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美原唱86年春晚:金氏脉学 【中医基础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2:26:21

金氏脉学 【中医基础版】

转贴自(中国中医论坛)

脉搏世界探幽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新讲堂丛书

  金伟

我的脉学探索——85%的精准脉诊是如何炼成的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对于一般人来说,脉搏是什么,还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大部分人只知道人活着它就在不停地跳动,平时自己可以按住它测一下心脏跳动的次数,还知道中医常触按它来给病人诊病,至于它跳动的快慢、强弱、间歇能反映身体的哪些疾病,疾病又是在哪个部位,性质如何,大概就没几个人能说清楚了。而在我的眼里,脉搏的每一次起伏,不仅是鲜活生命的象征,而且,脉搏世界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丰富的、有层次、有色彩、能以它独特的方式告诉人们多种多样信息的神奇境界,是人本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反映自身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虽然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完全破解它那独特的语言,可是孜孜不倦地在脉搏的世界里探幽发微,早已成了我30多年来最大的乐趣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

同所有有着自己理想信念的人一样,一旦对认准的目标有了执着的追求,我便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就像不远万里前去朝圣的信徒,即使五体投地一步一叩首,磕得头破血流也是心甘情愿,至死不悔。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说起我在脉搏世界里艰难跋涉的过程,一路走来,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尝过,真是一言难尽……



虽然早在幼年,我就在家庭的熏陶下,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萌生了长大当一名为人们解除病痛的医生的愿望,但是,九岁失明,变成了盲人的严酷现实,使我从希望的高峰一下子跌进了失望的深渊——今生今世,我还能当医生吗?

后来,在民政部门的资助下,我进了盲校。在学校,除了文化课之外,我还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按摩,所以毕业后,我回家乡所在的一家医院当上了按摩医生。一开始,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毕竟成了医生。每天接待的病人大都是腰酸背痛,于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推拿揉捏按,如此而已。我也曾为治愈了几个病人而兴奋过、欣喜过,可时间一长,我就开始对这样的现状不满了:很多内科病症只用推拿手法是无法治愈的,如果再配合中药治疗就会立竿见影。可是,我虽然学了点诊脉技术,却没有处方权,不能给病人开药,为此,我非常苦恼。

医院里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同事姓王,是中医大夫,听了我的想法之后,抿了一口茶,笑了笑说:“理,是这么个理,可你不合适。我们中医诊病讲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其中望诊非常重要。你眼睛看不见,就没法望诊,不错,你倒是会点诊脉,难道只用三个手指头就能给人看病?再说了,盲校毕业,也只不过扫了扫盲而已,离着当一个正经医生,还差得远呢!我劝你呀,趁早打住,干好你的按摩就不错了。”王大夫的一番话,无疑给我从头浇了一盆冷水——是啊,这么点文化程度,又没有一双正常的眼睛,怎么给人看病?我一下子真不知如何是好。

经过深思熟虑,我做出了一个令周围所有人意外的决定——辞职,上学去!消息传出,单位领导、亲朋好友纷纷前来劝阻,但我义无反顾,顶着重重压力,说服他们,又一次走进了校门。

我先是在普通中学上完了高中,又到青岛盲校学了中医课程。

这次毕业后,我怀着独自创一番事业的美好理想,来到了黑龙江省伊春市,几经周折,进了一家医院,当上了中医科的医生。每天上班后,病人早已等候在门外,我摸脉、开方、下药,虽然每天都很忙,但只要有病人需要我,而我又能够用自己的能力为他们解除病痛,我就感到莫大的快乐。那时,我觉得天空仿佛特别蓝,阳光也格外温暖。

但是,时隔不久,这片蔚蓝的天空再一次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令人猝不及防。

一天下午,我正在上班,来了一位老病号,这是一名肺结核患者,已经在这里治疗了两个多月,刚刚做了X光检查,发现病情没有好转。这时,他拿着片子,气冲冲地走进来,指着我的鼻子大声喊道:“你是什么狗屁医生?当初我来找你看病时,你摸了我的脉说我的病很轻,治疗一下很快就会好的,可治疗了两个多月了病情不但没减轻,反而严重了,摸不准脉乱开药方,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对不起,也许是我误诊了。”

“你既然连这个都看不出来,还当什么医生?我花了钱,药没少吃,病没治好,还耽误工夫,你光是说一个对不起就完了吗?”

“我……”,我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病人一摔门,余怒未息地走了。

病人的话语和态度在我的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我傻傻地站在那里,好半天,不知道该干什么。窗外正下着大雨,这雨点好像每一滴都重重地敲击在我的心上,我自己也纳闷,治疗了这么长时间,即使没有好转,也不该加重呀,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真像王医生说得那样,我光是凭着三个手指头没法给人看病吗?

