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是小鸟伴奏:【王羲之《十七帖》的特点(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8:03:08
王羲之《十七帖》的特点(一)
返 回
时间: 2010-06-03
王导唐太宗三皇五帝王敦张彦远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晋代著名书法家,早岁从卫夫人学书,后博览前代名家法书,遂改变初学,采择众长,备精诸体。其草书浓纤折衷,正书势巧形密,于中国书法史有继往开来之功,享有“书圣”之誉。《十七帖》是王羲之晚年之作,体势雄健格调典雅笔法精妙,为后代草书之绝。自古以来的书法爱好者多以此贴为临习草书范本。笔者在反复磋磨研究后认为《十七帖》精妙之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yishujia.findart.com.cn
结体稳健。王羲之草书结体的规律是“各自为战,互不相干。”乍一看,书草如楷,从容不迫,平心稳健,心平气和。再仔细看下去,精妙至极,非仅上述。有的结体以正而斜,有的似斜反正,有的化险为夷,也有的若断而连。全贴743 字上下二字相连的共49处,三字相连的只有第三页最后一行的“下问耳”,第七页第二行的“理得尔”和本帖正文最后一页第四行的“以年老甚”及结尾“故远及”四处。它们是上字之终,连锋为下字之始,因势利导,顺手自然,毫不牵强。通篇看虽“各自为战”,但字字笔断而意连。
本帖相同的字,结体却千变万化,字虽重复,但写法不一。如“足下”的“足”字,共36个,结体却无一雷同。或正或斜,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方或圆,因行而宜,为尽其妍,唐太宗评王羲之的草书云:“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凝露结,状若断而还连;以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笔画严谨。点画之妙在于用笔。此帖笔法谨严厚重,右盼左顾,极有规矩,点画很少锋芒毕露,大都藏头护尾,骨肉倍匀,线条朴实遒劲,富有立体感,尤其书划转折处如:横折、竖弯勾等笔画,总是轻提重按,顿挫有致,笔笔送到,决不一滑而遏。他的用笔或圆中有方,或方中有圆,意味无穷,全帖无一败笔。王羲之的“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是讲用笔宁缓勿急全力以赴,视形变貌,百态千姿,才能达到理想的艺术境地。此帖可以说是他十六字的具体运用。
章法生动。王羲之用笔右规左矩,结体变化有度。点画之间前笔有终,后笔有始,“终”是为了牵引下文,“始”是为了承接上字,因此行气贯通,笔畅神融。如第十四页(《宋拓王羲之十七帖》)后三行“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一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27个字,无一相连,唯“立此”二字似连似断,但笔笔承上启下,字字前呼后应,极耐人寻味。从疏密关系看,可谓疏可走马,密不容针,字大小错落,笔画有轻有重,极富节奏感。总之其章法风格可归纳为:行气贯通,神融笔畅。轻重缓急,疏密得当,大小错落,节奏性强。
变化从心。《十七帖》中重字甚多,都写得各有姿态,如《讲堂帖》中“是汉何帝”的“帝”,点画沉着,稍有映带,末笔垂直而下,端庄凝重。“三皇五帝以来”的“帝”字,起首一点即衂挫有势,后数笔连绵而下,末一笔向左引出,有很浓的章草笔意。另外如“知”字、“汉”字、“画”字也都尽其妙,令人叫绝。这只有功至性显,写到熟服处,笔底迸出天机来,才能产生的作品。
侧锋取势。有些人以为,右军往内收笔,一定是笔笔中锋,其实不然。帖中“邛竹杖”的“邛”字,以顺入笔的痕迹代替横画。然后侧锋而行,侧锋而出。“计与足下别二十六年”的“计”字,“复得其书”的“复”字,也都有这种短而方的竖笔。竖笔横下,势必笔尖在笔画左侧,在这样短的距离中,是不可能调整到笔划中间的,这些侧势之笔,骨健气清,正如清人姚配中说:“不颇则骨不骏。”
浑圆劲劲。草书是以“使转为情性”,因此,圆是重要的。姜夔《续书谱》说:“草贵圆,圆者应之方,斯为妙矣。”而用笔欲圆,须“用笔盘旋,空中作势”,其力出于臂腕,显得字有长工筋骨。常见一些习作,笔画若飘带,浮薄无力,都是因为臂腕乏力,不解“空中作势”之故。帖中“违离不可居”的“离”字。故为“多奇”的“奇”字;“可得果,当告卿求迎”的“可得果”三字,皆遒劲圆活。清人朱履贞说:“书贵圆活,圆活者,书之态度流丽也。”收放得宜。我们在帖里选了四个“耶”字,其末一字笔均匀不相同。有收有放,出笔处有方有圆,皆因在一行中的地位不同。两个长垂的“耶”字,都处在一行的末尾,故需要舒展的笔势。两个短缩的,都在行间,蓄势以引起下一个字。带“辶”的字,如“进、遂、达”等字,其末一笔或收锋,或出锋,或下连,或上挑,皆随势而作,首尾相应。yishujia.findart.com.cn
重按轻转。古人作书:“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抄”。起伏也就是提按,清人姚配中说:“不按则血不融,不提则筋不劲。”董其昌曾颇具感慨地说: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束耳。”帖中“至吴”两字,由圆渐方,由转而折,由轻而重,转处轻提,折处重按。再看“足下问”三字,也是转处圆活,折处险峻,正是用笔精妙之处。”
意蕴深长。书法作品的成败,关系人的情态,唐人孙过庭有“五乖五合”之说,说的是“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书法是一种用线条组合的表现艺术。得志就是作者在执笔创作时,豪情满怀,喜怒哀乐跃然纸上,意蕴表现在作品之中。
