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真实身高1.71:宗萨钦哲仁波切《金刚经》开示(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03:03
经过两个多月辛苦的翻译、校对工作,宗萨钦哲仁波切2003年与2004年两次开示的“金刚经”中文文字版终于完成了。欢迎大家共同分享宗萨钦哲仁波切珍贵开示。
    在此,非常感谢为此项翻译、校对工作而付出辛苦的几位仁波切学生。
《金刚经》开示(一)

宗萨钦哲仁波切 2003年9月

英文誊稿:Jack Sonnabaum, 2004年12月
英文审稿:John Castlebury,2008年12月
誊稿汉译: 苏卡, 2008年12月
中文审稿:马君美;周熙玲,2009年2月

I
      我非常高兴能够稍微讨论一下这部深奥的经典。许多人牺牲了周末,你们大概有很多比一大早跑到这里来,更好的事情可做,但是,你们付出了这样的牺牲。我相信,如果以正确的发心这么做,一定可以累积很多的功德。
      有些人来这里,也许只是好奇;有些人来这里,也许是因为朋友的强迫或影响。这样也很好,这会给我一些压力,我想这大概是我必须还的业债吧。
      也许有些人来这里,是认为可以得到许多问题的答案;也许你认为,这部深奥的经典,能带来大家都在寻找的通向快乐的钥匙。不过,我得提醒你,期望不要太高。
      也许有些人来这里,只是想得到加持,主要不是我的加持,而是佛陀亲口提过好多次,来自这部经本身的加持。人们相信,如果和佛法有缘,《金刚经》能带来极大的加持。
      也许有些人想,这是一个宗教的开示,期待听到许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该避免等实用的教授。宗教总是与道德规范联系在一起,我们对佛教也有这样的期望,渴望得到“应该如何做”的指导,是人类的天性。
      我注意到,《金刚经》在中国的大乘佛教徒中非常受欢迎,这很好。最近,我在读老子的《道德经》,我觉得它与《金刚经》相类似。不过,尽管中国人喜爱读《道德经》,却似乎喜欢流连在儒家的思想里。
      我们向往得到简单的指南,就像许多宗教和哲学体系所提供的指导。我们渴望被告知,如果这样做或那样做,例如拥有正确的见地和行为,就可以得到某种成就作为奖赏,比如可以生在天堂,这是我们想听的。
      也许,佛教应该有些简单可遵循的规矩。比如说,佛教徒一生“必须”去朝拜一次菩提迦耶,或者佛教徒不能吃鸡肉。印度教不许吃牛肉,伊斯兰教不许吃猪肉,那么,佛教徒就不许吃鸡吧。另外,佛教徒每天要做三次祈祷,早上,中午和晚上各一次。只要如此,就是佛教。
      如果这就是佛教,地球上会有比目前多一百倍的佛教徒。但是,幸或不幸,佛教不是那么简单,它非常多样化,有极丰富的多样性,它深邃、广大,无穷无尽。

II
      须菩提,那位叙述或开始了此经的人,曾问到:“在未来的末法时代,人们真的会接受这样的教授吗?”佛答道:“你怎么可以问这样的问题?”记得吗?
      有许多理由可以说须菩提是对的,他的疑问是非常有价值的。当他问:“他们能接受吗?”那是个很好又相当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有价值呢?因为,这部经中的话语,超越了平常的概念。不过,不要认为因为这部经非常神圣,所以超越了我们的概念。
月称菩萨曾说,一个人至少要证到菩萨初地,才能够诠释佛经。因此,请不要期望我去逐字逐句地解释这部经。不过,我会试着摘录无著菩萨和莲花戒菩萨注论中的一些解释。
      为什么《金刚经》的内容如此难以接受?简单来说,是因为这部经在讲,整个佛法基本上就像是一种安慰剂,不过,它是有效的,我们毫不怀疑安慰剂是有作用的。即便如此,听到说佛法是一种安慰剂,是不是挺可怕的?
      你不怕吗?我就怕。基本上,修道就是个骗局,我们所深爱的修道是假的。宗教可能指着其它宗教说:“那个宗教是假的。” 可是,除了佛教,没有别的修道宣称自己是假的,这是个很重要的声明。
      举例来讲,当佛陀说:“那些以相见我的人,拥有错误的见地。” 像我们这样的普通读者,马上就下意识地想,那佛一定是有其它的相,而不是描绘、雕刻或用木头、石头做出来的相。
      不过,即便我们所热爱的修道是一场骗局,即便它是安慰剂,它却是必要的安慰剂,必要的骗局。为什么?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执著、束缚和串习,必须被斩断。

