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岚山地图:高连奎著《中国大形势》序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41:44
 中国大形势 高连奎 著   作者高连奎       《中国大形势》——(网友认为最好的经济书)        ——中国的时代、目标与道路        本书简介:
       当前最火的财经时政类图书,天涯论坛当天点击过万,近千人索要书稿,上传一个月内总下载量已经直逼《货币战争》以及《金融的逻辑》,多家出版社争夺版权,全国近百家平面及网络媒体给予报道,《环球财经》、《中国财富》等国家级财经杂志根据《中国大形势》中的观点策划了相关专题,《中国大形势》经典语录早已在网上流传。        作者简介:

       高连奎,笔名翰啸,财经学者,“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理论提出者。河北人,曾对西方政治学思想史及西方经济学思想史进入过系统深入研究,擅长对经济大势进行分析,已经发表财经及历史类评论近百万字,文章曾被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环球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新民网、金羊网、中国经济网、中国证券网、和讯网等知名网站广泛转载,2006年,在联合早报网发表的《美新财长上台,中国应高度关注》一文,成功预测到华尔街金融危机,2009年初开始专心写作《中国大形势》一书。        作者在21世纪网、中国经营网、草根智库网、金融界等网站设有个人专栏,并担任等多家财经媒体特约评论员。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60年,与发达国家还有那么大差距?为什么中国人工资那么低?为什么在中国资产百万仍不能算作富裕?为什么中国的白领不能成长为中产阶级?中国未来是继续高速增长,还是进入低速增长期?如何才能破解民生难题?本书创造性的以国际视野为基础,跨越历史、经济、政治、社会、人文等多学科,对当前的中国形势进行了系统而又透彻,全面而又精辟的分析,并提出了将“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经济发展首要目标及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主张。这也是中国学者首次对中国的现实发展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主张,作者知识之广博、视野之开阔、思想之高远、逻辑之严谨都是其他学者很难做到的。        本书是华尔街金融危机预言者的重磅新作,是一本展现中华民族从辉煌到衰落以及如何实现复兴的全景式著作,你最关心,最想了解的中国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名家推荐:        1、本书我读了八遍!书中无不浸透着炽热的爱国情怀,氤氲着深究细研、脚踏实地的科学学风,激荡着为祖国前途而忧虑的民族正气!本书可谓暗夜星火、惊蛰春雷、久旱甘霖,她可使彷徨者驻足沉思,使茫然者豁然开朗。愿广大的同胞兄弟姐妹广阅之,深研之,广推之。
                                   ——澳洲知名侨领、学者、澳华电视传媒创办人 任传功        2、人生有几个层次,开始的是求生存,然后是求发展,最后是追求自由。而中国的经历似乎相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追求自由,九十年代追求发展,本世纪解决生存危机却成了最重要的课题,本书作为生存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很值得读者去品味思考。        ——旅日学者 《刷盘子,读书—反思中日强国之路》作者  钟庆        3、作者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在东西方对比的大历史视野下,对中国模式进行了全新、全景式的解读与剖析,给再度复兴的中华民族描绘了一个“看世界,中国如何主沉浮”的远景。我相信此书的出版必将把对中国模式的争论、研究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法国华人学者  巴黎文化沙龙秘书长 宋鲁郑        4、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然而很少有人将之串联起来进行研究。作者就是发现了这四者的联动关系。执其四极而细究其中因缘,从工业革命的视角解读中国历史,用政治学理论解释经济败局,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商业灾难,最后用经济的方法巧妙破解中国民生难题,观点大胆新颖,具有很强的创见性,读起来引人入胜,是罕见的上乘佳作。        ——《中国经营报》副社长 中国经营网总编辑 张健        5、我们中国传统上说的经济学是指“经世济民”的意思,是一门政治经济学,更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目前充斥大学经济系的那些美国人写的教材。《中国大形势》就是这样一本以经世济民为目的的书,也希望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翰啸这样的经济学家涌现出来。        ——知名学者 《三井帝国在行动》作者 白益民         6、依靠投资的外延式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中国大形势》为中国经济发展指出了两个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会”。这两个办法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切中中国经济发展的要害,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带来希望。        ——经济学家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侯若石        7、在这里,看懂中国大势!        ——《环球财经》副主编  林鹰        8、其他经济学家的书唯恐人家看得懂,而作者的文笔和理论很通俗,但又一语道破天机,希望本书能够翰动国人,啸傲学界。
