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小樱人物简介: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8:35:19
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一

晋代名医陈延之说:“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非师所解文者,但依图详文则可灸;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但避其面目四肢显露处,以创盘()为害耳(《医心方》卷二)。”可见灸法在我国古代颇为盛行。由于它比针法更加安全而且容易掌握,几乎达到人人能够施灸治病的程度,因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医学界在应用和研究针灸学术当中,注意力比较集中于针法,而对灸法的发掘、应用和整理研究则很不够。有鉴于此,艾草堂特别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便供大家学习。

一、灸法源流

关于灸法的起源,古代文献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一般都认为它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很可能是在氏族公社时期。宋高保衡等《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说:“黄帝欲创九针,以治三阴三阳之疾,得歧伯而砭艾之法精。”可见古人也认为灸法起源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我们的祖先,早在北京猿人时期就已懂得用火,以后又掌握了取火的方法这正好为发明灸法创造了必要条件。艾,这类易燃植物自古就在我国广大土地上到处生长,先民们采干艾引火是理所当然之事。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记载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以此印证我国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大概也是用艾作燃料。在我们的祖先早就对艾有所认识的那样历史条件下,把燃烧的艾团用于医疗方面,是完全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
    有文字历史以来,在文献中最先提到灸法的,当推《左传》。它记载公元前581年医缓给晋景公诊病时说过“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这样一段话。后世虽然对“攻”、“达”二字有不同的理解灸”这个字,在现存文献里,以《庄子·盗跖篇》最早提及。据记载孔子劝说柳下跖,碰了个大钉子,事后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孟子·离娄篇》里也曾讲过:“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显然指的是艾灸。从这些记载里,可以推想出在春秋、战国时代灸法是颇为盛行的,所以非医家在引喻射事时亦多用灸法作譬喻。   

我国最古的医学论著《黄帝内经》,记载灸法就更多了,而且还有许多篇中提到艾,也证明当时盛行的是艾灸。《素问·异法方宜论》还讲到灸法的起源地域,:“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也。”这说明灸法是适应我国北方人民的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和发病特点而产生的。

“灸焫”二字是烧灼的意思,如汉许慎《说文》云:“灸,灼也,从火”;隋唐杨上善注《黄帝内经太素·知方地》云:“焫烧也”;唐王冰注《素问·异法方宜论》云:“火艾烧灼,谓之灸焫”。这种烧灼灸法,在古代应用的很普遍,古文献中提到的灸法多为这种灸法。 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二 灸法从三国时代以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曹翕(曹操之子)所著的《曹氏灸方》七卷,是最早出现的灸法专著,可惜已经亡佚。两晋以后,很多医书都把灸法摆在一个重要位置。唐王焘撰《外台秘要》,弃针而言灸,更足以说明灸法在古代之被重视值得提出的。我国敦煌卷子中的《新集备急灸经》残卷(伯希和氏目26 75)至迟是在唐咸通三年(682),依照刊本抄录者,题有“京中李家于东市印”可证;这说明,我国早期的刊本,就有了灸法专著。

随着灸法的专门化,也就出现了专门施行灸法的医师。如唐韩愈的《谴疟鬼》诗云:“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昌黎先生集》卷七)。”宋张杲《医说》中,也曾有“灸师”之称。元杨维桢赠艾师黄中子的古乐府云:““艾师艾师古中黄,肘有《补注明堂方》,笼有歧伯神针之海草,箧有轩辕洪炉之燧光。针窠数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铜人孔窍徒纷庞。三椎之下穴一双,二竖据穴名膏肓,百医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金汤之固正捣穴,快矢急落如飞。梅花道人铁石肠,昨日二竖犹强梁,明朝道人步食强,风雨晦明知阴阳……(《铁崖先生古乐府》卷六)。”这是对于艾师的很具体的刻画。

除灸师专门掌握施灸技术以外,非医者对于灸法也并不陌生。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二十九卷云:“吴蜀多行灸法”;宋“太宗病亟,(指宋太祖)往视之,亲为灼艾(《宋史·太祖本纪》);宋苏东坡写有《灼艾帖》,李唐画有《灸艾图》,都证明灸法在唐宋之际流传甚广。

约自南宋末叶,灸法在大人先生之门,已不太受欢迎了,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所载:“富贵骄奢之人,动辄惧痛,闻说火艾,嗔怒叱去”云云,正是反映了这一情况。元明以来,灸法的地位更加下降到针法之下,这个情况,恰与唐王焘编《外台秘要》时相反。迨至清道光年间,统治者干脆在太医院内取消了针灸科。由于烧灼灸法确实疼痛,使人临医畏灸、再加上士大夫阶级反对它,所以它在发展过程中就不能不向无痛的方向改进。南宋窦材在施行烧灼灸时采取麻醉法,明初以来把灸法发展成为雷火针(或太乙针)的形式,正是表达了这种趋向。

    记载灸法的书籍、除医经、方书及各家的综合性针灸书以外,还有不少灸法专著。唐崔知悌《骨蒸病灸方》一卷(今存于《外台秘要》、《苏沈良方》等书中),《黄帝明堂灸经》三卷(即《太平圣惠方》卷一百的单行本),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一卷,宋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宋庄绰《灸膏肓俞穴法》一卷,明末叶广祚《采艾编》四卷,清吴亦鼎《神灸经纶》四卷,清雷丰校补《灸法秘传》一卷,等等,都是现存的灸法专书。另外,还有一些专门介绍太乙针的著作。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三

二、多种多样的施灸材料

古代灸法虽然以艾灸为最多,但也常常针对不同的的疾病,而采取其它材料来施灸。兹就文献中见诸记载者,条述于下。

1.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绒作为施灸材料。艾最早见于《诗经·王风》:“彼采艾兮”,古代又称为冰台、医草、灸草、病草、黄草、海草、艾蒿、家艾。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作为施灸材料的艾叶以柔嫩而又陈久者为最好,所以宋苏颂《本草图经》说: “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者方可用”。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七则认为:“其五月五日亦好,仍不及三月三日者。”又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关于艾绒的制法,李时珍又云:“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

从古代这些主张里,关于施灸用艾,我们可以得出五条要点:①采的艾叶要嫩,因此以春季采集者为最好;②放置的时间要久(陈旧);③艾叶要干净,没有杂质和灰尘;④艾绒要捣得烂细;⑤艾绒要干燥。

2.加药艾灸:是在艾绒中掺进某些药品,以之施灸。通常掺进的药品,多为芳香药物及易燃物质。如宋寇宗奭《本草衍义》提到,在艾绒中“入石硫黄,为硫黄艾,灸家用”。清顾澄《疡医大全》卷八则有掺入麝香、木香、雄黄等的记述。

此外,由于疾病的不同,也往往掺入其他药品,因病而制宜。例如,《说文·义证》引《北齐药方碑》云:“巴豆和艾作炷,灸疮。”又明朱棣《普济方》卷四二三记载,治瘰疬结核“用巴豆一枚去皮心,艾叶一鸡子大,相和捣烂,擘碎爆干,撚炷灸疬子上三壮即止”。《医心方》卷八引陶氏治疗足肿“末巴豆、虻虫少少杂艾为灸炷”。《千金翼方》卷二十四治疗瘰疬“以艾一升,熏黄如枣大,干漆如枣大三味末之,和艾作炷灸之,三七壮止”。《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治瘰疬破溃者,将大麻花与艾叶”等分合捣作炷,灸疮上百壮”。《普济方》卷四百二十治水肿“用甘遂为末,同作艾炷”,在脐心隔蒜灸之。明朱权《寿域神方》卷三治犬咬和瘰疬,用“熟艾,穿山甲细剉黄土炒,斑蟊不拘多少,为细末,以熟艾捣和合习,每一啮伤处用乌臼叶贴疮口,灸十四壮”。又明龚延贤《寿世保元》卷十治疗心痛,“取两手肘后处酸痛是穴”,“即用艾入水粉,揉烂为炷,每处灸五壮”,水粉就是铅粉。《针灸大成》卷七灸聚泉穴治咳嗽,“如热嗽,用雄黄末少许和于艾炷中灸之,如冷嗽,用款冬花为末和于艾炷中灸之。”还有将别的物品掺入艾绒而施灸的办法,如明朱权《寿域神方》记载:“破伤风搐搦,角弓反张,用人耳中垢,不拘多少,纸上焙干为末,入熟艾中和匀,做成小艾炷七个或十个,灸患处(引自《医方类聚》卷二十四)” 明初以来的雷火神针(或太乙神针)的施灸法,也是加药的艾灸,仅仅操作方式不同而已。