III
      藏语中的Dorje Churpa,或梵文中的Vajracchedika,有很多不同的翻译。中文倾向于把它翻成“金刚能断”(“能断骗局之金刚”)。很多藏文译师把它翻译成“能断金刚的智慧” 。因为我用的是藏文译本,所以我要讨论的是能切断金刚的智慧。
      说到“切断”,这就意味着有个“问题”:一个需要被切断的壳或形相。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所有的串习,习性是问题,有些像蛋壳一样的脆弱,轻轻一敲就可以解决了;有些则非常非常顽固,就像因陀罗的标志 — 金刚。“金刚石”(注:此处指英文翻译的Diamond,即金刚石)可能并不是正确的翻译。金刚是一种物质,是天神因陀罗使用的武器,据说它可以摧毁一切,但却没有任何东西能毁坏这个金刚武器。就如同因陀罗的金刚一样,我们的一些习性和执著是如此的顽固,似乎无法被摧毁。这部经教授的智慧,甚至能够切断这种金刚。
      有些染污容易被切断,有些则很难,这主要取决于你对这种执著有多习惯。在一开始,还完全是新手的时候,要戒烟、戒酒很容易。可是,如果一直抽烟或喝酒,一阵子以后,你就离不开它们了,不只是身体上和精神上,甚至是理智上都离不开它们。如果你突然停止喝酒和抽烟,和那些抽烟喝酒的朋友们混在一起,就会觉得很别扭,没办法真正地跟他们交流了。
      所以,即使你意识到喝酒抽烟很明显会让你的身体和精神都受损,还是停不下来。你抽烟的习惯,喝酒的习惯,变得很顽固,不过还没有金刚强。假如你最终采用了某种方法,去看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师,或者进行某种治疗,强迫自己停止抽烟喝酒,然后会发生什么呢?你会为能够达到不抽烟和不喝酒的境界而骄傲。

IV
      在《金刚经》中,这种因戒了烟、戒了酒而产生的骄傲,就像是金刚,它是最顽固的习性。只要你落在戒了烟的状态里,这就意味着,你还被曾经抽过烟纠缠着。这部经一开始就讲到,你不仅不应当抽烟,它还讲到,你应该超越不抽烟。
      这就是为什么须菩提问佛陀:“末法时代的普通人能接受这种教法吗?”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一个非常可以理解的疑问。通常,大多数人宁可听到:“不要抽烟,那是个坏习惯,不利于你的健康。” 如果再听到一些额外的讯息,比如:“超越能够戒烟的骄傲”,会让我们困惑。许多人会回过头来猜度,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再抽烟呢?

V
      再举个例子,所有地狱道的痛苦,所有那些烧烙和割截的可怕描述,大多数人愿意听,如果我们行为不好,就会落入地狱,所以我们最好行为良好。甚至佛教徒用这种方法,把地狱景象描画在寺庙外面等等。
      不过,要理解大乘佛教说:“你的嗔恨与地狱没有差别,没有外在的地狱。”就更难了。而更难理解的是,没有与生俱来的嗔恨,因此,以慈悲的修行之道,去净化这种非本具的嗔恨,与使用安慰剂没有分别。
      再举个例子,许多人都喜欢听,佛安住在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的地方。我们愿意这样想,如果我们向佛祈祷,佛就会雨降加持,赐予所需,保护我们免于磨难等等。这很容易接受,因为,当事情很顺利,我们心情也不错时,我们可以向佛祈祷,这其实与抱怨没什么两样,能有个人在需要时可以向他求助,不顺的时候可以埋怨,也是蛮好的。
      可是,更难理解的是,你的心就是佛,这就挺吓人的,因为这样一来所有的责任就是自己的了。不过,更让人害怕的是,了解心根本就不存在。这使得理解如下的话很困难:“只要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只要有佛的颜色和形状,它们就都是骗人的,都是虚假的,没有这些才是真的。”