                                ——湖北卫视 深圳演播室负责人 吕宏睿        9、《中国大形势》不但揭秘了国内的经济形势,更对世界格局做了剖析,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书中的许多素材、案例和思考问题的视角是我们很难见到的,这也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本书深刻但不尖锐,更像是一个普通民众的呼吁或者忠告,事实上中国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建议!        ——知名财经媒体老钱庄创始人兼CEO  苏典章        早期读者评价:        1、今天的中国,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未有的大变局,我们相信市场,又绝不能容忍贫富差距继续拉大,我们渴望福利社会,但是又不想就此背负沉重的税务负担,而作者在本书中提供的思路无疑为中国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选择。
       ——知名财经学者         2、读高连奎的“经济那些事”,能感到青年学者少有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者为国人能够拥有健康、幸福、有尊严的生活而研究,甚是可佩。        ——中国软装饰协会秘书长         3、我极力推荐这本书,这是每个人身边悄然发生的经济学。这本书的读者,无论是媒体记者、政府官员、公司白领,或普通工人 ………我们周围每一个为生活苦苦奋斗的身影,都会从这本书中找到共鸣之处。我们相信,作者的清醒认识,是推动中国今后三十年发展进程的一股动力。        ——某报 读书版总编        4、本书充分体现作者作为理论研究者的灵秀和大局观。最为值得赞赏的是本书作者与主流经济学者相异的“中国流”观点。可以说这是现在“崇洋媚外”的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本书的很多观点清新有见地,看这种有自主观点的书本,总是能带来不少启迪或感悟。        ——知名学者         5、对于一个茫茫众生中,无名的一员,我们或许有理由不去理会那么多的“中国之问”,大可不必自寻烦恼的去旁征博引,而本书作者能盛世危言,以醒众生,可谓先知先觉。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描述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件之间的联系。愿本书的观念,能传到更多的人心中。        6、这本书,不会让你一口气读下去,因为它会带领你放下书本,深深思考。你无法相信它出自于一位青年经济学家,它的深度绝不亚于当今主流的60后研究者!
       ——北京 投行从业者         7、本书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低生存成本型社会"都是非常正确的观点,是我很多年以来难得看到的一本好书。更难能可贵之处是作者没有哗众取宠迎合煽动读者情绪,书里更多的是对政府的建议、少的是指责。这是很多作者难以做到的。目前的中国我们需要与政府更多的沟通、合作,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中国改革,而不是在混乱中改革。        ——山西 民营企业家         8、这本书才是真正的做学问,看完这本书感觉又给自己被扫盲了一次。        ——广东  媒体人         9、这本书写的很现实,作者是真正的士。希望你的书能早日出版,触及更多人的思考,改良中国的社会,惠及更多的百姓。        ——北京 媒体人         前言  中国之问        为什么17世纪的西方可以让宗教退出政治领域?为什么当时的知识分子争着研究中国哲人的经典教义?为什么他们的农奴社会里也出现了国家一统的集权皇帝?为什么当时的思想领袖那么崇拜老子的“自然秩序”?而又是如何将其发展成了经济思想中的自由放任主义?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只是政党分赃的无边贪欲?为什么英国会凭空出现那么多介绍中国文官制度的书籍?为什么伏尔泰等处于西方现代文明奠基时期的思想家如此的崇拜中国,甚至将自己看做是孔子的徒弟?这些都与“中学西渐”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保持皇权制度的日本可以抓住工业革命的时机?而实现共和的中国却一直吃洋务运动的老底?为什么抗战时日本有了自己的坦克、飞机,而我们的军队还要使用“汉阳造”这些老式武器?为什么文革结束那么多年,民众对毛泽东还是如此痴迷?为什么比较优势战略不能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为什么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扛起民族复兴的大旗?        为什么苏联会解体?为什么威权统治下的亚洲四小龙会出现经济奇迹,为什么实行新自由主义的国家纷纷折戟于金融袭击?为什么一党执政的中国能够成功崛起?为什么“华盛顿共识”和比较优势理论会遭人唾弃?        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如此的缺乏解释力?        为什么美国模式造成了那么多国家分崩离析?为什么启蒙先贤和美国的国父们都与政党分赃势不两立?为什么说只有建立“公意型政府”才符合民主的真谛?        为什么最早的资本主义出现在威尼斯而非英吉利?为什么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都诞生于高纬度地区?