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田打佩恩哪一集:中国西部的民族腰刀 文/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1:40:37
中国西部的民族腰刀   沈克尼 文/图
  每每把玩我从内蒙古阿拉善戈壁滩上拾到的新石器时代磨制的石刀  
和在鄂尔多斯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小刀(削),以及现代的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各种腰刀,便会想起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内蒙访古》中的文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匈奴人就进入了内蒙;到秦汉时期或者更早,它就以一个强的民族出现于历史。以后,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更后,契丹人、女真人,最后,蒙古人,这些游牧民族一个跟着一个进入这个地区,走上历史舞台,又一个跟着一个从这个地区消逝,退出历史舞台。这些相继或同时出现于内蒙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象鹰一样从历史上掠过,最大多数飞得无影无踪,留下来的只是一些历史遗迹或遗物,零落于荒烟蔓草之间,诉说他们过去的繁荣。”我想,手边这柄颇具鄂尔多斯青铜器特色的匈奴人的“削”
 
便是此类遗物了。

  蒙古族在13世纪创造了辉煌,而元代蒙古族的刀剑实物稀少,见诸我国史籍的记载亦是廖若晨星。幸有学贯中西的学者周纬先生在《中国兵器史稿》中引述英国人Lamgles抄录印度Ain-I-Akbari秘稿中所绘蒙古王阿克巴尔的军器图,始知蒙古军长短兵器之大概。元代的刀剑中不见短刀,而多是双刃的“曲剑”。清代蒙古王公向乾隆皇帝进贡的蒙古刀剑中短刀
 
的形制也全然不同于近现代的直刃直柄的蒙古腰刀。我倘徉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古代战争馆,我发现满清八旗兵的“顺刀”与近现代蒙古腰刀形制颇相近。我突发奇想,是否如满族借蒙古字母而造满族文字一样,满族仿蒙古刀形制?亦或是蒙古被满清绥服之后,蒙古腰刀仿满族顺刀制式?结论不得而知。

  蒙古腰刀是牧民随身之物,宰畜、吃肉不可缺少,既是实用的工具,也是装饰品。通常为直柄、直刃、细血槽,刀尖似牛耳,锋利无比,柄鞘常配铜、银花饰,鞘为筒状,也有在刀鞘中装骨筷的,更有讲究的镶珠宝。蒙古腰刀和镶银的木碗同为蒙古族特色的工艺品。
 


  “象鹰一样从历史掠过”而没有消失的,除了蒙古族还有在唐代称“回纥”、在宋代称“回鹘”、清代称“畏吾尔”的维吾尔族。周纬先生《中国兵器史稿》有一小段文字描述清代新疆向清朝皇室进贡的小刀:“刃之钢质极佳,常为斩钉截铁之名器;刃均直形,厚背锐锋,近尖处稍狭,尖作锐叶形。柄用海獭牙骨制者较多,象牙制及金银制者居少数,间有镶宝石者……鞘尾作五瓣带心之花形,其作蛇首者,则属土耳其族之回人刀也;……此种刀长仅数寸,极便插腰置怀,杀敌以洞胸划心为主,大多可致人死命,肉搏之兵器也。”如今新疆有四大名刀,即伊犁哈萨克族沙木萨克折刀、维吾尔族英吉沙工艺小刀,以及焉耆陈正套刀和莎车买买提折刀,其中以英吉沙刀声名最著。

下图为南疆巴扎(集市)上的英吉沙小刀
  
 


  相传,二百多年前在英吉沙城南小镇卡尔窝西,有个一生锻制小刀,名叫买买提的工匠,他制作的一种雕刻有直、方、园、齿、三角形的图案,并涂有红、绿等颜色的木柄小刀,特别锋利、美观。农家纷纷盘炉仿制,从而世代相传。随后工匠们各出心裁,制作各种造型的小刀,并在刀柄上用黄铜、白银、玉石、骨料等镶嵌,并雕刻极富民族特色的图案。工匠们相互攀比竞争,打造的小刀质量日益精进。于是英吉沙小刀的声名远播,制刀技艺传入和田、莎车、喀什和库车等地。

  正宗英吉沙小刀,一般选用优质弹簧钢板锻打成型,制成粗胚和细胚之后,用各种粗、细、扁、圆的锉刀磨光,然后再行淬火。淬火是工匠们世代传承的绝技,绝不外传。经名师淬火处理过的英吉沙小刀,锋刃锐利,甚至用其来削刮铁条,但见铁屑迎刃而起,而刀锋却不曾崩口或卷刃。英吉沙小刀的传统型制,有弯式、直式、箭式、鸽式等12个品种,30多种花色。其中又以民族欣赏习惯的不同,分别有维、哈、蒙、汉、藏等不同形式。每种花色大约都有大、中、小三个不同规格。在维吾尔人中最流行的是一种刀体上尖后倾、刀柄下端前倾而呈鹰嘴钩形,通常被认为是英吉沙小刀的典型代表。刀柄均使用各种铜、银、玉、骨、宝石等拼花,组成亮丽对称的图案。
 
如今,刀匠们普遍使用色彩艳丽的有机玻璃和塑料薄板来装饰刀柄。英吉沙刀的标记,有新月型、葫芦型、巴旦木花型、太阳型,以及工匠的名号等。英吉沙名牌小刀是英吉沙县小刀厂的产品,它的标记是刀柄上镶嵌两背相靠的巴旦木花,近年还采用了维、汉文“英吉沙”字样的戳记。英吉沙小刀的刀鞘为扁薄的木刀室,外裹压花的羊皮鞘,通常为西洋红和玫瑰红,也有黑色、褐色的。

