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娃娃的时间:西安事变系列之九,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1:03:27

                      延安夜话(西安事变系列之九)

 

 

 

        张学良准备和周恩来在延安正式谈判,这是张学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谈判,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谈判,他决定了中国之后半个世纪的命运。

 

在谈判之前,又有一个新的事件发生,这也是对西安事变有重要影响的一件事。

 

特使刘鼎

张学良刚从洛川回到西安,就接到上海李杜将军的一份密电,电文只有五个字:朋友已找到。

张学良大喜过望,知道李杜联系到上海共产党了。张当时认为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还在上海,所以虽然已经和李克农接触,但还是更相信共产国际的力量。

他随即派出原来是李杜副官的高级参谋赵毅,将这个朋友秘密接来西安。

这边朋友还没有到,另一路神仙却先到了西安,他就是军统领袖戴笠。

戴笠这个人能力极强,白手起家组成了不亚于苏联克格勃,美国CIA的军统组织。军统的前身复兴社分子遍布全国,在东北军内部有不少人潜伏。

张学良自认为跟李克农联络的事情做得密不透风,实际上3月5日他和李克农见面的时候,潜伏在洛川的六十七军副官处副官刘宗汉就将张李两人会面的情况立即汇报到南京,甚至还汇报了两人达成协议的大概内容。

戴笠深感惊恐,立即向蒋介石报告。蒋当时正在全力围剿困居四川北部的红四方面军和山西境内的东征红军,尚没有精力处理这样的事情。况且蒋介石并不相信亲如兄弟的张学良会做出这种事情。

蒋问戴笠这个情报可信度有多少,戴笠说有七八成。

蒋介石斥责戴笠说,谁都可以说七八成,就是你不能这么说。你是搞情报,知道这种重要情况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不确定性,就会导致我们大政策的决策失误。

戴笠不敢多说,随即表示自己马上亲赴西安去了解情况。

于是戴笠赶赴西安,进行新的情报部署,同时拜见张学良,探探口风。

当时中央情报系统在西安势力还是比较强的,对西安的各方面都有监控,主要有四股力量。

第一就是西北剿匪司令部政讯处处长曾扩情,他是军统的人。其主要力量都是深入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军队,负责监视两军,是从事军方工作的。曾扩情资历很老,为黄埔一期生,也是复兴社的创始人之一,此时俨然是西安军统的领导人。中统体系形式上也受他领导,连戴笠也称他曾大哥。

第二就是西北剿匪司令部第二处处长江雄风,他兼任西安军警督察处处长,也是军统的人。西安的军警都受他指挥,是从事除了军方以外其他所有领域的情报工作的负责人。

第三就是省会公安局局长马志超,马也是军统体系,除了自己的治安警察以外,还有武装警察500多人,是有武装的一支情报力量。他受江雄风领导,是实际工作的主要领导人。

第四就是国民党陕西省省党部,它就不是军统体系的情报组织,而是陈果夫陈立夫建立的中统情报组织,设有行动队的武装特务,负责直接执行南京方面的各种命令。党部表面上是国民党在西安的最高党务机关,权力高于西安政府。

根据国民党情报系统的惯例,任何一个地方都设有中统和军统两个组织,这样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互相监视。

 

戴笠一到西安,各情报的密报雪片般飞来,都说西安中共势力活动频繁且大胆,甚至超过当年江西中央苏区。戴笠看到这些情报以后,也不觉吃惊,随即向蒋介石立即汇报。

蒋介石还是认为张学良不可能通共,但他对杨虎城不放心,加上向来小心谨慎,还是做出了一些应对的部署。

他派出自己身边的侍从室主任晏道刚到西安,给张学良担任参谋长,实际是是监视张学良的,同时领导在西安的中央情报机构。

晏道刚在长征期间都是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做事尽职尽力,深受蒋信任。

不过晏道刚没有什么军政经验,之前都是做副官的任务,经受考验也不多,加上人比较老实,没有什么手腕,所以他担任这个职务其实是不能胜任的。

 

戴笠稍后跟张学良在西安金家巷张公馆会面,张学良当时还有喉病,不能太说话,一行人就稀里哗啦打起了麻将。

打麻将中戴笠几次用语言挑张学良,暗示已经知道张学良的一些行动,张装聋作哑,以风月事情岔开话题。当时盛传戴笠想追著名影星蝴蝶,张学良和赵一荻都以此取笑,戴笠也讪笑着应对。

几圈麻将还没有打完,突然张学良的副官孙铭久进来汇报,说是给张学良治疗喉病的医生到了。

张学良说什么医生,之前不是看过医生了吗,我正在和雨农兄打牌,让他回去,明天再来。

孙铭久得令以后出去,没有几分钟他又回来了。

孙铭久说那个医生说他是副司令之前托朋友请的名医,副司令可能忘记了。

张学良少爷脾气发作骂道不是让他明天再来吗,你闹什么?

孙铭久面露恐惧说他从上海来的,刚到西安就赶来给副司令赶来给看病。他还说病情紧急,早一点治疗早恢复。

听到的是从上海来的,张学良开始醒悟了。

此时戴笠能在国民党高层混的如鱼得水,自然也不是泛泛,他察言观色说既然是医生来了,张副司令还是赶快去看病,自己先告辞了。

赵一荻也赶忙说,学良这几天话都不能说几句,还是赶快治疗好。

张学良跟戴笠客套几句,随即送客,然后去看那个医生。

 



-----------------戴笠一首建立了军统组织,全盛时期有6万特工,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戴笠出道很迟,30岁时候才进入黄埔军校(当年男人很多16岁到18岁就成家,30岁相当于现在的40岁),最终却有了大成就。所以我经常跟年轻人说,只要有坚定的信念,肯吃苦,再加上一点天赋,迟早会成功的。其中信念是最重要的。

 

这个医生,就是李杜介绍来的中共党员,也是张学良需要的中共联系人。

张学良对这个人的印象不错,他看起来文质彬彬,一副知识分子的派头,但是气质不俗,处事得体果断,一看就是经受过生死考验的人物。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刘鼎。

刘鼎原名阚尊民,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出身的共产党员。刘鼎是四川省南溪县,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的童年和少年跟现在的大部分人没有什么不同,就是一味读书求学。到了1920年,刘鼎离开家乡到杭州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科学习。1924年赴法国参加勤工俭学,在柏林被朱德推荐加入中共。其后几年,他先后就读于德国著名的哥廷根大学与柏林大学,是当时中华民国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

1925年刘鼎因为参加共产党活动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随即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空军机械学校学习、任教了三年,他兼作翻译,还担任过东方大学中国支部书记。期间学习了包括兵器构造、爆破原理、无线电技术、电报电话在内的很多军工知识,也为之后刘鼎成为八路军兵工系统领袖打下了基础。

在苏联时期,刘鼎认识了在此处进行特工培训的女共产党员吴先清。吴先清1925年底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她之前结过婚,她的丈夫宣中华在四一二事件中被捕遇害。吴和刘鼎属于革命夫妻,也是自由恋爱,他们结婚以后,感情非常好,两人生了一个孩子,在苏联几年平静的日子过得很幸福。

可惜1929年两人接到命令,要回国参加中共的工作。他们忍痛把仅一岁的孩子送到苏联的保育院(类似于孤儿院),先后回国。

1929年刘鼎回到中国,立即加入最危险的上海中共特科二科。上海中共特科二科是当时中共最为重要的一个组织,科长是陈赓,更高的领导者就是周恩来。二科主要负责中共的情报收集工作,刘鼎此时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不但擅长化妆,跟踪,侦查,情报传递等基本特工技能,还精通地下无线电台。刘鼎记忆力极强,能够记住整本复杂的译电密码。除了这些以外,刘鼎还擅长投毒等暗杀技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1929年时期特科还是全胜时期,虽然国民党在1927年前后成立中央调查统计局(中统)和军事委员会调查组(军统的前身),但由于两个单位组织时间短,没有系统训练,有经验的专家极少,经费不足,总体力量比较薄弱,无力和中共地下组织对抗。

当时中共派出所谓的龙潭四杰胡底,钱壮飞,杨登瀛,李克农四个人潜伏在中统内部,尤其是钱壮飞为当时中统负责人徐恩曾的机要秘书。所谓机要秘书就是负责处理一切机密文件的秘书,由他挑出重要的文件给徐恩曾处理,其他不重要的就交给下属执行科处理。由此,钱壮飞得知所有中统秘密情报,导致中统的工作在1929年底到1931年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至于杨登瀛更是了不起,他是中统在上海特务组织的主要领导人。由于上海最繁荣的就是租界,而租界为英法美等各国惯例,中国军警在此处没有执法权,无法逮捕和审讯。所以需要一个能够和租借的洋鬼子,上海三教九流人士交往密切的人物来协调联络。杨登瀛就是这么一个任务,他是中统和几国洋鬼子打交道的负责人。杨登瀛事这方面的高手,在上海不但和英美法日租界的高层搞得如胶似漆,更在上海青帮红帮极有面子,通吃黑白中外几条道。

杨登瀛为中共工作以后,立即对上海的中共机关不遗余力的保护,导致中统在上海的行动一再失败,中共叛变的叛徒通常刚和中统接触即被中共锄奸科暗杀。

中共也留出一下过期的资料,一些已经撤离的机关,还有一些不坚定和叛变共产党员给杨登瀛处理,杨由此在中统内部功劳最大,是当时最红的人物。

虽然如此,但地下秘密工作从来都是极为险恶的,单单上海租界的外国巡捕就有3000多人,四处都有他们的耳目。中共特工人员随时可能被捕或者遇难,必须有极为坚强的意志才可以。

在特科期间刘鼎遭遇过无数风险,他多次改变社会身份伪装自己,包括办成卖糖果的小贩。他曾经担任最为危险的情报传递工作,将双重间谍杨登瀛的情报带回科特。由此中共连续营救了一大堆同志,也处死了诸如出卖了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彭湃的中共中央军委秘书白鑫在内的众多叛徒。

其中有件事情最为有名,193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负责人关向应在法租界被捕,绝密的手抄文件也落入敌人手中。

法国巡捕头子看不懂中共文件,托国民党中统驻沪特派员杨登瀛找一位“鉴别专家”。这个鲍君甫是中共特科的潜伏人员。杨登瀛向法国人推荐所谓德文学者刘鼎,刘鼎去了以后,非常从容。他向法国人报告,这些德文的文件都是一些技术资料,没有什么政治色彩,只是有些激进言论。其实真正的机密文件已经被刘鼎偷偷替换了。

法国人没有质疑学者味十足的所谓专家刘鼎的鉴别,既然这些文件都不是政治性的,关向应应该就是个有些激进的读书人,不是共产党分子,稍后在中共的巨额行贿下将其释放。

刘鼎由于工作出色,被中共任命为特科二科副科长,他的夫人吴先清也跟其一起活动,她还担任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任谍报组长(后吴在1937年苏联肃反中喊冤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后处死)。

但是特科工作确实非常危险,1931年4月中共特科行动三科科长,中共情报三巨头之一的顾顺章叛变。由于顾顺章领导的特科三科是行动科,负责消灭叛徒和武装对付国民党特工,顾顺章对中共在上海的组织了如指掌。顾顺章叛变以后,虽然有卧底钱壮飞抢先的汇报,但中共在上海组织仍然受到灭顶之灾,刘鼎的上级杨登瀛被捕,二科科长陈赓和特科负责人周恩来侥幸逃走,而中共领袖恽代英和毛泽东的好友蔡和森先后被捕遇难。蔡和森死的最惨,他的手脚被用铁钉钉在墙上,胸部被刺刀刺了几十刀才惨死。前后被捕的全国共产党员有800人之多。