一位好心的护士在一旁把这一切看了个仔细,她见我闷声不响,就过来宽慰我:“你别太往心里去,病人发牢骚是常有的事,就让他说两句吧!再说,你给人看病,只凭着诊脉下药,难保能看准。看病看病,首先得看,你又看不见,怎么能看准呢?真是难为你了!”

王医生的话,刚才的病人的话,甚至连好心护士的话,都对我刺激很大,整个下午、晚上,我手足无措,吃不下,睡不着,被一个问题深深地苦恼着:今生今世,我就不能当个称职的医生吗?我该怎么办呢?我一边在屋里来回踱步,一边下意识地反复念叨: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而我不能望诊,不能望、望……望闻问切、切、切……有了!伴随着窗外的电闪雷鸣,我眼前突然一亮:既然望诊不是中医诊病的的惟一手段,那么,强化其他的诊病手段,来替代望诊的功能,不就可以弥补我不能望的缺陷了吗?那,应该是哪一项呢?……切,对,就是切!我虽然看不见,但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不缺乏细心,又有比明眼人敏感得多的触觉,只要在脉诊上狠下一番功夫,不就能取代望诊了吗?

我被自己突然想到的这个主意振奋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不做,二不休,从明天就开始钻研。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我一定能叩开脉诊世界的大门!

第二天,我找到了一个肺结核病人王大爷,是储木场的退休工人。我跟他讲了自己的想法,并请他住到我家里,帮助我采集脉搏信息。王大爷开始有些顾虑,担心把自己的病传染给我,但看到我的态度非常诚恳,就答应了。第二天起,王大爷就来到我家,这给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连几天,我认真地摸着他的脉搏,走着摸,站着摸,躺着摸,一直在摸,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波动,因为我迫切地需要知道肺结核病人的脉搏到底与正常人的脉搏有什么不同。在这期间,王大爷都是每天早上带着中午饭来,晚上等我睡了以后再走,风雨无阻。

有一天,邻居的一个小女孩告诉我说,来你家的那个人精神不正常,大热的天还捂着个大口罩,这么难看!

哦,原来是这样!直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多好的人哪……”于是忙对小姑娘说:“你可千万别这么说,他都是为了我。”我把事情的原委跟她讲了一遍。

小姑娘听了也很感动,就说:“我爸爸在结核病防治所工作,等他出差回来,我跟他说说,他们所里有好多这样的病人,你到他们那里去摸吧!”我听了,当然又是喜出望外。

此后的一天,太阳都已经很高了,王大爷却没有像往常那样按时来,我预感到出了什么事。果然,九点多钟时,来了一个叫王小雨的姑娘,告诉我说:“王大爷犯了病,住院了,他怕耽误你的事,特地让老伴跑了十几里路到我家,让我今天务必替他来配合你的工作,因为我和他的病差不多,都是空洞型肺结核。我本来不想来,可是,王大爷感动了我。这不,我也自带着中午饭来了……”

听了王小雨的一番话,我感动之余,也在默默地感谢上苍: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

王大爷住了半个多月的院,这期间,王小雨天天按时到我家里。王大爷人虽在医院,但心仍牵挂着我的工作进度。当我去医院看他时,他不顾自己吐血后的虚弱,气喘吁吁地叮嘱我:“孩子,小雨的病虽说和我一样,可是,男女有别,脉象肯定是不一样的,你可得摸准了,记住了!”

我牢记着王大爷的话,又在小雨的脉搏上认真寻找特征。在别人眼里两个人坐着、走着、站着都是手拉手,一个单身的小伙子和姑娘如此亲近,引得邻居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纷纷。王大爷闻讯,出院后就一家一家地上门去跟他们解释。大家听后,恍然大悟,在理解的同时,还主动到我家来帮着做饭、打扫卫生……有了众人的支持,我的信心更足了。

后来,邻居小姑娘的爸爸又把我领到结核病防治所,在那里,我认真地找了十几个人,反复提取他们的脉搏特征,结果发现,凡是患肺结核病人的脉搏都有细而快的特点,一般在90~100次/分钟,而且,病情越重的,脉搏就越快,传统中医把它叫做细数脉,我把它叫做细数搏,我为自己找到了这个带有普遍性的特征而感到高兴。

一天,我正在坐诊,来了一个中年妇女,脉动在97次/分钟左右。我告诉她:你大概是得了肺结核了。她一听很紧张,马上去结防站作了胸透,结果却是“双肺未见异常”,医生告诉她,症状是甲亢造成的。她拿到了确切的检查结果,又回来告诉我。本来我正为自己仅凭切脉就诊断出了她的病而沾沾自喜,这下子,无疑是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打击。

不久又来了一个病人,脉动在90~95次/分钟之间,经我提示后去检查,也不是肺结核,而是“扁桃腺发炎,体温在38℃以上……”我一下子又懵了,后面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了,这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我自以为至少已经找到了肺结核这一种病的脉形特征,可是,接连遭遇两次失败,让我动摇了,也许真像王医生说的……

回到家,王大爷和王小雨已经在等候着了。我已经丧失了继续探索下去的勇气,就对他们说:“你们回去吧,我今天很不舒服。”他们走后,我也没心思做饭,翻来覆去,又是一夜无眠:为什么具有典型特征的两例病人都不是肺结核患者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再后来,我又试了10个病人,只有两个是肺结核,其他的都不是。这20%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是不可靠的。这一次,我想放弃了。但王医生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来……也许,他说得是对的,这么多盲人都没有干处方医生,练好手法,做个好按摩医生才是我惟一的出路……

王大爷看出了我的动摇,非常生气地质问我:“这半年来我风雨无阻地配合你,你说不干就不干了,能对得起我们吗?”