上述各种加药艾灸对我们很有启发,使我们认识到灸法决不是单纯的热刺激,施灸物质的药理作用不容忽视。

3.硫黄灸:是用硫黄作为施灸材料,而治疗疮瘘的方法。这种方法,早在宋初王怀隐等编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就有记载;“其经久瘘,即用硫黄灸之。灸法:右用硫黄一块子,随疮口大小安之,别取少许硫黄,于火上烧之,以银钗脚挑之取焰,点硫黄上,令着三五遍,取脓水,以疮干差为度。”同时代编的《医心方》卷十六引《龙门方》、《救急单验方》等书,则谓“石硫黄末量疮口中,以艾灸立验”。元齐德之《外科精义》卷上;把这种灸法名之为“硫黄灸法”。

4.灯火灸:是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在患病小儿身体上焠烫的方法,江浙一带称为打灯火。《本草纲目》卷六云:“灯火,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搐搦、窜视诸病,又治头风胀痛。视头额太阳络脉盛处,以灯心蘸麻油点灯焠之良。外痔肿痛者,亦焠之。”该书又引《小儿惊风秘诀》云:“小儿诸惊,仰向后者、灯火焠其囟门、两眉际之上下;眼翻不下者,焠其脐之上下;不省人事者,焠其手足心、心之上下;手拳不开,目往上者,焠其顶心,两手心。撮口出白沫者,焠其口上下,手足心。”这种灸法所用的油,据李时珍云:“凡灯惟胡麻油、苏子油然者,能明目治病。”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对这种灸法评价甚高,认为是“幼科第一捷法”,“能疏风散表,行气利痰,解郁开胸,醒昏定搐”。

5.桑枝灸:是用燃着的桑树枝以施灸,以之治疗疮疡。明李梃《医学入门》云:“桑枝灸法,治发背不起,发不腐。桑枝燃着,吹息火焰,以火头灸患处。日三五次,每次片时,取瘀肉腐动为度。若腐肉已去,新肉生迟,宜灸四围。”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讲的更具体,主张“用新桑木,长七寸,劈指大,一头燃着向患上灸之,火尽再换。每次灸木五六条,肉腐为度。”

《本草纲目》把这种灸法叫做“桑柴火”,认为除治背痈以外,还适用于“阴疮、瘰疬、流注、臁疮顽疮”等。据说对于未溃的,可以“拔毒止痛”;对于已溃的,可以“补接阳气,去腐生肌”。清吴尚先《理瀹骈文续增略言》认为这种方法可治风痹名为“桑枝针”。

6.桃枝灸:是用燃着的桃枝火以施灸,《本草纲目》称之为“神针火”。操作方法类似雷火针,“取桃枝削为木针,如鸡子大,长五六寸,干之。用时,以绵纸三五层衬于患处,将针蘸麻油点着,吹灭,乘热针之”。据说这种灸法的适应症是:“心腹冷痛、风寒湿痹、附骨阴疽,凡在筋骨隐痛者,针之火气直达病所,甚效”。

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四

7.竹茹灸:是用竹茹作炷以施灸的方法。据《医心方》卷十八引录,此法首见于晋葛洪的著作,云治蛇咬而仓卒没有艾绒时,则“刮竹皮及纸皆可以丸”,用来灸患处,竹皮就是竹茹。又《千金翼方》卷二十四治疗疗肿,“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壮”。

8.麻叶灸:是用大麻的叶和花作炷以施灸的方法。据《串雅外编》卷二记载:“麻叶灸,治瘰疬疮。七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采麻叶,捣作炷圆,灸疮上百壮”。这个灸法显然是在《千金要方》艾绒加麻花的基础上发展的。

9.黄蜡灸:是将黄蜡烤热,用以施灸的方法。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卷七,治猘犬(即狂犬)咬伤,“火炙蜡以灌疮中”。《疡医大全》引清初王梦兰《秘方集验》治疗疮疡云:“凡患发背、对口、一切无名肿毒及久近臁疮,先看所患肿处,用生面水调作圈,依肿处大小围之。圈高寸余,实贴皮上,勿令渗泄,圈外密施布帛数重,防火气侵余肉。患者安身勿动,圈内铺极好黄蜡片屑,上以炭火灸至黄蜡溶化。毒浅者,皮上觉热痛不受,灸便止;毒深者,全不觉热痛,再下蜡,随化随添,至圈满,仍前热火灸至蜡沸,初觉痒,后觉痛,久之不可忍,乃去火。以少水微浇滚蜡上,俟冷揭去。蜡近皮者,俱带青黑色,此毒随蜡拔去。浅者,一二灸便内消;深者,三四灸亦脓去肿消立愈。”《医宗金鉴》、《串雅外编》也载此法,而且正式名之为“黄蜡灸”。

10.鼠粪灸:是将干燥的鼠粪,燃着施灸。如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第三云:“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

11.药锭灸:是将多种药品研末,和硫黄熔化在一起,制成药锭,以之施灸。见之于文献的有香硫饼、阳燧锭、救苦丹。

①香硫饼:清叶桂《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载:“香硫饼,治寒湿气。麝香二钱,辰砂四钱,硼砂二钱,细辛四钱,以上俱为细末;角刺二钱,川乌尖,二味俱用黄酒半斤煮干为末;硫黄六两四钱。右先用硫黄、角刺、川乌、入铜杓内,火上化开,再入前四末搅匀,泼在干净土地上,候冷取起,打碎成黄豆大。用时,以干面捏成钱大,比钱薄些,先放在患处,置药一块在上,以香火点着,连灸三火即愈。”

②阳燧锭: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卷六十一治痈疽流注终久不消、内溃不痛等症,用阳燧锭施灸。“蟾酥()、朱砂()、川乌()、草乌()各五分,直僵蚕()一条。以上共和匀,用硫黄一两五钱,置杓内,微火炖化。次入前蟾酥等末,搅匀。再入当门子麝香二分,冰片一分,搅匀。即倾入湿磁盆内,速荡转成片,俟冷取收磁罐内。用时取甜瓜子大一块,要上尖下平,先用红枣肉擦灸处,粘药于上。用灯草蘸油,拈火焠药锭上,灸五壮或七壮、九壮毕,即饮米醋半酒钟。候起小泡,用线针串破,出黄水些须,贴万应膏,其毒即消”。清李学川《针灸逢源》用此法治疗“蜣螂蛀”。《理瀹骈文》则说是治风气并肿毒。

③救苦丹:据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载,救苦丹的配方有两种。其一,治风寒湿气,流注作痛,手足踡挛,小儿偏搐,口眼斜,妇人心腹痞块攻痛等症,用“真麝香一钱,劈砂水飞二钱,好硫黄三钱,各研极细。先将硫黄化开,次入麝砂二味,离火搅匀,在光石上摊作薄片,切如米如粞二味小块,储瓶勿泄气。治病,将药安患处,以灯火点着,侯至火灭,连灰罨在肉上”。其二,治各种风痹、跌扑、痈疽初起,用“麝五分,朱砂水飞钱半,硫黄五钱,樟脑钱半”,制法如前。

12.药捻灸:《本草纲目拾遗》卷二所载“蓬莱火”,即是药捻灸。方法是:“西黄、雄黄、乳香、没药、丁香、魔香、火硝各等分,去西黄加硼砂、草乌皆可。用紫绵纸裹药末,撚作条,如官香粗,以紧实为要。治病,剪二三分长一段,以粽黏黏肉上,点着”。“治风痹、瘰疬,俱按患处灸;水胀、膈气、胃气,按穴灸”。 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五

三、广泛应用的艾炷灸法

古代的艾灸,除在个别情形下平铺艾绒施灸外, 以艾炷灸法为最盛行。关于艾炷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圆锥形艾炷:把艾绒捏成上尖下圆的圆锥,放在被灸的部位,点燃其尖端以施灸。这是古代最通行的艾灸法。用艾绒捏成圆锥体,叫做“艾炷”,也有称为“艾团”、“艾丸”或“艾圆”的。

