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美视频梯田风光:台湾农业环保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15:38
(2009-06-15 19:30:56)转载
标签: 杂谈
台湾农业环保概况?
摘要:近年来台湾环境保护卓有成效地开展,得益于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政府的全力参与,农业环保工作在此大环境下得到发展。?关键词:农业环境、立法、台湾?一、台湾农业环境状况?台湾经济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由于台湾人口密度很高,所以早期的农业发展强调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农田在密集利用下,不但少有休耕的机会,还投入大量的化学肥料与农药促进产量增加,由此造成近年来发生资源耗竭及环境破坏的双重威胁。就农业的生态功能方面,许多的农业生产行为破坏了原有的农业生产环境,例如:化学肥料、农药、杀草剂等的大量使用,造成生态保育不佳,甚至环境污染也日渐严重;沿海地区养殖渔业的蓬勃发展,造成超抽地下水,以致海水入侵或地层下陷;山坡地的开发与利用则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愈演愈烈的土石流;还有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场排放出大量的废水,造成水污染问题等。2003年全年农业作物因公害污染面积达5000多公顷以上,其中以重金属污染土壤为主。因此近年来农业主管部门在农业政策的规划与推动上,已由鼓励增产的单方向政策上,向增加生活面及生态面等农业多功能的方向来发展,政策方针大都强调农业发展应结合农产品生产、自然资源保育与环境维护等各方面的目标。?二、台湾农业环保理念?从台湾近年经济发展的经验可知,推行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环境保护理念和政策,不仅促进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永续农业??调和资源利用与生态平衡永续农业是一套系统的环境设计方案,它涉及食物生产、结构、科技、能源、自然资源、景观环境、动植物系统和社会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这一方案的推广对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规划设计健康家园和可持续的人类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永续农业最初源于使用有机肥料与生物防治以维持地力,消除化学药剂污染的有机农业,这是农业经营纯生产技术观点的理念,但是农业是一种产业,一种经济事业,不是一种重社会利益的公益事业,它的长期存在必需在符合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因此永续农业是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农业,是调和资源利用与生态平衡的农业,是重视质也重视量的农业。现阶段台湾岛内一般认为永续农法包括有机农业、施肥灌溉管理、轮作与绿覆、生物防治、有益植物等的开发、休耕制度与土壤管理、农业废弃物生物质能转换等,其目的多在维持及增进农田地力,循环利用资源,加强环境生态保护等,并多已有相当成效。?2?生态农业??从宏观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近年来,农业扮演的生态功能角色渐受重视,尤其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农业已日渐成为平衡生态系统的重要角色。例如,森林除提供木材及各种副产品外,还能涵养水源,保土固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水田除提供稻米生产,还有补充地下水,调节微气候,提供水鸟栖息等功能。但自从人类开始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塑胶资材、农业机械及人工控制技术等投入农业生产后,虽使农业生产力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但多年投入的累积,已影响到生态环境。此外,山坡地的开发滥垦,槟榔及高山茶的种植等,对台湾水土保持更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引发土石流。台湾高层决策者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日益重视。?台湾生物多样性维护工作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一大特色。为适应加入WTO形势变化的需要,台湾将加速设立各类自然保护区,加大对本土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力度,维持各类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台湾农业环境有较明显的改善。在已经制定的“台湾生物多样性报告”中,把生物多样性保护放到农业环境中予以考量,反映了台湾可持续农业和环保概念的新发展。在对待森林这一大生态环境上,根据台湾多山地形,海拔差异很大的特点,并且台湾位处台风径路,容易暴雨成灾,保护森林的意义就显得相当重要。森林有防洪、保土,并有维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效果。所以台湾地区林业政策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已由开采林业、育成林业、公益林业等阶段,进入生态林业时期。“农委会”除加强集水区造林外,还办理区外保安林,耕地防风林及海岸造林,以维护生态环境,发挥国土保安,涵养水源,绿化环境等效益。?3?休闲观光农业??撑起旅游与农村发展的桥梁?休闲观光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不同,是它具有服务业的功能。传统农业是产“物”的,而休闲农业则是与“人”打交道,要引人、留人、留心才能赚钱,因此提高服务意识和品质非常关键。台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思路,是利用农业及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乡村变成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满足现代人对休闲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台湾观光休闲农业的经营类型多种多样,除教育农园外,还包括各类休闲农场、林场、渔场、牧场,观光农园,市民农园,以及民宿(农民旅馆)等。 ?发展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农业转型的一项重要政策。当局将加强农渔村的各种软硬件建设,改善农渔村生产、生活及景观环境,推动农渔村园区计划,构建连贯岛内各地的休闲农业旅游网络,营造便利、舒适的休闲观光环境。台湾目前有约5000多农民在各园区经营田园料理、套装旅游行程、农特产品销售、生态解说等服务业。