结核病防治所的医生也宽慰我说:“有20%的准确率已经不错了,连X光机的结论也不是100%对呀。”

在众人的开导下,我又重新鼓起了勇气继续探索。为了避免钻牛角尖,我把细数搏放在一边,再从其他方面寻找特征。不久,我又发现了一个特征,即触按肺结核病人的脉搏时指下会有多点微弱冲击感(即起搏力度不均),我于是把这个特征定名为散在性点状冲搏。此后,我每天都把所认识的肺结核病人挨着检查一遍,结果是都有这种特征。不仅如此,王大爷等人的散在性点状冲搏中还有起搏不够连续的感觉,我又把这一种特征定名为断搏。但当初检查过的病人里面只有9个有断搏的,这又是为什么呢?经过多次的检查、核实,结合医院得出的结论,我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肺结核病人都有散在性点状冲搏,但只有形成空洞的人才有断搏。破解了这个奥秘,我非常高兴!但是,还存有疑问:这是一条普遍规律吗?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经过多次实践才能确定。

说来也巧,第二天坐诊,来了父子俩,我一查,儿子同时具有散在性点状冲搏和断搏两种特征。这不正是我要找的空洞型肺结核的典型病例吗?如果这个病人确实是空洞型肺结核,就说明我的试验结论是正确的。我强压着内心的激动,没有马上告诉他们结果,而是不动声色地对孩子的父亲说,需要拍一个X光片才能确诊。可是,父亲面露难色。原来,他们家境困难,拿不出这个钱。当时,我二话没说,掏出钱递给他:“给,用我的钱,别耽搁,马上去拍!”

送走了他们爷俩,我一边又诊治了几个病人,一边也在注意听着门外的动静,盼着他们快点回来。几个小时后,他们终于回来了。父亲一进门就气急败坏地说:“医生,坏了,坏了!你非得叫俺去拍什么片,这一拍不要紧,我儿子查出空洞型肺结核了!”这正是我盼望的话!听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好,这就对了!”

父子俩先是一愣,继而就嘟囔起来。父亲说:“你是咋啦?俺儿今年才19岁,就得了这么个难治的病,你不说赶紧想法子给治治,还高兴得不得了,哪有你这号医生!”听着他们的抱怨,我没有生气,我既为自己的研究取得初步成绩感到高兴,也充分理解病人的心理。

实践证明:脉搏上出现的一种单一变化(我们又称做单一的脉搏特征)只能反应一个单一的病灶,而不能对疾病做出诊断,只有多个特征按照其内在联系组合起来才能对疾病作出全面诊断。后来我们把这种有多个特征组合而成的集合体称做脉形。

随后,又通过熟人朋友等相继介绍来了30多个病人,我根据不同病人组成的脉形做出的诊断,有28个都对上了号,剩余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其中有个病人既有散在性点状冲搏也有断搏,我判定他是空洞型肺结核,结果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结核但没有空洞。既然病人的肺上没有空洞,那断搏又是怎么回事呢?第二天我又把他叫来,仔细触按了一上午,发现他的断搏和王大爷的断搏出现的位置不一样。“同一个脉形特征出现在不同的地方,病位就不一样吗?”我反复琢磨,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又找到这个病人,问他除了肺部的症状以外,身体其他部位有没有异常感觉。病人想了想说:“我的胃经常疼,难道这也与肺有关系吗?”病人的话提醒了我,使我恍然大悟,也许那个断搏与他的胃有关,于是我又让他到医院做了钡餐透视。透视结果证明了我的判断,他确实患有胃溃疡。这说明同一个特征出现在脉搏的不同位置,反应的病位就不一样。后来我又对其他误诊病人做了复诊,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一事实说明,脉搏的不同位置都对应着相应的脏器,当某一脏器发生病变时脉搏的相应部位就有反应(如散在性点状冲搏、断搏等)。根据这一原理我先尝试着把一个脉搏分成两段(即上升段和回落段),根据实验资料统计,上升段主要对应横膈以上的脏器,回落段则主要对应着横膈以下的脏器。使用这种方法我又对60多例不同病人作了脉诊检查,结果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天,我接待了一位中年女性病人,脉诊时发现回落段有散在性点状冲搏和细数搏。我根据特征所处的部位初步断定,她得的可能是脾结核,病人有些惊慌,立即去上一级医院做检查,折腾了好几天,最后得出了结论,病人所患的不是脾结核,而是卵巢结核。后来我又给那个病人做了复诊,经过反复检查确认脉搏特征确实是细数搏,也确实有散在性点状冲搏,而且这两个特征都在脉搏的回落段。脉搏的回落段对应着横膈以下那么多的脏器,怎么确定是哪一个脏器患了结核呢?我想来想去,为了更准确地给疾病定位,决定对脉搏的起搏和回落两段做进一步细分,把起搏段称作A组,划分为:+A、-A两点,回落段划分为+B、-B两点。我第一次提出了脉点的概念。