古代最常用的艾炷,大小约在三分左右,故晋陈延之《小品方》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解曰:此为作主()欲令根下广三分为适也。减为不覆孔穴上,不中经脉,火气则不能远达(《医心方》卷二)。”但是,这个广三分并非一成不变的,所以《外台秘要》卷十九云:“若江南、岭南寒气即少,当二分为准,燧小不得减一分半也。婴儿以意减之。”可见所谓“三分”,乃是指在北方用于成年人而言,南方却又不得相同。

事实上,在临床中因人、因病、因穴的不同,艾炷的大小是有很大的变动范围的。古代医书为了使人们便于了解起见,常用其他的东西作比较。兹将见之于文献记载的条述于下,以便稽考。

(1)粟米大:如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治卒忤死,“灸人中三炷,炷如粟米大”。《医学入门》卷一灸脐下两旁治疝痛,“炷艾如粟米大”。

(2)黍米大: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疟,灸上星及大椎,至发时令满百壮,艾炷如黍米粒”。

(3)小豆大:如《千金要方》卷十治温疟灸百会,“炷如小豆”。《苏沈良方》的灸欬逆法,取乳根穴,“炷如小豆许”。又《寿世保元》卷十灸此穴,“其艾只可如赤豆大”。赤豆即是小豆。

(4)绿豆大:如《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云;“凡痈疽发背……经一两日不退,须当上灸之一二百壮,如绿豆许大。”明彭用光《简易普济良方》卷五,灸郄门穴,也主张“艾如绿豆大”。

(5)椒粒大:如清冯兆张《冯氏锦囊》提到:“头为诸阳所聚,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小者如椒粒,少者三五壮而已。”

(6)黑豆大:如宋吴彦夔《传信适用方》卷三云:“治小肠气灸法,俯卧,用艾炷如黑豆大,灸足第二指第二节三壮。”

(7)小麦大:如《太平圣惠方》卷一百的《小儿明堂》,施灸治疗小儿疾病,多是“炷如小麦大”。又《铜人俞穴针灸图经》的神门、金门、昆仑等穴,其灸法也是“炷如小麦大”。

(8)大麦大:如《铜人俞穴针灸图经》的兑端、阳白等穴,其灸法都是“炷如大麦”。

(9)雀粪大: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的灸例云:“凡新生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

(10)粗钗脚大:如《铜人俞穴针灸图经》,灸地仓穴治疗口眼喎斜,“其艾作炷,大小壮如粗钗脚大”。

(11)竹箸头大: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灸上关穴治眼病,“日三七壮至二百外,炷如细竹箸大”。又《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承浆穴下引《小品方》:“如巨阙、鸠尾,虽是胸腹之穴,灸之不过四七,艾炷不须大作,只依竹箸头大。”

(12)梧桐子大:如《肘后备急方》卷五的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

13)苍耳子大:如《千金翼方》卷十七,治疗中风灸百会等七穴,“其炷如苍耳子大”。又宋窦材《扁鹊心书》的窦材灸法亦云:“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

14)半枣核大:如元罗天益《卫生宝鉴》卷七云:“黄蜡灸法,疗中风眼戴上不能视者,灸第二椎并第五椎上各七壮,一齐下火,炷如半枣核大,立愈。”又《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二,治霍乱灸上脘,“炷如半枣核大”。

15)莲子大:如《扁鹊心书》窦材灸法云: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灸二十壮后,却减一分”。

16)小指大: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灸漏法,“作大艾炷如小指大”。又元朱震亨《局方发挥》郑性医案,“灸气海穴,艾炷如小指大”。

17)楝子大:如清李守先《针灸易学》的灸法,“着艾如楝子大”。

18)半枣大:如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九,治阴毒沉困,“但于脐中灼艾,如半枣大”。

19)枣大:如《针灸资生经》第七所记王子高背疽治验案“灼艾如枣大,近千壮”。

20)银杏大:如《医籍考》载史源《治背疽方序》中提到,灸治史母之背疽,“以银杏作炷”。《外科精要》,也曾引述过这个病例。

21)梅杏大:同上病例,继续施灸,“遂以艾作团梅杏大”。

22)鸡卵黄大:同上病例施灸,“渐加至鸡黄大,约四十团,方觉痛”。

23)蒜头大: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灸瘰疬的隔蒜灸法,“以独头蒜,截两头留心,大作艾炷,称蒜大小,帖疬子上灸之”。

24)制钱大:如宋陈自明《外科精要》治高竹真的背疽,采取隔蒜灸法,“用钱大艾炷,灸二十余壮”。

25)鸡卵大:如《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引《范汪方》疗鼠瘘瘰疬,灸肩头“灸炷皆如鸡子大良,若不能堪者,可如中黄亦可”。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六

2.牛角形艾炷:即空心艾炷。据清廖润鸿补编《针灸集成》卷二小儿门的记载,当婴儿生后七天,脐带脱落的日子,灸脐中以予防腹痛。方法是:“以熟艾,形如牛角内空,灸脐中七壮,其艾炷每火至半即去。”

3.纺缍形艾炷:艾炷的形状是两头尖的,如同鼠类一样。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治中风口喎,“灸手交脉三壮,左灸右,右灸左。其炷如鼠矢,横安之,两头放火烧之”。

计算施灸中所用艾炷的多少,从《黄帝内经》以来就都是用“壮”字作为单位名称,烧了几个艾炷就叫灸几“壮”。关于“壮”字古有三种解释。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云:“医用艾一灼,谓之一壮者,以壮人为法。其言若干壮,壮人当依此数,老幼赢弱量力减之。”《说文》段氏注云:“医书以艾灸体谓之壮,壮者灼之语转也。”这两种解释,都各有一部分道理。又《东医宝鉴》云:“着艾一炷,如人丁壮之力,故谓之壮。”这另是一种解释。

施灸的壮数,因人因病因穴而异,少则一壮,多者数百壮,一般三五壮而已。《千金要方》卷二十九论述颇有见地,:“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老小赢弱者,可复减半。依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皆临时消息之。《明堂》本经多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论。曹氏灸法有百壮者,有五十壮者。《小品》诸方,亦皆有此。仍须准病轻重以行之,不可胶柱守株。”

将规定的壮数,一次灸完叫做“顿灸”,分几次施灸叫做“报灸”。如《普济方》卷四百十云:“灸风者,不得一顿满一百”,“灸寒湿者,不得一顿满千。”《千金要方》卷七,灸脚气八穴,“轻者不可减百壮,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勿令顿灸,三报之佳”。又云:“凡此诸穴,灸不必一顿灸尽壮数,可日日报灸之,三日之中,灸令尽壮数为佳。”

四、丰富多采的隔物灸法

施行艾炷灸法,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施灸,古代称为“着肉灸”,如《千金要方》卷五云:“炷令平正着肉,火势乃至病所也。”又《外科精要》的灸高竹真背疽病案,先施隔蒜灸无效,“乃着肉灸良久”,此即今日所谓的“着肤灸”。另一种是在艾炷底下隔垫上某种物品,隔什么就叫“×灸”或“隔×灸”,总起来可以称之为“隔物灸”。古代的隔物灸法是多种多样的,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特别是在外科应用更多。所隔的物品,动、植、矿物都有,多数属于中药。药物皆因病因证而施,单方复方俱备。从这里我们看到古人早已把灸法同药物疗法结合起来,为我们进一步发展针灸开创了先例。兹将见诸文献者列下:

1.隔姜灸:如《针灸大成》卷上,灸聚泉穴治咳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又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卷十一治疗痔漏,亦用隔姜灸法。又清吴尚先《理瀹骈文》记载:“头痛有用酱姜贴太阳烧艾一炷法。”

2.隔蒜灸:这种灸法,在古代流传甚广,许多中医外科书都有论述。最早的记载,见于《肘后备急方》卷五,葛洪云:“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住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唯多为善。勿大热,但觉痛即擎起蒜,蒜焦更换用新者,不用灸损皮肉。”

关于葛洪灸法,据宋张杲编的《医说》称:“江宁府紫极观掘得石碑载之”,比《肘后备急方》更详细(按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云:“葛仙翁石刻江陵府紫极宫”,与《医说》不同。然《政和本草》卷二十九亦指为江宁府紫极宫,当以江宁府为是,在今南京附近)。兹据《医说》,将此碑文录下:

“凡人初觉发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以湿纸覆其上,立视候之,其纸先干处,则是结痈头也。取大蒜切成片,如当三钱厚薄,安其头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壮即换一片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更要早觉早灸为上,一日二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过七日不可灸矣。

