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黑白三部曲有哪些:清末民国磁州窑瓷业改良概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05:21
庞洪奇
按语:本文革集了清末民国磁州窑瓷业改良的文献和藏品研究新成果,可补此期磁州窑研究空白。其中青花、釉下五彩、红彩等新品种丰富了这一时期磁州窑产品种类,使人对磁州窑晚期产品有面目一新之感。
近来在地方志中发现文献《工艺总局选派磁州工匠赴江西学习制磁(瓷)详文并批》,内容为:“为详请事,窃照职局前经函致各省商务局代购各省土产寄送来津,以备陈列比较。兹准江西省来电,称代购土产各件现以办齐,约计价款五百两,俟开河后派员解津等语。职局当将前项价款银五百两即交商号,如数兑去。惟查江西景德镇瓷器,为中国出产大宗,其制法之精工,非他省所能及,即外洋亦甚称羡。现在直隶磁州产有磁窑,前经该州解送各磁(瓷)器来津,交考工厂陈列试验,均系粗瓷,不堪入目,亟应改良,以辟利源而广销路。现拟一面电商江西周道学铭,派员考查景德镇磁窑办法,一面函致磁州岳牧,传谕窑董选雇本地老手工匠,自制坯以至成器上等聪明勤敏者各一人,并带造瓷之石料、土料等各一百斤,于明年正月来津,由职局派员带往江西学习,并将磁州料质与江西所产比较试验,一俟验有把握,即延雇江西良匠带回指授,仿造并拟。俟该匠将江西细瓷考求得法,后再参仿西式制法。至该工匠等所需川资辛工等费,均拟由职局筹给,以资提倡。如果试行有效,洵为直隶一大利源。除分别函电妥办外,所有职局汇寄江西代购土产价款并拟选派磁州瓷窑工匠携带料质,前赴江西学习考验,以期改良直隶磁业。缘由理合,具文详情。督宪袁:批据详已悉。江西景德窑名闻中外,该局拟选派磁州工匠前往学习考验,系为改良直隶磁(瓷)业起见,关系甚重。应准如议照行,仰即遵照缴。”

该件原载于国家图书馆藏历史档案文献丛书《北洋公牍类纂(正续篇)》。《北洋公牍》于光绪丁未年(1907年)初版,为“清末新政”中直隶总督推行“新政”的档案资料集。《辛丑条约》签订后,为维护摇摇欲坠的旧统治,清政府正式发出“上谕”开始推行“新政”。袁世凯为清廷“新政”的重要人物,其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其推动下,“新政”在包括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等沿海各省在内的北洋地区首先推行。各行省皆派员考察,取经效法。《详文并批》正是“清末新政”中设于天津的直隶工艺总局为推动磁州窑瓷业改良,给直隶总督的呈文及“督宪”袁世凯的批复。通过对当时文献、瓷器产品和史实的探究,笔者初步得出以下判断:
1、清末磁州窑瓷业改良发端于直隶工艺总局开展的“考工”活动。
工艺总局是袁世凯在“新政”中为“振兴实业”而委派著名实业家周学熙于1903年9月(清光绪二十九年)创办的。笔者走访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立中先生等老专家、老艺人了解到,当时曾先后选派三批磁州窑工匠到景德镇学习,第一批有60人之多。而自清末磁州窑瓷业改良始,至民国时期,一直有景德镇制瓷工匠师傅在磁州窑场(彭城)传授、指导。上述改良活动得到官方资金支持,即“所需川资辛工等费,均由职局筹给,以资提倡”。这正是“清末新政”实行奖励工商、振兴实业政策之实际体现。官方如此推动支持磁州窑瓷业改良,同时亦说明磁州窑瓷业在直隶全省举足轻重的地位。
