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三 长歌破防:佛说当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52:45
佛说当机

--吴信如佛学文选

吴信如 著

佛学理论篇

佛教基本教义

一、释迦牟尼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个历史人物,不是神话人物,虽然在后世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神话色彩。
释迦牟尼,原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成道以后被称为佛陀,略称为佛,意为觉者。因为他的家系属释迦族,一般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
释迦牟尼生存的年代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由于古代的印度不注重时间观念,致使今天关于释迦牟尼的具体生卒年代传说不一。目前,中国汉地佛教徒一般认为诞生于公元前620年,逝世于公元前543年。
释迦牟尼原是当时古印度北方一个叫迦毗罗卫国(现属尼泊尔)的太子,父亲净饭王是该国的国王,母亲摩诃摩耶在他诞生的七天就去世了,此后一直由他的姨母抚养成人。释迦牟尼从小就在宫廷里接受了婆罗门的系统教育,对当时的文学、哲学、算学等各种学问与骑马、击剑、射箭等各种武艺都很精通。据说他在很小时,看到鸟逐伤虫、农夫耕苦,就感到众生可悯,心生出离。14岁时,他曾出城郊游,见到病人、老人、死人、出家人,因而感到世间无常,遂启发了出家修道之念。悉达多天资聪慧,相貌堂堂,所以净饭王对这唯一的太子期望很高,盼望他继承王位,建功立业。国王担心太子出家,就在城内专修“三时殿”,并广聚彩女以为娱乐。在他19岁时又给他娶了同族长者的女儿耶输陀罗为妻,后来生有一子,名罗睺罗。
尽管父王用尽了一切办法,但豪华的宫殿、五欲的迷醉,都没有能留住太子的心。终于,在一天夜里,当大家还在梦乡的时间,太子悄悄地离开了王宫,离开了迦毗罗城,来到遥远的罗摩村,在这里自己剃除了须发,披上了袈裟,开始了一个出家学道的沙门生活。
他先后访问了毗舍离、王舍城等地的苦行者,求学解脱之道。在这六年中,他一直在修学各种苦行与禅定,平时仅以野生的麻米为食,日限一麻一米,乃至七日一食,结果形体消瘦得如枯木一样仍然未得解脱,因而觉知苦行非道,于是来到尼连禅河,入水沐浴,又接受了牡女供给的乳粥,食用后恢复了体力。然后,他来到附近的毕钵罗树下,用吉祥草敷好了座位,面东跏趺而座,端身正念,发大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释迦牟尼以如此奋勇精进的精神,在此树下宴坐了49天,降服了内外诸种魔障,深入种种禅定,于十二月初八,夜睹明星而大彻大悟,自此成佛,开始向众生传授他所证得的道理,开始了49年漫长的传教活动。
二、缘起性空
世上有很多种宗教,佛教与其他宗教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典籍最为浩瀚,汉文《大藏经》的典籍就有四五千部,几万卷之多,因此致使很多人对佛教不敢问津或无从下手,没有明眼人指点,往往辛苦多年也不得要领。
其实,佛教最根本的道理却是非常简单,以致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这最简单最根本的道理就是“缘起性空”。缘起,就是说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这里,“因”是指根本,内在的作用与条件,“缘”是指起辅助,外在的条件。佛教中常用“一切诸法”来代表我们所说的万事万物,缘起的道理简单来说就是:因缘聚合则诸法得上,因缘不具备则不生,因缘变灭亦随之变灭。正因为任何事物都须依一定条件而生起,这其中没有一点自性(这里“自性”是指自己本有、不依于他、不变不易的实体)。因此任何事物从它的理体上来讲都是“性空”的。以上就是对“缘起性空”学说的最简单的介绍。
举个例子,我们居住的房间,它是由四面的墙、房顶、地板、窗户、门等因素和合而成的,去掉上面这些因素哪有一个实在的房子呢?而随举其中一项,比如墙,它又是由砖、水泥等材料和合而成的,砖、水泥等又是由分子、原子乃至现代物理学新发现的夸克等基本粒子组成的,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这样一直分析下去,无有穷尽,没有一个实体的,哪有一个实在的房子呢?以上谈有形的一面,还有无形的一面。这个房子今天能够存在是由出资者,设计者建筑者等很多人劳动的结果,还有这个地区这段时间战争、地震等毁灭性灾难,也是这间房子“存在”的条件。再扩充一点讲,比如如果没有地球引力,或者假使太阳上出了点异常,这间房子现在会如何呢?等等,我们可以想象有无量个促成这间房子能“存在”的条件,可以还有无量个我们想象不到的促成这间房子能“存在”的条件。因此,这间房子从它目前的理体上讲找不到一点点儿实在的“有”,它的本质就是这无量的因缘和合的性质本身,这就是佛教里讲的“空”。
佛教在讲“空”的同时,承认一切事物的“相有”、“用有”,即承认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相对人而言的形相、作用的暂时存在,只是强调它的本质还是“性空”。像其他专业学科专有名词一样,“空”在佛教里有它特定的含义绝不可混同于汉语字典的释义,把佛教的“空”理解成无,这种理解在佛教被称为“断见”、“顽空”。佛教认为在学习佛理中误入断见、执着顽空,比一般人没有学习佛理而执着实有的危害更大,因此佛经常说:“宁着有见如须弥,不执无见如介子。”(须弥是古印度传说中最高大的山,介子即很微小的草子)“空”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因缘和合”,或简单说是“缘起”。因为诸法是“缘起”的,所以说“性空”;因为诸法“性空”,所以说“缘起”。“缘起”与“性空”两者是不二的。
