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皇娜可露露邪恶漫画:志体与其它文体的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27:17

志书的表达形式主要采用记叙文体,但它比普通记叙文有更严格的要求。志体一般以顺叙为主,以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为依据,按一定逻辑顺序,分门别类地系统陈述一个地方的历史和现状,是一种特殊记叙体裁。志书文体与其它文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里侧重谈区别,以更好地把握志书的属性和特征。

志书有别于地方史书。史与志相通,史中有志,志中有史,二者同源异流,有联系,但有区别。首先在体裁上,志书以志、传、图、表、录等铺陈资料体裁为主,史书以“叙史”、“述史”、“论史”等著述体裁为主。其次在章法上,志书多为横排竖写,以类系事;史书多为竖排横写,以时系事。志书寓褒贬于记述之中,不要求夹叙夹议;史书则可评可议,论从史出,以论带史,史论结合。第三,在内容上,志书既记自然又记社会,详今略古,横不缺项,“写起来一大片”;史书以记社会发展历史为主,详古略今,举大弃小,“写起来一条线”。第四,在性质上,志书是侧重资料性的著述,史书是侧重学术性的著述。第五,在标题上,志书标题一般简短,常用“主题词”命题,而史书标题相对长一些,常用“一句话”命题。因此,志有志体,史有史体,不应把地方志写成地方史。

志书有别于地方年鉴。地方志和地方年鉴有很多相通之处,在地域性、资料性、综合性、连续性、权威性等方面,象一对兄弟,基本相似,都有“资治、教化、存史”的功能,年鉴可为志书编纂积累资料,也可从志书编纂中吸取营养。但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出版物,存在相异之处。在编纂周期上,志书时限长,年鉴时限短,年鉴一般按年度连续出版,志书则不是。在内容选材上,志书宏观性材料较多,年鉴微观性材料较多,栏目的稳定性、记述的规范性、结构的整体性方面,年鉴不及志书,但标题的信息性、选材的新颖性、内容的时效性方面,志书不及年鉴。在体例写法上,方志多为章节体和记事本末体,年鉴多为条目体和编年体;在文体文风上,年鉴中工作总结、领导讲话等公文痕迹比较明显,深刻反映事物的变化性、规律性等方面不及方志;但在使用特点上,方志的易检性、工具性不及年鉴。初从事修志者应注意这些区别,不可盲目把年鉴的章法结构、文体文风搬入志书。   

志书有别于文艺作品。我国现代文体一般分为文艺作品和实用文籍两大类。文艺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寓言等,可以采取衬托、渲染、抒情、虚构、夸张等手法,使用变化较多的语法形式,塑造艺术形象,从情感上打动和教育读者。而方志属于实用文籍,以真实为生命,不允许虚构和夸张,也不允许所谓的“合理想象”。它要求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以大量经得起历史考验和社会检验的确凿事实给读者以启发。在语言风格上,文艺作品要求更生动一些,更形象一些,更感人一些,而方志著述要求更严谨一些,更准确一些,更朴实一些,更简洁一些,更客观一些。有些志书记述某一人物时凭作者主观想象进行心理状态描写,记述某一事件时进行气氛烘托、环境渲染、事实夸张,写得浮华艳丽,就不合志体要求。

志书有别于论文专著。论文、专著一般采用议论文体,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某一问题直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论文一般具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提出的观点,论据是证明观点的理由,论证是用论据来说明论点的过程。写好议论文的关键在于,有正确的观点,充实的论据,严密的论证。作者可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用理论、名言、公式、原理、外地材料等作论据,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进行论证,可将很多问题捆在一起写。在语言特点上,要求具有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和生动性,常用“不但……而且……”、“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关联词。政论文还要求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使用宣传鼓动性语言。而地方志文体主要是记叙文,任务是“提供科学的资料”,不能有政治化倾向,不宜用宣传鼓动性语言记述,也不宜用递进、转折、因果等关联词进行阐述,更不用名言、公理、常识、定律等进行论证,而是通过平实的文风,真实的材料,反映客观事物,让读者得出结论。当然,有时用“画龙点睛”之笔,揭示实质,须恰到好处。

志书有别于教材讲义。教材、讲义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和科学道理,对一些定义、定理、公式、方法,多以严密的逻辑形式进行讲解。常用科学语体如“根据××定律”、“依照××公式”、“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带有明显的论证性、概括性、总结性,而志书很少用这些讲解式语言。就客观作用来说,志书可作乡土教材,但不等于本身就是教材。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材,还必须进一步加工提炼,按教材要求重新编写。志书也有知识性,但它体现于资料中,用事实说话,是记述,不是讲解。必要的名词解释、专题说明,一般不入正文,只作脚注或附件。有些专志涉及到一些生产过程、产品内容、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问题,也要求多写事实,少讲道理,不宜写成教材、讲义,也不宜写成科普读物,更不宜写成说明书或广告词。

志书有别于资料汇编。一般资料汇编是一种较为松散的资料组合,主要是将一些文字、图表等文献资料,作些技术处理,然后汇编成册。有的资料汇编“无一言出于己,无一字无来历”,拼盘和堆砌的痕迹比较明显,有些含“水分”的资料掺杂其间,缺乏著述性,而志书讲究著述性。著述是一种学术成果,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价值。胡乔木说:“过去修志是一些很有学问的人去做的,它本身是一项学术性工作。”李铁映说:“地方志编纂工作是一种学术性劳动。”方志资料经过加工,并按一定的原则、方法、体例进行编纂,就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个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资料不再仅存原来意义,其价值和地位会在整体联系中提升。志书要求反映事物的规律性,而一般资料汇编没这个要求。方志是一门独立学科,一种特殊史书,一种学术成果,而一般资料汇编则不是。

志书有别于一般公文。公文包括命令、指示、批复、通知、公告、通报、总结、报告、决议、计划、会议纪要和法律文书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这一点方志不及。公文有一定的时效性和特定的惯用格式。它用文字联系工作,反映情况,解决问题,内容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精悍,操作方便实用,这一点与志书也明显不同。志书编纂和使用周期长,没有统一的通用格式,内容比较复杂,由远及近分类记述,属于长篇大“部头”,主要用于资治、教化、存史,采用志书语体和文风,不用“遵照某某指示精神”、“在某某正确领导下”等套话,极少用“随着”、“由于”、“为了”等过渡性语言,不用报告、总结等公文格式。某志稿用“一、基本情况;二、主要作法;三、经验教训;四、存在问题;五、几点建议”的格式记述,是典型的工作总结体,不符志书要求。

志书有别于报刊新闻。虽然志书和报刊新闻大都采用记叙文体,但新闻是一种报道性的报刊文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调查报告、访问记、座谈纪要、新闻图片等,特点是真实、简短、迅速、活泼,既强调政治性,又强调新闻性,二者有机结合。政治性主要是指反映现实,指导工作,为政治服务;新闻性主要是指反映新事新貌,及时传播信息,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在内容结构上,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表现手法上允许描写和议论,也允许插叙和倒叙。而志书不直接干预现实,有时间断限,记历史,又记现实,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一种较为久远的影响。志书一般不采用新闻文体。有的地方将新闻报导,如“解放思想,大鼓干劲”、“依靠群众,苦干巧干”等直接搬进志书,就不合志书的要求。

 

 (作者:湖北省孝感市史志办公室)

来源:〈内蒙古史志〉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