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abg安装两个天线:胡晓明教授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9:46:33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1楼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文/胡晓明  
 
 
 ——胡晓明教授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胡晓明  1955年8月生,四川成都人。1990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社会兼职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秘书长等。著有《中国诗学之精神》、《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灵根与情种:先秦文学思想研究》、《饶宗颐学记》等,编有《释中国》等。 

  • 2007-7-14 10:23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2楼

两个老先生和两个禅师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唐诗是什么?”这是一个大有意味的问题。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原来,唐诗与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境一脉相通。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什么是唐诗?”这是一个大有意味的问题。唐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汉语中有很多美好的词语。比如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唐诗也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词语之一。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我们仅从语言艺术和文学遗产去看唐诗,我们又可能把唐诗看得太专业了。唐诗还可不可以指向一些更远更大的东西? 

  我知道,唐代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丝绸之路,以长安为中心,西至罗马,东至东京,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有世界主义的文化精神:国力极强盛,版图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既大胆拿来,又讲送去主义,元气淋漓,色彩瑰丽;有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秦汉帝国的文化格局、南北朝职官、府兵、刑律等等融为一炉。在教科书上,似乎只有这些才是唐诗的文化精神。不是说这些不重要,然而谈到唐诗的文化精神,就只能是“遥想汉唐多少宏放”,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成见。今天我们都不从这些大地方讲起,诗歌毕竟是关于心灵的事情,我们从唐诗的心灵世界讲起。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心灵性才更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 

  我常讲诗歌,也常常想起杭州的西湖边上,花港观鱼的旁边,曾经住着近代的老先生、仙风道骨的诗人马一浮先生。 

  诗是什么呢?马先生有四句话说得好: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后来叶嘉莹教授说,这是关于诗的最精彩的一句定义了。诗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从风花雪月、语言艺术、文学遗产、汉唐气象等来读唐诗,总觉得不够呢,那就是隔了一层,没有醒过来跟自己的真身相见。 

  这似乎有点玄了。有没有真身,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论证的事情。但是我这里姑且将它作一个比喻:人生有很多幻身、化身,诗是这当中那个比较有力量、自己也比较爱之惜之的那个自我,而且是直觉的美好。我又想起古代有两个禅师有一天讨论问题。第一个禅师说了一大套关于天地宇宙是什么的道理。轮到第二个禅师时,他忽然看到池子里边有一株荷花开了,就说了一句:“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我读唐诗,似懂非懂、似问似答之间,正是“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因为读诗是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接触,多读诗,就是多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相接触、相释放,就像看花。也因为读诗读到会心,又恍然好像古人是我们的梦中人,我们是古人的前世今身。

  • 2007-7-14 10:24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4楼

我只举一个小例子,我十五岁离开家去当工人的时候,心里只是想家呀,沛然莫之能御。有一天读一首小小的唐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我忽然就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我自己的背影啊,心里一下子有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为什么唐诗会这样呢,我想这是因为唐诗表达了我们古今相通的人性,而且是用永远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来表达。所以唐诗一方面是永恒的人性,另一方面又永远是感性的、新鲜的。而这个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正是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我想我们中国文化做梦做得最深最美的地方,就是古今相通的人性精神。永远的风花雪月,背后是永远的人性世界。 

  具体而言,唐诗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的人性精神,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谈?我先把结论写在下面,然后再来一个一个证明。 

  尽气、尽才的精神 尽心、尽情的精神   

 人生要尽气尽才,永不舍弃

  • 2007-7-14 10:25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5楼

唐诗里头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生。以诗仙李白为例,他一生集书生、侠客、神仙、道士、公子、顽童、流浪汉、酒徒、诗人于一身,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十分才,即是尽气尽才,李白就是尽二十分、三十分。   

 《尚书》有一句老话:人为万物之灵。这表明,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美好的事物。这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的发现。《诗经》里有句诗:“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意思是说早晨起来,晚上睡下,都要想想,是不是对得起自己的生命。我想,如果没有古代先民对于人的生命美好的发现,就不会有这样的对于生命美好的爱惜,像一个爱清洁的人家,每天都窗明几净,开开心心地过生活。我们简单说,“人为万物之灵”有这样几个意思。一、人是宇宙的善意的创造。二、生命是生来美好、高贵、不可贬抑的。三、人在世的意义,正是善待生命的美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不负此生、不虚此生。四、无论如何艰难困顿,人生永不舍弃。 

  为什么讲唐诗要讲到这里呢?我们说唐诗里头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生,这是我的一个直觉。我们从简单的常识讲,以诗仙李白为例子。李白,我常常想,中国文化中有李白这个词语,真是一个美妙的亮点。有点像美国文化里的自由女神,法兰西文化里的马赛曲。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十分才,即是尽气尽才的生命,而李白是尽二十分、三十分。根据我们的描述,李白一生,集书生、侠客、神仙、道士、公子、顽童、流浪汉、酒徒、诗人于一身,日本学者还说他是官方的间谍,超量付出了才与气。尽才尽气的表现,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自由。自由有两种。一是积极自由,即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二是消极自由,即不受外来力量的束缚。积极自由在李白身上,好像有光有热要燃烧,有不能自已的生命力。李白的消极自由表现在鄙弃权贵、笑傲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中国知识人中,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拘限的一个典型。李白,几乎成为真正的文人自爱的一个美好的理想。 

  杜甫是一个厚字,结实扎根在地上。他最后死在回中原的船上,伏在船上写诗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中国唐代诗学的两座主峰,一个是天的精神,一个是大地的精神,真实做人、积极用世,不管他们有没有建立了什么功业,他们的生命是活得有声有色、有光有热。他们对于他们的时代、社会,是尽心、尽气、尽才的,他们并没有从他们的时代得到什么,但是他们的时代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伟大。 

  唐代第二线的大诗人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做人做事有担当,有作为的。韩愈一生最精彩的是谏佛骨,苏东坡说他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在举世滔滔的佞佛大潮中,障百川而东之,挽狂澜于既倒。柳宗元一生最突出的是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被贬谪的后半生不屈身降志,又做出了影响深远的政绩。白居易最亮点的是领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让诗歌文学发生社会良心的作用,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李商隐与杜牧都是博学多识、才华盖世的士人,不仅仅是诗人。正是他们压抑的才华得不到实现,才成全了他们美丽的诗歌,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诗歌,正是他们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证明。所以我们可以说,唐代的第一流的诗人,个个都是要拿出自己生命的美好,要做一点事情,都是想要让自己的才智充分得到表现的。 

  有关唐诗学的一些关键词,譬如盛唐气象、兴寄风骨、诗赋取士、诗史精神、歌诗合为事而作、讽谏诗等,都指向刚健有为、向社会负责、以天下有道的关怀,做到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精神。这些关键词,正可以简明有力地代表唐诗的基本精神。我看唐代人对唐代人的诗歌评论,也是推崇尽气的精神。譬如盛唐诗人任华《寄李白》:“古来文章有能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我闻当今有李白。”可见我们不是无根据的。白居易说:“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高度概括了这种时代精神,表明:好诗是天意之所在,天意之肯定。这是一整个要好诗的时代。诗人最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是要让天下都成为美好的诗。

  • 2007-7-14 10:25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6楼

大家会问:你说的是盛唐精神,那么晚唐呢?不是都有点气脉衰败了吗?如果是跟盛唐比,晚唐是不够尽气了。但是不要忘记,晚唐诗人使尽才的生命精神突出出来了。到了晚唐,好诗才成为一种可以使人终身赴之、类似于宗教信仰一样的美好追求。王建说“惟有好诗名字出,倍教少年损心神”;白居易说“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所以,从初盛唐尽气的生命到中晚唐尽才尽情的生命精神,其实仍然是善待生命、高扬人性美好,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文化精神的表现。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这个人性亮色的底子,就不会有唐诗的这种表现。所以,我认为唐诗背后有一个秘密,有一种很深的精神气质,就是尽气尽才的精神,就是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集体意识。如果有谁敢说自己的生命是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用中国文化的说法,我们就可以说他是得了唐诗的真精神。   

 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千年长途的风霜满面中,有少年精神,在朝九晚五的风尘仆仆中,有做梦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   

 现在我们来读读那些千年传诵的名句吧。我们看诗人动不动就说“秦时明月汉时关”,动不动就说“万里长征人未还”,诗人动不动就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动不动就说“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我们发现唐诗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迈得很。 

  初盛唐的人要是失恋了,痛苦了,说的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就会哂然一笑,心情好起来了。要是暂时经过苦难,重新克服了困境,就会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会对前途重新有希望。诗人要是曾经被打败,曾经受大挫折,后来又东山再起,拨云见雾,就会说:“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重来!”心里充满自豪的感情。诗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他就会有这样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人看不惯有些小人得势,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是唐诗中骂人最厉害的一句话,骂得很有力量,以历史时间作尺度,眼界十分开阔。 