古有“见其字如见其人”之说。《十七帖》的作者豁达随和的云水胸襟,刚正真诚的骨鲠个性,是以简炼安祥的笔墨形式实现的。在临习和欣赏《十七帖》时,不仅可以从中领会到作品的内在意境美,同时还能感受到右军的人格美,给人以意蕴深长的无限遐想。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独特。因为经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确认为古代书法艺术的典范。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内,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一直非常牢固,人们将他尊为“书圣”和中国书法文化的代表。
王羲之(303—361),琅邪临沂人,字逸少。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一生曾任秘书郎、参军、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人称“王右军”。后称病去职,与东土诸名士优游自适以终老。
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伯父王导、王敦以及父亲王旷,都是曾经左右东晋形势的重臣。王氏家族与当时的皇族司马氏平起平坐,地位显赫。王羲之虽然父亲早逝,寄养在伯父王导家中,但这并不影响他具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与良好的学习环境。据说他小的时候不善言辞,长大成人后却善于思辨,并以骨鲠著称。
王羲之少时学卫夫人书法,后来得到叔父王虞的指导。他的家族中擅长书法的人很多,伯父王导、王敦都精于书法。王导还将有“江东法帖之祖”之谓的《宣示表》传给王羲之,可见对王羲之书法才能的器重。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能够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终于“备精诸体”,创造了全新的书法艺术境界。
王羲之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有人要问,一千多年前的王羲之书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后来很多书法家都有很高的成就,为什么不能取王羲之而代之呢?这个问题要放到书法史中来看。首先,要从汉字的发展演变上看。中国文字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的变化,从篆书系统向隶书系统转变是—次关键性的变化。我们现在汉字应该都属于隶书系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表意文字。隶书系统的文字在以后的岁月里繁衍出很多变体,如行书、草书等,这个过程都发生在汉代,隶书本身也最终演化成为今天常见的楷书。在王羲之之前,这些书体都有一定的规模,但还是不够成熟。比如钟繇的楷书,相对来说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张芝的草书也属于质朴一路。王羲之书法在他们的基础上取代了前人,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字范式。王羲之之后的书法家当然也不可能停留在模仿王羲之的书法上,比如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他们将楷书推向了更为标准化的境界。但是,宋朝的文人书法家大多认为,他们的楷书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虽然在实用方面是够标准的,但与王羲之相比,却显得有些不自然。正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境界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字形姿态丰富但不过分张扬,气息冲和,刚柔相济,既有法度,又有极高的审美境界,所以在他之后的很多朝代的书法家都愿意接受他。人们把羲之尊为“书圣”,恐怕就是这个道理。yishujia.findart.com.cn
《十七帖》法帖渊源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参考。
《十七帖》是一部汇帖,以第一帖首二字“十七”名之。凡27帖,134行,1166字。其中的一些帖尚有摹本墨迹传世,如《远宦帖》、《游目帖》等。据载:唐太宗好右军书,搜集王书凡三千纸,率皆以一丈二尺为一卷,《十七帖》即其中的一卷。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云:“《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煊赫著名帖也。”此载略与今传本异。摹刻本甚多,传世拓本最著名的有明邢侗藏本、文徵明朱释本、吴宽本、姜宸英藏本等。唐蔡希综《法书论》说:“晋世右军,特出不群,颖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传《十七帖》是也。”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yishujia.findart.com.cn
《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
《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些可以说是习草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