为什么印度的贫民窟多数在孟买,而不是新德里?为什么西方发展过程中没有遇到过粮食危机?为什么预测中国何时超过美国不能只当成个数学问题?         为什么亚当斯密要向魁奈学习重农主义?为什么李斯特要帮俾斯麦实现德国统一?为什么庇古主张实行社会福利?为什么凯恩斯支持罗斯福进行政府干预?为什么弗里德曼建议沃克紧缩货币?为什么说经济学研究的本质不是玩数字游戏,而是从来没有脱离过实际?        为什么“劳动价值论”总有分歧?为什么要引入“边际分析”?为什么宏观经济总是摇摆于需求与供给?为什么经济学家总是热衷于争论自由还是干预?为什么经济学也像江湖一样门派林立?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预言是不是真理?难道经济思想也要靠“和稀泥”才能实现统一?经济学还有没有尚未开垦的荒地?经济学研究的出路在哪里?        为什么何新能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左膀右臂?为什么张五常总是向“北京的朋友”提出建议?为什么郎咸平要放弃自己熟悉的公司治理,转而致力于公开华尔街的秘密?为什么钟庆要揭穿比较优势的“皇帝新衣”?为什么宋鸿兵一直关注着美联储的印币机器?为什么白益民总是谆谆告诫我们日本的投资动机?为什么说经济学家不靠骇人之语也能出人头地?        司马迁的货殖理论是如何变成了西方的供求关系?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中讲了什么经济道理?康有为为什么要将“以商灭国,民亡国随”的道理讲给清帝?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是不是洞察到了企业“大到不能倒”的先机?为什么这些伟大的思想只是用来“压箱底”?        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致世界经济崩溃论”,为什么我们中国的主流经济学者只能充当人家的传播工具?为什么我国的经济学界会形成被二道贩子统治的格局?中国的“有识之士”到在何处隐居?谁才是中国真正的思想领袖?谁代表着中国学术界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学术界的新势力何时才能崛起?         为什么人类还不能消除经济危机?为什么不能等着经济自己恢复元气?难道金融创新注定就是毁灭经济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奥地利学派能否埋葬凯恩斯主义?政府应该从哪里对经济进行干预?什么才是经济的“发动机”和“减震器”?        为什么日本人痛恨“广场协议”?为什么俄罗斯的碳排放量比苏联时期还低?为什么“亚洲四小虎”经济至今低迷?为什么香港民众对中央政府心存感激?为什么拉美政权重回左翼?为什么人们担心金融海啸第二波会发生在东欧地区?为什么以服务业为主的冰岛和希腊会陷入债务危机?为什么说金融战争都毫无声息,而它的危害却超过原子武器?        为什么中国抗震救灾井然有序?为什么一场飓风就让美国一片狼藉?在金融海啸面前,为什么美国信贷几乎冻结,而中国信贷却放量决堤?为什么美国对高失业率只是干着急,而中国却出现了“高增长,用工荒”的经济奇迹?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都认同社会主义?        为什么克林顿发展网络信息,而布什却忙着打仗卖武器?为什么高盛可以呼风唤雨,而政府没救雷曼兄弟? 为什么说里根减税就已经为中产阶级消失埋下伏笔?为什么说是伊拉克战争导致了华尔街金融危机?为什么说政客眼里永远是短期利益?堡垒往往从内部崩溃,为什么美国人不敢承认这个道理?        为什么普洱茶被人高高供起?为什么中国人突然喜欢上了红木家具?为什么当代油画的价值超过了青花瓷器?为什么郎咸平建议中钢协要与高盛、大摩搞好关系?是什么让商品价格的变动如此离奇?即远离成本价值,又不受制于供求关系?        为什么国家在提到发展服务业时都加上了“生存性”这个定语?为什么政府否决了“利用外汇进行组合投资”的提议?为什么中国银行对向西方学习突然失去了兴趣?为什么沃克说华尔街的贡献只限于发明自动提款机?为什么说金融监管不仅要审查创新是否存在意义,更要打击投机?        为什么日本家电一蹶不起,而日本汽车成为世界第一?为什么福特能够提前布局,而通用破产倒闭?为什么硅谷产生奇迹,而华尔街制造垃圾?为什么说职业经理人经营企业迟早没戏,哪怕这个CEO被吹嘘为“全球第一”?        为什么民众要求国企上交红利?为什么任志强、王石能够薪酬第一?为什么很多民营企业要求员工薪酬保密?为什么平安处处向“国际标准”看齐?为什么美欧急着制定“限薪”法律?为什么公众企业总是沦为职业经理人的“一亩三分地”?        为什么华为要保持神秘?为什么格力总宣传自己品牌第一,而近期又突然更改了广告创意?为什么海尔“讲着故事”就能够畅销全球,为什么科龙被折腾的一败涂地?为什么研祥实行“非经典管理”成为世界三甲?为什么国际化的联想还不能盈利,而又放出风来说两年内将有大手笔?为什么麦肯锡水土不服?为什么奥美鲜有成功案例?我国企业何时才能将“自主创新”当成第一生产力?        为什么我们中国经历了6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仍然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处于同一阶梯?而与日本、亚洲四小龙比起来还有那么大的差距?为什么短短三十年中国就从“万元户”时代进入了“百万不算富”的时期?为什么中国股市不能成为中产阶层的提款机?而巨大的楼市泡沫是否会酿成一场人间惨剧?        为什么中国的银行改革后坏账率越来越低,而中小企业融资反而成为了难题?他们之间有何因果联系?民间高利借贷究竟是应该合法化还是坚决取缔?        为什么转轨后的中国营商成本反而越来越高?为什么现在短缺的不再是商品而是购买力?为什么说资源短缺也能使劳动报酬占GDP比例降低?,为什么说“财产性收入”必然会扩大我们的贫富差距?        为什么社会上冒出了那么多的暴富群体?为什么政府对不道德的商业行为置之不理?缺乏法制的市场经济发生着怎样的非正常财富转移?疯狂攫取社会财富的蠹虫到底藏在哪里?         为什么CPI与真实的通货膨胀总有距离?为什么中国没有劳动生产率数据?