VI
      在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特质是般若-根本的智慧。其它的特质比如布施、持戒、道德,都次于智慧,这不是我编造的,寂天菩萨在他的《入菩萨行论》的第九品中说:“所有广大无尽的菩萨行,如布施等,都是为了智慧而说的。”
      什么是智慧呢?这很难解释,《金刚经》会诠释它。以下是我的解释:智慧是我们心最正常的状态,请把这句话划下来:它最正常的状态。
      什么是正常状态?定义正常状态是很难的。通常,我们看着这朵花,然后想“这是朵花” ,这被视作是正常的概念。如果有人走过来,开始吃这朵花,我们马上就会想,这人应该进医院了,我们会认为那不正常。同样的,我们会认为有心理疾病,吸毒,或者酗酒是不正常的。我们不就是这样定义“正常状态”的吗?
      用同样的逻辑,如果从圣人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话,我们都不正常,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心理疾病,我们有贪欲、嗔恨、嫉妒、傲慢等等,所以透过我们的病态而得到的所有认知都是不正常的。如果你仔细想想,这种说法是对的。
      举例来说,你想想看,有人认为Louis Vuitton那么贵的提包是物有所值,难道这不是不可思议的吗?为什么它在中国,尤其是在日本,那么受追捧?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如果好好想一想,这样的追随潮流是有点不正常。
      我们每天都在做许多类似这样的事,成千上万的人为了某个原因在增肥,而成千上万的另一些人为了某些原因在减肥,这非常不正常。可是,没几个人有深刻又逻辑的理由,解释为什么他们应该增肥或减肥。
      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假日旅行,我们几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旅游。现在大家去的目的地都没什么特色或特别,没有多少不同,Banana Republic, Gap, Starbucks Coffee, Body Shop,到处都一样。基本上,就像是到了你自己城市的另一个角落,除了因为是假日,夫妻有更多时间吵架。
      同样的,商店里的时装看起来也都一样,也许是我不够敏感,不过,我真的看不出Kenzo 和 Yamamoto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前几天我坐在一家咖啡店里,人们背对着我走向一个扶梯,所以我只看到他们的背影,不看他们的脸,这些人看上去简直就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做的一些事情,从一位真正圣者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很不正常。比如,假设我能在地球上活八十年,这要求已经很高了,野心很大,不过就算我真的活八十年,这意味着我的生命已经过去一半了,在剩下的四十年里,我需要多少条牛仔裤?我想二十条就够了,需要大概八十件T恤衫。如果这么估算的话,我的生活可以过得很经济的。
      不过,我们可不是这样购物的,不是吗?有的人买东西就好像我们有十万只脚,或者十万辈子可活。我们当然可以责怪广告公司,不过, 是你的心不正常,当然,这种不正常对生意是很好的,如果人人都真的心理健康了,生意就做不下去,因为,谁还买东西呢?