  唐诗是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振作生命的活气的。读到不少唐诗,真的就是“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心花怒放的感觉。这也是我们喜欢唐诗的一个原因。所以,叶嘉莹教授接着马一浮先生的话说,诗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不死的心灵。 

  唐诗中常常提到大江大河、高山平原,因为唐诗主要是中国北方文化发展到极盛时期的诗,所以要写就写高山大河,所以宋词多半是小桥流水,唐诗多半是高山大河。中国文学写高山大河写得最好的作品,我敢说至今没有超过唐诗的。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豪情雄壮,比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比如“白日依山尽”“大漠孤烟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力量充沛得很,生命强健得很。长江、黄河、高山、大川、太阳、月亮,唐诗就是想来一个惊天动地,就是想贯通宇宙生命之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个风烟,大气得不得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天姥连天向天横”,这个“上青天”、“向天横”都是直上直下将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相贯通。盛唐诗人、宰相张说大书诗人王湾的诗于政事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正是代表唐人的审美意识:天地之大美、自然之伟观———黎明、春天、新年,一齐来到人间,使人间成为美好的存在。“生”字、“入”字,热情奔放,是生命化的大自然。天行健,生命刚健、积极有为,迎向清新与博大。 

  有些看起来很平常、很安静的诗,也有一种有天有地、贯通宇宙的元气之美。比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个“水穷处”,通往那个“云起时”,都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气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青未了”三个字,不正是生生不息的春色天边无际地流淌么?有一个诗人有一天晚上突然睡不着觉了,找不到原因,只觉得身子很暖和,原来经过了一个冬天,地气开始回暖了,于是他写诗说“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你们看,诗人的生命节奏,感通着宇宙的生命节奏。老杜有一句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后代的诗人特别喜欢。那是安史之乱后黑暗的唐朝社会,一个无月的黑夜,诗人忧心如焚,彻夜不眠,忽然,窗外那黑黝黝的山嘴里,一下子吐出了一轮晶莹的明月,楼外的水池,月色之中,也波光粼粼,明亮起来了,诗人的心境,也由忧苦而惊喜,而充满了对天意的默默的感动。杜甫有一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的文字,小孩子都懂得,平凡得不得了,但是读起来舒服极了,通透极了,有一种生命与宇宙透气的感觉。杜甫还有一首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一种生意盎然之美,一种随处生春之美,读久了就觉得生命很亮丽,很新鲜活泼有力。

  • 2007-7-14 10:25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7楼

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有些感伤的诗,实际上骨子里生命的力量依然充沛得很。比如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么,是不是宇宙就死掉了呢?没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越是雪大风寒,越是千山万径,越显得那个钓鱼的渔翁,生命力十分强健。又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听起来诗人好感伤呀,怜香惜玉的一个样子,但你没有读懂。你想一下诗人半夜里被风雨声惊醒,但清晨又是一个好天气,又是一个春光明媚,他也又是一个好心情,躺在被窝里,听叽叽喳喳鸟儿窗前啼叫,阳光透过窗格儿满满地洒进来,好不开心!那些风风雨雨,雨雨风风,总会过去,而人类社会,宇宙自然,正是这样,在风风雨雨中,花开花落中,永恒地往前生长,往前发展,任何东西也阻挡不了生命的生长。小小的一首唐诗,一共才不过二十个字,说的竟然是这样有益于人生,有益于生命的道理,敞开的竟然是这样一个无限的世界,你能说唐诗不是一个不死的心灵么?唐诗难道不正是这样表达了中国文化青春少年的梦么?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回味的、沉思的、分析式的,要不停想问题的,而早晨是不提问题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千年长途的风霜满面中,有少年精神,在朝九晚五的风尘仆仆中,有做梦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 

  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即科举、尚贤、纳谏。“进士致身卿相为社会心理群趋之鹄的”,这跟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跟汉魏以来中国古代知识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的关系,跟全社会崇尚诗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的关系,跟唐代的国力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象。只有这样的时代,才会有尽气的精神突出表现,只有社会上有一种尽理尽心的气象,文学上才会有尽才尽气的表现。 

  我们今天似乎特别缺少英雄主义了,特别缺少提澌生命的真实力量了。这跟我们对人性的看法有关。现代以来,科学主义将人性不当回事,以为只不过是dna的合成,可以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现在甚至还有了譬如百忧解这样的医学成果了。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义的物化浪潮,人性这个东西,要么是零散化,成为没有理性构架、没有主心骨、没有人格意识的拼贴;要么是空洞化,成为没有真实内容、真实需求的虚无主义;要么是幽暗化了,成为一团人欲物欲;要么游戏化,成为一种商业性大众化的表演。现代性主张人是经济动物,是潜意识盲动与升华,是宇宙中的过客。这些问题很大,我今天不可能讨论现代思想的利弊,但我们对于现代思想的反思与怀疑,也成为我们读唐诗的一个背景,使我们懂得珍惜,懂得引申发扬。

  • 2007-7-14 10:26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8楼

胡晓明: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 
 

  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小引
  21世纪初期,中国政府战略性地提倡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市场化/产业化,并将它们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十个五年计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视为战略性经济。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高度肯定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在最近政府发布的文化发展规划中,也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任务。本文针对目前中国文化资源的利用所存在的问题与机遇,作出对策性的研究。本文提出如下重要概念: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再生产、文化正典、文化失衡、文化分层与积极创意、中国文化意象。作者试图探讨的是:为什么说我们这个时代中国文化的危机与机遇并存?活的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如何可能?
  马克思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文化生产的概念,正是从马克思这一思想中来的。简言之,文化创造是一种通过主体与对象世界交往的活动,将不同的主体也生产出来,成为人向自己立法,人向未来的生成的实践活动。1
  所谓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再生产,是指:已经存在的古典文学\文化资源,是古人的创造成果;然而古人的成果基本上只是文献或口传等形式存在的资源,在诸如商品化大潮、网络技术、图像文化优势等条件下,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在文化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资源的这一认知下,不仅不应该将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化的绊脚石,而且,不应该把“古典”仅仅看成是书斋里的知识,不应该将活生生的中国古典仅仅视为“埃及学”之类博物馆知识。新的知识观,以及新时代新技术新工具新体验的开发,使积极的“再生产”成为可能。我们试从这一“再生产”当前状况的分析开始。

  • 2007-7-14 10:26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9楼

 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再生产状况
一,文化赤字:当前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再生产状况之一
  历来中西文化关系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眼下这样一个新的关注点:即从原来关注文化引进、文化宣传、文化交流的时代,变而成为关注文化表达、文化逆差、甚至文化赤字的时代。文化宣传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也是结束冷战之后的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势所迫;文化交流是比文化宣传更为开放、也更有自信的性格,更为乐于让世界了解中国(虽然一直是不对等的)。然而,不仅是单纯关注引进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且是仅仅关注宣传的时代正在地成为过去。不是宣传和交流不再重要了,而是在全球商业化文化生产大潮的面前,中国文化基本属于被动局面。一方面,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远期战略目标定位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大格局,中国文化虽向世界推出了和平发展的理念,然而在政经、科技、以及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取向上,仍不免由世界体系来决定、来剪裁的总体命运(尽管我们也有自己的理念)。由于经济不平等而带来的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由于经济优先而带来的文化滞后,由于现代化进程而带来的文明学习,而连带的文化弱势,已经使中国文化资源的再生产与再创造蒙上不利的阴影,另一方面,更何况西方文化商业大潮的入侵,中国文化守土渐困渐退。因为它的生产自觉、生产能力以及对于受众的关注,一直是远不如美国文化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就是,几乎可以说我们已经处于历史上文化逆差巨大,文化赤字空前的时代,其中标志性的数据之一,即是中国电影与中国出版进出口的大幅度逆差。2
  当然,文化赤字的出现,并不全然是坏事。从积极的方面说,恰恰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对于来自外部世界的文化产品的极大兴趣与需求。一个富于好奇心、充满热忱的接受新鲜事物的文明主体,一个在众多方面领域具有极强消化能力的文明主体,是上进的、健康的,有朝气的。
   何况,文化全球化,当然不等于文化类同化(homogenization of culture)。来到中国的麦当劳、比萨饼与迪斯尼,已经不是原叶原味的了。文化全球化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必强分中外。来自西方的文本,只有真正融入中国的社会,才会有生命;而一旦这样,它又很难说没有中国文化的创意了。
  然而,还是有充分理由忧虑。最大的理由即中国文明与文化的创造力弱化的问题。撒切尔夫人关于“中国只出口电视机,而不能出口电视机里的内容”,因而中国没有“文化”的说法,一方面让西方人放心,一方面让中国人窝心:中国文化的创造力在哪里?
  口口声声说中国是四大文明之一,口口声声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现代中国还是一方面确实不断受益于西方文明,一方面又由于文化的建构作用,而不断被西方文明制作成为它最大的受众与“粉丝”,3从而循环往复而为命定的追随者,文化表达中罕见文化大国、文明古国的气象。中国如果不止满足于成为一个硬件加工厂、一个观念跑马场、一个进口文化的消费性格,如果面对商业化与全球化的浪潮不能无动于衷,那么,如何减少文化逆差、更多表现出想像力与创造性,这个问题绝非杞人忧天。