为什么我们还在用二十年前制定的统计体系?为什么外贸大量顺差我们却不敢升值自己的货币?为什么说高科技企业比低附加值产业更不能经受风雨?        为什么我们的投资赶不上我们的储蓄?为什么说扩大内需不能单靠“破解消费难题”,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永续增长,还是竭泽而渔?“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能否解决中国当前的经济困局?        为什么GDP高速增长,而民众却对改革不断质疑?为什么通钢工人不肯放过他们的总经理?为什么有人认为张五常是奸细?为什么克鲁格曼和索罗斯都惊叹于中国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而正在推行的 “要素价格改革”会不会又是一场悲剧?        为什么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和残酷的二战后,贫富没有趋向两极,反而迅速壮大了象征繁荣与稳定的“中产阶级”?为什么中产阶级社会又迅速解体?今天的美国总统是否应该为重塑中产阶级社会而努力?        为什么北欧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制,人民消费起来还是那么小气?为什么高福利英法两国充满抗议?为什么美国不是福利国家但却很少面临民众的不满?而同样学着实行低福利政策的东亚各经济体却民生不易?        为什么我们的白领不能成长为中产阶级,反而成为了生活的奴隶?为什么重点大学的高才生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农民工”的荣誉? 社保制度能否解决现在的民生难题?为什么说只有实现“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才有意义?走向城市化的中国,如何才能制止国外金融大鳄的攻击?如何才能保障我们的资源供给?如何才能将生活的成本降低?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如何让民众的生活更有尊严?如何才能让民族的力量更加凝聚?十字路口的中国出路在哪里?
           
       目  录        第一部分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形势        第一章:中学西渐与西方文明的崛起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二节  “中国潮”时期中国影响着欧洲最时髦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中国人为什么对“启蒙”没有兴趣?
       第四节  “中学西渐”路线图:中国思想如何传到西方?
       第五节  中华文明: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之源
       第六节  中国对西方文明的四大影响之一:人文社会的形成
       第七节  中国对西方文明的四大影响之二: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八节  中国对西方文明的四大影响之三:经济学思想的形成
       第九节  中国对西方文明的四大影响之四:文官制度的建立
       第十节  中国大崛起时代面临的挑战
       第十一节:本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二章 从世界工业革命大潮流看中国的近现代强国之路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二节  中国强国道路的五个阶段:洋务运动时代(1)
       第三节  中国强国道路的五个阶段:洋务运动时代(2)
       第四节  中国强国道路的五个阶段:革命与战乱时代(1)
       第五节  中国强国道路的五个阶段:革命与战乱时代(2)
       第六节  中国强国道路的五个阶段:赶超战略时代(1)
       第七节  中国强国道路的五个阶段:赶超战略时代(2)
       第八节  中国强国道路的五个阶段:比较优势战略时代(1)
       第九节  中国强国道路的五个阶段:比较优势战略时代(2)
       第十节  中国强国道路的五个阶段:自主创新战略时代(1)
       第十一节 中国强国道路的五个阶段:自主创新战略时代(2)
       第十二节 本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二部分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形势         第三章  华尔街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二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一:商业根源
       第三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二:政治根源
       第四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三:学术根源
       第五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四:技术根源
       第六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五:公司治理根源
       第七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六:社会根源
       第八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七:产业根源
       第九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八:社会治理根源
       第十节  小布什为什么不能成为里根?