2、清末磁州窑瓷业改良始于“新政”之中,延至民国时期,止于抗战爆发。
清末磁州窑瓷业改良,以直隶工艺总局选派磁州窑工赴江西学习为标志,其启始时间应为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初春。显然此次改良不可能在清末朝代更迭、政局动荡的三五年内完成,而是延续至民国时期。据民国9年(1920年)8月编印《直隶工业试验所第六次报告书》及民国20年10月出版国立北平研究院地质学研究所《地质汇报》第十七号等记载:民国期间,国民政府实业部、直隶省(后改为河北省)实业厅及有关机构对磁州窑瓷业改良继续给予了推动和支持,直隶省工业试验所专门设立了“窑业科”。民国8年11月1日窑业科长刘皋卿等到磁县等地“调查陶瓷原料及磁县窑业情形以备筹设试作分场,十二月五日回所”,并形成了《磁县彭城镇陶业调查报告》。据笔者所藏署有民国磁州窑著名画师王凌云款识的一对掸瓶可知,20世纪30年代初彭城镇曾设有“日新工业试验厂”,当为省工业试验所窑业科(或与窑董合作)所设。该所窑业科还在民国8年进行了陶瓷“着色釉药试验”和“着色素地试验”等研究。民国20年3月24日至4月1日,国民政府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国立北平研究院地质学研究所专家侯德封“奉翁所长命,会同中央工业试验所技师赖其芳调查磁县彭城瓷业”。对彭城瓷业进行了详尽调查,而且对彭城周围所产陶瓷矿业原料之地质构造、地层概要、种类用途、生成原因、分布情形及储量估计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绘制了《磁县陶土矿地质图》,并采集瓷土原料标本十余种带回所里,重点对其成分性质、组合配比以及质粒粗细、烧成温度、窑内气氛与瓷器成型、成色关系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和试验,对改良瓷业提出了较全面的见解。他还据此撰写了《河北省磁县粘土矿地质矿业及窑业》一文予以发表。这些建立在现代技术分析试验基础之上的调查研究成果,无疑给磁州窑瓷业改良以科学指导和有效推动。然而,正当改良渐入佳境时,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磁州窑瓷业迅速衰败,改良活动亦因此天折。

3、清末、民国磁州窑瓷业以“粗瓷”变“细瓷”为目标,重点从胎质、釉色、装饰及成型、烧造工艺等方面改良,并取得不同程度进展。
(1)胎质改良。磁州窑瓷业改良要实现“粗瓷”变“细瓷”,首要因素是改良瓷土原料应用。即应用近现代科学方法对当地出产的瓷土原料进行分析、试验,从中找出优质原料及科学配方。从现存历史资料及此时期藏品看,至20世纪二三十年,这一改良已取得重要进展。如,《窑业》之“(丁)粘土之性质”一节中即有“白碱为青白色较硬粘土,色白质细,似为本区之最佳粘土。胶性低,经火易破裂,是较纯粘土应有情形,现本地尚不能用以制坯,惟涂以坯外,以利用其白色而已(注:即作为白色化妆土之用)。然将白碱磨细或深经风化以增其胶性,加入相当量之易熔剂,当可制佳瓷。现有日新公司者,将白碱、青土、长石混合为坯,所得之瓷,色白质密而坚,已有进步。惟其配合成数尚欠精确,自应注意研究者也”。笔者确亦收藏到具有上述改良特征、被称为“二(半)细瓷”之藏品。
