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的身高是多少: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全文)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02:47

第十四章 马斯洛

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1908——1970),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与弗洛伊德类似,马斯洛是一位已经对人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还将产生长久影响的天才心理学家。

《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一块里程碑。”还有人这样评价他:“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的确,马斯洛的学说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马斯洛生平

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19084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移民家庭。

童年的马斯洛是孤独的、寂寞的,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去街区的图书馆阅览书籍。当时的社会,反犹太情绪非常浓烈,马斯洛经常遭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欺凌,父母感情的不和,又使整个家庭气氛变得紧张,这时图书馆就成了他的避难所。他几乎沉溺于书籍的海洋之中,醉心于阅读的良好习惯从此养成,并且坚持了一生。

1927年,马斯洛进入纽约市立大学学习,在这里除了主修法律外,他还涉猎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这时,威廉·萨姆纳的《社会风俗》一书给予他重要影响,他决定要用自己的理性和知识创造一个更完美的世界。在这一时期,马斯洛先是对哲学产生了兴趣,后来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宗师华生的影响下,确定了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心理学。他认为心理学能够更实际地解决人类问题。随后他转入康奈尔大学攻读心理学。1934年,马斯洛获得博士学位。1935年,马斯洛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

1937年,马斯洛在纽约市立布鲁克林大学获得了一个助教职位。在这段任教时间里,生活和研究都是非常快乐的,他的风趣、热情和对学生的鼓励,为他赢得了高度赞誉。

1938年,对马斯洛来说这是关键的一年,马斯洛的心理学新观点在这一年产生。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推动。一方面是对黑脚印第安人的考察,另一方面则是马斯洛第一个孩子安的出生。

1938年夏天,在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鼓励下,马斯洛前往黑脚印第安人的保留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这次考察,他不但摆脱了种族偏见,而且深深感受到了印第安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合作、和睦、同甘共苦的精神。他发现黑脚印第安人具备的人格特征在他所在的白人社会是同样存在的,他开始思索人性中“基本的”人格结构是什么。动机理论的萌芽由此形成。而家庭中女儿安的诞生,给他提供了一个具体观察人类动机的范例。这个刚刚出生的小家伙从小就能强烈地表达她的需求。通过对安的观察,马斯洛开始怀疑行为主义的观点,行为主义认为人是环境塑造的产物,通过进行一定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就可以培养出想象中的人物。而新生儿与生俱来的一些需求是行为主义无法解释的。许多常见的问题用当时的经典理论解释不通,马斯洛决定要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

马斯洛决定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和平做出贡献,他开始集中精力进行人类动机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的研究。在长期积累和思考下,他在35岁时发表了他事业中最有影响的一篇论文《人类动机理论》,并提出了著名的“自我实现”概念。这些理论的提出奠定了他一生的成就。在他看来,从弗洛伊德开始的心理学研究,总是盯着人类的病态不放,而忽视了人类的健康常态。所以,他立志要把心理学发展方向扳回到健康人性的研究方面。

但是,当马斯洛开始背离当时的心理学“主旋律”时,不被他人理解的苦恼也随之而来。在研究越来越深入的同时,马斯洛的心灵越来越孤单。他的思想不能被那些强调实验主义的同事们所认同,更缺乏能理解自己的知己。彷徨、孤寂,使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到1946年,年仅38岁的马斯洛,得了一种谁也说不清的怪病,体力高度衰竭。最后,不得不离职休养,到他兄弟开的马斯洛制桶公司当一个报酬丰厚的挂名经理,实际上是在加州一个风景优美、宁静闲散的小山村疗养。西海岸的宜人环境,不仅使他逐步恢复了健康,而且使他接触到了工商界的实际运作,更重要的是他在伯克利同众多学界精英的午餐会讨论中发展了自己的学术见解。

1951年,马斯洛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在担任系主任期间,他对学术研究更有浓厚的兴趣,1954年他的《动机与人格》完成,这本书使马斯洛在全国出了名,被公认为是50年代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在《动机与人格》之后,马斯洛把目光转向了另一个心理学概念——“高峰体验”,这也是他最著名、最有影响的研究之一。马斯洛毕生都是个无神论者,但他依然不会放弃任何对研究有益的内容,包括对宗教体验,为此他阅读了大量东方宗教思想的背景材料,他认为高峰体验人人皆有。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被一些同事肯定的同时,另一些人则认为他已经超出科学的范围,进入了不能证明的宗教领域。

这一时期,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在管理中得到了验证,企业界已经意识到对人的激励应该从金钱转移到关心员工自身上。以后几年,马斯洛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理论,随着《存在心理学探索》的畅销,“自我实现”、“高峰体验”这些词已经成为公共术语,晚年的马斯洛,进一步提出了“超个人心理学”,这一学说着重研究宗教精神和“人性的最高境界”,他成了这一学科的奠基人,这一学说刮起的浪潮,也被人们称为继第三思潮之后的第四思潮。

虽然马斯洛的理论已经在管理实践中得到认可,但由于受过实验心理学的训练,马斯洛一直渴望自己的理论能够直接进入管理活动。当安迪·凯决心将“非线性系统”作为一个大实验室来验证马斯洛理论的消息传来,让他异常兴奋。在“非线性系统”考察期间,马斯洛写了许多关于最新管理理论著作的读后感,他不断思考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方法、集体决策和领导心理学等问题。1965年,他汇集了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出版了《优心态管理》一书。

1967年,马斯洛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9年,他离开布兰戴斯大学,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197068,马斯洛因心力衰竭逝世。

马斯洛著作

马斯洛的主要著作有:

《动机与人格》(1954

这是马斯洛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奠定了马斯洛的学术地位。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

本书是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一书的续篇,写作手法也大致相同。本书不是一部结构和体系十分严密的教科书式的著作,而是由作者的一些论文和讲演稿汇编而成的。本书是对一种内容广泛的、系统的、以经验为依据的、总括的心理学和哲学的探讨,它同时包含着人性的深度和高度,是把“健康和成长心理学”与心理病理和心理分析动力学,把动力的与整体论的、形成的与存在的、善的与恶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心理学整合起来的第一次尝试。

《优心态管理》(1965

这本书的核心是“协同作用”,通过“开明的管理”,使公司和员工的利益达到统一。马斯洛的这本书很快便在北美、日本的企业管理和培训界中获得好评,他也被看作企业人性化管理运动的奠基人。

《科学心理学》(1967

本书探讨科学研究中的心理学问题,它要说明的中心思想是:科学是科学家人性的产物,它不只是审慎的、因袭的科学家的制品,而且是勇敢的、革命的科学家的突破和创新。马斯洛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着重讨论了心理学家作为科学家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创新途径。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

本书是马斯洛生前亲自选定而去世后出版的一部有关人性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文集。在这本书中,他进一步论证说,在自我实现的需要之外,还有一些需要——这就是超验的需要或超个体的需要,其核心是宇宙、宗教和神秘的存在领域。作为西方心理学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思想已孕育而生。

马斯洛人本哲学

如果要列举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无疑应名列前茅。

简单概括,马斯洛的哲学应被称为“人本哲学”,因为其旨在帮助人们充分了解自己、帮助人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帮助人们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在今天,马斯洛的许多思想,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如:

需要层次

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当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价值的人是人类中的最好典范,他们优秀而健康、坚强、有创造力、高尚而明智,他们的特点是整个人类所要努力的方向。

高峰体验

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高昂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

潜能发挥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断言:普通人只用了他们全部潜能的极小部分。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伟大的潜能,经过充分的挖掘,可以使人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优心态管理

“优心态管理”广义上是指一种开明的管理。在一个组织内,每个人的成长和创造力的发挥与这个组织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乃至整个组织的健康发展都密切相关。

探究人性

有人认为人性是邪恶的、自私的、暴力的和仇恨的,还有人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无私的、温和的和友爱的。前者使我们忧心忡忡,后者则让我们如释重负。那到底人性的本来面貌为何呢?马斯洛认为,只有经过仔细、深邃、彻底的探究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看到人的本质、了解人的天性。

人性的精髓是什么

在马斯洛看来,关于人性的观点比比皆是,其表达也很顺畅,但它们关于“人性本善”的诸多论述在概念上仍模糊不清,于是马斯洛就人性的善、恶问题进行了论述。

马斯洛认为,如果有“良好的环境条件”,人们就会渴望表现出诸如爱、利他、友善、慷慨、仁慈和信任等高级品质。此外,那些发展高度完善的人,还特别在直觉观察、了解真相、认识现实等方面富有效率。马斯洛说:“这就意味着这些人不仅更加幸福,而且认识能力更强,与现实的联系也更紧密。也就是说,在这些人身上很难找到情感压抑、情感障碍、情感麻痹和人类智能削弱的情况。”

马斯洛将以上看法归纳为:“那些发展充分的人,由于良好的环境而表现出高级本性的人,从事任何事业都更加容易脱颖而出。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人将是更加优秀的人类成员。”

那么,什么是“良好的环境条件”呢?

马斯洛认为,“良好的环境条件”应该是:“有利于促进自我实现的自然、社会以及生理等诸多方面的条件。”

在此,马斯洛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马斯洛指出:“人类如果过去和现在都生活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那么,人类就可以保持'善’的本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符合伦理的、有道德的、正直的本性。”

马斯洛的这一观点有力地驳斥了各种关于原罪、人类堕落以及人性邪恶的说法,同时,它也反对任何认为人类不可能是善的、道德的、正直的理论。

但是,这一观点并不排斥人类时善时恶的各种理论。因为这样的理论的确道出了实情。事实上,马斯洛也从未宣称人性本质上是善的,他只是认为人性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是善的,并且力图说明具体需要哪些条件。

总之,马斯洛认为,众多关于原罪、人类堕落、人类邪恶的说法以及那些认为人类不可能是善的理论,都是不正确的。虽然人实际上具有作恶的潜在能力,但毋庸置疑,人性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是善的,即具有爱、利他、友善、慷慨、仁慈、信任等各种品质。

人性是自私的吗

有人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即邪恶的、软弱的、愚昧的、愚蠢的;还有人认为人性是“无私的”,即慷慨的、友善的、明智的、有理性的、有合作精神的。那么,人性是自私的吗?对此,马斯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将之作为在布鲁克林开设的人格心理学的课程讲义。

关于“人性自私”的问题,马斯洛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自私的语义

马斯洛指出,所有关于人性的价值体系都植根于一定的心理学假设。他们要么认定人性是“自私的”,要么认定人性是“无私的”。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价值理论是建立在这两种假设的混合体之上的。

马斯洛认为,这样的认定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它自动设立,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功利性或非功利性的。这样的方式,正是一种试图从一个隐含的、预先设定的定义来解决问题的方式。

事实上,要驳倒这个观点有多种方法可以考虑。比如,就人性是“自私的”来说,我们可以指出,无论如何,人类的行为之间总有差异,其中总有某些行为可以称为完全无私的行为。

马斯洛举例说:“如果你在星期一虐待一个孩子,星期二又善待他,这个孩子是能够区分你在不同时间的行为之间的差异的。又如,为饿得奄奄一息的朋友提供食物,与拒绝为他提供食物这两种不同的行为,我们就应该进行区分。毋庸置疑,没有理由将这两种行为混为一谈,认为它们都是自私的。”

此外,马斯洛还特别强调:“价值评价是和自私与无私这两个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的文化中,自私这个词具有贬义的色彩,其词义不受欢迎。与之相反,无私这个词则是美德的象征,其词义悦人心意。词义和价值观念紧密相连,麻烦与困惑往往接踵而来。”

因此,我们不应该对问题有偏见,不应该假定自私与无私究竟谁好谁坏,除非我们已经确信事实的确如此。我们必须明白,如果想把自私和人性问题用科学公正的态度加以研究,我们就必须找到合适的词语,并给出更加精确和有意义的定义。其次,为了避免价值判断对定义和词语的影响,我们必须使用更加客观的、不涉及价值判断的术语。

2)来自动物研究的证据

那些企图证明人类在本质上是自私的或者是无私的人,常常使用动物行为来支持他们的观点。有时候,这些人是依靠古代的“洞穴人”来证实他们的观点的。这些人常常求助于寓言,用诸如狮子、老虎、狼等动物来证明人是无法信任的。在马斯洛看来,这是极其荒谬的!

马斯洛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根本不能够凭其他动物的行为对人类的行为作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实际上,一个判断对于某个物种的特征来说是正确的,但对于另一个物种来说,则可能完全是错误的。因此,与其说应用这种研究方法的理论家是达尔文主义者,倒不如说是伪达尔文主义者。

接着,马斯洛对有关史前洞穴人的情况进行了总结。

马斯洛说:“一般的看法是洞穴人是原始的、野蛮的、好斗的,甚至是极其残忍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种观点。科学家对史前洞穴人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解剖学。除此,一无所知。只是因为洞穴人看起来野蛮,人们就认为其行为必然残忍。与我们的现代文明相比,也许洞穴人要善良得多,对其他成员更具利他性。我们并不能证明这种判断的正确性,但从我们有限的知识出发,我们同样也不能得出洞穴人凶残的结论。”

总之,在有关自私人性的研究中,马斯洛认为必须彻底抛弃任何倾向于借助动物行为或是人云亦云的洞穴人的行为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在正在探讨的问题中不值一提。

3)健康的自私

在研究中,马斯洛发现,受虐狂大量表现为无私的行为产生于精神错乱或是自私的动机。因此,我们不应该总是被无私行动和外表所迷惑,因为表面的无私的下面也许掩盖了惊人的敌意、嫉妒或者仇恨。

在对此类病人实施精神治疗的过程中,常常有必要至少在某些时候教会他们采取所谓健康的自私的行为方式。只有如此,才能最终获得心理健康。

心理分析学家埃里克·弗洛姆曾经这样概括上述观点:“一个既不自尊也不自爱的人,是不会真正尊重、爱护别人的。”因此,有必要区分健康的自私与不健康的自私,健康的无私与不健康的无私。

更具体地说,我们必须明白行为和动机之间存在着差异。外在行为也许是自私的或者是无私的,引起这些行为的动机,同样可能有自私或者无私的差异。

最后,马斯洛从心理学角度对无私和自私下了定义。

马斯洛说:“当一个情感健康的人在行为上显得无私时,其根源往往由于他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从而表现感情丰富。也就是说,他的行为是源于内心充实而非贫乏。而一个精神病患者自私的举动,往往是一种在被剥夺感驱使下的产物,其表现有恐惧感、不安全感和内心贫乏感。由此,我们把无私称为心理满足,把自私称为心理贫乏。”

仇恨和侵犯行为是人类的天性吗

许多行为科学家都把仇恨和侵犯行为说成是人类的天性,这一点是根据对动物的观察得出的。因为动物是相互侵犯、破坏成性的;而人也是一种动物,所以人对暴力也会有一种本能的爱好。对于这种观点,马斯洛是持反对意见的。

马斯洛认为,尽管有一些动物具有侵犯性,但许多动物却不是这样的。事实上,动物王国中同一种动物间的暴力和侵犯行为,与其说是规律,不如说是例外。而且,那些与人关系密切的动物几乎没有本能的侵犯行为。

人类科学家发现:暴力和仇恨的程度在有些文化中可以是零,例如,阿拉派什人是那样温和、友爱、互让,以致他们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找到一个有一点个人意志的人来主持他们的各种仪式;而另一些文化中暴力和仇恨的程度却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像多布和恰克奇那样的民族,他们互相僧恨到了极点,以致恨不能将对方斩尽杀绝才好。

通过对北美黑脚印第安人的研究使马斯洛确信,人类侵犯行为的根源不在于遗传而在于文化。那些印第安人根本不知侵犯为何物,尽管这个民族很骄傲、坚强,有自力更生的精神。这些印第安人既使是喝了酒受酒精的影响后,他们也仅仅是变得欢快、友好,而并非是互相冲撞。

马斯洛认为,侵犯性攻击行为是基本心理需要受到挫折,或无力满足基本心理需要时的一种反应。一个学会理解自己及他人的健康的人是不会诉诸暴力、侵犯或破坏的,尽管他们完全有能力保卫自己。

健康、成熟的人乐于与他人建立友谊、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乐于同集体一起工作。而心理变态者或精神病患者因没有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满足他们想得到他人承认和赞许的强烈心理需要,所以在憎恨与破坏行为中找到了某种乐趣。我们社会的极端分子是心理变态罪犯,对他们而言,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奸诈、自私与侵犯成性之徒的危险之地,在他们看来,侵犯行为是对他们造成威胁的一种反应或防卫。因此,他们杀戮、残害、折磨他人,却没有一丝悔意。

既然侵犯性行为主要是由文化带来的,那么,一般说来它是可以被杜绝和纠正的。

正确处理侵犯性攻击行为的方法是不要害怕。我们必经学会如何才能不害怕自己的攻击性。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汽车,那么,侵犯性攻击行为就好比是汽车里的汽油。它确实有相当的能量,并且可以产生相当大的作用。以下列方式处理攻击性,或许会温和一些:诸如,把“我不喜欢这样”、“我不喜欢那样”,改成“我觉得你不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的话说出来。

马斯洛认为,这种处理攻击性的方法是相当明智的,这意味着这种人是健康成熟的人。

解密人的需要

马斯洛研究发现,人类的需要构成了一个层次体系,即任何一种需要的出现都是以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人是一种不断需要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据。

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这是人们最原始的、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的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大动力。

安全的需要:当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安全的需要便出现了。人们需要远离痛苦和恐惧,需要有规律地生活以感到世界是井然有序的。当安全的需要未能得到相应的满足时,它就会对个体起支配作用,使行为的目标全部指向安全。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可能仅仅为安全而活着。

爱与归属的需要:一个已经具备适当安全感的人,比如,已经具有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收入,他便开始需要朋友、爱人、妻子、孩子,以及在群体中所处的恰当的位置,渴望得到社会与团体的认可、接受,希望与同事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便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

尊重的需要:一旦爱的需要被满足,尊重的需要便显露了。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受到他人的尊重。与自尊有关的,如自尊心、自信心,对独立、知识、成就、能力的需要等。尊重的需要也可以加以划分:渴望实力、成就、适应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的自由,渴望名誉与声望。显然,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以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通俗地说,即成为你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在某个人身上,它可能表现为希望成为一位理想的母亲,而另一个人则可能想在体育上大显身手,还有人则可能想在绘画或创造发明方面有所表现。在这一需求层次上,个体间的差异是最大的。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从而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换句话说,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无法宁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

马斯洛认为,人都隐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在高层次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的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便会取而代之。

认知和理解的需要

上述五个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称其为意动的需要。除此之外,马斯洛认为,人类还存在着另外两种类型的需要,即认知、理解的需要与审美的需要。

对此,也许我们会问:这两类需要与前述五种需要是否可以归入同一层次系统?

马斯洛指出,这两种需要与意动的需要并不处于同一阶层发展系统之中,而是表现出一种既相互重叠,又相互区别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呢?

关于认识和理解的需要,马斯洛说:“精神健康的一个特点就是好奇心。”虽然,没有足够的科学材料和临床材料来证实这是一种基本需要,但马斯洛仍列举了以下几点理由来说明好奇心是一个全人类的特点:

动物行为中常常表现出好奇心。

历史上的许多例子证明人即使危险临头也会探求知识,哥伦布、伽利略就是这样的人。

对心理成熟者的研究表明,他们往往对神秘的、未知的、不可预测的事物心驰神往。

临床经验表明,曾经健康的成年人也会感到厌倦、压抑,对生活失去兴趣,并厌恶自己。这些症状也会出现在有才智的人身上,如果他们做着愚蠢的工作、过着愚蠢的生活的话。我们身边的许多女性,她们风华正茂,却无所事事,于是,她们的智力就开始逐渐衰退。有些人接受了建议,使自己致力于一件值得努力的事情上,她们的病情就会减轻或消失。这使我们想到,求知的需要是存在的。

儿童似乎有着天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满足是主观上的满足。人们都说学习和发现未知的东西会给他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审美的需要

当一个人看到一幅斜挂在墙上的画时,便有不可遏制的意识冲动要去把它挂直。

当我们看到前面走来一个蓬头垢面、衣衫破烂、浑身污秽不堪的流浪汉,或者歪嘴斜眼、满目眼屎、鼻涕流涎的乞丐,大概都会本能地产生要远远避开的冲动。

整洁、淡雅的房间比凌乱肮脏的房间令人觉得舒服。

马斯洛认为,这就是人类拥有的一种较高级的需要——审美的需要。

马斯洛说:“审美的体验是如此强烈,审美的渴望是如此迫不及待。”

“人的审美反应是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言表的主观的自省的有意识的反应,即它不能够用言语描述,只有亲身经历后才会了解。但是,仍然有许多词语被普遍用于描述这种体验。例如,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人们用如下语言来形容审美感受:心跳加快,屏息凝气,全神贯注,舒坦畅快以及激动颤抖等。”

马斯洛觉得审美体验与心理学家所说的“感官冲击”有一些相似。例如,这种体验就好像一个人突然被冰凉的水浸泡时所产生的反应。

此外,审美体验会导致各种简单的平常反应,如我们会乐意收藏那些怡情乐性的事物,如绘画、音乐唱片等,或者我们会去参观艺术展或博物馆、欣赏音乐会等。

马斯洛说:“审美冲动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让物品各归其位的欲望。我们想这样做或许是为了对称,或许是为了条理清晰,或许是为了布局。比例失调,组合别扭,都会在我们的心中唤起一种重新调整、改善以及纠正的冲动。”

马斯洛曾以经过选择的人为对象,在临床人格学的基础上研究这类现象,并确信在某些人身上确实存在真正的审美需要。

马斯洛说:“丑陋会使他们致病,身临美的环境会使他们痊愈,他们积极地渴望着,只有美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爱美,是人的天性。”

洞察人格

对于人格而言,虽然你的遗传基因和早期经历可能会决定你人格的框架,但是,你未来的自我究竟怎样则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努力。正如人格形成的漫长的过程一样,对人格进行认识和重塑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庆幸的是,对自己人格进行转舵以确定新的航程,并坚定地走下去你就一定会有所改变。

需要满足与性格形成

马斯洛认为,需要满足与性格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健康成年人的许多典型品质——宽容被爱者的独立的能力、忍受爱的匮乏的能力,爱但又不放弃自主权的能力等,是童年爱的需要满足的积极后果。这一点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

此外,马斯洛从直接观察到的满足的临床效果中,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类关于需要满足与性格形成之间关系的论点的资料。

“就生理的需要而言,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不会将食物和水的满足视为性格品质。然而,即使在生理需要的层次上,我们也遇到了相对而言难以决定的两种情况。如果我们可以讨论休息和睡眠的需要,我们当然也就可以讨论它们的挫折及挫折的效果——困乏、疲劳、精力不济、萎靡不振,甚至可能有懒惰、嗜睡等。这就是原始需要满足的直接后果。它们如果不是公认的性格品质,至少对于人格的研究有着明确的意义。这个观点同样也适合于性的需要,如性满足,以及对立面性压抑的范畴。”

“就安全的需要而言,我们有充足的资料来探讨。恐惧、害怕、焦虑、紧张、担心、不安等,都是安全需要受到挫折的后果。同类的临床观察清楚地显示了安全需要满足的相应效果,如具有安宁感、焦虑以及紧张的消失、对未来充满信心、感到安全等。无论怎样描述,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与感觉安全的人之间有着性格上的差异。”

“其他诸如爱、归属、尊重、自尊的需要,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需要的满足引发了如深情、自尊、自信、可靠等特性。”

由此,马斯洛得出结论:需要满足的特性产生的后果与一般品质(仁慈、慷慨、无私、宽容、沉着冷静、愉快满意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品质)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品质似乎是一般需要满足的间接后果,换言之,即不断改善的心理生活状况的间接后果。

病态人格与完美人格

马斯洛指出,人类容易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忘记幸福或视之为理所当然,甚至忽略了幸福的价值,他认为这是需要满足引起的病态人格。

马斯洛说:“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铁的事实:需要一经满足,机体会立即放弃紧张、压迫、危急等感觉,允许自己变得懒散、松弛、被动,允许自己玩耍嬉戏、享受阳光,允许自己注意微不足道的事物、遇事漫不经心、往往无意间获得而不是有意识地追求。换言之,也就变得相对漫无目的了;需要的满足导致了无目的行为的出现。”

“物质生活的富裕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疾病。其症状包括,厌倦感,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优越感,对一种不成熟的低水平的眷恋,人与人之间友爱的丧失。显而易见,在任何一段时间里物质生活或低级需要的生活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满足。”

与病态人格相对的,就是拥有满足、快乐、平和、沉静等完美人格。

马斯洛说:“所谓适应良好的人格的概念实际是为成长和进步树立了一个低矮的标杆。”

那么,人如何才能无私?如何摆脱嫉妒?如何获得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如何获得乐观精神、友好态度、现实主义态度?如何实现自我超越?如何获得勇气、真诚、耐心、忠诚、信赖、责任感?

什么力量能够产生社会所期待的,如善良、助人为乐、友好、宽容、鉴别力、正义感、好恶感等优秀品格?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什么行为是对事业的献身?什么力量导致人们忠诚地将自身奉献于一项超越自我的事业或使命?

马斯洛认为,以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

在马斯洛看来,努力追求真、善、美,而不是假、丑、恶,必须发展一门个性科学。而事实上,正是马斯洛开了这门个性科学的先河。

塑造完美人格

马斯洛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人格而言,虽然他的遗传基因和早期的经历可能会决定他人格的框架,但是,他未来的自我究竟怎样则完全取决于他自身的努力。

例如,他的人格可能综合了他的父母的许多积极品质,而摒弃了他不喜欢的品质——如脾气急躁。他能决定不让这个脾气在他的人格中占据主导地位,或不恰当地表现出来。用坚定的意志,他可以成功地控制和改掉这个脾气,虽然其中偶尔也会有失误。换言之,在一个人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他能够形成一种人格倾向,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根据他个人的目标对自己的人格进行再塑造。

然而,一个人在分析他的人格时,他可能会感到自己也常常缺乏自信心,并被毫无安全感所困扰。在回顾个人的历史时,他可能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情感是由于他的父母批评多而表扬少、不能给予形成稳定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所需要的个人支持而造成的。他可能发现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其他的因素也对他这种情感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离婚或求职遭到拒绝等痛苦和令人失望的事情。所有这些经历都会对他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而且,这些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被改变了。因此,对他而言,重要的是:我现在打算做什么?虽然我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我可以控制自己如何对待已经发生的事情。他可以选择让这些已经过去的事情继续影响他的人格,他也可以选择一条不同的生活道路来超越这些影响,塑造他的未来。

当然,变化并不会立即就发生。他的人格发展到目前的状态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而他对自己的人格进行认识和重塑也需很长的时间,这就像改变一条巨轮的航程:需要转舵来改变方向,但是,该轮原有航行的力量使得转舵改变方向只能是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激进的方向改变。

走出抑郁的阴影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被“抑郁”困绕着,他们对前途感到倦怠、目标不明确、悲观、失望……他们甚至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也无法走出抑郁的阴影。

那么,事实的确如此吗?

马斯洛肯定地告诉我们,只要头脑清醒、方法正确,抑郁是可以被战胜的。

那么,我们使用哪些方法才能消除抑郁呢?

马斯洛指出,首先要意识到,即使当一个人处于抑郁这样强有力限制的痛苦中时,他仍然能够改变。

马斯洛说:“当你感到特别的抑郁时,你可以选择向抑郁屈服,让它剥夺你有意义和有作为的生活愿望,或者你也可以选择战胜抑郁。”

那么,用什么武器来打败这个来自我们自身的敌人呢?

马斯洛说:“你具有思想的力量,能够进行批判的思考,清楚地推理以及自由的选择。实际上,所有严重的情绪疾病和神经过敏的行为都是'不良的思考’的结果。但是如果人们能够控制他们的思考,也就能够控制他们如何感觉和如何行动。当你的思考变化时,你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合理的情绪心理疗法”的方法在帮助人们解决个人问题方面,被证实为特别有效。因此,马斯洛将这个方法应用到抑郁这个问题上。

慢性的抑郁症是一种被意识到的思想失调,是对世界悲观认识的自然结果。当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不幸降落在一个悲观者身上时,悲观者对此反应的方式是抑郁:“这完全是我的错,它将永远地持续下去,它将损害我所做的一切。”这种反应是习惯性的和自动的,反映了一种在塑造个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思考模式。

当同样的不幸降落在一个乐观主义者的身上时,他的反应方式是尽量减少挫折和不幸感:“这个错误主要是由环境造成的,无论如何它会很快地消失。此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东西。”这种反应方式在帮助乐观者深处逆境而不抑郁是很有作用的。

悲观者对不幸的这种习惯性的消极反应方式,反映了错误的和不合逻辑的信念,这种信念会带来很多的情绪问题,其中包括抑郁。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用正确的信念来代替错误的信念,以确立新的思考和反应模式。

毋庸置疑,在生活的每个方面——学习、工作、运动、健康,甚至是长寿——乐观者比悲观者有更大的成功的可能,就像才能和动机在取得成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样,乐观可以被看成是继才能和动机之后第三个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马斯洛说:“当你面对逆境时,不能给自己说泄气的话,这是很重要的乐观技能,它能使你学会一系列新的认识的技能和态度,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重塑你对世界的看法。”

挖掘人的潜能

在马斯洛看来,我们普通人只用了我们全部潜能的极小部分,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潜藏着无限的能力。如果我们能睁开心灵的眼睛正视自己,我们将惊喜地发现,我们竟如此地幸运,因为我们具有如此巨大的潜能。

克服陈规化思考问题的习惯

马斯洛指出,由于熟悉的东西不会让人感到焦虑不安,所以当人们必须去感知问题时,他们往往首先努力将这一问题纳入某一熟悉的范畴中去。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发现这一特殊问题能够置入以前曾经经验过的哪一类问题中去,或者这一问题适合于哪一个问题范畴,这样一种“置入”反应当然只有在人们感知到相似性时才有可能。

在此,马斯洛并不打算去讨论相似性这一复杂问题,而是想指出:这种对相似性的感知,并不一定就是对被感知的现实的内在本质的记录。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他们是根据不同的、适合他们个性的标签来进行分类的,但他们却都能成功地将经验标签化。马斯洛告诉我们,这样的人不愿意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中去,他们要把所有不能忽视的经验统统加以分类,即使他们感到可能需要把这种经验加以裁剪、挤压,甚至歪曲。

标签化的一个主要益处在于,某一问题被成功地置入某个范畴之后,就会自动随之出现一套相应的处理技巧。事实上,这还不是标签化的惟一理由。一位医生在处理一种已知的、虽然不能治好的疾病时,比在处理疑难病症时常常感到更为轻松一些。由上可知,那种把问题置入某一范畴中的倾向的背后潜藏着很深的动机。

一个曾经多次处理同一问题的人,就犹如一台加满油的机器,可以随时运转使用。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强烈地倾向于按以前的方式来处理同样的问题。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对问题的习惯解决,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在此我们可以列举出它的一个好处,这就是,一个人做事情时可以轻松自如一些,可以节省精力,可以有一种自动性,使自己的兴趣得到恰当的满足,不会感到焦虑不安等。而主要的坏处则在于,一个人由此而失去了灵活性、适应性、发明创造性,以为这个动态的世界能够被当作静止的世界来对待。

习惯既是必要的,同时又是危险的;既有益处,同时又有害处。毫无疑问,习惯能节省我们的时间、努力和思想,但却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它们是适应的一个最重要的武器,但却又对适应起着阻碍的作用。它们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归根到底却又与新的、非标签化思维相违背,也就是说,它们对新问题是毫无作用的。

在我们适应世界的时候习惯尽管有用,但它们却常常阻碍着我们的发明创造性,也就是说,它们常常阻碍着我们去使世界适应我们自己。最后,它们常常以一种懒惰的方式代替了真实的和新的主意、感知、学习和思想。

只有真正了解了上述的问题,我们才能走出智力的羁绊,合理地思考问题;也只有走出标签化的怪圈,正确认识习惯的利与弊,我们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更好地解决问题。

引导生活的崇高目标

马斯洛认为,人必须有崇高的目标,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将拥有良好的人格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之一。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活就是在生命的海洋中“随风漂流”,他们从未思考过这种生活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需要清楚的是,漫无目的的生活是极其危险的,每一个不想遭遇灾难和毁灭的人,都应该立刻警醒,立即结束这种漫无目的的漂流。

生活中没有固定目标的人,他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使他烦恼、恐惧、忧虑。他毫无承受力,就像一根脆弱的芦苇一样,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将他摧毁。他干任何事,总是左顾右盼,他不可能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最终,失败和不幸是必然的结果。

软弱无能往往和生活没有目标联系在一起。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只有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有力量,才能使自己逐渐成熟起来。

坚持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即使一个人并不聪明,只要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他同样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棵质地坚硬的橡树,既使用一柄小斧去砍,那斧子虽小,但如果砍个不停,终必把树砍倒。”

迪士累利先生指出:“不向上看的人往往向下看,精神不能在空中翱翔,注定要匍匐在地。”

乔治·哈伯特极有见地地写道:“职业低下的人,如果把目标定得较高,他也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不要让精神消沉,一个壮志凌云的人肯定会比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有出息。”

毋庸置疑,一个具有崇高生活目标的人,肯定会比一个根本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有句苏格兰谚语说:“扯住金制长袍的人,或许可以得到一只金袖子。”那些志存高远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远离起点。既使你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但是,你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就会让你终生受益。

合理的目标是创造的力量。如果你不想虚度此生,那么,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做起。如果你还没有确定一个恰当的目标,那么,先不折不扣地完成手头的工作,即使这一工作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训练,你才能逐渐地集中注意力,才能养成果敢的性格,才能有充沛的精力,为你将来完成更高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由地选择生活路线

马斯洛认为,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可以通过我们所作的自由选择创造我们自己,我们也有能力选择不同的行动路线。

但事实是,我们常常深陷于现实的例行要求和从众的压力之中,以至于我们看不见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的选择,更谈不上付诸行动了。我们的抱怨常常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行动,我们更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阻挠我们意图的人身上。

“只要那个人没有毁掉我的前程,我就……”

“只要我能碰到好的运气……”

“只要给我提供展示我才能的机会……”

“只要我能清除我的习惯倾向,我就……”

“要是其他人也能像我一样可靠和体贴……”

“要是我有机会碰见那个好人……”

“要是我具有多种经历的优势……”

“要是世界不变得竞争如此激烈……”

诸如此的抱怨淹没了我们的生活,它们与“我是我命运的主人”的观点格格不入。

生活中,许多人认为“命运是自己的主人”,他们从未有足够的机会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因此,他们也就从未感到自由、从容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之船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相反,他们常常感到被人控制,不顾一切地试图防止自己命运的小船在生命的惊涛骇浪中倾覆。

马斯洛告诉我们,人能够自由地进行选择。

但是,自由并不意味着无限的和没有限制的选择自由——这种自由观是一种幻想,是不切实际的一种观点。自由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它总是包括具体的选择自由和有限的可能性。

但无论如何,人并不完全是被决定和被限定的,人可以决定他自己,无论他是向环境屈服还是勇敢地面对它们。换言之,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

摆脱虚假的自我

有时候,我们所有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说“违心话”,以避免对他人不必要的冒犯;穿我们并不喜欢和欣赏的流行服装;承担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去做的工作。

由于处于强大的从众压力的环境之中,我们在世人面前不得不创造一个“虚假的自我”,就如同一个演员扮演了一个与他的自然人格不一致的角色一样。

马斯洛认为,这种现象所引发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因为我们总是从外部寻求怎样思考、怎样感觉以及怎样行动的提示,因此,渐渐地我们就会变得没有安全感,没有正确的自我作行动的指导,我们就会事事依赖他人,没有他人的指点和同意我们就不知所措,感到内心很脆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展示给外界的是经过精心伪装的自我,而不是我们真正的自我。没有真正的自我来指导我们的选择,并把它建立在真正被爱的基础上,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与他人在感情上建立成熟,能够互相移情的关系。建立在虚假自我基础上的关系,是虚假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只能流于表面,而且极不稳定。

马斯洛指出,此时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怎么才能远离虚假的自我而走向真实的自我?换言之,你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安全感、乐观、有爱心、尊重他人、乐善好施、慷慨、移情、有创造性、成熟的人?

增强自信的生存需要

马斯洛指出,社会上所有的人,除少数病态的人之外,都需要一种对他们而言稳定牢固的高度评价,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对于实力、成就、适当、优势、胜任、面对世界的自信、独立和自由等的欲望。

第二类,对于名誉或威信——来自他人对自己的尊敬或尊重——的欲望,对于地位、荣誉、声望、支配、公认、重要性、高贵和赞赏等的欲望。

满足自尊需要能增强人的自信,使人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和有力量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有用处,位置重要而必不可少。这一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这些感觉会使人丧失基本的信心,使人要求补偿或产生神经病的倾向。从对严重的创伤性神经病的研究,我们很容易明白基本自信的必要性,并且了解到,没有这种自信的人们会感到多么地无依无靠。

创造美好的人生境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需求,渴望体验更高的价值。我们作为高级生命个体的人,不应仅仅是达到基本生存的需要,还应创造美好的人生境界,不断满足人性的需要。

人性如何丰满

人性丰满者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真:真实;诚实;坦率;本分;丰富;本质;未掺假的完全。

善:善良;广泛;独一无二。

美:美好;洁净。

完善:没有什么是多余的,也不缺少任何东西;一切都在合适的位置上,无须改善;恰当;正当,完全;正是如此;适宜;不可超越。

完整:统一;整合;倾向单一;相互联系;组织;结构;不分离;协调;同法则和相结合的倾向。

活泼:生机盎然;过程;自发;自我调整;充分运转;改变着又保持原样;表现自身。

独特:新颖;独具的色彩;有别于他人的特征;不能类比;可感受到的特性;就是那样;不像任何其他的东西。

必需:逃脱不掉的;只有与那保持一致,不能有一丝的不同;那样就很好。

完成:结局、结束、符合规定;事情宣告结束;格式塔不再改变;目的实现;终点、末端;全体;没有缺点;命运的实现;顶点;终止;圆满封闭;生活还没开始,生命的结束。

二元超越:承认、坚决、二元、两极、矛盾的整合或超越;协调,即对立转化为统一,敌对转化为相互合作。

秩序:合法则;正确;完善安排。

公道:公正合理;适宜;应该;只有;成体系的性质;不能脱离;不偏袒;无偏私。

丰富:错综;复杂;分化;全体;都在眼前;无缺失或隐藏;什么都是重点部分,没有非重点;一切顺其自然,无须简化、重新安排。

单纯:专一;纯真且稍有无知;基本结构;问题的中心;不拐弯抹角;无修饰;没有多余的东西。

不费力:容易、不慌乱、轻轻松松地完成。

欢娱:有趣;欢乐;高兴;玩笑;幽默;生气勃勃。

自足:独立性强;不需要别的人或工具;超越环境;务实;依据自己的法则生活。

毫无疑问,如果谁具有了上述这些特征,那么,他就是具有丰满人性的人。问题是,人怎样向丰满人性成长呢?

马斯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要帮助一个人向丰满人性发展,最重要的是使其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意识到作为人类一员在生物学上、体质上是怎样的?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愿望、需要为何?也意识到自己的使命,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的命运是怎样的?

塑造良好的品格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品格。

品格,是人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在个人或多或少的调节和控制下形成的。

人的品格即良心。他把自己的良心置于他的工作、言语和每一个行动之中,而每一次行动、每一种思想和感情,都可以归因于他所接受的教养、他的习惯以及他的理解力,而且,它们必然会对他整个生命历程的所有行动产生影响。因此,人的个性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它可以通过改进变得更好,它也可能因堕落而变得更坏。

生活的意义,除了要诚实之外,还必须受到正确原则的启发,必须坚持正道,不懈地追求真理、正直和忠诚。陶冶出美好的心灵和情操。这样才能使生命有价值。

人,是有力量的。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一个人可能三心二意、力不从心只能生活在废墟中,也可能持之以恒建成理想的大厦;一块巨石可能成为弱者生活中的绊脚石,也可能成为强者继续前进的垫脚石。通过自由意志的选择,在不同的原则指导下,人可以把自己的行为引向邪恶,也可以把自己导向善行。

由高尚情操激发出充沛精力的人,他的行动受正直的品格和生活的责任等原则的制约。无论是在商务活动,还是政治活动之中,无论是在集体活动,还是家庭活动之中,他都是公平、正直的。在任何事情之中,他都诚实守信,对待反对者,他也会像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一样宽厚仁慈。

然而,良好的品格不会自发形成,是要轻过一番努力的,要经过不断的自我审视、自我节制和自我约束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许多踌躇,也可能会遇到羁绊和暂时性的失败;有许多困难和诱惑要抵制和克服。但是,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且心地正直,就一定会得到回报,使我们的品格得到升华。

如何进入美好世界

马斯洛认为,情感上健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来维持和促进他们的内在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许多情感上健康的人所面对的关键性问题是:如何在别无选择的匮乏性世界里生活?换言之,生活在充满了病态、无知、虚假、痛苦、丑恶的现实世界中,如何才能不忘记包含着至真、至美、至善的存在性领域和存在性价值?关于这一问题,有两本书值得我们注意——阿尔道斯·赫胥黎的《永恒的哲学》以及彼德内姆·索罗金的《利他和崇高的成长方式与方法》。

在这两本出色的书以及其他有关著作的启发下,马斯洛提出了下列建议:

以亲身体会验证生活。

不要只将眼光集中在手段上,也要注重结果。

遵从手段的目的性。

远离陈词滥调,追求新鲜体验。

直视你的罪恶,而不是逃避它。

面对你的过去,而不是忘却它。

欣赏自我,善待自我——理解、接受、原谅自己性格中的缺陷,甚至将它视为人性的自然表现而去喜欢它。

以道家的方式遵从规律:包括自然的规律、现实的规律和人性的规律,接受甚至喜欢这些规律。

花一些时间来入静、沉思,“从现实中走出来”,从你的日常境况——当前的恐惧、忧虑、灾祸的预感中摆脱出来。

心静如水,没有喧闹和忙乱,没有任何活动,不走神,暂时忘却时钟、日历、社会、责任、义务和他人的要求。

更好地判断你现在的生活状况,不要总是将它与那些显得比你幸运的人相比。

问一问自己:一个小孩子会如何对待自己所面对的情况?一个天真无邪的人会怎样对待?一个已经没有了雄心和竞争热情上了年纪的老人又会怎样对待?

培养无限可能的信念,去感受赞赏、敬畏、尊敬和惊叹的感觉。

努力发现对于生命的奇迹的感觉,例如,一个小孩子就是一个奇迹,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海阔天空任其翱翔”。

如果你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自高自大,越来越傲慢,那就想想死亡,或者,你也可以想想其他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看看他们是什么样子。

解决匮乏性问题,换言之,不要认为匮乏性世界在与存在性世界对抗时总占上风。

达到更高层次的意识,并使它浮到意识的表面。

匮乏性世界与存在性世界相比,是更加基本的,前者是后者的先决条件,但你不能将两者分开孤立地看待,它们是处于一个整体的不同的层次中,没有必要认为它们是不相容的,事实上,存在性世界的最坚实的基础,就是对匮乏性需要的满足。

刻意体验实验性的慈善活动——如果有时候你不能给自己做点什么,如沮丧和焦虑的时候,至少能对别人有点益处——慷慨地奉献你自己:你的时间、金钱和服务,以帮助别人;为崇高的目标而工作,至少你收入的百分之一用于你认同的慈善活动,这有助于你感觉到自己善良的一面,感觉到自己的美德。

如何进入诚实世界

马斯洛就如何进入诚实世界,提出如下建议:

不要让自己变得对虚假、堕落、腐化、道德败坏熟视无睹,习以为常。

你必须不断地对不诚实的丑恶行为保持敏感——保持一双真诚的眼睛;坚持直言不讳的说话方式;处世朴素单纯。

记住善意的谎言仍是谎言。你不必非要有礼貌地表示同意。在一个令人愤世嫉俗的世界里,做一个好人是没有必要害羞的。

永远也别低估个人对世界的影响力。记得那个著名的安徒生童话吗?是一个小孩子首先发现并叫喊“皇帝没有穿衣服!”而后所有的人都看出来了。

你的尊严和骄傲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隐私和秘密?如果人们总是能看穿你的头脑,任何时候都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会有什么感觉?或者,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赤裸裸的你,你所有的隐私和秘密的行为都在别人的注视之中,毫无秘密可言,你又会有什么感想呢?你在这些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尊严和骄傲,才是真正的尊严和骄傲。为了获得真正的尊严和骄傲,不要试图借助隐匿行为和其他外在的确认标志。如,制服、帽子、称号、社会角色等。彻底地展示你自己,将你的伤痕、羞愧和罪恶感都表现出来。不要任何人将某种角色强加给你。也就是说,不要因为别人认为一个医生、教师等应该怎么做,你就采取别人的方式去做,从而违背了自己的本意。不要隐匿自己的无知,勇敢地承认它。

如何进入存在性世界

关于我们如何进入存在性世界,马斯洛则有如下建议:

通过有意识地进入存在性世界,可以走出匮乏性世界。比如,去图书馆读书,去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观赏美丽的或庄严的树木,到山上或海边去陶冶情操。

进入纯哲学、纯数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领域。

努力缩小注意的范围,全神贯注地陶醉于一些微小的世界,例如,观察蚂蚁或昆虫,细细地察看花朵、树叶、沙粒或尘埃。专心致志地观察而不受外界的干扰。

从别的动物的角度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比如,自己在一只蚂蚁或一只飞鸟的眼中会是什么样子?

长时间地与婴儿或儿童呆在一起。他们比其他人更接近于存在性世界。

当你看到一个熟悉的人或熟悉的情况时,换一种方式进行思维。比如,假设你是第一次见到,用一种新鲜的眼光去看;或者假设这是最后一次见到了。

思考一下,你的生活在一个远方的人看来是怎样的?比如,一个还在非洲的小山村里的人,他是怎样的呢?

假设你只能再活一年了,你会怎样对待你的生活呢?