       第十一节  本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四章 从世界经济大败局看中国发展道路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二节  世界经济五大败局之一:美国经济败局
       第三节  世界经济五大败局之二:阿根廷经济败局
       第四节  世界经济五大败局之三:俄罗斯经济败局
       第五节  世界经济五大败局之四:日本经济败局
       第六节  世界经济五大败局之五:东南亚经济败局
       第七节 世界经济败局三大原因之经济原因
       第八节 世界经济败局三大原因之政治原因
       第九节 世界经济败局三大原因之文化原因
       第八节 从世界经济大败局看中国发展道路
       第九节  本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五章  金融危机下的“藏富于民”建议与政府应对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二节  大危机时代的“藏富于民”建议之一:谢国忠建议
       第三节 大危机时代的“藏富于民”建议之二:张维迎建议
       第四节 大危机时代的“藏富于民”建议之三:陈志武建议
       第五节 大危机时代的“藏富于民”建议之四:郎咸平建议
       第六节  大危机的中国式应对:中国经济的“V”反转
       第七节 中国轻松战胜经济危机的秘密 
       第八节 本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三部分  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出路         第六章  被误判的中国经济形势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二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一:中国真的内需不足吗?
       第三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二:中国真的投资率过高吗?
       第四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三:谁说中国人不消费?
       第五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四:什么导致了中国的低工资?
       第六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五:中国高增长背后的GDP泡沫
       第七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六:中国离权贵资本还有多远?
       第八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七: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产业结构?
       第九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八:人民币升值的根源于危害到底是什么?
       第九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九: 区域竞争的优势从何而来?
       第十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十: 中国产业如此崛起?
       第十一节 本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七章   中国经济继续高增长的动力何在?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二节  三问中国经济增长之一:中国经济增长的质变靠什么?
       第三节  三问中国经济增长之二: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在哪里?
       第四节  三问中国经济增长之三: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什么?
       第五节  中国真正的产业危机是什么?
       第七节  世界自动化企业在中国
       第八节  中国自动化现状与未来
       第九节  国民收入的“多倍增”计划
       第十节   中国经济即将步入高速增长时代
       第十一节 本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八章  中国如何应对危险的金融经济时代?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二节 五论金融经济时代之一:论金融经济时代的特征
       第三节 五论金融经济时代之二:论金融经济时代的货币政策
       第四节 五论金融经济时代之三:论金融资产主义时代的经济调控
       第五节  五论金融经济时代之四:论金融经济时代的经济逻辑
       第六节  五论金融经济时代之五:论金融时代的内忧外患   
       第七节 中国成“国际金融游戏”的最大受害国
       第八节 中国巨额外汇难题该如何破解?
       第九节  本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九章  中国学者的思想江湖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二节  郑观应、孙中山、康有为的经济学思想
       第三节  莫干山会议—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登上前台
       第四节  西山会议—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狼狈出局
       第五节  当代中国的四大思想领袖
       第六节  当代中国四大思想领袖之一:何新
       第七节  当代中国四大思想领袖之二:张五常
       第八节  当代中国四大思想领袖之三:郎咸平
       第九节  当代中国四大思想领袖之四:刘军洛
       第十节  中国经济学界的新势力
       第十一节  建立国家战略委员会的建议
       第十二节  本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四部分 中国的民生形势与出路         第十章:探索中国民生困境的根源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二节  中国民生艰难
       第三节:六问民生困境之一:国富民穷是否是民生困境的根源?
       第四节  六问民生困境之二:藏富于民能否解决当前中国的民生困境?
       第五节  六问民生困境之三   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的民生困境?
       第六节  六问民生困境之四: 民生困境继续加剧的后果是什么?
       第七节  六问民生困境之五: 影响民生困境的风险还有哪些?
       第八节  六问民生困境之六 :应如何改善中国的民生困境?
       第九节:本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十一章:民生改善与中产阶级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二节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之一:美国模式
       第三节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二:日本模式
       第四节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之三:新加坡模式
       第五节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之四:北欧模式
       第六节 本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十二章 中国的民生出路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二节  人类早期的社会理想及其实践
       第三节  生存环境与国家制度的微妙关系
       第四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一:民众生存成本过高的原因何在?
       第五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二:“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是怎么回事?
       第六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三:如何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会”?
       第七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四: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有什么好处?
       第八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五: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是否适合中国?
       第十一节 中国如何才能居者有其屋?