  • 2007-7-14 10:26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10楼

二,文化失衡:当前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再生产状况之二
  本土文化所面临的时代困境,还不止于此。另外一个时代特征是:我们时代的本土文化,有新一轮被污化的潜在危险。只不过,过去的专制与左倾的暴力,变化而为后现代思潮、新帝国主义文化生产、以及消费主义商品化、大众文化的软刀子。或者,从一个文化八股的时代,到一个文化失衡、甚至文化恶搞、文化八卦的时代。文化失衡主要是关于文化产品叫座不叫好、文化产品的价值要素与其经济要素失去应有的平衡的概念。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张艺谋的《英雄》,一个以好莱坞方式制作有关秦始皇的大片。文化符号的不断解释不断再造是正常的,但是不容讳言,解释与再造的过程,有魔化、丑化,这就是符咒化。我们以《英雄》为例,看看失衡是如何可能的。
  《英雄》歌颂秦始皇,将他塑造成为化干戈为玉帛的英雄。一方面给他一个新的符号,另一方面又给历史真相套上新的咒语。其实文化符咒的做法,一直存在。稍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从老百姓到知识人,对秦始皇做的事情都是否定的。但是还要给秦始皇、曹操翻案的,仍有郭沫若之流坠落文人;说我们就是要做秦始皇,秦始皇还只坑了四十万,我们要比他多,也仍有毛泽东之类孤家寡人。解毛泽东和郭沫若的符咒,就要回到历史真相。“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司马迁说:“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就代表了中国主流知识人的共识。“荆轲虽游于酒人,然其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贤豪长者相结”,一句话暗示了荆轲剌秦的思想源头。司马迁笔下的荆轲,真是融注了史家无限的同情。陶渊明为什么那么喜欢荆轲,“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还不是同一个道理?桃花源世界为什么美好?“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嬴氏乱天纪,贤人避其世”,已经点明了桃源社会的价值源泉。直呼为嬴氏,又跟杜牧《阿房宫赋》中称秦始皇为“独夫”同一口吻。李白也不是一个只知道喝酒的仙人,你看他那样推崇鲁仲连,为什么?“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古风》)“却秦”一语,正是诗仙与仲连心心相印的特质。鲁仲连“义不帝秦”的理由是,秦是一个弃礼义而尚首功的国家。这都是代代相传的中国文史经典,代表中国文化的正解。
  在中国老百姓那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一唱就几千年。谁人逞一己的野心去造长城,是秦始皇;谁人哭倒了长城,是孟姜女。孟姜女的哭声,化而为诗歌、为戏曲、为音乐,为天地之正气,表达民族生命深处的愿望,即孟子所说的“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即决不以社会进步为借口为代价,残害生命,破坏幸福。
  然而《英雄》却以英文单数(Hero)为题目,明显只以秦始皇为真英雄。4导演以大一统为借口,歌颂秦始皇的盖世武功,让争取自由的侠客向他称臣。这里至少有几个问题是可以讲清楚的。第一,天下有道,并不是建立在以宏大目标来压制个人幸福的基础上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毛泽东的阶级斗争、斯大林的红色恐怖、以及希特勒的纳粹主义,都可以是合理的了。他们的理由越是堂皇,越是具有欺骗性。借为秦始皇翻案,来为宏大目标来压制个人幸福制作合理性,这是《英雄》的政治不正确。第二,说秦始皇代表历史先进方向,这是对历史的公然造假。秦二世而亡,就是最明白不过的事实。英雄的立足点在哪里?古今中外,英雄有一个基本要素,即扶弱打强。恃强凌弱决不是英雄。而这个结构被《英雄》颠覆了,英雄的去英雄化、相对化,正是这个时代的特征。看教科书一方面对文天祥、岳飞等除名,一方面又对秦始皇等造新的符咒,正是后工业文化的配套生产。5

  • 2007-7-14 10:27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11楼

三,文化八卦:当前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再生产状况之三
  首先,要对“八卦”作一定义:凡是利用古典文化资源,而颠覆原有的价值,又不具有艺术创造、更不具有思想原创,只有商业目的和游戏动机,格调鄙俗的作品,即属于“八卦”范畴。对中国文学资源的使用中,有时并不严重颠覆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并不恶意诋毁中国传统观念与价值,但却对于文学经典加以戏谑、扭曲、调侃,将其有意无意地将其低俗化、甚至鄙俗化。这正是当前流行的所谓文化八卦化。以下列报道为例:
  《水浒传》讲述了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伟哥”引发一系列尴尬;《三国演义》中的 “桃园三兄弟”变成了“长江国际工商管理大学”的营销高手;《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竟成了“文革”中的造反派,他对贾政的丫环说:“你别跟着我,我要去上网”……《Q版语文》中,司马光砸缸后可以流出来7个小矮人、圣诞老人、机器猫、刘老根、西瓜太郎、流氓兔以及李亚鹏……《背影》中的老爸会唱“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在朝华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逗你玩系列——暴笑无厘头作品”中,《三国志》变成了古典名著的一颗《三国痣》,《西游记》则变成了需要笑声配合的《嘻游记》。6
  新兴文化产业和消费工业迅速发展,极大影响年轻一代。年轻一代不愿捧读六七百页的古典名著,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古典深具名气资本,作为名牌有着极高的社会知名度。于是,商家利用受众对于古典名著的认知,随意编一些供人调侃和娱乐的畅销书,不少年轻人就是从这种不负责任的作品中认识了贾宝玉、孙悟空、武松等文学人物,他们所看到的这些人物,简直与名著中的人物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任这种现象蔓延,久而久之,许多人会忘记真实的古典名著,只记得一些被篡改过的荒唐情节。这对于经典教育来说,无疑是一大伤害。
  以《西游记》为例:《大话西游》还算是有后现代的思想追求,然而消费文化与商业大潮之下:
  《西游记》真的成了现代人眼中的一块“唐僧肉”。对于如今的现状,别说吴承恩了,即使孙悟空转世,也自叹不如。有业内人士说:像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一样,《西游记》永远能变出卖点来。调查表明,在四大名著中,根据《西游记》改编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最为人们关注,其中有96%的人看过改编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可是在电影《大话西游》之后演绎的一场热热闹闹的名著“大话”风中,《西游记》已被糟蹋得出了格,还有一些无厘头风格的读物相继问世,漫画版《西游记》书中孙悟空、唐僧、沙僧、猪八戒的造型一个比一个时髦。这种种的改变让人们难以接受,一位专家气愤地说:“这样改编名著真是太离谱了!” 7
  然而知识界对此不仅缺少共识,而且没有什么办法。保守知识人只能反复地透过媒体去宣称:“经典是不容践踏的”;而激进知识人认为只有大胆反叛与颠覆,才是体现了新时代平民的文化权利;而中间立场知识人则乐观其成,宣称“八卦也能促进经典的传播”,而且说八卦自古有之,不足为奇。
  在我看来,舆论监督,虽不能杜绝“八卦”行为,却也能形成一种空气。但是随着媒体的“娱乐至死”,这样的监督将会越来越少。而所谓“反叛与文化权利”,其实太抬高八卦文化了。而古代的戏谑与诃佛骂祖,与明清笑话书中的游戏,与现代八卦是不同的。8古代其实是生活中的必要的幽默,而现代则是倒垃圾与发泄;古代往往作为对迷信的解毒,作为对思想定于一尊的反叛,作为对于科举文化的反抗,有思想机制在其中作内在调整,而现代则完全是商业生意的逻辑。在百年中国文化传统已经大面积流失、年轻一代已经不知古典为何物的今天,如果说“八卦”居然代表一种解放与反抗的力量,试问已经边缘化得快要消失的古典文学与文化,在今天社会里,又哪里可能代表了什么压迫与统治的力量呢?所以那些一厢情愿将“八卦”先锋化、现代化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说,“失衡”是一种文化内涵的流失,需要有一种文化“正典”来加固意义,如果说,“八卦”虽是创意,但只是消极创意,那么,就需求一种积极的、生活的、当下的创意,来代替消极创意。文化正典与文化创意,都是中国文化意象生产的正面攻略。此一攻略,由于“文化自觉”这一新思潮的介入,似有了新机。
  

