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影之十二个愿望: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的战略执行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00:21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的战略执行分析

(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创立的一整套战争指导原则和作战方法。它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战略、战役、战术作战的指导原则和作战方法。它为党的纲领、路线服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打你时,就能吃掉你;你打我时,叫你看不见,打不着。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在运用谋略、兵力和作战方法上,高出敌筹,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以我之长,击敌之短。它随着时代和人民战争的发展而发展,在今后的军事实践中,将会有新的表现。
  ①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为战争的军事目的和基本原则。

毛泽东指出,战争的目的,在军事方面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是“军事上的第一要义”,是一切军事原则的根据。一切技术、战术、战役、战略的原理原则和行动,都必须遵循这个战争的目的。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只有大量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②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毛泽东指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或明于知彼暗于知己,都不能实行正确的作战指导,“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指导每次革命战争,总是首先找出敌我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强点和弱点,据此制定战略战术,用于指导战争和作战。
  ③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基本原则是:在战略防御中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在战役和战斗上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实行“ 诱敌深入 ”的方针,以“走”创造歼敌良机;通过大量的战役、战斗的进攻战,消灭敌人,逐步创造有利战略态势,把战略防御导向战略进攻。
  ④慎重初战,首战必胜。

在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中,都要“慎重初战”。第一仗,是战争或战役的“序战”,它的胜败能极大地影响于全局。打第一仗,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到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简称“初战三原则”。
  ⑤力争主动,力避被动,夺取和掌握战略主动权。

毛泽东指出,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保持主动地位,最主要的是保存并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军队;在战略上处于劣势、被动地位时,要通过许多战役、战斗的进攻战,造成许多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地位,逐步夺取战略上的优势和主动地位;用战略进攻夺取绝对的战略主动权。
  ⑥依据战略形势运用战争形式,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紧密结合。

毛泽东用兵如神,不拘一格,依据战略形势,适时改变主要作战形式。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红军弱小,敌人强大,红军以游击战为主。1930年 8月,红一方面军成立后,实施了第一次战略转变,开始以运动战为主,赢得了四次反“围剿”战役的胜利。抗日战争开始时,依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实施了第二次战略转变,转变为以游击战为主,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在八年抗日游击战争中,歼灭日军 52.7万人、伪军l18.6万人,对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日本宣布投降后,为粉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阴谋,实施了第三次战略转变,转变为以运动战为主,并把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紧密结合运用,四年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人。抗美援朝战争中,指导志愿军实施了第四次战略转变,把国内正规战争转变为世界型的正规战争,五次进攻战役中,以运动进攻战为主,以后转入以坑道为主体的坚固阵地防御战为主,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歼敌 71.8万人。
  ⑦战场作战的基本方针是歼灭战。

歼灭战,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核心。“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歼灭战的基本方针是: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主要作战方法;先打弱敌,后打强政;在战役、战术部署方面,每战集中六倍,至少三倍于敌的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务求速决、全歼、不使漏网;在战略部署方面,集中一个或两个野战军和军区的主力,实施一个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围歼敌人的战略集团。
  ⑧正确选择主要作战方向,实施重点打击。

毛泽东把正确规定主要战略方向作为第一位的战略问题,以实施重点打击。他指出:在有强大敌军存在的条件下,无论自己有多少军队,在一个时间内,主要的使用方向只应有一个,不应有两个;只要主要战略、战役方向取胜,就能把战略、战役全局搞活。战略防御时,通常把主要战略防御方向选择在对己威胁最大的方向上;战略进攻时,把主要战略进攻方向首先选择在敌人力量较薄弱、又能威胁敌人心脏的方向上;战略决战时,把首次决战的方向选择在敌人比较孤立、少援,又能断敌退路和援路的方向上。
  ⑨照顾战争全局,把握战略重心,实施集中统一指挥。