若有十数头作一处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蒜饼上烧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发赤肿一片,中间有粟米大头子,便用独头蒜,切去两头,取中间半寸厚薄,正安于疮上,却用艾于蒜上灸二七壮,多至四十九壮。”宋陈自明《外科精要》把这种灸法叫做“隔蒜灸”。

隔蒜灸法,随着疾病的不同,又有几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大体有以下三种:

①隔蒜片灸:方法见前。据宋张锐《鸡峰普济方》卷三十云:“艾炷贵虚而大。”

②隔蒜饼灸:适于较大范围的施灸。除前引葛洪石碑所载者外,《医心方》卷十八治猘犬啮人引《录验方》云:“取大蒜作饼灸疮上愈。”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云:“阴疮日数多,艾炷恐不及事,以蒜捣烂铺于疮上,以艾亦铺蒜上,点火灸之。”

也有将大蒜同其他药物共同捣烂,作饼以施灸的。如《类经图翼》卷十一治疗痈疽疮口开大者,“则以紫皮大蒜十余头、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钱,同捣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饼,置毒上,铺艾灸之。”明王肯堂《外科准绳》载郭氏治疗“有脓水恶物渐渍根深者”,用白面、硫黄、大蒜捣烂作饼,在上施灸。《疡医大全》云:“灸身上诸毒并疬串久不收口者,独蒜一个,加雄黄不拘多少,共捣成饼,贴之,将艾放饼上,灸一壮即愈。”

也有蒜饼与药饼井用的。如《理瀹骈文》治产后流注及阴毒、肿毒、风毒,“用丁香、木香、沉香,肉桂各等分,麝香减半,加白芷、苏叶、姜黄、血竭,研末,以米汤调作饼。先铺蒜泥,再放饼灸。”

③围蒜泥灸:如《寿世保元》卷十云:“灸疔疮,用大蒜烂捣成膏,涂疔四围,留疮顶,以艾炷灸之,以爆为度。” 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七

3.隔薤灸: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治恶露疮方:“捣薤叶敷疮口,以大艾炷灸药上,令热入内即差。”

4.隔韭灸:如《疡医大全》卷八云:“疮毒溃后,风寒侵袭,作肿痛者,用韭菜杵烂,炙热,敷患上,冷则易之。或捣成饼,放患上,艾圆灸之,使热气入内。”

5.隔葱灸:如明刘纯《玉机微义》治诸疝“用葱白泥一握,置脐中,上用熨斗熨之,或上置艾灼之妙”。又《类经图翼》卷十一,治阴寒腹痛欲死,主张用隔附子灸法“如仓卒难得大附,只用生姜或蒜白头切片代之,亦可”。

也有隔葱灸与隔盐灸混合施行的,如《普济方》卷四百二十四,治产后小便不通:“用盐于产妇脐中填满,可与脐平。却用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束,切作一指厚,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子大小,以火灸之,觉热气直入腹内,即时便通。”

6.巴豆饼灸:有单用巴豆一味的,如《寿世保元》卷十,治“腹中有积及大便闭结,心腹诸痛,或肠鸣泄泻,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可至百壮,以效为度”。《针灸集成》用这种灸法治小儿小便不通。也有用巴豆和以其他物品的,如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九云:“治结胸法:巴豆十四枚,黄连七寸,和皮用。右捣细,用津唾和成膏,填入脐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声,其病去矣。不拘壮数,病去为度。灸了,便以温汤浸手帕拭之,恐生疮也。”此法在他书也多见记载,都大同小异。如宋洪遵《洪氏集验方》主张“黄连七寸,为末,巴豆七粒,去皮,新瓦上出油”,与许氏稍异;《针灸资生经》主张“巴豆七粒,合皮,肥黄连七寸,去须,同捣烂作一团,安在脐心上”,然后施灸。明楼英《医学纲目》所记类同,惟药量稍不同,主张用“巴豆十粒去皮研细,黄连末一钱”。此外,《针灸大成》灸阴毒结胸,用“巴豆十粒捣烂”,《理瀹骈文》治伤寒食积冷热不调者“用巴豆、大黄、唾和饼贴脐,艾烧数炷,热气入肚即住”。

7.甘遂灸:《本草纲目》卷十七“甘遂”条附方云:“二便不通,甘遂末以生面糊调付脐中及丹田内,仍艾三壮。”又《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引《存仁方》云:“尝记一人小便闭不通者三日,小腹胀几死,百药不效。余用甘遂末、大蒜,捣细和成剂,安脐中,令资以艾灸二七壮。随后通用此方,无不效。”

8.苦瓠灸:是《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所载治悬痈的方法:“早空心,先用井花水调百药煎末一碗服之,微利。却须得秋葫芦,亦名苦不老,生在架上而苦者,切皮片置疮上,灸二七壮。”按秋葫芦即苦葫芦,《神农本草经》名为苦瓠,所以《串雅外编》把这种灸法叫做“苦瓠灸”。

9.豆豉饼灸:以豆豉作饼,垫在艾炷下施灸。最早见载于晋《范汪方》(据《医心方》卷十五)。《千金要方》记载较详,该书卷二十二云:“治发背及痈肿已溃未溃方,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强泥。可肿作饼子,厚三分已上,有孔勿覆孔上,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温而热,勿令破肉。如热痛,即急易之,患当减快得安稳。一日,二度灸之。如先有疮孔,孔中得汁出,即差。”《医宗金鉴》把这种灸法叫做“豆豉饼灸法”。所用的豆豉,据明汪机《外科理例》称,当用“江西淡豆豉”。也有用盐豉的,如陈藏器《本草拾遗》治疗“为物所伤,并有诸疮”,“以盐豉和面作椀子,盖疮上,作大艾炷灸一百壮”(据《政和本草》卷五)

又《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的豆豉饼灸法,与《千金》略有出入。该书主张:“其疮若只痒,即宜隔豉饼子灸之,其豉饼子须以椒、姜、盐、葱相合烂捣,摊作饼子,厚薄如三钱已来。”按豆豉、姜、葱,在本草皆为辛温发散之品,所以只能用于痈肿初起,元齐德之《外科精义》云:“若其脓已成者,慎不可灸。”《千金要方》卷六又用这种灸法治耳聋。方法是:“捣豉作饼填耳内,以地黄长五六分,削一头令尖,纳耳中,与豉饼底齐。饼上着揪叶盖之,剜一孔如箸头透饼,于上灸三壮。”

10.附子灸:将附子垫在艾炷下以施灸。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治痈肉中如眼,诸药所不效者方:“取附子,削令如子,安肿上,以唾帖之,乃灸之。令附子欲焦,复唾湿之,乃重灸之。如是三度,令附子热气彻内,即差。”又《外台秘要》卷二十二也曾引录崔氏疗耳聋,牙关急不得开方:“取八角附子二枚,酽酢渍之二宿,令润彻,削一头纳耳中,灸十四壮,令气通耳中即差。”这都是用附片的灸法。还有一种用附子末作成饼子而施灸的方法。如明薛已《外科发挥》卷三的臀痈附方,治疮口不收敛者“用炮附子去皮脐,研末,以唾液和为饼,置疮口处。将艾壮于饼上灸之。每日灸数次,但令微热,勿令痛”。《串雅外编》把这种灸法名为“附子灸”。

按附子入药,有生熟之分,隔物灸多用熟者,故崔氏用酽酢渍之《外科发挥》用炮附子。又《疡医大全》论疮久成痿,也主张“用附子制过者,以童便浸透,切作二三分厚,安疮上,着艾灸之”。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八

11.葶苈饼灸:是治瘰疬的一种灸法。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灸漏方:葶苈子二合,豉一升。右二味和捣,令极熟,作饼如钱大,厚二分许。取一枚当疮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三炷一易,三饼九炷,隔三日,复一灸之。”《外台秘要》也载有此法,并且引《古今录验》云:“不可灸头疮,葶苈气入脑杀人。”又《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用此法治疗痔疮。

12.商陆饼灸:也是治瘰疬的灸方。如《千金要方》灸漏又方:捣商陆根,捻作饼子如钱大,厚三分。安漏上,以艾灸上,饼干易之。灸三四升艾,差。”

13.莨菪根灸:《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云:“治瘰疬结核,宜灸莨菪根法。用莨菪根一两粗者,,厚约三四分,安疬子上,紧作艾炷灸之,热彻则易。五六炷,频频灸,当即感退矣。”

