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女角色福利本子: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19:21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你以為,這又是一本老生常談的成功學? No!葛拉威爾把成功學這樣的常數,變成了異數。亞洲人數學比較好,是因為祖先種稻?披頭四的音樂功力,是用超時工作換來的?音樂神童莫札特,其實是「大器晚成」的作曲家?大韓航空大幅降低失事率,竟是因為機長把英文學好了!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樣!除了天賦、家世、學歷、努力還不夠,歐巴馬、比爾蓋茲、賈伯斯、巴菲特、王永慶、張忠謀、施振榮…這些人之所以超群成為「異數」,還牽涉周遭的人和環境……

0-1 【導讀】從歷史數字看明天的天空


《引爆趨勢》、《決斷2秒間》爆炸頭鬼才作家-葛拉威爾,
再度挑戰你對「成功」的常識!


你以為,這又是一本老生常談的成功學?
No!葛拉威爾把成功學這樣的常數,變成了異數。

亞洲人數學比較好,是因為祖先種稻?
披頭四的音樂功力,是用超時工作換來的?
音樂神童莫札特,其實是「大器晚成」的作曲家?
大韓航空大幅降低失事率,竟是因為機長把英文學好了!

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樣!
除了天賦、家世、學歷、努力還不夠,
歐巴馬、比爾蓋茲、賈伯斯、巴菲特、王永慶、張忠謀、施振榮……
這些人之所以超群成為「異數」,還牽涉周遭的人和環境。
葛拉威爾引用大量統計科學辯證,大開我們的視野,重新發現「出身」的意義:誰能成功,多少人能成功,要看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

聰明才智、雄心壯志不足以恃,你需要超過一萬個小時的努力。
投胎時機很重要,生逢其時,生對家庭,你的贏面比較大。
成功不僅要有點運氣,最好幸運一直來敲門。
一己之力絕對不夠,家人、貴人、陌生人,整個社會集體助你向上提升……



【內容導讀】

從歷史數字看明天的天空
~劉威麟/知名網路趨勢觀察家


最近在雜誌看到張忠謀以「hunker down」沉潛待發,來形容新來到的2009年,這是一個沉潛並重新奮起的一年,這時候,大家需要一本「宏觀」的書。

知名暢銷作家葛拉威爾於2000年出版《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以及在2005年出版《決斷2秒間》Blink後,這次選在經濟低迷時再次推出新作—《異數》Outliers : The story of success,葛拉威爾平均四年才出一次書,在這時候讀到他的新作,可說正是時候!

關於這本書的評論,這幾個月在歐美各雜誌刊載了很多,包括《紐約時報》、《泰唔士報》等都有討論,許多美國朋友這幾個月來,紛紛引用書裡的名言,有的拿來鼓勵部屬,有的拿來互相加油,可見這本書的威力。我個人則一直很喜歡葛拉威爾的風格,他善於引用大量的佐證、五花八門的數字,許多是讀者從未聽過的,然後一段一段的串成整本書的邏輯,讀他的書最大的享受,是在讀這些一段又一段的定律,還沒講到結論,就已經有了許多領悟。當然,這種寫法其實為他帶來很大爭議,許多人無論是真的科學家或是記者們,都覺得葛拉威爾只是在玩弄「通俗科學」。

但是,有一大部分讀者特別為這一點而買書,包括我個人在內,實在愛死了這種「通俗科學」!

我覺得,它才是真正的宏觀,非常適合現在「沉潛待發」的各位拿來「練功」用。畢竟,所有的經濟體制,所有的管理模型,所有的投資高見,所有的成功哲學……都不如人的天性,以及社會五千年來的定律。我在部落格裡,毫不保留地吐露,我對葛拉威爾的崇拜與對這本書的期待,也誓言一定要把這本書帶到台灣的每一個角落,因為它實在太好玩了。

誰說,科學應該關在實驗室裡?誰說,科學只有科學家才能說?

科學,只是小心一點的觀察,看到其他人沒看到的東西。

你說,那要多麼小心的觀察啊!不,不必,事實就擺在眼前,只是人們平常太忙了,幸好這個世界還有一個像葛拉威爾的作家,讓我們「看」到更寬廣視野:

在這本書中,葛拉威爾開頭就直指:「我們對成功的觀念,有些根本就是錯誤的!」所以,他要講的是他個人的成功學?還是某人的成功學?
他說,錯!沒有哪個人的成功值得一說,因為這全都是計畫好的!

這本書開頭的範例就很震憾,加拿大的溜冰選手,全都是在一、二、三月出生的,因為每一屆的門檻設在一月一日,年齡較長的選手自然容易比同學突出,也因為一開始的突出,接受了比較好的訓練。它從一個運氣開始,引發接連的效應,葛拉威爾說,這個門檻根本就是隨便設的,而到了今天,「似乎每一個人都覺得無所謂。」

不是無所謂,而是沒有去注意,或是案例過於零星。我們碰到一些特別案例,以為是獨立事件,其實後面是系統化的結果。同理可證,我們每個人看似獨特,其實一直在一個大系統裡生活著。

葛拉威爾另外又披露一位大律師傅榮Joe Flom「成功案例」背後的秘辛。這位大律師長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布魯克林波蘿園一帶,在1930年代的紐約,這裡實在不是個好地方。傅榮在這裡出生、受教育,結果,他反而有機會輕鬆取得其他人必須努力爭取才有的東西,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往心理、實力上累積。重要的是,這位律師後來雖然學成,但遭到當時美國人的種族意識排擠,無法進入正規的事務所;也因如此,他「另闢道路」,反而開出一條新路。後來葛兄還發現,傅榮不是唯一一個成功的個案,那個年代有好幾位律師竟然都是1930年出生、在布魯克林區長大、父母親在成衣工廠做事的猶太人!也就是說,那個年代、那個地區,竟然是成功的搖籃!

另外,有些美國朋友喜歡引用這本書的另一要點—「一萬小時定律」。他歸納,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努力了十年而來。這十年間,這些人每天都練習三小時,3乘365乘10,一萬個小時之後,才會成功!他舉例說,鋼琴家許多都是五歲彈琴,到了十五歲就已經和別人不同;小網球選手都是六歲開始訓練,到了十六歲就已經和別人不同。葛拉威爾以科學說歷史,在這沉潛的一年,讓我們可以看到明天的大天空。請好好享用!


【作者簡介】
麥爾坎.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現任《紐約客》雜誌撰述委員。擅長以科學數據與邏輯,分析生活中難以表述、卻無所不在的現象,是位社會趨勢科學的魔術師。曾於1999年以波沛爾(Ron Popeil)人物特寫,贏得「美國國家雜誌獎」最高榮譽;並在2005年獲選《時代》雜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前兩本著作《引爆趨勢》、《決斷2秒間》,甫上市都立即搶下全美指標性書榜第一名,引發熱烈討論,是美國最具影響力作家。



【目錄】
導讀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朱學恆
推薦序 在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地方 洪蘭
推薦序 從歷史數字看明天的天空 劉威麟

前 言 羅塞多之謎
   一個人會變得如何?受到周遭的人很大影響?