毛泽东指出,战争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他指导战争,总是倾注全力,运筹关照战争全局,找出每一时期的战略重心,即对战争全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行动。采用“各个击破”、“各个解决”的政策,集中主要精力和力量解决之。得手后,再转换解决另一个战略重心的问题。他要求备战区的作战都要配合战略重心的行动。为实现战略意图和计划,他强调实行集中统一的战略指挥。把灵活地使用兵力和变换战法,作为作战指挥的中心任务。
  ⑩把战略防御导向战略进攻,以战略决战解决战争命运。

毛泽东指出,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目的,是“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以战略决战“解决两军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解放战争第一年度进行战略防御,歼敌 l12万人,打退了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于 1947年 7----9月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经过备战场上的攻势作战,举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百万雄师过大江实施战略追击等战略行动,于 1949年底解放了除西藏、台湾以外的中国大陆。
  ⑾发挥政治优势,切结自己,战胜敌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次革命战争能以弱制强、最后战胜敌人的奥妙,就是党中央、毛泽东善于发挥政治优势,高举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旗帜,从而能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条战线上调动浩浩荡荡的大军,以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同敌人进行英勇的斗争。还成功地运用了“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并举”的战略、策略,在强大的军事攻势的震撼下,采用各种形式,对敌人进行政治攻势,争取敌人起义和公开劝降。解放战争四年中,争取敌人起义84.69万人,投诚 63.35万人,和平改编 29.3万人。
  ⑿进行战争动员,充分发挥战略后方的作用,保障战争胜利。

毛泽东指出,要战胜强敌,必须进行军队、人民、政治、经济总动员,以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采取后方供应、就地取给和取之于敌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战争的物质保障问题。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耕战互助”、“一切服从战争”等方针、政策,动员、指导后方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全力以赴支援战争,保障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的战略观
  
  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法;
  
  战略贯彻“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本质和目的;
  
  战略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总路线;
  
  战略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因素紧密联系;
  
  战略是战略指导者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革命战争中,在强敌进攻面前,必须实行积极防御战略,反对消极防御战略。