中共中央对顾顺章叛变一事极为痛恨,立即下了锄奸命令。

1931年1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通缉令--为通缉革命叛徒顾顺章事》,通缉令历数顾的种种罪行,并称:

  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特通令各级苏维埃政府,红军和各地赤卫队,并通告全国工家劳苦群众:要严防国民党反革命的阴谋诡计,要一体缉拿顾顺章叛徒,在苏维埃区域,要遇到这一叛徒,应将他拿获交革命法庭审判;在白色恐怖区域,要遇到这一叛徒,每一革命战士,每一工农贫民分子有责任将他扑灭。缉拿和扑灭顾顺章叛徒,是每一个革命战士和工农群众自觉的光荣责任。

  

后周恩来奉命亲自带领康生等特科队员对顾顺章家锄奸。顾顺章是老江湖,自然不敢在家。顾当时可谓全家革命,他的岳父母,兄嫂,妻子,甚至小姨子都为中共机关服务,或者看门,或者做饭,或者买东西,都不知道顾顺章已经叛变。由于自认为家人没有叛变应该没有危险,顾一没有转移家人,二没有排出武装人员保护。结果周恩来和康生认为顾顺章叛变肯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家庭人员应该有参与,都是叛徒。所以周恩来和康生等一行人没有杀到顾顺章,反而杀死了顾顺章全家9口人,只留下顾顺章的9岁小女儿和12岁小舅子没杀。

杀死顾顺章全家还有情可言,最倒霉的是当时顾家在打麻将,请了朋友。结果来打牌的一个朋友斯励(共产党员)和顾家保姆也都被用绳子勒死灭口。

顾顺章知道被灭门以后,在报纸上公然谴责暴行,并且悬赏捉拿周恩来等人。中统局长徐恩曾后来为顾找了一个南京女孩做太太。



---------------------特工头子顾顺章一生唯一的照片。顾本人非同小可,跟陈赓一起赴苏联接受过克格勃的一年特训。顾顺章本人也是个传奇人物,他武功很厉害,手枪打的极准,非常勇敢,敢打敢冲,加上工人的出身,深受苏联领导人器重。顾除了特工的技能以外,还会三个厉害的招数,第一就是徒手脱逃术,就是可以依赖一些随处可以得到的小东西打开手铐锁链,巧妙脱逃。由于顾顺章的这类技术极高,甚至以此为职业表演魔术,并且经常在上海登台演出。第二就是催眠术,他能让意志力比较薄弱的人受影响。第三就是土遁术,这就是风传了,不过很多人相信。特工最终处死顾顺章的时候,由于怕他使用邪术,用铁钩穿透了他的琵琶骨。

 

刘鼎的一席话

当年10月10日刘鼎在上海外滩一家公园和人接头的时候众多特务秘密逮捕,他一口咬定自己是教书匠,遭遇酷刑仍然没有说一个字。后来依靠夫人吴先清的嫂子是空军司令周至柔的同学,通过内部关系,让刘鼎假装做了悔过的申明,才侥幸将其保释出来。

释放以后,刘鼎受到特务监视,不敢在上海逗留,在1933年赶赴中央苏区。

在赶赴中央苏区的路上,刘鼎先进入方志敏红十军控制闽浙赣苏区。方志敏慧眼识才,将刘鼎留下,负责军工工作。当时闽浙赣苏区条件极为恶劣,部队不但弹药不足,连一门迫击炮都没有。刘鼎在四面封锁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建立了洋源兵工厂,自己担任政委。这个所谓的兵工厂只有一台小型手摇车床和几十名工人。刘鼎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发挥自己出色才能,在几个月后这个兵工厂不但可以生产地雷,手榴弹,步枪,还生产出了几门小口径迫击炮,解决了红十军没有炮兵的历史。

好景不长,红军主力在国军第五次围剿下,被迫准备长征。红十军奉命在1934年11月组成抗日先遣队向浙江安徽进发,以吸引国军包围江西苏区的主力部队回访,减少红军长征的压力。

该部挺进国民政府控制核心区域,顿时遭遇国军数倍兵力围攻,该部在1935年1月27日的皖南怀玉山被国军全歼。除了粟裕领导的500人侥幸突围,包括方志敏在内的一些官兵都被俘虏,刘鼎也在此战被俘。

此时刘鼎在此化名隐藏身份,由于兵工厂规模太小,外面国军根本不知道红十军这类土共还有这种单位,所以真的以为刘是一个普通兵工工人。国军将其将其囚禁在江西九江俘虏营,一同被俘的方志敏由于名气太大由于无法隐藏身份,在1935年8月被枪决。

国军对红军普通被俘士兵并不重视,看管一天天的松懈。

刘鼎在1935年10月从俘虏营设法逃走,由于当时红军已经长征,南方各苏区已经被封锁,刘没有办法,只好再次回到上海,试图找到组织关系,至少可以找到自己的夫人。

可惜当时刘鼎的夫人吴先清已经在9月再次回到苏联受训,之后在1937年死于苏联的肃反(吴去过日本,被苏联借口日本特务流放到西伯利亚后失踪,估计不是被枪决就是折磨致死以后随便埋葬了。当时被斯大林杀掉的中国人很多,很多来苏联打工的中国民工也被当做特务处死,吴只是其中一个而已。),由此夫妻两人从1933年分开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一面。

刘鼎跟夫人吴先清感情深厚,刘鼎被捕以后,吴冒着极大危险亲自去求空军司令周至柔。她找到周至柔时候,周得知吴先清是共产党后便哈哈大笑,说:“绿客婆来了”。吴先清坦然地说:“是的,我来了。今天要么你把我也关起来,要么把刘鼎放出去。”可能是看在同乡的份上和佩服吴先清的大胆无畏,周没有为难她。

 

可以说,刘鼎本人的家庭生活是比较不幸的。

 

刘鼎是特科成员,和当时为共产国际秘密成员的宋庆龄有过接触。他找到宋庆龄,宋告知他目前中共在上海组织都被粉碎。1933年初由于军统中统太过于厉害,中共实在无法在中共站住脚。中共中央总书记博古率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临走时指定由卢福坦、李竹声、盛忠亮领导上海中央局。结果从1934年3月至1935年2月仅一年时间,上海中央局连续遭到六次大破坏,卢福坦、李竹声、盛忠亮三个领导人先后被捕叛变;1935年7月上海中央局停止活动,整个上海的地下党除了极个别的组织和极少数的几个人,被国民党破坏殆尽。

除了中共组织以外,共产国际在上海组织也几乎全军覆没。连共产国际远东情报负责人也被逮捕后驱逐出境,共产国际和中共的电报联络也完全中断。宋表示也没法联系到中共组织,让刘鼎化名“周叔和周教授”,暂时居住在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家中养病(刘鼎在红军服役时候有慢性病),等待机会。

1936年初,张学良到上海联系李杜,宋庆龄和史沫特莱等人,希望中共派一个代表去西安。

三个人商议,都觉得刘鼎最合适。他首先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德语和俄语,张学良自己会说英文,对知识分子向来比较看重。其次,刘鼎虽然只有33岁,但是因为自身的丰富经历,政治外交甚至特工经验极为丰富,很适合处理这种复杂的问题。最后,刘鼎身份是灰色的,在1932年被保释以后,刘鼎表面上是中共脱党人员,在中共地下党示意下写过假的悔过书,其后来在方志敏红十军的经历也没有人知道,符合张学良对联络人身份的要求。

刘鼎本人几个月都在闲居,由于联络不上组织心情非常郁闷。期间国民党特务因为129学生运动在上海大搜查,刘鼎被迫去宋庆龄家住了几天,心情更是沮丧。

在宋庆龄找到他,说出希望他去西安的时候,刘鼎立即表示同意。

 

他此时会见张学良,直接说是宋庆龄介绍来的。

张学良认为刘鼎很可能是共产国际,也就是苏联的代表,总体还是比较谨慎的,由于不知根底,他试探的问了刘鼎几个问题。

第一红军为什么骂他投降卖国,不抵抗。这是张学良在摸苏联对他的态度。

第二苏联为什么在中东铁路事件把他打得那么惨,还说他勾结日本人。这是张学良在摸苏联对他历史问题的态度

第三红军为什么在陕北把他打得那么惨。这是摸苏联对中共和张学良合作问题的态度。

这些问题,刘鼎认为不能随便回答,推说比较累,明天再说。

张学良见夜深,也没有追问。

第二天刘鼎再次拜见张学良,回答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张学良在东三省不抵抗而撤军,必然遭受全国人民痛骂。共产党自然要和全国人民保持一致,获取民心,所以自然要骂张学良。

张学良对这个解释表示接受。

第二个问题,刘鼎说,张学良主动收回苏联在北满特权中东铁路,并且驱逐苏联雇员,苏联才被迫出兵维护权利,稍后也没有借机扩大特权。至于张学良和张作霖一直在东北排斥苏联,和日本合作。苏联政府攻击他们亲日也不是没有道理。

这点张学良也认可了。

第三个问题刘鼎表示张学良曾经在鄂豫皖苏区杀了不少红军,后到陕北全力发动剿共战争,红军出于自卫发动反击,将其击败,也是理所应当。

刘鼎又向张学良告诫,目前蒋介石是想借助红军消灭东北军,做法非常明显,几乎是路人皆知了。红军目前已经停止对东北军的进攻,转而东进山西,不可能南下占领陕南,说实话,就算红军想进攻,也没有这个实力。张副司令是聪明人,现在红军和蒋介石到底谁是对东北军最大的威胁,你可以自己想想。

张学良沉默了一会,说刘鼎说的有道理,但是这种情况下又能怎么办?