默默地体会那些值得赞赏、值得尊敬和热爱的人,感受和思考他们的美德。

用艺术家或摄影师的眼光来观察物体的本质。比如,用镜框将它镶起来以使它和周围的环境分开,把它与你先入为主、预想以及它应该怎样的种种观点分开。把物体放大了看,眯着眼看以观察它大概的轮廓。或者从另一个异常的角度来观察,如通过镜子里反射来看或颠倒过来看。可以把它放入特殊的背景中,用特殊形式来摆放它。也可以长时间地盯着它,自由地联想它,随意发挥。

以伟大的、睿智的哲人的眼光来看问题,如伏尔泰、斯宾诺莎、苏格拉底的眼光来看问题。

试着与历史上的伟人交流,同他们交谈或者给他们写信。例如,贝多芬、威廉·詹姆士、伊曼纽尔·康德,而不是只与你生活中的人交流。

实现自我的价值

自我实现价值的人是人类中的最好典范,他们精神健全,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他们被称为“不断发展的一小部分”。他们的个人特点、创造性,向人们展示了令人惊讶而又激动万分的美好前景:人,经过充分的发展,竟然可以达到如此的高度!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魅力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研究源于他对大学时代两位教授——本尼迪克特和韦特海默的崇敬。由于对他们极度崇敬,马斯洛想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使他们显得如此卓越不凡、风度迷人。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发现两人之间仿佛有某些共同之处,这直接导致了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理论的兴趣。

经过研究,马斯洛发现,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的杰出人物,他们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人类生活的理想状态——他们优秀而健康、坚强、有创造力、高尚而明智。马斯洛认为,研究他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发展潜力究竟会有多大,人能变成什么样子。通过研究他们,人类可以更好地探索自我潜力,自我实现者的特点就是整个人类所要努力的方向。

自我实现者具有我们梦寐以求的特点,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特点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十点:

对现实有更深邃的洞察力;

在接受自我、他人方面,往往做得更好;

具有自发性,坦率、自然,很少做作;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超然独立与离群独处的特性;

民主的性格结构;

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对文化适应的抵抗;

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

自我实现者也有缺陷。

马斯洛说:“通常来说,自我实现者在许多方面都堪为楷模。虽然他们也会有罪恶感,也会焦虑悲伤,也会有虚荣心,内心也会有剧烈的矛盾与冲突,但是这并不妨碍其人性的光辉。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自我实现的途径

自我实现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令人神往的状态呢?是不是像马斯洛的一些听众那样,今天下午听了一堂自我实现的课,然后在下个星期就声称他们突然达到了自我实现呢?这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趋于自我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中老年人身上才会发现,年轻人身上很难看到这一点。

根据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马斯洛发现个人趋向自我实现有以下八条途径:

第一,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宠辱皆忘。它意味着不带有青春期自我意识的那种体验——这种体验的关键就是要达到“无我”,而大多数青年人的毛病正出在太少无我而太多自我意识和自我觉知。在这一时刻,个人完完全全地成为一个人。他全身地心专注于他正在做的事,脑子里没有任何其他杂念。这时候,他忘记了自己姓甚名谁,忘记了伪装自己,忘记了拘束与畏缩,他不再努力使自己变得成熟老练,此时此刻已达到了美妙的自我实现。作为个人,我们都偶尔体验过这样的时刻。

第二,自我实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在生活中我们面临无数次的选择,每次选择都有前进与倒退之分。是选择说谎还是选择诚实,是选择偷窃还是选择正义,生活中的诱惑时时刻刻都在引诱我们偏离航向,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前进的选择使人成长,让人更加自信、更加坚强;倒退的选择使人变得畏缩不前,使人更加悲观、更加消极、对人的防御心更强。每一次对成长的选择都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

第三,自我实现的含义就是设想可以实现一个真实的自我或成功的自我。人不是一块白板,也不是一堆泥或粘土。人是某种已经存在的东西,至少是一种软骨结构,至少是他的气质,标准生物化学平衡等。这里有一个自我,我们说“要倾听内在冲动的呼唤”,意思就是要让自我显现出来。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不是倾听我们自己的真情呼唤,而是倾听妈妈的、爸爸的教训,或教会的、长老的、权威的、传统的声音。

作为迈向自我实现简单的一步,马斯洛有时提醒他的学生,当有人递给他们一杯酒并问他们味道如何时,他们应该试着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作答。首先,马斯洛建议他们不要看酒瓶上的商标,不要想从商标上得到任何暗示再考虑应该说好或不好。然后,马斯洛要他们闭上眼睛,“定一定神”。这时,他们就可以面向自身内部,避开外界的干扰,用自己的舌头品一品酒味,并诉诸自己身内的“最高法庭”。这时,也只有这时,他们才可以开始说“我喜欢它”或“我不喜欢它”。这种我们惯常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说自己的话,是实现一个人自我连续过程的一部分。

第四,如果你有怀疑时,就诚实地说出来无须加以隐瞒。生活中,当我们产生怀疑时,往往不诚实,他们在做戏,在装模做样,他们并不是很容易就听从“诚实”的劝告。在许多问题上反躬自问都意味着承担责任。很少有人研究过这种责任问题,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也没有这一问题的地位。谁会研究白鼠的责任呢?可是,在心理治疗中,这几乎是可以触摸到的一部分。在心理治疗中,你能看到它,感觉到它,能知道责任的分量。于是,就清楚地理解了责任的内涵,这是重要的步骤之一。每次承担责任就是一次自我实现。

第五,不带自我意识的体验实际上正是完全的倾听自我的声音,一个人只有敢于真正的倾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能够时时刻刻做到这一步,能够镇定自若地说“我不喜欢这样”,他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懂得自己的命运。

对青年人而言,这种情况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在大型的摇滚音乐会上,出现的都是一些奇怪的电子音乐、一些超现实或颓废派的举动,绝大多人数都没能弄明白其中的含义,甚至连其中到底有没有含义都搞不清楚。一些人目瞪口呆,一些人加入进去。音乐会结束后,大多数人会说几句俏皮话而不是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比如说自己原本是看不懂的,一般不会提到自己的困惑,对音乐有乱七八糟的感觉。因为,如果说了这话,这实际上意味着会与众不同,会不受欢迎。要有勇气而不要怕这怕那,这也是自我实现的另一种说法。

第六,自我实现是在任何时候任何程度上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而绝非一种结局状态。例如,倘若你是一个聪明的人,自我实现就是通过学习变得更聪明,就是运用你的聪明才智。当然,这并不等于说要做一些遥不可及的事,而是说实现一个人的可能性往往需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可以是钢琴键盘上的手指锻炼。自我实现可以是努力做好你想做的事。只想成为一个二流的专家,那并不是一条通向自我实现的正确途径,你应该要求自己成为第一流的,或要求竭尽你自己的所能。

第七,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这是一些让人心醉神迷的时刻。你只能像刘易斯所说的那样“喜出望外”,但你无法预测什么时候自我实现会到来。但是,我们能设置条件,使高峰体验更有可能出现。破除一个错觉,摆脱一个虚假的想法,知道自己不善做什么,知道自己的潜能不是什么,这些也是构成发现你实际上是什么的一部分。

第八,必须弄清楚,对自己而言,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对于自己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未来可能是什么样的,以及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向自己展示自己,这就意味着对自己的防御心理进行识别并有勇气解除它。这样做是痛苦的,因为防御是针对某些不愉快的事树立的,但却是值得的。如果你说心理分析文献没有教给我们任何别的东西,至少已使我们懂得压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上策。

总之,自我实现不是某一种伟大时刻的问题,并非在某一天的某一个下午,一个神秘的召唤便永恒地把我们带入天堂,自我实现是一个点点滴滴的积累,他们倾听自己的声音,承担责任、忠诚、诚实,勤奋工作,不断成长。

自我实现者的生活哲学

对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认为按其程度可分为两类:

一类人是明显健康的,但很少或没有超越体验,如罗斯福夫人、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

另一类人超越体验在他们那里很重要,甚至具有核心的意义,如阿尔杜斯·赫胥黎、施魏策尔、布伯和爱因斯坦。

健康型自我实现者和超越性自我实现者,拥有不同的生活哲学。

健康型的自我实现者主要是更实际、更现实、更入世、更能干和更超凡脱俗的人,他们更多地生活在现实的世界,生活在马斯洛简称为“匮乏的王国”,生活在匮乏需要和匮乏性认知的世界。这种世界观主宰下的人,主要是以一种实际的、具体的、现实的、实用的方式来看待人或物,把客观世界的人或物当作匮乏需要供应者或阻挠者对待,或作为有用或无用,有帮助或危险,对个人需要或不重要来看待。

另一种类型的超越者,可以说更经常地意识到存在认知,他们生活在存在水平,也就是目的水平,内在价值水平;他们更明显地受超越性动机支配,他们或多或少能经常有统一的意识和“高原体验”——指对于感受到的敬畏和神奇做出平静的、稳重的反应。与高峰体验相比,它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相反,它更多地含有理性和认知的成分,也更多地是出于意志的行为。例如,一个母亲静静地坐着,照看她的小宝宝在地上玩耍;有或曾有过那种神秘的、神圣的、极度欢乐的、让人心醉神迷的高峰体验,并随带着启示或认识或卓识,能改变他们对世界自身的看法。这一切对他们而言,也许是偶然的,也许是经常性的。

经历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马斯洛很独特的一个理论范畴,这一概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心理学的界限。

马斯洛在《宗教价值和高峰体验》一书中,对许多人都曾有过奇妙的神秘体验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这种神秘体验是高峰体验的一种。

马斯洛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处于高峰体验的状态时,他便是正处在生命中最健康、最辉煌的时刻,这时候也是他达到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在他眼里,整个世界都变得不同了。”。

那么,这时候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是怎样的呢?与平时有何不同呢?

马斯洛指出,一个人处在高峰体验的时刻时,他的心理、主观感觉、对世界的看法都会呈现出不同于平时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

一,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就其自身而言显得更加和谐完整,更少自身的割裂与分裂,更多的行动协调,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大大减少,更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应当做什么,能更有效地把握自己。

二,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通常感到处于自身力量的顶峰,正在最佳和最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用罗杰斯的话来说,个体感到自己“在充分地发挥作用”。

他感到自己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聪明、更加敏锐、更加机智、更加强健、更有风度,他正处于自身的最佳状态,一种如箭在弦、跃跃欲试的状态,一种最高的竞技状态。这种情况不仅是主体的感觉,而且能够被旁边的观察者所目睹。他不再浪费力量与自己搏斗,不再压抑自己,肌肉不再和肌肉抗衡。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有部分能量用于行动,部分用于抑制这些能量的发挥,而现在不再有浪费,全部能量都用于行动。这时,他不再需要拿出一部分精力来控制他的多余的小动作,他可以全力以赴投入行动。

三,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他的行动会变得轻松自如,就好像“找到了感觉”,有过打篮球经验的人都会体会到这一点,平时需要经过辛苦努力才刚刚好能完成的艰难任务,现在做起来得心应手。

此时,他表现得胸有成竹,似乎完全明了自己的一举一动,没有怀疑和踌躇不前。此时,他的行动招招都命中要害。伟大的运动员、艺术家、创造者、领袖人物处于最佳状态时,言谈行事都具有这种特点。

四,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富有责任心、更富有主动精神和创造力,更加感到自己是原动力,是决定者。他们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在旁观者看来,他变得更加当机立断,专心致志,毫不怀疑自己做事情的能力,因此,他会显得更可靠、更值得信任。

他现在不再是被环境所主导的,不再是被决定的、被支配的、无能为力的,不再是守株待兔、暮气沉沉的弱者。他最大限度地摆脱了自己性格、价值观中的消极方面,比如,抑制、畏惧、疑虑、控制、自责等。在这个时候,他可以最大程度地表现出他的天性。

五,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在一种特殊的意义上更具有创造性。由于更多的自信和疑虑的消除,他能够顺其自然地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他能根据他的任务、天职或游戏的本质让自己的行动处于明确无误或游移不定的状态。因此,他的行为这时候更具有即席发挥、兴之所至的特色,更具有无中生有、鬼斧神工的特色,更加新颖独特,远离陈腐平庸,不再束手束脚。他也更少准备、计划、设计、预谋、练习、预测等,总之,绝非三思而后行。因此,他的行为相对而言不为任何动机所驱使,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不是为了达成什么目的而去做的。他的行为没有动机、没有欲望、没有目的,因为它们是突然出现、临时创造的。

这些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或特质的顶点。如果所有人在天赋上都互不相同,在高峰体验中他们更是特色各异。如果说人们在许多时候自己担任的角色可以互换,那么,在高峰体验中,这种互换的情况变得很难发生了,人们变得难以替代。无论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无论“独一无二的自我”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的特色在高峰体验中的表现总是登峰造极的。

六,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或者经历高峰体验后的人,有一种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他们有一个比较共同的反应就是感到“受之有愧”,上苍对于人类的赐予是如此优厚。

经历高峰体验后的普遍后果是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感恩就像信徒对于上帝,以及普通人对于命运、对于自然、对于人类、对于过去、对于父母、对于世界、对于曾有助于他获得奇迹的所有一切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可以转化为一种敬仰、报答、崇拜、颂扬、奉献等反应。

这种感恩之情常常表现为一种拥抱一切的对于每个人和万事万物的爱,它促使人产生一种“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甚至一种责任感。

高峰体验并非由策划安排而引发,它们往往不期而至,人们常因高峰体验而“喜出望外”。在高峰体验中,我们经常有惊讶和意外之感,以及那种的“豁然开朗的震动”。

破译开明管理

“优心态管理”广义上是指一种开明的管理。在一个组织内,每个人的成长和创造力的发挥与这个组织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乃至整个组织的健康发展都密切相关。管理最根本的就是对人的管理,所以,如何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如何最大程度地挖掘员工的潜力,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开明管理的条件

在参考了阿基尼斯、罗格利克、莱克特等人的观点后,马斯洛提出了“开明管理”理论。

马斯洛认为,开明管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竞争优势。

马斯洛说:“在竞争中,采取开明管理的企业,拥有较优良的产品、较佳的服务,而那些采取旧的管理方式的企业,无论从产品、服务,还是会计、运营等角度来说,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旧的管理方式犹如一架老旧过时的机器,必将遭到淘汰。”

那么,具备什么样条件的管理才是开明管理呢?

在自己的著作中,马斯洛列举了“开明管理”的36个假设。换言之,在马斯洛看来,理想管理或开明管理应该是这样的:

假设每位员工都是值得信任的;

假设每位员工都完全了解现实中的一切情况;

假设所有员工都有达成目标的激情;

假设没有丛林和独裁环境中存在的支配——从属阶层;

假设每位员工都有相同的终极管理目标,并且认同它;

假设在组织内部,员工和员工彼此相处融洽;

假设存在综效(所谓“综效”是指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对个人有益的事对每个人都有益。高度综效的文化是安全的、有益的、高道德标准的);

假设组织内的员工都是健康的;

假设组织够健全;

假设任何人都能客观地、独立地具备“崇敬的能力”;

假设组织内的员工并非只想获得安全需要的满足;

假设每位员工都有自我实现的积极倾向;

假设每位员工都喜欢好的工作团队以及团队友爱;

假设敌意是一种初始反应而非天性;

假设组织内的员工都有能力忍受压力;

假设员工是可以被改善的;

假设每位员工都有尊重和自我尊重的需要;

假设每位员工都愿意尊敬自己的老板;

假设每位员工都惧怕别人,但在特定的时间却宁愿惧怕老板而不是瞧不起老板;

假设每位员工都愿意成为积极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的助理、工具,或是随波逐流的软木塞;

假设每位员工都愿意改善周围的事物;

假设成长时愉悦与厌倦是相当相似的;

假设每位员工都比较喜欢做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当一小部分、一件事物、工具或“一双手”;

假设每位员工都比较喜欢工作,而不愿无所事事;

假设每位员工都喜欢做有意义而非无意义的工作;

假设每位员工都比较喜欢有个性、独特性、特定身份;相反,任何人都憎恨默默无闻、随时可能被替换;

假设每位员工都具有足够的勇气经历理想管理的过程;

假设每位员工都有良知、羞耻心,都能感到难为情、伤心;

假设存在自我选择的能力与智慧;

假设每位员工都喜欢受到公正的赞美,受到大众的欢迎;

假设以上所举的正面倾向会有其相对立的负面倾向的存在;

假设每位员工都比较有责任感;

假设人从“爱”中获得的乐趣比从“恨”中获得的更多;

假设健全发展的人宁愿创作,而不愿进行毁灭,他们从创作中所得到的快乐,远超过从毁灭中所得到的快乐;

假设在理想管理的最高水平之上,人们愿意或倾向于愈来愈认同世界,并达到终极的神秘体验,与世界合而为一,或是达到一种高峰体验、宇宙意识。

最后有必要提出超越动机和病理的假设、追求存在价值的假设。

建立因人而异的管理模式

马斯洛认为,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目标是激发人的心灵、欲望以及想像力和创造力。因而管理的方法也应采用人本模式。

那么,具体地又该如何实现人本主义的管理目标呢?马斯洛指出,首先必须建立因人而异的管理模式。

如果有一群极其优秀的人能够成长,并且渴望成长,那么,在这一类人身上,所用的管理原则只适合于人性高层发展的人。

在这样的管理理念里,假设一位员工在过去的生长期里已经满足了自己全部的基本需求。他获得了安全需要的满足,从而没有焦虑、恐惧;他得到归属需要的满足,将不会觉得被孤立、被疏离、被排斥、被群体抛弃,他适合这个家、这个团体、这个社会,他不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入侵者;他在爱的需要上得到满足,将会有很多的好朋友,有一个舒适的家,他感觉自己值得被爱,也能够去爱别人;他获得尊重需要的满足感,他感到被尊重、被需要,认为自己很重要,他感到自己得到足够的赞美,并且希望得到所有他应得的赞美与奖励;他获得自我价值需要的满足。

事实上,这种情况不常发生在我们的社会,大部分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都没有足够的自爱与自尊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对另外一些没有获得需要满足感的人,或至少有几方面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人,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才适合他们呢?例如,对一些在安全需要上止步不前的人,他们感到恐惧,认为灾难会随时降临,如恐怖袭击。当员工不能互相认同、彼此猜疑、彼此怀恨时,该用什么样的管理原则管理他们呢?

显然,不同的阶级就应该适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我们不需要专门为低需求层次的人提出另一种管理理念。这里最主要的目的是想针对员工发展的高层需求理论有更明确的定义,这是人们在理想情况下假定的层次需要。

在此,我们有必要强调一点,一些管理学者都只假设良好的情况、好的运气、好的机遇,这种假设是比较理想化的,当然,在现实社会中这种较高层次生活的人及高度发展的人类也确实存在着,但是,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有可能追求高水平的生活。

马斯洛觉得有必要说一些学者们没有说出来的想法,所有的假设都必须更明确、更完整。每位员工都必须意识到,我们是幸运的,是受恩宠的,我们必须更实际、更有弹性地回应客观环境的改变,因为这个世界仍持续运转,不断地转变,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好的管理原则;但明天的情况有可能完全改变,我们不能期望良好的情况会永远持续,也不能认为在任何地方都是好的。

在马斯洛看来,许多专家所谈的一些基本理念太过一般化。当然,员工对安全的需要或爱的需要的程度也不一样,而且管理女性的工作与管理男性的工作有很大差异。如果我们将那一般化的理念运用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就更能体会其中不适应性,而且显得非常清楚。实际上,在许多地区只有实行独裁式的管理才有用。只有对一些胆小的不知悔改的人挥动皮鞭,一切才会有满意的结果。独裁者如果采取人性化管理,就被认为是软弱而愚蠢的家伙,至少是不符合客观现实的。

因此,情况通常会演变成这样,独裁者在学习宽大仁慈之前,一定要先严厉一些,使其组织员工遭到一些挫折。在骨子里很有强权精神的人,如果要其接受别人的建议以前,挥动几下皮鞭是明智的决定。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个性不严厉的老师被年轻的小孩嘲笑,并且被认定他是一个差劲的老师,不值得尊敬,除非他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独裁者的心态,否则,这位老师就无法管束学生。

显然,我们针对管理学上的两项假设已经提出了批评,并使它们结合起来。一是那些理想化的管理原则只适合于人性高层发展的人,那些原则忽略了存在于某些人身上的卑劣性格、心理疾病、污点以及其他一些人身上普遍存在的恶劣性;另外一点就是,独裁式管理也只适合于特定的人选,并非在任何情况、任何地方都适用。因此,真正有效而实用的管理应采用因人而异的管理模式。必须根据每位员工的个人特征进行管理,否则,失败将是必然的结果。

实现良好的沟通

在进行开明管理的过程中,沟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马斯洛认为,挑选一些优秀的人才与你共同起步,向他们展示和介绍规章制度,并与他们保持密切沟通,用各种方式对他们进行有效激励,在他们取得成就时给予丰厚回报,只要你切实地做到了这一些,成功必定指日可待。

需要指出的是,在所有人际沟通的技巧中倾听的作用被大大地低估了,但实际上,优秀的经理人都更喜欢倾听他人的谈话,而不是自顾自地在那滔滔不绝。

倾听是一门艺术,倾听的技巧的第一原则就是在对方谈话时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聆听。当某人到你的办公室与你谈话时,你绝不能允许任何事情分散你的注意力。在交谈中,你的双眼要直盯着对方。集中注意力是必要的,因为你的注意力若不集中,你就会心不在焉,甚至不知对方说了些什么,这是对对方极大的不尊重。

除此之外,许多经理人都犯了这样一个错误,他们在自己与员工之间建立了一种正式古板的老板与雇员的关系,如果建立在这种对应的关系是为了在下属面前扮演权威的角色,那么,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有效的沟通能就此实现,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没有人会照你的话去做。

当领导者是一位倔强且很难令人完全放开和进行沟通的人,为了避免使自己成为权力中心,他惟一的方法就是尽量不参与小组讨论。显然,如果他占有极大优势,就会阻碍沟通的进行。如果他希望每位员工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他希望培育他们和他们的能力,他必须认识到,只有他不在场,他们才能自由地讨论,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领导者也不能完全不参与小组讨论,只是在某些条件下尽量少参与,否则,这样的情形有可能对他造成损失。

需要提醒那些强势者的是,不要刻意制造出讨论、询问意见的假象。如果这位强势者早知道答案,却误导员工以为是他们自己发现了答案,那么,只会产生更深的怨恨,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当然,这是关于人性和存在的问题,而且在理论上至今没有什么可行的解决方法。我们偿的建议是,不去这样做,自然不会自寻烦恼。

激发潜在创造力

具有创造力的人能够想象各种可能性,能够观察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能够经常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法,能够鞭策自己打破传统旧习。

身为一名管理者,管理的一个重要秘诀就是,要善于发现员工的长处,并让他们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且,只有当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处于一个值得信赖的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中时,他们才能发掘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如果员工们感到担惊受怕、充满焦虑、缺乏激励,他们就不会,也不可能把工作做好。

为了确保员工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领导者应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条件。领导者最好的方法是与员工进行交流,经常向员工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并鼓励员工重塑自己和他们的思想,支持他们出格的想法,鼓励他们与自己对话,并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些也是领导者创造性才能的表现。这也就意味着,创造性的领导者提倡具有创造性的冲突,并愿意听取不同的声音,鼓励冒险与实践。

成功的管理者,首先应注重挖掘自身的创造性潜能,从而使他们更容易地发挥员工的创造性。这样的领导者愿意雇用应变能力强对问题寻根究底的员工。他们帮助员工发掘自身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并且,优秀的领导者还特别注重提供适当的实践、冒险以及充分发挥其自身创造性潜能的工作环境。

总的说来,创造性的发挥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步,管理者需要了解每位员工所特有的才能。无论如何,每位员工都有其特殊才能,有他们最擅长的方面,这需要领导者去挖掘。

第二步,管理者需要组织安排、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以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摆脱一切不利于生产的条条框框,把官僚主义减小到最低限度,尽量多给予员工所需要的发挥空间。

第三步,管理者应为员工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支持员工的实践及适当的冒险。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员工们在乐于尝试一切新事物之前,他们需要舒心的环境,需要具有安全感并充满信心。

 

第十五章 蒙田

米舍勒?爱冈??蒙田,法国伟大的思想家、作家,独具个性的人文主义者。蒙田在散文方面颇有建树,可谓独树一帜。从1572年开始一直到1592年去世,在长达20年的岁月中,他以对人生的独特体味和深刻观察,以及对自身经历和灵魂的演变历程记录,陆续写出了这部举世瞩目的散文集。《随笔集》是他思想的结晶,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熟读古代大家如普鲁塔克、塞涅卡、塔西佗等人的著作,在作品中大量引用,作为他的思辨和怀疑论的佐证。他在出版了《随笔集》的前两部之后,便游历了意大利和德国,因此在他随后的随笔中又添进了许多旅游见闻。

蒙田的生平

米舍勒·爱冈·德·蒙田(1533——1592),生于波尔多附近的佩里戈尔,蒙田的母亲是西班牙人的后裔,父亲则是法国波尔多附近的一个小贵族,他在意大利当过兵,吸收了一些新颖的教育思想。当时的贵族不看重学问,以从戎为天职,所以后来蒙田常常说他不是学者。他们一家人都是天主教的教生徒,蒙田一生都坚持天主教的信仰。

15351539年蒙田被送到农村家庭寄养,以农民夫妇为教父母,并由只说拉丁文的老师教导,因此以拉丁文为母语。

1546年蒙田毕业于波尔多的居耶纳中学。之后又进入吉耶讷学院学希腊文、法文、修辞术,还开始学习法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他读古希腊、罗马作品时不断写心得,作笔记,为他后来的《散文集》打下基础。为了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后来蒙田到图卢兹专修法律。

1554年学业结束后的蒙田被任命为佩里格间接税最高法院的推事。

1557年又进入波尔多最高法院工作。

1558年蒙田结识拉博埃西,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博埃蒂西对蒙田后来的思想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1559年蒙田陪同弗朗索瓦二世国王巡视巴黎。

1561年蒙田被波尔多最高法院派往巴黎,以解决居耶纳省的宗教叛乱,历时一年半。

1562年蒙田在巴黎最高法院宣誓效忠天主教。

1563年由于拉博埃西的离世,蒙田大受打击,情绪极为低落。

15657月,蒙田与波尔多市议员的女儿弗朗索瓦兹·德·拉夏塞涅结婚。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所生育的儿女大多夭折,只有一女长成。

1568年其父亲逝世,蒙田继承他的封号、领地与家业,成为一家之主。

1569年蒙田在巴黎出版雷蒙·塞邦的《自然神学》的译本。

1570年厌倦了政治与官场的蒙田卖掉了自己波尔多最高法院顾问的官职,前往巴黎为他的挚友拉博埃西出版生前留下的拉丁语诗、法语诗和一些翻译作品。

1571年,三十八岁的蒙田回到故居,一头扎进圆塔三楼上的藏书室,过着隐居的生活。虽然蒙田把自己的退隐看作是暮年的开始,是从所谓“死得其所之艺术”的哲理中得到启示的。但是后人看来,他退隐的真正原因是为了逃避社会。他崇尚自由,赞美静谧与闲暇,向往优游恬适的生活,不过他的隐居生活却是积极的,除了埋头做学问以外,他还积极从事写作。

蒙田自1572年开始,直至他逝世的1592年,在长达20年的岁月中,他一直断断续续地在写他的随笔。他以对人生的特殊敏锐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1572年他开始撰写《随笔集》。

15721574年国王决心平息宗教叛乱,派出三支军队向新教徒进军。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蒙田同居耶纳省的天主教绅士们加入其中一支军队,参加了这次国内战争。

1577年蒙田被纳瓦尔国王封为侍臣。

1578年蒙田患肾结石症,从此病痛与他相随,直至终生。

1579年《随笔集》第一卷编完。开始撰写第二卷。

1580年至1581年游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等地。回国后出任波尔多市长直至1585年,并继续增修《尝试集》。

1587年重回旧居续写他的随笔。

1588年《随笔集》一、二、三卷的第四版问世。一、二卷共增加了六百处。是年,蒙田认识德·古内小姐。出于她对蒙田本人和他的著作深表敬佩,蒙田对这位颇有才学的年轻的女士也很是喜欢,从此双方开始往来,蒙田把德·古内小姐认做了自己的“干女儿”。

15891592蒙田为《随笔集》新版作准备。这次新版增加了一千多处,其中四分之一都涉及到他的生活、爱好、习惯和思想。其实从他开始写《随笔集》的二十年来,他的书越来越浓重地带有他个人生活和坦白胸怀的色彩。后人评价:蒙田写作《随笔集》是在向世人暴露自己的思想,他在写书的同时也塑造了自己。

1590年蒙田写给亨利四世一封文笔优美的信,这是他政治生命的遗嘱。

1592913,蒙田病逝于蒙田堡。留下一本用来出第五版的《随笔集》手稿。

1595年德·古内小姐将蒙田留下的《随笔集》新版整理出版。

蒙田的著作

《随笔集》

这部文集是很多篇长短不齐的文章构成的,每篇有一个题目,讨论一个独立问题,彼此之间不一定有联系。他生活优裕,对当时法国激烈的阶级斗争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同时,动乱的时代又使他深感个人生活受到威胁,产生了怀疑论的思想。在《散文集》中最著名的一篇《为雷蒙·德·塞崩德辩护》里,他说人是渺小的,人和禽兽不同之处在于人能够思考。正因如此,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就有分歧意见,有矛盾。人人都自以为掌握真理,别人总是错误的,于是产生争论,甚至导致战争。其实,几百年来,人类追求真理,其结果只是证明自己的无知。他教人不要说:“我懂得,”要说:“我懂得什么呢?”他这种情绪论反映了当时一部分人文主义者的精神状态,他们对旧的信要失去信心,而对新的事物又缺乏高度热情。蒙田怀疑,但不否定一切。他认为生活是真实的,应当尽量享受它。享受生活首先要精神自由,心情恬静,不让习惯、偏见等束缚自己的思想,不让贪婪、吝啬等欲念扰乱自己的心情。

《有血有肉的语言》

本书的内容包括第一部分、论不同的方法可以收同样的效果、论悲哀、论灵魂缺乏真正对象时把情感寄托在假定对象上、论闲逸、论说诳、论辩才的急慢、论预兆、论善恶之辩大抵系于我们的意识、论恐怖、论死后才能断定我们的幸福、论哲学即是学死、论想像的力量、论隐逸、论教育、论凭我们的见识来评定真假之狂妄、论友谊、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第二部分、热爱生命、易变无常、要生活得写意。

多少回我成非我、病重、死之经验、友谊的奥秘、我的书房、我当市长、介入抑或弃权、描绘人、人体之重要、人之常规、丑恶的灵魂、守旧表现其外,自由思想其中、自命不凡的虚妄、众师之师等内容。

《善待生活》

《善待生活》融书本知识的生活经验于一体,行文旁征博引,汪洋瓷肆,语言平易流畅、形象生动。凭借这部著作,蒙田同拉伯雷一道,奠定了把法语确立为文学语言的基础,并影响了帕斯卡、拉罗什福科、卢梭、孟德斯鸠、圣伯夫、勒内、法朗士等一大批文人。莎士比亚也不时从《善待生活》中找到灵感。蒙田以博学著称,《善等生活》包罗万象,无所不谈,成为当时各种知识的荟萃。奥地利文化史学家弗里得尔认为蒙田似乎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能理解,同时对什么都报以微笑。

《善待生活》已成为了蒙田广博思想的文字证明,它犹如“生活的哲学”在反映蒙田深刻“自我”的同时,也反映导后来人去更好的生活。

《我不愿树立雕像》

蒙田在书中写到:“我不是树立雕像,将其安置在市中心的十字街头,教学之内,或是广场之中……我不想夸张其辞,空话连篇,只愿促膝相叙,娓娓交谈。”蒙田对灵魂、辨才、生死、善恶、平等、狂妄等话题平和细论,读者看到的将是一位谦逊者的精神告白。

蒙田的智慧

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他的文章揭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深度和广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哲学家。他的文章没有通常所见的哲学术语,他笔下的人物事件,都是可感可知的事情,而且写得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在书中,他对事物的探讨堪称执著,没有半点疏忽。他对任何事物也从不轻下定论,总要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去探讨,力图把它看得更明白,更加透彻。

蒙田在他生活的时代已成大名,但他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过很大的争议。一些著名作家,如卢梭等人指责他的作品充满了“可憎的虚荣心”“表面的真诚”,但他却受到了伏尔泰和狄德罗的推崇,他们赞扬他的作品反映作者“明哲善辩”“精于心理分析”,他的“文风简朴流畅,朗朗上口”。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培根、莎士比亚等伟大作家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随笔如他自己所说的,是“世上同类体裁中绝无仅有的”。

论经验

没有什么渴求比求知更合理。我们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接近它,当理性推理不足时,我们便运用经验。经验是一种比较愚钝的方法,当然它来得也简单。但是真理是如此伟大,因此我们不能轻视每一条通向它的道路。理性有如此多的形式,以致我们往往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们的经验也有不少形式,我们从事件的相互对比中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可靠的,因为事情永远不可能相同。在事物形象中没有什么普遍共同的性质,它们都具有分散性和多样性。

事情与面貌既不会和其他事情的面貌完全相同,也不可能与之完全不同。自然的造化可谓巧夺天工,倘若我们的相貌毫无相同之处,那就会人兽不分;倘若我们的相貌完全相同,人与人就无法辨别。所有事物都靠某种相似性而互相依存,所有范例都不是完善的,而从经验中得出的东西则永远存在缺陷。

蒙田认为,无论我们从经验中获得什么成果,如果我们不善于利用自身熟悉而且足以起到指导作用的经验,外来的经验就很难对我们的制度有所增益。

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善于学习,从以往事件中汲取经验便足以使自我变得更聪明。如果谁能回想起自己过去的极端愤怒,以及狂热是如何主宰自己的,那么他就能比亚里士多德更清楚地看到这种情绪的丑恶,也能更好地排斥这种情绪。如果谁能记得曾经受到过的伤害,以及使他们情绪发生变化的微妙的原因,那他就能为未来的变化和自己的处境作好思想准备。

人应当谦虚,服从规定,表达主张时冷静而有节制,对咄咄逼人的狂妄自大敬而远之。这种狂妄使人只相信自己,是纪律和真理的大敌。听听某些人发号施令吧,他们首先提出的建议就是按规格建立宗教和法律。亚里斯塔库尔斯说过,古代世界上只有七位圣人,而在他的时代,世界上只有七个蠢人,现在,难道我们不比他们更有理由这样说吗?肯定和固执是缺乏智慧的表现,那些蠢人每天都会一百次地摔倒在地上,而他们神气活现的样子竟然和过去一样,坚决而自信。

论忧伤

世人老爱将忧伤挂在嘴边,不仅如此,还总要给它饰以诸如智慧、道德和良心之类的华丽外衣。这样的行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意大利人称忧伤为邪恶,这样的言论实在是太精彩了。因为忧伤从来就是一种有害的品质,总是和空虚、懒惰、懦弱卑小搅在一起,因此,斯多葛派哲人对它特别禁忌。

噩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轰然而至,刹那间摧毁我们所有的感觉神经,所谓大悲不言痛,即是此种状态。然而,巨大的悲痛终于将泪水挤压出来的时候,它多少会洗去一些哀愁,像化脓一样带走烂掉的伤痛。

蒙田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布达战场上(弗迪南与匈牙利国王约翰的遗孀之战),一匹战马驮着一具尸体格外引人注目地奔驰而来。死者生前英勇善战,表现非凡,深得众人敬仰。当死者的盔甲被解开时,在场的战士个个泪流满面,惟独德军统帅雷萨利亚克毫无表情。他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死者,像石头人一样,接着砰然倒在地上。原来死者是他的儿子。

他认为,不管是喜是悲,只要情感冲动超出常态,人就会变得疯狂无度、不由自主。那些爱得死去活来的情人,眼见好端端的,陡然间就会觉得若有所失,茫然无措。可以体会且能承受的感情,都是寻常之情。

意外的惊喜也常常如此。

康比译曾问鲁萨梅尼:“有人为什么不为儿女的不幸而悲,倒是为朋友的不幸大悲?”答曰:“丧友之痛,痛于言表;丧亲之痛,无法可表。”

是啊,过分的忧伤总是让人丧失理智。因此,我们怎能不多用理性来强化自己呢?!

论闲逸

蒙田说,我们看见的旷地,倘若土地肥沃,那它必定丛生着各种叫不上名的野草。想要好好利用它,便需把它清理及散播好的种子。正如我们看见的妇人,如果任她们自己,只能产生不成形的肉块。必定施以良种,然后才能得到自然的好的后嗣。心灵亦然,倘若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着它,把它的范围约束住,它必定无目标地到处漂流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

他认为,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因此,俗语说得好,无所不在等于无所在。

读书能明智,能获得乐趣。但是,倘若读得过度,变成书呆子,便只剩兴味索然了。此外,可能还会损害身体,而快乐和健康却是我们最宝贵的,倘若结果竟弄到有损身心的地步,那么我们就抛开书本吧。

有人认为,从书上所得的弥补不了所失的,这样的观点蒙田是很支持的。

对书本的选择,当选有趣而且易读的。因为此类书籍能调剂我们的精神,给我们带来慰藉。此外还可以选择那些能教导我们处理好生死问题的书籍。至于那些艰深难懂的学科,我们不选也罢,留给那些所谓的专家们去探讨吧。

我们务须全力抓紧去享受生活的乐趣,消逝的岁月正将我们恋眷的欢乐逐一夺走。

尽情享乐吧,我们只此一生。

明天你只留下余灰,

化作幽灵,一切归于乌有。

论友谊

人类钟情于交往超过任何其它活动,这或许是本能赋予我们的。亚里士多德曾说,最好的法官把友谊看得比正义还重要。友谊各种各样,通常由欲望、利益、公众或私人的需要建立和维系。因此越是掺杂着其他的动机、目的和利益的友谊,就越难有其美好和真诚的东西,也就越无友谊可言了。

从古到今,友谊有四种:血缘的、社交的、礼仪的和男女爱情的,不论是单独的或是联合在一起的都不是在此要谈的完善的友谊。

我们通常所说的朋友和友谊是由心灵相通的机遇相联结的频繁交往与亲密无间。

蒙田认为,千万不要把普通的友谊和这里所提的友谊相提并论,倘若将两者混为一谈,便会很容易出错。对于一般的友谊,人们就像提着智慧的绳索小心翼翼地前进,绳索须小心地呵护才不至于出现可能的断裂。“爱他,就要想到有一天你会恨他;恨他时又要想到你可能会再次爱他。”奇隆这样说道。这一规则对崇高的友谊而言是极其令人厌恶的,可对于普通的友谊来说,却是非常必要且有益的。对于后者我们必须用上亚里士多德常说的一句话:“哦,我的朋友们,世上并没有一个是朋友。”

蒙田说:“一个人能够一分为二已经是非常令人惊奇的了,那些想把自己一分为三的人真的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世上独一无二的东西都不会是相同的。”

古人米南德也认为,只需遇见朋友的影子便算是幸福的了。

论勇敢

蒙田认为,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有时候会有一种智慧和一种情感或者是一种果敢精神出乎意料地涌现出来,此种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迹象。

人,无所不能,有时甚至超过了神。正像某人说的,此时人已进入无我的状态,超越出他那原始的状态。这个时候,人的低能和脆弱被上帝的力量和坚定所替代,只不过,这仅仅是一种间歇性的偶然。

纵观昔日的英雄人物,在他们的一生中,时而爆发出超自然的壮举,这种英雄壮举,远远超出了凡人的自然力量。但是,这也仅仅是时而爆发,并非时时发生。

毋庸置疑,此种超自然的力量会在人的身上扎下根来,且成为人的自然状态,在寻常的生活中时时表现出来。人,虽然有诸多缺陷,却什么事情都能做到,但是,偏偏就做不到有条不紊,持之以恒。因此,哲人贤士说,要想正确判断一个人,不可只看他的一时一事,而要看他平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

蒙田认为,人的行为,有时受命运的影响。命运这个问题总会随时出现,任何事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命运使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命运的支配。我们一向认为:“因为上帝预见到所有要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也就这样发生了。毫无疑问,上帝预见的事情是必然会发生的。”我们的老师说:“我们看见的事情,上帝早就看见了,事情的发生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强迫做出来的。因为事情发生了,我们便看见了,而事情不会因为我们看见了才发生。也就是说,事情的发生使我们看见了这件事情,事情若不发生,我们便看不见这件事情。我们看见了的事情,也就是发生了的事情,但是,一件事情可能以这种形式发生,也可能以那种形式发生。上帝对万事万物都一目了然,在上帝的一览表中,写着有意识的事件和无意识的事件,给了我们自由选择的余地,他知道,我们没有看见某事的发生,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而是因为我们不想看见。”

战场上,很多指挥官用命运决定一切这种观点去激励他们的士兵:人在何时死,早已由命运决定,我们的生命不会因为敌人的枪炮或自身的勇敢而缩短,也不会因为胆小怕死而延长。这话挂在嘴边说说倒也不难,而要让它深入人心,就不容易了。尤其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即使是那些坚信我们信仰的人,也多是把他的慷慨陈词挂在嘴边,很少放在心上。这样的话用来训导别人可以讲得振振有词,而自己却不会怎么去理会它。

论习惯

蒙田说:“习惯在我们思想上一无阻拦,从它给我们的奇特印象中可以更好地看出它的效果。习惯会影响我们的观点和信仰,还有什么看法比习惯灌输的看法更离奇,更怪诞的吗?”。西塞罗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自然科学家的任务是观察和探索大自然,却要求被习惯一叶障目的人为真理提供证据,这样做难道不惭愧吗?”

奇迹的存在并不是出于大自然的状态,而是因为我们对大自然所知甚少,习惯使我们的判断力驽钝不敏。蛮人于我们一点也不比我们于他们更怪诞,也没有理由更怪诞。

总之,习惯无所不做,无所不能。

在蒙田看来,习惯的最主要效果就是攫住和蚕食我们,一旦进入我们身上,就把我们紧紧抓住,并且深深扎根,为它的法令说理和争辩。的确,从我们出生后吃奶时起就有吮吸习惯了,我们首次看到的世界就是这般面孔,我们似乎生来就为了照习惯办事。那些在我们周围颇有市场、被我们祖辈注入我们心灵的成见,似乎是普遍而自然的思想。

不符合习惯就认为不符合理性这是极不合理的。如果人人都像我们那样研究自己,听到一句正确的格言,就立即看一看它在哪个方面适合自己,那他就会发现,这句格言与其说是机智诙谐的话,不如说是对成见的猛烈鞭挞。然而,人们接受警句和箴言似是为了告诫人民,而不是劝告自己,因此不是将它们融入自己的习惯,而仅仅是装进记忆中,这种做法是极其愚蠢和绝对无用的。

有的人因循本国的旧习陈规,还有的人则致力于引导和改变习俗,两者之间相差甚远。因循守旧者以平淡、服从和为人师表作借口,不管他们做什么,都不可能有恶意,最多也只是不幸。“在经过千锤百炼而保存下来的光辉古文化面前,谁能无动于衷?”

论良心

在蒙田看来,良心的力量很奇妙!良心使我们背叛,使我们控诉,使我们战斗。在没有外界证人的情况下,良心会追逐我们,反对我们。

尤维纳利斯说:良心就像用一根无形的鞭子,在随时随地抽打我们,充当我们的刽子手。

柏拉图认为,惩罚紧紧跟在罪恶的后面。希西厄德说惩罚是与罪恶同时开始的。谁在等待惩罚,就在受惩罚;谁该受惩罚,就在等待惩罚。恶意给心怀恶意的人带来痛苦。

做坏事的人最受做坏事的苦!犹如蜂刺伤了人,但是自己受害更深,因为它从此失去了自己的刺和力量。

维吉尔对此的描述是:它们在伤人的同时失去了生命。

由于自然界的矛盾对立规律,斑螫身上分泌一种自身毒液的解毒素。人同样如此,即使人在作恶时感到乐趣,良心上却会适得其反,产生一种憎恶感,引起许多痛苦和联想,不论睡时醒时都在折磨着自己。

良心可使我们恐惧,也可使我们坚定和自信。一个人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经过许多险阻而步伐始终不乱,就是因为对自己的意图深有了解,自己的计划光明正大。

奥维德说:“人的内心充满恐惧还是希望,全凭良心的判断。”

有许多被希腊和罗马称为野蛮的国家,在这方面却不及希腊和罗马野蛮,它们认为折磨和杀害一个对其错误还只是心存怀疑的人,是可怕的残酷行为。你不想无缘无故地杀他,对他做的事却比杀他还糟,你没有不公正吗?事情就是如此:多少次他宁愿无缘无故地死去,也不愿接受审讯,这种审讯往往比死刑还痛苦,这等于在执行死刑以前已把人处决了。

论发怒

在蒙田看来,发怒是一种丧失理智的行为,在发怒时做出的决定、判断往往都是错误的。对于因发怒而错判的法官,谁都会毫不犹豫地对他处以极刑。那么,为什么就允许家长和教师在发火时鞭打和惩罚孩子呢?这哪里是惩罚,简直是无耻!我们能容忍医生对他的病人发火吗?

为此,蒙田提出当我们发火时,决不能责打对方。正确的做法,便是在心头火起、心跳加速时,先把事情放一下,等心平气静下来后,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一样。冲动的时候,是情绪在指挥、在说话,而不是我们自己。

带着情绪去看问题,问题往往会无端放大,芝麻也能变绿豆,这跟雾里看物是一个道理。真实的情景比较模糊,饥饿的人,用肉来充饥。可是,想使用惩罚手段的人,不应该渴望惩罚。

谨慎而有分量的惩罚,受罚者更乐意接受,效果也更好。相反,如果惩罚来自一个狂怒的人,受罚一方会认为他的惩罚不公正。为给自己辩护,他会列举主人失当的举止:动作粗暴、脸色发红、口吐粗话、烦躁不安、莽撞轻率。

在这里,蒙田还强调,掩饰愤怒,就是把愤怒吸入体内。正如第欧根尼对狄摩西尼所说的——后者因怕被发现呆在一个洞穴内,就拼命往里缩:“你越往里缩,就陷得越深。”

不过,在此还要忠告一下那些有权发脾气的人注意两件事:其一,发怒要有分寸,不要不顾一切乱发泄,免得影响效果和分量。若让不经思考的大声斥责成为家常便饭,人们对此就会如同秋风过耳,听而不闻。其二,发怒时不要漫无目标,对谁抱怨,就要让谁听见。因为他们惯于在被斥责者尚未在场时就开始责骂,等他们走了一个世纪了,还在那里大声叫骂。

发怒时,尽可能地激烈,也尽可能地短促,尽量少喧闹,且要速战速决,言词激烈,但不晕头转向。一个人,一旦被愤怒抓获,不管理由多么微小,都会大发雷霆。因此,找同那些有权和你争论的人商量说:“当您感觉到我先激动了,不管有没有道理,让我发泄出来,我对您也将如此。”只有在你怒我也怒、双方比赛着发怒时,才会形成暴风雨般的狂怒。让各自的怒气尽情发泄,就能太平无事,这办法很有用,但做起来非常困难。一个人随着年事的增高,脾气就会越加暴躁。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有时,愤怒可作勇敢的武器,这似乎不无道理。然而,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风趣地反驳说,那是一种有新的用途的武器。我们摆弄其他武器,而这个武器摆弄我们,我们的手不指挥它,而是它指挥我们,它把我们握在手中,而不是我们把它握在手中。

论功利和诚实

在蒙田看来,摇摆不定是一种懦弱和缺乏主见的行为。以游说斡旋为业者往往掩盖自己的见解,表现或假装得极其折衷,似乎他们的看法与别人十分相近。而诚实、忠诚的人则拿出旗帜鲜明的观点和其独有的行事方式,此类人在谈判时宁可有负于谈判,也绝不允许愧对自己的良心。

诚实、忠诚的人用一种坦率的待人接物方式,使其很容易便深入人心,取得信任。纯朴与真诚在任何时代总是合时宜的。而且,辛勤工作而毫不为私利者的心直口快不易遭人疑心和讨厌,他们用得上伊佩里德回答雅典人怪他说话粗暴尖锐时说的那句话:“先生们,不要计较我的直言不讳,而应该考虑我这样做是否为一己私利,是否把事情办得更好。”

诚实、忠诚的人的爽直的言谈以其气势使别人从不怀疑他隐瞒了什么。该说的话,不管多么难以接受,多么尖锐辛辣,对于此类人都会说,当事人不在场,他也不会说得更难听。他的坦率有一种单纯而漫不经意的表现形式。他做事时只想到做,并不考虑长远的后果及计划,每个行动有其独立的作用,能有所成他便会很有成就感!