14.桃树皮灸:《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云:“治卒患瘰疬子不痛方,取桃树皮贴上,灸二七壮。”15.香附饼灸: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卷五,隔香附饼灸治瘰疬痰毒或风寒袭于经络红肿方法:“生香附为末,生姜自然汁和,量患大小作饼,覆患处,以艾灸之。”

16.木香饼灸:书又载,隔木香饼灸治扑损闪

,血瘀气滞方法:“以木香五钱为末,生地黄一两杵膏,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上,以艾灸之。”17.桃叶灸:《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治疗疟疾“桃叶二七枚安心上,艾灸叶上十四壮”。18.土瓜根灸:《串雅外编》卷二灸耳聋:“湿土瓜根,削半寸,塞耳内,以艾灸七壮,每旬一灸。”土瓜根即葫芦科植物王瓜的块根。

19.苍术灸:《理瀹骈文》治暴聋:“苍术削下尖上平式,插耳内,艾烧之,耳有微热为度。”又同书《续增略言》二:“暴聋用菖蒲或苍术削尖,插耳灸之。”

20.槟榔灸:前书治暴聋又法“用槟榔削尖,挖孔纳麝少许,插耳内,艾烧同”。

21.川椒灸:如《肘后备急方》卷五疗一切肿毒疼痛不可忍者“搜面团肿头如钱大满中安椒,以面饼子盖头上,灸令彻,痛即立止”。又明龚信《古今医鉴》卷十云:“治一切心腹胸腰背苦痛如锥刺方:花椒为细末,醋和为饼,贴痛处,上用艾捣烂铺上,发火烧艾,痛即止。”又《理瀹骈文》治疗气病、痞气“花椒末调饼贴,烧艾一炷”。

22.皂角灸:如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救急诸方第九十六云:“解九里,蜂用皂角钻孔,贴在蜂叮处,就皂荚孔上用艾灸三五壮,即安。”同篇治疗蜈蚣或蝎子伤人,也提到用这种灸法。

23.白附子灸:《本草纲目》卷十七白附子条引《杨起简便方》云:“偏坠疝气,白附子一个为末,津调填脐上,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24.隔矾灸:《神灸经纶》卷四载秘传痔漏隔矾灸法:“皂矾一斤,用新瓦一片,两头用泥作一坝,先以香油刷瓦上,焙干,却以皂矾置瓦上,煅枯为末;穿山甲一钱,入紫罐内煅存性为未;木子亦如前法煅过,取末二钱五分;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另研。右药和匀,凉水调,量大小作饼子,贴疮上,用艾炷炙三四壮。”

25.隔蟾灸:如《类经图翼》卷十一疬灸法:“用癞虾蟆一个,破去肠,覆疬上。外以真蕲艾照疬大小为炷,于虾蟆皮上当疬灸七壮,或十四壮,以热气透内方住。”《寿世保元》卷十则主张“用癞虾蟆一个剥取皮”施灸。

26.鸡子灸:《寿世保元》卷十载:“发背痈疽初起未破,用鸡卵半截盖疮上,四围用面饼敷住,上用艾灸卵壳尖上,以病人觉痒或泡为度,臭汗出即愈。”《串雅外编》卷二把这种灸法叫做“鸡子灸”,操作方法是将“鸡子煮熟,对劈去黄,用半个合毒上,以艾灸三壮”,并且指出“若红肿根盘大,以鸭蛋如法灸亦可”。

27.隔头垢灸:如《丹溪心法》治疗痔疮“大蒜一片,头垢捻成饼子,先安头垢饼于痔上,外安蒜,艾灸之”。《类经图翼》卷十一,也载有此法。

28.隔虫灸:把某种昆虫垫在艾炷下施灸。如《外科精义》云:“尝记疳瘘恶疮,诸医不验者,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七枚,无不效者。又法,用乞火婆虫灸之,同前法。”乞火婆虫可能是蟑螂。

也有用蛴螬灸破伤风的,如《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经验秘方》云:“灸破伤风法,右用蛴螬,虫口稳于破疮口上,用艾灸虫尾,虫口内干为效。”《医宗金鉴》把用蛴螬的灸法叫做“蛴螬灸法”。

《寿世保元》卷十又有“灸痔神法”,是隔尅薄虫施灸,惜今已不知尅薄虫为何物。

29.隔盐灸:如《肘后备急方》治卒霍乱诸急方:“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又引录《徐王方》治蛇毒“嚼盐唾上讫,灸三壮,复嚼盐唾之疮又主张“以细白干盐填满脐中”以施灸。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九

30.隔酱灸:如清窦梦麟续增金元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治脱肛“取顶上旋毛中百会穴,以酱一匕搽上,艾灸三壮”。

31隔面饼灸: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治恶疮方:“面一升作饼,大小覆疮,灸上令热,汁出尽差。”

32.黄土灸:黄土制成泥饼,垫在艾炷下施灸。此法最先见载于《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发背,:“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帖着疮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若粟米大时,可灸七饼子,即差;如榆荚大,灸七七饼炷,即差;如钱大,可日夜灸之,不限炷数。”这种灸法,在《太平圣惠方》、《备急灸法》、《外科精义》、《东医宝鉴》等书皆有记载,《东医宝鉴》并且正式命名为“黄土灸法”。

又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载:“桑根下土,搜成泥饼,傅风肿上,仍灸三十壮,取热通疮中。”“床四脚下土,主猘犬咬人,和成泥傅疮上,灸之一七壮。”都是黄土灸法(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四)

33.蚯蚓泥灸:以蚯蚓排泄出的泥土作饼,垫在艾炷下施灸。如《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治瘰疬,:“用韭菜畦中蚯蚓粪和水为饼子,量疮大小用之,过疮二三钱地位,贴疮上,外以艾圆灸之。患人觉疮热或痛,止火,除去饼子,上以膏药固定。”《疮疡经验全书》卷三灸初起便毒、脏毒法:“用湿蚯蚓粪捻成饼子,如铜钱厚,放患处。以艾火在饼上灸之觉热,一二十壮为度,或痛或痒即可。”

34.隔纸灸:《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二载:“治久喘嗽、咯脓血、有痰不愈者,右用白表纸数重折之,于冷水内浸湿了,然后燃艾炷,仍蘸些许雄黄末同燃。艾炷子安在纸上,用火点着,随即放在舌头上正中为妙。下手灸人拿着一个铜匙头,于患人口内上腭隔住艾烟,呼吸令患人如常。”35.椀灸:《串雅外编》卷二所载治乳肿的方法:“椀一个,用灯草四根十字排椀内,头各露寸许。再用纸条一寸五分阔,用水湿了,盖椀内灯草,纸与椀口齐。将椀覆于患处,留灯草头在外,艾一大圆放椀底,火灸之,艾尽再添,至椀内流水气,内痛觉止方住。甚者,次日再灸一次,必消。”

36.核桃灸:《理瀹骈文》云:“凡肩背腰胁手臂腿膝环跳贴骨等处疼痛,用沉香、木香、丁香、乳香、麝香、山甲末,裹核桃壳,覆患处护住,上用荷叶遮盖,以防火落,烧艾一二炷,觉热气入内即散。”

37.熏脐法:也叶做蒸脐法或炼脐法,是将药未敷在脐部,再在其上施行艾灸的方法。所用的药物处方,因病而异。《医学入门》载炼脐法,治疗劳疾,用麝香五钱,丁香三钱、青盐四钱,夜明砂五钱,乳香、木香各三钱,小茴四钱,没药、虎骨、蛇骨、龙骨、朱砂各五钱,雄黄三钱,白附子五钱,人参、附子、胡椒各七钱,五灵脂五钱,共为末。另用白面作条,圈于脐上。将前药一料,分为三分,内取一分。先填麝香五分入脐眼内,又将前药一分入面圈内,按药令紧,中插数孔,外用槐皮一片盖于药上,艾火灸之。灸至遍身大汗为度。《理瀹骈文》所载太乙真人熏脐法与此大体相同,只是没有白附子、人参,而另有两头尖而己,据云:“通治劳伤、失血,及阴虚、遗精、白浊、阳痿、精神倦怠、痰火、妇人赤白带、子宫冷诸症”。

