

  马关李鸿章挨的一枪,换来了日本人无条件停火的协定,以平息世界的舆论,但没有阻止随后《马关条约》的刻毒和耻辱:割让台湾,赔款二亿两白银。我们看到谈判中到处是这样的语言:

  伊藤博文: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博文: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总请再减。

  伊藤博文:无可减矣。

  李鸿章:不许我驳否?

  伊藤博文:驳只管驳,但我如意不能稍改。

  李鸿章:台湾不能相让。

  伊藤博文:如此,当即遣兵至台湾。
    谈判中伊藤博文特邀中方代表谈话说:“希中国使臣能深切考虑现在两国之间的形势,即日本为战胜者、中国为战败者之事实。若不幸此次谈判破裂,则我一声令下,将有六七十艘运输船只搭载增派之大军,陆续开往战地。如此,北京的安危亦有不忍言者。如再进一步言之,谈判一旦破裂,中国全权大臣离开此地,能否再安然出入北京城门,恐亦不能保证。此岂吾人尚可悠悠迁延会商时日之时期乎?”李鸿章将谈判情况报往北京,总理衙门复电李鸿章:“原冀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竟无可商改,即遵前旨与之定约。”而中方密电码,早为日方侦破,由此,《马关条约》大局已定。春帆楼里,李鸿章说得口干舌燥,受尽屈辱,但日方仍丝毫不肯让步,只以再战威胁。李鸿章是在马关谈判吗?他实际是收到一份日本发给中方的最后通牒。李鸿章再无回天之力,离开春帆楼,汉奸卖国千古骂名,已非其莫属,他不下地狱,谁又下地狱?皇帝是天子,人民千千万,永远不会是罪人。

  直到今天,春帆楼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马关条约》单赔款一项就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经济繁荣,甚至在日本经济著作中有“赔款景气”的时代专用名称。日本当时全国财政收入不到一亿日元,而《马关条约》的赔款却合三亿日元,超过日本三年全国财税收入的总和。从此日本经济起飞,发生产业革命般的变化。这个迅速发展的邻国,正是用中国的银两滋养成强国,给中国带来无尽的苦难。而对中国,《马关条约》则是中国近代最具有转折作用的历史焦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一般以1919年五四运动划分,多少有点牵强,无论甲午战争、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历史的意义都要大于五四运动。如果从中国近代向现代过渡的角度看,甲午战争应该是对中国产生最大影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只是有第一次这样标志的意义,对社会影响并不大,清帝国并不认为那是战败,无非对外夷做了些让步,除了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几乎整个士大夫知识阶层对以后西方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革都是麻木不仁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在太平天国###中进行,虽然英法联军打进北京,但并不是大多数国人认为是国家的失败,只有曾国藩、李鸿章等大臣认识到其深刻意义,艰难地开始以学习西方军事、经济等洋务的自强运动。而甲午战争好似一闷棍,彻底把中国打蒙了,举国震惊,举国悲愤。公车上书、戊戌维新甚至义和团运动,无不与甲午之败相关,思想领域也从此发生激烈变化,激进的爱国浪潮一波胜过一波,社会激荡百年而不能停息,更不要说以后的抗日战争,以及直到今天也没能解决的台湾问题。

  马关之耻,春帆楼之恨,永远埋在了中国人的心中;是福是祸不得而知,但它们流在民族的血液中。当年签订《马关条约》的“汉奸”李鸿章,在临终前留下一首遗诗,一件遗折。

  诗曰: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折曰:

  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举行新政,力图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