另外我还惊奇地发现:同一种特征表现也不一样。有的表现范围很广,可漫部整个脉动;有的则表现范围很小,仅局限于一个脉点(如+A、-B点等)。我们把表现范围广、漫部整个脉动的特征称为整体特征,把表现范围小,仅局限于某一脉点上的特征叫做动点特征。整体特征主要反应人体的整体的功能状况,动点特征则可以反应出疾病的具体位置。脉点的提出为金氏脉诊的定位诊断提供了依据。用这种方法,我对几十例病人做了诊断,事实基本证明了+A点上见有散在性点状冲搏和细数搏即为肺结核;+B点见有断搏并兼有其他特征为胃溃疡……



使用这种诊断方法,不仅能给疾病定性和定位,而且还能得出经得起实践和反复验证的结论,大家都非常高兴。这是我从失败中重新起步以来,节节胜利,取得的最大成功。大家七嘴八舌地喊着一定要开个庆功会,好好热闹热闹,撮它一顿。虽然那年头只有萝卜、白菜、土豆之类,连肉也很少见,但我们还是喝着老白干,又说又笑,痛痛快快地闹了个不亦乐乎。

但是,高兴归高兴,向前走的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经常会遭遇艰难险阻。这不,很快就遇到了新问题。同样是一个断搏,所处点位也完全一样,只是深度不同,反应的组织器官就不一样。一天,我发现一个病人有断搏,只是所处的层位比较表浅。按照经验,应该是肺结核或胃溃疡,但是这个病人说他没有这两种病。我很不甘心:已经经过这么多人验证的结论怎么会有错呢?于是,便让他再做一个胃镜检查。那时,做胃镜的费用不低,而他的家境显然也不好,吞吞吐吐地说:“没钱,不做了……”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掏口袋,可是,我也凑不出这么多钱。这事让王小雨知道了,她主动借给我钱,让病人去做胃镜。检查结果出来了,结论是“未见异常”。

怪了,怎么会这样?我真搞不懂了,到底是哪儿出错了?我不甘心,就询问他身体最近有什么不舒服。他说,没有,就是不久前背上长了一个纤维瘤,刚做了切除手术。“噢,是这样……”原来点位相同,层位不同,主病也不相同。但这其中的道理我却一时弄不明白。

为了把问题彻底搞清楚,我找到一位教物理的老师,向他请教。老师深入浅出地给我讲了流体力学知识,并且还打了一个比方:人的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就像河水在河里流动一样,一般人只看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岂不知,水的流速是不一样的,河流中间流得快,越靠岸边流得越慢,物理学上称为层流。根据他的启发,我开始给脉搏分层:同一个特征出现在同一个点上,因为层位不同,关联的脏器也不一样。层位好比是信息的客栈,脉点就是客栈里的不同房间,每个房间里住的人当然是不一样的。反映在脉搏上,特征所处的点位虽然相同,但只要层位不一,反映的脏器也就不相同。

根据物理老师所讲的流体力学知识,我反复思考:血管里流动的血液也是液体,尽管与河水相比,粘滞度不一样,但也一定会遵循层流这个规律,血管的轴心血流流阻最小,流速最快;轴心外围的血流由于不同程度地受到血管壁摩擦阻力的影响,流速相对较慢;靠近血管壁的血流直接受到管壁摩擦阻力的影响,所以流速最慢。按照这一规律,我对各层脉动反复体察,结果发现浅层的脉动较弱,中层的脉动最强,深层的脉动也较弱,底层的脉动最弱。于是我便试探着把脉动分为浅层脉动、中层脉动、深层脉动和底层脉动四个层位,除底层脉动外,每层都能分出AB两组以及+A、-A、+B、-B四个动点,各层位的每一动点,都对应着相应的组织器官,这样就把原来的4个动点按其不同层位,拓展成了12个动点。这又为金氏脉学的定位诊断拓宽了空间,为下一步的脉诊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费了不少周折,也花了一些钱,但自己立志研究的脉学理论得以不断充实,不断向前发展,我感觉非常高兴,非常值得!

