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小号有什么用:《悬疑与宁静——皮浪主义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2:27:54
关键词:《悬疑与宁静——皮浪主义文集》
买书话 Record#  632
《悬疑与宁静——皮浪主义文集》
把学哲学作为一种思想教育手段,而不是知识或智慧的教育手段,是多少年来的一贯做法。但是其效果如何却很难评价。辩证唯物主义本来是一种哲学流派,而一旦把它神化,变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变成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唯一武器,它就成了教条。何况普通百姓所说、所学的所谓“辩证唯物主义”,与发明它的老祖宗们所阐释的,在内涵上不知相差几万里。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被高速、大面积地“庸俗化”了。学了这种主义,不能使人更聪明,而是恰恰相反,是变得更愚蠢了。事实上,这正符合预先规定的目的。这目的不关心人是否聪明,而是关心他是否是个“驯服的工具”,或者是否变成了“一个螺丝钉”,“党把他拧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发挥作用”。
先说辩证法。我以为,过去在普通百姓看来,所谓辩证法可能就是诡辩。例如,“好事可以变成坏事”,“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均为毛泽东的名言)等等。还有更等而下之者。文革中,看到过好多学辩证法的“先进事迹”。沈阳有一个全国有名的劳模,叫李素文,商店卖菜的。她用辩证法卖辣椒,人问:“这辣椒辣不辣?”她回答:“辣。”那人说:“哎呀,辣我可不买。”又一个人来问:“这辣椒辣不辣?”李答:“不太辣。”那人说:“不辣还有什么意思!”也不买。于是李素文就“具体事具体分析”,揣摩不同人的心理,提高卖菜水平。另一个例子是一个司机。一次,他发现从胡同口里滚出一个皮球,立即踹煞车,果然皮球后面跟出一个小孩子,司机避免了一次车祸。他说,这就是“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联系的,偶然的事情总是在必然之中。”我当年看了这些报道,感到津津有味。可是今天,我实在看不出卖菜和开车与辩证法有什么联系。那些大字不识的老太太菜卖得很好;信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神学家教授们车开得也不错。
再说唯物主义。中国一般老百姓对唯物主义比较容易接收。原因是,中国的儒家哲学基本上是以社会人伦为基础的入世的哲学,而不是出世的玄想的哲学。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偏重于直觉,逻辑思维不很发达。在这种习惯下,假设有一个所谓客观实在是比较方便的。中国传统哲学不分什么“唯物”、“唯心”,也不深追这个问题。哲学,说到底是民族生存习惯的产物。在西方,因为有根深蒂固的宗教传统,有重逻辑思辩的习惯,所以“唯物”,“唯心”两大阵营的区分就很重要。他们老是争论二者谁是谁非,却总也得不出最后的结论,仍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严格来说,作为中国人根本用不着讨论这个问题,他本身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论语》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还说:“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即对这种属于“玄学”的东西是“存疑”不论的。于是可见,现代中国不遗余力地大讲唯物主义,必有其目的。这就闹出了很多如学辩证法那样的笑话。例如列宁有一个关于物质的定义,直到我上大学时,政治课考试还是必考题,要求背诵。定义大概是这么说的:“物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能为人的大脑所感知、认识和复写。”我常想,这里的“客观实在”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恐怕比“物质”两个字还要难理解。电磁波是不是物质?现在人类可以借助科学仪器感知电磁波了,它似乎可以算物质,那么从前人们不能感知它的时候,它算物质吗?还有没有现在我们仍无法感知的东西?倘若有,既然连感知都不能,又怎么知道它是客观的呢?假定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有联系的,所谓“客观实在”真能完全脱离人这个主体而独立存在?难道我们在感知它们时就没影响它们的存在状态?诸如此类问题,不一而足。其实,独断论的唯物主义,正如独断论的唯心主义一样,不过是一种假定。理论上的纠纷,如果排除现实的功利性,不过是一种智慧的游戏而已。而我们注意的恰恰是它的功利性。
记得好像是列宁说过:“工人阶级中是不能自发地产生共产主义的,要想让工人阶级掌握马列主义,就得灌输(不知原文出处,不知记忆确否。)”强迫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出于这种“灌输”理论。这种做法好比宗教信徒学习教义。信徒对所学宗教经典上的断言不能枉加评论,只能衷心信奉。怀疑经典是有罪的,宣传异端就得受酷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甘心情愿盲从,从来没有一种宗教把全世界的人都网罗净尽。被处以火刑的布鲁诺也许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
但是伟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毛主席他老人家特别善于运动群众。他号召人们学唯物辩证法,人们就得学。他说对的,人们只好说对,他说错的,人们只好说错。虽然他老人家不懂物理学,却赞扬日本科学家板田昌一用辩证法指导基本粒子的研究,人们就得也跟着赞扬。“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到底是一个物理学命题还是一个哲学命题,人们已经不去管他,反正几乎人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大约在 80 年代中期,我们工厂里一些青年大学生思想很活跃,我常常跟他们讨论一些有趣的问题。上面基本粒子的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有一次,我们和一位副经理闲谈。我们故意问他:“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吗:”他答:“当然是。”又问:“你怎么知道能无限可分呢?”他答:“根据唯物辩证法。”又问:“到现在还没分完,还在分,这时候不能断定无限可分,因为,说不定分到什么时候真就不能再分了。如果分到不能再分了,说明“无限可分”的断言是错了。如果还能继续分,只好再继续,而不能中途停下来就断言‘无限可分’。‘无限可分’从逻辑上说就是错的。您以为如何?”副经理一时语塞。
