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阿科 签约:相关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01:43

     何谓文化

  关于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的文化观

  格物知致

  知识的困惑

  何谓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一词的由来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  

何谓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裔昭印主编的《世界文化史》导言中说:何谓"文化"?对此,学术界众说纷纭。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他们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中列举了161种文化定义。及至今日,世界上出现的文化定义大约有300多种之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等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和各类辞书都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文化概念的含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它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社会学家兰登贝格则认为:"文化可以被定义为是一套从社会活动中习得并传递的判断标准、信念、行为,以及因此出现的行为的习惯模式,及其物质的和象征意义上的产物。"美国学者赫斯科维兹指出,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达其创造性的手段。在我国的权威辞书《辞海》(1999年版)中,文化被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它解释道,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成;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英国的《枫丹娜现代思潮辞典》指出,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的'社会遗产':由一个民族在他们特殊生活条件下不断发展的活动中创造并且从一代传向一代的物质手工艺品,集体的思想和精神制品,以及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总体。"学者们对于文化的解释尽管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承认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它是人类自身的属性;所不同的主要是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的差别。狭义文化论者仅把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视为文化,而广义论者则把人类创造的一切都纳入文化的范畴。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学者还把广义文化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层次或者类型。综观学者们的种种意见,广义的文化概念应包括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以及由语言和符号构成的全部世界,它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面的内容:其一为物质文化。它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生产、生活的器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其二为精神文化。它包括人们思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心态等;其三为行为文化。它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其四为制度文化。它表现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社会规范。……广义的文化概念看似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却是有序的,精神文化是文化内容的核心,它与其他层面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赞成广义的文化概念,同时也将精神文化置于文化系统的核心地位。

 

 


关于传统文化

"传统"二字《辞海》中解释道:历史沿传下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行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积极的传统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保守和落后的传统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起阻碍作用。
  文化与历史是一对孪生姐妹。不同的文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出现不同倾向的文化现象,而不同倾向的文化活动,则又会影响、甚至左右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和进步。至于传统文化,则又是具有着历史意识,民族风格和特色,即特别具有着民族的思想精神,与时俱进的保留、吸收、凝聚,甚至全面继承和发扬了某个或多个历史时期文化的精要,俱有五光十色,并且超越于人之有限的生命存在,而一代代的留传推广下来。