从肺结核入手找到特征再到逐步弄清了胃溃疡等病症的脉搏特征,这一路走来还是比较顺利的,我的诊断与医院仪器检查的结果吻合率达70%。随之而来的是,我开始在当地小有名气,来找我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每天早上在我到达医院之前已经有一些病人早早等候在那里了。整个医院的经济效益由此不断提高,过去因为上门看病吃药的人很少,医院已经拖欠了职工几个月的工资,这时也都补发了。全院的职工工作热情都很高,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也更多了,只要我走进医院,必定会有同事或病人跑来主动搀扶,给我引路。与此同时,病人们送我的雅号“神医”也不胫而走,在医院内外叫开了。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鞭策和鼓励,虽然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常常是到了下班的点却回不了家,但我还是乐在其中。

每年东北的晚秋都是很难熬的季节。就在这样的一天晚上,屋外下着雨,我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非常疲惫,饭也不想做,中午还有剩下的冷馒头,我倒了杯开水,就算是晚餐了。天很冷,我就上床盖上被子躺下了。九点多钟时听到有人敲门,被子还没有暖和过来,心里正烦,实在不想起来,但想到了一个医生的职责,我就说服自己立刻起来开了门。来的是母子俩,一进门,母亲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下,说:“金医生,你救救俺这孩子吧!家里就俺娘儿俩相依为命,俺儿子今年才21就得了结肠癌,他要是有个好歹,叫我可怎么活啊!俺听人说你医术很高,求你救救他吧!”

儿子也哭着说:“叔叔,你给我想想办法吧,我要是死了,撇下俺娘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怎么办呢?”

我赶紧把母亲拉起来,又劝他们别着急,坐下慢慢说。母子俩情绪稍微稳定了些,就把有什么症状,如何去医院检查,怎样得出的结论等等,从头给我讲了一遍。我一边听着,一边在想:这娘儿俩也真够可怜的,孩子刚刚长大成人就得了不治之症。可是,连医院都治不好的病,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然而,娘儿俩悲痛欲绝的哭诉和哀求把我的心深深地刺痛了。每当遇到患了不治之症的患者时,当医生的总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此刻,我又体会到了这种悲哀。我好言安慰他们,并答应明天到了医院会给孩子想办法治疗。

送走了母子俩,我半点睡意也没有了,一夜无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的只有一件事:癌症虽然眼下还是无法治愈的,但若是早发现,早治疗,控制它的发展,不就会大大地延长患者的存活期吗?这个孩子就是因为没有在早期发现病情,以致延误了治疗。一般情况下,若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人们都不愿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而一旦病被查出,又往往连救治的时间也没有了,这显然是很矛盾的事。怎么才能解决呢?我又想到了脉诊: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只要在诊治其他疾病时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可能潜伏的癌情。我想到自己正在钻研的肺结核、胃溃疡等疾病,既然这些病可以通过脉诊诊断出来,那么癌症一定也是可能的,对,必须攻下它来!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朋友们,并希望帮着找一些癌症病人。虽然那个孩子也是,但由于他的结肠癌已经广泛扩散,疼痛使他不能安静下来,要想列为脉诊研究对象,显然是不合适的,只能再去找其他病人。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鼓励和支持。第二天,王小雨就帮我找到一个患胰腺癌的病人,但同时告诉我说,病人不太愿意配合。我没有多想,就跟着王小雨去了。到了那家门口,敲了半天门,没人来开,只好等了一会儿又继续敲。这次,病人的妻子出来开门了,但是脸色很难看,只不过因为是王小雨介绍来的,才碍着面子,极不情愿地让我们进了屋,先在外间等着。又过了一会儿,才让我们进里屋见了病人。病人是一位中年人,正在床上躺着不停地呻吟。我们很诚恳地说明来意,希望他能给予配合。好话说了半天,他才伸出手来。我抓住机会赶紧给病人摸脉,可是仅仅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他就由于病痛的折磨而痛苦地大声呻吟,随即把手抽了回去。他的妻子则叫我们快走。我们也就只好告别出来了。往回走的路上,我就在想,刚刚找到一个病人,还没弄清就被人家拒绝了,看来想攻下癌症的早期诊断这个难题,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回到医院,昨晚那娘儿俩早已等候多时了。我明知道当时用什么药都无法挽救孩子的性命,但还是认真地给他开了一些缓解症状、减少痛苦而又比较便宜的中药,因为他家境困难的,当医生的要为病人想得周到一点。