(2)成型改良。磁州窑传统成型方法为轮盘拉坯和模型拓坯。磁州窑出产之碗、盘、盆、缸等大宗,俗称行货,成型工艺以拉坯成型为主。拓坯成型主要用于零星器具巧货者,如盘、杯、瓶、羹匙、笔洗、罐、罈、玩具等物。至民国初期,又引进了模型注浆法,然而,民国时期仍以拉坯为主,直到解放以后注浆法才广泛采用。随着成型方法的改良,清末、民国磁州窑产品之器型也发生了较火变化,即引进了景德镇等地器型,如对狮耳(或蝙蝠耳)盘口瓶、四方(六方)盘口瓶、将军罐、冬瓜罐等。
(3)釉质改良。一是改良自釉。磁州窑以釉下彩绘瓷器最为著名,故其白色透明釉釉质之高低与瓷器品质关系极大。改良方法是变单一釉石碾轧成釉为配方釉料,即在原釉料中加入适量之石英、长石等矿物质,以增加釉料的白度和透明性。从民国磁州窑瓷器实物看,至20吐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釉下彩绘瓷器的釉质白净滋润,釉面光洁,玻璃感强,透明度高,有了很大改进。二是引进色釉。即将色料合入白釉浆中,蘸于坯外,烧成匀净着色器具。色之深浅,则依色料之多寡而定。色浅者,一般是在透明釉中加入少量氧化钴(进口料,俗称“洋青”),形成淡青色透明釉料,主要施于釉下青花器具,用来降低白釉与釉下青花之色差,经烧后形成彩釉和谐、淡雅之釉下青花瓷器;色深者,则是在白釉中加入较多的氧化钴,形成深蓝色釉施于器表,烧造成蓝色器具或蓝色“开光”彩绘器具,如盘口瓶、笔筒、水仙盆等。亦有在白釉中加入氧化铬、氧化铜、氧化锰、氧化锡(均为进口色料),分别制成浅绿、深绿、赤褐色釉及白乳(不透明)釉,或加入谷草灰成灰黄色釉者,多由画工绘于釉上,用来点缀瓶、罐、枕等器物所绘人物、花鸟之服饰、羽毛、花叶等,其色料常突出釉表,形成“凸花”。

(4)彩绘改良。包括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两方面。釉下彩绘改良分两个阶段,一是青花彩绘改良阶段。磁州窑青花瓷器烧造不晚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但早期所用色料为国产青料,由于颗粒较粗、成分不纯,呈色灰暗,且常有晕散、流淌现象,造成纹饰形象模糊不清,影响了瓷器的品质。至辛亥革命后,磁州窑青花瓷器开始从天津购进进口氧化钴等色料绘瓷。然而从瓷器款识可见,民国初期因对钴蓝色彩应用缺乏准确把握,所用色料超量,造成画面色彩过于浓重,纹饰缺少色阶变化,影响了绘画效果;民国晚期则因日寇入侵、自然灾荒,造成窑业萧条,经营困难。为降低成本,窑场不得不过量减少钴料的使用,以致青花发色过于浅淡,且装饰纹饰由繁变简,多数器具装饰草草几笔代过,已无艺术效果可言。唯民国早、中期青花色彩浓淡相宜,发色青翠艳丽,令人赏心悦目。二是“釉下五彩”装饰阶段。从史料和藏品款识可知,至迟在1931年,设在彭城磁州窑的“工业试验厂”就已学习借鉴湖南醴陵窑技法烧造出釉下五彩瓷器,《窑业》亦在“制造程序及工价”之“釉下画工”条明确记载:“因不行素烧手续,故绘于生坯之上。所用颜色,为黑、酱红(以上氧化铁)、绿(氧化铬购白外国、氧化铜来自山西)、蓝(氧化钴购自外国)。尤以蓝色消费极广,黑色次之。画法即用毛笔蘸色浆涂于坯上,花多粗重。”从流传的大量釉下五彩瓷器看,至30年代中期,磁州窑釉下五彩已取代单一青花装饰成为彩绘瓷器的主流产品。釉下五彩本取“五彩缤纷”之意,其实是“多彩”的概念,并不一定是五种固定的色彩。画师往往根据绘画题材及装饰效果之需要确定所用色彩:有青花、蓝、绿或青花、绿、黑三彩者,亦有青花、酱红、赭石、绿、黑等四彩五彩者。同时,因绘画时普遍使用复合色料,瓷器上的色彩实际多达近10种,如绿色既有深绿、浅绿之分,尚有草绿、墨绿之别等等。关于釉上彩绘改良,宋元磁州窑曾有釉上黑褐彩、红绿彩、孔雀蓝釉装饰,明清以来已鲜见,30年代磁州窑学习借鉴了江西等地釉上彩绘方法,烧造出釉上五彩瓷器。所用色料以蓝者为最,以绿色、洋青、绿青、墨青为次,将色料掺入白釉稀释后,用毛笔蘸色料直接绘于上釉之坯上。有的视需要还辅之于红、绿、白色釉,用于“突出”所绘人物、花鸟之服饰、花卉、毛色。此种装饰主要用于掸瓶、盖罐、文具等巧货类器物。另外,还由外地引进彩烤工艺,用多种低温颜料绘于成品白瓷之上,再用小型锦窑烤之,产品较多者为绘于掸瓶、桶形茶壶之上的单一红狮子,销路甚佳。