刘鼎说东北军现在最实际的是联合红军抗日,这样可以一雪前耻,又可以摆脱蒋介石借刀杀人的计策,这样张副司令本人也可以名垂千古。

 

这些话正说到张学良的心里去,之后张怕刘鼎留在身边,两人同吃同住,每天在一起十几个小时,连续这样十多天。刘鼎在中共和苏联工作过多年,熟知它们的一切。刘把共产党的主张,苏联的主张毫无保留的介绍给张学良。

张学良是个军人,对红军能够经历一年极为艰苦的长征居然不夸,只有几千人仍然能够顽强作战,战斗力不减等事情特别感兴趣。他的东北军装备是全国第一,训练也不错,军官大多上过军校,但就是士气不高,打仗不行,经看不经用。

刘鼎说红军之所以厉害,是跟布尔什维克主义分不开的,也是共产党宗旨和政策的必然结果。

刘鼎说,东北军和红军有根本性的不同,一个是封建体系的产物,一个是马列主义的产物。东北军内部派系繁杂,封建思想严重,士兵多为军饷,军官只为升官发财,都不可靠。不但无法跟红军相比,连蒋介石的黄埔系也比拟不了,目前最好以抗日思想作为团结他们的核心,普通士兵军官接受这些没有丝毫困难,这样人心齐,士气自然就高了,战斗力也会提高。

张学良对刘鼎的建议非常赞赏,这也是困扰他近10年的问题。

 

期间张学良感觉刘鼎为人爽朗直率,谈吐高雅,精明能干,由此把刘视为好朋友。他逐渐把高福源接通红军,李克农和他谈判,周恩来即将来延安的机密大事都告诉了刘鼎。

 



--------------------老萨对刘鼎很钦佩,主要之前写过一些八路军兵工的文章,知道刘鼎对八路军的重要性。刘鼎在西安事变后主要从事兵工工作,担任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部长,建国后刘鼎担任刘鼎任中央重工业部副部长,分管兵工、机器制造等行业,是解放军军工之父。

 

这里面还有个细节需要说明,张学良是真的把刘鼎当做朋友的。张学良赶赴延安参加和周恩来的会谈,首先要飞到洛川县城。张本人会开飞机,在得知刘鼎曾经学过航空技术时候,邀请刘鼎一起驾驶飞机飞到洛川。

刘鼎本人虽然学过航空知识,但从没开过飞机,在张学良邀请下,刘自觉刚开始接触,一旦拒绝就会被张学良小看,就破釜沉舟的上机驾驶。

两人驾驶飞机,一会俯冲,一会拉升,都兴奋的哈哈大笑。飞机飞到洛川以后,张学良认为刘鼎有胆量,够朋友,对他更是亲热。

稍后,4月很快到了,双方按照协议要开始谈判了。之前毛泽东示好,首先解了对甘泉的围困,被围困在里面大半年的两个营守军得以撤到后方和其他部队换防。

其次,红军接触了从洛川到延安的交通封锁,东北军得以把100车给养送到物资极为短缺的延安。

张学良知道以后很高兴,称赞红军守信用。

 

这段时间,张学良又和原东北军体系内的激进分子高崇民谈过。高崇民是老同盟会会员,和杜重远的关系很好,和中共的关系也很好,张学良也比较器重他。

最初杜重远就是让高崇民把中共要求合作的信件交给张学良的。

张学良表示现在东北军形势非常险恶,抛去其他不谈,中央政府去年谈定新年提供给东北军第一笔200万军费,但其中70万要由河北地方军政首脑宋哲元提供。宋不但扣着70万不发,还问东北军追要之前在河北花费的所谓欠款。

高崇民表示可以东北军应该和中共,陕军十七路军合作,联合对抗中央政府。

张学良对高崇民说:当年诸葛亮在南阳给刘备分析大势,说曹操统治中国北方,雄兵百万,不能与其争锋。现在蒋公统治中国大部分地区,不仅仅是中国北方了,雄兵何止百万,我们怎么能跟他争锋?还是由我劝他先坚决抗日后剿共,不让我们和红军互相消耗为好。

高崇民说那还是公开跟蒋介石提出联共抗日的主张,看看蒋有什么反应。

张学良点头称是。

中共这边,周恩来从山西前线赶回苏区以后,一直等待和张学良谈判。

等待了十几天,双方终于在4月6日商量好谈判开始时间。

肤施夜话

 

周恩来,李克农根据协议带领一支红军警卫部队在4月7日从苏区出发,8日下午赶到延安东20里的川口。此时陕北雨雪交加,气候恶劣,双方的电台无法联系。由于延安城有东北军129师一个团驻守,不知道他们是否得到命令,周恩来他们不敢随便和守军接洽。等到直到9日早晨天气好转,双方电台才联系上。张学良命令129师师长周福成热情招待,派人把周恩来一行人接入城内,安排在一个非常秘密的地方居住。这边张学良于9日下午驾驶飞机带领刘鼎,王以哲两个人才到了延安。

虽然张学良和李克农已经谈判过,但终究是交过手的敌人。李克农部署红军部队,一旦出现问题,立即进攻延安城,解救周恩来。

9日,周恩来,张学良,王以哲,刘鼎五个人在延安的桥儿沟天主教堂开始了秘密的谈判。张学良手下黎天才在天主教堂四周密布哨兵,下令擅自走入教堂附近百米内的人员一律格杀勿论。

张学良刚见到周恩来,立即为周所倾倒。

周本人留着一把大胡子,浓眉大眼,双目炯炯有神,气度极为不凡,一看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

张学良握住周恩来的手说:周将军,欢迎,欢迎!延安是我军布防的边境,但蒋的耳目颇多,所以,对周先生还不能大张旗鼓地欢迎,请周先生见谅。

周恩来热情地握着张学良的手说:张将军,你好,我们就趁着夜色交谈吧,不过肤施是块宝地,我相信不久会大放光明的。其实算起来我们还是同乡,我就是在东北长大的 (1910年到1913年秋周恩来曾在沈阳读书) 。

张学良说:这我知道,听我的老师张伯岑(南开大学创始人)说起过。周恩来奇怪地说:张伯岑是我的恩师。怎么,张伯岑也是张少帅的老师?

张学良笑道:过去我抽大烟、打吗啡,就是听了张伯岑的劝告后才戒除的,从此拜张先生为师。我们可算是同师了。

此时刘鼎上前跟周恩来握手:周副主席,您还记得我吗?

周恩来迅速的想了一下,然后笑道:阚尊民?特科二科的副科长,我在上海的老战友。

刘鼎说:我现在叫刘鼎了,在张副司令身边做秘书。

周恩来说:张副司令,刘鼎可是我们红军中的大秀才哦,他留学过三个国家,会说好几个国家的语言。

张学良笑道:我知道,刘鼎兄精明能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对我的帮助很大。

几句客套话说完,双方随即进入正题。

张首先告知周恩来,他深知国民党痼疾缠身,非伤筋动骨的改革不能复兴。他游历西方以后,认为德意日之所以短期内强国,都是依靠法西斯主义。当时意大利独裁者莫索里尼曾经告诉张学良,中国之所以战乱平平,经济落后,就因为领袖太多了。他本人认为法西斯主义可以救中国,所以拥护蒋介石为国家领袖,奉行法西斯主义,改革国民党,领导中国抗日复兴。

周恩来见到张学良非常直率,也就直接表明态度。周认为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到最后阶段的一种形式,以压迫人民,个人独裁为基本形式,把资本主义表面的民主都抛弃了。中国根本不可能实行这种制度,第一中国现在还是资本主义最初期,没有这样的任何基础。第二中国国力弱,想和日本对抗,必须依靠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而法西斯主义本质是摧残压迫人民,绝对不可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支持。如果这样做,中国抗日战争是必败无疑的。

最后,周恩来诚恳的向张学良指出,如果中国信奉法西斯主义,就必将走入德意日阵营,等于和欧美民主制度国家决裂,也和苏联决裂。中国奉行法西斯以后,英美这些国家不可能在信任中国,中国就只能和德意日合作,也就是与虎谋皮。

张学良对周恩来的高超眼光非常钦佩,表示他以后再也不提法西斯主义了。

张学良接着表示,他认为抗日必须联合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因为蒋介石是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控制着,掌握着中国绝大部分力量。如果按照红军现在宣称的抗日反蒋的政策,就等于派除了中国官方的力量抗日。以中国国力之弱,就算集中全国所有力量,也要通过艰苦的持久抗战才能击败日本。现在居然把国内力量大约五分之四排除出抗日阵营,抗战自然极难获得成功。他希望红军改变反蒋的立场,和蒋介石国民政府合作。另外,张学良认为跟蒋介石私交很好,他通过这几年各种场合的接触,和蒋介石的种种抗日准备,张认为蒋介石是有决心抗日的,也是绝对可以争取的。但是蒋介石一直认为中共是祸乱中国最大的根源,一定会消灭中共再抗日的。

说到这里周恩来不觉直接驳斥张学良的观点,他列举国共合作北伐成功的例子,指出只有国共合作中国才会有前途。同时周恩来怒斥蒋介石在四一二屠杀了无数共产党员,汪精卫甚至说什么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他们背叛中山先生联俄联共的主张,集中全国兵力五次围剿红军苏区。最后周恩来表示,目前日本占领东北四省,扶持了伪满洲国,又在河北步步紧逼,建立河北北部的傀儡政权,同时势力渗入察哈尔和绥远,扶持蒙古德王建立伪内蒙古政权,华北五省朝不保夕,中国的危险已经迫在眉睫。张学良可以自己想想日本和中共谁是最有威胁的敌人。

张学良表示当然是日本,但是张认为蒋毕竟代表中国,又有中国大部分军事经济政治力量,不争取他不可能获得抗日成功。所以他主张国共合作抗日,不能反蒋抗日。



-------------------当时的延安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是战略地位重要的重镇,由东北军一个团驻守。

 

这点周恩来表示可以理解,也可以考虑,但是要回去跟中共中央协商以后才能回答。这是中共方面近10年以来,对国民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

后周恩来向毛泽东表示,如果坚决反蒋,就几乎失掉全部的蒋系盟友,应该考虑改变态度,考虑和蒋合作。

最后张学良表示,要他目前反蒋,他是做不到的。如果蒋介石真的投降日本,他一定会脱离出来自己做打算。但表示希望在这种时候要得到红军,尤其是苏联的帮助。他现在迫切想知道苏联到底是不是真心支持中国抗日,有没有私心,会不会支援东北军。

周恩来表示红军绝对没有问题,苏联也肯定会给与帮助,至于苏联的私心肯定是有,但是只要客观对中国有利就可以了。张学良听到这段话,心里就像吃下了定心丸。

 

张学良乐观的认为蒋介石会跟红军合作抗日,他一定会促进这个合作联盟形成。他的原话是:你们在外边逼,我在里面劝,我们来个内外夹攻,一定可以让他扭转过来。

 

由此双方经过一整夜的会谈,达成以下协议:

1.关于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问题,张学良同意这是中国唯一出路,对中共的主张张学良表示研究后再提出意见.这是张学良根本态度的明确表示。

2.关于红军的集中问题,张学良表示承诺帮助红军集中河北;张国焘四方面军四万多人北上甘肃,试图进入陕北苏区,东北军可以让路;至于目前贺龙,肖克的二,六方面军也在北上陕北的问题,由于必须经过中央军防区,张学良不好直接插手,但是他表示可以去斡旋。

3.东北军派出去苏联协商援助的代表,取道欧洲;中共的代表由张学良负责保护,取道新疆。

关于停止红军和东北军两军作战问题,张学良表示完全同意。

4.张学良目前无法公然表示联共,所以仍然要根据蒋介石命令进攻苏区,所以王以哲军继续防守延安,并且向苏区前进,红军需要谅解。

5.关于双方通商问题,普通用品红军可以自己去陕南购买,军用品张学良代为提供。

双方派代表常驻.

张学良认为红军目前试图通过山西进军河北不能成功,在山西也很难立足,还是转进绥远,打垮伪内蒙古政府的德王比较好(德王只有2万伪军武装,战斗力不强).但红军如果能够到达陕北,他可以通知驻扎在保定,石家庄的东北军53军万福麟部给与支持(张学良后派亲信黄显声去该军担任军长).

 

由此,双方达成全部协定,由此张学良彻底确定和中共的合作.