  • 2007-7-14 10:28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12楼

文化分层与积极创意:面临的新任务转型
  启蒙反思与文化自觉,是中国文化思想复苏传统的两翼。9文化自觉的推动,尤见力道。有人说,孙中山的时代,是“为了中国,了解世界”的时代,而我们的时代,是“为了世界,了解中国”的时代。10有人说,过去是美国梦的时代、现代是欧洲梦的时代,将来是中国梦的时代。11有人说,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只是中国国情而言的,中国文化并不输出道路与模式,但是“中国心”即建设和谐世界,是可以向外面对话的12。这些宏大叙事都没有问题。但是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能从文化生产角度来理解与回应中国文化的问题。过于强势的宏观指令性意见与立场,或遮羞了中观或微观的生产性信息。中国文化建设较多早期梁漱溟式的、鲁迅式的(不是说不好),而比较缺少林语堂式的。学术思想界,总是“文化的道路”的焦虑与操心,压倒了“文化的设计”的关注与操作。所以,一些宏大叙事,必然只会流于口号与立场而已。更何况,中国形象不能一劳永逸地代表中国文化的全部,如果只是宏大形象,势必将中国文化高度地化约了。从前是用“封建”一语将中国历史与文化化约了,而现在谈来谈去,只用诸如“和谐”一辞,虽然取向不同,但同样有简化的问题。
  另外一个老问题也明显:有人将基础研究与普及工作、策论表达、实践操作等割裂开来,认为只有基础研究才算是正当文化与创造活动,其他都是时尚炒作或浮光幻影而已。我认为至少这也是一种简单的思维方式,一是将基础与普及对立起来,看作二元的事物。二是停留在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上,看不到情况的变化,尤其是新技术条件下的文化发展问题。
  从文化生产的主体来看,新的全球化条件下的新情况是:首先,生产者的问题,过去是不存在的。政府就是最大的“生产者”(意识形态宣传者立法者),而现在不一样了。社会、草根,都有多元、潜在的生产者。13而且,生产者与消费者,不是对立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随着生产权力的加大,生产主体也随之而强大;反之亦然。其次,一些启蒙主义的思想型知识分子,有文化使命感,有道德崇高感,有文化立法者的自我认同,喜欢讨论宏观的的问题,喜欢居于指路人的地位。启蒙主义的鲁迅、自由主义的胡适、保守主义的新儒家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郭沫若周扬等,都有这样的思想冲动。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型知识分子仍然是需要的,但是只有这样的角度是不够的。文化生产的客观形势,需要社会分层理论,即将文化知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尤其是立法者的角色渐渐空洞化、渐渐口号化的情况下,更是需要有人做踏踏实实的生产者,将他们宏大的理论说教,化而为真实的文化叙事。讲演人、策展人、出版策划人、创意工作者、设计师以及媒体批评人、艺术指导员、新闻分析师等,应该大大多于文化指路人和文化立法者。
  从消费角度来看,过去也基本上不考虑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问题,因为那是宣传时代。现在不同了,如果说叫好不叫座,在商业化潮流的大时代,长期这样是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的。尤其是,新技术新媒体已经产生了很多新的机会,如广告、网游、Flash、视频、手机新功能、电影跨国翻拍14、跨文化电影15、四格漫画、MV等,都有很多新的机会。16
  另一个文化分层的考虑是,涉及文化创意中利用和戏仿中国文化要素的作品,是有关文艺创造的重要问题。需要专门研究。本文暂不论及。17
  综上所述,资讯争夺与符号制作的新时代正在来临,其特征是由宣传与交流时代转而为生产与商品时代、赤字显著、文化失衡、新符咒以至八卦化、以及社会文化的分层化,乱象纷呈而又生机潜伏,一个文化资源重新分配的战国时代正在来临。新的礼崩乐坏局面下,那些“挟天子以令诸候”的小曹操们,正在摩拳擦掌。面临这样的时代,需要回应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以文化生产的新创意,来抵抗无生产状况以及消极创意,即,以中国正典性、世俗化和生产化,进到现代社会的脉络中去,来对抗商业化、鄙俗化和西方化。因而,不仅不是以现代来反传统,而且再也不是笼统地以传统来对抗现代化。过去传统任务的缺点是雅俗二分的绝对化;站在外面的立场,纯粹道义的批判;18反现代性,完全出于救世的动机来宣扬传统,看不到寓教于乐;完全对于现世俗文化的漠然;过去传统与现代是僵硬的二元性,你死我活关系,看不到其实有很多现代的生命正寓含于传统之中;新与旧、中与西,恰恰是相互转型的。

  • 2007-7-14 10:28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13楼

对策: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
一、作为文化生产,“中国文化意象”与“传统文化研究”的不同
  什么是“中国文化意象”?简言之,即那种具有符号特征、形象表现、特别又能代表中国文化意味的作品,以文本、词语形式出现的作品。往往具有“正典”的性质。
  这里使用了文化理论中有关“表征”(REPRESENT)的部分观点。什么是“表征”?文化学家认为: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离不开“表征”。“表征”是一种意义结构的建构。“所有的文化和思想传统都不可避免地要依赖象征符号和神话结构———它们都已被人们吸收和内化(或明或暗)”;“词语、命题、思想和图像都是表征,它们表明了两个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如X代表Y)。”但是,表征不是自明的,“表征只有得到解释,才成其为表征,而且最终要能引起广泛的联想,也就是说,它应该有大量潜在的表征内涵。”“表征形式为文化信念系统、文化的现实解释以及文化将实际情境和虚构情境转化为意象的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表征有鲜明的形象能力。“在修辞学领域,表征指的是演说中通过词语和图像唤起在场(presencs)之鲜活印象的能力。在特定意义上,它意味着一种令事物敞亮、显豁并激发起听众之想象的本领。”19总之,表征与形象的区别,文化理论重在拆解表征内在的权力建构因素。本文从文化生产的生产者角度,重在表征的建构性与意象性,而兼及其理论中的拆解与批判性。
  中国文化意象取其三项内涵:一,文化思想的意义结构及其解释;二,鲜明的想象力、意象性;三,文化的建构性。
  因而,中国文化意象,与通常说的“古典文化传统研究”、“古典文化观念与价值系统系统”,有如下的区分:
  一、后者更多强调客观性、反映性;而前者明确有主客观的结合、主动的经营与时代关怀的结合。因而,后者的建构性至少不强,而前者往往与某种意识形态或文化规划有关系。换言之,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明确有推广、营销与向外表达中国文化的动机。
  二、叙事重于说理的方式、形象大于思维的方式。传统研究更多的是逻辑形式为主,而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则以“一种令事物敞亮、显豁并激发起听众之想象的本领”为重要特征。20
  三、不一定依附于专书。后者往往有专书(如某一经典)形式,而前者则不必如此拘泥。
  四,不一定依附于文体,往往破体成文。后者往往如传统所区分的诗文、戏曲、小说或经史等文体,而前者则穿穴经典,融贯百氏,游走于小说戏曲诗文间。
  五,不一定民族国家形象,如长江黄河、长城泰山、中国红、水墨、书法、丝绸、中医、武术、烹调等,“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往往放弃宏大大叙事,着眼于小叙事,游击战。

二、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性特征:
一、再生的正典。对古典资源的再挖掘、再解释,剪裁加工,使之删减或增色。挖掘与解释的前提,应有积极表达中国思想观念的元素,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本土形式,更不是恶搞。
二、意象的开拓。不仅有文献的根据,而且置根于当代中国生活的脉络。其涵义引人入胜。形象性。形象、叙事与义理相结合;简洁性。简洁的名称,易记、易诵、易谈论
三、跨文类、跨科技。易于融入新媒体新技术新娱乐,并能借助于新的营销手段。生产流程涵盖出版、报刊、电影、教育、网游、手机等领域。
四、跨雅俗、跨国度。可以有不同的欣赏层次,也可以雅俗共赏;也可以作为地方形象的要素,融入其中。比如,在张艺谋的成都城市形象里,有茶馆、变脸等中国文化意象的加入。也可以有跨国度生产的操作,如“重述神话”。