世上哲学一般将世界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佛教认为不仅人们所说的“物质”是缘起性空的,人们所说的“精神”也同样是缘起性空的,一个人的精神,或者说意识,思想,观念等,同样是自幼以来家庭培养、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等诸种因素和合而成的,我们看到一个人这会儿因此事忧愁不堪,那会儿因彼事欣喜万分,哪一个是他自己呢?佛教认为一般人由于不明白“性空缘起”的道理,往往“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和合而成。人的身体也是这样,也是由地大(毛、发、爪、齿、皮、肉、筋、骨等)、水大(唾、涕、浓、血、痰、泪、便痢等)、火大(温度、暖气)、风大(呼吸)和合而成,一旦四大分离,人的身体也就坏灭了。六尘,又名六境,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者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对之境,因能污染人的清静心灵所以又名六尘。佛教认为,一般人所感受到的自心,实际上是六尘通过六根所产生的幻影而已。正是由于人们对自身、自心的这种虚妄执着,而轮回生死不能出离。
实际上,人们所推誉的各门科学也无不都是研究事物某个方面的缘起道理,比如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变化的因素、条件,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长变化的因素、条件,等等。对于人的研究,近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一位伟人曾概括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以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为目的,从社会科学角度对人的本质下的最为精辟的定义。
佛教从对人生宇宙彻底觉悟来了脱生死的角度来研究世界,提出了“缘起性空”的道理,在缘起的道理中又尤其强调人们自心的妄执——“我”这个条件最为重要。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普通房子,豪门富族住在这里就会感到窄小灰暗,平民百姓住在这里就会感到已经非常宽敞明亮了,那么这个房子本身到底是窄小灰暗还是宽敞明亮呢?在这个感到中我起了很大作用。佛教是缘起论者,不同于唯心论者,就在于主张有天地万物,必然有认识天地万物的“我”,而同时反对有脱离了天地万物的“我”可以单独存在。主观和客观,犹如东方与西方,离开了东哪里有西?离开了西哪里有东?东西本是不可分离的。就能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来说,也是这个道理,离开了能认识就没有被认识,离开了被认识也就没有了能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依赖的,不可分割的。西方哲学上的唯心论,错误就在于偏向了心物对立这两方面的心的那一面,认为有可以脱离了物的心单独存在。心在两者中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佛教不同意这种观点,也否认有脱离了主观之外的纯客观。无论宏观世界多大,微观世界多小,对于人来说都离不开人的认识。无论什么学说,都是人类认识的产物。离开了人的认识,离开了人类认识中的那些概念,我们所说的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客观世界到底是什么呢?那是不可想象的,是跟唯心论者说脱离了客观有主观一样的不可想象。佛教教义中经常提到“万法唯识”、“一切唯心”,绝不是说有脱离了物的心(或识)可以单独存在,只是从缘起道理中强调了认识中“我”这个条件的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一般世间学问最常被忽视的一点。最近的现代科学,如量子力学,已经开始认识到了这个道理,也在谈科学中“人的介入”,据说还有“人择道理”,把人自己的介入作为科学原理加以确定。佛教一方面讲人们的“自心相”本身是“六尘缘影”,一方面讲“万法唯识”、“一切唯心”。由于佛教的理论着重于它的实践的目的,在这心物两者之中,又强调“自心”是关键,因为这正是佛教教人觉悟和修行以了脱生死的入手点。觉悟什么? 觉悟这个缘起性空的道理尤其是“我”在其中的作用。修行什么?依照人生中缘起的道理来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尤其要“明心见性”。
过去,印度和中国的佛教徒建塔造像时,都在塔基或佛像内安置一个缘起偈,偈曰:“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由此说明了缘起性空的道理在佛教中的重要,犹如一个宝塔的基础、一座佛像的中心。释迦牟尼佛自称“若有众生解了如是因缘之义,当知是人即为见佛”。释迦牟尼苦行六年后在菩提树下宴坐49天开悟的一刹那,也只是彻底证悟了这个道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了以后,曾感叹地说:“我法妙难思,不信云何解!”“辛勤我所证,显说为徒劳”。以至于曾想“宁愿不开演,。速急入涅磐”。上面讲的性空缘起的道理不是很简单吗,为什么释迦牟尼这里要感叹人们难以思议难以信解呢?因为这里释迦牟尼佛强调的是身心亲证,而不是一般的思考理解。佛教从根本上讲不是哲学或学术,而是一种不断实践的境界,没有修证的各种理解终究不过是臆解而已。就好像游泳与滑冰,听了再多的讲解和说明,看了再多的示范和表演,本身没有去实习过,肯定是要呛水和摔跤的,这样自己是永远也不会到达彼岸的。