第1章 好上加好的馬太效應
   靠自己本事??生日密碼?巨大效應」?
   成功是優勢的累積?

第2章 一萬個小時的努力
   莫札特磨了十年工?喬伊在電腦鍵盤上睡著了? 
   披頭四一千兩百場現場演出?蓋茲連續寫了七年電腦程式?
   時勢造英雄?一九七五年一月?

第3章 天才的迷思I
   無與倫比的頭腦?致力研究天才?智商就像藍球選手的身高? 
   名校不是成就的保證?還需要豐富的心靈?

第4章 天才的迷思II
   藍根忘了申請獎學金被迫輟學?歐本海默想毒死導師留校察看?
   差就差在「實用智能」?中產階級的孩子不畏權威?
   階級的文化優勢?出身貧窮的天才庸碌一生

第5章 猶太律師的啟示
   機運之子?機運之一:猶太移民?機運之二:生於人口低谷期?
   機運之三:成衣工人之子?

第6章 以血還血
   逞強鬥狠的放牧生活?以家為國的草莽文化? 
   可殺不可辱的南方性格?十九世紀哈倫人的影子?

第7章 空中危機
   頻頻墜機是意外災害??致命的七個連續錯誤? 低空繞行八十分鐘?
   迫降時駕駛艙應話語不斷?所有飛機降落前都說:快沒油了!?
   這不是講客套的時間?機長駕駛空難機率反而大? 
   從國籍了解行為差異?機長太累了? 
   問題在心口難開?換掉韓語,大家一起說英語?

第8章 稻米文化與數學能力
   亞洲人數字命名系統很聰明?稻農要多付出十到二十倍努力?
   貧困中長出種稻智慧?小護士的代數課?學好數學的祕訣?

第9章 知識力學校
   學太多有礙身心健康??學習的問題在暑假?慢慢來學得更好?
   瑪莉塔一天的生活?掌握命運的機會之門?

後 記 從牙買加到加拿大
   遠離牙買加?混血人種脫離奴隸階級?
   你我都是歷史、文化遺澤的產物?

0-2 【推薦文】在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地方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終於又看到了一本好書。

本書一開頭,引用了一個醫學上的有名實驗:美國賓州費城附近有三個小城,它們一切條件都很相似,連醫療條件都相似,因為三城只有一所醫院,但是其中一個小城的心臟病死亡率偏低,五十五歲以上的,沒人得心臟病,六十五歲以上的心臟病死亡率只有別人的一半。醫生非常不能理解,驚動了心理學家、營養學家、社會學家,統統加入研究,最後發現答案不在飲食(他們都偏好義大利香腸和火腿,餐餐吃)、也不在運動(他們很少運動,從不晨跑),答案在社會關懷。這小城的市民,全是義大利南部的移民,牽親帶戚,守望相助。這個研究在我做學生時就知道的,但是,作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它,開啟了這本書的序幕。的確,一件事只要偏離常態,背後一定有原因,作者追究原因,從不同角度去探索的態度是我很喜歡的,難怪這本書拿起來看就放不下了。

看過他的《決斷2秒間》(Blink)的讀者,會對他的寫作方式很熟悉,他是「畫龍點睛」式的,如在本書中,他先花很大篇幅講加拿大冰上曲棍球的球員出生年月日,使你誤以為他要歸因到星座、算命;但是,他筆鋒一轉,真正的原因竟然是人為的武斷。加拿大曲棍球年齡的分級界線,是只要在那一年一月一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前出生的孩子,都屬於同一個年齡組別,所以在年頭出生的人,就占了優勢。體型愈大愈能得到上場的機會,練習的機會愈多,就愈會得到好的教練的指導。他們一開始時,只是比同一組的人稍微大一點,但是這小小的差異,就使他得到更好的機會,差距愈拉愈大,最後他就遙遙領先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馬太效應」。聖經新約的馬太福音說:「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使他有餘;凡是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愈成功的人,愈會得到更多的機會,使他變得更成功;成績愈好的學生,愈會得到老師的關注,老師的關注就會使他在課業成績上更好。

台灣父母常有要孩子早一年入學的迷思,如果孩子不幸生在九月二日,那麼父母就想方設法,先把戶籍遷到鄉下,等到開學後,再以轉學生的身分,轉回城裡來就學。其實身心成長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叫「成熟」,時機成熟、水到渠成。孩子還沒有準備好,硬是讓他早一年上學,他是班上最矮小的,每天被人欺負,又何苦呢?最近,加州大學有個研究發現,學童出生月份與數學和科學測驗成績有相關,他們從「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的資料中發現,四年級生年齡大的比年齡小的,成績高出了四%至一二%。人們隨意設下的入學年齡分界,竟然有如此大的影響,真是令人驚訝。

書中舉了披頭四、比爾.喬伊、比爾.蓋茲的例子,來說明成功除了天分、努力,還要在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地方;如果生不逢時,生得太早或太晚,縱然有好的條件,也不見得會成功。歷史上這種例子太多了,使人懷疑生涯是可以規畫的嗎?機會的來臨誰也說不準,而且是一縱即逝,完全不知還有沒有下一次,因此看到機會應該要把握,哪怕它跟你原來規畫的不同。我父親常說:「如果做與不做,都是五○%的成功機率時,你要做,因為一動就改變了機率,就有贏的機會。」中國人傾向保守,當評估成敗是一半一半時,通常是選擇不動,等待下一次機會,但是我們不知道下一次機會什麼時候降臨,人生若不把握機會,會像等待果陀一樣,蹉跎掉此生。

披頭四未成名前,去德國的漢堡演唱,從黃昏唱到深夜,酬勞不高,而且夜總會音響效果不好,但是這給了他們練習的機會,當每夜都連唱八小時時,他們唱歌的範圍擴大了、經驗豐富了、信心加強了,最後成功了。人要給自己彈性,不要太執著於原來的規畫,最近報上登有人高考考了二十九次才考上,我很替他嘆息,其實人生的路很多,不值得去考二十九次,因為即使考上,人生也過去一半了。

人無法預見未來,先準備好自己,隨緣發展,命運通常會帶你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境界。書最後作者母親的故事很好看,值得我們好好省思,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推薦文二】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朱學恆/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長



人類文明進化的目的,就是在與統計學之必然對抗。

而葛拉威爾在《異數》一書中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用學術理論爬梳出這些必然性。

人類的社會中,有許多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其實可以用數學統計數據證明。我過去三年在全台灣的高中和大學演講,面對超過十萬名不同背景的年輕人,也經常和其他的演講者切磋請教。我們遭遇到的一個共同困擾是,愈是偏遠、愈是弱勢的學校和學生,似乎愈沒有辦法專心地聆聽演講,所以許多演講者會覺得印象很糟,就更不願意去當地,於是他們能夠請到的演講者也就愈來愈差……

然而,這種對他們的固有印象是真的嗎?