综上所述,清末、民国磁州窑瓷业改良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在改进胎质、釉色,完善青花彩绘之基础上,烧制成功釉下五彩瓷器,实现了磁州窑由传统白地黑花到釉下多彩装饰的“突变”。民国磁州窑釉下五彩虽学之于湖南醴陵窑,但又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因系一次烧成,较之于醴陵窑的二次烧成(初为三次烧成),燃料和工时大为节省,无疑是彩饰和烧成技术的一大创新和进步;民国磁州窑兼工带写、勾染并用的技法和质朴、洒脱、浓艳、热烈的绘画风格更与醴陵窑笔触细腻、色彩淡雅之格调形成鲜明的对比。磁州窑青花、五彩多绘于瓶、罐、壶、枕之上,共山水。人物多仿自《芥子园画谱》,瓷器款式多题“仿海上名人之法”“仿点石斋笔法”等。画师们往往采用勾勒、晕染并用的技法绘画深山古寺、茂林亭竹、烟雨渚滩等山水题材,近山用线勾画,中远景及坡石、树木、房屋用青、绿、赭、黑等色料点画皴染,色彩浓重、艳丽;绘画文人雅士、历史故事、戏剧人物多用较细笔触刻画面部神态、表情,而衣纹线条则粗率、简练,辅之于青、红、绿、黄等色彩(色釉)晕染,画面色彩浓艳、热烈。所绘花卉、翎毛则受清初大画家恽寿平画风影响较大,款识常见“摹南田老人之法”“仿南田老人笔法”等。民国磁州窑画师除继承恽氏兼工带写的没骨画法外,还根据所用材料特点,创造了一笔见阴阳的“点写”画法,绘画菊花、牡丹、荷花、兰草等四季花卉,并形成了独具磁州窑风貌的装饰纹样,如“掏担子”“豆芽菜”(灵芝纹)、“柿饼花”(三阳开泰纹)等。此外,还借鉴、模仿民间剪纸、印花蓝布等工艺图案装饰瓷器。

清末、民国磁州窑在胎质、釉色、彩绘等方面进行的改良,不仅顺应了社会文化及人们审美时尚之变化,而且继承了磁州窑传统之民间特色及乡土气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瓷器品质,提升了美誉度,从而扩展了销路,刺激了生产,促进了磁州窑瓷业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的繁荣。据《窑业》载:至民国19年,彭城附近共有瓷窑二三百十余处,缸窑共35座。另外,在镇北之义井、上下拔剑村尚有砂器、巧货窑40座。“考彭城一带窑业,每年出产价值总数八九十万元,容纳工人五六千名以上(不包括瓷土开采和运输工人2300人——笔者注)>>窑业成品之价值较诸本区煤矿产额(共计50万元)约高出三分之一。”当时瓷器成品产量约1亿件,行销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东北及安徽等地。《调查报告》亦称“其制造之胜,销路之广,则远过于唐山、井径、曲阳等处,实直省产瓷之第一区域也”。
清末、民国的磁州窑瓷业改良虽因朝代更迭、战争破坏等影响,未能完垒实现“粗瓷变细瓷”之目标,但官方、窑董和匠师为之所作努力及成果却是不争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