三、般若与业力

佛教的根本教义是性空缘起,若进一步分析,整个佛教教义又可以归纳为两部分,即般若与业力。般若专讲“性空”,业力以明“缘起”。
(一)般若
般若,意为智慧,《大智度论》卷43曰:“般若者,秦(指东晋时代北方十六国的姚秦地区,这里泛指汉地)言智慧,一切智慧中,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佛教翻译家在翻译时,为了与世间智慧区别并示以尊重,所以直接音译为“般若”。
般若在佛教经典中通常分为三种: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
1。实相般若
“实相”同“空”一样,是佛教中最常见的专有名词之一。佛教认为,一般众生由于不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因此执著于因缘和合而生的种种虚相(或称假相),不知此相虚假不实。由于一切诸法性空,实质上无有一相可得,。所以佛教为众生破除此执而说实相。实相者,无相之相,为一切诸法的理体。如果说佛教的“空”着重于说明诸法的无实性,为破除众生对一切事物实在性的执着;那么“实相”则着重于说明诸法的一切性相的虚假不实,为破除众生对一切外在事物假相的执着。“实相”即是“性空”,“性空”即是“实相”,两者实质上是一致的,这个道理就是实相般若。
这里顺便提一下,佛教里很多专有名词,诸如实相、实性、实际、法性、法身、法界、真如、真性、真谛、真空、无相、无为、佛性、涅磐、般若等等,实质上都是对“性空”这个道理从不同角度的不同命名。
2。观照般若
观照及观察觉照,即人们按照佛教所讲的道理而观照实相般若的智慧。也就是生活中不断体会这缘起性空的道理。
3。文字般若
这里的“文字”狭义指一切佛教经典,广义指一切语言,文字等表达方式。文字般若即对上述实相般若、观察般若的一切讲解说明。
学习般若,始于文字般若,即应先听闻受持佛教经典与理论,这在佛教里讲主要是闻思慧;进而观照般若,即摄心在万事万物中,观察觉照此缘起性空的道理,这在佛教讲主要是思修慧;最后证得实相般若,即离一切对诸法假相的虚妄执著而见诸法实相,无相之相是为实相。
佛教里有一个常用词语“般若波罗蜜多”,这里“般若”,如上所述,指佛教特有的智慧。“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说明众生只有通过般若为引导,才能从生死轮回的此岸到达涅磐寂静的彼岸。佛经中常把般若喻为诸佛之母,强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由般若所生,要求每一个佛教徒的一切修为均要以般若为导。在佛教经典中讲般若最为流行的,一个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金刚经》),一个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二)业力
业力,着重于说明“缘起”的道理。佛教虽然强调“性空”,但也坚决反对虚无主义,认为一切诸法的因缘和合自有其一定的不乱的因果规律。业力,可以泛指整个世界总的因果规律,而在佛教则是主要研究生命界(又称有情,众生)的因果规律。
业,在俗语中常有“作业”、“业障”等词语,在佛教中指众生(尤其人类)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力,按照物理学的解释,是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可以定量表示。佛教的业力,可以说即指众生身、口、意三方面行为的作用。身、口两者的活动,可以叫行为,有作用,一般人易于理解,而将意的活动,也叫行为,而且认为有作用,一般人不易理解,实际这也是佛教业力论的特色。佛教认为身、口、意三业之中,意业是中心,作用最为重要。
正像物理学中由力学研究而发展到认为整个物质世界不外中重力的相互作用,并且还有能量守恒定律,佛教也认为整个生命界(佛教称众生),实质上也不过是业力的相互作用而已。业力,既非精神,亦非物质,而又包含两者。业力也仿佛能量守恒定律中的能量一样,可以相互转让而不能消亡具体到生命界,特别是人类,就是佛教讲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学说。佛教反对人仅仅有现在这一生的观点,把这种观点称为“断见”,认为不符合缘起法则,也就是说不承认人仅仅是生物学中讲的由父精母血结合而生,强调这中间有个前生的“识”参加到了其中;也不承认像现代医学讲的心脏停止跳动(死亡的标志)生命也就此结束了,这时生命真正的内涵——“识”,不过是脱离了这肉体而已。
佛教认为,人的生命,现世之前还有过去世(前世),前世无有穷尽;现世之后还有未来世(来世),来世无有穷尽。生命在我们这个世界中有六种形式或品位,除了我们知道的人道、畜生道以外,还有一般人见不到的饿鬼道、地狱道、阿修罗道、天道。这些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常说的六道。就其中受苦情况分,其中地狱、饿鬼、畜生是三恶道,人、天、阿修罗是三善道。在每个众生生命的长河中,人们执著的一切财富、名位等等不会在死亡时随带一点而走,而自己所做的身、口、意三业绝不会在死亡时也随之消亡。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流行着很多有关这些内容的词句,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过,今生作者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按照时间人类的道德观念,佛教也将业因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非善非恶业),作善业(此为因)将来必的善报(此为果),作恶业将来必的恶报。然而善恶业报不一定在一生中体现。有的人今生常作善却总受恶报,是因为前生作恶较多,今生恶果报成熟故总受恶报,但所作善因不会消失,必将在来生成果受报;反之,有的人一生常作恶却总受善报也是这样。不仅如此,一个人作恶业多,来生可能会直接转生到饿鬼、地狱、畜生道;作善业多,来生仍可转生在人道或生到天道。众生就是这样随这自己的业力而在六道中轮回不已,无有出期,这就是佛教对整个生命界的看法。对于这个世间的业力因果律,即使是佛也不能违背或改变。