我實際去請教那些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的結果,發現背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這些偏遠弱勢的學生,很多下課之後必須要幫家裡做生意,當城市學生在上網玩線上遊戲的時候,他們必須要幫忙顧店、看攤子。當他們的同輩在看Keroro軍曹的卡通呵呵笑的時候,他們必須在果園裡面跟害蟲作戰。

所以,當你用Keroro軍曹說明創意的時候,他們不知道這是什麼。當你用網路的新趨勢解釋風潮時,這不在他們的經驗範圍中。

但這問題並非是不能解決的,以我的經驗來說,只要演講者願意多做一些鋪陳,說明背後的脈絡,他們同樣還是可以聽得懂這類內容,演講者也會獲得同樣多的回應。關鍵不在於,他們給不給自己機會;關鍵在於,社會和其所搭配的教育體系,給不給他們機會。

在《異數》書中,舉了兩個很有趣的對比例子,一個是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一個是在益智節目中所向披靡的失意天才藍根。前者在劍橋攻讀研究所的時候,差點下毒殺了導師,後者因為媽媽不知道可以申請助學貸款,而面臨繳不起學費的困境。但前者最後經過協商,校方決定包容歐本海默,暫時讓他休學。而藍根則是走投無路,最後只能休學跑去當建築工人。

二○○八年,台灣也有一則值得注意的新聞:負責國中基測命題的台師大心測中心,分析過去五年間全體參加國中基測三十萬名考生的背景,結果證實,家庭收入、城鄉差距和基測成績高低息息相關。不同社經地位考生,成績差異可達四五?八二分到五四?二九分;而且各縣市之間也有所不同,都市化程度高如台北市的學生,和都市化程度低如彰化田尾、嘉義新港的學生,成績差異可達三六?二八到三九?八八分(基測滿分三百分)。

而在《異數》中,也很清楚地提到,所謂的社經地位差距,不只是呈現在成績上,而是呈現在跟社會的互動上。歐本海默是富商和藝術家之子,他知道如何據理力爭;藍根則是住在貧民窟中,成天必須和酗酒的繼父打交道,對他來說,和權威打交道最好的方式就是躲避。兩者的出身環境和所產生的社會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造就了他們日後的命運。

除此之外,我們的入學體系和選才制度,也因為統計學的關係,不知不覺地對每個人的命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加拿大曲棍球聯盟的年齡分級,開始自一月一日,所以出生在一年中前三個月的優秀選手特別多(因為即使在同一年出生,這三個月誕生的選手,入選時年紀就是比較大,發育比較成熟)。而美國的棒球聯盟年紀分野在七月三十一日,所以大聯盟的選手在八月誕生的,就遠比其他時間的選手要多。也因此,熱心的父母親注意到了,提早讓孩子入學,以統計學來說,這恐怕不是件好事。

因為,「馬太效應」在教育環境中表現得更為明顯,語出馬太福音:「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那些在學校表現愈好的成熟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而年紀比較小的提前入學者,往往只會獲得更多的挫折感和壓力。

當然,《異數》這本書中,還有許多不同的討論議題,包括從歷史大勢來看成功人士誕生的契機、成功的卓越人士(像是披頭四)也需要一萬小時的投入與磨練等。

葛拉威爾的書,只是指出了這些趨勢,對於一個認真的讀者而言,其實真正的關鍵,反而在於這篇導讀的第一句話:「人類文明進化的目的,就是在與統計學之必然對抗。」然後呢?

如果以統計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成功人士的成功是屬必然。從家庭的角度,我們要怎麼樣提供這種必然的環境?是應該強迫子女更集中、更專精地投入?還是讓他有更大的彈性,可以與威權不卑不亢地溝通?從學校教育的角度,我們要怎麼樣避免馬太效應的發生,不讓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又或者是說,原先教育是社會階級翻轉和命運改變的原動力,但當本書證明,教育反而陷入偏袒成功基因的窠臼時,我們的社會體系應該如何回應?

甚至,更巨觀地來看,面臨目前經濟大衰退的現況,接續誕生的新生代,是不是會面對競爭更少、資源更集中的環境,進而更有機會成為所謂的成功人士?而以整體國家或是民族的角度,我們是不是可以為這些未來的希望族群,鋪設康莊大道,為他們的發展做好準備?

《異數》只是這一連串疑問的開端,並不是解答。要怎麼面對《異數》提出的大哉問,才是真正值得關切的下一步。

0-3 【內容試讀】前言:羅塞多之謎


這裡的人都很長壽,就是這樣。

羅塞多.瓦佛多爾(RosetoValfortore)是義大利福賈(Foggia)省亞平寧山麓的一個小鎮,在羅馬東南方一百六十公里處。這個小鎮仍有中世紀村莊風格,所有的建築都圍繞著中央大廣場。面對廣場的是馬其薩雷府(Palazzo Marchesale),即大地主沙吉斯家族(Saggese family)擁有的宮殿。宮殿旁有條拱道通往聖衣聖母院(Madonna del Carmine)。沿著狹窄的石梯拾級而上,兩旁都是櫛比鱗次的石屋,樓高兩層,屋頂是紅磚鋪的。

幾百年來,羅塞多的鄉民都在附近山麓的大理石採石場工作,或者在下面山谷的梯田耕種。破曉時分,步行個六、七公里下山幹活,夜幕低垂再踏上長長的歸途。如此辛勤打拚,頂多只能圖個溫飽,遑論讀書識字。大夥兒都窮,不敢奢望飛黃騰達、錦衣玉食。然而,到了十九世紀末,這裡的人聽說了,在海洋的另一頭就是機會的夢土。

一八八二年一月,十一個羅塞多人,包括十個成年男子和一個男孩,揚帆航向紐約。他們踏上美洲大陸的第一個晚上,就在曼哈頓(Manhattan)小義大利(Little Italy)桑樹街(Mulberry Street)的旅館打地鋪。然後西行,最後在紐約西邊一百四十多公里、賓州班格鎮(Bangor)附近的採石場找到工作。翌年,十五個羅塞多人離鄉背井到美國打天下,有幾個也來到班格鎮的採石場。這些移民把新大陸遍地是黃金的福音傳回家鄉,不久一群又一群羅塞多人也揹著行囊,飄洋過海來到賓州,形成一股移民潮。光是一八九四年,就有一千兩百個羅塞多人申請護照前往美國。大家都遠走高飛,羅塞多於是成了死寂的村落。

羅塞多人在異鄉打拚有成,小有積蓄之後,就在班格鎮附近的石丘上買地,經由陡峭的小路出入。他們在狹窄的道路兩旁蓋了和老家一樣的兩層樓石屋,用石板做屋頂。他們也在這裡蓋了座聖衣聖母院。這裡最主要的街道就叫加里波底街,以紀念統一義大利的傳奇民族英雄朱瑟佩.加里波底(Giuseppe Garibaldi, 1807-1882)。起先,他們叫這個城鎮新義大利,不久就決定改名為羅塞多,以表思鄉之情。