又《针灸大成》卷九载蒸脐治病法,用来予防疾病。方法是用生五灵脂八钱,生青盐五钱,乳香一钱,没药一钱,夜明砂二钱微炒,地鼠粪三钱微炒,干葱头二钱,木通三钱,麝香少许。这些药共为细末,水和莜面作圆圈置脐上,将前药末以二钱放于脐内,用槐皮剪钱放于药上,以艾灸之,每岁一壮。

《医学入门》又载温脐种子方,用五灵脂、白芒、青盐各二钱,麝香一分,施灸方法同前。《理瀹骈文》指出:“温暖即止,过则生热”。

《理瀹骈文》另有济众熏脐法,用川乌、草乌、乳香、没药、雄鼠粪、续断二钱,麝一分。灸法同前。又治气虚体倦,肚腹畏寒“用五灵脂、夜明砂、枯矾、麝香,灸同”。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十

五、古代盛行的烧灼灸法

灸法,依其加在病人身上的温度高低而论,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烧灼皮肤的灸法;另一种是烧灼皮肤的引起水泡或组织损伤的灸法。后者就是烧灼灸法,在古代很盛行。所以《小品方》讲到选择乳母时指出:“师见其故灸盘(),便知其病源也”(据《医心方》卷二十五)。白居易咏昭君村诗“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痕瘢”(乐史《绿珠传》),都证明烧灼灸法在古代应用之广。古书所述的灸法,多指烧灼灸法而言。

关于古代的烧灼灸法,可介绍如下三个问题:

1.灸疮:古代把烧灼灸法引起的局部损伤,叫做“灸疮”;把灸疮的化脓状态,叫做“发灸疮”,或称“灸花”(《针灸集成》),认为发灸疮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如《小品方》云:“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医心方》卷二)。又宋王怀隐等人编《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云:“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针灸易学》更夸张地说:“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固然发了灸疮也不见得去病就如把抓,但是发起灸疮的疗效会更好些,是值得注意的。

从古医书的若干记载来看,灸疮发不发及发的快慢,同当时身体的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例如,《备急灸法》记载的《骑竹马灸法》云:“余亲以灸法,灸人甚多,皆获奇效。如遇灸穴在所发之疽相近,则其灸罢良久,便觉艾火流注,先到灸(),其效尤速。若离所发疽边(),则不甚觉其火气流注,灸疮亦发迟。然痈疽在左,则左边灸疮先发;在右则右边灸疮先发。”

又《卫生宝鉴》卷二论灸之不发:“国信副使覃公中,四十九岁。至元丙寅春,病脐腹冷疼,完谷不化,足胻寒而逆,皮肤不仁,精神困弱。诊其脉,沉细而微。遂投以大热甘辛之剂,及灸气海百壮,三里二穴各三七壮,阳辅各二七壮。三日后,以葱熨灸疮,皆不发。复灸前穴依前壮数,亦不发。十日后,疮亦更不作脓,疮口皆干。癸丑岁初,予随朝承应冬屯于瓜忽都地面,学针于窦子声先生。因询穴腧,:“凡用针者,气不至而不效,灸之亦不发。大抵本气空虚,不能作脓,失其所养故也……”。

灸疮之发与不发,固然同机体的功能状态有关,但如遇灸疮不发,也不能听之任之。古代曾用过如下的一些方法,促使灸疮发起。

1)“欲令灸发者,炙履熨之,三日即发”(《甲乙经》卷三)

2)“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其葱青,于灰火中煨热,拍破,热熨灸疮十余遍,其疮三日即发”(《太平圣惠方》卷一百)

3)“予见人灸不发者,频用生麻油渍之,而发”(《针灸资生经》第二)

4)“亦有用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发”(同上)

5)“亦有气血衰不发,于灸前后,煎四物汤服,以此汤滋养气血故也”(同上)

6)“予尝灸三里各七壮,数日过,不发。再各灸两壮,右足发,左足不发。更灸左足一壮,遂发”(同上)

7)“用薄荷、桃柳叶煎汤淋洗”(《针灸集成》卷一)

8)“用盐汤和麦末如泥,形如厚棋子,着布上,敷贴灸疮,若干,更用盐汤水润其布上,即脓”(同上)

9)“食热灸之物,如烧鱼、煎豆腐、羊肉之类,而发”(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尤宜内食补血疏风散毒之物以表散”(《采艾编》首卷)

10)“今人灸疮不发者,用小鸡、鲢鱼食之而发者,所谓用毒而攻毒,其理亦可行也。但亦宜少用为佳(明徐凤”《针灸大全》)

11)“灸后疮未发,宜乌臼树叶贴之”(《寿世保元》卷十)

上列各种发灸疮的方法,综合起来,不外三条,:第一、在原来疮面上补充热刺激,如热熨或艾灸;第二、涂敷辛温通散或生肌之品,如葱白、皂角汤、乌臼叶、麻油等;第三、内服滋补之剂,吃富于蛋白质的食品。

也有不同意用药物发灸疮的。如《医学入门》主张:“灸后未发,不宜热药;已发,不宜凉药。常须调护脾胃,侯其自发,不必外用酒点葱熨等。”

关于灸疮的护理,古书亦有记载,不再赘述。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十一

2.防止烧灼痛的方法:烧灼灸法,确实很痛,所以韩愈才用“酷若猎火围”来形容它。据《千金翼方》卷十七记载,甚至有“生平风发,强忍怕痛不灸,忽然卒死”之事,这说明有的病却非用烧灼灸法不可。

古代书上曾提到三种措施:

①说服病人,晓以利害,然后施灸。如《备急灸认》收载的《骑竹马灸法》云:“要之富贵骄奢之人,动辄惧痛,闻说火艾,嗔怒叱去,是盖自暴自弃之甚者。苟不避人神,能忍一顷之灸,便有再生之理。自当坚壮此心,向前取活,以全肤体,不致枉夭,岂不诚大丈夫欤。”

②进行麻醉,然后施灸。如《扁鹊心书·窦材灸法》云“如颠狂人不可灸,及膏梁人怕痛者,先服睡圣散,然后灸之。一服止可灸五十壮,醒后再服,再灸。”睡圣散是全身麻醉药。据该书《附方》云:“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处方是:“山茄花八月收,火麻花八月收”,“采后共为末,每服三钱,小儿只一钱,茶酒任下。”据清胡珏注解,山茄花就是曼陀罗花,火麻就是大麻或名黄麻。这种麻醉法,在明朱权《寿域神方》卷三,也有记载,仅主张“火麻子花,七月收”为小异,其余都基本相同。

除全身麻醉以外,明代还出现了局部麻醉然后施灸的方法。如龚信《古今医鉴》卷十三的挑筋灸癖法,就是在与两髂骨嵴平高的腰椎部“用药制过纸擦之,使皮肉麻木”,然后施行艾灸和针挑。据该书介绍:“制纸法,用花椒树上马蜂窝为末,用黄蜡蘸末并香油,频擦纸。将此纸擦患处皮上,即麻木不知痛。”

以上两种麻醉方法,今天虽然不一定原封采用.但其大法是可以借鉴的。

③压迫灸处附近,以减轻烧灼痛。如《寿世保元》卷十云:“着艾火痛不可忍,预先以手指紧罩其穴处,更以铁物压之即止。”这实际是指压麻醉法。

3.烧灼灸法的禁忌:烧灼灸法虽然在古代盛行,但也不是不加选择地滥用。据文献所载,以下儿点,必①尽管烧灼灸法的适应症较广,甚至有的人“不问虚实寒热,悉令灸之”(据明汪机《针灸问对》)。但是古人多认为灸热的作用是“运行阳气,祛逐阴邪(《圣济总录》第四),因而更多的用于阳虚阴盛之疾,而对于阳亢阴竭等证则不主张用。张仲景《伤寒论》曾谆谆告诫后人,如云:“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又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又云:“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为痹,名火逆也。”明汪机《医学原理》卷十一则指出:“若虚极之人,孤阴将绝,脉俘数而大,精神昏短,不能抵敌火气者,不可灸之,灸之即死。”

②头部不适于多灸,据《千金要方》说,这是因为“头者诸阳之会”的缘故、《外科精要》也曾引李氏(可能是宋代李迅):“脑疽及颈项有疽,不可用隔蒜灸,恐引毒上攻。”《针灸大成》中,曾专门收载一篇杨继洲写的《头不多灸策》,论的更为详细。