佛教里有一句名言,叫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是说凡夫因为不信因果,所以往往在恶报(果)来临时恐慌畏惧,而在平时却不注意不做恶业(因);而菩萨由于深信因果,所以平时绝不去做恶业(因),而在自己恶报(果)来临时,深知是以前恶业(因)的成熟,受此恶报(果)是因果的必然,而且从修行角度而言,受些恶报正可以消业(恶因),所以面对恶报心无畏惧,即使面对死亡也真正的面不改色心不跳。由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佛教是“宿命论”者,即承认现生的许多境遇都是以前自己的业因决定的;但是,佛教决不是“定命论”者,例如佛教认为由于学习佛教而觉悟修行就可以改变宿命,以至出离轮回之苦。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佛教最为重视现生的积极努力,而绝非消极。佛教经常用两个比喻来强调人身难得,说众生得人身的机会之难,犹如指甲盖上一点土与整个大地相比,犹如大海里的一只盲龟能够把头偶然伸入漂浮着的木块上的方孔中,以此来激发人们珍惜自己的生命而精进努力。
从业力学的角度佛教提倡止恶行善,但如果仅仅如此还不是佛教仍出离不了世俗的因果轮回,在这里只有般若才真正显出了佛教的特色,这就是真正的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而在生活中无相无执。佛教将前者(行善)称为修福,后者(证悟)称为修慧,佛教对学人要求的是福慧双修、悲智双运。
四、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印玺,是一个部门最权威的象征.佛法也有自己的印,叫做“法印”,以此作为判别佛法真伪的根本标准.凡是符合这个标准的道理,即使不是佛说的也可以是佛法,凡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道理,即使是释迦牟尼说的也不是佛法,这就是佛教强调的“依法不依人”的精神。法印,在小乘讲有三条,即“三法印”;在大乘讲只有一条,即“一实相印”。
(一)三法印
首先说小乘的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1。诸行无常
这里“行”是造作迁流义,指一切因缘和合而成的有为法。因为无论我们所说的物质的色法还是精神的心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它的显现无不有生、异、灭三相的变化,乃至处于刹那不停的迁流变异之中,没有固定不变性,这就是诸行无常义。众生由于对此因缘和合而生灭无常的各种事物妄执为常,而妄受种种烦恼,佛教为破除众生这种贪执而说此诸行无常印,以发起众生出离生死,趣求解脱的向上心。
2。诸法无我
“我”是实有、主宰、自在义。由于一切法的显现都是因缘和合,都没有一个实在的可以主宰的自我,所以说诸法无我。一切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妄执诸法有实体的自我,特别是在有情法中(即生命体中)妄执有能够主宰的我体,因而生起自体的爱执,由此生起贪欲等种种烦恼,造业受果,轮回不息。这自体的我爱执,正是流转生死的根本,佛教讲诸法无我印以使众生觉破这个我体实无,则自体我爱执著不生,遂能不为欲境缠绕,断除烦恼而得解脱。
3。涅磐寂静
“涅磐”意为寂灭,又译为无生、解脱、安乐等。本着缘起性空的道理,觉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因而内不执我,外不迷境,由此证得断除惑业因缘的造作而解脱生死轮回之苦的安乐静妙境界,是为涅磐寂静义。这是佛教一切修学的根本目的。
(二)一实相印
佛教在大乘中讲一实相印,实质上是对三法印的归要.关于实相的道理,上文在讲实相般若一段中已大致做了介绍.实相,即远离一切虚妄的无相之相,即诸法的实际理体,是唯佛亲证的圆满究竟的真理.即使十地菩萨虽有分证也不能圆满究竟,经云:“唯佛与佛,方能究竟诸法实相。”此实相境界,离言诠,绝对待,不可思议,佛为了一切众生皆能证会,故以种种名言来说明,诸如空性、无我、真如、法界、法性、中道、真谛、菩提、涅磐等,都是借权显实的假说言辞。所以大乘佛教依一实相印,随顺众生根器,演出无量教法,都是借以引导众生悟入实相。
三法印不仅仅属于小乘,实际上是小乘大乘共修法门;一实相印不仅仅属于大乘,也是小乘的究竟所依。
又印有真义、不变义,此三法印、一实相印乃诸佛诸祖互相印可、心心相传之法,一切外道魔军不能动摇,即使佛未出世或已灭度,亦法尔如是,是世界本有的道理。
五、三科
在佛教中有三种最常用的,以人为中心对一切事物的分类方法,叫做“三科”,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是学习佛教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一)五蕴(五阴)
即色、受、想、行、识无蕴(也称五阴)。蕴有积聚、类别义,即色等五蕴都是因缘和合(积聚)而生的五种事物。前一色蕴,概括我们所说的物质世界;后四蕴心法,概括了我们所说的精神世界。
1。色蕴
色蕴,指一切有质碍的外境。这里的色,不是指青、黄、赤、白等颜色,而是一个概括了一切物资的专有名词。色蕴是由地、水、火、风四大造成。地大以坚硬为性,水大以流湿为性,火大以温热为性,风大以流动为性。这四大也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地、水、火、风,而是起造一切色法的基本要素,略近于现代科学上所说的质力。
2。受蕴
受蕴,受是领纳义,指心在领取纳受所缘境界生起的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3。想蕴
想蕴,想是聚像义,指取著于感受的印象而产生的概念。
4。行蕴
行蕴,行是造作义,指除去受、想之外其他一切思想活动,因念念不住地迁流变化着,所以称之为行。
5。识蕴
识蕴,识是了别义,指了别外境的各种认识活动的本体。
(二)十二处(十二入)
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六根)与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六境)。
1。六根(外六处)
十二处中,眼、耳、鼻、舌、身、意又称为“六根”,或“内六处”,指能取受相应的六境、生长相应六识的六种功能,如眼处(即眼根)是指视觉能力与视觉器官,其它五处以此类推。