 
   十大军事原则,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总结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指导的十项基本原则。它是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于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所做《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的。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是:        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②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③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④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⑤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⑥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⑦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⑧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⑨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⑩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不久提出的,集中地体现了建立在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基础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是人民解放军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的主要方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十大军事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核心是强调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围绕这个核心,毛泽东就作战方针、歼击目标、作战形式、作战方法、作战准备、战斗作风及补充休整等方面的问题,规定了明确的指导原则。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科学地解决了以下几个关系       ①打弱敌与打强敌的关系。强敌与弱敌是相互依存并可以相互转化的,选择攻歼目标的基点,一般应放在先打弱敌上。首先歼灭了孤立分散、守备薄弱和据守中小城市之敌,则集中强大、守备坚固和据守大城市之敌即变弱了,这就为下一步攻而歼之创造了条件。若先打强敌,则不仅强敌难以迅速解决,弱敌也会变成强敌,反而使我方陷入被动。当然,有时在确有把握的情况下,也可视机先打强敌。        ②歼敌有生力量与保守和夺取地方的关系。在敌大我小、敌强我弱条件下,歼灭敌人和夺取地方这两个目标,一般不可能同时达到。只有在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之后,才能最后保守或夺取地方。尤其是在战略防御阶段,即使有些地方一时被敌占领,但只要消灭了敌人,失地就能收复。因此,夺取地方是歼灭敌人的结果。从人民解放军各个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来看,战争初期一般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到战争中后期,随着敌我军事力量总对比的强弱转化,则逐步转变为歼灭敌人与夺取地方并重。就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而言,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敌情变化或全局需要,也可实行半歼灭半击溃的方针。        ③集中兵力与分散兵力的关系。集中优势兵力,是古今中外一切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普遍法则,而在中国革命战争中,要战胜国内外的强大敌人,集中兵力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集中兵力实行战役战斗上的歼灭战,才能逐步改善战略形势,粉碎敌之战略进攻,并使自己转入战略反攻或进攻。但集中兵力不是绝对的。通常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必要而主动的分遣使用兵力,为在决战的时间和地点达成集中优势兵力创造条件。例如,为了保证打大歼灭战,须以小部兵力牵制敌之其他部分,以便集中大部歼击一个主要目标。        ④运动战与阵地战的关系。二者是正规战的两种主要作战形式,它们互相渗透,相互作用。人民解放军从游击战争转为正规战争之后,作战形式主要是运动战,辅以必要的和可能的阵地战。但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特别是转入战略进攻后,根据夺取敌人据点和城市任务的需要,阵地进攻的地位明显上升。这时,只有提高阵地战的比重,才能大量歼灭敌人,以加快革命战争的胜利进程。当然,大规模的运动战仍是歼灭敌人的重要作战形式,要把大规模的运动战和大规模的阵地战结合起来。        ⑤周密的计划和准备与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关系。没有事先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就不可能做到打有把握之仗。人民解放军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不打只有准备但无把握之仗。因此,一切作战行动预先必须有周密的计划,尽可能有充分的准备;同时,必须预计到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并把这种情况当作一切部署的出发点。有时,在无把握的情况下,宁可推迟作战时间而不浪战。但又绝不容许以准备为借口消极避战。        ⑥补充休整与连续作战的关系。补充休整是为了养精蓄锐、总结经验,更好地连续作战。在战争形势迅猛发展、作战频繁和必须进行连续作战的情况下,部队的人力物力补充和休整等更要同这种客观形势的要求相适应。人民解放军人力物力的补充则主要强调取之于敌和依靠根据地的支持。利用战役间隙整顿训练部队,提高军政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是实行再战的必要条件。但是,为了不让敌人喘息,给敌连续歼击,有时即使在未得到补充休整的情况下,亦须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的作风,实现连续作战。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来自战争实践并经受了战争实践的检验。它所体现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理和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将是长期适用的。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停止的,而是向前发展的,十大军事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做适当的修正。
毛泽东战略思想:    1.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       ---〉 事物的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量变终能引起质变    2.对敌人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 具体情况集体分析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在反动统治地区,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在组织上采取荫蔽精干的方针       ---〉可能性与实现性的对立统一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4.对被打倒的发动阶级成员和发动分子,只要他们不造反、不捣乱,都给以生活的出路
 ---〉认识是受特定社会环境的制约,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
毛主席游击战的16字方针如下    敌进我退,  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
 

   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十六字诀",是1929年4月5日《红四军前委关于目前形势闽赣斗争情况和红军游击战术向中央之报告》。该报告说:"我们三年来从斗争中所得的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用我们的战术,群众斗争的发动是一天比一天广大的,任何强大的敌人是奈何我们不得的。我们的战术就是游击的战术。大要说来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很短的时间,很好的方法,发动很大的群众。'"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是土地革命战争前期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指导原则,是形成红军全部作战原则的基础。它不仅对井冈山、赣南、闽西的游击战争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得到党中央的承认和推广,对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作战也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此前后,湘鄂西、鄂豫皖等根据地的红军,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参考中央推荐的毛泽东、朱德红军的游击战术,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游击战术原则。

   湘鄂西的洪湖根据地,早在1928年6月,当敌人大举"清乡"时,就提出了"你来我飞,你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的游击战术,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1929年6月,中共鄂西特委总结过去的作战经验,提出了游击战争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指导原则:当敌内部矛盾激化时,游击队应积极向外发展;当军阀战争停止,敌之正规军协同团防"清乡"时,游击队则应保存实力,荫蔽在群众中,伺机袭击敌之弱点,避免同敌人打硬仗。12月下旬,鄂西区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军事问题决议案》,又提出了五条游击战术原则:l、对敌人所设的坚固防守工事,不应冒险去攻。2、当敌人大部队向我进攻时,应绕到其侧面或后方去袭击。敌情不明,要慎重作战,没有胜利把握不应冒险去打。3、有解决可能的反动武装,一定要解决,不能保守。4、在集中指导下,分散去发动群众,集中力量去打击敌人。5、作战一定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和帮助。