一八九六年,一名年輕有勁的神父帕斯奎爾.德.尼斯(Father Pasquale de Nisco)可來到聖衣聖母院服務。他在此地組織宗教社團並籌畫祭典。他鼓勵這裡的居民整地,在自家房子後院種植洋蔥、豆子、馬鈴薯、甜瓜、果樹等。他分給大家種子和球莖。這個城鎮日益欣欣向榮。羅塞多人還在後院養豬,也有人種葡萄釀酒。他們還在此地修建學校、公園、修道院和公墓。加里波底街兩旁出現了一間間的小店、糕餅店、餐廳和酒吧,後來還冒出十幾家成衣廠。附近的班格鎮幾乎是威爾斯人和英格蘭人的地盤,再過去的一個城鎮則大抵是德國人的大本營。在那個時代,來自英國、德國、義大利的移民壁壘分明,在賓州羅塞多這個小鎮則清一色是來自羅塞多的移民。一九○○之後的幾十年,如果你在賓州羅塞多的大街小巷裡穿梭,你只聽得到義大利語,不過不是任何義大利方言,而是義大利羅塞多居民說的福賈南部方言。賓州的羅塞多就像一個自給自足、不為外界所知的小世界,直到史都華.伍爾夫(Stewart Wolf)來到這裡,這個小城才聲名大噪。

伍爾夫是醫師,是消化和腸胃專家,任教於奧克拉荷馬大學醫學院。他曾在賓州離羅塞多不遠的一個農場過暑假。當時,羅塞多還是與世隔絕之地,你可能住在鄰近城鎮,卻對這個地方一無所知。伍爾夫在幾年後接受訪問時說道:「那時是一九五○年代末,有一年夏天,我受邀到賓州的醫學社團演講。演講完了之後,當地有位醫師請我喝杯啤酒。我們一邊暢飲,一邊閒聊。他說:『我在這裡看病看了十七年,病人來自各個地方,但我發現一件奇事:在羅塞多六十五歲以下得心臟病的人幾乎是零。』」

伍爾夫嚇了一跳。此時是一九五○年代,使膽固醇下降的藥物尚未問世,也沒有積極預防心臟病的方法。心臟病在美國就像傳染病一樣,是六十五歲男性的主要死因。根據常識,沒看過心臟病的病人,就不是醫生。

伍爾夫決定好好調查一番。他請奧克拉荷馬的學生和同事來幫忙。他們在羅塞多蒐集死亡證明書,儘可能涵蓋幾十年來的資料,分析居民的病歷紀錄,記錄病史並建立各個家族的系譜。伍爾夫說:「我們在一九六一年開始進行初步研究,要做的事很多。鎮長見我們忙不過來,就說:『我請我的姊妹都來幫忙吧。』他有四姊妹。他還說,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議事廳。我說:『那多不好意思。你們要去哪裡開會呢?』他說:『沒關係,會議可以延後。』他的姊妹為我們送來餐點。我們為當地居民抽血檢查、做心電圖,整整做了一個月。我發現地方還是不夠大,於是跟鎮長商量。那時學校還在放暑假,因此可以借給我們使用。我們就請羅塞多的每一個居民都前來接受檢查。」

伍爾夫的調查結果令人驚異:在羅塞多,五十五歲以下的居民沒有人死於心臟病,連一丁點心臟病的徵兆也沒有。六十五歲以上的,心臟病造成的死亡率大約是全美國居民的一半。在羅塞多,各種死因造成的死亡率,也比預期少三○%至三五%。

伍爾夫又請奧克拉荷馬的一位友人約翰.布魯恩(John Bruhn)來助他一臂之力。布魯恩是社會學家,他回憶說:「我雇用醫學生和社會學研究生來羅塞多做問卷調查。我們挨家挨戶地訪查所有二十一歲以上的居民。」提到這段發生在五十年前的陳年往事,布魯恩的語氣仍然流露著驚奇。「這裡沒有人自殺,也沒有人酗酒或吸毒,犯罪率極低,甚至無人領取社會救濟金。我們想,那消化性潰瘍的人呢?也沒有。這裡的人很都長壽,就是這樣。」

伍爾夫等人認為,羅塞多這個地方具有某種特質,不是日常經驗可以解讀,也不符常理,實在與眾不同。


閒話家常和三代同堂的神奇

伍爾夫起初以為,羅塞多居民可能是依循歐陸的飲食方式,比較健康,和一般美國人吃的大不相同。但他很快就推翻了這個想法。其實,美國的羅塞多人很喜歡用動物油脂,不像義大利的羅塞多人,多使用比較有益健康的橄欖油。義大利披薩餅皮薄,只用一點點鹽巴和油,或許上面再加上蕃茄、鯷魚或洋蔥。賓州羅塞多的披薩餅皮都做厚的,上頭再鋪滿香腸、臘腸、沙拉米、火腿,有時還會加上雞蛋。義大利人只有在耶誕節和復活節,吃杏仁脆餅和麵包圈這樣的甜點;賓州的羅塞多卻一年到頭都在吃。伍爾夫請營養師分析一般羅塞多人的飲食習慣,發現他們攝取的卡洛里有四成一來自脂肪。這裡的人也沒有清早做瑜珈或慢跑十公里的習慣,更有甚者,多的是老菸槍,身上一大圈肥油的更不在少數。

飲食和運動習慣無法解釋羅塞多人健康長壽之謎,那麼遺傳基因呢?伍爾夫發現,賓州羅塞多人都來自義大利同一個地區,關係緊密,不由得猜想他們身上的基因是否有特異之處,因此免於疾病的侵犯。他開始針對居住在美國其他地方的羅塞多人進行追蹤,看他們的體質是否像賓州的同鄉一樣。結果不是。

伍爾夫既而考慮到羅塞多人居住的地區。賓州東部羅塞多人住的這片山丘,是否特別有助於延年益壽?與羅塞多相鄰的班格鎮,和距離只有幾公里的納札瑞斯(Nazareth),這兩個小鎮面積都和羅塞多差不多,居民同樣是勤奮工作的歐洲移民。伍爾夫爬梳班格與納札瑞斯這兩個城鎮居民的病歷資料,發現六十五歲以上的男性死於心臟病的人數,是羅塞多的三倍。伍爾夫的調查研究又走到死胡同。

伍爾夫最後才恍然大悟。羅塞多居民長壽之謎底不在飲食,也不在運動、基因和居住地點,應該和羅塞多本身特質有關。伍爾夫和布魯恩在這個小城四處走走、仔細觀察,終於找到答案。

羅塞多的居民來往頻繁,在街上見面都會停下腳步用義大利文聊幾句,也常在後院煮東西和左鄰右舍分享。這個小城的社會結構緊密,幾乎都是幾個宗族的延伸,人人皆是親友;很多人家都是三代同堂,祖父母輩都受到兒孫的敬重。居民都去聖衣聖母院望彌撒,宗教不但使他們的心靈得到安寧,也使他們親如一家。伍爾夫和布魯恩仔細計數當地的民間社團組織,發現這裡的人口不到二千人,卻有二十二個社團。這個小城尤其崇尚人人平等,富人不會炫耀自己的財富,而且樂於幫助貧苦的人。

羅塞多人把義大利南部鄉民文化移植到賓州東部山城的同時,也開創出強大、穩固的社會結構,因此可以抵禦現代社會生活的壓力。賓州羅塞多人健康、長壽,不只因為他們來自義大利的羅塞多,也因為他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世界,在此守望相助、安居樂業。