没过多久,王大爷又给我找到一个肺癌患者,说要带我去。我有了第一次的经历,担心再碰钉子。王大爷说,不会的,这个老高头是我原来的同事,人也很好。果然,我们到达时,高大爷很配合,他老伴也很热情,又从谈话中知道彼此还是山东老乡,关系就更融洽了。从那天开始,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对高大爷的脉搏信息进行了集中采集、筛选,发现在他脉搏的深层+A点上有一个冲击波,但不是散在性的,而是集中的,也就是说,冲力集中而且面积大,这与肺结核有点像。除了这一特征之外还在同一点位上发现了一个另外的特征,其表现是脉搏流利度显著降低,指下且有粘溺指感。传统医学把脉搏流利度降低的表现称为涩脉。新发现的这个特征除了具有脉搏流利度降低之外,指下还有粘溺指感,根据这一表现特点,我们把这个特征定名为粘滞性涩搏。因为这个粘滞性涩搏我们过去没有见过,而且呈现的冲搏又与结核病呈现的特征有相似之处,所以我怀疑高大爷的病可能是误诊了。高大爷说不可能,因为是好几家医院下的结论,不会有错。后来,我又陆续找到了十几个癌症病人,发现他们的脉搏中都有冲搏和粘滞性涩搏,只有一个胃癌病人脉搏呈现的是断搏和粘滞性涩搏。经过反复实践我终于又得出一个结论,即这样面积大、冲力集中的冲搏和粘滞性涩搏是占位性癌症病人的特有特征,而断搏和粘滞性涩搏反应的则是溃疡性癌变。又用它重新测试,准确率在80%以上。一次,我在工作中接待了一位病人,在他右手脉位深层的+B点上见有冲搏和粘滞性涩搏,确诊他是肝癌,后来经过医院的复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王大爷的姐夫因上腹部疼痛,一家人怀疑他是否是得了肝癌,让我前去检查。我一测,果然在他右手脉位深层+B点上发现了冲搏和粘滞性涩搏,就说,有可能是肝癌,还是及早去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吧。

过了几天,我正在医院给病人看病,忽然听到有人踹门,紧接着就大声地喊着我的名字叫我出来。我听出说话的是王大爷姐夫的儿子,不知为了什么事,这么着急。于是就走出去。没想到他一把抓住我的领口,恶狠狠地大声骂道:“你是个狗屁医生!胡说我爸得了肝癌,难过得我们一家人哭了半夜,又去哈尔滨折腾了好几天,结果是肝囊肿和胆结石,害得我们花了一头猪的冤枉钱,真该死!”说着,他一挥手打了我一个耳光。旁边等着的病人看不下去,七手八脚地把他拉开。在众人的劝说下,他才余怒未消,骂骂咧咧地走了。

刚才尚未看完的病人们见状连招呼不打,一个个也都走了。周围几个科室里的人都出来看热闹,议论纷纷。一时间,我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我用手捂着被打得火辣辣的左颊,一缕鲜血从嘴角流了下来。这时候,我的神经似乎麻木了,不觉得脸上如何疼,只觉得委屈,心在流血。我自从因病失明之后,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包括庄里乡亲,都非常怜惜我,从小到大,没有人戳过我一个手指头,没想到,今天,在远离家乡万里之外的地方,居然因为诊断失误被病人家属打了,而且还是在医院里,当着这么多的病人和同事的面。从此以后我将如何面对大家?我该怎么办?我还能在这里继续干下去吗?一连串的问号我还没来得及想,就听见旁边有人开腔说话了:

“哟,你这‘神医’怎么会挨打呢?我看你最近跑里跑外,挺欢实的。听说还研究什么脉学,就凭你?太张狂了点吧?依我看,早晚有一天会把你撵回山东老家去!”

这是隔壁的诊室年过半百的吴大夫,他正幸灾乐祸,我不知该如何应对。

财务科会计小王有些气不忿地说:“吴大夫,人说话总得讲点良心吧?要不是金医生来了,院里拖欠大家半年的工资怎么还的?靠你行吗?今天出了这事,你在屋里偷着乐还不够,看出殡的嫌殡小是吧?还非得落井下石呀?”

吴大夫被她这么一说,才讪讪地嘟囔着走了。

我挨了打的事在这个小小的医院里,不一会儿的功夫就传遍了,院长当然也知道了。我心里清楚,为这事,我肯定是要挨训了,果然,没等上一小时,院长就找我来了。他开门见山地说:“有几句话早就想说给你,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今天我不得不说了。我承认,自从你来了以后给医院做了些贡献,也带来了效益。但是,你也太狂了!整天上蹿下跳的,还研究什么脉诊,动不动就说人家得了癌症,你知不知道,这是给人判‘死刑’!你给病人造成多大的精神损失?你能承担得了吗?我告诉你:从今以后,老老实实上你的班,看你的病,不准再鼓捣什么脉诊了!”

我一直在听着,什么也没说。

那天快下班的时候,来了一帮朋友,他们听说了我挨打的事,非常生气,一定要去教训教训那小子。“快告诉我们,他叫啥,哪疙瘩的?”

我不愿把事闹大,只想息事宁人,就谎称不知道他叫什么,也不知他住哪儿。

他们还是不甘心,一再劝我:“放心,我们一定有办法找到他,非给你出了这口气不可!”接着,他们就拉着我说要一块出去吃饭。

吃饭?我哪里还有胃口?

“怎么,今天是你的生日都忘了吗?”