2。六境(六尘)(内六处)
色、声、香、味、触、法又称为“六境”,又称“六尘”,或“外六处”,指眼等六根分别能够感觉认识的六种对象。这里“法”可以指人的意识的认识对象。
(三)十八界
即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这里“界”可以理解为界限、种类。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识的合称。
六识,前面讲的六根、六境(六尘),“识”是缘根与境(尘)产生的,如原始经典上所说的“缘眼与色,而生眼识”,以此类推,六根六境而生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佛典中说此三科的意趣略有三种:
第一种是因为众生愚执不同。对于愚执心法的众生,则说五蕴,除色蕴以外,另开心法四蕴,于心法诸相较为详细;对于愚执色法的众生,则说十二处,除意、法二处外,其余十处皆是色法,于色法诸相较为详细;对于愚执色、心二法的众生,则说十八界,于色心二法诸相均为详细。
第二种是由于众生根器不同。对于利根略说法义便能了解,故说五蕴法门;对于中根需对法义稍加开演才能受益,故说十二处法门;对于钝根,必须广说才能了解法义,故说十八界。
第三种是由于众生乐欲不同。对于乐略说的众生,说五蕴;对于乐中说者,说十二处;对于乐广说者,说十八界。
六、十二因缘
亦称十二缘起,十二有支等,是佛教对众生“三世轮回”流转的缘起的一种具体描述,包括有十二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支的缘起关系是:
(一)无明缘行(即以无明为缘引起行。下同)
这里“无明”是相对于智慧而言,特指不知道缘起性空道理的愚执,是众生的根本烦恼。“行”是指由无明所发动的招感果报的身、语、意三业。“无明缘行”即由于众生不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做出招感果报的身、语、意三业。
(二)行缘识
这里“识”简单说就是众生在父精母卵结合时前往受胎的那一心念。佛教认为一个胎儿的产生不仅仅是父精母卵的结合,它真正的种子(亲因)是这个“识”的介入,父精母卵只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外缘。“行缘识”,即依照过去的业行的牵引,“识”即入现世相应的胞胎中受生。
(三)识缘名色
“名色”即受胎后的父精母卵与“识”发展成“身”、“心”两者,此时还未形成六根。“名”即心,以无形故以“名”称之。“识缘名色”,指由识介入受精卵而形成的生命体,在六根尚未完备这一发展过程。
(四)名色缘六处
“六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名色缘六处”,指胎儿由身心的发展已产生六根至出生前的这一过程。
(五)六处缘触
“触”指六根具足的胎儿出生后,开始接触六境而产生的感受,此时尚未识别苦乐。相当于二三岁的幼儿阶段。
(六)触缘受
“受”指由于触觉而生的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这相当于四五岁到十四五岁的儿童时期。
(七)受缘爱
“爱”指由苦乐等感受而生起的对世俗的贪爱执著。这相当于十六七岁以后的青年时期。
(八)爱缘起
“取”指由贪欲旺盛而产生的种种身、语、意的行为,狂热地追求与执取可供享乐的东西。这相当于人的成年阶段。
(九)取缘有
这里的“有”即业,指由于贪爱执著的种种思想行为必然作为而在今生来世产生果报的作用。
(十)有缘生
以“有”(现世的业行)为缘,必然导致识于来生投胎受生。
(十一)生缘老死
生活在无明之中的众生,有生必然有老、死等苦果。佛教中将十二因缘与轮回相配,有“三世两重因果”的说法。十二支中无明、行二支是过去世的二因,其次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是现在世的五果,以此说明过去世与现在世的一重因果;再次,爱、取、有三支是现在世的二因,最后生、老死二支是未来世的二果,以此说明现在世与未来世的一重因果。这个三世两重因果可以列表如下:
在这以十二因缘说明的三世之中,于过去世,以无明和业行进行了概述;于现在世,首先以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概述了由精卵识结合而成的生命体至少年时期的发展过程,接着以爱、取、有三支概述了成年人生活的主要内容;于未来世,以老、死二支概述了人一生的流转性。
十二因缘是佛教对于情界(一切众生)缘起的一个精辟的概括,特别是在这十二因缘中将无明做为起始,显示了佛教强调智慧、觉悟的特色。
对于十二因缘,佛教修行中归纳出了四种观法(即修持方法):
第一种是杂染顺观,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识等顺次而观迷惑之生起;
第二种是杂染逆观,即从老死逆次第而观迷惑之生起;
第三种是清静顺观,即从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而观成正觉之真理。第四种是清静逆观,即从老死灭是由生灭故等,逆次而观成正觉之真理。
十二因缘为缘觉乘教义的宗纲,说明生死流转之因及出离生死之道,可分为“流转门”与“还灭门”。流转门,即顺着十二有支的次第,观生死流转的因果。还灭门,也叫做“逆生死观”,即依“此灭故彼灭”的法则,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由此得出结果,只要灭掉无明,则出离生死,臻于涅磐。
七、四谛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道后,最初在鹿野菀对五比丘所说的是四谛法,最后在去世前对身边弟子再三叮咛嘱咐的仍然是四谛法。四谛法是佛教最基本的教法,是大小乘各宗的共修必修之法。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者真实不虚。又此四谛乃圣者亲证,所以又称四圣谛。一切众生由于无有智慧,不能如实见四谛法,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众生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