  • 2007-7-14 10:29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16楼

 (三)桃花。
  此意象可以作为江苏连云港的一个重要的地方意象,也可以作为中国桃花文化意象的一个重要元素。
  宋人有一个很美的桃花诗典,见于苏轼《和蔡景繁海州石室》:
  芙蓉仙人旧逰处,苍藤翠壁初无路。戏将桃核裹红泥,石间散掷如风雨。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花间石室可容车,流苏宝盖窥灵宇……。
 说的是宋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山岭高峻,人路不通,植树不易。有一天忽发奇想,叫人将黄泥巴裹着桃核为蛋,一个个往山岭上扔。这一两年下来,竟然桃花满山,烂若锦绣,而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接下来桃花树中间的大石室,可以停得大车、可以看得天宇。这真是中国文化中最喜气的一个诗典。
 海州,即今连云港。明人张大复在昆山一处名为“文笔叠浪”的风景,作名士风流效颦之趣事:“予尝令童子裹核,投之文笔叠浪间,偶发一枝,辄为樵者拾以去,颇恨之。”(《梅花草堂笔记》)
 桃花亮丽、肯定、磊落。曾国藩破天京后,向清廷表明心迹的自辨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只自知。”也是化用了桃花诗典。更增加了桃花意象的文化深度。
 桃花生命力强健,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如刘禹锡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人写他从贬谪之地班师回京,再展身手,说得那样的欢喜灿然;而 “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饱受摧折之后,他又是何等的志气不衰。白乐天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中国的历史人生,多少回长恨春归无觅处,却又总是峰回路转,总是灼灼其华,风景又转入此中来。
 桃花又含有中国文化注重自由、崇尚和平的重大信息。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是最好的经典。对秦文化的批判,即对于专制社会的批判。“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天纪即岁月日星辰五纪,即宇宙的根本大序。这里用来比喻秦的大逆不道,违反宇宙人生的根本秩序。“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贤者辟世,其次辟地” (《论语 宪问》)。辟地即找一个地方地方藏起来,而辟世则是创造另一个世界。“淳薄既异源”,即文化的不同源,从源头上就有重大的歧异。桃源人生与秦代专制世界是根本对立的。
 所以,桃花是中国文化意象的一个重要的表达。

  • 2007-7-14 10:30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17楼

(四)巫山神女
  《文选·高唐神女赋》所创造的“巫山神女”形象,既涵有十分重要的原始巫术文化信息以及中国早期文学起源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文化意象。不久前,重庆地方政府拟在三峡建造一座巫山神女像,以超过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后因各方反对而终止。
  本人研究巫山神女,可得出以下结论:(一)“巫山神女”的含义,早期,是神性意味重于世俗意味的,而越到后来,越走向世俗,表达娱乐、身体需求、性自由、两性欢会与女性挑逗与主动的意味,甚至流于滥调陈辞,这是中国俗文学自身的反经典与解结构特点所决定的;(二) “巫山神女”一词,在古代文学中,仍有不同的文体系统;系统中的词语,是意义自足的。换言之,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尽管从汉代即已有俗化的倾向,仍不妨诗人将其最高理想比为“神女”。李商隐即是一典型。(三)至少可以清理出三种女性面相:一是精神人(美人芳草、贤人君子,超越两性性爱的精神生活涵义),二是唯美人(纯情的、唯美的、境界的绮情幻思),三是功利人,四是身体的美人。尽管,四种面相并非不可以重迭互杂,但是其使用的层次与差别依然是明显存在的。(四)在很高的创造性写作中,不同的层次意涵,是可以兼用的。
  钱锺书说的“比喻之二柄”值得重视。就“巫山神女”意象而论,也存在意义的“二柄”。即“灵”/“肉”、“情”/“理”的两元性。当我们用某种片面性的定义去限定文学美学现象时,最好要运用这个“意象的二柄”原理,来避免其中阐释的陷井。这样,也许不至于被某种理论套套或意识形态所俘虏。
  需要再强调的是,将巫山神女定义为古代中国的“维纳斯”,或古代的“性爱女神”,是一个近年的新创意。然而我试图揭示的是,这一解读看似解放的,但隐含的取向是,消解了中国古代最重要阅读传统即多元性;看似尊中国文化的,但其实还是西方中心取向的;看似科学客观的,但其实仍是以俗文化旨趣遮蔽士人文化旨趣的。本文虽然消解了神女的唯一义,其实更是建构了神女的被现代隐而不彰的意义传统及其内在的张力。25

  综上所述:古典文学的知识生产,时下正遭逢一个大好时机,一方面是由中国政治经济地位上升带动的文化自觉思潮,正方兴未艾,古典文学形成前所未有的研究空气与人文环境,表现为国学热的持续发展与全社会知识取向的回归文化传统。在此背景,提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这是得其天时。另一方面新技术新科学新媒体的高度发展,又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条件与信息手段。这是得其物缘。最后,最难得的是,无论是政府、主流意识形态,还是民间、企业家和学院知识人,无论是自由主义思想者,还是左派知识分子,似乎都有一种共识,即一个民族自身的形象与文化传统,还是要讲的。这是百年中国历史,经反复教训而终得到的前所未有的共识。这正是得其人和。那么,为了民族文化新生的主体,“生产”最终成为一个积极、正面而多元、自下而上的行动,将是意义重大的。

  • 2007-7-14 10:30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18楼

二○○六年十二月一日
1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2 最早是赵启正提出此说。2006年3月9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和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入超”,存在“文化赤字”。此说各大门户网站皆有转载报道。
3 以畅销书为例。参田建平:“中国出版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在制作“超级畅销书”方面同欧美出版前国之间的巨大差距,但是在如何改变现状及缩小这一差距的问题上尚显得苦无良策。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出版业不仅没能有效地进行这方面的实际工作,反倒“心甘情愿”地做了西方“超级畅销书”的“二传手”——把一部又一部的西方“超级畅销书”迅速及时地翻译成中文加以出版,替西方“超级畅销书”在中国打开了市场,培育了广泛的大量的读者群,并且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的西方畅销书“发展链”。从长远来讲,这对中国出版业无异于一种“自绝后路”的愚蠢之举!”(《中国出版如何摆脱"文化赤字"》《中华读书报》2006年 8月30日)

4 参见张五常:《英雄的困难是历史》,载《学术中国》网,2006,10,7。
5 还有一个例子是《狼图腾》。7月29日香港《亚洲时报》刊登的《中国的新一场文化革命》:“随着汉语越来越受欢迎,书籍和出版业也成了中国文化攻势的一个焦点。去年的一本书让人们窥见了世界上这个增长最快的图书市场的光明前景。企鹅出版社出价10万美元购得了中国畅销书《狼图腾》一书的全球英文出版权,这在中国的图书界创造了一个记录。”将其作为文化减逆差一个成功的例子。其实这本书在文学上的成功,并不能同时说明它文化价值上的成功。容另文探讨。
6 《“解构、调侃、拼接” 名著岂能如此改编?》,见人民网,2006年4月18日.
7 《亵渎经典,中国人何苦自贱!》人民网,文化批评。2005年12月11日。最新的一个例子是:上海东方网报道:上海现代人剧社的《Q版辣妹打面缸》话剧,竟将清官包青天刻画成垂涎青楼女子美貌的“淫棍”。包公第34代孙包遵平先生表示对“恶搞”行为表示强烈愤慨和抗议。(2006,9,27)
8 明代小品笔记中将六字真咒“唵嘛呢叭弥哞”,解释为“俺把你哄”;以及海上三仙山“蓬莱”、“方壶”、“圆峤”,被说成是“蓬蒿草莱”、“棺之形”、“墓之象”,《五灯会元》(卷十六)记高僧名言“一大藏教是试不净纸”;“道是干屎橛”;参见钱锺书《管锥编》第 页。这些都有破除迷信、解开套套的思想松绑意义。而明清时期则是不影响经典主流地位,文化生活中添加的作料与温和的游戏。参见何予明《印刷与文化:关于晚明类书与杂书中的笑谑风尚》,载《中国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论文集》(南京大学)。作者强调晚明文化中通过笑谑而形成的某种新的阅读习惯,某种对于禁忌的挑逗及好奇求新的心理。
9 关于前者,是杜维明教授结合美国思想界的桑代尔(Michael Sandel)、泰勒(Charles Taylor)、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等人对于西方启蒙的反思的理论和他一直在做的中国儒家思想当代性,为国内学术界提供的最新论述。最近的状况,参见杜维明、黄万盛《启蒙的反思》长篇学术对话(《开放时代》2005年第3期),以及《“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而后者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深受国内传统学者认同的一个新进路。
1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中国学研究与科学发展观》(在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开幕式上的书面演讲),《文汇报》2006年9月22日。
11 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在北京第三极书局的演讲,参见《欧洲梦和中国梦将影响人类未来》,《文学报》2006年9月21日。
12 郑必坚《中国路 中国梦 中国心》,《文汇报》2006年9月22日。