但张仍然做两手打算,如果蒋介石能够和中共合作抗日,自己就根本不用再和中共开战,不可能损失自己的力量。所谓兔死狗烹,蒋介石为了抗日,肯定要借助东北军20万大军,这样东北军就有救了。

但如果蒋介石不同意跟中共合作,而是仍然要让东北军和红军拼光,甚至在抗日之前利用其他手段消灭东北军。张学良就只能脱离蒋介石阵营跟中共等势力合作,在苏联的援助下另起炉灶。

 

这次会谈体现了张学良的不成熟,仅仅一个月前张学良不过只有联络中共,互不开战的主张,仅仅一个月后,通过和李克农,刘鼎,周恩来三个共产党员的交谈,就开始主张联共合作,甚至拉部队出去跟蒋介石政府对立,真是很不可想象。

此次谈话中,张学良对周恩来政治眼光的高瞻远瞩,谈判技巧的高超,甚至气宇轩昂都钦佩不已。近60年以后,张学良回忆到:周恩来这个人我很佩服,很佩服,这个人很佩服,他也佩服我,我们俩也没有谈多少,简单说,他说我,我也拿这话说他,他反应很快,就说几句话就明白了,用不著罗罗嗦嗦说很多事。



---------------------------延安会议的天主教堂,这个地方决定了中国未来半个世纪的命运。

会后张学良爽快的赠送给周恩来一份《申报》60周年纪念大地图一册。

由于得知红军军费紧张(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候仅有1000多大洋的军费,连过冬的棉衣都买不起。后毛泽东向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借钱,徐海东当时也穷的叮当响,仅有7000多大洋,还是一点点省出来的。徐咬牙借给毛5000多元),张学良当场赠送给红军2万银元,稍后还另外赠送了20万元给红军作为礼物。

稍后张学良还帮忙中共在西安采购了3000支步枪和60万发子弹,另外还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军用急救医药,兵工厂设备等,张都热情给与帮忙,还直接从东北军弹药中拨了一批,暗中交给红军。

会后,刘鼎奉命回到陕北苏区,向周恩来毛泽东汇报张学良的思想。毛周通过刘鼎的汇报认为张学良是很可能被争取过来的,红军前途顿时光明了。

但是刘鼎向毛周汇报,陕军十七路军杨虎城则滴水不进,他没有办法和其联络。

毛周对刘鼎说:杨虎城跟张学良不同,他是白手起家的老军阀,沉稳狠辣,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杨虎城在陕西的势力比张学良还要强,我们必须和他合作。我们已经暗中跟他接触了,近期就应该有结果。

由此,西安事变的主角又转到了杨虎城身上。 
                                     西北军和中共的合作(西安事变系列之十)  

 

       如此简单的跟张学良达成东北军和红军合作的协议,周恩来和毛泽东等人都大喜过望,甚至非常意外。毛泽东对周恩来说张少帅看起来没经过多少大的考验,对于这种重大问题居然短短一个月就下了决定,不知道是不是有诈。周恩来说少帅还是比较爽快的,我看他不像耍手段,最低程度他的东北军将来不会主动跟我们作战,这边可以不用担心。现在难的就是陕军的杨虎城,他是陕西的地头蛇,控制陕西大部分地区,是地方最强的实力派。我们想在陕北站住脚,不联络他是不行的。朱德说杨虎城是老军阀,跟张学良不同,他沉稳老练,以保护自己利益为第一位,不会随便改变自己的主张。周恩来说确实是这样,我们跟他们十七路军联络非常困难。毛泽东说再难也要做,杨虎城在现阶段来说,比张学良还要重要,一定要跟他接上关系。

杨虎城最大的敌人--国民中央政府

杨虎城的事情,老萨之前都已经写过了。他从陕北一个十几人的土匪首领起家,经过20年的生死拼搏,一步步成为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和方面军总指挥,最终在1930年被蒋介石任命为陕西省主席。这20年内杨虎城依靠自己的政治军事能力,还有一帮兄弟的忠心耿耿,九死一生的混到一省领袖的位置,算是非常的不容易。

杨虎城在1936年的的时候,自己感觉形势对他非常不妙。

杨虎城在1930年末成为陕西省的领袖是有一定偶然性的,他的根基并不牢固。

在中原大战期间,杨虎城的陕军名义上还算是冯玉祥的部下,率领1万多大军在山东驻防。后杨虎城判断时局,感觉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所谓反中央联盟实力不如中央军,加之各部各怀鬼胎,无法齐心协力,跟当时连兵对付董卓的关内诸侯差不多。杨虎城认为跟着冯玉祥根本没有前途,况且他也不算冯玉祥的嫡系(杨虎城是陕西地方的老陕军,和冯玉祥的西北军不是一个体系),没必要为他拼命。

杨虎城接受蒋介石的新编十四师师长任命,将部队拉到河南南阳,成为南阳守备司令。在激烈的中原大战中,杨虎城狡猾的按兵不动,保持中立地位。直到冯玉祥的西北军被中央军彻底击败,各部或是溃退或者投降,杨虎城才果断出兵。由于此时西北军为了打中原大战,从西北倾巢而出,后方基本没有留兵力。以陕西为例,几乎没有西北军正规军,陕南只有当地军阀头子甄士仁收编了各地民团组成十几个师,仅有一万多兵力,都是民兵武装。此时前方一败,后方就成为无人之境。杨虎城部是蒋介石各部中最靠近西北军后方的,他率领部队从西北军和晋军的空隙中插入(晋军更为无耻,阎锡山为了保住自己的本钱,已经下令晋军抢在西北军前撤走,后方到处留下大量的空档),一举攻陷防御空虚的洛阳。

洛阳守军西北军葛云龙师知道大势已去,双方碰了一下葛部就迅速投降,杨部只伤亡了千把人,大量辎重枪械都被杨虎城缴获,杨白白捡了个大便宜。之后杨虎城部没有做任何停留,而且全军急速占领陕西的门户潼关,抢在中央军之前进入陕西。得知潼关失守,统领陕南民团的甄士仁迅速宣布归顺杨虎城,此时成为光杆司令的西北军陕西省政府代理主席刘郁芬慌忙带着省府各厅、处长及卫士团,以视察渭北公路为名,向山西方向逃去。留下善后的西安市长杨慕时和城防司令陈毓耀立即向杨虎城投降。

实际杨虎城攻打下陕西,就像刘备在赤壁之后占领荆州大部一样,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是靠曹魏和东吴火拼的结果,自己占了便宜。

此时蒋介石迫于现状,任命杨虎城为陕西省主席。其实蒋介石知道杨虎城本质跟冯玉祥没有任何不同,但当时陕西人非常排外,非陕西人很难服众,无法担任陕西省主席的职务。中央军里面的陕西人,如关麟征,杜聿明之流,年纪太小,当时都在30岁左右。他们又都是师长副师长一级的军官,在中央军中也算不上高职位,难以服众。最重要的他们是都是年少去南方黄埔从军,在陕西没有打拼过,也没有任何势力,当地人甚至根本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让他们担任省主席基本是不可能的。而杨虎城则是在陕西打拼了20年的地方实力派,之前面对刘镇华十万大军以数千之众死守西安近一年时间,在陕西颇有威名,做个省长还是完全胜任的。

蒋介石又认为,目前杨虎城的一万多大军已经占领陕南,控制了省府西安,造成了既成事实。如果中央不同意他担任省主席,杨虎城肯定会兴兵抗拒,甚至还会和冯玉祥残部联合。中原大战当时还没有完全结束,这种动乱情况下,中央军没法在做额外的战斗。同时蒋介石认为冯玉祥在西北经营多年,势力根深蒂固,不容易动摇。而杨虎城是冯玉祥的叛将,又是陕西的地头蛇,可以借助杨虎城的力量消灭冯玉祥的残余势力。

另外,蒋介石认为杨虎城本人是个老粗,几乎不识字,也没什么政治能力,部队战斗力也不强,比冯玉祥容易对付多了。只要利用杨虎城收拾了冯玉祥以后,再收拾掉杨虎城也不太困难。

所以,蒋介石迫于形势暂时任命杨虎城为陕西省主席,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十七路军总司令等职位,利用杨虎城很快消灭了西北军在陕西的残余力量。

何应钦在蒋介石任命杨虎城以后,亲自赶赴西安,对杨进行安抚:蒋总司令希望杨在西北整理五年,就是在这五年之内,不至有什么变动。过去冯玉祥在西北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设施,一律由杨负责接收整理,中央不另派人;所有冯玉祥留在西安的物资,也由杨接管处理,中央决不插手干涉。杨虎城听了何应钦这番鼓励他的话很高兴,说:这与咱们的计划相吻合。但是蒋介石一贯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好话说完,坏事做尽,对于这种人,要随时提高警惕。

果然,何应钦随后奉蒋介石的命令参观了陕西机器制造局(冯玉祥在陕西的兵工厂),看到这个兵工厂规模颇大,工人就有5000人,可以生产包括轻机枪,迫击炮在内的很多武器,是陕西最大也是唯一的一个大型兵工厂。何应钦让杨虎城将这个兵工厂交给中央管理,杨虎城阳奉阴违,通过小手段应付过去,说已经把器械局改成了专门生产农具的工厂。同时将机器局下属的华阴庙药厂、机器厂及潼关的机器厂装模作样的交给中央,实际上工人和机器都已经搬空了。杨随后对部下说:看看,老蒋此举就是不想让我们发展起来,亏他这么性急,一刻也不愿意等。

随后,何应钦还和陕西其他势力联系,他任命了之前投降杨虎城的地方势力甄士仁为陕西民团总司令,让其所部1万多民团直属中央调遣。

杨虎城得知这个情报极为愤怒,在何应钦任命甄士仁的第二天就将其枪毙,罪名是拥兵自重,意图叛乱,将其1万人枪都收归自己部下。

 

他在1930年接到中央任命时候就说:蒋介石之所以把陕西政权交给我们,是形势所迫不能不如此。蒋介石对我们是不放心的,因此今后我们的问题,将是如何对付蒋介石了。换而言之,蒋介石将成为我们的主要敌人。对于蒋介石,我们绝不能予以丝毫的低估,他一手把持中央,党,政,军大权一身:有军队,有官,有钱,还有特务。几年以来,一个个军阀都在他的手里失败了。汪精卫,胡汉民,桂系李宗仁,湖南的张发奎,唐生智,阎锡山,冯玉祥。中原大战阎冯两个中国最大的军事集团联和反蒋,出动兵力六七十万之众,并得到桂系集团的声援,还有汪精卫等一批国民党中央委员高处扩大会议这样的招牌,并且另立了中央政府和南京对抗。可以说几乎保罗了中国绝大部分的地方军阀势力和在野政党,结果这一联合反蒋仍然不免一败涂地。中原大战以后,地方还有和老将对抗实力的只有张学良了。但可以推论,今天的张学良,也绝对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其他军阀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我们作为一个军事团体,只有陕南的地盘和四万多部队,兵力财力都有限,比起阎,冯,李,张,陈济棠,唐生智都差得很多。以我们的军事力量和蒋斗争根本不够条件;要想联合其他军阀呢?阎,冯尚且归于失败,又有什么人可以联合?所以我们要和蒋介石斗争,必须以军事自保的基础上,主要使用政治手段。蒋在政治上的弱点很多,我们必须抓住这一点,方可以站住脚。如果需要取得外力的合作,只有中共才是可靠的合作对象,也只有中共才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唯一政治力量(背后有苏联)。

 

-----------------------中央军在抗战前约有60多万之众,他们装备精良,战斗意志顽强。杨虎城依靠自己约5万之众,根本无法跟中央对抗。所以杨虎城没有办法像冯玉祥,阎锡山当年那样来硬的,只能用其他手段对抗。

