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小笛子怎么获得:《风雨中的彩虹:基督徒百年足迹5-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04:17
基督日報 2011-10-27 04:55 Posted.
改變字體大小
《风雨中的彩虹:基督徒百年足迹5-1》


書书名:风雨中的彩虹:基督徒百年足迹5-1
作者:李金强、李志刚、林治平、查时杰、魏外扬……等
出版社:宇宙光
206页;25K / 定价:250元
ISBN:978-957-727-404-5
出版日期:2011 年 10 月
【目录篇】
一、革命运动的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
中华民国国父。原名孙文,幼名德明,又名逸仙,字日新,广东人。十四岁与母亲前往檀香山首次接受了西方文化启蒙,回国后在香港西医书院学医,一八八三年受洗成为基督徒。孙中山一生行事与信念和基督信仰紧紧结合,他革命救国的真理,就是出自耶稣舍己救人的呼召。一九一一年辛亥枪响,革命成 ,友人向他祝贺,他却表示:「首先向上帝感恩,革命之成,全在于仰赖上帝之恩助。」
二、革命建国牺牲第一人──陆皓东(1868~1895)
广东人,又名中桂,年幼和孙中山一起在旧学堂读书,受孙中山影响,接受基督信仰,为了破除迷信,曾协助孙中山折断北帝神像手臂,引起轩然大波,被迫离家。 一八八三年两人一起受洗成为基督徒。一八九五年陆皓东为兴中会设计了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广州之役,为掩护革命党人,不幸被捕,严刑逼供下,宁死不屈, 壮烈成仁。
三、香港的革命故事──杨衢云
四、革命之侠者──郑士良(1863~1901)
广东惠阳人,号弼臣,孙中山革命同志之第一人。孙中山同学。郑士良是基督徒,又为三合会地方首领。率领惠州起义,虽然失败,对清廷与世人产生极大的震撼作 用。一九○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在香港饮宴后返家途中暴卒,有说是被清廷下毒谋杀。一九○二年八月二十日由高法恩牧师主理,落葬于薄扶林坟场,墓碑只写上郑弼臣之名。
五、胆大如斗?浩气震天──史坚如(1879~1900)
广东人,年轻时受到大观书楼报刊和格致书院的影响熏陶,产生「以革命救国行动展现基督教精神」观念,他坚信要改变中国现状,唯有用鲜血来洗涤人心。一八九 九年加入兴中会,一九○○年惠州之役担任谋炸两广总督德寿挖掘地道、埋炸药重要任务,战役失败,被捕牺牲,得年仅二十一岁。
六、一腔忠义的八指将军──黄兴(1874~1916)
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革命时期化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等。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人,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曾组设华兴会,长沙起义失败,流亡日本。结识孙中山,此后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率领广黄花岗起义,英烈之风,感动中外。一九一六年于上海 去世,一九一七年以国葬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七、革命完人──刘静庵(1875~1911)
名敬安,又名大雄,字贞一,号静庵,湖北潜江人,从小就有救国的志愿,且渴慕真理,因参加过基督教宣道会聚会,便归信基督。刘静庵认为耶稣基督的爱是救中 国的良药,革命救国就是基督之爱的实践。一九○六年起义失败,被捕入狱,狱中仍热衷布道与革命工作,他说:「身在缧绁,心在天堂」。一九一一年,刘静庵病 死狱中,享年三十七岁。
八、文人革命家──陈少白(1869~1934)
广东人,在广州格致书院接受基督教和西学教育,二十一岁进入香港西医书院,成为孙中山战友,一同革命二十余年。一八九七年受孙中山命令,到台湾设立兴中会 台北分会。一九○○年回到香港创办《中国日报》,成立「振天声」等剧社,宣传革命。民国成立,陈少白不恋眷仕途,回归故里,致力家乡建设,贡献良多,备受乡人尊敬。
九、力行日知的革命牧师──黄吉亭(1868~1954)
湖北人。在武昌基督教文华书院读书时,受洗加入教会日知会创办人之一,以基督教信仰和救国精神,大力鼓动革命风潮。长沙起义失败,黄牧师和胡兰亭、曹埃布尔等人掩护营救黄兴等革命同志,为革命保留存了极多菁英。
十、恩典奇妙的一生──王煜初(1843~1902)