中国古代的文化观

"文化"二字古已有之,在近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现代人们所使用的文化一词,从其含义上看,很大程度上是由西方转译而来的。其范围很广,既可包含所有的精神产品,又可包括所有的物质产品,甚而连社会制度、风俗、个人行为等都可包容在内。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显然没有文化在今天所拥有的众多意义,它的适用范围要狭窄得多。"文"一字在古籍中有文字、文教、文德、修饰、人为、迹象等多种含义。孔子把文列为孔门四教之一。但是,当文与化联系在一起而组成一个新词时,文化的含义、范围就十分明确了,其所指无非是诗书礼乐,道德教化,最多包含政治制度,其意义总不出社会上层建筑的范围。
  古代的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贲卦·彖》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把这句话解释为:圣人观察人文,以诗、书、礼、乐为法则,并以此来教化而化成天下。北宋理学家程颐的解释是:人文是指人伦关系,观察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就有了好礼之俗。总之,古人所谓的文化是指文治和教化,即以文来教化天下。古人还往往以封建统治者所实施的文治教化来指称文化,古人常说的"文武之治"的文就是这一个意思。汉代刘向曾说,兴师动众,以武力解决,是为了镇压不服从的。先用文化来教化,仍不改顺的,才再施加刑罚。文化就是统治中的柔性方面,即文治和德教。后来,明清之际的顾炎武提出了一个较为宽泛的文化观,认为从一个人的身心到家庭、国家、天下,所有的度数规制、音声形貌无不属于文化。清儒彭申甫也有类似的理解,认为从大处说,国家的礼乐制度是文化,从小处说,一人的车马服饰、一家的房屋建筑,也是文化。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文化观,是以儒家学说为主的文化观,认为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指诗书礼乐、政治制度、伦常道德、礼仪制度以及成为礼俗的一套观念和习俗。在传统的士大夫们看来,他们肩负着教化百姓,纠世风,正人心,辅佐人主的重大使命,也就是说担负着帮助君主实行文治教化之道的重任。文治教化就在于推行三纲五常、诗书礼乐,这是古代中国文化观的核心所在。在传统中国人看来,人伦纲常、礼仪规范如果在社会中普遍推广,人间秩序有条不紊,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就是文化的较高境界了。传统中国人相信,自己所拥有的文化是天下最为文明、优美的文化,其他民族的人还生活在未开化时代,谈不上什么文化,只有中国人才是文明开化的人。这种文化优越感,一直支配了中国人近3000年。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命题,常与即物穷理相提并论,即物穷理是宋明理学家的一个命题,意思是"就物而穷其理",它既表明了认识的目的,也指出了获得认识的途径。宋明理学家认为,认识的目的是穷究事物内部抽象的理,理虽先于物,但寓于物中,所以要即物,即接触事物。格物致知,语出《礼记》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一语。原文中对此并无解释,东汉郑玄注曰: "格"来也;物,犹事也。"
  从宋代开始,格物致知成为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命题,许多思想家基于不同的哲学立场对它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格物致知的格物即摈弃、隔绝、剥落外物的意思,如程颢和其他一些主观唯心主义者就持这种观点。程颢认为,一切知识皆存于内心,是我们本身所固有的,所以求知就应当求之于内心,在这个过程中,物或物念是障碍,它使我们迷而不悟,要致知就要排除外物的干扰,使心不粘于物。第二种观点认为格物即穷理。如程赜、朱熹等客观唯心主义者从理先气后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物中包含有先于物而存在的理,物有理而理寓于物,因而人要穷理,就必须触及物。但理是不依赖于物而存在的,万物只有一理,所以不必穷尽天下之物,只要得到了贯通的理,就可应用于万物。正如朱熹所说,格物如同食果,去其皮,食其肉,咬其核,在这个过程中,物如同皮壳,是可以丢弃的。他认为,大凡道理,皆是我自有之物,非从外得,物只是一种手段和中介,人不过是借助它完成一种自我体认罢了。第三观点认为格物即详尽地考察天下之物,如唯物主义者叶适就持这种观点。与程朱不同的是,他认为物不是可以随便丢弃的,知是离不开事物的。第四种观点认为格物即是格心。格,正也,格心即正心。如王阳明提出,物理存于吾心,物即事,而事是从心的角度而言的。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人应格去心中之物,格其非心,迁恶从善。即是说,格心就是要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正其不正即去恶,归于正即为善。第五种观点把格物解释成推行为物,强调知与功效、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以及亲身实践对知的重要性,王夫之、颜元等持这种观点。
  格物致知这一命题的含义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从中,我们既可看到哲学本体论对认识论的影响,又可看到中国认识论思想在各个环节上的大致成就,以及整体发展的历程。

知识的困惑

当今人类的知识领域变得如此广袤,以至难以把握了。在各门科学中都诞生了十数个学科,并且在精确度上一个胜过一个。通过望远镜发现的星座和星系多得难以计数,更不要说一一为它们命名了。地质学动辄就是数百万年,而过去人们的概念还仅仅是几千年。物理学在原子中发现了一年宇宙,而生物学则在细胞中看到了一个微观世界。生理学在每个器观里,心理学在每个睡梦中,都发现了无穷无尽的奥秘。人类学重现了人类的远古风貌。考古学家使早已湮灭的城市和国家重见天日,历史学家则证明了一切历史的虚无缥缈,并描绘了一幅只有施本格勒或者爱德华·迈耶那样的人才能综观全是的画卷。神学和政治理论正在土崩瓦解,创造发明使生活和战争越来越复杂,经济政策则使得政府走马灯似的频频更换,使民怨更加沸腾。而曾经将一切科学召集到自己麾下,为世界树起一个井然有序的形象,并描绘了一幅至善至美的诱人的哲学,现在已失去了承担协调如此艰巨任务的勇气,而退出了为真理而战的沙场,躲进幽深、狭窄的角落里,胆战心惊地回避世间的问题和责任。知识成了人类不堪重负的负担,人类的心灵已经不能承受了。
  这样,剩下的仅仅是对"越来越少的问题知道的越来越多"的科学专家们和对越来越多的问题知道得越来越少的哲学思辩家了。专门家对整个世界不予理睬,眼光只是盯在鼻子下那块方寸之地。整体消失了,"事实"代替了理解;而与理解的延续毫无关系的知识再也不能产生智慧了。各门科学,各个哲学流源都衍生出一套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理解的词语。人们的学识越来越丰富,但是,人们发现自己要想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学识却是越来越困难。生活与知识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统治者无法理解理思想家,求知者对教人者所教的不能理解了。知识空前地增长了,但是人们却变得普遍的无知,典型物却被推上了世界大城市管理者的职位。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亘古未有的时代里,科学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但是新宗教时刻都在诞生,古老的迷信正在夺回自己失去的地盘。普遍人发现不得不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要么充当科学的传道士,模糊地唠叨着悲观主义;要么就做神学的牧师,喃喃地憧憬着不可企及的幸福。
  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师的职责就十分明确了。他们应该像专门家掌握自然界的语言那样,去学会专门家的语言,以便破除知识和需要之间的阻辟,为新知识找到为一切有文化的人理解的旧词熟字。因为知识如果变得繁杂晦涩而不表达,就会堕落为经院哲学的权威的附首贴耳,人类就会陷入一个新信仰时代,敬重而疏远对他的新牧师们表示虔诚。而曾经希望以广泛普及的教育为基础的文明,就会在专门知识的基础上摇摇晃晃,随时都可能坍塌,因为这种专门知识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品,而专门术语的大量出现把少数人孤零零地与世人隔开了。……--摘自《哲学的故事·再版前言》