  • 2007-7-14 10:30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19楼

13 而且,西方也是重要的生产者。比如西方的媒体,也在产生关于中国的想像。“截止到2005年12月25日,《纽约时报》2005年已经刊登了3000多篇涉及到中国的报道,86篇新闻上了头版,与1995年同期相比,报道的总量是原来的3倍多,头版文章数翻了一番。社会文化领域的报道增多,纯粹的政治报道比重有所下降。”(《在中国工作的西方记者》《南方周末》2006年9,14)
14 好莱坞已经拍过的《花木兰》、《孙悟空》,日本拍过的《白蛇传》,再如斯皮尔伯格将拍《西游记》,李安将拍《竹林七贤》等。
15 如王家卫、索德伯格、安东尼奥尼合拍的《爱神》(Elose),相同的主题,不同的文化表现。
16 仅以《西游记》为例,近年来有很多新的多媒体创意作品。试以一个网站的统计为例:“中国动漫人似乎特别对神猴孙悟空有着一种深厚的情结——由万籁鸣、张光宇等大师设计的中国动画经典《大闹天宫》 1964 年就完整完成,至今正好 40 年。此前此后以神猴孙悟空为主角或重要配角的动漫作品不断问世,计有动画电影《铁扇公主》、《人参果》、《金猴降妖》、《丁丁战猴王》、《猪八戒吃西瓜》、《宝莲灯》,以及电视动画系列剧《西游记》等等。日本动漫大师手冢治虫的遗作也是向中国动画大师致敬的日本版《西游记》;《七龙珠》、《最游记》等等也是广为人知的现成实例。其他国家乃至远到欧美也有猴王的动漫形象出现。影视方面则有央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及其续集、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张卫健的电视剧集《齐天大圣》不一而足。在网络动画 Flash 这个领域内,应用《西游记》的创意、情节、形象的作品也比比皆是。
许多作者都在对《西游记》做着种种个人理解式的演绎,说“一百个人心目中就有一百种《西游记》”,恐怕也不为过。同时,作品类型从非商业动画、MV 到商业广告乃至游戏,应有尽有。其中大多数作品都继承了《西游记》的喜剧精神,并将其向不同的方向发挥,而且发挥到几乎所有细节——《西游日记》(作者:正义的朋友)广告里唐僧帽上的“SOS”呼救信号、黑口黑面活像“终结者”而且肩扛火箭导弹发射器的沙僧、头顶雷达的猪八戒,是对《西游记》的一种细节演绎;两版《你快回来》MV中,都不约而同地对唐僧师徒尤其是悟空与其他人的关系的戏剧化,较早的一版是由“老闪”皮三制作,后者(作者:大懒虫)是对前者的模仿秀,还是不同时空中的英雄所见略同,似乎倒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都是对《西游记》的一种细节演绎(后者还采用了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的形象); :)贝贝龙(Babylon)的《雪村-抓贼》 MV 中对“西天夜校”和师徒四人从外在装束到内在心理的完全现代化的描绘,是对《西游记》的一种扩展演绎;
showgood 的《你最红》 MV 中将猴王和《三国》、《无间道》人物放在一个时空里,也许也是一种对《西游记》的一种细节扩展演绎;拾荒的“小破孩”动画系列片里屡屡出现的“八戒”,尤其是在《射雕英雄传》中的出场方式(该片中师徒四人都曾出场),和在《景阳岗》、《金瓶梅》中扮演的角色,又把《西游记》人物与金庸小说、《水浒》、《金瓶梅》中的人物名号情节等“扯”到了一起,或者说是同时“解构”和“结构”到了一起,这无疑也是一种对《西游记》的一种细节扩展演绎;《西游新记》是由动漫人 comicren 打造的四格漫画,主要用 Flash 交互功能播放静态的四格漫画,而不是大家常见的那种动作流畅的 Flash 动画,情节上也是一种对《西游记》的一种扩展演绎;《嘻游记》则由千龙动漫根据同名网络原创小说改编(目前只发布了预告片),除了是对网络文学的一种拓展,也是对周星驰喜剧风格与电影《大话西游》的一种扩展演绎,而电影《大话西游》一定程度上又是对小说原著《西游记》的一种扩展演绎……
17 如何将传统作为资源,进行新的文化创意,也关系到中国文化的再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解构与文学经典的关系,容另文探论。西方最近的例子,是《达芬奇密码》。中国的例子,譬如赖川声的《暗恋桃花源》与林怀民的《红楼梦》,都是在解构的基础上,有极新鲜成功的文化创意。《暗恋桃花源》是当代华语戏剧经典之作:《暗恋》和《桃花源》两个毫不相干的剧组阴差阳错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只能同时在同一个舞台上彩排,于是成就了一出古今相对、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 2007-7-14 10:30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20楼

18 本雅明批评恩格斯的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文化批评的经典意义。恩格斯写《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其中描写伦敦的街头:“谁对谁连看一眼也没有想到。所有这些人愈是聚集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每一个人在追逐怎么私人利益时的这种可怕的冷漠,这种不近人情的孤僻就愈使人难堪,愈是可怕。”本雅明认为恩格斯是“站在它之外来看它”,“恩格斯被大众弄得灰心丧气;他以一种道德反应和一种美学反应来作答复;人们彼此匆匆而过的速度扰乱着他。……作者来自当时仍算是欧洲外省的德国;他大概从没有面对那种在人群里失落自己的诱惑”,而“波德莱尔,大众是一切,唯独不是外在于他的。”(《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载《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
19 [英]丹尼 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第43-50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中,并非不可以完成传统的教育功能如德化。“在《大话西游II》中加入很多“颇有教益”的情节。例如在某个场景中,玩家会被诱惑与怪兽作交易,如果玩家抵御不了诱惑,则会失去更多。这是为了彰显“诚信做人”的精神,这一主题在虚拟世界里表达得直接而简单——“老实人”最后会得到更多。”(《互联网周刊》《“中国故事”的新意思》)
21 目前此一趋向又受到海外资金的关注。去年新浪网就已经报道:“Discovery亚洲电视网日前再度联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在中国启动2005年度 Discovery探索频道“新锐导演计划”,招募6位中国新锐导演。这创下了该计划自1995年在欧洲首次推出10年以来,连续3年在同一个国家举办的先例。世界正怀着好奇想了解变化中的中国,中国题材纪录片正在风靡世界。中国涌现出的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纪实作品导演新人也让我们感到欣喜。”
22 搜狐、新浪等网站的报道:“《流动的紫禁城》不同于一般服饰作品,它是一部以服饰美反映中国建筑、历史、文化精神的作品。这部作品集服装、舞美、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史无前例的形式和全新的艺术视角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文化传统和不息的精神风采。《流动的紫禁城》以故宫的宏伟气势为基调,依照故宫建筑群的次序依次展开,以故宫中轴线上午门大门上的门钉、殿顶的走兽、太和殿的宝座、干清宫的楹联、珍宝馆的珐琅钟等为主要题材,从不同角度撷取生动的画面,以独特的联想和大胆变形的手法,通过服装间的搭配组合,构成一幅气韵生动、神形兼备的流动画卷。”“李凌钻研书法艺术三十余年,以独特的“苍石飞花”体而着称。苍石飞花体的主要特点是融合书法艺术中所有对立的元素,并使之在对抗和矛盾中产生和谐奇特之美。李凌的书法艺术克服了书法创作中容易出现的平庸、呆板、单调和重复,他在作品中力创矛盾之美,变幻之妙,从而给予观众新鲜、流动、丰富之感。有关专家这样赞誉李凌先生的书法风格:“凝重如苍石卧地,潇洒似落花飞空”。
23 《乐友》第84期,2003年8月。
24 Theatrex:Chinese Performing Arts Theatre Exchange Network (Theatrex) Magazine 表演艺术交流网络

25 拙文《变脸的神女:文选神女赋的后世转义》(香港大学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待刊)有更详尽的分析。

  • 2007-7-14 10:30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21楼

   
  看苏昆《长生殿》随记 胡晓明
   
   
   
  从华东师大大门往东不到十分钟,就可以搭乘地铁二号线。一刻钟的功夫,就可以抵达人民广场,出来走几步就是上海著名的天蟾戏剧艺术中心了。这几天,这里热闹得很,苏州昆剧院来沪连演七个半小时的古本昆曲《长生殿》。三天看下来,高华如钧天仙乐、浪漫如名花倾国,哀感如天人同悲,确是典重、雅艳、优美、华贵。而据我观察,约有一多半是青年学生。而华师大的学生也来了不少,从一进门开始,除了赵山林教授、谢柏梁教授、姜进教授(第二天遇到)、钱虹教授(第三天遇到),以及张炼红博士是我熟识的,我也还不时与认识或不认识的学生打着招呼,有时恍然间竟有在校园里听戏看剧的感觉。看完戏后,又可以乘坐十点左右的地铁回学校,到校还不到十一点,来回整个路程加起来不足一个小时。我想到这里,就觉得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昆曲这样的艺术能不能在青年人那里生根的问题。 
   
