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山风景区内住宿:中国证券报:预调微调打开政策变奏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2:20:59

中国证券报:预调微调打开政策变奏空间

2011年10月27日 06:49   来源:中国证券报   [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 大 中 小]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温家宝总理日前表示,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中国证券报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预调微调已经陆续展开,更多政策措施或渐次出台。

    近一段时期,围绕中小企业、新兴产业、地方融资平台、消费等领域展开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等微调措施陆续出台。比如,推进资源税改革、出台对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等支持政策、明确铁道债为“政府支持债券”、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允许融资平台贷款经批准展期一次、三部委力促“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等。

    这些措施一方面旨在避免前期的宏观紧缩政策和不确定性增多的外围环境叠加效应产生的超调风险,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平稳推进创造有利条件。可以说,这些调整措施呈现出结构化调整、多种政策手段结合、财政政策发力、货币政策定向宽松等特点,力度和频率为近年来所少见。

    中国证券报认为,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的其他“微调”举措可能渐次推出。

    “预调微调”发出了货币政策适度变奏的信号。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大规模放松银根和降息、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信贷松动可能成为货币政策微调的举措之一。整体上,如果四季度信贷政策有所松动,全年的新增信贷可能突破7万亿元。

    具体而言,一是关注中长期贷款增幅。目前银行对企业贷款仍以短期流动性贷款为主。9月新增企业短期贷款规模为2299亿元,较8月的1588亿元明显上升,表明企业短期资金流面临的困难较大。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萎缩至747亿元,环比减少近400亿元,为年内最低水平。如果中长期贷款继续下降,必将对投资增速产生影响。而信贷政策要与产业政策更好地结合,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新兴产业、相关消费行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关注中小企业贷款。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台促进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相关政策。如有必要,有可能差别化下调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此外,央票利率下行显示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微调已经展开,未来公开市场操作也是货币政策进行微调的主战场。

    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时,财政政策往往被寄予更多期望,“微调”可能意味着四季度财政支出将加大。需要进一步落实今年9000亿元预算赤字安排,为此前4万亿元政府投资项目提供必要的后续资金支持,为新医改、保障房建设等重大民生事项提供财力投入,为缓解水利、中心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提供资金。

    财政政策还需要继续在支持“三农”、生态环保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作用,形成有利于优化全局结构的有效供给。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推动自主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节能环保、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推进结构性减税。此外,财政政策结合其他政策力保“新36条”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在这些领域,财政政策都大有可为。

    此外,财政方面还需要关注明年《预算法》的修订。明确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划分,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对地方政府实现真正自主发债做出明确规定,是财政政策“预调微调”的重要内容。

    除了传统的货币、财政政策手段,“微调”还可能包含政策工具的创新。比如,在解决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方面,可通过资产证券化缓释平台贷款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业并不太可能在微调范围之内。当前一线城市房价已停止上涨,但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的趋势并未改变。部分地方政府并未严格执行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和住房限购措施。居民对于房价的上涨预期仍然强烈。一旦调控有所松动,房价反弹可能性很大,保持对房价的调控态势仍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