人们无法根据一个行为的功利来证明它是光明磊落的、高尚的。亦很难这样定义:只要一个行为是有用的,它便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每个人都必须去做。

我们不应将个人利益和欲望所滋生的尖酸刻毒称作责任感,也不应把背信弃义、阴险狡猾的行为称作勇敢。有些人把自己邪恶和凶暴的天性美其名曰热心,其实他们热心的不是事业,而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我们即便置身于敌对的人们之中也并不妨碍我们光明正大地、恰如其分地行事。但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你处理问题绝不能一视同仁、不懂变通。你至少要有节制、讲分寸,这样你就不会过分依赖一方以致对他有求必应;同时你应该满足于对方对你的适度恩宠,做到在混水中游走,却又不是混水摸鱼。

论后悔

蒙田认为,没有不伤害人的罪恶,举凡受公众评论指责的行为皆包含有罪恶的因素,当然,被人误解除外。罪恶是那么明显的丑陋和可憎,所以那些认为罪恶主要来源于愚蠢和蒙昧的人可能是有道理的,因为很难想象有人明知道是罪恶而不憎恨它。

恶意大多分泌出毒液,并且被自身分泌的毒液腐蚀;而罪恶却在心灵上留下悔恨,这悔恨如同身体里的一块溃疡,不断绽破和流血。

理智能化解其它的烦愁和苦痛,但却衍生出悔恨,悔恨比其它烦愁和痛苦更沉重,因为它发自内心,正如人在发烧时感觉的冷和热要比外界天气的冷和热更难受。罪恶不仅是理性和自然所谴责的,还包括公众舆论铸成的,因为即使舆论是没有根据和谬误的,但只要得到法律和习俗的认可,受舆论谴责的行为便构成了罪恶。

同样的,任何一种善行都会使心地高尚的人感到高兴。当然,做了好事的人自己内心也会感到一种难以描述的快乐,问心无愧时会感到一种圣洁的自豪。邪恶而胆大的灵魂也许能感到有恃无恐,但是那种怡然自得、称心如意的感觉,它是永远体验不到的。

心灵高尚的人有时因受到某种外界的刺激会干出坏事,同样,心灵邪恶的人有时受某种外界的刺激亦能做好事。所以评价一个人时,至少应处于稳定的状态或把他放到家庭生活的环境中来评价他。

当事情已经过去,不管是好是坏,你可以总结经验,但最好别后悔你所做的事。因为,过去了的事已进入宇宙的流程,进入斯多葛思想的因果循环,你的愿望、想象不能变动其分毫。万物的整个秩序,过去和未来,都不会颠倒。

论看待事物的方法

古希腊有条格言说:“人通常被看待事物的方法困扰,而并非事物本身。”对此,蒙田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说:“假如大家都能不折不扣地把这句话当成真理,那么,人类的不幸就可得以缓解。”在他看来,如果只是由于我们的判断,坏事才进入我们的世界,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嗤之以鼻,或者把它们变为好事。倘若世间万物让我们支配,为什么我们不能加以利用,使之适应我们的利益?如果我们所谓的烦恼和痛苦并不出自事物本身,而来自我们的想象给予的特性,那么我们自己就能改变这种特性。

倘若我们所担忧的事物可以自行在我们身上安营扎寨,那他们也会在别人那里安家落户。因为所有的人都属同一类,都具备相同的想象和判断工具。但我们对这些事物的看法形形色色,这清楚地表明:事物进入我们的世界时已被我们的想法同化。偶尔有人接受了事物的真正状态,但其他成千上万的人却为它们想象出一个新的截然相反的状态。

痛苦是人生存于世的最大不幸,这是很自然的。然而,我们即使不能消除痛苦,至少也可以耐心忍受,以求减轻,即使身体疼痛难熬,我们的心灵和理性仍能做到坚强不屈。

贫穷与富有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看法。财富、光荣也不像拥有者所说的那样美好和快乐,是好是坏全凭自己的感觉。对自己满意的人才会高兴,而不取决于别人是不是对你满意,只有这样,看法才真实可靠。

财富本身与我们既没有什么好处也没有什么坏处,它只给我们提供物质和种子。而我们的心灵比它更强大,是幸福或不幸的惟一缘由和主宰,能随心所欲地摆布和使用财富。

勤劳对于懒汉如同戒酒对于酒鬼一样是一种折磨。同样,俭朴对于纵欲者是苦刑,锻炼对于体弱多病和游手好闲者是体罚。其他事物也一样,事物本身并无痛苦也无艰难可言,全由人类的脆弱和无能所引起。要判断事物是否伟大和高尚,就得有伟大和高尚的心灵,否则,就会把我们自己的缺点说成是事物的。一支笔直的桨在水中似乎是弯曲的。重要的是不但要看到事物,而且要有看待事物的方法。

论死亡

蒙田说:“死亡,是人生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但是,当我们看到他人死去的时候,我们很难想到自己也有那么一天,或者说离死还很遥远。即便是死到临头了,亦不愿相信这便是自己停留人世的最后时刻。我们会一厢情愿地以为,那是不可能的。”

谁都怀念过过去的好时光,谁都抱怨过今日的伤痛,谁都有过将自己的错误和不幸归咎于外部环境和别人的往昔。

我们总是想尽办法让事事遂己心愿,总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如此重中之重的人物,不会轻易就死去。好像是天上的日月星辰,永远不会消逝。

我们越是这样深思,便会越发以为自己举足轻重非同小可。判断一个人是否勇敢坚定,看他身临险境时是否意识到自己确实处于危险之中。如果他意识不到危险而死于险境,就不能说他是勇于献身;如果他明知必死无疑而不避死,那可另当别论。

其实,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平气和的时候,做出自杀的决定,并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一时心血来潮,想入非非,设想自己如何死得顺心一点,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例如埃拉加巴卢斯,这个全世界最阴阳怪气的人,活着的时候荒淫糜烂,到了非死不可的那一天,死也想死得精美绝伦,才不至于辜负他人生一世。为此,他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塔楼,塔面和塔底都覆盖着饰有纯金和宝石的厚木板,准备临死之前从这里跳下;他还备下了用金丝和红绸编织的绳索,到时勒死自己;他另外又打造了一把金剑,打算自刎;他把毒药盛进绿宝石和黄玉制作的容器里,准备服毒等等,为自己设想了一系列的自杀途径。

然而,像这种优柔寡断的人,把自杀的途径考虑得那么周到,真到了要自杀的那一天,他又会觉得这些方法都不理想,必须想好更理想的才能动手。但是,那些决心更大的自杀者,也要看那一击是否一举成仁,使他没有时间去感悟最后的生命。若是他感悟到生命渐渐地消失,灵魂悄然离开肉体,他是否会后悔,他是否还会义无反顾地朝着这条绝路走下去,那就不得而知了。

论自我衡量

蒙田认为,自高自大和自以为是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病,世间万物中最为不幸、最为虚弱最为自负的便是人。他看到自己落在蛮荒瘴病之地,四周是污泥杂草,生生死死在宇宙的最阴暗和死气沉沉的角落里,远离天穹,然而心比天高,幻想自己翱翔在太空云海,把天空也踩在脚下。就是这种妄自尊大的想象力,使人自比为上帝,自以为具有神性,自认为是万物之灵,不同于其他创造物。动物本是人类的朋友和生活中的伙伴,可那自以为是的人类却对它任意支配,非但如此,还自以为是的认为是自己给了它们某种力量和某种特性。

在他看来,人类的贪婪远远超出了为满足需要而获得的所有成就。

人老对自身想入非非,这样的行为毫无意味。不过说来也怪,动物中也惟有人有这种想象的自由,不着边际地对自己提出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要、什么不要,真真假假,这是人的一个长处,得来不易,但是不必为之兴高采烈,因为正由此产生了痛苦的源泉,罪恶、疾病、犹豫、骚乱、失望,使他困扰不安。

人是不可能想象出上帝是什么样子的,人自以为想象出了上帝。其实想象出的还是自己,他们看到的只是自己,不是他;他们拿自己与之比较的也是自己,不是他。

近距离观看物体,物体便显得大;远距离观看物体,物体就小,这两种表述都是对的。

一名异教徒说:“人若不超越人性,是多么卑贱下流的东西!”

这句话很有价值但同样亦很滑稽。因为拳头要大于巴掌,伸臂要超出臂长,希望迈步越过两腿的跨度,这不可能,这是胡思乱想。人也不可能超越自己,超越人性:因为他只能用自己的眼睛观看,用自己的手抓取。只有上帝向他伸出特殊之手,他才会更上一层;只有他放弃自己的手段,借助纯属是神的手段提高和前进,他才会更上一层。试图完成这种神圣奇妙的变化,依靠的不是斯多葛的美德,而是我们基督教的信仰。

论坐井观天

我们将容易受人诱导和轻易相信他人归因于人的头脑简单和无知是有道理的。有一句格言说:“相信好比是在心上刻一道印记,其心越是软弱就越少抗力,印记就越易于刻上去。”

一个心灵空虚的人内心往往缺少平衡力,故此极易偏听偏信,且往往只听一遍就会信以为真。所以,一般孩童、凡夫俗子和妇道人家以及体弱多病者,最易轻信人言。反过来,自以为是地对任何人的言论都不信任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这完全是因自高自大、自作聪明的人的行为所致。

蒙田认为,每一个断然指定一件事不真实和不可能的人,其行为形同井底之蛙,傲慢无知、愚不可及。上帝的意志和我们大自然母亲的威力无穷无尽,我们不应固步自封,而应随知识老人的引导,穿云破雾、透过黑暗,进一步认识真理。揭开事物神秘的面纱,是人之本能所至,并非仅仅为了积累知识。我们称之为怪事和奇迹的不为我们理解的事物,不是经常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吗?

在他看来,人的固执有时让人苦不堪言。我们不曾明了的事情,即使重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照样不会相信,甚至会更加怀疑,这是怎样的一种无知啊!

倘若我们认定某物最大,便再难相信世上还有比这更大的东西。

虚荣心和好奇心是思想的两大祸害:后者鼓励我们多管闲事;前者则禁止我们勤学好问。

论意愿

常听人说起死亡能使人偿清所有的承诺,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做法却是恰恰相反。

我们不能超越自身的力量和才能,因为,结果和做法完全不在我们能力所及。惟有意愿属于我们的能力范围:人类义务的规则都必须建筑在自由意志之上。因此,埃格蒙伯爵认为,尽管履行诺言的权力不掌握在他手中,他的心灵和意志也必须承担所作的诺言,那样,即使他比霍纳伯爵晚死,他也就摆脱了责任。英国国王亨利七世不想履行自己的诺言,尽管等到死后才把背信弃义的行动付诸实现,但他的行为是不能原谅的。正如希罗多德笔下的泥水匠不能原谅一样:他一生忠心耿耿,严守秘密,临死前却把他的主子埃及国王的宝藏泄露给他的子女。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居心不良,想把别人的财产据为己有,准备通过遗嘱等死后付诸实现。他们任何好事都不做,既不给一件要紧的事作一了结,也很少有兴趣和有意识纠正不公正的事。他们的代价太大,他们欠人的越多,弥补时付出的也越多,他们自己也会受惩罚的。

相比之下,活着时将仇恨隐藏起来,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暴露出自己的意愿的人更坏。他们不在乎自己的荣誉,违背理智,甚至违背良知;不怕伤害别人,至死也不善于消除仇恨,并将其延续到他们身后。这些不公正的法官,他们延长审判,直到自己不再有审判权时再来审判。

论怯懦是暴虐的根由

蒙田认为,怯懦是暴虐的根由。这种邪恶而非人道的、乖戾而粗暴的勇敢,每每伴有女性的软弱。有些人性情暴戾,却动辄流泪,且是为鸡毛蒜皮的事。

人们常说:“你会后悔的。”可是,倘若你朝他心脏上开一枪,你还会认为他会后悔吗?恰恰相反,如果我们一枪打死他,他倒下时会心怀敌意地朝我们做鬼脸,他不仅不会后悔,还会对我们不满意。让他迅速而毫无痛苦地死去,这是给予他人生最大的恩惠。我们要东躲西藏,避开法官的跟踪追击,他却安安静静,无人打搅。杀死他,有利于将来不再受他的进攻,却不利于对他复仇:这样做,惧怕多于无畏,谨慎多于勇敢,防御多于进攻。显而易见,这背离了复仇的真正目的,有损于我们的名声——这是怕他活在世上,还会向我们发起进攻。

所以说,杀掉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对付他,而是为了保护你自己。

倘若我们想光明正大的永远控制敌人,对他们为所欲为,那么,假如他们摆脱了我们的控制,我们便会恼火万分。可我们却更想用稳当的方法来获胜,而不是决斗一场;我们在争吵时更重视结果,不重视荣誉。

因先前的人受了侮辱后只满足于反驳,受了驳斥便给予回击,他们英勇刚毅,对活着的和受他们攻击的敌人丝毫也不怕,而我们看见敌人活蹦乱跳,就吓得浑身打颤。现在,我们不是奉行一种漂亮的做法,对伤害过我们或受过我们伤害的人,一律紧追不放、把他们置于死地吗?

借用他人的力量和胆识来捍卫自己的荣誉,这样的做法不仅不体面,且不公正。尤其对于一个勇敢而非常自信的人来说,将自己的命运同第二个人的命运联系起来,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一个人冒的风险够多的了,怎能再为另一个人去冒险!各人靠自己的勇敢捍卫自己的生命已很艰难,怎能再让旁人来危及宝贵的生命!

凡是超越普通死亡的东西,都是极端残酷的。有些人尽管怕死、怕砍头或上火刑架,却依然做错事,对于这些人,我们司法机关不可能希冀用火刑、钳烙刑或车轮刑来阻止他们犯错误,只能用极端的办法。

   

第十六章 阿德勒

阿尔费雷德·阿德勒(1870-1937),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和弗洛伊德、荣格一起被人们称作深蕴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

阿德勒当过军医、医学院教授,也担任过心理医生,在维也纳设立过多所儿童心理辅导诊所,到美国和欧洲各国发表演说和诊治病人,他所倡导的个性发展与社会精神,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说:“人不为事物所惑,而是被我们自己对事物的想法所惑。”“每一个个体人性的关键,是看他赋予生命什么意义。”

阿德勒生平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具有传奇的一生。

他于1870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在兄弟六个中排行第二。然而,殷实的家庭环境并没有给阿德勒带来快乐的童年。相反,他经受了很大的苦难。

    阿德勒从小身患先天性残疾,身体羸弱、行动笨拙,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窒息。在5岁时,更是得了一场几乎致命的重病,并从此对死亡留下了阴影。在后来的回忆中,他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这也使得幼年的阿德勒决心日后当一名医生。初入学校的阿德勒仍历经着苦难的磨砺。由于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以至老师觉得他明显不具备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议及早训练他做个鞋匠才是明智之举。所幸,后来在父亲不断的支持和鼓励下,阿德勒的学习逐渐好起来,甚至成为班上数学最好的学生。

1895年,阿德勒进入维也纳大学,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如愿地成为了一名医生。

1902年,阿德勒被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感动,并受邀参加弗氏所主持的研讨会,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起初,弗洛伊德对阿德勒备加赞誉,也非常信任,但后来两人在“恋母情节”学说上产生分歧。

1911年,阿德勒率领他的几个追随者退出了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另组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鉴于“精神分析”一词已为弗洛伊德所用,不久他又把组织名字改为“个体心理学学会”。从此,阿德勒便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

1912年,阿德勒发表论文《神经质性格》,推出自己的学说和主要概念,奠定了个体心理学派的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德勒担任奥国军队军医,战后对儿童辅导产生兴趣。1919年他建立了“学校心理卫生中心”,是维也纳学校制度中第一所辅导诊疗中心,专门从事问题儿童及其家人、学校教师的咨询工作。

1924年,阿德勒在维也纳召开第一届个体心理学大会,自此以后几乎每年一次。此时,阿德勒已声名远播。

1926年,阿德勒应邀访美,将个体心理学介绍到美国;

1927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32年,出任纽约长岛医学院教授,期间出版的《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一书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1935年,阿德勒决定定居美国,并成为职业精神科医生。

1937年,阿德勒在赴苏格兰亚伯丁做演讲时,不幸因过劳病逝,享年67岁。

阿德勒是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第一人,他推广了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和概念,如焦虑、冲突、潜意识、自我、超我。他所提出的问题,为后人开拓了探索的道路,不愧为人格理论的先驱。

阿德勒的著作

阿德勒的主要著作有:

《自卑与生活》(1912

生活,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并不缺乏困难,且困难情境很多。当人们发现自己处于困难的情况之中,我们可以研究它,找出不同困难的特殊性,并在生活中战胜困难。这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战胜自卑心理的一种表现。

生活中,有自卑心理的人我们不能说他们懦弱,自卑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当三个小孩站在狮子笼前时,一个孩子躲在他母亲的背后全身发抖地说道:“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地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我一点都不怕。”第三个目不转睛地盯着狮子,并问他的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其实,这三个孩子都已感到自己身处劣势,但却本能地依着各自不同的生活模式来表现出他此时的感觉。

《人性的研究》(1918

我们认为会动的、活生生的有机体才有灵魂。人的灵魂与行为、心理之间有密切的因果关系,这个关系构成了人类与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因此,人类的灵魂也就是人的本质体现。

一切因时间变化、位置转换而产生的困难,都需要灵魂的预测、收集经验、累积记忆,使能寄托的有机体更适应生活。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人的本质是心理和行为的表现,而所有灵魂完成的演化与进步,都依赖于机体自由行动的能力,这个行动能力会刺激及提高心理生命的强度,行动能力也须依靠较强大的心理生命。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本质的功能,我们就会渐渐感觉到,我们的思考是一项遗传能力的进化,这个能力就是攻击与防卫的机制,由生活的有机体根据它所处的状况来反应。本质生命是“侵犯”与“寻求安全”两种活动的合成,它最终目标是要保护有机体继续在人间活着,并使他们能安然完成自己的发展。

《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19年)

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把每一反应、每一冲动、每一活动都看作是个体生活态度的外显部分,并且还尝试把个体生活看作成一个整体。

从实际观点来说,这样的科学是必须的,因为靠着知识的帮忙,我们可以修正并改变我们的态度。

因此,个体心理学从两方面说来是具有预言意义的:它不仅可以预言会发生什么,甚至,像预言者约拿一样,也可以预言什么事情不会发生。

《自卑与超越》(1932

本书是阿德勒站在个体心理学观点的角度上,对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来进行阐明的一本通俗性读物,虽说是通俗读性物,但它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

在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阿德勒的人格哲学

阿德勒早年时期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并很快成为弗氏心理分析学会的重要人物,后来因不赞同弗氏的性理论导致了双方的决裂。离开弗洛伊德后,阿德勒由此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这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阿德勒对人类个体心理的出色研究和取得的卓越成就,吸引了很多个体心理学的研究者,由此,个体心理学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它通过提高人的社会兴趣,改变了人在生活中的价值观念,从而重新树立了生活目标,填补了人类信仰的此项空白。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让我们了解了人生的许多问题,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生命的意义”。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跟全体人类相联结的感觉,他告诉我们:“生命遭遇最大的困难,以及造成他人最大的伤害的,是那些对人类没有兴趣的个体,就是这类个体导致了人类所有的失败。”

人类的灵魂

人性的本质与心理生命是相关的,它支配人的行动朝向一个目标,因此我们不能说人类灵魂是一个静止的体系,我们只能将它看作诸种活动力量的合成。可是,这些力量却只是一个原因的结果——它们一直奋力要求某一目标的完成,这个奔赴目标的目的论,是“适应”的观念中固有的。我们只能想象心理生命有一个目标,而存在于这个心理生命中的行动,都一一指向它。

灵魂与人类的心理生命

阿德勒说,灵魂决定人类的心理生命。如果那些朝向常在目标的活动没有经决定、持续、修正以及引导,就不会有人去思考、盼望、梦想。这个结果始于有机体适应环境和对环境反应的需要。人类生命的生理及心理现象,会以我们前面呈现过的那些根本为基础,如果不局限于常在目标的模式中,人们就没有办法想象那个由生命动力在做决定时的那个心理演化。

基于此,灵魂生命的一切现象便可以当作是为未来情境所做的准备。然而,承认心理机制中的灵魂只是一般朝向目标的力量,似乎不太可能,可是个人心理学在思考人类灵魂的全部表现充分体现在“一概朝向一个目标”。

阿德勒认为,如果你要想知道某人的种种目标,我们必须了解他生活的行动及所表达的意义,并且要了解,作为目标的准备,这些行动及表达有什么价值。此外,我们还要明白,在达到目标时应采取怎样的行动。这就好比我们如果让石头落地,会知道石头的路径一样,灵魂虽然并不懂得自然的法则——因为常在目标经常变动——但,如果某人有了一个常在目标,那么,他的每一个心理倾向必然都宛如遵守一个自然法则般,追寻着某一个驱动力量。

统御法则确定存在于灵魂生命中,但那是人造的,如果有人觉得,谈论心理法则已有足够的证据,那是表象欺骗了他,因为,如果他已确定了周围的环境,相信自己已展露了不移的天性,那么,他已走偏了。就好比你很想画一幅画,有人把这个目标应有的态度给你。你便会依序进行所有必须进行的活动,仿若有一个自然法则在起作用一样。但你之所以画这幅画,真是某种驱动力量的推动吗?

人的目标心理

阿德勒认为,人类活动所朝向的目标,受孩童时期所处环境的影响。印象决定我们的理想:即目标,可能在生命前几个月便已形成,尽管很年幼,但某些感受仍能激发我们快乐与难受的反应。这便是生命哲学第一个痕迹的显现,它的表达方式极其原始。我们仍相信在婴儿时期,影响灵魂生命的基本因素就已确定。然后以此为基础,再加盖别的结构,那些上层结构便可能经过修正,被影响或转变。那些种类繁多的影响很快迫使年幼的我们对生命产生固定态度,而且调节我们对生命给予的问题所采取的特别的反应。

阿德勒还认为,目标的确定,对我们的文明也有重要贡献,它让年幼的我们自己去闯,为我们树立一些疆界,直到我们实现可以保证给自己安全及适应的愿望为止。人类与我们的文明现状建立关系共需要多少安全,在每一个生命的初期可能就已知了,所谓“安全”,我们想的不是免于危险的那种安全,而是“安全”地进一步统合,这是人类有机体可以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继续存在的保证。比如在策划完全的机制运作中,我们也是这样谈到“安全的统合”。小孩要求比仅满足天生本能发展的更大的安全,是因为他需要这种安全统合。因此,他的灵魂便产生一种名为“朝向支配及超越的倾向”的新的活动。

这样的情况下,逃避所有较大的困难、暂时躲避生活的要求成为他眼前的“目标”。误以为这样做可以慢慢脱离困难。但我们不能把人类灵魂的反应当成是最终的或绝对的。需要注意的是,那只是“目标概念”的暂时具体化而已。对于小孩,我们要看远一点,要对他倾力完成目标的能力表示怀疑,不能把衡量成人心理的标准用在儿童心理上。

如果,我们想透彻地了解一个人的思想,那么,就必须观察他与同类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由宇宙的本质决定,所以是变动不定的;另一方面它也由固定的制度或习俗决定,比如社会或国家的政治传统。若想完全领会心理的活动,那我们就必须同时了解这些社会关系。

群体生活与社会的存在

阿德勒说,从古至今,一切生活形态的基础都是建立在群体基础之上,而整个动物王国也都证明了这个基本法则:若一个物种的个体成员无法面对自我保存之战,那它们必会通过群居集结新的力量。

达尔文很早以前就叫大家注意一个事实:凡软弱的动物从来没有单独生活的。我们不得不把人类列入这些软弱的动物当中,因为他们也不具备能单独生活的能力,但为了在这个行星上继续生存,他们必须为其软弱的躯体补充许多人造的东西。那便是灵魂,而灵魂的本质则处处体现着群体生活的需要。人类没有其他动物的速度和力气,没有肉食动物的利齿,没有好的听力与敏锐的双眼,而这些正是生存战斗中必备的条件。想象一个人如果在无一文明工具的原始森林中生活,那他一定比别的活的有机体更难于生存。但人为了保障其生存,必须要有大量的器具,他的营养、性格、生活形态,都需要有完善的保护计划。

人只有处在特别有利的情况下才能维持生存。这些有利的情况要通过社会生活才能提供,社会生活变成一种需要,因为只有通过社群及分工,人类才能继续生存。人类要想保护自己,就必须学会分工,因为“分工”一项,就足以使人类得到防卫及攻击的工具。

可以想象,婴儿诞生之初,要使他活下去得多么小心防备!如果你想知道人类到底需要多少照顾,想理解人类为什么需要社会生活,那你就再想想人类血肉之躯继承的病痛及虚弱有多少。这样,你就会明白:社会才是人类继续生存的最佳保证!

人的“安全与适应”心理

在阿德勒看来,从大自然的角度看,人是一种次等的有机体,他的意识中经常会出现自卑及不安全感,这便是恒常刺激,督促他去发现适应大自然的更好方式及技巧;迫使他去寻找可以消除或尽量减少生活中不利情况的方法,因此才产生由心理机制来解决安全问题的需要。若非如此,即使有角、爪、齿等能与自然战斗的身体防御,人类也很难脱离原始状态。

心理机制能弥补人类器官上的缺失而迅速提供急救之路。这个不曾间断的无力感的刺激,发展着人类的预见力及警戒力,并且使他的灵魂发展成今天这个负责思考、感觉及行动的状态。由于社会一直在适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心理生命从一开始便需与群体生活打交道。群体生活的逻辑是心理生命全部能力发展的基础。

他认为,在这个天生需求逻辑的群体中,我们会发现人类灵魂发展的下一步。清晰的语言是群体生活的另一个工具。这个奇迹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语言现象不能与适用于全人类的概念分离,因为一个单独生存的个体根本不需要语言,语言只在社群中才有作用。它是群体生活的产物,是群体中个体间的联系工具。我们可以看看在与他人接触有困难或不可能有接触的环境下成长的人,就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正确。

不言而喻,语言在人类灵魂发展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它是逻辑思考产生的前提。如果我们要建立概念及了解各种价值差异,那么,逻辑思考是必须的。然而,概念的形成不是私密的事,它与整个社会都有关系,我们的思想和感情只有适用于全人类时,它才是可以了解的。我们对美丽事物的欢欣感,其基础在于对美丽事物的认同、领会及感受,这些需求是普遍性的,由此可知,诸如理性、领悟、逻辑、伦理学、美学等思想及观念,都能在人类群体生活中找到根源。

人类性格中最有价值的那一些观念,诸如公正、正义等,使人类社会的需要状况得到了满足。这些状况进而塑造了灵魂,并且指挥它的活动。在社会生活适用于全人类的原则下,我们建立并保持了负责、忠诚、坦率、爱真理等观念。

性格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来的特殊作风。它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我们只有在考虑一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时,才谈到性格,像《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角鲁滨逊,探讨他这个人到底具有什么性格实在没什么意义。一个人用其社会感的观点去努力奋斗见知于人所依据的行为模式,并接近他所往来的环境所呈现的特质和性情这就是性格。

性格特点

阿德勒认为,性格特点好比是一种生存的模式,它不是遗传的,它使我们在潜意识的说话、行为中表现出我们的人格。性格也不是一个人的癖性,而是他为了在生活中维持独特习惯而取得的。现实中,有人很懒惰,但这并非天生,而是因为懒惰适合他的生活与习性。在这种模式中,权力态度有相当程度表现。一个人有可能强调自己天生的缺陷,以便在面对挫折时挽回一点颜面,而如此内省的最终结果往往就像这样:“如果没有这项缺陷,我的才能一定可以发展得很出色,可惜我'有’这个缺陷!”还有一种人,由于权力欲望的驱使,致使他深陷于环境的长期战争中,他们往往形成一些适合其战争的权力表现,诸如野心、嫉妒、怀疑等。这类性格特点虽与人格无异,但它实非遗传,并且还可以通过一些外力来改变。

目的是影响一个人生命格调、活动、行为、世界观等的重要因素,心中若缺乏目标,就不能合理思考更不能付诸行动。在孩子灵魂的幽暗背景中,这个目的已经存在那里,从幼年起即指挥着他的心理发展,这个目的给予孩子生命形态和性格,并且负责使每个人成为一个特殊的单位。此单位之所以别于其他的人格,乃是因为他生命中的活动和表现全部由一个常见但独特的目标导向。若能明白这点,就会知道,如果想深刻认识一个人,无论从其行为的哪一个阶段看他,都能够认识他,那么,就必须清楚掌握他的行为模式。

阿德勒还认为,在一张友善的面具背后,隐藏着一个超越的目标,社会感的存在抑制着它光明正大的发展,所以它必须在秘密中进行。可是我们必须再一次肯定,如果我们人类彼此多了解一点,超越的目标一定不会像这样繁茂生长。如果我们能进步到每一个人都发展出好眼力,而且能透视周围人的性格,到那时候我们不但能更周全地保护自己,同时也会使别人的追求权力因遭遇困难而不会有所结果。到了那种境地,我们能更真切地识别这些关系,也能够运用现已取得的各种观察作为证据。这时,遮遮掩掩的追求权力将会消失。

社会感的形成

阿德勒说,在生活中,群体生存的逻辑支配着我们,这点确定了一项事实:要评估我们的同类,我们需有特定的标准,而一个人所发展的社会感程度,就是评判人类价值的惟一标准,千秋万世都将如此。世上没有什么言辞可以让我们利用来完全逃避我们对他人的责任,也没有一个人真能破除社会感的完整性。所以,我们只能承认我们在心理上对社会感的依赖。

我们不断被社会感的警戒声音提醒,但这并非要我们经常把社会感放在有意识的思考行动中,而是告诉我们要想扭曲它、撇开它、改变它,必须要有相当强的动力;再者,社会感的普遍需要使得每个人在行动之前,都得先经社会感的考核通过,这个行动及思想的考核需要源于社会体的潜意识感知,最起码,我们常须为我们的行动找寻可以为人谅解的理由,这个事实就是由社会感的考核决定着。

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有社会感程度的表露,有时候可以从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中很明显看出来,比如看他注视另外一个人的样子、他摇手的方式、讲话的方式等。他的人格也能以某种方式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而我们几乎也可以直觉地感知他的人格。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下了结论,那么,连我们自己的态度都难免对这些结论相当依赖。

阿德勒认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大前提是未被破坏的群体生活,一个人只要对环境抱着融洽相处的态度,他就可以轻松地教孩子如何适应环境,只要他们能够把对权力的追求减低到不影响孩子的程度,家庭战争便可消失。如果父母了解孩子的发展原理,他们便会避免使孩子直线性格发展成夸大的形式——比如勇气退化成鲁莽,鲁莽再退化成粗鲁的自我主义。除此之外,他们不仅能避免外界强行制造的权威,而且还能避免制造严谨服从的假象,否则,孩子可能因为这种有害的训练而导致被压抑、害怕真理、害怕坦白。

教育上若使用压力,就如一把双刃剑,只会产生形貌上的适应。强迫性的服从只是表面的服从,孩子与环境的基本关系,会反映在他的灵魂里,因此所有我们想象中可能出现的、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障碍,也都会反映在他的人格中。小孩对外界的影响没能力表示任何评论,所以周围人无法了解他。他的人格便由这个难题和他对这些障碍的反应共同构成。

乐观与悲观的倾向

在阿德勒看来,人格分类的另一个衡量标准是:看他如何面对困难。乐观主义者性格的发展是直接的,他们有勇气接近一切困难,对自己充满信心,怀着轻松愉快的态度做人,由于他们对自己恰当的评估,所以对人生不做过多要求,也不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或不重要。因此,能轻松直面人生困难,而且总是很乐观的面对错误。

乐观主义者从态度上可以立即分辨出来,他们不惧怕,他们谈话开放自在,而且不过分谦卑,不过分自抑。假如让我们用创造性的词语来形容他们,我们会说他们“有开放的双臂”,随时准备接纳人类同胞。他们与人接触容易,交友没有困难,因为他们不怀疑;他们说话没有阻碍,他们的态度、举止、步伐,都是自然轻松的,但这种类型的例子一般只存在于一岁之内的人群中,不过,成人中也有不少乐观水平让我们很满意。

在教育上,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悲观主义者的存在。他们是由儿时经验及印象而得到“自卑情结”的人,对他们而言,所有困难都变成“人生坎坷”的感受,出于悲观的个人哲学,他们往往朝向人生的阴暗面,他们感知人生困难的程度比乐观主义者敏感得多,因此他们很容易丧失勇气。由于不安全感的折磨,他们常常都在找寻保护。他们的求救声回应在外表行为中,若他们是孩子,没有办法独自站立一定会缠着妈妈,或者一和妈妈分开便吵闹不停,甚至到了老年,还可以听到他们对母亲的呼唤。从这种畏怯胆小的外表态度,可以肯定这种人异常谨慎。悲观的人永远在考虑可能的危险,就连睡觉也不安寐,为了保卫自己对抗人生的胁迫,仿佛永远都处于备战状态。尽管他们也很向往人生的欢悦,但他们身上的欢悦却少得可怜,睡眠困扰就是一个人小心翼翼的标志。

若一位老人总是去察看房间锁没有,或者梦中尽是小偷强盗,我们是可以怀疑他有悲观倾向。这种类型实在也可以从睡眠姿势辨认出来:睡觉时倦缩到最小形体,或者把被子蒙盖过头,多半属于这类人。

攻击与防御的特性

阿德勒认为,攻击者和防卫者也可以通过人格来划分。攻击者的态度特征是行动暴烈。攻击型的人倘若具备勇气,往往会为了证实他们的能力,而把勇气强化成鲁莽,但是从这里却泄露了统御着他们内心的深度不安全感,这种人如果感到焦虑,就尝试使自己强硬,以对抗恐惧,至此,“大丈夫”的角色被他们扮演到了可笑的地步。更有甚者,他们压制所有的温柔、细腻,因为这被他们认为是软弱的象征。

凶暴和残酷的特性通常表现在攻击者身上,他们如果刚好倾向悲观,那么,所有关系、所有环境都会改变,因为他们既没有同情心,也没有合作的能力,他们只能仇视全世界。但他们对自我价值的知觉,却可能同时达到很高的程度,他们可能使骄傲、自大和自我价值感膨胀。他们自以为是征服者,尽其所能展现着虚荣,但是,他们明显的态度和他们行动的繁冗,不仅破坏了他们与世界的和谐关系,也泄露了他们的全部性格,一个奠基在变幻不定的基础上的结构。他们的攻击态度便是如此发源,且可能延续很久。

阿德勒还认为,不能达成使命对他们本身有追溯既往的影响,他们的发展就此中止,然后转变为另外一种类型:防卫者,这种类型的人觉得自己备受打击,所以他们经常在防卫。他们弥补不安全感的方法,不是沿着攻击的路线,而是借助焦虑、防备、懦弱等方式。我们可以确定,如果不是上述那种类型所持的攻击态度的失败,就不会有第二种类型出现。防卫型的人会很快被不幸的经验吓倒,致使他们从这里推断出他们容易被击退的绝望结论。为了圆满演示他们的失败,有时他们会假装在撤退的路线中做项有益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凡不信赖自己的人也永远不会信赖别人,而这种不信赖的态度不免要发展出猜忌和贪欲来。这类怀疑者所经历的独立生活通常表示他们不喜欢为别人准备快乐,或者不喜欢参与别人的快乐,不但如此,他们甚至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痛苦。

这类人为了维持他们优越于人的感觉,有时可能借一个有效而不容易摧毁的巧作,在他们这个不计一切代价去维持其优越感的欲望中,他们可能发展出一套微妙的行为模式,而这套行为之微妙,乍看之下,绝不会想到那是源于对人类的敌意。

人生的挑战

什么是人生的挑战?换言之,人生的挑战为何?简单而言,所谓“人生的挑战”,即人类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人生问题。事实上,人类必须面对的人生问题很多,而有三个人生问题长久以来为人们所确信,即社会生活、工作、爱情,这三个方面不断地面对我们、逼迫我们,向我们发起挑战,任何人都无法逃避,而只有拥有足够社会感的人才能解决它们。

自我观念

在阿德勒看来,个人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显示出他对于自己的力量、能力,有着一定的看法,而且从一开始,他对于自己在任何情况下行动的困难或者可行性就已有了很清楚的见解。换言之,我们确信人的行为出自他的观念。对此千万别感到惊奇,因为我们感受到的并非事实,而是外在世界,即主观形象的反映。当我们做心理学研究时,不要忘掉塞内加的话。在解释现实中存在的重大事实时,往往会在我们的生活风格中有所表现,而只有直面和解释相冲突的事实时,我们才会在直接经验的细节方面改正对事实的看法。

在神经症里常常可以看到类似的结构。患者不仅惧怕失败,而且害怕丧失自己,于是误认为自己身体与心理的症状,是不能解决的,因而精神激动,而这又被他们拿来保护自己从生活中撤退。

每个人对自己、对人生的问题都有一个“观念”,一个生活样式,一个运动定律,会把他牢牢抓住,虽然他不了解这个观念,也不能说明。这个运动定律是在童年的狭小范围中出现的,在没有经过分辨与思考的情形下,潜意识中运用人天生的能力以及外在世界的影响,而发展出来的,这一过程不受任何用数学方程式表达的行动限制。它是孩子的艺术品,用来为他的目的,指导与使用所有“本能”、“冲动”,以及从外在世界与教育获得印象。

个人对自己与人生要求的错误想法迟早会使得他和冷酷的现实冲突:现实要的是和社会感一致的解决办法。冲突的结果可以比拟成电击,失败者会认为他的生活风格经不起人生外在因素的考验,这一意见不会因为电击而消失或改变。对个人优越的追求,仍旧不变,震撼的结果,只能发生在以下情形中:当事人的行动领域变得更加狭隘,而狭隘领域也多少受到限制;其次,当事人会把让他的生活受到失败威胁的任务除去;最后,他会从自己还没有做好正确应付准备的问题前撤退。

生活风格

阿德勒说,人生和寻找人生意义是人客观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不断积极探索的问题。人们不会随便拒绝任何发现它们的方法与途径。个人对人生意义的解释不是小事,因为它是测量思想、感情、行动的终极标准。不过,真正的人生意义是在行动错误的个人所遇到的障碍中表露出来的。指导、教育的作用在于使真正的人生意义得以实现,缩小与个人的错误行动之间的差距。

他认为,个人心理学坚定地站在进化的立场,从进化的观点将所有人的奋斗看作是追求完美的奋斗。对生命的渴求,物质的、精神的,都是不可改变地和这一奋斗连在一起的。因此,到目前为止,据我们所知,每一心理表达形式出现时,都是由负面情况向正面情况的运动。每一个人在他生命开始时,都为他自己采纳了一条运动规律,为了顺应这条规律,他有相对的自由,利用他内在的能力、缺陷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最初印象。运动规律人人不同,有不同的节拍、旋律、方向。每一个人总是在那里拿自己和那无法达到的完美理想相比较,总是受到自卑感的控制,因此被它驱策而前进。由此我们可以推论从永恒的观点说,亦或是从想象的绝对正确的观点说,每一运动规律都存在着问题。

个人心理学通过假定人生问题的知识以及人生问题对个人的要求的知识来发展人生风格的技巧。很明显,人生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会感和整个人生的紧密结合,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强烈自卑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后果。自卑感种类繁多,但“闪避”与“迟疑不决”是它的主要形式,和自卑感同时出现的那些相互关联的肢体与精神现象,我们称之为“自卑情结”;不断地追求优越,要超人一等,可称为“优越情结”,这种情结,不顾人的社会感,总是向往个人表现来遮盖“自卑情结”。

只有掌握关于人生问题方面的详尽知识、了解社会感方面的细小缺乏,自卑与优越情结里的缺失以及所有人错误里的缺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同样,辅导人士也必须对那些出现在童年时期的阻碍社会感发展的环境与情况有广泛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

人生问题和任务

在阿德勒看来,社会生活、工作和爱情是长久以来人们所确信的有关人生问题划归的三个主要方面。这些不是随便的问题,而是不断面对我们,逼迫我们,向我们挑战的问题,不给我们一点逃避的机会。我们在生活风格的基础上对这三个问题所做的回答可以在我们对它们的整个态度中看出。三个方面彼此之间有着紧密关系,因为要恰当地解决它们都需要有足够的社会感。不难了解每个人的生活风格都或多或少反映在他对每一方面问题的态度上。对于那个目前还遥远的问题,或是看上去情况有利,不难解决的问题,这个态度不那么清楚;当个人的资源受到比较严酷考验时,态度就会比较清楚。

无论如何,这三个方面以社会感或社会兴趣为基础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只有拥有足够社会感的人才能解决它们。人也许会大胆地说,到目前为止,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那样数量的社会感。可是人类的进化还不够深远,人对社会感的吸收还不够完全,它还不像呼吸或者立姿那样在人的身上自动地发挥作用。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可以不朽,是因为有后代,因为对文化的进步有贡献,那才不会被那样的考验吓倒。不过,许多人害怕被完全毁灭,迅速的身体恶化与神经崩溃就是证据。更年期危险的迷信使许多女人极端困惑,特别是那些把年轻美貌奉为至上信仰的女人,在这一时期会非常痛苦。常常采取防卫性的敌对态度,总像是要面对不公正的攻击,因而被弄得心情沮丧,最后又可能发展成为忧郁症。我们今天的文化,毫无疑问,没有给予年长的男女应得的地位。他们应该有这样的地位,至少,有机会为自己创造这样的地位,那是他们不可侵犯的权利。不幸的是,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合作意愿有很大的限制。他们夸张自己的重要性;坚持自己对一切的知识比其他人高;埋怨自己的各种不便。结果,给别人带来的只有麻烦,也给自己制造害怕的气氛。

有过一定经验的人,在平静与同情地反省过后,应该知道,人生问题经常以接受和拒绝在考验我们的社会感程度。

人生的奋斗

阿德勒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有了目标并为之奋斗时,他将永远都到不了一个终点,因为外在世界的刺激对他产生的影响不断地变化,使他无法获得完全的满足。在奋斗中,一定也发挥出我们所谓的灵魂、精神、心理、理性的能力,以及所有其他的“心理力量”。虽然,在考虑心理过程时,已经进入了超越的领域,我们在不放弃自己观点的前提下,仍旧可以宣称:灵魂,作为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一定在基本特性上和母体,它由之而来的活细胞相似。这一基本特性尤其可以在完成下列任务的不停地努力中看到,由外在世界的要求达成有利安排:克服死亡,努力奋斗;求取一个理想的最后形式;借相互的影响与协助,达到优越、完美、安全的目的;克服、征服是生命的基本法则。人奋斗,求自保,求身心平衡,求身心成长,求完美,都说明了这一点。

在阿德勒看来,在求自保的奋斗中,可以见到下面现象:对危险的了解与避免、繁殖、合作,以及每一个对上述现象有贡献的人的社会性成就。繁殖是一条进化的途径,目的在使身体的一部分在个人死后仍能继续下去;而合作指人类发展各方面的合作,合作愈好,力量愈强,自然成功的概率就愈大。

人的身体总是在不断努力使其在同一时候,补足它的所有重要部分。

在追求完美的奋斗中,人的心理平衡经常受到威胁,总是处在一种心理不安的状态,在完美的目标之前,感到自己无奈。只有当他在向上奋斗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已经到达了一个满意的阶段,他才会有安静、价值与快乐的感觉。在下一刻,他的目标又把他继续向前推,因此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人就一定会有那种对他不断施压要求克服自己的自卑感。成功之径,各不相同。一个人体验的自卑感越强,克服的冲动则越有力,不安的情绪也会随之强烈。但情感及情绪的攻击,会对身体的平衡有一定影响。身体透过自律神经系统,迷走神经,以及内分泌系统的途径,给自己带来了变化:血液循环,分泌物,肌肉紧张度,以及几乎所有器官都出现了变化。

生活的意义

生活与其“意义”是相随相伴、形影不离的,所以,人类的生活必须要有意义。而人类生活的意义不是相同的,它因人而异。每一种意义都或多或少含有错误的成分。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变化着,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生命意义是不存在的。

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可能人人都能说得清楚但未必都能回答得准确。

尤其是处在矛盾中的人,不是因此而使自己困扰,就是用老生常谈式的回答来搪塞。但是,自有人类历史起,这个问题就已经存在了。现如今,有很多人常常在思考:“我们是为什么而活?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可以断言,这些人发出这种疑问,一定是遭遇过失败或挫折,若他们面前没有阻碍,每件事都平淡无奇,那这个问题就无暇顾忌。阿德勒认为,如果我们对每个人的话都充耳不闻,而只观察他的行为,我们将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他的“生活意义”。他的姿势、态度、动作、表情、礼貌、野心、习惯,乃至性格特征等都遵循这个“生活意义”。每个人的作风、行动中都蕴藏着他对这个世界和他自己的看法,好似在告诉人们:“我就是这个样子,宇宙就是那种形态。”这便是他赋予生命与自己的价值及意义。

人类生活的意义不是相同的,它因人而异。每一种意义都或多或少含有错误的成分,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变化着,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生命意义是不存在的。然而,在此我们却可以将意义分出高低:有的美好,有的糟糕;有的错得多,有的错得少。我们还能发现:较好的意义具有哪些共同特征,而较差的意义都缺少哪些东西。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种科学的“生命意义”,它是真正的意义的共同尺度,同时,也能使我们应付与人类有关的现实意义。在此我们必须牢记,真实只有以对人类目标与计划来反对人类自身的真实。除此之外的真实,毫无意义。

生命的三种联系

阿德勒研究发现,每个人的生命线都有三个重要的联系,而这三个联系我们必须牢牢记住。人们的现实由这些联系构成,人们面临的问题都是这些联系造成的。这些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因此,人类必须不断地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并且要表现出我们对生命意义的个人概念及态度。

在生物链的循环中,人类肉体脆弱及居住环境不安全时,我们必须拿出毅力,为我们的身心和幸福确定答案,这就像面对一个数学问题而必须努力解答一样。我们不能单凭猜测,也不能心存侥幸,而必须用尽各种方法,坚定地寻找答案。绝对完美的、永恒的答案虽不存在,但我们却可以竭尽所能来找出近似完美的答案,并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奋斗,使它更加完善。其次,在远古时代,人类还未统治世界时,我们并非人类种族的惟一成员,而且还会和其他人类种族发生关系。为自己的幸福,为人类的福利,每个人都要和别人发生关联。

再次,我们还被另一种联系束缚,就是两性,爱情和婚姻就属这种关系,它们是使生命延续下去的保证。个人和团体共同生命的保存都必须顾及这个事实,每一个男人或女人都不能对此问题避而不答。人类面对这问题的所作所为,就是答案。

在阿德勒看来,个体心理学发现,生活中每个人对生活的意义几乎都可以归纳在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主要问题之下。举例来说,假如有一个人,他的爱情生活很不完美,他对职业也不尽心竭力,他的朋友很少,他又发现和同伴接触是件痛苦的事,那么,凭他在生活中的这些拘束和限制,我们可以断定:他一定会感到“活下去”是件艰苦而危险的事,他拥有的机会太少,而承受的挫折太多。他的活动范围狭窄,可以用他的判断来加以解释,即“生活的意义是保护我自己以免受到伤害,把自己圈围起来,避免和别人接触”。反过来说,假如有一个人,他的爱情生活的各方面都非常甜蜜而融洽,他的工作获得可喜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不仅交友广阔而且成果丰硕,那么,这个人必然认为生活是属于创造性的历程。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凭这一点以及他应付生活问题的勇气,即可断定:生活的意义是对同伴的兴趣,作为人类团体的一员,要对人类幸福献出一己之力。

奉献与爱心

阿德勒认为,我们清楚的看到许多错误生活意义和多种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所有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他们否认用合作的方式来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只属于个人意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可是如果一个人不能够领会人类的重要性,只是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不遵守客观事实,那么必会踏上错误之旅。

所有真正生活意义的标志是:别人能够分享的且被别人认同的、有效的东西。能够具备用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人,必然也能为别人解决类似的问题。即便是天才,也只能是因为他的生活被别人认定为对他很需要时,才被称为天才。那么,这类生活的意义是对团体贡献力量,我们所说的并非职业动机,我们只注重成就,只讲能成功应付人类生活的人。

阿德勒不定期认为,大部分人都知道生活的意义就是对人类生活的地球产生兴趣,培养爱心和社会兴趣。在各种宗教中,我们便能看到这种济世救人的心情。世界上所有伟大的运动,都是人们想要增加社会利益的结果,宗教便是朝此方向努力的最大力量之一。然而,宗教的本来面目总是被那些心怀不义的人所利用,去制造运动。

个体心理学使人们对同类的兴趣大大增加,所以,它比宗教或政治等其它运动更容易“为人类谋福利”。

我们如何形成这些意义,了解彼此间的不同点以及如何纠正错误,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种赋予生活的意义,其性质如同我们事业的守护神。这是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的。心理学区别于生理学或生物学之处,就是它能利用“意义”以及它们对人类行为和人类未来的影响等事情的了解,来增进人类的幸福。

一旦我们了解了生活的意义,我们就拥有了把握整个人格的钥匙。有人说:人类的特征是无法改变的。而正确的说法是:只有那些未曾把握住解开此种困境之钥匙的人有待改变。

独立性与合作性

阿德勒说,我们说过,病人治病,医生必先看病人的病源,如果找不到根源错误,那么讨论或治疗也就是没有效果,而改进的惟一方法,在于训练他们更进一步的合作及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合作在防止精神病倾向的发展中,是一项重要保障。因此,孩子们在日常的学习及游戏中,应该以合作精神被鼓励及被训练,并使他们在同龄儿童之间,找出自己的行为方式。一切不利于合作的现象都会导致严重后果。只对自己感兴趣的被宠坏的孩子,很可能把对别人缺乏兴趣的态度带到学校。他对功课有兴趣,只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做能换来老师的宠爱;当他接近成年时,因缺乏社会责任感,而给他带来的不利变得愈来愈明显;当他的老毛病复发时,他已不再为责任感和独立性来训练自己,而他本身的特性也已应付不了生活的任何考验。