至于面部不宜多灸,乃是因为怕灸瘢有毁面容之故。

③烧灼灸的面积不可过大,以免造成大面烧伤。宋洪迈《夷坚志》卷三十七曾裁鄂州于通判灸伤致死一事,就是一件严重的教训。此事发生在宋绍熙癸丑(1193)年四月,于氏因患背痛暴起,乃请医诊治,经过如下:“……当中肿起如胡桃,急呼疡医,犹话谈自若。医至,已如扇。大惊日:‘疾势之来,不啻风雨,此非眨药所及,唯着艾乃可耳’。即命捣蒜艾,铺四傍,几于满背。迨火尽,肿定。而医者军中武士,习技粗猛。所灸处太阔,火疮遂大作,不可收敛,不三日竟亡。” 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十二

六、明清以来的艾卷灸法

艾卷灸法是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艾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这种灸法,在明初之际,就已在临床应用。例如,明初朱权《寿域神方》卷三灸阴证:“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这正是关于这种灸法的最早文献记载。其后,逐渐发展,又在艾绒里掺进药末,命名为“雷火针”,或“太乙针”.或某某针。本来是灸法,为什么称为“针”呢?因为它的操作方式.很象针法——隔几层纸或布,实按在穴上的缘故。

艾绒里掺进的药品,由于用途不同,处方各异。兹仅就诸书所载,分述如次:

1.雷火针:或称“雷火神针”,首见于《本草纲目》卷六,附载于“神针火”条之末,其后一些书陆续有所记载,处处方各异,多用来治疗风寒湿痹、闪挫肿痛(见表1)

2.太乙针:或称“太乙神针”,是在雷火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药物处方,用来广泛治疗临床各科的常见病。所以清周雍和认为“雷火针一法,即太乙针也”。韩贻丰在1717年撰《太乙神针心法》,是最早问世的太乙神针专著。雍正、乾隆间,范毓传、周雍和编的《太乙神针》一书,流传最广。诸书所载太乙神针处方也不尽相同(见表2)。略

3.三气合痹针:首载于清叶桂《种福堂公选良力》卷二。处方是:“乳香、没药、牙皂、羌活、独活、川乌、草乌、白芷、细辛各五分,肉桂、苍术、雄黄、硫徒、山甲、樟冰各一钱,麝香三分,艾绒一两半。作针。”

4.百发神针:《种福堂公选良方》:“治偏正头风、漏肩、鹤膝、寒湿气、半身不遂、手足瘫痪、痞块、腰疼、小肠疝气,痈疽发背对口、痰核初起不破烂,俱可用,各按穴针之。乳香、没药、生川附子、血竭、川乌、草乌、檀香朱、降香末、大贝母、麝香各三钱,母丁香四十九粒。净蕲艾绵一两或二两,作针。”

5.治癖神火针:首载于《种福堂公选良方》。处方是:“蜈蚣一条,木、五灵脂、雄黄、乳香、没药、阿魏、三棱、蓬术、甘草、皮硝各一钱,闹羊花、硫黄、山甲、牙皂各二钱,麝香三钱,甘遂五分,艾绒二两,作针。”

6.阴证散毒针:也载于《种福堂公选良方》。处方是:“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川乌、草乌、白芷、细辛、牙皂各五分,硫黄、山甲、大贝、五灵脂、肉桂、雄黄各一钱,赡酥三分,麝香三分,艾绒一两半,作针。”

艾卷的制法,《本草纲目》主张:“以厚纸裁成条,铺药艾于内,紧卷如指大,长三四寸,收贮瓶内。”清范毓单行本《太乙神针》一书所载,又与上不同。它主张:“预将大纸裁定,将药铺纸上,约厚分许,层纸层药,凡三层。卷如大指粗细,擀令极坚、以桑皮纸厚糊六七层,再以鸡蛋清通刷外层。务须阴干,勿令泄气。”现在所用的“太乙针”,多数是采取后一种制法。

古代使用艾卷施灸,有两种操作方式:

①实按灸:据《本草纲目》、《针灸大成》等书所载,在施灸的部位铺上六、七层到十层纸,然后点燃艾卷,乘热按到纸上,使热气透进深部。如果火灭了,就重新点火。范毓《太乙神针》的操作也是这样;不过,在施灸部位辅上七层布,而不是铺纸。该书又主张:“若觉太热.将针略提起,俟热定再针。”这种调节温度高低的方法,比之于明代是提高了一步。

②悬起灸:陈修园医学丛书《太乙神针》附载的叶圭操作方法,不同于前者。叶氏是清咸丰间人,他主张把艾卷提起来,离开铺的布约有一寸多高,慢慢地熏烤,使热气隔布透入皮肤。这种操作法.很象现代常用的艾卷温热灸法。

对于上列两种方法,叶圭有过分析,他认为:悬起一法,取效较缓。实按一法,轻则布易燃,重则火易灭均有微碍。”所以他主张应用灸器。 

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十三

七、保健灸法

明高武《针灸聚英》卷三云:“无病而先针灸日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灸”一词最早见于《范汪方》,就是无病而灸,以期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祛病延年,这就是保健灸法。

《范汪方》用灸法预防霍乱。因为灸治霍乱可以“终无死忧”.所以主张“不可不逆灸”(据《医心方》卷二十)。隋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卷四十五记载:“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颊以防噤。”但是反对那种不分南北寒温,一律给新生儿逆针灸的做法。《千金要方》卷二十九记载用灸法预防疟疾,据云:“凡入吴蜀地游官,休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病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针灸大成》卷十一则以灸法预防中风,主张发现中风先兆时,“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如春交夏时,夏交秋时,惧宜灸。常令二足有灸疮为妙”明李中梓《病机沙篆》卷五也载“顶防中风灸法”。以上都是针对一定的疾病,用灸法加以顶防的办法。

此外,还有一些选择保健穴施灸的方法,它不是针对哪几种疾病,而是要增强整个机体的健康程度,以期防止衰老,延年益寿。见载于文献的,有用以下诸穴的灸法。

1神阙灸:如前面引录过的《针灸资生经》的记载。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是由于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之故又如《针灸集成》卷二记载,明朝时,厂西有一人.“年逾百岁,而甚壮健”,他自己说:“少时多病.遇一异人,教令每岁灸脐中,自后康健”。这都是灸神阙而得以祛病延年的实例。灸的方法,除单纯艾灸、鼠粪灸外,值得提倡的还是熏脐法,《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备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益气延年”。此外,据《类经图翼》卷八所载,在神阙行隔盐灸,“若灸至三五百壮, 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按神阙穴,一向受到养生家重视,宋苏东坡云:“人之在母也,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口鼻皆闭。而以脐达,故脐者生之根也”(《苏沈良方》卷六)。保健灸神阙,理或在此。

2.气海灸:据《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别人问他养生之术,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里讲到此事时说:“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气佐喜怒矣。若能时灸气海使温,亦其次也。予旧多病,常苦气短,医者教灸气海,气遂不促。自是每岁须一二次灸之。”

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针灸资生经》云:“《难经疏》以为元气之海,则气海者,盖人元气所生也。”说明灸气海有培补元气的作用。

3.关元灸:《扁鹊心书》讲到“注世之法”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脐下是指关元穴。窦材自己就是白五十岁以后“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康健”。宋洪迈《夷坚志》卷十二记载,有一绰号王双旗的强盗,八十多岁尚“精采腴润,小腹以下如铁而常暖”。他自己说是得火灸之力,“每夏秋之交,辄灼艾数千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八载一事,与此略同,“有寇魁年八十,筋力绝人,盛寒卧地饮冰,了不为异”,“岁灸丹田百炷,行之盖四十余年”。又古代谚语云:“若要安,丹田、三里不会于”。丹田。多数针灸书指为石门穴的别名,然《类经图翼》载:石门“不宜多灸,令人败伤”。《钉灸资生经》则根据《难经疏》指出“丹田在脐下三寸”,就是关元穴,并且说:“老医与人灸,皆从此说,多者千余壮,少亦三二百。”

4.三里灸:足三里穴的治疗范围很广。秦承祖甚至说“诸病皆治”,所以古代多针灸此穴保健防病。《外台秘要》三十九卷云“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说明灸足三里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医说》卷二云:“若要安,三里莫要干。”这个谚语,诸书所裁不尽相同,有的增加丹田,有的又增加膏盲,但是都离下开足三里穴。