何谓哲学

哲学按古希腊文的本意是"爱智",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们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它探求的不是具体领域的具体规律,而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最一般规律,是对它们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依照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哲学家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同这两大阵营的斗争交织在一起的还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哲学属于上层建筑。

哲学基本问题

思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指人的意识、精神,即主观思想,存在这一范畴的含义很广,在这里指同人类思维相对立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思维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地位的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哪一个是本原的、第一性的;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和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这两方面的问题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一词的由来

在我国古籍中,"哲"作聪明、贤明、智慧释;"学"当学问解,没有"哲学"一词。"哲学"一词是近代从日本流传过来的。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第一个用"哲学"这个名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这个希腊名词由两个字组成--"爱" (音译为菲罗)和"智"(音译为索菲亚),合起来即是"爱智"。这就是"哲学"的原始意义。这个词转借到英语、俄语、德语等语言中,都音译为"菲罗索菲"。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哲学家西周,根据汉字的意义将"哲"和"学"拼成"哲学"一词,意译了英语的"philosphy"。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新学的兴起,"哲学"一词开始在我国书报杂志中使用,并且很快取代了"玄学"、"形而上学"等不准确的名词,成为通用术语。"哲学"即使人聪慧之学。

古代哲学的主要特点

每个民族的哲学是该民族的精神文明的一面镜子。作为中华民族古代精神文明镜子的中国古代哲学,集中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具有迥异于异域哲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历史悠久,名家辈出。中国哲学史绵延数千年,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仅见的。远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系统的哲学体系,出现了《周易》这样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出现了老子、孟子、庄子、孔子、墨子等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的伟大的哲学家。从老子到孙中山,历代涌现了许多重要的哲学家,有如群星灿烂,各自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精神面貌,代表着中华民族认识前进运动的各个发展阶段。
  2.百家争鸣,吸收融合,对立互补。早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动的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擅胜场。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直至近代,虽然儒学一直占有极大优势,但"百家"并未尽黜,一直和儒学或对立,或融合。同时,中国古代哲学还善于批判地吸收融合各种外来思想,印度佛学的输入,及其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的产生就是显著的例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始终贯穿在整部中国哲学史之中。中国古代起步较早的自然科学,达到了封建制度下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为唯物主义者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自然科学知识,给予哲学的发展以直接的推动。荀子、王充、范缜、王夫之、戴震等,都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而成为一代哲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朴素唯物论、朴素辩证法以及辩证性的总体观念,达到了古代哲学的最高水平,是古代哲学的精华。
  3.重视伦理道德,重视人的价值,注重探求人与整个宇宙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命题,要旨即在于探求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还是调整人际关系,以求达到和谐、平衡的健全发展。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人的重视,把人与天、地并立为"三才",认为只有人才可以"参天地,赞化育"的思想,表现出一种人本主义的倾向。而对伦理学的研究,也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儒家首倡的"仁"和"中庸"的思想之中。由于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和谐统一,反对"过"和"不及",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发展。此外,与"天人合一"的命题相适应,中国古代哲学在认识论方面注重"知行合一",即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家把这一认识论问题与道德修养问题相结合、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提高修养,解蔽去惑,所以仍有其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