       第十二节 本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五部分 中国形势总结         第十三章  当前中国形势的分析
       第一节  对中国大形势的总体判断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大风险
       第三节 保障中国经济安全运行的三个层次
       第四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政策性陷阱”
       第五节 中国学者的三大思想误区
       第六节 中国民生三大难题
       第七节 中国学者的强国之策分析
       第八节 社会乱相的学术逻辑及解决方案
       第九节 笔者关于中国问题的看法与建议综述
       第十节 本书杂谈
       第十一节 本书提出的新概念
       第十二节 本书观点集萃        本书后记
       附文一:  就本书内容答读者问:《要相信生产力决定论》
       附文二:  就本书问题答记者问:《学者解读中国大形势》
       附文三:  就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答记者问:《低生存成本社会才会有好生活》        序言一:为中国把脉,为时代呐喊,为未来引航        ——向同胞朋友强烈推介《中国大形势》            没有人怀疑祖国30年来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战略的英明正确以及由此所取得的令世界震惊的骄人成绩!然而,也没有人否认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十字路口。            为了实现祖国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对外开放经济改革发展战略以来,为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祖国历届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从改革开放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稳定压倒一切”到江泽民时代的“三个代表”,直至祖国现任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需要稳定持续发展决不能再折腾的科学发展观之具体内涵。    
 
      “中国不需要暴力革命,需要学术革命”,在此本书作者的观点可谓难能可贵,意味深长!稳定与发展,或稳定发展,乃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我们须倾全力而为之之事。凯恩斯主义之于罗斯福新政,供给学派之于里根繁荣无不是学术革命推动国家发展进程的经典案例,时代呼唤着我们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文社会科学思想家的诞生。           《中国大形势》之于今年付梓出版,便是我们祖国当今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的产物。        黑夜闪电,提示迷茫者在泥泞的坎坷中踏入星光斑斓的坦途奔向阳光明媚的通衢;苦口良药,催生病患者在焦躁的呻吟中开启安然镇定的历程迈向充满希望的征途。    
 
      《中国大形势》可谓暗夜星火、惊蛰春雷、久旱甘霖,至少她可使彷徨者驻足沉思,彷徨茫然者开朗豁达。    
 
       接到高连奎先生为其著述《中国大形势》作序之盛邀至今,我仔细对其草稿翻阅了8遍。具体时间应为本年度6月25日星期五,悉尼时间上午11时59分06秒。当时我正在日夜不停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回国前的一切。    
 
       对于一位久居异国他乡的海外华人来说,对自己祖国有一种天然的深厚情感。高连奎是祖国的年轻一代。阅毕他的《中国大形势》,我仿佛看到了祖国光明而灿烂的希望。其实这种希望,在澳大利亚我也就领略过!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传递时,无数中国在澳留学生及华人华侨挺身而出护卫火炬的英勇壮举,笔者曾经一气呵成写就《谁是最可爱的人?》。阅毕高连奎的《中国大形势》,我仿佛再一次看到了三万多名祖国在澳大利亚各地留学生星夜兼程连夜奔赴堪培拉(Canbera)捍卫2008北京奥运火炬顺利传送的身影;仿佛又一次置身于悉尼地区6千多中国留学生冒雨齐聚海德公园(Hyde Park)集体抗议西方媒体对“3.14西藏暴力事件”不实报道的场景;仿佛又回到无数祖国留学生齐集悉尼中央火车站(Central Station )附近的中央广场公园(Central Square Park)为四川汶川地震遇难同胞举行烛光晚会的现场……    
 
       这些来自祖国的海外学子基本上都是年轻一代,而《中国大形势》的作者高连奎,与他们有着差不多一样的年华,一样的情怀。他的书饱蘸着对祖国发展的关注。这种关注无不浸透着炽热的爱国情怀,闪耀着勇于探求追索的智慧光芒,氤氲着深究细研脚踏实地的科学学风,激荡着为祖国前途命运而忧虑之振聋发聩的民族正气!    
 
       书中引经据典,说理有据,逻辑思维缜密,不失为一本集中外古今历史知识,以史为鉴,以事实论据为依托,以世界诸国经济发展史实来分析论证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佳作,我们所面对的隐忧,应该采取的策略,本书都给予了富有理性的解答,而对中国发展未来大势具有前瞻性的推理及对未来发展之“陷阱”的提示,更是具有真知灼见的功力。    
 
       没有想到这么一本值得读、应该读、必须读的一本书竟出自年青一代手里!作为一位曾经的老师与即将走马上任的教育工作者,我为祖国能够培养出这样优秀的青年而感到自豪!祖国的希望、中华民族的必将崛起振兴的缘由也就在这里!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高连奎虽未留洋出国,书中却真实体现了与众多在海外为祖国稳定发展、中华民族崛起振兴而孜孜以求努力探索的莘莘学子相同的理解以及具有与他们差不多相似的世界眼光,这一点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作为一位传媒人,一位社会工作者及研究者,一位中西方文化的摆渡者,积本人在西方制度下近15年的经验观察,我感触良多。而作者在《中国大形势》中阐述了西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模式我们并不需要去一味效仿的观点,与本人长期的观察,思索不谋而合。作者还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诚然,中国不仅影响了还必将继续影响着世界! 