   同年11月,鄂豫边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总结红十一军两年来武装斗争的经验,提出了游击战术的七条原则:1、集中作战,分散游击。2、红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3、敌情不明,不与作战。4、敌进我退,敌退我进。5、对敌采取跑圈的形式。6、对远距离的敌人,先动员群众扰乱敌人,次采取突袭的方式。7、敌人如有坚固防御工事,不与作战。

   湘鄂赣根据地的红五军,在游击战争中,提出了"化整为零昼伏夜出,敌来我藏,敌退我追,敌左我右,敌往我截,彼合我散,彼散我合,虚张表势,避实击虚,集中围击,疲惫敌人"等游击战术。

   赣东北根据地的红军,在反"进剿"的斗争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作战指导原则。他们提出了"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击虚,集中兵力,争取主动,打不打操之于我,扎口子,打埋伏,打小仗,吃补药,吃得下就吃,吃不下去就跑"的游击战术。

   可见,各根据地红军的游击战术,都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但基本方面是一致的、譬如:声东击西,避实击虚,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强敌跟追,采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不和敌人硬拼;迷敌、诱敌,出其不意,袭击、伏击等,是红军经常采用的战法。在各根据地提出的游击战术原则中,井冈山红四军提出的十六字诀,是最具代表性的,毛泽东把它叫做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十六字诀把退和进、走和打、防御和进攻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达到消灭敌人、保存和发展自已的、行之有效的游击战争指导原则。它不仅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对游击战争都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运动战

  运动战是一种军事作战方式,依托较大的作战空间来换取时间移动兵力包围敌方,以优势兵力速战速决。最早系统提出该作战策略及具体要义的是毛泽东。其中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内战期间广泛地采用这种作战方式。一些军事评论家将这种战术效果简称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特点

  1,这种作战方式一般被认为是战争双方(或多方)中实力较弱,对战场地形有了解的的一方采用的一种积极的进攻方式,一般而言,运用这种作战方式的部队通常会利用广阔的活动空间来转移军事力量,作战兵力经常昼夜兼程前往一个预定的战场进行埋伏,利用敌方分兵行动时,集结数倍于一个分队的力量展开包围战进行歼灭。换言之,运动战主要适合于地形复杂的战场。并且以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毛泽东曾将运动战的运用归为这样一段话“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2,运动战的主要达成的战略目的在于在大兵团多兵种合成运动当中寻求战机以期达到逐步甚至一次全歼敌重兵集团,在大规模运动当中消耗敌方有生力量和战争潜力,二战时期美国对日本本土的大规模空袭基本就是很好的运动战样板,在战略轰炸机大兵团运动当中打击日本工业基础设施,以期在运动当中逐步全歼和摧毁日本的工业能力,不断消耗其战争潜力。

  与阵地战的区别

  相较于传统的防御方式,运动战显得更为灵活与主动,在地理空间传统上守方经常是依托防御工事进行消耗战,在战术上受制于工事的防御强度和敌军的反应战术,一般无法进行战术调整。而运动战摆脱了对防御工事的要求,经常利用放弃己方的工事作为诱饵引诱敌军移动到己方伏击圈内,并利用敌军占领地区后分兵前进的机会包围,由于运动战对初地理因素以外的条件适应性很强,一旦敌军发现自己的行踪,也可以尽快利用地形进行转移,被包围的可能性比阵地战要小很多。

  与游击战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游击战和运动战是一回事,实际上游击战与运动战各不相同,最大的区别是对战争的影响:运动战是利用大兵团伏击消耗有生力量的一种决战方式,对战场的形势有较大的决定性;而游击战则是小规模部队(一般远小於运动战所投入的兵力)的袭扰,一般多为主力决战前的战术性准备,对战局的影响一般不大。并且游击战本身调用的战斗力量很少,因而在机动灵活、时机选择上要比运动战方便很多。