  古代中国社会,昆曲这样的艺术是与生活融合在一起的,不需要特地加以保护,不需要特地强调其艺术的高贵。皇宫里固然有宏大排场的演出,富家大宅固然也很容易笛声悠扬,但是普通士人生活中,也不乏轻歌曼曲。清代钱泳的《履园杂记》里,就记载了他有一次偶然回家,他的船顺便搭了一位王府里唱戏的小姑娘,路上正逢七夕,那女孩随口就给他清唱了《长生殿》里的《见月》一曲。苏州虎丘的昆曲夜会,北平的茶园,乡间敬神献戏的庙会,西湖边的箫笛,以及扬州画舫里的演出,都是与环境、与人的身份、与心情、与时节等,相当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的,是中国社会生活艺术有机的一个部分。齐如山先生写的《戏馆子》,就说中国演戏的地方,还是命名为“戏馆”最好,因为一个“馆”字,包括了演出、食堂、聚议之处、茶室、花园等,非常生活化。现在的昆曲,表面上看是复苏了,但是她的根子在哪里?应该扎根在青年人中间,因为青年人后劲大、时间长、花样多。现在的昆曲复苏,主要还是靠了台湾企业家的钱,靠了联合国的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新概念,靠了海外中国人对母体文化皈依的热切心情,但还没有把根子深置于青年人的土壤里。 
   
  所以,上海城市的文化格局就至关紧要了。一是免费。就是不能只是在大剧场里演,而且要多在青年生活处所演,要与他们的空间融合在一起。“听戏看戏之人,是绝对不用花钱的。这是中国一种特殊的作风,与西洋大不相同。”“中国所有的娱乐团体,大多数都是任人白看、白听,没有花钱买票的。例如舞狮会、龙灯会、高跷会等等,有已经传流一千多年的”(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第十二章)。数百元钱买票看戏,凭票入座,是西方的习惯,在中国一直不合国情,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观众。 
   
  二是交通。譬如地铁就很重要,有了便捷的地铁,相当于校园生活的一个自然延伸,天蟾与学校很亲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同学们在剧场里徜徉,就像在校园里散步一样。我刚才说昆曲靠了这个靠了那个,还是不全对,其实昆曲本身是好东西,精致得很,轻柔得很,完全可以赢得年轻人的心,但是,要接近他们的生活环境,融入他们的生活空间,而不要一种小资式的看戏的感觉。但是遗憾的是,随着扩校搬迁的浪潮,新校区几乎隔绝了校园与城市文化生活的联系,摧毁了学生与艺术空间的活生生的纽带,还谈得上什么昆曲的复苏呢?以华师大为例,学生要从闵行新校区回到城里,就得花一个半小时在路上,换乘好几次车。再从天蟾回来,已经没有通往郊区的地铁了。谁会再来听戏?所以昆曲的复苏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只有好的想法愿望就可以复苏的。而现在是众神分立的时代,市政府规划有自己的神灵,房地产商有自己的神灵,传统艺术有自己的神灵,学校也有自己的神灵,这些神从来不会坐在来开大会讨论协商解决问题的。 
  

  • 2007-7-14 11:02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22楼

昆曲的复苏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还关系到听众的中国文学艺术与历史文化素养。 
   
  因为昆曲确实是综合艺术,是音乐、歌舞、美术、文学、历史的大综合。中国的艺术,特别讲究“融通”,所谓“通天人,合内外”,每一种艺术中,都自然含蕴着其他艺术。就说昆曲的唱词,优美清婉,融合了诗词曲文,也融合了中国历史,各当其位。但是这里面还是要有些素养的。要是不懂得中国文学艺术的“文体”,恐怕也不能真正进到里面去,譬如哪些地方是用曲的语式,哪些地方是用诗的语式,而不同的曲调又如何与不同的心情相配合,或舒缓,或紧促,或张驰的。要是不熟悉中国诗词中的基本表现手法,不懂得诗歌艺术的“比兴”,恐怕就很难理解与欣赏其中那么多地方写景即写情的双关诗语,如月夜、七夕、星汉、嫦娥、天香桂子、瑶宫风露之风华绝胜,与落木秋声、长空孤雁、空山寂寥、铃声、雨声、匹马崎岖之苦情深痛。如果不懂得中国诗词艺术的意境美,恐怕是不能懂得《见月》、《闻铃》等中表现的那种内敛、宁静,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东方艺术之美。要是不懂得《周易》的时间观,以及中国历史的时间观,恐怕也是不能懂得那种浓厚的乐往哀来、死去活来、哀感顽艳而唱叹悠长的抒情哲学。要是不懂得中国哲学重变化的精神,就不能懂得如何从色、权、金的结合,升华而为感动天地的纯情之美的结合。要是不懂得中国的文史传统,也不能懂得《长生殿》是如何像莲花从污泥中开花一样,如何从一个“女祸”论式,变而为一个“女神”论式:从一个总是描写与谴责女性对于正常人生的破坏性力量,诸如亡国破家、身败名裂,转变而为不仅为一个弱女子洗冤祛罪,而且提升他们的情爱而为纯结美丽的仙人之爱,表彰他们的幸福而为人天之乐,提炼他们的情感而为一种永恒不变的宇宙之美,这是何等崇高的文学力量呀。而这正是《道德经》《庄子》《牡丹亭》《红楼梦》所代表的中国女性文学、心灵文学的抒情大传统。 
   
  还有,中国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参与其中、人生如戏的精神。中国最好的艺术,是“得之于心,又得之于手与口”(苏轼)。是“能感之,而又能写之”(王国维)。昆曲的一招一式,一曲一腔,无不如金精美玉,惹人爱惜,进而习之演之,成为一艺,成为修养,犹如书画琴棋。试问:西方的、现代的戏剧,如何习之演之?古代就有不少士人演艺佳话,黄睿《花随人圣庵摭忆》记:清乾隆间江西巡抚国泰,与藩司于某,同演《长生殿》,国氏饰玉环,于氏饰明皇。于氏不敢尽情嘲亵,国氏庄容责于曰:在官言官,在戏言戏,苟非应有尽有,则戏之精神不出。此事久传为美谈。人生苦短,人生苦执,而如此人生若常得一戏中之境,戏中人生,甚至能变化尊卑贵贱,别有洞天,此非中国戏剧超越人生之真精神乎?这正是昆曲及京剧等传统艺术对于普通人心的潜在魅力。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七日 
  

  • 2007-7-14 11:02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23楼

胡晓明博士:打开唐诗奥秘的钥匙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续)
 
  人心与人心的照面 

  白居易说:“以心感人人心归。”是说只要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就是天下富有人心的世界。李白说:“明月直入,无心可猜。”是说人心与人心相通,就像明月那样明白、纯朴,没有一点杂质。唐诗正是表达了这个梦。 

  (续上期)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与人心不是隔绝不通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也。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心与心之间,被巧语、算计、利害、物欲等隔开,都是不诚。孔子说“兴于诗”,就是以诗歌来开发人性人心的根本。孔子又说:不读周南召南,犹正墙面而立。一个人对着墙面而立,就是隔,就是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尽心尽情的精神,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基石,也成为中国文化千年来的一个精神祈向。 

  我观看唐代的音乐俑、舞蹈俑,有一个感觉,他们都非常投入、非常用心。表情动态,简简单单,却有一种各自入神的空气,好像大家都忘记了自己,沉浸在当下的音乐心情之中。这不像西方的交响乐,那样的理性、复杂、客观、冷静。这表明,唐人对于艺术的创造、对于诗歌的生活,有一种宗教式的虔敬,这就是对自己生命创造的尽心。 

  白居易的诗歌说:“以心感人人心归。”是说只要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就是天下富有人心的世界。李白的诗歌说:“明月直入,无心可猜。”是说人心与人心相通,就像明月那样明白、纯朴,没有一点杂质。唐诗正是表达了这个梦。 

  以友情为例,中国文化非常重友情。友情是朋友之间尽心尽情的表现,不以理为原则,也不受其他外在的因素左右。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是表达朋友之情的唐诗名篇,非常质朴。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饮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河,世事两茫茫。 