我们不能责备他,而是在他尝到苦果时,帮助他改进、补救。不能期望一个没有上过地理课的孩子在这门课的考卷上答出好成绩;也不能期待一个未经过合作之道训练的孩子,在面临一个需要合作的工作时,会有良好的表现。但是,任何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合作的精神和能力,而每项工作也都必须在人类社会的构架下,以能够增进人类福利的方式来予以执行,只有了解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的人,才能够顾全大局,以较大的成功机率来面对困难。若老师、家长及心理学家们都能赋予生活以某种意义,对可能犯的错误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那对缺乏社会兴趣的儿童来说,一定受益匪浅,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生活的机会有较为乐观的看法。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不会停止努力,寻找捷径设法逃避,把肩上重担推给别人,口出怨言以博取关怀或同情;或觉得非常丢脸而自暴自弃;或问:“这种生活有什么用处?它使我们得到什么东西?”他们将会说:“我们必须开拓我们新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也能够应付它。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宰。”假若我们每个人都能独立自主,并且能够以这种合作的方式来应付其生活,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失败,那么,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显而易见。

 

第十七章 卢梭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认为,一切权利应该属于人民,而政府和官吏是由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直至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这就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的生平

1712628,卢梭生于日内瓦。他的父亲是钟表匠,母亲在他出生10天后去世。卢梭自幼由姑母苏珊?卢梭抚养。

1722年,卢梭的父亲离开日内瓦,正式定居尼翁。卢梭和表兄寄养在离日内瓦不远的傅塞城朗贝西埃牧师家。

1724年,卢梭回日内瓦住在舅舅家,跟随一名文书当学徒。卢梭的父亲在1726年再婚,第三年卢梭去了昂西,由一名神父介绍他去见德?华伦夫人。夫人派他去都灵新教士教育院,在那里卢梭宣誓放弃新教信仰。他在都灵时曾在德?韦塞利夫人家当了三个月仆人,后来又侍候德?古封伯爵。

1729年,卢梭回到昂西住在德?华伦夫人家,然后在拉萨尔派神学院过了数月,成了大教堂唱诗班见习生。其间又去弗里堡、洛桑,在纳沙特尔教音乐课。

1736年,卢梭和德?华伦夫人首次住进秀美园。

1737年,根据日内瓦法律,卢梭成年,去日内瓦接受母亲的遗产。他动辄得病,健康状况日益不安。

1738年,卢梭回秀美园遭到德?华伦夫人的冷遇,他一人发奋自学。

1742年,卢梭到了巴黎;卢梭经人推荐向法兰西科学院宣读他的《音乐新符号建议书》,为此获得一份证书。

1743年,卢梭当德?蒙泰古伯爵的秘书,伯爵到威尼斯当大使,他随同前往,不到一年即与德?蒙泰古闹翻。回到巴黎,在一家公寓居住时,遇到洗衣妇泰蕾兹??瓦瑟。

17453月,卢梭与泰蕾兹同居。他完成歌剧《风流诗神》。结识了狄德罗和孔蒂亚克。他还把伏尔泰和拉莫合作的《拉米尔的节日》编为歌剧。

1746年,卢梭做了杜平夫人的秘书。在杜平的乡间住宅中,卢梭写了一出诗剧:《西尔维的幽径》。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被他送入孤儿院。

1747年,卢梭的父亲故世。他又写出喜剧《冒失的订约》。

1749年,应达朗贝尔之约,撰写《百科全书》中的音乐条目。他计划参加第戎学院组织的论文竞赛。

1750年,第戎学院向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一文授奖。

175210月,卢梭的喜歌剧《乡村先知》在枫丹白露宫法国国王路易十五驾前演出,获极大成功。国王要召见他,他却没有前往。

1754年,卢梭由泰蕾兹陪同前往日内瓦,重新皈依加尔文教派,恢复日内瓦公民身份。同年10月,卢梭完成《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撰写。

1756年,卢梭和泰蕾兹住进德比内夫人家的隐庐,开始写《新爱洛依丝》。

1757年,卢梭与狄德罗争吵,后又和解。又与德比内夫人不和,12月迁出隐庐。卢梭感到幻想失落的悲哀。爱情和友谊都把他抛弃了。他开始怀疑存在一个巨大的阴谋:所有的老朋友串通一气要坑害他。他精神颓废,放弃许多写作计划。但是又幻想得到权贵的保护,接受德?卢森堡元帅的好意,住进蒙莫朗西的蒙路易花园。

1761年,卢梭的《朱丽》(或名《新爱洛依丝》)在巴黎出版,获巨大成功。

1762年,卢梭发表《致德?马勒泽尔布先生的信》(2月)、《社会契约论》(4月)、《爱弥儿》(5月)。不久,《爱弥儿》一书被警察没收,在巴黎(索尔邦)大学受到批评,遭国会查禁。卢梭风闻当局下令逮捕他,立刻逃往瑞士,到达伊弗东,匿身在沃德山村。这时日内瓦也查封《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并也下令逮捕卢梭。卢梭只得再次逃亡,躲在属普鲁土的纳沙特尔公国内的莫蒂埃。

1764年,卢梭写《山中书简》。12月日内瓦出版匿名小册子《公民的感情》,影射卢梭遗弃自己的五个孩子,把他们送进孤儿院,促使卢梭决定写《忏悔录》。

1765年,卢梭被逐出莫蒂埃,去比安湖中的圣彼得岛,隐居两月后逃至斯特拉斯堡,又去巴黎,后接受英国哲学家休谟邀请前往英国。没过几个月卢梭与休漠发生争吵,写小册子相互指责,伦敦与巴黎的舆论界对这场争吵非常关注。

1767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同意给卢梭每年一百英镑年金。卢梭离开英国伍顿,自后行踪不定。

1768年,卢梭带了图书和在岛上采集的植物标本前往里昂,到格勒诺布尔,经过尚贝里,在布古万住下,8月与泰蕾兹正式完婚。

1770年,卢梭去里昂参加伏尔泰塑像揭幕典礼。回巴黎住下,这时《忏悔录》手稿开始在密友中间传阅。

1774年,卢梭跟德国音乐家格鲁克来往,为《乡村先知》重谱乐曲。

1776年,《对话录:让·雅克评论卢梭》完稿,又写《孤独散步者的遐想》第一卷。他身体衰老,生活困难,泰蕾兹也生病多时。

177872,卢梭病逝,葬于杨树岛。

1794年,法国大革命五年后,卢梭遗骸迁葬于巴黎先贤祠。

卢梭的著作

卢梭的主要著作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4年)

在书中,卢梭假想人类在自然状态中:那时的人类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家庭生活,没有住宅,没有财产,人与人的交往最经常的只是两性结合的短暂时期;生产力虽然低下,但由于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要都很少,就易于得到满足;人没有互相攻击和掠夺的本性,只有怜悯他人和自我保存的感情;人的各种机能、欲望和情感都处于低级阶段,不存在精神的、政治的不平等。但是,人有独特的异于禽兽的自我完善的能力,共同劳动、家庭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使人的潜在机能被激发起来,导致社会状态的出现。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农业和冶金术的发明是导致这一巨大变革的决定性原因。从此,人类产生了许多新的欲望和偏见,道德急剧堕落,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出现了,人类陷入可怕的战争状态。于是,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起源的,它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这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正如卢梭自己说的那样:“这部作品在全欧洲只有很少的读者能读懂,而在能读懂的读者中又没有一个愿意谈论它”。伏尔泰曾嘲讽说,读了此书“使人不禁想用四肢爬行”。

《爱弥儿》(1757年)

该书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

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社会契约论》(1762年)

该书是卢梭原计划写作的《政治制度论》一书的撮要。

卢梭认为,人们之间基于自由意志而订立的社会契约是国家的惟一合法基础。契约的目的是达到每个结合者的平等和自由。平等是自由的前提,它的核心是财产私有制基础上的同等权利。自由则是个人自由与社会服从相一致,即每个公民既是主权者的一个成员,又是国家的一个臣民。卢梭把国家设想为一个公共人格,具有自己的生命和意志。国家的意志必须以人民的公共利益为基础,永远着眼于全体共同的目标,才是公正的。卢梭认为,主权具有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被代表的性质。主权必须由人民集体直接行使。法律的制定权只属于人民。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它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人民通过定期集会,决定是否保留现有的政府形式,以及是否让执行者继续当政。为了防止政府可能篡夺主权,卢梭又提出小国论,以保证人民集会,监督政府。这部著作的激进原则和深刻哲理,对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后来的许多思想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忏悔录》(1767年)

该书是一部影响巨大的作品,是卢梭被当局和教会通缉、逮捕,被当作疯子、“野蛮人”而受到紧追不舍的迫害,贫困潦倒,在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写作的动机是还自己一个清白,是一部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存在辩护的自传,整部书充满震撼人心的悲愤的力量,让人血脉喷张,过目难忘。

《卢梭的民主哲学》一书,反映了卢梭民主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我们对部分内容做了删节,适当加了小标题,并在每个小标题的正文前对这一标题的内容作了总结性的概括。从《卢梭的民主哲学》一书中,我们可以感悟卢梭对人生、自然的态度,领略卢梭对社会、财富、科学与艺术的理解,体味卢梭那淳朴、澄明、追求完美的天性……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作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代表和平民阶层的代言人,其从根本上否定当时贵族统治阶级的“文明”,他认为自然是美好的,出于自然的人是生来自由平等的,因此应该以自然的美好来代替“文明”的罪恶。卢梭倡导平等,宣扬天赋人权,其民主思想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卢梭宣扬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认为人性有天赋的自由、理性和良心,顺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实现善良的社会。所以,教育应受天性的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自然人的身心调和发达,体魄健康,感觉灵敏,理性清晰,良心畅旺;相反,封建教育造就王公贵人和国家公民,却把人的天性窒息了,使天真纯洁的儿童沦为社会传统的俘虏,失去了善良的本性。

社会形态

起初,人类在原始社会,生活在自然状态之中,毫无疑问,他们是独立的、自由的。但由于生存的需要,他们不得不结合起来,拥有足够赖以生存的力量。由此,他们从自然状态进入了社会状态。在社会状态中,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他们的行为中,本能被正义取代,他们的行为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性,而与此同时,人类也失去了些什么……

论古老的社会

卢梭认为,家庭是所有社会中最古老的自然社会。在家庭中,孩子只有在需要父亲来保护自己的阶段,才是与父亲密不可分的。当这种保护的需要停止之后,孩子对父亲自然的依附也就消失了。

这个时候,父亲不必再照看孩子,孩子也不必再服从父亲,父亲和孩子都进入了独立的状态。

即使他们仍然结合在一起,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已不是自然的结合,而是自愿的结合,而家庭本身只是靠协议来维系。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由于人的本性的作用。

简单而言,人的第一要义在于保全自己。无论是谁,首先关心的是自己,当一个人到了懂事的年纪,当他能自己判断什么样的方法适合保护自己的时候,他就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所以说,家庭是政治社会的原始模式。

格劳休斯否认,一切人类政权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建立的,他以奴隶制为例。想来,格劳休斯的言论,对那些暴君更为有利。

如果按照格劳休斯所言,那么,到底人类是属于一百多个人的,还是这一百多个人是属于人类的,就非常值得怀疑了。

事实上,所有生来为奴的人,是为了做奴隶而生的。他们在枷锁面前失去了一切,甚至失去了挣脱枷锁的愿望。他们甚至已经麻木地喜欢上了这种被奴役的状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之前就有这种违背了自然的情况。

毫无疑问,实力造就了最早的奴隶,奴隶的懦弱使他们永远沦为奴隶。

论最强者的权利

卢梭认为,即使是最强者,也绝不会强大到永远做主人,除非他们能够将他们的强力转化为权利,将服从转化为义务。

所谓“最强者的权利”,表面上看来,好象是一种讥讽,但事实上,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原则。

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人为我们解释一下“最强者的权利”这一名词。

在卢梭看来,强力是一种物理力量,而强力的作用不可能产生什么道德。向强力屈服,不是一种意志的行为,而是一种必要的行为,它最多只是一种比较明智的行为而已。

那么,从什么意义上来说,它才能是一种义务呢?

现在,我们姑且假设有这种所谓的“权利“,但在卢梭看来,其结果不过是产生一种无法自圆其说的谎言而已。

因为,只要是强力形成了这种权利,其结果就会随原因而改变。

也就是说,凡是凌驾于前一种强力之上的强力,也就接替了它的权利。

事实上,只要能不服从而不被惩罚,那么,人们就会合法地不再服从。而且,既然最强者总是有理的,所以问题就只在于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成为最强者。

然而,这种随强力的终止而消失的权利,又算是一种什么样的权利呢?

倘若必须要用强力使人服从,人们就无须根据义务而服从了;因而,只要人们不再是被迫服从时,他们也就不再有服从的义务。

由此可见,“权利“一词,并没有给强力增添任何新东西;它在这里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就让我们承认:强力并不构成权利,而人们只是对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

论社会契约

在卢梭看来,在自然状态下,危及人们生存的阻力比人们为维持生存而做的努力更加厉害。

那么,在这种原始的自然状态下,人们无法继续生存,他们必须改变他们的生存方式,否则,他们将走向灭亡。

但是,由于人们不能创造出新的力量,只能结合原有的力量,所以,他们必须结合成足以克服阻力的力量,由一个惟一原动力发动起来,而一致动作。

这种力量的结合,需要许多人结合在一起才能办到。

个人把自己让予公共,就不是把自己让予什么人了;他对于每个分子,都可取得相同于他自己所许给他人的权利,所以,他获得的相当于他所丧失的一切,并获得更多的力量以保护他所有的一切。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删去了那些不是社会契约要素的各点,我们便可知道社会契约可简述为:我们每个人都把自身和一切权力交给公共,受公意的最高的指挥,我们对于每个分子都作为全体的不可分的部分看待。

这种订约的行为,立即把订约的个体结合成一种精神的集体。这集体是由所有到会的有发言权的分子组成的,并获得统一性和共同性,及其生命和意志。这种集体,古代称为城市国家,现在称为共和国或政治社会。

这种共和国或政治社会,又由它的分子加以种种的称号:从其被动方面称之为“国家”;从其主动方面称之为“主权”;和类似的团体比较时,又称之为列强的“强”。

至于结合的分子,集合地说来,称为“人民”;个别地说来,就是“主权者”,称为“公民”;作为国家法律的服从者,称为“国民”或臣民。

论社会状态

人类自从自然状态进入了社会状态便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他们的行为中,本能被正义取代,他们的行为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性。

卢梭认为,只有当生理的冲动被义务的呼声所取代、嗜欲被权利所代替,自然状态中只知道关爱自己的人类,才意识到自己不得不按照其他的原则行事,也就是说,在按照自己欲望行事之前,要先听从自己的理性。

在社会状态中,虽然人类被剥夺了他们从自然得来的许多便利,但他们却得到了许多新的、巨大的收获,他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他们的思维开阔了,他们的情感高尚了。可以说,他们从一个愚昧的、局限的动物,一跃而为一个有智慧的生物。

那么,简单来说,人类到底失去了什么,同时又得到了什么呢?

卢梭还认为,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是其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的权利。

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获得的,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清楚人类在社会状态中所拥有的道德的自由。实际上,惟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因为,仅拥有欲望的冲动,是奴隶状态;惟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论财产

在社会政体形成之前,每个成员都把自己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交给了社会。

事实上,这一交予的过程,并不会因为财产的交予而改变财产的性质。

毫无疑问,公共财产远比个人财产强大,就好象国家力量远远大于个体力量一样。

卢梭认为,国家对于其公民,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对公民的个人财产权有着完全的控制,从而在国家内部形成公民权利的基础。而在国家之间,财产权仍然依照先占先有的原则,这与独立个体的先占权是对等的。

相对于强权占有而言,先占先有的原则更为真实,但这种占有并不构成真正的权利,除非私有财产权的确立。

在自然状态中脆弱的先占权,在社会状态中得到了完全的尊重。这种对私有财产的尊重,与其说是对他人财产的尊重,不如说是对不属于我们的财产的尊重。

当个人将他的财产交予社会的时候,社会并没有剥夺他的财产,相反,社会却赋予他合法的所有权,从而使占有变成了真正的权利。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这就是当社会形成时,个人并没有任何财产,在他们占有足以维生的大片土地后,或一起公用,或将其分割……无论这一分配如何进行,个人对土地的权利要永远从属于社会对土地的权利,否则社会的纽带和主权的实施就不会有力量和权威。

主权与公意

所谓“主权”,是指公意的运用,主权是不可转让和分割的。所谓“公意”,是指公共的意志,公意永远是公正的。毫无疑问,卢梭是民主政治的先驱,在他的民主哲学中,处处透着“破除”与“创新”的智慧,闪现着“自由”与“平等”的光芒。

论主权

惟有公意才能够按照国家建立的目的来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因为,如果说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是由于个别利益的对立,那么,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则是由于这些个别利益的一致。

也就是说,正是这些不同利益的共同点,才形成了社会的联系;如果所有这些利益彼此并不具有某些共同点的话,那么,就没有任何社会可以存在了。

因此,治理社会就应当完全根据这种共同利益。

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生命,那么,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自己。

实际上,即使个别意志与公意在某些点上相互一致也是可能的,但这种一致不可能经常而持久,因为公意总是倾向于平等,而个别意志总是倾向于偏私。

如果想要个别意志与公意始终保持这种一致,那就更加不可能了。如果现实中有这种情况存在,那不过是机遇的结果,而不可能是人为的结果。

主权永远不可分割。因为,主权是意志的体现与执行,而意志要么是公意,要么不是。它要么是全体人民的意志,要么只是一部分人的意志。

如果它是全体人民的意志,那么,这种意志一经宣告,就已经成为一种主权者的行为了,同时也就构成了法津。

如果它只是一部分人的意志,那么,它仅仅就是一种特殊意志,或是一种地方的行政行为,其最多也不过是一道行政命令而已。

如果我们以同样的方式考察其他分类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无论什么时候,当人们认为主权好象是分立的时候,那仅仅是一种幻觉。而被人当作是作为主权各个组成部分的那些权利,都只不过是从属于主权而已,它们永远要以公共意志为前提。而且,那些权利都只不过是最高意志的执行罢了。

论公意

卢梭认为,公意永远是公正的,而且是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但是,我们不能就因此说“人民的意志同样始终是正确的”。

事实上,人民虽不会“腐化”,但人民容易“受骗”,当人民受骗的时候,他们的意志就是不正确的了。

公意与全体的意志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只考虑公共的利益,而后者则顾及私人的利益、且不过是个别意志的总和而已。

如果人民进行决议,而在决议前具有充分的智慧,但又没有把意见互相交换,那么,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以互相一致的占大多数的个别意志来代表公共意志——那这种决议也终究是妥当的。

要让公共意志能表示出来,必须要国家之内没有营私的党派,每个公民应只依其自己的思想去表示自己的意见。

但是,如果有了党派,那么,这些组织则愈多愈好,并须防止它们之间的不平等。

总之,有了以上这些预防,才能保证公共意志始终开明地保证人民不致自欺。

论立法体系

卢梭认为,立法可以归结为“自由”与“平等”这两大目标。

说“自由”,是因为如果个人只是依附于某个团体才能生存,就必然要消弱国家共同体中的部分力量。

说“平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复存在。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平等”,不是指财富和权利的绝对相等。

就财富来说,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转让自己,也没有一个公民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

就权利的行使来说,权利不应该是任何暴力的工具,而只有其职位与法律才能加以行使。

要做到以上各点,就要求小人物必须节制贪婪,而大人物必须节制财富与权势。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平等一定是一种虚构,它在实践中绝对不可能存在。”

但是,如果滥用权力是无法避免的,那么,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去纠正它吗?

其实,就立法来说,其力量就应该倾向于维持平等。

正如卢梭前面所说,为了实现良好制度要达到的普遍目的,各个国家就应该按照当地的形势以及居民的性格这二者的对比关系而加以修改,根据这种对比关系给每个民族确定一种特殊的制度体系。

就这种制度体系本身来说,它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对于推行它的国家来说,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一个国家的体制要想真正得以巩固和持久,必须学会因地制宜。

政府

事实上,要讨论民主,就不能不讨论有关政府的话题。卢梭在本章中,回答了一系列关于政府的问题,如什么是政府?政府的作用?政府有几种类型?一个好政府的标志是什么?政府是如何创制的?

论政府

什么是政府?

政府就是在人民和主权者之间建立的一个中间体。

政府有什么作用?

政府的作用是使人民和主权者能够相互适合,政府负责执行法律、维护社会及政治自由。

假设一个国家由一万个人组成,而主权者只能将其视为一个共同体来看待,这个国家中的每一个人则可以视为一个个体。这样,主权者对臣民的比例就是一万比一。也就是说,这个国家中的每个成员只有主权权威的万分之一。

再假设一个国家由十万个人组成,虽然他们所有人都同等地担负着全部的法律,但此时他的表决权已缩减至十万分之一。

也就是说,民众还是一,但主权者的比率则随着公民的人数的增大而增大。

由此可见,国家愈大,则民众的自由就愈小。

从上述关系我们可以看出,个别意志对公意的比率越小,那么,制裁的力量就应该越加大。

所以,如果要成为一个良好的政府,就应该随着人民数目的增多而加强。

我们从这个双比率中就可以看出:主权者、君主与人民三者之间的连比例绝不是一种主观臆造出来的观念,它是在生活中现实地存在着的,是政治体的本性所带来的必然的结果。

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出:首尾两项中作为民众的一项,则固定不变地等于“一”。因此,这个双比率每一次增大或缩小,则单比例也就照样地增大或缩小,从而带动中项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由此也就可以看出:并不存在一种惟一的、绝对的政府体制,它根据国家的大小不同,可以有同样多的、性质不同的政府体制。

论民主制

卢梭认为,从来就不存在真正的民主,也永远不会存在真正的民主。

因为,多数人统治,而少数人被统治,是违背自然法则的现象。

我们无法想象,人民不断地集中起来忙于公共事务。

我们也很容易看出,人民如果为此而设立一些委托机构,那么,政府的形式也就随之改变了。

实际上,卢梭认为可以把下面这点作为一个原则:

当政府职能被分配于数个机构时,人数最少的机构迟早会取得最大的权力,哪怕仅仅是为了处理事务更方便,也会自然而然地走到这一步。

而且,这样的政府意味着必须拥有许多难以凑齐的先决条件:

其一,国家要非常小,人民便于集合,每个公民可以很容易地认识其他公民。

其二,民风要非常淳朴,以免事务繁多、讨论棘手。

其三,地位和财富要十分平等,否则权利和权威的平等就不会长久。

其四,奢侈现象要少有或没有,因为奢侈是财富造成的,或者是对奢侈的追求造成了对财富的追求,奢侈既败坏富人也败坏穷人,它促使前者占有财富,促进后者觊觎财富,它使国家沉湎于萎靡和虚荣之中。

在民主制政府中,公民尤其需要力量和毅力,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要在内心深处重复着这样的话:“我宁愿要动荡的自由,也不要平静的奴役。”

倘若人民是由神组成的,那么,他们可以实行民主制。但非常明显,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论一个好政府的标志

有人认为,最好的政府就是那种统治最为严厉的政府;而另一些人却主张,最温和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

有人要求,应该严厉惩罚犯罪;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去主动预防犯罪而非事后严惩。

有人主张,国家最好是让四周的邻邦都感到畏惧;而另一些人则说,还是让邻邦忽视自己的存在为好。

对于以上这些差异,即使人们在某些方面及其他的类似方面都能达成共识,我们是不是能把这个问题再往前推进一步呢?

正如道德的特性及其标准是无法进行精确测量一样,人们即使对“什么是最好的政府”的标志形成了一致的意见,可是在对这种标志的估价上也是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的。

对于如此简单的最好政府的标志,人们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卢梭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在卢梭看来,如果一切都处于同样的状态,那么,一个不靠外来的帮助,不靠吸收同化外邦的人口,也不靠发展海外殖民地的政府,在它的治理之下,公民人数繁殖和增长得最快,毫无疑问,这样的政府就是一个最好的政府了。反之,经过它的治理之后,让人民的数量减少而逐步削弱,那么,它就必然是一个最坏的政府。

论政府的创制

要说政府的创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一点:政府的创制绝不是一项契约。立法权一旦确立,接着便要确立行政权。立法权与行政权是自然分开的、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倘若主权者能够拥有行政权,那么,实际和法律就会混淆。也就是说,将无法分清什么是法什么不是法。毫无疑问,这样的政体是堕落的,很容易被暴力推翻。

根据社会契约,公民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可以提出大家应该做什么,但没有人有权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正是这一给予政体生命和行动的权利,主权者在组成政府时将之授予了统治者。

就法律的建立而言,主权者决议应该有一个这样或那样形式的统治实体。显然,这一决议就是法律。

就法律的执行来说,人民任命官员来负责建立起来的政府,这种任命是特殊行为,因而不是第二个法律,只不过是第一个法律的结果,是政府的行为。

困难在于,如何理解在没有政府存在前就有了政府的行为,以及作为主权者和臣民的人民如何能够在某些情况下成为统治者和官员。

民主制政府特有的优势是:它只要一般意志的单一行为就可得以存在。随后,如果这种政府形式得到选择的话,这种临时政府就可以继续存在下去,又或者以主权者的名义依法要求建立政府,从而一切都走上轨道。

事实上,要保持卢梭先前所建立的原则,就不可能再有其他建立合法政府的方式了。

选举与监察

在本章中,卢梭论述了选举与监察等内容。对于选举,卢梭指出,在真正的民主制中,一切都是平等的,抽签选举都是可以的,因为不论从道德、才能,还是从准则、财富来看,选谁做首领几乎是无所谓的。对于监察,卢梭认为,正如法律是公意的宣告一样,监察官职权是公共评价的宣告。而设置监察官的职位,对于良好道德风尚的保持是非常有用的。

论公意不可摧毁

卢梭认为,公意是不可摧毁的。因为,公共意志是纯粹的、固定不变的。

当许多人集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时,只能有一个意志,这个意志就是寻求安定和幸福。

这个时候,国家的行动强而有力,国家的原则明白确切,国家中没有混乱与利益冲突,国家中的公共幸福随处可见。

以上这些,只要有一定识别能力的人就能够轻易察觉。

对于政治阴谋家而言,和平、平等、一致都是他们的敌人。

而对于正直、单纯的人来说,正是由于他们的单纯,因此他们难以受到欺骗,也正是由于他们的正直,因此各种诱惑和甜言蜜语对他们来讲都是毫无用处。

世界上最幸福的民族,常常有一群群的农民坐在树下讨论国事,而且将国事处理得非常明智。然而,另一些民族则崇尚诡计,而且使他们臭名远扬。对此,我们怎么能不赞许前者而鄙视后者呢?

像前者那样治理国家,所需要的法律非常少。当他们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时,其实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第一个提议的人,只不过是将大家共同的感受说出来而已。当他确信其他人会赞同他时,则大家共同决定的事情将变成法律,而根本不需要结党营私和耍阴谋诡计。

但是,当社会的联系变得松懈、国家变得越来越弱、私利变得愈来愈重、少数人的组织操纵大多数人时,公共利益便发生了改变,并且出现了敌对者,人民的意见不再是一致的,公共意志也不再是全体人民的意志。此时,即使是最激烈的争论,也无法使最好的意见通过。

最后,国家濒于危亡,社会的结合在人心中已经破裂,最卑鄙的利益亦俨然以“公共幸福”的神圣名义来掩饰,公共意志哑口无言。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受到私心的引导,再也不能站在作为公民的立场上发表意见。

论选举

卢梭认为,行政官和君主的选举过程是复杂的约定,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即推选和抽签。

这两种方式在不同的共和国里都曾使用过,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两种方式在选举中非常复杂的结合。

倘若我们注意到首领的选举是政府的、而非主权的一种职能的话,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抽签的方式更符合民主制的性质。因为,民主制没有那么多的约定,所以行政效果才更好。

在所有真正的民主制国家中,行政官一职是一副重担,而并非一种好处,倘若强制这个人而并非其他人去担任这一职务,显然有失公平。

事实上,惟有法律才能将这一职责授予抽到此签的人。而在抽签的时候,所有人的先决条件都是平等的,选择不取决于任何人的意志。

在卢梭看来,真正的民主制中,一切都是平等的,抽签选举倒也没有什么不好。不论从道德、才能,还是从准则、财富来看,选谁做首领几乎是无所谓的。

但是,在前面卢梭已经说过,真正的民主制是根本不存在的。

当推选和抽签混合使用时,推选所填补的应是那些需要相应才能的职位,如军事职务,而抽签适宜于那些只需理性、公正、廉洁就能胜任的职位,如法官的职位,因为在一个架构良好的国家,这些优点是所有公民共有的。

但是,在君主制政府中,抽签和投票都不会发生。因为,国君是法定的、惟一的君主和行政官,他的下属的选择全由他一人来决定。

论公民宗教

人类是从神氏和神权制度过渡到国王和政府的,其中经历了漫长的观念和情感的转变,最终才能够接受自己国家的统治者,并期望从中获得益处。

两个互异的民族,不可能长期贡奉同一个主人,由此,民族的划分产生了多神制,于是有了神权和公民的不宽容。

正是因为每个国家都没有把神氏和法律区分开来,所以在异教徒时代没有宗教战争,这同时也说明了政治战争也是神氏们的宗教战争。

任何国家的宗教都依附于相关国家的法律,只有通过传教士才能征服改变一个国家宗教的信仰。

征服另一个国家首先要征服其宗教。如果战胜国允许其战败国保留其神氏,那只有一个原因:他们认为这些神是自己神氏的从属。

宗教社会可以把人分为两种形态,第一种是神圣的自然法律,纯粹发于内心地对圣神的虔诚;第二种是正式的宗教建立于特定的国家,拥有自己的保护神氏。

社会契约在权利角度上,只有臣民的观点服从、符合社会统治者的意图时,他们才在观念上对主权者负责。对于国家而言让每个公民都热爱并对自己国家的宗教都负责,是相当重要的。

公民信仰的主要内容是由主权者决定创造的,它并非是准确无误的法律,而是易于接近人民群众的社交情感纽带。

在卢梭看来,公民的不宽容与宗教的不宽容是有区别的,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无论在何时,当宗教的不宽容被人们所接受时,其结果就是主权者成为奴役,教徒们成为真正的国王。

任何违背公民责任的教义,一旦被人们所容纳,那么,可以肯定地认为这个国家就是教堂而统治者就是宗教。因为这种教条只有在神权政府下才具有生命力,否则,在任何其他政府统治下都是致命的软胁。

人类的不平等

卢梭认为,人类的不平等有其三个发展阶段: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它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这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订立了契约就需要有保障其实施的强力机构,权力的设立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二阶段,它确立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暴君政治的出现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顶点,它确立主人和奴隶的区别。

从形而上学来考察人

在卢梭看来,任何动物只不过是一架精巧的机器,大自然赋予它意识,让它能为自己上发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全自己,避免遭到敌人的破坏或扰乱。

卢梭认为,人和动物一样,也是一架精巧的机器,但人与其他动物有一点不同,在野兽的活动中,自然是惟一的原动力,而人类则是以自由施动者的身份参与他自己的活动,野兽是由本能去选择和拒绝的,而人类则由自由的行为去选择和拒绝。

感情本身是从我们的需要中产生出来的,感情的发展正是来自于我们的认识。因为,卢梭们只有在观念上有了这些事物,卢梭们才能希望或恐惧这些事物。

然而,野蛮人由于缺乏种种智慧,仅仅具有这种最后的感情。他们的希望仅仅来自于其生理上的需求,他们意识中的惟一的幸福就是食物、异性和休息,而他们意识中的惟一的恐惧就是饥饿和疼痛。

需要指出的是,野蛮人并不恐惧死亡,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事实上,认识死亡和恐惧死亡,是人类摆脱动物状态时最早的收获之一。

卢梭们从历史的进程中看到,艺术就是在埃及兴起并随着尼罗河的泛滥传播开来的。我们还可以沿着艺术的进步历程进入希腊,看到其在那里的阿提喀沙地和岩石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却不能在欧罗塔斯河肥沃的两岸扎下根来。

除此之外,一般而言,北方民族较南方民族更为心灵手巧,因为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将无法生活。

上述这些,使我想到,大自然好象具有这样的智慧,其想保持某种平衡,比如,其如果不让人思想富饶,就会给人以肥沃的土地。

人类的新情况

由于事物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展新的程度,各种技术、语言的发展也伴随着一切事物而来。

卢梭认为,人类一切的能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自尊心、智慧都可能达到了最完善的程度,一切天赋的性质都已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每个人的命运和等级是建立在财产的多寡和每个人的利害冲突上,并且也与聪明、美丽、功绩等其它因素的性质有关,只有这些性质才能引起周围人的重视。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每个人都不自觉的利用这些性质,为了本身的利益,不得不改变成为引起他观望的目标。

法律的起源,据推测应该是给弱者以桎梏,给富者以新的创造力量,同样永远地消灭了天赋自由的条例,却把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的条例永远的保存下去,至此,少数野心家由于利益的驱使变得更加残暴和专横。

一个社会为了对抗外来侵略必须联合起来其余的力量,这样社会不久就扩大到整个地面,人类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可能脱离这种枷锁。

市民法已经成为公民的共同规则,自然有些其它的法律就适合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在这里自然法被称为万民法,并且因为协议的默认调整,使得人类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

政治组织之间,由于一直停留在自然状态之中,使得他们不久就想摆脱这种庞人的政治组织之中。因此,很容易理解那些反人性、反理智的民族战争和报复,甚至把杀人流血看作美德光荣的事件。

这种社会文化氛围,很容易把那些最正直的人也改变成扼杀同类还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一种义务。我们能看到成千上万人的自相残杀,却不知他们为何这么做,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真实的原因,这就是人类分成若干个社会后所造成的最初结果。

社会制度

卢梭认为,不同的作者对政治社会起源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的人认为它起源于强者的征服,有的人认为它起源于弱者的联合。

首先,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在以暴力为基础建立的投降条约,无论征服者的权利多么强大,这条约本身便是无效的。更不可能有法律、政治、组织,真正的社会。

其次,事实上在法律产生以前,人类要想使他的同类服从的唯一办法便是袭击对方,或者分配给对方东西。由此便产生了“强大”和“弱小”。随着社会的演变,后来便有了“贫”和“富”。

最后,制度是对其有利的人发明的,而不是对其有害的人发明的。

人有时候只能察觉到眼前的事情,而对于其他的事情,人们只能在它出现的时候,才会察觉到、注意到。究其原因是哲学和经验的缺乏。

对于新产生的统治机构也一样,由于它是新生事物,没有固定和较正规的形式去发展它,所以即使有贤明的立法者、英明的君主、忠诚的执行者,它的政治状态仍就有许多缺陷。

时间可以使人发现它的缺陷,并提出一些挽救措施,但却永远也补救不了组织本身性质的缺陷。

经验能证明一切,经验同样地证明了社会这个组织是多么脆弱,一般公约组织了社会模型。社会中的人对这些社会模型的公约,约定遵守,并由一个以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集体对社会中的成员负责任。

经验更证明了社会中违反所谓的公约的人是多么容易逃避所犯错误的惩罚。当犯错误的人想方设法的想逃避法律的制裁,当社会的混乱让人时时有不安感,人们才省悟到公共权力应委托给私人。尽管这样做非常的冒险,他们还是愿意尝试让官史去执行人民决议的任务。

名望与权威

在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不平等的现象,他们是声望和权威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又被分为若干个分支。比较常见的是财富、名利、地位、权势等。

在一个国家中,这个国家组织的好坏?治理的如何?以上的不平等种类是最明显的标志。在这些种类中,身分是根源,财富是基础,名利是保障,所以每个国家的声望和权威都是不可动摇的。

判断一个民族距离原始制度的远近和走向腐败的进程,主要是通过这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声望和权威。无数有野心的人追逐于同一竞赛场上,有许多人都热衷于声望、荣誉、特权。促使我们的欲望澎胀,嫉妒心升华,因而每天都造成无数的成功与失败。

声望和权威能促使每个人都渴望别人对自己的赞扬,于是劳动的人们渴望出人头地,拼命的工作,挣钱。人间最好与最坏的事物也便由此产生,美德与恶行由此而发。

上面的论述可以汇聚成一本著作,著作中有人民与自然状态中的权利相比,有由于政府的性质以及时间引起的变革,而呈现出不平等现象的揭露。

你能见到人们为了财产和地位相互的诋毁;你会看到本来结合起来的人们,因为金钱、名誉而离间;你会目睹到在和平、安宁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充满血兴的计划危机。

在变革时期,必然会有骚乱和动乱,一切都成了一种牺牲品,人民没有了家国,国家没有了法律,有的只是一个维权者,专制政治出现了。一切都是名望和声威的祸根,是人心的欲望在行动。

不平等的顶点

不平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便会丧失善的观念、正义的原则。一切都成了强者的权利,在这种自然状态下,纯洁转化为腐化、平等转化为不公,臣民与暴君之间是主子与仆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状态和文明状态之间的距离有多大,恐怕没有人能知道,即使是把人类从自然状态引向文明状态的人也早已遗失了曾经努力的进程。

在不知不觉的变化中,人的心灵和本质有了变化,渐渐的本性消失。

在事物的发展中,我们会知道许多伦理上和政治上的答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

由此可知,当时间长期的变化,人们的需要和乐趣也会随之变化,在自然状态逐渐演变为文明状态的时候,在智者的眼里,所有新生关系的产物,都是人和情欲的本源。

人类社会最初产生的自然状态,是没有不平等现象的。是人类的产生、存在、发展,不平等才获得了兴起的力量。是私有制的出现以及专制政治的建立,才使得这样不平等状态延续至今。

无论人们对自然法下的定义如何?我们对一切不平等现象都应有深刻的看法和理解,不平等现象只是精神上不平等的认可。

    

第十八章 休谟

大卫·休谟(1711——1776),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在哲学上的作用和地位与康德相当。

休谟开创了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其怀疑论为19世纪英国非宗教的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不可知论观点为实证主义者、马赫主义者和新实证主义者所继承,对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休谟生平

大卫·休谟,原名大卫·休姆171157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父亲是在宁威尔区担任律师的约瑟夫·休姆,属于休姆伯爵家族的一支,并继承了祖上的产业。母亲是法尔科内夫人,法律学院院长大卫·法尔柯纳爵士之女。

休谟是这对家世良好的夫妇的第二个儿子,之后他们还生育了一个女儿。休谟的父亲约瑟夫·休姆才华横溢,不幸的是他在休谟幼年时便英年早逝,留下妻子只身照顾他们的三个子女。

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在具有非凡美德的法尔科内夫人的悉心抚养下,童年的休谟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酷爱文学的兴趣便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养成的,这个兴趣后来甚至成为主宰他一生的激情,成为他快乐的主要源泉。

12岁时,休谟早于正常入学年龄2年,提前前往爱丁堡大学就读。因为好学、冷静、勤奋的天性,他在家人的建议下选择了法律专业,但很快他发现自己真正喜爱的是哲学。所以,他并没有刻苦钻研当时著名的法学家富特和维纽斯的著作,而是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西塞罗和维吉尔的作品。

18岁时,休谟在哲学方面的研读成果促使他彻底面对这个“全新的思考领域”,并使他下定决心“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上。”但倾心哲学研究是需要足够的物质保障的,而由于长子继承家产的风俗,休谟所得到的微薄的家产能维持生计的时间极为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1734年,休谟只身前往异乡经商,但他很快便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就是这年,他将名字从休姆改为休谟,因为英国人很难以苏格兰的方言正确念出休姆这个名字。

经商失败数月后,休谟便去了法国。为了潜心研究学问,他只得在乡下隐居,并制定了一生的计划。他严格执行着自己的计划,并过着一种非常简朴的生活,以弥补财产的不足。

最终,通过在法国三年的隐居生活,休谟完成了《人性论》的写作。1737年,他去了伦敦。1738年,《人性论》正式发表。虽然该书在现代备受瞩目,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用休谟自己的话说,“媒体对这本书的反应是一片死寂,甚至没有激起任何狂热者的抱怨。”

虽然《人性论》在当时极不成功,但该书的写作过程是异常艰辛的,几乎使得年轻的休谟达到精神错乱的地步。为了回复正常的思考能力,休谟决定暂时返回平凡生活。在《人性论》发表后,他很快便去看望母亲和哥哥。

所幸,《人性论》的沉寂并没有打倒休谟,他在乡下很快便恢复过来,并继续自己的研究。1742年,由于感觉《人性论》的失败是由于写法的缘故,休谟在爱丁堡重写了《人性论》的前半部分,即《人类知性研究》。

1744年,休谟在出版《道德和政治论文集》一书后,申请担任爱丁堡大学的“伦理学和精神哲学系的教授,但被大学拒绝。

1745年,休谟应邀担任安南戴尔侯爵的家庭教师,前后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休谟的职务和薄产也因此而有了显著的改善。1746年,休谟又应邀成为圣·克莱尔将军的远征军秘书,次年,他又做了这位改任英军驻维也纳和都灵宫廷使节的秘书。在休谟的一生中,这两年是他惟一中断研究的两年。他愉快地度过了这两年,并且获得了足以自立的钱财。

休谟在都灵期间,其《人类知性研究》在家乡爱丁堡出版。与《人性论》的“一片死寂”相比,该书获得了一定的反响。

从意大利回到英国后,休谟发现米德尔顿的《自由探询》一书备受关注,而自己再版的《道德与政治散文集》却像以前一样仍没有受到多大欢迎,这使他感到十分羞辱。然而,这些挫折都没有对他的研究和创作造成任何影响。

1749年,休谟再次回到乡下,在哥哥家中住了两年,此时,他的母亲已经过世。在这两年期间,休谟完成了《政论文集》和《道德原则研究》(即《人性论》重写的另一部分)两书的写作。与此同时,休谟的第一本著作《人性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甚至需要再版才能满足逐步增加的销量需求。

1751年,休谟从乡下回到城中居住。1752年,他在爱丁堡出版了《政论文集》。该书初版即获成功,在国内外大受欢迎。同年,《道德原则研究》也一并出版。此书虽然最被休谟看好,但问世之后却无人问津。

1752年,休谟被聘为苏格兰律师公会图书馆管理员。虽然这份工作收入微薄,但却使他有了博览群书的机会。于是,他制定了《英国史》的写作计划。

休谟认为,贯穿1700年的《英国史》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适合各种人群,应该会获得成功,但事实完全相反。该书第一卷即遭到了包括英国人、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以及—些教士和非国会派新教徒等在内的几乎所有人的一致谴责和非难。而且,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这些人的暴怒之后,这本书甚至被完全遗忘了。

《英国史》在一年中只售出了45本,这种失败是不言而喻的。这次,休谟的确开始灰心丧气了。若不是当时爆发了英法战争,他很可能就此放弃研究和写作,到乡下隐居。但由于特殊的环境,休谟还是鼓起勇气继续这本鸿篇巨著的写作。

此间,休谟还在伦敦出版了《宗教的自然史》一书,以及一些小型作品。

1756年,《英国史》的第二卷开始出版。相比于第一卷,此卷为许多人所接受,销量也有了显著的增加。

1759年,休谟发表了《都铎王朝史》。此书也招致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但休谟并不理会这些,他继续潜心于《英国史》的写作。1761年,休谟完成并出版了《英国史》。此时,该书正逐渐被人们认可,销量也有所回升。

通过多年的著书写作,休谟在经济上完全自立了,甚至可以说是富有了。此时,年届五旬的休谟回到了故乡苏格兰,打算在这里平静的度过余生。

1763年,赫特福德伯爵再三邀请休谟陪同自己出使巴黎,休谟只得应邀前往。不久,休谟便被任命为使馆秘书。1765年,赫特福德伯爵被任命为爱尔兰总督,离开了巴黎。休谟担任了临时代办,直到年末里奇蒙公爵到来。

1766年初,休谟从巴黎回到了爱丁堡,打算继续过着自己的隐居生活,但又一次事与愿违。1767年,康威先生邀请休谟担任副国务大臣。因为康威先生的人品以及自己与赫特福德伯爵的友谊,休谟只得再次应邀。

1769年,休谟回到爱丁堡时已经颇为富有了。虽然上了年纪,但身体也还健康。

1775年春,休谟患了肠胃病,由于最初没有留意,这种病很快成为不治之症。17768月,休谟因胃癌在爱丁堡逝世。

休谟的著作

休谟的主要著作有:

《人性论》(1738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支配人的生活的是意志、情感(或激情)而非理性,道德和政治的基础是“自利心”,以及同“自利心”相辅相成的“同情感”等观点。并试图把实验推理的方法推广应用于精神哲学,剖析人性中的理智和情感,从而建立一个新的科学体系。

《人类知性研究》(1746

在本书中,整个阐述的基础都是关于意识对象的双重分类,作者以逻辑的方式就有关事实和经验所作推理的本性提出重要问题,并借助联想原则提供回答,从而试图确定人类知识的原则。

《道德原则研究》(1750

在本书中,休谟以认识论怀疑主义和心理学情感主义作为前提和基础,把道德定义为一些品质,把同情看作是处于所有社会生活和个人幸福的基础的人性之事实。它是休谟关于道德思考的结晶。

《政论文集》(1752

本书的出版使休谟进入了经济学家的行例,在书中,他引入了几个18世纪的“古典经济学”据以建立的新观念。其主要见解有:构成财富的不是货币而是商品;货币流通量应与市场货物量相联系;低利率不是货币过剩而是贸易兴旺的现象;沒有一个国家能只为贵金属而维持出口;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原材料、气候和技能的优势,因此产品的自由交換是互惠的;穷国弄垮富国乃因其所生产的不足以在交换中占多少分量。

《宗教的自然史》(1757

本书与《关于自然宗教的对话》是休谟的关于宗教的相辅相成的两部著作,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多神教是人类最初的宗教、多神教的起源、多神教的各种形式:寓言、英雄崇拜、一神教从多神教中脱胎而出的起源、关于理性或荒谬等宗教传说和相关知识。

《英国史》(1761

这本书的出版被看作一件具有文化意义的事。在书在,作者不仅追溯国王和政治家们的业绩,并且极力为读者呈现出有教养阶层的思想关注。它更充实地为公允建立了更高的标准。在当时看来,《英国史》的问世,实属一个创举。

休谟的人性哲学

自培根以来,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已经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建立起自然哲学的体系,但在精深哲学方面,仍然没有建立起一个新的体系。直到休谟应用实验推理的方法,直接剖析人性本身,一个崭新的精神哲学体系才得以形成。休谟提出了近代的不可知论,在他看来,我们对感觉之外的任何存在都应该持怀疑态度,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必然性持否定态度。

自爱与仁爱并存

关于人性本质的理论,通常是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即有性善论、性恶论等学说。在欧洲,文艺复兴后的资产阶级提出了以提倡个人解放为主要内容的人性论,但这种理论并没有按照人的历史发展来解释人性,而只是谈及所谓人类共有的人性。之后的休谟认为,在人性中,自爱和仁爱同时并存,他试图剖析人性中的理智和情感,建立一个新的科学体系。

论骄傲与谦卑

在休谟看来,骄傲与谦卑是单纯而一致的印象,所以不管用多少言语也无法对它们作出准确的定义。他认为,人们能最大可能地做到的是,将与这两种情感密切相关的各种条件一一列举出来,并加以描述。

众所周知,骄傲和谦卑在词义上是正好相反的,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说明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亦或我们记忆和意识到的一串相关观念和印象。

休谟说,人的心灵不管接受外界什么对象,总是要着眼于我们自身。否则,这些对象便不可能激发起这些情感,让他们得到释放或者压抑。所以,当自我被忽略时,骄傲或谦卑便也无从谈起了。