布魯恩說:「我記得第一次去羅塞多的時候,看到很多人家都三代坐在同一張餐桌上用餐或吃糕餅。這裡的人在街上碰面都會寒暄幾句,或是坐在前廊閒話家常。這裡的男人在採石場上工,女人則在成衣廠工作。我彷彿看到世外桃源!」

我們可以想見,伍爾夫和布魯恩首次發表他們的羅塞多調查研究報告之時,同行必然嗤之以鼻。在醫學會議提出的報告都有一長串的數據相佐,加上複雜的圖表,指出影響健康的基因或生理過程為何,伍爾夫和布魯恩說的卻是閒話家常和三代同堂的神奇。其實,長壽和傳統智慧有很大一部分和我們是誰有關,換句話說,這也是基因注定的。我們的種種選擇,例如吃什麼東西、有無運動習慣等,以及是否能得到醫療體系的良好照顧,都關係到我們的健康,然而很少人探討社群生活對健康的影響。

伍爾夫和布魯恩企圖,使醫學院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健康與心臟病的問題:光從個人做的選擇或做了些什麼還不夠,一定要跳脫個人生活的範圍,從文化與社群生活等大處著眼,看一個人與親戚朋友的互動,看他們家鄉在何處,具有什麼樣的價值觀。一個人會變得如何,周遭的人其實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羅塞多人健康長壽之謎就是本書寫作靈感。我也希望能像伍爾夫,從一些偏離常態的現象來洞視成功的祕密。

0-4 【內容試讀】好上加好的馬太效應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馬太福音 25:29



二○○七年五月,一個和煦的春日,加拿大亞伯達麥迪森哈特市(Medicine Hat)的老虎隊與溫哥華的巨人隊,在溫哥華為冰上曲棍球紀念盃冠軍爭霸賽,展開龍爭虎鬥。老虎隊和巨人隊,不但是加拿大曲棍球聯盟最強勁的兩支隊伍,也是世界青少年曲棍球聯盟當中的佼佼者。這些未來的運動明星,都在十七到十九歲之間,幾乎還在搖搖學步之時,已穿著冰刀,在冰上追著小小的黑色橡膠圓盤,跑來跑去,練習射門。

加拿大全國電視台轉播了這場比賽。比賽旗幟在溫哥華市區大街小巷的路燈桿上飄揚著,門票早就銷售一空。冰場上鋪了紅地毯,主持人宣布當天出席的貴賓。第一位是卑詩省省長坎貝爾(Gordon Campbell),然後是六度蟬連「國家曲棍球聯盟」得分王的高迪.郝威(Gordie Howe)。麥克風響起:「讓我們歡迎曲棍球先生!」現場掌聲雷動。

接下來的六十分鐘,兩隊隨即展開殊死戰。

第二局開始不久,溫哥華巨人隊的瑪利歐.布利茲納克(Mario Bliznak),以一記反彈球先馳得點。第二局結束前,麥迪森哈特老虎隊的神射手達倫.韓穆(Darren Helm),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姿,突破巨人隊守門員泰森.薩克史密斯(Tyson Sexsmith)的防衛,射門得分。第三局,溫哥華扳回一城,拿下關鍵的一分。之後,溫哥華再度展開凌厲的攻擊,麥迪森哈特隊守門員亂了陣腳,沒能守住,讓溫哥華再拿下一分,終場溫哥華就以三比一獲勝。

比賽結束後,巨人隊的球員和他們的家人,以及來自全國的體育記者,在更衣室裡擠成一團。空氣中瀰漫著雪茄、香檳的氣味,還有球衣的汗臭味。牆上掛著一面手繪橫幅,上頭寫著,「愈戰愈勇」。巨人隊教練唐恩.海伊(Don Hay)被人群團團包圍,他激動得淚眼矇矓:「我以這些小子為榮,沒有一個不是卯足了勁、全力以赴。」

能加入加拿大曲棍球隊的都是頂尖好手。他們從幼稚園開始,就拿著球棒在冰場上奔馳,和其他幾千個兒童依年齡分組,參加各個分級賽,接受篩選和評量。只有天生好手才能過關斬將,脫穎而出。到了青少年時期,佼佼者就可加入加拿大青少年冰上曲棍球大聯盟A組。能角逐紀念盃的隊伍,都是菁英中的菁英。

其他運動賽事也是這樣挑選人才,如歐洲和南美的足球隊和各國的奧運代表隊。古典樂界和芭蕾舞團,也差不多是用同樣的方式,發掘明日之星。未來的科學家和學者,很多也是透過這樣的菁英教育體系,一步步出人頭地。

加拿大明星曲棍球隊員的資格,不是可以用錢買來的。

你的父母、祖父母再怎麼顯貴,家族企業再怎麼龐大,球打得不好,就是進不去。儘管你住在加拿大最偏遠的角落,只要你有能力,球探的慧眼還是看得到你。要是你有天分,再加上願意苦練,就能高人一等。是不是能當曲棍球明星,完全看你個人的成績、能力和表現,其他的都不相干。



靠自己本事?

本書要探討的是,在這個社會上表現特出的人士、及其成功的祕密,包括各個領域的天才、企業家、搖滾明星和電腦軟體工程師等。為什麼有的律師百戰百勝?為什麼有的飛行員就是有化解危機的本領?何以亞洲人的數學能力那麼特出?在檢視這些成功者的技能、天分和動機之外,我也將指出,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樣。我們對成功的觀念,有些根本就是錯誤的。

一聽到成功的故事,我們總是想知道那些成功的人,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他們有多聰明、具有何種特殊能力,或是有何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認為成功與個人特質,息息相關。

每年百萬富翁、企業家、搖滾明星,或是名流出版的自傳汗牛充棟,故事主線幾乎千篇一律:作者出身貧寒,靠著自己的膽識和才華,最後揚名立萬。聖經故事中的約瑟夫,被哥哥出賣,變成奴隸,不正是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才為法老重用,衣錦還鄉。小說家何瑞修.艾爾傑(Horatio Alger, 1832-1899),在十九世紀寫了很多小說,描述窮小子如何勤奮向上、冒險進取,加上命運之神的眷顧,終於躋身巨富名流。傑博.布希(曾任佛羅里達州州長)大可高唱:「哥哥爸爸真偉大。」他的爸爸是美國第四十一任總統喬治.布希,哥哥則是剛於二○○九年一月卸任的總統小布希,爺爺曾在華爾街呼風喚雨,此君競選佛羅里達州州長的時候,卻一再強調他向來「靠自己本事」。可見,我們總是認為成功是個人努力的成果。

多年前,溫索普(Robert Winthrop, 1809-1894 )為美國獨立革命領導人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的雕像揭幕時說道:「各位,請抬起頭來,看看這位偉大的英雄。他出身微寒,沒有傲人的家世、沒有貴人提攜,也不像我們有這樣的教育機會,還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勤勞苦幹,最後與將相公侯平起平坐,留芳萬世。」

其實,成功不是那麼簡單,不是個人埋頭苦幹就能成就的。成功不是無中生有的,和家世背景,以及有沒有貴人相助大有關係。今天很多功成名就的人,表面看來,似乎是自己打拚來的;然而隱藏在他們背後的優勢、機會和文化遺產,也不可小覷。這就是他們為何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為什麼擁有與眾不同的世界觀。我們成長的地方和年代,其實和我們的成敗大有關係。如果沒有祖先遺留下來的文化,我們無可想像會有今日的成就。成功者的個人特質固然重要,還是不足以解釋一個人為何成功,我們還要問成功者的出身,才能解開成敗之謎。