 
       作者提出的“创富于民”、“均富于民”的理念以及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诉求,为本书之最引人入胜部分。作者试图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解套,为国人能够用最低成本过上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贡献自己的聪明智慧,是本书作者为国分忧解忧之爱国思想的具体展现。    
  
      “我思故我在”,“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愿我们各级政府部门,包括经济金融工作部门的领导以及诸多学者专家,能够高度重视来自民间的智慧与思想,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实践一而再三地反复证明: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是无穷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乃本书作者之所以成就《中国大形势》之根本所在!            愿广大的同胞兄弟姐妹广阅之,深研之,广推之……          任传功        8月5日于祖国大连        作者系澳洲知名华人学者、传媒人,“澳华电视传媒”(AUS-CHINA TV MEDIA)创办人,悉尼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现每年有半年时间在吉林大学教授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        序言二:看世界,中国如何主沉浮        ——《中国大形势》必将掀起一场大波        中国的崛起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全球地缘事件。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网络调查表明,“中国崛起”高居第一,远超美国的“9.11”和攻打伊拉克等,成为全球最受关注事件。但对于中国人自己来说,这种崛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巨大成就。更根本的是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古老的中国不再是一个传统社会、农业社会,而是一个商业社会,工业社会,而且几乎和全球同步进入信息社会。从大历史的角度讲,正是由于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中国也终于打破朝代更替、自我循环的发展演变模式。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崛起真正是“几千年未有之变局”。        然而,究竟什么是中国崛起的原因,是否已经形成“中国模式”,这种模式是否可以持续?有何缺陷?这仿佛如数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引无数学者共折腰。        在这股研究中国的热潮中,却出现了一位冷静的学者、“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理论提出者高连奎先生。这位早年成功预测到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年轻经济学人,经过几年的沉淀,再推三十万字力作《中国大形势》。        令人震撼的是开篇即起、力透纸背的天问:为什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60年,与发达国家还有那么大差距?为什么中国人工资那么低?中国未来是继续高速增长,还是进入低速增长期?如何才能破解民生难题?……这种直面现实、浓浓的道德关怀、终极关怀,也同样吸引、拷问着每一位读者,沉浸其中共同寻找答案。        虽然是中国大形势,却脱离不开西方主导的五百年全球化进程这一宏观背景。这也是为什么高连奎先生此书的首章即为《中学西渐与西方文明的崛起》。然而与众不同的是,他不仅看到了西方崛起对东方的影响,更注意到了当今主流话语所忽略的东方文化对西方的影响,甚至是推动西方崛起的动力之一。“中国是西方文明的思想教父,西学中渐是历史的回流”、 “中国思想的传播,发酵,终于在18世纪初演变成了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这些震撼性、颠覆性的结论既是价值判断,更是事实判断。如果从因果论来看,没有东方文化的作用,也就没有今日西方文明的成功崛起。         这种建立在事实、逻辑基础上的震撼性、颠覆性的创新纵贯全书,在东西方对比的大历史视野下,堪称对中国模式全新、全景式解读与剖析。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经济、政治、社会、人文等多学科的宏观游刃有余的把握能力。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进行理论创新的同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问题”,融理论性与实用性于一体。        我长期生活在法国,最被此书的两个部分所打动,所吸引和共鸣。一是作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深刻剖析和批评。毫无疑问,多党政治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社会宗教、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各方面因素互动进而不断演变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正当性。然而,在当今世界,其弊端日益显露,警讯不断。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随后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危机,直到今天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令人目不暇接。高连奎先生将之称为“西方政党分赃制”,其造成的“政客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大败局的根源,“甚至把好人变成了坏人,把聪明人变成愚蠢的人,把有前瞻性的人变成短视的人”。其犀利、切中肯綮令人拍掌而和。其次,就是他的“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理论。