休谟认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做到骄傲和谦卑,当他具有发生这类情感的各种理由时,这些情感也只是交替发生的,或是在相遇时,占有优势的一方尽其全力去消除另一方,其结果是,优势方剩下的部分继续保持对心灵的影响。

休谟研究证明,骄傲和谦卑一旦被激发出来,我们的注意力便会立即转向自我,并将自我看成它们最终的对象。但要产生它们,还需要一种东西,即自我观念——出现在心灵上的第一个观念,便是一个原因的观念。此种观念一旦激发起与之相关的情感来,便会将我们的观念转向另一个观念。

休谟说,这两种事物极容易分开,而两者又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这种情感,那么,人们就应该将这两者看作那个原因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心中确立区分两者的精神观念。

在休谟看来,骄傲与谦卑最显著而鲜明的特征就是,这两种情感可以引发那些主体极大的多样性。对这种情感的原因进行新的区分看起来就显得十分必要,即区分那种发生作用的性质和那种性质所寓存的主体。

论恶与德

休谟认为,恶与德,不管是因为自私自利或是因为教育的成见,总是令我们产生一种真实存在的痛楚和欢愉。

因为他人的慷慨,我们往往容易有所得,而如果别人贪婪,我们则会有永远失去的危险;勇敢能保卫我们,怯懦却常常让我们受到攻击;正义是维系社会的主要力量,而如果对非正义不加以遏制,便会导致社会的快速沉沦;别人的谦卑使我们感到高兴,别人的骄傲则使我们感到耻辱。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前一种性质就被公认为是德,而后一种性质则被公认为是恶。

在这里,休谟又进一步指出,道德假设不但与我现在的理论体系是相互符合的,而且如果认为前者是正确的,那么它就成为了后者一个绝对不容抗拒的证明。

假如道德全都是建立在痛苦或快乐之上,而痛苦或快乐的产生,又都是因为我们预计到我们自己或他人的性质所可能带来的任何损失或好处,那么,道德的全部作用必定都是因这种快乐或痛苦而产生的。

道德是一种实在的、本质的、自然的东西,休谟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并得出了相同的没有任何疑问的论证。在阐述如何区分恶与德及道德的权利与义务的起源问题时所提出的最可能的假设就是:从自然的原始结构出发,某些性格和情感一旦经过观察和思考,便会导致痛苦的产生。

而且,即使这个道德哲学的假设被认为是虚假的,也依然可以想见,即使痛苦和快乐不是导致恶和德的原因,两者至少也是密不可分的。慷慨高尚的性格,看着就使人感到愉快,即使它只是以蕴涵在一首诗或一个故事中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也总使我们的心情感到舒畅和愉快。与此相反,残忍和狡诈的本性也使人感到不快,而且对于这种本性,我们永远都不能容忍。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前面体系的一个道德假设的证明,是不容置疑的,而另一个假设也是与此不相违背的。

论美与丑

休谟说,各种各样的美都给我们带来特定的高兴和愉快,就像丑陋引发痛楚一样,不论它存在于怎样的主体中,也不论它是在有生物中被察觉到还是在无生物中被察觉到。所以,如果美丽或丑陋发生于我们自身,那么这种美丽或丑陋必定会转化为骄傲和谦卑,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已经具备了能够导致感觉和观念完全转移所必须的一切条件。

在休谟看来,这些对立的感觉和对立的情感是彼此联系的。美丽或丑陋与自我的骄傲和谦卑这两种情感对象是紧密联系着,所以,我们自己的美丽变为一个骄傲的对象,而丑陋则变为谦卑的对象就不难理解了。

休谟认为,如果对哲学或常识所提出来的用来阐明美丽和丑陋的不同的一切假设进行认真的考究,就不难发现,所有这些假设都归结于一点:美丽是一些部分的秩序和结构,它们因我们本性的原始组织、习惯或爱好而使心灵产生愉快和满足感。而丑陋自然是倾向产生不快的,美丽和丑陋的所有不同便在于此,美丽的特征便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愉快和痛楚不但随美丽和丑陋而产生,而且也是它们的本质所在。

毋庸置疑,当我们认为我们所称赞的动物或其他对象的大部分的美是因便利和效益的观念而得来时,我们便会果断地认同这个观点。

休谟认为,即使产生快乐和痛楚的能力最终不能形成美丽和丑陋的本质,至少它们也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密切联系甚至会使我们难以区分考虑。但作为自然的美和道德的美所共有的因素(两者都是骄傲的原因),也只有此种产生快乐的能力;而共同的效应既然总是以共同的原因为前提,那么毫无疑问,快乐在这两种情形下,就必定是那种情感的实在的、有影响的原因。另外,就我们身体的美和其他外在对象的美来说,所有的也是惟一的差异便是:一种美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另一种则与我们毫不相干。

在休谟看来,它们之间的其他一切差异都是这种惟一的原始差异造成的,尤其是造成两种美在骄傲情感上有不同影响,更是如此。我们的美貌可以激发起骄傲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并不因受到外界其他美的影响而产生。

就我们的身体方面而言,对这个体系也仅有一种反驳的原由,这便是:健康是最使人感到愉快的东西,疾患是最使人感到痛苦的东西,但往往人们既不因前者而感到骄傲,也不因后者而感到痛苦。

论财产与财富

休谟是这样给财产权下定义的:在不违犯正义准则和道德公平的范围内,允许一个人自由使用并占有一个物品,并禁止其他任何人这样使用和占有这个物品的一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在他看来,如果正义是一种在人类心灵上有着自然和原始影响的德,那么财产权便可被看作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不管我们是考虑它给予所有人以任意处理物品的那种自由,还是考虑他在这个物品上得到的好处。即使按照一些哲学家们的体系,将正义认为是一种人为的而不是自然的德,情况也是如此。因为此时,自然的良心便被荣誉感、习惯和民法所代替,最终依然会产生相同的效果。

在休谟看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一提到财产权,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所有人;一提到所有人,也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财产权。这就说明其中存在着一种完全的观念关系,我们现在的目的及其所需要的一切正在于此。

情感间的推移,总是在观念间的关系与印象间的关系相互结合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当任何快乐或痛苦是从一个因财产权与我们发生关系的对象那里产生时,我们总是可以断定,在上述理论体系是确实而又满意的情况下,这两种关系的相互结合必然导致骄傲或谦卑的产生。这种观点究竟正确与否,只要我们大概观察一下人生,便可一目了然。

休谟认为,只要是有用的、美丽的或令人惊奇的所有对象,或者与这些对象有关的对象,借着财产权都能够产生这种骄傲和虚荣的情感。这些东西的惟一共同点只是在于产生快乐。只有这一点是这些对象所共有的,所以它也必然就是产生这种情感的那种性质,因为这种情感是它们所共有的效果。

通常,因为票据能够提供货币的能力,所以在很多时候它都被看作为财富。而货币被看作为财富的原因,也并不是它赋有某种特殊的性质,如作为金属的坚固性、重量和可熔性等,而是因为它与人生的快乐和便利有关。

对此休谟还进一步指出,当我们在任何财富降临时都有足够的能力随意取舍,并且我们的享受也不会因任何物理的障碍或很强的动机而受到影响,那么上述这种快乐便会愈加充分和强烈。既然人们都渴望拥有快乐,那么当快乐的产生没有受到外界的阻碍而且他们爱好快乐的倾向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时,这种快乐便总是可能成为现实的。

通过研究休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其所有者心中,因财富而生的任何骄傲和虚荣(任何时候财富都有这样的作用),总是通过印象间与观念间的双重关系产生的。获得生活中的快乐和舒适的能力是财富的本质,而这种能力的本质就在于其发挥的概然性,在于使我们借一种不论真假的推理去预期那种快乐的真正存在。

在休谟看来,同财富产生快乐和骄傲,贫穷产生不快和谦卑一样,权力也会产生前一种情绪,奴役也会产生后一种情绪。我们的欲望通过控制他人的权力或权威来得到满足,而我们所遭受的无数耻辱,则是由让我们屈服于他人意志的奴役性导致的。

对此,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想到对我们行使权威的人或被我们行使权威的人时,我们被奴役的羞辱感和行使权威的虚荣感便大大增强了。

通过比较总是能增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穷人的境况相比,富人总会因自己的境况而更强烈地感觉到幸福。权力所具有的特有优势也会因我们和我们所支配的人之间的比较而凸显出来,毕竟这种对比是再明显不过的。

论名誉

休谟说:“别人的意见对我们的情感总是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的名誉显得如此重要的原因。甚至如果没有他人的看法和意见,我们的德、美丽和财富都不会让我们心生骄傲。”

休谟认为,任何人所具有的被人称赞的那种性质,都会使人在心灵上产生一种骄傲。而作为虚荣心的对象,人们所拥有的权力、财富、家世、美德,正是被赞扬的词汇包裹着。在他看来,当一个人就自己的优势方面看待自己时,往往会感到一种独特的快乐,之后骄傲或自满便会产生。

美名总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休谟非常赞同一点,但相比于我们从被我们所憎恶和鄙视的人的赞美那里得到的快乐,我们从被我们所尊重和赞许的人的赞美那里得到的快乐会更多。

同样的道理,我们会因其判断被我们重视的人对我们表示出轻蔑而感到羞耻,而对于其他人的意见,我们多半都是不予理会的。在心灵因任何原始本能得到一种对美名的欲望和对丑名的厌恶的情况下,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名和丑名影响,而此时,任何对我们有利或不利的意见,也都会激发起欲望或厌恶。

休谟认为,对傻瓜的判断同对智者的判断一样,都是对别人的一种判断,其不同只是在于,前者对自我判断的影响不及后者。与傻瓜的称赞相比,我们会因智者的称赞而得到更多的快乐,甚至我们会因与智者相识而得到附加的快感。当他人的称赞与我们自己的意见相左,并与我们所擅长的性质不同时,我们从中得到的快乐也是有限的。

在休谟看来,一个人无论怎样重视一种品质,只要他觉得自己并没有这种品质,那么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来赞许他,他也不会因这种品质而感到多么快乐。这就像士兵不重视雄辩、法官不重视勇敢、主教不重视幽默、商人不重视学问一样,你是无法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这样品质的。

休谟说,当一个人自认为按照他的门第和品质应该享受一种奢华的生活,或是已经习惯于比较奢华的生活时,任何低于这种生活水平的生活方式都会让他感到羞耻。此时,他总是尽可能地掩盖自己对财富的更大追求。他知道自己的不幸,而别人并不知道,所以他对于以前生活的不愉快的比较和回顾,只是由他自己的思想所联想出来的,而不是因他人的同情而发生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感到自在和满意了。

他认为,由于情绪的传导,快乐才因赞美而产生。即使是轻视世俗的人,广泛的名声也会使他们感到愉快,他们不会因自己不配享有这种赞美而表现得若无其事。因为自然情感与因同情而产生的情感发生冲突,骄傲的人在遇到轻蔑时,虽然并不立即表示认同,也总是会感到震惊。

论爱与恨

休谟认为,爱与恨的关系,与骄傲和谦卑之间的关系是极为相似的。但是骄傲与谦卑、爱与恨这两组情感的对象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直接对象是自我,或是我们亲切地意识到它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那个同一的人格,而后者的对象则是我们意识不到他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某一个其他的人。

在他看来,爱与恨的对象,永远都是我们自身之外的一个有情的存在者。自爱带给我们的感觉和一个朋友或情人所激发起的柔情是没有任何相同之处的,据此我们就不难发现,平时我们谈及的自爱,与爱的本义是相去甚远的。憎恨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没有其他人附加侵害的情况下,对于自己的过失和愚蠢的行为,我们并不会感到愤怒或憎恨,而只是感到羞耻和惭愧。

既然爱与恨不是针对自我,而是针对其他某一个人的。那么,其他某一个人就是爱与恨这种情感的对象,但必须指出,他并不是导致爱与恨这种情感的原因,其在单独情况下,也是不足以激发起这些情感的。

休谟认为,爱与恨的对象不能成为爱与恨的原因。爱与恨的原因是丰富繁多,而又各不相同的。休谟通过认真考察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作为产生爱与恨的原因,它们都是复合的。如国王因占有雄伟的宫殿而受到臣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第一,宫殿的确是雄伟壮丽的;第二,由于财产权的关系将宫殿与国王联系起来。这两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会使这种情感不复存在。

在休谟看来,没有了思想,爱与恨便无从谈起。这就像抽象的考虑德和恶;美与丑存在于无生物;贫与富属于第三人,对于和这些事物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来说,任何程度的爱与恨、尊重与鄙视都是无法产生的。

表面上看来,爱与恨这些情感并不需要一种印象关系,休谟并不赞同这一观点。在他看来,这只是因为这种印象关系相互混淆在一起而难以区分罢了。同爱与恨相比,骄傲和谦卑的这种印象关系就十分明显了,并且,这种情感的每一种原因都会各自产生一种独立的痛苦或快乐。

论恶意与妒忌

休谟认为,恶意与怜悯是一种相互对立的情感,就像怜悯类似于爱的结果一样,恶意类似于恨的结果。具体来说,恶意就是在我们没有受到他人侮辱或伤害时,也会对他人遭受的苦难和不幸抱有一种喜悦的心理。这就是恶意与妒忌这两种情感的主要来源。

休谟说,当我们处于幸运或不幸的状况和处境时,当我们认为自己在拥有财富、权力、名誉的程度上是大还是小时,我们往往会感到强烈或微弱的快乐和不快。

在他看来,他人的苦难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幸福有一个更为生动的观念,他人的幸福则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苦难有一个更为生动的观念,而愉快正是这样由前者产生的,不快正是这样由后者产生的。

为什么旁观者的感觉和他所考虑的那个人的感觉正好是相反的?

休谟认为,因他人的幸福或苦难而产生一种相反的感觉,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比较来使我们对自己产生一种恶意,进而使我们对自己的痛苦感到愉快,对自己的快乐感到悲伤。

在这个问题上,休谟还进一步指出:一个人还可以把这种恶意推及到自身,甚至推及到他现在的好运,而且可以把恶意加深到这种程度,以至故意寻找苦恼,增加自己的痛苦和悲哀。这就好比我们的朋友正处于烦恼中,正在享受快乐的我们是会从我们的朋友那里感觉到一种反射回来的不快的。

关于恶意与妒忌的区别,休谟是这样说的:妒忌是由别人当前的某种快乐激发起来的,这种快乐会在比较之下削弱我们自己的快乐观念;而恶意则是不经挑拨而想加祸于人、以便由比较获得快乐的一种欲望。

休谟认为,与我们所拥有的快乐相比,引起人们妒忌的那种快乐是处于优势地位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看到比他们低微的人在追求荣誉或快乐方面接近他们或赶上他们时,他们就会有那种妒忌的感觉。

在这里休谟还指出,因他人的优势而产生的这种妒忌,不是因为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远远不成比例,反而是与我们的互相接近。

政治学可以析解为科学

休谟对政治学也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他把政治学解定为“研究结合在社会里并且互相依存的人类。”在“论政治学可以析解为科学”一文中,休谟提出了构成一门政治科学的三个基本的因素或要点,即政体、法治与人性,可以说这三点是休谟社会政治理论的主线,贯穿在一系列的文章与著作之中,是其主要的思想精要之一。

论民族特性

对民族特性产生的原因,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自然因素,二是精神因素。而两者中,精神因素则对民族特性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因为民族只是由个人构成的集体,而个人的行为方式更多取决于精神因素。

经休谟研究证明,人性中的许多恶德都起因于明确的精神因素,自然因素在民族特性的形成中起到的是外因的作用。因为这些环境条件能影响其他各种动物,甚至能影响那些适于在各种气候中生活的动物,却不能给所有的动物造成同样彻底的影响。

因此,休谟认为:一切民族特性都不取决于确定的精神因素,而是来自上述一些偶然因素;自然因素对人类心灵也没有显著的影响。将未显现的原因视为并不存在,这是一切哲学当中的一条基本准则。

在休谟来看,当一些行为的偶然因素,使同一个国家的两个民族无法融合时,它们的行为方式便会在数个世纪中相击甚远。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的行为习惯也会发生变化,同样由人的行为习惯构成的民族特性,也相应的发生很大变化。

在这里休谟还进一步指出,在民族性格当中“勇敢”通常是最不稳定的性格。相反,“勤奋”与“文雅”却可能是一种稳定而普遍的民族性格,它可能变成全民族的习惯。维持勇气必须依靠纪律、勤奋与文雅。

有人将民族的不同性分配在不同的气候里,休谟对这个见解持反对态度,他说,我们只能作出这样的推断:气候因素可能影响我们体内比较明显的器官,却不能影响那些比较精致的器官、而心灵和理智的运作则要依靠那些器官。这个推断与自然的运作十分相似。

最后休谟指出,一个民族的文雅礼节是民族特性中的优良品质,而文雅礼节往往都要依赖于一种交往,即爱的激情要得到恰当控制。如果这种激情超出一定程度,便会使男人心怀嫉妒,从而断绝男女间的自由交往。民族特性若能文雅礼节方面做得高雅恰当,我们便会发现,无论在何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以及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论政府的起源

在休谟看来,人类活动通常是受利益支配的,他们在平常生活中所关怀的往往也不外乎是最接近的亲友与相识的朋友,若非人类借着普遍而不变地遵守正义规则,便无法那么有效地达到这种利益,他们因为只有借这些规则才能保存社会,才能不至于堕入人们通常所谓的自然状态的那种可怜的野蛮状态中。

休谟认为,人类的情感是受想象所支配的,并且这种情感与一切观点是成正比的,而非与这个对象的内在价值和真实成正比的。凡以一种强烈和生动的观念刺激人们的对象,普通总是超越于出现在比较模糊的观点下的对象。

他说,虽然我们能够充分地相信后一个对象较前一个对象更为优越,但是我们却无法以这种判断来调整我们的行为。我们顺从情感指示接近行为,但是情感指示却总是为了接近某种东西而辩护。

因此,在休谟看来,人生的非义行为不仅危害社会,并且看起来是无可救药的。补救的方法只能来自人类的同意。人们如果无法自行舍近求远,那么他们便永不会同意于强使他们作出那种选择的任何事情,不会同意于那么显然与他们的自然原则和倾向相冲突的任何事情。选择手段的同时,也选择了目的。如果我们不舍近求远,那么我也无法顺从采取这种行为方式的必然性。而人性中最致命的错误就是舍远求近,且根据对象的位置来求取对象,而不根据它真正的价值。

休谟认为,政治社会就容易补救这些弊病,执政长官将他们的任何重大部分臣民的利益看作自己的直接利益。无须咨询别人,他们只须自己考虑,就能够拟定促进那种利益的任何计划。在执行计划时,由于任何一部分的失败牵连到间接的全体的失败,因此他们就防止那种失败,他们在这种失败中因为看不到有任何切近的或遥远的利益。

虽然,政府也是由具有人类所特有的缺点的人组成的,但它还是作为一种最为精微和巧妙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免去了自身的一切缺点,最终成为了一个新的组织。

论国际法

国与国之间一样需要互助,同时自私与野心也是战争与纷乱的来源。但是因为各国在一些方面类似个人,在另外一些方面又是极其不同的,所以它们就需要用一套新的国际法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总之,为了显示大使人格的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使用有毒武器,以及进行各个社会交往而规定的同类义务,都要归咎如此。

在休谟看来,这些规则本来是附在自然法之上的,但是规则并没有完全取消自然法的作用。稳定财物占有、依据同意转移所有物与履行允诺,被视为正义的三条基本原则。

道德体系是为国王所立的,虽然此体制准则很少有政治家愿意公开承认,但是却被实践所认可,并且目前在世界上十分流行。国王们订立条约一定是为了得到某种利益,并且这种利益的前景一定会约束他们实践的义务,建立起自然法。

休谟说,离开了社会人们便无法生存,并且一旦放纵他们的欲望,那么将无法维持社会的秩序,结果一种迫切的利益便约束住他们的行为,把正义的法则义务加于人们。

但是在他看来,这种义务并没有停止在利益上,而是因为情感和情绪的深入发展而产生了职责的道德义务。基于利益的自然义务也发生在各个独立国家之间,并且产生了道德约束。虽然各国之间的交往有时是必要有利的,但是,各国之间履行正义的自然义务和道德义务都具有某些弱点,我们对待这些弱点要为宽容些。

我们无法精确地回答自然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我们只能妥当地说,无需通过任何技术与研究,这种比例就能够自行发现。这就表明所有人对于自然正义与政治正义的道德规则基础,都有一种不言自明的概念,可以见得,那些规则发生于人类的协议,同时也存于人类的维持和平与秩序方面所获得的利益。

正是如此,国家利益的减少就无法让道德松弛,这样我们就较容易理解各国之间违犯正义的原因,以及不能宽恕民众在私人交往中的行程。

宗教、迷信与道德

《宗教的自然史》面世于近两百年前的1757年,尽管有这一可敬的历史地位,它的历史意义却往往没有被人们所了解。在这里,就原始宗教的起源、宗教与道德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人类最初的宗教

休谟认为,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从原始到文明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就要知道多神教或偶像崇拜一定曾是人类最早、最原始的宗教。

在这里,休谟说出了这样一个事实:早在约1700年前,所有的人类都是多神教徒。早在远古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神是一个具有超强法力,和人类一样有七情六欲的,并且法力无边,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一个人。

休谟认为,心灵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上升的。它通过对不完善之物进行抽象,从而形成一种关于完善的观念;同时,人们往往是把最好最优秀的部分展示给公众,可是信仰有神论的人们却把这种素质的升华移置到了神上,他们学会了只把更加崇高和高尚的后者移置到神身上。

自然越是规则一体,也即越是完善,人就越是习惯于它,也就越不会详察和检视它。一次惊天骇地的诞生会激发他的好奇心,从而被他视为一种奇观,并且即刻使他战栗、献祭和祈祷。

在休谟看来,人类从远古的无知到如今繁盛的文明,是在许多不断完善的秩序中逐步建立的,人类在最初阶段,一定也信奉着某种观念或习以为常的观念。

历史记载和我们的思辨性的意见之间有很大的悬殊,它们之间传承的方式各有千秋,休谟很赞同这一点。他说:“当一个历史的事实,从亲历者和同代人那里经由口述传统传下来时,在每一次前后相继的叙事中都会得到演讲者的修饰,也许最后只保留了与事实真相很少的一部分。在论述和推理中几乎无足轻重、也无法证实曾经从这些事情中寻找到最好事情的真相。”

休谟认为,人类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并且人们往往还喜欢夸大事实真相,懒惰粗心的毛病也与人类如影随行,所以,人类有时候很快就会扭曲历史事件的真相。

他还进一步提出,有些特殊的,但又清晰到足以让多数人类信服的论述,都源于其基础,这些被传播的意见也都将因此而继续保留它们最初的纯粹性。但是这些论述如果普遍民众理解不了,又或是过于深奥,过于遥远,那么它们就只能有限地存在于少数人之中。而如果这些少数人在经历了一些磨难后也放弃了沉思,那么,这些意见将很快被人们遗忘也是情理之中的。

在休谟 看来,不管我们选择这一两难困境的哪个方面,一神教都绝对不可能是通过推理而一度成为人类最初的宗教,而后再由于它的败坏孕生了多神教以及异教世界的所有迷信的。

寓言与英雄崇拜

不管通过何种论述认识到世界上生活着的不可见的理智力量,一定是从自然生物或是自然景观中得到启发从而创造出来的,并且认为是很神圣的。但是,庸俗的多神教徒根本不会承认这一点,他们神化宇宙的每一部分,并且设想,一切可见的自然产物,其本身就是许许多多真实的神。

休谟认为,在多神教教徒的心中,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神来掌管,并且把物质上和道德上的寓言传递到俗从的多神教体系之中。

在多数人的眼里,神的力量不及人类,但是为什么又会去信奉它?

对于这一问题,休谟从为心理的角度作出了回答:原来人们当想去感恩某个英雄或施惠于大众的某个人时,都会去敬奉他。人们为了得到心灵上的吻合而把他转变为神,并以这样的方式为天堂,不断补充来自人类的新成员。

在这里,休谟还进一步指出,在人被尊奉为神后又经过了诗人、寓言家还有教士对他们的升华,在他们把这些人类升华时一方面会被人类口述传统所败坏,另一方面也会把历史有所抬升,从而使真实的历史成了传说的一大丰富灵感。就连画家和雕刻家也加入了进来。

所以说,这些多神教的信条并不会因为性情的反复和事件的偶然性得到改观,这些信条已经植根于人生了,不会因为外界的改变而改变。

在这里,休谟还有一个发现,最方便的做法莫过于将他们描绘成一个像我们自己一样理智的自觉能动者;只不过在力量和智慧上略胜一筹而已。而这些能动者影响力有限,而且他们相当接近于人性的弱点,由此形成了对他们权威的不同分配和分割;由此也促使了寓言的产生。

在休谟看来,这些信条的存在自然会使俗众把那些高人一筹的不类视为那些有力量、有勇气的英雄崇拜;并把这些综合成了传说的历史和神话。其实大众更愿意从自然中显而易见的部分去寻找答案。也许是从雕像中;也许是从图画中;也许是从肖像中。无论怎么说人类这样的俗众对于不可见的精神性心智的对象来说显得过于精致了。

民间宗教与道德

休谟认为,在任何的宗教中,无论赐予神多么高尚的品质,但在许多信徒的心中依旧不是用德性和善的道德去投合一个完善存在的意愿,而是用轻佻的遵奉、放纵的狂热、着迷的兴奋和一些神秘的信仰而且是荒谬的意见而想得到神的眷顾。

在他看来,在人的心中,神只不过比人类拥有更多的智慧,力量更胜一筹而已,但仅仅是看到这一点并不能起到什么绝对性的作用。因为没有人会如此愚蠢,以至于在由天生的理性作出判断的基础上,他仍然不会把人人都可以拥有的德性和诚实作为最有价值的品质。

当一个人已经发现了一种与迷信的虔敬和奉献相容的极大罪孽,并且这个人不能肯定宗教践行的热情和严谨推论对他的道德的影响,当他有恶行的时候则更加迷信,并助长了宗教激情。

休谟说,虽然“野蛮残暴”、“性情无常”,从字面意义看是贬义之词,可是在教士们那里非但不矫正这种人类的德性,反而鼓励和赞扬。他们告诉人类神越是可怕,人类就越是驯服而成为忠实的奴仆;他越是让人做些莫名其妙的事,而人类会失去理智而屈服于他们诡异的指引。

当人们犯下了罪行后,就会产生懊悔和不被人觉察的恐惧感,从而使内心得不到安宁,只好向神去忏悔。休谟认为,当人类内心脆弱和遇到紊乱的事物时都会对迷信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只有坦荡而坚毅的德性才能把迷信摧毁。

总之,如果我们的内心都充满了阳光,永远不会相信那些伪造的神,也不会相信神的幽灵会存在。反之,如果听任我们天生的怯懦和焦虑的主宰,那么,我们会把各种野蛮残暴之举归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关于宗教的总结

休谟认为,宇宙的整个框架的统一原理,会引导我们信奉这个惟一且不可分割的力量,尤其是在没有教育偏见抵制这种合乎理性的理论的地方,尽管未开化的人类是那么的愚昧无知,他们生活在这个他们自己所非常熟悉的自然之中,但却没有发现一个至高无上的创造者,也没有任何知性的人去提示他们,如果有他们肯定不会拒绝它。

由于在一神教的真实原则之中,善的、伟大的、崇高的以及悦人的事物非常突出。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根据自然的类推,卑鄙的、荒谬的、低劣的以及可怕的事物也将同样可见于宗教的虚构和幻象之中。

在休谟看来,人类被造物主赋予了一种能力,能够从自然景观中推断出像造物主那样崇高的原则,并且人类能够获得关于至高无上的存在的知识并把它发扬光大,而这一切都是人类所拥有的特权。

“让我们看清人类虚伪的本质吧!”休谟这样呼吁人们。有些人在宗教团体面前表现的是那样虔敬,并声明他们的信条再可靠不过了。可是生活中的他们,没有任何的言谈举止能找到他们信条的影子。

休谟认为,至高和至真的热诚,不得不让我们担忧有伪善之虞。而明目张胆的不虔敬,则伴随着一种私下里的恐惧和懊悔。没有哪个宗教的荒谬会如此明显,以至于它们不会偶尔受到那些拥有最伟大和最开化的知性的人们所信奉。也没有哪个宗教的戒律会如此严格,以至于它们不会为那些极其骄奢淫逸和极其自甘堕落的人们所采纳。

“在这个世界中,你无法寻找到一个不信任何宗教的民族,如果你真的发现了,那么这个民族可能还是原始社会或是微脱离了粗野状态,无知的痴信之母。”这句广为流传的格言,得到了休谟的证明。

休谟最后说道:宗教体系中的很多道德原则都是很纯洁的,只是当人类去实践这个体系时,这些就会遭到败坏,而一旦恐惧感出现,人们的心灵甚至会被这种可恶的情感完全占据。在这种体系的影响下,任何解不开的谜,在我们详细观察之后往往得到的结果就是怀疑,不确信。如果我们人类不开拓眼界,那么将永远沉迷于各种迷信之中。

 

第十九章 帕斯卡尔

布莱斯·帕斯卡尔(1623——1662),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哲学家、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式的人物。

帕斯卡尔横跨数学、物理、发明、文学等领域,而且在这几个领域中,都不是简单的涉水而过溅起一些表面的水花,而是影响到水下的深流。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他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著名编程语言“帕斯卡尔”就是为纪念他设计人类第一架手摇计算机而命名的。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

帕斯卡尔生平

1623619,帕斯卡尔出生在法国奥弗涅的克莱蒙费朗,他4岁时母亲病故。从小父亲对小帕斯卡尔的影响很大,他是一位文职官员,却很精通数学。

帕斯卡尔自小就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超凡的天赋,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他小时就精通欧几里得几何,还发现了欧几里得的前32条定理,而且顺序也完全一致。

1631年,为了使子女们受到更好的教育,父亲决定放弃官职,举家迁往巴黎,以便让孩子们和当时法国的学术名流交往。此时的帕斯卡尔已在数学界崭露头角,并成为了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小组”(法国科学院的前身)中的成员,受到法国大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的高度关注;11岁的时候他写成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声音》。在12岁时,帕斯卡尔又独自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几何原理。在1639年至1640年间写成了著名的《圆锥曲线之几何》一书,其水平之高,甚至就连笛卡尔都坚决不相信这样一个孩子能够写出这样的书来。反过来,在书中,帕斯卡尔否认了笛卡尔的解析几何的价值。

1642年,帕斯卡尔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机械式计算装置——加法器,这时,他才刚满19岁,这位天才的创造直到现在还陈列于法国博物馆中——它用齿轮的运转来进行加减运算,成为后来更为复杂计算机的雏型。而1971年问世的计算机PASCAl语言正是为了纪念帕斯卡尔这位计算机科学的先驱。

1646年至1653年,帕斯卡尔开始对“真空和流体静力学”集中精力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1647年,帕斯卡尔根据托里拆利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他的实验轰动了整个巴黎。后来,压强的国际制单位“帕斯卡”就是以帕斯卡尔的名字命名的。帕斯卡尔实验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反对“自然厌恶真空”的传统观念。并于1648年,帕斯卡尔关于“真空”问题的论文与人们见面。

同年,帕斯卡尔通过对同一地区不同高度大气压强测量的实验验证:“随着高度降低,大气压强增大。”并由此发明了注射器、水压机,改进了“托里拆利水银气压计”。

1649年到1651年,帕斯卡尔利用这两年的时间与合作者皮埃尔一起详细测量同一地点的大气压变化情况,从而成为了利用气压计进行天气预报的先驱。

1651年本来从小就体质虚弱的帕斯卡尔,加上过度劳累导致疾病缠身,不得已进行病休,就在从1651——1654年的病休期间里,帕斯卡尔研究了关于液体平衡、空气的重量和密度及算术三角形等方面的多篇论文,并完成了《液体平衡及空气重量的论文集》。关于“算术三角形”论文成为后世概率论的基础。

这时,由于帕斯卡尔为基督教派冉森派的著作所折服,而从此接近这一派主持的波尔·罗亚尔修道院。帕斯卡尔和其中一些有着宗教自由思想的人来往,以欣赏的态度来看待他们所思考的神学问题。

165411月,帕斯卡尔辞去所有的仆役,迁往平民区居住,开始自力更生,他学着料理家务,并以极大的爱心照顾附近的贫苦儿童。

1656年,巴黎索邦神学院揭发冉森派领袖阿尔诺,认为他们的思想学说是离经叛道,并对冉森派的学说发动猛烈攻击。帕斯卡尔也卷入了这场宗教神学的大辩论,并写下了大量的经典篇章。此后,帕斯卡尔就转入了神学研究。

1659年,帕斯卡尔的身体极度恶化,在几乎濒临死亡的状态之中,写就了《论疾病———就疾病的真正好处求教上帝的祈祷》。

1662819,体弱多病的帕斯卡尔与世长辞,逝世时只有39岁。

帕斯卡著作

帕斯卡尔的主要著作有:

《圆锥曲线之几何》(1639——1640

在本书中最突出的是著名的“帕斯卡定理——帕斯卡定理是射影几何的一个重要定理,即“圆锥曲线内接六边形其三对边的交点共线”。

《论爱的激情》(1653——1654

在《论爱的激情》中帕斯卡尔分析了爱情和野心(即事业心)的关系,阐述了爱情的“必然性”、“爱与美”、恋人们的心理以及爱情的方式等许多问题。它不但是一篇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品,也是一篇绝妙的爱情心理学的杰作。

《外省通信》(1656——1657

《外省通信》的写作起因于冉森派与耶稣会的冲突。于是帕斯卡尔代表冉森派,以“蒙达尔脱”为笔名,假托写给一个外省朋友的信件,在信中揭露和抨击了耶稣会士的道德松弛倾向,从而捍卫了冉森派的立场。这些信件常常被看做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

《论几何学精神和说服的艺术》(1657

这篇论文涉及到了认识论、科学哲学两个方面的内容。论文中,帕斯卡尔提出,人的灵魂有两个接受别人意见的入口,即“理智和意志”,而且人们更多地去接受他们意欲、喜欢的东西而非他们不得不承认对的东西,因此说服的艺术就是既要使人信服又要使人满意的艺术。为此,帕斯卡尔提出了一些有关诉诸人们理智的说服艺术的一些规则。

《论疾病———就疾病的真正好处求教上帝的祈祷》(1659

这篇著作是帕斯卡尔在身体极度恶化,濒临死亡状态时所写的,在文中他向上帝的祈祷,并不是要求免除痛苦,而是要求在没有认识到上帝的精神前不失去这种痛苦,他祈求神恩,祈求心的皈依,他认为疾病既是灵魂之恶的惩罚,又是它的救药。

《思想录》(1623——1662

本书是由作者生前的一些未完成的手稿整理编排而成,在他去世之后出版的。它涉及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被视为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在西方思想史上,它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书中,帕斯卡尔说出了我们虽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的话。

帕斯卡尔的思想

帕斯卡尔的思想成果集中体现于《思想录》之中,它涉及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在《思想录》中,帕斯卡尔说出了我们虽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的话。

他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就这样,帕斯卡尔用一串串精神的记录证明,他是一根最有尊严的芦苇。这个体弱多病的人,就像芦苇在风中摇摆,但在思想中,他有着哲学家的坚定。

他是一位思想的斗士,毫不妥协地说出世间的一切,向我们指明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事实。

人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帕斯卡尔认为,人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数理思维与直观思维。这两种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在他看来,在数理思维中,原理是显而易见的,但却远离日常的运用。由于习惯的原因,人们的思维很难转到这上面来,倘若稍稍转向这一方面,原理就不难看清。如果谁从这些清晰的原理中做出错误的推理,那么,他的思维一定非常混乱。

而在直观思维中,原理就在每个人的眼前,就在日常的运用中。人们只要睁眼去看,而无需费力,这只是眼光好坏的问题。眼光必须好,因为原理如此微妙而众多,以致于人们不可能不发生错漏。漏掉一个原理就会导致错误,因此,人们必须有足够敏锐的眼光,要看到全部的原理,而且还要有精密的思维,切不可从已知的原理中做出错误的推理。

在此,帕斯卡尔强调。仅凭直观思维看待事物的直观者,他们没有耐心进入思辨性的和概念性的事物的根本原理中去,这些原理是他们在世界上从未见到的、完全脱离日常生活的。

他认为,正确理解的途径多种多样。有些人在某一类事物上有正确的理解,但在另一类事物上则并非如此,往往误入歧途。有些人仅仅根据几个前提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这显示了他们敏锐的判断力。还有些人在前提较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得出结论。

在他看来,存在两种智力:一种能敏锐而深刻地看透既定前提的结论,这是精确性的智力;另一种能理解众多的前提而不致于混乱,这是数理方面的智力。前一种智力,有力而精确;后一种智力,全面而广博。一种品质可以在没有另一种品质的情况下存在,智力可能是强大而狭隘的,也可能是全面而脆弱的。

真诚的评判

帕斯卡尔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亮出诗人或数学家的标志,他就不会被人认为是诗人或数学家。然而,有教养的人根本不需要什么标志,也不需要在诗人的行业与刺绣者的行业之间加以区分。

在他看来,有教养的人不会被称为诗人或数学家或其它的什么,但他们却是这一切人,也是这一切人的评判者。帕斯卡尔还强调,谁也猜不出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他们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谈论着其它人所谈论的事情。除非他们加以展示,否则我们无法看出他们有这种品质还是有那种品质。但我们总会记起他们的品质,因为这些人的特点就在于:当涉及的不是讲演问题时,我们就说他们不是优秀的演说家;当涉及的正是讲演问题时,我们就说他们是优秀的演说家。

所以,帕斯卡尔说,当一个人一走进来,人们就说他是一个睿智的诗人,这是一种虚伪的赞扬。而且当人们要评判某些诗,却又不去请教他,那就是更加糟糕的情形了。

在他看来,谈起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数学家”,或者说“他是一位传教士”,或者说“他善于雄辩”,但可以说“他是一位有教养的人”。

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

帕斯卡尔这样说过: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

他认为,不信仰者的希望就像是风中飘扬的茸毛,就像是被浪拍起的泡沫,就像是被风吹散的烟雾,就像是对往日客人的回忆。

帕斯卡尔说,从那些看到自己没有信仰而陷于悲伤的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上帝并没有照亮他们一共有三种人,那些找到了上帝并为上帝服务的人;那些没有找到上帝而一心要寻找上帝的人;其余是那些没有找到上帝,活着也不去寻找上帝的人。他认为,第一种人是有理性的、快乐的人,最后一种人是愚蠢的、不幸的人,两者之间是既不幸福也没有理性的人。

帕斯卡尔强调,认识上帝与热爱上帝相距甚远。

在他看来,大地没有一样东西不显示人的可悲和上帝的仁慈,要么是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要么是人有了上帝的幸福。

他是这样说的:没有耶稣基督,世界将不复存在,因为要是那样的话,世界要么将会毁灭,要么成为地狱;没有耶稣基督,人类就一定会处在邪恶和悲惨之中;有了耶稣基督,人类就能脱离邪恶和悲惨的境地。我们一切德行和幸福全都在神那里。离开了神,我们就只有恶了,只有可悲、愚昧、死亡和绝望。

论人的状况

在帕斯卡尔看来,人天生既轻信又多疑,既胆小又鲁莽。他用“依赖性,独立的愿望,生活的需求。”这句话来对人进行描述。对于人的状况他给予了这样一种评价:变化无常,无聊,不安。

帕斯卡尔认为,如果我们放弃了所依附的追求时,我们都会感到无聊。

帕斯卡尔强调,人的本性在于运动;完全安息等于死亡。而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就要予以亵渎。

而人类的状况到底如何?帕斯卡尔用一个比喻的方式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人类状况的缩影:让我们想象有一大群人披枷带锁,都被判了死刑,他们之中天天有一些人在其余人的眼前被处决,那些活下来的人就从他们同伴的状况里看到了自身的状况,他们充满悲痛而又毫无希望地面面相觑,都在等待着轮到自己。

帕斯卡尔认为,人只不过是一种天生充满无法消除的谬误的主体,并无斯文可言。没有任何东西让他看到真理。一切都在骗他。在他看来,真理的来源只有两个:一是理性,一是感官,但是两者除没有诚信可言之外,还彼此相互欺骗。感官以虚假的外表误导理性,之后又从理性那里得到自己给予理性的同样的欺骗。理性就此报了仇。灵魂的激情让感官困惑,并在感官上形成虚假的印象。它们在虚假和欺骗上彼此争斗。

人在自然中到底是什么

我们天生的知识引导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比例失当。针对这个观点,帕斯卡尔提出了两个假设:如果这一点不是真的,那人就没有什么真理可言;如果这一点是真的,那人将被迫不得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低头,从而发现有极大的理由应该谦卑。他认为,由于人活着就不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认识,所以,他希望,在更深一步探索自然之前,先能认真而又心情轻松地考虑一下自然,并且能够反省自身,明白这里存在什么样的一种比例……

因此,让人思考自然完整和宏大的威仪,并使自己的眼光暂离身边卑微的事物。

帕斯卡尔指出,我们的身体不久之前还在宇宙里找不到踪影,而这个宇宙本身在整体的怀抱里也不见踪影,但它现在却成为一个巨大的事物,一个世界,或者叫一个整体,相对于我们无法企及的虚无来说,这样一个事实难道会有人不为之惊奇吗?在他看来,以这样一种眼光看待自身的人,一定会害怕自己。看到自己在夹在无限与虚无这两个深渊之间的自然给予自己的这个身体里面,人会因为这些奇迹而战栗。帕斯卡尔觉得,当人的好奇心变成赞叹的时候,他会更倾向于在沉默中思考这些奇迹,而不愿带着假定一一审视它们。

而人在自然中到底是什么?帕斯卡尔说,与无限比较起来是虚无,与虚无比较起来是无限,人是虚无与无限之间的一个中项。

在他看来,由于人无限远离了理解极端的能力,事物的终止和开始就在无法穿透的秘密中隐藏在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一点希望都没有。他同样无法看到自己所诞生的虚无,也看不到自己被吞没其中的无限。

人的感观不能感受无限

帕斯卡尔说,人们没有深思这些无限,就贸然去探索自然,就好像他们与自然之间存在某种比例似的。帕斯卡尔还强调,奇怪的是,人们希望理解事物的开端,从而达到全面的认识,但却根据一种有如他们的对象那样的无尽的臆测。

在他看来,人们很自然地相信自己更有可能到达事物的中心,而不太可能伸及其周边。人们的身体在自然的领域里占据一个位置,而智力在思想的世界里也占据同样的一个位置。

帕斯卡尔认为,人们在各个方面都是极其有限的,因而在我们能力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这种在两个极端之间处于中项的状态。所以,我们的感官不能感受无限,一切过度的品质都是我们的敌人,并且是不可能感觉的——我们不会有所感觉,否则只会深受其害;太年轻和太老都会阻碍思想,如同太多和太少的教育一样。总之,极端对我们来说就如同它们不是极端一样,我们并不在它们的注意之中。它们逃避我们的注意,我们也逃避它们的注意。

在他看来,这就是人们的真实状态,这就使我们无法掌握某些知识,也无法绝对无知。虚无与我们在一起。这就是人们的自然条件,然而,却与人们的偏好完全相反。

因此,帕斯卡尔说:我们就不要寻找确定性和稳定性了。我们的理性总是受到变幻无常的表象所欺骗,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固定两个无限之间的有限。

人的两种相反的品性

帕斯卡尔认为,我们就应该保持安定,安定在大自然所安排给我们的那种状态之中。由于注定降临到我们头上的这个空间总是远离两个极端,所以,在他看来,我们多了解一点宇宙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处呢?就算多了解一些,也只会长进一点点。我们不总是无限远离终极吗?即使多活十年,我们的生命不是同样远离永恒吗?

与这些无限比较起来,所有的有限都是相同的,所以,帕斯卡尔说他找不出任何理由要把我们的想象力放在某一个有限上而不是放在另一个有限上。仅仅以我们自身来和有限作比较,就足以使我们痛苦了。

因为万事万物既是因又是果,既有所依赖又有所支持,既是远亲又是近邻,一切都由一条天然的却又是不可察觉的纽带连接起来,这条纽带可以使极其遥远的和极其不同的事物发生联系,所以,帕斯卡尔认为,不了解整体就无法认识部分,同样的,不详尽地认识部分就无法了解整体。

事物的永恒,也一定会使我们短暂的生命惊讶不已。大自然恒定不变的稳定性,和我们自身经久不息的变化比起来,一定有着同样的效果。

在帕斯卡尔看来,造成我们无法认识事物的原因就在于,事物是单一的,而我们却是由两种相反的、种类不同的本性构成的,即灵魂和肉体。

帕斯卡尔还强调,我们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精神和肉体的结合,人人都认为这种结合对我们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然而,这恰是我们理解的最少的地方。对人类而言,其自身便是自然界中最奇妙的对象,因为人无法理解肉体是什么,更无法理解精神是什么,最无法理解的是肉体如何竟与精神结合在一起了。这是人最大的困难,也是他生存的本质。

论想象力

帕斯卡尔说:想象力——这是人身上最具欺骗性的部分,是谬误和虚假的主人,因为它并不总是在欺骗人,因而更具欺骗性。如果它是谬误永不出错的尺度,那么,它也是真理永不出错的尺度。但由于大部分情况下它都是虚妄的,因此看不出任何可以显示其本性的迹象,它在真和假上都留下了同样的印迹。

同时,他也强调,在此并不是说愚蠢的人,而是指最聪明的人。正是在最聪明的人中,想象力才有这么大的说服力。尽管理智在抗议,却不能为事物确立真正的价值。

帕斯卡尔把想象力视为一种高傲的力量,一位理性的大敌,在他看来,它喜欢驾驭理性并统治理性;它为了显示自己无所不能的力量,就为人类建立了一种第二天性。

帕斯卡尔说:那些有生动想象力的人,他们满足于自身的程度远远超出聪明的人在合理范围内对自己的满足。他们趾高气扬,看不起人,他们争论的时候胆大底气足,而别人却左顾右盼、犹豫不决。这样快乐的神情往往会在听众的观点上形成优势,在性情相投的评判者那里,这种想象中的聪明人会得到极多好处。

他认为,想象力不会使愚人聪明,但可以让他们快乐,这让理性羡慕不已,理性只会给它的朋友带来悲伤、痛苦。想象力使人得到荣耀,而理性则使人蒙受羞耻。

除了这种想象力之外,还有什么能带来荣誉?还有什么将尊重和敬仰赋予人、作品、法律和其它伟大的事物呢?因此,帕斯卡尔说:没有它的赞同,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在帕斯卡尔看来,想象力,把小的东西放大,好让我们的灵魂充满奇异的判断。而在性急的傲慢中,它又让庞大无边的东西缩小到自己能够理解的尺寸。

所以,人类经常拿自己的想象力当自己的心,他们认为,一旦自己觉得已经皈依了,那就是真的皈依了。

谬误的来源

不仅仅旧有的印象能够误导我们,新奇的事物也有同样的魔力。帕斯卡尔认为,这是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争论的主要来源,人们彼此攻击,要么是因为紧抱着儿童时期的错误印象不放,要么是急忙追求新奇事物所致。

谁掌握着正确的方法呢?让他出现并加以证明吧。

帕斯卡尔认为从儿时起就再自然不过的原则,无一不能被我们看成是一种教育上或感官上的错误印象。

帕斯卡尔这样举例说明:“如果盒子里面什么也没有,”会出现以下两种状况,有人说,“你们从儿时起就相信这只盒子是空的,你们相信存在虚空的可能性。这是你们感官的错觉,又由习俗予以强化,而科学却必须要纠正习俗。”则又有人说:“因为你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说没有虚空,你们就把本来能够清楚地理解它的常识颠倒了,你们必须回到最初的状态才能纠正这样的错误。”到底是什么欺骗了你们,感官还是教育呢?