杨虎城的危境

 

杨虎城对蒋介石的手段和意图心知肚明,所以一直也把蒋介石作为最大的敌人。杨虎城入主陕西以后,立即扩编军队,想方设法将原属冯玉祥的陕西兵工厂收归自己所有,终于一举将部队从不到2万人扩大到正规军约5万的水平。但是到了这个数量,杨虎城认为部队无法再扩大了,按照陕西不发达的经济,能养活这么多士兵已经非常艰难了。要知道占领广西全境的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军队不过3万人。

实际上,杨虎城奉行军事上保证对蒋的威慑,以守为主。政治上找出蒋的要害进行攻击,以攻为主。

除了发展部队以外,杨虎城在身边幕僚文人的策动下,还试图在西北继续扩展地盘,壮大实力。他借助雷马事变(甘肃军阀第八师师长雷中田在兰州叛变,囚禁了省主席马鸿宾),让大将孙蔚如率部进入甘肃,试图控制这个省份。但是蒋介石的军事和政治手段比杨虎城高明多了,他巧妙是使用政治手段瓦解了杨虎城进入甘肃的一部主力,让他们叛变改投中央,同时军事上保证绝对优势压制孙蔚如,经济上进行封锁,让其部生存不下去。孙蔚如在甘肃站不住脚,还损失了近一个师的兵力,被迫狼狈撤回陕西。

 

由此,蒋介石认为杨虎城军政能力不强,所部貌合神离,战斗力差劲,没资格和中央对抗。蒋随即取消了杨虎城陕西省主席的职务,让文人政客邵力子担任,这让杨措手不及。杨试图占领甘肃没有成功,还损失惨重,得不偿失。由此杨虎城经常对孙蔚如说:老蒋政治军事手段太厉害,我们确实不是他的对手。

 

军事上,蒋介石积极部署,杨虎城刚刚在1930年刚刚入住陕西,蒋介石就调动嫡系中央军第2师黄杰部,第3师陈继承部进驻潼关,华阴,华县一带,控制了陕西东部大门,以方便中央随时进入陕西。稍后,蒋介石又派出中央军第1师胡宗南部驻扎甘肃天水,陕西汉中一带,从西南面威慑杨虎城。这三个师都是中央军精锐部队,他们联手进攻的话,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就不是对手。

蒋介石的威胁还只是一个方面,杨虎城目前感觉更可怕的内部问题。

内部上,张学良在目睹九一八事变时候,原奉系老臣,省长一级的重要官员将领张景惠,熙洽,臧式毅等人纷纷叛变投日,张作相,汤玉麟年老昏庸,开始对自己内部的改造。

到了1935年,除了于学忠军长以外,所有军长,师长都是张学良扶持起来的。张学良一旦对谁不满,随时可以将其撤换。所以东北军内部总体还是比较统一的,各部内部斗争小,也都服从张学良的命令。

杨虎城就不同了,他的内部不合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杨虎城这5万部下的骨干都源自杨在老家组成的中秋会,还有最初起兵时候的老军人。这些人之所以联合在一起,跟当年三国时代的刘关张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通过义气和共同利益为核心,根本没有什么大的主张和信念。

所谓义气,用古惑仔的话来说是最靠不住的东西,也就是为了这个义字损失自己的利益,自古至今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即使所谓义字当头的关羽,当年也投降了曹操。当年道德观是忠臣不二主,连吕布部下城破都自杀殉主,不愿投降曹操,关羽此举显然是大不义的。

而自古最讲义气的恐怕就是宋襄公了,先是守信在诸侯谈判时候不带兵,结果被楚成王暗自带兵俘虏,在楚国关押了一年。之后跟楚国交战,楚国士兵渡河的时候他将仁义不打,楚国士兵刚刚渡完河立足未稳,他也不打,结果被楚国准备好以后一下打垮,留下了千古笑名。

义气是很不可靠的,在艰苦创业期间,大家为了共同的利益,有可能齐心协力合作。

和三国时期的刘备一样,杨部多可以共患难。杨虎城一生遇到的逆境很多,他在靖国军时期被敌人击败,被迫率领1000多人残部丢掉地盘逃到陕北。此时他的大将孙蔚如,冯钦哉,李子高等人都是很讲义气的,在穷途末路时期跟着杨虎城,没有散伙。靖国军之后,杨虎城部又被刘镇华10万大军包围在西安一年,后期西安城内粮食吃光,老百姓甚至开始吃尸体,这种绝境下,一般部队早就跨了,但是跟随杨虎城已经十多年的老部下没有叛变,坚持了过来。之后杨虎城加入冯玉祥部北伐,被北洋军阀击败损失惨重。杨虎城部被迫脱离冯部逃往皖北太和县困居,六七千人仅靠盘踞一个县城为生,这样也没有垮掉。

杨虎城这只部队有非常明显的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军阀性质,有他们的优点,也自然有他们的缺点。

太平天国初期和中期无往而不胜,兵力高达一百万人,连续大败清军,把曾国藩打的一败涂地,差点投水自杀。还控制了江浙等几省13年之久,实力非常之强。

结果刚刚入主南京,形成气候以后,领导阶层立即腐败和互相倾轧。天王洪秀全在创业时期非常艰苦,依靠超强的个人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几乎占据了清政府半壁江山。但洪秀全从41岁进南京成为天王享受富贵以后,到1864年6月52岁时自杀,他在11年中除了一次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探视生病的军师东王杨秀清,居然从未迈出过京城一步,整日既不怎么上朝处理政事,又不怎么去军队处理军事,完全处于极端的享乐生活中。洪在南京穷奢极欲,洪所住的天王府,由原两江总督衙门改建,规模宏大,方圆近十里,从1853年建到1861年,才完工一半。洪自己先后选了2300个宫女,其中88个人正式封为妃子,比清朝皇帝的妃子还多。如果太平天国当时已经胜利,享受一下还有点道理。但当时其不过割据中国江浙赣一带,四周都有清军虎视眈眈,其中江南大营里南京城中心还不到二十里,可以说是非常随时可能被敌人消灭。如此之绝境下,居然还这样享乐荒淫,不理朝政,真是非常不可思议。

除了享乐以外,还有内讧。

天京之乱中,太平天国高级将领互相残杀,结果太平天国三巨头之二的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等约2万人被杀,另一个巨头翼王石达开则全家被杀,他悲愤之下率领20万主力部队脱离太平军。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最优秀的高级领袖被一扫而光,官民人心开始涣散,军事形势瞬间逆转,清军随即在各战场得胜,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大为缩小,最终亡国。

杨虎城跟他们几乎一样。

杨虎城入住陕西以后,也就是所谓的共富贵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进入和平时期,就不同了。因为军阀部下根本没什么大的目标,拼死拼活目的不是为权,就是为钱。一旦打下天下以后,他们认为胜利果实分配的结果对自己不公平,就很容易出问题。平定陕西以后,杨虎城认为老军人打天下可以,治天下不行,开始重用一些文人。对这点冯钦哉,马青苑等老军人极为不满,冯钦哉甚至当着杨虎城的面,在一个大会说:台下没看到几个穿军装的人啊。现在好了,今天任命一个厅长,明天任命一个县长,这些人捞也捞够了。我们打天下拼命的时候,这些人在哪儿?现在到神气起来了,银元现钞一箱箱往老家运。

听到这番话,参与大会的数百官员都大惊。冯钦哉在1918年就跟随杨虎城转战四方,近20年来立下无数战功,所以杨虎城碍于面子没有说什么。

这番话也是杨部高级军官的心里话,他们对杨虎城非常不满。

除了这个因素以外,还有别的问题。

杨虎城本来有四个大将孙蔚如,冯钦哉,马青苑和李子高,都是当年打江山的老兄弟。

李子高和孙蔚如最为杨虎城器重,李子高资格最老,在1914年就收留被通缉逃亡的杨虎城,还和他一起上山做了土匪,是杨虎城多年的左右手。但李子高身体不好,在1930年时候就因病早逝,孙蔚如就成为杨最信任的人。

孙蔚如1921年跟随杨虎城,杨认为李子高虽然忠诚厚道,但能力一般,只算能干,算不上出色。冯钦哉虽然才干最为出色,但是脾气不好,思想复杂,有时候不服从任何人的命令,不容易控制。马青苑有能力,脾气好,但跟随杨虎城时间不是很长,不能对他太过于信任。孙蔚如才干虽然不如冯钦哉,但也算上相当出色,对杨又非常忠诚,跟随杨有10年之久,知根知底,有三者之长,没三者之短,是最值得重要的。

这边,冯钦哉和马青苑极为不满,都认为他们功劳不比孙蔚如差,地位却不如孙高。

冯钦哉很能打仗,也有头脑,是一个很厉害的将军。杨部最经典的突袭唐生智后方驻马店一战就是他打得。但冯认为杨虎城对他不公平,赏罚不分明,对他的部队补充不好,对孙蔚如也比较不满,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这种意图。

马青苑则更为不满,他的功劳也很大,杨部在皖北和山东时期没有散伙,马青苑有很大的功劳。但是马青苑本人并杨虎城的嫡系,之前是冯玉祥部下,杨虎城始终认为他不可靠。杨部的武器一向很差,很多步枪用了超过20年。在驻马店战役胜利后,杨虎城缴获了大量唐生智的军火物资。唐生智部叛变前是北伐的急先锋,装备大量新式先进武器,崭新的步枪机枪就有4000支,还有一批重炮。杨把最好的武器交给孙蔚如的师,差的武器交给了冯钦哉师,而把这两个师换下来的烂武器,交给了马青苑师。

据说马当时看到这些几乎不能用的步枪,在看到孙蔚如师的士兵很多人长短两支新枪,气得浑身发抖。

马青苑跟李子高,冯钦哉和孙蔚如不同,他虽然跟杨虎城是老相识,但直到1927年才率部投靠杨,虽然颇有战功,不过终究不是杨的嫡系。在杨虎城封建集团里面,所有东西都要按资排辈,马青苑自然排不上号。

入主陕西以后,蒋介石提出陕西省只需要两个正规陆军师,要求杨虎城把所部三个师中的一个撤编。杨虎城就将马青苑的58师变为陕西警备师,这也就是说这个师无法得到中央的拨款,只能靠陕西政府提供军费,各方面条件自然一落千丈。陕西经济不发达,马青苑部补给装备都很差,士兵军官的军饷也不足,比孙冯两个师差了一大截。马青苑看到这样厚此薄彼,完全不念过去的功劳,感觉无法忍受,开始考虑率部投靠蒋介石,蒋也乐于接纳马青苑。杨虎城此时也害怕马青苑有什么问题,将他的两个心腹旅长撤换,任命了对自己非常忠心的两个旅长。这两个旅长根本不听马青苑的指挥,马几乎被架空。马青苑看到这种情况,知道杨虎城很快就会把他换掉,只得背水一战,他将这两个旅长一杀一关,然后起兵投靠中央。

杨虎城得知以后,急调主力夹击,将马部击溃,马青苑只身逃走,虽然平叛成功,但杨部已经伤了元气,内部分歧更为严重。

冯钦哉得知马青苑叛变以后,就说:我早就跟杨虎城说过,对马青苑这样不公,他迟早会反的,我的话就是没有人听。现在好了,打走了马青苑,人心更是散了。马青苑之前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功劳,现在落到这样的下场,谁不害怕?