(一)苦谛

“苦”是身心逼迫义。佛教认为众生生命的根本特征就是苦。佛经上说众生有无量之苦,通常介绍的有八苦、三苦之说。

1。八苦
八苦者,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苦。

(1)生苦,人在母胎之中具受种种压迫,出胎后又受冷热等刺激,众生每投胎一次,都有种种难言之苦。

(2)老苦,唐善导大师描述道:“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老病衰残。”

(3)病苦,人生由四大合成,四大不调则百病丛生,因此身心常受种种苦痛。

(4)死苦,人老死时,四大分解,识神分离,苦不堪言。

(5)怨憎会苦,心中怨恨的仇人由于种种因缘集聚不能远离。

(6)爱离别苦,自己亲爱的人不能聚会而远离分散。

(7)求不得苦,自己希望的财位名色等不能得到。

(8)五蕴盛苦,即色、受、想、行、识五蕴刹那迁流变异,身心如火焚烧,盛满各种苦恼,此苦为上述七苦之总括。

2。三苦

三苦者,苦苦、坏苦、行苦。此三苦从身心逆顺缘境而言。由于逆缘逼恼,正受苦时名“苦苦”;从其顺缘,暂时的安乐离(去)坏(毁)而生苦恼名“坏苦”;五蕴刹那变异,为无常为无常所逐而不安稳是名“行苦”。前二者是世间智慧所能了知,后者是唯圣者智慧所能了知。
佛教对人生根本的判定是苦,而决不是乐,佛教对教徒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深入地观觉生命的苦性而心生出离。

(二)集谛

“集”是招集义,即招感集起苦果的因,包括一切烦恼和由烦恼所生的业。众生烦恼无量,佛教认为有六种根本烦恼,即:贪、瞋、痴、慢、疑、恶见,而归结说就是“爱”,就是“无明”,由此而作种种身、口、意三业而招感生死苦果。

(三)灭谛

“灭”即寂灭义,即圣者以无漏智慧的简择力,灭尽惑业苦,究竟证会静妙安稳的境界,即涅磐果。此寂灭相,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圣智证知。

(四)道谛
“道”即能通义,由此道能通往涅磐城,是证得灭果的因,通常指佛教最常见的八正道:
1。正见,通过学习佛理得到的正确见地,正见应以三法印或一实相印来印证。
2。正思维,以正见为基础来进行思维。
3。正语,以智慧收摄口业,不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4。正业,住于清静身业之中,不作杀生、偷盗、邪淫、麻醉等恶业。
5。正命,即正当的谋生方法,不以江湖术数的伎俩骗取钱财。
6。正精进,以智慧为指导勤勉不懈。
7。正念,以智慧时时忆念正道而无邪念。
8。正定,以智慧深入无漏禅定,远离不定与邪定。
四谛中前二谛是世间因果,是流转因果,集谛是因,苦谛是果;后二谛是出世间因果,是还灭因果,道谛是因,灭谛是果。所以四谛法门按因果顺序说则应为集、苦与道、灭。因为苦易晓,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厌离,次示业因,使之断集;继则先示涅磐之乐,令其欣慕,后示道法,令其修行,所以通常按此顺序说为苦、集、灭、道,总之是要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八、六度