  著名战役

  ◆四渡赤水

  1935年初,中国共产党率领的红军在长征途中遭到国民革命军的包围,红军接连通过四次赤水河,将原本紧随其后的国民革命军包围体式打乱,并率领3万馀名红军士兵从薛岳和龙云两人数十万兵力的缝隙中成功跳出包围圈,顺势歼灭数千人。毛泽东曾自称这次战役自己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青化砭、羊马河战役

  1947年,国民政府派遣胡宗南率领数十万军队攻打陕北,并在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所在。在兵力四处分散,地形不明的情况下,遭到共产党西北解放军在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等地连续发动运动战,歼灭近3万人,并使国民军在补给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尾随解放军3个多月,直至中共中央顺利转移至华北。由于这几场战役断断续续、打打停停,因而被共产党笑称为“蘑菇战”。

运动战——红军作战原则

  工农红军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反"围剿"斗争,取得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毛泽东在原来进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的红军作战原则。

  毛泽东在谈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红一方面军三次反"围剿"的作战指导时指出:"到了江西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诱敌深入'的方针提出来了,而且应用成功了。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这时是军事原则的新发展阶段,内容大大丰富起来,形式也有了许多改变"。红军的作战原则,概括地说主要是:对付敌人的"围剿",一般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这个方针指导下,首先做好反"围剿"的准备,在军事上准备退却的同时,动员和组织根据地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准备参加和支援反"围剿"作战;在强敌"围剿"开始时,红军主力应向根据地内退却,保存军为,诱敌深入,待机破敌,同时以一部主力在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的配合下,不断地袭扰、迟滞和削弱敌人,以保障红军主力的隐蔽集中,适时转入反攻;在实行反攻时,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贯彻歼灭战的指导思想,在战役战斗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速战速决;在打破敌人"围剿"以后,红军应乘胜开展进攻作战,拔除根据地内敌人的据点和消灭根据地附近的分散孤立之敌,发展自己的力量,缩小敌人的力量,并准备打破敌人新的"围剿"。这些作战原则,是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以劣势兵力战胜优势敌人的积极防御的作战原则。

  在总结红军五次反"围剿"斗争经验教训后,针对红军战争的战略指导问题,毛泽东指出,敌人是全国的统治者,我们只有一点小部队,因此人民武装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对付敌人的"围剿",防御敌人的进攻。他认为:"革命和革命战争从发生到发展,从小到大,从没有政权到夺取政权,从没有红军到创造红军,从没有革命根据地到创造革命根据地,总是要进攻的,是不能保守的,保守主义的倾向是应该反对的。"但革命和革命战争也有防御和后退,"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何况军事运动"。他还指出"一切正义战争的防御战,不但有麻痹政治上异已分子的作用,而目可以动员落后的人民群众加入到战争中来。""在保卫革命根据地和保卫中国的口号下,我们能够团结最大多数人民万众一心地作战,因为我们是被压迫者和被侵略者。"

   1927年,毛泽东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受挫折之后,根据当时敌强我弱和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率领起义武装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把退却和进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红军反对敌人"围剿"的作战中,他正确处理进攻和防御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导红军取得了反"围剿"的重大胜利。与此相反,"左"倾军事冒险主义者,否认敌强我弱的前提,割裂进攻和防御的辩证关系,或者采取进攻战略,只讲进攻,不讲防御和退却;或者实行消极防御,只讲防御,不要反攻和进攻。这两种错误偏向,都给革命战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红军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经验教训,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及其一整套作战原则,指出在反"围剿"战争中,红军的战略路线应该是决战防御(攻势防御),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在运动中有把握的去消灭敌人的一部或大部,各个击破敌人,彻底粉碎敌人的"围剿"。