谈笑毕竟是谈笑,我们的哲学休养其实不堪一提。直到有一天我买到了这本《悬疑与宁静——皮浪主义文集》
我在此书的扉页上题了这样几个字:“购得此书,欢喜若狂”可见我当时的激动心情。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现在,在一页的边缘上可以看到当时记下的一句话:“ 1992 年 9 月 13 日星期日早 8 时 10 分,因久咳不愈正熬中药,读书至此,出神入化,药已熬干,悔之莫及!”可见精神投入之甚。
当时,边读边在书边作批注,现在看,有几段很耐寻味。如:
“因此我们不相信任何说教者。因为说教者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说话。如果我们要相信某人的说教,必须先要证明我们的利益和他的利益相同。”
“问题揭露得很深刻。我的确相信“性质”这种东西是很不确定的,也可以说,某事物的性质可以有无穷多个,人无法全部感知和全部表达出来。”
等等。
书很薄,很快读完。忍不住又在书前的空白上写了一篇字。即非读后感,也非论文、散文,却别有一番趣味。不妨抄录如下:
买此书后、读此书前的思想录
大约从 1983 年以后,我发明了一套怀疑、否定一切的理论,在朋友和同事中谈笑取乐。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结论:
1 、据以做出精确判断的标准从来就不存在。
2 、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做出判断。
3 、因此有和没有一样;存在和不存在一样;主客一样;对错一样好坏一样;是否一样。
4 、发表某种意见就是在做一个判断。但这种意见一说出来就错了,但不说也错,因为不说就违反了人的某种想说的内驱力。
5 、物质世界是存在的也是不存在的,但也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存在和不存在,所有这些说法都错了。我们绝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说法,所以我们只好什么也不说,但不说也错。
6 、我们人活着为了什么?答曰:“不为什么,也不不为什么。试问猪活着为了什么?是为了给人预备一刀菜吗?还是为了追求猪们自己的别的幸福?”
7 、作为一个例子:物质是否是无限可分的?答曰:“有人相信无限可分,但不能证明。也许分到什么地方再也不能分了。但现在还没达到这个时候,人们一直在分着。所以这个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我们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也反对任何肯定的和不肯定的答案。”。
8 、以上所有的句子都在做判断,包括现在写出的这个句子。因此所有这些都是说不准的事。
9 、说不准还要说就是瞎说胡说。因此人们对各种意见都不要太认真。但也不能不认真。认真与不认真一样。
10 、我想过的问题前人早就写成了书,只是我没看见过……
我真的没想到,怀疑主义的理论在古希腊就已经如此完善。我朝思暮想,费尽心机,自以为参透了一点玄机,殊不知连小巫都算不上。怪不得这些异端邪说过去我们总见不到,原来它们太能启迪,或说迷惑人了。
1992 年 9 月 14 日,我读完这本书就去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罗素对怀疑论的评价很低。他说:“怀疑主义者有足够的力量能使有教育的人们对国家宗教不满,但是它却提供不出任何积极的东西(哪怕是在纯知识的领域内 ) 来代替它。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神学上的怀疑主义(就它大多数的拥护者而论)已经被对于科学的热诚信仰所代替了,但是在古代却没有这种对怀疑的代替品。古代世界没有能够回答怀疑派的论证,于是就回避了这些论证。”
我在这段话的下面写了这样的批语:“恰恰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进步、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们产生了对科学的新的迷信,正如人们从前迷信上帝一样。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独断论打着科学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罗素还看不到这一点。而今天的我们回过头来看怀疑论,又一次惊叹它的力量。在世纪变革的今天,怀疑论仍然是急先锋。诚然,怀疑论不能提供积极的东西,但它本身有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根据我在书边上的记载,我在《新华文摘》上看到《古希腊怀疑论的启示》一文。文章的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从题目上可以看出,对怀疑论是作了正面的评价,并肯定了其现实意义。可惜那篇文章没保存下来,不能重读参考了。
怀疑论从古希腊开始到其近代大师休模,无疑对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证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以及波普的证伪论肯定接受了这份遗产。只有在我们国家,才视之如洪水猛兽。这种状况也许不会再继续下去了。但有一点需要指出,古希腊怀疑论的信奉者追求的是由“悬疑”带来的“宁静”,而今天的“悬疑”却未必能带来“宁静”。
( 2000 年 11 月 27 日)
 
【作者:挽断】【访问统计:74】【2005年11月17日 星期四 12:51】【加入博采】【打印】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3550551
[2005-11-17 09:34:10.0]    石榴树下的片刻宁静
[2005-11-13 20:13:20.0]    为何要研究诺斯替主义
[2005-11-10 16:43:13.0]    享受宁静
[2005-11-16 08:33:04.0]    恐怖主义的根源
[2005-11-15 13:15:09.0]    古代诺斯替主义
发布人: 邮箱:
主 页: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