六度,又称“六般罗蜜”,“波罗蜜”意为到彼岸,这是佛教大乘菩萨自度度他的基本教法。六度,即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
(一) 布施度悭贪
布施,意为普舍。众生由于不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心生悭贪,做出种种恶业。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来度自他悭贪之心,利益众生。布施有三种:
1。财施,又分内财与外财,内财布施包括自己的头目脑髓以至生命都可以布施给众生,外财布施是将自己的金银财宝、饮食医药等等布施众生。
2。无畏施,不恼怒一切众生,常与众生种种安乐,特别在众生遇到危难,心生佈畏时,要全力去安慰救护。
3。法施,随顺众生根机,善巧方便、不知疲倦地把佛法教理讲说给众生,化导众生,使众生闻法解悟,发心修行。
三种布施当中,法布施是最根本布施。
(二)持戒度毁犯
佛所制定的清静戒律,是免除众生轮回生死恶果的基础,是成就无上菩提佛果的根本。佛教的一切修行都要以戒律为基础。严持戒律可以避免毁犯的过失。
(三)忍辱度瞋恨
瞋恨心是无明业火,我们瞋心一发,什么罪恶言行都可能随之发生,古人云:“一贪瞋心起,八万障门开。”“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修行忍辱法门可以度脱瞋恨心。
忍辱又分事忍与理忍两个层次。事忍即每当辱境来临无法回避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忍耐下去。这时心里虽然很痛苦,但不会发生各种恶行。理辱即每当辱境来临时,用佛教缘起性空的智慧来观照,如自己今天有挨打受骂等侮辱都是前世业因感招的恶果,应作受报还债想,不生瞋恨心;又因为一切诸法本来无我,被辱的我与能辱的境也同样无我,正是由于自己的虚妄执著而生瞋恨心,因此要反省自己的瞋恨心虚妄不实.再进一步,菩萨修行以慈悲为怀,不但不生瞋恨,反生慈悯,方便教化,度脱对方。
(四)精进度懈怠
出离生死轮回的修行必须要有勇猛精进的毅力决心。懈怠犹如钻木取火,未热而止,虽欲得火,终不可得,所以修行不能懈怠。
(五)禅定度散乱
众生平时心性散乱,妄想纷飞,菩萨修行禅定,能够度脱散乱之心。禅定是开发佛教智慧的基本方法之一。
(六)智慧度愚痴
愚痴即众生由于不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而起的种种妄执,因此而作业受苦,轮回不已。对于这种愚痴只有佛教的般若智慧才可以度脱。
在此六度之中,佛教常比喻前六度如足,第六度般若如目,是说前五度若没有智慧指导仍然不能出离世间,第六度若没有前五度为行也不能圆满。

九、三学

佛教的全部修学归摄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学。
(一)戒律
戒律是释迦牟尼在传教过程中对弟子逐渐制定的。他在世时曾谆谆教导弟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临去世时谆谆教导弟子要以戒为师,并且宣布戒律在则佛法在,把戒律看做佛法的生命。
佛教的戒律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1。摄律仪戒,一切诸恶悉皆断舍;2。摄善法戒,一切诸善悉皆修行;3。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普度众生,遍施利益。戒律内容虽多,总的精神不外止恶、行善、利他三个方面。
1。摄律仪戒
摄律仪戒,通常有以下几种:
(1)五戒: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邪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五戒之中不邪淫主要指在家居士不发生夫妻之外的性关系,不妄语包括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
(2)八戒,即将五戒中不邪淫改为不淫欲,另加:⑥不用香水、脂粉等妆饰品,不观听歌舞伎乐,⑦不睡高大床褥,⑧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一般规定每月四天或八天中受持此戒。对此八戒在家人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受持。
(3)十戒,上述八戒(其中第六条在这里分为两条),另加不蓄金银财宝。这是出家男女所受基本戒律。
(4)六法:①不淫欲,②不偷盗,③不杀生,④不妄语,⑤不饮酒,⑥不非时食。
(5)具足戒,比丘的具足戒有250条,比丘俗称和尚。比丘尼的具足戒340条,比丘尼俗称尼姑。
根据所受摄律仪戒不同,可以将佛教徒分为以下七众:
在家戒——五戒(或八戒)——优婆塞(男)、优婆夷(女)
出家戒——十戒——沙弥(男)、沙弥尼(女)
出家戒——六法——式叉摩那(女)
出家戒——具足戒——比丘(男)、比丘尼(女)
2。摄善法戒,从摄善法戒而言,通常讲有十善戒。十善戒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3。摄众生戒,又名饶意有情戒,是大乘菩萨戒。此戒以大悲心为其根本,此大悲心深言之又称菩提心。此大悲心在则大乘菩萨在,此大悲心失则大乘菩萨戒失。
(二)禅定
禅定,又名禅那(意为静虑或思维修),或三昧(意为等待),一般解释为心一性境,是一种既不散乱、又不昏沉的心理状态。
世间的任何技艺、学问都需要学者精勤专注才能成就,比如科学家专心一理,思入玄微;艺术家致心作品,浑然忘我。佛教对此更加重视,比世间的一般的境界要深入许多,并把它作为基本三学的一项内容。修习初步禅定功夫,在佛教里常用数息观、不净观等方法,随着功夫的深入,又有四禅八定等不同境界。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离喜生乐,四禅舍念清静,上为四禅,再加上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总为八定。四禅八定也为外道所修学,在佛教的闻、思慧的指导下去求得证慧的禅修才是佛教的禅定。
(三)智慧
智慧即般若,是以缘起性空为根本内容的一种觉悟。智慧可以分为闻慧、思慧、修慧、证慧几个层次,又分为有分别智、无分别智,智慧的功用在于破除众生的妄想执著。
在戒定慧三学中,一方面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另一方面慧又指导修定,持戒,三者是相资相生的。
十、大乘与小乘
在佛教里经常有大乘与小乘的讲法,这里“乘”是运载义,佛教将只求自身解脱的修学为小乘,把以救世利他为宗旨的修学叫大乘。
小乘的修学以出离心为根本,分为声闻、缘觉两类,声闻由听佛说四谛法可以自凡夫修至阿罗汉,缘觉由观想十二因缘的道理可以自凡夫修至辟支佛;大乘的修学以大悲心为根本,以行持六度法门可以自凡夫修至成佛。小乘教与大乘教是佛在不同时期或根据不同根基的学者而说,而一个圆满的修学者必须以小乘的出离心为基础而同时发起大乘的大悲心,乃至小乘与大乘圆融不二,这样才能自利利他,圆满成就。
十一、总结
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哉!一切众生本来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一句话道出了全部佛法的心要。
众生与佛在本体上没有任何差别,都圆满具足这个不生不灭的佛性,也就是如来智慧德相,所不同者只是迷悟不同。迷则众生,悟时即佛。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的覆碍而不能显现,犹如乌云遮碍了太阳,但乌云并非实有,风吹云散仍然晴空万里;妄想执著亦非实有,以缘起性空诸法实相的道理来观照自会消除,本有的智慧自会放大光明。佛教的一切修学并不是人们从外面求得什么,增加什么,只不过是应病与药,帮助去除人们的妄想执著。在《法华经》释迦牟尼总结自己一生的宗教活动时指出:“我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为众生开示悟入这个佛的知见。我的一切说法,都不过是方便的譬喻,是为众生去除妄想执著而悟入这个佛的知见。”倘若不明白这个根本道理,一切修学都可能迷失方向。释迦牟尼在临去世前郑告弟子:“我49年未说一字的法,如有人说我说了一字的法即为谤佛。”释迦牟尼49年说法是为了众生去除妄想执著,同时更反对众生又妄想执著于他所说的种种方便譬喻的佛法。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曾做了一首诗,对后人影响很大,诗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佛教徒,虽然信仰依止的只有佛陀,但是学佛决不是脱离了做人,真正的学佛过程正在于人格的完成,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乃至众生)的人。我们真正圆满地按照佛陀的教导做好一个人也就是成佛,这才是佛教真正的道理。

