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氏零度春光再现下载:背《古文观止》,背千家诗,背《新华字典》、《成语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6:36:52

背《古文观止》,背千家诗,背《新华字典》、《成语词

(2009-08-05 09:19:46) 转载标签:

文化

王长安  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现为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新戏剧》主编。主要作品有《古今戏剧探索》、《桃花扇》、《风雨丽人行》等,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

    有人说读书是乐事,犹如聊天、散步,是一种享受;有人说读书是苦事,仿佛登山、涉水,是一种磨练。王长安赞同后者,即读书不能太消闲。
    王长安曾在文章中写道,读书的目的不在“读书”本身,而在通过读书获取知识与信息、开拓眼界、增广见闻、释疑解难。这实际是一种工作,一种事业,当然也是应该吃苦的。“巴蜀才子魏明伦把他的剧作集名之为《苦吟成戏》,古人也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想来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种道理。眼下有些人故意把读书说成很轻松或者很悠哉,如果不是混淆了读书与看书的界限的话,便是在鼓动一种浮躁、一种对书的大不敬。”
    “我们这一代人,如果有幸读了几本书的话,的确得‘感谢’那个在我们最需要读书的年代出现过的那段不能读书和无书可读的岁月。它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负诱导,因为不能读书,便越发渴望读书。在那段日子里,一切能称上是书的东西,都来者不拒,读了一本又一本,兴趣十足。”对于那段动荡的岁月,王长安心存感激。“我们这一茬人不独有了相似的文化沉淀,而且有了共同交流读书感受的可能。因为无书可读,就能更加珍视能读之书。偶尔在朋友那借得一书,便废寝忘食,一阵狂读。有些自以为有用之书,还不惜抄存之劳。好的段落或语句,时常反复吟诵。读书的效果得以倍增。细想起来,我今天在戏曲唱词方面的某些兴趣,便完全得益于当年偶尔借阅的《桃花扇》,生怕还书后便会与它们诀别,便一口气抄录、背诵了数十首。可谓读熟读透,烂碎于心。”
    读书是苦的,惟有吃苦才能实现读书;只有读书才能体味苦中或苦后的甘甜。“奇怪的是,今天,我们虽身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文化时期,不仅可以读书而且有书可读,书店里见到的任何一本新书,只要喜欢尽可以买来,书的装帧是那样的诱人,家里的读书环境也十分良好,但不知怎的,反倒没有了那股读书的劲头。或者以为书已在橱,不读也跑不了;或者认为要读的书太多,既然读不了,干脆不读也罢。渐渐的,看见大部头的书便先有了畏惧感。于不觉中‘读书’人演化成了‘看书人’,消遣便阻断了我与真正的书的对话。”

与戏剧同行

    王长安说最初写剧本时,文学的底子很薄,这是因为他考入剧团时只有初二文化。为了弥补不足,他决定进高校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在1978年高考落榜后,他一面埋头苦干钻研业务,一面不屈不挠地努力,终于在1984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戏剧理论专业,余秋雨成了他的班主任。在余秋雨的严格教诲下,进行系统、科学的学习后,王长安开始了对戏剧的迷恋与追求。
    回忆那段苦学经历,王长安至今无法忘却。只有初二文化根底,要拿下两年内开设的46门基础、专业课程,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于是,王长安下狠心,花死力气,背《古文观止》,背千家诗,背《新华字典》、《成语词典》。在上学的两年里,他抛妻别子,拼命学,像海绵一样吮吸着、丰富着。他听遍了上海知名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的大小讲座,阅读了1000多个中外剧本,翻阅了学校图书馆里所有的画报,观摩了近1000部影视作品和原声电影。他开玩笑说,当时为了看电影甚至请舞美系的同学画过票;啃下的专业书籍更是从古代的野史、元杂剧、明清传奇到近代剧作,涵盖古今,涉及中外……回忆起那时读书读得都直掉头发的经历,王长安觉得非常值得。这一切,让他为后来的创作与研究进行了充分的知识储备,也使他从对戏剧最初的好奇,到产生深深的迷恋,继而树立起了明确的目标。
    即将毕业时,王长安在自己的毕业照片上题了一个颇有悲壮色彩的句子———与戏剧同在。这意味着他既然选择了戏剧,一生就别无选择。因此尽管他认定所从事的是一项没有尽头的事业,但依然坚持不转轨、不变向,为此他还写了一篇《坚守者的独白》,并用了20多年的时间身体力行,在从事编辑、创作、研究和教学的同时一直思考着戏剧命运的问题。他认为,传统的戏剧定会走向没落。但他坚信,戏剧还会迎来新的高潮。因为这种信念,他常常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刺欲望。


传统文化的继承不能仅仅靠书本

    经济一体化与中华文化,高科技与古老文化,新时尚与旧传统,这些矛盾的双方看起来是那么不可协调。怎样使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怎样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让年轻人了解、热爱、学习和掌握,这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探索、实践、回答的问题。常年从事全省文化艺术基础科研工作的王长安对此有很深的认识。
    “现在在网络上也可以读取一些著名的作品,有些年轻人甚至就是喜欢在网络上浏览作品,当然,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来承载,但读作品还是要翻书的,翻书的过程是审美的,在网络上看只是一种需要。网络上的确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但会让我们的语句贫乏,缺乏文采。举个例子,‘万紫千红’、‘高处不胜寒’这样的词语在网络上一样可以读到,但真正的内涵还是来自文章,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中国的文人对这些词句赋予更加鲜活的生命和意义,而这一切还是需要在浓浓的油墨书香味中自己去感悟、去品尝。”
    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断裂,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我们现在的传统文化面很广,但还缺少对传统文化本身的这种系统的梳理,进入中小学课本或者大学课本的这些所谓的诗歌、散文、古典文学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而且是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还有很多非文字状态的。生活习惯、习俗、民俗、风气、活动、价值观念都没办法用文化去表达的,这就需要口口相授,就是长辈给孩子实行家教,或者是言传本身影响下一代。《红楼梦》里面有这样一个场面: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要喝酒、出对子,刘姥姥说我没有文化,说不出来。贾母说,经常听戏的,能够说一些。这里面透露一个信息,对文化的掌握和继承并不仅仅靠书本。所以说,想传承传统文化,还要做一些梳理性的工作,做一些分类,哪些是通过我们的环境去传播,哪些通过人或通过课本灌输,这样就形成整体的文化场。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的文化场当中,我们既是文化场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发散者,这样就交相呼应起来。”

魏明伦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写有《潘金莲》等许多剧本。他幼年贫困,无钱上学,以唱戏为生。有人认为他读书很少,写文章却妙语连篇,便称他为“巴蜀鬼才”。其实不然,魏明伦自称为“雪案萤窗苦读派”。他在《巴山鬼话》一书中便介绍了自己独特的读书方法:

记性 因无钱买书,幼时的魏明伦只好从藏书楼或师友那儿借书来读。这就迫使他下死功夫背书。日积月累,脑海深处便储存了一个小小的“书橱”。

悟性 就是对所读的书能理解、领悟。俄国剧作家克里雅日宁把读书方法分为三种: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有了悟性,才能读懂书本及书本以外的东西,才能有所创新。

韧性 就是长期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一曝十寒。

对“记性、悟性、韧性”的关系,魏明伦也有精辟的论述:有韧性没记性,读了白读;有记性没悟性,书是死书;单凭悟性没有记性就没有库存,是皮包公司;没韧性就建不成大仓,是短途小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