   1935年12月,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在《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重申和强调红军作战指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战略防御时,要反对单纯防御,执行积极防御,反对先发制人,执行后发制人(一般的),后发制人即诱敌深入;战略进攻时,既要为扩大战果,夺取先机而奋斗,又要反对冒险主义和冒进政策;不论防御或进攻,基本的是打运动战,主力红军大踏步的进退,反对只打不走、不让寸土的阵地战;要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实行战略上的一个拳头打人,反对两个拳头主义,反对战略的及一般战役的击溃战和拼消耗;实行战略内线中的战役战斗外线作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战斗速决战;部队要有充分的休息、训练和战斗准备;作战指挥要依情况决定指挥方法,要有通盘计划,反对走一步看一步,并容许在统一决心下的分割指挥等。

   1936年12月,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经验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批判了在进攻和防御问题上的两种偏向,创造性地发展了古今中外著名军事家的积极防御思想,创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理论和作战原则。

  毛泽东的积极防御理论,深刻地阐明了进攻和防御的辩证关系。它告诉我们,一切被压迫的阶级和民族,为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所进行的战争,在本质上是自卫的防御性的战争,通常采取后发制人的防御战略。实行后发制人,并不排斥在敌人首先挑起战争的情况下,我军采取先机制敌的进攻行动。只要敌人发起战争,我们就有采取任何方式给予还击的权利。根据战争情况的不同,可以是先防后攻,也可以直接采取攻势行动。在敌强我弱时,我军必须首先进行战略防御,但在战略上实行防御的同时,在战役战斗上则必须积极地进行有利条件下的进攻战。当敌强我弱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适时将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或战略进攻,由战略上的内线发展为战略上的外线,由战役战斗上的进攻发展为战略上的进攻,并在有利的条件下,同敌人的主力进行战略决战,彻底消灭敌人,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毛泽东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总结红军反"围剿"战争的经验教训,不仅创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理论,而且为贯彻积极防御,提出了一整套作战原则。他指出:土地革命战争有着四个主要特点,即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这些特点,不仅规定了红军反"围剿"战争的指导路线,而且规定了作战的指导原则。其主要之点是:

  第一,作好反"围剿"的战争准备。这是反对敌人有计划"围剿"的一个必要步骤,是避免被动,争取主动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必要和充分的准备,临时仓促应战,就不会有胜利的把握。开始准备的时机的选择是一个重要问题。断定这种时机,要从敌我双方情况和二者间的关系着眼。一般地说来,与其失之过迟,不如失之过早。准备的内容,大体上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根据当时的情况,主要是红军准备退却,政治动员,征集新兵,财政和粮食的准备,政治异己分子的处置等。反"围剿"斗争胜利的程度,是和准备阶段中任务完成的程度密切相联的,既要反对由轻敌而发生的对于准备的放松,又要反对由被敌人进攻所吓倒而发生的惊慌失措两种不良倾向。

  第二,诱敌深入。所谓诱敌深入,就是实行战略退却。这是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毛泽东指出:"对于我们,当敌举行大规模'围剿'时,一般的原则是诱敌深入,是退却到根据地作战,因为这是使我们最有把握地打破敌人进攻的办法。"当时,在中央苏区叫"诱敌深入",在川陕苏区叫"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全部作用,在于转入反攻。因此,要通过诱敌深入,造成有利反攻的条件。这些条件就是:(一)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二)有利作战的阵地;(三)红军主力的全部集中;(四)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五)使敌人疲劳沮丧;(六)使敌人发生过失。对于红军来说,人民这个条件,也就是根据地的条件,是最重要的条件。把握退却开始的时机是很重要的,及时退却,可使自己完全立于主动地位。退却终点的选择,要从全局出发,既要考虑到反攻的开始,又要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变化。在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时,必须正确解决丧失与不丧失、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对此作了生动而又深刻的论述。他说:"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钱。革命运动所造成的丧失是破坏,而其取得是进步的建设。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王明"左"倾军事冒险主义,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丧失寸土",结果丧失了整个中央根据地。这是由于他们缺乏战略头脑,没有正确解决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所造成的结果。