生物學家通常會提到,一個生物體成長的生態條件。例如,森林裡最高的一棵橡樹,不只是生命力最強韌的橡實長出來的,會長這麼高還因為能夠享受充足的陽光,不被其他樹木阻擋,生長地的土壤既深厚又肥沃,樹幹沒遭到兔子啃咬,而且在長成大樹之前,幸好沒被伐木工人砍下來。我們都知道成功者與生俱來就比較堅強,就像很有生命力的種子。但是我們知道他生長的環境嗎?如果他是一棵樹,日照、土壤如何?有沒有遭到害蟲侵蝕或兔子啃咬?如何避免在未長成之前就被砍下來的命運?本書要講的不是大樹,而是森林。世界一流的曲棍球隊,就是非常好的起點。如何進入這樣的球隊,在這個領域展露頭角,比我們想像的要來得有趣、複雜。我們還可從中發現一些極其特殊之處。

0-5 【內容試讀】一萬個小時的努力

「在漢堡,我們必須一連演唱八小時。」
~~約翰.藍儂(John Lennon, 1940-1980)



一九七一年,密西根大學電腦中心落成。這棟嶄新的建築座落在安娜堡畢爾街,外牆磚是米色的,正面有大片深色玻璃。龐大的主機,就在電腦中心裡的一間白色大房間內。有位教職員回憶說:「這裡看來就像電影《2001年:太空漫遊》最後場景。」主機旁邊有幾十部打孔機排排站—這些東西就是那個時代的終端機,是七○年代最尖端的電腦科技。密西根大學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電腦,不知有幾千名學生,曾在電腦中心那間白色大房間外駐足,看得目瞪口呆,其中一位就是美國電腦界的奇才—比爾.喬伊(Bill Joy)。

當時的喬伊還是瘦瘦高高的書呆子。喬伊在電腦中心落成的前一年,就來到密西根大學就讀。那年他才十六歲,個子很高,但瘦巴巴的,頭髮亂得像雜草。他從底特律市郊的北法明頓高中畢業時,是大家公認「最用功的學生」。喬伊說,這意謂他是個只會讀書、從不跟女生約會的呆瓜。他本來以為自己會當生物學家或數學家,但是在大一快結束的時候,他從電腦中心門外走過。當瞥見電腦主機的那一剎那,已無可自拔地愛上了電腦。

從此,他就離不開電腦中心了,一有時間就拚命寫程式。他在一位資訊工程系教授那兒工讀,暑假就能待在電腦中心寫程式。一九七五年,他申請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所,更進一步埋首於電腦程式世界。他在博士論文口試時,才一會兒工夫,就寫出極其複雜的程式演算法,讓主考官嘖嘖稱奇。其中一位主考官說道:「這小子就像十二歲的耶穌,既聰明又好學,讓聖殿裡的老師自形慚穢。」

喬伊和幾個熱愛電腦的志同道合之士,為AT&T發展出來的UNIX程式進行修改。喬伊寫的新版UNIX果然青出於藍、功能強大,到今天全世界還有幾百萬部的電腦主機,還在使用這種作業系統。喬伊說:「如果你把你的麥金塔電腦,轉換成那種古怪的模式,就讓我想起二十五年前,我在電腦上打的東西。」要不是喬伊當年編寫的程式,我們今天恐怕還上不了網際網路。

喬伊離開柏克萊之後,和友人一同在矽谷創辦了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主導軟體技術開發。這家公司可謂數位革命的先驅者。喬伊在昇陽工作期間,修改Java程式,使之成為轟動世界的電腦萬用語言絕學。喬伊的傳奇更是不脛而走。矽谷圈子裡的人,談到喬伊莫不敬畏有加,就像說到微軟的比爾.蓋茲(Bill Gates),有人甚至稱他為「網際網路的愛迪生」。耶魯大學資訊科學系教授葛倫特(David Gelernter)說道:「比爾.喬伊是現代電腦發展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比爾.喬伊的天才事蹟,不知被傳頌多少次了。我們能從他的故事學到什麼?這又是菁英出頭的最佳範例。要在電腦程式界打天下,無須家財萬貫或貴人提攜。這是個開放、公平競爭的領域,誰的才華和成就突出,誰就取得領先地位。誰最厲害,誰就是贏家,喬伊顯然是縱橫天下無敵手。

要不是,我們先看了曲棍球和足球職業選手的故事,大概又會以為,這又是另一個靠自身資質和努力致勝的故事。像喬伊這樣的業界奇葩,正是能力、機運,加上獨特的優勢,才能達到這樣崇高的地位。



莫札特磨了十年工

在這個世界上,是否真有與生俱來的才能?全世界的心理學家,已針對這個問題激辯了幾十年。答案顯然是:是的。並非所有的曲棍球員只要是在一月出生,都能變成職業選手,只有那些天生好手才辦得到。成就是才能加上準備的結果。問題是,心理學家仔細研究天才型人物的生涯,發現成功最重要的關鍵似乎是準備,而非才能。

九○年代初期,認知心理學家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等人,曾在柏林一流的音樂學院進行一項研究。他們在該校教授的協助下,把所有主修小提琴的學生分為三組:第一組是「明日之星」,也就是將來有望成為揚名國際的小提琴家;第二組則只是資質還算不錯;至於第三組則難以成為職業音樂家,日後只能在學校擔任音樂老師。研究人員問每一位修習小提琴的學生同樣的問題:「從你開始學小提琴的第一天,到目前為止,總共練習了多少個小時?」

這三組學生開始學琴的年紀都差不多,全是在五歲左右。在頭幾年,每一個人練習的時數,大概都是一個星期兩、三個小時。到了八歲,真正的差距開始出現了,能在班上名列前茅者,練習的時間要比其他學琴的孩子來得長。九歲時,每週練六小時;到了十二歲,每週練八小時;十四歲的時候,每週練十六個小時;到了二十歲,如果還在努力練習,以職業音樂家為志向,每週練習時數則超過三十個小時。在二十歲之時,這些「明日之星」每一個人總計已練習了一萬個小時。相形之下,還算不錯的那組,練琴時數總計為八千個小時,至於那些未來只能當音老師的,練琴的時間總計不過四千多個小時。

艾瑞克森等人,接下來比較業餘鋼琴家與職業鋼琴家,結果發現同樣的區分。業餘的在小時候一個星期練琴時間從未超過三個小時,到了二十歲,練琴總時數不過是二千個小時。至於職業鋼琴家,練琴時數則逐年增加,到了二十歲,也像那些小提琴「明日之星」,練琴時數總計突破一萬個小時。

有關艾瑞克森的研究,最令人驚異的就是,他們發現沒有天生演奏家,也就是只練習一點點就能成為頂尖好手的,也沒有練習時數比別人都要來得多,最後卻還是技不如人的。從他們的研究結果來看,如果一個學音樂的學生,能進入最好的音樂學院,能成為職業音樂家與否,就看這個學生付出的心血有多少。就是這樣。此外,最後能夠出類拔萃的,不光是比別人努力一點而已,而是比別人更努力好幾倍。