  我每次读这首诗,都觉得这里头的感情,就像好酒一样,味长而美。古人评这首诗:“语语从肺腑流出”。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真是写得掏心掏肺的。第一句“人生不相见”五个字,朴素得不得了,像聊天拉家常,又厚实得不得了。在茫茫宇宙背景中,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聚散,太不容易了。“今夕”两句,如歌如叹,又随意又深情。“少壮”四句,全是老友重逢的普通人情。“惊呼”两字,写得神情活现,一片童真,一点都没有主客的隔阂。“昔别”四句,场面气氛非常真切,我们今天读来,就像我们的老同学的子女,在叫我们一声伯伯叔叔的时候,我们忽然就感觉到了生命的流逝,人生的短暂。“怡然”这两个字,何等的真诚,何等的古道!老辈与小辈之间,再也没有客气。接下来就是酒浆、春韭、黄粱饭,就是比十觞还要浓、穿过万水千山的情义。自从背了这首诗,我特别喜欢春天里江南的韭菜,很肥厚好吃。但是,我知道,唐代的春韭已经吃完,滋味已经不能与杜甫那时的相比了。 

  再看杜甫的另一首写乱世回家的小诗: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嘘唏。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诗人杜甫从千里之外的豺狼世界,终于逃脱出来,终于到家了,那黄昏的晚霞、村头的日脚,柴门的喜鹊,都充满了真切动人的人性世界回归的意味。妻子见到亲人,又是惊叹,又是伤心落泪。更重要的是,左邻四舍,也都爬满了墙头,一起感叹唏嘘,一起伤心落泪,共同分享此时此刻人伦的歆幸。按现代社会的观念来讲,这关你邻居什么事?他们看什么呀?但是依中国文化的观念,人心与人心是相通的,人性与人性是照面的。杜甫一家乱世偶然生聚的欢乐与幸福,不止是杜甫一家的事情,而是村子里大家的事情,是天下人痛痒相关的欢乐与幸福。

  • 2007-7-14 11:09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25楼

  李商隐的那些神秘的无题诗,中间总有美丽而多情的女子面影在晃动。李商隐写给妻子的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更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总有一种唱叹生情、一种低回反复、一种绻缱缠绵。总之,诗人无限温情的心,流注于亲人的心,超越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白居易的《琵琶行》里,琵琶女为什么要有两次演奏呢?一次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次是“凄凄不似向前声”。为什么第二次结束的时候是“满座重闻皆掩泣”?因为第一次演奏是技术的、技巧的;而第二次则是心灵的,是白居易作词、琵琶女演奏,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交流。如果没有这第二次的演奏,《琵琶行》就没有太大价值了。《长恨歌》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君王回看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一个句子呈示了一幅对比强烈的画面;一边是代表战争、代表权力、代表无情的历史的一头高大的骏马,而另一边是代表美、代表感性、代表柔情与弱者的蛾眉。我们会想到那个“江州司马春衫湿”的诗人,真的是一个大情种。而唐诗,正是属于情种的诗,毫无疑问,唐诗是天才情种必读书,常常有一种多情多义的心灵,常存一种对女性的同情爱慕关心思念的心灵,就是富于人性优美的心灵。中国文化中说大地的气质是女性气质,大地之气温暖地润泽万物,唐诗就是这样充满着阴阳交感的人情味,杨玉环虽然死了,唐明皇虽然死了,白乐天虽然也死了,但是那种宛转蛾眉的美却没有死,天长地久的绵绵长恨没有死,永远感动着后代,超越了战争与暴力,也超越了历史与政治。永远的痴男怨女的性情天地,就是生生不息的不死的心灵。 

  打开唐诗奥秘的钥匙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奇迹。诗人张若虚仅以一首作品,跻身于文学大家的行列。闻一多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都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首名诗隐藏着一个大的秘密,谁破译了这个秘密,谁就掌握了打开唐诗奥秘的钥匙。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心与人心隔阂不通的世界。我有一天看了女儿买的几米的《地下铁》,也觉得好,有点唐诗的味道。你看那个小女孩,那样的瘦弱,背着那样大的书包,在空荡荡的地铁里走着,没有人理她。她使我想起唐代诗人在现世的化身。那样的敏感,那样的多情。我想起台湾的新儒家徐复观先生在日本时,也写过地铁。他说人在地铁有两个特点,一是自己本来有目的,却被人推着往目的走去。二是地铁车厢里,本来是人与人距离最近的地方,却又是人与人离得最远的地方。所以,“地铁”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人心与人心不相通的一个空间象征。所以我讲唐诗的好,总是要对现代生活有一点回应。在现代社会中保留一点唐诗精神,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语言艺术,而是回到唐人的梦,回到可以通而不隔的心,从爱女性、爱小孩、爱老人、爱孤苦无告者做起,人人都关心他人,人人都有意去点点滴滴地营造仁义社会开始做起。

  • 2007-7-14 11:10
  • 回复
  • 松弦青桐
  • 92位粉丝

26楼

所以,结论是:尽才尽气、尽心尽情,正是唐诗整幅的特点。现在,有没有一首诗歌,可以把我上面所说的两个特点集中结合在一起,让我们读了它,就直观地理解到唐诗的美好呢?如果让我找一首,那就是《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奇迹。晚清的王运就感叹:“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人张若虚仅以一首作品,跻身于文学大家的行列,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相当罕见的。更重要的是这首诗解说的困难。闻一多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都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首名诗隐藏着一个大的秘密,谁破译了这个秘密,谁就掌握了打开唐诗奥秘的钥匙。破译这个秘密的方法说来也很普通,人人都能接受。就像数学解题一样,有这样几项条件: 

  全诗由九首七言绝句组成(每四句一换韵);九首可分为上四首、下五首两个部分;春、江、花、月、夜五字中,月字最重要。天上的月与人间的月,正是划分上下两部分的依据;第一部分:宇宙中的月亮。月代表着永恒超越的美;第二部分:人心中的月亮。月代表着永恒普遍的爱;秘密:表面上看,全诗通过月亮的流行,将上下两部分组成一有机联系的整体,但是深层的精神内容,却是一种类似诗化的信仰:人心与自然的一幅大和谐,人性与宇宙本性的相互成全。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海天地的宇宙图式)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芳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沙白看不见。(无限透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有限宇宙无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永恒的美、永恒的爱美之心)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思妇代表爱心)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拂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从女子心波流出)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爱心)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忽西斜。(珍惜有限人生)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爱心的无限辐射)(《春江花月夜》)上半部分,那一波一波歌唱般的旋律与长卷般的春江月夜图,不仅呈现了月光的灵性、透明、美丽,更表现了春江月夜之美的神秘、永恒、无限。可是,我们面对那样的美,是几乎有些失望了。她几乎是那样的一种遥远仙界的事物,几乎是一种令人绝望的美丽。因为人生是多么有限、有缺点呀!然而戏剧性的转折发生了,下半部分开始,月光不再是那样空灵了,月光对人间有了流连顾念,月光从思妇的心波里脉脉流出:同样的万千情意、同样的纯洁无玷。尤其是诗的结尾,春尽、月沉,当黑夜与无边的海雾来临,在夜的深处,依然有月光如眸,向着迢迢远方之路凝眺,依然有月色脉脉,摇曳于江边树影中不胜温情,表达千古如斯的希望,与永不放弃的等待。这一份希望与不放弃,正是一种诗化的信仰表达。这一信仰的核心,即是人生虽有限却可以无限的哲思与爱心。其实闻一多早就极有识见地指出:“这首诗有强烈的宇宙意识,有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不仅是“少年式的憧憬”,更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精神在盛唐来临之际焕发出来的年轻的生命光华,是诗歌传统、儒家经典信念、佛家色空意境和民间文化集为一身,借诗人张若虚之手弹出的一声妙响。 

  唐诗是“以山水为教堂,以文字为智珠”。由此诗可以看出,珍视人间的美好,成全宇宙的大美,礼赞生命,礼赞自然,尽气尽才的精神,也是尽心尽情的精神,同时,心气与才情,又有着超越的根据,人心与自然同一美好、同一无限、同一充满无限美好的希望。这正是唐诗中跃动的人文精神。 

  回到开头我引的那段禅宗语录。其实我是误读了禅宗的话语了。“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禅宗的语境里,“时人”只不过是俗人的称呼而已。这是说一般世俗的人所见的世界,只是假象,只是幻影空花而已。我真的不过是一个俗人罢了。爱文学、爱唐诗的人,只不过是一些溺于幻影空花的人、做梦的人。但人生如此短,不做梦岂不更短;人生如此苦,不做梦岂不更苦?做梦岂不是为了我们活得更好么?那么,从世间法看,唐诗虽然是空花幻影,却是精神价值之花,却是民族文化之不朽的瑰宝,值得世世代代珍视。禅家的高人,或当不责我乎?(全文完)