   帕斯卡尔还强调,疾病也会成为我们的谬误来源。疾病会破坏判断力和感觉能力。如果严重的疾病产生感觉上的变化,那我并不会怀疑较轻的疾病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帕斯卡尔指出,我们自己的利益也会成为以巧妙的方式蒙蔽我们双眼的惊人工具。世界上最公正的人也不许成为涉及他自己的案件的判官。

在他看来,公正和真理就是看不太清楚的两个点,而我们的工具太粗钝,无法准确地触及它们。就算触及了,要么是压碎它,要么是依靠别的许多东西,更多的是依靠错误而非真理。

帕斯卡尔说:人是如此的幸运,他从真理中得不到什么好处,弄虚作假倒是好处很多。然而,人最大的谬误来源在于感觉和理性之间的斗争。

习惯的力量

习惯是我们的天性。帕斯卡尔说,习惯于某种信仰的人就会相信这种信仰,不再惧怕地狱,也不会再相信其它任何东西。

帕斯卡尔说:当我们看到一种效果总是重复出现时,我们就推断说其中有一种自然的必然性,就如同肯定会有明天一样。

帕斯卡尔认为,不同的习惯将会赋予我们不同的天赋的原则,这可以从经验中看出来。如果说有些天赋的原则因为习惯而变得根深蒂固,那么,也有一些习惯是与天赋相对的,因为天赋而根深蒂固,或者因为第二习惯。这取决于不同的性情。

帕斯卡尔说,父母害怕孩子们的天赋的爱会消逝。可是那种可以消逝的天性又是什么呢?习惯就是第二天性,它摧毁了第一天性。然而天性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习惯就不是天然的呢?我倒非常担心那种天性其本身也只不过是第一习惯而已,正如习惯就是第二天性一样。

如果我们习惯于利用错误的理由证明自然的效果,发现正确的理由时我们就会不愿意接受它们。

就如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职业的选择,机会决定了这样的选择。我们选择自己的职业,根据的是小时候听到人们称赞或贬低的话,因为我们天生就爱真理而不喜欢愚笨。这些话打动了我们,我们只是在实践上犯了错误。帕斯卡尔说,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人类的一切境况都是从仅仅将他们造就为某种人的那些人当中形成的。在他看来,天性绝不会是如此整齐划一的。因此,是习惯造就这一切的,因为习惯束缚了天性。但有时候,天性取得优势地位,保存住了人的本能,而不是或好或环的所有习惯。

帕斯卡尔还进一强调,导致谬误的偏见——所有人都仅仅在方法上深思熟虑而不在乎目的,看起来真是让人觉得可悲。每个人都认为在自己那种条件下已经尽了全力,至于条件的选择,或者地点的选择,那便只好听凭命运安排给我们。

人不甘寂寞

帕斯卡尔有时候认真考虑人们不同的烦心事,考虑人们将自己置于法庭上或战争中,那种种争吵、激情、大胆而又恶劣的冒险所带来的痛苦和危险,此时帕斯卡尔发现,所有这些不幸都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他们无法安安静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在帕斯卡尔发现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后,他还想找出其中的原因,即我们人类非常脆弱和终有一死的那种状况是如此地令人悲伤。以致于当我们仔细地想到它时,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安慰我们。

帕斯卡尔说,请求一个人过平静的生活,就是祝愿他过幸福的生活,也就是建议他处在完全幸福的状态下,可以悠闲地思考,而不会从中发现不幸的根源。然而,这却是不了解人的天性。

在他看来,人天生就明白自己的状况,由于人会尽力避免无所事事,因此,在寻求混乱的过程当中,他们会无所不及,什么都干。并不是因为他们对真正的幸福有本能的理解……

在此,帕斯卡尔还强调,他们有一种秘密的本能驱使他们四处去寻求娱乐和活动,这种。本能源于自身连续不断的不幸感。除此以外,他们还有另一种秘密的本能,它是我们伟大的原始天性的残迹,这种本能告诉他们说,在现实中,幸福仅仅在于安宁,而不在于纷乱。

帕斯卡尔认为,这两种相反的本能在他们心中形成了一个混乱的想法,这个想法隐藏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却不为他们自己所知,它鼓励他们通过刺激得到安宁并让他们幻想着现在得不到以后总会得到。如果克服了所面临的任何困难,他们就因此打开了通往安宁的大门

人因为思想而伟大

人因为思想而伟大!

帕斯卡尔说,他很容易就能想象出一个没有手、脚、头的人(仅仅是经验告诉我们,头比脚更必不可少)。然而,他无法想象没有思想的人,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一头野兽了。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体验:仅有一个念头能够占据我们的思想,我们不可能同时思考两件事情。

帕斯卡尔也认为,人显然是因为思想而生的,人的全部优点尽在于此,人的全部责任也在于按恰当的方式思想。

但世人在思考什么呢?是跳舞、吹笛、唱歌、做诗、铃响了就赛跑,还有打斗,让自己当国王,根本不想想当国王是怎么一回事,当普通人又是怎么一回事。

在帕斯卡尔看来,灵魂所时而触及的那些伟大的精神努力,都是它所没有把握住的事物,它仅仅是跳到那上面,而不像在宝座上那样永远坐定,并且仅仅是一瞬间而已。

而人类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因而,思想按其本性而言,是令人惊奇而又无可比拟的东西。它除非有着出奇的缺陷才会被人蔑视。但是,思想确实有这样的缺陷,所以再没有比这更荒唐可笑的了。思想的本性是多么伟大啊!思想的缺陷又是多么卑贱啊!

帕斯卡尔认为,思想还没有独立到不易受周围任何噪音所干扰的地步。并不需要大炮的声音才能妨碍人的思想,只需要一个风向标或滑轮的吱吱嘎嘎声响就可以了。

在此,帕斯卡尔还进一步强调,如果思想此刻没能好好地推理,请不要惊奇,有只苍蝇正在人耳边嗡嗡叫,这足够让它无法进行顺利的判断了。如果你想让思想达到真理,那就赶走那只小动物吧——它阻碍理性并干扰那统治着城镇和王国的强大智慧。这是一位搞笑的上帝!

人的狂妄与虚荣

荣耀——赞扬从人的婴儿期就开始娇惯人了。

骄傲——好奇心只不过是虚荣。

虚荣:游戏,狩猎,访问,虚假的羞耻,持久的名声。

在帕斯卡尔看来,我们是如此狂妄,竟然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们,甚至是后来者,哪怕那时我们已经不在人世。我们又是如此虚荣,哪怕我们周围五、六个人的尊敬就会使我们开心和满足。

帕斯卡尔认为,我们并不满足于我们自身之中和我们自己的生存之中所具有的那个生命,我们希望能有一种想象的生命存在于别人的观念里,为此目的,我们尽力表现自己。我们不断地努力装扮并保持我们这种想象之中的生存,而忽略了真正的生活。

如果我们心态平和,或为人慷慨,或说实话办实事,我们就急于让别人知道,这样就可以把这些美德与想象中的生存联系起来。我们宁愿这些美德从我们身上剥离,也要将它们加到另一个生存之上。为了获取勇敢的名声,我们不惜当懦夫。我们自身生存之空虚的一大标志,就是我们不满足于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另一个,并往往要以这一个去换取另一个!

他看来,谁要是不肯为保全自己的荣誉而献身,那他一定会身败名裂。

帕斯卡尔说:高贵的行为若能隐藏起来则最为可敬。当他在历史书中看到这样一些行为时,真的让他欣喜不已。但是,毕竟它们没有完全隐藏,因为它们还是为人所知了。帕斯卡尔认为,虽然人们尽力去隐藏它们,但只要公布很少一点就会破坏整体,因为其中最美好的就在于把它们隐藏起来的那种意图。

对不幸的思考

帕斯卡尔说,如果我们真的处于幸福之中,那么,我们就不会需要娱乐来转移我们对不幸的思考,以便使我们得到幸福;如果我们不考虑死亡,则自然的死亡,远比思考没有危险的死亡,更容易让我们接受。

人生的不幸确立了这样一个事实:由于人清楚了关于不幸的道理,因而他们就去想方设法地找乐子。

帕斯卡尔认为,由于人无法与死亡、悲苦、无知抗争,他们就把这些东西收进脑海里,目的是要让自己开心,而根本不会再去思考这些东西了。

在他看来,如果人是幸福的,那么,他越是不消遣就会越幸福,就像圣人那样。

但是,能够享受消遣,难道不也是幸福的吗?关于这个问题,帕斯卡尔是持否定的态度的,在他看来,娱乐来自于别处,来自于外部,因此,它是具有依赖性的,并可能受到许多事物的干扰,这就肯定会带来悲伤了。

伟大的人和渺小的人都有同样的不幸,同样的痛苦,也有同样的激情,然而,一种人处于轮子的边缘,另一种人接近轮子的中心,因而在同样一种旋转中后者所受的影响就要小一些。

帕斯卡尔认为,我们是如此不幸,以致于只有在某件事难以处理、令人烦乱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快乐,成千上万的事情都是这样,事事如此。发现了好的事物,并能在其中取乐,而不为坏事烦恼的人,一定是知道了这个秘密的人。这就是永恒的运动。

论信仰

帕斯卡尔对于那些敢于谈论上帝的人而言,是极其佩服他们的勇气的。,在对不信仰的人宣讲自己的观点时,他们开篇就以大自然的创造来证明神性。在他看来,对于那些心中有信仰的人而言,他们一眼就能看出,一切的存在物只不过是他们所崇拜的上帝的创造。

一般来说,信仰有三种来源:理性、习惯和启示。

但帕斯卡尔指出,理性的行动缓慢,它需要进行那么多的检查工作,而且要对如此之多必须永远在场的原则发挥作用,结果理性随时都会沉睡或涣散,因为并非所有的原理都在场。在这里,他又强调,感觉却并非如此,它行动迅速,并随时准备行动。帕斯卡尔说:我们必须把信仰置于感觉之中,否则信仰就会犹豫不决。

帕斯卡尔说,信仰的确能够说出感官说不出来的话,但不是感官看到的相反面。看到的东西在它们之上,而不是与它们相反。

他认为,由心灵来感受,而并不是由理智来感受,这就是信仰。

所以,看到头脑简单的人不加推理就去信仰,你不要惊奇,因为信仰并不是根据推理而来的。

人没有信仰就无法认识真正的美好,也无法认识正义。

帕斯卡尔说,意志的行动与其它所有行动之间,存在着普遍和根本的差别。

在他看来,意志才是信仰中的要素之一,并不是说它创造了信仰,而是因为事物的真假有赖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意志喜欢一种角度而不喜欢另一种角度,如果意志不喜欢看到什么东西,它会使人的思想不再考虑那种东西的品质。因此,人的思想跟着意志跑,不再考虑它喜欢的角度,而是根据自己看到的东西做出评判。

习俗是正义的本质

帕斯卡尔说,人类承认正义并不在这些习俗之中,而在一切自然之中,所有的国家都是如此。如果分配人类法律的并无秩序可言的机缘,碰巧有一条是普遍适用的,则人们就一定会顽固地坚持它。然而,滑稽可笑的是,人类反复无常的想法,多到了竟然找不到一条这样的法律。

毋庸置疑,在他看来,自然法是存在的,但是,清晰的理性一旦腐化,它便会使一切都腐化了。

有人说,立法者的权威就是正义的本质;有人说,君主的利益就是正义的本质;而在帕斯卡尔看来,习俗就是正义的本质,而这是最确切的。

他认为,仅仅根据理性,没有任何东西本身是正义的,一切都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习俗确立了一切正义,仅仅由于其为人所接受的缘故,这也就是它那权威的奥秘所在了。无论是谁,将它引回到最初原则就是毁灭它。

在帕斯卡尔看来,没有任何东西比纠正错误的法律错得更厉害的了。他说,那些因为它们是正义的而服从它们的人,就是在遵守想象中的正义,而不是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靠自身的力量而完备的,它是法律,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谁要是审查其动机将发现它是那样的脆弱和轻浮,如果他不习惯于思考人类想象力的奇妙,就一定会惊奇地发现,一个世纪为它堆积了如此之多的浮华与威仪。

帕斯卡尔认为,对抗与革命的艺术,就是要革除确定的习俗,一直追溯到它的根源,指出它缺乏的权威和公正。

然而,人们一旦认识到束缚,就会立即摆脱它,而大人物们则从他们的毁灭,以及那些对既成习俗怀有好奇心的考察者们的毁灭中,而大获其利。

但是,根据一个相反的错误,而这并不是没有先例的。这就是为什么最明智的立法者说:“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欺骗人民是有必要的。”

人人渴求普遍的美好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这没有例外。

帕斯卡尔也认为,无论人们用什么样的方法,都是趋向这一目标。使一些人投入战争而另一些人逃避战争的,是同一种欲望,只是他们持有的观点不同而已。意志除了趋向这个目标之外,是绝不会向前迈出一小步的。这就是每个人,甚至那些上吊自杀的人,全部行为的动机所在。

有人说人内心里以前是有过一种真正的幸福的,而现在留给人的仅仅只是那种幸福的标志和空洞的痕迹,人在徒劳无益地力求能以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来填充自己,要从并不存在的事物之中寻求他所不能从现存事物中得到的那种支持。在帕斯卡尔看来,这一切都是做不到的,因为那无限的深渊只能被一种无限和不变的物体所填充,也就是说,只有上帝本身能填充。他认为,惟有上帝才是人类真正的美好。

有些人在权威中寻求美好,有些人在科学研究中寻求美好,有些人在快乐中寻求美好。还有些人,他们事实上离真理很近,认为所有人渴望的普遍的美好,必然不存在于只能为一个人所拥有的任何个别事物中,个别事物一旦被分享,就会使它的分享者因缺少自己所没有的那部分而感到痛苦,这痛苦甚至超过了拥有的那部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他们认识到,真正的美好应该是所有人都能立即享有的东西,不会缩减,没有嫉妒,没有人会违反自己的意愿而丧失它。帕斯卡尔认为,他们的理由是,这愿望是人天生就有的,因为所有人都必然有而且不可能没有。

于是帕斯卡尔就推论说:权威、好奇心与肉欲三者在本质上均属于个人,惟有理性的思想是以普遍的美好为其对象,它只在于内心的自由,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同等地获得它而不必伤害或嫉妒他人。

人的伟大和悲哀

帕斯卡尔说,人的伟大和悲哀,是如此地明显;人身上既有伟大的重要源泉,也有悲哀的重要源泉。

人的伟大和悲哀——人身上有越多的伟大,就能发现有越多的悲哀。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认识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知道自己是可悲的。

因此,帕斯卡尔认为,可悲的事情就在于认识自己是可悲的。然而,知道自己的可悲也是伟大的。

我们没有感觉就不会可悲;就如一栋破旧的房屋不会可悲。只有人才会可悲一样

帕斯卡尔认为,人的伟大——我们对于人的灵魂具有一种如此伟大的观念,以致于我们不能忍受它受人蔑视,或不受别人的灵魂尊敬;而人的全部的幸福就在于这种尊敬。

而人的伟大甚至在于其贪欲,他知道如何从中提炼出令人惊奇的幌子,也知道如何从中描绘出仁善的图景。

帕斯卡尔认为,人类的伟大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以从他的不幸中看出来。

伟大与不幸——不幸是从伟大之中推导出来的,而伟大也是从不幸之中推导出来的。有些人推知人类不幸更多,因为他们拿自己的伟大当作这个推断的证明,另外一些人推知人类的伟大更多,因为他们是从自己的不幸之中进行推导的。

人的这种双重本质是如此明显,因此有人认为我们有两个灵魂。单独一个主体在他们看来不能够产生如此突然的变化,一会儿趾高气扬,一会沮丧到极点。

因此,帕斯卡尔说:“我要同等地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赞美人类的人,也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谴责人类的人,还要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自寻其乐的人;我只能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着的人。”

论欲望

对于贪欲而言,人除了伤害别人之外,还没有找到任何其它的办法来满足自己的贪欲。

帕斯卡尔并不赞同这个一点,他说同情不幸者并不与贪欲相矛盾。我们完全可以拿出友谊的证据,并获得仁慈、友善的名声,而又不必奉献出任何的东西。

从贪欲之中,人发现并制定了政策、道德和公正的良好规则;但在现实中,人的邪恶根源只是得到了掩盖,却没有彻底消除。

为此,帕斯卡尔说,如果总是为别人行方便,别人是没有理由恨我们的。

帕斯卡尔把世上的一切都是肉体的欲望,或者是眼睛的欲望,或者是生命的傲慢。

他认为,肉体的贪欲、眼睛的贪欲、骄傲等。事物有三种秩序:肉体的秩序、精神的秩序和意志的秩序。讲名利的人是富人的国王,他们把肉体当作自己的目标;询问者和科学家,他们拿思想当作自己的目标;智者,他们拿正义当作自己的目标。

而这三种欲望形成了三种派别,而哲学上所做的事无非就是追随三种之中的一种罢了。

寻求真正的利益——普通人把利益放在运气和外部的物品中,或者至少要放在娱乐中。哲学家显示了这里面的虚妄,并把真正的利益放在了他们能够放的地方。

而自我意志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尽管它能掌握自己意愿的一切,但是,放弃它的那一刻,我们就会得到满足。没有它,我们就会满足;有了它,我们就不可能满足。

帕斯卡尔说也说,有些人确实看到人类除了欲念之外就没有别的敌人。那些相信人类的美好只在于肉体、而邪恶只在于使他们脱离感官欢乐的人们,就让他们沉溺于其中并让他们死于其中吧!

整体的利益

帕斯卡尔这样呼吁:让我们想象一个身躯充满了能思想的躯体吧!

在他看来,我们必须想象一个身躯充满了能思想的躯体,因为我们自己就是一个整体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看到各个部分是如何爱自己的……

比如手和脚都有它们自己的意志,那么,除非它们能以这种个别的意志服从于统治着全身的整体的意志。否则,它们会处于无序之中,处于极端混乱之中。然而,在只想着整体的利益时,它们却成就了自己的利益。

在生活中,如果认为我们配接受别人的爱是错误的想法,我们欲求别人的爱也是不公平的,如果我们天生就理智而又大公无私,我们就绝不会把这种偏见赋予我们的意志。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天生就有这样的偏见,因此,我们生来就是不公平的,因为人人都在趋向自我。这是与所有秩序相对立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普遍的美好,而趋向着自我的倾向就是所有无序的起源,在战争中,在政治中,在经济中,而且在人的特别部位也是如此。

为了使成员们能够幸福,他们必须有一个意志,并且使这个意志服从于整体。帕斯卡尔非常赞同这一点。他说,作为一个成员,只有通过整体的精神,而且也只有为了整体,才有自己的生命、存在和运动。

成员彼此分离,就再也看不见自己所属的整体,因此,就只不过成为一个正在消逝的、垂死的存在而已。

怀疑主义

帕斯卡尔认为,这个世上,最让他感到惊讶的,莫过于没有人为自己的弱点感到惊讶。

人们行为谨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因为这种生活方式的确很好,而是由于好像每一个人都确切地知道理性与正义的所在。他们发现自己不断地被欺骗,但由于可笑的谦恭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过错,而不是他们向来宣称所拥有的那门技艺的过错。

然而,世界上有那么多这样的人,他们因为怀疑主义的荣耀而不做怀疑主义者,以便显示自己能够具有最奇妙的见解,他们相信自己处于天生的智慧之中,而不是处于天生的、不可避免的软弱之中。

没有什么能够比有些人根本就不是怀疑主义者更能加强怀疑主义的了,如果所有人都是怀疑主义者,那他们可能就错了。

而怀疑主义又是什么呢?帕斯卡尔是这样看待怀疑主义的:

怀疑主义者——极端就像缺乏智力一样,被指责为疯狂。

怀疑主义——这里的每一件事物都半真半假。本质上的真理并非如此,它是纯粹且完全真实的。这种混合既玷污真理也毁灭真理。那没有什么是纯粹真实的了,因而如果真实指的是纯粹真实,就没有什么是真实的。

帕斯卡尔认为,反对怀疑主义。这是一个奇怪的事实,不把这些东西搞得模糊不清我们就不能给它们下定义,而我们却又信心十足地谈论它们。即使我们尽可以对其确实性打赌,但这并不就是绝对令人信服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经常从不同的前提下得出相同的结论。

    

第二十章 奥维德

奥维德(公元前43-18年),古罗马诗人。生于罗马附近的苏尔莫,卒于黑海边的托弥。年轻时在罗马学习修辞,对诗歌充满兴趣。公元1年,出版了《爱经》一书,描写爱的技巧,传授引诱及私通之术,与奥古斯都推行的道德改革政策发生冲突。公元8年,被流放到托弥,10年后忧郁而终。

《爱经》是古罗马文学史上一部有争议的、独特的名篇。作者奥维德声称自己是爱情艺术的“启蒙者”,他分别向男女宣讲了爱情的艺术。书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巧妙的寓意和对比无不与艺术密切相连,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奥维德还引用了大量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爱情故事,极为动人,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奥维德生平

奥维德全名波孛利乌思·奥维提乌思·纳索。公元前43320出生于离罗马城北九十英里的苏尔莫(今苏尔莫纳)。奥维德的父亲是一位富裕的山民。

就在奥维德出生的那一年,久欠粮饷的饥饿士兵起来暴动,杀死了两位元老,因此引起了统治阶层的政治斗争。内战延续了十年之久,成为罗马史上灾祸最残酷的年代。

幸福的家庭生活,使奥维德没有受到政治、社会动乱的影响。在12岁的那年,他和他13岁的哥哥一起到罗马和雅典去求学。5年之后,兄弟二人都通过了文法学的考试。17岁,奥维德学成了修辞学,这是罗马青少年教育的最后历程。

结业以后,奥维德用游学来代替了服兵役,这是当时罗马兵役的制度对门第较高的青年的特许。他在希腊、西西里岛等处漫游了3年,得到许多浪漫的遭遇和见闻,后来都成为他写作的题材。

回到家里,他的哥哥已经病故;这使他不得不找一个正式工作以维护家声。他当过警官之类的差使,又当过法官,但是都令他不满意。于是,他决定到首都去做作家,做一个诗人。为此,他的父亲极力反对,但又无可奈何,只好训斥他一顿,还说:“你即使成为荷马,也还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鬼。”

奥维德来到首都罗马,他运用美丽的辞藻和热烈的情感,写了许多诗篇,呈献给各阶层的美貌女人。没用多久,他就声名鹊起,罗马城中所有的女人都对他张臂欢迎。于是他先后写出了《情诗集》、《神与巨人的战斗》、《女杰传》、《妇女美容剂》和《变形记》等著作,极为当时罗马女士所喜爱。

当时的罗马社会,正是新旧思潮矛盾尖锐的时期。旧派的清教徒要维护传统的道德、伦理、节俭的生活方式,得到家长、宗教和官方同意的婚姻关系,但新一代的青年却突破一切传统,要求生活的自由,恋爱的自由,以享乐为人生的目的。

当时执政者奥古斯都的家庭,就是新旧两派斗争的中心。奥古斯都的妻子李薇亚是严肃的保守派,她生活朴素俭约,重视传统道德。李薇亚的支持者有她的和前夫所生的儿子谛贝里乌思和一批元老,还有一些著名文人。另一方面,奥古斯都的女儿,执政官兼舰队统帅亚格列巴的妻子茹丽亚,是一个放诞不羁的新派女人。她爱好诗酒乐舞,左右簇拥着一群才情浪漫的青年男女,包括诗人奥维德。

在李薇亚和谛贝里乌思坚持下,奥古斯都于公元前十八年颁布了几项法令,有《婚姻法》、《惩治淫乱法》等总称为《茹丽亚法令》。新的法令在青年人的爱情生活中,布下了重重荆棘和罗网。

公元前12年,茹丽亚的丈夫亚格列巴病故,李薇亚说服奥古斯都把茹丽亚嫁给自己的儿子谛贝里乌思。茹丽亚的浪漫行为暂时收敛了一点,一二年后,茹丽亚故态复萌,恢复了一切豪奢的风流生活。公元前6年,谛贝里乌在一怒之下,隐居于罗特岛。

在谛贝里乌思退隐之后4年,即公元前2年,奥维德写出了《爱经》。显然,这是对《茹丽亚法令》的公开对抗,虽然茹丽亚给他以肯定的赞赏,但当时还没有被重视。不久以后,茹丽亚被人揭发,登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奥古斯都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把她流放到一个名为般达塔利亚的孤岛上。

4年以后,谛贝里乌思回到罗马,成为奥古斯都的首席亲信。从此,那些保守的清教徒派的势力又抬头了。他们要对那些耽于声色的享乐派采取措施。茹丽亚的党羽,在茹丽亚倒台之后不久就结集在茹丽亚的长女小茹丽亚的左右。小茹丽亚非常像她的母亲,也是一个风流的女人。她嫁了给大贵族爱米利乌思·保罗思,但还是行为不检。在被清教徒派揭发之后发,也如同她的母亲那样被流放到一个名为特莱梅罗的荒岛上。

奥维德因和这个案子有牵连,也被判了流刑,据说小茹丽亚和西拉奴思在月神祠中幽会的事,奥维德也秘密参与。因此,奥维德的罪状有两条:一是参与淫乱行为,一是写作诲淫诗篇。从此,奥维德的著作全被禁止,公共图书馆的藏本也一律销毁。奥维德被流放到多瑙河口的一个小城托弥。公元18年,奥维德忧郁地死在了那里。

奥维德著作

奥维德的主要著作有:

《爱经》(公元前2年)

《爱经》是古罗马文学名篇。在书中,奥维德声称自己是爱情艺术的“启蒙者”,他分别向男女宣讲了爱情的艺术。书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巧妙的寓意和对比无不与艺术密切相连,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奥维德还引用了大量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爱情故事,极为动人,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变形记》(公元7年)

代表了奥维德的最高水平。该书用六音步诗行写成,全诗共15卷,包括约250个神话故事。全书以编年体的形式,从创世写到凯撒之死,奥古斯都继位。故事人物有神话中的神,男女英雄和历史人物。《变形记》的总的美学价值在于它给予读者以新鲜活泼的感觉。诗人以充沛的、豪不费力的想象力使许多古老的传说重新获得生命。

《岁时记》(公元78年)

奥维德因被流放只完成前6卷,内容多反映罗马宗教节日、祭祀仪典和民间风情,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哀歌》、《黑海零简》(公元8年后)

被流放后,奥维德心情忧郁、生活凄苦,写下《哀歌》5卷和《黑海零简》4卷。前者反映流放的生活感受,表达孤寂、怨悔的心情;后者多为恳求皇帝宽恕的信件。

奥维德爱情哲学

萨德写下众多经典的现代爱情故事,但与这本两千多年前奥维德的《爱经》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尽管同属于奉献给维纳斯女神的伟大祭品,后者却显得温柔轻快很多。奥维德循循善诱的口吻,更像一位老者,正在给那些不谙世事的人们讲解爱情的艺术。言语间无可否认的魅惑力量,使他在今天看来也无愧于被称之为“爱情艺术的导师”。

毋庸置疑,奥维德的《爱经》不可不读,它能让你掌握爱情的艺术,让你在爱情面前不再盲目,不再不知所措,不再轻易踏入爱情的雷区,不再中那甜蜜的圈套,你将轻松应对复杂的情场状况,提高爱情之箭的命中率,尽情享受爱的浪漫、爱的温馨、爱的激情。

第一卷如何获得爱情

对于爱情,无论用多么优美的辞藻来赞美都不为过。爱情是人类最永恒、最持久的生命之火,是人生中最亮丽、最迷人的娇艳之虹,是人性中最真挚、最纯洁的情感之花。那么,如何获得爱情呢?奥维德说:“哦!你对爱的艺术一无所知吗?那么,来读读吧!读完之后,掌握了其中的道理,你就可以去向爱神签名报到了。”

爱情是一门艺术

奥维德在《爱经》的开篇便指出:爱情不只是一种感情,同样也是一门艺术。

奥维德说:“艺术的作用该有多大呢?通过艺术,我们可以使有帆和桨的船只航行如飞;通过艺术,我们可以使车马轻捷奔驰。爱情也不例外,它也应该有艺术来引导。”

接着,奥维德引用了希腊神话:“奥托墨冬(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的驾车手)驾车的艺术炉火纯青,他懂得怎样去操纵柔软的缰绳;提费斯(希腊神话传说中阿耳戈大船上的掌舵人),他的技艺也是完美无比。我曾经被维纳斯女神指定为温顺爱神的导师。所以,我必定会作为爱神的提费斯和奥托墨冬而驰名。”

爱神丘比特(图)

在奥维德看来,爱情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心灵的甘泉去浇灌,用生命的激情去燃烧。因此,你在寻找恋人或在处理与恋人的关系时,不能只让其悄然发生,自然生长,而应该用心去栽培,用心去经营。只有这样,爱情才能开出灿烂之花,结出辉煌之果。漫不经心、马马虎虎,只会坐失良机,或使爱情变得平平淡淡,苍白无力。

所谓爱情的艺术,通俗地说就是为一个需要爱情的人,定一个合适的爱情目标,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手段,使他们发生爱情并最终结合。如果把爱情比作一个市场消费过程,爱情的艺术就是为你这“忠实消费者”,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世间绝品。让你尽情享受爱的浪漫,爱的温馨,爱的激情。

需要指出的是,奥维德虽然强调爱情的艺术,但却无意教你把爱情变成一种阴谋,只是提醒你,爱情可以通过认真分析,仔细研究,精心策划,找到爱的规律,让爱情达到科学的完美。掌握了爱情的艺术,奥维德说:“你就可以去向爱神签名报到了。”

目标需要定位

真正的爱情,就激情来说,是生命的一次震撼;就温柔来说,是彼此的呵护与关爱;就时间来说,是焦虑的等待,热切的期盼;就空间来说,有时大得可以容纳整个世界,有时却小得容不下半点猜疑。

爱情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生活情趣,是一种全身心的强烈投入。

奥维德赞美爱情,他在宣讲了“爱情是一门艺术”之后,呼吁道:“愿意投到维纳斯的旗帜下操戈战斗的男士啊!首先,你要留心去寻找你喜欢去爱的女子。”

奥维德告诉我们,爱情不可盲目,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目标定位,而不是毫无目的的去追求。

爱情不可盲目,但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规则。由于心理的不成熟,许多人因控制不了青春的躁动,对自己、对他人都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便盲目地“一见钟情”,蹚入了爱情之河,然而却迅速地被卷进了漩涡。经过了一段短暂、难忘、迷狂的爱情体验之后,他们大多变得忧郁起来,有的甚至不敢再言爱情。他们的爱情就像一闪即灭的火花一样,永远不能照亮今后漫长的一生。

除此之外,许多年轻人恋爱伊始往往怀着美好的憧憬,希望恋人完美无缺。遇到了好的姻缘,明明幸福就在眼前,却不着边际地遐想,可能还有更好的,于是便放弃了近在咫尺的幸福,去追求雨后彩虹般的美丽。这也是不懂目标定位的表现。这样的人应该认识到:最爱就是最好。当然,我们这样说,绝不是说爱情可以不经过慎重的选择,但是应该明确:爱情绝不能凑合。

总之,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奥维德提醒我们:对于爱,我们既要珍惜,又要保持冷静;既要用心选择,又要用心策划。

你会附和吗

能不能虏获芳心,“会不会说话”很重要。其实,这里所指的“说话”,有时应该换成“附和”才对。说话是互动的行为,犹如舞台上的两人一唱一和才有意思。

对于“附和”,奥维德这样说:“要是看见一些马正在进入赛场,你就急忙去向她询问那些马的主人是谁,而且不论她喜欢哪一匹马,你均应立刻去附和她。”

奥维德认为,“附和”是爱情的艺术之一。它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使你赢得她的好感。

所谓“附和”,无非是在对方说话告一段落或说不下去的时候,以“哦”、“原来如此”、“那真有趣”、“后来呢”等词语来迎合对方的兴致,使谈话的气氛更加融洽。

必须指出的是,女性最讨厌有些男人只顾自己说个不停,完全不让人有插嘴的余地。这些男人之所以如此,或许是想让女性多了解一些自己的事情,或许只是简单的怕冷场,让两人都感到尴尬,也可能另有其他的原因。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种类型的男性一定不擅长“附和”,正因为不谙熟此道,惟恐无法获得对方的好感,所以,只好自己拼命地说。殊不知,最后反而在对方心目中留下“无聊男子”的印象。

展现“绅士风度”

一个有涵养的女子,最欣赏的必是风度翩翩、彬彬有礼、有“绅士风度”的男士。

所谓“绅士风度”,不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而是指适时地表现出来的礼貌。奥维德认为,男人是否具有绅士风度,可以从他的一言一行中看出来。

“如果,有一些飞尘落到了你心上人的身上,你就轻轻地用手指将它拂去。”

“她的礼服拖在地上了吗?你赶快把它提起来,特别小心,不要让任何东西弄脏了它。”

“你应该留只眼睛注意着那坐在她后面的一排看客,提防着他把伸出的肘部顶在她柔软的肩上。”

“啊!多少男人成功地赢得一个女人的芳心,仅仅是因为他小心翼翼替她安置了一张坐垫,用一把蒲扇为她扇一扇风,或是在她纤雅的脚下替她安放一把踏脚凳。”

在奥维德看来,绅士风度表现了对女性的尊重,是男性良好修养的表现。其实,男人的身体比女人强壮,力气比女人大,动作也比女人敏捷……具有如此多的先天优势,男人对女人的照顾也在情理之中,这是男人应有的责任。

以温文尔雅的态度为女性效劳,于细微处展示你的绅士风度。奥维德说:“诸如此类的琐事虽然微不足道,却能使你赢得女士的芳心。”

聚会上如何得到心仪女性的青睐

奥维德说:“在筵席酒宴上,爱神时常脸颊上泛着玫瑰红,将巴克科斯的双耳酒罐牢牢地抓在纤嫩的手里。等到他的羽翼让酒浸湿了,他就会变得昏昏沉沉,停留在他的位置上不能动弹了。然而,不用多久,他会站起身来,摇动他那让酒浸透的翅膀。于是,那些沾着从爱神的翅膀上抖落的酒滴的男男女女便要遭殃了。”

奥维德指出:“在筵席酒宴上,也有许多虏获芳心的大好机会。”

在筵席酒宴上,或者说在一个聚会上,你遇见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子,你很想让她对你产生好感,于是你开始跟她有意接触。你极尽殷勤,滔滔不绝地赞美她,与她聊天,然而,她却始终冷冰冰的,不与你来电。你在心中问自己:我究竟什么地方令她不满意?是我不够英俊有型?当你看见她与各方面条件明显都不如你的男士聊得很开心时,你气得眼冒金星想着如何反败为胜。

要想得到爱神的眷顾,被心仪女性青睐,奥维德劝你学上几招:

在接近心仪女性后,要面带成熟、亲切的微笑;

每隔几分钟,看她一次;

对她谈她所感兴趣而你比较熟悉的话题;

与心仪的女性熟悉后,可以在谈话中递水或饮料时,轻触她的手或肩膀。

以书寄情

情书是求爱、恋爱甚至婚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求爱与恋爱中,有些时候没有情书作媒介,很容易使恋爱的美梦变成泡影。

奥维德也说:“你最好是给她送一封情书,只为了去探探路。在这封情书里,你要让她知道你是如何全心全意爱恋着她;你要在上面写下殷勤的颂词和恋人们常说的动情的蜜语。”

情书是男女营造感情氛围的“魔力香薰”,是爱情“跷跷板”当中的“轴心”,运用得好,则能保留爱的永久温度。

不过,写情书的诀窍很多,这种看似“爱的游戏”还是很有讲究的。

少写“我”,多写“您”,女性天然需要男性的更多注意。

尽量用一种别致的昵称来替代她的真名。

大胆地表露你的爱,写一些粗犷的情感和细腻的感受。

遇到恋爱危机,用“我不愿意使你悲伤”的基调来调动女性本有的同情心。

明明今天无话可写了,但写在纸上的是“一言难尽”,让对方有所期待。

在情书中写下那些历历在目的往事回忆,这些点点滴滴会再一次激起你们之间的热情。

经常变换情书的形式,可用小礼物系上小卡片,还可在书籍中夹带小书签。

除此之外,奥维德给你以忠告:“千万不要过于露骨地表现你的诱惑手段,也千万不要急不可耐地炫耀你口才的威力。至于学究气十足的辞章,更是万万要不得……写情书的时候,行文要自然,词句要简洁,但一定要含蓄委婉。一句话,即如果想要向对方倾诉衷肠,那你就只写你想说的话。这样,别人读着你的信,就仿佛你本人正在眼前。”

爱需要承诺

“只要有爱存在于两人心中,不需要任何承诺。”

这句话很值得怀疑,因为爱即是承诺。

对于承诺,奥维德说:“你要许诺,许诺,再许诺;因为许诺能使你损失什么呢?在许诺方面,有谁不是腰缠万贯的巨富?”

虽然现在已没有人会天真地信守忠贞的观念来维持社会的秩序,但是,作为双方情感的融合与依赖的承诺,仍然存在于人性之中。

在女人看来,承诺象征着男人对她们的重视程度,承诺也代表着她们希望的一种契约关系的形成。承诺还强调了男人所能提供给女人的保护。

爱需要承诺。当两人交往时,承诺给双方提供了安全感,可以让两人顺利地交往下去。如果两人谁也不承诺什么,那么交往时何谈信任。承诺也是一种责任。懦弱的人之所以不敢承诺,是因为无法承担承诺带来的责任。但必须清楚:爱情可以很浪漫,责任却很现实。

此外,针对未来的承诺,对女人极具吸引力。奥维德说:“希望女神,只要她得到了充分的鼓舞,她是能保持长久的。她虽然是个爱欺骗的女神,但却非常有用。”

善于用眼神去传情示爱

人的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恋爱与婚姻生活中,极大一部分的情感、欲望是用眼睛交流的。所以,要相爱就不能不认真了解一些眼睛传神的艺术。

奥维德说:“把你的火辣辣的眼睛凝视在她身上,从而证实你热恋着她的美意。很多时候,不是嘴巴,而是眼睛能够涌泻出一曲绝妙无比的倾诉来。”

的确,人的眼睛具有十分微妙的传情功能。许多时候,一个含情脉脉的眼神,便能让她了解你的爱意,甚至立即让她动心。

然而,直到今天也没有“目光辞典”来专门解释各种目光所反映的思想、情感。奥维德也没有过多的介绍,只是指出一切全凭经验的积累。

以下便是一些用眼神传情示爱的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盯视:即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是一种无声的倾诉,它把心中的千言万语倾注于一视之中。

无意对视:无意对视也能为爱情“搭桥牵线”,成为爱情的开始。

脉视:即脉脉含情的注视,它充满温柔、爱慕、敬仰、向往、追求、眷恋绵绵柔情。

对付情敌的艺术

恋人身边多了一位竞争对手,你肯定不舒服。面对他,你采取“角斗”的方式,只会加快恋人倒向“敌方”的步伐。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冷处理”,大多数情况下,它比“热处理”的效果更好。

奥维德指出:“一个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在爱情中遵循智慧的箴言;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量力而行。”当“情敌”出现时,首先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一般而言,你的“情敌”与你基本上是一个重量级的。因为其条件太高,通常不会看上你的女友;如果条件太低,你的女友也很难看上他。这是一种平衡原理。既然你与他在你女友面前一样,那么,你不应该对她更热、更不能对他胆怯,否则,女友会觉得身价倍增、而你的情敌会更加张狂,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除此之外,你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礼貌与气质。奥维德强调:“在酒宴上,对于那位女子的追求者,你也应该谦恭有礼。”假如你和女友参加聚会,恰逢情敌也在,你可以温文尔雅地说:“嗨!真是太巧了,很高兴见到你。”不管对方反应如何,女友会因为你让她在这种场合不至于太尴尬留下好印象。

勿在女友面前批评情敌。奥维德说:“她若在你的面前夸讲那位追求者的优点,你千万不要反驳,更不能嗤之以鼻。”你应该表现出你的风度,你要察言观色,听话听音,她可能希望你也具备这些优点呢!

勿过分追逐时尚。不必为取悦女友而哗众取宠,也不必以此与情敌媲美。那样不但会给人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而且会使女友怀疑你在谈情说爱方面也追新求异,不可靠。正如奥维德所说:“朴实无华的装束对男人来说,即是一种合适的美。”

毫不吝啬地赞美她

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喜欢被人赞美、奉承,这不只是心情愉悦的问题,主要是女性能从别人的赞美与奉承中,确认自己的价值与存在感,从而满足自己的自尊。

对于赞美,奥维德有个有趣的比喻:“瞧,那边的那只孔雀,假如你赞美它的翎羽,它就会自豪地向你开屏;可是,如果你只是冷漠地看着它,它就会把它的宝物隐藏起来。”

赞美,是男女双方将吸引力传达给对方最好的方法;赞美,也使双方的吸引力有增强的机会。如果你对某个女人有好感,你可以通过赞美让对方了解你的心意。

奥维德指出:“要赢得欢心,你可以借助巧妙的奉承来悄悄地达到,就像河水神不知鬼不觉地溢上两边的堤岸。”

然而,生活中有人却认为“找不到可赞美的题材”,那么他必然不懂“赞美”的本质。

赞美并非就现成的题材去发挥,赞美的前提是“找寻可赞美的题材”,即使不是十分相关的事物,有时候也可以找出可赞美之处。

事实上,只要是诚恳的赞美,总会令人高兴。尤其当你运用一些特别的形容词,她会更加欣喜。当你赞美她时,如果能在形容词前妥善地运用“很”、“真的”、“非常”、“总是”、“这么的”这几个词汇,可以使效果更好。而这些词的使用,也让你可以轻松地向她表达她的吸引力。

第二卷如何保持爱情

“创业难,守业更难。”世上没有什么事业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当然,爱情也是如此,在赢得爱情后,如何来长久地保持它呢?

奥维德说:“征服一个女人当然是光荣的,可是长久留住一个女人更加光荣。前者有些时候是机遇的功劳,但后者则完全是依靠恋爱的艺术。”

温柔的情话是爱情的食粮

    奥维德《爱经》的第二卷讲的是“如何保持爱情”。

    那么,如何保持爱情呢?

    方法不一而足,第二卷的开篇奥维德便提出了保持爱情的秘诀之一,即“温柔的情话是爱情的食粮”。

    温柔的情话的确能保持爱情的温度,往往一句温柔而体贴的情话会使她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所以,尽可能多地用温柔的情话去打动她吧!以下便是一些能打动她的绵绵情话:

    我想在五十年之后,我一定还是像现在一样爱你!

    我不要短暂的温存,只要你一世的陪伴。

    没什么特别的事,只想听听你的声音。

    我想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自从你出现后,我才知道原来有人爱是那么美好!

    和你一起总会令我忘记时间的存在。

    此刻我很挂念你,请你为我小心照顾自己。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已学会依赖你。

    因为知道不能没有你,所以我会更珍惜……

    每天……很想你……

    人总是会老的,希望到老时,你还在我身边。

今生……如果……不能拥有你,我会……好恨自己!

男人也需要温柔

    男人也需要温柔。男人的温柔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宽厚,更是一种体贴。温柔的男人也许不善言词,但擅长用肢体语言表达,精于细节处理,所以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温柔的人格魅力。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者一个动作,足以融化一座冰山。

    奥维德说:“在女人当中,可曾有哪一位比诺拿科里斯的阿塔兰塔更暴烈难驯的吗?然而,任凭她如何狂妄自大,最终还是向一位男子充满柔情的殷勤屈服了。”

    奥维德推崇温柔,温柔的男人“情感细腻、气质温和”。

    在女人的经验里,男人最温柔的时候是在恋爱中,尽管它有些矫情。因为恋爱中的男人为赢得女人的爱,总是尽量表现得和颜悦色,体贴备至。但某些男人的温柔却不能持久,一旦走进婚姻的殿堂,大丈夫的“气概”就会占了上风。

    其实,男人的温柔体贴,既满足了女人的心愿,也使男人自己受益良多,变得轻松自在而富有人情味。当男人撇开所谓的刚强和威严,表现出另一种风采,对女人特有的小情调不是漠然处之,而是主动地去接受和欣赏时,在女人的心目中,男人肯定就变得可爱起来。如果说温柔是女人的主旋律,那么它对男人则是个性的点缀,是通过知识和修养所培育出来的一种美好的情感。

女人的温柔如鲜花般清香扑鼻,让人沉醉其中;男人的温柔如清风细雨,一点一滴,沁人心脾。敏感的女人会充分感受到男人身上散发出的温柔气息。男人的温柔虽不经常流露,却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它犹如春的喜悦、秋的厚重,让女人为之沉醉。

创造彼此的“共鸣区域”

与异性交往时应留心两人的“共鸣区域”,因为许多故事的发生都是始于这个细微的相似之处。

制造共鸣区域,可以从籍贯、学校、兴趣等“事实关系”中寻找根源;或是从电影和电视剧的感想、自己的志向和梦想等“心理层面”中开创关系。

    事实关系的根源在某些场合中确实有效,不过,由心理层面开创的关系,也能让彼此交往顺利。所以,意识到和对方的共同点,就必须迅速加以强调扩大。如果她说:“我最喜欢孙燕姿。”而你只回答“是这样吗?”这显然不够,如果稍微有点这方面知识的话,可以回答:“是吗?我也很喜欢她,她的那首《奔》很好听。”强调彼此共同的兴趣,就算真的没什么兴趣也无所谓,目的是为了和对方搞好关系,让彼此更亲密。

    对此,奥维德讲得很透彻:“她责备什么,你就责备什么;她喜欢什么,你就也跟着去喜欢。讲她愿意讲的话;否定她执意要否定的事。”

    此外,创造“共鸣区域”,你还可以配合她的情绪。

    奥维德说:“她欢笑的时候,你就陪着她欢笑;她悲伤垂泪的时候,你就让泪水潸然而下。”

依照她的情绪来设计你的情绪,往往会使她在感动中芳心暗许。

对她的欣赏要及时表达

    奥维德告诉你,爱一个人,要懂得欣赏对方,将你的欣赏表达出来,让你的恋人知道。

    奥维德说:“要想维系住你的情人的爱情,你必须使她相信她的美貌搞得你神魂颠倒。”

    “她戴着光灿灿的金饰吗?你就告诉她,在你的心目中,金饰固然很美,但终究比不上她的姿韵令人销魂。”

    “在冬日,她若披着御寒的裘装,你就竭力称颂她的裘衣是多么地雍容华贵;她要是仅穿着一件薄衫,你便告诉她你正为她那迷人的身姿而燃烧,同时又要关切地请她当心身体,不要感冒。”

    “她前额上的头发很美地分开着吗?那么,你就说你最喜欢的便是这种发式。她要是把头发烫得像绒毛一样曲鬈呢?你就对她说:'啊,我真是太喜欢你的鬈发啦!’”

    “在她跳舞的时候,你要赞美她的玉臂;在她唱歌的时候,你要称颂她的歌喉;而当她停止跳舞或唱歌时,你要告诉她这么快就结束了,真令你惋惜。“

奥维德指出,尽量赞美她吧,无论是她的容貌、发式,还是衣着、舞姿,请你对她说,她是你见过的最完美的女性,即使她明知你在恭维她,她心里也会喜滋滋的。

在擒与纵之间进行爱情演习

    关于如何保持爱情,奥维德为我们指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欲擒故纵”。

    奥维德说:“当你确信她十分想念你的时候,你要暂时不去理会她,让她独自一人去思念。你迟迟不出现可以让她产生一些牵挂和顾虑。”

    奥维德又举例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当得摩福翁滞留在费利斯的身旁时,费利斯对他的爱情并不炽热。可是一旦他航海而去后,费利斯的情火便猛烧起来,甚至为此而走向毁灭。足智多谋的俄底修斯曾以别离的方法让珀涅洛珀遭受折磨。而拉俄达弥亚,她为唤回普洛忒西拉俄斯,难道不是痛苦得泪流满面吗?”

    对于“欲擒故纵”的方法,奥维德作了一个有趣的比喻:“那休耕过的农田播种起来就会越加丰收,而干燥的土地吸收起天上的雨水来就会更加贪婪。”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使用“欲擒故纵”的方法也需要讲求分寸尺度。正如奥维德所说:“为了稳妥可靠,你别离的时间千万不要太长,因为时间是会削弱思念之苦的。长时间看不见某个事物,这个事物就会从你的心中消失。同样,长久看不见的恋人容易被他的情人给遗忘,而他的位置就会被别人所取代。”

用浪漫打动她的心

    女人喜欢浪漫,男人的浪漫永远是征服女人最有效的杀手锏。

    奥维德说:“要想使你的爱情牢固长久,你就必须学会浪漫。”

    “如果平时你总是从一条途径去会你的情人,如果你总是打开她的房门走进去。那么今天,你可以爬上房顶,顺着烟囱或天窗溜进去。你的情人要是知道你为了她所冒的危险,她一定会高兴不已!”