如果要成為某一個領域的高手,至少要練習到某一個程度。研究人員相信,真正的專精必須經過一萬個小時的錘鍊。

一萬個小時,這真是個神奇的數字。神經學家列維亭(Daniel Levitin)寫道:「這類研究顯示,一萬個小時的練習或訓練,是成為專家最起碼的要求,不管是作曲家、籃球選手、科幻小說作家、溜冰選手、職業鋼琴家、棋士,甚至是最厲害的罪犯等,一再印證這個數字:一萬個小時。」

就連所謂的「神童」也不例外。就像莫札特,據說他六歲就會作曲。然而,根據心理學家郝爾(Michael Howe)在《天才的解析》(Genius Explained)一書的分析:

從成熟作曲家的標準來看,莫札特早期的作品實在沒有過人之處。最早的作品或許是他父親幫他寫下來的,或是幫他修改過。莫札特兒時創作的曲子,如最早的七首鋼琴協奏曲,大抵是改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而成。在莫札特的協奏曲中,能展現原創精神最早的一首,就是第九號鋼琴協奏曲(K. 271)。這首曲子已是公認的經典之作,是他在二十一歲那年寫的:那時,他已經不斷創作協奏曲長達十年了。


樂評家熊柏格(Harold Schonberg, 1915-2003)更進一步論道,莫札特其實是「大器晚成」型的作曲家,寫了二十年的曲子之後,才寫出最偉大的作品。

如果要成為棋王或棋聖,似乎也需要十年功夫〔只有傳奇西洋棋大師費雪(Bobby Fischer, 1943-2008)例外,不到十年就揚名全球了,但是他也花了九年的時間〕。十年有何意義?十年代表一萬個小時的苦練。一萬個小時就是敲開成功大門的神奇數字。

如此,我們便能解開捷克和加拿大國家代表隊選手的生日之謎了。幾乎沒有九月一日之後出生的,這看來似乎不合常理。你可能會想,捷克應該還是有些曲棍球或足球天才,是在一年的最後三、四個月出生的,由於才華、表現特出,最後還是得以獲選為國家代表隊。

然而,那些孩子在八歲的時候,由於體形太小,就不能進入明星隊伍。如此一來,就沒有額外的練習;沒有額外的練習,十年後也就不能達到一萬個小時的練習時數,當然進不去職業球隊。這個現象和艾瑞克森等人的研究結果相合。即使是才華洋溢的莫札特,也要等到鑽研作曲一萬個小時,才能寫出真正偉大的作品。不是好手才要練習,而是只有透過不斷的練習,你才能變成好手。

一萬個小時當然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如何能從小不斷地練習,長大成人之時就達到一萬個小時,成為某個領域的傑出人士?首先,你需要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此外,你還要有經濟支援。如果為了生活,你不得不去兼差,那就沒有多的時間可以練習。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好手都是透過某種培育計畫—如曲棍球明星隊—利用這個絕佳的訓練機會,達成一萬個小時的練習時間。



喬伊在電腦鍵盤上睡著了

讓我們回到比爾.喬伊的故事。一九七一年,他還只是個瘦得像竹竿的少年郎,數學超強。像他這樣的學生,一般都會選擇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或者有「加拿大麻省理工」之稱的滑鐵盧大學。比爾.喬伊的父親威廉說:「比爾還小的時候,就是個每事問的孩子。我們盡可能回答他的問題,答不出來,就找書給他看。」到了申請大學入學,喬伊在學術能力測驗SAT的數學部分拿到了滿分。他很酷地說:「我覺得不難啊,做完還有時間檢查兩次。」

這小子真是才高八斗。但才能並不是關鍵,他初次打從畢爾街那棟不起眼的電腦中心經過那天,才是他生命的轉捩點。

在七○年代初期,喬伊還在學習寫程式。那個時代的電腦都像房間那麼大,一部少說也要一百萬美元,但論起效能和記憶體,恐怕還不如你今天使用的微波爐。那時在大的學術機構或公司才能見到電腦。如果你要用電腦,就得上那兒租,租用價格十分昂貴,真是分秒是金。

那時,寫程式是很辛苦的事。程式寫出來之後,必須在讀卡紙上打洞,再將讀卡紙插入讀卡機,把資訊送到主機中運算。一個複雜的程式,可能需要好幾百張甚至上千張的讀卡紙。那時的電腦一次只能處理一件工作。如果你要跑程式,就得抱著一大疊打好洞的讀卡紙,去電腦中心操作員那兒預約主機。可能幾個小時就好了,或者必須等上一天,視前面排隊的人多寡而定。要是你的程式出了一點小錯,甚至只是一個字打錯,那就慘了。你得把整疊卡片抱回去,找出錯誤,重新打卡、排隊。

在這種環境下,要在二十歲出頭成為寫程式的高手,可謂難上青天。你能用電腦跑程式的時間少之又少,如何累積十萬個小時的練習時間?有位電腦專家回憶說:「在用讀卡紙寫程式的時代,你真正學到的不是寫程式,而是耐心與校對。」
六○年代中期,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電腦效能變強了,作業系統再經改良,就可允許好幾百部終端機同時連線進入主機,執行運算工作,寫程式的人就不必抱著一大堆讀卡紙去電腦中心排隊。

這就是所謂的「分時處理系統」,當時的歷史曾這麼描述:

這不只是電腦科技的革命,而是啟示。從此不必操作員,不用讀卡紙,更用不著等了。有了分時處理系統,你只要坐在終端機前面,霹里啪啦把指令打進去,不一會兒,結果就出現在眼前。分時系統是互動式的:程式可能會要求你回答,你把答案輸入,在你等待的時候,主機就處理好,然後回傳結果。這些都是即時的,也就是能在關鍵時限內得到結果。

分時處理系統的雛型最早出現在一九六七年,密西根大學就是全世界最早使用分時處理系統的一所學校。到了七○年代初期,密西根大學電腦中心主機,已有能力可以同時處理一百個人輸入的程式。該校電腦系統的開拓者麥可.亞歷山大(Mike Alexander)說:「在六、七○年代之交,沒有一個地方的電腦像密西根大學那麼厲害。也許麻省理工學院、卡內基美隆或達特茅斯可以辦到,其他地方不可能啦。」

一九七一年秋天,比爾.喬伊來到密西根校園之時,正有個機會在等著他。他選擇密西根,不是因為這裡的電腦。他在高中時期還沒學過電腦呢。他有興趣的科目是數學和工程。然而他在大一那年發現電腦中心的系統有個漏洞,於是得以隨心所欲地使用電腦。他快樂得有如置身天堂。

「你知道讀卡紙和分時系統有什麼不同嗎?」喬伊說:「就像通信對奕和面對面下快棋的差別。」寫程式再也不是折磨,而是好玩的事。

「我住在校園北邊,電腦中心就在附近。」喬伊繼續說:「你知道我在電腦中心待多少時間?數不清了。密大的電腦中心二十四小時開放,我通常在那裡待一整晚,徹夜未眠,直到天亮,才走路回家。總之,我待在電腦中心的時間,遠遠超過在教室的時間。我們這些老是窩在電腦中心的人,最常做的惡夢就是忘了去上課,完全沒在課堂上現身,最後被老師死當。」