“哦……”我哭笑不得:上帝开了个多么残酷的玩笑,这个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生日!

那天晚上我是怎么回的家也不记得了,只记得为了惩罚自己,我一夜没睡,一直在思索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天快亮的时候又换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我今天到底还去不去上班?去了,别人会怎么说?不去,不发工资,以后怎么生活?人首先得活着,然后才有其他。想来想去,我决定不管别人说什么,我除了去上班,别无选择。

可当我一走进医院马上就感觉到了一切都和往常不一样了。过去,只要我进了医院门总有人过来引路,而现在,院子里杂乱无章摆放的自行车被我接连撞倒了两辆,连一个出来过问的也没有,更别说搀扶我了。走进诊室,也没有了往常等着看病的病人。没想到,昨天的一场风波影响这么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竟然这么脆弱,连一点挫折都经不起。我并非有意为之,谁能保证工作中没有半点失误呢?但我不能怨天尤人,除了怪自己没本事,还能怎么样?

没有病人,我只好耐心地等,整整一个上午,只来了两个外地的病人,本地的则一个也没有。第二天,第三天,一连几天下来,几乎一个也没有了。那时,医院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也就是说,看的病人多了,医生的工资就高,反之就低。那个月,我破天荒地只拿到了10元钱,而这点钱,是无法维持一个月的生活的。怎么办呢?

天无绝人之路。这件事让高大爷知道了,马上就让他的老伴送来了20元钱。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当我接过钱的时候,一句话也没说,只有无言的泪水在默默地流。还有人理解我,还有人支持我,不管有多少闲言碎语,也不管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再爬起来,已经初见成效的脉诊研究绝不能因眼下这点挫折就前功尽弃;一个决心要做出点事业来的男人,绝不能轻言放弃!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王大爷来了,一进门气就不打一处来:“怎么啦,小金,我听说我那不争气的外甥把你给打了?都怨我这阵子住院没人管他。你等着,我非把这小子叫来给你赔理道歉不可!”

我怕再生事端,赶忙拦住他:“算了,都过去的事啦!千万别再提了!”

“不行,这事你别管!”

王大爷不听我的劝告,硬是把他外甥拽到我家来了。小伙子进了门一声不吭。王大爷气呼呼地训斥他:“人家金大夫不是给你爸看出肝病来了?肝癌和肝囊肿不都是肝上长东西吗?就算差个一点半点,你小子凭什么打人?你这是犯法知不知道?”

小伙子半晌才嗫嚅着说:“我也知道打人不对,本来没打算去闹的,是他们医院的吴大夫给了我50块钱,让我去的……”

王大爷一听这话更来气了:“他让你去你就去,你没脑子呀?他让你杀人你也杀,到时看谁偿命?”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怪不得那天吴大夫阴阳怪气的。可我并没有招惹他,犯得着吗?”

“怎么才叫招惹?自打你来了,病人都去找你看,他那里清锅冷灶,一个月少拿多少钱?你没来时他在医院里可是稳坐第一把交椅……”

我一向认为,病人选择找谁看病是他们的权利。吴大夫跟我井水不犯河水,过去我没和他争过什么,现在也犯不上找他再去说长道短,跟这样的人一般见识,值得吗?

当地一家报社的记者听说了这件事,出于义愤,写了篇报道,在报纸上为我澄清了事实;热心的王大爷也到原先那些老病人家里去一个个解释,朋友们更是逢人便宣传事实的真相,人们逐渐消除了对我的误会,此后,病人又慢慢多了起来。我也把过去配合我进行脉诊实验的病人都叫回来,重新进行研究,我还特地让王大爷把他姐夫带来,我又重新为他做了脉诊检查,发现在他右手脉位深层+B点呈现的冲搏和粘滞性涩搏依然存在。肝癌这个诊断结论到底错在哪里呢?在其他病人脉搏上只要见到冲搏和粘滞性涩搏,确诊为癌症,几乎无一误诊,为什么同样的特征出现在王大爷姐夫的脉搏上,诊断结论就会错了呢?我反复对他的脉搏进行认真体察,突然发现那个粘滞性涩搏似乎跟其他肿瘤病人脉搏上呈现的粘滞性涩搏有些不同。其不同点有二:一是指下的粘溺感不够典型;二是在变换指力时,这一特征会明显减弱或消失。难道这不是粘滞性涩搏,而是另一种特征吗?后来通过对许多已明确诊断的病人进行探察,发现体内有炎症的病人脉搏呈现的特征跟此特征完全一样。这说明此特征虽然与粘滞性涩搏的表现极为相似,但却是另一种特征。因为这种特征在变换指力时极易变形和消失,所以我们不把他叫做致密软涩搏。王大爷的姐夫患有胆囊炎和胆结石,脉搏上呈现这种致密软涩搏也就不足为怪了。挨了一个耳光认识了一个新特征,我觉得也不算亏呀。