下图为喀什巴扎(集市)上佩刀的维吾尔族男子
  
 


  新疆的陈正小刀,是由焉耆名匠“陈正”之名而来。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陈正小刀除刀刃锋利之外,刀与鞘带弹簧闭锁,乘马奔驰时不易丢失,刀鞘外壳装配有扎马针,用途较广,深得远近牧民的喜爱。

  与蒙古刀较近似的是甘肃的保安刀。
 
保安族是元、明时期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原在青海同仁一带驻军垦牧,同周围的回、汉、藏、土等民族长期交往而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他们居住在同仁隆务河两岸的保安三庄,后又迁移到甘肃临夏的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他们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庄,仍被习惯称为保安三庄,“保安”也就成了民族的名称。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工匠传统的手工艺品,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它既可作为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具,又是独具特色、可供玩赏的装饰品。因此,长期以来受到西北地区藏、蒙、保安等各族人民的喜爱。保安腰刀制作精巧别致。刀身用优质钢锻打而成,再用高超的技术淬火,并打磨锃亮锋利。刀把用牛角、红铜、黄铜、铝片叠压,再经锉磨成型,看来层纹交错,犹如堆金叠银,奇巧美观。刀鞘内部为木质,外用黄铜或红铜包裹,铜壳上再饰以龙、兽或花草图案,名目有“一条龙”、“一枝梅”等,式样各异,玲珑剔透。鞘上配环,可穿绳悬挂于腰间。腰刀带鞘全长一般为5~7寸,也有更长或更短的,多为一鞘一刀。亦有一鞘二刀,称为“双刀”,更为别致。保安腰刀的花色品种,现在达30多个,如“什样锦”、“宝剑头”、“铜扁鞘”、“细罗”、“双罗”、“一素白”、“西瓜头”、“圆角满把”等。

  藏族人喜欢带刀,称刀为“知”。特别是牧民和康巴人爱佩短刀,甚至长刀。刀是藏族人的信物。我在拉萨的哲蚌寺曾见到古时藏人的刀剑作为镇寺之宝高悬于佛殿的屋顶。藏刀制造可追溯到一千六七百年前,吐蕃部落发现了铜、铁、银,并懂得冶炼锻打刀具。腰刀用于宰杀牲口、剥牛羊皮、切肉、切菜,是牧民的生活必备之品,同时腰刀也是藏族人的装饰物,多系于前腰中间部位。

  现代藏族腰刀产地较多,拉萨、拉孜、当雄、丁青、易贡以及甘孜的白玉都生产藏刀。藏刀刀柄用牛角、骨或木制,并缠绕铜丝或银丝。刀鞘刻龙、凤、虎、狮或花卉图案,有些点缀绿松石、玛瑙等,十分精美。就地域而言,卫藏地区的藏刀装饰华丽,甚至在柄鞘精心雕刻镂空花饰。而安多地区藏刀多直刃,外装朴素,注重实用。康区、甘孜、德格的藏刀除单刃直刃外还有弯刀和双刃刀,甚为独特。
 


  藏族的长刀(剑)为传统兵器,也用于狩猎或劈柴等日常生活。历史上的长刀,除本民族,如工布制造的大马刀、三角明灯照刀(形如藏传佛教的法器三棱尖的金刚杵)、獐牙刀等外,藏民也向云南丽江,甚至阿昌族输入长刀。现今生活在藏东南热带丛林地区的藏族、门巴、珞巴男子仍佩长2尺、宽2寸的长刀。
 
出门时,用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这种长刀,碗口粗的树干,三四刀就能砍断。

下图为笔者在甘南玛曲拍到的佩保安刀的藏族男子
 


下图为笔者1991年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佩门巴腰刀
 


  云南一些少数民族世居山林地带,善攻袭埋伏,近身格斗,长矛不易施展,而长刀刚极为便利,且有招式独特的刀术流传。其长刀的历史可追溯到南昭时期(即唐代)。以德宏州的户撒阿昌族的刀最为精良。据说上好的长刀既能削铁如泥,又能柔韧系腰。刀尖为平头,主要用于砍劈而不能刺,全长80~90厘米,宽约4厘米。握柄为圆形,长15~18厘米,无护格,一般为竹制铜丝包嵌,亦有银柄和象牙柄,往昔多为贵族上层使用。另有尖头长刀,较平头长刀短,刀尖形如柳叶,可刺可砍。制造工艺不如平头刀精良。主要由傣族、佤族、拉祜、布朗、基诺、哈尼族男子使用。长刀是西南少数民族男子战斗生产的工具,同时也是歌舞时的道具。节日里山寨欢聚,在铜鼓的节奏下,成年男子手舞长刀,以示剽悍。

  我作为中国探险协会的一员,曾多次深入边疆民族地区,无论是西藏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是新疆的沙漠或内蒙戈壁,我从不带双刃的军用匕首或国外那些过于奇巧的生存刀,而是藏刀、蒙古刀或英吉沙刀伴我克服艰险。拉萨一位活佛说我的“前世”是藏族,亦有人说是蒙古族,我不以为然。但锐利的民族刀,的确在野外给我这个热爱西部的汉族男子以直面各种挑战的能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