广东人,道济会牧师,全心奉献中国改革,终身致力慈善事业,在盲人教育的成就尤其杰出。首倡使用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对现代中文发展有显著贡献。一八八七 年,王煜初成立道济会堂,立即成为志士谈论革命及联络的重要场所。王煜初擅长写作,有释经、辨道及护教等著作,流传后世。
十一、华侨革命第一人──邓荫南(1846~1923)
基督徒革命者,孙中山的追随者和知己;兴中会主要领袖之一。多次参与起义,并利用基督教书室作为革命基地,并好几次慷慨变卖自己财产,将所得全部充做革命。邓荫南一生戮力革命,被誉为华侨革命第一人。
十二、侠义伉爽的传道者──区凤墀(1847~1914)
广东人,原名逢时,字锡桐,号凤墀,曾在德国教授中文,受基督信仰和西方学术影响,开始有了革命救国思想。在佛山伦敦会受洗后,区凤墀更加热心宣道,成为 香港著名的传道人。区凤墀一生与孙中山交往密切,时有建言,孙中山视他为「诤友」,孙中山受洗,区凤墀为他改名为「逸仙」。一八九五年区凤墀与孙中山,共 同成立了重要的革命机关「农学会」。
十三、父子同心为革命──李煜堂(1847~1914)
广东人,香港实业家,家赀丰厚,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命儿子李自重东渡日本,晋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前,李煜堂借出金利源药材店作为革命活动的香港秘密联络处。民国之后他经商的同时,仍关心时政,联络其它商人支持北伐,是位深有爱国情操的基督徒。
十四、爵士革命家──何启(1859~1914)
广东南海人,中国第二位牧师何福堂之子,著名律师、政治家,香港第一位获封爵士荣衔的基督徒华人,一八八七年他为了纪念病逝的爱妻,创立雅丽氏纪念医院 (Alice Memorial Hospital),成为香港第一间为贫苦华人提供西医治疗的医院,之后更成立西医书院,孙中山即第一批学生,何启后来也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十五、经商奇才──宋嘉树(1863~1918)
海南岛文昌人,字耀如,著名的宋氏三姊妹之父。年少时随舅舅赴美担任水手,受船长爱心的影响,接受基督信仰受洗时曾说:「我期望中国千千万万的人都皈依基督教,享受平等、民主、博爱的幸福生活。」后来受神学装备,一八八八年在上海成为牧师,展开传道生涯。他是孙中山革命好友,以印刷圣经为掩护,秘密印制革命宣传品。
十六、倡议改革?才华横溢──谢缵泰(1872~1938)
广东开平人,字圣安,号康如,生于澳洲,七岁受洗成为基督徒,十六岁回香港就读中央书院,经常在香港英文报章发表言论,并与校内外爱国青年组成学会,鼓吹改革。谢缵泰是杨衢云的好友,也是辅仁文社的发起人之一,积极参与策划革命行动,是广州起义的重要干部。在起义失败时他说:「这次起义失败,唯有我一向信靠的上帝才能明了。」
十七、狱中君子──殷子衡(1875~1911)
湖北黄冈人,字子恒,号姜园,日知会会员,致力推动革命书刊的印制与宣传,日知会起义失败后,被捕入狱,遭受酷刑,经由刘静庵而接受福音,归信基督。他每日在狱中读经祷告,坚守信仰,在极苦中求取安乐。革命成后,由胡兰亭牧师施洗,之后成为传道人,担任武汉圣公会会长等职务。
十八、英姿早发的先行者──余日章(1882~1936)
著名教会领袖与教育家,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创办人。余日章自幼成长于基督教信仰家庭,求学过程中,经历耶稣基督的救恩,信主后热衷倡导革命,留学美国时组织 中国基督徒学生会,促进基督徒同学团契交往。武昌起义与中外人士共组红十字会,从事救死扶伤工作,他以「人格救国」精神,毕生投入基督教青年会事工。
十九、燃尽一生的爱国先驱──王正廷(1882~1961)
浙江奉化人,原名正庭,字儒堂,号子白。一生爱国爱民,年轻时曾追随国父参加革命活动,之后担任政界、外交要职,也热心体育事业,并致力奥林匹克运动于中国发展,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任北京中国大学校长四十年,买地迁校、推动校务,提倡体育,为国家培植许多体育人才。
二十、南洋革命巨子──杨纯美(1875~1968)
福建省漳浦佛昙镇人,印度尼西亚巨商,因身居异邦,深感殖民统治之痛苦,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启导,一九○七年加入中国同盟会,领导侨社,带头募捐,出钱出力,历数十年而不懈;同时也在故乡兴建中学,影响力及于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