什么是佛法

对于佛教,人们最经常最普遍的一个提问,就是问:“什么是佛法?”“佛法是什么?”简而答之,佛法就是般若,般若就是佛法。般若即人人本自具有之觉性。
所以佛教学说,简要概括,即“缘起性空”。缘起由于业力,性空就是般若。佛教小乘的根本教义在业力,大乘的根本教义在般若。说大乘即包融了小乘,谈般若即融合了业力。故佛法的根本在般若,佛法的真理就是般若。
般若是平等的,以行愿境不同而有果位之不同。无我为人而行般若(使众生都觉悟,都了生死)是大乘,只知自利而行般若(只求个人觉悟,个人了生死)是小乘。修显了实相般若是显教,修秘密理趣般若是密教。“在生活中了生死”是世法,“在生死中了生活”是出世法。般若是圆融的,所以佛法是圆融大小乘、圆融显密教、圆融世出世法的。它是教导所有众生都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转化五浊恶世为“人间净土”。所以佛教的真正了义是积极的、入世的。它的本质精神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有一不成佛,我不成佛”,“度尽六道众生,而无得度者”,这是彻底无我为人的大乘菩萨道,是究竟性空缘起的般若法。
所以佛法讲般若是空,又是不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谓之空不空。
以上是按佛教自己的说法来说明佛法。那么,佛法是宗教?是哲学?还是什么?
佛法究为何物?从佛法本身言,若说皈依、受戒、灌顶等等仪式是佛法,则释迦牟尼未生前,印度婆罗门教早有此等仪式;若说轮回、业力、解脱等等名义是佛法,则佛教未诞生前,印度古代典籍如《吠陀》、《奥义》诸书以及印度外道早有此等名义;若说瑜伽、禅定、修法是佛法,则佛法未传前,印度宗教、学术也早就有此等修行。佛法本身,可说一无所有,可说没有一点东西。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佛说他一字未说,若有人说佛说法,此人即是谤佛。佛法不但一无所有,没有一点东西,就连这“一无所有”也一无所有,连“没有一点东西”的“没有”也没有。这一无所有的“一无所有”,这没有的“没有”,翻过来就是“无所不有”。这就是就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般若。一切外道仪式、名义、修法等等归于般若,都变成佛法;一切佛法之修持、教化、仪轨等等,离开般若,都变成外道。如此说来,宗教根本于般若,便是佛法之宗教;哲学证入于般若,便是佛法之哲学。
若论佛法本身之“一无所有”和“没有”,岂只非宗教非哲学,简直就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因为佛法本身是“不立一法,不破一法”,而又是“有法皆立,无法不破”的,使“泯四句,绝百非”的,既是“一无所有”而又是“无所不有”的,既是“一贫如洗”、“一寒彻骨”而又是“华严富贵”、“重重无尽”的。说佛法是宗教可,说佛法是哲学也可,说佛法是非宗教非哲学,或者说亦宗教亦哲学也无何不可。翻过来,说佛法是宗教不对,说佛法是哲学也不对,说佛法是非宗教非哲学,或者说亦宗教亦哲学也没什么对。此非朦胧含混,也非圆滑诡辩。说它唯心,它却物在;说它诡辩,它却辩证;说它神秘,它却现实;说它迷信,它却真理;说它性不确定,它确恒常如实,确定无疑;说它无质规定,它却其中有物,真实不虚;说它相对主义,它却一实中道,不落两边;说它唯我神我,它却众同真如,非局自体;说它灵魂有神,它却性空缘起,否认造物;说它胜义有,它又自性空;说它毕竟空,它又方便有。如此不可究竟,才正是佛法之真实,才正是佛法之圆满,才正是佛法之具足。佛教自身就是这样看待佛法的。正因为如此,佛法是不可毁的,能够毁了的绝不是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