又取得了一点进步,我的劲头就更足了。

我仍然是每个星期天按时去高大爷家摸脉,慢慢积累对癌症脉形的认知。有一次晚上从高大爷家回来的时候,化了一天的雪到傍晚又结成了冰,路上非常滑。本来这条路我已经走得很熟了,可不知为什么,有一个下水道的盖子被人揭开后没有复位,我又看不见,一脚没踩稳,人就滑了下去。污水井很深,而我又摔得很猛,所以身上很疼,但当时也顾不上这些了,只想赶紧上来。我手脚并用,攀着井壁的砖缝,想爬上来,可是,终因井壁太滑太粗,使不上劲,试了几次都失败了。我知道,我必须尽快上来,因为东北的冬夜气温经常在零下30多度,要是在井里呆上一夜肯定会被冻死的。而我的生命既已交给了脉学,就决不能再让魔鬼攫取,于是,我便放开喉咙大声喊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听到了。他停下车,过来看了看,伸了伸手,没有够着我,叹了口气,说:“我一个人拉不上你来,弄不好把我也拽下去。你再坚持一下,我在这儿等着,要是再有一个人来就好办了。”

又等了一段时间,好容易又来了一个过路人。凑巧这个人的自行车上还带着一根绳子。于是,他们俩就把绳子的一头拴在电线杆上,另一头给我扔下来,然后两人一起用力,终于把我拉了上来。

谢过这两个好心人,我忍痛回到家,一检查,才发现肋部、头上都磕破了,心里很烦,可怪谁呢?越想越有气。转念又一想,已经这样了,何必再找不痛快,于是,又反过来安慰自己:还好,只流血,没牺牲,就算是为研究脉学付出点代价吧!

因为担心会得破伤风,我第二天就没出门。没想到,高大爷的老伴见我没有如期前去,担心我会出事,竟然找到我家里来了。得知了我的情况,她说,不能耽误脉诊的事,于是立马回去把老伴叫到我家来,让我专心地摸脉、记录,她自己则给我做饭去了。

我又一次被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有了大家的帮助,我有什么理由不干出点名堂来?尽管从上次的打人风波之后,院长就警告我再也不准搞脉学研究,否则就停止我的工作,但我没有管那么多,仍然一如既往,沿着认准的路往前走。

一年多来我一共接待了350多例肿瘤病人,对所有肿瘤病人的脉搏特征反复研究之后,我终于揭开了肿瘤脉搏的奥秘,即不论是断搏或冲搏,伴有粘滞性涩搏的一定是恶性肿瘤,有冲搏和弱搏相间的是良性肿瘤,而有冲搏和致密软涩搏相间的是炎性包块。

在脉诊研究的3年多的时间里,我接待过4000多例不同的病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总结出了这样一个规律,这就是:脉形特征给疾病定性,特征密度给病灶定量,脉点给病灶定位。

至此,我先后攻下了肺结核、胃溃疡和肿瘤这三类疾病的病理脉形。



经过30 多年的潜心研究实践,我总结归纳出了198种病理脉形,我把自己创立的脉学理论定名为“金氏脉学”。它是以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吸收了传统中医整体观、辩证观的理论思想,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脉诊为手段,以数学为量化工具,综合了当代有关的科学成果,建立发展起来的既不同于传统中医、又不同于现代西医的一门新的无损伤诊断理论,对疾病能够基本做到定性、定位、定量诊断。历年来我累计诊治患者近20万人次,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都在85%以上,基本实现了脉和病的统一。

截至目前我已经出版了三部脉学专著,并多次在国内外获奖。“金氏脉学” 获得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被誉为“一门崭新的学说”、“中国医学的奇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用这种学说,只需触按病人的脉搏几分钟,便可把身体各方面的疾病了解得一清二楚,的确是毫发毕现,洞察幽微,我因此而被称为“活CT”、“破译人体密码的人”。

为了表彰我在脉学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先后授予我“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医药界精英”等荣誉称号,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我想,再好的理论如果束之高阁都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最大程度地为人所用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为了将“金氏脉学”理论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使自己的研究成果造福于全人类,我设想把脉诊理论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物化为智能医用仪器(该仪器暂名为“金氏脉诊仪”),普及到医院和家庭,到那时,每一个会操作仪器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诊断过程,并得出准确结论。经过几年的科研攻关,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现在已胜利在望了。

回首走过的艰难岁月,值得记取的往事实在是太多了。在一次次经历磨难之后,我常常庆幸自己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而且总能遇上一些好心人鼎力相助,大家共同把我推上了成功之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就曾有过“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誓言,我吃点苦,受点罪又算得了什么?就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吧。这样一来,便又心平气和了。不是吗?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人的成功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只不过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他们成功之后的辉煌罢了。

社会在前进,我的研究也不会停下来,倘能使它对人类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有所裨益,便是我最大的欣慰。到那时,我就可以发自内心地说:我为你付出的一切,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