VII
      我要介绍给你们的是究竟的正常的心,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培养这种智慧,经由听闻教法,你可以培养一定的智慧。比如,你听到这些教授而且觉得:“对,  有道理。”这就是一种小的例证式的智慧。
      不过,如果你思考所听到的和读到的,然后产生了更大的信心,那就更好。但是,经由听闻读诵而产生的智慧,和经由思考而得到的智能,是透过推理逻辑产生的,就像是听从了医生的建议,然后思考它一样。
      真正的智慧只能来自禅修。禅修时,我们做什么?我们试着逐渐放开,抛弃所有的参考点,例如见地、道、果,和目标,所有这些参考点,都需要被消除。只要有参考点,我们就会一直比较,而与参考点做比较,常常就是不安全感的来源。
      顺便提一下,我可不是说把心放空,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参考点,我的意思是,不要被参考点抓住或困住。

VIII
      让我们从这部经的名字开始 —《金刚经》,这里我把它译成“能断金刚的智慧” ,它也被称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三百偈颂的经文非常简短,目的是为了让追随者可以读诵、书写和保存它。
      这部经从阿难陀的宣告开始:“如是我闻一时”,这句“如是我闻”是个很重要的宣告,一方面,这说明阿难陀是个见证者;同时,透过声称“如是我闻”也在表明阿难陀的解释或说明不是出自他自己的证量,他只是在复述佛陀讲过的话。还有,经由说明是他听闻的,他也没有宣称他已经理解了。
      你们必须记住这是一部大乘经典,不过讲述者却是声闻。阿难陀不是大乘弟子,他是声闻。很奇怪,我们大乘弟子看不起声闻乘,叫他们小乘,没有他们,我们所有的经典都不可能存在,例如《心经》是由另一位声闻舍利子叙述的。
      “如是我闻一时”就更精确了,这表示它不是个模糊的场合,而是于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地点,这里所指的具体地点就是祇树给孤独园,在这个园的中间有一片树林,叫祇树,祇树林,这个祇树给孤独园在舍卫国。人们相信佛陀在舍卫国停留的时间最长。不仅是阿难陀,而且还有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也在场,不只是声闻乘的比丘,还有许多大菩萨。
      一天早晨,佛陀从居住地起身,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结束后,开始吃饭,中午把一天中的最后一餐吃完后,他收起衣钵,洗了脚。这些都是象征性的教授,以便烘托出这个深奥教法的氛围。然后,他非常专注地笔直端坐在天神铺好的坐垫上。那时,许多大比丘聚拢来恭敬顶礼,绕佛三圈,坐在佛的周围。然后,在一个特定的时刻,尊者须菩提也来了,坐在某个地方。随后,须菩提起身,把他的法衣搭至左肩,右膝着地,双手合掌,对佛说。
      这就是场景,在经典中,常常能找到关于场景的描述。这也许很印度化,不过,这些场景的具体细节却非常深奥,同时提供历史背景给我们。
      请记住,这是个很重要的教授,其中一些抽象的论述,等同于目前那些物理学家在会议室里讨论的似乎是原创的发现,只不过,这些问题在二千五百年前就被探讨过了。
      假如你认真想一想,这真的很稀有: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的某处树下,佛陀和他的弟子们讨论着最深奥的话题。他们没有讨论如何去统治国家,如何以例如“如果不这样和那样做,就会下地狱”的话恐吓民众,他们讨论的是深奥又先进的话题。
      可以理解地,须菩提跪下后首先赞美佛陀:“多么稀有啊佛陀,多么稀有啊,佛特别地护念诸菩萨。”他说了两次“稀有”,这是他所作的重要评价。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也许正是因此,中国的高僧大德们也极为强调读诵《金刚经》。
      建立佛的继承人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读诵、思考,和修持《金刚经》,你就成为佛的传人。伟大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成为佛的传人,没有人是主要的继承人。成为佛陀的传人,不只意味着成为佛的孩子,而是能继承佛的圆满。
      我们要认识到,非常不可思议的,我们本身就具有成为佛的传人的品质。我们就是佛,我们拥有佛性的潜能,这个事实是很奇妙的。同时,如来特别护念那些培育佛性潜能的菩萨,也是同样稀有的。
      须菩提问佛:“菩萨怎么才能圆满深奥的道?菩萨如何才能证得本性?”佛说:“善哉”,赞许须菩提的问题,然后建议须菩提专心听。接着,佛说,他将要解释,菩萨应当如何建立,如何安住在这深奥的道上,如何发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