现在法国虽然人均GDP早已超过三万美元,进入福利社会,然而百姓却普遍没有富裕感。全国人均月工资不到两千欧元,还有一半的受薪者低于一千五百欧元。但是法国的房价全国平均每平米在两千欧元之上,拥有全国六分之一人口的巴黎最低达六千欧元!在这种情况下,仅有50%的法国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生活中甚至大学的教授、校长都吝于打一次出租车。这种富裕国家却普遍存在贫穷的奇特现象,竟然被“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理论所破解。这对于已经整体上摆脱贫困、正向富裕迈进的中国来说,是非常及时的理论参照。        当然任何理论都需要广泛的实践才能成为社会现实,然而我们却不能不佩服他的努力、创新的勇气以及由此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而且我也相信此书的问世注定要掀起一场“大波”,从而把中国模式的争论、研究带上一个新的高度。今日的中国也恰似“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正在迈向成功的彼岸。此书的出版,也可谓正当逢时,给再度复兴的中华民族描绘了“看世界,中国如何主沉浮”的远景。        宋鲁郑        8月15日于法国巴黎        作者为知名旅法学者,旅法山东同乡会副会长,巴黎文化沙龙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政治,曾多次受邀观摩台湾大选。        序言三:带你认识一个本该认识的世界        ——  一部能给中国带来思想启迪的力作        学贵有疑,问是知之始。新闻发布会上,各路记者云集,一问见高低。无关痛痒的发问,人人皆会。但要一针见血,直抵问题核心,这需要相当的功底。本书的前言,作者高屋建瓴地连用了162个问号追问中国之形势,跨度之大、视角之广、层次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能够系统而深入地回答这162个问题的人,相信不多。能够从这162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的人,更是凤毛麟角。确实,要真正读懂中国,必需从政治、经济、科技、历史、社会、人文等多学科角度去分析。否则,只是盲人摸象。        可惜的是,在当代社会,能够这样静下心来,深入、综合而且系统地解读中国经济现状的人少之又少,以致各种似是而非的经济理论汗牛充栋,看似热闹的学术界在种种快餐式的理论中越辨越迷茫。原因何在?苏轼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书最为可贵的一点就是,对中国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因为站得高,所以能拔云见日,令人豁然开朗。       《中国大形势》作者首先从西方思想启蒙运动与中方思想的碰撞、交织与影响谈起,指出学习中国是促其西方启蒙运动的重要外在力量,彻底改变了近代社会西方是中国老师的主流观点,还原了历史的真面目。紧接着回顾了近代中国各种阶层为实现现代化而进行的有益探索,剖析了各阶层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以及对现实中国的启示,观点鲜明独特,让人耳目一新,值得深思。       《中国大形势》中作者比较了不同国家发展经济所采用的模式,这些曾经被我们迷恋的所谓成功模式,经过作者独到的解读,身上的五彩光环随之而去,让我们读懂了其模式丑陋的一面。而所谓的“中国模式”存在吗?作者也给了我们准确的回答。       《中国大形势》中通过对美国社会形态各个方面的解剖,从不同角度演绎出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更进一步的分析消费型经济模式、金融服务业主导经济、经济政策的新自由主义的各种学说的利弊。       《中国大形势》难能可贵的是对当代中国经济学家的观点一一进行了点评,这在以往的著作中鲜有。当前的大形势催生了一大批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专家,其中一部分出国喝过洋墨水,回国后又用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来解读中国的经济问题;后面这部分人一直以西方人的思维考量中国,他们自以为懂经济,实际上并不真懂,本书作者用自己的观点对这部分人进行了精彩点评,观点可谓深入骨髓,值得一读。       《中国大形势》紧接着过渡到民生问题,作者比较了西方几个国家中产阶级产生的过程,回答了中国能不能产生中产阶级的问题。最后,作者提出了用经济学的理论去解决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主张,即建立“低成本生存型社会”,可算是作者为当下中国民生问题开出的一剂良方。        最后作者针对保卫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层次,也是保卫中国经济安全的上策、中策和下策,指出在贸易战和金融战等领域与美国斗智斗勇这是下策,也是最浅层次的问题,而最根本层次的问题在于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才能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中国大形势》不是一本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学读本,而是作者对当前中国所有问题一次系统的梳理,从历时的角度、思想的角度、西方的角度进行解析,并相应的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阅读本书时,不时感觉到智慧火花给人带来的惊喜。更难能可贵的是,如此纷繁复杂的课题,由作者娓娓说来,不但丝毫没有艰涩难懂之感,丰富生动的案例,更是给人带来很大的阅读乐趣。令人每每不由自主在心中暗想:哦,原来如此。。        初次拜读书稿后,我就深知这是一本能给当下中国,特别是青年人带来思想启迪的力作。就向不同的朋友推介本书。理由是:看看前言的162个问题,如果你全能回答,那么,恭喜你,你找到一个知音,一个跟你有着共同思维的作者,值得交流切磋;如果你能回答部分,那么,你应该去了解其他部分,或者,去学习站在多角度、高视野追问事实本质的思维方式;如果,你只能回答小部分,那么,你应该将此书当作一个充电器,它会带你认识一个,你本该认识的世界 。        贾海峰于广东        2010年8月20日        作者为知名企划人,也曾痴迷于经济学研究,现就职于中国最大的人力资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