    女人喜欢浪漫,她们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也能罗曼蒂克些。因此,要打动她的心,你为什么就不能浪漫一些呢?

    说到浪漫,我们的脑海里会马上浮现出这样几个词语:玫瑰、烛光晚餐、情书、甜言蜜语。送她一束玫瑰,并对她说:“我爱你!”很少有女人能抵挡住这样的攻势;在特殊的日子里,与她共享烛光晚餐,她会记住一辈子;情书是爱情的“催化剂”,只要情真意切,她就能明白你的浓浓情意……

虽然有些构想在你看来可能毫无浪漫可言,但她一定会觉得它很浪漫。因为,你不会为其他人做这些事情,你这么做只是为了她。奥维德说:“这就是爱她的证明!”

关心和体贴她

    生活中,男人与女人交往时,常常显得粗枝大叶,不会用心去照顾对方。相反,女人则以自己的细心关心着他们。其实,女人更需要细致入微的体贴,因为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她们都是“弱小”的,来自男性的体贴和照顾会让她们觉得幸福,从而为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妩媚。

    在奥维德看来,如果你能从一些小事做起,用心去体贴和照顾她,那么无疑会增添你作为男性的魅力。

    奥维德说:“在秋天将要来临的时节,大地通常会展露她所有的风采和魅力。那时,熟透的葡萄里饱涨着紫红色的甜汁儿。人们会时而感到一阵透骨的新寒,时而感到一股炙肤的炎热。这种天气的变化无常极易把人们搞得既倦怠又郁闷。那时,你要衷心祝愿你的情人身体健康。”

    “但是,假如有些微恙使得她卧床不起,假如乘戾无常的时令搞得她病魔缠身,那么这正是你显示自己多么关心她、爱恋她的机会,正是你撒下良种以求日后收获的机会。你要毫不犹豫、不厌其烦地照顾她。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她愿意接受,你都要非常愉快地去为她做到。”

女人很脆弱,需要男人温暖的怀抱,男人不应该对心爱的女人吝啬自己的体贴:上班下班不妨给女人一个拥抱、一个轻吻;寒风凛冽的冬天,男人不妨替外出的女人戴上围巾;出门在外、出差回来,顺便带上点小礼物,给女人一个惊喜;面对越来越多的应酬,尽量推掉一些,陪女人吃顿家常饭……浪漫和激情其实很简单,就看自己是否有心。

巧妙渡过“吵架”关

    生活中,许多夫妻感情的破裂,都是由争吵引起的。

    奥维德说:“争吵是已婚男女双方互相馈赠的嫁妆。可是对于情人,你却只能让她听到悦耳中听的话语。”

    “女人疏远丈夫,丈夫离开妻子,常常都是由于争吵而发生的。他们还自以为这样做乃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合情合理的呢。但还是让这种行为离远一些吧!”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争吵虽然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但肯定会伤害感情,弊大于利。因此,最好还是不要争吵,如实在避免不了,也应“约法三章”:三不许——不许打人骂人,不许摔东西,不许离家出走;三不得——不得翻旧账,不得揭伤痕,不得提“滚”、“离婚”等带刺激性的字眼;不要——不要“老婆是人家的好”,不要动辄说“我们没有共同语言”,不要挑对方的毛病,不要与家庭外的人员“结盟”,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三卷爱情的良方

    爱情的良方主要体现在奥维德《爱经》的第三卷里,这里是女性的课堂,指导女性如何赢得男人的心,如何使爱情长久。

    在奥维德看来,女人赢得男人的心并不是靠美丽的容貌,因为美丽的容貌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残的,只有知识和智慧才能永远为女人的美丽加分,才会使美丽永不裉色。

另外想在情场上取胜,女人还必须懂得一些“爱情战术”和“爱情的良方”。

不同季节的魅力着装

    奥维德从女性的衣着打扮谈起,他说:“细心栽培可以使葡萄多产,精耕细作可以使庄稼丰收。漂亮的容貌是天赐的礼物,但是拥有这种礼物并为之自豪的女人却寥寥无几。为数众多的女人都是与此天生的美貌无缘的。然而,精心打扮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可以使你美丽动人。一张漂亮的脸蛋,即使可以与维纳斯女神相媲美,然而如果不加修饰,也会丧失它的全部光彩。”

    接着,奥维德便具体地介绍了女性的魅力着装。

    奥维德说:“季节不同你也应该选择不同的服饰。一年四季色彩分明,给人的印象、感觉也各有差异,春天色彩干净、清新,让人感觉一切欣欣向荣、充满活力;夏季色彩缤纷灿烂,让人感觉温柔而浪漫;秋天色彩华丽丰满,让人感觉深邃妩媚;冬季色彩纯正、明亮,让人感觉冰清玉洁。聪明的女人啊!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装饰,会使你更加多姿多彩。”

对于女性魅力着装,有一条国际上公认的原则——T.P.O的着装原则。所谓T.P.O是英文Time.Place.Object三个词的第一个字母。T代表时间,通常也用来表示时期、季节;P代表场所;O代表目的、对象。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道出了你的着装品位、你对服饰的理解和应有的礼仪常识,这是你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当你决定穿某套衣服时,一定要考虑你穿着它到什么地方去?要与谁见面?是在什么时间?

根据脸型选择相应的发型

    奥维德在阐释了女性的魅力着装之后,又论述了女性的发型问题:“每个女人都应该仔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型。”

    奥维德举例说:“脸型长的女人可以把头发分梳在前额的两旁,这叫做拉俄达弥亚发型。脸型圆的女人则适宜把头发梳起来,在头顶做成高髻,让两只耳朵袒露着。”

    “有的女人让自己长长的头发披拂在肩头,就像抚弄琴弦、演奏美妙音乐的阿波罗那样。另有一些女人则需要把头发在脑后梳成长辫,如同总是身着短衫、在林间追逐野兽的狄安娜女神。有些女人让松松的长发飘荡在后面,使我们为之着迷;有些则把头发梳得平平的、紧贴在鬓角,同样会使我们心醉。”

    “有的女人喜欢用有着玳瑁的梳子做头饰;有的则喜欢把头发卷成波浪式。”

    “茂盛橡树的果子,希勃拉山上的蜜蜂、阿尔卑斯山中的野兽数量再多,也多不过女人做出的发型。况且,她们的发型还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呢。”

选择发型非常重要,但无论梳什么样的发型,有一个总的原则——切忌矫揉造作。奥维德说:“对很多女人来说,随便自然的梳妆最为适宜。这种发式在别人看来仿佛是昨天梳过后一直没再动过,而事实上却是刚刚梳罢的。艺术应当自然,切忌矫揉造作。”

笑容是女人最好的装饰品

    奥维德说:“谁会相信呢?女人甚至还应该学会怎么去笑。”

    女人的微笑,有着无穷的魅力,所谓“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指的就是微笑的不可抗拒性。

    女人楚楚动人的一笑,会让男人回味无穷。女人像美丽的天仙,纯洁无瑕;又像盛开的鲜花,艳丽典雅。虽然那只是发生在瞬间,但在男人的心头却久久地萦绕,甚至渴望能够领会得更多。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笑都会受到欢迎。

    奥维德说:“啊!千万不要把嘴张得太大;要让你面颊的两侧荡起小小的酒窝儿;要使你的唇边遮住你的牙齿。”

    “笑的时候,次数不可太多,声音不可太高;这样,你的笑就会带有女性的温柔细腻,动听悦耳!”

    “有这样一些女人,她们若不做出骇人的怪相,就没法笑出口。还有一些女人,为了表示她们很快活,就发出古怪的笑声,可是让人觉得她们好像是在哭嚎。更有一些女人,常常用粗俗刺耳的笑声使我们难以忍受。这些女人都是你不应该学习的对象。”

    你应该明白,亲切的笑容就是你最动人的表情。你的微笑不应该是一种伪装,在脸上矫揉造作地摆出来。不要以为别人在期待自己的微笑而微笑,这种微笑只会招来反感。你的微笑应当发自内心,是来自心灵深处,是诚挚真实的。

只要了解微笑必须有“心”的融入,你自然就会知道什么样的笑脸比较受欢迎。下颚诚恳地面向正前方,嘴角微微上翘,一边看着对方,一边保持愉悦的笑脸最理想。

女人的柔情是一道风景

    奥维德说:“傲慢对美貌也有损害。要想吸引住你的恋人,你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温柔多情。”

    “请相信我的经验之谈吧!任何傲慢、蔑视人的神气,都会立刻使男人产生憎恶之感。”

    “有时候,一个女人尽管没有说一句话,但她的脸色却显示着敌意和不快,这使她的魅力打了多少折扣啊!”

    “因此,我的建议是:谁若朝你微笑,你就一定要报以温柔的微笑;谁若朝你点头示意,你也要亲切地向他打招呼;即使有谁瞪你,你也应该以和蔼的笑容视之。”

    “你应该明白,你的温柔会让你具有十足的女人味。”

    奥维德欣赏女性的温柔、赞美女性的温柔。因为,温柔的女人最具女人味。

    温柔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种诱人之美,是一种高尚的修养。

造物者用了最和谐的美学原则来创造人类,它赋予了男性阳刚之美,又赋予女性阴柔之美,正因为两性之间各有其独特形态而形成鲜明对比,才使男女对立统一地组成了人类这绝妙完美的世界。

美丽源于你的底蕴

    拥有美丽的容貌值得庆幸,但是要知道,“仅凭漂亮的容貌和优美的身段是不够的。即使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你也一样不足以使爱情常青永驻”。

    因为,“美丽只是一种容易消逝的上天的恩赐;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会渐渐地消残;时间愈长久,它就越接近消亡。”

    奥维德提醒你:“紫罗兰和百合花不会永久地在枝头开放;蔷薇花一旦凋谢,它的空枝上就会只剩下棘刺儿。同样,美丽的女人啊!不久之后,你的头发会变得灰白,你的脸上会留下道道皱纹。所以,请培养你的智慧,用它来衬托你的美丽吧!”

    真正有智慧的女人不是脸蛋长得最漂亮的,而是看上去赏心悦目,因为她有一种知识带来的气质。思想让人心灵鲜活起来。拥有智慧的女性都有极强的“保鲜”能力,岁月与生活的琐碎无法在她的心灵烙下庸俗的痕迹,她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与辉煌,借以冲破无边无际的黑暗,重获新生。她喜欢亲近自然,远方的风景和清冽的空气能抚慰她的疲惫与彷惶,不经意间流露的未泯童心,令人莞尔。

    知识能美化人的心性。智慧的女人喜欢读书,而读书的女人没有不美丽的。她的微笑,她的聪慧,她的妙语连珠,甚至她的晶亮的眸子,都是整体风景的青山绿水,是空谷的幽兰、月夜的笛音。这种自生命中流露出来的美丽,似乎与生俱来令人难以抗拒。

因此,努力成为一个智慧的女人吧!美丽的容貌会随时光而流逝,智慧却能伴随你一生,正如《爱经》所说:“那惟一能够伴你终生,直至坟墓的瑰宝就是智慧啊!”倘若你不但拥有美丽的容貌,还拥有智慧,那么你就一定会更加美丽动人。外在美与内在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女人,才是最完美的女人。

眼泪是女人很管用的武器

    奥维德认为:“眼泪是女人很管用的武器,它往往能使女人在男人面前轻松地达到目的。”

    眼泪,能让他知道你有一颗脆弱善感的心。争吵时,他提出分手、说了重话,或者他有二心,都是落泪的“必要”时机。特别是两人闹意见闹得不可开交时,与其硬碰硬,两败俱伤,倒不如适时运用“眼泪攻势”化解僵局。

    眼泪,是用来表达忧伤或愤怒的,不要用它来凸显你的任性与跋扈。不要他一旦不遵照你的“旨意”,或是你的要求没有答应,就泪眼婆娑。这样的眼泪只会成为男人的负担,让男人望而却步。

嚎啕大哭,既难看又肤浅;抑声啜泣,较能引发男人的疼惜。泪珠盈眶却努力挤出一丝笑意,表现强颜欢笑的凄美,最叫男人动心。把脸撇开,任由泪水滑落,故作坚强的温柔,尤令男人不忍。

撒娇能增添女性韵味

    在奥维德看来,撒娇能增添女性的韵味,让男人为之动心。

    不管你年纪多大,有时候撒娇任性、赖皮一下,可以增加感情的“蜜度”。

    花前月下,佳人有约,你可以撒娇地硬要他为你摘下天上的月亮;

    斗嘴辩论斗不赢时,耍赖地说:“不管啦,谁教你比我大,大让小啦!”

    约会迟到了,不妨先发制人,娇嗔道:“是你害我迟到啦,每次见你,人家就不知道要穿什么衣服,犹豫不决,所以才耽误时间了嘛!”

情人的对话,总免不了肉麻,甚至近乎痴傻。不过,听在当事人的耳里,可是字字甜入心坎,句句叫人销魂的!

温情的嫉妒也是一种美

    一个不懂得嫉妒的女人,就像打弹不起来的皮球,令人乏味。

    对于爱的嫉妒,日本名作家有岛武郎有极精辟的见解,他说:“爱的表现也许是毫不保留的给予,但爱的本质却是百分之百的夺取。”也正是由于这种强烈夺取的占有欲,以致让相爱的人患得患失、忐忑不安。

    奥维德说:“女性不必始终隐藏嫉妒和不安,适时而恰到好处的嫉妒,可以证明自己对他的爱与重视,满足男人的虚荣,让他享受一下被女人醋劲'宠爱’的滋味,会使爱情更加牢固长久。”

    “早上,你为什么对小莉笑?”他的一举一动都如此牵动着你。

    他的女同事经常帮他倒水、买盒饭,你大可酸溜溜地说:“她为什么对你这么好?”让他知道,“对他好”是你的专利。

    偶尔,你可以霸道地要求他:“不准你偷瞄别的女人,不然,我以后会要你戴眼罩出门哦!”或者,“不准在我面前提起别的女人。”爱得太深,以致无法承受语言之轻。这种醋意,肯定会让对方心里喜滋滋的。

温情的嫉妒,会让他有被爱的感觉;猜疑,则会使对方感到被束缚、不被信任。因此,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他不准偷看或对其他女人笑,但别太疑神疑鬼,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就以为对方要变心,这种过度的猜疑,只会扼杀掉彼此的爱情。

    

第十九章 帕斯卡尔

布莱斯·帕斯卡尔(1623——1662),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哲学家、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式的人物。

帕斯卡尔横跨数学、物理、发明、文学等领域,而且在这几个领域中,都不是简单的涉水而过溅起一些表面的水花,而是影响到水下的深流。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他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著名编程语言“帕斯卡尔”就是为纪念他设计人类第一架手摇计算机而命名的。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

帕斯卡尔生平

1623619,帕斯卡尔出生在法国奥弗涅的克莱蒙费朗,他4岁时母亲病故。从小父亲对小帕斯卡尔的影响很大,他是一位文职官员,却很精通数学。

帕斯卡尔自小就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超凡的天赋,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他小时就精通欧几里得几何,还发现了欧几里得的前32条定理,而且顺序也完全一致。

1631年,为了使子女们受到更好的教育,父亲决定放弃官职,举家迁往巴黎,以便让孩子们和当时法国的学术名流交往。此时的帕斯卡尔已在数学界崭露头角,并成为了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小组”(法国科学院的前身)中的成员,受到法国大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的高度关注;11岁的时候他写成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声音》。在12岁时,帕斯卡尔又独自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几何原理。在1639年至1640年间写成了著名的《圆锥曲线之几何》一书,其水平之高,甚至就连笛卡尔都坚决不相信这样一个孩子能够写出这样的书来。反过来,在书中,帕斯卡尔否认了笛卡尔的解析几何的价值。

1642年,帕斯卡尔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机械式计算装置——加法器,这时,他才刚满19岁,这位天才的创造直到现在还陈列于法国博物馆中——它用齿轮的运转来进行加减运算,成为后来更为复杂计算机的雏型。而1971年问世的计算机PASCAl语言正是为了纪念帕斯卡尔这位计算机科学的先驱。

1646年至1653年,帕斯卡尔开始对“真空和流体静力学”集中精力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1647年,帕斯卡尔根据托里拆利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他的实验轰动了整个巴黎。后来,压强的国际制单位“帕斯卡”就是以帕斯卡尔的名字命名的。帕斯卡尔实验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反对“自然厌恶真空”的传统观念。并于1648年,帕斯卡尔关于“真空”问题的论文与人们见面。

同年,帕斯卡尔通过对同一地区不同高度大气压强测量的实验验证:“随着高度降低,大气压强增大。”并由此发明了注射器、水压机,改进了“托里拆利水银气压计”。

1649年到1651年,帕斯卡尔利用这两年的时间与合作者皮埃尔一起详细测量同一地点的大气压变化情况,从而成为了利用气压计进行天气预报的先驱。

1651年本来从小就体质虚弱的帕斯卡尔,加上过度劳累导致疾病缠身,不得已进行病休,就在从1651——1654年的病休期间里,帕斯卡尔研究了关于液体平衡、空气的重量和密度及算术三角形等方面的多篇论文,并完成了《液体平衡及空气重量的论文集》。关于“算术三角形”论文成为后世概率论的基础。

这时,由于帕斯卡尔为基督教派冉森派的著作所折服,而从此接近这一派主持的波尔·罗亚尔修道院。帕斯卡尔和其中一些有着宗教自由思想的人来往,以欣赏的态度来看待他们所思考的神学问题。

165411月,帕斯卡尔辞去所有的仆役,迁往平民区居住,开始自力更生,他学着料理家务,并以极大的爱心照顾附近的贫苦儿童。

1656年,巴黎索邦神学院揭发冉森派领袖阿尔诺,认为他们的思想学说是离经叛道,并对冉森派的学说发动猛烈攻击。帕斯卡尔也卷入了这场宗教神学的大辩论,并写下了大量的经典篇章。此后,帕斯卡尔就转入了神学研究。

1659年,帕斯卡尔的身体极度恶化,在几乎濒临死亡的状态之中,写就了《论疾病———就疾病的真正好处求教上帝的祈祷》。

1662819,体弱多病的帕斯卡尔与世长辞,逝世时只有39岁。

帕斯卡著作

帕斯卡尔的主要著作有:

《圆锥曲线之几何》(1639——1640

在本书中最突出的是著名的“帕斯卡定理——帕斯卡定理是射影几何的一个重要定理,即“圆锥曲线内接六边形其三对边的交点共线”。

《论爱的激情》(1653——1654

在《论爱的激情》中帕斯卡尔分析了爱情和野心(即事业心)的关系,阐述了爱情的“必然性”、“爱与美”、恋人们的心理以及爱情的方式等许多问题。它不但是一篇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品,也是一篇绝妙的爱情心理学的杰作。

《外省通信》(1656——1657

《外省通信》的写作起因于冉森派与耶稣会的冲突。于是帕斯卡尔代表冉森派,以“蒙达尔脱”为笔名,假托写给一个外省朋友的信件,在信中揭露和抨击了耶稣会士的道德松弛倾向,从而捍卫了冉森派的立场。这些信件常常被看做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

《论几何学精神和说服的艺术》(1657

这篇论文涉及到了认识论、科学哲学两个方面的内容。论文中,帕斯卡尔提出,人的灵魂有两个接受别人意见的入口,即“理智和意志”,而且人们更多地去接受他们意欲、喜欢的东西而非他们不得不承认对的东西,因此说服的艺术就是既要使人信服又要使人满意的艺术。为此,帕斯卡尔提出了一些有关诉诸人们理智的说服艺术的一些规则。

《论疾病———就疾病的真正好处求教上帝的祈祷》(1659

这篇著作是帕斯卡尔在身体极度恶化,濒临死亡状态时所写的,在文中他向上帝的祈祷,并不是要求免除痛苦,而是要求在没有认识到上帝的精神前不失去这种痛苦,他祈求神恩,祈求心的皈依,他认为疾病既是灵魂之恶的惩罚,又是它的救药。

《思想录》(1623——1662

本书是由作者生前的一些未完成的手稿整理编排而成,在他去世之后出版的。它涉及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被视为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在西方思想史上,它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书中,帕斯卡尔说出了我们虽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的话。

帕斯卡尔的思想

帕斯卡尔的思想成果集中体现于《思想录》之中,它涉及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在《思想录》中,帕斯卡尔说出了我们虽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的话。

他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就这样,帕斯卡尔用一串串精神的记录证明,他是一根最有尊严的芦苇。这个体弱多病的人,就像芦苇在风中摇摆,但在思想中,他有着哲学家的坚定。

他是一位思想的斗士,毫不妥协地说出世间的一切,向我们指明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事实。

人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帕斯卡尔认为,人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数理思维与直观思维。这两种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在他看来,在数理思维中,原理是显而易见的,但却远离日常的运用。由于习惯的原因,人们的思维很难转到这上面来,倘若稍稍转向这一方面,原理就不难看清。如果谁从这些清晰的原理中做出错误的推理,那么,他的思维一定非常混乱。

而在直观思维中,原理就在每个人的眼前,就在日常的运用中。人们只要睁眼去看,而无需费力,这只是眼光好坏的问题。眼光必须好,因为原理如此微妙而众多,以致于人们不可能不发生错漏。漏掉一个原理就会导致错误,因此,人们必须有足够敏锐的眼光,要看到全部的原理,而且还要有精密的思维,切不可从已知的原理中做出错误的推理。

在此,帕斯卡尔强调。仅凭直观思维看待事物的直观者,他们没有耐心进入思辨性的和概念性的事物的根本原理中去,这些原理是他们在世界上从未见到的、完全脱离日常生活的。

他认为,正确理解的途径多种多样。有些人在某一类事物上有正确的理解,但在另一类事物上则并非如此,往往误入歧途。有些人仅仅根据几个前提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这显示了他们敏锐的判断力。还有些人在前提较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得出结论。

在他看来,存在两种智力:一种能敏锐而深刻地看透既定前提的结论,这是精确性的智力;另一种能理解众多的前提而不致于混乱,这是数理方面的智力。前一种智力,有力而精确;后一种智力,全面而广博。一种品质可以在没有另一种品质的情况下存在,智力可能是强大而狭隘的,也可能是全面而脆弱的。

真诚的评判

帕斯卡尔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亮出诗人或数学家的标志,他就不会被人认为是诗人或数学家。然而,有教养的人根本不需要什么标志,也不需要在诗人的行业与刺绣者的行业之间加以区分。

在他看来,有教养的人不会被称为诗人或数学家或其它的什么,但他们却是这一切人,也是这一切人的评判者。帕斯卡尔还强调,谁也猜不出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他们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谈论着其它人所谈论的事情。除非他们加以展示,否则我们无法看出他们有这种品质还是有那种品质。但我们总会记起他们的品质,因为这些人的特点就在于:当涉及的不是讲演问题时,我们就说他们不是优秀的演说家;当涉及的正是讲演问题时,我们就说他们是优秀的演说家。

所以,帕斯卡尔说,当一个人一走进来,人们就说他是一个睿智的诗人,这是一种虚伪的赞扬。而且当人们要评判某些诗,却又不去请教他,那就是更加糟糕的情形了。

在他看来,谈起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数学家”,或者说“他是一位传教士”,或者说“他善于雄辩”,但可以说“他是一位有教养的人”。

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

帕斯卡尔这样说过: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

他认为,不信仰者的希望就像是风中飘扬的茸毛,就像是被浪拍起的泡沫,就像是被风吹散的烟雾,就像是对往日客人的回忆。

帕斯卡尔说,从那些看到自己没有信仰而陷于悲伤的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上帝并没有照亮他们一共有三种人,那些找到了上帝并为上帝服务的人;那些没有找到上帝而一心要寻找上帝的人;其余是那些没有找到上帝,活着也不去寻找上帝的人。他认为,第一种人是有理性的、快乐的人,最后一种人是愚蠢的、不幸的人,两者之间是既不幸福也没有理性的人。

帕斯卡尔强调,认识上帝与热爱上帝相距甚远。

在他看来,大地没有一样东西不显示人的可悲和上帝的仁慈,要么是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要么是人有了上帝的幸福。

他是这样说的:没有耶稣基督,世界将不复存在,因为要是那样的话,世界要么将会毁灭,要么成为地狱;没有耶稣基督,人类就一定会处在邪恶和悲惨之中;有了耶稣基督,人类就能脱离邪恶和悲惨的境地。我们一切德行和幸福全都在神那里。离开了神,我们就只有恶了,只有可悲、愚昧、死亡和绝望。

论人的状况

在帕斯卡尔看来,人天生既轻信又多疑,既胆小又鲁莽。他用“依赖性,独立的愿望,生活的需求。”这句话来对人进行描述。对于人的状况他给予了这样一种评价:变化无常,无聊,不安。

帕斯卡尔认为,如果我们放弃了所依附的追求时,我们都会感到无聊。

帕斯卡尔强调,人的本性在于运动;完全安息等于死亡。而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就要予以亵渎。

而人类的状况到底如何?帕斯卡尔用一个比喻的方式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人类状况的缩影:让我们想象有一大群人披枷带锁,都被判了死刑,他们之中天天有一些人在其余人的眼前被处决,那些活下来的人就从他们同伴的状况里看到了自身的状况,他们充满悲痛而又毫无希望地面面相觑,都在等待着轮到自己。

帕斯卡尔认为,人只不过是一种天生充满无法消除的谬误的主体,并无斯文可言。没有任何东西让他看到真理。一切都在骗他。在他看来,真理的来源只有两个:一是理性,一是感官,但是两者除没有诚信可言之外,还彼此相互欺骗。感官以虚假的外表误导理性,之后又从理性那里得到自己给予理性的同样的欺骗。理性就此报了仇。灵魂的激情让感官困惑,并在感官上形成虚假的印象。它们在虚假和欺骗上彼此争斗。

人在自然中到底是什么

我们天生的知识引导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比例失当。针对这个观点,帕斯卡尔提出了两个假设:如果这一点不是真的,那人就没有什么真理可言;如果这一点是真的,那人将被迫不得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低头,从而发现有极大的理由应该谦卑。他认为,由于人活着就不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认识,所以,他希望,在更深一步探索自然之前,先能认真而又心情轻松地考虑一下自然,并且能够反省自身,明白这里存在什么样的一种比例……

因此,让人思考自然完整和宏大的威仪,并使自己的眼光暂离身边卑微的事物。

帕斯卡尔指出,我们的身体不久之前还在宇宙里找不到踪影,而这个宇宙本身在整体的怀抱里也不见踪影,但它现在却成为一个巨大的事物,一个世界,或者叫一个整体,相对于我们无法企及的虚无来说,这样一个事实难道会有人不为之惊奇吗?在他看来,以这样一种眼光看待自身的人,一定会害怕自己。看到自己在夹在无限与虚无这两个深渊之间的自然给予自己的这个身体里面,人会因为这些奇迹而战栗。帕斯卡尔觉得,当人的好奇心变成赞叹的时候,他会更倾向于在沉默中思考这些奇迹,而不愿带着假定一一审视它们。

而人在自然中到底是什么?帕斯卡尔说,与无限比较起来是虚无,与虚无比较起来是无限,人是虚无与无限之间的一个中项。

在他看来,由于人无限远离了理解极端的能力,事物的终止和开始就在无法穿透的秘密中隐藏在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一点希望都没有。他同样无法看到自己所诞生的虚无,也看不到自己被吞没其中的无限。

人的感观不能感受无限

帕斯卡尔说,人们没有深思这些无限,就贸然去探索自然,就好像他们与自然之间存在某种比例似的。帕斯卡尔还强调,奇怪的是,人们希望理解事物的开端,从而达到全面的认识,但却根据一种有如他们的对象那样的无尽的臆测。

在他看来,人们很自然地相信自己更有可能到达事物的中心,而不太可能伸及其周边。人们的身体在自然的领域里占据一个位置,而智力在思想的世界里也占据同样的一个位置。

帕斯卡尔认为,人们在各个方面都是极其有限的,因而在我们能力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这种在两个极端之间处于中项的状态。所以,我们的感官不能感受无限,一切过度的品质都是我们的敌人,并且是不可能感觉的——我们不会有所感觉,否则只会深受其害;太年轻和太老都会阻碍思想,如同太多和太少的教育一样。总之,极端对我们来说就如同它们不是极端一样,我们并不在它们的注意之中。它们逃避我们的注意,我们也逃避它们的注意。

在他看来,这就是人们的真实状态,这就使我们无法掌握某些知识,也无法绝对无知。虚无与我们在一起。这就是人们的自然条件,然而,却与人们的偏好完全相反。

因此,帕斯卡尔说:我们就不要寻找确定性和稳定性了。我们的理性总是受到变幻无常的表象所欺骗,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固定两个无限之间的有限。

人的两种相反的品性

帕斯卡尔认为,我们就应该保持安定,安定在大自然所安排给我们的那种状态之中。由于注定降临到我们头上的这个空间总是远离两个极端,所以,在他看来,我们多了解一点宇宙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处呢?就算多了解一些,也只会长进一点点。我们不总是无限远离终极吗?即使多活十年,我们的生命不是同样远离永恒吗?

与这些无限比较起来,所有的有限都是相同的,所以,帕斯卡尔说他找不出任何理由要把我们的想象力放在某一个有限上而不是放在另一个有限上。仅仅以我们自身来和有限作比较,就足以使我们痛苦了。

因为万事万物既是因又是果,既有所依赖又有所支持,既是远亲又是近邻,一切都由一条天然的却又是不可察觉的纽带连接起来,这条纽带可以使极其遥远的和极其不同的事物发生联系,所以,帕斯卡尔认为,不了解整体就无法认识部分,同样的,不详尽地认识部分就无法了解整体。

事物的永恒,也一定会使我们短暂的生命惊讶不已。大自然恒定不变的稳定性,和我们自身经久不息的变化比起来,一定有着同样的效果。

在帕斯卡尔看来,造成我们无法认识事物的原因就在于,事物是单一的,而我们却是由两种相反的、种类不同的本性构成的,即灵魂和肉体。

帕斯卡尔还强调,我们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精神和肉体的结合,人人都认为这种结合对我们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然而,这恰是我们理解的最少的地方。对人类而言,其自身便是自然界中最奇妙的对象,因为人无法理解肉体是什么,更无法理解精神是什么,最无法理解的是肉体如何竟与精神结合在一起了。这是人最大的困难,也是他生存的本质。

论想象力

帕斯卡尔说:想象力——这是人身上最具欺骗性的部分,是谬误和虚假的主人,因为它并不总是在欺骗人,因而更具欺骗性。如果它是谬误永不出错的尺度,那么,它也是真理永不出错的尺度。但由于大部分情况下它都是虚妄的,因此看不出任何可以显示其本性的迹象,它在真和假上都留下了同样的印迹。

同时,他也强调,在此并不是说愚蠢的人,而是指最聪明的人。正是在最聪明的人中,想象力才有这么大的说服力。尽管理智在抗议,却不能为事物确立真正的价值。

帕斯卡尔把想象力视为一种高傲的力量,一位理性的大敌,在他看来,它喜欢驾驭理性并统治理性;它为了显示自己无所不能的力量,就为人类建立了一种第二天性。

帕斯卡尔说:那些有生动想象力的人,他们满足于自身的程度远远超出聪明的人在合理范围内对自己的满足。他们趾高气扬,看不起人,他们争论的时候胆大底气足,而别人却左顾右盼、犹豫不决。这样快乐的神情往往会在听众的观点上形成优势,在性情相投的评判者那里,这种想象中的聪明人会得到极多好处。

他认为,想象力不会使愚人聪明,但可以让他们快乐,这让理性羡慕不已,理性只会给它的朋友带来悲伤、痛苦。想象力使人得到荣耀,而理性则使人蒙受羞耻。

除了这种想象力之外,还有什么能带来荣誉?还有什么将尊重和敬仰赋予人、作品、法律和其它伟大的事物呢?因此,帕斯卡尔说:没有它的赞同,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在帕斯卡尔看来,想象力,把小的东西放大,好让我们的灵魂充满奇异的判断。而在性急的傲慢中,它又让庞大无边的东西缩小到自己能够理解的尺寸。

所以,人类经常拿自己的想象力当自己的心,他们认为,一旦自己觉得已经皈依了,那就是真的皈依了。

谬误的来源

不仅仅旧有的印象能够误导我们,新奇的事物也有同样的魔力。帕斯卡尔认为,这是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争论的主要来源,人们彼此攻击,要么是因为紧抱着儿童时期的错误印象不放,要么是急忙追求新奇事物所致。

谁掌握着正确的方法呢?让他出现并加以证明吧。

帕斯卡尔认为从儿时起就再自然不过的原则,无一不能被我们看成是一种教育上或感官上的错误印象。

帕斯卡尔这样举例说明:“如果盒子里面什么也没有,”会出现以下两种状况,有人说,“你们从儿时起就相信这只盒子是空的,你们相信存在虚空的可能性。这是你们感官的错觉,又由习俗予以强化,而科学却必须要纠正习俗。”则又有人说:“因为你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说没有虚空,你们就把本来能够清楚地理解它的常识颠倒了,你们必须回到最初的状态才能纠正这样的错误。”到底是什么欺骗了你们,感官还是教育呢?

帕斯卡尔还强调,疾病也会成为我们的谬误来源。疾病会破坏判断力和感觉能力。如果严重的疾病产生感觉上的变化,那我并不会怀疑较轻的疾病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帕斯卡尔指出,我们自己的利益也会成为以巧妙的方式蒙蔽我们双眼的惊人工具。世界上最公正的人也不许成为涉及他自己的案件的判官。

在他看来,公正和真理就是看不太清楚的两个点,而我们的工具太粗钝,无法准确地触及它们。就算触及了,要么是压碎它,要么是依靠别的许多东西,更多的是依靠错误而非真理。

帕斯卡尔说:人是如此的幸运,他从真理中得不到什么好处,弄虚作假倒是好处很多。然而,人最大的谬误来源在于感觉和理性之间的斗争。

习惯的力量

习惯是我们的天性。帕斯卡尔说,习惯于某种信仰的人就会相信这种信仰,不再惧怕地狱,也不会再相信其它任何东西。

帕斯卡尔说:当我们看到一种效果总是重复出现时,我们就推断说其中有一种自然的必然性,就如同肯定会有明天一样。

帕斯卡尔认为,不同的习惯将会赋予我们不同的天赋的原则,这可以从经验中看出来。如果说有些天赋的原则因为习惯而变得根深蒂固,那么,也有一些习惯是与天赋相对的,因为天赋而根深蒂固,或者因为第二习惯。这取决于不同的性情。

帕斯卡尔说,父母害怕孩子们的天赋的爱会消逝。可是那种可以消逝的天性又是什么呢?习惯就是第二天性,它摧毁了第一天性。然而天性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习惯就不是天然的呢?我倒非常担心那种天性其本身也只不过是第一习惯而已,正如习惯就是第二天性一样。

如果我们习惯于利用错误的理由证明自然的效果,发现正确的理由时我们就会不愿意接受它们。

就如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职业的选择,机会决定了这样的选择。我们选择自己的职业,根据的是小时候听到人们称赞或贬低的话,因为我们天生就爱真理而不喜欢愚笨。这些话打动了我们,我们只是在实践上犯了错误。帕斯卡尔说,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人类的一切境况都是从仅仅将他们造就为某种人的那些人当中形成的。在他看来,天性绝不会是如此整齐划一的。因此,是习惯造就这一切的,因为习惯束缚了天性。但有时候,天性取得优势地位,保存住了人的本能,而不是或好或环的所有习惯。

帕斯卡尔还进一强调,导致谬误的偏见——所有人都仅仅在方法上深思熟虑而不在乎目的,看起来真是让人觉得可悲。每个人都认为在自己那种条件下已经尽了全力,至于条件的选择,或者地点的选择,那便只好听凭命运安排给我们。

人不甘寂寞

帕斯卡尔有时候认真考虑人们不同的烦心事,考虑人们将自己置于法庭上或战争中,那种种争吵、激情、大胆而又恶劣的冒险所带来的痛苦和危险,此时帕斯卡尔发现,所有这些不幸都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他们无法安安静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在帕斯卡尔发现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后,他还想找出其中的原因,即我们人类非常脆弱和终有一死的那种状况是如此地令人悲伤。以致于当我们仔细地想到它时,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安慰我们。

帕斯卡尔说,请求一个人过平静的生活,就是祝愿他过幸福的生活,也就是建议他处在完全幸福的状态下,可以悠闲地思考,而不会从中发现不幸的根源。然而,这却是不了解人的天性。

在他看来,人天生就明白自己的状况,由于人会尽力避免无所事事,因此,在寻求混乱的过程当中,他们会无所不及,什么都干。并不是因为他们对真正的幸福有本能的理解……

在此,帕斯卡尔还强调,他们有一种秘密的本能驱使他们四处去寻求娱乐和活动,这种。本能源于自身连续不断的不幸感。除此以外,他们还有另一种秘密的本能,它是我们伟大的原始天性的残迹,这种本能告诉他们说,在现实中,幸福仅仅在于安宁,而不在于纷乱。

帕斯卡尔认为,这两种相反的本能在他们心中形成了一个混乱的想法,这个想法隐藏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却不为他们自己所知,它鼓励他们通过刺激得到安宁并让他们幻想着现在得不到以后总会得到。如果克服了所面临的任何困难,他们就因此打开了通往安宁的大门

人因为思想而伟大

人因为思想而伟大!

帕斯卡尔说,他很容易就能想象出一个没有手、脚、头的人(仅仅是经验告诉我们,头比脚更必不可少)。然而,他无法想象没有思想的人,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一头野兽了。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体验:仅有一个念头能够占据我们的思想,我们不可能同时思考两件事情。

帕斯卡尔也认为,人显然是因为思想而生的,人的全部优点尽在于此,人的全部责任也在于按恰当的方式思想。

但世人在思考什么呢?是跳舞、吹笛、唱歌、做诗、铃响了就赛跑,还有打斗,让自己当国王,根本不想想当国王是怎么一回事,当普通人又是怎么一回事。

在帕斯卡尔看来,灵魂所时而触及的那些伟大的精神努力,都是它所没有把握住的事物,它仅仅是跳到那上面,而不像在宝座上那样永远坐定,并且仅仅是一瞬间而已。

而人类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因而,思想按其本性而言,是令人惊奇而又无可比拟的东西。它除非有着出奇的缺陷才会被人蔑视。但是,思想确实有这样的缺陷,所以再没有比这更荒唐可笑的了。思想的本性是多么伟大啊!思想的缺陷又是多么卑贱啊!

帕斯卡尔认为,思想还没有独立到不易受周围任何噪音所干扰的地步。并不需要大炮的声音才能妨碍人的思想,只需要一个风向标或滑轮的吱吱嘎嘎声响就可以了。

在此,帕斯卡尔还进一步强调,如果思想此刻没能好好地推理,请不要惊奇,有只苍蝇正在人耳边嗡嗡叫,这足够让它无法进行顺利的判断了。如果你想让思想达到真理,那就赶走那只小动物吧——它阻碍理性并干扰那统治着城镇和王国的强大智慧。这是一位搞笑的上帝!

人的狂妄与虚荣

荣耀——赞扬从人的婴儿期就开始娇惯人了。

骄傲——好奇心只不过是虚荣。

虚荣:游戏,狩猎,访问,虚假的羞耻,持久的名声。

在帕斯卡尔看来,我们是如此狂妄,竟然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们,甚至是后来者,哪怕那时我们已经不在人世。我们又是如此虚荣,哪怕我们周围五、六个人的尊敬就会使我们开心和满足。

帕斯卡尔认为,我们并不满足于我们自身之中和我们自己的生存之中所具有的那个生命,我们希望能有一种想象的生命存在于别人的观念里,为此目的,我们尽力表现自己。我们不断地努力装扮并保持我们这种想象之中的生存,而忽略了真正的生活。

如果我们心态平和,或为人慷慨,或说实话办实事,我们就急于让别人知道,这样就可以把这些美德与想象中的生存联系起来。我们宁愿这些美德从我们身上剥离,也要将它们加到另一个生存之上。为了获取勇敢的名声,我们不惜当懦夫。我们自身生存之空虚的一大标志,就是我们不满足于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另一个,并往往要以这一个去换取另一个!

他看来,谁要是不肯为保全自己的荣誉而献身,那他一定会身败名裂。

帕斯卡尔说:高贵的行为若能隐藏起来则最为可敬。当他在历史书中看到这样一些行为时,真的让他欣喜不已。但是,毕竟它们没有完全隐藏,因为它们还是为人所知了。帕斯卡尔认为,虽然人们尽力去隐藏它们,但只要公布很少一点就会破坏整体,因为其中最美好的就在于把它们隐藏起来的那种意图。

对不幸的思考

帕斯卡尔说,如果我们真的处于幸福之中,那么,我们就不会需要娱乐来转移我们对不幸的思考,以便使我们得到幸福;如果我们不考虑死亡,则自然的死亡,远比思考没有危险的死亡,更容易让我们接受。

人生的不幸确立了这样一个事实:由于人清楚了关于不幸的道理,因而他们就去想方设法地找乐子。

帕斯卡尔认为,由于人无法与死亡、悲苦、无知抗争,他们就把这些东西收进脑海里,目的是要让自己开心,而根本不会再去思考这些东西了。

在他看来,如果人是幸福的,那么,他越是不消遣就会越幸福,就像圣人那样。

但是,能够享受消遣,难道不也是幸福的吗?关于这个问题,帕斯卡尔是持否定的态度的,在他看来,娱乐来自于别处,来自于外部,因此,它是具有依赖性的,并可能受到许多事物的干扰,这就肯定会带来悲伤了。

伟大的人和渺小的人都有同样的不幸,同样的痛苦,也有同样的激情,然而,一种人处于轮子的边缘,另一种人接近轮子的中心,因而在同样一种旋转中后者所受的影响就要小一些。

帕斯卡尔认为,我们是如此不幸,以致于只有在某件事难以处理、令人烦乱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快乐,成千上万的事情都是这样,事事如此。发现了好的事物,并能在其中取乐,而不为坏事烦恼的人,一定是知道了这个秘密的人。这就是永恒的运动。

论信仰

帕斯卡尔对于那些敢于谈论上帝的人而言,是极其佩服他们的勇气的。,在对不信仰的人宣讲自己的观点时,他们开篇就以大自然的创造来证明神性。在他看来,对于那些心中有信仰的人而言,他们一眼就能看出,一切的存在物只不过是他们所崇拜的上帝的创造。

一般来说,信仰有三种来源:理性、习惯和启示。

但帕斯卡尔指出,理性的行动缓慢,它需要进行那么多的检查工作,而且要对如此之多必须永远在场的原则发挥作用,结果理性随时都会沉睡或涣散,因为并非所有的原理都在场。在这里,他又强调,感觉却并非如此,它行动迅速,并随时准备行动。帕斯卡尔说:我们必须把信仰置于感觉之中,否则信仰就会犹豫不决。

帕斯卡尔说,信仰的确能够说出感官说不出来的话,但不是感官看到的相反面。看到的东西在它们之上,而不是与它们相反。

他认为,由心灵来感受,而并不是由理智来感受,这就是信仰。

所以,看到头脑简单的人不加推理就去信仰,你不要惊奇,因为信仰并不是根据推理而来的。

人没有信仰就无法认识真正的美好,也无法认识正义。

帕斯卡尔说,意志的行动与其它所有行动之间,存在着普遍和根本的差别。

在他看来,意志才是信仰中的要素之一,并不是说它创造了信仰,而是因为事物的真假有赖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意志喜欢一种角度而不喜欢另一种角度,如果意志不喜欢看到什么东西,它会使人的思想不再考虑那种东西的品质。因此,人的思想跟着意志跑,不再考虑它喜欢的角度,而是根据自己看到的东西做出评判。

习俗是正义的本质

帕斯卡尔说,人类承认正义并不在这些习俗之中,而在一切自然之中,所有的国家都是如此。如果分配人类法律的并无秩序可言的机缘,碰巧有一条是普遍适用的,则人们就一定会顽固地坚持它。然而,滑稽可笑的是,人类反复无常的想法,多到了竟然找不到一条这样的法律。

毋庸置疑,在他看来,自然法是存在的,但是,清晰的理性一旦腐化,它便会使一切都腐化了。

有人说,立法者的权威就是正义的本质;有人说,君主的利益就是正义的本质;而在帕斯卡尔看来,习俗就是正义的本质,而这是最确切的。

他认为,仅仅根据理性,没有任何东西本身是正义的,一切都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习俗确立了一切正义,仅仅由于其为人所接受的缘故,这也就是它那权威的奥秘所在了。无论是谁,将它引回到最初原则就是毁灭它。

在帕斯卡尔看来,没有任何东西比纠正错误的法律错得更厉害的了。他说,那些因为它们是正义的而服从它们的人,就是在遵守想象中的正义,而不是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靠自身的力量而完备的,它是法律,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谁要是审查其动机将发现它是那样的脆弱和轻浮,如果他不习惯于思考人类想象力的奇妙,就一定会惊奇地发现,一个世纪为它堆积了如此之多的浮华与威仪。

帕斯卡尔认为,对抗与革命的艺术,就是要革除确定的习俗,一直追溯到它的根源,指出它缺乏的权威和公正。

然而,人们一旦认识到束缚,就会立即摆脱它,而大人物们则从他们的毁灭,以及那些对既成习俗怀有好奇心的考察者们的毁灭中,而大获其利。

但是,根据一个相反的错误,而这并不是没有先例的。这就是为什么最明智的立法者说:“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欺骗人民是有必要的。”

人人渴求普遍的美好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这没有例外。

帕斯卡尔也认为,无论人们用什么样的方法,都是趋向这一目标。使一些人投入战争而另一些人逃避战争的,是同一种欲望,只是他们持有的观点不同而已。意志除了趋向这个目标之外,是绝不会向前迈出一小步的。这就是每个人,甚至那些上吊自杀的人,全部行为的动机所在。

有人说人内心里以前是有过一种真正的幸福的,而现在留给人的仅仅只是那种幸福的标志和空洞的痕迹,人在徒劳无益地力求能以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来填充自己,要从并不存在的事物之中寻求他所不能从现存事物中得到的那种支持。在帕斯卡尔看来,这一切都是做不到的,因为那无限的深渊只能被一种无限和不变的物体所填充,也就是说,只有上帝本身能填充。他认为,惟有上帝才是人类真正的美好。

有些人在权威中寻求美好,有些人在科学研究中寻求美好,有些人在快乐中寻求美好。还有些人,他们事实上离真理很近,认为所有人渴望的普遍的美好,必然不存在于只能为一个人所拥有的任何个别事物中,个别事物一旦被分享,就会使它的分享者因缺少自己所没有的那部分而感到痛苦,这痛苦甚至超过了拥有的那部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他们认识到,真正的美好应该是所有人都能立即享有的东西,不会缩减,没有嫉妒,没有人会违反自己的意愿而丧失它。帕斯卡尔认为,他们的理由是,这愿望是人天生就有的,因为所有人都必然有而且不可能没有。

于是帕斯卡尔就推论说:权威、好奇心与肉欲三者在本质上均属于个人,惟有理性的思想是以普遍的美好为其对象,它只在于内心的自由,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同等地获得它而不必伤害或嫉妒他人。

人的伟大和悲哀

帕斯卡尔说,人的伟大和悲哀,是如此地明显;人身上既有伟大的重要源泉,也有悲哀的重要源泉。

人的伟大和悲哀——人身上有越多的伟大,就能发现有越多的悲哀。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认识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知道自己是可悲的。

因此,帕斯卡尔认为,可悲的事情就在于认识自己是可悲的。然而,知道自己的可悲也是伟大的。

我们没有感觉就不会可悲;就如一栋破旧的房屋不会可悲。只有人才会可悲一样

帕斯卡尔认为,人的伟大——我们对于人的灵魂具有一种如此伟大的观念,以致于我们不能忍受它受人蔑视,或不受别人的灵魂尊敬;而人的全部的幸福就在于这种尊敬。

而人的伟大甚至在于其贪欲,他知道如何从中提炼出令人惊奇的幌子,也知道如何从中描绘出仁善的图景。

帕斯卡尔认为,人类的伟大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以从他的不幸中看出来。

伟大与不幸——不幸是从伟大之中推导出来的,而伟大也是从不幸之中推导出来的。有些人推知人类不幸更多,因为他们拿自己的伟大当作这个推断的证明,另外一些人推知人类的伟大更多,因为他们是从自己的不幸之中进行推导的。

人的这种双重本质是如此明显,因此有人认为我们有两个灵魂。单独一个主体在他们看来不能够产生如此突然的变化,一会儿趾高气扬,一会沮丧到极点。

因此,帕斯卡尔说:“我要同等地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赞美人类的人,也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谴责人类的人,还要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自寻其乐的人;我只能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着的人。”

论欲望

对于贪欲而言,人除了伤害别人之外,还没有找到任何其它的办法来满足自己的贪欲。

帕斯卡尔并不赞同这个一点,他说同情不幸者并不与贪欲相矛盾。我们完全可以拿出友谊的证据,并获得仁慈、友善的名声,而又不必奉献出任何的东西。

从贪欲之中,人发现并制定了政策、道德和公正的良好规则;但在现实中,人的邪恶根源只是得到了掩盖,却没有彻底消除。

为此,帕斯卡尔说,如果总是为别人行方便,别人是没有理由恨我们的。

帕斯卡尔把世上的一切都是肉体的欲望,或者是眼睛的欲望,或者是生命的傲慢。

他认为,肉体的贪欲、眼睛的贪欲、骄傲等。事物有三种秩序:肉体的秩序、精神的秩序和意志的秩序。讲名利的人是富人的国王,他们把肉体当作自己的目标;询问者和科学家,他们拿思想当作自己的目标;智者,他们拿正义当作自己的目标。

而这三种欲望形成了三种派别,而哲学上所做的事无非就是追随三种之中的一种罢了。

寻求真正的利益——普通人把利益放在运气和外部的物品中,或者至少要放在娱乐中。哲学家显示了这里面的虚妄,并把真正的利益放在了他们能够放的地方。

而自我意志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尽管它能掌握自己意愿的一切,但是,放弃它的那一刻,我们就会得到满足。没有它,我们就会满足;有了它,我们就不可能满足。

帕斯卡尔说也说,有些人确实看到人类除了欲念之外就没有别的敌人。那些相信人类的美好只在于肉体、而邪恶只在于使他们脱离感官欢乐的人们,就让他们沉溺于其中并让他们死于其中吧!

