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体育老师豆瓣评分:16歲神童博士生不能承受的“成功”之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8:00:52

16歲神童博士生不能承受的“成功”之重

2011年10月25日 11:00:49 金羊網-新快報

16歲的張?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級的博士生,今年考博前,他要求父母在北京給他買一套房,否則就不參加碩士答辯也不考博。很多人認為他這個要求是在逼父母,但他並不認同:“應該説是我父母在自己逼自己。他們為了他們不曾實現的一個夢想,自己逼自己。”上周,“新新家長群”對張?煬父母“超常”的教育方式進行大討論,家長們也借此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

討論1 誰該為父母的夢想埋單?

張?煬在接受採訪時説:“我博士出來,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博士畢業有用嗎?”他覺得沒有房子就沒資格談戀愛,他還覺得向父母要房子並不是他在逼父母,而是父母長期以來把自己的夢想寄託在他身上,其實是父母自己逼自己。

許多網友批駁張?煬向父母要房子是不孝,但“新新家長群”大部分家長卻認為“張?煬長大了,他的父母沒長大”。高女士就指出,?煬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斷力,但一直被他爸爸壓抑著,現在終於爆發了。

果果媽認為,張?煬説出這種讓父母非常為難的話,完全是他父母一手造成的。“他們把孩子當盆景來養,功利心太重,根本不考慮孩子自身的需要,養成這麼個畸形的樣子,沒有辦法。”

“孩子要獲得這樣的成就不知道要犧牲多少快樂。”陳女士説,家長需要反思,“是把兒女當自身希望的延伸,用盡心思雕琢他們?還是給孩子選擇權,創造條件讓孩子自己去雕琢自己?”

討論2 催熟的天才,拼速度的結果?

張?煬在接受採訪時説:“我覺得這樣修出來的花,它就是會在這個健康方面損失很多。越是那些歪脖的樹,可能越能經受風雨洗禮;而那些就是被人工修剪過的樹,往往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

家長們認為,在應試教育下,家長都在不知不覺讓孩子們拼速度、拼智力。“孩子剛學説話,許多家長就把孩子送去早教中心,還送去學英語,生怕孩子會輸在智力的起跑線上。殊不知,學齡前階段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情商,智商輸了還可以補,情商錯過了最佳培養的年齡,可就補不回來了。”丁丁媽的一席話贏得了家長的普遍認同。

“現在的家長太注重孩子的學習,覺得是個天才,頭腦就是好的,頭腦好了就什麼都好,卻忽略了孩子作為一個‘人’所需要的心理成長。”果果媽認為,?煬的成長一直埋著隱患,心理成長跟不上智力的成長,就連他自己都説“現在只能祈禱不要有一些地質災害,不然就成樓倒倒,樓脆脆了”。

“孩子的成長速度太快,就像催熟的蔬菜瓜果一樣,是有害的。”牛牛媽認為,“什麼年齡就該幹什麼事。我兒子讀著十五歲的書,玩著十歲的球。他十五歲對戀愛有憧憬了,那也是非常正常的。作為家長,我欣賞孩子每一步的成長。”

討論3 24小時陪讀對孩子有何影響?

為了孩子的學習,十幾年的時間里,只要孩子在,張會祥夫妻倆從來沒看過電視,也幾乎沒有在家待過客。張?煬的母親説,她和孩子的爸爸剛開始的時候會互相抱怨為了孩子而失去了自我,“但孩子的爸爸卻覺得24小時和兒子待一起是一種樂趣。”

“我認為陪讀父母最大的問題就是對孩子關注太多。”果果媽指出,孩子會認為,家長關注太多變成了干涉太多,“家長們的期望又特別高,變成孩子無比大的壓力。16歲的博士每天都和爸爸待在一起,這種來自父親的壓力可想而知。” 

張女士的兒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每天都要輔導孩子做作業到深夜,面對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接著“上班”的生活,她恨不得自己是“全職媽媽”,“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輔導和教育孩子。”不過張女士認為,孩子上小學時,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在家當“陪讀媽媽”,“但孩子上了初中以後,就要鍛鍊他獨立生活的能力,要讓他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