-----------------------冯钦哉是个相当厉害的军人,后在抗战中在山西和八路军联合作战,颇有战功。但性格较好强,不服人,难相处。因为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后在1938年被蒋介石明升暗降,失去指挥权,成为光杆司令和已经沦陷的察哈尔省挂名主席。

冯钦哉说的一点没错,之后1934年,孙蔚如带领大军进入甘肃,孙蔚如部第49旅杨渠统部没有军费,仅靠在当地征收。甘肃非常贫穷,无力养兵,杨渠统部在甘肃处境艰难。杨渠统跟马青苑差不多,虽然颇有战功,但自认为不是杨虎城的嫡系,不会有什么前途,结果下决定全部投靠中央。杨渠统虽然是一个旅的编制,实际兵力有两个旅,相当于一个师的兵力。这一走,杨部更是元气大伤。

冯钦哉得知以后大骂:杨虎城就是耳根子软,听那些混蛋文人幕僚的话,什么大西北战略,什么控制陕甘,再图整个西北,我们有这个实力吗?都是纸上谈兵的胡说八道!现在甘肃没有占到,还丢了这么多部队,这个后果谁来承担,应该把这些文人都枪毙。

杨虎城本来有三个师5万人,现在马青苑叛变,后杨渠统投蒋,整整损失了一个师,冯钦哉这边对杨虎城意见很大,很多时候阳奉阴违。杨知道关键时候冯钦哉不可靠,但是冯师大小军官都是冯钦哉的嫡系,根本动不得,只能听之任之。

剩下只有孙蔚如一个师比较可靠,但终究只有三个旅六个团不到2万兵力,怎么和中央军60多万之众对抗。所以说,杨部在军事上对中央的威胁几乎不存在。

由此杨虎城赶忙重组原马青苑的西安警备师的三个旅,并且考虑用新军官代替老军官,接连任命年轻的张汉民,唐嗣桐为旅长,又收编地方武装张鸿远部成为一个旅。结果这个西安警备师却被红军消灭掉了,他们和徐海东,程子华的红二十五军作战中,连败三场,张汉民的警备三旅被歼灭了五个营,张汉民被俘后遭红军处死。唐嗣桐的警备一旅被歼灭两个团,唐本人战死。张鸿远的警备二旅被歼灭四个团,他本人到底是老军阀,有实战经验,不像前两个旅长都是学生出身。张兵败自己中枪后,居然靠倒在死人堆装死逃生,保住了一条命。

由此重组的西安警备师再次全军覆没,杨虎城还损失了两个旅长,伤了一个,再次伤了元气。

除了军事上的失利,十七路军进入陕西以后,短短5年和平生活下,就像八旗军一样迅速腐败。

军官大多利用职权捞钱,买房买地贩大烟养小老婆,没有人在愿意吃苦拼命。各师多参与鸦片的买卖生意,颇有油水所得。另外各师长旅长等军官多自己经商,在陕西各地都有商铺。这些铺子地方政府都不敢管理,他们通过军队特权,大大赚了一笔。

至于士兵疏于训练,也没有什么士气,在加上装备一直低下,几乎对中央军构成不了威胁。之前杨虎城部总体还是能打仗的,有一定战斗力。在西安被十倍兵力包围一年居然没有垮掉,但之后面对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仅仅3000多人的部队,自己一个师上万人连败三战,几乎全军覆没,三个旅长两死一伤,足可以看到士兵战斗力下降如此之快。

一旦腐败成为四处可见的普遍现象,想扭转就很难了。

很多人惊讶于明末崇祯皇帝如此勤政却仍然失败,实际当时明朝政府已经腐败到了骨髓里面,除非来一场彻底的革命,光靠一两个人根本无力扭转了。有人说明朝亡于满清,实际明朝是亡国于自己。由于腐败和制度上的暴政,导致老百姓无法生活,只能拼死起义。官兵杀了10万,又出现20万农民军,杀了20万,又出现30万,越杀越多,越杀国力越弱。最终明朝军队在农民不断的起义中消耗殆尽,北京城也被农民军打破。

杨虎城的十七路军也是一样的,当时腐败现象极为严重。杨虎城多次整改,但中国官场向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高级官僚想出办法,将杨虎城的命令敷衍一下了事,不会有人真的想去做。到了1936年,杨虎城部内部腐败涣散,士兵战斗力低下,已经接近于不打自跨了!

至于政治上,蒋介石的手段比杨虎城高明太多,蒋在1935年前后安排邵力子担任陕西省主席,将一部分行政权拿到中央手中。同时蒋介石安排中统军统大量特工进入陕西,监视杨虎城。

到了1936年初,杨虎城在军事上,真正可靠的部队只有一个孙蔚如师,其中还有几个团不可靠。大形势上,杨虎城北面是红军3万之众,东面山西和洛阳驻扎中央军汤恩伯,顾祝同的10万大军,南边汉中一带有中央军胡宗南部数万精锐主力,西边稍微好点,也是东北军于学忠控制甘肃。更倒霉的是张学良率领东北军10多万大军进入陕西,虽然驻扎在从延安到洛川一带,没有控制陕南,但是毕竟对杨虎城是个极大的威胁。可以说,周围形势已经非常坏。

政治上,西北军阀的马家穆斯林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都是听命于中央,对杨虎城不会有支持,山西绥远的阎锡山是个老狐狸,更不可靠,新疆盛世才的地盘则离陕西太远,鞭长莫及,其他就没有有实力的军阀在可以联合。况且就算大家联合起来,也绝对不是中央军的对手。

更惨的是蒋介石一再逼迫杨虎城率兵协同张学良进攻红军,而东北军以10万大军,精良的装备连续四次大败,损失了2万兵力,阵亡了两个师长。陕军杨虎城这点人马,如何能拼?

所以,杨虎城跟张学良一样,试图和红军达成协议,互相不进攻,先保住势力。如果蒋介石试图夺取他的地盘和军队,杨不想自己单身走人,就只能联络红军自保,同时通过获得苏联的大量军事援助来自立。

所以,杨虎城是很需要跟中共搭上联系的。

 

-------------------------十七路军本来是装备差,训练差,但是比较凶狠,可以打一些硬仗。进入五年和平期后,迅速腐败,虽然装备有所改善,但已经无法打硬仗。

 

和中共的宿怨

 

杨虎城是一个老军阀,他知道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和中共联络,首先实现和平协议。杨认为中共自知不可能占领杨控制的陕南地盘,不会随便南下进攻,也就是说中共跟杨虎城没有利益冲突,根本没有火拼。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大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中央政府。

 

和张学良不同,杨虎城作为西北地头蛇,跟西北一号列强苏联和其下属中共一向有联系。最初1923年时候就结识了中共党员魏野畴,后来又认识了南汉宸,蒋听松等共产党员。其中南汉宸跟杨的私交极好,曾经被杨虎城任命为主管陕西经济发展的秘书长,后被蒋介石发现其是共产党。杨虎城冒着风险掩护南逃到日本。杨的夫人也是共产党员,杨还曾经要求加入中共。

但杨虎城对中共无非是一种利用关系,当时西北军阀的最大外援就是北方和中国接壤的苏联,当年冯玉祥就是依靠苏联的援助从绝境中复苏,一举成为仅次于张作霖的中国第二号军阀。杨虎城最初和中共联系,也无非是想获得苏联的帮助。但当时杨虎城仅为一个拥兵1万人左右的小军阀,苏联政府怎么可能看上这种小角色,一直不给于帮助。而杨虎城对中共的印象也不好,从魏野畴开始,所有中共党员几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他的部队改编为红军。从1928年杨虎城的老朋友魏野畴(著名共产党活动家,因为杨虎城没有支持皖北暴动而失败,后被当地军阀处死)的皖北暴动到1933年骑兵团长王泰吉(黄埔一期生,共产党员)的耀县暴动,中共先后在杨的部队里面搞了8次大规模暴动,前后拉走近万人的杨部士兵或民团武装,这让任何一个军阀也忍受不了。

除此以外,杨虎城认为中共不讲信义,不可靠。他先后跟在川北陕南的张国焘红四方面达成互不进攻的协议,结果张国焘部仍然在1934年大举进攻陕南,攻占数个县城,全歼杨部两个团,还击毙了两个团长。杨虎城最信任的虎将王劲哉率49旅去支援,结果被红军伏击消灭了两个整团,王劲哉本人靠骑马狂奔数十里才保住性命。红四方面一直打到汉中城郊,整个西安震动,杨部也损失了近两个旅的兵力,算是相当惨重。

杨虎城对这次袭击非常恼怒,认为红军言而无信,后将被俘的红军官兵50多人集体枪决泄愤。

除了红四方面军以外,陕北刘志丹红军连接击溃杨部两次围剿,杨部伤亡数千人,却让刘志丹建立了地跨六个县的苏区。杨虎城对此也极为不满,他认为1931年刘志丹在陕北被当地军阀抓住准备处死,就是靠了杨虎城下令才予以释放。释放刘志丹的时候,杨虎城还送钱送枪,很是照顾。结果刘志丹不念旧情把他打得这么惨,在杨虎城看来,真是一点也不讲义气。

 

最让杨虎城无法忍受的就是红二十五军徐海东部歼灭他的西安警备师。在得知红二十五军开到陕西境内以后,杨虎城特地派出特使跟红军达成协议,互相不进攻,放红军通过。红二十五军对协议完全同意,还让杨虎城买药品和提供地图,杨虎城一一照办。但结果红二十五军根本没有遵守这个协定,首先将杨部冯钦哉的126旅三个团打成了一个团,这次进攻被红军解释为126旅主动攻打红军,红军只好自卫。杨虎城于是命令警备师只许跟随在红二十五军后行军,结果红军仍然连续打了三个伏击,打垮了警备师的三个旅。杨虎城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警备三旅的旅长张汉民本来就是共产党员。杨虎城派他去追击本人就是因为都是中共党员,好说话,不容易造成误解。结果不但警备三旅被红军全歼,张汉民居然也被徐海东处死,最重要的就是张汉民被处死之前已经亮明了身份。张汉民是杨虎城最为看好的少壮派军官,虽然是共产党,但杨虎城认为人才难得,一向给与张汉民重任,没想到居然这样死掉,杨虎城又是心疼又是不满。

杨虎城认为红军是虎狼部队,不但不守信用,对自己人都毫不留情,这种团体根本无法信任。

所以杨虎城一向跟红军保证着若有若无的联系,自己从不亲自出面,以防止被政敌抓住把柄。

话虽如此,但形势变化太快,逼得杨虎城没有办法。

时间进入1936年以来,蒋介石陆续消灭了西南军阀,将西南贵州,湖南,西康,云南,四川基本收归麾下,并尾随红军将主力调入西北,后通过红军东征又将主力调往西北的山西省,看来对陕西的动手也就是这一年的事情。