  第三,进行带决战性的战略反攻。战略反攻是在敌人战略进攻时应用的原则,一般地说,是在战略防御的最后阶段,通过战略反攻粉碎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出:"只有决战,才能解决两军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这就是战略反攻阶段的全任务。反攻是一个长过程,是防御战的最精彩最活跃的阶段,也就是防御战的最后阶段。所谓积极防御,主要地就是指的这种带决战性的战略的反攻。"为取得战略反攻的胜利,必须慎重初战,要确有把握才能动手,初战的计划必须对全战役有利,同时还要照顾到下一战略阶段。在兵力的使用上,要集中兵力。这是改变敌我形势,争取和保持主动,打歼灭战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这样,我军就能在战略上实行内线持久的防御战的同时,在战役战斗上实行外线速决的进攻战,从战略防御中争取胜利。集中兵力,就是要集中主力于主要作战方面,反对军事上的平均主义。至于集中兵力的程度,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以有把握地歼灭敌人为原则。一般来说,对于强敌或关系紧要的战场作战,应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对于弱敌或不关紧要的战场作战,则集中相对优势的兵力即可;在某种情况下,如对溃敌或失掉指挥之敌,或在人民、地形、天候等条件能给以大的援助时,也可以用劣势的兵力出现于战场。在作战形式上,要以打运动战为主。实行运动战,要求正确处理"走"和"打"的关系,一切的走都是为着打,承认必须的走是以承认必须的打为条件的。为调动敌人,陷敌于不利地位而有利于我之作战;敌人不好打时;我军被迫处于不利地位,为保存军力,待机破敌等情况下,都需要走,但走是手段,打是目的,既要反对"有进无退"的拼命主义,也要反对"有退无进"的逃跑主义,在战争的进程上,要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两个同时并重的原则。

  反对势力雄厚,革命势力又是逐渐生长的,这就规定了战争的持久性,但在战役战斗上则必须实行速决战。因为:红军的武器尤其是弹药没有来源;国民党反对派的军队有很多支部队,红军只一支部队,打破一次"围剿"后还要准备连续作战;敌军虽然各个分进,但多是比较地密集,如果找其中的一个不能迅速解决战斗,其余的就都来了。实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就是准备充足,不失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迂回战术,良好阵地,打运动中之敌,或打驻止而阵地尚不巩固之敌。在作战指导方针上,基本的是打歼灭战。毛泽东指出:"'拼消耗'的主张,对于中国红军来说是不适时宜的。'比宝'不是龙王向龙王比,而是乞丐向龙王比,未免滑稽。"对于几乎一切都取给于敌方的红军,只有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才能打破"围剿"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才能使自己得到补充。实行歼灭战,必须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与此同时,人民赞助,良好阵地,好打之敌,出其不意等,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四,将战略反攻转为战略进攻。战略反攻同战略进攻有联系又有区别,诸如集中兵力、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等问题的原则,不论是反攻还是进攻,在基本性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但反攻原则是在敌人进攻时应用的,而进攻原则则是在敌人防御时应用的,因此,它们又有若干区别。战略进攻的任务,在于积极创造条件,与敌人主力决战,彻底歼灭敌人,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敌强我弱的形势在全局上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红军在粉碎敌人"围剿"之后举行的战略进攻,就有它的特殊性。这表现在:战略进攻的时机是在两次反"围剿"的间隙之中,时间较短;战略进攻的任务是打孤立无援之敌,消灭根据地中的白色据点,巩固的扩大根据地,为下次反"围剿"作好准备;一个独立的根据地所进行的战略进攻,虽具有战略意义,但由于在全国范围内还未脱离敌攻我防的总的战略形势,因而这种进攻还是局部性质的,小规模的,不可能与敌主力进行战略决战,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