整体的利益

帕斯卡尔这样呼吁:让我们想象一个身躯充满了能思想的躯体吧!

在他看来,我们必须想象一个身躯充满了能思想的躯体,因为我们自己就是一个整体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看到各个部分是如何爱自己的……

比如手和脚都有它们自己的意志,那么,除非它们能以这种个别的意志服从于统治着全身的整体的意志。否则,它们会处于无序之中,处于极端混乱之中。然而,在只想着整体的利益时,它们却成就了自己的利益。

在生活中,如果认为我们配接受别人的爱是错误的想法,我们欲求别人的爱也是不公平的,如果我们天生就理智而又大公无私,我们就绝不会把这种偏见赋予我们的意志。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天生就有这样的偏见,因此,我们生来就是不公平的,因为人人都在趋向自我。这是与所有秩序相对立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普遍的美好,而趋向着自我的倾向就是所有无序的起源,在战争中,在政治中,在经济中,而且在人的特别部位也是如此。

为了使成员们能够幸福,他们必须有一个意志,并且使这个意志服从于整体。帕斯卡尔非常赞同这一点。他说,作为一个成员,只有通过整体的精神,而且也只有为了整体,才有自己的生命、存在和运动。

成员彼此分离,就再也看不见自己所属的整体,因此,就只不过成为一个正在消逝的、垂死的存在而已。

怀疑主义

帕斯卡尔认为,这个世上,最让他感到惊讶的,莫过于没有人为自己的弱点感到惊讶。

人们行为谨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因为这种生活方式的确很好,而是由于好像每一个人都确切地知道理性与正义的所在。他们发现自己不断地被欺骗,但由于可笑的谦恭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过错,而不是他们向来宣称所拥有的那门技艺的过错。

然而,世界上有那么多这样的人,他们因为怀疑主义的荣耀而不做怀疑主义者,以便显示自己能够具有最奇妙的见解,他们相信自己处于天生的智慧之中,而不是处于天生的、不可避免的软弱之中。

没有什么能够比有些人根本就不是怀疑主义者更能加强怀疑主义的了,如果所有人都是怀疑主义者,那他们可能就错了。

而怀疑主义又是什么呢?帕斯卡尔是这样看待怀疑主义的:

怀疑主义者——极端就像缺乏智力一样,被指责为疯狂。

怀疑主义——这里的每一件事物都半真半假。本质上的真理并非如此,它是纯粹且完全真实的。这种混合既玷污真理也毁灭真理。那没有什么是纯粹真实的了,因而如果真实指的是纯粹真实,就没有什么是真实的。

帕斯卡尔认为,反对怀疑主义。这是一个奇怪的事实,不把这些东西搞得模糊不清我们就不能给它们下定义,而我们却又信心十足地谈论它们。即使我们尽可以对其确实性打赌,但这并不就是绝对令人信服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经常从不同的前提下得出相同的结论。

 

第二十章 奥维德

奥维德(公元前43-18年),古罗马诗人。生于罗马附近的苏尔莫,卒于黑海边的托弥。年轻时在罗马学习修辞,对诗歌充满兴趣。公元1年,出版了《爱经》一书,描写爱的技巧,传授引诱及私通之术,与奥古斯都推行的道德改革政策发生冲突。公元8年,被流放到托弥,10年后忧郁而终。

《爱经》是古罗马文学史上一部有争议的、独特的名篇。作者奥维德声称自己是爱情艺术的“启蒙者”,他分别向男女宣讲了爱情的艺术。书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巧妙的寓意和对比无不与艺术密切相连,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奥维德还引用了大量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爱情故事,极为动人,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奥维德生平

奥维德全名波孛利乌思·奥维提乌思·纳索。公元前43320日出生于离罗马城北九十英里的苏尔莫(今苏尔莫纳)。奥维德的父亲是一位富裕的山民。

就在奥维德出生的那一年,久欠粮饷的饥饿士兵起来暴动,杀死了两位元老,因此引起了统治阶层的政治斗争。内战延续了十年之久,成为罗马史上灾祸最残酷的年代。

幸福的家庭生活,使奥维德没有受到政治、社会动乱的影响。在12岁的那年,他和他13岁的哥哥一起到罗马和雅典去求学。5年之后,兄弟二人都通过了文法学的考试。17岁,奥维德学成了修辞学,这是罗马青少年教育的最后历程。

结业以后,奥维德用游学来代替了服兵役,这是当时罗马兵役的制度对门第较高的青年的特许。他在希腊、西西里岛等处漫游了3年,得到许多浪漫的遭遇和见闻,后来都成为他写作的题材。

回到家里,他的哥哥已经病故;这使他不得不找一个正式工作以维护家声。他当过警官之类的差使,又当过法官,但是都令他不满意。于是,他决定到首都去做作家,做一个诗人。为此,他的父亲极力反对,但又无可奈何,只好训斥他一顿,还说:“你即使成为荷马,也还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鬼。”

奥维德来到首都罗马,他运用美丽的辞藻和热烈的情感,写了许多诗篇,呈献给各阶层的美貌女人。没用多久,他就声名鹊起,罗马城中所有的女人都对他张臂欢迎。于是他先后写出了《情诗集》、《神与巨人的战斗》、《女杰传》、《妇女美容剂》和《变形记》等著作,极为当时罗马女士所喜爱。

当时的罗马社会,正是新旧思潮矛盾尖锐的时期。旧派的清教徒要维护传统的道德、伦理、节俭的生活方式,得到家长、宗教和官方同意的婚姻关系,但新一代的青年却突破一切传统,要求生活的自由,恋爱的自由,以享乐为人生的目的。

当时执政者奥古斯都的家庭,就是新旧两派斗争的中心。奥古斯都的妻子李薇亚是严肃的保守派,她生活朴素俭约,重视传统道德。李薇亚的支持者有她的和前夫所生的儿子谛贝里乌思和一批元老,还有一些著名文人。另一方面,奥古斯都的女儿,执政官兼舰队统帅亚格列巴的妻子茹丽亚,是一个放诞不羁的新派女人。她爱好诗酒乐舞,左右簇拥着一群才情浪漫的青年男女,包括诗人奥维德。

在李薇亚和谛贝里乌思坚持下,奥古斯都于公元前十八年颁布了几项法令,有《婚姻法》、《惩治淫乱法》等总称为《茹丽亚法令》。新的法令在青年人的爱情生活中,布下了重重荆棘和罗网。

公元前12年,茹丽亚的丈夫亚格列巴病故,李薇亚说服奥古斯都把茹丽亚嫁给自己的儿子谛贝里乌思。茹丽亚的浪漫行为暂时收敛了一点,一二年后,茹丽亚故态复萌,恢复了一切豪奢的风流生活。公元前6年,谛贝里乌在一怒之下,隐居于罗特岛。

在谛贝里乌思退隐之后4年,即公元前2年,奥维德写出了《爱经》。显然,这是对《茹丽亚法令》的公开对抗,虽然茹丽亚给他以肯定的赞赏,但当时还没有被重视。不久以后,茹丽亚被人揭发,登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奥古斯都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把她流放到一个名为般达塔利亚的孤岛上。

4年以后,谛贝里乌思回到罗马,成为奥古斯都的首席亲信。从此,那些保守的清教徒派的势力又抬头了。他们要对那些耽于声色的享乐派采取措施。茹丽亚的党羽,在茹丽亚倒台之后不久就结集在茹丽亚的长女小茹丽亚的左右。小茹丽亚非常像她的母亲,也是一个风流的女人。她嫁了给大贵族爱米利乌思·保罗思,但还是行为不检。在被清教徒派揭发之后发,也如同她的母亲那样被流放到一个名为特莱梅罗的荒岛上。

奥维德因和这个案子有牵连,也被判了流刑,据说小茹丽亚和西拉奴思在月神祠中幽会的事,奥维德也秘密参与。因此,奥维德的罪状有两条:一是参与淫乱行为,一是写作诲淫诗篇。从此,奥维德的著作全被禁止,公共图书馆的藏本也一律销毁。奥维德被流放到多瑙河口的一个小城托弥。公元18年,奥维德忧郁地死在了那里。

奥维德著作

奥维德的主要著作有:

《爱经》(公元前2年)

《爱经》是古罗马文学名篇。在书中,奥维德声称自己是爱情艺术的“启蒙者”,他分别向男女宣讲了爱情的艺术。书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巧妙的寓意和对比无不与艺术密切相连,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奥维德还引用了大量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爱情故事,极为动人,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变形记》(公元7年)

代表了奥维德的最高水平。该书用六音步诗行写成,全诗共15卷,包括约250个神话故事。全书以编年体的形式,从创世写到凯撒之死,奥古斯都继位。故事人物有神话中的神,男女英雄和历史人物。《变形记》的总的美学价值在于它给予读者以新鲜活泼的感觉。诗人以充沛的、豪不费力的想象力使许多古老的传说重新获得生命。

《岁时记》(公元78年)

奥维德因被流放只完成前6卷,内容多反映罗马宗教节日、祭祀仪典和民间风情,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哀歌》、《黑海零简》(公元8年后)

被流放后,奥维德心情忧郁、生活凄苦,写下《哀歌》5卷和《黑海零简》4卷。前者反映流放的生活感受,表达孤寂、怨悔的心情;后者多为恳求皇帝宽恕的信件。

奥维德爱情哲学

萨德写下众多经典的现代爱情故事,但与这本两千多年前奥维德的《爱经》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尽管同属于奉献给维纳斯女神的伟大祭品,后者却显得温柔轻快很多。奥维德循循善诱的口吻,更像一位老者,正在给那些不谙世事的人们讲解爱情的艺术。言语间无可否认的魅惑力量,使他在今天看来也无愧于被称之为“爱情艺术的导师”。

毋庸置疑,奥维德的《爱经》不可不读,它能让你掌握爱情的艺术,让你在爱情面前不再盲目,不再不知所措,不再轻易踏入爱情的雷区,不再中那甜蜜的圈套,你将轻松应对复杂的情场状况,提高爱情之箭的命中率,尽情享受爱的浪漫、爱的温馨、爱的激情。

第一卷如何获得爱情

对于爱情,无论用多么优美的辞藻来赞美都不为过。爱情是人类最永恒、最持久的生命之火,是人生中最亮丽、最迷人的娇艳之虹,是人性中最真挚、最纯洁的情感之花。那么,如何获得爱情呢?奥维德说:“哦!你对爱的艺术一无所知吗?那么,来读读吧!读完之后,掌握了其中的道理,你就可以去向爱神签名报到了。”

爱情是一门艺术

奥维德在《爱经》的开篇便指出:爱情不只是一种感情,同样也是一门艺术。

奥维德说:“艺术的作用该有多大呢?通过艺术,我们可以使有帆和桨的船只航行如飞;通过艺术,我们可以使车马轻捷奔驰。爱情也不例外,它也应该有艺术来引导。”

接着,奥维德引用了希腊神话:“奥托墨冬(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的驾车手)驾车的艺术炉火纯青,他懂得怎样去操纵柔软的缰绳;提费斯(希腊神话传说中阿耳戈大船上的掌舵人),他的技艺也是完美无比。我曾经被维纳斯女神指定为温顺爱神的导师。所以,我必定会作为爱神的提费斯和奥托墨冬而驰名。”

爱神丘比特(图)

在奥维德看来,爱情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心灵的甘泉去浇灌,用生命的激情去燃烧。因此,你在寻找恋人或在处理与恋人的关系时,不能只让其悄然发生,自然生长,而应该用心去栽培,用心去经营。只有这样,爱情才能开出灿烂之花,结出辉煌之果。漫不经心、马马虎虎,只会坐失良机,或使爱情变得平平淡淡,苍白无力。

所谓爱情的艺术,通俗地说就是为一个需要爱情的人,定一个合适的爱情目标,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手段,使他们发生爱情并最终结合。如果把爱情比作一个市场消费过程,爱情的艺术就是为你这“忠实消费者”,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世间绝品。让你尽情享受爱的浪漫,爱的温馨,爱的激情。

需要指出的是,奥维德虽然强调爱情的艺术,但却无意教你把爱情变成一种阴谋,只是提醒你,爱情可以通过认真分析,仔细研究,精心策划,找到爱的规律,让爱情达到科学的完美。掌握了爱情的艺术,奥维德说:“你就可以去向爱神签名报到了。”

目标需要定位

真正的爱情,就激情来说,是生命的一次震撼;就温柔来说,是彼此的呵护与关爱;就时间来说,是焦虑的等待,热切的期盼;就空间来说,有时大得可以容纳整个世界,有时却小得容不下半点猜疑。

爱情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生活情趣,是一种全身心的强烈投入。

奥维德赞美爱情,他在宣讲了“爱情是一门艺术”之后,呼吁道:“愿意投到维纳斯的旗帜下操戈战斗的男士啊!首先,你要留心去寻找你喜欢去爱的女子。”

奥维德告诉我们,爱情不可盲目,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目标定位,而不是毫无目的的去追求。

爱情不可盲目,但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规则。由于心理的不成熟,许多人因控制不了青春的躁动,对自己、对他人都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便盲目地“一见钟情”,蹚入了爱情之河,然而却迅速地被卷进了漩涡。经过了一段短暂、难忘、迷狂的爱情体验之后,他们大多变得忧郁起来,有的甚至不敢再言爱情。他们的爱情就像一闪即灭的火花一样,永远不能照亮今后漫长的一生。

除此之外,许多年轻人恋爱伊始往往怀着美好的憧憬,希望恋人完美无缺。遇到了好的姻缘,明明幸福就在眼前,却不着边际地遐想,可能还有更好的,于是便放弃了近在咫尺的幸福,去追求雨后彩虹般的美丽。这也是不懂目标定位的表现。这样的人应该认识到:最爱就是最好。当然,我们这样说,绝不是说爱情可以不经过慎重的选择,但是应该明确:爱情绝不能凑合。

总之,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奥维德提醒我们:对于爱,我们既要珍惜,又要保持冷静;既要用心选择,又要用心策划。

你会附和吗

能不能虏获芳心,“会不会说话”很重要。其实,这里所指的“说话”,有时应该换成“附和”才对。说话是互动的行为,犹如舞台上的两人一唱一和才有意思。

对于“附和”,奥维德这样说:“要是看见一些马正在进入赛场,你就急忙去向她询问那些马的主人是谁,而且不论她喜欢哪一匹马,你均应立刻去附和她。”

奥维德认为,“附和”是爱情的艺术之一。它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使你赢得她的好感。

所谓“附和”,无非是在对方说话告一段落或说不下去的时候,以“哦”、“原来如此”、“那真有趣”、“后来呢”等词语来迎合对方的兴致,使谈话的气氛更加融洽。

必须指出的是,女性最讨厌有些男人只顾自己说个不停,完全不让人有插嘴的余地。这些男人之所以如此,或许是想让女性多了解一些自己的事情,或许只是简单的怕冷场,让两人都感到尴尬,也可能另有其他的原因。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种类型的男性一定不擅长“附和”,正因为不谙熟此道,惟恐无法获得对方的好感,所以,只好自己拼命地说。殊不知,最后反而在对方心目中留下“无聊男子”的印象。

展现“绅士风度”

一个有涵养的女子,最欣赏的必是风度翩翩、彬彬有礼、有“绅士风度”的男士。

所谓“绅士风度”,不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而是指适时地表现出来的礼貌。奥维德认为,男人是否具有绅士风度,可以从他的一言一行中看出来。

“如果,有一些飞尘落到了你心上人的身上,你就轻轻地用手指将它拂去。”

“她的礼服拖在地上了吗?你赶快把它提起来,特别小心,不要让任何东西弄脏了它。”

“你应该留只眼睛注意着那坐在她后面的一排看客,提防着他把伸出的肘部顶在她柔软的肩上。”

“啊!多少男人成功地赢得一个女人的芳心,仅仅是因为他小心翼翼替她安置了一张坐垫,用一把蒲扇为她扇一扇风,或是在她纤雅的脚下替她安放一把踏脚凳。”

在奥维德看来,绅士风度表现了对女性的尊重,是男性良好修养的表现。其实,男人的身体比女人强壮,力气比女人大,动作也比女人敏捷……具有如此多的先天优势,男人对女人的照顾也在情理之中,这是男人应有的责任。

以温文尔雅的态度为女性效劳,于细微处展示你的绅士风度。奥维德说:“诸如此类的琐事虽然微不足道,却能使你赢得女士的芳心。”

聚会上如何得到心仪女性的青睐

奥维德说:“在筵席酒宴上,爱神时常脸颊上泛着玫瑰红,将巴克科斯的双耳酒罐牢牢地抓在纤嫩的手里。等到他的羽翼让酒浸湿了,他就会变得昏昏沉沉,停留在他的位置上不能动弹了。然而,不用多久,他会站起身来,摇动他那让酒浸透的翅膀。于是,那些沾着从爱神的翅膀上抖落的酒滴的男男女女便要遭殃了。”

奥维德指出:“在筵席酒宴上,也有许多虏获芳心的大好机会。”

在筵席酒宴上,或者说在一个聚会上,你遇见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子,你很想让她对你产生好感,于是你开始跟她有意接触。你极尽殷勤,滔滔不绝地赞美她,与她聊天,然而,她却始终冷冰冰的,不与你来电。你在心中问自己:我究竟什么地方令她不满意?是我不够英俊有型?当你看见她与各方面条件明显都不如你的男士聊得很开心时,你气得眼冒金星想着如何反败为胜。

要想得到爱神的眷顾,被心仪女性青睐,奥维德劝你学上几招:

在接近心仪女性后,要面带成熟、亲切的微笑;

每隔几分钟,看她一次;

对她谈她所感兴趣而你比较熟悉的话题;

与心仪的女性熟悉后,可以在谈话中递水或饮料时,轻触她的手或肩膀。

以书寄情

情书是求爱、恋爱甚至婚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求爱与恋爱中,有些时候没有情书作媒介,很容易使恋爱的美梦变成泡影。

奥维德也说:“你最好是给她送一封情书,只为了去探探路。在这封情书里,你要让她知道你是如何全心全意爱恋着她;你要在上面写下殷勤的颂词和恋人们常说的动情的蜜语。”

情书是男女营造感情氛围的“魔力香薰”,是爱情“跷跷板”当中的“轴心”,运用得好,则能保留爱的永久温度。

不过,写情书的诀窍很多,这种看似“爱的游戏”还是很有讲究的。

少写“我”,多写“您”,女性天然需要男性的更多注意。

尽量用一种别致的昵称来替代她的真名。

大胆地表露你的爱,写一些粗犷的情感和细腻的感受。

遇到恋爱危机,用“我不愿意使你悲伤”的基调来调动女性本有的同情心。

明明今天无话可写了,但写在纸上的是“一言难尽”,让对方有所期待。

在情书中写下那些历历在目的往事回忆,这些点点滴滴会再一次激起你们之间的热情。

经常变换情书的形式,可用小礼物系上小卡片,还可在书籍中夹带小书签。

除此之外,奥维德给你以忠告:“千万不要过于露骨地表现你的诱惑手段,也千万不要急不可耐地炫耀你口才的威力。至于学究气十足的辞章,更是万万要不得……写情书的时候,行文要自然,词句要简洁,但一定要含蓄委婉。一句话,即如果想要向对方倾诉衷肠,那你就只写你想说的话。这样,别人读着你的信,就仿佛你本人正在眼前。”

爱需要承诺

“只要有爱存在于两人心中,不需要任何承诺。”

这句话很值得怀疑,因为爱即是承诺。

对于承诺,奥维德说:“你要许诺,许诺,再许诺;因为许诺能使你损失什么呢?在许诺方面,有谁不是腰缠万贯的巨富?”

虽然现在已没有人会天真地信守忠贞的观念来维持社会的秩序,但是,作为双方情感的融合与依赖的承诺,仍然存在于人性之中。

在女人看来,承诺象征着男人对她们的重视程度,承诺也代表着她们希望的一种契约关系的形成。承诺还强调了男人所能提供给女人的保护。

爱需要承诺。当两人交往时,承诺给双方提供了安全感,可以让两人顺利地交往下去。如果两人谁也不承诺什么,那么交往时何谈信任。承诺也是一种责任。懦弱的人之所以不敢承诺,是因为无法承担承诺带来的责任。但必须清楚:爱情可以很浪漫,责任却很现实。

此外,针对未来的承诺,对女人极具吸引力。奥维德说:“希望女神,只要她得到了充分的鼓舞,她是能保持长久的。她虽然是个爱欺骗的女神,但却非常有用。”

善于用眼神去传情示爱

人的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恋爱与婚姻生活中,极大一部分的情感、欲望是用眼睛交流的。所以,要相爱就不能不认真了解一些眼睛传神的艺术。

奥维德说:“把你的火辣辣的眼睛凝视在她身上,从而证实你热恋着她的美意。很多时候,不是嘴巴,而是眼睛能够涌泻出一曲绝妙无比的倾诉来。”

的确,人的眼睛具有十分微妙的传情功能。许多时候,一个含情脉脉的眼神,便能让她了解你的爱意,甚至立即让她动心。

然而,直到今天也没有“目光辞典”来专门解释各种目光所反映的思想、情感。奥维德也没有过多的介绍,只是指出一切全凭经验的积累。

以下便是一些用眼神传情示爱的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盯视:即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是一种无声的倾诉,它把心中的千言万语倾注于一视之中。

无意对视:无意对视也能为爱情“搭桥牵线”,成为爱情的开始。

脉视:即脉脉含情的注视,它充满温柔、爱慕、敬仰、向往、追求、眷恋绵绵柔情。

对付情敌的艺术

恋人身边多了一位竞争对手,你肯定不舒服。面对他,你采取“角斗”的方式,只会加快恋人倒向“敌方”的步伐。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冷处理”,大多数情况下,它比“热处理”的效果更好。

奥维德指出:“一个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在爱情中遵循智慧的箴言;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量力而行。”当“情敌”出现时,首先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一般而言,你的“情敌”与你基本上是一个重量级的。因为其条件太高,通常不会看上你的女友;如果条件太低,你的女友也很难看上他。这是一种平衡原理。既然你与他在你女友面前一样,那么,你不应该对她更热、更不能对他胆怯,否则,女友会觉得身价倍增、而你的情敌会更加张狂,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除此之外,你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礼貌与气质。奥维德强调:“在酒宴上,对于那位女子的追求者,你也应该谦恭有礼。”假如你和女友参加聚会,恰逢情敌也在,你可以温文尔雅地说:“嗨!真是太巧了,很高兴见到你。”不管对方反应如何,女友会因为你让她在这种场合不至于太尴尬留下好印象。

勿在女友面前批评情敌。奥维德说:“她若在你的面前夸讲那位追求者的优点,你千万不要反驳,更不能嗤之以鼻。”你应该表现出你的风度,你要察言观色,听话听音,她可能希望你也具备这些优点呢!

勿过分追逐时尚。不必为取悦女友而哗众取宠,也不必以此与情敌媲美。那样不但会给人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而且会使女友怀疑你在谈情说爱方面也追新求异,不可靠。正如奥维德所说:“朴实无华的装束对男人来说,即是一种合适的美。”

毫不吝啬地赞美她

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喜欢被人赞美、奉承,这不只是心情愉悦的问题,主要是女性能从别人的赞美与奉承中,确认自己的价值与存在感,从而满足自己的自尊。

对于赞美,奥维德有个有趣的比喻:“瞧,那边的那只孔雀,假如你赞美它的翎羽,它就会自豪地向你开屏;可是,如果你只是冷漠地看着它,它就会把它的宝物隐藏起来。”

赞美,是男女双方将吸引力传达给对方最好的方法;赞美,也使双方的吸引力有增强的机会。如果你对某个女人有好感,你可以通过赞美让对方了解你的心意。

奥维德指出:“要赢得欢心,你可以借助巧妙的奉承来悄悄地达到,就像河水神不知鬼不觉地溢上两边的堤岸。”

然而,生活中有人却认为“找不到可赞美的题材”,那么他必然不懂“赞美”的本质。

赞美并非就现成的题材去发挥,赞美的前提是“找寻可赞美的题材”,即使不是十分相关的事物,有时候也可以找出可赞美之处。

事实上,只要是诚恳的赞美,总会令人高兴。尤其当你运用一些特别的形容词,她会更加欣喜。当你赞美她时,如果能在形容词前妥善地运用“很”、“真的”、“非常”、“总是”、“这么的”这几个词汇,可以使效果更好。而这些词的使用,也让你可以轻松地向她表达她的吸引力。

第二卷如何保持爱情

“创业难,守业更难。”世上没有什么事业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当然,爱情也是如此,在赢得爱情后,如何来长久地保持它呢?

奥维德说:“征服一个女人当然是光荣的,可是长久留住一个女人更加光荣。前者有些时候是机遇的功劳,但后者则完全是依靠恋爱的艺术。”

温柔的情话是爱情的食粮

奥维德《爱经》的第二卷讲的是“如何保持爱情”。

那么,如何保持爱情呢?

方法不一而足,第二卷的开篇奥维德便提出了保持爱情的秘诀之一,即“温柔的情话是爱情的食粮”。

温柔的情话的确能保持爱情的温度,往往一句温柔而体贴的情话会使她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所以,尽可能多地用温柔的情话去打动她吧!以下便是一些能打动她的绵绵情话:

我想在五十年之后,我一定还是像现在一样爱你!

我不要短暂的温存,只要你一世的陪伴。

没什么特别的事,只想听听你的声音。

我想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自从你出现后,我才知道原来有人爱是那么美好!

和你一起总会令我忘记时间的存在。

此刻我很挂念你,请你为我小心照顾自己。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已学会依赖你。

因为知道不能没有你,所以我会更珍惜……

每天……很想你……

人总是会老的,希望到老时,你还在我身边。

今生……如果……不能拥有你,我会……好恨自己!

男人也需要温柔

男人也需要温柔。男人的温柔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宽厚,更是一种体贴。温柔的男人也许不善言词,但擅长用肢体语言表达,精于细节处理,所以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温柔的人格魅力。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者一个动作,足以融化一座冰山。

奥维德说:“在女人当中,可曾有哪一位比诺拿科里斯的阿塔兰塔更暴烈难驯的吗?然而,任凭她如何狂妄自大,最终还是向一位男子充满柔情的殷勤屈服了。”

奥维德推崇温柔,温柔的男人“情感细腻、气质温和”。

在女人的经验里,男人最温柔的时候是在恋爱中,尽管它有些矫情。因为恋爱中的男人为赢得女人的爱,总是尽量表现得和颜悦色,体贴备至。但某些男人的温柔却不能持久,一旦走进婚姻的殿堂,大丈夫的“气概”就会占了上风。

其实,男人的温柔体贴,既满足了女人的心愿,也使男人自己受益良多,变得轻松自在而富有人情味。当男人撇开所谓的刚强和威严,表现出另一种风采,对女人特有的小情调不是漠然处之,而是主动地去接受和欣赏时,在女人的心目中,男人肯定就变得可爱起来。如果说温柔是女人的主旋律,那么它对男人则是个性的点缀,是通过知识和修养所培育出来的一种美好的情感。

女人的温柔如鲜花般清香扑鼻,让人沉醉其中;男人的温柔如清风细雨,一点一滴,沁人心脾。敏感的女人会充分感受到男人身上散发出的温柔气息。男人的温柔虽不经常流露,却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它犹如春的喜悦、秋的厚重,让女人为之沉醉。

创造彼此的“共鸣区域”

与异性交往时应留心两人的“共鸣区域”,因为许多故事的发生都是始于这个细微的相似之处。

制造共鸣区域,可以从籍贯、学校、兴趣等“事实关系”中寻找根源;或是从电影和电视剧的感想、自己的志向和梦想等“心理层面”中开创关系。

事实关系的根源在某些场合中确实有效,不过,由心理层面开创的关系,也能让彼此交往顺利。所以,意识到和对方的共同点,就必须迅速加以强调扩大。如果她说:“我最喜欢孙燕姿。”而你只回答“是这样吗?”这显然不够,如果稍微有点这方面知识的话,可以回答:“是吗?我也很喜欢她,她的那首《奔》很好听。”强调彼此共同的兴趣,就算真的没什么兴趣也无所谓,目的是为了和对方搞好关系,让彼此更亲密。

对此,奥维德讲得很透彻:“她责备什么,你就责备什么;她喜欢什么,你就也跟着去喜欢。讲她愿意讲的话;否定她执意要否定的事。”

此外,创造“共鸣区域”,你还可以配合她的情绪。

奥维德说:“她欢笑的时候,你就陪着她欢笑;她悲伤垂泪的时候,你就让泪水潸然而下。”

依照她的情绪来设计你的情绪,往往会使她在感动中芳心暗许。

对她的欣赏要及时表达

奥维德告诉你,爱一个人,要懂得欣赏对方,将你的欣赏表达出来,让你的恋人知道。

奥维德说:“要想维系住你的情人的爱情,你必须使她相信她的美貌搞得你神魂颠倒。”

“她戴着光灿灿的金饰吗?你就告诉她,在你的心目中,金饰固然很美,但终究比不上她的姿韵令人销魂。”

“在冬日,她若披着御寒的裘装,你就竭力称颂她的裘衣是多么地雍容华贵;她要是仅穿着一件薄衫,你便告诉她你正为她那迷人的身姿而燃烧,同时又要关切地请她当心身体,不要感冒。”

“她前额上的头发很美地分开着吗?那么,你就说你最喜欢的便是这种发式。她要是把头发烫得像绒毛一样曲鬈呢?你就对她说:‘啊,我真是太喜欢你的鬈发啦!’”

“在她跳舞的时候,你要赞美她的玉臂;在她唱歌的时候,你要称颂她的歌喉;而当她停止跳舞或唱歌时,你要告诉她这么快就结束了,真令你惋惜。“

奥维德指出,尽量赞美她吧,无论是她的容貌、发式,还是衣着、舞姿,请你对她说,她是你见过的最完美的女性,即使她明知你在恭维她,她心里也会喜滋滋的。

在擒与纵之间进行爱情演习

关于如何保持爱情,奥维德为我们指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欲擒故纵”。

奥维德说:“当你确信她十分想念你的时候,你要暂时不去理会她,让她独自一人去思念。你迟迟不出现可以让她产生一些牵挂和顾虑。”

奥维德又举例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当得摩福翁滞留在费利斯的身旁时,费利斯对他的爱情并不炽热。可是一旦他航海而去后,费利斯的情火便猛烧起来,甚至为此而走向毁灭。足智多谋的俄底修斯曾以别离的方法让珀涅洛珀遭受折磨。而拉俄达弥亚,她为唤回普洛忒西拉俄斯,难道不是痛苦得泪流满面吗?”

对于“欲擒故纵”的方法,奥维德作了一个有趣的比喻:“那休耕过的农田播种起来就会越加丰收,而干燥的土地吸收起天上的雨水来就会更加贪婪。”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使用“欲擒故纵”的方法也需要讲求分寸尺度。正如奥维德所说:“为了稳妥可靠,你别离的时间千万不要太长,因为时间是会削弱思念之苦的。长时间看不见某个事物,这个事物就会从你的心中消失。同样,长久看不见的恋人容易被他的情人给遗忘,而他的位置就会被别人所取代。”

用浪漫打动她的心

女人喜欢浪漫,男人的浪漫永远是征服女人最有效的杀手锏。

奥维德说:“要想使你的爱情牢固长久,你就必须学会浪漫。”

“如果平时你总是从一条途径去会你的情人,如果你总是打开她的房门走进去。那么今天,你可以爬上房顶,顺着烟囱或天窗溜进去。你的情人要是知道你为了她所冒的危险,她一定会高兴不已!”

女人喜欢浪漫,她们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也能罗曼蒂克些。因此,要打动她的心,你为什么就不能浪漫一些呢?

说到浪漫,我们的脑海里会马上浮现出这样几个词语:玫瑰、烛光晚餐、情书、甜言蜜语。送她一束玫瑰,并对她说:“我爱你!”很少有女人能抵挡住这样的攻势;在特殊的日子里,与她共享烛光晚餐,她会记住一辈子;情书是爱情的“催化剂”,只要情真意切,她就能明白你的浓浓情意……

虽然有些构想在你看来可能毫无浪漫可言,但她一定会觉得它很浪漫。因为,你不会为其他人做这些事情,你这么做只是为了她。奥维德说:“这就是爱她的证明!”

关心和体贴她

生活中,男人与女人交往时,常常显得粗枝大叶,不会用心去照顾对方。相反,女人则以自己的细心关心着他们。其实,女人更需要细致入微的体贴,因为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她们都是“弱小”的,来自男性的体贴和照顾会让她们觉得幸福,从而为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妩媚。

在奥维德看来,如果你能从一些小事做起,用心去体贴和照顾她,那么无疑会增添你作为男性的魅力。

奥维德说:“在秋天将要来临的时节,大地通常会展露她所有的风采和魅力。那时,熟透的葡萄里饱涨着紫红色的甜汁儿。人们会时而感到一阵透骨的新寒,时而感到一股炙肤的炎热。这种天气的变化无常极易把人们搞得既倦怠又郁闷。那时,你要衷心祝愿你的情人身体健康。”

“但是,假如有些微恙使得她卧床不起,假如乘戾无常的时令搞得她病魔缠身,那么这正是你显示自己多么关心她、爱恋她的机会,正是你撒下良种以求日后收获的机会。你要毫不犹豫、不厌其烦地照顾她。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她愿意接受,你都要非常愉快地去为她做到。”

女人很脆弱,需要男人温暖的怀抱,男人不应该对心爱的女人吝啬自己的体贴:上班下班不妨给女人一个拥抱、一个轻吻;寒风凛冽的冬天,男人不妨替外出的女人戴上围巾;出门在外、出差回来,顺便带上点小礼物,给女人一个惊喜;面对越来越多的应酬,尽量推掉一些,陪女人吃顿家常饭……浪漫和激情其实很简单,就看自己是否有心。

巧妙渡过“吵架”关

生活中,许多夫妻感情的破裂,都是由争吵引起的。

奥维德说:“争吵是已婚男女双方互相馈赠的嫁妆。可是对于情人,你却只能让她听到悦耳中听的话语。”

“女人疏远丈夫,丈夫离开妻子,常常都是由于争吵而发生的。他们还自以为这样做乃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合情合理的呢。但还是让这种行为离远一些吧!”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争吵虽然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但肯定会伤害感情,弊大于利。因此,最好还是不要争吵,如实在避免不了,也应“约法三章”:三不许——不许打人骂人,不许摔东西,不许离家出走;三不得——不得翻旧账,不得揭伤痕,不得提“滚”、“离婚”等带刺激性的字眼;不要——不要“老婆是人家的好”,不要动辄说“我们没有共同语言”,不要挑对方的毛病,不要与家庭外的人员“结盟”,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三卷爱情的良方

爱情的良方主要体现在奥维德《爱经》的第三卷里,这里是女性的课堂,指导女性如何赢得男人的心,如何使爱情长久。

在奥维德看来,女人赢得男人的心并不是靠美丽的容貌,因为美丽的容貌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残的,只有知识和智慧才能永远为女人的美丽加分,才会使美丽永不裉色。

另外想在情场上取胜,女人还必须懂得一些“爱情战术”和“爱情的良方”。

不同季节的魅力着装

奥维德从女性的衣着打扮谈起,他说:“细心栽培可以使葡萄多产,精耕细作可以使庄稼丰收。漂亮的容貌是天赐的礼物,但是拥有这种礼物并为之自豪的女人却寥寥无几。为数众多的女人都是与此天生的美貌无缘的。然而,精心打扮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可以使你美丽动人。一张漂亮的脸蛋,即使可以与维纳斯女神相媲美,然而如果不加修饰,也会丧失它的全部光彩。”

接着,奥维德便具体地介绍了女性的魅力着装。

奥维德说:“季节不同你也应该选择不同的服饰。一年四季色彩分明,给人的印象、感觉也各有差异,春天色彩干净、清新,让人感觉一切欣欣向荣、充满活力;夏季色彩缤纷灿烂,让人感觉温柔而浪漫;秋天色彩华丽丰满,让人感觉深邃妩媚;冬季色彩纯正、明亮,让人感觉冰清玉洁。聪明的女人啊!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装饰,会使你更加多姿多彩。”

对于女性魅力着装,有一条国际上公认的原则——T.P.O的着装原则。所谓T.P.O是英文Time.Place.Object三个词的第一个字母。T代表时间,通常也用来表示时期、季节;P代表场所;O代表目的、对象。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道出了你的着装品位、你对服饰的理解和应有的礼仪常识,这是你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当你决定穿某套衣服时,一定要考虑你穿着它到什么地方去?要与谁见面?是在什么时间?

根据脸型选择相应的发型

奥维德在阐释了女性的魅力着装之后,又论述了女性的发型问题:“每个女人都应该仔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型。”

奥维德举例说:“脸型长的女人可以把头发分梳在前额的两旁,这叫做拉俄达弥亚发型。脸型圆的女人则适宜把头发梳起来,在头顶做成高髻,让两只耳朵袒露着。”

“有的女人让自己长长的头发披拂在肩头,就像抚弄琴弦、演奏美妙音乐的阿波罗那样。另有一些女人则需要把头发在脑后梳成长辫,如同总是身着短衫、在林间追逐野兽的狄安娜女神。有些女人让松松的长发飘荡在后面,使我们为之着迷;有些则把头发梳得平平的、紧贴在鬓角,同样会使我们心醉。”

“有的女人喜欢用有着玳瑁的梳子做头饰;有的则喜欢把头发卷成波浪式。”

“茂盛橡树的果子,希勃拉山上的蜜蜂、阿尔卑斯山中的野兽数量再多,也多不过女人做出的发型。况且,她们的发型还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呢。”

选择发型非常重要,但无论梳什么样的发型,有一个总的原则——切忌矫揉造作。奥维德说:“对很多女人来说,随便自然的梳妆最为适宜。这种发式在别人看来仿佛是昨天梳过后一直没再动过,而事实上却是刚刚梳罢的。艺术应当自然,切忌矫揉造作。”

笑容是女人最好的装饰品

奥维德说:“谁会相信呢?女人甚至还应该学会怎么去笑。”

女人的微笑,有着无穷的魅力,所谓“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指的就是微笑的不可抗拒性。

女人楚楚动人的一笑,会让男人回味无穷。女人像美丽的天仙,纯洁无瑕;又像盛开的鲜花,艳丽典雅。虽然那只是发生在瞬间,但在男人的心头却久久地萦绕,甚至渴望能够领会得更多。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笑都会受到欢迎。

奥维德说:“啊!千万不要把嘴张得太大;要让你面颊的两侧荡起小小的酒窝儿;要使你的唇边遮住你的牙齿。”

“笑的时候,次数不可太多,声音不可太高;这样,你的笑就会带有女性的温柔细腻,动听悦耳!”

“有这样一些女人,她们若不做出骇人的怪相,就没法笑出口。还有一些女人,为了表示她们很快活,就发出古怪的笑声,可是让人觉得她们好像是在哭嚎。更有一些女人,常常用粗俗刺耳的笑声使我们难以忍受。这些女人都是你不应该学习的对象。”

你应该明白,亲切的笑容就是你最动人的表情。你的微笑不应该是一种伪装,在脸上矫揉造作地摆出来。不要以为别人在期待自己的微笑而微笑,这种微笑只会招来反感。你的微笑应当发自内心,是来自心灵深处,是诚挚真实的。

只要了解微笑必须有“心”的融入,你自然就会知道什么样的笑脸比较受欢迎。下颚诚恳地面向正前方,嘴角微微上翘,一边看着对方,一边保持愉悦的笑脸最理想。

女人的柔情是一道风景

奥维德说:“傲慢对美貌也有损害。要想吸引住你的恋人,你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温柔多情。”

“请相信我的经验之谈吧!任何傲慢、蔑视人的神气,都会立刻使男人产生憎恶之感。”

“有时候,一个女人尽管没有说一句话,但她的脸色却显示着敌意和不快,这使她的魅力打了多少折扣啊!”

“因此,我的建议是:谁若朝你微笑,你就一定要报以温柔的微笑;谁若朝你点头示意,你也要亲切地向他打招呼;即使有谁瞪你,你也应该以和蔼的笑容视之。”

“你应该明白,你的温柔会让你具有十足的女人味。”

奥维德欣赏女性的温柔、赞美女性的温柔。因为,温柔的女人最具女人味。

温柔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种诱人之美,是一种高尚的修养。

造物者用了最和谐的美学原则来创造人类,它赋予了男性阳刚之美,又赋予女性阴柔之美,正因为两性之间各有其独特形态而形成鲜明对比,才使男女对立统一地组成了人类这绝妙完美的世界。

美丽源于你的底蕴

拥有美丽的容貌值得庆幸,但是要知道,“仅凭漂亮的容貌和优美的身段是不够的。即使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你也一样不足以使爱情常青永驻”。

因为,“美丽只是一种容易消逝的上天的恩赐;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会渐渐地消残;时间愈长久,它就越接近消亡。”

奥维德提醒你:“紫罗兰和百合花不会永久地在枝头开放;蔷薇花一旦凋谢,它的空枝上就会只剩下棘刺儿。同样,美丽的女人啊!不久之后,你的头发会变得灰白,你的脸上会留下道道皱纹。所以,请培养你的智慧,用它来衬托你的美丽吧!”

真正有智慧的女人不是脸蛋长得最漂亮的,而是看上去赏心悦目,因为她有一种知识带来的气质。思想让人心灵鲜活起来。拥有智慧的女性都有极强的“保鲜”能力,岁月与生活的琐碎无法在她的心灵烙下庸俗的痕迹,她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与辉煌,借以冲破无边无际的黑暗,重获新生。她喜欢亲近自然,远方的风景和清冽的空气能抚慰她的疲惫与彷惶,不经意间流露的未泯童心,令人莞尔。

知识能美化人的心性。智慧的女人喜欢读书,而读书的女人没有不美丽的。她的微笑,她的聪慧,她的妙语连珠,甚至她的晶亮的眸子,都是整体风景的青山绿水,是空谷的幽兰、月夜的笛音。这种自生命中流露出来的美丽,似乎与生俱来令人难以抗拒。

因此,努力成为一个智慧的女人吧!美丽的容貌会随时光而流逝,智慧却能伴随你一生,正如《爱经》所说:“那惟一能够伴你终生,直至坟墓的瑰宝就是智慧啊!”倘若你不但拥有美丽的容貌,还拥有智慧,那么你就一定会更加美丽动人。外在美与内在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女人,才是最完美的女人。

眼泪是女人很管用的武器

奥维德认为:“眼泪是女人很管用的武器,它往往能使女人在男人面前轻松地达到目的。”

眼泪,能让他知道你有一颗脆弱善感的心。争吵时,他提出分手、说了重话,或者他有二心,都是落泪的“必要”时机。特别是两人闹意见闹得不可开交时,与其硬碰硬,两败俱伤,倒不如适时运用“眼泪攻势”化解僵局。

眼泪,是用来表达忧伤或愤怒的,不要用它来凸显你的任性与跋扈。不要他一旦不遵照你的“旨意”,或是你的要求没有答应,就泪眼婆娑。这样的眼泪只会成为男人的负担,让男人望而却步。

嚎啕大哭,既难看又肤浅;抑声啜泣,较能引发男人的疼惜。泪珠盈眶却努力挤出一丝笑意,表现强颜欢笑的凄美,最叫男人动心。把脸撇开,任由泪水滑落,故作坚强的温柔,尤令男人不忍。

撒娇能增添女性韵味

在奥维德看来,撒娇能增添女性的韵味,让男人为之动心。

不管你年纪多大,有时候撒娇任性、赖皮一下,可以增加感情的“蜜度”。

花前月下,佳人有约,你可以撒娇地硬要他为你摘下天上的月亮;

斗嘴辩论斗不赢时,耍赖地说:“不管啦,谁教你比我大,大让小啦!”

约会迟到了,不妨先发制人,娇嗔道:“是你害我迟到啦,每次见你,人家就不知道要穿什么衣服,犹豫不决,所以才耽误时间了嘛!”

情人的对话,总免不了肉麻,甚至近乎痴傻。不过,听在当事人的耳里,可是字字甜入心坎,句句叫人销魂的!

温情的嫉妒也是一种美

一个不懂得嫉妒的女人,就像打弹不起来的皮球,令人乏味。

对于爱的嫉妒,日本名作家有岛武郎有极精辟的见解,他说:“爱的表现也许是毫不保留的给予,但爱的本质却是百分之百的夺取。”也正是由于这种强烈夺取的占有欲,以致让相爱的人患得患失、忐忑不安。

奥维德说:“女性不必始终隐藏嫉妒和不安,适时而恰到好处的嫉妒,可以证明自己对他的爱与重视,满足男人的虚荣,让他享受一下被女人醋劲‘宠爱’的滋味,会使爱情更加牢固长久。”

“早上,你为什么对小莉笑?”他的一举一动都如此牵动着你。

他的女同事经常帮他倒水、买盒饭,你大可酸溜溜地说:“她为什么对你这么好?”让他知道,“对他好”是你的专利。

偶尔,你可以霸道地要求他:“不准你偷瞄别的女人,不然,我以后会要你戴眼罩出门哦!”或者,“不准在我面前提起别的女人。”爱得太深,以致无法承受语言之轻。这种醋意,肯定会让对方心里喜滋滋的。

温情的嫉妒,会让他有被爱的感觉;猜疑,则会使对方感到被束缚、不被信任。因此,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他不准偷看或对其他女人笑,但别太疑神疑鬼,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就以为对方要变心,这种过度的猜疑,只会扼杀掉彼此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