各地兴建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热潮方兴未艾,在南投县埔里镇,“丰年食用菌种场”也敞开大门,游客在这里可获得有关各种菇菌的知识,体验采摘之乐,并品尝以菇菌为原料开发的系列食品、饮料。在嘉义县,台湾高山族的一支邹族人也正在阿里山公路旁规划以高山茶和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区。?4?有机农业??提供安全食品的保证?有机农业可归属于永续农业,但具体讲,它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作物秸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有机转换过程。有机食品是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与目前市场上推出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最显著差别是,前者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后者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因此,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比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采用相应的替代技术。台湾的有机农业着重发展植物生产。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果树、蔬菜和茶叶。目前,台湾有机农产品的商店或机构约有300多个。台湾为了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成立了一些有关有机农业的组织,从事推广工作其中有:“中华永续农业协会”、有机农业产销经营协会、国际美育基金会以及各地乡镇当局与农会。?三、台湾环保机构、政策及扶持认证?1?台湾的环保机构?台湾自1987年成立“环保署”以来,环保机构工作本着以“协调”代替“管制”的职业精神来解决环保问题与纠纷,并设立独立委员性质的“公害纠纷处理制度”来达成环境使用的公平性,以充分支持地方政府、公私团体、个人和教育机构的活动与协调。工作上,本着务实作风开展了一系列建设,在健全法规体制方面,1988年起草了《环境保护法基本草案》,1990年完成了中长期《环境研究发展规划》,在完善组织机构方面,相继成立了环境检验所、环境保护人员训练所,并于1991年全部完成了各县市环境保护局的建制工作;在公害治理方面,近10年来台湾当局每年环保经费预算都有较大增加,各地方环保机构成立了“环保机关业务协调会”,加强经济、交通、农业、卫生等部门的联系,并成立了联系协调会,以加强重大环保政策的行政联系,强化环境保护行政组织体系,处理环保业务,有效缓解公害纠纷事件等多项工作。目前,台湾地区环保行政机关共有30000多人,其中废弃物清除处理的环卫人员约29000万人,环保人员有3700多人。台湾环保部门的职权很大,且经费比较充足。台湾地区总环保经费自1989年的153亿元,历年呈持续增加,到1998年增至440亿元。1998年度“各级环保行政机关”环保经费平均每人享有2031元。“环保署”在制定政策、“法规”,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监督“法规”执行情况等方面较为有力。?2?台湾的环境“立法”与环保政策 台湾环境保护意识兴起较晚,环境保护的“立法”也较晚。纵观台湾环境保护法律的发展过程,初期偏重于公害防治,中期即1980年到1995年期间则强调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育,1995年后至今强调自然农法和永续农业。亦即在环境立法初期时,法规内容多为污染、公害事件发生后提供处理的法律依据,例如台湾在1970年到1980年期间就制定了“空气污染防制法”、“噪音管制法”、“水污染防治法”及“废弃物清理法”等环境保护法规,这种方式就个案而言,虽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却不能从根本上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1987年“行政院环境保护署”成立之后,便以综合规划、管理环境为基准来防患环境污染于未然,并确立环境保护法的准则,比如把预防原则、污染付费原则、环境影响评估原则、协商合作原则等予以法制化,并大大加快了专项环保“法规规章”的“立法”速度,如《食品卫生管理法》、《农药管理法》及其施行细则、《毒性化学物质管理法》、《饮用水管理条例》等相继出炉。在基本法、行政组织、预防、管制及救济等五类环境保护“立法”中,除“基本法”外,其余四大类都已建立,各“子法法规”也陆续制定。到1994年,台湾共颁布实施“环保法规”94项,内容也较为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对违反“环保法规”者,有惩罚制裁的规定。执法也比较严格。如各城市设立了公害申诉专线电话,24小时开通,受理民众有关公害污染事件报案,同时开通了空气污染指标查询服务专线电话。?1995年后,随着与国外农业环境保护组织等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和环保意识的平民化,在当局环境保护的政策约束和倡导下,台湾当局和民间掀起一股以永续农业为主的环保运动,旨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发展以人文、科技为基础的“绿色硅岛”,其中硅岛只是工具及手段,绿色才是真正的理想及目标,“绿色硅岛”不仅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更重视绿色革命的永续发展。相应的“立法”工作旨在发动民间力量,当局方面则不断完善“环保立法”工作。这一期间的“立法”要旨是:加强保育自然资源,明确规定自然资源与农业分享及使用的原则,以及农业与其它环境资源互容共享的原则,并保护免受其它因素或农业之外其它部门的影响。?3?台湾农业环保的扶持和认证?在台湾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主管部门担当了推广和指导农民施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重要任务。各级部门日益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拟订了许多补贴措施,鼓励有利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及农田保护,鼓励农民发展有机农业。为鼓励自制及施用有机质肥料,台湾当局“农田永续生产力的培育计划”确定,对部分“堆肥舍”的建设给予补贴。另外,台湾当局大力推行水旱田轮作经营,对维护地力的农民实行补贴,如奖励休耕及绿肥种植;对玉米、高梁及大豆实行补贴收购等。同时,加强农业高科技的研究与应用,如选育肥料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开发有机质及生物肥料;研究替代化学制剂的病虫害及杂草防治技术;加速应用生物技术抗病虫育种、畜产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研究等,并加强对环保企业的认证工作,以确保质量。目前,台湾农产品的认证与环保型农业较有关系的有:“优良农产品(CAS)”、“农药检验合格证(GAP)”、“观光农园”、“优质米”、“安心蔬菜”等的认证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