杨虎城自知各方面绝对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陕南的地盘。当时杨虎城依靠5万大军控制了陕南,虽然并不怎么富裕,但各县县长都是杨虎城的亲信,有一定势力。必要时候还可以编组5,6万民团武装出来,帮助杨虎城作战。换句话来说,地盘就是杨虎城的一切。所以杨虎城认为自己情况比张学良还严峻,因为张学良虽然没有地盘,但至少有20万大军,装备精良,是全国第二大军阀力量,蒋介石短时间内吃不下这么大股部队,还会依靠张学良。即使张学良现在失败,被迫离开陕西去其他省驻防,或者被处分,只要他有20万的枪杆子,下场就不会太惨。但杨虎城就不同了,他的5万大军中真正可靠又有战斗力的大约2万多人,这点部队战斗力顶多相当于中央军一个师。一旦杨虎城失去地盘,就会按照部队数量给他一个位子。要让杨虎城从一省军事领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土皇帝变为中央的一个小小师长,杨自然绝对不愿意的。但如果力拒中央,保住自己地盘,杨虎城确实也没有这个实力,这也就必须借助其他的力量。

在西北如果想和蒋介石的中央对抗,除了联系各实力派军阀以外,还必须获得强有力的外援支持,这个外援自然就是苏联。但想联络苏联,也就必须联络中共,所以杨虎城还是跟中共保持着一些联系。

杨虎城身边两个主要秘书王菊人,米暂沉都是共产党员,杨的心腹秘书长南汉宸也是共产党员,杨虎城的夫人谢葆真也是共产党员,另外还有几个团长,一些中低级军官。杨虎城留这么多共产党员在身边,除了利用他们能力以外,就是试图保证跟中共的联系。

目前来说,杨虎城和张学良想的一样,首先要和中共实现和平,不能再火拼了,中共这方面也更为着急。

大家都有相同的意图,办事就相对简单多了。

 

---------------------------蒋介石早知道杨虎城和中共有联系,他在陕西安排了规模庞大的特务组织,包括军统和中统。甚至派出自己侍从室主任晏道刚去西安担任参谋长一职,实则负责监视。

步步逼近

 

1935年10月,也就是中央红军刚刚开赴陕北苏区的同时,在天津的地下党员,也就是杨虎城的老朋友南汉宸找到杨虎城的秘书申伯纯,交给申一份中共要求联络国内其他势力抗日的《八一宣言》。南汉宸是杨虎城10多年的老朋友,也是有1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在1930年杨虎城入住陕西以后,被杨虎城任命为政府秘书长,主要负责经济发展。南汉宸的特长就是搞经济(建国后担任中共人民银行行长),在两年时间内把陕西经济搞得蓬蓬勃勃。但在1932年,潜伏西安的国民政府特工向蒋介石汇报南汉宸时共产党员,蒋介石命令杨虎城立即将其押赴南京法办。杨虎城第一出于友情,第二出于南汉宸知道自己内幕太多,怎么也不可能送到南京。结果杨自己担了一个责任,说南汉宸已经畏罪潜逃,实际将其夫妻送到了日本暂时躲避,蒋介石对此非常不满。

南汉宸在1933年回国,在天津从事地下工作。在1935年南奉命将《八一宣言》交给杨虎城,以体现中共想合作和平的意图。

南汉宸和杨虎城的联络人申伯纯在11月初,赶赴南京,找到了正在此处参加国民党五全大会的杨虎城。申伯纯本来是杨虎城民政厅的一个秘书主任,后在1933年被杨虎城派到北平做十七路军的代表,实际负责在平津一带做情报工作,其中最重的一项就是和南汉宸这类共产党人联络。

申伯纯是广东人,1925年在北京大学毕业,是个大学生。他能力出色,在1927年被杨虎城所赏识,给与重任。实际申伯纯也是亲中共的分子,在1935年已经秘密加入中共地下党,后在1937年正式加入中共。

申伯纯带着《八一宣言》到南京邓府巷十七路军办事处找到杨虎城的时候,张学良在劳山被中共歼灭了110师两个主力团,师长何立中战死,稍后榆林桥又损失了一个整团,团长高福源被俘。唇亡齿寒,东北军败得这么惨,杨虎城也不好受。这段时间杨虎城焦躁不安,深感情况的严重和自己的无力。此时整整两年没有见到的申伯纯突然杀到南京来,让杨虎城赶到非常突然:申伯纯你不在北平呆着,跑到南京来干什么?

申伯纯:卑职有重要情况要告诉主任!

杨虎城:电报发过来不就行了!

申伯纯:事关重大,电报不安全,汉宸让我亲自来跟您面谈。

杨虎城紧张又有些兴奋的说:汉宸让你来的?等一等。

杨虎城摆手让身边的侍卫和副官全部出去:我现在有事,一两个钟头之内,没有特别的事情你们不要进来汇报,跟不许其他任何人进来!

众人出去以后,杨虎城问:汉宸现在情况怎么样?

申:汉宸现在在天津做中共的地下活动。前几天他找到我,跟我密谈了两天,讨论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份《八一宣言》。现在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且说愿意在抗日原则下,同一切军队合作,不管过去有什么冤仇。汉宸说目前杨主任和十七路军处境很艰难,所以托我来向你说明中共愿意合作的主张,他说如果你愿意,他可以负责沟通红军和十七路军的关系。如果我们愿意的话,红军可以跟我们达成友好互不侵犯条约。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主要是这个。

杨虎城说:那还有什么其他目的?

申伯纯笑着说:我也有两年没有见到杨主任了,借这个机会看看你。

杨虎城哈哈大笑,笑完说到:汉宸还真是精明,我正想找中共的关系。你知道吗?目前江西的中央红军开到了陕北,老蒋中央军跟在后面,将来西北的局势对我们来说非常严峻,我们必须来一个彻底的做法(改变以往的政策)。但是现在时机不对,这个问题现在暂时别谈。我给你安排地方先住下,我们找时间再谈。记住一定要保密!

申伯纯于是以杨虎城副官的名义住在南京中央饭店里面,一连二十多天杨虎城没有找他。后在11月25日突然找到申伯纯。杨虎城一改平时从容不迫的神情,明显比较吃惊的说:今天早晨张学良跟我说,他的109师在直罗镇被红军歼灭,师长牛元峰都自杀了。他的106师被红军追击,已经损失了4个连,还不知道能不能摆脱红军。张学良东北军十多万人进入陕北,这才几个月,就损失了2万人,情况对我们越来越糟。我看张学良的口气,他也对南京政府非常不满,估计很快就会转变政策。我们实力比张学良还弱,自然也要有这方面打算。上次汉宸除了跟你说一些原则以外,具体怎么办有没有说?

申回答:具体他没有说。

杨虎城说:事关重大,你立即去找南汉宸,然后回西安找我,注意一定要保密,而且要快去快回。

申伯纯急赶赴天津,将情况告知南汉宸。



----------------------汪锋在建国后曾经担任新疆省长。但他险些在陕北苏区肃反时候被杀掉,也算九死一生。他是同高福源一样重要的人物,是十七路军和西北军合作的始作俑者。

 

在申伯纯赶赴天津的时候,突然又出了一件大事。

1935年11月下旬,杨虎城控制的陕甘接壤处的长武县县郊出现了一个中年人。这个人身强体壮,一身陕北土商人的打扮。身穿一件破旧的青布大棉袄,头戴毡帽,腰间系着一条布腰带,肩上还背着一个陕北商人常背的捎马子(搭在肩头的一种布包),放着账簿算盘,手里还拄着一支木棍。这个商人打扮的人带着一个当地老乡引路,在大路上面赶路,却意外的遇到两个长武县的民团便衣。长武县接近甘肃,而甘肃这一带有红军活动,所以民团一般设有土特务,负责检查来往旅客。这些土特务把这个当做有油水的差事,经常借此敲诈客商。这两个土特务本来应该在城里搜查,但现在中央军军统特务进驻了长武县,专管搜查,土特务看没有油水可捞,只好在县郊随便走走,看看能不能遇到几个客商。结果正巧一下遇到了这个商人。

两个土特务立马叫喊着迎了上去,商人看到这种情况也没有躲避。

两个特务走到商人身边,随即问他:哪儿来的?干什么的?

商人用陕西蓝田腔的陕西话从容不迫的回答:甘肃来的,做皮毛生意。

年纪较大的特务干了几十年,是个老油子。他仔细看了看这个商人,样子倒是标准陕北商人的派头,也没什么特别的,还是敲点竹杠就算了,于是向年纪小的特务使了个颜色。

那个特务立即说:我们是长武县的便衣,打开你的行李,我们要检查。

商人明显犹豫了一下:长官,我们小商人出门在外的,赚点钱不容易,关照关照。

随即两块银元从商人手中塞到那个年轻特务手中。

年纪大的特务看到塞了两块银元,很满意,正准备带着另外一个特务走路。谁知道那个年轻的特务比老的还贪心,他看一下就给了两块银元,知道是个有钱商人,想再多敲诈一点:我说了,打开包袱,我们要检查。

商人愣了愣,傍边带路的老乡说:长官,这就算了吧,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吗。

那个年轻特务大怒,拔出驳壳枪说:方便不方便还轮不到你教我们,马上打开包袱,不然开枪了。

年长的特务一把抢过马褡子,一阵搜索,搜出了100多块银元,全部装到自己腰包里面。

年轻的特务继续搜索,突然搜出三封信件,其中一份上面写真:杨主任亲启!

两个特务大吃一惊:你到底是什么人,怎么有给杨主任的信?

商人沉稳的说:实不相瞒,我是杨主任部下,来长武县是有公务的。

 

 

两个民团特务顿时不敢造次,放了吧,到口的肥肉丢了太可怜,抓吧,万一真是杨主任的人,他们不是用木棒捅老虎鼻子。两个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将这两个人先送到长武县政府去,让上级处理。

年长的特务说:先生,我们得罪了,但现在匪情严重,我们还是去县政府说个清楚,你看行不行?

商人说:进城是没有问题,你们县长是不是还是党伯弧?

年长特务说:是的,党县长还在长武。

商人又问:长武县有没有中央军的人?