「密大給每一個學生在電腦中心使用的帳號,看使用多少時間,就扣多少錢。註冊的時候,我們先估算自己使用的時間,然後把錢存進這個帳號,存多少就用多少。就這樣。」提起當年的事,喬伊不禁哈哈笑。「可是有人發現,電腦中心的分時系統有漏洞。如果你輸入一個程式,例如『t=k』,電腦中心就不會計費了。只要你知道這個漏洞,就可永遠坐在那裡使用電腦。」

讓我們看看比爾.喬伊碰到的幾個機會。首先,他就讀的密西根大學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學校,使他得以利用電腦分時系統,而不用讀卡紙;其次,密大電腦中心系統剛好有個漏洞,讓他隨時都可以寫程式,沒有時間限制;再者電腦中心是二十四小時開放的,因此他可以整晚都待在那裡;由於他在電腦中心待的時間夠長,才有時間修改UNIX。比爾.喬伊是個聰明絕頂的年輕人,又很好學,這當然重要,然而如果沒有電腦中心給他學習的機會,他還是難以成為電腦方面的專家。

「我在密大,每一天花在寫程式的時間差不多是八到十個小時,」他說:「去了柏克萊之後,我更是沒日沒夜地寫。我住的地方就有一部終端機,每天都寫程式寫到半夜兩、三點,不時在鍵盤上睡著了。」他表演頭在鍵盤上倒頭就睡的樣子。

「你知道鍵盤被壓太久會怎樣嗎?會發出嗶—嗶—嗶—的聲音。我被嗶嗶聲叫起來,又繼續打,不久又砰一聲倒在鍵盤上。這種事發生三次之後,我就知道該上床睡覺了。剛到柏克萊,我覺得自己能力還不夠。在那裡的第二年,我才有功力大增之感。我那時寫的程式,三十年後的今天還有人在用。」他停了一下,好像在腦中計算。當然,像他這麼聰明的人,一下子就算好了。一九七一年進密西根,大二開始狂熱寫程式,加上暑假以及在柏克萊的第一年。「嗯,足足有五年,」他說:「大一那年不算。所以呢,總計或許……有一萬個小時?應該沒錯。」



披頭四一千兩百場現場演出

那麼,一萬個小時是成功的通則嗎?如果我們不只是看表相,透視成功的背後,是否可以發現,類似密西根大學電腦中心或加拿大曲棍球選手選拔制度那樣的機會?

為了簡單起見,讓我們從兩個例子來驗證這個規則是否成立:一個是風全球的世紀搖滾不朽樂團披頭四(Beatles),另一個則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茲。

披頭四這四大天王—約翰.藍儂、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 1942-)、喬治.哈里遜(George Harrison, 1943-2001)和林哥.史達(Ringo Starr, 1940-)—在一九六四年二月進軍美國,此即搖滾史上有名的「英倫入侵」事件,發行了一連串瘋狂暢銷的金曲。這股披頭熱不但在美國狂燒,也改變了流行音樂的風貌。

有關披頭四,我們想知道的是,他們在踏上美國之時,已合作多久了。披頭四在一九五七年成軍之初,只有藍儂和麥卡尼兩個人(隔年哈里遜才加入),往新大陸發展則是七年後的事。(附帶一提,從他們組團到發行「佩珀中士寂寞之心俱樂部樂團」(Sgt. Pepper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和「白色專輯」這兩張登峰造極之作,剛好是十年。)如果你仔細研究,他們準備了多久才稱霸世界樂壇,你會發現他們努力的軌跡和加拿大曲棍球選手、比爾.喬伊和世界級小提琴家出奇地類似。

話說在草創之初,他們不過是幾個高中生組成的小樂團。一九六○年,有人邀請他們去德國漢堡演出。披頭四傳記《吶喊:披頭四的世代》的作者諾曼(Philip Norman)說道:「那時漢堡的夜店,不時興搖滾樂團,只有脫衣舞表演。有家夜總會的老闆想做點不同的。老闆名叫布魯諾,本來是在馬戲團表演的藝人,他的構想是引進搖滾樂團,在店裡做不間斷的演出,客人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走都沒關係,反正店裡隨時都有樂團在表演,卯足了勁吸引這些過客駐足。美國紅燈區也有這種表演,只不過表演的脫衣舞孃,不是搖滾樂團。」

「那時,有不少在漢堡表演的樂團都是利物浦來的,」諾曼繼續說:「布魯諾去倫敦物色樂團,剛好在蘇荷區碰到一名來自利物浦的生意人。這名生意人介紹了幾個樂團給他。披頭四就是這樣和布魯諾.柯希邁德(Bruno Koschmider)搭上線,也認識了其他夜總會老闆。那陣子,披頭四常往漢堡跑,因為那裡有喝不完的啤酒,還有很多可以上床的女人。」

除此之外,漢堡有什麼特別的呢?披頭四得到的酬勞並不高,夜總會的音響效果也不夠好,觀眾也非知音。特別的是他們必須不停地表演。

約翰.藍儂在披頭四解散後接受採訪時提到,他們曾在漢堡一家叫印德拉(Indra)的脫衣舞夜總會表演:

我們愈來愈有信心。這是一整晚表演下來的結果。那時,由於我們是外國人,不得不更加賣力演出,把我們的心和靈魂都放進歌曲。

在利物浦,我們一場只演出一個小時。只要唱拿手的,就差不多了。每一場唱的都一樣。但在漢堡,我們必須一連演唱八小時,不得不找出新的表演方式,免得觀眾看膩了。

八小時?

披頭四那時的鼓手彼得.貝斯特(Pete Best)憶道:「一旦有我們演出的消息,夜總會就擠滿了人。我們一星期七個晚上都有表演。一開始,我們從傍晚一直表演到十二點半,也就是夜總會的打烊時間,但是我們唱功愈來愈強,觀眾還意猶未盡,不肯離去,就一直唱到兩點。」

一星期七天?

從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二年底,披頭四總共去了漢堡五次。第一次,他們演出了一百零六個晚上,一次五小時以上。第二次,他們表演了九十二場。第三次,共演出四十八場,總計在舞台上的時間為一百七十二個小時。最後兩次在漢堡的演出,也就是在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和十二月,共演出了九十個小時。總計,在一年半的時間內,有二百七十個晚上都有演出。他們在一九六四年初嘗成功滋味時,據估計已做過一千兩百次現場演出。你知道這是多麼非比尋常嗎?今天,大多數的樂團在全部的表演生涯中,還沒演出過這麼多次。漢堡的磨練就是他們勝出的關鍵。

諾曼說:「他們再回來漢堡的時候,已非吳下阿蒙。他們學到的不只是毅力,而且什麼歌都要會唱,不只是搖滾,還有爵士。他們的舞台經驗變得扎實,因此每一次回到漢堡,都有脫胎換骨的表現,無人可及。披頭四的成功就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