5.膏盲:《针灸问对》卷下载氏间谚语云:“若要安,膏盲、三里不要干”,《千全要方》卷三十指出:“膏肓俞无所不治”,“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说明灸膏肓穴,也能牧到保健之效。

从上述保健灸法所用的俞穴来看,它们的共同点是治病范围广,不少俞穴有调理胃肠的作用。特别是腹部穴,从神阙到关元这一段,不但是针灸要穴,也是练习气功的重要部位。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保健灸法同气功的某些联系。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十四

八、天灸、水灸与内灸

不用艾,不用火,将某种物质涂在施灸部位,以收到灸治的效果,这就是天灸、水灸与内灸。其中,较多的是涂敷刺激性物质,涂后往往使皮肤起泡,与烧灼灸法的作用非常相似,近世名为发泡疗法。

1.天灸:最早见于南北朝宗懔撰《荆楚岁时记》,该书载:“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名为天灸。”又《风俗通》载八月朔日,“以露调朱砍,蘸小指点额,去百病。”《本草纲目》卷五露水条:“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痨瘵,谓之天灸。”清顾禄《清嘉录》云:“八月朔日,蚤起取草头露磨墨,点小儿额腹。以祛百病,谓之天灸。”这种点朱或者涂墨的天灸,在其他书也还有记载,它是古代的民间习俗,意在消灾祛病。不一定都起作用。

确能收治病之效的,是涂敷刺激性物质的天灸,这种天灸又叫做自灸。如《针灸资生经》第三记载:“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梦溪笔谈》卷二十六讲到石龙芮时说:“陆生亦谓之天灸,取少叶揉系臂上,一夜作大泡如火烧者是也。”据李时珍说,陆生石龙芮是毛茛。《本草纲目》卷十七“毛茛”条记载:“山人截疟,采叶挪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呼为天灸、自灸。”

2.水灸:是用大蒜等涂擦脊背的办法。如《理渝骈文·续增略言》云:“痨瘵用大蒜擦脊梁,名水灸。”又同书正文云:“治痨病人未全虚者,水灸法:用白鸽粪、净灵脂、白芥末各五钱,生甘草二钱,末。加大蒜五钱同捣,入醋化麝一分,摊脊上,皮纸盖一炷香匕日一灸。”

3.内灸:出于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将大蒜“合皮截却两头吞之,名为内灸”(据《医心方》卷三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记载较详:“藏器曰:昔有患痃癖者,梦人教每日食大蒜三颗,初服遂至瞑眩吐逆,下部如火。后行人教取敛片,合皮截两头吞之,名日内灸,果大效也。”

在上述三种不用火的灸法中,有两种是用大蒜的。再结合前述隔蒜灸法的广泛应用来看,大蒜在施灸中的确很重要,无怪乎吴尚先主张用贴蒜来代替灸法。这也是我们今天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十五

九、文献中提到的灸器

灸器是施灸专用的一种器械,近年来,在临床中颇有应用者,但很少有人注意它的来源。其实,用灸器来帮助施灸,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最古的灸器并不是甚么专门器械,仅是以某种用品取而代之,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专门器械。

1.瓦甑代替灸器:瓦甑是古代蒸饭用的器皿,犹如今天栽花用的瓦盆,底下有数个孔,各孔都粗如手指。施灸时,塞住诸孔,仅留一孔,覆在燃烧的艾团上,使人将患处对准甑孔以温熏之。本来是一种熏法,但这种熏法同今天的温灸很接近,值得借鉴。此法,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卷三,据称:“若身中有掣痛、不仁、不随处者,取干艾叶一斛许,丸之,内瓦甑下。塞余孔,唯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下烧艾以熏之,一时间愈矣。”

2.苇管代替灸器:用苇管(也有用竹管的)作为灸器,向耳内施灸。例如,《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卒中风口喎,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差。”

按口眼喎斜是颜面神经麻痹的外表症状,在接近颜面神经管的耳内施灸,可能有助于治疗,这是值得留意的。

同书卷六,治疗耳病也用此类灸法,:“截箭杆二寸,内耳中,以面拥四畔,勿令泄气,灸筒上七壮。”

3.铜钱代替灸器:是把铜钱放在穴上,把艾炷安置在钱孔中施灸。这种方法在明龚信的《古今医鉴》及其子龚延贤的《万病回春》中都有记述,据《万病回春》卷七灸癖根法云:“穴在小儿背脊中。自尾骶骨,将手揣摸,两傍有血筋发动处,在脊骨傍两穴。每一次,用铜钱三文压在穴上,用艾炷安孔中,各灸七壮。”

4.泥饯:用泥做成制钱形(比制钱厚),中留圆孔,在其孔上放艾炷以施灸。如清李守先《针灸易学》卷上论述灸法操作说:“用泥钱五个,俱内空三分,周流换之,上着艾如楝子大,灸急疼方去肉,有汗起泡为妙。或棋子中取眼,亦可。”

5.灸板、灸罩:在清高文晋《外科图说》中,绘有灸板和灸罩图。灸板是在一块长板中穿几个圆孔,用以施灸。虽然该书未提到灸板的用法,但从其形制来看.估计与铜钱、泥钱的用法是相同的。灸罩则是圆锥形罩子,上留一孔,罩在艾炷上施灸。泥钱或灸板、灸罩作为灸器,虽然还十分简略,但是它却标志着从代用品向专用器前进了一步。

6.面碗:这是叶圭于咸丰六年(1856)提出来的方法,附载于陈修园医学丛书《太乙神针》的后面。它的具体方法是:“用生姜一大片,厚二分许,中穿数小孔,平放应针穴道之上。用面捏一小碗,如酒怀大,碗底亦穿数小孔。将神针内药料折出,加蕲艾绒少许,捏作团,置于碗内点燃,平放于姜片之上。倾刻之间,药气即可透入。如觉甚热,将姜片略略抬起,待片刻,即再放下。看碗内药将燃尽,取起另换。每一次,换药三、四回,便可收止。每日,或一次,或两次,不拘。”叶氏面碗,已经很接近令天所用的灸器,只不过还没有器械化,需耍临时制造而已。

7.灸盏,形制和用法都与叶氏面碗相仿,但它却是银质的专用器械,可以说是在晚清以前最属完善的灸嚣。灸盏的创制者是清代人,未留下姓名,其法,放于清光绪年间的雷丰少逸校补的《灸法秘传》内”。四围银片稍厚,底宜薄,须穿数孔。下用四足,什高一分许。将盏足钉在生姜片上,姜上亦穿数孔,与盏孔相通,俾药气可以透入经络脏腑也。” 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十六

关于这种灸盏的使用方法,在该书凡例中也有论述,看来与叶氏面碗的用法相似。可见这种灸盏的创制,是取法于叶氏面碗的。兹将灸盏的用法引录于下:“用生姜一大片,厚二分许,将灸盏之足钉在姜片之上。照灸盏之孔,将跟针穿通姜片,平放应灸穴上。即将艾绒捏作一团,置于盏内,再上药料,将艾点燃。少顷,则药气即可透入。如觉热甚难禁,可将银盏提起片时,仍即放下。看盏内药将燃尽,即取起另换。每一次,换药三、四回,便可收止。每日,或一次或两次弗论。所用的灸药配方,与陈修园医学丛书的太乙神针配方完全相同。

这灸盏,颇与现代的某些灸器相近似,但是也有它的特点。把灸器同隔姜灸法结合起来,可能比金属直接接着皮肤或木垫隔热更好一些,这是值得作为改进灸器参考的。

小结

本文直接引用古代书籍96,300多条文献资料,对我国古代灸法作了比较广泛的考证。包括灸法源流,施灸材料,艾炷灸法,隔物灸法,烧灼灸法,艾卷灸法,保健灸法,天灸、水灸与内灸,以及灸器等等。考证所及的灸法,60多种,许多灸法是古人世代经验的总结。古代应用不同的施灸材料,不同的隔物灸法,以及在艾卷中加进不同的药物配方,治疗各种不同的病证,都体现了辨证施灸和辨证用药的相互结合。在麻醉条件下施行烧灼灸,以及天灸、水灸等法,都可收烧灼灸之效,而又避免烧灼灸之痛。明清以来采用艾卷灸法和灸器,则是从烧灼灸法向温和灸法的发展。古代各种灸法,不但被广泛用来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而且还用以预防疾病,益气延年。因此,我们今天应该认真继承古人的灸治经验,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发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