年长特务说:有几个军统特务在城门口负责检查。

商人说:我有特别任务,不能让中央军的特务知道,我写份亲笔信给党伯弧,让他到这里来跟我见面。

 

两个特务看到这种场面更是屁滚尿流,猜想这个可能是杨虎城主任的什么亲戚,他们让一个特务去送信,另一个留下来殷勤招待。

长武县县长党伯弧当时正在吃午饭,但看到这份亲笔信的时候,顿时大吃一惊,险些从椅子上翻倒下来。写这封信的这个人就是党伯弧之前的上级,中共陕北刘志丹二十六军的政委,负责在十七路军地下情报工作的汪锋。

党伯弧以前曾经加过共青团,曾经受过汪锋的领导。他知道汪锋是个重要角色,是刘志丹的左右手,现在到长武县来,肯定是带着任务的。

党伯弧赶忙赶到郊外,见到了商人打扮的汪锋。汪锋开门见山的说:约你出来是因为县城里面有中央军特务,我怕进城就被他们知道了。我此行目的是去见杨主任,请你赶快安排。

党伯弧知道汪锋肯定是个使者,他将汪安排在自己的县政府里面睡了一晚,第二天就用一辆卡车秘密送到西安。由于陕西土匪和军统特务都很多,党伯弧怕不安全,还特地派了长武县的保安大队长带着四个全副武装的士兵随车同行。

汪锋是原来是刘志丹对十七路军做地下工作的负责人,对十七路军了如指掌。毛泽东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就开始试图联系十七路军停战。再仔细思考以后,还是认为汪锋做使者最为合适。因为汪锋在十七路军做地下工作时间最长,认识包括杨虎城在内很多高层,容易跟他们打交道。

当时汪锋的情况也很不好,他在1935年被中央派往红二十五军处,协调红军和杨虎城警备三旅张汉民关系。结果红二十五军徐海东认为张汉民是叛徒,将其枪毙处死,而为张汉民说话的汪锋也被当做叛徒帮凶,被二十五军关押,被绑住双手在1935年7月走到陕北苏区。

结果刚到陕北苏区,正好赶上中央特派员在陕北苏区肃反,包括刘志丹在内的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大部分高级军官都被逮捕,一部分人还被处死。汪锋是刘志丹的主要副手,也被关押起来,还受到刑讯,好在由于位置特殊,没有被处理。

毛泽东中央红军到了吴起镇以后,下令将汪锋平反,释放出来,让他继续担任红二十六军政委一职。汪锋算是九死一生,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他的革命信念。

毛泽东找到汪锋,交给他几封亲笔信,让其去西安设法联系到杨虎城,达成双方停火合作的协议。毛泽东对汪锋说:如果你能够跟杨虎城达成协议,就是红军的大功臣。但如果杨虎城不同意我们的主张,你本人很可能会有危险。

汪锋根据自己的地下工作经验认为杨虎城部处于5年来的最低潮时期,正需要红军帮助停火,于是说:毛主席放心吧,我有信心达成协议,杨虎城现在形势很不好,他应该也很想跟我们停火。我在十七路军有很多朋友,杨的军师杜斌丞就是我党的好朋友,杨身边还有不少共产党员。即使达不成协议,有危险,我也不怕。

毛泽东对汪锋深入虎穴的勇气很赞赏:我和恩来考虑再三还是觉得你最合适,对十七路军最熟悉的就是你了。我给你三封亲笔信,分别写给杨虎城,杜斌丞和邓宝珊,这就是你的介绍信了,他们看到我的亲笔信,都肯定会愿意跟你面谈的。

汪锋接到命令以后,随即化妆,准备先从长武进入陕西,然后从大道步行赶赴西安,走路的人不容易被盘查,这是最安全的方法。只要到了西安,汪锋就马上去找自己亲共的老朋友,杨虎城的军师杜斌丞,由他安排去见杨本人。

但所谓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汪锋再也没想到刚到长武县就意外的被民团土特务拦住勒索,险些穿帮。

但这一来反而因祸得福,省去了很多麻烦,得以最直接的办法见到杨虎城。

汪锋到了西安以后,被党伯弧的人送到杨虎城的心腹,也是负责情报工作的军法处处长张依中处。张依中也是一个亲共的人士(后因为亲共在西安事变后被处死),他和汪锋也是老熟人了,他热情接待汪锋。汪当即表示这次来是带着毛泽东的亲笔信想和杨主任面谈合作的事情,并且将毛泽东的亲笔信交给张依中。张依中赶忙将信交给杨虎城!杨虎城当时正派申伯纯去天津联系南汉宸,没想到突然出现这么一个事情。

接到信以后,杨首先非常高兴,因为南汉宸毕竟只是中共北方局的一员,而北方局是陕北中共中央的下属机构。如果汪锋是真的使者,和他交往就等于直接跟中共中央谈判,直接找到了中共老大。

但杨虎城和冲动的张学良不同,他做事一向老练沉稳。

杨觉得虽然毛泽东派人来的可能性很大,也不能排除这是军统戴笠设的一个陷阱,派出特务汪锋来试探杨虎城是否会投共。话虽如此,机不可失,跟汪锋见面还是要见的。

他命令张依中好好招待汪锋,但为了掩人耳目,暂时还是在军法处看守所关押,不要随便释放。张依中随即把汪锋安排在军法处看守所中最好的一间单身牢房(为受到内部纪律处分的十七路军高级军官专门设置的牢房),好酒好肉养着,但不允许汪锋离开看守所一步。

期间,杨虎城派军师杜斌丞来看守所查查汪锋底细。杜本人是个很亲共的人,他和汪锋谈了好久,也介绍了一些杨虎城现在的想法。杜告诉汪锋,杨虎城现在其实迫切想和红军停战合作,但由于历史原因,杨虎城认为红军不守信义过于凶狠,所以顾虑很多,怕被红军欺骗利用。杜给了汪锋很多建议,包括杨虎城可能问的问题。

期间杨虎城的机要秘书,也是心腹的王菊人(共产党员)也曾经会见过汪锋,但是双方没有谈什么深入的东西。

稍后,张依中在一个晚上乘夜色将汪锋送到新城大楼,杨虎城已经等在这里。

为了保密,当时仅有汪锋和杨虎城两人面谈。汪锋跟杨虎城说了一些客气话,然后切入整体,表示红军愿意和十七路军合作。

杨虎城说完就立即问了汪锋三个问题:

川陕地区的红四方面军曾经跟我们达成和平协议,为什么还要违背协议突然进攻驻扎在汉中的十七路军孙蔚如部?这是不是背信弃义?我部很多人因此对红军不满。

红二十五军俘虏我们警备三旅旅长张汉民明明是共产党员,之前蒋介石下令将其逮捕,中统陈立夫甚至亲自来跟我谈过。我以人才难得为名,拼死保护了他,结果却被红军俘虏后杀死了?之前张汉民已经表明了身份。为什么共产党对自己人这么凶狠?

共产党主张联合一切力量抗日的主张很好,但具体怎么帮助东北军和西北军?



-------------王世英一生被捕两次,这两次都遭受酷刑,差点被杀。他也是西安事变中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可惜后来因为他和南汉宸等人在延安联名反对毛泽东和江青结婚(江青原是王世英部下,在1934年的伤害被捕,王世英负责将其营救出来。但期间王世英认为江青曾经叛变,认为她不可靠),被江青痛恨。后王世英和南汉宸都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其中王世英因为肺癌等症半身不遂躺倒在病床上时,仍然被人在床上殴打批斗,最终悲惨死去。南汉宸比王世英稍微好一点,他被批斗殴打之后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没有受到太多的痛苦。另一个重要人物汪锋则在文革期间被关押了11年。

 

这些其实都是杨虎城在试探中共政策。

汪锋做了这么多年地下工作,也是老江湖了,他一一回答:

违背协议打孙蔚如,主要是红四方面军被胡宗南部在川北封锁,需要调动他们出来,这样才能度过嘉陵江。杨将军是个明白人,知道军事上只能这么做。

张汉民被杀完全是误会,是战争时期难免的失误,也是我们红军的惨重损失,我们已经追封他为烈士。

八一宣言中说的很清楚,我们第一步要保证互不进攻,其他的可以以后再谈。

 

杨虎城对汪锋的回答表示满意,也愿意达成双方停火的协议。但杨终究不知道汪锋的底细,不能轻信,让汪锋先住下来,等他们讨论后再做决定。就在此时,申伯纯在12月带着南汉宸的亲笔信回到西安。这是南汉宸的上级北方局高层讨论的结果,一共包括六点:

在联合抗日原则下,双方停战合作。

在现有防区内,互不侵犯,必须要时候可以打假仗,互为进退。

双方互派代表,互通情报。

杨虎城方在可能条件下掩护红军人员来往交通进出苏区。

杨虎城方帮助红军购买通讯器材,药品和其他物资。

双方在适当地点,建立秘密交通站,以加强联络和便于来往交通。

 

申伯纯把内容说给杨虎城听。杨虎城表面不动声色,其实心里非常高兴,如果这六条实现,至少可以保证十七路军不用再和红军战斗,白白的消耗自己的力量。同时他让申伯纯向南汉宸查一下汪锋的底细,看看他到底是不是毛泽东派来的。

 

申伯纯再次风尘仆仆的赶往天津,找到南。南汉宸考虑了一下,还是派一个共产党员跟杨虎城面谈比较好。南汉宸自己虽然很想回西安,但他是军统和中统长期盯住的目标,只要一动就很可能回去就被抓住。南汉宸找到自己的老战友,中共北方局情报部部长王世英,让他回到西安跟杨虎城面谈。王世英是老资格的共产党员,山西省洪洞县人,黄埔四期生,有近10年地下工作,经验比张学良身边的刘鼎还要丰富。王世英以前也在十七路军搞地下工作,对杨虎城等人也很熟悉。

王世英在2月到达西安,此时杨虎城情况更加严峻,红军已经开始准备东征。杨虎城知道阎锡山不是对手,肯定会向中央军求援。一旦中央军几十万大军进入山西,整个西北形势就会大变,杨虎城控制的陕南是西北的核心省份,自然是首当其冲倒霉的。

王世英到了西安以后,杨虎城也是很谨慎的接待了他,

杨虎城首先让秘书王菊人把把王世英带到九府街的杨公馆,将王世英安排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并且反锁上门。杨虎城后一步到杨公馆,他把侍卫和亲随支开,从王菊人处拿到了钥匙,然后秘密会接了王世英。王除了把汪锋的一套说了以外,还站在杨虎城立场上提出三点建议

和红军停战,保存自己实力。

和东北军合作,解决目前燃眉之急

和西北其他反蒋实力合作。

杨虎城表示这些他都知道,也愿意去做。但杨业说了他的难处,他的部下思想不一致,真正可以信赖的只有孙蔚如一人,而且中央军在陕南附近有数万军队,一旦来硬的,打垮他很容易,是惹不起的。所以现在杨虎城不能破釜沉舟,只能一步步来。

在和王世英详细讨论以后,杨虎城提出五点意见,他同意和红军停战保持和平,同意提供交通运输,同意设立秘密电台联系,但杨虎城提出,红军必须第一不能策划他的部队哗变,第二必须不在派汪锋一样的特使随便来找他,因为一旦穿帮后果就极为严重。第三让红军尽量搞好和陕北榆林军阀井岳秀的关系,为将来打通和苏联的通道服务。

最后王世英表示汪锋确实是他们同志,同时表示要去陕北见毛泽东汇报情况。

杨虎城表示没有问题,随后他再次反锁房门,将钥匙交给王菊人。王菊人后一步宋王世英回到秘密住所。

此时汪锋在看守所里已经住了一个月,虽然食宿都非常好,但心急如焚。

杨虎城从看守所中请出汪锋,让他跟王世英见面。接着杨虎城让十七路军特务二团团长阎揆要(中共地下党员)秘密保护王,汪两人赶赴陕北苏区。杨虎城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还让他们带了一大批钢笔,墨水到苏区,当时苏区非常缺乏文具。

王世英赶赴苏区以后,向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汇报情况。毛周非常高兴,称汪锋,南汉宸,王世英是高福源一样的敲门人,都是大功臣。

后在4月王世英再次被派往西安跟杨虎城确定了细节问题,此时周恩来李克农已经在延安跟张学良正式谈判了。

由此十七路军直到西安事变结束,再也没有跟红军交火过。

同时杨虎城命令爱将王劲哉旅长在富县前线搞了一个所谓的军队合作社,给了一笔钱,还挑拨了一辆卡车专用,实际负责给中共提供急需的物资和运送来往人员的。这辆卡车以十七路军名义在陕西各处购买物资,然后运送到苏区,包括大量的药品,无线电台和一批枪械弹药。当年重病的邓小平就是靠这些运送的药品保住性命的。

由此在1936年4月,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几乎同时和红军达成了和平协议,陕西的局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